首页范文大全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十篇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0:33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2-0158-02

1和谐企业及其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企业和谐发展是一个重要支撑。和谐企业是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总体目标,实现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祥和融洽、稳定有序的状态,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与社会、企业自然环境的协调。

和谐企业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是企业和谐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企业内部的和谐,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实施过程、利益分配、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各个方面。又好又快发展是和谐企业的首要条件。企业通过协调,引导企业成员使之具有全局协调观念,个体的行为符合企业目标。企业内部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二是企业与外部的和谐。包括企业与市场的适应、企业与政府的协调、政策法规的遵守等。保持外部的和谐,才能保证企业利益的持续和稳定。在外部系统中形成一种共谋、共生的系统形态,使各个成员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信任。三是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地理、经济、政治、人文等方面的环境。在当前企业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和谐尤为重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是企业的长期战略问题,这种和谐虽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但如果处理不好,必将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组织,在资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应当通过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保持与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2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与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首先,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为和谐企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培育企业整体价值观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也能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培育也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发展。

其次,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为和谐企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企业精神一旦形成,便会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企业全体员工始终有一种进取精神,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目标,体现出了和谐企业中的企业内部和谐的特征。

再次,企业目标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它要求企业既要把目标放在获取最大利润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又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和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企业目标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

最后,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行为准则,要求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和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吸取我国优的文化传统,建立与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特征。

3加强企业文化四个层面建设,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时代赋予企业新的历史任务。要构建的和谐企业,就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1通过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品牌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因此,物质文化是一个企业提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品牌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满意原则。于是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产品质量是每个企业的生命线,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与质量同等重要的品质因素就是品牌,随着现代人们消费标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产品的外观、设计以及品牌,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

3.2通过企业制度文化建设,规范企业管理

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既是企业为保证目标实现而形成的管理形式和方法的载体,又是从其精神文化出发而形成的制度和规则。企业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由于过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国家政策、社会责任,从而使制定的企业制度出现一些有悖于国家方针政策,逃避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使企业的制度更加合理,兼顾到和谐企业所具备的三个特征,落实好企业制度,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创造更好的环境。

3.3通过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强化员工意识

企业行为文化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的行为形态,是企业在处理与其它组织或个人之间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一般说来,企业行为大致包括生产行为、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四个要素,它们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循环周期,企业在这些具体经济行为中,所展示出来的认识水平、策略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行为文化意识。虽然说企业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员工素质、员工意识以及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对企业的行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员工的意识方面能够很好的切入,并运用一些有效手段对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尽心服务的意识。

3.4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培养团队精神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培养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成分。它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由此看出,团队精神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微软在这方面给众企业树立了很好的例子,微软人的团队意识非常强:成败皆为团队共有,大家互教互学,互相奉献和支持,遇到困难互相鼓励,及时沟通;依靠团体智慧,承认并感谢队友的工作和帮助,甘当配角。这样具有强烈意识的高素质的团结、协作的集体,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士气,这种士气使得微软人在面对一切挫折时都勇于抗争,势不可挡。可见,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员工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企业绩效。为企业的和谐持续发展提高强大的竞争力。

4结语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2

一、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内容与重要性

(一)内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内容具体如下:一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重构企业的会计文化,可以创设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加深人员对会计文化的认知,了解企业的管理机制与文化历史情况,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环境的质量。二是提高工作效率。重构企业会计文化能够促进财会人员职业修养以及财会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增强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谋得发展之路。三是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可以有效结合企业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丰富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的和文化精神具有清晰的了解,团结起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二)重要性。当前企业的会计文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在形式等方面尚有不足,需要企业加快会计文化的建设,使其与整体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创设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许多现代企业开展积极汇集内部文化,不断创新会计文化,以此实现自身整体文化的长足发展[2]。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其重构是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对会计人员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总之,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企业高度重视会计文化重构工作,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

