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8:18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1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就业 

   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目前我国处于二元经济转换,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包括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机制配置的机制转变。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和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2008)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打破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神话。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及其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他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陆铭、蒋仕卿(2007)将1996年视为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在第一阶段,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们职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第二阶段,结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失业人数与职工数量之比,以及其他人口与职工数量之比在1997年之后也同步上升,这也反映出了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而其他人口数量与职工数量之比的快速上升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 

   这些观点在众多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5年初分析得出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超过了900万人,预测2005年就业矛盾将会比2004年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1)长期性就业压力依然过大。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要求就业的总规模每年在2500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机会不足1000万人。(2)2005年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将对就业增加形成短期压力。(3)大学毕业生大规模集中释放将继续加大就业供需矛盾。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12万,初次就业率仅为50%左右,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到6月底平均签约率为60%,再加上2005年毕业无法就业的学生,累积的就业矛盾越来越大。总之,2005年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预期目的实现有相当的难度。 

   而2005年底的报告否定了上述2005年经济增长率回落的预测,验证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使2005年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就业增长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2005年第3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达11102.7万人,比第1季度增加130.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8.4万人。但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其他主要指标而言,就业增长明显偏慢,第3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仅增长1.4%,GDp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5。工业企业就业增长稍快一些,但相对于上年同期也有所回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增长缓慢将会制约未来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使农民在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偏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蔡,都阳(2005)考虑到“十一五”期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就业弹性的变化范围作为分析的基础。对这一时期劳动力供求关系作出了判断,认为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将逐步减轻,相对于“九五”和“十五”期间,创造就业需求的压力减轻。但是,“十一五”初期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上升期,就业形势仍将严峻。劳动保障部专题小组(2007)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7年底调查显示2007年就业增长形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同期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突破1200万人。城镇净增就业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11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这得力于经济增长的快速平稳增长,也与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密切相关。并预测2008年,我国的就业增长形势依然较好。目前,尽管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有放慢的迹象(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有所放慢),但工业企业就业增长一直会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08年这一趋势会延续。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预计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2008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综上所述,整体看来,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参考文献: 

   [1]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10-17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2

关键词:就业概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曲线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63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38-02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异象”无法在现有的劳动力供给理论中得到说明:一方面,束缚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因素逐渐消除,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良好轨道,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需求的绝对数量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根据统计资料和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就业理论“遗漏”了对价格不确定条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出发,对劳动力市场做一个全面的探讨。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我国劳动力市场有发展至今,有其自身的特点:

1.市场工资具有粘性特征,且工资水平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快速增长到40230元,年均增长约8%。伴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的劳动收入也相对提高,人均工资水平相应的由过去的651元提高到49716元,实际年工资增长率约为6.74%,且在经济繁荣时期,工资水平上升容易下降难。

2.城镇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但劳动供给绝对数量依然过剩。劳动参与率是用来衡量社会劳动力供给的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劳动参与率方面,蔡、王美艳(2004)认为1995-2000年期间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2%,而城镇劳动参与率下降了9%-10%。

由此可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工资增长条件下劳动参与率降低的现状,这一现象在传统的供给模型中难以得到解释。

二、对新古典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修正

新古典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对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缺乏解释能力的主要原因是:模型没有考虑市场实际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影响,一条固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不能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为此,必须对已有的失业模型中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进行修正。在考虑就业概率p≠1时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将消费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的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用理性预期理论来分析劳动者的供给行为,在价格实现不确定条件下建立劳动力市场模型。

此时,劳动者的就业决策模型变为:

当0

其中,Y表示预期收益,w为市场工资水平,p表示就业概率,Y*为失业时,劳动者能够获得的补偿性收入,如失业救济金等,C是劳动者获得工作之前所必须承担的各种成本,等式右边,w*p表示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且获得工作时的收益,(1-p)Y*表示成为失业者时,国家对于失业者进行补贴,此时劳动者能获得的暂时性的收入。那么,等式左边的Y表示只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活动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水平。而此时,当且仅当Y≥0时,理性的劳动者才会进入劳动力市场,当Y

此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受到的工资水平w和就业概率p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工资水平的变动使得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动:

设劳动力市场初期t0的工资水平为w0,劳动力需求曲线为LD0,劳动力供给曲线为LS0,此时,企业提供的空缺岗位数量为n0,而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提供劳动力的供给数量n1,由此可知,市场的劳动参与率e0=0n1/0n*,就业概率p0=0n0/0n1,(就业概率定义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占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比例,劳动适龄人口中非经济参与人群不在计算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率U0=1-p0。初期,劳动适龄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水平:

Y0=[p0×w0+(1-p0)Y*]-C0①

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在t1时期,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w0提高到w1,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劳动力供给)预期劳动力参与人数将由n1增加至n*,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量短期内相对不变,社会上存在的空余岗位数量为n0。由于供给人数的增加,劳动者预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下降为p1=on0/0n*,而失业率,相应的上升为U1=1-p1,与此同时,劳动者的预期收益变为:

Y1=[p1×w1+(1-p1)Y*]-C1②

那么,作为理性的劳动力供给者(包括潜在的),此时面临着是否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决策:(1)当Y1-Y0>0时,意味着尽管劳动力供给者意识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如工资上涨的幅度更大,使得劳动者对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入反而增加了,此时,会使得市场劳动参与率上升,劳动力供给人数持续增加,直到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概率和工资变化使得两时期的劳动者预期收益不变为止;(2)当Y1-Y0=0时,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会维持现状,劳动力供给曲线不会变动;(3)当Y1-Y0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数量在考虑了就业概率之后,会由于预期收益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结论

第一,劳动力供给者的就业决策受到预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而预期收入不仅仅受到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劳动者还会考虑就业概率的高低、就业之前付出的成本以及失业时能获得的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影响劳动者进行就业决策的因素是复杂、相互交织的。

第二,就业概率对于劳动参与呈正相关关系。但其作用并不是同期的,而是会产生滞后效应。就业概率降低,使得劳动者对于劳动力市场产生悲观情绪,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

总之,在引入了就业概率和预期收益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在修正后的模型中,原有的工资与劳动力供给关系――劳动力供给数量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上升――当且仅当劳动者的预期收益逐渐增加时,才会产生。同时,也包含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的解释,扩展了模型的解释范围。

参考文献:

[1]okun.a.m.“potentialGnp:itsmeasurementandSignificance”[m].washington.D.C.Brooklingsinstitute,1962.

[2]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m].经济学家,2006,(01).

[3]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5]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83.

[6]曾湘泉、卢亮.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8,(07).

[7]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3

前言

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现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基本都是信用货币,物价波动将破坏这种由政府进行担保商业信用,进而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众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众多伟人头像的货币信用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些伟人头像变成了投机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为投机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合伙人”,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一般习惯地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目前现实中的正在运行的市场模式,只是多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而且是运行效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通货膨胀或生产过剩的某种单一危机,而且存在两者兼有的“双重危机”。在此状态下,如果扩大需求,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积压。物价波动不仅破坏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导致“双重危机”,而且它还是导致诸多社会弊端的罪魁祸首。它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费社会财富及自然资源,扩大贫富差别等等。无论这些严重后果的任何一种的存在,都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商品供给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因此,不仅要保证单一的“动态平衡”或单一的“静态平衡”,而且必须保持“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的双重平衡,否则将形成市场风险,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危机。探讨市场平衡办法:建立商品市场的调控基金,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基金购入商品,一方面作为市场的商品储备,繁荣市场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商品销售,增加企业效益;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销售商品,一方面保证市场供给,维护货币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货币,维持市场供求的双重平衡。

在以往的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货币发行只局限于个人和机构之间往来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其实,在商品供给不断增加和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扩大货币发行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可以起到大幅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不仅有小面值的通用现金货币可以发行,而且还有一个新的货币品种——机构之间往来专用的大面值“融资货币”可以投放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业之所以感到货币资金供给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

行货币的主动权,不敢主动发行货币;没有开发出供应机构之间大额经济未来的专用货币,不知道如何去大量发行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被当作一种主动的市场调控手段来加以利用,那么企业的“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实现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市场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高速的发展阶段;一旦新的货币品种得到开发利用,那么必将引起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进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及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两步来进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单纯创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实现“货币效益”,那么其经济效益将是虚拟的效益;如果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发行创造了“货币效益”,而企业不能创造相应的“商品效益”与其配合,那么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商品效益”与“市场均衡”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场供求差额就越大,否则相反。市场供给相对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效益”与其相应产生,否则不能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商品大量积压,阻碍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货币效益,只要他们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能使市场经济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但是,发展生产需要稳定的物价环境,没有稳定的物价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发展必然受到阻碍;扩大需求必须首先稳定物价,否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使扩大需求的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稳定物价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阳

目录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1)

(一)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1)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5)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8)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10)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11)

(六)破坏货币信用………………………………………(11)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12)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13)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15)

(十)扩大贫富差别……………………………………(16)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17)

(一)促进生产发展……………………………………(17)

(二)扩大市场需求……………………………………(18)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23)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23)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24)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25)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是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供给等于时物价稳定。同时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结论:在常规市场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放开物价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物价波动是由市场运行效益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单纯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在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所起到是限制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即供给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小或下跌的幅度较大,需求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或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运行效益则决定物价的波动方向,即有利可图时物价进行波动,无利可图时物价停止波动。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物价上涨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抬高物价是其经营的必然选择,而降低物价会降低效益或导致严重亏损,所以必然被其强烈抵制。因此,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物价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由于市场供求状况只能限制物价波动幅度,不能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所以市场?┣笞纯霾荒芷鸬娇刂莆锛壅堑淖饔茫锛鄄ǘ膊荒芷鸬狡胶馐谐┣蠊叵档淖饔谩2唤鋈绱耍椅锛鄄ǘ菇贾缕渌矫嬷疃啾锥说牟匀死嗌缁岬姆⒄构钩杉蟮奈:Α?/p>

(一)导致永久通货膨胀

市场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盈利,如果投资者不能在市场中获得盈利,那么投资者必将退出市场。虽然投资者不是在市场中都能够获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盈,就像股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股票的人们获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盈利,又好比市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暴利。尽管市场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但是货币持有者们还是踊跃的向各种市场进行投资,不惜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投资人投资商品市场目的的明确性。由于市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市场盈利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价格可以给投资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通货膨胀都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见图

市场供给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物价上涨,供给增加,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物价上涨,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减少。虽然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商品销售数量的减少,但是,直观的商品经营效益确显现上升趋势。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减少商品销售数量、提高商品销售盈利的经营方式。见表

