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1:15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1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ewaysoftransferringsurplusrurallaborinChina,pointingoutthattransferringintosmallcityorcountyisthemainwayforthemostpartofruralpopulation.accordingtopushandpulltheoryofpopulationmigration,asruralpeopletransferredfrompeasantstofarmworkers,fromfarmworkertocitypeople,itadvocatesaconsequanceoftheinteractionofbothforces.

Keywords:transferringrurallabor;pushandpulltheory;farm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本文原文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大学生转变而来的城镇人,当他们认为R3-C3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就是从传统农业国家演变为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获得转换身份自由、不断从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出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工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这便是经济学中广为认知的配第・克拉克法则。在此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领域、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现象,也就是农民的非农化过程,即离开土地的农民能够实现充分的非农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经济虽然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但农村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势头也不如城镇强劲。在面对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不断带来的压力时,使我们不仅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率,还要将目光投向非农产业。

一、天津人口分布与结构

截至2008年末,天津市共有户籍人口980.41万,其中非农业户籍人口597.81万人,农业户籍人口382.6万人。市内六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387.25万人,农业户籍人口1.73万人;滨海新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90.26万人,农业户籍人口21.41万人;环城四区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50.25万人,农业户籍人口94.24万人;两区三县共有非农业户籍人口62.62万人,农业户籍人口265.22万人。表1为天津市具体的按户口性质分的人口分布情况。(表1)可以发现,天津市的农业人口绝大部分集中于“两区三县”与“环城四区”。2008年“两区三县”农业人口265.22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69.32%;同年,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比例为1∶4.24;“环城四区”农业人口94.2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4.63%,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比例为1∶1.88。可见,这两部分地区是天津市缩小城乡人口比例工作的重点。

二、天津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2007年底,天津市乡村从业人员共185.36万人,其中从事传统农业的人口为77.05万,非农从业人员108.31万;到2008年末,乡村从业人员增至185.91万,农业从业人口降至76.31万人,比2007年约下降了1个百分点,非农从业人口增至109.60万,比2007年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表2反映的是2007~2008年天津市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组成变化情况。(表2)

从统计数字看,2007年与2008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平均比例分别为58.43%和58.95%,天津近6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2008年天津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较高的地区为塘沽区、东丽区和津南区,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82.83%、84.65%和80.26%;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一般的地区为西青区和北辰区,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75.70%和77.85%;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比例较低的地区为汉沽区、武清区、宝坻区和宁河区,其各自的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分别为37.76%、49.72%、47.92%和43.30%。

三、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变化与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源于非农就业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79~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8%,分别比改革开放前30年平均增速高出10.5个百分点。1985年天津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565元,到1995年达到了2,531元,2005年则增加到了7,202元,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9,670元。

表3反映了2006~2008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构成的变化情况。(表3)从表3可以发现,在近几年的天津农民收入组成中,传统的来自农业、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逐渐减小,而来自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行业的收入比例在不断增加。2006年农业、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5%,2007年这一比例下降至19.9%,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继续下降至18.7%。由此可以发现,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收入的份额越来越大。200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了54%,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占了7%,而家庭经营纯收入则占了39%。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已有近81.3%的收入来源于非农产业,农民非农收入由1985年的360.76元增加到2008年的7,761元。

四、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目前,天津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在农忙季节还是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天津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样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这种兼业性转移最终还是使农民滞留在农村,不但没有缓解对农村土地的承载负担,还不利于天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从而影响着农村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天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于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来源地较近的地区,如天津各区县的工业园区、天津市区以及北京市和临近的河北省等地区。近年来,天津市大部分区县已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园为骨干的经济发展体系,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局限性。总体来讲,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城市服务部门(如家政、环卫以及餐饮业等)。由于专业技能的不足和企业用工制度不完善使得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上存在局限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多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纯体力劳动或者是高危险性的工作,而工作得到的报酬却并不高。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天津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发现,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机会,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和数量。同时,考虑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不足这一社会现实,亟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农村青年的知识技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另外,为提高劳动者的健康及福祉,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安全作业制度等。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3

摘要由于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等问题,使我国农村积压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有效转移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

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加上历史及现实因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而我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主要由几个原因促成:

⒈随着农村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另外,我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使得农业本身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不断减少,而且日趋下降。

⒉广大农村地区土地经营规模小,农业收益有限,农民生产性收入微薄,抑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⒊在经济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生产经营困境重重,致使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

