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0:58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1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随着基础教育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育观念与目标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一直以来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依赖数学教育实现的,所以数学教育也不能只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唯一目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综合能力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思维。二是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代替。这种变动更加强调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以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很少将所学到的与实际相结合,而变动后的方案更加强调“探索”过程。通过设定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终身学习这样的学习理念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早点了解“学会生存”课题。数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在少年时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让其在年少时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发展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所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统计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区特色,在数学课程内容上的安排也存在差异,但是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必要性的认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数学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第二,数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变化。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全部小学数学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有一种是针对理科学生的课程。在此,我们对第二种进行分析。

1、必修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课的主线是几何、代数、分析。在高等代数的学习中,由于新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抽象代数。抽象代数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方面,通信领域。抽象代数的思想在基础教育的很多学科中都有体现。基础知识的讲解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对数学家的介绍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用现代的数学方法讲述传统知识。

2、必修应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以及概率论与统计等。而其中,概率和统计是新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用随机的思想来分析数据。数学建模是一种使用数学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形成具体数学结构,然后再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其主要是对数学方式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

3、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兴趣。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具有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

4、选修类课程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设计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在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除了记忆必备的知识外,更多的是个人的心理体验与感悟,相关技术的训练与提升。这些仅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身尝试和探索才能获得。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及在此基础上建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与获得新技术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需要“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1]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学生的课程。并且,为了促进学生创新,往往还会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习组成团队一起学习。因此,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望值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切实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而不能将他们作为知识体系的灌输对象,按着事先准备好内容生硬地讲授下去。“课堂教学应多采取案例教学法,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通过自觉的决策和具有创造性的实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创业。”[2]首先是要努力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创新创业课程上,当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时,往往表现得比较消极。而一旦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创作,学生就表现出非常积极投入的一面。因此,这一课程的设计上一定要求学生完成某一个实践项目。但具体完成什么项目,则应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意愿进行选择。第二是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第三是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反馈。在每次完成任务之后,都应安排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如学习思维导图之后,不但让学生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还在练习后让学生就自己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相互交流。

二以问题导向设计情景和资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不是靠传授而来,而是通过学习情境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而得来的”[3]。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知识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因此,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尽早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但是,学生往往是带着接受知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愿望来学习课程的。并且,长期的应试教育及一些学科体系的知识传授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直接学习和记忆标准答案,而不是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习惯。因此,在课程的资源和情景设计上,一定要突出问题导向。首先是从社会文化背景中引出问题。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已经在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上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和如何进行创新创业这些学生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学生却未必清楚。将这些问题放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来解答,为学生提供容易感知的实际情境。这往往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关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同时,尽可能引导学生从专业学习中抬起头来观察社会的变迁。通过对各种出乎意料的创新创业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引发“顺应”过程,达到对创新创业新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是通过问题导向将课室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和自由学习的场所。创新创业的课程教学一定不能满堂讲授,而应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学习,让学习真正回归学生。当前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方便的移动终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各种信息资源来回答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让学生及时提交答案,进行现场汇总和点评。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的时间放在问题的提出和资源的指引及最后的评价上,大为精减。而学生则通过自行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参与度和学习效率都将大为提高。

三按照项目过程安排教学顺序

教材编写首先会考虑结构的逻辑性与体例的完整性,而未必按照项目的实际过程安排。如现在常见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基本都会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创新创业者素质等讲起,然后进入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机会捕捉等。这对于“教”的体系完整和结构严谨而言无疑是有价值的。但对于“学”而言则未必如此。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还完全缺乏认识,往往最难理解的便是其重要意义。而最能吸引学习者的,往往是立即可行的操作体验。因此,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需要按项目过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尽早可以进行实际的操练。按照项目过程安排教学顺序本质上是对整个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如同创新创业首先需要一个团队一样,本课程的学习也应在第一次课就讲授创业团队相关的内容,并要求学生组建学习团队,为后续的协作学习打下基础。在第二次课就对学生可以选择的创新创业项目(如“挑战杯”项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等)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并初步选择自己可能参与的项目。从第三次课开始,需要介绍有关创新创业的方法与技巧,为学生更好地选择实践项目提供思维工具。然后依次安排有关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商业模式、创业资源等内容,最后是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学生的项目也伴随教学进程而逐步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步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并就信息资源应从何获取、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加以指导,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四通过“协作学习”促进建构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一起讨论和交流,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是构建团队的协作机制。即团队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价值观念上取得一致,建立起共同遵守的规则。这种机制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与创业团队的建设过程有着非常高的相似性。第二是要团队围绕所选择的项目进行协商和辩论,让每个成员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促进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借助教师引导实现能力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而不是“教”为中心。但是,仍然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恰恰相反,教师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4]。首先,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关于创新创业意义建构的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机会(如校外各种类型的比赛或项目、校内的创新创业基地等)来促进学生的理解。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在未能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之前,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依从性总体上是不高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督促,许多学生可能会放弃主动学习,而被动应付考试。第三,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反馈。虽然自我反馈对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非常重要,但教师组织的成果展示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反馈。而教师的评价反馈,则更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最后都应让学生形成作品并将作品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如参加相关的比赛、引入投资人进行评估等)。

六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如何上好这门课,使之真正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而不是变成纯粹的应对完考试之后就束之高阁的文本记忆,仍然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诗慧,张连绪.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J].职教论坛,2017,(04):71-77.

