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资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9:16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1

【关键词】国有农场;劳动力资源;再就业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有农场改革、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入,第一产实行先交钱后种田,农场国有农田推行租赁承包经营,第二、三产业国退民进的政策有效实施,使国有农场总体上摆脱了经营困境,从而使国有农场步入良性循环发展道路上。另外、上世纪80年代一般是国有农场人口出生高峰期,到现在正是就业高潮,因此,农场伴随大量剩余劳动力产生和自然新生劳力增多,使得农场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加剧十分突出,就业压力空前巨大。为了促进农场劳动力就业,加快农场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农场劳动力资源,拓宽农场职工增收领域。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国有东辛农场农场进行了调查。

一、东辛农场劳动力就业现状

到2006年底,东辛场总人口36922人,其中,小城镇人口13600人,转岗职工5490人,有劳动适龄人口21613人、有职工身份人口9582人,其中,农业在岗人员8849人,非农在岗人员462员,离岗自谋职业人员271人,无职工身份人口12031人,其中,各类在校生6812人,灵活就业人口2969人,未就业人员2250人。全场现有耕地面积15.42万亩。人均耕地4.17亩,有劳动适龄人均耕地7.13亩,职工人均耕地16.09亩,人少地多,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为农场今后农业集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自然有利条件。农场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0.9%、15.8%、10.2%,在第一产业就业例明显偏高。从2000年以来全场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5000人,其中,劳务输出2600人。

近年来,农场农业上劳动力向二、三产非农产业转移数量逐年增加,但劳务输出增长速度不快,农场三化建设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水平较低,农场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寻求就业岗位,尤其是新生劳动力资源.据调查,目前东辛农场农业剩余劳动力约在2000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高效化发展,农场剩余劳动力还继续增加,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解决农场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增加农业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保持农场经济稳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职工增收、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作为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结合农场经济结构调整,从政策、项目、资金、机制等方面加强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快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以就业促进职工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十一五”期间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以招商引资、大力培养和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劳务输出为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逐步形成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力争全场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不少500人,使适龄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35%、40%、25%,使农场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东辛农场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由于诸多因素,东辛农场目前仍有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经调研分析,东辛农场劳动力转移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以几方面问题:

1.就业观念滞后。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家庭女方一旦到了法定年龄,除了在外上学以外,大多数在家结婚生子,不愿外工务工,而小孩大了的职工,虽可以外出劳务,但年龄偏大没有单位录用。

2.整体素质偏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虽然目前农场劳动力素质较以往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但从总体素质来看,仍然较低,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不足20%,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这是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3.制度因素制约。目前的户籍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场职工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场职工进入城市劳务,在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使农场职工在城市就业的成本加大,收入偏低。

4.富裕职工增加。随着农场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富裕职工增加,“小老板”占据一定比例,妻子在家“养尊处优”。东辛农场现有挖掘机、平板车、集装箱运输车、推土机等大型机械1000余台,这些家庭大多经济状况较好,一般丈夫在外赚钱,妻子在家相夫教子。

转贴于5.“惰”性思想严重。少数职工“大钱挣不到、小钱不愿苦”,宁愿在家吃父母的退休金,也不愿外出打工。去年九月份南通海林集团来东辛农场招工,经选拔,13名职工被录用,但由于怕吃苦,目前仅一名职工留在海林继续工作,其余人员均当了“逃兵”。

四、促进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东辛农场党委已把扩大劳动力就业作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场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在场工会专门设办公室,统筹规划,组织制定政策措施,督促工作落实,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做好农场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农场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处、社会保障科、工会等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2.积极拓宽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东辛农场党委结合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策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首先,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减少一线农业职工人数,使其快速转移到其他行业,加快养殖业、林果、蔬菜、花卉、苗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其次,由于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逐渐成为农场就业的重要渠道,农场非公有制经济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农场非公有制企业多半是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进入就业的门槛也比较低,对于大量吸纳一般劳动力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农场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场内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底场内发展了40余家民营企业,行业包括机械、食品、鲜奶加工、玩具、动物饲料加工、轧花、刺绣、大型工程机械等部门,增强了农场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再次,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健全市外、省外、国外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境外就业空间,组织更多农场剩余劳动力到市外、省外、境外从事各种劳务,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3.改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农场不定期以广播、电视、画廊等媒体和请外出务工人员现身说法,面对面回答在家未就业人员的外出务工的顾虑,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改变“离土不离乡”思想。

