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十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十篇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5:25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问题;对策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保护途径中,校园传承因为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继中央美术学院之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南昌大学等多所高校用不同的方式对非物质方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不同层面的尝试,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优势

首先,高校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各层次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高的技术性,需要培养大量专门人才。高校可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和学科,承担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这些专业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可以大有作为。其次,高校可以提供专门的研究机构,产生一大批研究成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平台。最后,高校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设施,可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档案、展览等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一定的场所、文献资料作为保证。高校一般都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相对宽敞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二、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的非遗工作尚未起步,部分高校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上有所尝试,个别院校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粗略统计,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相关“非遗”保护和研究学科建设的单位超过30余家,其中,有9家提出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相关教学要求。这些“非遗”研究机构几乎都担负着一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其中许多高校只是开设一下相关课程,初步形成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多种层次结构。

三、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的校园传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阶段,已涉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校在全国范围的比重是很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没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高校缺乏参与意识,已经参与非的高校缺乏有效经验。目前真正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校屈指可数,很多高校完全没有这种意识,就算已经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有效的经验。

2.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课程特点,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要求很高。由于学科建设时间短,多数教师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专业学习,学生很难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从根本上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3.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很多高校都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相关课程纳入正式的教学课程体系当中,没有相应的学分,这样导致其开课呈现一种不稳定状态,同时,这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问题的对策

导游的服务质量与导游薪酬制度直接相关,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势在必行,《旅游法》使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有了法律支持,但在其已实施一年的情况下效果仍未明显体现出来,因此,重要的在于如何去执行和完善当前的薪酬制度:

1.政府部门进行引导,高校自身增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高校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认识到高校的使命、职责与非遗传承工作的一个契和。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引导,以及在政策上的给予一定的支持。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抓起,对在岗的教师加强培训,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或兼职任课等,也可以聘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兼职教师,以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

3.开展相关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可以开设与非遗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非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并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态度。其次,在高校部分专业学科中合理融入与非遗相关的课程。例如,美术专业中开设版画、剪纸、泥塑、木雕等课程,服装设计专业可与民间染织、民族服饰研究相结合,舞蹈专业可在课程中穿插对民间舞蹈种类的学习。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甚至可以聘请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方化遗产继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将项目的学习纳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民间艺人手把手的指导,让大学生转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参考文献:

[1]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2]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07).

[3]刘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大众文艺2013.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牛郎织女;保护;策略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2008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认定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称号;被专家称为“牛郎织女故乡、中国爱情文化源地”。2008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如何对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加以保护和利用,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一、做好传说传承人培养工作

作为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故事,属于口头文学,因为民间传说的民间性,只有立足于活在民间,那这个传说才有恒久的生命张力,也正因流行于民间,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才不断地把牛郎织女传说加以丰富加以深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关键在于广大民众,尤其是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积极参与。正因为有了这些传承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得以流传至今。保护好这些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鉴于在目前的考察状况来看,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承人状况并不乐观,继承人就那么几位,而且年龄都偏大,所以极有必要,在沂源牛郎官庄一带培训下一代年轻的传说的传承人,让他们意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和独一性,让他们以作为遗产的传承人而自豪。那么沂源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传讲人才库,对民间传承人进行挖掘、评选、建档,用引导、资助、扶持、培训等手段,鼓励其传承与传播沂源牛郎织女传说,为牛郎织女传说的保护发展做出贡献。另外,还要关心这些传承人的生活,商品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发展,是需要经济利益为支撑的,因此就要提高那些传承人的生活待遇,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后勤保障,能够使得他们有能力、有精力去完成保护遗产的心愿,这是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社会各界的历史责任,也是一件需要精心思考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这种关怀,不仅仅是单纯地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应该是有意识地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真实而非虚构的文化空间,为遗产的传承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他们能够不脱离他们的坚实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土壤,一旦脱离开这样的现实基础和文化土壤,他们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就会逐渐地褪色和干枯,让他们乐于传承、安于传承。

二、加大传说研究力度,深度挖掘传说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必须继续深入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因为在四大传说里面牛郎织女研究是最为滞后的,必须以沂源“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为载体,在前两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继续召开此类型会议,不要搞了两届就不搞了。特别是文化部门与科研部门要通力合作,或者搞一些学术论坛。在研究上出新意、多深入调查、多深入比较研究。特别是要继续深度挖掘牛郎织女传说这种爱情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内涵,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永恒和最美好的主题,而在牛郎织女传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爱情和婚姻的价值理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而又美丽的想象力,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真实书写,因此在中国民间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极为必要的。从另一个层面看,牛郎织女传说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爱情主题那么简单,仔细分析,牛郎织女由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到分离,并于“七夕”相会,在这样的轨迹中表达出了中国人建立享有天伦之乐、美满和谐家园的思想。在这相互追求和谐的过程中,不仅人与神和谐,而且也表达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故事中的主角之一老黄牛对牛郎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死而后已,喜鹊则是架起爱情桥梁,它们是和谐家园理想的和谐使者,这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优良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总之,发掘、保护、传承牛郎织女传说,深入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对于当下日益泛滥的婚姻、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与人、家与家之间的凝聚力,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保护传承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一、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保护传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教育局以淄文发〔2009〕118号下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此活动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文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各区县、高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出台措施,制定相应活动方案。各中小学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各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要紧密结合,要注重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文化的传承肯定是需要广大青少年参与的,淄博市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有见地的,沂源县应该全面贯彻落实此方案精神,真正把方案的精神落到实处,极力促进牛郎织女传说进校园,让孩子们懂得和了解自己家乡的灿烂文化,让他们人人都知道牛郎织女传说,人人都会讲述牛郎织女传说,培养他们自觉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

第二、人人有责、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散落于民间,民众的热情与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至关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所以,要想让牛郎织女传说很好的传承下去,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传承机制,打造各种不同的传承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牛郎织女传说,让更多的人了解牛郎织女传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不只是政府的行为,也不只是几位传承人和学生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的参与,不仅要进学校,也要进企事业单位,甚至要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传承局面。

第三、要加大资金投入。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瓶颈”。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资金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甚至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开发资金,但紧靠政府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沂源县虽然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政府的资金毕竟有限,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民间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牛郎织女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就可以通过招标方式,请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来开发建设,也可以请一些赞助商来做一些事情,比如景区广告的投入、景区设施的建设冠名等等,都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并一定要坚持量力而为原则,切忌盲目一窝蜂的硬上,可以通过边投资、边开发的方式,以通过旅游收入来保护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并达到以旅游养旅游。

四、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促进牛郎织女传说的保护传承

牛郎织女传说既然是动态、不断演化的艺术,那么就应动态运用,正如在前文所说,在原汁原味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有着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爱情文化的内涵,所以在有效利用牛郎织女传说方面,不要走入死胡同,不要只是把牛郎织女传说搬进博物馆、民俗馆,而是一定要结合牛郎织女传说景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可以大打“文化旅游”牌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谐并举,而这个模式也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保护传承方式。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3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认真做好面具阳戏项目的收尾工作。面具阳戏是年市民宗委确定由县民委实施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切实做好面具阳戏的迎检工作,我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小河桃坡村,现场观看阳戏表演,搜集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初步验收阳戏项目。与此同时,邀邀阳戏班主到研究院现场讲录阳戏唱词,对阳戏唱词进行了重点收集整理。目前正在对面具阳戏资料汇编成册。