单位:亿元

人们在投资商品市场时,所追求的是商品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销售的轻松状态。虽然抬高物价会降低商品的销售难度,但确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经营利润,因此商品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方式时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和主动促进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物价波动理论分析,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停止波动,并保持永久性的稳定。“供求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总体上能够销售出去,不存在积压商品。试想,在目前市场中商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物价都始终处于上涨状态,那么在商品整体畅销和市场中不存在积压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价会体现怎样的波动趋势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永久性通货膨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它也是检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的长期波动并没有使其趋势逐渐平稳,而是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的态势,由此可以证明物价波动理论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物价波动不仅受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盈利状态及其它物价波动条件的限制。企业在商品市场中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销售价格,因此,物价波动必然受到市场盈利状况的严格限制。物价长期的自由波动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物价波动的幅度也没有趋向于稳定。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并没有指向物价稳定,而是指向通货膨胀,这就充分说明物价的自由波动不会以波动的停止为终点,而是以通货膨胀为永久的波动状态。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随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波动,就是说市场供求状况的主动的变化因素,物价是随之变化的被动因素,同时又说物价波动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把物价波动当作主动因素,市场供求当作被动因素,这两种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价是随供求关系来进行被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对物价进行主动的调整;如果通过调整物价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场供求关系对物价所进行的自然调整,即否定了传统的物价被动理论。既然承认物价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并且认为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促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那为什么还要强行调整物价,故意违反自己所承认的物价波动规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传

统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以稳定物价为追求目标,以纵容物价波动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理论的荒谬所在。对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矛盾:一方面主张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认为物价波动不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物价的自由波动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认为物价波动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那么到底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物价波动,还是物价波动决定市场供求关系?以谁为主动因素或以谁为被动因素是合理的市场调整方法呢?物价波动理论对此根本无法进行解释。如果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由物价进行调控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市场,而不是永久性通货膨胀的市场。物价波动理论的错误有二:一是认为只有市场供求状况从经济角度可以对物价波动起到独立限制作用;二是认为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在为利润而运行的市场经济中,无论商品供求状况如何,物价都将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上涨与下跌的幅度差别

在现实的物价可以波动的市场中,即有畅销涨价的商品存在也有滞销降价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价波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涨价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能与降价商品的降价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造成供求失衡。假设目前市场中有a、B两种商品,a商品供给1000元,B商品供给1000元,市场需求2000元,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a商品涨价50%的时候,a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至1500元。这时,B商品必须降价50%,即B商品的市场供求必须减少至500元,才能保证市场供求在物价波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商品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价确要受到幅度的严格限制。一旦商品涨价的幅度超过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会被打破,物价波动理论将与现实完全脱离。况且任何商品经营者都不会为实现市场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价牺牲,即使有此牺牲精神,也不会使市场达到平衡。

实际是物价波动情况必须与坐标中的直线相符合,否则物价波动将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

衡,而实际上的物价波动情况是不可能与坐标中的平衡直线相符合的。物价波动理论只是在该坐标直线上适用,而实际的物价波动并不在该直线上,况且该直线并不包括完整的物价波动内容。

因为:商品涨价幅度≠商品降价幅度

又因:物价上涨的限制>物价下跌的限制

所以:实际商品涨价幅度>实际商品降价幅度

在总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畅销商品涨价的幅度会高于滞销商品的涨价幅度,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如“实际波动曲线”所表示的那样,a商品的上涨幅度增加时,B商品的上涨幅度会相应减少,而不是象“理论波动直线”所表示的必须与a商品上涨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从该坐标中两波动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理论与实际物价波动情况相差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降价有严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价上涨与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动条件,其波动不会趋向于市场供求平衡,而是趋向于通货膨胀。

2、物价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差异

确定畅销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很快的上涨;确定滞销商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滞后下跌(即使它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畅销商品的价格很快上涨,滞销商品的价格没有及时跟上,这必然要造成整体的通货膨胀。在畅销商品价格首先上涨之后,滞销商品与畅销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一个商品“绝对涨价”与商品“相对降价”的问题。所谓“绝对涨价”,就是某一商品价格的绝对上涨;所谓“相对降价”,就是说虽然某一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涨价商品而言,它的价格对比发生了相对下降的变化。在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原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将处与接近的销售状态,因此滞销商品不用通过降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销售速度。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从表面看,“商品涨价的时间=商品降价的时间”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价上涨在先,降价在后,而且是否降价不可确定,所以市场总是物价趋势不显现平稳,而是显现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利润差异

任何一个市场的投资者,他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否则他将不会进入市场。如果某一种经营行为不能为其带来效益,那么投资者必将拒绝这种行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资者将完全接受商品涨价的要求,拒绝商品降价的要求。由于物价波动直接受到市场利益的严格限制,而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价波动不能发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市场竞争也是盈利之争,而并非平衡之竞争。对于商品涨价来讲,它可以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使经营者的财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涨价非常顺利;对于商品降价来讲,它将给经营者造成损失,使其财富相对减少,所以商品降价是非常困难的。见图

对于涨价商品来讲,自然收益丰厚,不会拒绝涨价的要求,而对于降价商品来讲,必然导致严重亏损或减少盈利,企业当然要拒绝大幅度降价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种商品涨价20%,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会增加20%的盈利,而降价20%将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增加20%的亏损,这就是物价涨跌波动的又一个不平等因素。仅从本小标题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价波动的稳定条件是市场对涨价与降价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实际上物价波动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条件,所以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不指向物价稳定,而指向通货膨胀。根据目前的物价波动理论来判断:如果市场处于平衡状,那么物价将停止波动;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使市场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市场,而不是失衡的市场;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进市场平衡,那么限制物价波动的所有因素都应该是平等的,否则物价的波动趋势将不会指向供求平衡。假设目前的市场处于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状态,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种物价波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货膨胀可以使企业扩大盈利,但企业每实现10%的利润,那么市场中就会出现10%的购买力缺口,导致10%的供给过剩。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们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兼得。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是也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必然抛弃市场平衡,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其实不然。物价波动不但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由于通货膨胀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市场供求状态,而物价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产过剩,因此,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那么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过剩的存在。见表

单位:亿元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波动与商品供求之间共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常规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物价上涨——供大于求”这种组合是最为常见。在这种双重危机的市场运行模式下,扩大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压缩需求将导致生产过剩,社会经济很难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物价波动模式下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场运行模式。这种双重危机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常规运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物价将发生波动。其实市场中的物价波动是受动态供求状况影响的,静态的供求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动态供求状况与静态的供求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平衡其一必将失衡其二。那么物价应该按那一种供求状态来进行波动呢?想必该理论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可以说物价波动观点没有足够完整的理论依据。

①总供给=总需求.④静态需求>动态供给.

②动态供给=动态需求.⑤静态需求>动态需求.

③静态供给=静态需求.⑥静态供给=动态供给.

⑦动态平衡:商品产量/时间=商品销量/时间(市场无积压商品)

⑧静态平衡:总供给=总需求(市场商品总量=社会货币总量)

⑨总供给(总的商品供给)=总需求(总的货币需求)

动态平衡的概念:等待购买的商品。商品积压的时间:商品等待购买的时间。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中不存在等待购买的商品,即市场商品存量为“0”。在动态平衡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供给,商品生产之后即可以销售(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没有市场存放的时间,即商品积压时间为“0”。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产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合同经济,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经济。

“①、②、③”为理论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为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市场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传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价波动理论所期待的供求平衡(双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供求平衡不是单一的平衡(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而是一种双重的平衡(静态动态同时的平衡)。物价波动观点只看到单一的市场平衡,忽略了双重的市场平衡(或两种单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这种观点当然也就经不起市场的实际检验了。

物价波动情况下的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动态的市场供求状态并不代表静态的市场供求状态。物价波动直接受动态供求状态的影响,而不受静态供求状态的影响,但静态供求状态对未来的动态供求状态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未来的物价波动会造成影响。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品总量与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因此,实质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并不存在。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是把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混为一谈。所谓“动态平衡”,指市场中的商品产量与商品销量之间的相对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指社会货币总量与市场商品总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它们彼此之间同样是较为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动态供小于求动态供求平衡动态供大于求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动态供给: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总量静态供给:某一时间的市场商品库存总量

动态需求:单位时间的商品销售总量静态需求:某一时间的社会货币储备总量

动态供求状态与静态供求状态之间同样不是单一的三种对应关系,而是多重的九种对应关系,它们与三种不同的物价波动状态构成更为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见图

物价上涨物价稳定物价下跌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市场中整体的物价上涨造成动态的生产过剩,对动态的市场破坏造成破坏。企业生产是根据市场中的动态需求来进行的,只有动态需求可以实现企业的商品销售。静态需求是一种潜在或未来市场需求,它不能为企业实现动态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不会根据静态的不可确定的需求来制定实际的生产计划,这就必然导致静态供给的萎缩,进而对市场的静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动态的商品生产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于静态之中的通货膨胀风险总是被动态的生产过剩现象所掩盖。由于经济学家要控制静态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他们制定的经济策略必然加重动态的生产过剩。另外,市场供求平衡公式还可进行细分:

企业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因此导致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因此造成市场动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涨、静态生产资料需求的下降及潜在的生产资料供给过剩的风险,造成动态生活资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资料供给过剩、静态生活资料供给的减少及静态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风险。探讨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不能只从单一的动态平衡或静态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也不能从单一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而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物价的波动方向取决于市场的盈利状况,所以资本家追求利润并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物价波动理论追求市场平衡,但始终没能实现市场平衡。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一生产的发展,而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发展。由于物价波动将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的萎缩。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的不断增加,市场商品的销售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也就随之不断萎缩。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是市场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在物价自由波动情况下扩大市场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被误认为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

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见图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马克思说:“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要减少”。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量比公式如下:

当该系数为“1”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失衡状态。

此关系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提高物价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在物价静止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正比关系: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扩大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扩大需求或压缩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虽然说“双重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但“物价稳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物价稳定——供小于求”,因为只有此种模式与人类社会的真实供求状况完全相符。只有此种模式,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会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说稳定物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供给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同时,企业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其盈利幅度也会随之增加。通货膨胀是幅度越大,市场供给越高,企业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时市场需求相对减少。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区域(供大区),可以通过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区域(求大区),可以通过抬高物价或压缩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有降低市场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减少,其实际的盈利数额在计算数字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质上的盈利水平是显下降趋势的。见表

单位:亿元

在市场整体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一些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增加效益,其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张,而一些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市场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将造成亏损,导致资本的不断萎缩。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盈利,企业必须大幅度抬高物价,否则将被通货膨胀所消灭,因此市场竞争自然地变成了抬高物价的竞争。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需求不断下降,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数量及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整体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萎缩的运行趋势。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通过物价波动把资源非法地配置给肆意抬高物价的投机商们,而广大劳动者确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资源的问题,而实质上它是争夺自然财富及社会财富及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问题。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都是全体民众的共同财富,不能当成投机商的猎物任其随意侵占。如果所谓的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投机商,并任其随意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将无任何合理性可谈。

以人类目前生活的地球来看,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是目前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那么物价波动对资源的浪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前面已经探讨过物价波动导致双重市场危机的问题。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积压,使其商品不能及时投入消费。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市场中的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商品的大量损失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生产过剩将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这就必然造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物价波动造成趋势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在一定市场物价水平的情况下,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成本的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这一角度讲,掠夺自然资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都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开发资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问题,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将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虽然森林开发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只是破坏性地开发森林,而不是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这必然最终导致森林的彻底毁灭,事实上森林的大面积缩小充分说明资源破坏程度是何等的严重。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什么说物价波动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开放利用呢?因为市场在动态的生产过剩状态下科学技术的利用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开发,它将增加市场中的商品品种,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数量;二是提高现有商品的生产效率,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数量。在生产过剩状态下,提高生产能力只会造成更多的积压,导致企业更严重的亏损,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种技术开发出来,它必然成为开发者的所有财产,不会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使用,这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物价波动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必然增加小规模商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规模及企业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低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这是已经被无数加以证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单位生产规模,从个人、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规模生产,发展为企业、公司、集团的几十人、几千人或几万人的大规模生产。在这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规模总体上还是显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而小规模企业增加的趋势则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阻碍作用。

