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十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十篇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4:28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1

【关键词】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质量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所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亦在持续扩充,因此,亦同样应用在建筑设备管理中,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早已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流行趋势。建筑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当前建筑设备管理创新性、完善性的关键体现,依靠信息化技术真正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检修管理、应用管理等多方面,与以往管理形式相比有极大的突破。

一、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性

因各类建筑设备在运营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设备性能损耗,应根据建筑设备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对建筑设备实行定时检测和维修工作,进而大大降低建筑设备的过多损耗,增大建筑设备的利用寿命,真正达到节约成本的最终目标。而建筑设备管理体制信息化的实现可在极大程度上将管理体制中的各类功能整合为一体,提升对建筑设备的管理成效以及全面检测,降低建筑设备管理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加大社会企业各项经济效益。即信息化建筑设备管理体制能够使建筑设备的管理真正贯彻远程故障检测以及远侧维修的目标,对建筑设备的管理与检测不再仅限制在以往的经验与传统作坊形式,而是更大程度的应用并且真正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学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与以往建筑设备管理形式进行比较,其有效实现了远程操控以及网络化控制,进而大大降低了设备现场工作人员的大量投入,降低了成本投入,极大提高了社会企业的各项经济收益。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真正有效实现了建筑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与建筑设备有关的各类信息均可被社会各类人士共享,更加有助于社会企业的有效运行。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真正实现了社会企业对建筑设备的信息化、透明化管理,致使社会企业相关管理对策与体系更为标准规范,以更为符合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并且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可在极大程度上防止个人管理发生的各种错误与漏洞,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建筑设备管理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二、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我国企业在建筑设备管理中运用管理信息体系,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进步与发展,由最早期把计算机运用在建筑设备维修与检测管理的计算机化的维修与检测体系,到现如今日益兴起的社会企业建筑设备资产管理体系的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1996年之前,社会企业所应用的建筑设备管理信息体系,定位是建筑设备管理的一种辅助性工具,以静态信息处理为主要特点,将计算机化的维修检测功能为主。在1992年之后,国外一些建筑设备管理软件逐渐开始进入我国,并且将预防与维修作为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功能。

(二)第二阶段。从1997年开始,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进步与发展逐渐进入到网络化动态信息处理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即是在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信息处理的动态化。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关键问题即是,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下,尤其是新型设备、先进生产线以及全新工艺的大量引入,直接对传统建筑管理形式形成巨大冲击,我国社会企业的建筑设备管理展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状态,故而,在这一时期我国国内所出现的十多种建筑设备管理应用软件产品,皆因为系统管理形式具有的不确定性而无法更好地解决符合社会企业管理现实需求的这一关键性问题。

(三)第三阶段。从2002年开始我国逐渐进入到eam阶段,并根据两个方向开展。一是将服务国有企业为主要目标的本土化信息技术服用上,根据设备综合工程学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采用针对工作流程的正确设计方法,根据引入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为社会企业创建以工作管理和业务过程操控为主要的设备资金管理体系。二是主要服务合资与外资企业的国外相关软件公司,虽然同样将eam作为中心概念,但是系统所提供的整体功能仍然以预防维修检测管理与工单式业务驱动为主,并且广大用户基本聚积在具备相关外资背景强大跨国制造企业。除去以上两个发展方向,一些从事其他相关软件业务的企业服务商,主要是一些以开展eRp系统为主的企业服务商,亦根据项目开展连带提供相配套设备资产管理软件模块,这部分模块的主要功能基本是以设备资产管理最开始的管理功能为主要,限制在资产管理、检修安排、工作记录管理、检修费用管理、设备与采购的一系列商务管理等。

三、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现如今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工作目的缺少明确性,未能真正认识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和解决的各类问题。因中国的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创建还未达到完善,对建筑设备管理缺少相应的认识,也没有重视建筑设备信息化建设。并且当前建筑设备管理的手段与形式并不健全,未能从建筑设备管理的实际状况与特征出发,导致管理形式难以充分满足建筑设备管理的现实需求,无法高效提升建筑设备管理成效与管理质量。现如今,社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管理准则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部门相互间的信息与数据共享程度非常低,存在信息孤岛的不良现象,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创建与作用的充分发挥产生消极影响。社会企业运用建筑设备管理信息体制是为了根据信息化建设增强建筑设备管理的实际工作,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故而唯有充分满足社会企业建筑设备管理现实需求的信息软件才是最佳的。社会企业唯有正确运用信息化实现建筑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才可对建筑设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达到社会企业设备的最优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且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推动建筑设备的不断发展。然而当前中国社会企业的要求极高,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四、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在中国的应用