⒋农业和非农产业生产率的差异,城市人口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不断转移到城镇地区和非农产业。

⒌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给予大量引导及鼓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改革开放创造的宽松政策环境,农村观念的转变,也使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

二、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障碍,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从而实现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就业。

⒈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还相当不规范。例如,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而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致使农名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多方面损害。以及切实保障农名工利益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缺位,打击了农民工到城镇就业的积极性。

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技能较差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而且还不断产生。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差,就业竞争力弱,难以进入高水平行业,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妥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⒊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城市产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来寻找工作。由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深化,使得就业岗位的增加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城市产业部门提供的就业空间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⒋缺乏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

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地保障。现实中有关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工伤等因缺乏规范性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妥善解决,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⒈健全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

各级政府应努力为其外出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就业信息。另外,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就业权益,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公平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⒉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也应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另外,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加快思想转变,提高其在自身技能培训方面的支出。

⒊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创造出更多的农村就业机会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以创造出更多的农村就业机会。政府也应为农村中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充分发挥其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⒋稳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

运用市场机制作用,加快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加大市场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量。

⒌建立健全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

为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要完善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企业招聘和录用农村劳动力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坚决抵制损害农民工合法利益的企业违法法规行为。

四、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现阶段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李丽珊,朱克西.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代经济.2013(2).

[2]袁泉,娄浩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思路浅析.经济视角.2011.3.

[3]黄丽丽.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基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延边党校学报.2012.6(第27卷第3期).

[4]李莹,张小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2005年(33卷第9期).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4

关键词: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

作者简介:侍晓雅(1979-),女,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1.36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94-04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耕地限制等因素,喀什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利于特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情况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由于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因素,喀什地区现有土地已经不能满足过多劳动力的生产需要,加之二、三产业的发展缓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安置。据统计,截止2010年末喀什地区总人口为39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6万人,农村人口300.34万人,贫困人口136万人,农村劳动力90.6万人,富余劳动力57.5万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劳务输出正是喀什人求“变”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喀什地委、行署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大力开拓劳务市场,不断优化外出就业结构布局,广开劳务就业渠道,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开阔了农民视野,为地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表1喀什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和劳务输出收入情况

(2003-2010)

近年来,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喀什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劳务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表1表明,从2003年至今,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转移人数、劳务创收收入、人均劳务输出收入、人均劳务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自2007年开始劳务创收在地区农民的收入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到2010年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创收比重超过了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的1/4,劳务收入在农民的整个收入构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劳务输出在减缓贫困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喀什经济大发展之际,庞大的劳务输出大军必将成为喀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二、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喀什地区的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喀什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一项支柱产业。随着劳务输出的不断扩大,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底,缺乏劳动技能,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及一些陈规陋习的制约较深,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其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据统计,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为,小学文化水平占43%,初中文化水平占49%,高中文化水平占7%,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1%,表明该地区剩余劳动力仍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且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十分狭小,尤其是当地农村少数民族女青年因传统思想的禁锢很少到外地务工。

2.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低。

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生产部门的组织形式、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管理形式和经营方式,相应地要求较高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与之相匹配,文化素质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与之匹配,而只能与农村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相适应。非农部门的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高,使企业对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需求呈下降趋势;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能力低,掌握、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十分有限,进一步降低了转移率。

3.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层次低。

调查发现,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分别占55.72%和24.38%,散工、零工占13.93%。进城的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是商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体能消耗大的初级服务性行业,这与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密切相关。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工作以服务业为主,这是显著区别于汉族农民工的。根据职业技术进行分类,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非技术类工作,占74.63%,技术类工作仅占25.37%。可见,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的工作稳定性差,技术含量较低,这也反映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普遍较低的状况。

4.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低。

维吾尔族农民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与汉族农民工相比,维吾尔族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尤其是低收入水平群体所占比例过高。此外,维吾尔族农民工日均劳动时间10.5个小时,劳动时间明显长于城镇职工。而日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维吾尔族农民工约占总体的4成,有16.66%的维吾尔族农民工日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日工作超过14小时的占4.44%。由于文化素质低,汉语语言不通,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维吾尔族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各种权利被侵犯现象时有发生,这与汉族农民工状况基本一致。调查中发现,有超过25%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差或非常差,尤其是1.55%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差。

5.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巩固率低。

近年来,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逐年增长。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回流”情况也较为突出。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未在务工地定居,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典型的“候鸟型”转移。缘于文化、习俗等因素及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率比较高。

