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43:36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1

关键词:中职教学;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作为一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中职生的广告设计理论与方法,让中职生掌握广告媒体的特点及广告制作技巧,可以充分运用视觉传达的知识去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是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实践教学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了中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近年来对这门课程如何从课内教学走向课外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1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实施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一是逐步向引导式教学转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把握课程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发挥出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际上,每一名中职生在心底里都希望学到知识的,那么如何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渴求,这是教师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程的难点与疑点,不断汲取平面广告设计中色彩与图形等设计知识的营养;二是注重教学交流,实施不同层次教学。任课教师在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前要做好沟通工作,牢牢地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方法(比如直接沟通法与间接沟通法等),同时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点,注意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向。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然后按照教学大纲因材施教实施层次教学;三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一节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方法,心理学一般认为“听觉+视觉+说+做”的学习方法,可以让这个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90%。笔者认为,德国教学法中的行为导向教学――项目法、小组练习法,头脑风暴法、辩论法,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它们同样在这门学科中适用。教师可采用全班讨论、同桌活动、小组互动、采访介绍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时时感到有新意,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平面设计软件课程(如photo-shop、coreldraw)中,可以很好地引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包装袋(例如学生生活中的零食包装:糖果、花生等),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设计,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沟通交际能力、社会能力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

2实施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在我国人才培养中新兴了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双赢的模式。许多中职学校均开设了许多产学研的合作基地,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开辟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在当今如此激烈竞争的广告市场中,平面广告设计师仅仅掌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意思维,才能在广告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分得一份蛋糕。而这些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是难以形成的,而是需要个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锤炼才可以形成的。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充分运用产学研合作这个重要的平台,将企业中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引入到中职学校中。比如,在传授平面广告设计基础、广告创意设计表现方法等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案例,拓宽学生的设计视野;同时在课外要组织学生深入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参观与实习,在企业中努力实践,努力丰富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实训部分是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师应该结合企业具体的实际广告设计项目,灵活安排实训部分教学,注重学生的广告创作和实践方面的练习。同时,教师还有注重引导、积极启发学生,结合广告发展与设计的趋势,大胆想象与创新,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灵感。实施产学研合作,让企业走进来,学生走出去不失为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3课程成绩考核改革

成绩是中职生学习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一种直观的评价。成绩分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凸显出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客观、合理的成绩分数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一种肯定。然而,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分数的判定目前尚不容乐观,有失偏颇,甚至实行“一票制”,往往以学生理论考试或者提交的结课作业为评判标准,而给予课程成绩分数。但是,此种评分机制忽视了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与求知热情,难以反映出学生平面广告设计的综合能力。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课内教学、课外教学情况,改革与优化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成绩考核评价方式,采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进而为培养出水平高、理论扎实的平面广告设计师而服务。笔者所采用的是“20%+40%+40%”的课程成绩考核标准,其中20%属于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的考勤与具体的课堂表现;40%属于企业对学生在做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对项目的理解、掌控、设计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评价;40%属于任课教师对专业课程中学生的进步情况、学习态度、掌握程度与结课作业效果做出的一个整体性的评价。这种考核评价系统一方面包括了实践表现,另一方面又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4结束语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基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这个角度而言,中职学校属于一个特殊“商品”生产的重要场所。所以,我们可把教学模式比作“生产方式”,而此种方式并不能固定不变,需要随着广告产业结构与广告市场实际需求之变化而灵活地调整“生产方式”,即教学模式。我们应该站在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从课内走向课外学习,进而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设计视野与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让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立娜.浅谈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2]王建社.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1).

[3]胡蓉.“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4(05).

[4]包娜,夏文仙.平面广告设计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6).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2

【关键词】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迅猛提高,以及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出现,计算机绘图的优势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示。CorelDRaw是加拿大Corel公司推出的一款矢量绘图和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在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和印刷制版等平面设计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时,让学生掌握必备的CorelDRaw在平面设计中的实用技能。

一、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CorelDRaw进行平面广告、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徽标设计、Vi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因此.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了解CorelDRaw软件的作用、特点、界面.能利用CoreiDRaw进行标志、包装、卡通人物、版面编排、文字变形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CorelDRaw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校中职学生大多数是90后,部分学生还是要依赖教师传授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课程理论基础的内容可适当压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需要按包装设计、广告宣传设计、书籍装帧设计、Logo设计、网页设计、标牌设计和vi设计等8个实训项目进行教学。

三、课程教学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为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开学之初将班级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3~4人.1人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任务统一管理。学习小组围绕各自的实训课题.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各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分配本学习小组成员各项具体实训任务。

(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各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在明确了实训任务后.组长通过召集小组成员开展讨论与交流。明确各自实训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的展开。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实训课题的选择、实训课题的构思、实训作品的完成等阶段,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并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实训课题各项具体工作展开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在具体的平面设计工作实践中.各小组成员必须确定1项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实践,整个实践的完成,就是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教学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根据课程教学和各组实训课题的进度,此环节进行各组课程学习成果和实训课题实践作品的汇报与交流。首先,汇报本学习小组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问题,与各实训项目有关的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以及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协助汇报人完成汇报工作。汇报完毕以后其它同学就汇报展开讨论和评价。其次,对各组实训课题实践作品进行汇报与交流。

(四)教师深化讨论与点评

在CorelDRaw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进行一项实训课题工作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各学习小组实训课题具体实践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教师要针对各学习小组在不同的实践学习阶段的实践课题的选择、实践课题的设计和实践作品的设计等提供指导和评价.而重点放在实践课题设计的指导上。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有关实践课题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CorelDRaw软件的操作能力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设计能力。