二、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及路径

(一)策略

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渗透融合策略。对于企业会计文化而言,其主要是以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基础,充分吸收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在会计实践和理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企业会计文化对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国外民族文化加以吸收,然后在实际建设中进行融合及消化,形成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会计企业文化。此外,会计人员应不断丰富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系统学、政治和科技等研究成果,推动企业会计文化的繁荣发展。②动态化发展策略。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会计文化也有所提高,而企业文化需要经历沉淀发展、更新重构的循环过程,因此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具有动态性特征。从企业角度来说,每一阶段会计目标的执行需与该阶段发展相符合,以企业规划目标的时效性为依据,使企业会计目标具有动态发展的特质[3]。从企业会计人员角度来说,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工作经验、学历等各不相同,使得会计的发展也不平衡,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出现了一定的改动,导致会计人员在动态发展中出现各种不平衡现象。③多元化发展策略。目前企业会计文化重构尚未完全形成,要想重构企业会计文化,必须要从多种渠道方式来获取文化资源,获得会计协会机构、会计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等专业机构的支持,从而为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演讲,或者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而企业会计人员则可利用自主学习或互联网来丰富自身的会计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二)路径

1、科学规划会计文化重构方案。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求企业将会计文化纳入到企业文化的总体发展规划中,使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匹配性。当然在会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会计精神、会计意识形态、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有机融合企业传统的优秀文化和会计文化,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重构方案,有效展现企业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使会计文化的重构工作逐渐成为企业日常工作。

2、凝聚价值取向。对企业会计文化进行重构,可以提高企业财会工作的效率以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在重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员的实际需求,以人员能力提升为主来开展工作。首先,从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素质、会计实际运作、会计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使会计人员的能力得以提升[4]。其次,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以企业利益为重,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保护企业机密。最后,企业机要部门需要重点锻造与凝聚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企业利益加以维护,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3、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企业打造特色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就是企业会计文化活动,这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企业可以自身文化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座谈会、专家讲座、研讨活动等,形成全新的文化理念,使全体员工都能参与企业,以此加快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宣传和娱乐的方式来创设轻松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和会计知识;也可以采用报告与纪录片的形式来弘扬正气,让全体人员全面了解会计文化,形成正确的理财新理念。

4、加强制度支撑与物质保障。企业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有效性、动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原则,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刻领会,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可行的会计制度体系,将其管理效能加以有效发挥。同时企业应该完善反馈考评和监督控制机制,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与执行力,使会计文化管理更为科学化、人本化和制度化[5]。此外,企业会计文化的物质文化包括人文环境和物质条件,其中前者可以让人处于轻松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员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实现会计目标;后者涉及一系列的物质设置,主要是指会计新手段、新工具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网络化。总之,加强会计文化物质保障,有利于满足人员的实际需求,丰富业务文化生活,促进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增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作为一项持续和系统的过程,需要企业严格遵循渗透融合原则、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原则,科学规划会计文化重构方案,凝聚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制度支撑与物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会计文化,强化企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文化的和谐繁荣发展。

作者:舒振山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探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7:59-60.

[2]刘芳.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2:207-208.

[3]代玉东.信息化管理平台下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的探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Z1:86-87.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带有较大的自发性,有庸俗化的倾向、存在无人负责的问题、缺乏借用“外脑”的习惯、对企业的历史否定太多等。因而,构建战略性的企业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应该从战略目标、组织机构、操作模式、借用“外脑”和企业文化历史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构建自己战略性的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企业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竞争力,国内企业普遍开始学习和跟踪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从最初着重学习国外企业的规范管理,到有意识地关注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反映了国内企业管理的进步。但是,在当时技术管理都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只能停留在谈论和宣传阶段。直到九十年代初,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竞争迫使其开始重视企业的形象,而企业对外的形象要靠其内部的文化来支撑。正是在这种品牌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的企业开始重视并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名牌企业,纷纷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这些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加速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张力。但是,仍有大量的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存在着相当的不足。这集中表现在:

第一,普遍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认识不深、不系统,带有较大的自发性。我们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往往圄于概念性的描述,而不是花时间去实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或四个层次),但在mi、Bi、Vi的设计策划中,我们却往往层次不分,界限模糊;我们尤其缺乏企业文化的战略眼光,在对待企业文化上,不能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有过多的短期行为,带有较大的自发性,不能在企业发展战略发生调整或重新定位时,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长期的、健康的、持续的、稳定的、全局的文化支持和系统保证。

