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十篇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十篇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4:30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1

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问题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2

关键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地质学;中美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45-02

一、引言

本科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构成单元,也是决定大学社会影响、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高校在高等教育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地质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来看,虽然目前已在专业建设、培养数量和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学生专业素质不足、动手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留学人数的快速增加和国际石油等能源(外资)公司的进驻,中外地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过程及中外地质学专业毕业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学术创新能力的比较日益频繁,中国高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压力日益突出。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中的“顶层设计”。

二、培养方案对比

本文选择美中两国在石油地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Uta)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Universityofpetroeleum,CUp)进行本科地质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美国Uta成立于1883年,是德州大学系统中的主校区,也是德州境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美国最大、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该校地球科学学院源于1888年成立的地质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体包括地质科学系(1888年成立)、经济地质调查局(1909年成立)和地球物理研究所(1972年成立)。2013年在校本科生325名和研究生318名。该校授予地质学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分为8种(入学前2~3年不分专业,之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方向;2010~2012级适用)。具体包括:(1)环境科学理学学士;(2)通用地质理学学士;(3)地球物理理学学士;(4)水文地质理学学士;(5)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学学士;(6)教育地质理学学士;(7)地质系统工程与水文地质理学学士;(8)地质科学文学学士。在上述8个专业中,学生最多的属通用地质方向,其次是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方向,其他专业学生很少(表1)。

在此选择该校通用地质学专业(GeneralGeology)本科教学大纲(2010~2012级)进行介绍。Uta通用地质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特点包括:(1)地质基础课在1~2年级开设,为必修环节。(2)地质选修课为3年级之后开始选修的专业课,共6门课,1分。(3)可选修的地质课程可分为:①低年级课程,共19门;②高年级课程(upperdivision、高级、专业课程),共63门可选。按照培养计划,每个学生还必须选修6门专业课。(4)进入3年级后每学期一门技术选修课,共4门课,12学分。

CUp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学生近14000人,教职工1284人。1953年建校,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高校,1997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该校地球科学学院由1953年成立的石油地质系发展而来,下设地质学系、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954人,研究生951人。开设地质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分别大致与Uta的通用地质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相当。在此,选择地质工程专业对其培养方案进行简要介绍。

对比Uta和CUp在培养方案方面的差异表明:(1)中美高校地质类本科培养方案在学分要求和课程要求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高校最低要求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114学分,选修课最低30学分,实践教学34学分;而美国Uta最低学分要求126学分,2门写作性课程、高年级课程(upperdivision)至少包括12个学分。(2)培养计划中,都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课程又可以分为:①通识性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③专业课程。两校在这三部分的学分比例大致相当。(3)通识性课程通常包括:①数理化(及计算机)类,②文史类,③体育类,④外语类。所有高校的通识性课程学分比例都超过40%,最高接近50%。(4)中美高校在通识性课程的前两类学分比例基本相当,但在内容设置方面差异巨大,尤其是文史类,美国高校强调艺术、历史、政府、写作训练课程的学习和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在体育和外语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内高校在1~2年级普遍开设体育课程,而美国没有;国内高校在外语学习方面学分比例一般占总学分的8%以上,而美国高校相对略低,为6.35%。(5)中美高校在专业基础课上基本都是指定,且在课程选择上非常相似;但在专业课程方面,都提供了较多的课程供选修,一方面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另一方面开始关注不同工作性质的要求。(6)在专业课程方面,美国高校可在全校公选技术课程,选择余地大于中国高校,更利于学生学习新技术手段,培养研究兴趣。

