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十篇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十篇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4:18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1

一、救助原则

1、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具有县户籍的困难群众,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收定支、救急救难,实行家庭自救、政府救助和社会捐赠相结合。

2、资金筹集实行中央、省、州财政补助,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各界自愿捐赠,并由县财政“兜底”保障。

二、救助对象

1、一类对象:农村五保、孤儿、城镇“三无”人员。

2、二类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级和二级重度残疾人患者。

3、三类对象: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支付费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在1万元以上的。

4、四类对象: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因病、因灾引起的重大疾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人员。

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医保领导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医疗保障局、民政局、卫健局、扶贫开发局、红会、残联等)参加,每半年研究确定一批次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员。

三、普通病救助比例和标准

1、一类对象

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门规定的参保标准,由县医疗保障局在医疗救助基金中全额资助参保。

门诊救助: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医疗费用,经当年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待遇报销限额后,凭门诊收费发票、与门诊费用对应的处方、检查报告单到医疗保障局申请门诊救助,每人每年不超过400元。

住院救助: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按规定报销后,个人自负费用实施全额救助。

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指医疗总费用扣除由个人承担的自费费用后的住院费用,下同

2、二类、三类对象

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类对象中城乡低保对象由县医疗保障局在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中给予60元/人/年定额补助(其余参保费用由参保人缴纳)。

二类、三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普通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支付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70%的比例给予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人每年累计最高住院救助不超过1.5万元。

3、四类对象

四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普通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85%的比例给予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人每年累计最高住院救助不超过10万元。

四、重特大疾病救助

1、重特大疾病病种:按照《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甘府发[2018]4号)规定的病种,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大病救助资金总量,逐步调整病种范围。主要救助病种如下:

(1)、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2)、白血病;

(3)、耐多药肺结核;

(4)、重度精神病;

(5)、急性心肌梗塞;

(6)、脑梗死;

(7)、?型糠尿病;

(8)、甲亢病;

(9)、唇腭裂;

(10)、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大疾病;

(11)、恶性肿瘤;

(12)、器官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

(13)、系统性红斑狼疮;

(14)、血友病;

(15)、慢性肾功能不全;

(16)、再生障碍性贫血;

(17)、肾病综合症;

(18)、骨髓增生性疾病;

(19)、干燥综合症;

(20)、地中海贫血;

(21)、强直性脊柱炎;

(22)、天疱疮;

(23)、系统性硬化症;

(24)、系统性硬皮病。

2、重特大病救助比例和标准

(1)一类对象: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按规定报销后,个人自负费用实施全额救助。

(2)二类、三类对象: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支付按规定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负费用按70%的比例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住院救助不超过5万元。

(3)四类对象

四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的普通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85%的比例给予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每人每年累计最高住院救助不超过10万元。

(4)门诊救助:一、二类对象发生上述24种病种之一,需要长期门诊治疗、不在医保目录诊疗范围内,导致个人支付费用较高的,凭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当年有效门诊发票原件、病情证明书与门诊费用对应的处方原件到医保部门申请报销,按门诊费用的70%给予救助,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大病门诊救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

五、实施州内住院生活救助

一类对象和二类对象中的低保人员在州内住院期间,按实际住院天数进行生活救助。一类对象救助标准为17元/人/天,二类对象中低保对象救助标准为7元/人/天。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1、根据《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通知》,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外产生的医疗费用;

2、因吸毒、打架斗殴、违法犯罪等造成伤害的医疗费;

3、因自伤、自残、酗酒、戒毒、性传播疾病等发生的医疗费;

4、因美容矫形、生理性缺陷(学生儿童先天性疾病除外)等发生的医疗费;

5、第三方责任等引发的非疾病医疗费;

6、在境外和港澳台地区发生的医疗费;

7、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发生的医疗费。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伤害能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无第三方责任人的相关证明,且没有享受相关待遇报销的,其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列入医疗救助范围。

8、城乡居民具有我县户籍,未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医保部门不予医疗救助。

七、基金保障

县级医疗救助基金按州级配套文件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住院期间生活救助由县级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建立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预算增长机制,根据财力情况和实际需求变化,逐年增长资金预算。若资金不足,由县级财政“兜底”保障。

八、基金管理

1、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向救助对象收取任何管理费用。

2、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故意虚报和骗取上级补助,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外,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法纪责任。

3、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分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4、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资金累计结余一般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15%。

九、相关部门职责

1、医疗保障局是医疗救助基金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和使用、以及对医疗救助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2、民政局负责建立一类救助对象和二类救助对象中低保对象的动态档案;扶贫开发局负责建立二类对象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动态档案;残联负责建立二类对象中一、二级重度残疾患者动态档案。

3、财政部门负责救助基金的筹集,拨付和专户的核算,对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卫健部门负责指导并督促定点医疗救助单位设立医疗救助窗口,实行“一站式”结算,公开医疗优惠减免项目、标准、兑现减免承诺,为救助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2

现将我局2014年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2014年,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工作有力推进,难点工作有效突破,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明显提高,救助工作方式方法有新改变,救助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民生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乡低保。全州城市低保保障53269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2969.49万元(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3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79.65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94%。农村低保保障168641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8938.44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2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80.07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68%。

(二)医疗救助。全州实施城市医疗救助23181人次(其中:资助参保13751人次,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9430人次),累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273.09万元(其中:资助参保102.62万元,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170.47万元),依照城市低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40.68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6.28%。全州实施农村医疗救助167089人次(其中:资助参合117116人次,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9973人次),累计发放农村医疗资助资金5168.73万元(其中:资助参合611.52万元,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4557.21万元),依照农村低保、五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96.73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2.68%。

(三)五保供养。全州纳入五保供养10278人,其中分散供养6376人,集中供养3902人,集中供养率达38%,完成目标任务的103%,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43%,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完成2所,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增床位数224张,完成目标任务的149%。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基本生活救助

今年,我州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慰问金,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等方式,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一是在元旦、春节期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发放一次性慰问金300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一次性慰问金200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二是着力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今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2元的标准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了低保对象救助水平。三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提标工作。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经州人民政府同意,我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2013年1月起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较提高标准前一次性增加110元。四是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有序推进。对城乡困难群众因突发性、临时性造成基本生活困难人员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州本级共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152人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5万元。各县有效开展特殊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全州临时生活救助困难家庭1598户,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合计183.29万元,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家庭生活陷入暂时贫困的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扶。五是大骨节病患者救助水平持续增强。保障和提高大骨节病人的生活水平,ⅰ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89元,ⅱ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94元,ⅲ度患者人均月生活补助水平达到250元,同时向大骨节病患者发放两节慰问金每人200元;将ⅰ、ⅱ、ⅲ度大骨节病人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施资助参合、大病医疗救助的同时,适当给予门诊补助,全年累计实施大骨节病医疗救助5539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71.85万元。

