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9:11

生命的传承篇1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爱与生命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是一直以来,他与林徽因、张幼仪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却完全将他的诗名掩盖,这些爱情诗得到了后世的极高评价。爱情诗虽然是描写爱情,但是却富于哲理。在徐志摩的思想观念下,爱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传承,下面就对徐志摩的爱情诗进行深入的解读。

一、徐志摩爱情诗中的思想与人生信念

作品是思想的有机呈现,徐志摩的爱情诗中蕴含着他的人生信念与思想观念,胡适认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包括爱、自由与美,一直以来,他都希望这三者可以得到有机的融合。在三个因素之中,“爱”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徐志摩这种信仰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个性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志摩是家中的独子,家庭环境殷实,养成了一种任性、自我的性格,这也是他放弃家业走救国路线的主要原因。在到英国留学后,剑桥浓郁的人文景观与文化氛围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不仅受到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华兹华斯、济慈、雪莱以及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影响,还结识了著名的作家曼殊菲尔、嘉本特、威尔斯,更是与哲学家罗素成为莫逆之交。在他们的影响下,徐志摩人生观逐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倡导自由、个性解放。在这一阶段,他还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爱上了他的女儿林徽因,由此引发的情愫也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源泉。

二、徐志摩心路历程对于其爱情诗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诗歌中反响最大的就是爱情诗,在他创作的诗歌作品中,爱情诗的数量超过了半数。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界定,学术界尚未得出统一的思想,有的倡导坐虚,有的主张坐实,由于关于此的划分标准尚未统一,因此,学术界目前对于徐志摩爱情诗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般情况下,在评价徐志摩诗歌时,往往回避他的爱情诗,实际上,要想深刻地分析徐志摩的诗歌本质,就一定要对其心路历程与爱情经历进行深刻的分析。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结发夫妻,但却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当时徐志摩崇尚救国,对文学并不感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未创作诗歌,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他与结发妻子毫无感情,相反,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是在多年的相濡以沫中依然产生了感情。在徐志摩初到伦敦后,就写了家信希望张幼仪可以常伴左右。在与林长民的频繁交往下,徐志摩才逐渐移情林徽因,他内心的反叛精神完全被点燃,可以看出,他与张幼仪的结合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在蒋百里婚变的刺激下,他开始向往自由的恋爱。为此,他放弃了博士学位,追随罗素,而罗素与妻子的分手也对徐志摩产生了深深的触动,为了追求自己的真幸福、真恋爱,他提出与张幼仪离婚,豁达善良的张幼仪很快签字同意。在离异后的3个月,他为张幼仪写下了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诗歌――《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在同年的11月8日,徐志摩在《新浙江》副刊《新朋友》上发表了自己的离婚通告,这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挑战,也是他单纯理想主义的标志性表现。

徐志摩的婚变引来了各方的斥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满意欢喜地认为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灵魂伴侣,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林徽因在不久后不辞而别,这使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在与林兜兜转转的情感之中,徐志摩结识了陆小曼,他们相知相爱,从北京移居上海,但徐志摩并未完全忘怀林徽因,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在矛盾与痛苦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上。在林徽因回国之后,徐志摩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在心底,这在后期《你去》、《在病中》的描述可见一斑。

在徐志摩的心目中,陆小曼符合理想伴侣的标准,陆小曼出生世家,才情兼备,能歌善舞。徐志摩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浪漫任性,充满绅士风度,他们意味相投,两情相悦,很快就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在《雪花的快乐》、《我有一个恋爱》等诗歌中都充分表达出自己对陆小曼的真爱。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陆小曼是有夫之妇,他们在一起难免会受到家长的反对与社会的飞短流长,他们的爱情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虽然欢喜,但是也有着莫大的压力。在《为要寻一个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中,徐志摩就深刻的表现出社会环境与封建礼教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但这反而增强了他与世俗观念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终于,他们冲破世俗的压力,喜结连理。在婚后,他写下了《眉轩琐语》、《望月》、《鲤跳》、《新催妆曲》等诗歌,在这些作品中,都记录着自己与陆小曼幸福的点点滴滴。可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的,陆小曼的讲排场与多病,导致徐志摩入不敷出,身心疲惫。到了后来,陆小曼吸毒成瘾让徐志摩更加痛苦,他创作灵感逐渐枯竭,陷入了迷惘与彷徨中,自己费尽心力追求来的爱情却竟然是这样,此后的夫妻见面常常伴随着无尽的争吵,徐志摩逐渐沦落到了失意与落魄的境地。

三、从徐志摩爱情诗中窥探爱与生命的传承

在简短的一生中,徐志摩创作出大量的爱情诗,正是由于他自己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才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在诗歌形式上,他追求“浓得化不开”以及“分行的书写”,这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表达情感时,他的口语表达方式更适宜表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是徐志摩爱情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体现。

徐志摩曾经在《艺术与人生》中提过:“我们没有艺术,正因为没有生活。”正因为徐志摩有着丰富多彩的爱情生活,才会在诗歌上取得巨大的造诣,这正是他爱与生命传承的主要表现。徐志摩很多情诗都应用散文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爱生活,如《我等候你》,相比其他诗人规范统一的格式,徐志摩诗歌的形式更加自由。很多诗歌中都应用了“神仙似的句子”,其表现手法也主要是直抒胸臆,如“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徐志摩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情思与意向,不会过分追求画面的完整性,写人注重传神,写物则可以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物的描写上。

徐志摩常常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象征手法,将幻想与写实相结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苦闷。总之,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他与张、林、陆的感情故事正是他诗歌的来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徐志摩爱情诗中有着优美的语言、敏锐的心灵以及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歌中蕴含着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念与理想的执著。在诗歌上徐志摩的成就是巨大的,在爱情上他忠于自己,努力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曾经获得了彻底的幸福,但是也伴随巨大的苦闷与绝望,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爱情诗中蕴含的独特内涵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参考文献

[1]高占伟,丁毅.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

桥》[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

[2]王俊虎.意象・音乐・诗魂――徐志摩诗歌美学意蕴探析

[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生命的传承篇2

一个春风得意的律师,放下律师业务改行治病救人;

一个既无家学渊源又无科班学习经历的外行,成了一代中医大宗师的入室弟子,并成为他的独门验方的传承人;

一个半路出家的医生,要建一所专门收治各大医院判定不治的白血病患者医院,还要在网络上与疗程同步病患者的康复情况,以证明中医治疗的可验证;

一个喜欢穿西装的人,却热爱太极拳并颇有造诣,相信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武医一体之说,打算为中医复兴献出后半生。

集以上种种戏剧化冲突于一身的人,叫侯巍。类似这样相互冲突却又融合得浑然一体的东西,在侯巍身上还可以找出很多。比如:他会很激动地谈理性思考,很理性地谈感性的得失;很圆融地坚持原则,很原则地融化分歧。

也许就是由于这种多面性,侯巍面对不同的来访者时,会根据对方的身份,给出两种不同的名片:一种是某医院的筹备人,另一种则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虽然两张名片上的身份差异悬殊,但不可否认,两个身份都是真实的,名片背后的侯巍都是真实的、真诚的。

20年前,侯巍不会想到自己会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更不会想到他的名字会和中医宗师施今墨先生扯上关系,不会想到他能成为当代大医孙一民先生的高足和传承人,并成为两位先生一脉相承的仁心医术的守护者,成为守护生命和优秀中医文化传统的人。