(六)破坏货币信用

货币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凭证,也可以说它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专用“合同”或重复使用的库存商品“提货单”。它是积累商品的证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重多的财产所有者,每个所有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分别以消费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市场之中。货币的作用是证明其所有者拥有市场中一定数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储备凭据或商品存储合同。当货币所有者需要消费商品时,他就到市场去领取商品,并把货币的所有权转让给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销者。其实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货币所有者,在频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中商品的所有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这一角度讲,货币可以起到积累商品和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作用。在这种不断的财产转移过程中,如果物价发生上涨的变化,那么原来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所有者的财富就会受到损失,货币信用就会遭到破坏。

货币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物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费价值来进行决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损失的问题;二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发行者来进行担保的,一旦物价发生波动,货币信用将遭到败坏。目前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简便的保存方式来储备品种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货币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凭证本身,而是完全来源于它的市场信用,信用一旦丧失,货币也将随之销售消失。信用货币是由政府委托发行的,这种货币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来进行担保,货币信用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财产占社会财产总量的比例越高,货币信用就越是可靠,因为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债务。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商品与其相应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绝与政府发行的货币进行兑换,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必然遭到严重的破坏。货币信用指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兑换相同数量的商品,从这一角度讲,货币信用完全是一种商业信用。货币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作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不能从市场中兑换同等数量的商品,那么就说明货币信用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都是债权、债务转的换过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首先以货币支付工资,形成商品债务,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场的商品赎回货币,偿还商品债务。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偿还货币债务,那么也就说明它破坏了货币信用,违反了市场公平交易的规则。从实际物价整体上涨的情况来看,货币信用显示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证明市场侵略行为的长期存在。实际上,货币发行人或商品经营者也决不会在市场交易中多付给货币持有者超出货币信用的商品,他们最多是执行原来的商品支付协议,即维护原来的货币信用。货币发行人和货币信用担保人必须保证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证,货币将难以在市场中长期顺利地进行流通。

货币信用也有“动态信用”与“静态信用”之分。所谓“动态信用”,就是市场具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货币信用;所谓“静态信用”,就是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市场商品总量的交易信用。在静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一元货币,都有等量的商品与其对应存在,无论这些货币分批购买商品还是同时购买商品,市场都能够全部满足,因此不存在静态货币信用的丢失问题。但是,在静态商品供给小于静态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一旦大量的货币需要兑换商品,那么必然导致动态的通货膨胀危机,导致严重的动态货币信用的丢失。货币信用最终是由市场中的商品来进行维护的,市场中的商品存储丰富,货币信用就会受到很好的维护,否则相反。静态货币信用是动态货币信用的根本保证,没有动态货币信用的存在,动态货币信用也将很难维持长久。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不然。对于债权人来讲,如果负债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将对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负债人来讲,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他将无力归还借款本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负债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它不但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破获作用。另外,负债经营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经营者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债务危机中有大量的债务纠纷案件发生,这就增加了社会司法部门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门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在债务纠纷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纠纷,这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

1、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物价自由波动的必然反映,在此状态下,市场购买力极度短缺,因此大量企业都不得不采取赊销商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债务。另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互之间大量借款,或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债务给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另外,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三角债)不仅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导致严重的债务纠纷,给执法机构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危机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骗手段日新月异,欺骗圈套防不胜防,进而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在清理“三角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生产过剩这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三角债”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导致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它是债务危机的又一种存在形式。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是由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进行衡量的,“存贷比”越高,金融风险越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业经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否则企业经营将难于维持,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风险。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市场中的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逐渐减少,亏损面逐渐扩大,因此,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随之逐渐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其实,金融机构的经营是非常被动的,它一方面必须保证对存款客户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确不能保证贷款客户本息的按期偿还,一旦存款客户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将造成银行支付存款的严重困难。银行是依靠客户存款利息和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来获得盈利的,一旦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银行将因无条件地支付存款客户的利息而造成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银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户本金的程度,那么银行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了。一旦银行停止营业或倒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从目前的贷款情况来看,企业贷款中的较大一部分都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中期,最终变成长期贷款和呆滞贷款。银行贷款的短期偿还要求和企业借款的长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贷款从局部方面来看是一种可以按期偿还的借贷行为,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它是一种永远不能还清的债务,一旦要求从整体方面归还贷款,要求贷款从整体上运行下降趋势,那么银行将没有能力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必然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3、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额赤字是造成其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经营企业的销售及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和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迫使政府大量地发行国债,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债务负担。国债需要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巨额的国债,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目前解决偿还国债的办法是发行新国债,将发行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旧的国债,另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债和利息的逐年增加,进而造成财政更大的资金缺口。国债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国债不断大量的发行必然造成该项资金来源的枯竭。一旦这有限的资金来源不能负担政府大量的国债发行,而旧的国债又必须进行及时偿还,那么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人民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及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人民所拥护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这些错误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同样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程度更为严重,必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论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1、劳动者是物价波动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财产所有者,各个财产所有者之间都是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进行往来的,而物价波动则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进行着。对于商品供给者来讲,降低商品供给可以抬高物价,可以侵占货币持有者的财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讲,降低需求可以压低物价,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财产。那么在此财产相互侵害的过程中,为什么总体上是货币所有者的财产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为无论怎样的物价水平,货币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费,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费,可以不去销售;货币不能消费,不能不去购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之间在进行着相互的财产侵犯,他们的伤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之间的,而他们对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侵犯确是单方面的。市场财产侵犯的主动权掌握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是物价波动的主要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物价波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因为在物价波动的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实,物价波动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指它对现实工资收入和过去工资节余的合计损失,并非现实工资收入的单方面损失。虽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个人的工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不会对个人的财产造成动态损害,但是,它对个人的静态货币资产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个人工资的增加并不能证明物价上涨对个人财产不会造成损害。单从商品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去研究经济问题是错误的,应该从全部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价波动理论偏向于通货膨胀,偏向于商品经营者,损害广大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这种单一的商品消费者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物价是由商品经营者制定的,由于劳动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任凭商品经营者的宰割。物价波动的主动权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始终都是被动受害的一方。长期的物价波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计算起来恐怕任何商品经营者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部的补偿,但劳动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全部补偿,即使是物价波动赞成者的财产损失也同样应该得到全部的补偿。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强扶弱的文明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社会。

其实,通货膨胀对大部分商品经营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极大伤害作用的。试想,通货膨胀将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场中商品经营者的盈利机会就必然相应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遇到困难。市场被破坏了,市场需求的压缩将给商品经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造成商品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商品经营者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盈利要靠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来进行实现的,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伤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商品经营者们以为,劳动者创造出商品的产值之后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他们不清楚商品经营者利润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劳动者为他们提供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他们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伤害了自己。

2、物价波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物价波动的结果不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变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财产得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各个所有者的财产权益而建立的,任何一个所有者都不能随意侵占另外一个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如果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一旦发生,那么将被视为经济或刑事犯罪,就会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经济犯罪现象主要有偷、骗、抢、贪等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对象。但是,有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内,它就是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危害极大的肆意抬高物价的犯罪行为。物价波动给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任何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见表

设:每年通货膨胀率2%,个人货币资产60000亿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内民众的财产损失共计5764亿元。试想,怎样的经济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够给民众造成如此普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呢?

物价波动理论是提倡物价波动的,它表面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实质纵容经济犯罪,但它并没有意识到是在纵容经济犯罪。物价波动理论是维护犯罪行为的经济理论,它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即隐蔽又残忍的犯罪手段。物价波动的市场体制是靠欺骗和侵害广大劳动者利益来进行维持的。物价波动理论给物价波动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美称,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其实质是对广大劳动者财富的贪婪侵占,对广大劳动者的任意欺骗,对广大劳动者辛辛苦苦得来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并造成广大劳动者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的更加艰难。面对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实,物价波动理论的倡导者们确熟视无睹,似乎理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本身不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受到物价波动的伤害,其实他们也是物价波动的受害者,只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波动导致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劳动者失业的数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动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就激烈,为占领市场,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强力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市场竞争也是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当然也是扩大社会失业队伍的竞争。另外,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也将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这充分说明物价波动是导致劳动者大批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渐减少,劳动强度逐渐增加,生存难度逐渐增大。在此激烈的劳动岗位竞争的情况下,有职业的劳动者都很难生活,失业者的生活就更加难以维持。由于大批劳动者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求生存,这必然导致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增加,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政治危机和引起严重内乱事件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失业之后可以到“第三产业”去“再就业”。其实,在整个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劳动岗位同样异常紧张,因此,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中大量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要求。劳动力过剩是一种整体普遍现象,而并非个别局部现象,决不能从局部的角度去解释整体方面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寻找就业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试想,以政府、企业那样的能力都不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那么以劳动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够解决其高难度的就业问题呢?由此可见,让劳动者失业之后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是一种即不现实又不负责的做法。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失业者的生活可以靠社会福利来进行解决,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试想,假如社会福利能够无偿地为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无偿”地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呢?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极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劳动者去进行建设了?另外,如果社会福利暂时没有能力满足失业者基本消费需求,那么失业者又靠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呢?让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去进行生活,等于是给失业者开了一张生活上的“远期支票”。此“支票”何时能够兑现?无人晓得。在“支票”兑现之前失业者将如何生活?当然还是自谋职业。

“古典”学派认为,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工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由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故总供给衡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也能持久保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需要多少劳动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这些劳

动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够的工资回报,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劳动者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而且还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抚养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劳动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况且,劳动力本身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其价值,那么就会出现劳动者不愿从事廉价劳动的现象。经济犯罪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职业”,这正适合一些不愿意廉价出售劳动力的劳动者。在社会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较高回报的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然通过任何可能的行为,比如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来“创造”财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的工资收入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否则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一些人的生活将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使社会成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社会中的物质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么他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问题是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关于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闲置劳动力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闲置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会取得意外的巨大收获。

(十)扩大贫富差别

物价波动使一部分商品经营者不断扩大收益,其财富不断扩大,于是商品经营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广大劳动者的财产则不断受到损失,财产逐渐萎缩,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贫穷。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别。贫富差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等量劳动的价值差别

由于商品经营者占有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极大的财富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确有着天壤之别,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劳动者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劳动岗位呢?同时,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别还会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对社会就及政府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动乱事件的发生。虽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现实分配过程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执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的企业条件、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财产数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导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成功的商品经营者的财富在大幅度增加,他们可以过高档次的消费生活,而失败的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财富确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过低档次的消费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费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其最低水平消费的需求。在贫富差别巨大的社会中,一方面富人拥有大量的闲置财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穷人的生活极度艰苦,甚至最基本消费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富人在社会中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远远强于穷人。在危机到来在之时,首先面临生存威胁的是数量较多穷人,对于他们来讲,最直接的求生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富人与穷人在日常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极其巨大,富人的消费水平使穷人百般羡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穷人们大多梦想自己能够过富人那样的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大多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穷人来讲,最直接的,容易实现的获得财富的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因为只有富人才拥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财产。穷人“侵犯”富人的财产,要拿回由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富人当然不会把财产轻易让