第二,普遍意识到了必须创建企业文化,但不知从何入手,往往止于“吹拉弹唱”,导致企业文化庸俗化。笔者访问过不少国内企业的网站,发现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栏,但从内容上看,却大多较为单一,主要是领导讲话、环境建设、文体娱乐、会议精神等。在构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应严格地按照创建的科学程序,按部就班地层次推进,经过计划启动、考察调研、诊断评估三阶段;从四个层面明确企业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的基本内容;还得制定企业文化规划、编制企业文化文本、建设企业文化网络、培训企业文化骨干、推动企业文化传播等。其实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使得企业文化偏离建设正轨。一些企业对创建的内容缺乏了解,把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企业文化当作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导致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空白、薄弱、扭曲或错位。这样一来,就使得企业文化难以向深层次演进,陷于表面化、庸俗化。

第三,都非常关心企业文化建设,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但又存在着忙时热火朝天,闲时万籁俱静的无人负责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一般来说是由领导组织发动,员工配合参与的过程,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企业文化创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全员参与并不意味着就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无论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还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强调“齐抓共管”一定是弊大于利。因为所谓的“齐抓共管”就是无人负责,有利时大家趋利而上,不利时大家退避三舍。“齐抓共管”必然政出多门,政出多门势必相互推诿、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文化想要发挥其凝聚人心的作用是不可能的。一位伟人说过: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用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进,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创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在于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意志、行为和形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必须用锲而不舍的精神作风才能完成的持续的过程。

第四,都立足于依靠自身的力量培养企业文化,因而达不到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形成借力发力的良好习惯。如果我们要依赖某类专业技术人员来做成某一项工作,则这一类人力资源获取的渠道有二:一是通过内部选拔的方式;一是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现实中我们一般会更多地采用内部选拔的方式,因为我们觉得一切都要自力更生,一切都能自力更生,但现实又往往会对我们的设想进行证伪。比如,企业可以把Ci策划工作交给内部的准专业设计人员,但随即带来的问题是这些准专业设计人员由于大多缺乏工商管理的基本知识,缺少企业文化的基本底蕴,其所设计的标识能符合美学的基本要求,但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学和经济学的基本要求。不可否认,坚持自力更生是必要的,但适时地借用“外脑”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借用“外脑”,虽然是利益的让渡,但同时又是自己所承担不起的风险的转移,对于企业来说,养成借力发力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五,都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与此同时又存在着对以往一些好的做法和精神风貌彻底否定的不良倾向。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企业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开始学习并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比如说Jit(精益生产),它应该是适用于加工装配型的企业类型,如果不加区分地应用到流程型的企业,那自然是贻笑大方。在缺乏必备的技术平台时,奢谈eRp同样也无异于天方夜谭。最优秀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特色的才是最优秀的,这种观念是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面对历史,我们的一些企业却采取了另一个极端的做法:否定一切,只要它是计划经济的。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企业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大庆精神,“鞍钢宪法”等等即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提倡。历史是过去的今天,而今天是历史的积淀,否定一切或简单的黑白判断的想法和做法都要清除。

从以上可以看出,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十分薄弱,这使得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时极为被动,因而有必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及企业文化的发展,构建战略性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上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上,赶上乃至超过我们的全球竞争对手。

第一,构建战略性企业文化要有一个远大的战略目标。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那些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前者公司股票价格增长901%,而后者为74%;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6%,而后者仅为1%。”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服务,这就是说战略性的企业文化除了必须具备一般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和强调它的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长远的目的性。二是高度的全局性。三是竞争的对抗性。四是切实的可行性。五是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构建战略性企业文化要有一个常设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一旦作出创建战略性企业文化的决策之后,为避免无人负责的局面,为了使创建有组织地进行,就必须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或者叫“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或者叫“企业文化战略规划部”)。在这个机构中,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必须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或规划部主任,因为战略性的企业文化首先是由最高决策者组织发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有利于决策者把握整体方向,体现价值取向。同时,要确定一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委员会或规划部的常务副主任,专职从事委员会或规划部的领导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其他高层领导人可以成为委员会或规划部的副主任或委员,同时还应当吸收一些关键部门如党群机构、人力资源机构、文化宣传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保证所需文化资源。在委员会或规划部之下,还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或者叫企业文化办公室,或者叫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办公室),其成员应该由那些热心企业文化并有一定企业文化知识,可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骨干的人员组成,主要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为使企业文化战略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也可以与一些企业文化咨询组织协作,借助“外脑”形成互动。转贴于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烟草;重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一、前言