4.开展实用性职业培训,提高农场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农场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培训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尤其是科技培训,对于解决再就业问题非常重要,这等于为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击附上了一个救生圈,增强了生存的本领和成功的希望与信心,形成以培训就业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重视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劳动者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加强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这是减少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教育为手段,以培训质量为根本,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培训机制。仅2006年全年东辛农场工会配合农场职教中心、农服中心、社会保障科等部门举办十多期技能培训班,共培训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工特种职业等职工3600人次。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2

关键词: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30-02

云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庞大的农村人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全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7%,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云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必由之路。认真研究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对于尽快实现贫困地区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力资源开发较差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经济落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必然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因此,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二、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为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农村一般劳动力,可分为自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还有剩余劳动力。也指在农村社会生产中自然形成的可以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人口。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培训、改革、引导、整合等措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投资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根本动力。那么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如何呢?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8年末,全省人口为4543万人,农村人口3043.8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下同)为2002.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8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5万人。

2.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1/3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不足初中毕业的水平。

3.农村人力资源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资料显示云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53.8%;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85.7%,只有14.3%的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程度低是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因素,部分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有限,存在隐性失业问题。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

4.农村就业人口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三、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贫困地区唯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建立起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才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源开发仍处在较低层次。

第二,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但质量低下。云南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第三,农村人力资源比例严重失调。贫困地区的一般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规模大,但劳动力的低效率使用甚至闲置与高素质劳动力的极端缺乏形成强烈反差。农村工业经济落后,乡镇企业滑落,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无处很好就业,形成了剩余劳动力浪费或闲置。

第四,农村人力资源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相差很大。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一年内参加过培训的农业劳动力比例都在30%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比例5%左右,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比例更低和时间更短。

四、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如前所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无处不反映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上,当今,农村人才奇缺,但低素质的劳动力又不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尤为迫切。

1.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全面振兴农村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也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对农民首先进行文化教育,才能使其掌握科学技术。

2.强化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开展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3.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云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省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市县。

4.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人才信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举办各种人才交流会。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参考文献:

1.牟秋菊.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

2.曹应科.浅谈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甘肃农业,2008(4)

3.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许文兴等.试论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5.朱炎洁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4(5)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3

内容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也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包括地区、部门(及行业)、职业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应大力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补与流动,扩大城乡就业空间,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路径

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分为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模式。城乡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主要是指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在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政府除了通过制定政策和管理条例、财政拨款等方式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引导外,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划调配,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以及经济杠杆作用、等价交换原则等市场因素,影响和推动城乡人力资源的流动和调整。目前,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仍然是以市场配置为主,行政配置为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将愈益成为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还可以分为地区、部门(及行业)、职业配置三个方面。城乡人力资源的地区配置,是以一个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结构与数量现状为基础,以该地区物质资源和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城乡人力资源迁移以及对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相关人口政策、劳动力政策的调节实现的。城乡人力资源的地区合理配置,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

城乡人力资源的部门或行业配置,是国家以及各地区经济决策机构直接关注,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劳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等多方面参与,根据经济发展规划、需要,对城乡人力资源在部门、行业间的配置。人力资源部门配置要以经济发展重点行业为配置主要目标,依据各部门的劳动、资本、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后加以确定。一般来说,新兴部门比传统部门的人均资本占有量要高,因此,对新兴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劳动力。相反,一些产品生产技术简单的部门行业,投入单位劳动力所伴随的资金较少,但这种行业在同样资金条件下却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城乡人力资源的职业配置,反映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在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职业配置时,首先要从职业类别方面区分,然后按照职业职位的需求,分别投入符合该类别、等级的人力资源,并考虑在可能条件下的职业替代,以此来弥补某种职业的供不应求现象,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解决人力资源职业合理配置的根本所在是科学的预测职业需求,从而合理安排教育规划,适时适量地培养出将来所需各类人力资源。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路径