四、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评价目标与内容

CorelDRaw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虽然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考查.但是其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有别于一般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要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考察。因此,它的评价内容应把学生的实训课题的选择和构思、实训实践作品的设计、实训实践作品作为考察的重点.分析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提高学生的自学、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最终达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五、CorelDRaw平面设计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与方法当前,在中职该课程的教学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进行.且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相应的操作。但学习的时候学生是出于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深入到实际应用中。学生对今后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所要掌握的技能了解甚少。

(二)生源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主要存在:学习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思维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差和综合思维能力差;学生观察能力差、自学能力差、课堂交流不积极;学习习惯差、自觉性不高、自律性不强等问题。

(三)教材问题

课程的突出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教材的侧重点一般放在软件的应用上.缺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变成了计算机软件操作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限制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实践环节薄弱

CorelDRaw平面设计应用是一门训练职业技能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应对实际业务,能在实践工作中解决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对口的实训基地,学生对对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所知甚少,对今后工作中需掌握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毕业后难以较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六、结论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专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整合.改革课程教学指导方式、课程教学评价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平面设计与CorelDRaw软件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课程设计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对CorelDRaw平面设计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莆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成[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3,9:166-167.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S].教职成2009【2]号.(2009-01-06)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所以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的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跟普通高校对比来说,民办本科院校有着很明显的侧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特点。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符合自身人才培养要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一、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经调查,目前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如下:

1.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较大

由于各地市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环境尚有很大欠缺,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不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2.新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集中大班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统一、泛泛,新生对课程的重要程度理解不上去。

3.企业对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有较高需求

经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在就业单位还要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训练!

4.学习的知识还无法满足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是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加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或者数据库的基本操作。而目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数仅包含前者,如果没有后续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的学习,学生们想要通过自学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是非常困难的。

二、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下面以哈尔滨华德学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所给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议方案为例,哈尔滨华德学院按照专业划分,共分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六个分院。为了满足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结构、知识体系、实验体系、课程体系,认真研究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六个分院分别制订的课程体系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分院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1.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等。

2.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4.艺术与传媒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5.经济管理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6.通识教育学院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专业软件应用”等。

三、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以上是哈尔滨华德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希望能为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羊裔高,张伟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44-45.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4

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使用Dreamweaver对网页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对网站进行基本的建设和管理,并能独立完成一般的主题网站的建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学习使用Dreamweaver软件,在软件环境下进行页面设计,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是以页面设计为基础,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需要重点培养、重点训练的内容。

考核的方式、方法及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导向作用,所以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及学习态度是很重要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督促和检验的,阶段性的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完成后为让学生有个成果展现出来,所以最后要求学生完成1个主题网站建设的大作业。基于以上理由,通过研讨论证,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和网页制作为主,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平时表现15%+平时测试4×15%+大作业25%,具体方案见表1。

课程内容的建设

采用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建设,每次课程的目标、完成效果、要求、素材都提供给学生,每次课程都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载要求和素材、上传完成作业。课程的理论知识都经过精简、提炼形成网页文件,供学生使用。主要分为:Dreamweaver简介及站点创建;文本及格式化;网页中图像的应用;表格;CSS样式表的应用;框架;链接;表单;层的创建及应用;时间轴动画及行为的应用;模板创建及应用;Dreamweaver程序设计等12个单元课程学习。课程设置4次阶段测试,分别是:表格布局页面测试、框架应用页面测试、表单页面的制作测试、层的应用及行为应用综合测试等。课程最后阶段设置1个主题网站建设的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1个网站的建设。测试内容同表1,课程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见表2,主题网站项目建设见表3。

课程平台的建设

1课程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

采用B/S结构模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客户端零维护。基于这样的特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采用B/S结构模式,其核心模块就是由windows2003Server和iiS以及aCCeSS构成,在单机上windowsXp加iiS也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将整个课程内容下载到本地的计算机上,经过简单的配置在本地进行课程的学习,解决了学生课后无法自主学习的问题。课程平台主要采用Dreamweaver设计制作,动态页面采用aSp+aCCeSS设计。主要原因是:使用课程软件也可以设计制作出课程平台这样的网站,对学生有一个示范和激励的效果,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课程平台的整体架构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分以下几个栏目:今日公告、课程介绍、课程学习、实例要求、素材下载、文件上传、成绩查询、学生留言。栏目的主要内容为:

(1)今日公告:每次课程的重要通知;

(2)课程介绍:课程简介和课程授课计划;

(3)课程学习:每次课程的重要知识介绍,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4)实例要求:每次课程每个实例需要完成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5)素材下载:每个实例、测试、项目的素材包,且包括难点内容的视频、课后拓展的实例要求、素材以及大作业的要求和目标;

(6)文件上传:要求学生通过此模块对每次作业打包上传;

(7)成绩查询: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对已经测试完成的成绩进行查询;

(8)学生留言: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模块,可以实现师生在线交流。

3课程平台内容设计

课程平台内容建设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并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思路。整体设计为:1个项目,4个测试,12个单元学习。将学习内容细化到每节课上,每次课程都设计有重点内容放在课程学习页面,实例要求页面里放着实例页面效果以及制作要求,素材下载里面放有每次授课实例、制作实例的素材及要求文本。在平台内容的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素材整理、制作等大量的工作,丰富了课程平台的内容。与一些其他网站不同的是,此课程平台给出了页面最终效果,而不是给出页面文件,效果文件是教师制作页面文件之后的截图文件。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网页制作的创造力,防止部分学生进行简单的复制。

12个单元的学习基本包含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实际制作有关知识点应用的页面文件,4个测试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制作网页的能力、技巧运用,同时也检验了学生阶段学习的效果,并对单元学习也是一个总结,最后完成一个有主题的项目网站建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训练,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的目标。