给穷人,于是双方发生所谓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

的发生,它的惨烈和在斗争过程中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发都将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

3、导致广大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贫困

有观点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并非如此。在贫富差别逐渐扩大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在逐渐增加,但并非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显下降趋势。贫富差别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成反比的关系,即社会中的贫富差别越大,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扩大,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社会贫富差别扩大的速度,那么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显下降趋势。在具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中,它的大多数财产被少数人占有,而广大民众只占有较少数量的财产。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越是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人数就越多,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确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为贫困。物价波动理论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扩大贫富差别还是缩小贫富差别?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利益还是以全体民众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数人的奢侈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还是以全体民众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如果扩大贫富差别,那么怎样才能给广大劳动者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4、压缩市场需求

贫富差别越大,货币积累率越高,动态购买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情况来进行证明,也可以通过“恩格尔定律”来进行证明。

根据此定律可推导出:贫困地区消费率较高,市场购买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畅销,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富裕地区消费率较低,市场购买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滞销,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由此可进一步推导出:贫富差别率越高,“系数”越低,商品消费率越低,市场需求越少,商品积压越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为缓慢。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物价波动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价稳定自然也就具备多少、多大优势。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优势:

(一)促进生产发展

商品生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脱离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企业商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就大,否则相反。在物价波动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所以企业生产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甚至原来的市场也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企业现有规模的生产都难以维持,发展生产更是举步维艰。

反之,物价稳定则对企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在这稳定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商品生产的速度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考虑增加新需求的情况下,物价稳定和物价波动条件下的生产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别。见表

设:物价波动幅度挖10%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400000亿元,而在物价波动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343900亿元,比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商品产值少56100亿元。如果考虑增加市场需求的因素,那么这一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商品积压,阻碍企业生产运行,另一方面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需求得到很好的保护,市场中的商品销售较为畅通,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益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抬高物价,二是降低成本。但是,无论那一种盈利方式,它都将导致市场需求相对或绝对的下降。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就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商品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实现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场销售,并获得商品全部销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业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产企业,二是服务企业。生产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有商品产出,而服务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商品产出,它只为生产类企业提供服务。在同等生产效率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否则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场中,商业基本上没有推销的任务,因此它的规模也将大大缩小。但是,在供给过剩的市场中就需要商业来发挥其强大的商品促销作用,否则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很难销售出去。物价波动的市场需要庞大的商业进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业都服务于商品销售,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销售压力减轻,不需要很多的企业服务于商品销售,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投资在商品生产方面的作用,进而使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二)扩大市场需求

目前人类的需求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们生活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二是指市场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有限的消费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支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来进行实现的,单纯的商品供给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进行实现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也应该不断扩大,否则将会限制生产的发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产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讲,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货币投放。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增加货币投放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投放可以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效果将被大幅削弱。见表

单位:亿元

从具体的计算数字来看,货币投放不会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投放是在原来的物价水平上进行的,所以对当时是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物价波动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商品市场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那么市场需求就会随着企业生产的不断扩而大幅增加,最终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市场交易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平衡,企业则没有商品剩余,企业获得剩余商品,交易就会失去平衡。在劳动力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不断的有劳动产品的结余,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利润。但是,企业盈利是在商品销售之后,而并非以积压商品体现盈利,这就形成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交换的巨大差额。由于企业的商品不能完全进行销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积压。见图

交易障碍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都需要与货币进行交换,它们之间不能进行交换,因此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交易障碍”。由于这种阻碍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积压;一方面劳动者失业,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积压、损失、浪费,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解决的办法是:投入新的货币资金,将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和企业资本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扩大市场需求还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需求的数量限制

随着市场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也应该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则将会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那么就会形成对市场中商品的抢购现象,并造成社会整体方面的消费困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即要不断地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投放市场,同时也要从市场中不断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业即是市场商品的供给者,也是市场商品的需求者。见图

从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或经营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生产总值,企业从市场中所购买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成本总支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供给-商品需求=商品效益(计划效益)①

产值-成本=计划利润(计划效益)②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利润(实现效益)③

货币收入-货币支出=货币效益(实现效益)④

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其产值构成市场商品供给总值,其成本构成市场需求总值,两者的差额构成商品生产利润。当产值(商品供给)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时企业获得利润,但是会造成部分商品的积压,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发生。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不能用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回购自己所创造的产值,对于一个盈利的市场来讲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业或盈利的市场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谁来进行弥补呢?当然是盈利企业的需求缺口由亏损企业进行弥补,盈利市场的需求缺口由亏损的市场来进行弥补。其实,在不扩大市场整体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获得整体效益的。只有扩大市场的整体需求,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整体盈利的机会,才能使大部分企业都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完整经营过程的结束都将体现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其它形式的交换都包括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之中。比如货币在支付个人工资的时候没有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的情况,因此它没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经营过程,只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到市场中购买商品之后这一商品经营过程才告结束,对于服务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过程而言,货币重新回到企业之后这一过程才告结束。为什么说一个完整的商品经营过程要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结束呢?因为个人或服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商品生产企业,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商品总供给。见图

个人效益=个人工资收入-个人生活支出.

企业效益=企业经营收入-企业经营支出.

银行效益=银行经营收入-银行经营支出.

服务效益=服务行业收入-服务行业支出.

政府效益=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

效益总和=企业效益+个人效益+银行效益+服务效益+政府效益

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都存在一个货币收、支的平衡问题,但在货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不存在整体货币效益。参与交易的某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减少。在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中,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可以实现预计的货币效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而货币收入小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将形成亏损,其资本经营规模也将随之萎缩。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场中取得货币效益,而货币在不增加发行的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因此从整体角度讲,不增加货币投放就不能从整体上实现货币效益。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效益,即实现全品种的商品节余,而并非实现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全品种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消费需求,单一品种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全面消费的需求。比如:劳动者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活,企业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市场经济的生产,对于某一企业来讲是单一品种的商品生产,因此,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而且必须将其转变为货币效益这种全品种的商品节余,否则企业经营就会出现困难,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盈利的两个步骤分别是:1、创造商品效益;2、实现货币效益。创造商品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济中的基本职能,而实现货币效益确是市场的基本职能,这是一个基本分工的问题,决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而且还要大搞商品促销活动,负责创造货币效益。其实,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的这种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创造货币效益不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即不能发行货币,也不能发放贷款,更不能发行国债。企业是商品效益的创造者,不是货币效益的创造者,货币效益要通过银行的货币发行来进行创造。那么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可以满足企业实现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扩大投放的数量应该与企业整体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长的部分。见表

单位:亿元

①本期货币投放=本期商品效益.

②本期货币回笼=上期货币投放.

③货币投放净值=本期货币投放–本期货币回笼.

=上期市场需求×利润率–本期货币回笼.

④本期商品效益=本期市场需求×本期利润率.

表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动态与静态双重平衡的运行模式:在动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并由市场调控部门购买过剩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储备,以满足被扩大的动态和静态的商品需求。在企业进行下一阶段生产,并从市场中大量购买商品的时候,市场调控部门销售商品、回收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储备,以准备为企业实现新的货币效益。如果政府的货币投放不是用于市场商品储备,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费,那么在企业为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而从市场中大量回购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的缺口,最终妨碍企业下一周期的商品生产。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整体效益越高,货币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们投入经营的商品总成本(市场需求)及计划利润率的多少,成本及计划利润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则相反。社会资本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整体盈利水平,取决于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双向增长。如果把货币投放作为一种主动的经济调整手段,而不是被动地投放货币,并有效地为实现商品效益而服务,那么社会的资本总值就会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综合国力也将随之增强,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2、扩大需求的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真实的扩大需求,即货币发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作用;二是虚假的扩大需求,即扩大货币债务(比如国债及企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货币是发行者的商品负债,货币发行是商品负债的发行,商品负债必须用商品来进行偿还,货币发行之后将永久地流通于市场,只要市场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负债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偿还,货币信用就会得到保护。货币债务是负债人向债权人的货币借款,它需要负债人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而不是用商品来进行偿还,否则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货币借贷合同。这就是货币与货币债务之间的本质区别。比如银行贷款是一种货币负债,偿还银行贷款必须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负责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贷款合同,给银行的货币流通造成阻碍,一旦存款客户提取存款,银行只能以贷款企业的商品来进行偿还,当然存款客户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仅银行贷款要求也货币进行偿还,其他形式的货币负债也具有同样要求。目前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债务也是货币,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对货币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货币的准确定义。虽然通过货币负债可以提高现有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扩大动态的市场需求,但是,货币负债需要偿还,一旦偿还,由它所创造的市场需求也就会随之消失,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另外,货币债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利润,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巨大负担,阻碍企业生产发展。因此,扩大需求应该采用扩大货币发行这种真实的需求扩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扩大货币债务这种虚假的需求扩大方式。

目前的货币发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现金货币,由于它的面值较小,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比如商品批发、设备购销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满足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经济往来,比如工资发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方面没有专用的货币充当媒介,所以它们之间只能依靠货币债务进行往来。货币债务与货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货币债务在使用上有额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货币在使用上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扩大货币债务一方面不能满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货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们的经济负担,导致其运营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行一种大面值的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一方面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彼此之间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化解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债务危机。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是一种大面值的凭证货币,除面值和流通范围之外,其它方面与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完全相同。见票样

货币发行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品种的小面值现金货币(生活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它必须兼顾大面值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生产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否则将造成货币发行的品种缺欠,导致企事业单位在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巨大资金缺口,进而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金融创新不仅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负债务,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资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货膨胀全面阻碍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既然通货膨胀社会发展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那么就应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种方法以共选择: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在物价始终显上涨趋势的市场经济中,稳定物价其实就是限制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稳定物价,只是用来稳定物价的方法不当而已。前面已经对物价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物价波动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物价波动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物价稳定。物价波动理论主张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来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虽然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生产可以限制通货膨胀,但它只能减轻通货膨胀,不能制止通货膨胀,而且压缩市场需求和扩大商品生产都会加重生产过剩危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物价与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但不是相等数量反的比关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额的反比关系。见图

1、“平衡线”计算公式:X=Y

2、“盈利线”计算公式:X=Y+100

在不考虑需求变化对供给影响的情况下,物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直线”和“盈利直线”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与“Y”在盈利直线上不是相等关系,而是“X=Y+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比如,在需求下降50%情况下,原来的通货膨胀就会被压缩50%,但原来的物价水平绝不会也随之降低50%。市场需求降低50%的事情经常出现,而整体物价水平降低50%确是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需求被压缩50%的情况下,市场商品的销售数量也会被压缩50%,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下降50%,而通货膨胀在市场需求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没有完全制止,更没有出现物价整体同比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稳定物价不但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货膨胀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货膨胀应该避免采用压缩市场需求这种低效率、高付出的传统方法。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以往的市场经济很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稳定物价的,最终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对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由于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国有企业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而且监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大部分资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认货币信用,也可以不承认货币信用;货币可以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也可以不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资本所有者拒绝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兑换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就会造成政府的货币信用极大损失,政府将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物价波动。从我国建国早期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波动的例子来看,虽然当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但其物价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见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当时放开物价,那么通货膨胀必将发展到异常严重的程度,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极其严重的。