(二)职业技能培训的欠缺

培训的资源比较欠缺,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目前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教育系统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农民的素质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随着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短期的、体力型劳动力会逐渐被长期的、具备一定技能和高附加值的劳动力所取代。面对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劳动力转移多属短期性、技术含量低等普遍问题,培训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训经费短缺、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因素

1.语言障碍。

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差,去外地打工会遇到汉语交际障碍,而目前技能培训的双语教育时间短,效果也不明显。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后往往因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使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民俗障碍。

少数民族劳动力、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语言等与转移地并不相同。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在地域上一般呈点状分布,目前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依靠“三缘”关系形成固定的打工群体,来解决其打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制约着劳动力转移的地点和行业的选择。伊斯兰教有许多教规和与之联系的生活习俗,最核心的是清真饮食。政府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这方面已宣传多年,所以这些用工企业都很注意为新疆务工人员提供清真食堂并在合同中明确要求由新疆派出维族厨师,厨师的食宿和工资由企业支付。

3.思想束缚。

喀什地区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2%以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宁愿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受穷,也不愿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挣钱。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更是被“妇女不出远门”、“女人的智慧抵不上男人的智慧”等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农村乡村道路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劣闭塞,历史上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不出门的旧习,宁愿在家闲着受穷,也不愿出来劳动致富。

(四)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目前,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转移、政府主导下的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农民自主转移三大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模式是现阶段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但这一单一模式很难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缺乏合理优化配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规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多呈现出自发转移的无序状态,组织化程度非常低。他们通常是通过投亲靠友等自发方式,而不根据劳动力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而转移,也不依据劳动力资源的要素禀赋优势而转移。虽然,近年来政府也参与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但是转移的方式仍然是以自发转移为主,政府统一组织仍然占少数。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信息的匮乏,使得这种自发转移的方式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而这种盲目性和冲动性使得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花费不必要的就业成本。

三、喀什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清理和纠正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规定和做法,不断完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二是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和转移情况,广泛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有组织、开放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体系,以及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要继续扶持引导农村劳务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今后劳动力输出的主要任务都将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完成,政府要给予宏观管理和引导,完善劳动法规、劳动市场法规及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四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务输出组织机构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及时了解外地劳务需求信息,适时组织劳务输出,规范外出务工各项手续办理和证件发放工作,减少农民外出的盲目性,努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五是要搞好与输入地的沟通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服务和管理,认真解决农民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剩余劳动者素质

1.加强职业技能学校建设。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的劳务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全疆各级政府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积极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农广校、成人职业学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通过各级各地的培训机构完成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术和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促进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

2.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进城务工为目标,围绕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专项技术、单个岗位需要的专项职业能力培训,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提高转移就业能力。以促进稳定就业为目标,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稳定就业能力。以提升职业资格为目标,围绕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使农业富余劳动力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技能水平。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技能的需要,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对招用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各类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扩大学制教育招生规模,使新成长农业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协作,形成职业培训合力。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向乡镇延伸,围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实际需要和技能提升培训实际需求,主动承担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与各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

(三)加强素质教育、普及汉语水平

1.不断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加强义务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多少和转移后的收入与文化程度的高低都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强农村教育,首先应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政府应减轻农村子女受教育的负担,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所有的农村青年都能获得普遍受教育的机会,能够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进而有助于其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

2.加强双语教学,进行双语培训。

提倡学汉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汉语强化培训,尽量使语言不成为我们交流和沟通的障碍。大力开展就业常用汉语言培训。以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为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以村为单位,利用农村小学、党员电教室兴办夜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日常用语和就业岗位常用汉语培训,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汉语水平,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

(四)完善劳动力市场

1.加强、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首先,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比如初级劳动力市场、中级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级劳动力市场,让市场成为配置现存的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手段。但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同劳动力市场有机连成一体,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有序性。其次,应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法规和制度。

2.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一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不得强行收回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的承包地,要为那些在城里就业尚未稳定的农民工留下一块“活命田”,让他们进退有路,心中不慌。二是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可通过开展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普法宣传周活动,以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良好氛围。四是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使农民工能有尊严地工作,通过进城务工,获得幸福。

总之,解决好“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全党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全民和全社会共同担负的责任,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会得到不断解决。

参考文献:

[1]蔡传柏.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难转移的原因[J].致富时代,2011,(09).

