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树人的意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3:02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1

百年树人

bǎiniánshùrén

近义词:百载树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表达人才造就不易,要有长远计划

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先秦·管仲《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子:古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谜语:鲁迅诞生一世纪

百年树人成语接龙

人间地狱狱货非宝宝刀不老老当益壮壮发冲冠

冠上加冠冠袍带履履仁蹈义义无反顾顾而言他

他山攻错错彩镂金金舌弊口口快心直直言取祸

祸首罪魁魁梧奇伟伟绩丰功功薄蝉翼翼翼小心

心荡神怡怡情理性性命交关关门落闩闩门闭户

户枢不蠹蠹民梗政政清人和和风丽日日程月课

课语讹言言传身教教导有方方领圆冠冠履倒易

易于拾遗遗俗绝尘尘羹涂饭饭囊衣架架屋迭床

床上施床床下安床床头金尽尽人皆知知足常乐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2

树雕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利用那千姿百态的老树作为创作的原材料,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将其塑造成各类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大自然的神韵与人的灵巧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那些无用的老树朽木,经过选型和雕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生命的意趣跃然其上,让人回味无穷。是一门富有文化气息的手工艺。

高雅的树雕艺术咋能和普通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冒雨驱车赶往王振生所在的王桥村。在王桥村村头的路边上,几百棵奇形怪状的老枣树吸引了我们,老枣树一旁还有几个用钢板自制的大锅,是用来给枣树“洗澡”消毒的,要不老枣树容易腐烂。主人从屋里走出来,听我们说明来意后,热情好客的王振生立即和我们攀谈起来。

今年刚刚60岁的王振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想像丰富,模仿力强,他对树雕总是精益求精。问起从事树雕的初衷,他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原来,王振生没什么学问,他精湛的树雕技艺并非源于祖传,也没有得到别人指点,全靠自己用心摸索,一心一意苦练。因为当地有收购旧家具的传统历史,每当收到栩栩如生的树雕家具时,王振生爱不释手。“我相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所以我创作东西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做。”现在,他满脑子里时时刻刻都是千奇百怪的老枣树,思考着怎样把它们变成精美的根雕艺术品。他的家整个儿是树雕的天地。院子、客厅、卧室、伙房、窗台等地到处摆放着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树雕作品,其中不乏精品。

一次,王振生无意中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了一棵刨出来当柴烧的老枣树,当时这个老枣树大部分已经快腐烂,他就问村民这棵老枣树是否还有用,村民叹气说,这个枣树当柴火烧不好烧,他正发愁不知该丢到哪里好。王振生一眼相中,村民正愁着没地方扔掉那件“破玩意儿”,便免费送给了他。

“破玩意儿”在精通树雕艺术的王振生眼里却是件难得的宝贝,“破玩意儿”拿回来后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一个漂亮的挂衣架便做好了。据了解,阳信县地处鲁北,属黄河冲击平原,周围的无棣县、乐陵市、沾化县等有大量几百年的老枣树自然死亡,由于枣树质地坚硬,当柴烧极不方便,大多数便被送进木炭厂烧木炭,十分可惜。闲暇之余,王振生便开着三轮车到处收购,以不高的价格,“抢救”这些在他眼中称为“宝贝”的朽木。有时甚至到木炭厂搜寻。王振生告诉笔者,近几年,树雕茶几、茶桌受到市场热捧,用百年老树制作的茶几、茶桌,除了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实用功能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价格不菲。他创作的巨型树雕“二龙戏珠”,被外商以十几万元的价格收藏。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3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数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借拆迁扩建之机或更换树种为由,不经批准,擅自占用市内不少零星绿地和砍伐了相当数量的树木;二是不少单位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不按国家规定保留绿化面积,不愿拆迁征地,到处见缝插针,随意挤占本单位现有绿地或占用城市公共绿地;三是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不够,审批把关不严。

为了保护我市园林绿化成果,有效地制止侵占绿地、乱砍树木的现象,我们建议:

一、要广泛开展保护园林绿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巩固现有绿化成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职责,从而自觉地遵守国家有关保护园林绿化的政策规定,并同一切破坏园林绿化的行为作斗争。

二、要严格控制砍伐树木和占用绿地。城区公共绿地和树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占用和砍伐。确因建设需要必须占用绿地或砍伐树木时,应按规定手续上报批准,并补偿同等面积的土地,交纳重新建设费和砍树、移植树木费。各单位的树木和绿地应严加保护,不得任意砍伐和改作他用。古树名木要指定专人养护管理,严禁破坏和砍伐。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通过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受到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一)出示课件,复习旧知

1.“组成”我知道

师: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去拜访大树爷爷,途中它遇到了一些考验,你能帮帮它吗?