课程平台的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现在应用于网页选修课程中,平台放在机房服务器上,核心模块是windows2003Server和iiS服务,经过测试,单个班级学生同时使用非常顺畅,所有模块都可正常运行。另外学生可以将课程放在自己的机器上,windowsXp系统加iiS也可以保证运行良好。学生只需登陆课程平台的地址,就可以进入平台,不需要身份验证。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进入上课状态,首先在自己的机器上建立站点,然后登陆课程平台,下载本节课程素材,将素材放在已建站点下,教师演示本次课程的要求及制作页面效果,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授课实例制作,其中融入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制作实例,最后将制作完成后页面及网站打包通过课程平台上传。

这样一个上课流程充分培养了学生制作网页的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执行力。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能很快地了解自己本节课程的要求、任务、目标。教师要对平台学生作业及时审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等,并通过平台留言板查看学生的一些问题、建议。当然也要及时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做出评判。对于一些制作较好的页面,可以在下次课程中展示给学生,以激励学生。

结语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5

工程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成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打造一个适合工业设计学生学习工程类知识,并能与产品创新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极具实际教学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工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所需相关设备已具雏形的基础上,针对团队教师在工程实验教学及科研的特长,提出搭建适合工科院校工业设计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构想并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工科类;工业设计;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

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艺术类工业设计和工科类工业设计,即艺术型和工科型。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因各自之所长及倾向性不同而不尽相同。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从早期的美术教育体系中逐渐走了出来,向着综合型体系发展,工业设计中的工科类课程逐渐受到重视[1]。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工科类课程,如力学、电工学、材料学、工艺学、机械设计等均属学科基础课,来自于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其重要性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以及设计领域的扩大,越来越得到重视[2]。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对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工科类课程一般采用工程设计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成为研究的重点,而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却被忽视,特别是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涵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重要教学补充,是深化学生应用工程知识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打造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以下简称大平台),是将工程理论知识和设计专业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实践渠道。该平台上包含众多实验课程,核心实验课程有产品模型制作,设计材料———设计材料认知实验,设计心理学———人类心理感知实验,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测量及眼动仪实验,产品设计i———产品拆装工程实验,展示设计———产品新媒体展示实验等。工科院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只有更具实践操作能力才更具就业升学竞争力。区别于艺术院校工设专业学生重外观设计的美观性而轻视功能结构的工程可行性,工科院校工设专业学生依托工科背景的知识能力结构,在设计领域更具长足的发展优势。这种工科背景知识能力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在工科院校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支持下,打下坚实的产品设计工程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则需要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拓展,提升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对于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验教学内容需要将工科特色和设计教育特点进行融合,既不能生搬硬套机械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又不能完全抛弃工程类知识要点而流于形式上的设计。工程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转化成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打造一个适合工业设计学生学习工程类知识,并能与产品创新设计实践结合起来的大平台极具实际教学意义[3]。

2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实验设备制约等原因,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实验教学课程的工程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性不强,实验设计针对性差,实验教学内容滞后于最新工程发展趋势,实验教学手段创新程度不够无法引起学生兴趣[4]。

2.1设备多有闲置

我们到相关院校走访调研,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程实验设备多有闲置。在专业建设之初或进行专业评估时,院校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其中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采购,为了视觉上的“高大上”而不是实际的实验课程需要。其次,受工业设计专业重外观轻实用的教学误区影响,存在部分教师和学生宁愿在电脑上出效果图纸上谈兵,也不愿通过工程实验检验产品可行性的错误的设计观念,导致实验教学中设备闲置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够充分[5]。

2.2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

因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工程实验课程无法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专业教师一把抓;而部分工程实验课程是由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讲授,工科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没有完全发挥特长。专业课实验教学体系亟须改革,特别是工程实验课程需要根据设备及课程特点合理安排师资,科学开设课程进行实验教学[6]。

2.3以工程实验教学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动力不足

多数设计院校专业教师重视从设计学科的角度以传统的造型方式探索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而在如何通过工程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创造力方面意识淡薄。学生以工程知识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意识不足,对工科课程整体不够重视,导致对专业课中的工程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轻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造成产品设计中看不中用,鲜有通过机构创新、材料创新、人机交互方式创新的设计新作品。

3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思路

3.1实验教学体系梳理

3.1.1调研工科类兄弟院校工设专业实验教学发展状况

团队教师在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了广泛考察,对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自特点和优劣势。针对专业课中的核心工程实验课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的学习,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的讨论,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3.1.2研究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

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的理论课程及实验,一般是由无任何设计教育背景的纯工科教师授课,必然存在讲授内容从工程理论出发而不涉及工业设计应用的问题;设计专业学生理论学习往往如看天书,而课程实验则是跑龙套走过场。这就要求研究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研究,使之适合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并与大平台中的实验课程顺利衔接。研究与设计相关联课程的设置合理性,使得教师从工业设计应用角度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设计,并通过课程中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实验教学提升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工程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为后期专业课中的相关教学应用打好基础。

3.1.3研究大平台的核心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法

大平台的核心实验课程是以专业课中的设计研究和应用为目标,结合工科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中的课程知识点和实验手段后凝练提升而成的。研究实验设计的方式方法,研究实验课题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确保学生通过相关实验教学掌握工程知识,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尤为重要。要求实验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作业、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多角度深入进行改革。

3.2搭建大平台设备基础

结合前期对兄弟院校的调研成果、本专业学生和相关教师的意见,从实验设备特点及团队教师特长出发,对大平台的建设进行规划,形成可行的平台建设方案。完成大平台的体系搭建、整体实验课程设置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方向确定等多项工作。机电工程学院已采购的实验设备包括激光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逆向工程实验)、小型产品雕刻机(3D打印实验)、快速成型机(快速成型实验)。人机工程实验室(眼动测试、人体尺寸测量、人体反应度测试)和产品拆装工程实验室(产品内部工程结构认知)等工业设计核心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有多台套数位板及触摸屏(数字化产品快速表达、产品人机操作界面演示、产品新媒体展示)。现阶段机电工程学院设备覆盖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全过程,形成了建设大平台的设备基础。