(一)增强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建筑设备是所有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素,是支持企业生产、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工具,它在社会企业管理中所具有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对于目前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出现的许多问题,约束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企业内部相关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缺少相应的重视,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只出现在口头上,形式化十分严重,没有真正达到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针对以上各类问题,需要从根本入手,增强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真正认识到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对社会企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作用。面对现如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全新形式,需要积极改变建筑设备管理观念,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在建筑设备管理中,为其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撑,大幅度提升建筑设备管理水平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

(二)创建更加健全的建筑设备管理体系。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真正实现,健全的建筑设备管理体制是必须的,唯有根据相对应的建筑设备管理体系才可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进行相应规范与约束,在相应制度中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控制程度、操控步骤、管理重点等多方面应进行及时补充,把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身上,将权责问题进行明细化,对建筑设备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开展均起到积极影响。比如,在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操控进程中,因一些工作人员操作专业性较低,把建筑设备信息弄得更为杂乱无章,而且建筑设备的检修时间、检修记录以及故障类型等多方面登记出现错误,为建筑设备的维修和应用带来一定程度的误导。如若发生此种问题,需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一切责任,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严厉的处罚,以达到警示他人的最终目的。另外,需要创建奖惩体系,对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中操控不正确的工作人员需要给予相应处罚,而对于建筑设备管理信息体系掌握熟练的工作人员需要予以对应奖励,可高效激发管理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与工作水平,亦真正实现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综合提高。

(三)提升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操控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是最关键的施行者和实践者,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系统操控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决定着建筑设备管理水平。故而,社会企业在挑选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人员时,需要对其实行全面素养的综合选择,分别对建筑设备管理的专业性、责任性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多方面实行综合考量,因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要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因此需要把其作为面试的重要考核内容,进而从中选取最为合格的管理人员,再次实施考核,根据层层筛选、轮轮考核,最终选择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建筑设备管理能力,还应具有相关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权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职业素养的基本标准。建筑设备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信息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可及时了解建筑设备的检修记录、历史故障以及运转状况等,对建筑设备系统所存有的一系列问题或者建筑设备老化的状况需要实行及时记录和警惕,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全新设备的合理请求,否则将会对社会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消极影响。

五、结语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2

【关键词】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对策

一、引言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支柱,坚持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环境,建设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此为背景,加强社会诚信档案及其管理体系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已经建立了至少有12个诚信档案网站,49个省级以上信用网站或相关网站。越来越多的部门、企业、个人已经开始重视诚信(信用)档案建设。

二、社会诚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诚信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失信现象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正逐渐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诸多不诚信现象纷纷浮出水面。根据中国诚信网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2年9月,中国诚信网上公布的失信企业一共有3158家,其中山东省多达925家、广东省有522家企业失信。

2.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各部门又各自为政,缺乏信息沟通、交流与共享等原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一个公民要查询自己的信用信息,就不得不逐一在税务、金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各个单位设立的诚信管理系统中查询,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各个部门的查询系统要求、进入方式、系统检索功能和分区不同,给查询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变。

3.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位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与诚信有关的主要有《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担保法》、《票据法》等。上海、深圳等地也先后出台了诚信管理的地方法规,但全国性的,专门性的与诚信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缺位。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则比较健全。如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制定与诚信管理相关的法律,迄今为止已有十多部。这些法律主要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租借法》等,其中首推《公平信用报告法》。同时,对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美国的法律都有具体的规定,并且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对于造假,在美国可以最高处罚500万美金,判处10年有期徒刑,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造假的赔偿却只有两倍。

三、完善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的对策

1.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社会诚信档案的建立,可以使政府、企业和个人积累自己的诚信记录,营造社会整体诚信氛围。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倡导社会诚信,提高公众诚信意识。通过宣传、表彰典型诚信企业,促进企业诚信建设。这样,以政府宣传带动企业诚信建设,以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个人诚信发展。

2.建立与完善管理机构及标准,科学整合诚信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我国的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专门的诚信档案管理机构。比如,在政府部门和人民银行的引导下,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商业征信公司,由第三方商业征信公司作为专门的社会诚信档案管理机构,建立社会诚信档案信息数据库,并在各省市成立分公司。政府部门则提供宏观指导及政策法律环境,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和协调。

其次,应当完善社会诚信档案管理标准。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可以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成立诚信档案标准制定小组,负责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并在各分支机构推广实行。诚信档案工作标准主要应在内容、整理方式已及存储方式等方面作出规定。

再次,应当科学整合社会诚信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培养和建设社会诚信档案的信息服务组织,通过电子网络将社会诚信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并对社会公众开放,形成有效的诚信信息公开和查询平台。

