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走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5:59

市场经济走向篇1

全国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开始

据新华社消息,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国家财政部决定组织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知要求,通过资产清查工作,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这条新闻没有明确点出事业单位所包括的范围,事实上,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都在其中,因此,中央财政的这一举措,对新闻传播业来说关系重大。

清算资产是市场运作的基础,国内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机构基本上都是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设立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事业单位的目标在于事业本身,也就是说,是务虚的,在结构与功能上本来就很难完成企业赢利这样实际的任务。可以说,中国新闻出版业过去二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实在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资源太多、生产力发展太快,传播媒介只是搭了顺风船,真的是所谓“一不小心竟然赚了钱”,相当多的新闻单位即使是经济收入极多,也是在没有清产核资、无法在会计上真正核算效益的前提条件下做到的。经济效益差的就更是什么都谈不上。如果从会计与审计的专业立场来看,新闻出版单位没有一家不是一笔烂帐。国内传媒业在经济效益上的成功,也堪称奇迹―――本来连企业都不是,居然大发其财,这岂不是奇迹?近几年来新闻出版业的低谷与不景气,抛开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更主要的就是体制上先天不足。没有科学的、公平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却要求有市场业绩与利润,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其实是强人所难。

新闻出版单位转企破冰

2006年12月中旬,中国电力出版社宣布改制转企,成为中央新政策的第一例正式实践者。按照中央的部署,新闻出版行业划分为社会效益导向与经济效益导向两大类,除了少数重要的机构保留事业单位身份以外,其他的要改制转为企业。这一方面是为财政减负,另一方面也是推进新闻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好繁荣发展。

改制转企,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是个很严肃的课题。尽管对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来说,改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光明正大地提高员工的待遇,盼望已久、求之不得,然而对经济效益不好的却不啻是生死考验。因为在过去的体制下,一些报纸、杂志、出版社虽然人才素质与产品质量水平低下,亏损严重,但是毕竟有财政补贴(名目五花八门,用途就是养人吃饭),即使是钱少得可怜只够勉强维持,也还是有保障的。一旦改为企业,明摆着,有钱就花,没钱就破产。因此,效益差的新闻出版单位工作人员大都害怕改制,怕从要饭吃变成没饭吃被饿死。不夸张地讲,中国六七百家出版社中亏损的是大多数,而这些亏损的出版社都不愿意改制。只有那些有实力、有信心的出版社,才会选择这条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单行线。

转企之后,机制要改革,在组织人事方面必然要发生天翻地覆的调整。国企的经验教训早已告诉世人,在同样的体制环境下,亏损的单位必然是由外行或低能的负责人来领导的。外行低能领导却偏偏最不能接受转企改制,因为在未改制之前,亏损的是单位而不是领导个人,如果改为企业,领导与单位的效益挂上了钩,这种人明白凭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让本单位扭亏为盈,反过来,如果仍然由自己掌权,却穷得和下属一样,实在又不甘心。当然,苟延残喘式的状态已经快到尽头了,新闻传播业那些没有能力却占据权位的人必须正视现实,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能者上、庸者下,新闻出版事业才会生机勃勃。新闻出版业改企势必导致新一轮管理人才的洗牌。

不开放市场导致同质竞争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传媒产业目前最缺少的是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也体现在内容生产(采编)上。冷静客观地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国内新闻出版业虽然提出创新的口号,也评选出创新的人才,但是,和外国同行相比,和中国历史上的新闻出版业相比,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业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有所创新了?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体制背景一样的媒介商品以及服务,必然大同小异,无法充分创新,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西方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物。在新闻传播市场更是如此。无论是报业还是电视或网络,虽然不乏市场的成功者,但是,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都市报不用说是西方便士报的翻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就很发达,席文举先生后来所作的只是复兴传统市民报。《精品购物指南》只是西方SHoppeRGUiDe的中国版,王在市场上是成功的,创新在哪里实在谈不上。崔永元“实话实说”很火,不过,外国人的谈话节目早就火过了。我曾对一位同行朋友谈起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他从日本留学回来,说当年他在日本看到这种模式的电视节目,还曾经想引进到中国呢!

这种大众传播的雷同与平庸化,对全社会的影响是很可怕的,因为新闻出版本来是开启民智、引导文明、作育文化的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相当于一个环境平台,是充满生机还是死气沉沉,远不止关系到本行业的兴衰。不完全开放市场的后果对一个行业来说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而只能扼杀了竞争活力。

走出国门,电台迈出一步

广播电台是传媒产业中上升势头最强劲的板块,以北京为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广告收入据说已达数亿元之巨,而开支与人员规模基本不变,人均利润跃居当地各家新闻单位之首,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也不为过。在这一背景下,电台开始走出国门―――不是指的信号或采编覆盖,而是在国外设立电台开展经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不久在老挝首都万象成立一家电台,这是中国传媒产业进军海外市场的务实之举:以往进军海外都是选择发达国家大都市,而此次却是发展中国家较为落后的城市。

市场经济走向篇2

关键词:乡镇文化;市场经济;走向;对策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对意识形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波动,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普及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乡镇区域,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走向特征进行分析。

(一)产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产品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文化产品也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存在差异性,因此将会影响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多样性。从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乡镇文化中不仅有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时还有其自制的文化产业,借助于乡村、河水和山林,不同的乡镇区域打造不同的绿色生态文化产业以推动乡镇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目前乡镇文化在建设和发展中逐渐体现出其产业化的特点,这将会直接提高乡镇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规模化。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竞争性,而这种竞争性的本质就是不同行业或产品之间的规模化竞争,产业为了能够提高市场竞争性,必须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例如我国成功举办的亚洲冬季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不仅能够促使亚布力镇在全国滑雪文化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也能够推动当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当地已经完成了景区内电力、污水处理、通讯、垃圾处理、苇亚铁路、亚雪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当地的各种旅游项目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家论坛年会、黑龙江国际滑雪等都在亚布力镇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其当地滑雪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巩固了当地滑雪文化产业在我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地位。

(三)特色化。随着不断深化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农村生产从传统的零碎、分散经营转变为规模、集约式的经营模式,同时朝着一乡一业的方向前进。例如东北等一些乡镇地区充分开发当地的一些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借助历史文化进行文化底蕴的弘扬和发展,当地的一些红色精品景区直接向游客们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当地的一些宗教环境也进行了工程建设,营造出一种悠扬自得的环境,使游客们能够在农田中徜徉、并欣赏当地具有特色的景色和文化产业。乡镇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化特点。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文化的对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乡镇文化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不同乡镇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乡镇文化建设的好,一些其发展较为缓慢。为了解决目前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乡镇文化建设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正确方向前进,本文就解决乡镇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思想上重视,行动上领导。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发家致富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智能化,虽然乡镇进行文化建设主要是依靠文化部门的领导,但是考虑到社会是个大市场,不同行业和部门都是社会这个统一的大市场中进行运行和操作,所以乡镇文化建设需要领导们从思想上加强重视,同时还要在行为上加强领导,针对乡镇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进而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同时确定好乡镇文化建设的目标,将其列为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将乡镇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二)完善设备,加强调控力度。为了促使乡镇文化全方位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和乡镇领导还应该要大力宣扬本地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打击黄色非法的文化产品,同时根据不同社会功能的文化产品,有效地调控市场和社会,分类进行指导和发展,进而将文化产业中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协调,促使其平衡发展。