3.3整合教学师资力量

在机电工程学院可用于工程实验教学的设备基础上,对其能支撑的各种实验教学课程进行系统研究。组织相关教师根据科研方向和特长,对实验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实验项目进行学习和探索,以兼有工科和设计教育双重背景的教师担任平台中核心实验课程教学。旨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尝试在数字化设计大背景下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搭建覆盖工业设计专业主干课的大平台,设置融会贯通相关工科知识的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巧妙结合我系设备的实验教学,以形成产品创新设计流程的全覆盖。

3.4建设支持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大平台

在实验教学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挖掘出支持教师科研、支持学生素质与能力创新训练、支持研究所对外进行企业项目合作的诸多可能性,使得产学研有机融合,达到学生、教师、系所的全面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引入该平台的工程实验教学环节,根据实验设备的科研使用现状,拓宽将科研项目引入实验教学的可能性及相关途径,形成基于科研项目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性的工程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在该平台支持下进行相关素质能力训练和学科竞赛,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等,达到该平台在实验教学之外的其他功能。最终将大平台延伸到校企合作环节,以建立产学研结合并创收的良好局面。

4工程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建设效果

4.1完成大平台中核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实验教学设计力求避免生搬硬套机械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正视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工程实验的区别性需求,及针对学生特点选择实验课题,突出工程知识点和产品创新设计的融合。团队教师合作进行多门实验课程建设,编制实验教学大纲,撰写实验指导书,并进行相关实验教学实践。以48学时的“产品设计i”为例,专门拆出8学时进行产品拆装工程实验,由工科背景和设计背景兼有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组织,并邀请电动工具修理店师傅现场进行示范讲解;学生分组根据实验任务书进行产品拆装,并撰写实验报告书;同时进行ppt和视频,学生反馈良好。

4.2校级教改项目资金支持

大平台中核心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依托的专业课程全部得到校级教改项目资金支持。以《工业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为依托,结合《产品设计i研究性教学课程培养》项目、《人机工程学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及3个翻转课堂实践项目《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产品设计ii》《展示设计》,团队教师以产品创新设计为目标,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了工程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力求通过教学理念创新和授课方式革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4.3将教师科研项目渗透到实验教学设计中

以大平台为依托,团队教师将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渗透到实验教学设计中,建设了多支学生产品创新设计团队,如逆向工程创新设计团队、3D打印产品服务体系创新设计团队、人机工程实验眼动分析实验团队等。同时通过各种设计比赛、学生素质与能力项目培养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摸索出以工程实验教学驱动产品创新设计的诸多教学方式。获得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金支持,其中8项为部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均与教师科研方向相关,内容涵盖产品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家具用品DiY设计、火灾救援逃生后装备产品服务体系设计、传统水利农具改良设计等,在大平台的支持下完成概念孵化和后期设计工作。在工程实验教学推动下,我系学生设计作品在国际级及部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4.4完成多本教材编写并出版发行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获得江苏省精品教材称号。该书从设计专业学生角度出发,重新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书中涉及大量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实际应用案例。《工业设计创新实验训练》(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基于机电工程学院部分工程实验设备进行的实验教学内容总结。书中涉及了产品拆装工程实验、逆向工程实验、快速成型实验及产品虚拟展示实验等工程实验教学重要环节。《产品改良设计》(高等院校设计艺术系列教材)总结了“产品设计i”授课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集中展示了工程实验教学环节案例及学生成果。同时,团队教师在工程实验教学和相关工程研究领域发表多篇论文,成果显著。

5结束语

机电工程学院大平台建设周期长、工作任务重,其中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尚处于不断调整阶段。该平台建设需要学院领导高度的认同及支持,也需要本系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团队持之以恒的实验教学实践才能初见成效。希望本文能为工科工业设计兄弟院校提供建设经验并诚恳期待交流。

作者:冯亚娟周妍黎严波丁治中单位: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屈文涛,岳治,徐剑波,等.工业设计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0(6):89-91.

[2]胡玲凤.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12):8-9.

[3]韩霞,杨恩源.我校工业设计专业逆向工程实验的开发与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213-218.

[4]陈静勇,邹越,朱宁克,等.构筑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81-183.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6

依托于mooC平台的微课程是当前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对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课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的意义,提出了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整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

mooC;微课程;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

一、引言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使得学生能够在mooC平台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进阶式课程的相同之处是微课程也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不同之处在于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使用诸如智能手机、paD等移动通讯设备接上互联网,[1]微课程将日渐成为mooC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提出的概念,目前江西省已确定10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第二外语”是一门受众面广、实用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相对简单和完整,符合mooC课程和微课程教学特点,此处以“第二外语”课程为例,以教学新模式和新理念为指导,对mooC环境下的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微课程设计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意义

mooC于2012年底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浪潮兴起,其伴随着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以及易于使用、开放等优势而迅猛发展。[2-3]目前,国内外对于mooC的研究都集中在mooC平台上建立课程,促进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4]然而,相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而言,诸如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的课程并不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中课程面向的主要用户是C9等高层次院校的学生,虽然课程由名师主讲,且包含了极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其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难以参与。(2)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3)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具有区域性、地方性的特色高校,其课程设计必须小而精,且含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大而全的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所不具备的。基于mooC的“第二外语”微课程由多个6~20分钟的教学视频组成,包含了“第二外语”课程的核心知识点。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要远远好于过去的视频公开课,其能够真实的模拟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同时具备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5]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采用云端开放式技术,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知识点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符合人们的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习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可以进入mooC课程平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第二外语”微课程基于edx、Coursera和智慧树等mooC教育平台实现,结合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能够创新现有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同时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极有必要。微课程以mooC平台为载体,建设云端开放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互动学习环境,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语言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