3.重视法制度建设,实现依法管理

首先,应当尽快制定并出台诚信档案法律法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诚信档案法制体系。在此方面,英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英国政府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法律来规范社会信用行为。

其次,应当重视政府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整个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参与方,其自身的诚信对公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推动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措施;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社会诚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政府应当制定市场准入、诚信奖惩机制,指导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建立社会诚信档案鉴定方法、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社会诚信档案体系的管理规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再次,应当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在美国,诚信监督系统(SSn)终生收藏个人诚信信息,每个美国国民或者在美国生活半年以上的人都须拥有一个伴随终生的社会安全号跟踪着这个人的信用记录,不良的信用将让这个人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先进经验,由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联合人民银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将个人诚信档案纳入社会诚信档案的管理体系,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抵制失信行为。

最后,应当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奖惩机制。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中,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大部分失信现象,因此必须特别重视惩罚机制的建立。2012年2月13日,国务院制定并《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建立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对严重违规和失信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将实行行业禁入。这一做法的实施将有力的消除药品企业和个人失信行为,也为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失信惩罚机制提供了范例。可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和处罚并建立诚信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成成.我国信用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0(8).

[2]张跃铭.试论当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缺失及其规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3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信息安全系统,可以说是信息系统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系统不健全,整个系统将是无能的,甚至有害的。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急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如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不好,将全方位地危及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国家处于信息战、信息恐怖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

信息保障在国外

世界各国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通信保密到信息安全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保障。

美国:1998年5月22日,美国政府颁发了《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总统令(pDD-63)。围绕“信息保障”成立了多个组织,其中包括全国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信息保障同盟、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办公室、首席信息官委员会、联邦计算机事件响应能动组等10多个全国性机构。

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制定了《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提出了“深度防御策略”,确定了包括网络与基础设施防御、区域边界防御、计算环境防御和支撑性基础设施的深度防御目标。

2000年1月,美国了《保卫美国的计算机空间——保护信息系统的国家计划》。该计划分析了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威胁,确定了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出联邦政府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计划(其中包括民用机构的基础设施保护方案和国防部基础设施保护计划)以及私营部门、州和地方政府的关键基础设施保障框架。

俄罗斯:1995年颁布了《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为提供高效益、高质量的信息保障创造条件,明确界定了信息资源开放和保密的范畴,提出了保护信息的法律责任。

1997年,俄罗斯出台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明确提出:“保障国家安全应把保障经济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信息安全又是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

2000年,普京总统批准了《国家信息安全学说》,明确了联邦信息安全建设的目的、任务、原则和主要内容。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俄罗斯在信息领域的利益是什么、受到的威胁是什么以及为确保信息安全首先要采取的措施等。

日本:已经制定了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战略,强调“信息安全保障是日本综合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出台了《21世纪信息通信构想》和《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

我国的迫切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求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国防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管理中心有95%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或侵入,其中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是攻击重点。

当前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研究,处于忙于封堵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阶段。要彻底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根据国情,从安全体系整体着手,在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的同时,完善法律体系并加强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如何强化保障体系

信息系统的信息保障技术层面可以分为应用环境、应用区域边界、网络和电信传输、安全管理中心以及密码管理中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4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信息化发展的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开始起步,互联网上中文信息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持续推进。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作用。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二)信息化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是在工业化不断加快、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第四,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第五,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第六,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

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

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推动军民结合,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基本建成国际领先、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提升到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条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显著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东部地区知识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行电子政务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四)推进社会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五)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加强宏观管理,拓宽多种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对生产、流通、金融、人口流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优先领域的信息需求。

(七)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优化环境,引导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并购,推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八)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国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和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九)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2

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

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保证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按照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的原则,优先制定和实施以下战略行动计划。

(一)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把信息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托高等院校、中小学、邮局、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设施,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积极开展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训。

(二)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重点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注重与国际接轨,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立足产业集聚地区,发挥专业信息服务企业的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三)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四)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开发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卫生、“三农”、社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提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成若干强大的、影响广泛的、协同关联的互联网骨干网站群。扶持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鼓励公益性网络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优秀的信息产品,全面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注重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技术发展对网络传媒的深远影响。

(五)缩小数字鸿沟计划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六)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在集成电路(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系统软件、关键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关键装备等涉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加大投入,重点突破,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具有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射频识别等领域,优先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六、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持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顺利部署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

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

把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保障资金,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应用智能工具的水平上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按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关国家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部署,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

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大型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政策。

(二)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运营服务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鼓励和推广各种形式的宽带终端和接入技术。鼓励业务创新,提供市场许可、资源分配、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支持。