和谐的烟草应该是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是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是行业员工各尽其能、充满活力,关系和谐的。当前烟草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强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烟草是应对新挑战、新困难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是企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灵魂,对推动烟草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烟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被企业家和员工共同推崇、共同执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指导和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行为模式、制度组织,体现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管理哲学和共同信念。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经济文化和企业内部文化交融的产物,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备很强的独特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有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同行业、同区域的企业在不同时期企业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变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烟草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的重要性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加快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1.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充分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内在要求。

2.是树立烟草企业形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通过加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烟草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积极因素凝聚到一起,促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3.是落实行业共同价值观、形成企业凝聚力的要求

2005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这为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每一个员工都要讲责任、讲诚信、讲奉献,努力做到“潜心做事、低调做人”。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氛围,全面开发和利用人的价值,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4.是保证烟草行业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当前烟草行业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改革过程中涉及许多矛盾和问题,要确保国家、企业和员工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做到这点十分困难。通过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给企业改革发展指引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使企业在价值取向上目标一致,才能确保员工在行为上步调一致,保障改革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的建议

1.把“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作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姜成康局长多次强调:“烟草行业必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努力做到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除此之外没有烟草行业自身的特殊利益。”“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消费者利益至上”体现了烟草人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烟草行业的核心价值观。烟草行业的近年来迅速发展,离不开烟草专卖制度的保障,也正因如此,必然受到其他行业和社会的关注。烟草行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行业价值观为指导,为国家多做贡献。

2.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是依法治企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必须把反腐倡廉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按制度办事的管理制度。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上,建立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等制度;在决策方面,对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严格按照规定加强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建立工程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健全企业重组整合、产权转让、重大资产处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将文化建设要求纳入职工行为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中

建立完善的职工行为规范,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职工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立明确的企业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有章可循。扩大企业民主,坚持政依法治企、科学管理,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五、结语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是保持烟草行业经济平稳发展、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必须把“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作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要求纳入职工行为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中。相信通过以上措施,一定可以加强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帮助和谐烟草的实现。

参考文献: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构建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企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物质文化层。由企业产品、企业容貌、企业环境、企业科技状况所构成。第二,制度文化层。包括企业规定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企业民主制度等。第三,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第四,综合文化层。包括企业素质、企业行为、企业形象、社会品牌等。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就是说,由于各个企业发展的历史、所处的地域、所从事的行业及企业本身的条件等不同,企业间的企业文化应具有明显的个性。

2.企业文化具有多层性。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企业文化具有继承性。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长期实践的产物,需要一代一代的职工的努力和营造才能趋于完善。

4.企业文化具有兼容性。就是说企业文化是吸收了本民族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对本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文化。

5.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创造出更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型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大要素:产品技术的研发、企业品牌的形成和企业文化的构建。其中,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源之一,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企业文化对企业形成整体凝聚力起重要作用。一个企业要长期稳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上上下下的团结拼搏。而企业文化就具有把企业全体职工团结起来的强大力量,广大职工自觉地与企业形成共兴衰共荣辱的密切关系。

3.企业文化可极大的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人际关系,使广大职工人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每个职工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每个职工的工作热情可得到极大的提升。

4.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因为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当一个企业通过文化构建成功的塑造了企业良好形象时,就会使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步入良性运行状态中。

5.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能把职工的个人的奋斗目标引导、统一到企业总体目标上来。企业文化是一面鲜艳的红旗,它能为职工指明方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共同奋斗,从而实现企业总体目标。

四、企业文化构建的途径

1.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职工,为了职工一切,为了一切职工”,形成尊重职工、理解职工、信赖职工的和谐氛围,是企业所倡导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成为多数职工的共识。因为只有这样,企业职工才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才能激发起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局面便会形成,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实行全员参与。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实施全员参与,就是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人都需要参与进来,毫无例外。当然,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人们应分别扮演好自己独有的角色。作为企业家,企业的管理者和思想领袖,应是企业文化主旨的设计者、倡导者、实施者,应以自己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培育本企业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可以说,企业家的自身的文化修养,对企业文化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企业的一般管理者,都应以主动的姿态,为企业家出谋划策,同时形成纵横交错的健全的企业文化构建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企业文化理念传递到每个职工,融为职工的共识,化作职工的行动。而作为广大职工,应特别重视自我教育,自觉领会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真正自觉地把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切实增强广大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真心认同。总之,实行全员参与对企业文化进行构建,才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充分彰显企业自身个性。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充分彰显企业文化自身个性,就是在企业文化构建中,要强调多种文化的融合,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同时要符合本民族、本企业的特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求,才能博采众长,借鉴和吸收人类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本企业文化的优势。否则,如果一味地照抄照搬就会失去文化的根基。反过来,如果完全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不包容、不开放、不融合,那就不能优势互补。所以,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一定要强调兼容并蓄,彰显个性。