(一)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补与流动

当前,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互补的自主组织。培育农村现代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农民最大弱势群体处境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自主组织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职能的补充。现有的农村民间组织,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问题显示出了其简便、灵活、高效、低成本运作的优点。这些特点在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中可以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动,实现城市人力资源农村配置,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自主组织还可以参与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实施、监控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产业配置。

当前,要实现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资源进行整合,正确定位它们在市场、社会中的作用,实现其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升级,克服其在管理中松散的弱点和服务的单一性所导致的高风险,增强它们在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中的决策咨询、政策宣传与实施、矛盾疏导、民意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灵活、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的服务,有效增加农村福利,减轻政府负担,降低政府运作的成本。

此外,要实现城市人才资源的农村远距离使用。城市人力资源农村远程使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城市人力资源总体表现为脑力劳动的特征,这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农村远距离使用提供了可能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之一就是脑力劳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劳动地点与劳动者所在地点分离,这种方式、手段就是当前蓬勃发展的通信、网络技术。当前科技的发展使脑力劳动受到的地域限制越来越少,从而也使城市人才资源的农村远程使用前景可以期待。城市人力资源的这种远距离配置、人岗分离配置是城市人才资源愿意接受的方式,这使得城市人才资源远程使用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农村也需要城市人才资源的远程使用。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全国农民数量大,急需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网络培训,所需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农民能够在农村本地就地培训,时间上也可以灵活选择。

(二)扩大城乡就业空间

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创业,形成一个想创业、有机会和能力创业的就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实现培训、创业、就业三者的良性互动。创业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改革税收政策,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行政收费减免优惠等,以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税收政策要继续鼓励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的目标。政府还可以通过直接扩大财政支出,直接拨款以补贴的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就业。

另外,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小企业成为当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旅游、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制度

实行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可增强其危机感和上进心,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通过岗位轮换,为公务员搭建实践的平台,可以加强公务员的实践锻炼,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体表现在:

第一,使城市公务员的社会资源用于解决农村问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公务员掌握着较多的信息资源,同时他们相对于农村公务员具有更高的知识管理技能,实现城乡公务员的岗位轮换将使农村可用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倍增。

第二,使立法机构中有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公务员很少能直接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城乡岗位轮换可以使城市公务员体会农民的需求,使立法机构能更多地反映农民的声音,体现和维护农民的利益。

第三,最大化公务员的效能。当前高素质、高技能的公务员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公务员急需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可以使城市公务员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提高农村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四)健全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服务网络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各行业、企业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和人力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此,应积极改进我国人力资源信息网,扩大人力资源信息网的信息容量,提供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分析的信息。

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共享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互联网的巨大容量以及信息交互简单、快捷等特点,非常适宜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存储、传递和共享。因此,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必须加入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人力资源网络市场将成为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为人力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此外,应当统一信息管理,使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源状况,并做出预警。政府可以根据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调整需求结构,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引进,根据人力资源余量有计划地进行相关产业的调整,推动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使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高度适应。同时,个人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使就业的预期和就业选择更适合市场需要。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城市及非农产业对进城农民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没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建筑、运输等部门从事体力工作,工作时间长,但收入却很低。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长期性考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都是当务之急。