研究探索适应网络融合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统一监管制度。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重点,加快转变监管理念。防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逐步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电信业务定价体系。

(三)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健全和完善招投标、采购政策,逐步完善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大国家对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国家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各类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包括基础性标准制定、基础性信息资源开发、互联网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国民信息技能培训、跨部门业务系统协同和信息共享应用工程等。完善并严格实施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技术应用与研发创新、产业发展的协同。

(四)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物品编码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五)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六)加强互联网治理

坚持积极发展、加强管理的原则,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对话、交流和磋商,推动建立公平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运行机制。

坚持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公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治理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网络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七)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统计制度,开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调查,编制信息化人才规划,确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化人才分类指导目录。确定信息化相关职业的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吸引海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参与国家信息化建设。

(八)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密切关注世界信息化发展动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大力促进双边合作。准确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情况,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九)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5

关键词:公平效率结构政府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性时期,从广度上看,我们已经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到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由单纯追求经济方面的GDp转向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深度上看,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切身经济利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已进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信息化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无公平就无所谓和谐;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发展就失去了和谐社会存在的意义;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公平的实现和效率的获取都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秩序,而结构正是秩序的基石。由于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存在许多问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

推进政府信息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传递速度及方式的改变,为拓宽人们的视野、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公平原则的实现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的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特征在于程序和规范,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规范的过程,其结果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以社会主义的平等、民主、法治原则来规范政府行为,而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正是规范政府行为最有效的手段。

政府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以电子政务为标志的政府信息化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化的进程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地推进传统的行政组织的改革,使行政组织趋向精干、高效。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行政组织的重构,使传统的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扁平化。在政府的管理体系中,中间管理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容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信息技术使决策层与执行层直接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中间管理层的减少和撤销也可以减少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要的行政人员。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立全新的行政模式奠定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等信息技术,为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次,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行政运作效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政府文件、公告、通知等,使公众能迅速地得到政府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安全技术,将政府内部的信息在网上传输,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或反馈信息。政府部门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

第三,降低了政府的行政运作成本,解决政务边际成本递增问题。公众对政府的要求是公正、高效和廉洁。降低政府的行政运作成本,是政府信息化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之一。在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得以优化,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得以提高,因而会大大减少行政的运作成本,以至致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政务边际成本递增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各个社会层面的核心管理领域,而政府的信息资源也已经成为了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资源和依据。因此,政府有责任向社会开放信息资源,包括统计数据、计划数据、政策、法规、国际协议数据、管理统计数据,等等。应该通过建立一个稳定、可靠、规范的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渠道,让大量的政府信息资源能为社会所用,成为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工具,顺应政府公开施政的国际趋势。

推进政府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金字系列工程,一个是政府上网工程。在金字系列工程方面,主要包括: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和金税工程。这几项工程在政府的推动下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上网工程是由信息产业部和相关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建设的。目前,国务院几乎所有部委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省市区政府也建立了政府网络系统。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对政府信息化认识层面的问题、体制层面的问题和技术层面的问题。

关于对政府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政府部门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即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服务将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必须以政务信息化的推行为契机,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塑。目前,在这个方面比较突出的主要问题是观念滞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向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应该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可是很多干部并没有这种服务意识。同时,政府的工作程序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政府的工作条例中,只有信息保密制度,却无信息资源开放的制度和规定,这种政策上的不协调也在严重地制约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服务的进程。

关于现存体制对政府信息化的影响

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无不是以法律、法规作为对信息化进程的规范和保障。以美国为例,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书削减法》(paperworkReductionact)。该法案是一部完整的有关现代政府信息收集、维护、利用和传播的法律,它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制定了对政府信息资源实施管理的具体框架,要求将政府信息管理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书削减法特别提出了“制定和推行统一、连贯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要求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局长监督这一过程,促进信息管理原则、方针和标准的运用。由于我国在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规范化进程。

关于政府信息化中技术层面的问题

对于现有的信息资源而言,如果能够推进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既可以有效整合原有资源,又能及时开发更新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关键是树立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理念,摆脱只注重局部应用或以网络为核心的观念,将各个政府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后台集中和统一管理。一个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政府的内、外网资源,提高政府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形成具有高度互动与协作能力的政府对外办公环境。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是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重点是解决好对分布在政府内网、外网和因特网上的多源异构数据源的整合;二是建立灵活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机制,使数据获取源、信息管理数量以及信息输出接口等都具备可扩展性。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三是建立迅捷、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信息的安全保障系统举足轻重,安全机制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保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管理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没有确立子系统之间的有效组合结构和形式。这个问题需要权威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规划来加以解决。