(三)采取措施加强财力投入。在乡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乡镇领导还应该要采取措施加强财力投入,形成个人、集体、国家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体系,丰富农村发展的多方位文化需求,制定倾斜政策,形成文化网络,引导全社会进行乡镇文化建设,比如说可以通过免征土地税、建筑税等政策进行乡镇文化建设;通过建设农村文化室、综合文化站等进行文化教养的宣传;实行税利返还的方式鼓励大家投入乡镇文化建设中去;可以对个人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来促使其为乡镇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通过多样化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参与到乡镇文化建设中去。

三、总结

总而言之,乡镇文化建设的走向具有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特点,在发展乡镇文化的过程中,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解决,加强对市场和社会的调控力度,采取措施加大资金的投入,乡镇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乡镇文化建设,领导农民推动乡镇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走向篇3

一、东北亚正逐步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力量

东北亚的经济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和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世纪90年代仍保持了10.7%和5.7%的年均增长率,日本为1.4%。2000年,日本、中国和韩国的GDp分列全球第二、第六和第十三位,三国GDp合计63000亿美元,占全球GDp总和的20%,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欧盟(eU)所占比例分别为36%和25%。出口方面,2000年东北亚货物出口额达9000亿美元,占全球货物出口总额的14%(北美自由贸易区占19%,欧盟占35%)。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1990~2000年全球新增的29000亿美元货物出口额中,中、日、韩三国合计占17%,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所占的份额(分别为23%和25%)已相当接近。

东北亚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日本和韩国早已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钢铁、汽车、化工、造船等产业的生产和出口居世界前列,中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外向度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东北亚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2000年,东北亚商船建造量达1550万吨,占全球总建造量的68%;粗钢产量达2.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3%;汽车产量达15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27%。近年来,it产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更为东北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北亚的市场容量正在逐步扩大。根据wto的统计,2000年东北亚的服务进口额达130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进口总额的13%,同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所占的份额分别为18%和39%。另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和韩国在1980~1998年期间人均私人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2%和6.5%,分列全球第一、二位,日本虽然一直未能摆脱经济衰退,人均私人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2.8%,与欧美等国的水平相当。

东北亚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储蓄来源之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储蓄率高,二是外汇储备多。1999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2%,日本为30%,韩国为34%。高储蓄和高投资曾经是中、日、韩三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但仍保持了连年贸易顺差,截至2002年6月,日本的外汇储备已高达4300亿美元(其中包含日本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的因素)。中国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投资增长受到传统产业生产过剩的制约,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续多年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0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2200亿美元。韩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2002年7月外汇储备也已超过1000亿美元。目前,三国外汇储备合计达7600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总和的40%。由于亚洲本地缺乏发达的资本市场,这些储备大部分都流向了欧美地区,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

二、东北亚区域内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欧和北美

除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短暂下降外,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始终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向日本和韩国出口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两国消费者有利,中国和韩国进口日本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满足了两国市场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中、日、韩三国仍然以欧美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2000年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占中、日、韩三国出口总额的36%、46%和35%,因此,虽然东北亚的区域内贸易比重已从1990年的11%上升至2000年的20%,但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7%和欧盟的60%相比,这一比例还相当低。

跨国直接投资(FDi)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而中、日、韩三国的相互直接投资明显不足。首先,东北亚在全球投资中的地位并不突出,2000年在全球FDi流出量和流入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4%(如果将香港考虑在内,这两个比重将分别上升至10%和9%,但由于香港主要是起到了一个投资中转站的作用,所以不宜将它看成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输出方或输入方)和4.6%。欧盟则分别占67.2%和48.6%,美国分别占12.1%和22.1%。日本是东北亚资本输出的主要来源,在1990年占全球FDi流出量的比重曾高达20.5%,与欧盟和美国并列全球直接投资的三大核心,但在陷入经济停滞后,日本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大受影响,2000年在全球FDi流出量中仅占2.9%。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韩国的对外投资能力也明显下降,占全球FDi流出量的比重从1996年的1.2%跌至2000年0.3%。

其次,东北亚的区域内投资比重也很低。2000年东北亚的区域内FDi比重按流入量计为11%,按流出量计为6%(由于中、日、韩三国间对相互直接投资的统计数字差异较大,故流入量统一采用资本输入国公布的数字,流出量统一采用资本输出国公布的数字),而1998年欧盟的区域内FDi比重按流入量计为52%,按流出量计为40%。北美自由贸易区缺乏直接可比的数据,但下列事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区域内投资的状况:截至2000年底,美国对加拿大的直接投资占加FDi总流入量的64%,加拿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占加拿大FDi总流出量的75%;1994~2001年,美国和加拿大对墨西哥直接投资合计占墨西哥FDi总流入量的72%。

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障碍

迄今为止,东北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中、日、韩三国之间还没有形成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这正是东北亚区域内市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的最直接的原因。

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会增加社会总体福利的理论在现实中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反全球化的呼声不仅来自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国家中,一些利益集团也往往因担心开放市场会使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而反对贸易自由化。在东北亚地区,农业部门一直是受到最多保护的产业,而无论在日本还是韩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总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相对集中的少数人所形成的政治压力,会迫使政府实行让多数人付出代价的政策。

事实上,农业部门并不是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唯一障碍。在工业部门中,也有一些人担心海外投资可能造成“产业空洞化”,增加本国失业人口。根据DRC的调查,日本和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在其国内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地方政府、商界和媒体的压力,更多的企业认为受到关注的主要是因产业转移造成的地方政府税收减少,其次才是就业问题和“产业空洞化”问题。这些已经对许多企业的投资构成障碍。

由于韩国长期以日本为赶超对象,实行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政策,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实行重化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政策,在东北亚地区已出现钢铁、化工等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和相互竞争的格局。韩国和中国的某些产业在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方面落后于日本,一些企业担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可能导致长期依赖从日本的进口,以及使产业分工固定化。

尽管中、日、韩三国的对外贸易均是顺差,但三国之间存在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引起关注。如前所述,贸易的不平衡可能与比较优势的转移、或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有关,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各国总体福利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然而,三国都非常重视扩大外部市场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对出现双边贸易逆差表现的过于敏感。因此,担心贸易自由化引起短期内国际收支失衡,也是阻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之一。