三、结论

通过对Uta、CUp地质类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明确了中美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给予中国高校在培养方案改革以新的方向和思路。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在地质专业本科培养方面有待改进的领域包括:(1)适当合并、整合部分通识性课程和专业课程,适当增加重点课程学时,保证学习深度、练习―实践时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改进学习效果。(2)在通识性课程中注重修辞写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注重艺术、历史和社会学课程学习,增强人文底蕴。(3)加强重点课程的课内实践效果,增加课内实验、习题课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内野外实习,改善理论学习与野外实践脱节的影响。(4)针对学校实践和学生差异,打破统一性毕业设计安排,鼓励优秀学生提前(大三)进入研究项目组开展毕业设计研究,同时开设对应专业课程或其他实践课程,代替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何春艳,雷涯邻.中美地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04):69-72.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许薇,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普通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后升格的地方高校更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学院领导及教师集思广益,认真听取行业学会、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等多方意见,以培养出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构建了新版培养方案。

一、集思广益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为贯彻学校“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主要目标,努力办出应用型特色,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应用软件开发及维护、信息技术集成、数据和网络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基本可以归类为高级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信息系统集成和维护几个大类,综合分析,本专业培养掌握相关自然科学、数学知识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计算机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能;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项目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和实施信息技术。

二、企业、行业参与共同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认真学习了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了计算机专业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公共核心课程大纲和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示例、核心课程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示例、核心课程的实验大纲,并结合自身情况作了深入比较和讨论。并先后走访了多所同类本科院校以及请进专业实习合作企业或公司进行调研和交流,主要内容有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和考核措施、学生就业情况等。一致认为:重基础,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可提升的专业能力空间;抓核心,使得学生深入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具备核心竞争力;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实践,使得学生增强动手能力,通过模拟项目和真实项目的锻炼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距离。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前后召开了多达三十余次各种规模的教学研讨工作会议,就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专题研讨。一致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科和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规范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专业课的大纲,初步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三、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制订新的培养方案

(一)制定新的培养方案的原则。

1.基础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学习;坚持以学科方向组织专业教学,设置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关联;另外,设置适当的专业选修课、人文类选修课,要求学生交叉选课,构建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2.应用性。专业模块课程是根据专业的主要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在主要能力的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研发和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和项目训练的侧重点突出“做有用的学问”。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性。以本科专业教学需要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专业发展方向,并提供开放性的科技研发和实训基地。与企业广泛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目前,该专业已与部分公司和企业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书,通过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了校内外协作、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课程体系构建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三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教育体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科学素养类课程、艺术教育类课程、心理素质类课程、企业管理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类课程、职业技能类培训课程和参加学科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参照具有同类培养目标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加强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为了突出专业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将课程分为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两大类。学科平台课程为所需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为就业岗位群能力课程,实践能力训练考虑到以往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不够突出和有针对性,新的培养方案改进了不少实践环节,增加了独立设课的实验。总之要在大学三年基本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校内外的项目实训课程及毕业设计的开题及答辩。学分比例分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不断线培养素质与专业技能。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体系中包含教指委提出的专业规范中所有的公共核心课程。对于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前提是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尽可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行业发展趋势,强调理论教学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研发能力。地方高校必须本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思想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着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研发能力”的理念一直贯彻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科学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专业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实践教学条件也在逐步得到改善,2014年,学院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校级实验示范中心,2015年学院被评为省级“校企联合、工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评为校内重点培育学科,除了加强硬件条件,学校还在一如既往地继续加强建设实践教学,尤其是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切实建立一支优秀团队,同时适应学科和专业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大力度更新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多样化。

1.课程实验。按照验证、设计、综合和研究性实验的顺序设计实验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所学课程知识。对于部分课程实践要求强的采取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2.独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为主的实践课程,如课程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专业模块。

3.社会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校内外专家的学术和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各级各类竞赛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特点。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如“微机接口技术”内容侧重基于汇编语言的微机接口编程,旨在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底层编程方法,有助于学生毕业以后的能力拓展。调整课程结构如“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该课程的时空跨度。将课程分阶段(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实施,基础阶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阶段以理论为主,提高阶段以实践为主,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web的J2ee整合应用开发,作为必修环节;二是基于J2me的移动应用开发,作为选修环节。通过增加相应的课程内容,采取连续不间断教学,使工程意识和方法得到强化,从而在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研发能力。在此必须注意课程结构调整时保证两个阶段的延续性,避免造成前后脱节的现象。两阶段的课程跨越三个学期,可以安排相应课程与之配合,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不断线教育。增设与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相关的选修课程。第四学期增开“aCm程序设计”选修课,一方面加强专业竞赛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算法设计核心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保障应用型特点