[2]申亚丽.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1,(08).

[3]毕赛赛.基于二元经济理论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4]唐环.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及转移方式[J].天府新论,2011,(05).

[5]王艳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研究[J].林区教学,2011,(08).

[6]王娟.浅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职业教育[J].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02).

[7]林丽娟.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和就业问题[J].企业家天地,2011,(06).

[8]刘琼、张可云.全球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市场,2011,(29).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现状问题;对策

0引言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对我国产生深层次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相应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冲击。2009下半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

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两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7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1480万人,比上年的10973万人增加了507万人,增长4.62%。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外出就业总量增幅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9~2006年年均转移400万人,年均增长约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达到500万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却只在3%。

1.2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2009年,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庆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苏6.9%,湖南6.7%,湖北6.6%,山东6.1%,重庆4.6%。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3.8%。

1.3省内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工资收入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内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6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1.4就业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6.1%、机械制造业5.8%商、食品制造业4.9%、居民服务业4.5%、交通运输业4.3%等。

1.5外出农村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2.2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2.3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4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应该有这几种政策取向。

3.1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2依托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的服务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等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种工业化的目的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使得城乡工业一体化,并达到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注重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预测。

3.3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重中更多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地区布局上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并增强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4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和城镇中,这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应该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应该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6).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如何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当前经济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1、储量规模大。据测算,全国农村沉淀着1.5亿剩余劳动力,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城乡劳动力的73%,农村劳动力并非单纯农业劳动力,全国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75%,全国农业劳动力占城乡劳动力总量比例为55%,大量农民处在季节工状态。

2、转移规模大。据测算“十五”期间,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外出务工者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是新时期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反映。因此,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工作已成为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城乡社会稳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3、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发达省区的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高,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但是有些省区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就业竞争力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外出找工就业,从事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

4、政策法规意识淡薄。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地方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对公安、劳动、计划等部门关于流动人口管理,对外出打工人员管理的具体规定等政策性问题漠不关心,只知道外出打工挣钱。

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序流动问题。所谓“无序流动”,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净收益不超过在家乡的净收益。实际上农民做出是否流向城市或外地的决策,依据是预期的流动净收益是否超过预期的留在家乡的净收益,其决策是理性的。

一般地说,留在家乡的预期净收益是比较稳定可靠的,但流动的预期净收益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一定乐观,不一定能够实现。无序流动的根源就在于流动的实际净收益小于预期的净收益,甚至为零或负。由此可见,信息的不对称是无序流动的根本原因。

2、城市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较严重的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犯罪率迅速上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进城的民工一般居住条件很差,有的甚至挤在工棚里,城郊结合部的垃圾堆放处甚至也成了外来民工的聚居地,甚至还形成了“村落”,使我们不禁担心中国也会出现“贫民窟”的危险。

3、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土地荒废的问题。现行的土地产权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分散在各农户家庭,土地产权不许自由买卖,但使用权可以转让。农民比较利益很低,负担重,务农净收益微不足道,这就决定了农民转租责任田的净收益不大,租赁别人的责任田的净收益也很少,以至于这种出租使用权的交易事实上难以进行。

而且出租土地还有可能形成地力下降,利益权衡的结果导致一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干脆抛荒责任田,一门心思打工。可见,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是解决土地荒废问题的关键。这还需要土地产权安排做出相应的变更,使得土地能够通过产权交易适当集中而不至于荒废。

4、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据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威海市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0.4%;高中(中专)学历占22.1%,初中以下学历占77.4%。虽然有些农村劳动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但95%以上没有职业资格证书。

5、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一方面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有的农民虽然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却把土地作为退路,作为一种就业和生活的保障手段;有的把承包的土地当作一份福利,既从事非农产业,又经营农业,这虽然增加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却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还有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这些观念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6、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管理服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新举措,现有的政策法规还无法解决进城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维护,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其二,对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其三,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够。其四,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缺乏力度。

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都很高,普遍超过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其中初等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投资,努力改善人力资本是国家扶贫资金挖掘潜力,扶贫工程取得最后成功的根本途径。

通过文化教育投资,改良人力资本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根本性战略举措。教育可以改善农村人力资本,使得农业人力资本素质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和非农产业可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素质劳动力,从而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过来又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教育还推迟了劳动力就业或缩短就业年限,直接减少失业。