根据国际经验,启动以各国之间制度安排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相互信任的良好政治气氛,以便于政治家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做出果敢的决策。中、日、韩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政治关系当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消除历史的仇恨,建立协调的民族关系,同样需要政治家们的勇气。

但是,以上这些障碍其实并不是东北亚独有的,诸如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战争历史等问题,在西欧和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但两大贸易集团建立的过程和经验表明,上述障碍并非是不可逾越的。

四、走向制度性安排,拓展区域内市场

日本的经济停滞、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使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落后于欧洲和北美。尽管中、日、韩三国都在积极推进本国国内的结构调整和改革,由于缺少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区域内市场,每个国家可能不得不付出更高代价。

面对地区主义的挑战,中日韩三国应当积极做出应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北亚要维持并巩固其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仅靠各国独自的力量是不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内市场发展落后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不利于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结构调整,甚至有可能造成资源外流,削弱东北亚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如前所述,跨国直接投资在推进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直接投资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也已经起到了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1990~2000年,对中国的出口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上升至9%,而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从日本的进口占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则由1991年的26%上升到2001年的68%。1990~2000年,从中国的进口占韩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3%上升到8%,而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韩国的出口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则由1991年的25%上升到2001年的49%。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三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所形成的区域内部市场,会逐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如果三国政府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制度上的障碍,甚至在本国某些利益集团的压力下,不断设置新的障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是缓慢的、不稳定的。

市场经济走向篇4

首先是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向好,Cpi回升,债市必无大行情。谁知外汇占款在前几个月陡然走高,外部流动性的注入使市场资金面极其宽松,Cpi没有如预期般坚定回升,使债券市场走出一波不小的行情。

从2月下旬开始,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市场似乎开始转向,收益率普遍小幅回升。就在大家预期经济基本面将主导未来债券市场走势的时候,银监会“8号文”横空出世。其出台的时点和内容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这一政策使市场行情立马转向。大家相信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限制必然加大银行的债券需求,市场收益率快速下行。

“8号文”的余威还未散去,4月中旬一场源于债券市场之外的核查风暴突然降临。对债券“代持”的核查使得债券市场被动“降杠杆”,恐慌情绪带动收益率迅速上升。这一偶然事件是债券市场参与者很难预期到的。

政策面因素消化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对经济基本面的关注。4月下旬汇丰pmi初值公布后,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动摇,债券收益率由此又出现一波下行。本来之前“8号文”带来的收益率下行行情结束后,部分机构认为市场收益率底部已经显现,然而近期信用债收率的走势似乎又在挑战这一预期。

可以看到,市场参与者总是试图从经济基本面预判市场。在没有突发事件之时,这种预期能够反映在市场利率走势中,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原本由基本面预期所控制的市场走势就会被迅速打破,直到突发事件被市场逐步消化。

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政策等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测到的,因此能做的只是对经济基本面的研判。

然而,分析上半年市场主流预期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主流预期并不一定准确。比如年初主流预期是经济向好,Cpi回升,使得市场收益率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断上行。然而后来的实际经济数据表明,至少上半年这一预期是不够准确的,经济并没有如预期般向好。但债券利率走势却往往由主流预期决定了。

市场经济走向篇5

思想理论期刊的“市场化”,就是在统一、开放、平等的市场平台上进行竞争,真正赢得读者的认同。市场的标志是生产的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精神产品也是如此。只有被市场认同和接受,产品才能变成商品。马克思将这一过程喻为“惊险的一跃”。那么,思想理论期刊所提供的产品是否也能完成这“惊险的一跃”,成为受众接纳的商品呢?答案是肯定的。理论期刊可以成为价值更加浓缩的商品,它的价值是将思想理论的价值整合、转移、附加到纸质媒介上,通过这个媒介转移到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选择市场化的道路,意味着改变过去生硬、刻板的宣教,真正关注民生,传达民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向市场”就是走近实践,就是回到读者中去。这是传媒理念的转变,是传媒内涵与功能在新时期的延伸与拓展。对于思想理论期刊而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一种需求,也就是其应当走向的市场。

思想理论期刊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它的市场价值首先是社会价值,这个市场也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片面将市场化理解为娱乐化、低俗化,会从根本上失掉阵地、失去群众,那将是根本损失。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又要使之成为商品、为广大受众和消费者认同,这就是思想理论期刊市场化的最高目标。思想理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价值在于武装人、引导人。作为一种务虚与务实的结合,它更追求长远和全局的利益,其社会效益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效益去估量。所以,走向市场,要有正确的方向,切忌庸俗化、唯商业化,过分热衷于“注意力经济”和商业化运作,将使期刊引向重形轻质、平庸低俗的歧途。

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规律,思想理论期刊走向市场,也必须探索和遵循这种规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传媒市场的内涵与实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零售、邮发、进书报刊亭、集团采购、赠送、转载等相互结合,多次销售,多次转换等的传播方式已经形成。同时我们面对的是细分化的市场,期刊的细分是由市场的细分决定的。要赢得市场,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思想理论传播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理论期刊不同于新闻类、时尚类期刊等,它有自己的特色。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更要发现和分析现象的背后具有稳定性的道理和规律,并且要把这些道理和规律表达得为受众所接受。只有将三大规律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思想理论期刊办好。

市场经济走向篇6

如今到了2009年底,机构们又开始对2010年的股市进行预测。这次又是观点高度一致――明年走势震荡向上。结果如何?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

不过,看看他们的分析,倒是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些思路。

震荡向上中有波折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机构们已经不再提及上半年争论颇大的“二次探底”,而是一致认为明年宏观经济将进一步回升,GDp预测增速在8%-10%之间,Cpi增长2%-3%。通胀温和。不过,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折,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GDp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在一季度达到高点,此后随着政府投资项目陆续建成,CDp增速可能下滑,流动性指标也将回落。

上海证券指出,2010年a股整体净利润将维持正增长,其中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速将达到复苏最高峰。考虑到节假日因素及数据滞后性因素,预期二季度前期经济增速和业绩增速见顶的概率较大。

与此相对应,很多机构认为,a股市场将出现前高后低、整体震荡向上的走势,在一、二季度可能出现年内第一个高点。

申银万国预计于一季度的前期可能遇到年内的第一个高点,此后在国内信贷政策调整、美联储升息预期等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现回落,到第二季度筑底回升,下半年再震荡向上。这种走势被上海证券和中信证券总结为n型走势。不过,这两家机构认为高点可能出现在二季度,随着退出政策的推出,指数将面临调整压力,但受基本面持续走好的推动。后期指数向上的意愿增强。

国泰基金判断走势很可能呈现扁平状的n型,上涨阶段的持续时间不会有今年这么长。

对n型的第二个高点,有机构认为是在四季度,理由是投资人注意力会逐步转移到2011年,而政府也可能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由此推动股市在年末上涨。而国泰君安和平安证券更倾向于认为a股将演绎震荡行情,是个牛皮市。影响股市的主要是内因,包括信贷投放量、股票市场供求状况、估值与业绩增长等因素。