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6-7]

(一)设计微课程教学目标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由多个相对独立但有一定关联的教学视频组成,覆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相对传统语言教学而言,“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更为单一。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教师应在总体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具体教学目标。“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某几个核心知识点,掌握运用第二外语交流的主要词汇和语句。

(二)设计微课程教学内容

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组成,这些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长在6~20分钟之间。微课程不能将所有“第二外语”课程内容都制作成微视频,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之前权衡微视频的目标性、连贯性和层次性。在选取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选取的内容有利于实现“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选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作为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实现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目标性。同时,选取的核心知识点必须考虑到其相互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学生才能通过学习相互关联的微视频而系统掌握“第二外语”课程的基础理论,这就必须保证选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此外,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不受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能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这就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总体来说,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微视频中的内容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设计微课程教学环境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必须依托于mooC平台来运行,这就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mooC平台。当前,Coursera、edx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是用户量较多的开放式平台,但这些平台的主要用户为国内外的名校和名师,运行在平台上的mooC课程也大都是精品课。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mooC课程受众为广大地方高校和高职高专师生,同时兼顾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运行情况,此处选择“智慧树”mooC平台作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平台。智慧树mooC平台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创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通过该平台设计的教学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平台课程管理功能和微课程设计功能。其中,平台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概述、课程学习和小溪区,微课程设计功能主要包括微视频资源、学习进度、作业考试、成绩管理和课程论坛等模块,教师可以根据“第二外语”自身情况设计最为适合的微课程教学环境。

(四)设计微课程教学过程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和课后协作式学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pC、智能手机或paD等终端观看微视频,了解并记录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可以在微课程环境的课程论坛中进行讨论;课堂互动交流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知识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于难点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释义和点评;课后协作学习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协作完成微课程知识点的作业,并在mooC课程平台上提交协作完成的作品。对于“第二外语”微课程来说,需提交的作品主要是指小组协作完成对话的音视频文件。

(五)设计微课程教学评价

传统的“第二外语”教学评价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完成,即在期中或期末进行考试,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而微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来实现。微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几个指标来体现,如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长、在课程论坛中的互动情况和协作式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一般来说,教师应在mooC平台的微课程中设置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突出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微课程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实践

依托于智慧树mooC平台创建并设计“第二外语”微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完成:创建微课程;制作微视频;管理课程事务。其中,创建微课程和管理课程事务部分均可通过mooC平台的向导来完成。微视频的设计则需要“第二外语”教学团队来完成制作,这是微课程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具体的微视频设计步骤如下所示:(1)选取微视频知识点。根据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层次性,确定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2)制作演示文稿课件。为兼顾“第二外语”课程教材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微视频的录制需基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的制作应突出核心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并兼具美观性。(3)录制微视频。以上一步骤制作的ppt课件为基础,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正常的语速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录制的视频时长不超过20分钟。微视频的设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对视频进行二次编辑,加上美观的开头和结束画面,提高学生对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设计后的微视频按照授课时间上传到mooC平台中,即可完成“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整体设计。

五、结语

微课程作为mooC平台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开展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从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五方面的设计着手,提出了微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

作者:张婉婉肖俊宇单位:萍乡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

[2]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3]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4]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5]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7

摘要:平面构成是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实用的设计有着本质的不同,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内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平面构成的概念,进而引申到探讨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详细阐述了解决措施。

http://

关键词:平面构成创造性基础教学

一、平面构成概念

“平面”是针对我们的三维生活空间而言的二维空间的概念。“构成”是与视觉艺术形式相关的造型活动。平面构成,指在二维的平面中将具象形态或点、线、面抽象形态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分解、组合,形成一个理想化的纯粹形态的构成方法。

平面构成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之间的侧重点应该发生变化。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不同专业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出现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图形创作,并未从本专业的角度结合平面构成中的知识点做相应的练习。平面构成课是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出有目的性构成的作业是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构成类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形创造能力,不被模仿左右或循规蹈矩地去进行创作。平面构成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

1、表现手法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张用传统的手绘去完成平面构成作业,使学生没有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敲、构思作品内容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有意识地贬低电脑工具的作用;二是,对电脑设计有盲目崇拜,有电脑万能的错误认识,从而轻视手绘课程的训练。这两种观念都是非常片面的,只有手绘和电脑二者结合运用,相辅相成,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先讲理论,后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讲理论课,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做相应的构成练习,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进行讲评。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能熟练地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适应本课程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教材的局限性。受编者个人知识局限性影响,每一本教材的优势与不足都各不相同;有的教材重视图例,对理论方面却常一带而过;有的教材理论强,但内容精炼;有的教材知识陈旧,缺乏对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的把握,虽对设计构成的演变和形成过程有一定的阐述,但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阐述。

4、教学内容与其它专业课程没有连续性。平面构成课程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它还与现代设计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常常不注意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联系,造成学生学习后不知道与其专业的联系,且学习过后不知道将平面构成知识运用到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三、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措施

1、结合所学专业。自然之神是伟大的,神奇的,造物主在创造万物之时也创造了人类,自然界中的形态是神奇的,被观察的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人的眼睛像是一架相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把从自然中看到的画面记录下来,从而使具象的形态进行提炼和概括,转化成抽象形态,所以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师艺术的呈现。

2、注重与专业内容相结合。平面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由于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上理论概念的理性化,往往给初学者带来迷乱和困惑。学生对点线面这些抽象概念的认识比较肤浅,看不到这些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真正意义及其与应用设计的密切联系,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是学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就结合专业而言,在注重单纯的基础构成训练中有必要对今后可能应用的范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把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活学活用,而不是完全割裂,所以在基础练习中要加上部分与专业设计接轨的训练内容。