以上三个层面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大推进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而不是现代化的内容。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是发展中国家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极好机遇。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高效率,要依靠信息化来实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化就是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过程。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式。我们现在面临着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因此,通过政府信息化进程逐步规范和重塑人们的社会行为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信息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针对我国的国情,研究政府信息化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影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关键指标发展阶段

一、引言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政治、社会等飞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的龙头,不仅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其他信息化领域发展的带动者,而且在促进各国政治理解、相互尊重,促进经济均衡、普惠、共赢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价值已经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从欧盟、美国、加拿大等电子政务领先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到,绩效评估在提高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应用效果方面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欧盟对所有成员国的政府在线服务评估,共享了建设经验,推动了区域政务服务的网上统一,加强了成员国在各领域的合作。美国通过“绩效参考模型”和“电子政务记分卡”,评估联邦电子政务绩效整体水平,有利于政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建设思路。加拿大的“政府在线项目绩效评估框架”,从用户的角度评估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网上服务的公共价值,推动电子政务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

二、我国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

通过研究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到,以关键指标衡量发展水平是通用而客观的做法。因此,可以借鉴这种评估方法,结合我国特色,设立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关键指标。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发展水平的评估也应系统而全面。研究显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网络环境、政府网站、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保障环境,它们基本构成了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全部内容。因此,选择这五个因素作为我国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可以全面评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总结建设经验,发现问题和缺陷,促进电子政务稳定持续发展。各关键指标及评估要点如表1所示。

⒈网络环境

网络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它将电子政务由一个个孤立的点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互联互通、提高政府协同办事能力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必须要建立起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部门业务互联互通提供畅通的网络环境。设立网络指标,旨在评估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准备状况和利用程度。

网络环境的评估主要包括建设和应用两个层面。建设层面的评估内容指已建网络覆盖情况,分为两个评估要点:一是网络纵向覆盖率,主要评估所辖地区政务网络的覆盖范围;二是横向接入率,主要评估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络接入情况。应用层面的评估内容是已建网络的利用率,可以由两个要点进行评估:一是带宽使用率,根据网络带宽使用峰值与实际租用带宽的比值确定;二是承载应用系统量,通过政务网络上承载的各级党政机关的应用系统数量来衡量。

⒉政府网站

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通过登录政府网站获取所需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所偏好的方式。政府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主要窗口,它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重要平台。设立政府网站指标,能够反映出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手段服务社会公众能力的高低。

目前,“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的中国政府网站三大功能定位已经被普遍接受认可,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基本依据此原则开展。因此,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信息公开功能完善程度主要通过领导与机构职能介绍、工作动态、法规公文、人事财务、办事规程等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来体现。在线办事功能完善程度主要通过网站在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人性化程度来体现。广度方面评估网站按用户对象生命周期全面整合办事资源的情况;深度方面评估实现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查询和在线办理等功能的事项数量和服务质量;人性化程度主要评估网站是否能够考虑用户使用习惯、提供易于使用的展现形式和服务组织形式。公众参与功能完善程度主要评估信箱、访谈、调查、留言论坛等互动渠道的建设情况,以及政府网站在加强政民沟通、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⒊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发挥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设立应用系统指标,能够反映政府业务信息化程度,体现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效果。

应用系统指标的评估要点,包括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和发挥效果情况两个方面。应用系统建设情况主要评估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支持各项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支持业务应用的广度指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政府业务数量比例;支持业务应用的深度指主要的政府信息化业务在线处理各项功能的情况。应用效果情况主要评估电子政务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带动信息化发展等四个方面发挥的作用。

⒋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

信息资源的评估主要包括开发利用情况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主要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业务部门的信息实现公开、共享的比例,二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利用情况。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评估也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安全机制、设施的建设情况,二是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措施、办法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⒌保障环境

电子政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必要的资金投入和健全的人才队伍。设立保障环境指标,旨在评估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规范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保障环境主要考察电子政务相关的制度规范、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人才队伍的情况。制度规范评估了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制度措施、标准的建设和实施情况。组织协调评估了电子政务领导、综合协调机制的建设和发挥作用情况。资金投入评估了建设和运营维护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社会化情况。人才队伍评估了公务员培训情况以及技术队伍建设情况。

三、我国地区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估发展水平,而是为其进一步发展总结经验,提供借鉴。由于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不一,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一致,因此,应当对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阶段划分,针对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前述的五项关键指标的不同实现程度,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将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分为起步、发展、提升和普遍服务等四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重点建设内容各有侧重,实际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⒈起步阶段

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以网络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政府网站功能以信息为主,信息量较少,更新不及时。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办公自动化为重点,政府业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起步。资金投入总量较小,制度、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等保障机制基本缺失。