目前各个国家在通过调整市场供求状态稳定物价的同时,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稳定物价。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国家财产所占社会总财产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就越顺利,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2、行政干涉市场商品定价的范围,范围越大,物价波动的机会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3、行政处罚的力度,力度越强,商品经营者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稳定物价的同时,有意对一些商品采取放开价格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搞活”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茅盾的经济政策。本来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已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放开政策,那么不仅放开价格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会很快上涨,而且被限制价格的那些商品也会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上涨,最终导致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货膨胀。

通过行政方式法稳定物价的优点是,它能够对物价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会造成广大民众及遵守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不足之处是,它主要适合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资本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资本分散将意味着政府资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权利给自己的商品定价,没有权利给他人生产的商品定价,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市场的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曾经有过很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波动的具体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其效果的可靠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物价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个物价波动非常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就充分说明,放开物价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更不能实现物价稳定,只有限制物价,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才能最终实现物价稳定。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为了维护两个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维护国家成员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维护国家成员的财产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法律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成员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律,否则应该进行修改或补充。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这就充分说明法律在保护广大民众经济利益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此缺陷应该通过建立“物价法”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否则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价波动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以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限制,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依法稳定物价的市场中,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将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格,使其价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时的原始水平。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就成为该种商品的“法定价格”。如果这种“法定价格”被不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破坏,发生价格变化,那么国家法律部门将对违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厉制裁,并令其商品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物价波动就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体物价水平就会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4

关键词工资伸缩性就业决定模型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

一、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货币工资是否具有伸缩性(wageflexibility)一直是主流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基点,但以此为基点,却容易忽视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古典学派包括新古典经济学信奉市场是出清的,认为货币工资的伸缩性总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凯恩斯主义革命后,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将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作为解释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假设(Leijonhufvud,1968;malinvaud,1977;Romer,1993),认为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妨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连续出清,从而造成失业。事实上,无论是隐性合约理论(azariadis,1975;Rosen,1985)、交错合约理论(tayor,1980)、议价理论(mcDonaldandSolow,1981;nickellandandrews,1983)、内部人―外部人理论(LindbeckandSnower,1988)、效率工资理论(Solow,1979;ShapiroandStiglitz,1984;akerlofandYellen,1986)、搜寻和匹配理论(phelps,1970),还是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Leontaridi,1998)、失业回滞理论(Cross,1988),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诠释为何工资存在刚性或粘性。诚然,“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可以探讨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对失业的影响,但客观地说,以此为基点却会在思维逻辑上妨碍主流经济学提炼出这样的问题:工资具有伸缩性是否一定能够消除失业?或者说,是否存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类型?假如它存在,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怎样有的放矢地改进它?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比之下,凯恩斯本人倒是在质疑新古典经济学当时的代表人物庇古(a.C.pigou)的观点时提及过类似问题,认为失业是货币工资刚性与有效需求不足共同造成的,不能一味地把经济制度无法自行调节的责任推到货币工资刚性身上。不过,凯恩斯理论是一种总量分析,在他那里,就业总量、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三个可以互换的概念,从而,他在考察失业(就业)时一方面几乎没有讨论劳动力市场,造成宏观经济分析缺乏微观基础,甚至可以说他还没有从古典理论的微观基础中“挣扎”出来;另一方面,他也未就有效需求对失业的影响展开分析,而是把重点转向到论述要提高就业水平,与其降低货币工资,不如增加货币数量(凯恩斯,1936,第19章)。关于有效需求不足对失业的影响,倒是Barro和Grossman(1971)在区分古典失业和凯恩斯失业时有所涉及。可见,凯恩斯至多仅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实际上,对于失业的微观基础的探寻,即便是嗣后的新古典综合派,仍旧是需求曲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相权衡(Samuelson,1992),围绕着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打转。总之,主流经济学尚未深究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失业的问题。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提出一种即使在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失业的情形。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典劳动供给模型(thecanonicallaborsupplymodel)所描述的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于一些学者已经察觉到现象──低工资中劳动供给曲线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简称“向下倾斜”),只能作为经典劳动供给曲线的“例外”情况。笔者则以“最低必需支出”为锲入点,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引入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由此解析出低工资中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这里的最低必需支出,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基本生存条件而必须支付的刚性支出。在经济理论史上,与最低必需支出相关联的术语和思想由来已久。比如,早期理论中就有糊口工资、生存工资、或最低生活费(subsistence)的提法;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等著名思想家也有过论述,不过,他们主要是从劳动或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角度考察的。然而,嗣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淡化乃至忽视了对最低必需支出问题的研究。在推导出低工资中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基础上,结合劳动需求展开就业分析,我们从中就可以解读出一种主流经济学没有探究过的失业新类型──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它是一种即使在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也会出现失业的类型。

二、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

1、拐点视角下的劳动供给曲线

在探讨拐点视角下的劳动供给曲线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作出一些相关的说明。众所周知,经典劳动供给模型是以条件极值的形式来表达的,其一般形式(记为条件极值Ⅰ):。其中,、、、、和依次表示效用函数、支出水平、闲暇时间、市场工资率、非劳动收入以及可用于劳动和闲暇的总时间。条件极值Ⅰ表示,劳动者在追求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决定了闲暇时间和支出水平。由于总时间为常数,从而,当闲暇时间决定后,劳动时间也随之确定。市场工资率与均衡的劳动时间之间形成一条向后弯曲的经典劳动供给曲线,见图1中的CBa曲线。其中,a点所对应的工资率wr为保留工资率。

但是,该模型隐含着如下假设──劳动者的支出可以是不超过收入的任意水平。实际上,劳动者的支出不仅受到收入的限制,而且还有自身的规定性。譬如,一旦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于其最低必需支出,最低必需支出就将对其劳动供给行为构成刚性制约。由此,笔者(2005a,2005b)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引入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相应地,经典劳动供给模型修正为如下的条件极值(记为条件极值Ⅱ):。其中,表示劳动者的最低必需支出。我们将劳动者欲望层次发生变换的转折点定义为拐点,出现拐点时的市场工资率称为拐点工资率(用wF表示),再记为劳动者在追求效用最大化过程中提供劳动所挣得的劳动收入,则在市场工资率w下降的过程中,只要,条件就变成松弛约束,条件极值Ⅱ还原成条件极值Ⅰ,劳动供给曲线CBF仍由经典劳动供给模型所描述,劳动者追求的则是第二层次欲望。当时,最低必需支出构成了劳动者决策的硬约束,他所追求的只能是第一层次欲望;此时有,整理得,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见图1的FK段曲线;它与CBa曲线的交点F则是经典劳动供给曲线的拐点;KJ段垂直线则表示劳动者提供了最大劳动时间,但仍不能弥补最低必需支出。总之,引入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后,经典劳动供给曲线出现了拐点F,而延续拐点后的劳动供给曲线变异为FK段和KJ段。

2、基于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劳动力供求组合

在拐点视角下,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变为CBFKJ,但CBFKJ到目前为止仍只是代表性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如果将其应用于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则需要进行变换,变换后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形状仍与此类似,见图2。关于该曲线更详细的阐释,参见郭继强(2005a)。本文的工作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劳动力需求相结合,分析它们相互作用的状况,聚焦于由此形成的失业(就业)问题。

根据劳动力供求曲线的相对位置,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以下两种组合状态:

组合a:需求曲线D1与FB段供给曲线相交。此时,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稳定的均衡。这种状态就是以往主流经济学所着重考察的,也是主流经济学讨论失业问题的微观基础。在失业问题上,古典学派包括新古典经济学信奉“货币工资的伸缩性会消除劳动力市场上任何多余的供给”,劳动力市场是出清的,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新古典综合派同样将这种状态理解为失业的微观基础,认为一个以完全伸缩性的工资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不会包含非自愿失业。但在笔者看来,以往主流经济学由于没有“劳动供给拐点”的视角,解析不出低工资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从而,也就难以找到探讨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失业的切入点。

组合B:需求曲线D2位于供给曲线CBFKJ的左边。在图2中,当需求从D1减少为D2时,劳动力供过于求,这种过饱和的状况会迫使市场工资率下降。当市场工资率低于wF时,劳动力供给曲线进入拐点F以下的FKJ阶段。在FK段劳动力供给曲线上,随着工资率下降,劳动者为获得最低必需支出而须提供的劳动增加,劳动力供给量也相应地增长,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已经就业的人在制度劳动时间之外加班或谋取其他兼职,以贴补家用;或者他们的家人中原本不参与劳动力市场活动的某些成员,如未成年工和家庭其他辅助劳动力,也涌入劳动力市场寻求工作。这在扩大劳动力供求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对工资率向下的压力,形成正反馈右下方发散型振荡,趋向于wr所对应的水平线aJ与需求曲线D2的交点H,其结果一是工资锁定(lockin)于保留工资水平,二是造成HJ数量的失业。组合B这种状态,笔者称之为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此时所呈现的失业姑且称其为“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它是受制于最低必需支出从而是向下倾斜的劳动力供给与相对不足的劳动力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表明,即使工资具有伸缩性,并且劳动者愿意接受不低于保留工资的市场工资,也仍然会出现失业。

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是以往主流经济学没有关注到的。凯恩斯虽然提出了失业是货币工资刚性和有效需求不足共同造成的,但对于有效需求不足如何影响失业并没有展开论述,倒是Barro和Grossman等人在非瓦尔拉均衡理论框架下进行过分析。在后者看来,古典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而商品市场却供不应求的宏观非均衡状态,凯恩斯失业则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处于供大于求的一种宏观非均衡(BarroandGrossman,1971)。当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在货币工资既定的情况下实际工资趋于上涨;这就给原本经由降低实际工资来减除失业的市场机制增添了调节难度乃至陷于某种程度的失灵。也正由于此,尽管凯恩斯和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都主张降低实际工资以减少失业,但凯恩斯更强调迂回的方法,即通过增加通货,促使物价上涨来降低实际工资。笔者以为,就失业问题而言,商品市场状态间接地体现在对劳动力市场实际工资的影响上,可以归类于对工资伸缩性程度的制约;至于失业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既有的分析仍与古典理论一样,由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所组成的劳动供求状态来表达,从而当存在失业时,只要实际工资能够下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和需求量的增加便可减除失业。在这里,工资伸缩性与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转换,在降低实际工资的同时也缓解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简而言之,在主流经济学看来,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来消除失业。也正由于此,凯恩斯之后的主流经济学均将失业归咎于工资的刚性或粘性。然而,本文的分析却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工资伸缩性与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无法相互转换的,所产生的失业也不是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所能消除的。例如,在本文的组合B状态下,较之于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时,即使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也仍然会出现失业。