生:10个十是(100)。

生:100里面有(10)个十。

2.“笔算”我能行

师:大树爷爷出了两道题要考小兔子。聪明的你,也会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36+19、36-19,教师巡视检查。)

师:完成的同学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生1:(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生2:(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们真聪明,得到了大树爷爷的表扬!美丽的森林王国是小动物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看!我们的家园多美啊!(课件出示图片。)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成了这个样子。看到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怎么做?

生:太脏了!人们不应该乱扔垃圾。我会把垃圾捡起来。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地球的环保卫士。为此,花园小学的环保小卫士们开展了“爱我家园、清除白色垃圾”的活动。这是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出示例题)。仔细观察,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180+340。

生2:第一周比第二周少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生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算式是340-180。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评析: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1.自学交流

师:请你尝试独立计算180+34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教师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忘记进位(2)计算错误

3.总结算法

师: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采用笔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做的。你是怎么算的?

生:个位0+0=0,十位8+4=12,百位1+3=4。

师:谁想说点什么?

生1:百位应该是5。

生2:十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要加上“1”,所以是5。

师: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个百。

师:“1”是怎么来的?

生:十位8+4=12,满10个十,也就是1个百,所以向百位进“1”。

师:你是从哪位算起的?

生:从个位算起。

师:你想提醒这位同学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要认真,计算要准确。

4.其他算法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18+34=52,180+340=520。

5.练一练

师:请用竖式独立计算230+580、360+190,完成的同学,请你来当小老师,帮你的小伙伴检查对错。

师: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再次交流学生易错点。)

(二)教学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1.自学交流

师:请你尝试独立计算340-180,算完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暴露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教师收集学生在试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忘记退位(2)计算错误

3.总结算法

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位同学吗?

生:百位是怎么算的?

生:3-1=2。

生: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所以百位是3-1-1=1。

师:十位是怎么算的?

生:十位上14-8=6。

师:14是怎么来的?

生:从百位退的1个百,退到十位当10个十,10+4=14。

师: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还应该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你想提醒这位同学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认真计算。

4.其他算法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34-18=16,340180=160。

5.练一练

师:请用竖式独立计算640-160、550+270,完成的同学,请你来当小老师,帮你的小伙伴检查对错。

针对学生易错点,紧扣笔算加、减法的注意事项,再次交流。

【评析:教师教学新知部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解惑等活动,充分暴露学生在自学、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再由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学会新知。同时,使学生在批判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知。】

三、应用新知(智力大闯关)

1.我会填

教师出示法则,学生填空。(略)

2.我是森林小医生

3.走进生活

去年植树350棵,今年植树280棵,一共植树()棵。

上半年使用360个,下半年使用290个,下半年比上半年少使用()个塑料袋。

4.开放题

5.拓展延伸

1300+2900=32001800=

6.打气球

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计算,起立汇报计算结果。(略)

【评析:习题部分的设计从基础到开放再到延伸,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更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思维的创新性。】

四、总结新知(略)

评析:

本节课教学清新自然,围绕森林王国展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一条环保主线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解决身边的真实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来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解惑环节组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努力做到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交流中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教师在全班交流中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追问,让学生在思考和批判中建构知识,这样的教学是针对学生真实问题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整个教学是学生的自学,暴露的是学生的问题,交流的是学生的困惑,追问的是学生的认知冲突,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所以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5

一、标注取精,精细析读学习内容

在数学学习中,也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题的好习惯,学生在进行操作式阅读时实现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而实现“数字化生存”。在数学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用实线(波浪线)画一画、用“”圈一圈、用“”(数字、?等记号)标一标的方法,精细析读学习内容,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找到相关量的关系;也可以像语文的缩句,去粗取精,通过阅读,获得有价值的显性的数学信息和隐性的数学信息,厘清题意。