2.切实推进三棒鼓项目。三棒鼓作为今年市上重点考核的民族文化项目,为做好该项目的迎检工作,研究院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同时与偏柏乡政府衔接,摸清了三棒鼓的基本情况及表演人员,收集了一部分图片及音像资料,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3.抢救性挖掘整理民间绝技。为把周县长交办的任务落到实处,研究院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征求广大民俗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工作课件下载方案,走村入户对踩铧、卡子水、上刀山、下油锅、划字符剂疮、开血关、烧鸡蛋、立筷子、舔火钳、提米缸等濒危民间绝技进行了采访调查,搜集了详细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

4.对神话故事及传说进行了搜集整理。按照“重点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原则,采取现场访谈、征集等方式,已经收集《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间故事》等资料。

5.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研究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网活动。我院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非遗法条例、展板展示等方式,给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教育课,让广大群众对该部法律有了更加直观认识,他们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其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收集民族文化书籍。根据县领导的指示精神及工作需要,我院积极主动与周边地区民宗委、相关民族院校联系、协商,广泛收集民族文化类书籍,现已收集到50余本,下一步将采取赠阅、购买等形式加大收集力度,收集更多民族文化方面的书籍资料。

7.民族文化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为大力宣传、推介,让文化和旅游飞出大山、走向全国,结合市民宗委考核条例,我院把民族文化宣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激励政策,培养宣传力量,在《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特产报》、《人民政协报》、《农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政协报》、《武陵都市报》、校花网《报》、人民网重庆视窗、新华网重庆频道、华龙网、重庆新闻网等报刊网站发表宣传文章200余件,《一片缠绵摆手歌》在《光明日报》14版头条刊登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摆手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机构建设滞后。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已理顺了人员、经费、编制、规格等问题,但诸如岗位设置、人员任用、职称结构比例等仍有不足,从而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研究院的岗位设置一直未获人社局批文;二是研究院设有三个科室,但三网科室的人员任用组织部未下文明确;三是研究院是属于文化研究类机构,建议对中级职称名额给予倾斜。

2.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缺乏实为民族文化工作的一大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专业人才紧缺。因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操作性、专业性很强,而研究院目前人员结构中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引进一名专业人才。

4.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因研究院工作的特殊性,田野调查是民族文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田野调查,坐在校花网办公室只能闭门造车,一切皆为空谈。因此,研究院亟需一辆越野车,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的东风,奔赴各乡镇对全县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捍卫土苗儿女即将消失的精神家园。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积极探索管理及运作模式,着力建设一个奋发有为、务实高效、团结和谐的研究院。

2.切实做好面具阳戏、三棒鼓等民族文化类项目的迎检工作。

3.认真落实民宗委办[2011]18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八个一”工程,圆满完成市民宗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4

综合性大学的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是通过赋予特色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建立品牌文化定位与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认可度,以至广纳贤才。本文基于综合类大学校园品牌文化培育个案分析,进而探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规律,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塑造和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校园;品牌文化

近年来,受国际高等化教育浪潮的冲击,一大批一类综合性大学都打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口号。国内高校自主经营、自我产出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湖南高校中,中南大学与社会各单位联合推出的原创舞剧《君生我未生》打响了第一炮。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做出了一些关于校园品牌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一、中南大学舞剧《君生我未生》成功建设校园文化品牌的优势

(一)依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舞剧《君生我未生》的素材来自长沙铜官窑,该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丁字镇彩陶源村。该舞剧的主题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出自铜官窑出土的器物上,并未见于《全唐诗》,自现当代出土时才首次被发现。该编创团队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重新编创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并以舞蹈的形式将其搬上舞台。

(二)借助资源整合,推进项目化建设。舞剧《君生我未生》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望城区委、望城区政府联合打造,中南大学青年舞蹈教师郭贝贝与国内著名作家西岭雪、国家一级作曲家孟勇等人组成主创团队,由中南大学建筑与传媒学院表演。由此看出,该舞剧集各方资源,打造完美的地方与校园的品牌文化。

(三)依靠在校大学生,培育传统文化传播人。进入大学后,多元文化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学校也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舞剧《君生我未生》中,参演者均是中南大学建筑与传媒学院的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的认识也是多方面、直观、深刻的,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

二、舞剧《君生我未生》所产生的影响力

(一)社会。舞剧《君生我未生》俨然已由校园文化品牌成功打造成地方文化名片。该舞剧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也是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始终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摆在突出位置,推出的一部体现长沙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

(二)学校。舞剧《君生我未生》的演出单位是中南大学建筑与传媒学院,该舞剧让艺术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完美契合在一起,为学校的学科教学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高雅的艺术也给校园生活带来了生机,从而为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笔者是综合性高校艺术专业出身,面对综合性高校出现的艺术专业既感到欣喜又有感慨。综合性高校艺术学科的边缘化,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所接受的专业知识相较于专业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中南大学舞剧《君生我未生》的出现,也为该校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这样一次特殊的舞台磨练,为学生增添了一张“舞剧演员”的名片。

三、当下综合性大学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困惑与策略

(一)产量多,质量较低。高校文化建设中出现“产量多,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不同,即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认知的差异性。二是由于校园文化物质条件的限制,即校园发展空间及资金储备等。面对这一难题,该类院校可以考虑拓宽发展空间,延伸到社会,让学生主动去认知实践中的难题并尝试解决,从行为到思想都逐渐演变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相关问题。

(二)缺乏有力监控和实时反馈。随着大量的文化品牌的出现,确实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与经验;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及反馈。对此,学校必须设置专门的机构和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学校的文化、制度等进行有效有序的管理和监控,并实施阶段性的审核与考察机制,及时给予意见。

(三)缺乏文化内涵的宽度与深度。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一定要与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忽略了对艺术文化本质的探索,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从而使文化品牌建设仅浮于表面。自2004年国家开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从各个学科出发,保护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瑰宝。为了让校园品牌文化更具底蕴,应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

四、结语

建设校园品牌文化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的、有规划的过程。唯有构建和谐、健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性大学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刘玲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非遗文化;历史教育;课程基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a-0059-05

睢宁县古邳中学于2014年申报成为江苏省“下邳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2015年又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下邳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全面、深入地研究“下邳文化”,发掘非遗历史文化素材的教育新作用,探索一条适合乡村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路。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动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制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然而,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1]看得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动机,应当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持续挖掘的素材,我们在这方面探索得越深,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会越好。

(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智慧,默默地启示着现代人,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体悟,汲取营养。

起源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如省级非遗“怀中抱子扇”、“云牌舞”等,然后逐步推广开来,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在我们的校园重放光彩。但让我们揪心的是,现在,很多非遗文化渐渐消失或正在走向失传的边缘。如据史料记载,1934年,本地蒲包、蒲扇销售额68.85万元,但今天本地会编此扇的人不足10人,且均为古稀之人。

怎样科学合理地传承非遗文化?有人认为应原汁原味地“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人认为要与时俱进,原先农村里那么土的东西如何登上艺术的高雅大堂?有人认为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进现代高科技的元素,才会有长久的传承生命力。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无论非遗文化以前“长成什么样”,我们都不要嫌弃她,而要保护她、爱护她,核心要素应当是学习这些非遗文化里的智慧元素,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启迪。通过整合、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为抓手,校本课程为依托,走进乡村跳出文化为特色,让乡村中学的学生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多元成功教育。

(二)适应乡村课改的需要

乡村教改,如何解决乡村教育的洼地困惑?一切从实际出发。无论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如何与城市学校一样,如果乡村学生没有真切的乡村情怀,他将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生活,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服务好乡村建设。

我们的课题、课程基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乡村教育情怀,大胆地引进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发展。非遗文化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凝集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智慧,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发展的灵感源泉。