为保障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一是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有的80人的4竖列摆放形式的实验室,改造成48人的8人项目小组圆桌式的布局,既可以教学也可以提供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和研发的实验室;二是要设计教学内容,开设一些针对工程能力训练的课程;三是要改变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课后自学等活动帮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式学习。建立“校企联合、工学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近年来,专业一直在寻求与行业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教学,努力尝试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在公司和企业所获学分,这项工作还在摸索之中。此外,专业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已经采取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进行讲课和指导实验,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充实和调整培养方案,有助于解决校内生产资源不足、具备实际项目研发经验教师不足等问题,有效跟踪行业最新技术,能使高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社会需求,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五、建立综合的多方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

在传统实践教学实施环节保质保量的同时,也开放了实验室。专业各实验室在满足正常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的同时,指导老师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全天为学生开放,为培养计划内实验提供适当的进阶补充,又为学生开展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条件。专业还成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由教研室和实验室共同承担组织与指导工作,具体有“aCm兴趣小组”、“数模竞赛兴趣小组”等,鼓励专业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申报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项目,这种多方位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学校尤其重视和企业共同构建专业实习基地。基地建设采取校内外共建、校企合作互动、订制培养和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实习,校内校外互补。实习内容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设置,实习考核结合校企双方的评定,以便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达到本科教学要求,胜任企业职业要求为总目标来检验。以实习企业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校内实习基地由该公司提供资金建立,学院提供实验设施和场地,企业承担部分教学。有意参加项目培训的学生先由企业招聘,再根据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共同组织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学生前期培训。培训从大三暑假开始到大四上学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培训。在校内实习基地培训经考核通过者进入第二阶段,到企业校外实习基参加真实项目实习。同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学校通过答辩,毕业后正式入职。

六、改革与实践初见成效

近几年在学校应用型定位及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实践以来,总体感觉探索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初见成效,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这里学生则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掌握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而且重新认识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参加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用人单位反响很好。部分学生毕业前已提前就业,其中2015年的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本专业就业率统计一度名列全校前列,大部分学生就职专业对口,一举扭转专业的就业形势,改变了人们普遍认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难就业专业的观念。学生考研深造的热情相比往年高涨,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2013~2014年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吉林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2014年在吉林省举办的aCm竞赛中3名学生取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改和科研课题,申报创新实验项目,积极撰写论文,2013至2014年度学生发表各级各类论文近20篇。

【参考文献】

[1]任满杰,贺利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8

[2]夏松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

[3]陆丽娜,李联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4

一、引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托各类型、各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为“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做了大量工作。培训基地设计培训方案时,主要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简称《项目管理办法》)。

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本文依据《专业标准》,调研部级培训基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方案,力求了解培训方案的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培训基地“十三五”期间优化设计培训方案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于2012年才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培训项目。在已建成的110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有10个基地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项目。根据公开披露的国培方案及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调查研究以8个部级培训基地的13份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方案为研究对象,培训方案时间跨度从2012年至2014年。研究将培训基地分为财经类学校、师范类学校和工科类学校等三类别。调研内容包括培训方案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等三方面,其中培训内容分析依据《专业标准》,调研13份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培训模式:校企合作是主流,模式内涵缺提炼

《项目管理办法》提出要“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只有3个国培基地在培训方案中明确提出培训模式,如某财经类学校采用“课室―校园内企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某师范类学校探索“分段培训,工学交替”的培训模式;某工科类学校提出“理论互动教学、实训项目驱动、实践‘师傅+学习小组’”的培训模式。其他培训基地的培训模块都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特点,但未能提炼基地培训模式特点。