⒉发展阶段

以重点应用系统为主要建设内容。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覆盖比较全面,但利用率有待提高。网站信息功能比较完善,具有较高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初步具备了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功能。部分部门和业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所提升,但整体仍有待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较大,但运营维护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⒊提升阶段

以加强应用系统推广和业务协同为重点发展方向。网站信息规范、准确;在线办事服务丰富,资源得到了较好整合;公众参与程度高,互动效果显著。电子政务相关制度完善,标准应用水平较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大,且运营维护保障机制相对比较完善。

⒋普遍服务阶段

实现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融合发展,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信息化惠及全民,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高。

各发展层次的主要特点参见图1。

四、地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操作实施

上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仅是一套通用模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关注。同时,要根据地区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从加强建设和应用指导的角度出发,相应调整关键指标的评估内容和权重,要有所侧重。

⒈界定对象

作为一套通用模型,此套指标体系既能用于对省级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绩效的评估,也适用于地市级、区县级的评估。但是,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重点并不相同,评估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因此,要明确界定评估的对象,根据对象选择恰当的评估内容。

⒉培训动员

由于各部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自查负责人对指标体系不了解,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填报内容等理解不一,以致相关信息数据填报的口径不一致,评估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在各部门、各地区开展自查工作之前,应对相关人员组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培训,统一评估思路和方法,提高评估工作质量。

⒊采集数据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原始数据采集主要依靠各部门、各地区自查,主要采用调查表和撰写自查报告两种方式。由于调查表是针对所有评估对象下发,具有统一模式,不能涵盖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多数有部门、地方特色的做法和应用效果难以在调查问卷中体现。因此,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地区更加全面地检查自身电子政务发展情况,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总。

作者简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字图书馆;高职院

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随着计算机网络等高新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作为当代重要的“智力资源”、传播和交流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旨在“帮助人们充分利用人类已有知识”的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工作内容、技术服务手段、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等,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信息的生产、储存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信息资源以难以比拟的优势,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

用“数字图书馆”做关键词检索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以得知1994年国内的期刊中开始出现了“数字图书馆”这个名词,报道了美国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设计的消息。当今社会与“信息(information)”二字密切相关,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数字化信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藏书资产相加和学术成果的数字存档,还是支撑这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至关重要的要素,因此,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关键。网络化、数字化、无形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趋势。

一、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对于众多学者来说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一致公认的定义:有国外的美国说,由国内的学者研究,本文采用赵媛的说法:数字图书馆是拥有庞大数字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传统图书馆基本功能(使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贮存与传播),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社会大众提供超时空、高效便利的信息服务的机构。因为它首先考虑到了与传统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就不能称其为数字图书馆。其次,他还考虑了与其他网上信息服务机构的不同(数字信息资源容量、服务对象、普及化程度、服务方式等),最终是考虑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等等。总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本质特征是数字化资、网络化存取、以及分布式管理,其核心理念是共享、合作与服务。

二、南化院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

南化院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与全国很多高校一样,经历了手工、自动化、数字化、数字服务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如图1揭示了此过程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拓展服务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图2则描绘了这一发展过程中:自动化系统是手工与自动化的分界点;数字资源系统是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分界点;数字服务环境是数字化与数字服务的分界点。图书馆目前应是处于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阶段。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化与数字化的结合,催生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将传统图书馆馆藏中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转换成数字化信息,从而能够用计算机检索和读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与存取;另一种是搜集已经数字化了文献信息,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文献资料等,还有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书籍—电子图书。这两种途径不仅涉及文字信息的数字化,还涉及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的数字化。

从我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来看:在纸本馆藏资源建设方面:以新馆建设为挈机,更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2004年正式投入使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汇文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进行图书采购、编目、流通、期刊网络管理,opaC,的正确使用减少了书目检索时间,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师生在网络上查询所需借阅的书刊,实现了江苏高校书目数据库联检、联查,高校间馆际互借、互阅,使江苏高校馆藏资源共享。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读者使用信息信息资源以图书、印刷本期刊和工具书、数据库为主,已使用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CnKi、读秀等几种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检索系统等几种的试用数据库。在文献检索建设方面: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加强提高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处理好手工检索内容和计算机检索内容的关系,使两部分内容合理融合,手工检索是文献检索的基础,计算机检索是文献检索的重点。计算机检索包括:计算机检索系统、数据库信息资源检索与获取、网络检索工具和网络信息的检索及获取。

下面重点介绍“读秀”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首先登陆,进入读秀首页,在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查找你要书目和全文的相关信息。