(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

今年我州扎实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有效减轻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负担。一是困难群众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州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规定,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资助参合、参保,开展门诊救助、住院医疗救助的方式有力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城乡患病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救助比例达到60%。二是有效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工作。根据“挽救生命、再造健康”0-14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开展我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摸底排查及救治工作。全州共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3名。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特大疾病患者实施重点有效的医疗救助,同时在茂县、马尔康两县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三)其它主要工作

一是通过人大审议及专项审计的方式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列入了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重要审议议题,顺利通过了州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根据国家审计署统一安排,完成了民政社会保障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在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通过人大监督及专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力的推进了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增强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效果。

二是推广运用低保应用软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对县、乡、村低保应用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9月在茂县专题举办低保应用软件及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逐步开展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工作。通过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和使用增强了我州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规范管理能力。

三是部门协办项目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积极协调州目标办、州综治办、州委统战部、州医改办、州试点办、州农业局等部门,分别完成了涵盖民生工程、困难群众帮扶、僧尼救助、医改、大骨节病试点项目及助农增收等方面工作。及时完成相关材料、报表、信息的报送。及时答复“民生”及州长信箱交办来信6封,办结政协提案1件;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儿童先心病救治等方面工作进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完成了我州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调研报告的撰写及案例教学片的制作工作。加强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报送各类城乡社会救助信息30余条。

三、2015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5号),加快《藏族羌族自治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及《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建立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的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抓好涉及民生各项重点工作。根据州政府及省民政厅的统一要求,全面落实涉及民生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及医疗救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抓好州级对各县的目标督查督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落实2013年资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参合、参保工作。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3

医疗救助制度,是指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和补充,对城乡贫困家庭医疗困难实施救助的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权利。建立健全城乡特困医疗救助制度,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作。全区民政部门要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民政为民有关职能职责,周密部署,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措施,深入整治侵害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利益行为,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整治时间和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时间为三个月,即日起至2015年3月中旬结束,分四个阶段递次推进。

(一)第一阶段:即日起到2015年1月10日,主要任务是制定方案,组织自查。各镇(街道)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切实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组织力量,指导村(社区)开展自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救助涉及困难群众医疗利益方面的政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按“最大限度满足我区城乡贫困家庭基本医疗需求,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利,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医疗求助制度,健全我区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深入村(社区)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准确掌握救助对象底数,切实做到最大限度满足我区城乡贫困家庭基本医疗需求。对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要通过调查,找准原因,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第二阶段:2015年1月11日至2015年2月10日,主要任务是自改自纠,督促抽查。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镇(街道)要逐一定案,纠正到位,整改到位。要坚决纠正虚报冒领、隐瞒伪造、挂名住院、做假病历、大处方等乱作为现象。对不能纠正的问题,要及时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要整合资源、针对性地开展攻坚克难工作,限期整改。各镇(街道)要将城乡医疗救助金管理、发放的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专题报告,于2015年2月11日前报区民政局。

(三)第三阶段:2015年2月11日至3月10日,主要任务是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规范城乡医疗救助金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程序。严格按政策规定审批城乡医疗救助金,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积极推行城乡医疗救助金社会化发放,确保准确、及时、足额和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截留、贪污、挪用、挤占、扣压、拖欠和私分等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此次专项治理活动牵头领导为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由区民政局分管副局长、纪检组长亲自抓,日常工作由民政局低保办牵头负责。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4

1.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基本现状

1.1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实现了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桦甸市城乡低保工作于1998年1月正式启动,当初的保障标准是城市低保90元/月・人、农村低保600元/年・人。随着桦甸市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也随之调整。目前,桦甸市已经建立了低保信息比对制度、续申请制度和年审制度,通过分类复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听证审批等办法,较好地制止了骗保现象的发生,实现了保户动态管理,达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必退。

为规范城乡低保工作,自1998年开始,桦甸市逐步制定出台了《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暂行)》、《桦甸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行业评估标准》、《桦甸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施保办法》和《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批评议办法》等一系列有代表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城市低保工作的政策体系框架,切实强化了用制度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

1.2城乡医疗救助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就医难问题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市政府出台了《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及《关于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补充通知》。为规范医疗救助工作,又制定了《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操作规范》,详细规定了受理时间、入户调查、审核及公示程序,使医疗救助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该项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的就医难问题。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共救助各类城乡医疗对象25740人次,累计发放资金712万元。

1.3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显著提高,供养力度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目前桦甸市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635人,且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供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自然增长机制。其中,集中供养530人,年人均供养标准3000元。分散供养1105人,年人均供养标准2000元。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80万元,拨付集中供养水暖电费及工作人员经费73万元。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得到加强。从建章建制入手,把中心的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狠抓队伍建设,强化了对中心主任及服务员的培训和管理。增设服务项目,吸纳自费人员入住中心。同时,狠抓“四防”安全工作,特别是防火安全,通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增设了疏散通道及户外楼梯,完善了消防设备和消防标识,制定了应急预案,对老人进行了防火常识教育,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疏散逃生演练,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1.4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优抚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筹资40万元,为全市52名无单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办理城了镇职工医疗保险,为住院的所有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医保中心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住院补助,对住院费用较大的通过城乡医疗进行再次救助;为六级残疾军人以外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医疗保险。使全市1162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1.5其他方面的救助有序开展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全面净化社会环境。结合桦甸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10个社区的流浪乞讨人员与重点对象进行登记,实行重点监护,每周实行“零报告”制度。同时,深入到社区,分片巡查、分时段检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救援工作预案;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稳步推进,贫困群体住有所居的愿望全面实现。按照《全省实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指导细则》,结合桦甸市实际,制定了《桦甸市实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指导细则》和《桦甸市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原则,政府下达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任务,责成各相关部门对泥草房改造户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同时落实市领导和部门对分散五保对象进行包保,包保资助现金或建筑材料;慈善救助发挥了补充、兜底作用。按照政策规定,困难群体在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和其他救助范围内不能予以救助的,慈善救助预予以补充。

2.桦甸市社会救助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城乡一体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尚在初级阶段整体效能作用还不明显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到民政、人社、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目前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各部门自成一体,横向协调不够,致使贫困群众有些应该享受的救助政策和优惠措施没有得到完全落实,重复救助、多头救助的现象仍然存在,各项社会救助措施难以发挥“1加1大于2”的整体效能。

2.2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与人员配置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改善民生上投入的资金逐步增加,救助的内容将越来越多,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民政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目前,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和人员呈“倒三角形”结构,缺少工作人员已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社会救助、救灾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及城乡低保、医疗等救助工作政策的制定、业务指导都需要有一定的人力来完成,但民政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与日益增加的繁重工作任务也极不适应。各乡镇、街道“人荒”凸显,1~2名民政助理根本无力完成日益繁重的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也难以保证工作的公开透明。