从失业的形成机理上划分,如果我们把工资缺乏伸缩性造成的失业看成是一种失业类型,那么,本文所描述的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则是另一种类型──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解析出这种新类型的失业,我们就不再仅仅囿于探讨工资刚性或粘性的成因、提出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各种措施,而且还可以针对这种失业类型有的放矢地改进制度安排和劳动政策,提高减除失业的有效性。

三、理论实证及现实分析

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存在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发展经济学的大师们尽管把注意力集中于经济发展,并没有重点涉及失业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含着对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的考察。w.a.Lewis(刘易斯)在其经典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所提出的传统农业部门(维持生计部门)在生存工资水平上劳动力无限供给假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现代城市部门视角对组合B状态的描述。R.nurkse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论”(viciouscircleofpoverty),认为不发达国家存在一个难以打破“低收入(低工资)―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工资)”的恶性循环,由此得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countryispoorbecauseitispoor)。R.R.nelson则于1956年在论文《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不发达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大规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诚然,nurkse和nelson都在探究不发达国家贫穷的症结,都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强调了资本形成的重要性,但在笔者看来,低水平均衡陷阱是组合B状态(工资锁定于保留工资水平+存在HJ数量的失业)在宏观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是低水平均衡的微观基础。历史和现实表明,许多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次级劳动力市场(secondarylabormarket)往往呈现出组合B的状态。

关于不发达国家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Rakshit(1982、1988)作出过有影响的分析。对于一个业已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的劳动剩余经济,为什么会产生需求约束,王检贵从消费需求梗阻、投资需求梗阻和出口需求梗阻角度进行了梳理;他还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归结为“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也就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王检贵,2002,第10–11、57–92、214–227页)。鉴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了简化分析,笔者聚焦于我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的劳动力供求,认为它在现阶段呈现出相当典型的组合B状态,由此也产生了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笔者经过计量和分析得出,在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上打工挣钱的农民工尚处于满足最低必需支出的阶段,农民工的劳动供给与工资正反馈向下直至工资锁定于保留工资水平(郭继强,2005b)。的确,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巨大的人口基数、严峻的“三农”问题以及现行的制度安排,共同推动着农民工队伍的快速膨胀。目前中国已有9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有可能继续涌向城市。“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据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约2亿人,而城市所能吸纳的劳动力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这样,就造成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李强,2004,第80页)而大部分农民工受自身文化素质、城市就业体制和城市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制约,只能跻身于那些工资低廉、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从既有的研究和实际政策看,人们对农民工的关心多集中于工资问题和劳动环境问题,而对他们的失业问题关注不足。不难预计,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化,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在考察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工资和失业时,马克思揭示了这样一幅图景:工人工资趋向于工资的最低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由于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和相对人口过剩规律的作用,在工资下降的同时,工人的失业问题也如影随形。这一图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本文组合B刻画。在失业问题上,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正比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马克思,1867,第691、702页)这就是说,资本积累以及相伴而生的技术进步,会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使就业相对减少并造成人口相对过剩,因而,作为一种趋势,资本积累必然会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失业队伍。不待而言,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革命和边际革命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一分为二:前者逐步演绎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者则演进为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主流经济学(或称西方经济学),两者常常被描述成是相抵触的。然而,在笔者看来,倘若拨开遮蔽的枝叶和箩蔓,就经济学本身而言,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可贯通和互补之处。以失业分析为例,本文给出的就业决定模型也可以用于剖析马克思所考察的工人阶级境况,如果说马克思主要是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考察失业,那么,本文的分析模型则侧重于探寻这种失业的微观基础。对于工人恶劣的生产条件、微薄的工资和艰辛的生活,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中进行过深刻的揭露。许多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都曾揭露过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工人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普遍的贫困。可以认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确实在工资的最低限度附近徘徊,而在工资水平处于劳动力价值下限(工人的保留工资)情况下所造成的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因为此时的工资已是工人维持贫困化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无法再通过降低工资来消除失业。

四、分析性小结和政策性启示

以低工资中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为基础所构建的就业决定模型,揭示了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的形成机理,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失业类型──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类型,无论在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都没有深究过。

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不同于发达国家现行的失业类型,主流经济学没有深究这种失业类型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我们知道,主流经济学的故乡是英美等发达的国家,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大多是以这些国家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这些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走出大萧条以后,逐步进入成熟的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和福利使她们的国民基本上超越了最低必需支出的约束,消费模式也已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向耐用消费品时代;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劳动供给行为基本上可以由经典劳动供给模型所描述。但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其劳动力市场尤其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往往呈现出组合B的状态,形成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因此,本文的基本启示是:中国(以及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某些经典理论,而是要依据本国的现实对模型作出必要的修正。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提出这种新的失业类型,并非否定或取代主流经济学在工资缺乏伸缩性条件下对失业的探讨,而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使经济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普遍意义。实际上,现实经济中的失业就是由成因各异的不同类型的失业迭加而成的。

解析这种失业新类型,有助于我们针对各种失业类型的不同成因,有的放矢的采取对策措施,提升减除失业的效率。对于由工资刚性或粘性导致的失业,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各种措施无疑是卓有成效的,而且,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也是提高工资伸缩性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或者更一般地说,对于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自身力量、依靠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则难免隔靴搔痒,无法有效消除这种类型的失业。笔者认为,劳动力市场所暴露出来的这种症结问题,首先突出了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的重要性。要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劳资关系立法等手段,将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的向下发散失衡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同时,界定和保护劳动力产权,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环境,改善受制于最低必需支出的劳动者境况。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户籍隔离管制;城乡分割;制度性樊篱;城乡统一市场;连锁超市模式;湖南

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不仅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尽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需要,也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矛盾全面缓解的客观要求。那么,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南,其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现状如何?“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怎样消除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不利影响,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充分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呢?在此,笔者试为求解这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一点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一、湖南劳动力市场发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1995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

注:此文是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1~2002年立项课题“‘十五’湖南城乡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三(批准号:201076B)

步完善,我省劳动力市场伴随劳动力供需双方选择性的增强,体系已初步建立,机制正逐渐形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开始显现。据资料介绍与实地调查,在各级政府劳动部门的精心规划与政策引导下,我省以劳务输出、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开发和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多元社会化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并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增强等方面已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资料表明,仅2001年全省县以上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就已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动力供求见面洽谈会2200多场次,有近10万家用人单位,携带56.11万个就业岗位,主动进入劳动力市场挑选劳动力;全年有87.03万城乡劳动者主动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门路,其中企业下岗职工20.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26.09万人,其余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发挥中介作用,已帮助近30万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职业介绍成功率达34%。同时,全年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广大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64万多人次,为全省10多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转业训练,从而极大地活跃了全省劳动力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省就业压力的有效缓解。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就整体而言,由于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市场运作机制不够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加之“城乡户籍隔离管制”制度刚性的负面影响,使全省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仍然受到种种“制度性壁垒”的阻碍,导致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在发育中还存在不少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问题。这里讲的“城乡分割”,不仅指劳动力交换场所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割,而主要指劳动力市场在运作机制上的制度性城乡分割,即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交换中至今未建立起统一的游戏规则,因而二者在就业方式上仍然存在种种制度性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就业,一般相应地建立了比较稳定和规范的劳动关系,而农村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打工”,基本上未相应地建立起正规的劳动关系,更谈不上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二是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统计失业率时,仍仅仅考虑了城镇这一块。也就是说,至今农村劳动力即使在劳动统计上的“国民待遇”也还未得到真正落实。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根本无法获得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项服务,而只能游离于城市劳动力市场之外,在体制的边缘和狭缝中求职业、谋生存。

——劳动力市场体系的覆盖半径短小,市场组织形态的规模不经济。由于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之公平竞争与非歧视等市场规则不完备,不仅导致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搜寻、处置成本及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过高,而且使城乡分割的各类“小市场”彼此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造成各个被分割了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其覆盖半径无法获得应有的延伸和拓展。如此,不仅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有效转移,而且使得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企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基本上成了一句空话。

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运作机制扭曲和城乡分割的严重问题,且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无外乎如下几点:

其一,不够规范的政府行为是造成市场机制扭曲的一个直接原因。近年来,我省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去年省政府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若干政策规定(30条)出台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不仅支撑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非公有制经济对全省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在效率原则驱使下,考虑到城市非技能型劳动力的价格(市场工资)往往高出农民工许多,且不如农民工吃苦耐劳,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现实情况,更乐于招聘使用农民工。从而,导致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难度加大,并由此造成了经济高增长与城镇高失业并存的奇特现象。一些政府部门为扭转这一格局,缓解城镇失业压力,又重新捡起了带“歧视性”的行政手段,一边清退农民工,并从政策上人为抬高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一边又大大提高企业使用农民工的收费标准,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迫使非公有制企业“优先”聘用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这一系列消极的“反失业”举措,其实质是因政府行为失范而带来的一种针对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歧视”政策,同时也是我国户籍管理与就业制度改革的一种逆转,既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又导致我省就业机制出现新的扭曲。

其二,“城乡户籍隔离管制”的制度刚性及由此带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导致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主因。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省各地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行政性控制虽有所松动,但由于制度刚性和路径依赖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政性控制仍然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特别是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与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的惯性影响,导致即使已经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也无法顺利转变成永久性迁移的市民,而只能边缘化地处于城乡分割的市场狭缝中四处“漂流”。

据对我省部分市州劳动力市场运作情况的实地调查,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主要是一种制度性分割,其消极后果主要是三点:一是使全省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有效转移,既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又妨碍了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广大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省有效需求的增加缺乏动力,进而严重阻碍我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了全省就业机会的有效增加。二是不利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并制约了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使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劳动关系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均已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三是迫使进城农民远离劳动力市场体外“漂流”,并导致“灰色劳动力市场”盛行和不正当就业竞争加剧,从而反过来加大了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的难度。

二、构建我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培育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劳动力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殊就特殊在无论它交换与否,始终附着于劳动者个人身上。因而,劳动力的商品交换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交换。一般说来,我们不把劳动力交换称为“卖买”,而通常称之为“让渡”。这样,劳动力市场自然也是一种带特殊性的要素市场。它在履行场内交换时,所让渡的是一种依附于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故严格地说,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让渡劳动力的场所及其让渡过程的一系列“游戏规则”的总和。通常,我们将前者称之为劳动力的有形市场,将后者称作无形的市场机制。

正因为如此,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之所谓“城乡统一”,并非要求进行劳动力交换(让渡)的有形场所在时空上要一致起来,而主要指在劳动力交换(让渡)过程中,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必须实行统一的“游戏规则”,而不能有任何制度性“壁垒”,更不能对某一群体有所“歧视”。

可见,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建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能否冲破。即能不能消除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对这两项传统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后,其正面效应是否大于负面影响。我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述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其理由在于:一是从法律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早已明确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生活的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权和居住权等。实行传统的城乡户籍隔离管制和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这一事实上的“身份歧视”政策显然有违“国民待遇”平等的法理。二是从改革发展的趋势看,缩小城乡和全体劳动者的身份差别,实现市场供给主体的公平公正竞争,是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总趋势。同时随着我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迫切需要“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原始转移方式。三是破除传统的城乡户籍管理和有差别的福利保障制度,不仅是逐步消除城乡与工农“两大差别”的需要,也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且改革和创新的收益必然大于成本。它的创新收益主要体现在:其一,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缓解农村就业矛盾,并提高我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其二,有利于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推动全省产业升级和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经济的就业容量增加;其三,有利于增加城镇劳动者就业的替代压力,促使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在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通过培训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可见,从我省实际出发,尽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尽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积极扩大城乡就业,改善全省人民生活出发,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情,顺应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总体要求,在进一步深化城乡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发展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为全面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稳定就业局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