指数上下空间不大

对2010年指数的预测,机构们也显示出一定的谨慎心态。目前来看,预测指数区间主要集中在2800点-4500点。相对于目前的3200点。意味着明年指数下跌空间不到15%,而上涨空间可达40%,小于今年的涨幅。

2010年股市上行的重要推手将由流动性转变为企业盈利增长。中金公司估算,a股市场合理估值区间在15倍到20倍,以估值中枢17.5倍动态市盈率、2010到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复合年增长率24%计算,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可能带来未来12个月大盘25%到30%的上升空间。

东方证券给予2010年15%的企业盈利增速水平,结合动态20倍到25倍的估值水平,判断上证指数2010年的核心运行区间在3400到4300点。

光大证券乐观地认为。企业利润将快速上涨,达到31%左右,超过市场预期。市场估值维持20倍到25倍pe区间,对应沪深300指数运行高点为4700点。

中信建投预测,如果按静态估值,对应利润增速为0,上证指数区间为2321~4642点:如果利润增长18.9%,上证指数的点位将在2759-4829点;如果经济复苏状况良好,估值水平达到40倍市盈率,指数有望突破5000点。

最为乐观的当属高盛高华,高点看到了5300点,指数有65%左右的上涨空间。

不确定性困扰市场

与2009年相比,2010年将是经济形势相对复杂的一年,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股市走势可能因此超出预期。

刺激措施何时退出不但中国政府的退市步伐将影响股市,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退市引起的市场波动也会影响到a股市场。对中国来说,如果Cpi急速上升、资产价格泡沫不断膨胀,是否会先于美国加息,是否会出台打压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是否会提早出台紧缩政策,对股市的走势至关重要。而美国何时加息,将关系到美元的走势、美元的流动,进而影响全球资本市场,a股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当然,政府退市是建立在经济真正复苏的基础上的,而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能否持续下去还带有不确定性。如果经济“二次探底”,其对股市的打击不言而喻。

盈利增长有多快目前对2010年a股整体每股收益增幅的谨慎预期为20%,乐观预期可以达到26%-30%。但如果政府退出步伐过急过快,上市公司业绩就可能低于预期。

融资压力有多大多家券商预测,明年证券市场可能迎来天量融资,融资总额可能在5000亿-8000亿元。华泰联合证券预测,全年股票市场合计融资金额为5846亿元,其中首发3036亿元,增发2678亿元,配股132亿元。据其测算,2010年新增资金供给合计可达9710亿元,基本可以满足融资需求。但管理层是否仍把融资作为调控市场的手段?如果市场走软,资金是否还有承接的意愿和信心?

通胀水平有多高目前机构普遍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较高的通胀率,但是兴业证券指出,强烈的通胀预期可能影响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通胀的自我实现,最近食用油提价引发超市抢购即是通胀预期的作用。一旦通胀超预期,政府出手遏制,就可能给股市带来巨大波动。

创新业务何时推出今年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的希望已经破灭,2010年会否推出仍是个谜。一旦确定推出,必将提升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推升指数。等到真正推出之时,就可能是市场震荡的开始。

“大小非”减持有多少到2010年底,a股市场将真正进入全流通时代。“大小非”减持压力有多大,也将影响股市的走势。

政策转变中找机会

2009年的行情是由充裕的流动性和政府投资推动的。2010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明年经济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刺激经济转向了“促消费”和“调结构”,机构一致认为应该围绕这个重大转变寻找投资机会。

对消费类板块在促消费政策的刺激下会有好的表现,机构们的观点高度一致。申银万国提出“消费也能进攻”的观点,指出传统上消费品板块被认为是防御性的品种,但受益于有利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更加倾向于家庭、政策鼓励消费、a股机构投资者更加偏好稳定增长及相对估值便宜。消费品板块的进攻性正在展现。长江证券认为,明年大消费将是全年的投资主题。刺激消费政策的延续,以及住房政策的调整,无疑都指向消费升级预期。而在2010年中国城市化面临转折点的时候。消费升级将是必经阶段。

“调结构”将给a股市场带来大量的主题投资机会,以低碳经济、生物制药、新材料、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受到机构推崇。

市场经济走向篇7

企业家们研判中国经济形势,最怕的不是经济下行,也不是需求疲弱、产能过剩,而是摸不准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调控政策。企业家天生就是市场的一分子,他们能敏锐感知市场运行的细微变化,对行业的理解也远比一般专家深入,真正来自市场的风险,对他们而言都在可预期范围之内,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政府的调控政策。

政府在特殊时期直接干预经济,虽然大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客观上打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行轨迹,让市场传递出混乱的信息,长期效应更是有待评估。虽然企业家最害怕政策上的“折腾”,但官员却大多热衷于此。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研究透政策的走向,往往比研究透市场和行业的走向更为重要。最近很多企业家关心宏观经济形势,其实关心的是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较之前些年,本届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已经有所不同。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舆论纷纷猜测有可能“出手”,政府却坚持“平心静气、静观其变”的态度,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这赢得了广泛赞誉,也被解读为传递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信息。但随着经济继续下行,稳增长压力越来越大,一旦增速逼近“下限”,政府会采取何种措施,仍有待观察。

其实,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已经广泛发挥作用,有些事不用政府去做,市场会自动调节。政府大规模的直接干预,只会伤害市场本身的机能,增加企业家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这种预期的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同样存在于对社会转型的判断之中。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一些地方司法公正遭受质疑,甚至极左思潮不时冒出,无论是中产阶层、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相当一部分人都不讳言对未来隐存不安全的预期。

预期是魔鬼,也是天使。当一个社会的相当一部分群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他们就会做出相近的选择,从而形成巨大的推力,把社会推向他们预期的方向。而当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时,就会基于自身利益做出规避风险的选择,社会向何处走,也充满了不确定的风险。现代社会要建立稳定、透明、公开的制度和政策,就是为了给公众一个稳定的预期。

市场经济走向篇8

〈关键词〉经济市场化、政府干预、制度产品、主体创造性。

一、市场化的必然性

中国历代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所以自然经济有深厚的根基。如果生产只为自己而很少或者不为交换进行,则必定是分散的而且水平低。大到一个国家,如果生产只在封闭中进行,同样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中国是一个大国,长期以来主动或被动的只在内部进行生产和交换。相比较而言,西方小国林立,特别在早期城邦国家更多,如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这些国家面积小、资源不全,迫使它们必然进行对外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就相对薄弱,从而允许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在明朝末年也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很快被扼杀了。西方近代的革命是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所以能很快的走上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近代的革命却是由社会危机引发的,即使革命成功,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缺乏市场观念。新中国建立后,生产力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此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下取得的,所以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迄今为止,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完善;世界上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市场经济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中国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市场经济并列出了一个时间表(2000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但事实表明,这条路走得很艰难。