4.倡导竞争、合作、共赢。倡导竞争、合作、共赢,就是在企业文化构建中,要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这样,各个企业才能共同获得应得的利益。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的共享性决定了知识经济社会的竞合性,即企业之间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

5.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要和谐统一。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要和谐统一,就是企业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和综合文化层等,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需统盘考虑,形成一个和谐一致的有机统一体。因为在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中,忽视或弱化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最终构建成一个企业的整体文化体系。当然,在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中,各个具体层面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心是精神文化层,而其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物质文化层则是极其重要的企业文化载体。从总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可划分为外显性和内隐性两部分。在具体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内外兼顾,最终形成神形兼备的企业文化整体。

6.导入CiS方法。CiS方法最初是由美国iBm公司创立的。它由三个子系统miS、BiS、和ViS所构成。这一方法的运用,能较好地把企业文化的各个不同层面统一协调起来。在一个企业具体构建其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在理念识别系统(miS)方面,经过反复讨论,统一企业方方面面人们的意见,最终明确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等企业理念。在行为识别系统(BiS)方面,同样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全面综合考虑,认真权衡利弊,制定出一系列的企业行为规范。在视觉识别系统(ViS)方面,也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规定企业标志、标准色、企业名片、办公用品、职工着装(标志服)、胸卡等统一标识。

五、结语

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鉴于企业文化的极其重要性,企业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注重多元文化融合,充分彰显企业自身个性;倡导竞争、合作、共赢;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要和谐统一;导入CiS方法等思路。

参考文献:

[1]刘明武: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对策.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9)

[2]代玲娜: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商场现代化,2006(8)下旬刊

[3]于善军: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7)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6

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动力。动力是否充沛,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当前很多企业仅注重于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配置上也应实现一定的创新。企业应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任务,也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事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百年大计和长远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动力配置上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满足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应源于自身需要,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异化为一种工作任务、政治任务。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一项事业,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企业发展。第二,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文化建设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文化支持是不行的。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文化软实力也将寸步难行。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高屋建瓴,从百年大计出发,自觉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并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举措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上也应有所创新。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和规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不应照搬照套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但是可以适当吸收它们的长处。更为重要的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构建符合自身需要、行业规律和企业特点的特质文化。笔者建议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重构建如下几种文化:第一,安全文化。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安全之弦应时时紧绷。建筑施工企业尤其需要做到施工安全,施工安全关系到产品质量、职工生命以及企业品牌。建筑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第一项文化要素来抓。安全文化的构建既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遵守,也是对企业、职工和客户的负责。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做到安全规章制度详细制定,安全风险预先防范,安全措施步步到位,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企业每一位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的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引导每一个人自觉服务于企业的安全规划,杜绝任何一处安全隐患。第二,责任文化。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构建良好的责任文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引导职工树立责任意识。具体来说,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政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以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责任的承担要求企业不能仅仅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需要在积极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营利。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更能够得到客户和社会的青睐,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纲和规范,在企业内部倡导责任意识,并以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落实,作为职工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责任文化的全面构建。第三,人本文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构建人本文化。以人为本是新时期的时代特征,也是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筑施工企业的业绩和品牌是无数职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青春。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每一名职工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或工具。人本文化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做到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以职工的满意为本、以职工的利益为本、以职工的发展为本,企业和职工之间不仅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是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关系。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识到人本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构建人本文化,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够感受到企业的人本氛围。人本文化的构建还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企业将从中受益。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不但在理念上需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在行动上积极创新。

作者:王利刚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企业以人为本文化氛围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实践。所谓“和谐企业”,是指企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构建和谐企业,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关系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其中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对企业文化的基本认知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依据企业的内在构成,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所形成的指导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哲理和理念,是企业发展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一种具有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简单地说,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共同追求,以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为导向而形成的一种共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作用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1世纪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所说:“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在建设和谐企业中企业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1.强调“以人为本”,提升员工素质