20年后的今天,侯巍同样没办法设想自己能离开中医,放下肩上这副光荣沉重的担子,放下孙先生对他的付托,放下他对孙先生的承诺,放下对生命和文化传统的责任。

面对侯巍,很容易让人想起汉朝一代良相张良。

当年,张良在圯上偶遇黄石公,以三纳履的谦卑,赢得“孺子可教”的赞誉。黄石公授张良以兵家绝学不传之秘《素书》(又称为《黄石公兵法》)。张良发奋研读后,深明韬略,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也因之成为山东六国灭秦兴汉这出大戏中的主角之一,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侯巍与孙一民先生的偶然相识,所得的评价则是“孺子可托”。孙先生纳其为入室弟子,带他行医四方,并授以独创的“四鲜汤”之方。“四鲜汤”是孙一民先生的苦心孤诣之作,该方1999年曾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如果把行医视为保卫生命的战争,孙先生的这一创见,大概也可视为黄石公的兵家奇书了。

与张良不同的是,张良已经功成身退青史标名,而侯巍却仍在踽踽前行,面对着西医、中医之争,面对着“治疗不治之症”之疑,面对着病患者和他们家人的渴望,面对着实现恩师托付所必经的种种挑战。

侯巍说:“我知道建医院这事儿不容易。就是孙先生自己,以他在医界的地位和声望,也不是想建就建的,由我来实现他的愿望,就更不容易。我既然答应要做这件事,就一定会做下去,至于结果如何,反倒不重要了。就算不建医院,病还是要治的,路还是要走的。但是,努力过,争取了,总比不争取要好。”

对侯巍和孙一民先生、孙一民先生的恩师施今墨先生以及他们背后的近代和现代中医的发展了解越多,就越能明白,侯巍是一个守护者,他在守护生命,守护被很多人质疑、放弃的传统,守护一段曾经的辉煌。

他相信那些宝贵的生命应该被尊重,相信那些蒙尘的珠玉会再度发光。他愿意为之守护,不管作一个守护者所要面对的夜有多长,不管守护者的背影多么孤独。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理解侯巍这份守护的沉重,要先从施今墨、孙一民这两位中医大师说起。他们的相逢相识,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医的近百年历史,构成了关于文化传承的传奇。

施今墨,原名施毓黔,生于1881年,13岁时即从他的舅父、名医李可亭学习中医,20岁左右已经通晓中医理论,可以独立行医。施今墨求学于京师法政学堂,经人介绍认识了黄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以医疗为掩护,随黄兴奔走革命。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施今墨作为山西代表,在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就职大总统的典礼,并以客卿身份协助陆军总长黄兴制定陆军法典。在《陆军刑法》《陆军惩罚令》《陆军审判章程》中都有施今墨的手笔。后来袁世凯篡权,孙中山出走,黄兴病故,施先生辗转官场一段时间之后,渐感时世虽异,官员仍不改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作风,大为失望,慨叹不已。既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从此弃政从医。他为自己更名为“今墨”,取义有三:其一,纪念诞生之地,“今墨”同“黔”;其二,崇习墨子,行兼爱之道,治病不论贵与贱,施爱不分富与贫;其三,要在医术上勇于革新,要成为当代医学绳墨(今之墨准之意),为中医建立新度,为后学者立范式。

施先生悬壶济世的经历,不乏传奇色彩。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重,曾延请施今墨诊病。1930年,施先生应邀为杨虎城将军治病,药到病除,当时传为佳话。何香凝、溥仪、李宗仁等人都多次延请施先生看病。1932年中央国医馆成立,施先生任副馆长。1931年,施先生筹办了华北国医学院。

施今墨办学的十几年,培养学生6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当代中医名家多出其门下,构成了近数十年中医界的骨干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他以中医泰斗之身份,数次获接见。1966年“”开始后,他遭受迫害,后得保护。l969年春,施先生病危,口述关于中医工作的建议,呈送主席和总理。他被尊为近代中医的四大名医之一,经门人整理出版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等书,更被视为中医学术宝库中的奇珍瑰宝。

孙一民,191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一个中医世家,青年时就读于施今墨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因学业优异,一毕业就被校方聘为学院的董事,毕业前即拜施今墨先生为师,并随恩师在北京、南京行医多年。孙一民原名孙逸民,因为师兄中有一位叫逸民的,施今墨提议他改个名字,并亲自为他改名为“孙一民”,意思是让他牢记医者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希望他永做普通一民;1953年施先生应总理之邀进京,临行前,他特将南京诊所委托给孙一民管理,并亲自用毛笔在宣纸书写了醒脑汤、气管炎、妇科、胃病四张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疗效的秘方赠予爱徒孙一民。施今墨先生亲笔留世的药方本来就不多,这四张加盖了施今墨先生私印的药方是仅有的四张。

施先生与孙先生之间的薪火相传,几十年后,又在孙先生与侯巍之间重演了一次。不同的是,侯巍在认识孙先生之前,与中医并无任何渊源,既不是出身杏林世家,又不是任何医者的高徒。他是一位律师,在北京与人合伙开办律师事务所,业绩蒸蒸日上。他接受现代教育,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对中医不了解,也不太信任,生病了更习惯于去医院吃药打针,而不是找中医煎几服汤药。他在北京替人解决法律问题,已经退休的孙先生在北京颐养天年,偶尔为慕名上门的患者接诊。两人互不相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然而,命运不允许侯巍和孙一民先生井水不犯河水。2008年,孙一民先生在退休多年并卸下政协职务之后,不顾已是80岁高龄,打算在全国进一步推广他的四鲜汤治疗白血病中医疗法,邀请众多朋友帮他出主意。应邀的《报》常务副总编辑阚士英将军和侯巍是朋友,他认为多年的律师生涯让侯巍见多识广,也许对孙先生有所帮助,就拉上侯巍一起出席。侯巍认为老人是智慧宝库,多打交道能得到很多人生智慧,天性就喜欢和年长者打交道,后又知道和孙先生住得很近,一来二去,就和孙先生成了忘年交。

大学者卢嘉锡与孙一民先生交往甚密,对他的为人和学识很是赞赏,两人经常论古谈今。孙一民的博学令卢嘉锡钦佩不已,称他为“高人”。“不敢当,不敢当,我个子高(一米八),年龄高(当时80岁),是真的高。”孙先生的幽默、豁达、谦逊之风跃然纸上。这种不为俗规俗见所拘的豁达风格,让他与弟子们相聚论道时,不会因为侯巍不是他的弟子而有所回避。相反,他会要侯巍坐下来一起讨论,听听这个年青人的意见。

一次聚会中,孙先生要弟子们就四鲜汤的推广各抒已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多从发扬光大的角度来谈。侯巍却说:“四鲜汤不为太多人知道,甚至还有很多人对中医持不信任态度,这时谈发扬光大,为时过早。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用统计数据对四鲜汤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估,让它可以和西医的治疗效果相比较,才是当务之急。”侯巍的这种看法,让孙先生看到了他的务实和严谨,于是,孙先生就要求侯巍起草四鲜汤的推广方案。侯巍自然不能违命,但顾忌自己不是孙先生的门徒,不好太过介入,就写了一个方案交给孙先生的其他学生,请代为转交。过了一段时间,孙先生问他为什么迟迟不交功课,侯巍说早就交过了。孙先生查问下来,才知道其他学生认为侯巍不是孙先生的弟子,让侯巍写方案只是孙先生一时之兴,就没把方案交给孙先生。之后不几天,侯巍陪孙先生小酌,孙先生喝到高兴时,突然笑问侯巍:“你愿意当我的徒弟吗?”侯巍说:“我没有医学功底,年龄又这么大了,学医会不会太晚了?”孙先生说:“你的年龄不过是我的一半,哪里谈得上晚?!”侯巍回答:“如果您老人家不嫌,我当然愿意拜师了。”孙先生就大笑说:“想拜师,还不快跪下磕头?”侯巍想,这个世界上少他一个律师算不得什么,能被孙先生主动收入门下,这样的机会却不可能有第二次,于是,他立即跪下磕了个响头。孙先生一边笑纳这份入门礼,一边开玩笑说:“你姓侯我姓孙,加在一起就是孙猴,我们俩可以大闹天宫了。”从那以后,侯巍把律师事务所托付给合伙人,开始了他的中医之路,跟随孙一民先生去通州,回安阳,赴开封,下海南,住文昌,宿海口,白天行医,夜晩随侍长谈学习医道,成了孙先生最亲近的学生。多年之后,侯巍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眼睛仍然会湿润:“要知道,给老师跪下磕头,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跪拜还活着的人。”