当今发达国家没有那一个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反之,不发达国家都是不实行市场经济或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国家,由此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巨大魅力。表面看来,美国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

,但背后隐藏的是市场制度。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后,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也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火车头。

1991年后,美国进入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新经济的萌芽显然不是靠政府慧眼识英雄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市场中千千万万的脑袋相互碰撞的结果。生产力朝前发展是必然的,但它以何种方式显现出来(如工业革命时以蒸汽机为标志,接下来是以电气为标志)却不能预知。如果没有市场制度、没有每个人对需求的不断追求,而是寄希望于一种力量去引导经济中的全体人民,除非这种力量是先知,具有神的意识,否则,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受阻,但遗憾的是除了虚无的神,我们在现实中尚未发现谁具有这种力量。微观经济学已证明了市场制度下的平等竞争所形成的均衡价格,可以引导资源实现最佳配置,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过于自信,妄想用个人的意志来支配生产,结果常常带来了灾难。

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当每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时,即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出现时,各部门间的资源流动将静止,从而部门结构实现了合理化。在价格反映供求的情况下,一个部门生产不足,高利润率将促使资源流入该部门;一个部门生产过剩,低利润率将促使资源流出该部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人为的安排各部门的比例,其后果可能不太严重。但如果生产力已有很大程度的发展、各部门的关系已经非常复杂时,还靠一小撮人的脑袋去指挥如何实现比例合理、如何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显然是在干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1947年,战后的西德由于价格管制和无所不在的政府管理,市场机制陷入了瘫痪,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但1948年,由于政府从控制下脱身,让市场机制重新有效的运转起来,生产和消费立即高涨,从而带来了经济奇迹。市场生产看似混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解决了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等问题,它能把我们所需的食物生产出来、运送到合适的地点、以可口的形式到达我们的餐桌上,它决定了至今最大的计算机也无力涉及的成千上百万未知变量和关系的问题,没有人去设计市场但它却相当好的发挥着作用,因此,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指出“市场体系有一定秩序,它行得通。”所以,只有市场制度才能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经济中有条不紊的组织生产,而

不会出现苏联时那样的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到了今天,如果忽视市场的功能,还是习惯于人为的去调整产业结构,很可能会越调越乱。

贫困一直是世界的头号大敌。欧洲在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几百年间,就将绝对的贫困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不能不说市场经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没有产品的极大丰富,仅仅在生产以外,如分配上做文章,贫困是不可能消失的。一块蛋糕如果很小,你分配的再均匀、再合理,最多能保证每个人不饿死,但要填饱肚子却是妄想,更勿须奢谈吃饱肚子后想干的其它事情。中国在短短的20年间,如果没有实行市场经济从而带动生产力的大发展,要解决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恐怕也是痴人说梦了。今后,我们要走向富强,离开了市场经济也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虽然最初是由西方进行实践的,但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组织生产的最好方式,中国当然应该大力推行。

二、市场化进程中的挑战

1992年,中国正式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并提出要在20世纪末建立初步的市场经济的目标。现在,我们重新审视所处的状况,发现在思想和事实上仍面临着市场化的一系列挑战。

新古典经济学崇尚市场制度,相信市场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尤其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其颠峰是萨伊定理: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客观的说,经济学是在市场制度下发育成长的,但它反过来也促进了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古典经济学虽然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的修正,却对早期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如重商主义将财富仅局限于金银,显然是狭隘的,但它对早期的资本积累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了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的地位开始动摇起来,人们在怀疑古典经济学的同时,也对市场经济进行了不停的质问。马克思主义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他指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但他也指出资本主义一百年以来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整个人类创造的财富多得多,即承认市场在生产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

1929年,西方爆发了席卷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自由的市场经济时代宣告结束,国家资本主义泛滥起来。根据凯恩斯的理论,经济危机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所以政府的任务是扩大有效需求。当这种做法的效果开始显现出来时,二战爆发了。需求不足

在人类不停地投放炸弹时已烟消云散了,整个社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军用品又不断地用生产出来的炸弹去毁灭更多的社会产品。二战时期及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面临的是供给不足。因此,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由需求拉动的黄金发展时期,但市场巨大的生产能力很快又发挥作用了。70年代末,西方陷入了滞胀的状态。由于政府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知新的需求,所以它扩大需求的政策显然是对过去的需求进行重复,因此社会生产也只能以重复的方式进行,却不能升级、不能前进。在市场经济无限扩张的生产能力面前,单靠政府的刺激,当然难以走出滞胀的阴影,这也许在一定程度可以解释凯恩斯政策为何失效。美国9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最终还是靠减税、减少对市场经济干预来实现的。在运用凯恩斯的政策时,国家干预主义的泛滥和无节制的深入,导致政府集中配置的资源越多,同时意味着市场受到的限制越多,所以要创造出新的更高的需求就越困难。中国是由计划走向市场的,在潜意识里,许多人会不自觉的倾向国家干预,如果政府的管理过多的话,则计划经济下的那一套将披上新的外衣再次重新出现。

20世纪后半叶,东亚经济开始起飞。亚洲四小龙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典型的国家引导的资本主义,政府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一直在实行赶超战略,赶超的对象由早期的英美变为目前更现实的周边邻居。根据李光耀的话,亚洲经验实际可概括为两点:好政府和社会先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中国的封建社会很长,历来是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政府的威望在老百姓眼里自然比西方要高的多。中国一向也讲究国家重于集体、集体高于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亚洲经验在中国尤其受欢迎。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显示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仍有致命的弱点:市场制度不完善。许多人庆幸中国躲过了这场危机,总结的原因是资本市场未开放,政府调控有力,这话是对的,但中国正面临着开放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从长远看来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阻挡的,不完善的资

本市场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而使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停滞不前,一有风吹草动就依赖政府的调控,顾得了这时,但以后怎么办?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市场制度不完善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人从中吸取的教训不是想方设法的完善我们的市场,而是把刚刚启动的市场化又退回去的话,我们就可能因福得祸。

有人用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但我觉得用政府控制的经济资源占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的比例来衡量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在我国或许更为合理。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预算外和制度外收支活动,许多政府人员或以部门、或以个人的名义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这些都无法用一个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好政府确实很重要,但如果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都依靠一小撮政府精英来安排,其效果还是值得担忧的。历史是由无数的合力在相互冲突中形成的(恩格斯),没有千千万万的脑袋相互碰撞,而是靠一种具有先知的力量把所有人的努力都拧起来朝一个方向走,方向对头,则幸哉;如果方向不对,则真是大灾难。历史要朝前走是客观的,同样,由千千万万的人参与的生产力要朝前走也是客观的。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忽视了市场参与者的创造力,而靠政府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来安排或干预生产,这不是以一小部分脑袋的思考来代替整个社会的思考么?一个政府无论如何的好,其能力终归有限,何况政府要做的事很多呢?我们既然找到了市场这种制度,则生产方面的事最好交给市场去做,交给市场中千千万万的参与者去做,政府该集中精力去把其它事情做好。