充分提高认识,继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开发就业工作的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培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也是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问题纳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列入日常管理工作程序中,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载体。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但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正在递减,相应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反梯度转移。中西部乡镇企业起步较晚,质量、档次较低,发展潜力很大,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余地很大,应该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张,有条件的地方应随着乡镇企业上质量、上档次而适当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已经基本走出初创阶段,资本有机构成优化,更加重视集约化经营,自身素质已经大大提高。东部乡镇企业发展较成熟地区应该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补充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劳动力能力,同时促进乡镇企业上质量、上档次,增加发展后劲。

3、建立和完善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配套制度。(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产业登记户籍制度,保证有固定单位、较稳定收入来源及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农民工直接在当地定居;要对取得当地劳动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地农村劳动力及时转入中心市、镇。取消外来人身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有一定自由迁徙权利的户籍制度,使就业的相对稳定性取代盲目的流动性。(2)制定公平的农民工就业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通过严格的用工合同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政治生活及社会保险待遇。三是根据乡镇企业及农村产业化的特点,制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办法,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承受能力和目前条件,按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提供社会保障。要尽快把农民工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保项目建立起来,保证农民工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劳动安全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

建立统一、有力的归口管理协调机构,强化管理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要建立规范统一的、跨部门(行业)的、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归口管理议事机构,融协调、管理、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要充实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伍。(2)切实加大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的征缴力度,使农民工与城镇在职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对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和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以及不履行劳动合同的单位,要责令其纠正;对农民工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3)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及时补发,不能立即补发的,要制定清欠计划,限期补发。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企业在依法破产、清偿债务时,要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把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纳入第一清偿顺序。四是要继续做好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净化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议实行“层级流动”。也就是说,以镇作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或第一级流动去处,中小城市为镇流动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或第二级流动去处,依此类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其次级城市劳动力的流动去处。因为每一级吸纳地吸纳的流动劳动力具有不同的技能。流动的城市等级越高,其要求流动者的技能也越高。同时,也将证明这种层级流动,由小城镇至大城市,流动量呈现出递减趋势。其他一切越级流动或低技能劳动力流动至高层级城市,均是一种非规范状态的流动。

(基金项目:2006年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aa401C10。)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J].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333).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7

【关键词】喀什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特点;对策

一、喀什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喀什地区劳动力总体状况:喀什地区农村聚集人口众多,耕地相对较少,劳动力剩余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9年末,喀什地区总人口有377.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06万)高达77.62%,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新疆工业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加之劳动力增长较快,流动滞后,所以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较为严重。

二、喀什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1)政府引导为主。喀什地区坚持“政府引导、培训先行、广辟渠道、全面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农村技能培训和就业结构布局引导力度,不断加强劳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扩大劳动力转移数量和拓宽转移领域范围,切实实现农民增收。(2)女性劳动力转移为主。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占38.7%,女性劳动力占61.3%,女性比例高出男性比例22.6个百分点,说明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偏多,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性质。喀什地区开展权益维护,解决出门“顾虑”。加大劳动力权益维护力度,对输出青年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地方,进一步加大建立团组织的力度,选配优秀的支部委员,通过组织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外出青工的合法权益,让外出劳动力出门安心,工作踏实。(3)转移劳动力年龄偏轻。喀什地区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初中毕业后的待业人为主。年龄主要以16~25岁左右;这种低龄化转移造就父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很重,社会层面的理解很少,自理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转移导致青年人行为能力出现时常,心理压力过重。为此,喀什地区加强思想引导,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观念的转变。高度重视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劳务输出先进个人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农民就业与创业成功的经验。帮助其在市场择业竞争中正确定位,提高求职能力,增强自谋出路、自主创业的信念。

三、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的看来主要是制度和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1)制度和政策因素。从广义的制度角度来看,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因素也是以制度障碍方式影响交易成本因素。由于喀什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特殊文化环境,劳动力的价值取向以及劳动力社会习俗等制度性原因,使得喀什地区专一的交易成本倍增。因此在制度层面上大做文章,从政策上降低总的转移交易成本是个首选方案。为此,实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00年后,喀什地区把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作为主要政策取向和脱贫措施之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逐渐放宽,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限制政策,给予农民工比较平等的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劳动力因素。农村劳动力数量及素质,农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均有重要影响。目前喀什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沟通方面面临语言障碍;务工方面面临专业技能无法胜任现代工作岗位,转移地选择上只能以地区区内转移和自治区内转移为主,行业转移主要是以季节性行业内部转移为主,城市转移主要集中于本地县级城市为主。由于上述特征,喀什地区政府对他们加大各种技能培训,职业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育等,使他们尽快适应省级转移,行业之间转移以及城市化转移提供条件。(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劳动力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人们之所以采取这种行动而不采取那种行动,根本原因在于行动背后的利益冲动。喀什地区劳动力转移中经济动因的作用并不明显。转移行为中因社会偏好因素发生的一系列转移阻力显而易见。加上,区内转移的经济动力不足,搜寻工作成本加大,无能力信号显示工具,无法胜任现代岗位使得转移后的期望收入大大降低,导致喀什地区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行为过多,而微观主体——劳动力自身积极性不足,社会效果下降之原因。