2.3救助管理站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职能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只注重救助,弱化了管理。目前在法律和政策的层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还是空白,对不愿接受救助与安置、长期居住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只能本着“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开展工作,每天到街头只能劝导或实施临时救助,致使乞讨职业化、帮派化、团体化,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也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3.桦甸市社会救助将面临的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城乡居民物资文明及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呈现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认清其发展方向有助于桦甸市的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

3.1救助工作科学化在构建桦甸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时,要使该体系中的各单项救助制度既能满足社会救助的需要,又能够实现资源整合,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在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过程中,既要落实好现行各项救助政策,又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丰富救助内容,从制度上维护好、实现好城乡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3.2救助管理系统化城乡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中的管理系统,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其救助机构的救助内容履行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要定期召开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市社会救助工作。

3.3救助管理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建设,避免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而导致救助资金和物资的流失及损耗,确保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安全,从制度上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进行,无论是贫困救助,还是应对突发灾害等救助,都应有应急预案及措施,确保救助工作及时有效,从而提高社会救助整体社会效益。

3.4救助体系系统化社会救助项目,要由不完整的多个项目向规范化的系统项目发展;社会救助内容,要趋向稳定化,并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条件、范围、标准等实施救助;要把体系建设与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结合起来,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强化社会救助的效果,最终达到应救必救、有救即救的目的。

4.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持续完善以城乡低保救助为主体,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等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4.1要加强组织领导社会救助不是民政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应由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共同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救助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努力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管理社会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最大程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低收入群体和其他需救助对象,建立实施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自然灾害救济、流浪乞讨救助、特殊困难临时救助、法律援助“九制一体”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综合社会救助体系。

三、切实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完善城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一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贯彻落实本地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办法,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和“应退即退”。实行“分类施保”制度,对“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义务赡养人和抚(扶)养人)、重残(一级残疾或家庭残疾人2人以上)、重病人员,以及70岁以上老人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特殊救助对象,可给予加发10-20%低保金的照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并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助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供养工作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加快农村敬老院、城市福利院集中供养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一五”期末,全市各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城镇“三无”对象供养率达到45%以上。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较多的县(市)要在建设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心敬老院的基础上,加大建设改造力度,形成以中心院为辐射,整合乡镇中型院为主体,探索建设“五保村”为补充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新格局。要按照省下发的农改办〔2004〕35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列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敬老院管理人员开支、公用经费和维修、购置设施等经费,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解决,不得挤占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内的经费。敬老院基本建设和改造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普及医疗救助制度,开展多层次城乡医疗救助。要按照农改办〔2004〕36号《关于印发<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和财社〔2007〕102号《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省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建立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借鉴实践经验,整合制定本地的《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一是普及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救助。从医疗救助基金中出资,资助缴纳个人应负担的部分或全部资金,使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推进城市低保对象和城乡低收入人员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新途径。对城市低保对象中患有常见疾病且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给予加发保障金救助,全年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0%。二是全面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要结合地方实际,确定好大病病种、阶梯支付比例和封顶线,对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偿付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根据当地医疗救助基金状况,按急难危重程度给予大病医疗救助。“三无”人员和确实无力筹措就医费用的,可以采取医前预付救助金,医后或医中按规定核销方式进行救助。救助对象全年享受医疗救助的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规定标准,一般应掌握在每年5000元/人以内。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三是给予城乡救助对象就医照顾。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社会福利机构供养对象和政府特殊困难临时救助专项资金给予医疗救助的对象(参照下文)在指定医院就医,可享受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减收10%处置费、20%辅助检查费、30%床位费和5%药费的照顾。指定医院要开设低保诊室、低保病房,原则上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甲类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诊治被救助人员,并要安排专门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对医疗救助情况登记备案。市和爱辉区的指定医院为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其他县(市)指定医院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各级政府要切实按照地方财政安排资金不低于省下达补助资金的50%要求,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充实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项管理,用好用足。

(三)深化教育救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各级政府要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完善助学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助学机制,在教育部门建立助学基金,科学制定救助办法,资助城乡社会救助对象子女完成学业。对城乡低保对象子女和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儿等基本救助对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高中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考入重点本科院校的一次性救助2000元,考入普通大专院校的一次性救助1000元;参照《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给予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参照《省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给予高中生每生每年1000元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要采取有力措施,将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在小学阶段的失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阶段失学率控制在3%以内。并积极开展社会捐助、结对帮扶助学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救助。

(四)实施住房救助制度,推进安居民心工程。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全面建立面向低保和低收入群体的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对他们中的孤、老、病残和急需救助的家庭实物配租,对一般住房困难的发放租赁补贴。廉租住房资金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为主。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低于10%。对享受低保待遇的拆迁户,给予增加3平方米拆迁补偿面积的照顾。对农村住房困难的低保对象和贫困家庭,要制定危房改造计划,积极争取和投入危房改造资金,并采取社会互助等途径,统筹规划解决。城市低保家庭的冬季取暖,由当地政府采取发放现金补助或供热企业费用减免方式统一解决,享受取暖救助率要达到100%。在住房控制面积内,对“三无”低保家庭要实施供暖费的全额救助,对其他低保家庭的取暖费救助和减免平均水平要达到应缴费用的90%。地方政府要对实施供暖费用减免的供暖单位,依法给予税费减免或资金补偿。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要100%享受到水电补贴等其他政策性减免。

(五)推进就业援助制度,增加救助对象收入。一是社会救助工作应与就业工作有效衔接。对在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人员、城乡困难残疾人等救助对象,要参照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给予求职登记、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费用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其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城乡低保人员、困难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免工商管理费、免占场费和卫生费,并优先安排经营摊位。对主动就业且如实申报就业收入的城乡低保对象,给予为期3个月的暂缓取消或核减保障金的“低保渐退”照顾政策。二是要积极安排救助对象就业和再就业。鼓励兴办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落实和完善生活困难残疾人就业政策。依托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辖区企事业单位工勤、公用、临时岗位和社区公益岗位用工报告制度,对城市低保和低收入人员进行就业登记,优先安排其中的“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引导鼓励用人单位安排城乡困难人员就业。

(六)强化自然灾害救济制度,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一是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将自然灾害救济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本级预算安排的救灾资金支出达到全部救灾资金支出的20%以上。二是建立和完善灾害救济应急体系。要按照《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各类灾害救助应急保障体系,配齐必要减灾救灾装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切实提高救灾资金运转使用效率,在启动预案规定的时限内安排好灾民的吃住问题,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