(三)人的多元智能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的成功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而真正能够发现并找到这条成功路的人却并不多见。其实这与他们所受教育有关。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程改革上更倾向于关注不同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多元成功需求。

(四)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

2016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被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列为三个试点小城镇,这为我们研究下邳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有关部门将会从地方经济、环境、文化等多角度来评估、设计、引导地方建设,使其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实践路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

1.制定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延伸,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教育发展要求,课程纲要从全局引领、规划我们的课程建设。在纲要里,我们明确了下邳文化非遗课程的目标、实施路径、评价方式、学习效果等,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

2.分类开发校本课程

每门课程依据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发展,由师生与民间艺人共同开发完成。校本课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我们的教育同步行进,同向同步调。

依据文化、教育特点,我们已开设了20多门下邳文化校本课程,如“下邳史话”“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云牌舞”“御甜油的制作”“黄河故道考”“古邳地名考”“下邳地理”“剪纸”“古邳风俗”“下邳文化游戏”等。

3.建立课程评价机制

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遵循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二)传统文化工作室

1.分类建设

依据文化特点、课程特色及学生兴趣,我们分出不同的课程类别,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化,集中部分力量,建设相应文化工作室,形成相对集中的研学空间。

工作室课程不同于教室课程,相对单一、集中,有“专题”特点,有的以工作室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辐射链,内引外连扩展开来。

2.常规活动

工作室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召集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室内布置,依文化特点,分步推进。刚开始,学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的用品、水电网络等到位。随着工作室的活动展开,大量学生作品出现,学生创意呈现,工作室随之成为学员作品的展览区、演出厅、实验室。

在这里,有师傅带徒弟,有学员相互切磋,还有录像、微课、网络,给不同层级的学员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

3.工作室特点

(1)课程的专业性。工作室的教学并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严格,基本的教学环节类似,这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能与常规教学有效衔接。教学中师傅会对每一环节进行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辅导,必要时当“翻译”,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让学生快速领会。

(2)文化的专题性。工作室研究从某一个点切入,做成专题,形成特色,有时一个文化元素牵引出众多的学科联动。如,怀中抱子扇的编制,不仅有“编”的艺术,更有“织”的艺术,有同学在民间采风中获知:“扇子有风拿手中,蚊蝇一见影无踪,下地干活隔汗水,拍拍打打搁煎饼”,有同学查阅资料后获悉,蒲草是一味中药,有蒲黄、蒲白等,有的同学尝试不同的扇形、编扇材料,有的研究怀中抱子扇的礼品盒,有的还想研究怀中抱子扇的机器制作程序等。

(3)活动的多样性。工作室并不只有室内的实验、制作,还承担更多的宣讲任务,让我们的文化传承走出工作室,走出校园,与社区联动,与乡村发展同步。

4.工作室举例

具体来说,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如下:

(1)怀中抱子扇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至今已经开办三期,累计培训学员60多人。考虑到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我们把学习时间定在中午12:20―14:20,由民间艺人亲自到学校传授各类蒲扇的编制技艺;16:30―17:30为学生研学时间。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制定奖励措施,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学校给予优秀学员一定的物质奖励,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先参加相关活动,优秀学员作品优先外出展示。

(2)云牌舞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至今已经开办两期,累计培训学员32人。

学习时间安排在18:30―20:30,相对集中,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

(3)剪纸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9月,主要是我校美术老师教学,利用周三下午第7节活动课,与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示。

(4)御甜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以古邳镇“老三益”御甜油厂为基地,参观、考察、制作。主要请甜油师傅进行讲解,教师指导化学分析,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经过实地考察、操作,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御甜油的制作技巧,并开始试验产品。

(5)传统体育游戏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采集地方的游戏项目,加以复原,项目主要如下表所示。

(三)课题引领

非遗文化进校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提升和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把相关的实践研究系统化、理论化。

1.申报课题

近些年,我们先后申报了省市级课题3项,参与市级校本课程研发1项。课题研究让大家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更加科学地传承非遗文化。

2.课题资源化

课题研究是教育研究活动,既是一次师生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非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研究中,我们通过查阅、采访、实践等,让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非遗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研究资源群落,便于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

3.学习小组建设

课题研究依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我们选取的是高一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4个人为一小组,分别有组长、材料员、新闻发言人、记录员等角色,而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活动,是要轮换角色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每一次活动,组长们要研讨,设计好活动方案,保证活动的正常、高效、有序运行。

活动小组的组成,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和兴趣来划分,每个小组均配有一至多名辅导老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自己学习理论,更要指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并把课题理念贯彻到课题研究的每一项活又小p∽橹饕有故事采集组、剧本创作组、剧本表演组、模型制作组、拓片绘制组、导游创编组、甜油实验组、地名考察组、方言采风组等。有些小组,工作起来进度快,有的组因资料欠缺、学生知识有限等原因导致工作时有困难,教师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大规模的“非正规教学”,好在大家热情度高,时常试验出颠覆性的方法。

课题研究,让非遗文化传承得以理论提升,各项活动有序联结、整合、归纳,形成完整的资源链,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四)课程基地建设

1.让“一室一本”走得更宽广

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我们学校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成为省级课程基地后,我校积极行动,抓住改革发展机会,把乡村文化引入到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我们的“一室(工作室)一本(校本课程)”走得更远,再配上“一景区”,学校课程基地环境资源有“下邳文化广场”“下邳文化长廊”“圯园”等,让学生可以在立体的非遗文化中徜徉,流连忘返。场馆建设,便利了非遗文化进校园,使抽象的形象起来,让大家能够触摸、感知。

2.实践、导游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又称为口头或无形遗产,它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物质遗产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解释为: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1。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一、基本情况

黔东南有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9项53个保护点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有新增项目6项,7个扩展项在公示中),省级175项、205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659项。2

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全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许多被列入的同一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范围同时就有好几处,如“苗族古歌”有台江、黄平2处,“侗族枇杷歌”有榕江、黎平2处,“侗族大歌”有黎平、从江、榕江三处,“花灯戏”有思南、独山2处,“傩戏”有德江、道真2处,“苗族芦笙舞”有丹寨、贵定、纳雍、雷山、关岭、榕江、水城7处,“布依族勒尤”有贞丰、兴义、镇宁3处,“苗绣”有雷山、贵阳、剑河、凯里4处,“皮纸制作技艺”有贵阳、贞丰、丹寨3处,“苗族服饰”有桐梓、安顺、关岭、纳雍、剑河、台江、榕江、六盘水、丹寨9处而且哪怕是同属一个类型,也存在若干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省、州领导的指导及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等各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切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为抓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各地都起草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方案,并成立有相关领导工作机构。

黎平县相继成立了“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领导小组”、“黎平县侗族大歌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实施领导小组”、“黎平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从江县为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发挥传承人的积极性,制定了“从江县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管理办法”。

榕江县成立了“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题实验引导小组”,另外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台江县县委于2001年明文成立了台江县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世界遗产申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丹寨县县委、县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顾问委员会”、“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委员会”、“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二)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开发、基地保护和人才培养

为做好传承人管理工作和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申报名录,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传承人开展文化遗产技艺传习。

黎平县一方面每年争取到传承人补助经费10万元用于扶持传承人的生活补助,争取到12万元经费用于项目传承工作。

从江县人民政府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5万元作为第一批县级传承人的补助经费,二00九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大歌节开幕期间,县级40名传承人由省级、州级、县级领导颁发了证书,并以1000元的标准补助资金发到传承人的手中,极大地鼓舞了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的积极性。