[2]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论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7,(03):1-5.

[3]焦瑞斌.浅谈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2):21-24.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验式单元课程;教学设计

单元课程是在具体的专业课程中相对独立的课程,是具体专业课程的一部分。体验式课程是指学生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职业现场的环境中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是以自主职业体验的形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或自己动手、动脑,或与人(同学、师傅)合作,观察、体验、处理职业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获得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得到职业经验的积累的过程。这种课程范型适用于毕业班的学生,重在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我们将体验式单元课程的内涵扩展为包括参观、访问、毕业设计乃至学生文化生活、技能比赛的活动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仅适合于毕业生,也适合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体验式课程按照体验内容的针对性又可分为主题式体验课程与复合式体验课程。

体验式单元课程的教学设计总体框架包括具体项目体验目标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具体项目情境设计、学生体验活动设计、体验活动进程设计、体验活动考核方式设计等。

具体项目体验目标设计

单元课程分解为模块化课程后,每一个模块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教学设计中目标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项目进行的。而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又可以有体验的侧重点,如制图中的立体表象、磨床操作的时间知觉等,这样的侧重点是各种专门技能形成的关键,体验目标的设计就是要围绕项目或任务中所蕴涵的关键加以设计,主题式体验课程因为具有明确的体验目的,所以目标设计可以围绕体验主题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复合式体验课程因为体验的内容与技能的培养、知识的获得是整合在一起的,所以体验的目标应着眼于任务、作业、产品、服务的完成质量的综合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

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的思想来自实践性教学,其原则是积极促进学生情境知觉、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紧密结合。不仅要激励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指导和自我激励,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师共同体、学习者共同体的相互反馈作用。必须做到动手操作时有思考题,理论学习时伴以情境观察与操作,教师应具有动手与动脑的习惯和技能。

国内外高职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下几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要素作业复合法即按照操作技能的掌握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对生产劳动过程的分析,将某项工种分解成若干相互衔接的简单工序即作业要素,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些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应用,形成简单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工序,与已学工序形成复杂作业,从而使学习成为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的技能不断提高。

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在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可以作为任务,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思想是一致的。

引导课文教学法奔驰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的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教学培训方法,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学生要通过自学的方式,从书本的抽象描述中刻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起具体的理论实践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及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引导课文的种类包括项目工作引导课文、工作岗位引导课文、知识技能引导课文等,是由引导问题、学习目的描述、学习质量控制单、工作计划、工具、材料需求、时间计划、专业信息等部分组成的一整套教学方案,适合于各专业高级能力的培养,但占用时间较多。

项目与迁移性培训方案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联邦职教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项目与迁移性培训方案,是一个系统培养关键能力的一揽子方案,是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和导向,以迁移和应用为目的,通过项目方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系统化教学方法。该方案把四十多种关键能力分成组织与完成生产联系任务、信息交流与合作、应用科学的学习与工作方法、独立性与责任心、承受能力等五大类及再现、重组、迁移和应用等四个等级,再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程序,以小组作业或独立工作的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与现代劳动组织方式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虽然该方案实行起来较为复杂,但毕竟使关键能力包括部分职业道德的培养变得可以具体操作,因此,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具体项目情境设计

情境的创设具体项目或任务一般是指案例或故事、艺术或文学作品、现场情景、言语描述的情境或模拟情境,如模拟设备、模拟客房、模拟病房、模拟商店、模拟公司等。特别布置的场景需要考虑场地的选择与布景的选择,如舞台、音乐、灯光等,仿真的情境可能是实验室、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多功能教室,现场的情境可能是生产加工装配车间、工业生产线、拍摄和播放职业场景和操作录像等。组织这些活动自然比课堂教学复杂,但如果精心联络和设计,效果要比单纯的课堂教学好得多。

情境的优化即在全面考察和分析工作活动过程与情境的基础上,把其中的基本要素精心组织在一起,为学生创造出接近真实职业劳动现场和便于教学组织的情境。这是对体验式课程的情境化贯彻,是为了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活动并行或交替的需要。如让学生在一次课上既可以接触工作情境,又可以动手操作,还可以通过表演、阅读、听讲或讨论理解操作情境与过程,多功能教室就应发挥这种作用。也可以通过教室、实验室和工作间的功能组合搭配,达到体验式课程的要求。

体验活动设计

参观依据参观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参观和校外参观。校内参观主要是在实验中心、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多功能教室等,校外参观主要是到实习基地、订单培养的企业和合作办学的企业等。在参观之前,应给每个学生一份观察内容作业书,要求学生按作业书的要求仔细观察,把整个活动内容写成作业,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工作内容与特点、生产设备等印象深刻的东西加以记录,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座谈,由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并进行整理。