(七)落实城市流浪乞讨救助制度,加强救助管理工作。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将救助对象所需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等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加强救助管理站建设,将救助管理站房屋建设和改造列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完善救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按照《市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各地的相应管理办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在醒目位置设立救助引导指示牌,使应该接受救助的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救助。建立完善的救助管理网络和部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相互联动的工作格局。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八)建立特殊困难临时救助制度,解决群众无力克服的困难问题。在市、县两级政府建立特殊困难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无力克服的急难危重特殊困难。资金由地方财政预算一部分、公益金资助一部分和社会筹集一部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要每年将特殊困难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列入预算,逐年加大投入。根据资金库存情况,可以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家捐赠,必要时也可开展职工、居民“一日捐”活动进行补充。特殊困难临时救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本地城乡常驻居民和无法明确身份人员危及生存的、未在现有国家规定的社会救助范围或虽经社会救助仍面临巨大困难的急难危重问题。主要包括:遭受火灾等突发性灾害,或患重大疾病,或突发性事件、意外事故造成生存上的特殊困难,或家庭生活极其贫困面临失学等虽经全力自救和社会救助仍无力克服的巨大经济困难情况。特殊困难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原则上委托社会慈善组织代管,制定严格的审批使用程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九)规范法律援助制度,保障救助对象合法权益。要积极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和《省法律援助办法》的规定,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投入,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司法部门要按照规定,为城乡救助对象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并按照司通〔2004]〕36号《关于省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规定》要求,及时受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灾民等经济困难群众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司法部、民政部、财政部等九部门司发通〔2004〕127号《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等六部门司通〔2004〕35号《关于向法律援助受授人提供缓、减、免收费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加大对法律援助经费投入,缓收或减免应给予法律援助案件受授人的仲裁、档案查询、司法鉴定、诉讼等费用,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市政府成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负责全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日常工作等。各地也要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各项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实施救助行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设立1名社会救助工作联络员,每季度要向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报告工作落实情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社会救助整合工作力度,依据此意见,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各类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市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地、市直有关部门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评。

(二)明确部门职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办综合工作;人事部门负责社会救助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政府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负责公益金、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用于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教育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教育助学政策;建设和房产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廉租住房政策等;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实施对有劳动能力的需社会救助人员提供就业登记、就业援助、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疗费用减免等政策;农业、扶贫、物价、审计、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水务、电业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或协助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慈善机构要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积极募集资金,组织开展各项救助活动。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6

(民政部分)

 

县医改办:

根据省市医改办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资助城乡低保户、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城乡孤儿、低收入重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对象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对因病困难居民实施医疗救助,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帮助我县城乡困难群体看病难问题,切实减轻他们因病医药费负担问题,我局在2016年12月前资助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城乡孤儿对象,全县共15947人,即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2个月)按B档每人年资助230元,资助金共366.78万元,全部由县财政负担。

二、主要做法

(一)资助参保情况。县民政局已下拨通知要求乡镇、区场、龙城街道的社会事务办(民政办)将确定享受2017年的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城乡孤儿对象务必在2016年11月25日前报当地乡镇所在地的劳动社保所录入参加2017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参保费用全额由县财政直接划拨入县社保局。

(二)**县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计局、社保局、审计局关于印发《**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龙民〔2014〕29号)和《**县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施方案》(龙民〔2014〕30号),制定了救助标准,并从2014年7月开始实施。

从2017年1月1日起提高医疗救助水平,社会救助对象、扶贫对象年度政策内医疗费用,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比例部分费用(含住院起付标准,但不含特定门诊费用),按100%比例予以救助;超过1万元以上部分,扣除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支付95%后,再按100%比例予以救助。特困人员(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城乡孤儿对象住院的自费部分、门诊的个人自付部分按季或半年100%比例予以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其政策内的住院医疗费用,在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接受住院一站式救助、大病商业保险补偿后,个人支付部分每人每年累计超过3000元,且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截止2017年8月我县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5.83万元,救助540人次(凭单医疗救助203人次支付126.02万元;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救助337人次支付29.81万元)。医疗救助住院凭单和一站式救助支出147.53万元,救助512人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水平达2881元。高于省规定的2828元。

(三)医疗救助金的发放由县财政直拨到县民政局,再由民政局划拨到有关乡镇财政所,通过银行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社会化发放率100%。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由县民政部门按季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县财政部门凭县民政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表按季拨付到各定点医院专用账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好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系统。做好系统建设、资金拨付等工作。

(二)继续做好资助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城乡孤儿和低收入重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对象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县民政局要求乡镇、区场、龙城街道的社会事务办(民政办)将确定享受2017年的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城镇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对象在2017年11月25日前报当地乡镇所在地的劳动社保所录入参加2018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请各地与当地乡镇社保所沟通,确保所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负担的参保费用全额由县财政直接划拨入县社保局。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7

一、城乡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覆盖

1.卫生服务利用之比较

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3]了城市不同收入居民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按照收入五等分法划分,从最低收入的1/5家庭到最高收入的1/5家庭(从左到右),两周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别并不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数据的来源是“居民自我报告”,如果考虑到收入不同的被调查者对患病的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结果可能略有不同);然而,从因病卧床率的数据来看,收入最低的1/5家庭却远高于其他收入的家庭;同时低收入人口的未住院率和未就诊比例均远远高于其他人口(见表1)。

表12003年城市不同收入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12345

两周患病率(‰)13.3813.5614.2914.3115.48

因病卧床率(%)3.693.323.123.393.33

未就诊率(%)60.257.754.251.245.2

未住院率(%)41.5832.3022.7328.2317.18

同一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同样表现出两周患病率随收入上升而微弱上升的趋势,而因病卧床率同样是收入最低的人口远高于其他人口,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也同样表现出随收入上升明显下降的趋势(见表2)。

表22003年农村不同收入居民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12345

两周患病率(‰)13.3913.2313.4113.8114.01

因病卧床率(%)4.203.853.663.723.40

未就诊率(%)46.043.844.744.542.9

未住院率(%)41.0433.8031.3326.4019.45

由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城乡贫困人口在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共性,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比其他人口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较其他人口差,但是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却明显不足。此外,同一次调查还显示,在两周患者未治疗的原因中,除自感病轻外,经济困难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占36.4%和38.6%。[3]

2.医疗保障覆盖之比较

在与城乡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覆盖方面,如表3所示,[3]乡贫困人口表现出同样的低覆盖率的特点,城市和农村收入最低的1/5家庭的医疗保障覆盖率分别只有23.97%和20.13%。

表32003年城乡不同收入居民医疗保障覆盖情况(%)