对农民工的培训要解决好培训费用、培训课程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农民工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不会支付培训费用,因而农民工的培训费用应该由政府和农民工来负担。要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应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制定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培训网络。统筹城市过剩教育资源,针对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政府投资,各部门实施的方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农民工转变择业观念。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坚持适应市场劳务需求,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形式,完善委托定向培训机制。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m].巴蜀书社,2003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4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人力资源也逐步成为继自然资源之后,又一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并进行激烈争夺的战略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时,指出“‘三农’政策不能见物不见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让农村劳动力升值,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共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在农村,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同,但是中国人力资本数量大,劳动力素质低下,开发引导不够,造成大量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据联合国统计,当今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4以上是文盲。据统计,在中国有1.8亿文盲、半文盲,而且还未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中国劳动力就业人口中,有60%左右的属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人力资源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人力资源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可直接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口的生产能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农业是集约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是一种内涵式农业发展方式,其特征是通过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可见,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实行农业产业化,将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要具有多样性,即要有大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蕴藏着大批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这些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而这种转移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建国以后,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投资欠缺。而且政府的投资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由于中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结果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被多次拖欠的现象。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个任务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拓宽消费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发展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产业,增加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就可使教育产业成为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合格人才。

2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脱节,农业管理型人才短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没有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观念,把提高学生的农业技术理论和成绩作为教学的宗旨,导致学生一味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同时,由于国家就业政策对学生学历要求的提高,使学生把提高学历,考上高一级学校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忽视实际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一旦学生真正进入生产领域,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农村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片面地强调农业技术教育,而没有意识到农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农村管理水平有限。另外,农村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更愿意进入城市或进行非农业生产领域,这也是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2)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农民的无序涌入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城镇化,即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的规模,使农村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步子迈得太大,在城市的规模、容量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城镇人口的比例,使人口与经济支撑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种社会问题纷纷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3)跨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民工浪潮席卷全国,“打工经济”在一些地方很是兴旺,甚至成为地方致富的主要途径。“民工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大批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和儿童占很大比重,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经营向粗放型发展,产出率很低。但由于信息不畅、输出无序,且民工多从事体力劳动,同时大批劳动力向外流动,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和未成年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使农业经营愈来愈粗放,生产率进一步降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依托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即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信息和资金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以扶持,加大教育投入。还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依托政策扶持,对投资教育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专项管理和监督。各地方政府还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各级、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实行农、科、教结合,促进教育、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应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2)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纵横交错进行,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体系以及农村人力资源使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条例。还要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

(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大量人力资源。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过程中,种植业劳动力投入过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约60%从事种植业,即2.4亿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约有1亿劳动力资源剩余,而城市劳动力吸收已趋饱和。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立足于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加快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方面,可培植一批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业,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将产业链与职业链相链接,形成互动。政府要对新建产业从政策上、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直接进行一些实用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带动乡镇农民致富。同时,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让农村学生利用农闲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并取得文凭,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能顺利有效地转移到其他产业中。

(4)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我国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基本上不直接在农村劳动,教育结构与农村实际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增设相应农业技术课程,把农村学生掌握将来在农村就业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首要目标,把教育目标由提高升学率转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业职业学校应当与农技推广部门紧密结合,把农民真正需要、能给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适用技术传授给农民。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初级和中级生产技能的农民技术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5)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人才供给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改变现行农技推广模式,加快农技部门市场化进程。制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引导高素质专业人才流向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恺,李崇光,余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43-45.

[2]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40-43.

[3]吕海泳.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是促农增收的突破口[J].农村?农业?农民,2004,(5):19.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3]。

1.2.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6

1.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湛江市立于祖国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交界及雷州半岛处,辖3市2县5区,87个乡镇,13233条自然村,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有大量丰富的资源。本市总人口达71671万人(2013年),占广东省总人口的67%,农村人口4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占广东省总农业人口的1067%,其中约有20397万农村劳动力。而湛江市耕地面积473万顷,这样的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是极其不协调的,仍存在大批待转移的农业人口。因此,湛江市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底本事总农业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的7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140多万人,青壮年有80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58%,全市人均收入不大1500元的农村贫困户有1667万户778万人,其中劳动力278万人,已输出775万人,还有515万情况年劳动力亟待输出。湛江市城乡协调要破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从推上解放出来,增加劳务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979万人,占366%;小学文化程度8125万人,占3035%;初中文化程度14529万,占5426%;高中文化程度2886万人,占10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56万,占096%;经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不到5万,“二多一少”的问题比较严重。