这样的奇缘,当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当然,孙先生收侯巍为徒,并不是一时的随性之举。他行医授徒几十年,阅人无数,他这样做,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后来他讲到,在和侯巍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看到侯巍不是出身于医界,身上少了很多科班出身的医者习见的僵化和流癖,律师生涯又让他多了几份执行力和严谨;侯巍的性格中亦有种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他可以做成其他医生难以做成的“大事”。孙先生自认年事已高,很多事情已有心无力,因此,他要收侯巍为徒,替他完成一个夙愿:让更多人了解先生的心血之作、专治白血病的四鲜汤,让更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侯巍就此踏上了一条责任沉重的道路。他将以一个守护者的姿态面对种种困难和质疑,为了对生命的珍惜,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恩师的承诺。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和恩师施今墨先生一样,孙一民先生不仅在医术上传承深厚,而且对中医有独到创见。他在传承施先生甘寒养阴的医学理论基础上,创立了30多个简、便、廉、验的处方。孙一民在吃西瓜时突然想到,西瓜具有解暑利尿的功能,要是晒干了吃,它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于是,他得出结论:大幅度提高药力在于一个“鲜”字。他便瞄准了用鲜药浆汁治病这一新探索。1988年,孙一民在河南安阳成立全国首家鲜中医研究所,先后创立了10多个鲜中药医方,并开始将鲜中药大规模地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及各类肿瘤,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孙先生托付给侯巍的,正是他独创的四鲜汤。

按照常理,能得到一代宗师如此青睐,侯巍应该倍感荣幸。但是,这份荣幸背后,却是重重障碍和挑战。

首先面对的挑战,是社会对中医不信任。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把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中国人突然发现自己早就被那些名字稀奇古怪的蕞尔小国超越,一直是学生之国的日本,也通过引入西方文化和技术,强大得不可平视。于是,“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成了精英们追求的时尚,传统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也因较之西医缺乏生理学、化学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而被很多人声讨、唾弃,甚至鲁迅先生也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视中医为骗术和“吃人”。之后的近百年间,人们对中医的质疑甚至否定之声,一直没有消失。即使在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腾飞、让中国人逐渐找回文化自信的今天,对中医的全面否定的言论,仍然经常见之于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口中。网络红人方舟子,就曾发文痛陈中医是“伪科学”,并得到不少人的应和。

其次,治疗白血病这一目标自身,更是一种挑战。由于癌症素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白血病更被视为癌症之王,因此,大言能够治疗白血病且疗效卓著者,以江湖行骗者居多。为此,国家严禁在公众媒体上进行治疗癌症之药物或方法的广告,即使与之相关的常规新闻报道,也审查极严。孙先生初创四鲜汤时,尚有新华社及众多媒体予以报道,但是,随着宣传尺度的收紧,即使这一成果已经获得国家相关的科学奖项,有了对治疗效果的数据统计,在推广方面的障碍反而越来越多。

再一重障碍,则是医学界自身的混乱。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是中国的医生自己消灭了中医。”近些年来,如张悟本之类的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被揭穿,也使中医在误解中一再受伤。中医药泰斗邓铁涛老先生不久前发出了洪钟般的警告——照此下去,用不了10年,中医药将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

昨夜西风凋碧树。中医是重续千年辉煌,还是在西医的冲击下式微,这个问题让许多关注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的人揪心。

中医延续数千年的生命力,当然不会脆弱到一击即溃。延续中医传统,捍卫文化传承,通过革新让中医焕发更强的生命力,为此中医药界一直在努力。从施今墨到孙一民,再到侯巍,他们之间的薪火传承,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完美缩影。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动议取消中医。为了捍卫中医应有的地位,施今墨先生奔走南北,团结同业,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数次赴南京请愿,以求力挽狂澜。适值的岳母患痢,遍请西医,未见少效,行将不起。有人建议请施今墨诊治,同意试试。施今墨凭脉,每言必中,使的岳母心服口服,频频点头称是。开处方时施今墨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果如施今墨所言,在众多西医束手无策之后,只服了施先生开的几服药,汪清卫岳母的病就霍然而愈。这才相信中医之神验,题字送匾《美意延年》(庄子语),再不提取消中医之辞,后来批准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命施今墨为副馆长。中医终于以妙手回春的疗效,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施今墨先生热爱祖国医学,但不讳中医之短,不嫉西医之长,大力提倡革新中医。他明确指出:“吾以为中医之改进方法,舍借用西医之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实无别途。”他把这一思想也贯彻到办学方针之中。在华北国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上,以中医理论为主,设立《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温病条辨》等课程;以西医理论为辅,设立了生理、病理、解剖、药理等课程。在带学生实习时,他吸收了西医的检查和化验手段,还经常和西医专家姜泗长等人共磋医疗方法,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新途径。他办学数十年,桃李满天下,保住了中医的血脉。而孙一民先生在承继先师医术的基础上,对鲜药治疗的研究和创见、侯巍对孙一民先生四鲜汤治疗白血病的推广,正是这一血脉的延续。

正是他们这样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般的守护和执著,才让中医在质疑声中不断发展,渐被世界认识和接受。至2013年5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发展了32个成员国,2项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进入委员会草案阶段,11个项目获得全体成员认可,2013年有望完成第一批中药iSo标准的公布。中医药已传播到16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各国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选择。全球范围内,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30万人,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8万多家。世界中医药服务市场估值为每年500亿美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工程中,不能没有中医的复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了完成孙先生的托付,侯巍可谓衣带渐宽。

正如那句广告语所说:药材好,药才好。河南焦作的神农山,传说是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之地,是天然的药用植物园,仅名贵中草药就有300余种。当地民间有谚:“神农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孙一民先生看重这一方宝地,他认为这里所产草药的效力最高。因此,侯巍也把自己的大量时间花在了这里,和药农们泡在一起,指导他们种植和采收。每到收药季节,他都会召集他的师兄弟以及他自己的弟子深入到药田中,以保证所收采药材的质量。神农山山高谷深,很多药农住得偏僻,有时候他要上到1500多米的山上一户一户去收。为此,尽管侯巍是在城市里长大,在城市里成家立业,却对神农山的一涧一径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掌纹。

四鲜汤的炮制,也耗费侯巍不少精力。孙一民先生为了避免后人在四鲜汤的用料、制作上投机取巧或以讹传讹,在经过多年考察之后,把本来授与其他弟子的四鲜汤的制作权全部收回,集中交由侯巍负责,其他弟子只能从侯巍这里取用。孙先生的四鲜汤炮制方法,与传统的熬制不一样,是在高压环境中进行的。“每次取出成药,都像是取出要爆炸的炸弹。”侯巍这样形容制药过程的困难和危险。为了保证制作的精良,也为了制作方法的保密,这些工作,都必须由侯巍亲自参与。

除了时间、精力,侯巍还少不了经济上的投入。施今墨先生医德高尚,不把行医当作谋财手段,他规定每天从50个挂号中拿10个名额作为特殊号,只收正常挂号费的一半或全部免费,照顾那些看不起病的平民百姓。他的这种作风,在孙一民先生身上得到了延续。孙先生把药费标准定得很低,差不多只是收个成本费。到了侯巍这里,一方面是药材价格在上涨,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增加患者负担,凡是孙先生诊治过的病人,药费都保持在孙先生当年的收费水平上。这样,对一些病人诊治,药费甚至不及成本价。侯巍非但未能从独家承制四鲜汤中获利,甚至还要贴钱进来,以保证孙先生原来收治的病患的持续治疗不因制药成本的上升而中断。