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进程中,提倡以人为本,靠以人为本的理念莫定企业文化的基石,用企业精神铸就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不能创造经济效益,更忽略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的兴亡,它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激发员工自觉地、创造性地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企”字始于人,如果没有上面的“人”字,那就变成了“止”字。所以从造字法看,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的。“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把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要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来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员工的心是集体的利,是企业的根。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把尊重人、培养人、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放在首位。其次是要把员工的利益维护好,让员工从中体会到企业的温暖,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增强员工参与生产经营工作的主动性。三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消除矛盾、理顺情绪,真心实意为员工谋利益、办好事。四要让全体员工在“情”的激励下爱岗敬业,在“德”的教育下规范行为,在“利”的驱动下勇于创新,在“家”的感召下甘于奉献,在“法”的制约下努力工作。五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员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融入管理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围绕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将企业文化建设融人企业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从中国式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刚柔并济、合而不同。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中,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推动企业基层工作的创新;第三,推动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第四,以企业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使员工发生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虽然文化建设工作不直接管钱、管物、管人,但可以像水一样,充分体现其柔性,展现其生命之源的魅力,既润物无声,又春风化雨,达到至柔至软的最高境界。

3.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贯彻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加强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努力打造成为“文化理念先进、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力量深厚”的文化型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制定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变科学管理为文化管理,以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以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力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工程。三是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和谐文明、朝气蓬勃的企业人文环境。

我们构建的企业文化是和谐、负责任的文化。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负责任,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众多的期望,众多的责任,需要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这是成就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从而推动企业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宇燕何帆:2006,《国有企业的性质》,2006年第5.6期

[3]王宁:2000,《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8

企业文化营销的难点不在于形成一个较正确的企业文化和文化生命周期,而在于凭借直觉、职业判断和某些科学根据,正确的创建(或革新)企业文化幷确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临界点,制定出一整套的营销对策,当企业文化陷入危机时能够力挽狂澜,拯救企业文化,开辟新通路。要使企业文化永葆青春,最有效的办法是创新和发展,将开创期和稳定期的临界点提前,稳定期和衰退期的临界点无限期推后。员工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接触者,他们的感受是对企业文化的价值或症结的最直观的反映。对企业员工而言,完全接受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他们本身的观念与企业文化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有时能对企业正常运作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建立(或革新)企业文化时,如何处理临界点,减少冲突,使企业文化和员工个人观念以最快的速度融合,成为企业文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文化营销的产生。企业文化营销是一种把“人”作为营销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外全体成员作为营销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活动的总称。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实现人的才能的全面发挥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营销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新动向,其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这一核心驱动力无不贯彻于企业文化营销的思想体系以及具体方法之中,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之道就是这种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它激活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建企业长久不衰的品牌,树立文明健康的企业形象,形成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只有在理论上认识企业文化营销的理论内涵,才能使实践中的企业文化革新秉承企业文化营销这种先进的思想。

纵观拥有强大企业文化的企业,如可口可乐、iBm、松下等,无不有其完整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无不激励着无数员工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为企业品牌的畅销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做到了文化营销战略,幷且完全适合员工呢?许多业绩上的快乐会部分地被一些不快乐所抵消,这种内耗是否可以避免呢?本课题研究的企业文化营销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企业文化营销的重心,要使企业有活力有生气,帮助员工做出业绩是对员工很大的激励,员工工作中快乐、舒适的感觉通过转化为快乐的情绪而对员工产生影响的,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共同目标,群体生产率也会有很大提高。因此,企业完全可以给予企业员工最大的权力,将企业文化的未来交到员工手中,由他们来创建和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文化营销。由员工自己来制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交由企业营销层完善和普及。这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营销人员应该做出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提升而不要去扼杀员工的创造性。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企业文化营销。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策略。

二、选题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和企业文化营销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建立企业文化营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秩序的规范和成熟和持续发展,同时提供了具有创建性的企业文化营销的构建策略。

三、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的丰富、企业文化营销制度体系的构建和推动企业文化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解决企业文化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建立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是把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孤立起来去探讨,没有把企业文化营销与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本研究将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建立基于企业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五、研究的新意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知名企业企业文化营销的成功经验,建构企业文化营销体系,对于各个企业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新点:

(1)把企业文化营销理论丰富到企业文化理论中去,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建立了企业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解决了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难题。