榕江县为了保护民族文化,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县政府对民间艺人进行表彰,鼓励他们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事业尽心尽力。受表彰的民间歌师5人,民族音乐进课堂先进个人5人,同时建立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台江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一是1989年建成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收集近千件刺绣作品,2009年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投入50万元对博物馆的展室和展厅进行维修改造。二是建设以塘龙寨为主的银饰保护传承基地,实现民间自我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三是采取群众集资、政府投入的办法,先后集资50余万元维修独木龙舟棚20个,投资200万元修建500米龙舟竞技场。

丹寨县于2007年初投入10万余元,重点打造以“苗族锦鸡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蹈,另外,建立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保护基地:锦鸡文化广场、石桥古法造纸传承保护基地、卡拉鸟笼传承保护基地。

(三)抓好项目学校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工作,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更好人才

黎平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先在县城关四小开设了一个“侗族艺术班”,由本校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和聘请在民族文化方面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以侗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教学内容包括侗族大歌、侗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侗族舞蹈、侗族摔跤等等。

从江县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聘请老一代传承人走进课堂传授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全县计有兼职教师506名。为了克服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弊端,还努力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2008年以前总计选送15名教师赴贵州民院培训,2008年贵州民院再次为从江县培训60人。

榕江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加大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一是成立了“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二是积极组织民族文化专家编写民族文化地方教材,把民族音乐,民族手工艺等民族文化引入中小学课堂。

雷山县近几年来,全县共有84所中、小学校325个班级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有19600多名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

台江县在全县学校,相继开办了“双语教学”(特指双语文教学)实验班,并在全县村级完小以上学校开展了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

丹寨县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抓好民族民家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丹寨民族高级中学和扬武中学作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积极开展了蜡染班、芒筒芦笙、美术班以及锦鸡舞培训班,大力开发、挖掘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

凯里市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进校园工作。1.在龙场镇中学开办蜡染教学,被省内新闻媒体多次报道。2.在龙场镇虎庄中学开展了民间剪纸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3.2006年,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万潮格河小学、三棵树挂丁小学等三所学校作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学校。4.鸭塘中学将鸭塘镇青虎苗寨家庭传授的青虎苗拳纳入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范围。

凯里学院较早就开始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以及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2007年至2009年,在原音乐专业五年制大专班的基础上开始招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班,三年共招生229名。

三、存在问题与困难

1、保护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以来,中央到地方虽然都安排了一些经费,对于“久旱的沙漠”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由于经费有限,很多濒危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无法全面实施保护和作深度挖掘。特别是普查工作,因为经费不足,一些重点要抢救的项目无法开展。

2、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村寨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不断增多,大部分村寨青年男女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本民族文化无可传承之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以黎平县永从乡三龙村为例,全村共3700多人,出门打工就占了约1100人,使得当地的年老歌师有无人继承衣钵之感。

3、民族地区青年对本民族文化思想认识偏差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观念的转变,许多青年盲目追崇时髦的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认为本民族的生活、生产,特别是衣饰、语言,都是落后的代名词,低人一等。如从江岜沙人有留“户棍”的习俗,但现在出门求学或打工的年青人要么想法将以掩盖,甚至干脆将“户棍”剃除。

4、民间文化进课堂缺乏师资力量

民间文化进课堂首先要聘请民间艺人到校园进行传授,但由于经费少,待遇低,传承人也不愿意到学校传授,工作很难全面铺开。

5、传承保护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同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摆不上桌面,摆不上议事日程。

四、意见与建议

(一)用法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建议上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和继承,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决策依据。

(二)完善管理系统。成立州政府直属的“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领导与专家组成,州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文化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群众艺术馆馆长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有了这个“庙”,才能划拨正常的专项建设经费,配备一定的事业编制。

(三)提高认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努力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适时予以跟踪、表彰、奖励。增加传承人名额或尽快遴选第二批州级传承人,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与民宗、教育等有关部门实施“校地合作工程”,除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外,还要与高等院校的人类学、民族民俗学、民族音乐学专家相结合;将省内外的一些知名大学达成校地合作协议,立足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

(五)定期举办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班和各类民族艺术汇演比赛以及传承人的技艺比赛。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等多种形式,推广和普及民族民间文化。

(六)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源信息资料库。继续深入发掘线索,编制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意:不是“保护名录”,而是所有资源的总清单。

(七)走“非遗”项目产业化道路,帮助“非遗”项目进入市场,发挥“利用”功能,实现财富价值。二是进行适度的市场化开发、利用。三是以规划建设“非遗”展示中心和特色基地为核心,努力营造集演出、展示、加工、贸易、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旅游新景观,建立一批重点“非遗”经典景区,既向世人交流展示“非遗”精品,又可宣传保护传统工艺。

总之,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政府行为的层面上,而应该做到全民参与;不应该只是刮一阵风,而应该有长期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保护它,还要开发利用它,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7

一、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

我局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一是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局党委共组织集中学习5次,邀请市委党校教师作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认真研读xx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等文件和材料,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广泛讨论,凝聚发展共识。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文化事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共识。三是查找问题,认清工作差距。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群众查找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先后组织召开了系统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文博、文联、群文、体育等不同层面、不同条线的民主恳谈会7次,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对象除本系统各下属单位负责人外,还扩展到镇(街道)负责文体工作的宣传委员、文体站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四是专题调研,理清发展思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探索发展规律、研究发展思路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我市文化建设实际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确定了5个调研课题,由局领导分别领题,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五是注重实践,促进各项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扣“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实践载体,开展了“文化十送”活动,积极主动推动各项文化工作,自觉服务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使我局机关工作作风焕然一新。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信息曾被嘉兴、省、文化部等网站转载,“文化体育十送”活动曾在嘉兴进行经验介绍,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市文化中心已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论证,已于年底奠基动工。市民露天游泳池已建成使用,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已经结顶;30个健身苑点已完成。罗家角文化遗址保护规划的部分相关工程已开始建设。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方案已经起草完毕,并获市委讨论通过。屠甸等5个镇(街道)图书分馆建设全部完成。

三、群文活动蓬勃开展

1.完成各项检查评选。6月底完成各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初步制定了《石门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方案》。开展了全国文化模范市、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自查、复查工作和首批省体育强镇、先进街道复检工作。开展了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和嘉兴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的推荐、申报工作。完成了XX年度市级特色文化示范户的评选,共评选出50户,其中21户成功创建了省级文化示范户。

2.继续开展“文化育新农”等活动,稳步推进2131工程。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了“五下乡文化先行”、“文化情暖万家”等活动,下乡演出活动301户次,各镇(街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666次。创作、编排了《夫妻问答》、《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村是最美的》、《喜看xx新气象》、《小风波》等节目。农村电影2131工程共3893场次。制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幻灯片15套,举办了“和谐我生活,健康xx人”、“安全生产月”、“电影进校园”等专场电影放映。举办了红月活动和健康教育电影宣传活动。会展中心举办了旅美钢琴家茅为蕙独奏音乐会等40场大型演出,举办“巴黎都市”杯第二届家装博览会等8场大型展览,放映《赤壁2》等电影1516场次。

3.继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举办迎春、元宵节等大型活动。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广场文艺活动50场。举办了迎新春大型文艺晚会;组织舞龙队参加了嘉兴市的舞龙大赛,获得铜奖;组织行街队参加了嘉兴市端午节行街表演活动。