基于施今墨先生重视“辨证施治”的传统,也缘于孙先生对药的“鲜”的重视,侯巍认为,与其视四鲜汤为一种方剂,不如视之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因此,如果能把收治的白血病患者集中,把诊问、制药、疗养、康复几个环节集中在一地进行,更有利于白血病的治疗,同时,也更便于观察疗效,统计治疗效果,方便医患之间的交流。因此,侯巍这些年忙于筹备一家治疗白血病的专科医院。建医院需要场地,需要投资,因此,在各相关审批部门之间和投资人之间奔走,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正如前面所述,筹备一家治疗白血病的中医专科医院,要面对的质疑和政策障碍远比一般医院要多得多。几年奔波下来,侯巍的头上白发渐多,尝到的人间冷暖,比十几年律师生涯加起来还多。他经历过各种申请之后无下文的等待,经历过潜在投资人不等介绍完毕就中途离场的尴尬,甚至经历过治愈的患者因为不希望别人知道曾经患过白血病而在疗效随访中的不配合。

憔悴的不仅是面容,更是内心。

谈起这些经历,侯巍疲倦,但不改坚定。他说:“不被人理解,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干。就像走路,再远,总也要走。否则,就没办法对得起四鲜汤可能挽回的生命,对不起孙先生的信任和托付。”

也许,现在的侯巍就像怀璧的卞和,他需要一双慧眼,来认识他怀中的无价之宝。当时机来到,他怀中的宝玉,也终将给世界一个惊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我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来形容侯巍的孤独

时,他郑重地告诉我:“虽然很艰难,

但真的不必如此悲观。”他更愿意称之为“曙光在前”。

让侯巍感到乐观的,主要有几下几点:

1.孙先生使用四鲜汤治疗白血病的医疗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案例,并得到同行和相关部门的肯定。孙一民先生致力于鲜中药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数十年,于1988年在安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鲜中药研究所,特别是在用鲜中药治疗白血病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1985年至今,他已治疗白血病患者数千例,其中成功地治疗了两名恶性组织细胞病,创造了鲜中药治疗血液病的奇迹。他的研究成果在1999年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并申报国家专利,新华社通稿做过报道,《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健康报》等十几种内地报纸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美国等地报纸也都有报道。对此,日报社前常务副总编辑阚士英将军曾写有《大医孙一民》的报告文学,对一些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报道。

2.中医药在发祥地中国处境尴尬,在国外却得到了高度关注和蓬勃发展。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的神奇功效认知日深,为规避西药的毒副作用,他们已开始大力倡导以中医药为基础的自然医学,并高薪聘请我国的中医从业人员走出国门,到国外行医。目前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已有30万到50万人,超过我国国内的中医药从业人数。这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文化自信的恢复,也必将影响到对中医药的认识。目前在化妆品行业兴起的本草风,就是这一趋势的明证。

3.侯巍所设想的专科医院的形式,独有一种证明自己的力量。他构想,这家医院专门收治在其他医院已经确诊的患者,避免被人认为是“收治本非白血病患者的病号以冲高治愈率”;他要用网络社区的形式,在得到患者许可的基础上把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治疗进程公开,让整个过程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这种完全公开的治疗过程,对于种种质疑,自是最有力的抗辩。

4.以医院为龙头,融药材种植、加工、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系统化经营模式,将成为一张健康产业名片,有助于提升医院所在地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带动药材种植、加工、医疗服务、健康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形成对当地经济的推动。因此,在对项目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当地政府应能对项目予以肯定和支持。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采访进行的过程中,就有数个投资人对侯巍的这个专科医院项目表示有兴趣;还有一位知名画家表示要举办一次他的作品义卖,估计能筹集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医院的筹备。也许,孙一民先生交给侯巍的“和氏之璧”,就要等到被世人所识的一天了。

生命的传承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陕西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指出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最后探求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红色基因;传承;少年儿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创造的辉映寰宇的伟大文化,其内核是包含着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伟大的革命精神、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红色基因。于2016年4月在瞻仰安徽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时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可增强红色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增强少年儿童对红色基因的认知,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继承光荣革命传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当前陕西省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

红色基因传承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因此,红色基因传承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有关小学的调研发现,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对西安市15所小学的调查中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学校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没有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有少数小学校长和大队辅导员甚至不知道红色基因的概念。红色基因传承就是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仰,教育学生从小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一定的认知。因此,红色基因传承对少年儿童基本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引领作用。

2、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缺乏有效的形式

部分小学在对小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和教育手段简单化的问题。没有把少年儿童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其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应从当代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出发,切忌简单的说教,把少年儿童的知、情、信、意、行充分调动起来,创新教育形式、内容和手段,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缺乏有效的载体

学校在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一般采用单一的图片和简单枯燥的文字表述,缺乏有效的载体,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陕西拥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时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时,这些资源将是红色基因传承非常好的d体;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

1、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陕西是西北地区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最早的地区,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红都。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创造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包括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遗物、战争武器、革命文献等。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凝结在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

2、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

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教育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以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提炼红色基因教育的内容体系,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供实践体验式教育。党在延安时期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承载着延安精神的延安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能够让少年儿童在历史的事实中去感知和体验红色基因的内涵;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感悟革命前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上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

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使其能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载体

陕西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延安精神、革命传统、革命历程等,对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的生动教材。陕西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战争武器、革命遗物、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对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使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只要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存在形式,能够极大丰富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运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红色基因传承的机制、路径

1、构建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运用机制

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必须由省市县人民政府主导组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负着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具体实施责任。学校是教育主体,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少先队活动,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如西安未央区六村堡小学充分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经典诵读、讲故事、征文等系列活动,开展“红星闪闪”红色文化校园舞台剧演出,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建设适合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资源平台

该平台依托陕西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主题对陕西红色资源进行分类,建立红色档案、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红色景点、红色游戏等多种板块。平台内容呈现形式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老师能利用平台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小学生能在平台上寓教于乐学习红色文化,于润物细无声中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心灵。

3、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建设

陕西红色遗址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红色教育基地1100多处,这些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少年儿童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长效基地和有效载体,利用游学和红色旅游等形式,寓教于乐,对少年儿童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作用巨大。

4、结成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协同创新联盟

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和研究成果,为小学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西安未央六村堡小学是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实践基地,同设立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陕西省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紧密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4.28.

[2]万生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阐释.湖北社会科学,2008.9.

【作者简介】

白喜博,西安市六村堡小学副校长.