例如,学生在解决“公鸡有135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少50只。一共有多少只鸡?”类似的问题时,拿到题目“一气呵成”,就是把“135-50”的结果当成了总只数,还有的用加法进行计算。这么简单的题目学生在二年级就已经学过,为什么到了三年级还是不会呢?无非就是数据变大了一些。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操作式阅读的方法,如“求一共有多少只鸡”,学生通过画一画、标一标等方法,一下就找到了母鸡的只数与公鸡比,公鸡的只数是已知量,要求鸡有多少只,就得先求母鸡的只数。

又如,“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的数量不断增加,2005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362.9万人次,2006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390.3万人次,2007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432.4万人次。2006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比2005年多百分之几?”学生在阅读此题时,可以通过画一画等方式去除情景性的语言“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的数量不断增加”,再摒弃多余的信息“2007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432.4万人次”,这样看似繁杂的题目就留下了“2005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362.9万人次,2006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是390.3万人次。2006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比2005年多百分之几?”这样一目了然地变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在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圈一圈“多百分之几”这一问题,让学生在操作式阅读的过程中找寻隐性的信息,就是求2006年入境到北京旅游的人数比2005年多出来的人数是2005年的百分之几。学生若能这样进行阅读,不但让解决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同时也发展了数学思维。

二、图文互化,降低学习内容难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能渗透数形结合基本思想的理念。但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更应渗透于学生的独立学习中,让他们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可以通过操作式阅读,把文字转化为图形,也可以把图形转化为文字等,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解题策略。

例如,“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体沿横截面切成5段,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这种题目在六年级常常出现,可是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会进行解答,读不懂题意。如果此题学生能进行操作式阅读,把文字转化为图形,难点就不攻自破了。学生可以画一个圆柱的草图(如下页图),用线条表示沿着横截面切的刀数,切一次就分成了两段,增加了2个底面,标注“2个面”,继续画线表示,直至分成5段。在操作式阅读中,学生直观地看出了切成5段需要切4次,每次增加2个底面,圆柱的表面积就增加了2×4=8(个)底面,这样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一操作式阅读也可以在脑中进行,这样既发展了数学思维,又培养了空间想象力。

又如,要将这个灯柱的表面涂上白色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有的学生一拿到题就做,根本没有去思考所要油漆的地方。因此碰到类似的题目要求学生把图转化为文字,要油漆多少平方米就是指哪些地方?油漆的地方指长方体的表面积少掉一个圆面积加上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在阅读图形的过程中经过语言文字的表达活跃了思维。为此,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操作式阅读,把数和形进行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联想梳理,重构学习内容体系

联想的特征是“由此及彼”,在操作式阅读中,鼓励学生进行联想,由此题联想到似曾相识的彼题或变式提升题,可以是对比联想,也可以是相关联想,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读一题练多题、梳理知识体系的效果。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6

根据公司党委要求,现将个人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情况及心得体会

7月1日,在庆祝工作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讲话使我获益匪浅、备受鼓舞,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党走过的一百年历程是勇气、智慧和力量成就的百年,更是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百年。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历史长卷。我深刻感悟了建党一百年来的艰辛,深刻体悟了中国共产党为最终带领中国踏平坎坷的走过这一百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对党忠诚,许党爱国的坚强决心。

二、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情况

通过认真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通过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必读书目,我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前行方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自己,毫无畏惧战胜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三、自身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党性锤炼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对党的历史还存在理解不到位,研究不透彻的问题。虽然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对党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党的百年历史博大精深,这一阶段的学习还不足以深入、透彻的理解党的历史,还不足以学以致用,灵活的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对增强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还存在差距。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认知,与我党的优良传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工作落实不到位,整改项未跟踪。

(三)党性锤炼不够。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历练不够,虽然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与组织的高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持续学习、锤炼。

四、履职情况

(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方面。工作、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带头作用,并通过共同协作劳动、谈心谈话对身边的党员群众进行教育帮扶,但是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为身边群众办实事方面。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困难,组织为员工疏通下水道、修复宿舍热水器、改善职工就餐环境等,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差距,服务群众力度不够,帮助群众解决的难题不够多。