2.最终成果包括:

(1)获得企业文化现状分析报告一份;

(2)建构了企业文化营销模式;

3.成果形式:

(1)毕业论文;

(2)发表的系列期刊论文。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我国企业文化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对于企业文化的深远影响,探讨了企业文化营销建立的背景和形成的必然性,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营销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研究中结合典型的案例,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七、研究计划

本研究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出发,深入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的相关理论,创建员工最认同的企业文化营销,分析企业文化营销的形成背景和建立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企业文化营销构建的策略。

八、研究条件

1、本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团队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优良的科研设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我的许多老师都是有过企业营销经历的一线教师,有着多年的营销经验、营销意识,为我做好本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9

1.1特色原则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既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性。这种特性一方面要紧密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同时要融入典型企业文化。铁道类高职校园文化首先要体现其职业性,所构建的文化要能培养学生的“铁色”职业素养,通过精神层、物质层、行为层和制度层以及课程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仿真的铁色职业环境,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进入轨道类相关岗位的零距离就业。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深挖各院校内涵,要将办学特色、管理制度、校训和校风等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突出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另一方面突出与其他职业院校的区别。

1.2主体参与性原则

融轨道交通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构建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参与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全体师生员工以及企业行业专家,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各有不同。教师与学校行管人员起着主导的作用,他们的学识、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他们的求知欲、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状态等深刻地折射到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后勤服务人员是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水平对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除全体师生员工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校园文化的构建,他们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悟和实践经验,他们从企业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闭门造车,同时可以在学校开展企业文化专题讲座,使师生员工加深对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文化的认识,引进企业专家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1.3动态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高职校园文化同样也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存在着一个形成、发展、更新、重构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而在发展战略、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相应地校园文化也会发生变化。当前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在根据内外部环境不断优化,调整后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后也会引起校园文化的调整。这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遵循动态性原则,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更新并为校园文化补充新鲜血液。

1.4求同存异原则

高职院校与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组织形式,两者侧重点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以教书育人为主,侧重对人才的培养与塑造,企业以用人为主,侧重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此外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凝聚了自身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与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有相同点,也有区别。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构建融轨道交通行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全盘接收,要在融入轨道交通行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特性。

1.5系统性原则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不同元素,需要各方面充分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其整体作用。就建设内容而言涉及到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课程层和行为层的建设,各层面的建设内容非常复杂;就参与者角度而言涉及到教师、学生、后勤和行管人员以及企业相关人员,他们在知识水平、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就参与部门而言,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参与;同时高职校园文化中还存在着许多亚文化,这些亚文化之间该如何构建也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如何寻找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接点也比较复杂。构建融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涉及各层次、各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性原则进行构建。

2融轨道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构建机制

2.1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机制做保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对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行科学规划,确定总体战略和阶段目标以及校园文化构建的内容,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可以实行目标责任制。其次,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机制,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证各项计划能顺利推进。再次要建立制度保障,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校园文化的顺利构建。

2.2宣传机制

融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起宣传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宣传制度,通过制度保证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的顺利实施,利用学校的各种活动、竞赛和媒体播报对校园文化进行报道,加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其参与性。

2.3校企联动机制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对接,这就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建立校企联动机制。当前高职院校围绕着实习实训普遍开展了校企合作,并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这种合作不应该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技能提高上,还应该体现在校企文化共建上。校企双方合作协议中要约定文化共建的内容,建立联动制度,明确双方的权责利,明确校企共建的具体内容,推进校园文化构建,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2.4激励机制

融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和企业相关人士的深度参与,仅有宣传机制不一定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指标完成较好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给予奖励,对于不能完成或完成质量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积极参与性以及创造性。在激励过程中要注意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有机结合使用。

2.5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篇10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混合,是在企业或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影响,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里的“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不是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灵魂所在。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它涵盖了除设备、资金、人力等有形资本以外的所有东西,其中包括品牌、战略、制度、管理、服务、环境、涉外形象等等。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

凝聚力功能。企业文化使人们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而潜意识地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从各方面、各层次将企业成员凝聚在一起,使职工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吸引力和归属感可以转换成强大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

激励力功能。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激励员工向困难挑战,向自我挑战。这种机制就会激励他人做得更好更完善,以至推动企业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价值氛围,产生巨大的企业凝聚力和集体智慧。并使每个成员都乐意为争取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同时得到精神与物质的满足,实现自我价值。