张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生命的传承篇4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着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引领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强调,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主席对红色故事如数家珍,强调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党的刚刚闭幕,主席便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正义的战场战斗中,铸就红色基因的鲜红血色;艰苦的长征路,锤炼了红色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前进的革命道路上,强大了红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断成熟的革命历史过程中,红色基因得到了锤炼和强化。不论生存环境怎么险恶,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难。勇往直前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不断强大的精神气魄。

红色基因发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弄清楚从哪儿来”需要重温红色经典,“弄清楚往哪儿去”需要勇于担当使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经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时俱进,提高判断形势、维护稳定的能力,在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中奉献青春热血。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讲忠诚,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产生于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既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底气所在,已经成为了激励近14亿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开创新时代各项工作新局面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认真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原著悟原理,推动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红色教育重温历史,让思想接受先辈鲜血的洗礼,缅怀先烈,饮水思源,切实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党员干部发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红军长征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新时代新气象,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作风,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变成现实的战略之举。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圆复兴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红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积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又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并发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若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其在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聚人心,成合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生命的传承篇5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艺术传承

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一部分,赣南采茶戏植根于赣南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集中地体现了赣南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展成型的红色文化的艺术特质,哺育和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发展。

毋庸置疑,戏曲艺术是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得以继承发展的。比如赣南采茶歌舞剧院近年来创作演出的《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以及刚刚创排的《永远的歌谣》,不仅继承保留了戏曲的音乐语言、格律、腔调、唱法等戏曲的韵味,还大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养分,使其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满。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主要是来自于本土的民歌、小调以及地方的说唱音乐和传统的民间灯彩音乐。经过历代艺人的收集、实践、整理、传承,形成了俗称为“三腔一调”的400多首音乐曲牌。其数量之多,旋律之美,在全国地方小剧种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但是,由于赣南采茶戏音乐属于上下句形式的曲牌体,虽然旋律好听,朗朗上口,易唱易学,但是曲式结构比较单调,难以承载现代大戏丰富、跌宕的戏剧矛盾冲突和戏剧人物复杂的情感宣泄。因此,音乐工作者们本着不离开采茶戏的本体的原则,以丰富和加强的手法去解决立身之本的剧种特色问题。在音乐(含唱腔)上借鉴歌剧的设,剧中采用多种形式的独唱、重唱、合唱、伴唱方式。在音乐旋律设计上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秀养分,融合时尚现代的节奏变化,利用先进的和声配器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种新的赣南采茶戏音乐表现形式,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得以发挥和加强。

其次,在多个剧中大量运用的舞蹈片段,也都是在立足赣南客家风情舞蹈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古典的、民族的舞蹈元素,这种崭新的舞蹈呈现,展示了民族风味舞蹈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中国戏剧不朽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呈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赣南采茶戏表演形式“三绝”之中的“矮子步”和“扇子花”,老艺人传承下来的“矮子步”和“扇子花”虽然独具特色,但略嫌简单。而近年来,通过学习借鉴民族舞蹈的唯美元素,使“矮子步”和“扇子花”的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呈现更加丰富多彩,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因此,弘扬传承戏曲艺术,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样才会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得更加久远。

戏剧艺术的传承,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历代的老艺人们都是靠着言传身教,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以戏带功,以戏传人,再以人传戏,成为了古老的地方戏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方法之一。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给予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前景。乘着这股东风,赣南采茶戏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大了人才培养和知识普及的力度。如:组织专门的小分队进入学校表演传授采茶戏基础知识;选择优秀的采茶戏音乐纳入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之中;院团每年都会把一批年轻且具有艺术潜力的业务骨干送往部级高等艺术院校进修培养。在近年的一系列新剧目创作排演中,这批演职员成为了中坚力量,有的还挑起了大梁,为赣南采茶戏新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地方政府还以由政府买单的形式,在大中专院校设立专门的采茶戏表演班,聘请赣南采茶戏老艺人专门授课,定向为全市的采茶戏表演队伍培养人才。这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传承,其实也是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

赣南采茶戏的大部分传统剧目都是以劝导人们戒赌、戒嫖、戒鸦片、尽孝道、做善事为宗旨,歌颂的是劳动人民勤劳发家、正直勇敢的优秀品质,以及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故事。如被誉为“四小金刚”中的《钓拐》、《妹子》、《补皮鞋》、《老少配》,大型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等等。从这一点来说,这些剧目本身就是在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于当下所提倡的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还要注重弘扬新时代的新文化。戏剧历史的发展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反映时代的精神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传承弘扬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的革命分子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赣南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诞生,大批老一代革命家在这里从事过中国革命的实践。这里洒满了革命先烈的鲜血,积淀了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新中国建立以后,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反映红色革命历史时期的现代采茶戏登上了舞台,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设努力奋斗,是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绝好教材。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党的优良传统渐渐地被有些人忽略、淡漠了,认为不值得提倡了。当我们在创作排练红色题材的剧目时,还有人说:你们还在搞这种东西啊,这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作为在赣南这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生于斯,长于斯,耳融目染红色革命历史的流传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那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的伟大精神和红色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为当下的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事实证明,红色文化同样深入人心。

生命的传承篇6

红色基因内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思想的内核。今天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心得体会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红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积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又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并发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若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其在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聚人心,成合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多元思想意识并存,人们的思想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部分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出现滑坡,就连一些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也发生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开始偏离主流意识,如此现实背景下,统一战线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任务。又加之,党和国家对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对统一战线思想宣传予以更大的期望,因此,必须在内容、载体乃至方式等方面有新的探索和突破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当地红色文化正是一个可供利用且鲜活生动的珍贵素材。因为红色文化包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革命智慧,承载中国共产党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的正能量,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在统一战线宣传思想中融入红色文化,能使广大党外人士受到熏陶,引领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塑造高尚思想品德,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有效地发挥出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应有的时代价值,而且还不失为创新传承红色文化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既实现了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时又体现出红色基因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深度契合。

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心得体会二

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到底为了什么?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或看过《红岩》、《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等系列革命影片和小说,对革命英雄是无限敬仰,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然而今天的一些影视剧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看法。学校的教材里也慢慢淡化了这方面的教育,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常因观点不同而争吵的几欲撕裂。仅仅六十多年,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就丢掉了先烈们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就丢掉了先烈们光荣的灵位;就给了先烈们这样恶毒的诽谤。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反思这些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过不下去了,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而干革命的吗?如果是为了自己,他们用的着为了革命而放弃家庭;为了革命而放弃财产;为了革命而放弃爱情;为了革命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什么力量使周文雍和陈铁军面带微笑走向刑场;是什么力量使江竹筠能在敌人用竹签敲进十根手指时依然坚毅如铁;是什么力量使卢德铭将军在战斗最危急关头带领战士冲上去掩护大部队转移。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要让全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新生活。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社会不再有贵贱之分、不再有贫富之别。我想这就是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的初衷,也是我们今天党员干部们要传承的红色基因之所在。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总书记的话高度概括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红色基因是什么。这个初心使命在革命年代有多少共产党人为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好始终保持执政为民的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的恒心和夺取伟大胜利的信心。

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心得体会三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等珍贵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承载着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使命,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幻,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就能够传承好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让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在传承我们民族的灵魂。XXX总书记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首先要在保护开发上下功夫,通过建好红色阵

地,坚决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有效保护、开发、运用好红色资源,应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保持原样原貌原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呈现真实,以此唤醒人们的内心世界、思想灵魂,穿越烽火连天的岁月,感悟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国家命运、民族大义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体制与机制并行。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综合性的功能与价值。各级党委要把红色教育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机制,把红色教育贯穿到党员教育管理、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励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红色资源协同开发机制,统筹政策、信息、技术、实物等各种有效资源,形成组织、宣传、文化、教育、网络、媒体、学校等联合研究开发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红色资源的历史性、文化性、实效性。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机制,完善和实施红色资源保护规划,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即修,严防损毁和人为破坏,着力解决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要规范红色资源开发行为,既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原生性红色资源,又能结合时展的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研发和创造出新的教育资源成果。

用好红色资源,要做到党员与学生并举。红色资源是最生动的教材,需要我们常翻阅、常倾听、常思考、常感悟。各级党组织要把深

生命的传承篇7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员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更多关于心得体会的相关文章内容推荐【】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体会10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5篇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1为了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9月26日上午,奉城幼儿园中大班全体幼儿及教师于国庆来临之际到奉城第一中心小学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感受红色文化。

孩子们在陈列馆里安静倾听教师介绍每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孩子,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孩子们在厚重而严肃的氛围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忆苦思甜,倍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幼儿不但缅怀了革命先烈,而且对红色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今天的红色之旅是难忘的,红色基因将深深融于我们的骨血之中!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2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新的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坚守奉行。