4.举办各类文艺培训活动。计有合唱团培训班、少儿舞蹈培训班、排舞培训班、摄影培训班等41期,培训1500余人次。

5.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共接待读者约43.2万人次,外借图书约34.8万册,有效持证读者28650人,新增藏书11万余册,征集地方文献304种,417册。图书流通点试点工作启动,崇福镇芝村村、洲泉东田村、巨石集团、洋紫荆公司先后设立图书流通点。举办“世界读书日”、“让读书成为习惯”等读书系列活动,形式有发放数字图书卡、图片版面展示、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电影展映等。做好已建6个分馆的管理工作,举办了分馆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开展了现场办卡、经曲少儿影片播放、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巡回展等系列活动,读者到馆率、办证率、借阅率较快增长。

四、文博工作深入开展

配合做好大运河xx段保护性规划编制工作,按要求提供运河沿线村镇、水系、文物古迹分布情况等相关数据,完成调查澜溪塘、白马塘河道本体。各文博场馆继续进行馆藏数据库的录入和校对等电子文本建档工作。加大文保单位申报力度,申报新地里遗址、吕大坟遗址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一批古桥梁为省级文保单位。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野外调查,覆盖率达到100%,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36处,其中新发现354处,复查67处,登录315处,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并做到普查与文物保护宣传、普查与保护规划、普查与文物征集、普查与文物整理相结合,深入推动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继续进行书画文物抢救保护,水陆道场画修复完毕。配合沪杭高铁工程,对高桥镇亭桥村演教寺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各文博、名人场馆共接待观众、游客约15万人次。举办了xx民间收藏精品展、俞健中国画作品展、辽宁岫岩玉器展、崔锦钧遗作展、戴卫中绘鉴真大师画传原作展等36次展览,《茅盾生平图片展》《伟人的风采——侯波、徐肖冰摄影摄影展》、《钱君匋书画印、书衣作品巡回展》、《赵之谦书画篆刻精品展》、《文豪故里绍兴、xx漫画作品联展》等赴外地展览。丰子恺先生信札等5部珍贵手稿归藏缘缘堂,茅盾《歙县报》题字和沈泽民、张琴秋67幅珍贵照片及大量文字资料归藏茅盾故居。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推出“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展”,举办了民间手工技艺现场展示,10余名民间艺人现场献艺,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展演——“xx故事”活动。

编辑出版了《xx市馆藏篆刻精品集》,启动了《xx市文化志》编纂工作。举办了吕留良诞辰380周年纪念活动。成立了名人研究会。

五、继续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

在去年排摸线索的基础上,经过遴选、归并、调整后,正式确认普查项目2022项,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历史、科学价值的重点项目为582项,现基本完成的普查项目有19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基本建立,一是文字档案,建立排摸文字资料,编纂《镇(街道)普查成果汇集本》、《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集本》、《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相关资料》、《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简报》;配合完成《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xx部分)资料编纂》。二是电子文本,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三是照片档案,共对1090余个项目进行了数码照相,共拍摄照片3060余张;四是录音、录像档案。共完成录音57.5小时,录像光盘473张。申报各级非遗名录成绩优异,“xx蚕桑习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子项目成功申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xx三跳”等5个项目申报了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7个项目列入了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13个项目列入第三批嘉兴市级非遗名录。此外,《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编制方案(初稿)》获得通过。出版了《xx蚕歌》一书。第4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暨《xx的故事》广场文艺演出获得成功。推荐20名民间艺人申报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传承人。

[page]

六、体育工作扎实推进

1.围绕“全民健身”主题,扎实推进群众体育工作。举办首个

全民健身日暨“健康进万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宁波北仑海天队对浙商银行队的比赛,这是上半年我市级别最高的一场比赛,观众爆满,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举办了2次中美篮球对抗赛,反响热烈。举办了“国贸杯”乒乓球赛等。其它活动有:“建设新农村、小康体育村”三人制篮球赛、市首届新居民运动会、第二届“新湖·香格里拉”杯篮球周末联赛、小学生篮球赛、“体彩杯”三人制篮球赛等。游泳池顺利开馆后,制定了严格周密的安全、卫生、消防等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人员职责,做到安全第一,至7月30日,开放25日,接待泳客共约7500人次。

2.积极承办省、市比赛,扎实推进省运会筹备工作。承办了省青少年男子篮球、武术、举重、拳击等比赛,并被省体育局评为“XX年浙江省体育竞赛最佳赛区”。为承办14届省运会积累经验。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市体育馆改造完毕,设施规范标准,符合比赛要求。专用设备、设施已落实添置;参赛运动员已全部到位,正在刻苦训练。

3.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新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设立了4个国民体质测试站。举办了排舞、柔力球等培训班。组织了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及裁判员培训。

4.体彩事业稳步发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文化市场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1.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完善了信息报送制度,制定了全年日常检查总框架,落实了“一店一本”制度和每周检查分片责任制,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草案)。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13-04

【作者简介】1.钱国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江苏南通,226353)主任、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2.郝贵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江苏南通,226353),高级教师。

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区),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实验方案,近三年来,全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围绕“校校、班班、人人”的目标,努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现已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社团、人人有项目”的艺术教育立体架构,基本实现艺术课程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基本到位、“一校一品”基本形成、艺术师资配备基本均衡,“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基地的艺术教育品牌在全省、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站得高:强化责任,推进艺术教育有方向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和素养前提。通州区委、区政府历来崇学重教,尤其是成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区)以来,重视学校艺术教育顶层设计,重视艺术人才的大力培养,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通州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方法手段,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领导,加快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让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发展、人格健全、人际交往能力和成就他们一生的愉悦感、幸福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区教育局成立“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办公室”,召开全区艺术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和实验工作会议,大力宣传,让学校、社会及家庭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形成良好的术教育氛围,为提高艺术教育水平打下思想基础。各片教育督导组以督导评估为切入点,定期督促学校开展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学校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强有力抓手,让艺术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强调艺术教育实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艺术教育为引线,切实有效地开展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养性的各项工作。

区、局、片、校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四级联动推进,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的教研和普及,保障艺术教育全面推进。要让全区上下持续、长期地开展艺术教育并取得成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建章立制。为此,通州区先后制订和完善了《通州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实施意见》《通州区艺术学科教学实施细则》《通州区艺术教育协作制度》《关于选派艺术教师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通州区艺术教育沙龙活动方案》《通州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考评意见》等九项工作制度,确保全区艺术教育实验工作有章可循。

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是执行是否有力、落实是否到位的过程。为了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全区上下实行“三级责任考核”机制(区政府考核教育局、教育局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师),考核结果与教育局的事业考评等级、区财政拨付学校的绩效总量、校长的绩效奖励和艺术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直接挂钩。考核中,区教育局会同教育督导室全面落实《通州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督导学校艺术教育的全过程,抓课程是否开齐,抓课时是否开足,抓社团是否开好,并形成督导常态化、制度化。今年3月,区“艺术教育实验办公室”组织音乐、美术教研员和四个片、区教育督导员,对22所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展开专项督查,通过对话交流、实地查看和问卷调查,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通报批评、限时整改、整改后再“回头看”等方式,督促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小学音乐、美术每周各开设2节课,初中音乐、美术每周各开设1节课,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总课时达到523课时,占总课时比例11%;普通高中按课程方案的规定,完成艺术必修和选修课程,确保艺术课程开齐开足。

沉得下:创新机制,提升师资素养求实效

培训交流是促进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全区以师资培训为基础,以成果展示为平台,定期开展优课比赛,不断增进艺术交流,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高效化、优质化的快车道。