参考文献

[1]韩霞.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新疆农业大学.2008

[2]盛小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社会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9(6)

[3]古海尔·乃孜尔.探析新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J].企业导报.2009(12)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贡献

近几年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在依靠农业增产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形势下,纷纷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就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改革开放后在全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长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的研究旨在从农民收入来源视角,探析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考察农民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民收入来源及结构的变化特征

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农民收入在来源上可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农业收入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收入,即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由于农民纯收入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因而本文选用此指标来反映农民收入状况,并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来衡量其总体水平。

1.农民收入呈现出明显的非农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4.06元提高到2005年的3481.64元,增长了近30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城市改革的推进和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加上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不断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图1表明了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农民纯收入的来源构成变化情况。1985年,全省农业人均纯收入、非农业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9.41元和145.8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和38%,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收入的增长,这一格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1997年,非农业收入及其份额首次超过农业收入,农业人均纯收入为1080.6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下降到47%,而非农业人均纯收入为1205.38元,所占比重上升为53%;2005年,非农业人均纯收入及其份额分别提高到2025.73元和58%,而同期农业人均纯收入仅为1455.91元,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到42%。近9年来,农业收入的比重下跌了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近1.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1997年以来河北省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人均纯收入份额逐步下降,非农业人均纯收入份额不断上升,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非农业收入的增长,非农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2.工资性收入是非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民就业渠道多元化,非农业收入来源广,图2显示了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农民各项非农业纯收入及构成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发现,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对稳定,三者相比较,无论是从绝对数额还是相对份额上考察,工资性收入均是当年农民非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8.71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23%;200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到1293.5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为37%。在工资性收入中,2000年农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及其他工资性收入占整个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55%、33.91%、25.99%和20.55%,2005年这一格局变化为8.22%、35.80%、31.78%和24.20%,可见农民外出从业收入提高的最快,但在本地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仍是工资性收入的首要来源。

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过程,农民由此所获得的非农业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收入。这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的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来进行的。目前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文献较多,官永彬等人通过建立经济数理模型来考察各项收入来源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本文借鉴了这种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研究需要,建立了如下农民收入数理模型,用以分析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情况。

由上可知,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各项来源之间存在着下列恒等关系:ni=wi+Fi+nFi+pti(1)

⑴式中,ni、wi、Fi、nFi、pti分别表示农民总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

对⑴式加以动态考察,将其表示为:

nit=wit+Fit+nFit+ptit(2)

nit-1=wit-1+Fit-1+nFit-1+ptit-1(3)

由〔⑵-⑶〕/nit-1,并经过变化处理后可得:

(4)式中,分别为农民总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的增长率,用G表示;分别为以上四项来源收入占农民总纯收入的相应份额,用表示。

于是,⑷式又可以改写为:

(5)式实质上是将农民纯收入的总增长率分解到各项来源收入中,形成各项收入增长占总收入增长率的份额,其经济含义是各项收入增长对总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即分别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对农民总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突出体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因而为了使本文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上述模型中的各项收入均取自《河北经济统计年鉴》中1997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以1996年为基期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依据上述建立的农民收入数理模型,计算出各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所占比重及其贡献率。