中国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但如果这个市场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市场的力量就无法发挥出来。在许多行业,政府的保护似乎很重要,但一味的行政垄断和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只有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均衡机制才能引导资源实现最佳配置。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机制作用越充分的地方,经济也越发达;市场机制作用越充分的部门,竞争力也越强。在谈到一些部门的市场化时,有人总是用“国家利益”、“国计民生”

来搪塞,使得我们正承受巨大的效率损失。对于不向市场经济中的个体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部门而言,是否要市场化或许值得分析,但还有大量的其它一些垄断部门呢?过渡经济中的一个问题是旧有的利益框架已打破了,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条条”和“块块”下的部门主义经济,如果在进一步的改革中,这些改革的受益者将本部门的利益纳入所谓的“战略保护”的范围,则市场再也没有发言权了。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承认特权的,那些害怕市场化的人,有的是担心失去了自己的特权。旧体制受背后利益动机的驱使会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改革的外衣掩盖下,旧体制也会不停的复制自身。所以,只有把那些不该存在行政垄断的部门放到市场经济中去锤炼一番,才能使它们脱胎换骨,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一旦全面进入中国,我们那些靠行政运转的部门将如何竞争呢,总不能时刻以国家的名义来压制别人吧。因此,市场化其实还有一个认识的问题,如果有人祭起各种形式的旗帜来反对市场化,却也蒙骗了大多数人并得到他们的赞同的话,牺牲的将不只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整个国家的利益。

三、市场化的推进

到目前为此,尚未出现如何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型或公式,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具体化的,但有几个方面确实是它的前提,也是我们仍在走向市场经济的途中应该努力的方向:首先是承认每个人的经济利益,赞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市场中的参与者必须是为自己谋利的人,如果利他主义在市场中流行,则市场的作用将完全崩溃,例如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三元,你偏要为卖者考虑而用三十元来购买,则向市场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整个资源配置体系将完全乱了套,市场最基本的作用受到了损伤。要承认每个人的经济利益,则产权必须落实,否则每个人生产的东西都归了别人或别人生产的东西都归了自己,生产的积极性将消失,怠工、懒惰等现象就会蔓延起来。其次是市场中应实现人人平等。强买和强卖或凭借特权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质是破坏公平竞争和价格均衡机制的作用,从而破坏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一个社会如果行政垄断盛行,则市场的作用将局限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会不断的扼杀市场的活力。因此实现人人平等对发展市场经济至关重要,但人人平等只局限于经济方面显然是不

来搪塞,使得我们正承受巨大的效率损失。对于不向市场经济中的个体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部门而言,是否要市场化或许值得分析,但还有大量的其它一些垄断部门呢?过渡经济中的一个问题是旧有的利益框架已打破了,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条条”和“块块”下的部门主义经济,如果在进一步的改革中,这些改革的受益者将本部门的利益纳入所谓的“战略保护”的范围,则市场再也没有发言权了。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承认特权的,那些害怕市场化的人,有的是担心失去了自己的特权。旧体制受背后利益动机的驱使会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改革的外衣掩盖下,旧体制也会不停的复制自身。所以,只有把那些不该存在行政垄断的部门放到市场经济中去锤炼一番,才能使它们脱胎换骨,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一旦全面进入中国,我们那些靠行政运转的部门将如何竞争呢,总不能时刻以国家的名义来压制别人吧。因此,市场化其实还有一个认识的问题,如果有人祭起各种形式的旗帜来反对市场化,却也蒙骗了大多数人并得到他们的赞同的话,牺牲的将不只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整个国家的利益。

三、市场化的推进

到目前为此,尚未出现如何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型或公式,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具体化的,但有几个方面确实是它的前提,也是我们仍在走向市场经济的途中应该努力的方向:首先是承认每个人的经济利益,赞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市场中的参与者必须是为自己谋利的人,如果利他主义在市场中流行,则市场的作用将完全崩溃,例如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三元,你偏要为卖者考虑而用三十元来购买,则向市场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整个资源配置体系将完全乱了套,市场最基本的作用受到了损伤。要承认每个人的经济利益,则产权必须落实,否则每个人生产的东西都归了别人或别人生产的东西都归了自己,生产的积极性将消失,怠工、懒惰等现象就会蔓延起来。其次是市场中应实现人人平等。强买和强卖或凭借特权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质是破坏公平竞争和价格均衡机制的作用,从而破坏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一个社会如果行政垄断盛行,则市场的作用将局限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会不断的扼杀市场的活力。因此实现人人平等对发展市场经济至关重要,但人人平等只局限于经济方面显然是不

来搪塞,使得我们正承受巨大的效率损失。对于不向市场经济中的个体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部门而言,是否要市场化或许值得分析,但还有大量的其它一些垄断部门呢?过渡经济中的一个问题是旧有的利益框架已打破了,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条条”和“块块”下的部门主义经济,如果在进一步的改革中,这些改革的受益者将本部门的利益纳入所谓的“战略保护”的范围,则市场再也没有发言权了。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承认特权的,那些害怕市场化的人,有的是担心失去了自己的特权。旧体制受背后利益动机的驱使会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改革的外衣掩盖下,旧体制也会不停的复制自身。所以,只有把那些不该存在行政垄断的部门放到市场经济中去锤炼一番,才能使它们脱胎换骨,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否则,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经济部门一旦全面进入中国,我们那些靠行政运转的部门将如何竞争呢,总不能时刻以国家的名义来压制别人吧。因此,市场化其实还有一个认识的问题,如果有人祭起各种形式的旗帜来反对市场化,却也蒙骗了大多数人并得到他们的赞同的话,牺牲的将不只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整个国家的利益。

市场经济走向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国际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1-0023-03

[作者简介]钱立洁,泉州师范学院马列教学部主任、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福建泉州362000)