1.全文检索

选择“全文检索”后,在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即能搜到包含关键词的所有图书、期刊论文、报纸等信息。检索结果如下:

检索结果:

(1)左边显示与关键词相关的条目,图书会显示关键词的章节,点击阅读本页。

(2)右边显示与关键词相关条目出处的分类条数目,点击分类名将显示一系列出自该类目下的条目。

2.检索图书

检索类型选择图书后,在检索框输入书名或关键词,检索结果将显示包含书名或关键词的所有图书,并有图书的简略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击书名,将会看到该书的详细信息。

(1)“读秀”与“超星数字图书馆”进行对接,若显示“全馆电子全文”,则点击,反之则没有收藏此书。

(2)点击“图书馆文献传递中心”进入图书馆咨询服务。

数字图书馆旨在将各种各样的技术融合早图书的工作环境,并探索在电子和印刷的双重环境下将系统和服务结合起来的集成系统服务。它既包含纸质资源的传统图书馆,还包含电子资源的虚拟图书馆,为此,图书馆需要在服务观念、服务方式等对现有的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形成能有效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虽说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延伸和发展,但两者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馆藏资源的组织及存在形式的不同,以致两者其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传统图书馆的一切活动是有形的,而数字图书馆的一切活动是无形的,数字图书馆的实质是应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全国乃至全球性开放的服务,达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能够扩展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突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便利。

参考文献:

[1]赵媛.数字图书馆法律问题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

[2]王启云.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11-13.

[3]储荷婷,张茵.图书馆信息学[m].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7,7.

[4]毛恒生.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65-67.

[5]张晓林.图书馆创新服务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88-189.

[6]朱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之探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72.

[7]储荷婷,张茵.图书馆信息学[m].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7:37-38.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8

[关键词]诚信社会和谐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14-01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再次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而言都可谓意义重大。

一、诚信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就崇尚“和为贵”,然而“和”以“诚”为要,“诚”是“和”之首、“信”是“和”之根。从诚实守信方面来说,诚信贵在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情、实在、实意。而其前提,则是一个“心”字——真心、诚心、善心、良心、慈心。人如若没有“心”——没有真心、没有诚心、没有良心、没有慈心、没有善心,则根本不可能讲真话,不可能做到诚实守信,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因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本,是做事之基、立业之基,甚至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行一致、取信于民,是立党之要、执政之基、威信之本和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乃至于生命力之源。因此,诚信是和谐的核心,诚实守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关键,诚实守信的目的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正是基于此,诚信建设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任务,加强诚信建设也就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当前,社会诚信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于社会诚信本身而言,建设诚信社会比关注诚信问题更具实在意义。没有全社会的诚信作为基础条件,就不能建设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当从打造“信用政府”开始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既是信用体系的制定者,也是确保信用体系正常运转的践行者和监管者,其表率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如果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就会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要想打造“信用政府”就必须抓好决策层和执行层两个方面的诚信建设。一是决策者要确立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恪守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是政府的最大诚信。二是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反思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的背后,无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直接关系。

(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当从培养“公民诚信”着手

马克思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的自律,法律是人的他律。道德自律是出自于人的内心的自觉,而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监督。哲学基本原理靠诉我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他律能否起作用或者起多大的作用,要看自律的程度。所以,从整体上讲社会的诚信主要靠的是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但是也不能忽视法律的作用。法律也能对诚信社会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诚信不只是大家的一种“理想主义”,而应当落实在实际行为。造成意识与行为距离甚远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此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全的诚信机制必不可少。

提升诚信素养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全社会要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的氛围,多树立榜样;其次应该从小事情做起,不要随波逐流,要成为良好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自己以诚待人处事,也能感染他人。三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每一阶段都不能放松诚信教育,老师、家长更要起表率作用。诚信教育不能一味说教,而应多开办讲座,案例分析,组织讨论活动等。现在许多地区就出台了信用评级制度,既是激励也是监督。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加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协调,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也坚信,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了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建设诚信中国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一定会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9

关键词:中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10-02

一、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诚信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持整个社会价值结构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对加强中国特色诚信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

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者。信任是政府存在的基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其中,特别是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因此作为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对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具有基础性作用。

2.政府诚信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

依法行政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行政法制化与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构建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依法行政对于行政执法制度与领导方式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加强和完善了党的领导。而依法行政,首先就要加强政府诚信的建设、公务员及公务员工作内容都要依照法律的程序进行,并且行政机关的决策也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3.政府诚信是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政府的行政权要与公民的公民权对等平衡。而在政府行政的过程中,实现公民的权利的目的,而行政权力则是手段,并且需要行政权力作为保障,才能进一步促进公民权利的有效实现。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进行政府诚信建设时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民的公民权利,同时这也是对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实现的一种有效监督。因为只有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才会更好地去实现公民的权利。