实验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企业员工制度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培训、安全保障培训并通过结业考试,方能进入实验中心。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着工装或穿防护装备,打卡,遵守严格的考勤纪律以及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如实验室物品存放取用规定、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定、标准化作业规定等)。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要记录在案,并不准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应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以及联网的计算机投影设备,对实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存储,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过程中回放并做成课件,供讨论及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每个学生必须对自己承担的角色有清楚的理解,可以用解说的口气描述自己在生产实验现场的职责。在开始实验前,先播放课件,仔细观察对象的行为,讨论评议角色在实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做好记录,讨论评议的方式可以采用正、反方辩论的形式,以利于深入理解角色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实训分为专业专门技术实训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训通过角色扮演和自我体验,使学生在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理解和领会职业规范及相应的职业文化,综合实训的目的是通过模拟项目、模拟案例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实习是实现角色转换、全面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实习应尽量选择工艺先进、使用主流技术、管理到位、技术人员素质高、相对比较稳定的企业,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充分考虑学生岗位的安排、待遇、劳动保护、权利与义务、合同签订,学生管理、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带队教师、实训教师、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与教学的配合等问题。

主题单元活动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中的困惑,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紧扣德育知识点,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接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所学专业亲身体验。此外还可以与社会专门机构合作举行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考核方法设计

操作观察表不同的活动内容应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法。对于主题式体验课程,考核方法应侧重于学生观察的仔细程度,对作业、任务、规程、角色描述的清晰和准确程度以及自觉遵守规范的态度。操作观察表是用于直接观察记录学生实际操作与学习行为的标准化工具,操作观察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评价方法,其他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用这种方法进行考核,一是要注意操作的动作成分,即个别动作。二是要注意操作的结构特点,比如严格的顺序等。三是要注意操作的时间特点,即完成该操作的用时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多少动作以及完成操作的时间稳定性等。

图示等级量表这是应用最广泛的行为评价等级量表,一般可以反映行为的类型水平。评价的因素是一个个描述操作行为的简明扼要的词汇,使用方便,可用于对个人职业素质发展的反馈,也可用于比较不同学生或雇员的优劣。

作品—产品分析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搜集和分析有代表性产品的产量标准与质量标准等级,从而对雇员或学生的职业素质或行为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过程,高职教育常采用的有工件测量、实习报告、技术论文、技术方案或图纸等方法。复合式体验课程一般采用图示等级量表与作品—产品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在具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将体验式单元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拆分成模块课程,然后制定每一模块课程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与独立设置的教学环节相互对应。

参考文献

[1]闫宁,张轶炳.构建有特色的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J].中国科学教育,2006,(23).

[2]闫宁,卜晓苑.基于学习心理学的高职教学设计[J].中国科学教育,2006,(19/20).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良好基础;开展有序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是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的,对教学活动做出确定性假设,这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呆板化、程式化、机械化,扼杀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使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发展,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一、对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反思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复杂的对象、丰富的内容、固定的时间、多变的环境等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要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全面对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的安排和设計。所以体育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片面的追求教学设计的格式化、规范化,将教学设计视为教师备课或编写教案,详细规范出会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变量,使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有序,在实施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的节外生枝,使得教学结果完全吻合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传统体育教学设计下产生了很多的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的体育课。传统体育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二、做好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体育设计突出整体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围绕某项技能所展开的,体育教学活动如果离开了“教”与“学”,其活动的开展变为没有任何教学意义。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技能学习也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体育教学育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和载体。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其设计的内容不仅是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教学设计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真实的体验到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并学会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的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通过体育活动掌握安全的技能和知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感受到被人关爱和关爱他人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的乐观生命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中要将传统教学中以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主观想象,将方便教学为主要设计思路有很大的区别,新观念的教学设计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应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征,将其作为设计依据,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存在的潜在能力,调动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

(三)体育教学设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

小学体育教学是有规律性的,体育动作技巧是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有据可依的,在体育教材确定下其教学活动也是有规律性的,这所表现出的都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确定性面。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考虑教学规律,以及应用系统设计方法,然后在客观分析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体育教学的具体环节。在确定性基础上所建立的体育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计划功能,使体育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从而将教学时间缩短,提高教学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是规格不等的体育场馆,这些体育教学特征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即便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朝定向发展,也无法确定教学活动结果就是之前所设定的,并且这种引导是以牺牲教师创造性和学生主体性为代价的。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设计不必详细的规范体育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体育教学活动的有计划性和生产性。

(四)体育教学设计采取系统设计方法

体育教学设计并不是关注某项学习领域,对教学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加工,而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有力的学习条件,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这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与环境和部分间的相互联系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育教学设计应对教学资源进行详细分析,教学资源包括学习目标、教材内容、活动方法等要素,还包括学生体育基础、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环境、教学器材等条件,这些教学资源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虽然在教学中要将这些因素处理好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在教学设计中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征,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思路和框架,教学过程也不是执行教学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全程动态的、不断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冯文娜

  参考文献: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5

由于人们个性心理的发展是与人自身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等息息相关,认识会指导情感,情感会产生相应的意志偏向,而最终引发的行为则是在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因此,德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与各个层面。换言之,德育不仅是高校心理学教师、思想品德教师等专职教师的事,各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承担相关的教学责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亦是如此。在体育课程之中传播德育的理念,指的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从事体育学习时,可以妥善处理好自身、他人的关系,个体与团队的关系,通过体育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才。在每个项目自身的特点基础上,进行合作进取精神教育以及道德品质的思想教育,促进他们保持体育竞技的蓬勃状态,同时拥有良好的合作心态。