紧密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我们党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下坚持下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各项工作符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的支持,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3为深入学习贯彻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月27日中午,四职校团委组织的以“红色基因代代传,向说说家乡新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阶梯教室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演讲比赛共有21位同学参加。同学们用慷慨激昂,精神饱满的演讲,畅谈余姚的变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了观众,新颖的故事将主题赋予新的内涵,一段段文辞优美的叙述和观点独到的评论,无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博得掌声阵阵。王明强、钟菊梅、王波、吕东娟4位评委老师对参赛者的表现也给予充分肯定。

演讲过程中,同学们有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村和城市面貌变化、城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互联网革命等多方面阐述余姚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自己的感悟;也有围绕如何发扬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畅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本次大赛,展示了参赛者的良好素养风貌,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通过比赛,同学们深入学习了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发现和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领同学们更好地知家乡、爱家乡。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4此次延安培训,在区财政局党支部领导下,至梁家河、杨家岭、枣园等红色革命圣地,学习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

能到实地学习梁家河精神,是每一位忠诚于党,热爱于党的人的追求。曾在一次自述中说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也有两点很大的收获。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之后梁家河,这个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在上周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高新区财政局党支部领导下赴梁家河村参观学习。梁家河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河,沿河道两岸的黄土崖边狭长零星住着村民,在着黄土高原上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在当地专家的授课下,我了解到当年在梁家河办的几件大事。一是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二是修了沼气池。三是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在1975年10月7日,作为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可见,当年在梁家河切实践行着延安精神,心系百姓、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行动也深深的感动了梁家河的村民。这对我感触很大,如今我们有着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应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在周日,我们赴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感悟历史,学习延安精神。从这两处地方,我突然能理解为何延安被称为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就是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杨家岭,枣园里的窑洞、油灯、桌案、书札、床铺等一一犹在。这一件件物品,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那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也正是在这里,在这个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匮乏的地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老革命家带领这人民的军队同广大人民群众坚守在中国革命的最前沿,与内外的敌人和展开一次次殊死搏斗,更是在这里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通过参观杨家岭、在枣园诵读红色家书,使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同时也体会到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意义。

尘封往事随风而散,仁人志士已成千古,城市容貌随岁月而变。此次延安培训活动,我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在聆听革命的历史中成长。同时也让我感到身上依旧有沉重的担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任重而道远。身为90后的年轻人,更应学习发扬梁家河精神,延安精神,以传承红色基因,凝心聚力迈向新时代。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心得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祖国由心的赞誉,亦是对中华民族深深的忠爱,当然,这亦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深深的共鸣。生于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记对祖国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否会因为风沙的覆盖而忘记祖辈们所留下的光荣印记?我们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放弃那该我们铭记于心的红色内涵?相信我们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在祖国的呵护和抚爱中长大,对祖国所经历的历史又怎能轻易的就从记忆中抹去。

回想祖辈们的艰难抗战路,眼框便不自觉的被打湿,耳中满是中华战士们那充满力量的咆哮和怒喊之声,心中也好似有一团烈火在激愤中燃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汗洒疆土只为民之安乐,伤痕若揭只为国之复起,枪声,炮声,泪血声,忘不掉的抗战岁月,挥不去的复国神话。他们,只为了国,他们,亦为了民。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收获丰厚的稻菽,全是因为抗战英雄们在前线疲于奔命,不惧死亡,用自己的血汗将偷盗者阻挡在了围栏之外。

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他们是风雨中那屹立不倒的擎天柱,支撑着祖国的山河,不显一丝颓势。食过皮带,啃过树皮,饮过泥水,只为躲避敌人,积蓄更多力量。这是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亦是不惧死亡,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一种团结互助,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永不过时,我们永远都需学习和发扬的红色精神。

初入江西,一种浓烈的红色革命氛围便扑面而来。江西作为革命老区,陪伴着党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艰难复国路,引领着祖国战士在抗敌这条路上越走越好。现在,作为江西的一名学子,站在毛泽东同志会师的这块土地上,敬畏感和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埋藏在心底那若隐若现的红色基因也好似一下子全部都涌现了出来。“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不言弃的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席慕容散文《时光》,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勇往直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须不负肩之使命,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生命的传承篇8

关键词:归化城;历史路名;文化认知

1研究背景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旧城历史路名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对地名的研究和保护,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已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路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呼和浩特市区已有超过72条街巷消失,伴随街巷的消失,大量历史路名消失殆尽。比如剪子巷、东仓等路名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旧城老居民记得。历史路名处于城市建设、新潮文化等力量的围攻之中,处境堪忧。因此,路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1.2概念界定

历史路名:历史路名是指一定年限以前形成的路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指1949年以前形成的路名。从时间视角看,历史路名沉淀了城市演变的历史信息;从空间的视角看,很多历史路名是城市认知地图的节点。

1.3研究范围

时间范围:二十世纪初至今

区域范围:调研区域选定呼和浩特玉泉区旧城,北至西顺城街和东顺城街,东至公园西路,南至石羊桥西路,西至扎达盖河。范围涵盖明隆庆六年(1572)建设的归化城,即呼和浩特“旧城”。(图1)

2历史路名的分类与命名因素

2.1历史路名的分类统计

实地调研,旧城区域历史街道共147条,以历史路名的通名作为统计对象,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及专家,并根据历史路名命名原则,将调研区域的历史路名划分为三大类,八小类(表1)。

其中,以地理环境因素命名的有87条,占59.2%,以人文环境因素命名的有54条,占36.7%,其他类型共6条,占4.1%。八小类中以方位命名最多,占30.6%(图2)。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地理环境因素命名的比例过半,主要是因为该因素不但符合北方城市地理环境特点,且留存时间长,稳定性强;人文因素命名的比例较低,可以看出,人文因素的影响作用是一定的,也影射出其在路名文化中是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2.2命名因素与来源对比分析

上述分类可以形象的说明历史路名的不同由来,同时说明历史路名具有反应历史和时代真实性的特征,是城市文化记录的良好载体。下面对使用较多的命名因素历史背景做简要说明:

2.2.1方位命名街巷

方位命名街巷与城市建置命名街巷比较相对简单,通过方位命名街巷能使市民清晰的把握城市的方位。古都西安在建国以来,原“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则简称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而在归化古城中体现方位的街名主要有:“大北街”、“大南街”、“大西街”、“大东街”、“小北街”、“小西街”。

2.2.2按宗教命名街巷

归化古城内以宗教机构命名的街巷主要集中在清朝,在清朝归化城古城的宗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可以称之为宗教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归化城内宗教机构以“藏传佛教”的召庙为主;同时也大量存在着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喇嘛教的五塔寺;及汉族所建的财神庙、孔子庙、城皇庙、吕祖庙。归化古城自古就有召城的美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正是形容都城中的召庙众多。本文研究范围内现存宗教机构有:大召、席力图召、乃莫齐召、洪庆召、五塔寺、清真东寺、清真南寺、财神庙。

现存以宗教建筑群命名的街道有:“大召前街”、(如图3)“大召西夹道”、“五塔寺前街”、“五塔寺西街”、“五塔寺后街”、“小召西夹道”、“巧尔齐召巷”、“吕祖庙街”、“文庙街”、“东寺巷”。

2.2.3按商业因素命名街巷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蒙双方自通贡互市以来,土默特部的经济迅猛发展,不仅畜牧经济比较发达,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匹、铁器、茶叶等日用品都得到了满足。