3、教与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面构成基础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知识得不到感性的认识,只能凭教师的“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贯彻实施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不能简单划一,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注意构成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本课程的知识以外,还要重视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平面构成研究的是在长、宽二维空间内点、线、面等造型因素的构成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按照美学形式法则进行组合的规律。

5、重视教材的选编。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材,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对教材的编写和补充时,要主语在讲清形态要素、形式美法则基础上,注重把握时代的节奏,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内容、最新的资料和实例介绍给学生,体现平面构成设计的现代特点和国际化趋势。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收集些前言资讯,既进一步补充完善教材,也实现了互动。只有学会自主收集学习资料,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6、重视草图的设计。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强调作业工整细致性,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制作上,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研究,造成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制作前的草图设计。

平面构成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给设计带来的全新的元素和灵感。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基础课,适合于所有美术专业,特别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对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发掘学生的内在艺术潜能。

http://

参考文献:

[1]朱孝岳.艺术设计纵横谈.江西美术出版社.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8

关键词:平面构成课程改革课程方案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一直被作为学生最基础的设计能力训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笔者根据从事平面构成教学的经验,在参考各相关院校同类课程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平面构成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改革尝试,希望能够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什么是平面构成

“如果一位将要去访察异国的旅行者,连关于他目的地的形势和旅程方向的概念都没有一个,那大概一开头就容易走错的。”(1)格罗塞在1894年发表了集中体现了他艺术观的代表作――《艺术的起源》,在这本书中他用旅行者的比喻来描述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的普通知识进行系统与全面地了解的重要性。同样道理,在我们研究平面构成课程之前,正确而全面的理解什么是平面构成,对于我们是否能从正确的方向去研究这一课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我们会不会“迷路”。

构,构造、组合;成,就也,成就、成熟、完成的意思。如果我们从字面上解释“构成”一词,可以理解为组织构造、组装完善的意思。

在此我们研究的平面构成,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的手法,指的是将具象或抽象的形态,如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方式。设计师通过繁殖、组合、解构、重组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特定的形态。并对这些手法的规律进行总结,形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从而将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的理性视觉法则。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普遍认为始于包豪斯学院,在包豪斯的课程体系里,最早把平面构成纳入到现代设计教育中去。包豪斯的教育思想深受现代艺术的影响,表现主义在包豪斯的早期设计教育中形成了支配性的影响。其后,随着像康定斯基等一批教师的陆续加入,构成主义的影响也逐步展现出来了。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家将构成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基础设计教学,使艺术设计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建立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至今,平面构成已广泛开设于各相关专业的基础教学阶段。

2.平面构成课程的任务

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也突出了其基础课程的特点。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在二维空间中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材料、工具、技术、知性、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

平面构成以及其后开展的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组成的构成课程体系,不仅为学生提供造型手段训练机会,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设计活动中的逻辑思想、理性思维、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3.平面构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是相关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然而,在现有课程教学中,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3.1课程目标不明确,专业针对性比较弱

不同的专业从表现手法到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侧重点,然而,现有的平面构成课往往采用同一个模式,并不区分专业侧重。往往侧重于造型文法的训练,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重固定的十几种造型文法的训练,而并没有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2课时不足,难易有效完成课程任务

由于课时有限,尤其是在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学科,分配到平面构成的课时相对不足,加之学生设计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开课之前对设计缺乏基本知识和概念。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达到课程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4.平面构成课程方案

围绕教学目标,鉴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形成以下方案:

4.1课程方案设计的原则

4.1.1合理安排课时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合理的分配课时,根据课程内容,对课时进行阶段式的分配,制定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并按阶段布置课程训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计划。

4.1.2专业性与基础性并重

一方面要突出课程开设的专业特点,加强课程与专业的关联性,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并在课程中结合部分专业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作为基础课程的特点。注重基础能力的训练,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专业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同样重要。

4.1.3从感性向理性过渡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需要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鉴于学生前期课程为素描、色彩等绘画类课程,学生习惯于感性的思维方式,平面构成课往往是学生第一门开始需要理性设计思维的课程。所以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4.2课时分配与内容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平面构成课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在历年的教学中进一步试验和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所需的各种能力。

以32课时的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构成课为例,笔者做出了以下安排:

[阶段\&课时\&内容\&阶段任务\&第一阶段\&4\&平面构成概念;形态的创造;\&明确平面构成的概念及学习任务;通过不同工具材料的体验,学习造型、肌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掌握点、线、面以及空间等基本造型手段\&4\&点、线、面\&第二阶段\&4\&单元形与单元形的繁殖\&通过单元形的创造与繁殖,学习构成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比例与分割的学习与运用,训练理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4\&比例与分割\&第三阶段\&8\&形式美法则与造型文法\&对形式美法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熟练掌握各种造型文法\&第四阶段\&8\&空间的表现\&对通过平面手法达成空间表现的手法进行学习与研究\&]

4.3课程训练

课程训练是教学成果落实的必须经过,也是教学情况的反馈。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布置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是平面构成课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课程作业的布置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笔者为总共32课时的平面构成课设置了四个课题,分别对应上文四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阶段\&课题\&要求\&第一阶段\&工具和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完成6张练习。注意工具和材料的特性,结合肌理的表现,完成形态\&点、线、面\&通过表现点、线、面的不同属性,并体会这几种视觉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阶段\&单元形的配置与繁殖\&设定一个单元形做6张练习。在繁殖构成中体现单元形的配置关系,力求作品体现形象间的巧妙融合和间隙空间的构造,及整体形象的节奏感,韵律美和有秩序的穿插变化;\&比例与分割练习\&在限定的平面内做6个分割练习。基于文中所述的各种分割形式,多作各种尝试,力求体现统一或自由,单纯或复杂的各种相应的画面感觉。\&第三阶段\&造型文法练习