4.政府诚信是我国立足国际的基石

国际地位,一般是指某一国家主体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该国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状态。在这个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年代,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是关键。不可否认政府诚信是相互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才能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扫清困难与障碍,为在国际上长足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二、我国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因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存在着失信的现象,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于诚信建设问题的思考。同样,人们对于政府诚信建设的思考也是从政府行为中的一些失信行为而开始的。

1.政府诚信建设观念相对滞后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各级官僚占据着更为靠近社会中心制度的位置,使得官贵民轻的观念根深蒂固并一直影响着现在许多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尽管我国自古以来始终强调民贵君轻并对行政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但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更有一些思想道德意识薄弱的官员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但没有认真地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反而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之脑后,这种行为把我国政府的诚信建设置于危险的境地。

2.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与连续性

政府决策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履行行政职能的基础。政府决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政府的执政能力。因此,政府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没有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没有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没有有效的民主监督,必将产生决策失误,从而为实现社会发展的政府诚信机制就很难得以建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预见;信息化测绘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50-01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无论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酝酿、开展国家技术预见活动。当前,技术预见活动不仅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开始得到诸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视和运用,全球性的技术预见趋势已经形成。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测绘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测绘现代化已全面完成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正迈进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以便调动全局力量,集中有限资源在重点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本文针对信息化时代测绘发展的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了未来15年影响测绘发展的12项关键技术。

2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做好信息化测绘关键技术预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1)数据获取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包括快速卫星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等,可以动态和快速地获取测绘定位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测绘需要的数据。2)数据处理自动化在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应用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或实时处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紧迫需求,满足地理信息快速更新、实时更新的需要。3)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传输交换和服务主要在网络上进行,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浏览、下载和支付,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权限范围内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是信息化测绘的突出标志。4)信息应用社会化地理信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更加多样化,企业成为服务的主体,地理信息应用无处不在,地理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信息化测绘重大关键技术遴选的基本思路

1)要与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相衔接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科技发展必须与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总体规划紧密衔接。为此,要加强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的相关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的衔接。2)要符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内外测绘正朝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产品知识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影响测绘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必须是能够有力地引领和推动测绘信息化发展的、能够使测绘保障服务手段和方式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核心技术。3)要综合考虑各类技术的代表性和前瞻性为使所遴选的技术更具代表性、前瞻性、影响力、全局性和实用性,需加以综合分析和统筹考虑。本文研究提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极具前瞻性和国际前沿性的技术。

4信息化测绘的重大关键技术

1)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维护技术是指构建和维护与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精化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天体参考框架构建技术、高精度卫星自主定轨技术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自的测绘基准体系,地心坐标系统取代参心坐标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现全球高程系统的统一已不是遥远的将来,利用地面跟踪卫星的观测资料发展全球低阶重力场模型和高精度全球大地水准面正方兴未艾。该项技术的实现,将把传统的参心、局域、静态的测绘基准体系改建成具有高精度、全地域、动态、多功能、三维、地心等特点的新体系,实现对地球形态完整和精确的认知,带来大地测量领域的历史性进步。2)卫星精密测高技术卫星精密测高技术是指基于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和广义相对论理论获取高精度海拔高程的技术的总称。3)综合导航定位技术综合导航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单点快速高精度定位技术、地下智能探测和定位技术、水下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等。4)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多传感器集成技术、传感器时间和空间同步技术、系统检校技术、地理参考技术、道路几何特征的快速重建和交通标志的自动提取技术等。5)主动遥感测图技术主动遥感测图技术是常规可见光红外遥感的重要补充,指利用不同载体搭载的传感器向地面发射电磁波,根据地面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对地面进行成像或建模的技术的总称,可分为激光遥感成像技术和微波遥感成像技术两大类。6)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是构建智能对地观测系统(ieoS)的重要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小卫星技术、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处理技术、数据高速传输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当前,智能对地观测系统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际,卫星编队与组网技术已从设想发展到试验探索阶段,小卫星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

6结束语

本文在对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体系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RS/GiS/Gp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的优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3S集成技术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技术方法与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县级110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更新。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图件更新作业特点,构建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软件系统,将整个图件更新作业流程一体化功能集成,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对软件优化和完善,满足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应用需求,实现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快速更新。

参考文献

[1]曾钰,等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更新方法优化研究[J]遥感信息,2006,(3):22-25.

[2]张继贤,杨贵军单一时相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自动检测方法[J]遥感学报,2005,(3):29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