收入最低1/5收入次低1/5收入中等1/5收入次高1/5收入最高1/5

城市23.9744.9358.9371.3680.46

农村20.1318.2017.5319.1031.88

然而城乡不同的是,城市随着收入的增加,医疗保障覆盖率呈明显上升,而农村则表现出各个收入层医疗保障覆盖率都普遍较低的特点,中等和中等偏下收入层的覆盖率尤其低。也就是说,在城市的情况是,医疗保障资源在各收入层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收入越低,从中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收入最高的1/5人口是城市医疗保障的最大受益者;在农村的情况是,虽然看起来医疗保障资源在各收入层间的分配相对城市更为平等,但是不同收入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普遍较低的情况,首先反映的不是医疗保障资源分布的平等,而是农民疾病风险的增加。由于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农村人口也存在医疗保障覆盖率低的情况,因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较差,存在因病致贫的巨大隐患。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种情况,[3]在2003年农村致贫原因构成中,因疾病或损伤导致贫困的占33%,是致贫的首要原因;而劳动力少与疾病或损伤存在密切关系,是致贫的第二大原因,占27%。

医疗保障覆盖情况与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城乡各自在覆盖率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分析得到解释。

二、城乡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一般主要由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组成。在目前的中国,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

1.城市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对医疗保障产生了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单位”解体,原有保障的供方无法有效运作;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构成改变、贫困人口增加,对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提出了新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城市医疗保障体系开始尝试新的模式。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决定从1999年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决定》的颁布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将被新的医疗保险所取代。中国正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企业、个人共负责任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9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迅速,1999到2004年的5年间增长了10339万人。[4]

然而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贫困群体的作用有限。且不提其保障范围仅限于劳动者,而没有劳动能力的城市人口被排斥在外,单就城市劳动者而言,也不能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首先,虽然1999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增加很快,但是保障率仍不高,以参保人数最多的2004年为例,在职职工参保数只有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34%。其次,由于制度设计与企业利益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参保人员大多是单位效益较好,本人生活也较有保障的职工;相反在困难企业,由于企业效益差,没有为职工办理医疗保险,因此困难企业职工面临生存和医疗双重风险。再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虽然包含城镇所有劳动者,但是目前失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城市流动人口等都没有包含在内,对于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虽有提及,但是并没有细致和强制的规定,致使这部分人口至今不能纳入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体系。此外贫困人口自身由于收入低,且对目前的医疗保险不了解,极少会主动考虑以医疗社会保险这一手段解决自身的医疗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没有起到兼顾公平、保障贫困人口的目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3]随着收入由低到高(从左到右),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亦上升迅速(见表4)。

表42003年不同收入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情况

12345

社会医疗保险(%)12.2730.0244.7559.0370.28

因此,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责任更多落到了医疗救助这张最后的安全网上。

(2)城镇医疗救助

目前城市的社会救助体系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展开的。具体到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低保制度在设计之初是不包含医疗救助的内容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意识到了贫困和医疗问题的强相关性,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尝试跟低保制度相结合的医疗救助。由于这种尝试都是部分地区的自发行为,所以目前各地的医疗救助方案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综合各地的实践,医疗救助对象以城市低保户为主,部分地区涉及部分低收入人口和下岗困难职工;救助内容涉及门诊、治疗、住院、手术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地区侧重点和比例各不相同;救助方式以减免医疗费为主,还包括慈善医院、临时救助、以及与医疗保险制度的结合等;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并吸收社会资源,以及企业资金。

虽然有诸多关于医疗救助的尝试,但是从诸多的文献中不难发现,由于医疗救助不是强制要求,而只是部分地区的自发行为,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因此只有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才会主动开展这项救助,而越是经济条件不好、贫困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反而越没有能力和意愿关注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目前能够得到医疗救助的城市贫困人口比例甚小。可以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在于首先甄别出哪些人是贫困人口,其次对贫困人口实行最低限度的维持温饱的救助,除此之外,在医疗救助方面贡献甚微;而且在低保制度之外,至今都未出台其他独立有效的城市医疗救助方案,因此真正全国性的、制度化的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还没有开始。

2.农村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单位制”的瓦解催生了与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应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农村虽然也经历了“集体”的解体,但是必要的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城市。计划经济时期,依赖农村集体经济,中国农村曾经建立起了覆盖率较高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旧有的合作医疗制度丧失了制度基础,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随之瓦解。然而重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却迟迟没有开始,因此农民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无医疗保障状况,近20年来,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覆盖率一直不足20%。

进入21世纪,这一情况有所好转,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入前所未有的转折期,这一转折目前正在继续,具体表现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建立,政府开始承担起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责任。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建立这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居民的贫病恶性循环,并决定由政府对这两项制度给予支持。自此,全国性的、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相关的全新的制度实践展开。

(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立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路,该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各级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力争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并且决定由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给予支持。

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于2003年联合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组织实施做了明确规定,并且卫生部在之后2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行着不断调整,使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呈现出既区别于旧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色,又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医疗保险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该制度遵循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而不似众多工业化国家的保险一般都是强制性的。第二,统筹单位方面,不同于旧有合作医疗的以村或乡镇为统筹单位,新型合作医疗以县为基本单位运作,一方面加大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政府责任。第三,在筹资标准方面,也不同于旧有的依赖集体经济存在的合作医疗,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具体是每年个人交纳10元,地方政府资助不少于10元/人,中央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的地区补助10元/人,共同组成合作医疗专项基金。另外国务院10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6年起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中央财政的补助标准由目前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10元,农民缴费标准不变。第四,在补偿方案设计上,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方兼顾小额医疗费用补助。

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经覆盖超过全国20%的县,覆盖地区参合率在70%以上。[5]按照卫生部的规划,到2006年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县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6]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初步实践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除了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面的内容外,还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要求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的医疗救助,并对贫困家庭参加合作医疗给予资助;在农村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基金将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明确规定了政府对医疗救助的筹资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2003年11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具体而言《意见》所呈现出的今后农村医疗救助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救助对象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居民。救助方法包括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对于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仍有困难的,给予医疗救助;未开展合作医疗地区,因患大病个人难以承担费用的给予医疗救助;对于某些特定传染病(如非典)的救治费用给予补助。救助标准视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和疾病类型而不同。医疗救助服务由合作医疗的定点医院提供,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由救助对象户口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提供。关于资金筹集方面,各地要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资源捐助等多渠道进行。

2004年,全国已有19个省市出台了试点方案和相关政策,943个县正式启动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占全国县数的33%。[7]

综上,目前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建设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过去很长时期以来医疗保障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农民无医疗保障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然而正如农村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覆盖的数据所显示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制度体系,能否在短期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覆盖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兼顾资源的公平与效率,尤其是避免城市中存在的医疗保障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目前都是未知数,有待实践检验。