目前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学术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改革培训模式。同济大学培训基地创造以“理实一体、双师导向、三元协同”的培训模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探索出“上岗+学习+上岗”、“走出去、请进来”等内容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提炼基地培训模式是提高师资培训质量和促进基地内涵建设的必要条件。

四、培训内容:重视专业知识,忽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与师德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职业背景知识;“专业能力”要求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能力。表1统计数据显示,三类培训基地课程设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与师德”比例偏低。

依据《专业标准》的3个基本内容的15个领域,统计国培方案的具体课程设计。

(一)“专业理论与师德”内容:“职业理解和个人修养”课程有余,缺少“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与行为”课程

“专业理论与师德”维度对教师提出四方面要求,如何看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学以及对待自己。体现“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表2统计数据说明,培训基地的课程设计较多关注“职业理解和认识”和“个人修养与行为”。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和“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维度的课程设计较少,特别是“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相关课程比例仅有1.03%。

“职业理解与认识”维度要求教师贯彻和遵守教育政策法规,理解职业教育工作意义和根本任务,认同中职教师的专业性以及注重团队合作交流4个细化条目。三类培训学校都开设相关课程,如“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十二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性及职业化”等。

“个人修养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坚持身体力行,善于自我调节,乐观向上以及举止文明礼貌等5个细化条目。三类培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有:“中国传统价值追求”“道德经与师德修养”“中职教师情绪及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等。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等3个细化条目。唯有师范类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如“问题学生的正确认识与教育策略”“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维度,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等。如某培训学校开设的“职业形象、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课程。

(二)“专业知识”内容:“职业背景和课程教学知识”课程丰富,缺乏“教育知识和通识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是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石,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专业标准》从广义角度界定教师专业知识,体现了“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培训学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关注“职业背景知识”和“课程教学知识”,而“教育知识”和“通识知识”的课程比例较低。

“职业背景知识”维度要求教师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了解所教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掌握所教专业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掌握所教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如工科类学校开设的“会计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分析及无纸化考证演练”课程。大部分培训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关背景课程,如“会计准则最新变化”“新税制改革”“财务会计”等。

“课程教学知识”维度要求教师熟悉所教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掌握学生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形成的特点,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统计数据显示,基地培训课程较多侧重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学习、实训操作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会计电算化理论专题”“‘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中的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与演练(财务链和供应链)”“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教学法”等课程。

“教育知识”维度要求教师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及教育方法;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等四个细化条目。唯有了解教学对象,才能真正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课程,某工科类学校开设“教学中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

“通识知识”维度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具有适应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师范类学校开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欣赏”“重庆重点产业信息化发展动态”课程。财经类学校开设的“计算网络技术”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三)“专业能力”内容:“教学实施和科学研究”课程充足,“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和沟通合作”课程匮乏

《专业标准》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具备专业理论、职业实践能力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实施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的能力,体现“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表4统计数据说明,国培课程设计较多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对教师的组织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课程设计偏少。

“教学设计”维度要求教师能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师范类学校开设“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中职教学计划”等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教学设计及项目教材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等课程。

“教学实施”维度要求教师能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学习兴趣,能运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能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财经类学校开设“教学公开课比赛”课程;师范类学校开设的“说课技巧与训练”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会计示范课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手段在职业教育的应用”等课程。

针对学生实训实习组织松散,学生权益屡受侵害的现象,《专业标准》提出“实训实习组织”维度,明确教师须掌握组织校内外实习实训的方法,具有和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熟悉有关法律规章,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会计实训课教学法研讨”。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维度要求教师能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能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教育教学评价”维度要求教师能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开展自我评价,及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探索”。

“沟通与合作”维度要求教师能平等和学生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与家长沟通合作,与企业、社区合作互助等。如某师范类学校开设的“中职教师心性完善与高品质沟通”课程。