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仅税收一项的比重就已经超过国有经济。许多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60%,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中,许多跨国企业都在通过wto、imF等国际组织抢占市场,把自己的经济优势转移出去,或相互渗透,达到占领有利的经营市场和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我国市场已成为wto协议中各国经济活跃的舞台,对我国民营企业生产和市场必然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民营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因此,在国内外竞争压力不断扩大化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摆脱家族化、本土化的传统狭隘理念,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国际化经营之路,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实现生产和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硕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在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才能开辟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1.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但是,民营企业资金短缺,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民营企业进行二次开发创业的时候,资金的需求与企业规模之间的矛盾,将使民营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周转的困难。如果再出现将“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转变,民营企业的财务保障体系,将很难承受资金短缺的压力。国际化经营有利于民营企业大量引进资金,享受国际各类银行低息贷款,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内市场都显得过于狭小,难以担负研究开发的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无法达到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在许多行业如汽车、飞机、药品、半导体芯片等等,一个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需投入10亿美元左右的费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来分摊上述费用,那就不可能进行必要的新产品开发,从而不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民营企业要充实资本实现规模扩张,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国际化经营是新时代企业领先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吸取世界先进管理经验,改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局面。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创造世界航空史上一大奇迹,从来没有亏损过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即使在“9.11事件”发生后,国际航空业遭受极大打击的情况下,从未解雇过任何一位员工,业绩仍居榜首,其秘诀就在于有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体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资本主义企业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由最大规模只有几百人的纺织厂发展成今天拥有几十万人的跨国公司,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滞后,普遍存在的家族式管理,经验式管理以及领导型管理等,管理体制不健全,家长制,严重阻碍管理层有效协调和正常运转,影响决策的科学、快捷形成,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当今在国际化形势下,家族式管理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融入全球化这一大环境,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学习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吸纳和留住人才,解决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匮乏始终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家庭式管理存在的严重弊端,民营企业经营者,家族意识严重,表现在外来人才难以得到信任和重用,一些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很难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能。因而人才在民营企业之间流动频率不断加大。有经验有能力有技术的员工,在民营企业之间的无序流动,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实力,带走了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市场竞争策略,甚至瓦解了一些企业的营销体系,不利于企业的管理,而国际化经营在人才方面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地方,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聚集地。民营企业要取得发展优势,就必须拥有人才优势,要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就要走国际化之路,积极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

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使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些民营企业没有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只顾眼前利益,宁可随时跟风转产,也不愿在技术开发及产品开发上多投入,以致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影响其市场所占份额。我国企业无论是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或是营销水平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经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落后。而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使我国企业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学习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有利于尽快形成一批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成本和质量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和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才是我国企业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正确战略选择,因此,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民营企业具备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的基本条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在国际范围内配置产品、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国际化经营可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次。内向国际化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来”,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以此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为外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外向国际化则是企业要以国际市场为基地,走“走出去”发展之道,向国际市场提品、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并以实现生产过程国际化为目标的行为。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化组合,实现跨国进行科技开发、投资、融资、生产、营销等经济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国际生产分工,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力争在国际竞争中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1.民营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较强的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条件。民营企业历经近30年的发展,出口总额到2005年达6043亿美元,与2000年1328亿美元相比,年均增速35%,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兴主力和“走出去”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外向型经营在推动我国外经贸整体战略的实施、促进外贸出口、拉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福建泉州民营企业的典型,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建了中国体育用品领先品牌,安踏运动鞋、运动服装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多国。2007年11月仅一个月在越南河内建立的专卖店销售额就达1.3万美元,预计2009年在越南建10个专卖店。2007年7月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专卖店开业。民营企业在出口销售、境外办厂以及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等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营已成为我国外经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那些发展速度较快、实力较强的企业所具备的实力可以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和抗衡。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要紧紧把握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利用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2.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可通过广泛的合作生产、特许经营、提供服务及在海外投资等方式,融入到世界大市场中,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营研究会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多数民营企业都有参与外向型经济的愿望。有近22%的企业已经或正在着手同海外合资合作,近30%的企业打算在今后三、五年内与海外合资合作。民营企业要做强做大,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生存空间,这是现在的民营企业发展要实现的最大目标。

3.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条件。民营企业因其内部环节相应较少,能更灵活、更敏捷地适应市场变化,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反应,在管理上具有效率优势,使其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迅速组织生产,适应性快,灵活性强,准备期短。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更有责任感。他们能大胆地把握机会,及时了解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改进产品、服务、工艺和管理作出积极努力。因而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为民营企业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加强。加入wto之后,无论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国企业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迫使民营企业要积极地“走出去”。因此,国际化经营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1.培育世界市场意识,掌握市场规则,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营企业要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中,必须树立“世界意识”、“规则意识”。民营企业员工,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者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和运用市场竞争中的国际规则,树立市场意识、法制意识、效率意识、精品意识,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推进企业国际化。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面向世界生产,建立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生产基地,推动生产国际化;开放市场,利用外资,建立国际化的融资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建立国际化的技术服务体系等,为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基础条件。

2.注重科技进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必须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一般实用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存的多层次技术体系。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发展起点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要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应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使骨干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传统技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开发利用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使产品科技含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坚持以质取胜原则。

3.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显著提高。民营企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综合利用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就要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企业之间已经从成本竞争逐步进入到技术竞争、服务竞争。因此,私营企业既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尤其要加大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同时不断改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创建知名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必须以人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以解决严重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把握企业发展的关键,就要坚持以人为本,选好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优秀人才队伍。

市场经济走向篇10

回顾2010年股市走势,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一是,年初就是股市高点,随后股市大起大落,上证指数出现了个幅度近千点的震荡格局,波动规律异于往年;二是,个股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化,小盘股以及主题投资成为贯穿全年的热点,特别是以中小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已经突破6124点新高,走出牛市;三是,蓝筹股板块在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股板块带动下于9、10月份出现一波罕见的资金推动型暴涨,但二八行情转换并未成功,仅坚持半个多月蓝筹股就大幅回落。

矛盾丛生

从2010年市场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来看,很难理解上述特点,因为其中存在了种种矛盾。

图1显示,2010年其实是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一年,而且从季度业绩走势来看并没有按照悲观预期的那样增速出现下降。2009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847.90亿元,同比增长25.23%。2010年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3450.47亿元,同比增长63.53%,而到了三季报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已经达到11337.6亿元,超过了上一年度,同比增幅达到25.15%。从中看到扣除基数因素之外,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恐怕还会稳定在25%左右的速度,这种增速在沪深股市历史上也是属于高速了。这和200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17%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是股市走势却同样是年初就是高点,这显然是矛盾的。

同时从个股行情的特点来看也有矛盾,从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增长的情况来看,增长情况最好的几个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这和市场热点显然并不相符。2010年一直走势较弱的银行股实际上净利润同比增长32.5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一直表现较好的消费概念如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餐饮旅游的净利润增幅在30%以下,却低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而市盈率高企的创业板,三季报实际业绩平平,相比2009年同期增长仅30%左右,还低于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同时创业板三季度环比增速持续下降,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令人怀疑。

可以说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当中,蓝筹股依然是占龙头地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以及新上市的农业银行等净利润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占到了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近60%。但是在个股结构分化当中,走出牛市的板块当中很多并不是业绩增速理想的板块。

另外从资金面看,应该说2010年货币政策整体从紧的趋势是明确的,但是货币政策的真正转向还是从下半年开始,特别是从10月份Cpi突破4%之后,央行连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等政策回收流动性。尽管年初央行就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上半年流动性供应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全年行情当中唯一带有资金推动型色彩的行情却出现在下半年,出现在央行密集出手调控政策之前。这显然也是个矛盾。