1.3转移的行业和领域狭窄、单一。据统计,湛江市农村从业人员225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428%。按三大经济产业分,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3%;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01%;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占4116%,主要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具体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为从事餐饮、家政服务、建筑、保安等,工资待遇不好,职业稳定性较差。

1.4转移流向以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主。统计资料显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433%,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90%,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641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仅占164%。可见,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同时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资源和收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而广东本来就是全国发达的省份,所以本市富余劳动力不是在家自主创业就是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谋出路,市外省内的劳动力有60%以上都是流向珠三角地区。

2.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国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重新认识,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趋于上升,但在转移过程中,湛江依然面临着巨大问题和障碍。

2.1墨守成规,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湛江市三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一直重点发展农业,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由于企业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之后和产品技术开发落后等原因,湛江工业几乎萎靡不振。

2.2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全省来看,湛江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10,但2008年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9%。本市近年来工业结构重工化倾向明显,钢铁、炼油、港口屡屡上马,对农民工那样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偏少。另外,县域经济也较落后,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2.3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如上分析,湛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级素质较低,初中生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很难适应非农产业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要求,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已转的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相比,无论从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还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择业能力都较弱,转移难度更大。

2.4劳动力区域性流动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据典型调查估算,湛江市外来民工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员急剧上升存在矛盾。一方面城镇每年增加一批待业青年,一方面由于企业改革、优化组合,部分职工下岗,等待新的就业机会,使待业人员增加,城镇给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机会就相对紧张。

3.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湛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3.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湛江有广东省最大的人均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是广东海洋产业调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湛江市应抓住深蓝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海洋加工业、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加快以农村旅游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湛江市蓝色海滨游、绿色生态游、红土文化风情游都甚为著名,如观海长廊、湖光岩地址公园、雷州古镇等;同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湛江市,海鲜饮食、水果加工业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3.3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湛江城镇化率仅为389%,远远低于省平均水平,位于广东省倒数第3。因此,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创建农村工业园区(如已成功形成的廉江九洲江工业园、吴川经济开发区裕康工业园),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模式;同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吸引民间资本,加大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逐渐推进湛江城镇化建设力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容量。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1.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

1.2.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8

[关键词]农业人口;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

不仅在我国,全世界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种人口流动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产生众多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将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能够帮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从而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

一、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内涵

劳动力资源档案是宝贵的历史材料。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人们记录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劳动力资源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历程,这就形成了劳动力资源档案。劳动力资源档案对掌握历史、了解现实、制定规划与政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劳动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就在于建立可信的、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从全面掌握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之后,还能够对单个劳动力的个人历史与工作经历进行了解,从而有利于就业保障服务的开展。劳动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为劳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所以,应该坚持“服务民生”理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资源档案积极改进服务的形式、提高服务的质量。www.133229.Com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立足于民生开展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立足于法律和规范制定档案管理程序。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有利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更加顺畅、更加规范化,从而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农村剩余人口外出务工的途径比较单一。从前,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多经亲友介绍。虽然现在的农民工渐渐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的求职意愿相符合的单位,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缺少沟通,这就进一步导致了招工和用工缺少针对性。这一方面不利用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面还会使用人单位的成本增加。要将劳动力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就必须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一方面,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对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掌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能够方便地了解到农民工的信息,从而提高招工效率。

(二)有利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农民工大多来自于闭塞、贫穷、落后的地区,而且普遍学历不高。因为受教育程度有限,所以农民工的知识储备不足、个人素质不高。这大大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学识有限、素质不高,很多农民工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也缺少一技之长,只能依靠出卖廉价劳动力来赚取生活费用。如果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每个农民工的个人资料、特长和工作经历都能为用人单位所了解。由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被选择的位置,所以会有压力催促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农民工在城市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他们在城市中工作,但是户籍在农村。由于缺少人事档案资料,农民工的权益一直难以被社会保障体系所认可。目前,农民工权益受到侵犯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之后,用人单位就一定要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的人事档案,以此作为双方法律关系的证明。如果用工单位没有充足的反证来驳回农民工的请求,又无法提供真实的档案,则会承担法律责任。