为全体教师“补钙”。艺术是铸魂的工程。近年来,全区以大艺术教育观为指导,大力开展艺术家进校园活动,“国粹京剧艺术家”“小戏小品艺术家”“纯美文学艺术家”等100多名艺术家走进50多所城乡学校献演献艺,让名家艺术、高雅艺术与师生零距离接触。2014年,成功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等艺术大家来通州作讲座,学习和领会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区兴起了“争做有学养、有涵养、有修养的艺术园丁”的学习热潮。

为专职教师“强筋”。邀请30多位知名大学教授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个门类,推进艺术教育课堂改革,提高艺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综合素质。

为兼职教师“提质”。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规范培训、观摩课堂、集中听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各自存在的不同问题。2015年,29名艺术类教师参加通州区兼职教师会课,3人参加南通市兼职教师基本功比赛,2人获一等奖。

为新教师“增效”。2015年暑期对新招聘的23名艺术教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和岗位实践培训,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迈好职业成长的第一步。专兼职教师“师徒结对”,新老教师实施“青蓝工程”,为兼职教师和青年教师打造快速成长的平台。

为特长教师“亮相”。2014年成立的通州区“金沙风”教师艺术团,将全区具有特长的艺术教师汇集到统一平台,现已发展成“金沙风”合唱团、“金沙风”乐团、“金沙风”书画社和“金沙风”摄影社四个艺术团。艺术团以“金沙风”优秀文化为使命,以创新发展为担当,内练硬功,在省级、部级大赛屡获大奖,1名美术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名音乐教师荣获全国“长江钢琴”第七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全能一等奖、器乐单项一等奖,1支摄影团队荣获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金奖、最佳影视片银奖。同时我们外塑形象,进社区送春联,进机关献书画,进学校献歌舞,为艺术教育献歌,为幸福通州祈福。

为薄弱学校“送教”。2014年7月,通州区学校少年宫协会成为全省首个地方性少年宫协会后,围绕“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联盟”的目标,8名艺术教师定期开展为乡村少年宫“送教”活动。根据《通州区关于选派艺术教师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12名下乡“送教”的艺术教师在支教学校独当一面,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成为支教学校全面开展艺术教育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扎得深:整合资源,艺术传承凸显地域性

通州地域文化兴盛,石港的京剧、李港的风筝、刘桥的灯谜、二甲的蓝印花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这些具有通州特色的“非遗”文化是孕育学生乡土情怀的肥沃土壤,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丰富内涵。同时,借助扎根通州、盛誉全国的“童声里的中国”,让学校艺术教育唱响了主旋律。

“非遗”进工作室。通州区优先成立2个艺术教育“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指导全区艺术教育“非遗”传承。“顾跃进名师工作室”引领石港小学的写字教育成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曹晓峰名师工作室”借助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部级传承人曹裕兴染坊第五代传人,以区级美术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美术教学研究为核心,将印染技艺从中国蓝印花布的发祥地余西古镇延伸到十多所中小学,普及和传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

“非遗”进课堂。结合校本课程,通州区20多所中小学采取走班制,开设“非遗”课程,固定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质量跟踪,取得初步成效。区实验小学成立“蕊春非遗研习所”,将南通板鹞、南通剪纸作为全校的普及目,组织学生参观展览馆,拜访民间艺人,欣赏“非遗”作品意蕴,制作板鹞,学刻剪纸,将“非遗”文化种子播进儿童心田。

“非遗”进教材。在研究和挖掘通州民间文化和本土艺术时,通州区成立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组,指导学校编写了《楹联欣赏与创作》《生肖图案》《字里千秋》等20多册基于学校特色传统建设的校本教材。区实验小学拥有一支被评为“南通市先进集体”的艺术教师团队,编写的《南通板鹞》《南通剪纸》《南通木偶》《南通仿真绣》《南通木版年画》《南通蓝印花布》6册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尝试制作板鹞、学刻年画、创意剪纸、玩转木偶、飞针走线、描绘扎染。

“非遗”进社团。各学校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各类艺术社团以班级为依托,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眼于“校校、班班、人人”,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区实验小学、通州小学、姜灶小学、理治小学等学校的艺术社团多次参加央视新闻联播、央视少儿频道、江苏卫视录制节目。水墨画、陶艺、古筝、竹笛、剪纸等一大批“非遗”艺术社团围绕接地气、有活力、巧结合、促均衡、广参与的要求,大力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兴仁小学的灯彩艺术、刘桥小学的板鹞制作、石港中学的手绘封和生肖邮票设计、二甲中学的蓝印文化系列社团日渐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非遗”传承社团。

“非遗”进工坊。各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了灯谜制作室、蓝印花布展示馆、风筝制作绘画室、陶艺制作梦工厂等“非遗”传承功能室。石港小学翰墨飘香的文正书院,成为“通州八景”乡村游的旅游景点。区实验小学开设板鹞、剪纸、木偶、仿真绣、木版年画、蓝印花布等六个“非遗”工坊,布置精美、文化浓郁,成为学生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非遗”进数据库。各学校通过挖掘、寻找,为街道、社区中的民间艺人、传统工艺传承人、本土艺术家建立“艺术人才数据库”,聘请他们担任学校艺术教育辅导员,开展艺术社团活动定时间、排项目、给待遇,把具有通州特色的江海童谣、地方戏曲、书法、雕塑、蓝印、纸艺等艺术项目引进校园,搬进课堂。

“非遗”传新通州人。通州滨江临海,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率逐年攀升。川港小学和家纺城小学紧靠中国最大的南通家纺城,外来务工子女占比高达65%和99.5%,针对艺术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区文化局定人、定时下校进行艺术社团辅导,成立合唱、舞蹈、绘画、书法等10多个“非遗”艺术社团,让新通州人同沐“非遗”艺术阳光。兴仁小学地处南通城郊,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占比63%,面对艺术师资薄弱的校情,外聘当地民间艺人,开设古筝、灯彩、合唱等艺术社团,让来自农村以及贫困山区的学生接受通州民间艺术熏陶。

“童声里的中国”进校园。2006年,“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从通州发起,10年历程中,被评为“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大品牌”,被列为中央文明委工作要点。通州区艺术教育立足这一地理优势,以区实验小学、通州小学等12所学校为龙头,依托活动舞台借台唱戏,主动承担基地各项“童声”实验任务,当好东道主,唱响主旋律。2014年组织全区中小学传唱新歌《中国是条富强船》,校校参加、班班响应、人人参与。2015年“童声里的中国”第四届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奖”声乐大赛在通州举行,309名选手和近千名家长齐聚通州,通州区摘得1金5铜的优异成绩。2016年首届“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基地举行,全区推荐的800多件童谣参赛,三首童谣获得大赛一等奖。围绕“爱、敬、诚、善”主题,近600名小演员参与童谣作品朗诵、伴舞、合唱等节目演出,受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等十多家单位点赞。

行得远:加大投入,落实艺术教育有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艺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享有艺术教育、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权利。通州区着力构建以区镇两级政府橹鳎社会、企业、慈善机构为辅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大力抓好艺术教育硬软件建设,让学生有一个接受艺术教育的良好学习环境。

一是注重硬件配备。新建区青少年宫。异地新建的区青少年宫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投资万元,内设钢琴、古筝、素描等19个功能室,所有功能室全部对外开展公益性艺术教育活动,为全区青少年儿童拓宽了更丰富、更专业的艺术教育资源。建设艺术功能室。结合教育现代化,区政府通过专项拨款、自筹资金、社会赞助等方式,先后投入约336万元为14所异地新建学校装备音乐、美术、舞蹈等功能室65间,室内装备全部按省级Ⅰ类标准通过验收,为学生艺术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添置艺术教学器材。借助“改薄工程”,为农村薄弱学校添置音响、乐器、画板、画架等音美器材4595件;部分学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美术教具和学具,弥补艺术教学器材不足的问题。建设多功能报告厅。随着城镇化提速以及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镇班级多、班额足、学生人数多的中小学校逐渐增多,多功能报告厅的建设逐年增多。区实验小学的蕊春大剧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金郊初中的听雨堂有800多个座位,通州中学涵礼剧场能同时容纳1200人,这些多功能报告厅为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展演舞台。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9