“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维度要求教师能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探索研究;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如财经类学校开设的“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和“专业教师能力建设问题探讨”等课程。师范类学校开设的“职教教改探讨”和“中职教师科研若干问题”课程。工科类学校开设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研讨”等课程。

五、培训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培训方式,缺少培训后期跟踪指导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创设平等交流、互动合作、共享成果的开放式学习形式。表5数据说明基地的培训方案体现了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培训方式,适应职教师资培训需求。2014年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探索网络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13份培训方案的培训形式局限于集中培训,几乎没有提及远程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5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黄淮学院作为高校转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应用型技术大学办学思想的引导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文章介绍新课程体系的建构,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途径实施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构建;高校转型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XJGLX0101、2014XJGLX0402)。

第一作者简介:汪洋,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wyang3315@126.com。

0引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问题迫使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研究对策,促进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2014年4月,以“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驻马店举行,论坛探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形成“驻马店共识”,拉开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序幕。

黄淮学院是高校转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学校围绕人才培养中的要素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院系也重点研究了专业的转型、课程体系的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并进行了尝试。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宗旨和目的,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加大课程间耦合度,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1现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雷同化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类专业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涵盖面大、应用领域广、应用层次跨度大、内涵丰富,为此教指委出台CC2002指导方案,给出计算学科课程教学计划知识架构,不同类型的高校均以此为指导,结合自己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虽然在课程名称、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均存在雷同化的情况,这样的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差距拉大。

1.2“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

分析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课程内容选择囿于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者重视知识完整性,过于强调“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学内容选择与教材编写过于重视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这种基于“知识本位”思想驱动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学生学科素养等方面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缺失,高校多从掌握专业知识的视角提出培养需求;二是缺乏针对工程科技人才前期培养所必需的整体考虑,学科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极为缺乏,社会丰富的工程案例在书本里踪迹难觅,工程实践所引发的新问题和新思考几乎为空白。

1.3课程间的耦合度低

传统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定位存在相对独立、课程间关联松散的问题,虽然课程之间有先序和后继的关系,但耦合度低,教师在课程大纲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环节中更多考虑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缺乏对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认识,缺乏课程与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内容组织过于细分,各门课程自成体系,课程间交融少、耦合度低,造成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单一的,难以形成知识链、知识体系,与当今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格格不入,更不利于能力培养。

1.4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

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二是实验教学平台多为验证型实验室,综合型实验室和用于工程训练的平台不足,三是在实验课中,验证型实验居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多数流于形式,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联系较少,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弱,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四是学生社会工程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得不到系统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趋弱。

1.5课程评价偏离“应用性”考核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多是笔试加机试,一次考试评价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参与项目、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没有和学业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成绩中难以体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往往被简单的一张试卷取代,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占主导地位。课程评价存在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过程单一化问题,“因考而学”和“为考而教”的现象颠倒了“教和学”关系。应用型知识多及重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是计算机类课程特点,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考核学生的真实能力,影响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风的好转。将一次性考核转变为过程型考核,用多元质量观取代单一质量观是评价方式转变的方向。

2新课程体系重构

2.1以能力为导向,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化特点,学院确立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以工程能力培养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符合专业能力目标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加素质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拓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适应性融合,把企业中的成熟性案例、过程性案例、生成性案例融入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出“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原则和“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2.2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模块化系列课程

为增加课程间的耦合度,学院建立基础系列课程、软件系列课程、硬件系列课程、网络系列课程、实践系列课程五大课程模块,重构课程体系。

基础系列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知识、数学基础知识、相关领域知识,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软件系列课程主要有高程级序语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软件架构、软件工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硬件系列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数字系统、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实践、嵌入式实践、工程设计,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硬件系统设计及开发能力;实践课程模块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学院针对不同的模块,制定不同的课程建设目标,分模块、定目标进行课程群建设,在确保局部课程群建设目标与整体课程建设目标协调一致的条件下,充分体现不同课程模块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作用,避免知识的重复。