其基本原则是:①统筹兼顾原则。今后,我省在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必须把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一并考虑。特别是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必须城乡统筹兼顾,而不能再搞新的“城镇就业垄断”,更不允许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采取“歧视性政策”;②宏观调控原则。要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经常性调查,及时掌握全省劳动力资源的供求数量、供求结构及其城乡分布状况,并适时采取经济的和政策的措施,从宏观上合理调控城乡失业率,以尽量避免矛盾冲突;③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失业压力较大时,全省各级政府要通过积极的就业投入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提高全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密度,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投入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当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比较充分,市场供求处于均衡时,我们又必须注重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以提高用人单位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益,并尽可能裁减企业冗员,促进企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三)基本思路与目标模式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与原则,我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思路是:第一步,由全省各级劳动部门抽调专门力量,认真开展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并对各大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的需求作出科学预测,在澄清劳动力供需底子的基础上,建立起劳动力供需的动态模型,为培育全省统一劳动力市场提供现实依据。

第二步,对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及其服务机构(包括职业介绍中心、乡镇劳动服务站)进行电脑联网,以畅通劳动力供需信息的传输渠道,并切实做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同时,顺应加快城镇化的需要,为促进小城镇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扶持县乡两级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全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有形载体和可靠基础。

第三步,切实深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农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就业地入户登记、农用土地合理流转和无差别的福利保障等项制度,从而消除妨碍全省城乡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种种制度性壁垒,为尽快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四步,在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降低信息搜寻处置成本,优化劳动力供求信息传输手段的前提下,逐步延伸现有劳动力市场的覆盖半径,从而使全省各地彼此分割的各级各类“小市场”,通过现代信息传输手段,不留死角地全面实现联网运作。

本着这一基本思路,笔者主张,我省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应选择为:覆盖半径大、组织成本低,且劳动力供求信息搜寻渠道畅通、传递方式先进的“劳动力连锁超市”。

三、促进城乡统一市场发育的政策取向及对策

(一)政策取向

众所周知,劳动力的配置与再配置,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必要条件。能不能建立起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尽快形成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机制,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拆除有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樊篱”。那么,目前仍有哪些制度性樊篱在妨碍着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拆除这些“樊篱”的政策取向如何呢?我们认为,也许其最大的“樊篱”即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伴随而来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过程中,阻碍劳动力供求双方自由交换与选择的一种“超经济的行政性强制”。因此,今后我们拆除这一樊篱,破除“超经济的行政性强制”的政策取向,就只能是彻底消除城乡界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合理的福利保障差别。今后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基点,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使城乡劳动力能够合理流动与自主择业,并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二)对策措施

为拆除有碍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樊篱,冲破不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制度性壁垒,促进全省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第一,尽快建立起有权威和全省统一劳动力供需信息的搜寻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制度。据问卷调查,目前,影响全省城乡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愿望的因素很多,除个人主观原因(包括就业观念、文化技术素质等)外,户籍与地域限制、择业自由、用人单位进人限制等制度因素仍构成主要障碍。然而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是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完全。据对湖南省益阳市近1000名农业剩余劳动力和近200名企业下岗职工的抽样调查,分别有40%的农民和25%的下岗职工根本“不知道哪里有事做,哪些工作适合我做”,还有35%的人认为如今“找事做需投入的时间、开支和精力太大”。可见,在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下,劳动力供需信息机制运作的状况如何,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和转移产生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适应市场取向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发挥城乡统一市场对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必须切实抓好劳动力供需信息搜寻的网络建设,并通过对全省城乡广泛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与需求预测,及时掌握其供求状况。同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与咨询工作,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为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此外,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建立全省城乡统一的供需信息交流系统与制度上,从而依靠信息机制的传导功能来模糊各“小市场”的边际,延伸市场覆盖半径,以冲破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与城乡分离的种种制度性樊篱。

第二,矫正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目标取向,发挥全省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催化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以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包括劳动经济的运行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社会失业率的调控,都要在市场有序运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目标模式——“连锁超市”模式,要求冲破户籍管理的城乡分割。为此,不仅要改变政府是用人主体这一“角色错位”状况,而且要创新户籍管理与社会保障等项制度,使城乡劳动者能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和职业选择。这就要求我们矫正过来扭曲了的政府行为和劳动政策的目标取向,迅速改变劳动就业城乡分治的格局。今后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责不是管理哪些单位或哪些劳动者,而是要通过户籍和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提供使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能够有序运作的制度框架,并把主要精力用到综合运用法制、经济和信息的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社会失业率和规范市场行为上来。

第三,在健全市场服务机构、搞好相关制度创新基础上,冲破城乡分割的制度性樊篱,统筹兼顾城乡就业。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城乡的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公开失业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越来越突出,运用统一市场促进全省就业矛盾的缓解已迫在眉睫。适应这一形势,在我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健全市场服务机构、开展相关制度创新,作为完善“统一市场”机制的着力点,因势利导,促进全省城乡劳动力“连锁超市”的尽快形成。为此,一是要抓好市场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中心,并着力健全全省统一的信息工作程序、制度及传输、交流系统,使之迅速形成部门分工协作、城乡纵横相联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二是要注重市场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确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执法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秩序。三是要大力进行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职业培训等项制度创新,通过消除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壁垒,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就业竞争

能力,从而为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合龙并轨,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政性障碍,扭转劳动就业城乡分治的传统格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湖南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我省劳动力市场供求透视》,《湖南劳动保障》,2002年第6期。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6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失业;就业弹性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已经日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功能的需要。要解决摩擦性失业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强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功能,尽可能使不同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相对缩小,从而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信息条件。

2.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扩大异地就业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劳动力流动总量的增加和频率的加快,个人的职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没有劳动力市场,国家通过高度统一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户籍管理等行政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严格控制,劳动力的流动率是很低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率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调查,在北京、无锡、珠海三城市,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改变过工作单位的个人比例仍较高,达30%以上。这一比例与日本横滨1970年的比例(34.9%)大致相同,高于美国底特律1970年的比例(13.9%)。这种状况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是比较低的,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即劳动力流动的频率与跨度)已经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需要。摩擦性失业几乎在所有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过在我国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一定时期内某地某种劳动力严重短缺,而另一地此种劳动力却大量过剩,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摩擦性失业从根本上说是在劳动力总供求基本均衡状态下的失业,其解决路径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备和对称。而后一方面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摩擦性失业问题得以缓解的制约因素,有必要作为我国政府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加以解决。

4.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遏制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趋势的需要。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一般地说,就一国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逐步下降,失业人员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1991—1997年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保持在0.08—0.17之间,明显偏低。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又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要遏制劳动就业方面这种非正常状况,除了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调节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路径

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的“三不”状况,使劳动力市场成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健康有效的平台,并做到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效路径。

1.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劳动力以科学的市场定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劳动力作为商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社会各界所公认。现在的问题是必须真正确立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理论观点。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劳动力的流动,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克服劳动就业问题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各种行政壁垒,正视并解决劳动力自由流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2.对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一个局部,是市场体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与否反映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也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劳动力市场还不同于其他要素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所以,劳动力市场是特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市场。同时,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状况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一些西方国家至今还不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并尽快解决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7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由于各种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自发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机理。由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劳动力流动为条件。唯有不息的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部门或领域。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经济体制下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方式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是伴随着政府的计划而确定的,而政府的计划又是跟着政府的决策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所依赖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劳动力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力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成为劳动力市场。

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形成与运作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形式上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一系列自由的交易活动,但这些交易活动实际完成的却是劳动力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劳动力买卖当事人的行为及动机怎样,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规定是:劳动力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出售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的自由人。所谓“理”,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正是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者的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也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其次是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动机决定着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基本特征是:(1)市场主体地位明确,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这种双向选择权利的充分贯彻,需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消除所有制、职工身份的界限,还要冲破城乡隔离、地区封锁的格局。(2)是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都接受价格信号(工资率)的引导,这一信号引导或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社会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着劳动力的配置和组合,推动着劳动者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合理流动。显而易见,价格(即工资率)作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一种比例,既是反映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各企业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给出了引导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不仅引导劳动力供求行为调整,而且同时也受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左右,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利益的共同平衡点来决定工资率的水平或具置。

从目前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来考察,也大都可以从排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程度低中找到根源,这些问题同样有待于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来解决。因此,提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确认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不仅是理论探索的必然,也是中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如何适应整个经济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客观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现实经济运行中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作为流动行为主体的劳动力供给者(即流动者)具有完全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力。对于流动者即劳动者来说,流动行为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流动的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差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或者说,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存在着形形的劳动力转移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同等劳动不能获得同等报酬,由此引起的劳动报酬上的显著差别,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具体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把这种被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劳动者由于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因而领取不同的劳动报酬。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城乡就业隔离政策,不仅是行政上的隔离,同时又是体制上的隔离,即不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进入城市就业。其风险性是不可忽视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政府对农民的自由流动和就业选择权利的有条件认可,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以及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突破1亿人)。但是,至今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上。其次表现在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劳动报酬的差别上。即在行业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竞争型劳动力市场。1998年我国最高行业的平均工资为10633元,最低行业的平均工资为4528元,相差6105元,极值比2.35。我国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状况的存在,说明城镇内部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竞争性和流动性。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民工;就业状况

随着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条件、就业环境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同时也对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在京务工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影响,对于促进北京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在京农民工就业现状

为深入了解目前在京务工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走访工作。本次共发放问卷16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77份[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知在京务工农民工所属行业的分布情况如下: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7%,主要是建筑业(39.8%),其次是加工业(5.9%);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4.3%,主要是住宿餐饮业(25.5%),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8.8%)。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国家总体宏观数据相吻合,充分说明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层次偏低,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为主,所从事的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少。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32.8%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56.9%的人认为工作时间超长,44%的人未签订劳动合,57%的人没有养老保险,73.5%的人没有工伤保险,64.6%的人没有失业保险,74.2%的人没有医疗保险,63.2%的人感觉收入缺乏保障,57.6%的人认为工作不稳定。

以上数据表明在京务工农民工没有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事实也说明在京务工农民工在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缺乏稳定感,生活在边缘地带,他们的这种感受和现状不利于维护北京的社会稳定。

2.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影响

在京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包括与在京务工农民工就业过程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就业机会、工作本身的状况、收入状况、社会保障等。

产业结构调整定义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1]。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给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影响,农民工就业状况的改变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会对北京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1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收入状况的改善、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及工作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1)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在京务工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主要是压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对比近几年来北京市的就业弹性水平,从中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民工就业机会的影响。

就业弹性指数(就业弹性水平)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般用来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2]。