清初,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安定,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各族人民能在较为安宁的环境中休养生息,这对于蒙古地区人口的增加、农牧业的发展、商业城镇的兴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从而归化城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清朝康熙年间有大批的汉族进驻经商,旅蒙商号得到了大量的发展,从而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清朝时期,归化城主要的旅蒙商号有大盛魁、元盛德、天义德、一善堂、三合永、庆中长、天裕德、大庆昌、永德魁、元升永等商号。但这些商号中又以大盛魁、元盛德和天义德三家规模最大,被称为是旅蒙商三大号,它们的兴衰都经历了两百余年。

曾经的商业繁荣已经不复存在,留给我们的是不同时代的经商之道,现阶段我们只能看到大盛魁、元盛德、建筑群遗留下来的残砖断瓦,及以商业命名的大街小巷。现存以商业命名的街巷并不多,本论文研究的范围内包括:“公义店街”、“长胜街”、“兴隆街”、“兴胜街”、“石头巷”。

2.2.4按姓氏、方言命名街巷

以姓氏命名街巷名称在我国到处可见,归化城也不例外。由于清朝期间大量的汉族移民,大量的聚居在一起便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特点,街名便由此得名。归化城内曾经以姓氏命名的有:“王家巷”、“杨家巷”、“史家巷”。(图4)

以方言命名街巷的现象并不常见,多集中在街区中。方言命名街巷的前提是此街巷一定要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或是狭长、或是宽阔、或是曲折等。大召西侧的历史街区内原本有大量的民居街区,街区内有一个颇具特色的狭长街区――“长和廊巷”,该街巷便是因地方方言而得名的街巷。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街区内大搞建设,长和廊巷已被拆除。

3历史路名对城市文化的认知

3.1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归化城历经不同朝代的发展,留给现代城市的不仅是可见的古建筑和历史路名,无形之中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也从未停止过。传承的基本含义可分解为“传述”和“承受”,从字面上理解与“传递”近意,“传”与“承”是完成传承的两个基本动作,而“传”与“承”又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历史路名成为在现代城市中寻找历史文脉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继承载体。

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表面上只有街巷的名称与形制,实际上也传承了历史、文化、民俗等人文内涵。历史路名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文明、等等。基于现代人对城市地域性的模糊、地域文化的弱视、民间艺术的淡薄,历史路名对城市传承的作用不言而喻。

3.2对历史的传承

可以说,历史路名对历史的传承是最直观可见的。历史路名内沉淀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并将这些历史史实传述与承接至今。历史路名是城市不同时期历史遗存的积累,是在某一时期城市风貌的真实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的实体记载。

在不同时期历史路名对历史的传承是有所区别的,在封闭的发展缓慢的社会,对历史的传承较全面具体;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对历史的传承却显得片面,相比之下要宽泛的多。这就导致了城市中街巷对历史的传承更加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性,方向性。如何去传承历史已经成为一道难题摆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3.3对文化的传承

传统的街巷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精华所在,也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街巷的地域文化更是街巷的灵魂所在。挖掘街巷的地域文化是对街巷更深层的认识,从而使街巷能更好的传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归化城地区民间留下了许多历史传统的积淀,但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文化发展提升虽然得到了注重,但对城市的文化塑造还不够,和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呼和浩特市的建设除了钢筋水泥建筑物的增加,还应有相应的文化发展来满足市民的需要。

4归化古城街巷的现存与消失

街巷作为城市建设中有机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演变受历史时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影响,受到城市的制度、结构、功能、人口变化的影响;同时也深受朝代更替、政局变革等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心理、社会意识的影响。而街巷又作为城市中的交通空间,它的发展和变迁始终服务于整座城市的变化。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街巷的变化又是各不相同的。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往往会被保留并且拓宽,例如,归化城中的大北街、大南街;相对次要的交通干道通常会被改建,调整位置,例如:大东街、大西街、通道街、东西五十家街;另外居住区内的一些巷道经常会出现消失现象,例如:宁武巷、杨家巷、三贤庙街、长和廊巷等。

5新街巷名如何传承城市文脉

新街巷名称与历史路名同样存在对历史、文化、民间习俗与艺术等方面的传承。与历史路名相比,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显得更加重要,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新街巷是未来历史路名的前身,而历史路名也可称之为新街巷名称的延续。

我们只有把握住了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这样街巷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城市的文脉才能得以延续。现代城市中新街巷名称对城市文脉的传承没有得道足够的重视,这将势必导致城市文脉的断层现象。新街巷名称中将如何传承城市文脉是历史路名传承城市文脉的根本所在,并且决定城市文脉能否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却金扎布,孙秀川.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志[m].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1985.

[2]杨莉莉.内蒙古地名解译及其由来[J].人文地理,2011(5):45-50.

[3]褚亚平.城市规划发展不能离开地名规划.北京规划建设[J],2011(9):112~115.

[4]闫志杰.历史地名作用浅析[J].中国地名,1998(1):9~12.

内蒙古工业大学基金项目:呼和浩特市优秀建筑遗产保护研究(zs201105)

作者简介:董明晋,讲师。

生命的传承篇9

“红色基因”是党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合集,供您品鉴。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一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回首过去那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为了换来我们民族的荣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像春潮般温暖着我的心。“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成为我奋斗的目标。

我们中国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七十年前的那些日子,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三十五万无辜的南京老百姓们,成为了疯狂的刺刀下的牺牲品。更早一些,北京圆明园,一个当时世界的博物馆,就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烧毁,付之一炬。

屈辱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无法磨灭,虽然已是过去,但却成为人民永恒的回忆。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作为新一代的蓬勃少年,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自己的成长发展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不能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

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我们是早晨六七点钟的太阳,我们需要时刻爱自己的祖国,将祖国文化传承一代代。时刻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自强有为的爱国人,无时无刻不把祖国大事放在心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新时代的青少年必须要勤奋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我们在学习中要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报国,先要学习;每天学习一点点,就是为祖国献出力量的一大步。

遥想曾经,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激励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未来的烛光已经点亮,需要新一代的我们在这光亮下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不断成长,报效祖国,为了祖国的明天。

未来,为了祖国,我将会有所作为。当我的生活中充满着一种渴望,想去看到未来祖国的美丽,那美妙的事情就会出现:平凡的生活变得非凡。我会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做一名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二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强调,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习主席对红色故事如数家珍,强调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党的刚刚闭幕,习主席便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正义的战场战斗中,铸就红色基因的鲜红血色;艰苦的长征路,锤炼了红色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前进的革命道路上,强大了红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断成熟的革命历史过程中,红色基因得到了锤炼和强化。不论生存环境怎么险恶,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难。勇往直前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不断强大的精神气魄。

红色基因发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弄清楚从哪儿来”需要重温红色经典,“弄清楚往哪儿去”需要勇于担当使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经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时俱进,提高判断形势、维护稳定的能力,在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中奉献青春热血。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讲忠诚,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三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优势。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更新、更宽阔的视野。

一、要立足国际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要善于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这项崇高的使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使命担当和对中国制度的自信。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求中国共产党永葆党的性质、宗旨、本色,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崛起。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愈加明显,如果我们不能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增强传承党的先进理论的自觉性,就难以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也难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国人民为自己的民族独立所付出的代价,百倍于美国人为美国独立付出的代价。能够经历这样的长时期斗争,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党带领人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安排,包含了历史基因、红色基因和现代元素。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度的现代化导向和目标,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这就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从红色基因讲,这个世界历来都有不同制度在衍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当然不免剧烈冲突,最后是相对比较好的胜出。

二、要立足民族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属于党的,同时也是属于民族的。红色基因所包含的民族自强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党为民族独立所经历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了红色基因,在苦难与辉煌中代代相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唯有汇入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才能在繁重任务面前挺起民族脊梁、敢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坚定前行。人类历,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将红色基因植入各族人民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的共同归宿、前行的共同动力。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伟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就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精神支撑。