今年以来,固始县文广新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任务,认真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2016年县委经济会议和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务实创业,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下面,我代表局班子把2016年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抓业务,促进事业发展

(一)文化工作

1.创新服务载体,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线,强力推进文化宣传活动蓬勃发展。在今年的全省文化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固始县文广新局被省文化厅、省人社厅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县博物馆龚平同志被表彰为省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广泛开展“文化乐民”活动。在“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文艺演出、书法摄影展、民间文艺展演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认真落实河南省委和固始县委关于文化建设决策部署,扎实组织舞台艺术送农民文艺下乡、入社区、进广场、进校园的各种艺术展演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图书智民”活动。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农家书屋的作用,倡导全民阅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开展送书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发挥应有的惠民作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固始。对x家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图书管理员基础知识”和“图书分类、编目”实际操作培训,共培训管理员x多人次。在2016年全民阅读活动中,固始县图书馆获得了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先进单位”称号;在“2016全民阅读——河南省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个人奖。三是广泛开展“电影益民”活动。积极组织、选派优秀放映员,选调性能优良的设备,分别在成功广场、根亲园、秀水公园、陈元光广场等场所放映公益电影x场,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x场。四是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文化馆整合资源,选派业务骨干作为帮扶人才,到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提供服务,为乡镇文化站建立信息共享的微信平台,实行交叉辅导。文化馆还采取全面辅导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对文化站专干进行培训。这些辅导与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为我县文化发展后劲积蓄了力量,促进了乡镇文化工作的创新,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各界市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实施“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支持计划。制定了固始县文广新局“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三区”文化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选派业务骨干,就“文化站免费开放”、“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农家书屋管理”、“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平台构建”、“文化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培训,下派人员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整合传统民间艺术和民间文艺表演团体艺术人才资源,创作排练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豫南风情的文艺作品,立上舞台,送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三区”支持计划得到较好落实。

2.保护文物,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宣传《文物保护法》工作。结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宣传作用,适时报道文物保护情况,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

二是重点文保单位申报工作。经过积极争取,有两处革命文物遗址—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大荒坡十八烈士墓顺利升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部级2处,省级x处,市级7处,县级x处,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县。

三是文物保护执法工作。县文物局和县公安局成立联动办公室,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加强与乡镇文化中心和业余文物保护员的联系,全面了解和掌握田野文物安全保护动向,经常不断地到重点文物点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是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争取立项和实施了一批保护工程,秦氏故居修缮工程方案总预算为x万元,已经得到省局批复;投入x万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元光祖祠修缮工程已经竣工验收。陈元光祖祠建筑群消防、防雷工程于2016年初竣工完成验收。

五是切实做好县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为庆祝第x个“国际博物馆日”,县博物馆举办了河南省精品文物(青铜器类)图片展,展出了河南博物院藏一部分青铜器文物的图片及详细内容,宣传和展示了我省悠久的青铜器制造历史和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展览吸引了大批群众参观。

六是努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和发展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和民俗活动。组织开展了重新认定第一批固始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开展了第二批固始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开展了首批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首批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开展了第三批固始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申报认定工作,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遗产活动丰富多彩。春节期间,文广新局在县城陈元光广场组织举办固始县2016年“红红火火过大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广新局组织举办了“固始县第二届皮影戏展演赛”、“第二届固始大鼓书展演赛”和“固始县2016年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传统舞蹈展演”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3.强化监管规范秩序,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联合县公安局、消防大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城乡网吧、娱乐场所、影剧院等文化市场开展消防“大兵团作战”检查活动。注重对重点时段、重点问题的监管。抓好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治理工作。严厉查处涉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文化市场案件,打击在校园周边兜售盗版书报刊的游商游贩等,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精心组织部署“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与责任相关单位签订了“扫黄打非”目标责任书,保证“扫黄打非”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认真做好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项目的申报工作,配合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做好贴息贷款和恒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国家文化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主动做好文化产业政策的宣传工作,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的经营,配合做好有关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工作。积极组织文化产业政策、优惠措施和规划项目的制定工作,促进我县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广播电视工作

1.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

内宣方面。重点做好脱贫攻坚、人大、政协“两会”宣传、配合农村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城区交通整治、全县安全月生产等宣传报道,推出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栏目和系列报道,确保县委、县政府大政方针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千家万户。

外宣方面。在做好内宣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向上级台积极报送稿件。截止目前,已在央视、省台实现外宣发稿80多条,其中,央视《新闻30分》、《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中国之声》共播出消息7条。

2.乡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年初,成立了农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加强对农村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技术指导。积极筹措资金,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先行先试,收到了明显效果。截止12月,已整转x户,超额完成x万户工作目标。加强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牢固树立用户至上服务理念,增强员工危机意识,通过优质服务,努力提高老用户的续费率,并带动新用户新业务的增加,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做好从过去的事业管理向企业经营型的转变;二是从垄断经营型向服务竞争型的转变;三是从建设、器材、设计、施工管理的混合型向服务运营商转变。

(三)文化扶贫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县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相关精神,严格贯彻实施文化扶贫工作各项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维,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驻村扶贫工作。一是经过先后三轮精准识别,进一步厘清了茶棚、元圩两村贫困人口各类底数,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现有贫困户x户、x人。二是制定了两村驻村帮扶工作规划和脱贫攻坚规划及驻村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任务、时间、步骤、方法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三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多策并举。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和两委班子一道,对所有贫困户定项目、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通过易地搬迁、雨露计划、产业扶贫、政策保障等扶贫项目,保证多个贫困户家庭都有2到3个扶贫项目,夯实脱贫基础,保证脱贫计划兑现。四是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局党委明确1名科级领导干部统筹驻村扶贫工作,推荐2名股级以上领导干部出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4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同时要求局正股级以上22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共帮扶x户、x人。五是驻村工作队在吃透村情户情基础上,多方奔走,积极协调,跑项争资。2016年帮扶茶棚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彻底解决了基础设施薄弱严重不足问题,帮扶元圩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和元祖公路交通桥工程,农电网二次改造工程,帮助两村实施了文化广场建设和交通扶贫工程,易地搬迁工程。通过指导扶持元圩村种植香菇能手姜后生,投入x万元帮助全村x户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使扶贫计划真正落实到位。六是千方百计开展对口帮扶,局党委先后投入资金10万元,帮助两村修缮了村级活动场所,购置办公桌椅,通过三高寄养模式,帮助40户贫困户发展固始鸡养殖,当年增加收入户均x元,并走访慰问了所有贫困户。七是协助村两委班子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健全完善了档案资料,一户一袋,分类保管,规范管理。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完成扶贫考核指标。文广新局承担扶贫攻坚5项考核指标。一是县图书馆要达到“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固始县图书馆2010年1月通过文化部评估定级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2013年通过了文化部“国家二级图书馆”的评估评定。二是县文化馆要达到“国家三级文化馆”标准。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固始县文化馆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目前正在文化部网站进行公示。三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x个乡镇(办事处)分期分批新建了拥有300平方米活动面积的综合文化站,已建成31个(秀水办事处文化站和番城办事处文化站正在选址规划之中)。固始县x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人员配置按照大乡镇3人,小乡镇2人配备,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财政全供。四是通广播电视贫困户情况。2016年底,全县已为x户贫困户开通电视,占全县贫困户x相比2015年增加10%。五是贫困村村文化中心建设情况。按照既定目标,我县x个贫困村要在2017年4月底完成文化中心建设,鉴于文化扶贫工作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文广新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努力推进文化中心建设。县委政府及时召开全县文化扶贫工作会议,关于成立固始县文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固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始县实施贫困村文化扶贫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对文化扶贫工作督促检查。各乡镇(办事处)按照实施贫困村文化扶贫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因材施策,制定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建设方案,加大力度,迅速推进,按照村级文化中心“七个一”的标准,安排部署文化扶贫工作。已有x个贫困村确定了文体广场选址和文化活动室用房。x个贫困村中计划在第一批建设的有x个村(2017年1月底前完成),占总数的x计划在第二批建设的有19个村(2017年4月底前完成),占总数的x目前,我县贫困村文体广场建设正在紧张施工,确保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全县x个贫困村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任务。