如图1所示,2001-2010年间北京市总体就业弹性指数波动较大,主要集中在2004年、2007年、2008年,而这三年从业人数的波动主要是由“非典”疫情、金融危机和奥运会等特殊事件造成的就业人员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波动。

如果我们把五年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36,2006-2010年为0.44。如果将特殊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去掉一个最高值0.856,去掉一个最低值0.089,则2001-2005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29,同样,2006-2010年就业弹性均值为0.46,所以,北京市的总体就业弹性指数是呈上升趋势的。

因为在京务工农民工极少从事第一产业,所以以下根据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水平来分析北京市总体就业弹性水平上升的主要贡献因子。如图1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水平变化曲线所示,除2008年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的就业弹性指数分布比较平稳,集中分布在-0.004~0.01区间,这表明第二产业GDp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微小,即对就业的影响不大。

另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除2004年波动较大外,其他年份相对平稳,分布区间为0.104~1.023,在2008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奥运建设的竣工,就业弹性指数开始下降,在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就业弹性指数又有小幅度的上涨。

如果以五年作为一个计算周期,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1.058,2006-2010年为0.504。依上述计算方法,将特殊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则2001-200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0.77,2006-2010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为0.509,2001-2005年间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高于2006-2010年间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均值,主要是因为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高、商品房市场需求活跃、对外贸易强劲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比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指数高,这表明第三产业GDp变化率对就业数量变化率的影响比第二产业大,即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的难度较小。

(2)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有利影响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新兴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充实完善政策,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3]。这说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岗位对农民工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农民工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所以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减少人员流动成本,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而农民工自身为了更好的把握机会,发展自己,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政府为了使就业结构的发展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需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更加规范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

2.2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给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原有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励,工作岗位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1)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励

第二产业为农民工提供的岗位在减少,所需岗位的技术含量在增加。以建筑业为例,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2012年第1季度建筑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同期减少18.1,劳动力需求同期减少17.3。岗位需求的减少,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励,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因求职者不具备岗位所需的技能,导致失业状态的延续,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虽然第三产业创造出许多新的岗位,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偏低,会使他们在转身从事信息、科技及商务服务业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那些无技能或技能水平低的农民工来说就会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

(3)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在京务工农民工的不稳定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市场(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7页)竞争更加激励,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第三产业虽然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提高,会出现结构性失业,但是由于其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所以在市场的作用下,劳动者会在产业间进行流动,从而增加了在京务工农民工的不稳定性。

3.相关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工就业带来这些不利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供给层次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提升农民工供给层次应当运用系统的思维,科学的方法,从劳动力输入、输出地两方入手实行双向合作,以教育为根本,以公平的就业环境为支撑,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缓冲。

(1)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前提是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而现实中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能力不仅与其他就业群体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而且在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使他们尽量接近同质水平,是提高农民工供给层次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根本。

对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由政府和企业为主导,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具体的培训模式可以采取企业提供培训;输入地、输出地的技校及相关培训机构与企业、政府开展对口合作项目;加强输入地、输出地公办技校的发展,并且其学习内容应当明显区别于高等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对在京务工农民工进行选择性再教育、或者对在岗培训的人群进行教育补贴等。

(2)注重二次劳动转移的引导

由于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工自身存在盲目性,所以在北京市会呈现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发展,合理的引导劳动力进行二次转移,从以往的京津冀区域格局中不难看出,北京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北京的发展不仅未能对周边地区实现辐射效应,反而产生更多虹吸效应,所以,北京市应将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与在京津冀的区域定位联系在一起。在将不符合北京定位的企业向外进行转移时,要注重对农民工的再转移的引导,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在农民工二次转移过程中为农民工的就业权益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冯虹,叶迎,魏士洲,等.在京农民工就业待遇公平与首都和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店,2010.

[2]党耀国,刘思峰,王庆丰,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王昊.北京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与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5):75-78.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9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学分析

一、导言

在劳动力资源中,高校毕业生是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已不存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日益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大学生的价值。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当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就业市场中的各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1.均衡状态模型的建立

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间完成的,其调整时间为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是通过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不受外力影响干扰。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表明,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从2002年的134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448万人,同时期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从8.1万人增长到31万人。毕业生数量在5年间增长了三倍多。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幅,这点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1)基本状态描述

由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因素极为复杂,完全揭示它们对供求的影响并不容易,在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设定市场工资率是影响供求的唯一因素,则供给S和需求D都是工资率的函数。

图中,横轴代表就业L,纵轴代表工资率w,D为企业需求毕业生曲线,S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为we时,以we作为供给价格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能够实现就业,以we作为需求价格的企业能够雇用到所需劳动力,此时,供给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满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此时,e为均衡点,由此形成的we和L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弹性大小的确定

劳动力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称为需求(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需求(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关系,因此需求弹性为负。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关系,其为正值。由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都是在同一市场上无数企业需求曲线的叠加,有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叠加后其曲线较为平缓。

2.经济学分析

(1)起薪点下降

劳动力需求D与劳动力供给S共同决定均衡工资we,均衡就业量为L。在工资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约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现假定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基本均衡的。由于受到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使得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但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无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稳定,因此,假定需求不发生变化。此时,均衡工资we已经不再是均衡的了,在we水平下,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在需求和供给的作用下,特别是对就业机会的竞争条件下,会导致工资率w从we开始下降,在D和S1相交的e1点供求重新处于均衡,a点沿曲线S1向左下,e点沿需求曲线向右下运动,供求的运动趋向于均衡点e1形成新的均衡。由此,新的工资w1小于we,表现为起薪点的下降。

(2)就业率基本稳定下的就业量增加

在均衡工资率下降过程中,均衡就业量也从L变动到L1,均衡就业量得到了增加。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虽然面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大增的双重挑战,“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稳定在70%以上。2005年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2.6%。应该看到,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3)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的变化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各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毕业生们也在逐步调整心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对初次就业的薪酬期望值已经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另外,随着博士、硕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近几年也出现了博士生挤压硕士生、硕士生挤压本科生的就业现象。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内部原因以及外部等原因的综合作用,整个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必将表现的平缓,如图所示,S移动到S2。

(4)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校别、地域、性别、文凭或证书等方面的歧视现象,究其原因是存在利益考虑。比如女性毕业生在婚育期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工作。而企业在此期间不能降低她们的工资待遇标准,而且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不得不进行暂时性的调整。相比之下,招用男性毕业生就会省去时间和资金成本。

(5)政府作用的体现

出于对各自收益成本的考虑,毕业生对预期薪酬的降低速度要迟缓于企业起薪点的降低速度,二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图所示,此时we是毕业生调整后的薪酬期望值,在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受到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影响,毕业生预期薪酬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we不变,此时毕业生供给量为L3,而企业需求不发生变化时,企业需求量为L,两者之间就会造成L—L3的就业缺口,使得毕业生大量出现失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就业调整,使企业扩大需求量,使企业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毕业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信息需求、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加大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工作。

2.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政策的贯彻、修订与完善工作

(1)就业政策的贯彻与完善。在进一步落实完善当前毕业生有关就业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以及各级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有关毕业生就业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安全阀。对暂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篇10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结构;河北省

1.研究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保障部2012年3月21日提出要适应扩大就业的需要,全面推进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经过我省多年的发展,就业人口仍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再加上缓慢的经济增长,导致我省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严重影响河北省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这就为改善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提出了迫切性和必要性。

2.河北省劳动力体系的发展现状

2.1劳动力供给现状

2.2.1劳动力总量现状

劳动力的重要供给基础是人口,影响着劳动力供给水平。根据河北省统计局数据,河北省总人口由2000年的667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241万人,男性人口由2000年的339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8.94%,增加了1.98个百分点,总体来说,人口增幅都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就业职位供小于求,导致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失业现象不容乐观。

2.2.2劳动力供给结构现状

根据统计年鉴的分类,本文将河北省劳动适龄人口进行了分组计算,按照河北省统计局“六普”资料,15-24岁青年组、25-44岁成年组、45-64岁中年组比重分别是15.8%、31.01%、25.98%。通过这些数据对河北省未来进行预测,这些劳动适龄人口在十年后,0-10岁的将进入适龄劳动,15-24岁17.94%的劳动力将成为主力军,而将有大约25%的劳动人口退休。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劳动力人口将在10年后大大下降,甚至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2.2劳动力需求现状

河北省就业人员总量增速在逐渐增加,2012年全省就业人员总数达到3962.42万人,比2000年增加576.71万人,增长率达14.55%。但是,河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水平低于全国,其中河北省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36.33%,比2000年下降13.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3个百分点;河北省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为33.31%,比2000年上升7.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81个百分点;河北省2011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0.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4个百分点。此外,虽然我省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是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河北省加快第一、二产业就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3.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3.1劳动力数量过大

2012年末,河北省劳动力总数达73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056万人,登记失业率14.34%。因此,城镇每年约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河北省面临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的严重问题,比如,城镇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达111万人的巨大数量使得我省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更加困难。同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随着我省城镇劳动力的增加和往年失业人口的计算,我省就业总量矛盾仍会继续加深突出,面临的就业压力会持续加大。

3.2劳动力素质低下

截止到2012年我省受教育情况虽然有所提高,但劳动力素质仍然比较低下,严重影响我省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其中,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的受教育水平分别是7.93%、15.4%、44.3%、25.8%,而小学以下是6.57%,还是有相当多的劳动力没有得到高素质教育。与全国相比,河北省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仍比较低,导致了相当多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影响了失业率的改善。此外,我省缺乏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尤其是具有高级技术的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技工荒”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设。

3.3劳动力市场秩序还不规范

由于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秩序还不够规范,相关的劳动力市场法律制度、劳动法规不够完善,如劳动平等方面、法律责任方面、劳动争议方面等的缺失,再加上施行过程中中的执法不严,造成大量劳动者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不力、执法不公造成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影响了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设。

3.4工会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在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的代表是工会,它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宗旨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的劳动力工会尽到应尽的职责,一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会还是附属于企业行政状况,甚至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还没有相应的公会维护职工利益,或是已经成立的工会受到上级的控制,难以真正代表职工的利益。

4.对策和建议

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目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在发达国家、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分别占65%、50%,而河北省作为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省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仅有30.36%,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为36.33%,就业人口的量少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河北省要想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就要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促进就业结构的改善,加大力度支持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

4.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河北省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上下功夫,大幅度提高省内劳动者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提高职工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和社会开展的多样化职业教育,引导企业大力广泛开展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此外,在制度方面,还应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健全劳动力就业准入制度,扩宽劳动者考取的职业资格适用的范围,加强职业技能的鉴定,使得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得到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视,提高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体系的水平。

4.3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河北省可以采用通过大学实行扩招等政策来延长青年的教育时间,降低河北省的劳动力参与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执行灵活优惠的妇女就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参与率。1999年,教育部实行本专科生的扩招,2000年研究生实行扩招政策;2009年教育部出台措施,扩大成人教育专科起点本科的招生规模,鼓励和支持未就业的专科(高职)毕业生参加成人专升本的学习,这样进一步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4充分发挥工会代表的作用

目前,河北省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必须要发挥工会代表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个工会要明确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承担的角色。此外,工会在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中也要公平对待,对涉及劳动者利益问题的企业决策应坚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预防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