三、分析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城市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是欠缺公平,贫困人口得不到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框架尚未完全建立,医疗保障整体覆盖率低,无法防止因病致贫。从这一判断入手,目前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建设应各有侧重。

1.城市:重点在于公平

进一步深究其显失公平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滞后,在救助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的部门不协调。因此:

第一,加强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改变支出结构。

1990年以来,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58%下降到2002年的32%,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较低水平。[8]

与此同时,医疗保障经费所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较低,而且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39%下降到2002年的20%。[8]

上述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不足,结构不合理与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关系在于:社会保障筹资本应体现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责任,贫困人口个人和大多数困难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加入医疗保险,政府有限的医疗保障资金支出又不足以扶持贫困人口加入医疗保险,再加上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必然造成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覆盖率低,能够分享到的医疗保障资源极其有限。此外,政府公共卫生支出不足造成的另外一个必然后果是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这个因素与贫困人口的无保障因素相结合,更加深了贫困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状况,使他们的疾病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要解决城市医疗保障的公平问题,首先应该加大政府公共卫生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

第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002年这一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然而在城市低保制度推进的过程中,专项救助却进展甚微。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和贫困人口的增加,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失去医疗、住房等单位保障的贫困人口对专项救助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背景使各个部门的成本核算和利益意识都在加强,相关部门提供专项救助受到阻碍。这样就出现了包括医疗救助在内的专项救助需求增加,供给萎缩的情况。又由于旧有的行政体制的惯性,各个部门局限于自己原有的工作范围,缺乏创新性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最终使得专项救助迟迟没有开展。

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城市医疗保障资源利用公平性的必要途径。因此,在政府今后需要增加的医疗保障资源投入中,应该将医疗救助列入资金预算。相关各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尽快建立联合调研组,在调研的基础上,由各部门联合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政策。关键在于建立制度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并且考虑其与目前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将医疗保障的网编织得更加严密。

2.农村:重点在于框架

第一,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框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近几年刚刚开始制度设计和初步试点的较新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现在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似乎为时尚早。而筹资是这一制度的基础,从城市的经验来看,也是与贫困人口最为相关的一环,本文仅就筹资方案设计中表现出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建议。

按照最初的设计,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的参保费用是30元。不足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30.6元[9]的1/4;即使2006年增加到每人每年50元,也仅相当于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38%。

如此微薄的人均参保费用会使新型合作医疗产生一个很大的费用缺口,补偿方案设计的困境由此而来:按照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然而在农民自愿参加的前提下,这种只有少数患大病的农民可以受益的设计受到威胁;因此文件又多次强调兼顾门诊费用,以避免打击农民的参合积极性,然而面对有限的资金,这必然使大病的补偿降低。总之,过低的人均筹资额在权衡门诊和大病的补偿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不难推论其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的作用相当有限。

因此建议增加人均筹资额。目前农民个人每年缴纳的10元钱只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0.4%,对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少数无法承受的贫困家庭,民政部出台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列入解决范围。而在一个制度转型的初期,尤其是在面临过去众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农民对这项制度的信任,调动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应该说目前个人缴费的标准是合适的。事实上,要增加筹资额,政府筹资和社会筹资还有很大空间。

政府已经在多个会议和文件中做出承诺,要将农村医疗保障建设列入政府责任,而鉴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应该将其列为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首要考虑,继续增加政府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

第二,搭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框架

一是甄别救助对象问题。农村甄别医疗救助对象的问题相对复杂,如果救助对象只确定为农村贫困人口,则无法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如果将救助对象设定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则资金需要量大大增加。

因此建议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救助制度。首先甄别出哪些是农村贫困人口,赋予他们享受医疗救助的合法资格;而对于低收入人口,也应适当考虑他们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在大病救助方面应该将这部分人考虑在内。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8

周发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案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尽快建立统一、规范、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便在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争取更多的份额。同时,地方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科学分类,统一标准。对城乡不同类型的困难人群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整合各项救助与保障资源,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下拨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救助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城乡差别和不同类型人员补助标准高低参差不齐、补助办法和标准不合理、不公平的问题。

将现有的救助资源和职能进行整合,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工作。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社会救助和保障资金,实现救助与保障工作的有机协调。同时加强对救助与保障资金的监管。

提案背后:10年来,我跑过贵州的近50个县份,我省农村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让我很有感触。我看到,我省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村的社会救助与保障水平亦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农村社会救助与保障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如何照顾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为他们创建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实为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我省农村社会保障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陈梅琳: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构建和谐贵州

提案摘要:增加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各级要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相关救助项目列入财政预算,提高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明确各级财政每年增收部分的30%用于城乡困难群众。

以健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立足现有农村特困救助制度,适当覆盖部分特困群众之外的农村困难群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民家庭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在全省农村基本建成以县、乡人民政府兴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举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切实解决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

提案背后:为全面了解全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促进我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部分政协委员,于2006年3月13日开始,先后赴六盘水市、铜仁地区、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就我省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听取了当地政府的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与民政、劳动、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工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座谈,深入部分困难企业、乡镇、办事处、社区实地考察,走访了数十户城市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农村特困群众等社会救助对象。

作为政协委员我加深了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了解,贵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内陆省份,自然灾害频繁,城乡贫困人口多,特别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城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深感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于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傅家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

提案摘要: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省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

营造良好的科研自主创新环境、培养人才环境、经营投资环境。打破公共信息“部门所有”现象,加强共享信息建设,促进信息的社会化共享。把握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数字医学、新型电子信息元器件及智能芯片研发等12个方面入手,制定出我省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要下大力气提高我省信息相关产业和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

提案背后:2000年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以来的短短几年,能源电力产业一跃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在调研中我看到,我省尽管在发展,但确实还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单一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可能实现“历史性跨越”。而且,我省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到2010年,包括在建的水电工程在内,我省水力资源已经开发了74.5%,剩下的都是小水电或难度大的项目了。另外,环境的压力,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资金问题,使我省面临新一轮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我省经济增长方式已显得尤为迫切。

我认为,对产业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发展信息产业,把信息产业建设作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实现我省历史性跨越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景梅: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教育

提案摘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小学生入学率,减少民族地区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数。

采取特殊措施,办好特色教育。在不通汉话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推行民汉“双语”教学。办好民族预科教育,不断输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本科学校学习。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常抓不懈。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工作,把全省民族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体现我省少数民族享受教育的公正性、公平性,维护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益。

提案背后:2006年,我与其他2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全省各市、州、地,历时两个多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深入乡镇、村寨对学校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设施配备、师资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我省民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的同时,也了解到很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当务之急。要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抓好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是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保障。