1高校体育的德育功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功能的解释,功能即“事物或者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效用、用处、效益、职能”等都是它含义类似的词语。从体育教学的内涵上来看:“以身体发展为核心,凭思想教育为先导,靠知识技能为手段,视社会教育作辅助,让能力培养成重点”,因此高校体育的功能可以引申成“高校体育在思想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即通过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向广大高校学生传授端正的态度、正确的思想道德以及优良的体育道德,促使学生可以自主自觉地培养自身健康的道德观与思想意识,明确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历史责任,在感情、道德、思想上进一步接近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育人工作就是促进学生成才,不仅关注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素养,还应促进在体育课程特点下巧妙融入“德育”计划。

1.1体育为德育创造了良好的身体硬件条件

古希腊知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体育、德育、智育三者相互联系,而后两者的健全是以身体的健全作为先决条件的”。换言之,体育是德育、智育的基础。美国的科学家也曾经开展过类似实验,拥有良好光线、音响、玩具的小白鼠与无光、无声、伙伴以及玩具的小白鼠分别关在不同的笼子里,发现尽管两者食物相同,后者很明显的由于只吃不玩,引发神经纤维不长,大脑皮层轻薄,笨头笨脑的状况。因此运动是神经系统发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提升神经灵活性以及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高校德育亦是如此,要实现教育引导,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最终为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建立起积极的精神体系以及自我制约机制,都需要以学生的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因此,体育为德育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促进学生体质提升的同时,也打下了德育发展的基础。

1.2体育项目自身特质有助于克服利己主义,培养爱国精神

与集体主义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频繁,地理距离也因为交通便利等因素大幅度缩短,逐渐变成一个“地球村”。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相应成就的特殊历史转型期到来,人们普遍面临了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强烈冲击。尤其是、拜金主义等的思潮侵蚀下,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面临了人生观、世界观的重建。体育运动是一个交流的运动,个体和群体之间往往会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开展从广泛而直接的交流。团队体育活动则要求克服自我表现的私欲,努力建立起强烈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在团队的协调一致下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显然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大家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1.3体育促进了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德育仍受限于教育形式,讲座、电影等仍是德育开展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下,一般受到场所、内容、表现方式等的限制,总体表现为颇为死板的灌输式教育。而体育教学是在充分锻炼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学生参与的各项锻炼与活动是外在表现,因此实践性很强,这样德育的实践场所也具备不确定性。同时,学生在高校体育中所得到的精神、理性的思维源泉,都通过各种身体练习的活动中展现出来,是实在而具体的行为,并非简单的语言表述可以实现的。因此,体育促进了德育教育的形式多元化。

1.4体育增进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挑战无处不在的时代,只有那些拥有着万千拼搏精神,能够遵纪守法,参与公平竞争的人才方可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获取制胜高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唯有体育活动所涉更多规则、礼仪,教授学生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以礼待人、服从纪律、尊重裁判、顾全大局等作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体育培养了学生更高、更远、更快、更强的竞争精神,同时,让他们遵守相关的比赛规范,如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这些显然对学生日后进入社会,从事一定的职业大有帮助。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各项竞争、合作,竞技与互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参与意识,形成更完善的人格品质。

2高职体育教学中德育课程构建的途径探究

2.1开展课堂常规教育,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教学

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相比更为活跃,无论是体育教学的场所还是教学方式上选择性都更强。但无可否认,体育教学中的常规纪律仍是学生必须遵守的,一些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所占学分不高,不属于主打课程,课堂上不需狠抓纪律,天气不好就取消课程,因特殊活动也不调课,使得学生产生散漫心理,这十分要不得。课堂常规是好作风与好思想的开端,因此,体育教学应十分注重组织纪律,强调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状况,强化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一般各高职院校都有自身指定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项目的特点,多关注教材相关信息,深入挖掘各个教材的内涵,针对性地开展德育。例如讲解体育理论课时,教师应通过中国体育的发展史、中国体育名人,让大家更真切理解体育事业是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离不开党的领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将对体育的兴趣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体育名人身上展现出来的很多特质,如坚韧不拔、奋勇拼搏等都值得大家学习。在组织队列式的体育练习时,如体舞、健美操、军体拳等,应强调步调一致,团队精神,加大遵守纪律方面的教育;在球类比赛中,应针对现在学生耐挫力弱,个性鲜明但不够独立的特质,例如让学生学习三步上篮、进攻技术等,不断提高技术要求难度,让他们敢于挑战;在田径项目中,应针对不少学生耐力不足等特点,多组织800米以上的田径活动,培养大家坚韧、不畏艰难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状况开始德育课程教育。

2.2利用课堂内的体育选拔、竞技等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比赛和各项群体活动同样是学生德育的重要方式。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组织课堂学生的分组比赛,随后将各个班级学生都组织起来,对那些表现很优异组织团队pK,表现中等实力相当的也组织团队比赛,那些相对偏弱的同样组织团队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一旦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赛,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在课堂考核中将这种精神作为加分的特殊事项。在比赛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关注体育比赛本身的竞争性与集体性特质,让大家能正确看待自己同伴因得分心切引发的失误或犯规行为,在替补等安排上服从老师或小组内队长安排,从整体利益出发,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的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的状况,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例如因势利导地组织大家开展趣味跳神、接力赛跑、小组拔河等活动,融趣味性、游戏性与娱乐性于一身,这些有助于学生在开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与体育精神,对校风、学风也有很大帮助。