(四)是国家应对突发性事件、重大疫情和流行疾病的需要

一旦发生疫情,农民工可以凭借人事档案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身体检查。这样不仅能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又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大规模扩散。

(五)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由于农民工缺乏组织性,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在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农民工的暴力讨薪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的了不稳定因素。如果建立起

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既能强制用人单位约束自己的行为,又能够使农民的社会归属感提高,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的管理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1.劳动保障信息管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各种数据库来反映劳动保障工作的专业管理情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体化,推动就业保障工作的开展。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要做好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依托计算机信息系统,收集劳动力供求信息,帮助有需要的单位寻找合适的劳动力,为有求职需要的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就业渠道的畅通,从而促进劳动就业的市场化。

2.档案网络管理

就业服务机构应该通过改革,提高文件的归档质量和归档率,进一步加强档案室与文书部门的联系。同时,要开通档案目录平台,实现各类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传递,以促进档案馆与档案室之间联系的顺畅。实现档案的统计、查询和检索的功能管理。通过网络渠道对劳动监察、劳动服务和劳动就业方面的文件进行公布。

3.三级工作网络信息管理

我国要建立“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存进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就要充分发动各级单位力量,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协作。建立起一个由各级劳动就业机构组成的网络,实行逐级负责,分级管理制度。

(二)以劳动力的档案为基础,提供就业保障服务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劳动就业保障机构可以在各种资料中取材,编写并印制出一批宣传劳动保障政策的单页或小册子向民众发放,或者用建立一个固定的宣传区域,向广大农民工宣传就业保障服务的内容。

2.借助档案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

利用档案,对不同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整体的了解,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并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以建立专业档案,对劳动纠纷进行有效的调解和仲裁。通过统计劳动力档案和专业档案,就业管理机构可以定期为政府提供失业、就业档案资料,并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提出就业援助策略、修正技能培训和专业指导的工作方法,对失业保险的发放问题,从而对劳动就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就业管理机构还可以及时将各种人力资源信息向上级的管理部门反映,劳动保障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没有后顾之忧。

总结:

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建档管理,既是对劳动力资源的一种管理,也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一种保障,是一种社会服务。无论是对民生建设而言,还是对农村的发展而言,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丽华.浅谈吉林省集安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2]宋丽华.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发挥劳动力资源潜力[j].吉林农业,2010,(11).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9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开发对策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的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特征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基数庞大,有明显的扩张趋势。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占世界劳动总数的26%左右,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之和,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01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采用国内人口学者在综合年龄结构、生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后得出的人口预测水平方案,按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割后,再根据届时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劳动年龄人口进行分割,进而得出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估计。

到2010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04%;2015年该比例上升到72.12%:2030年该比例下降为55%。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在21世纪初期有上升。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征

由于基本国情和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素质较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科技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文化程度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虽然2003年比1980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总体上仍然是偏低的。另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为13.1年,英国为14年,法国为13.1年,日本为11.1年,而我国只有8年。因此,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障碍,是我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力科技文化水平任重而道远。

2 经营管理素质方面,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较低。经过几十年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断更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淡薄了。重土轻迁的观念也改变了,哪里能赚钱就到哪里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投身到发展商品经济的洪流中,他们的商品经济观念逐渐树立起来。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集镇的周围地区,农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普遍树立起来了。在中部、西部,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也发展得很快。但在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农业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种植率还很低,多种经营还没有广泛地展开。多数农民筹办的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不高,不能汲取现代管理知识。而以传统的方式来管理、经营企业。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效益不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规模。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强调指出,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不仅要为农村引进新的生产要素,最重要的是要有能运用新的生产要素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生活宽裕的发展道路,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本存量低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全面进步。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如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其收入就相对较低,在其它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投入自然较少。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人力资源质量低一收入较低一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一知识存量少”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改进穷人的福利和关键性生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提高知识水平……人类的未来并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而是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是“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在于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与低水平的人力资源质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最大的瓶颈。因此,“三农”问题解决的制度,将严重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影响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大局