二、抓责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1、明确责任分工

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突出任务分解、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切实做到工作职责分工安排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延伸到哪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局党组始终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局党组先后召开3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成立了固始县文广新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固始县文广新局党委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固始县文广新局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清单》的通知。严格明确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工作任务,坚持分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确保了反腐倡廉责任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反腐倡廉与全县其它工作同安排部署、同检查监督、同考核奖惩。年初,局党组与10个二级单位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突出强调了“一把手”总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2.深化宣传教育

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注重教育在先,预防在前,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大宣传”工作格局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局干部职工勤政廉政,大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一是多措并举,狠抓学习。首先,切实将反腐倡廉理论和相关党纪法规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季度开展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及时认真学习传达、全面理解把握中央、省、县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实行分级负责。截止目前,党组中心组共集体学习6次,分别请县委党校、县纪委、县直工委专家,领导授课5堂,受教育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向每个党员发放《廉政准则》学习读本300本。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县电台、电视台主流媒体的“新闻”、“专访”、“曝光台”、“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继续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有效提高广大干部的廉洁意识、法制意识,使“勤政廉政”深入人心。今年,我系统参加县委、县纪委组织的“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组织奖的好成绩。三是正面引导、典型示范。以早警示、早教育为目的,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观看《忏悔实录》、《鉴史向廉》、《榜样》和廉政戏剧《暴式昭》、《燕振昌》等,受教育人员达300人次,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3.强化监督检查

一是强化对维护政治纪律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省、县有关维护稳定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完善ww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维护稳定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切实细化责任,明确任务,全面形成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局纪检检察具体监督的工作格局。在今年12月教师集体上访事件中,我们电台、电视台充分发挥县委、政府的喉舌作用,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很好地支持全县ww大局,受到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

二是强化对文化惠民工程的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县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和落实,加强文化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3次,确保专款专用。

4.严肃查办案件

充分发挥举报主渠道作用,多途径深层次挖掘案件线索。在开通了室举报电话的基础上,今年还开通了党风廉政监督举报电话、行政效能投诉电话并在33个乡镇办事处和6个县直窗口单位放置投诉信箱,有效畅通举报诉求渠道。联合县纪委、监察局、县委政府督查室、县局等职能部门,从排查问题入手,捕捉案件线索,今年共办理案件7起,县纪委、监察局批转自办案件3起,给予诫勉谈话9人,给予、开除公职处分1人。

5.弘扬廉政文化理念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工作“三主”作用(即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和“三大”优势(即文化人才、文化阵地、文化资源),把廉政与文化相结合、教育与艺术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宣廉、讲廉、书廉、演廉、唱廉”等系列教育活动,积极构造廉政教育大宣传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人人有责,共担责任”的舆论氛围。一是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新闻、专栏、专访、曝光台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县委、县纪委监察局、各乡镇(办事处)、县直各单位反腐倡廉会议、活动新闻80多条。在电视台一、二频道滚动播出廉政教育公益广告《回家吃饭》等积极宣廉。而是利用“三馆一站”积极开展讲廉、书廉、演廉、活动。县根亲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者近20万多人次,我们将“廉吏孙叔敖”、“王审之为官清正”、“状元吴其濬”等固始贤臣廉吏的事迹向参观者讲解,让外来者了解固始民风淳朴、清官辈出的历史。在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增设廉政教育图书,用简易读本、插图等形式向少儿介绍历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县文化馆结合“送文化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演出活动,增设廉政教育内容,全年先后下乡巡演46场,影响和效果显著。充分利用全县33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和部分村级文化大院这个平台,开展廉政教育,文化站的书画室和文化大院宣传长廊不同程度增设廉政教育方面内容。三是利用专业文化人员和民间文艺团体等形式,创作和搜集“唱廉”内容。

非遗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篇10

(一)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现代化指标考核工作顺利开展。万人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2.43平方米、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年度指标。

2、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推进。百姓大舞台,好歌大家唱活动全面结束;图书馆分馆建设顺利推进,全区23个市民(职工)书屋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梁溪河健身景观带(南岸)11月底建成。

3、圆满完成2012年“魅力”大众龙舟赛,成功举办2012第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段)和2012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赛区比赛。

4、荣毅仁纪念馆正式开馆,荣巷历史街区善文化街基本建成;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年内试开馆。

5、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揭牌并即将正式开园。

(二)职能工作开展情况

1、文体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积极开展超期室外健身路径更新工作,完成42套体育路径招标,器材更新工作全面完成。二是继续深化健身工程达标(示范)街道创建,雪浪街道和马山街道成功创建达标。三是深入推进“10分钟体育健身圈”场地设施建设,全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76%。四是区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9个街道(镇)全年无休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情况良好。目前,在区文化馆活动团队达13支,日均活动人次100余人;截止目前,区图书馆外借图书9200册次,流通总人次9050人。

2、群文群体活动精彩纷呈。文化活动方面:大力整合有关单位和机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与影视频道、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的“百姓大舞台”系列活动,丰富了各街道(镇)的文化生活。与教育电视台、万达广场合作的“好歌大家唱”活动取得良好反响。一批创作节目在省、市比赛中获奖。体育活动方面:先后组织了元旦万人健身长跑、2012“龙游杯”迎新春社区扑克掼蛋大赛、名师大讲堂体育运动与健身知识讲座、省老年人体育节区“快乐健身“系列活动、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等活动。“号”帆船参加“沪琼探海之旅”等帆船大赛。同时,协同教育部门开展学校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

3、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荣毅仁纪念馆4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善文化街建设基本完成。阖闾城遗址公园建设进展顺利,遗址博物馆年内试开馆。周新老街建设逐步展开,周舜卿故居、俞文彬旧宅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二是积极对有关文化遗存认定保护。编辑出版了《遗珠——市区文保单位和“三普”新发现图录》,初步确认了23个拟申报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会同市文化遗产处对华庄街道年庆堂及惠公祠等多处文化遗存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认定。完成了对梁塘桥的修缮工作。三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组织灵山素饼制作技艺、太湖翠竹茶、太湖滚灯、内画、花轿迎亲、宣卷等6个项目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部级、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团队参加2012“魅力”大众龙舟赛展演,进一步传承民间非遗文化。

4、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重点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即将正式开园。二是招商引企工作力度加大。茅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琅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杨鹏工作室等一批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数字出版基地已签订落户协议。文化产业总量继续加大,预计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三是产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组织全区相关文化体育企业和项目申报各级各类扶持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扶持资金1247.36万元,有效促进了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逐步规范,相关人员赴上海进行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