\&按照形式美法则,自选元素,进行各种造型文法的基本构成练习,各一张。注意对各项构成法则的理解,注意造型元素的运用及形态关系的处理。\&第四阶段\&空间构成练习

\&利用文中所述方法,完成一个立体感的形态表现和一个矛盾空间的形态表现。在练习过程中体会空间感形成和错视图形的方法。\&]

通过以上调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此方案,能够使学生从构成训练的基本目的出发,并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各项构成手段,增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ontheCurriculumof"ComputerGraphicDesign"

BasedontheSystemicworkingprocess

ZHoUDong

(GuangdongRadio&tVUniversity,Guangdongpolytechnic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510091)

abstractthestudydiscussesthedevelopmentontheCurriculumof"ComputerGraphicDesign"fromnodesofthediscussoftalentfostersmodetoreform,theanalysisofprofessionalactionsphere,theanalysisofkeylearningareas,thedesignoflearningcontextandsoon,givingprominencetotheopening,practicalityandoccupationalcharacteristicintheteachingprocess.ithasprovidedagooddemonstrationforreformandconstructionofothercourses.

Keywordssystemicworkingprocess;computergraphicdesign;curriculumdevelopment

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地位的确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中缺乏职业针对性,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对学生应具备的设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设计创新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难以完成现实工作任务,这种将知识与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分割的课程设计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建设思路。

1《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概述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学会计算机平面设计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图形图像制作技术,掌握正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程面向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网络公司、摄影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平面设计岗位,对学生从事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不是指向学科系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按照“工作任务分析与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的流程进行构建。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最后确定课程标准体系。

3《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其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强调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

3.1行动领域分析

平面设计从业人员首先确定设计与制作的主题和目标,并进行初步的构图和色彩设计,确定基本构图形式和方案;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图像的图纸大小,收集或制作素材;针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确定各个素材图像的尺寸、格式等;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处理;根据整体效果,进行各个部分的细微调整,完成最终图像作品,同时存储相应的输出格式。

3.2学习领域开发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开发按照“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提炼―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的流程进行构建。通过社会、企业、行业三方面调研,依据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完成学习领域开发,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学习目标:本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具备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绘画造型、色彩表现表达设计意图;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2)方法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够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能够正确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社会能力:能够准确的理解客户的设计要求,并用图样、文字、语言等清楚的表达设计意图;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以专业能力为依据,着重学习设计方法和软件应用技巧:构图、透视关系及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关系;photoshop、illustrator设计软件的应用。

3.3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以任务类型为载体,设置了六个学习情境,即标志设计、卡片设计、海报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及Vi设计六大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行业规范贯穿在学习全过程。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且都属同一范畴,六个学习情境所应用的技术包含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主要采用的技术,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步骤都是完整的。

从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技术来说,前五个学习情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逐渐递升,第六个学习情境是前五个的综合,整个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各个项目之间具有递进性、持续性、系统性。在这里重复的是步骤,不是内容,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随着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逐步形成乐学的学习氛围。

3.3.1学习情境一:标志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茗香清茶有限公司”标志设计。教师根据标志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茗香清茶有限公司”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天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标志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标志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2学习情境二:卡片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饭店优惠卡”卡片设计。教师根据卡片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卡片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饭店优惠卡”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请柬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卡片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3学习情境三:海报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打印机广告”海报设计。教师根据海报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海报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打印机广告”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房地产广告海报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4学习情境四:网页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启成广告有限公司”网页设计,教师根据网页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成广告有限公司”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电算化会计实验网站”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5学习情境五:Ui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音乐播放器”软件界面设计。教师根据Ui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Ui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播放器”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windowsmediaplayer”软件界面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6学习情境六:Vi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Vi设计。教师根据Vi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Vi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下转第45页)(上接第41页)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Vi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4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接受任务(资讯)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设计制作(实施)审查定稿(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任务驱动法、课证融合教学法及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采取了基于实际工作流程重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通过源自企业的案例引入,学生以企业的角色去自主学习参与设计制作工作,并以此为主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全程参与的开放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7.1.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4]邓国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

平面设计课程的重点篇10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

一、引言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是培养广告、装饰、平面设计等相关产业一线岗位所需求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上的生理需求,愈来愈注重精神上的感受,这种观念的转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装饰、广告、环境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工美专业的学生正是这支队伍中十分紧缺的重要的基础技术力量。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在校期间的课程内容,怎样做到学为所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这样的学习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育教学的环节紧紧围绕市场的要求展开,课程结构以市场需求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开设,教学内容满足一线工作环境的要求,构建衔接、融合、沟通的课程新体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人才的教育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应以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工艺技能,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的人才为主。并应以此为特定目标,开展对中职工艺美术教育规律、方法、课程设置的研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施教原则、师资结构、教材体系。工艺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理、工教育,又有别于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它应使受教育者达到四个目标:一是技能目标;二是专业理论、审美能力;三是文化知识、综合能力;四是品质培养、市场反应能力。其核心是专业技术能力。合格的工艺美术人才,既是物质生产者,又是艺术创造者,创意和制作不能截然分开,并依赖于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实现目标的过程应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动脑与动手交替的动作,是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从设计的观点看,熟悉程序与掌握方法是比结果更为重要的追求目标。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美专业教育来说,更应深入地研究市场的需求,着力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一线技术人才,必须完全彻底地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随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不能因强调学科性、系统性而面面俱到,必须把教育的重点突出在职业性与多向适应性,必须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逐步走出以学科为体系的面面俱到的旧套路,要侧重应用,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一)适应市场,学以致用。