生命的传承篇10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5-0008-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昭示着我国在文化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破题,回应了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顶层思路”的提出,反映了对文化的内在力量、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的深刻自觉。从文化角度考察,课程实际上起到了教育文化载体的作用,而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它决定了课程的基本逻辑及内容范畴,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它将西方的课程理念和思想进行移植并加以整合,放在我国原有体育课程整体文化意蕴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诸多文化不“和谐”现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也是课程研究发展之必然。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是否完善和科学,能否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根植在课程改革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之中。

1.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舞台,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孔不入地存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什么是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简单地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积极体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他者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文化意蕴,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借鉴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指:根据既定的课程和文化价值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吸纳和融合,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主发展需要的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觉到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第二,自觉尊重外来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处理好本土课程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问题,不同角色性格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方式各不相同,观察、思考课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其发生事实上存在于决策界、理论界、实践界三界之间,从这种关系出发,即“理论工作者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教育决策者往往从宏观发展的战略角度、实际工作者往往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从决策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这种关系出发,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主要包括认识上的文化自觉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即决策界与理论界都从属于认识上的文化自觉,而一线体育教师(实践界)属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但实践中的文化自觉首先也需要转变观念即首先要形成认识上的文化自觉,所以,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最核心的是认识上的文化自觉,因为决策界与理论界都是文化和知识的拥有者,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自觉的代表,他们的自觉与决策会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和方略,影响决定着改革和实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这种认识上的文化不自觉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对外来体育课程文化与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人文为主要内涵的体育课程文化,对本土文化不自信。另一种观点是“文化保守主义”,这种主张过分强调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秀传统,对自身的课程文化盲目自信,排斥外来文化,漠视其本身存在的不足,其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其次,缺乏对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文化作为母体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范畴,他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课程并非一味地消极跟随文化的发展,当它产生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文化的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发展过程中,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落后于文化的发展,则可能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偏重“双基”,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承载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文化,在漫长的时期里曾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落后性就禁锢了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在某种情况下,若课程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速度更快,则会促进文化发生变迁。比如“终身体育”的观念传到我国后,这种体育意识得到了广泛接受,使文化受众大量增加,从而促使课程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文化发展规律一直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我国社会当前的转型导致文化的变迁加速,转型社会的文化特征,深深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最终将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它在摈弃旧有社会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社会运作规则,才能维持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转。而这一套新体制需要再先行形成的观念体系的指导下才能确立。因此,文化转型中观念的变革,又必须先于社会体制的转型。就此,有学者总结道,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是不同的。为了使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都能顺利地进行,需要采取措施,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协调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文化自觉,由于课程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角色发生的,各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形态约束着它,从而相对落后于文化的发展。所以,只有在自觉条件下才能加快课程文化发展的速度,以与文化变迁的速度相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从而促使课程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

3.1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呼唤各个领域的文化自觉,思想是文化的先导,体育与健康课程也要具有文化使命意识,所谓文化使命意识,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决策者、建设者或是参与改革的文化人,要自觉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对于教育及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使命意识呢?很多人可能愿意从当下课程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理解文化创造或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毫无疑问,在当前文化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确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诸如目标统领内容下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盲目;尊重学生运动兴趣下,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忽视;转变学习方式理念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生搬硬套等。这些问题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创造所要面对的问题和使命,但从根本上说来,文化创造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

从根本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使命意识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认识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首先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这里所讲的文化主体性,是指在课程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人(包括群体)而言,它包括人对课程文化需要的创造性、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文化是人根据人的需要而衍生和创造的,一旦某种文化不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需要,就要改变和打破原来的文化,或者另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使课程本身就具有文化自觉性,而不是被动的、他律的、不自觉的。

纵观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史,自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的抗争就一直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成为对未来中国前途发展道路与前景看不透前提下的“焦虑综合征”,体育课程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被动的特点和不自觉的特征。传统的体育课程突出了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观和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课程价值观,被赋予了社会文化工具的品质,把课程看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理机械设定的教学内容活教材,从而导致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我们回味一下课程的文化缘路与印记,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千百年来学校课程以及由其实际驱控的学校教育实践,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宗旨、使命及存在的依据。”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注重课程文化的整体构建,而不仅仅将课程视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工具,它倡导为学生将来生活做准备或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观,将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放在突出位置,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在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内容从科学走向融合,强调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强调为终身学习做准备,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对话,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正如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所说:“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两者分开。”追求发达而丰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理应成为时代精神,成为课程建设者们自觉选择的价值取向。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即在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现状下,我们应该也必须自觉到根据社会主导价值对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和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主体意识的群体转向,把所有课程关涉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从集体的无意识走向群体文化主体,通过反思与借鉴,创造适应时展趋势、反应知识价值、强调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新的、更为丰富的主流课程价值观念和文化。

3.2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文化强国,要及时把握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所谓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关键是在于能否自觉地、成功地继承和延续民族的文化生命,使传统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在当代得到发展,能够具有“回家了”的亲切感的课程文化。当今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它不可能是与民族传统和历史无关的东西,它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本土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就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具备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在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价值延伸的主观态度。认识到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这一点,的“”已为我们留下了足够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文化的断层必然使这个民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而导致课程文化生命力的丧失。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文化的“反本开新”。所谓“反本”,是指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髓;所谓“开新”,就是在坚持这些基本精神、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在人类历史上,返本开新的文化品格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绵不辍,揭示了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种“反本开新”之所以可能,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常”与“变”,不断推动文化前行。也就是说,优秀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保留或再生,不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它需要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索,而基于这样一种客观可能性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此外,我们要科学探寻和辨析民族文化生命力本源,不能盲目肯定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新课改”在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情境层面上进行新的综合,真正认识课程文化的“本”和“末”,将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成分归结、渗透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

“传统和创造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是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变时仍然能够通过“反本开新”而重获生命力的理性信念,从而认清课程文化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生命意识是建设课程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使时代呼唤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并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

3.3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

“承命”是指对命运、生命的承接和担当,在这里意指对文化命运的承接、担当,所谓“苟列定矣,敢不承命。”“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承命”中的“命”字是天命、命运之意,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文化的现实和规律,而文化的承命意识便是承接文化现实规律的使命。

就现实而言,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西方外域文化,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在当今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里,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之价值可谓不言而喻,提高课程文化自觉能力的意义就越来越突出。正如皮尔森所说:“现代人开始领悟到人性正在走向一种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自动出现的,而是必须不断地由人自己来指导和驾驭。”在这“包罗万象的世界课程文化”面前,我们固然不能选择回避或视而不见,而应该真诚地善待之,尊重文化多样化的规律,并进而理性地承接、驾驭。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那种深藏“夷夏之辨”的华夏中心主义观点,早已被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否定。承认世界课程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承认本土课程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与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要求我们应该遵循“中西融通”的原则,与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对话”与交流。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组成部分,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对话”的目的是倾听不同的课程思想、融合不同的课程资源、理解不同的课程文化。但是对于文化“对话”而言,通过“对话”,仅仅认识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他者文化的长处,然后坚守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信念,依然不够因为“对话”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同样主张文化“对话”,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为“对话”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美美与共”;一种是为精进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丑”和他人之“美”,进而自觉地以他人之“美”完善自身之“丑”。前者可使文化间和谐共融,后者可使文化不断优化。此外,我们要在“对话”中对不同文化持平等相待的态度,才可能在比较中对自己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整合上有一种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才可能冷静地发现各自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从而做到“对话”整合时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平等的文化“对话”和整合,往往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囫囵吞枣,不利于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消化与吸收。“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那种将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对立起来或是在课程改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糊这种对立的心态,而是缺乏一种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我们需要自觉地正视这种体育课程文化冲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平等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和担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课程文化自觉,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主能力,建构具有国际化和多元化视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