2.3发挥教师表率作用,以情服人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面向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师也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首先除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端正态度之外,还应拥有崇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应该做到谈吐文明,举止大方,教学过程中讲解清楚、言行一致、示范规范,从而给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教师形象,由此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思想品德教育其实是整体影响学生认识、情感与意识、行为的活动,那么体育教学应十分关注感情沟通。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性活动,同样师生之间开展情感、兴趣、意志以及能力等方面心理交流的活动。因此,只有真正以情感人,方可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绪互动与感情交流。这时,品德教育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地被接受,还能被转化为学生自身迫切的要求。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6

一、层递性

课程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但从更广义来说,一类方向课程的匹配组合也应该列入课程体系的研究范畴。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的确立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复的课程设计活动。课程结构确立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一种表征形式。基于此,“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需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即在课程目标的情形下确定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与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位置,并清楚地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4]围绕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应该呈现三重结构: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学课程儿童文学兴趣延伸类课程。第一层面是儿童文学基础理论课———“儿童文学概论”,要求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各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外儿童文学发展潮流概观有所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层面是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整合类的课程,如“中外儿童文学精品选讲”、“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等,这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经典作品要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指导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的方法,理解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儿童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层面的课程是兴趣延伸课,分别从儿童文学专题研究,儿童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设课,如“童谣研究”、“西方童话史”、“中西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内蒙古儿童文学研究”等,为学生日后成为专家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做理论储备。这三个层面就好比大树的干、枝和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丰盈。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2009年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就有相对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见下图1)该课程体系就充分地考虑了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层递性:第一层面的课开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层面的课开在第三学年;第三层面的课开在第四学年。

二、实践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尤其是“形而下”的特质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形而上”的视角看,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的深度与前沿是支撑儿童文学课程的重要一面;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儿童文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实用型、应用型是对这类人才的特殊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文科方向的学生与文学院培养的儿童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有根本性的不同,儿童文学理论水准固然是这类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但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和创编的能力,以及指导小学生进行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的实践活动是构建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的环节。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实践训练在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模式。实践训练的“三步走”是指将实践训练贯穿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社团活动和校外儿童文学活动体系当中。首先,在课内教学活动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儿童文学概论》课程里设计了“等你参与”环节,内容包括:1.试讲一次课;2.参与一次讲故事比赛;3.参演一个儿童剧;4.创作一部作品(一首儿童诗歌、一个童话或寓言故事)。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即可。同时还开设了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儿童文学创编与指导”。以“儿童文学阅读与指导”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文学阅读学的基础理论、常见文学阅读方法介绍、小学语文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这类课程都会留出部分课时给学生专门进行小学课堂儿童文学阅读或创编的模拟演练。其次,组织儿童文学社团活动,渲染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社团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文学创编和儿童文学表演。儿童文学创编主要依据现行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文体进行训练,选择典型的作品进行仿写,选择典型的作品改编成课本剧,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和研讨。儿童文学表演则是儿歌联颂的编演和儿童剧的编演,同时包括讲儿童故事的训练。再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校外儿童活动主要包括深入小学学校进行展演,定期在书店进行“故事姐姐讲故事”活动,以及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儿童文学活动。比如,与《内蒙古少年报(蒙文版)》编辑组合作完成一个新栏目《儿童文学园地》,将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短篇译成蒙文。再如,与内蒙古民间文艺联合会合作进行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翻译。通过实践活动“三步走”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能力,树立起面向小学和面向社会的服务意识。实践性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特色,也是今后强化和创新的最基本的方向。

三、综合性

“随着20世纪学科发展由分化走向整合,开设综合性课程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小学教育也应该“加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的建设”,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社会现实问题或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大胆地进行学科间知识的重组,构建有综合特色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5]其实,很多学科本身都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儿童文学本身兼容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生物学、民间文学、美术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6]。因此,儿童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在已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文学教育为轴心,以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基本面,辐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学、人类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新体系。这种学科间的整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二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从文学课程自身的教学出发,整合其它学科教学资源的理念,在方卫平、王昆建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朱自强教授著的《儿童文学概论》中都有所体现。他们分别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童年哲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入儿童文学教学中,在儿童学的广角视阈下,突破文学教育的局限,力图打通相关学科,在更宽泛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儿童文学。从不同学科的整合出发,可以开设一些新课程,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儿歌的创作与表演”、“儿童剧的创作与表演”、“图画书的欣赏与创作”等。这类课程开设的难度较大,首先在于可以参照的现成教材或论著基本没有,同时具有综合学养的教师又极难培养。因此只有将现有的教师资源组合起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从专题课做起,逐步形成固定的选修课程。小学教育究其根本,无论是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或者其它教育,都是围绕儿童来进行,都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活动,其学术依托自然也应该建立在儿童学的基础上。儿童学是一门将医学、儿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综合地探究和解决当今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综合科学。综合性是其最显在的特质。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包含着“文学化”和“儿童化”两个方面。其中“儿童化”的实现由于其显在的跨学科特质,前进的步履必将呈现较为曲折复杂的情形,然而,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其又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现阶段,依托儿童学的视域,打通相关学科的屏界,构建综合性的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将具有学科整合特点的课程体系从纸质媒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还有一段相当长、也相当艰辛的路要走。