五、存在问题原因

(一)系统学习、理解精髓不够,实践运用不多。没有很好的把握“四史”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存在应急式、要点式学习的现象。记了一些基本内容,没有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一知半解。理论指导实践有差距,运用科学方法和思想有欠缺。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立场不够牢。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把握不牢,践行有偏差,还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工作落实力度还有待提高。

(三)担当精神不够强烈。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不够,没有做到重要工作全部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对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没有做到不舍微末,不舍寸功,在增强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上做的还不够。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强化理论,提高思想境界。继续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实践,转化为维护党,向党看齐追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转化为抓好工作、推进建设的科学理念和有效举措。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学习百年党史,在百年历程中继承红色基因,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保持为人民的赤子之心。今年还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广大党员面临更大的挑战,读懂“树立正确党史观”背后的深意,在新一轮的赶考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党史观”首次出现,告诉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宣誓和号召广大人民学党史,悟党史,树立正确党史观。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初心和使命是贯通百年党史的主题,抓住了党史学习的本源问题。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诸多磨难,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建构者的角色,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树立正确党史观,这一条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正因为做到了这一条,我们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意志坚定,保证我们对以往党历史上的是非功过保持客观和公正,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由此可见,提出的党史观,既体现了我们在学习研究利用党史问题的成熟清醒和自觉,也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8

“历史是的教科书。”百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带来的精神激励,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最直接最真切最宝贵的财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树立系统思维,既瞻前又顾后,学史以明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待当前的风高浪急和逆风逆水,把解决改革创新瓶颈和建立健全机制、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放到一起去谋划,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汲取经验教训,在统筹兼顾、远近对比中对历史走过的弯路及其成因保持高度警醒,在危机和变局环境下掌握主动权,在扬长补短中下好“先手棋”。

树立辩证思维,既看全局又分主次,学史以增信。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更加实事求是地看待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宗旨,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历史不是戏说,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决不允许任意“打扮”史实,歪曲甚至丑化历史和人物。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个人的信仰不是空中楼阁,她的地基深嵌在对民族悠久历史、对政党卓越奋斗历史的同频共振与理解认同。我们可以不亲历残酷的炮火硝烟,但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是复杂,我们越是要爱护和学好党史国史,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9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增强思想认识,提高行动能力。做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要全身心投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提高思想站位,将思想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高标准高质量把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日常。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注重文化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旅游体系建设,推动旅游要素融合。要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工商资本带动效应,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学习和钻研乡村振兴政策文件,及时掌握新制度、新法规,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约束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断把政治建设落实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具体行动中,做到观察形势把握政治因素、推动工作体现政治要求、解决问题防范政治风险,切实从政治上扣好履职的第一粒扣子。树立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谋思路。跳出个人私利,少打个人利益的小心思,多算社会公众的大算盘。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更高了。打铁还得自身硬,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忠诚履行职责。先要能想到,才能做到;先有意识,才有行动。了解群众的诉求,协助社区实施乡村振兴,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做到精神不懈怠,思想不滑坡,能力不下降。

作为共产党员,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提升思想认识做起,多学习那些党史上的涌现出的众多爱国先辈的家国情怀,多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思国之兴衰,常怀复兴之志,坚定不移地抓好党史学习,树牢个人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百年树人的意思篇10

文章主旨的理解是状物类文章考查的重点,其考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状物类的文章中,往往有大段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或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或突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使文章主旨更加鲜明。

2.考查各种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妙用。表现手法中考查最多的是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修辞手法中考查最多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使用。总体来说,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妙用更有利于作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考查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意。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句子的含意包括意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意义主要指句子所蕴涵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作用则是句子对表达中心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效果。

4.表达方式的考查。在状物类文章中,作者往往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插入适当的议论和抒情,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往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因为它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对读后感受和启示的考查。状物类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在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倾向后,应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感想。

1.着眼描写,体会特点。

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要侧重体会所状之物的特点,通过分析物的特点去捕捉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因为大多数状物类文章,并不仅仅是为了状物,而是为了抒发个人感受,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状物的时候,作者要么满怀喜爱赞颂之情,要么满怀痛恨厌恶之情,并根据自己对物的情感态度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修辞手法来对物进行描写。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描写,进而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2.抓住重点词句,概括中心思想。