而且如果从a股持仓开户以及交易数据看,流动性与行情谁先谁后实际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2010年10月18日,深沪股市创出历史天量记录,随后a股开户数才大增,参与交易的账户数也是随着指数的暴涨而快速放大,与其说资金推动了行情,倒不如说行情吸引了资金。从持仓a股账户数来看,这两年不管指数涨跌,一直呈现稳定缓慢增长态势,这和央行政策没有什么相关性。

博弈格局改变

从哪里去寻求解释上述矛盾的钥匙呢?我们必须看到在2010年随着股市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博弈格局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首先,2010年之前中国股市的博弈盈利模式从根本上说只有一种,即只有做多才能赚钱,做空是为了更好的做多。而在单向做多的博弈模式当中,有实力操纵股价即所谓的庄家也好,还是研究能力强善于把握市场机会的机构也罢,最后的博弈对象实际都是散户,其实就是对行情先知先觉的人赚后知后觉人的钱。

但是在2010年股指期货出台之后,市场单向做多的博弈模式被彻底打破。现在做空也可以赚钱,这样赚钱模式就不是先来的人赚后来的人钱了,而是市场存量资金的博弈。而这种存量资金之间的博弈很快就会演变成机构对机构的博弈,因为在前一种单向做多的模式当中机构有更强的先知先觉的能力,所以最终会变成机构和散户的博弈。而在后一种双向交易的模式当中,机构和散户都需要选择多空方向,最终博弈只能演变成多空代表的机构之间的博弈。

2010年股指期货的出台,可以说给行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以看到,现在股市上两种博弈盈利模式共存。结果在股指期货标的不相关的板块也就是小盘股这些品种上面,依然上演着传统的单向做多盈利模式。但基金等主流机构受规则所限,对这些品种的参与度有限,于是小盘股,主题投资等就成了私募等资金的舞台。而在股指期货标的相关的品种也就是沪深300成分股上面,双向交易盈利模式开始出现。但另一方面2010年管理层为了顺利推出股指期货,对交易制度做出了种种限制,基金等机构反而很难光明正大的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进行博弈,这造成了蓝筹股反而成为内幕交易做空投机的牺牲品,股指期货未能正确发挥定价功能。

其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结束,市场已经迈进了全流通时代。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前,深沪股市只有13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7600多亿元,流通股本不到3000亿元。而现在,深沪股市已经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3.3万亿元,流通股本接近2.5万亿元。股改前,流通市值才1万多亿元,现在已经20多万亿元,市场规模已经由量变完成了质变。

虽然2010年大小非减持规模不大,但是累积效应不容忽视。事实上,在日积月累的减持浪潮冲击下,市场资金构成已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以前股市上有所谓的基金抱团取暖的说法,而现在基金抱团取暖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小非手中的个股解禁,基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经由2007年最高的30%左右下降到不到10%。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阳光私募产品市值都接近1000亿元,这还只是公开的产品。可以说现在市场上,大小非,社保、保险、基金,券商、阳光私募、社会游资等等角色众多,再也不是以前基金一家独大,主导市场的时代了。

事实上,在这几年沪深市值的高速增长下,目前流通市值比例已经接近三分之二,流通市值和m2的比例已达历史高点(见图2)。可以说,尽管这几年宽松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是股市市值增长也同样惊人,现在已经根本不是哪一类资金能够主导市场的问题,而是在

这么大的市值环境中,市场整体向一个方向运动需要难以想象的比以往大得多的资金,以至于这种整体性的单向运动很难持续。2010年股市的波动规律很难按照传统的技术分析去理解,其实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以前的市场是个小水塘,而现在则是大水库,同样强度的阵风吹过,在两者引起的波浪截然不同。

正是因为全流通以及双向交易模式的出现,沪深股市2010年的博弈格局逐渐演变成机构之间的多空博弈,大盘未能出现持续性较长的方向性机会,反而是大幅震荡,传统的单向做多的模式只在个股的结构性行情当中存在,导致了小盘股以及主题投资走出上升通道。

博弈的钥匙――政策预期

市场博弈格局的改变决定了股市震荡市和结构分化的格局,但是什么决定了股市震荡区间的大小以及波动的转折呢,我们认为,这和市场博弈的标的有关,这就是把握市场博弈的钥匙。

经济学理论表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往往是提前反应经济的变化和走势。然而,我国股市对这一规律体现的并不明显(见图3)。在股改启动前,股市的波动方向和GDp的波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而在股改启动后,股市波动方向和GDp的波动方向虽然趋向一致,但当时这种方向一致往往是以按年为级别的周期体现出来。在季度周期的波动当中,股市的波动往往大幅放大了经济的波动。这样就导致股市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充满了无规律的时间错位以及波幅错配的例子。

比如说,从时间上看2008年我国股市大概提前宏观经济一个季度见底,但是在2009年股市8月份即见顶3478点,之后2010年宏观经济出现回落的影子是在二季度末,股市提前见顶了近三个季度。可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提前多少时间却没有规律,同样从波幅上看,GDp增速从2008年初的10.9%降到年底的9%,股市从4000多点跌到1664点。随后在政府的4万亿刺激经济政策作用下,2009年GDp出现报复性反弹,到了2010年1季度回到历史高峰11.9%,上证指数却还没超过3000点。而2010年尽管很多经济学家预测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会回落,但现在看GDp增长不可能低于10%,而股市却最低跌到2319点,股市波动幅度明显放大了宏观经济的波幅。

这是因为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虽然目前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由于级市场的供给和选择实际是政府控制的,那么始终不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市场化的股市。到现在为止,股指期货等的引进只是使二级市场博弈格局市场化了而已,一级市场还是一个政策市。因此,二级市场的博弈从根本上看往往不是经济走势,而是政策预期。没有股改的政策,股市的波动基本没有反应中国经济的走势。股改之后,大量在国计民生当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被引入股市,股市波动方向才和经济走势方向趋向一致。但是对于股市来说,政策这只有形之手始终是高于经济这只无形之手的。

从图3中可以发现,当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方向一致时,股市往往会发生强烈的波动,比如说2006,2007年,政策资源通过股改等不断地投入市场,而同期恰好是我国上一个经济周期的高峰,股市从而实现了罕见的升幅。同样在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失误,没有预料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错误使用了从紧政策,导致股市出现罕见的暴跌。但是当两只手方向不一致时,股市在中短期波动当中更多的是反映政策这只手的力量,而在长期来看两只手的力量互相抵消,会使股市的波动趋向一个箱体震荡。

可以说,2010年股市为什么年初就是高点,为什么蓝筹股在下半年前出现一波暴涨,这是和围绕政策预期的博弈有关系的。2010年政策对股市是一个中性偏利空的方向,这导致尽管经济形势不错,上市公司基本面也不错,但股市却未能提高波动的重心,而是降低了波动的重心。因为从季度来看,股市的波动更加倾向于政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