这应当是中职工艺美术教育的首要原则,对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直接有效地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与岗位的需求相一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水平提高了,社会对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平面广告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我们应以市场之急需,即时调整课程结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比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强化培训就愈来愈明显与紧迫,“手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那么在技能培训的课程内容安排上就可以减少手绘的课时,加大力量重点加强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技能培训,使学生出了校门就能直接上机操作,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正是市场所迫切需求的。

(二)为了突出学以致用,必须坚持“短小精通”的教学原则。

中职工美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成绩不太好,对系统的理论学习难以静下心来,因此,把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也就是适应一线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的培养。因此,针对性要强,内容要精选,重点要突出,不能庞杂无章。比如:电脑美工专业,电脑美术辅助设计是重点。而CaD和photoshop又是设计诸多软件中的重点,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能力的培养只是引导学生用艺术审美的眼光观察、发现、创造事物,而重点则是对平面设计的工艺流程、材料、预算、表现形式的教育训练培养;同样,室内设计的分类是多样的,中职阶段的学习重点应该是体量较小的,容易接触到的家居装饰、小会议室、专卖店等。总之,凡是非重点的课程,都作弱化,减法处理。

(三)因人施教,兴趣教学。

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但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具有爱动手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兴趣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互教互学,摒弃灌输注入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任务式教学的方法,把工厂搬进教室,把学生领进工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

(四)贯彻项目教学的教学原则。

这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建设作保证,其中首要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从目前工美专业的师资结构来看,教师市场化的意识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是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按照“热爱职教事业,一专多能”的标准,适时对专业教师采取增加投入,支持业务进修,鼓励科研,增加任务,多压担子,促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应广泛地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单位联系,建立选拔、聘任、兼职教师的柔性机制,广招人才,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其次是实训场地的建设,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尽早筹建工美专业的专用电脑机房,材料工艺的展示厅,操作训练室,购置供实训使用的材料、工具等。再次是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要争取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寻求一条互惠互利的合作途径,建立较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让他们尽早地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会什么。

三、中等职业学校美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一)关于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所要实现的目标。

1.技能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通过对基础能力阶段的素描、色彩、图案的课程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知识。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主,了解3Dmax、Flash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具备一线工作岗位所需求的工艺制作能力。室内装饰方面,掌握常见的工艺制作技术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的检验方法,工艺制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的处理方法,装饰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质、价格;平面设计方面,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方面的制作流程、安装方法、工具的使用等。

2.专业理论目标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艺术的观察方法、设计原理、色彩设计的方法、图形的构成、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等,使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理解和创造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文化知识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文化知识学习,促进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例如:语文课重点放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意境欣赏,从而培养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意境气氛的把握,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懂得如何简洁、清晰、条理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设计思想,以及“说明、合同、协议、收条”等文体的写作规范。地理历史课要结合专业课的需求,向学生介绍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对色彩避讳、气候特征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家俱造型、服饰特点,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元素;英语课也可以从专业的需求方面开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如电脑英文菜单中的释义,广告中外来语的含义,英文书写、排列、字体的规范等。

4.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立志创业的勇气和决心,培养适应就业环境需求的完善人格。

(二)关于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的构想。

1.基础能力

(1)美术基础能力:素描课要求掌握形体的透视、比例、光影、质感的表现能力;色彩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色彩的情感因素的理解认知能力;图案课掌握写生与归纳、图案、图案装饰色彩;学会使用美术基础课的工具,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了解和掌握电脑的基础知识,比如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图片、文体的编辑、设置和输出;熟练设计软件的操作,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重点,CaD要能够独立绘制设计平面图、立体图,尺寸的标注、投影图的绘制。photoshop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的使用,能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的排版、图形各种效果的制作,明白与相关设备相联接的输出方法。3Dmax是三维图形设计的软件,要求工美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三视图的认知能力,简单模型的建立、材质、灯光、渲染的基本操作方法。

2.平面设计

(1)photoshop软件的熟练掌握。在基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为适应平面课程的内容学习,应强化该软件的操作技能,做到心手相印,能准确地运用软件的强大功能表现设计内容。

(2)平面设计:广告、装饰画、招贴画、装帧、包装等。其中以广告、装饰画、招贴画为重点。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正确理解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色彩构成方式、画面的视觉传导感受,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开拓眼界,激活创作思路,要求能独立完成简单主题的创作任务,且达到教学要求。

(3)平面制作工艺:熟悉平面设计制作的材料、性能、工艺制作、安装方法,表现的形式和预算的构成。

4.立体设计

(1)CaD、3Dmax设计软件的针对性技法训练,能绘制平面图、立体图、节点大样图,掌握建筑尺寸的测量方法,看懂建筑图纸,绘制效果图,了解常规的设计尺度。

(2)室内设计:家居设计、办公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①家居设计的重点:卫生间、厨房的水电改造,防水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文化墙的设计,色彩的搭配,梁、柱、小空间的处理手法,装修和程序、工艺的规范,造价的预算,业务的洽谈,合同的签订。②办公空间重点学习会议室的设计方法、色彩的搭配、设备的安排,吸音、通风、冷热等物理因素的设计,灯光的照明等。③商业空间以茶馆、酒吧、KtV、专卖店的设计为重点。④展示空间重点学习店面的材料与施工方法。⑤展示空间的交通线路安排,展示的形式,灯光的安排。

(3)室外环境设计:介绍常见的外墙包装材料与施工方法。

3.相关综合知识能力

(1)职业思想教育。通过对相关工作岗位性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兴趣,坚定学好专业技能的决心。

(2)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就业岗位需求为主导,以促进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工作情景的介绍。以讲座的形式,聘请业内人士向同学们介绍工作的环境、流程、特点,为走上工作岗位做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5.第二课堂

(1)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作为更深一层次的学习和实践。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观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参与实践技能的操作。

(3)阶段性开展主题性的技能比赛,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4)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演示工艺制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