世界银行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由此推算。中国GDp的总量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大力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教育。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树立起重视农村科教事业、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观念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意识中逐渐解放出来,融入商品经济的浪潮,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还明显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利国

利民的一项全国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投入,更需要农村劳动力本身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节目等形式,在本村发家致富的群体中挑选典型,宣传科技文化在其发家致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身边的实例教育周围的农民。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宣传。帮助农民认识到参加教育、培训等都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收入。

(二)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开发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培养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建立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

1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拨款。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视文盲劳动者的生产率为100%,受过中等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209%,而受过大学教育劳动者的生产率可达到400%。我国目前教育状况离现代化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教育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其中,基础教育费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9.81%的中小学生。而农村的可支配收入与教育资金间的矛盾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主动参与教育投资的一个直接原因。

2 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开发途径,成人教育、农闲培训班、职业技术演示等多管齐下,建立起一整套与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多种教育方式是适应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农闲期间的短期培训班、教授新耕作方法和家庭技术的示范以及不定期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会议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要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建立和搞活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1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良好环境。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该地区根据特定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条件来突出区域的产业或行业配置,即区域性产业或行业配置应反映出该地区的主线。应满足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人才奖励机制,完善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要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的原则。建立制度,优化环境、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

2 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建立便于农村现有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虽然不直接增加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但却使现有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农业劳动力资源篇10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内生增长理论,“知识”或“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新知识生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形成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一般是指充分、科学、合理发挥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开发、配置和利用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走产业化之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比较普遍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为农业产业链条的每一环节提供高素质的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提供技术、物资、信息保障的高素质服务者。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城镇化建设,既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发展也对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农村城镇化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农村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规模与进程。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以增收为核心的农民问题的最终之依靠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民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能否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己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1.农民对人力资源开发观念还十分淡薄。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接受、培养相应劳动技能方面有一定差距。受到传统农业自我完成型低水平经济的影响,农民学文化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农民进入非农产业,这样形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中的主体障碍。尤其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农民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命”的宿命观。

2.存在劳动力制度。劳动力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尚未建立,相应的就业制度急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未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育养老、医疗等基本上还是以家庭保障为主。这些都形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严重妨碍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自发性、分散性、小规模和不规范的特点,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以户籍划分的城乡劳力市场,严重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抑制了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4.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层次低。在学校教育上,教学设备落后,教材内容陈旧,高校以及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村生产,脱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就业能力不大,缺乏完善的职业培训。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约,一些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农民缺乏安全感,农民教育难以持续下去,经济基础薄弱,农民难以跳出文化水平,智力带动差,经济生活贫困的文化怪圈。

三、我国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和思路

1.作为各级农村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人力资源的观念,认清自己的角色,摸清不同地域的特点,根据不同农村的情况,采取符合地方特色和实际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要求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有的农村盛产棉花,有的生产小麦,还有的可以开发旅游,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政府要在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上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一些地方没有优势产业,但是有土地,可以引进外面的企业建厂矿,带动地方经济,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

2.健全管理制度,减少劳动力流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消除制度障碍,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组织保障。在不断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步伐,变户口登记制度为人口登记、管理稽核和了解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制度,使之成为一种地域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移。

3.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首先,要大力开办农村人才市场。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围绕农村种植业、加工业等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树立“哪里有人才需求,就在哪里办市场”的服务理念,将人才市场办到农村基层,吸引用人单位进场设摊,吸引集聚涉农专业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只有搞活人才市场,才能促进人才流动。其次,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库和相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机构、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当代信息技术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