图3显示的是农民各项纯收入增长对总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变动曲线。从总体上看,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的贡献最为稳定,但其贡献率较小;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的贡献最不稳定,9年中有4个年份的贡献率最小,且均为负值;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两者的贡献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的贡献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反,但工资性收入的贡献明显大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的贡献。其中,从工资性收入看,1997年~2005年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由1996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37%,上升了9个百分点,其平均份额为36%,平均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为8.58%,年平均贡献率为58.73%,特别是近9年中有5个年份的贡献率最高,其中4个年份恰是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的最低期。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看,1997~2002年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相对稳定且较大,所占比重由1996年的13%提高到2002年的21%,平均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为14.64%,年平均贡献率为53.31%;2003~2005年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21%下降到2005年的15%,平均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下滑到-5.35%,年平均贡献率为-16.60%。由此可见,工资性收入增长是现阶段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而工资性收入又主要来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获得的收入,因而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三、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的变化可以得知,目前农业收入仍是河北省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逐渐减弱,而非农业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农民收入增长由过去主要依赖农业收入转变为主要依赖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本质变化。这充分说明了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和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与转移空间。在目前乃至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极其有限的形势下,小城镇建设将是解决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根本出路,因而河北省应加速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要结合全省优势农产品如优质的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棉花、肉牛肉羊和牛奶、蔬菜、果品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乡村服务业,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营造更多的转移就业空间。

2.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异地转移就业。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难度。河北省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除应设立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政府专门机构外,还要大力发展和严格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和企业的组织职能,在就业信息、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服务、流动跟踪检测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体系,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以确保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3.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转移劳动力自身的就业能力。河北省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长、中、短期的专业技能及法律法规、外出务工常识等多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素质,促使劳动者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增强转移劳动力自身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官永-彬等:农民收入的经济数理模型与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0)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9

吴婷婷(1989—),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波动性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因受政策和体制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而到90年代,受扩张财政政策和内需增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的发展,转移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服务于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建设以及治理生态环境等行业。近年来因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下岗工人不断增加,且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技能,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就业,更多的劳动力选择了回到农村,从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影响。

2.兼业性明显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农业产业间转移、产业中地域性转移、跨地区跨产业转移等多种多样的转移形式。陆学艺(1990)把这些形式形象地总结为三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离乡不进厂”、“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土”是个产业概念,指土地和农业,“乡”是个地域概念,指农村。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以通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方式实现非农就业。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以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为标志。

现阶段,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多样化,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绝大部分的转移者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具有明显的兼业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3.6℅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承包地,其余并没有推出承包地的经营。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下班之余兼顾农业生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农忙时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的季节性转移。农民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不愿意也不舍脱离土地,与农业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特点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程名望(2007)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难以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也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的城镇化。

3.自发的短期流动

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信息匮乏、体制不完善,大部分农民是自发地外出打工。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约90℅的劳动力是在外地工作的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或者别人的示范下外出打工实现就业,其中并没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都是家庭部分成员个人的转移行为,而不是全家的永久性转移;且大部分劳动力都不在城市长期停留,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就业,主要是为了获得比农业经营更高的货币收入。因此,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流畅的市场信息来支撑。对于一个成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而言,流畅的信息、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良好的规则和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现阶段,虽然政府在加强组织协调与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参与,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导致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都是自发地、盲目地进城。同时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缺乏组织和规范,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有效的实质帮助。现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靠社会网络关系,受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较小。

2.制度制约问题

相对于我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的转移劳动力仍在城市中“漂泊”,像“候鸟”式地来往于农村与城市之间。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拥有城镇户口且在城市居住,还需要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农村劳动力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而迁移,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迁移。制度性制约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根本原因,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约束。传统的户籍制度壁垒使农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21世纪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制度上滞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此外,我国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拖欠工资,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他们的权益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3.农民文化素质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朱农(2005)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一书中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并不是在城镇的正规工业部门就业,而是迫不得已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低水平、低层次地就业,做的是城市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他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是主要原因。但从农村劳动力自身角度看,文化素质较低是主要的原因。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加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水平,所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劳动。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农村劳动力在缺乏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情况下,随着就业空间的缩小和竞争力的减弱,面临着就业的困境。这种结构性失衡也是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劳动力的供给,而是所需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在条件上不匹配,现有的农民工不能胜任这些岗位。(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陆学艺.三农续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5.

[3]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

[4]徐菊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03,5.

劳动力转移分析篇10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分析 

1、外在动因: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世界各国部门结构的统计分析表明,农业部门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对人均收入的上升反应非常敏感,当人均国民收入持续上升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份额迅速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份额逐步上升。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将呈现出由正三角形向桶形再向倒三角形的结构变化。[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2002年达到2450.8亿元,是1978年的28倍多。这说明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呈持续上升态势。同时,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人均gdp也有大幅度的增加,2002年人均gdp比1978年增加了5553元。 

2、内在动因: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收入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