四、地域性

中国自古有“因材施教”的说法,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考虑到同一地区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成长环境以及今后作为小学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环境的相似,是否也可以提出“因域施教”的说法。服务基础教育和服务地区发展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基础。不同地域的生源、今后服务的对象以及教育发展的基础环境都有所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有地域特点的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让教育参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也应该是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的关键点之一。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48-03

“教学”内容是《教育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开展教学实施必需的基本技能与要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笔者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现状调查,了解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教学大纲制订中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数过少,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不能有效应用于实际,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常是以讲解、示范、演练的渐进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分散、内容独立,学生不易掌握技能要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3.评价方式上不重视学生技能的考核,常常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综合能力;

因此,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分析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将其应用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中,以期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以主题、问题及任务活动为设计的核心,开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特点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合作、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关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知识构建。[1]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学生主要围绕主题及其专题,以真实的任务模块展开学习,其学习过程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

(一)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

主题学习单元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助学者、导学者的身分出现。其教学设计主要是强调设计出适合教学的主题学习单元方案,帮助学生建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因此,主题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应包括:(1)整合、提炼主题及核心概念;(2)分析单元教学目标、主题涉及内容及课程标准;(3)设计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学习过程、资源和评价方式。

(二)主题学习单元的主要特点

1.主题化:选择合适的主题是设计主题单元学习的前提,在整合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2.情境性:主题是学习者学习或探究的对象,因此主题应是体现与社会、生活及自然的联系。

3.问题化: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中强调对学习的引导和探究,应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中应注重学习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4.开放性:主题学习单元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反思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不局限于课本,使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5.任务化:有效开展主题学习单元学习,应布置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根据学习任务开展学习。

6.活动化:主题学习单元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是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应是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形成对知识的建构。

二、“教学”主题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规划

在主题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范围、对学科内容的覆盖、对知识和技能的涉及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根据《教育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本内容主题确定为“教学”学习主题,其整体规划方案如图1示。

(二)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学习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开展教学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备课、上课、说课等初步技能。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确定本主题含四个教学内容。因此,确定主题教学按四个学习活动过程组织教学活动。

1.主题单元标题:教学。

2.课时:12课时。

3.主题学习概述:在本主题学习单元的学习活动中,主要以《如何进行教学》为问题出发点,开展与教学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活动从质疑出发,以解疑为径,辅之以具体学科整合实施的活动设计。

4.主题学习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主题收集、整理资料,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运用资料,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理解、概括课堂中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在综合活动中能充分展示相关教学方案及进行技术演示。

(2)过程与方法: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教学方面,学习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通过合作交流、分工协作及个人展示完成学习。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分工协作,具有合作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具备热爱教师职业的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努力学习职业技能的思想。

5.学习专题设计。

(1)教学理论知识——基础篇。本专题以《教学实施应具备的知识是什么》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问题探究、资料查阅、案例研讨等方式,将质疑、解疑贯穿整个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备课知识与实践——准备篇。本专题从教学准备着手,了解备课方法和策略,通过让学生自选教学内容,完成备课工作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实践准备中明确备课的方法。

(3)上课技能与实践——应用篇。本专题着眼于上课的实践,掌握上课技巧,通过模拟教学,真正体验上课的过程,分析“如何上好一堂课”,了解一堂好课的精髓。

(4)说课技能与实践——提高篇。本专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就某一知识或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难点把握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分析、总结的能力。

6.教学资源设计。为开展有效的教学,该主题学习中,需为学生提供知识管理工具、教学案例、教学主题网、学习交流平台、组建班级博客、备课技能文献资料、教案撰写模板等学习工具或资源。

7.教学评价设计。该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设计为:

(1)提交备课材料,评价学生备课方法的学习结果;

(2)学生教学演示,评价学生上课技能的学习结果;

(3)学生说果演示,评价学生说课技能的学习结果;

(4)按照备课-上课、撰写说课稿-说课的综合应用,评价学生教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不断冲击着传统学习方式,将该模式应用于《教育学》课程中,可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控制性更强、优化学习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具体的主题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围绕主题学习,构建学生能力拓展体系;精心设计主题单元,提供优秀资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小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权社,2009.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82-01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促使其加快发展对于儿童健康成长以及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形势来看,幼儿园课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每个幼儿园所设计的课程方案都不尽相同。学前教育课程个性化、多样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园本化以及本土化发展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课程建设却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进行集中阐述。

一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原则

通常课程实施可分为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创生取向。从我国传统课程实施来看,由于受到经济体制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的影响,课程实施一般都是忠实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传输规定的教学内容。例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普遍使用苏联分科教材,学前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如实传递给儿童。我国目前幼儿教育没有规定必须执行的教材,并且课程内容回归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课程实施就应该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课程内容依然主要来源于各种版本的教材,并且在课程进行中,绝大多数教师也仍旧坚持教材的忠实取向。这一取向使得课程实施成了程序化、技术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使儿童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抹杀,是完全不符合当前学前教育理念的。

当前形势下所倡导的儿童主体地位,强调儿童不但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而且更应该是课程的创造者。在这一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课程是师生亲身体会、领悟到的经验,而事先计划的课程方案仅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经验,因而教师应更加注重创造性、反思性教学实践。实施创生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关注儿童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教师就要更加尊重儿童活动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二将儿童活动视为课程设计的通道