2.3开设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第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充分利用两个课堂开展教学,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育人体系。我们精选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第二课堂任务,通过让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外专业性活动、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学院构建了概念实训、技能实训和项目实训的三阶段、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按课程的内容分年度实施,从概念实训到技能实训最后完成项目实训,并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项目,贯穿职业生涯规划。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收集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按照项目实际实施过程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通过项目开发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同时开发相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练习的内容,让学生模拟实现。

3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3.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

我们探索出了学校主导、政府指导和企业参与的“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一是通过成立合作发展联盟,联合华为、中锐咨华、中国芝麻交易网、甲骨文等it企业,在学校内、外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打造了集“教、产、研”于一体的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黄淮学院科技产业园、黄淮学院梦工厂等综合平台,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搭建了必要的场景。二是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主体”课程教学新模式,教学中融合真实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提高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战略转型。

3.2工程师上讲台

教师是推进新课程体系实施的关键。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教师由“专”到“通”的提升,由“动口”到“动手”的变化,由“我看你做”到“看我做、跟我做”的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双师双能型教师,而双师教师的培养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人才”政策,根据专业需求,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通过外聘、特聘、兼职、客座等形式,吸引企业优秀工程师,促进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有效保障了新课程体系实施。

3.3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到教学

2014年是黄淮学院课程建设年,学院围绕课程组建团队,以资源开发带动资源应用,以资源应用促进微课程的开发,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引领,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习题库等,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

资源建设带动教材建设,以案例教材编写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材建设,组织学院和企业相关人员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系列教材,教材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案例选择、任务描述、任务分析、实施方案、实训项目、习题等方面进行编写,目前已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web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数据库应用技术案例教程》《网络工程》等。

3.4考核方式创新保障改革

新课程体系实施后,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理论性强的课程采用笔试考核,而应用性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等技能性强的课程,采用实践考核或过程评价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口试或答辩等形式。另外,学生参与项目、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也可以作为考核评价结果的参考依据。学生最后成绩的判定是各项成绩的累加,或是设计作品成绩和答辩成绩等。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强化了“过程控制”,弱化了考试结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时效性。

3.5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利用

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实践性,打造教学场景,适应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要。我们搭建了基础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今年学院又与华为、菲尼克斯、中锐咨华共建研发和综合训练平台,构建了“学校—园区—企业”三基地的实训实习基地。实习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实习单位。为更好地服务新课程体系,学院推行“3+1”教学模式,发挥实践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aCm大赛、软件测试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蓝桥杯软件大赛、挑战杯计算机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

4结语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6

淮海工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2009年开始,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入普及推广阶段。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开始试点,2013年与2014年分别有四所和五所学校通过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学科。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自2000年开始本科办学,2012年开始准备专业认证工作,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2版)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对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在学校统一组织的2012级与2014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针对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参考了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与调整。2014年9月已经向有关管理部门递交了认证申请。

2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2.1培养目标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培养目标的基本涵义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包括:①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②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③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基于学校2014级培养方案修改的原则,结合国际教育认证标准中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学校定位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适应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与工程建设等行业、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逐步建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评价标准体系,结合学校培养方案的修订(一般2~4年),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评价与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参与。

2.2毕业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毕业要求的基本涵义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具体要求是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10个方面的要求。依据认证标准要求,为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培养方案中制定了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3学位授予标准

在2014级培养方案中对毕业生获取学位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出台了《淮海工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14版)》。毕业标准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达到50分(含50)以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取得170学分;取得规定的第二课堂10个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取得大地测量员或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考试)。符合淮海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课程体系的优化

3.1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

在认证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主要包括:①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②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③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④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同时在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按照认证标准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个别课程未开设、个别课程学分比例不够等。依据学校对2014级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修订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体现了海洋测绘的特色。

3.2课程体系的构成

依据学校对培养方案的原则框架,结合工程认证对课程的要求,考虑到课程设置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听取了企业专家的意见。