唐文元:个性和特点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案摘要:尽可能保持乡村村落的布局和周边自然环境原貌不受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文化,努力保存和维护现有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消除目前严重存在的景点之间趋同倾向。在文化、经济交流的平台上,注意做到充分重视和发挥少数民族农民的主体作用,帮助、引导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特有的文化事项要及时进行商标注册,防止他人为商业目的抢注这些品牌造成经济损失。

提案背后:我多年从事民族民俗工作,有较多机会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的升温,贵州几条主要旅游线上出现了少数几个民族村寨的景点,这些村寨也因旅游而迅速脱贫致富。进入21世纪,更多的村寨纷纷仿效,效果不错。只是看了一些不同民族的不同村寨以后,生出了一些想法和担忧: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开发简单,挖掘不够;相互模仿的现象较普遍,传统民族文化深层的元素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天,游客会觉得乏味,这样,不仅不利于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有相当一部分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民族村寨旅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刘凤云: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

提案摘要:当前医患矛盾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工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对医学科学内在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对医疗执业环境的三大难题:即如何合理确定医疗事故赔偿金额?怎样有效解决“医闹”问题及如何推行医疗责任险?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此外,还要改革现有的药品支付制度,让政府成为初级医疗卫生的购买者,是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对从医者医德医风建设要常抓不懈,针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希望尽快出台防控长效机制。

面对当前不理想的执业环境,医务工作者仍应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多一些人文关爱,尽己所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全社会,尤其是医疗卫生工作者自身的进一步努力,构建起温馨的就医环境,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新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提案背后: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对医院的期望值也随之增高。再者,近年来国民的法制意识、患者及其家属的维权(知情权、选择权等)意识均大大增强。医改后,人们从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现在看病要自己掏一部分医疗费,由于药价虚高,医务人员中确有收受红包等医德医风问题,以及医疗改革的不如人意,这无形中扩大了医患矛盾。

医务工作者很少得到社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医务工作者,我认为以人为本,优化医疗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已显得尤为重要。

张世俊: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提案摘要:设立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将廉租住房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明确目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一是坚持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保障方式;二是摸清底数,建立完善的保障对象档案和廉租住房管理信息系统;三是根据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拟定近期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方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案背后:廉租住房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为解决收入困难和住房困难的“双困户”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后,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由于不能通过市场解决,而部分地方政府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忽视了住房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导致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9

第二条城市医疗救助是通过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对城市特殊困难群众门诊治疗以及住院治疗给予适当救济的医疗救助制度。

第三条市、城区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卫生、劳动、财政等相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同民政部门实施本办法。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履行城市医疗救助的审核工作。

社区居委会受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委托,依照本办法承担城市医疗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初审、公示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救助原则和对象

第四条城市医疗救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三)坚持医疗救助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四)坚持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原则;

(五)坚持政府救助与社会资助、医疗单位优惠减免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

本市城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以及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第三章救助标准

第六条城市医疗救助对象门诊治疗或患病住院治疗的,可以申请城市医疗救助。

第七条市民政、卫生部门联合确定城市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并向社会公布。

在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承担城市医疗救助服务的定点医疗医院参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所规定的用药、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的有关规定,为救助对象提供治疗服务。

第八条城市医疗救助标准

(一)门诊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费用,扣除享受医疗单位的减免、社会互助、帮困救助、单位资助、各种商业保险赔付金等费用之后,按当年内个人自行负担治疗费的60%提供救助,每年每人门诊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300元。经民政部门确认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城市低保对象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的费用,按当年内个人自行负担治疗费的80%提供救助,每年每人门诊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500元。

(二)住院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患病在定点医院住院的医疗费用,扣除享受医疗单位的减免、社会互助、帮困救助、单位资助、各种商业保险赔付金等费用之后,按当年内个人自行负担住院费60%提供救助,当年每人救助累计一般不超过5000元。经民政部门确认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城市低保对象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费用,按当年内个人自行负担住院费的80%救助,当年每人救助累计额度一般不超过6000元。患者可以凭办理住院治疗手续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办理预付医疗救助手续,经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区)民政部门同意可预付500元救助金。

第九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享受医疗救助:

(一)参与而染上性病的;

(二)交通事故;

(三)酗酒、斗殴(含夫妻打架)、自杀、自伤所发生的费用;

(四)未经批准的挂床住院、家庭病床;

(五)超过《*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所规定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目录所发生费用的。

第十条城市定点医疗救助医院对前来就诊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领取证》或持有民政部门出具的《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证明》的患者,给予以下优惠:

(一)免收挂号费;

(二)手术费和住院床位费按70%、诊查费按50%收取。

第四章申请和审批程序

第十一条城市医疗救助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

(一)申请人向其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如下证明材料: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原件或《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证明》的原件;

2.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

3.定点医疗医院出具的住院证明、诊断病历以及《*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规定的用药、诊疗项目、医疗设施项目范围内的正式医疗收费收据;

4.已参加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需提供按规定领取的医疗保险赔付金凭证;

5.因其它原因已获得社会或单位帮困救助的,同时出具帮困凭证。

(二)社区居委会接到书面申请后6个工作日内组织初审,初审程序包括:在申请人居住地对申请医疗救助对象的名单、金额张榜公示,公示期5天,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市城市居民医疗救助审批表》,签署初审意见后,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对居委会上报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报城区民政部门。

(四)城区民政部门对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在4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市民政部门备案。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城区民政部门应当按核定金额和审批程序进行结算,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城市医疗救助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已取得医疗救助金的,民政部门有权要求其退回:

(一)不如实提供有关材料或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而不支付的;

(三)以不正当手段骗取医疗救助的。

第五章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第十三条城市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特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市、城区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设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财政专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一)医疗救助基金的来源:

1.社会捐助资金;

2.市和城区人民政府每年应列入财政预算的医疗救助资金;

3.市和城区民政部门从每年留归地方使用的福利公益金中安排的资金;

4.中央、自治区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5.其他按规定可用于城市医疗救助的资金。

(二)市级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与城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按每年实际支出的城市医疗救助金各负担50%。市财政从本级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财政专户中将应负担的50%资金按季度预拨到城区财政“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财政专户”,年终与城区财政进行结算。

(三)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各级民政部门接受审计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合理使用,不得从医疗救助基金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防止挤占挪用和违规使用等现象发生。

第六章组织与实施

第十四条符合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患有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疾病的,由相关医疗机构负责收治,所需医疗费用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医疗救助对象因病情较重需要转院到非定点医院治疗的,经定点医疗医院出具转院通知并向城区民政部门备案可到相关医院诊治,其医疗救助标准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予以审批。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案篇10

一、综合改革框架基本建立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医改任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重点目标考核内容,成立医改领导小组,设立了医改办,抽调3人专职负责医改工作。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卫生、人事、民政等部门,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形成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制定出《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医改工作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任务。为落实医改目标,我县边实践边探索,从人事制度、绩效工资、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出台了《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县卫生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24个配套文件,综合改革框架全面建立并按要求稳步实施。