约束力功能。利用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起到有力的约束作用。这样可以把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缓解自治心理与被治心理现实形成的冲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使企业内部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

导向力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和员工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利益的反映,可以使广大员工在特定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引导员工自觉遵循企业价值观,时时检查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

执行力功能。执行力诞生于企业文化,并且也反作用于企业文化,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执行力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令行禁止、雷厉风行就是对好的企业文化的最生动写照。

辐射力功能。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本身,还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文化也把自己的影响扩大和渗透到社会中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生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一)企业文化生成的基础与条件

企业文化产生的条件需要具有共通性。主要体现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生成的要素主要有:

企业的初始创意。新建一个企业,公司领导层制订并努力实施一种创意、发展目标、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管理战略等,将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最初源头。

企业经营行为。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制订的经营思想等各项经营业务认真实施;企业员工运用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等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企业经营成果。企业通过运用各种措施、手段,使经营取得成功,这些成就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果。

企业建设的成功实践。企业在相当一段时期的经营实践中产生了企业文化,它包含了企业创意思想、经营策略,同时也反映了员工在实施这些策略的经验体会等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与特点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层由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道德、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和部分党的作风建设等内容组成。制度文化层由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特色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民主制度组成。行为文化层由员工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礼仪仪表、企业行为等组成。物质文化层由企业产品,企业容貌、企业环境、企业科技状况等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的构成决定了企业文化自身的特点:企业文化是一种务实、追求直接经济结果的文化;企业文化还是一种投入、产出变化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文

化、团队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是相互作用的。

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拓展

(一)理清三个关系

一是理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它的培植、塑造和强化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体现。二是理清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是体现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特征的一种管理文化。它的根本目的是整合企业管理资源,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和提升。三是理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关系。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标与本的关系,不能把企业文化创建仅仅停留在企业形象的外在塑造上,停留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设计上。企业形象塑造只是企业文化创建的必要手段和方式,而非终极目的。

(二)拓展企业文化内涵

注重企业的形象设计和品牌再造。利用策划公益文化活动、发掘企业闪光点、参与重大事件等形式,大力传播和宣扬企业的战略设想及文化理念。同时,不断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发挥企业理念的外化辐射作用和品牌再造功能,强化企业的新形象,推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

创新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一个企业的文化背景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以先进的理念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关键就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现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实现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建设学习型企业。企业应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建立符合岗位要求和个人特点的培训制度,形成科学的学习激励机制;构建多重学习架构和开创多种学习途径,为员工持续学习提供机会及必要的设施和资金;采取举办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共享和有效传播;强化岗位培训功能,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建立健全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适时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测量与评估,注意收集和科学分析企业内外的反馈信息,客观评价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效能,并形成改进措施,及时修正、完善机制,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提高和升华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需求层次的客观发展趋势。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掘职工中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依靠人、尊重人、培养人、关心人,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尊重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的民益和尊重职工的创新精神;企业要有自己的“人才发展纲要”,增添厚重的人才底蕴;通过创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抓住职工的心,形成企业的根。

(四)打造企业文化载体

精心提炼企业精神文化。企业要有明确的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等等。“诚信、敬业、求精、创新”的精神支柱;“人格、品德、智慧、意志”的人文理念;“锐意进取,创造完美,以顾客为中心,追求质量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的经营之道;“先有优秀人才,才有优秀产品,再有优秀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是一个优秀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

不断完善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反映企业制度规范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度文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对本企业的制度实施不断的完善和加强,以确保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

逐步形成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折射出企业精神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行为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企业内功的外化,员工的基本素养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熏陶。

不断改进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直接影响顾客的感性认识,进而决定顾客对该企业的优劣判断。它虽是表层企业文化,却是企业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显现和外在结晶。一方面要受企业文化制约,具有从属性、被动性;另一方面又是感受企业文化外在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要不断改进和建设与企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形成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五)构建独具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可以向别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惟有企业的文化是无法模仿和照搬的。因此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应注重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抓住企业自身的灵魂,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以何种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去吸引社会对本企业以及产品的关注和信赖,去凝聚企业员工,关系到企业的胜败存亡。

企业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企业文化过程中要使其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一方面,企业应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对自己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描述应该具体化。一个企业的文化包括两部分:外在的构成要素和内存的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