活动作为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同时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儿童在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交往等多种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进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唯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他们才能够把内在的东西逐渐外露,并通过长时间地和外界接触,改造他们的生命,丰富他们的心灵。所以,学前课程实施的重点绝非是教师的“讲”,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做”。教师通过引导儿童在现实世界或现实情境中不断感受、体验、尝试,使儿童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积极主动、自主自发、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他可以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创造。

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的生活中主要有生活、游戏以及学习三种活动,这三个活动应充分发挥合力,共同保证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这三者当中,游戏始终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这主要是因为游戏是最符合儿童本性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实现积极主动、自由自在、自主自发、不受约束,并且能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都只重视幼儿的学习,却严重忽视甚至忽略了儿童的游戏以及生活。从当前形势来看,伴随“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生活”逐渐被纳入到法律法规,且开始深入人心,幼儿园方面也开始对幼儿游戏活动高度关注起来。虽从表面来看都是游戏,但实际上多数为假游戏,游戏成了包裹知识的工具。所以,学前教育改革应以儿童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同时关注儿童生活,并对儿童学习进行合理设计,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观察、交往、操作等活动方式,从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些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迅速参与,发生改变。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训练感染力和推动力,学会把心理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针对的讲,提升学生的兴趣,你让学生动心;灵活的讲,提升学生的思考,你让学生动脑;互动的讲,提升学生的参与,你让学生动身。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乒乓球、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某一部分结合来应用。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而在课程主体准备的过程中,注意三个方面:备学生、备自己、备课程。备学生:明确你的课程是同一个人对话的过程,将对方转化为你的合作者,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所处的背景和心理状况来确定授课目标,再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备自己:面临即将讲授的话题,明确自我的感受是迷惑的还是清楚的,真正的知道自己的主张和立场,面对别人的赞成或反对能否正确的接受。备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现形式。在内容设计上,主题、对象、时间都需要明确和控制。关上电脑和ppt,从学生角度出发,无限接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辩驳或实地调查不断筛选,找到最好的答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轻理论的系统传授,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会例如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调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人格魅力、大学生涯规划、学习心理、调控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处理好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应对、珍爱生命等等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力和能量,并且使他们在心灵上都得到成长和提升。

教育学课程设计篇10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在通识教育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差异,说明了在通识教育中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讨论了该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特点与定位,说明了我们在该课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并给出了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有关教学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为什么在通识教育中设置程序设计课程?

通识教育的倡导者认为,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全人”的培养,即对学生素养、品格、价值观的培养,希望个人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局限于个人选择的专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革命,使社会发展步入了信息时代,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增加有关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有助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特别是其中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系统论、抽象性和自动化。软件专家温伯格认为,这种思维先于专门的学科知识的存在而存在――有时绕过专门的学科知识,有时又把专门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把这种思维和教育方法称为一般系统论的方法。其次,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是让计算机按照程序执行,去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某个具体问题,这与数学的抽象性类似。这种思维是让机器自动地完成任务,却又允许人进行干预,即所谓的人机交互式的问题解决模式。而且,不同的计算机语言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但是,基于程序设计的思维原理是普遍的。系统化的思维与计算机编程思维与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像其他大学一样,我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包含了VisualFoxpro的程序设计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冲突,而是一种补充。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建议和要求,目前国内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成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第二层次中包含计算机程序语言进行编程建模。因此,我们在全校的通识教育中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的课程。此课程属于选修课,在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考核等方面与必修课不同,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选学余地。事实上,自从我们在全校开设这门通识教育课程三年以来,每学期限制的120个名额远远不够!

2课程的特点与定位

作为通识教育,“Java程序设计基础”具有如下特点:课程面向全校学生,面大、量广、专业种类繁多、对计算机的兴趣、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各异,基础知识参次不齐,而且是低年纪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学能力;学时有限,比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最低学时还少3个学时。

学生的期望不同,大致包括:

学习计算机编程:了解程序设计是什么。

学习一种程序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是什么。

学习新的编程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是什么:

学习更多的计算机语言:Java语言与C、C++或者VisualBasic的区别。

当然,也包括通过该课挣得学分。

作为通识教育课,“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目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该课程的定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门普及课、入门课,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的核心知识与技术,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进而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式;

学习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促进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及其编程的兴趣和理解,成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的根本目标。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础知识和工具,85%以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来在从政、经商、在某个专业领域(如电力、汽车、物流、军工、艺术)从事技术或服务工作,都可能使用计算机系统,也许会有人因为工作需要而自己动手修改或创造新的计算机软件工具或系统。这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中比比皆是。例如,统计软件包SpSS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政治学研究生normannie开发的,国内广泛使用的财务软件用友是由在财务领域工作的王文京领导研制的,数学软件mathematica是由数学家领导研制开发的,雅虎搜索引擎最初出现是杨致远与费洛为了把在网络上寻找的资料类别整理好而编制成的软件。最初这些简单的应用软件经过发展、进而形成了新的商机和技术,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计算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3教学的策略与手段

3.1教学策略

教什么、如何教就成为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针对该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了本课程教学的策略:了解概念,理解思想,“不拘小节”,“不求甚解”。

“理解概念”是任何学科的基础,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我们在讲述Java程序设计的概念时,重点在突出差异、采用比较的方式讲授。如把数学中的实数与计算机中的浮点类型数进行比较,并分别从计算机存储与安全检查两个方面简述为什么要区分出单精度浮点和双精度浮点类型的实数。