二、医改任务全面完成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2013年,新农合参合农民34.05万人,参合率达97.89%,同比增长2.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12.43万人,全面完成年度参保任务。通过县财政补助资金全面解决了全县困难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全县城镇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达90%以上。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3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60.1%,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最高达90%,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达96.2%,一次性报帐率在94.3%以上,新增定点零售药店28家;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20元,住院报销比例达6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达3万元,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实现了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和医疗费用实时结算,开展了流动人员医保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服务。三是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制定了《县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实施细则》等文件,城乡医疗救助对象扩展到低收入家庭,并提高了救助比例,五保户、城乡低保及重点优抚对象年救助最高达4万元,低收入家庭年救助最高达1万元,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时效和资金使用效率。2013年共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2399人次,发放救助金1038.548万元。四是严格医保基金监管。通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医保基金预警机制,加强了保险基金监管,制订了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加大了医保资金审核稽查力度,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2、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12月,我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2013年2月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11月底一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逐步提高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实施零差率销售,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目前进展顺利。一是强化基药采购和使用的管理。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省级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同时严格控制使用非基本药物,加强了对临床医生基本药物知识的培训,转变用药观念和用药习惯,规范了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截止目前,我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配备247种,配备率达80.3%,基本药物使用量占药品总额的71.2%。二是健全药品监管体系。将药品安全监管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对全县3家药品批发企业实施了全程监控,通过电子监管码对基本药物的购、销、存实现了100%电子监管,基本药物品种抽验率达100%,不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体系,所有零售药店均按要求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2013年新增16家零售药店达到药品分级管理标准。三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科学监测数据。县财政拨出了30万专款,自筹80余万元,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并使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了局部信息化网络,对基本药物的采购、使用及医保核报结算进行电子数据监测,费用清单管好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类计算,报表也全部分类统计,为基本药物提高报销比例和核拨零差价补助资金提供真实准确依据,也为基本药物制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大财政补偿力度。年初县财政预算了200万元补助中心卫生院零差率销售的损失,同时全额保障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省、县财政共拨付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补助资金358万元,绩效工资补助资金400余万元,给卫生院吃下了定心丸,确保卫生院正常运转。五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我县307种基本药物品种已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提高15%,同时实行出院及时结算,进一步方便群众,最大限度让群众受益。

3、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县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底投入使用。敦厚镇下岭村、固江镇芦西村、天河镇东坑村、敖城镇湖陂村、澧田乡塘下村、横江镇横溪村等6所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编、设岗、竞聘工作。按照全省设岗定编的要求,分别于6月底和12月底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核定、岗位设置、竞聘上岗等人事制度改革,乡镇(社区)设置总岗位566个,其中高、中、初级分别占5%、35%、60%。三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2013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全科医生28名,完成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95人、社区服务中心卫技人员岗位培训30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培训346人、农村卫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21人、基本药物知识培训452人。继续实施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全面完成了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和县城二级医院对口支援6所乡镇卫生院工作,利用“走进西部”项目培训了1名骨科医师,利用全省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培训了2名iCU、1名妇产科、1名传染科医务人员。四是完成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对医务人员两级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建立并日臻完善。2013年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同比增长15%,并且拉开了分配差距,有效调动了积极性,实现了“四个确保”。五是全面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县财政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核定补助、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补助资金,弥补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损失。制定下发了《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实施细则》,初步建立了以医疗服务收入、各级财政补助收入、医保补偿收入、风险基金等多渠道收入来源的补偿机制,县卫生局按照“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原则,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2013年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分别为每人每年1500元和2100元,经考核后全部发放到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经费也按要求经考核后已发放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4、着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制定《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细则》,对建立健康档案和重点人群管理模式、乡村两级职责、资金补助标准及分配方案、村卫生所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项目资金使用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对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乡村医生分批进行了全员公共卫生知识业务培训,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项目督导,建立了县卫生局领导挂点督导机制,制订了《挂点督导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和要求,并对挂点人员实行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四是严格考核,及时拨付工作经费。卫生、财政联合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已拨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848.9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止目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建立健康档案123652份,建档率达26.6%;为17236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15786名0-36月龄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5230名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18585名、Ⅱ型糖尿病人5613名、重性精神病患者888人。

三、医改成效逐步显现

1、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农合覆盖了全县97.89%的农民,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12.43万人。2013年,全县进入医疗保障制度的医疗费用总额为12793.04万元,其中新农合基金支付4670.94万元,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支付2189.1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支付1038.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占到62%。

2、群众医药费用显著降低。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改变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现状,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与实施前比较,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0%,直接让利群众638万元。乡镇卫生院每门诊均次费用由35.8元下降至29.6元,下降了17.3%;住院床日费用由152元下降至124元,下降18.4%。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数同比增长29.7%,住院人次数同比增长16.6%,真正把农村患者稳定在了基层,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增强。

近年来,我县争取国债项目资金达2296万元,加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建设标准,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达7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业务用房面积1440.67平方米,每千人口拥有床位1.87张,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2.3人。乡镇卫生院通过核岗定编、竞聘上岗、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卫技人员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改革措施,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的业务技术骨干,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正逐步便捷价廉、安全有效。

4、医疗卫生公益性逐步显现。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等综合改革实施,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医疗为主向防治并重转变,医务人员趋利行为明显控制,患者医药费用明显下降,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重治轻防现象得到纠正,乡镇卫生院公益性正逐步凸现。2013年,我县继续实施结核病免费诊疗和管理,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5%,治愈率93.3%;累计为1857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免费救治白血病4例;累计为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129092剂次,为7760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2000名农村妇女实施了免费乳腺癌筛查;对5747名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发放专项补助172.41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5500座,全县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1%,全面完成公共卫生目标任务。

四、妥善解决医改困难

1、政府多渠道补偿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带来的损失,目前的财政补助力度难以完全弥补,同时各项非业务支出逐年增加,经济效益肯定受影响,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收入相对减少,或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加上多年来卫生院自身发展、房屋建设欠债达1000多万元,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需加大多渠道补偿力度,让卫生院尽快还清债务。

2、卫生专业人员紧缺问题需妥善解决。随着医改工作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非常繁重,基层卫医疗生机构患者增多,卫生专业人员十分紧缺,尤其预防保健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各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水平不一,全省统一按农业人口的千分之1.2配备卫生院编制远远不够,应根据各县实际情况由县级编办核编,并动态管理,总的原则确保够用,能满足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急需建立HiS系统。随着医改全面实施,对医疗卫生事业科学管理和数据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镇卫生院急需建立集医疗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卫生、医保、基本药物等信息集于一体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医改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