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体现着文章的中心,只要分析、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意,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我们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句作适当的补充、修改,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状物类文章的关键词句常常在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部分,语意委婉含蓄。所以在理解全文时,我们就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分析这些语句,而应该从多角度分析它蕴涵的哲理,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它暗含的感情,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它包含的深意。

3.表现手法,灵活运用。

在状物类文章中,衬托和对比的表现手法比较常见。衬托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两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对比则是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所以考查衬托的用法可以从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突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使主旨更加鲜明等方面去考虑,而对比的用法,则从情感的褒贬方面去考虑。

4.运用修辞,提升效果。

以写物来表达自己情感志向的文章,常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赏析类题目有一定的答题模式:第一步回答用了什么方法;即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第二步回答表达了什么内容,即分析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或句子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情感、思想;第三步结合具体语句,说明此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梅是一种精神背景

张佐香

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梅花。

阳春三月,有关梅的消息触动我的心灵,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梅的气息。我连连于梦中置于梅林。

一日,我与友人去游南京梅花山。梅花山上游人如织。梅花品种繁多,花色纷呈,有淡红色的梅花重重叠叠地开满凌空的枝丫;有火红的梅花成簇地挂在低垂的细长的枝梢上;有些纤细的像垂柳一般的枝条上布满洁白的花儿。它们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地怒放着,一株连着一株,不断地怒放着。秀丽的身姿不时地拽住穿行于花树下赏梅的脚步。我屏息凝望着循时序逐渐缤纷的梅苞。火红的花瓣、淡红的花瓣、洁白的花瓣以其充沛的张力盛放着,仿佛将它体内贮藏已久的能量猝然释放出来似的,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此刻,我用心灵的耳朵凝神谛听,便是盈耳的花儿争着竞放的瑟瑟声,仿佛我的心里也开满了花。新颖的和风漾过梅花的面颊。梅花在金色的阳光中临风而舞,湛蓝的天空是它的幕景。鸟儿时而穿过,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能够捡拾到这乐音的,是一颗颗没有被世俗纷扰的纯净的心灵。

梅植根于中国文艺史的沃土里,已有千年。梅是有思想、有灵性的,它兼有诗人和哲人的气质。梅斑驳的枯干,曲虬的疏枝呈现一种百折不挠的傲气,一种铮骨凌寒的坚贞与豪迈。梅花凌寒缤纷开,只有枯干疏枝,不着一片绿叶,无需任何杂物的烘托,较之其他花树,梅是那样的高洁端庄,那样的神清骨秀,那样的幽雅超逸。它不以姿态媚人,而以气韵清人心,静人气,给人以思想的灵光。

梅的高洁、梅的神韵、梅的坚贞滋养了先哲诸贤的心灵。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宁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则以种梅养鹤为人生乐趣。那横斜的疏枝浮动的幽香,映照出的正是他孤高圣洁的节操、淡泊超逸的情怀。中国革命领袖也曾经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梅花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叱咤风云,扭转乾坤。扬州的梅花岭上葬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梅花如雪芳香不染,与忠烈亘古相依相伴。它早已埋植在古贤人内心并外化为摄人的人格魅力。

站立于梅林中,仰望着云来云去的蓝天,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虔敬。如同虔敬天体、大地、河流、艺术、先贤圣哲一样,我虔敬每一株梅树、每一朵梅花。

梅是一种精神背景,定格在历史和心灵深处。

(选自《张佐香文集》)

1.“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梅花”,试分析本文这样开头的妙处。

2.本文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分析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妙处。

(1)秀丽的身姿不时地拽住穿行于花树下赏梅的脚步。

(2)鸟儿时而穿过,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

3.根据第四自然段,概括作者所描绘的梅的特点。

4.请你说说“梅是一种精神背景,定格在历史和心灵深处”的含意。

二、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①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②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小作家选刊》2009年第4期)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描绘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又分别从哪些角度刻画了丁香。

2.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从画波浪线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5.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文章也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结合《雨巷》,谈谈为什么“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选自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

2.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