写出好的计算机程序,除了要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本身以外,还要求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运用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最主要是要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工作过程。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不可能在通识教育的程序课程中充分展开,我们只需讲解与程序设计相关的要点。

例如,变量名在数学与计算机中都表示未定的值,但是在计算机中还表示值在内部存储地址的抽象,这样就顺便补充了计算机组成的核心――存储。在软件工程方面,需要学生掌握的的基本思想是:程序是机器执行的,但更多的时候是让人阅读的!因此,写出符合规范的、让人容易看懂的程序更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如规范的变量名、必要的代码注释、清晰的程序结构等。

经典程序设计的思想是“算法+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是编程的核心,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实现的设计思想,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环环相扣,是不可分离的程序的两个方面。变量类型、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是冯诺伊曼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模式和组成。封装、抽象、复用发展成现代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在讲授这些抽象思想和原理时,我们尽量采用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引导、直观教学。

我们把程序的阅读与执行结合起来,让学生直观地学习静态的程序如何动态地执行、产生结果。由于一开始就阅读实际的程序,有很多知识可能还没有学到、甚至在课程中就不出现,使得学生“一知半解”,不能完全理解,对有些问题或知识可以“不拘小节”、“不求甚解”,这样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过程和程序结构,掌握编程的基本要领。这种方式类似于在外语学习中所采用的猜测法:在阅读中出现的生词不要急于查字典,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猜测,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语感、文化直接用外语的思维模式。程序语言类似于外语,编程者需要逐步培养用程序化的思维方式、常用的表达模式和惯用语,而不必计较一些不懂的函数、表达、语句、或者类,特别是不要在编程工具可以解决的以及需要经验积累的细微末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

3.2教学手段

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我们重点采取了下面的手段。

1)基础知识不求全。因为,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不可能让学生把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掌握到实用的程度。与其泛泛的介绍Java标准版的所有内容,还不如通过Java语言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精髓。因而,我们选择与语言无关的、所有编程的基础知识,如变量、表达式、逻辑运算、控制语句、类与对象以及GUi。知识的取舍取决于学生未来可能的应用。例如有关数的运算,我们只讲十进制的数,不讲各种数进制之间的转换,不讲二进制及其运算(尽管这是计算机的基础),也不讲位运算;对面向对象部分,不讲内部类和匿名类,等等。

2)潜移默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程序化、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抽象的、类问题的解决模式(而不是个体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过程,包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用计算机语言描述问题的解决过程――即编程,如何分析并解决程序中出现的错误(调试程序),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程序。

3)培养自学能力。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一本语言的教材能够与语言同步。现在的计算机发展为深入学习编程语言及其技术提供了广泛的手段,学生应该掌握自学能力。我们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分析代码、得到结果;直接上网查找资料,使得学生自己可以查找包括wiki、Blog、用户组、厂家在内的资料,了解语言的发展,更新知识,同时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

4)使用工具、动态学习。计算机是实践的技术、应用的技术,唯有动手才能掌握技术和技能;很多细节不需要花费时间(也没有时间),要充分利用工具来解决非核心的问题。例如括号不配对、变量未赋值就使用,程序美化排版,甚至需要引入的类库等;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到概念的解释和计算机工具的使用,例如通过例子解释为什么变量使用前要先赋值,面向对象的属性有缺省值,然后如何利用编译器来发现变量未赋值引用的错误。

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和需求,我们还采取了如下的措施: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允许部分学生以难度较大的练习代替少量的缺席;针对学生课后时间有限以及编程是动手实践的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了理论+上机实践,课时分配位1:1,其中实践的内容包括学生自己阅读程序加上动手编写程序。理论上我们分配的课堂与课后的学时位2:1,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课后花费不足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课程内容。考核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为主,考核也遵循“不拘小节”的策略,主要考查学生对程序的结构、语句的选择等设计思想的掌握,而忽略语言的细节,如变量名是否正确。

4实践与挑战

在我们已经连续开设5个学期的通识教育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中,教学策略和手段经过不断改进,逐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表1列出了最近3个学期该课程的部分统计数字。每期的120个名额都报满,参加学习的学生分布全校理、工、文、艺、管、医的各个学部。学生的合格率也在逐年提高;其中音乐、艺术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合格的比例较高。选该课的一年级的学生几乎都在80%,而在第二学期的比第一学期的学生要多。

下面是一些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可行的典型问题和挑战,也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教学程度。通识教育中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到什么程度合适?是否要再开设一个提高班,以满足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更高追求?

分班教学。理工科学生在计算机的基础和理解力方面明显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强,是否有必要进行分班教学、因材施教?如何平衡学校、学院、学生以及教师的各种关系?

教材问题。难有教材满足我们的教学思想和内容,我们给学生只列举了主要参考书和网址。这种西方通行的教学方式在我校实施起来有难处:学生不愿花钱买参考书、图书馆没有足够的教材、大一学生的自学能力尚需培养。没有教材如何使得学生学好一门课?

语言与编程:程序语言是算法设计的体现,不同的语言适合不同的编程风格与应用领域。是选择流行的、应用广的编程语言还是选择体现计算机思想、适合教学的编程语言?

共性问题。如何处理通识教育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程序设计技术的关系(如学分可否互换)?是否应该对通识教育课的设定课程通过率(四分之一的不及格率是否过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