3.3课程体系结构

3.3.1通识教育平台

此平台是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要获取的学分的基础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在课程名称后[a(B),C]格式中,a表示课程学分,B表示此课程中包括的社会实践学分,C表示开课学期,C为1-4表示第1-4学期连续开设,C为空时表示机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为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12门课程,共计40.5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2学分不计入统计,有5门课程是由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部分组成,社会实践合计共占6学分,具体课程如表2所示。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有三个部分,共计10学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公共选修课程6学分,学生可选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卫生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学校有选修课程数据库与相应管理办法,每学期都开设,学生可依据兴趣自由选择。第二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a类:创新奖励),第三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B类:社会实践),学校出台了《淮海工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办法》对学分进行认定。

3.3.2大类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三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3所示。在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25学分,其中工程训练是集中性实践环节,地球科学概论为双语课程。在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模块共计14.5学分,其中设置了5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中共设置了6门课程,共计18学分;课程设计1个,共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3个,共计8学分。

3.3.3专业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与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4所示。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计44学分,其中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18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6个,共计26学分。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27门课程,共53.5学分,学生选修1分。其中提供了“地球科学概论”和“地球信息科学导论”二门双语课程。

4结束语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7

1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被淡化

上世纪末,由于招生形势的需要,农业高等院校纷纷开办了会计学本科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外,很多农业院校还在会计学专业开设了一些涉农的课程,如农业导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经济学等课程。实践课程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开设非常有限,一般仅对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等课程开设了以会计核算为主的手工实验课程。随着校际教学、科研和人才交流的增加及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和变化,会计专业相关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断丰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各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农业高等院校在修订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大多借鉴了财经类院校或985、211综合性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大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程,一些分析性、综合性的实践课程逐渐出现并不断完善。同时,专业理论课程得到了重视,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大幅增加,而涉农课程逐渐变成选修课或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消失。

1.2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理论课程的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或有多媒体系统就能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教学不仅对教师要求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配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机房场地、电脑硬件、会计和财务软件、实验指导资料和实习基地等。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上往往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体现在: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总学分一般在160~170之间,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大致在20~30个学分左右,不足总学分的20%,个别学校甚至在10%以内。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第二,实践课程以会计核算为主,缺乏针对会计思维形成的训练课程。目前农业高等院校的实验课程主要分为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两个部分。校内模拟实验仍然以会计认知和核算为主。虽然,有的学校也设置了综合模拟实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等,但是,类似的课程太少,学生的专业思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职业能力难以形成。同时,放羊式的校外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实习内容的真实性,实习效果的差异性,考核起来都比较困难。实践课时不够,内容单调,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会计实践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欠缺。

1.3会计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

农业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以教师为核心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较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变迁的探究性讲解,课程缺乏前瞻性;知识讲解趋于表面化,很少有老师能够深入地阐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从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看,基本还是单向传播的传统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会计专业教学对多媒体的依赖也日益严重,忽略了案例分析、讨论、微课堂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使得整个会计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学生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找不到成就感,教学热情淡化。实验课程教学也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课上害怕出错,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和动手实践,经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就动手做,老师不讲学生就不知所措的现象。教学手段陈旧也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放羊式的校外实习,由于缺乏任务导向,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和该做什么本科论文写作情况也非常糟糕,学生偏爱剪刀加浆糊和主观臆断的论文写作模式,不愿意到校外进行调研和实习,也不知道如何结合调研和实习的情况来完成论文。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4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不受重视,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涉农学科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学科,因此,对于专业课程建设的投入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对涉农类专业更为有利。学校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其选择依据往往是学科点的发展水平。毫无疑问,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不具有学科优势,从而获得支持的课程数目和课程建设经费都非常有限。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学校总认为社会科学专业不需要什么硬件设施,教师也不需要经常进行学习和培训,因此,学校划拨给会计专业的实验场地面积和经费都远远低于涉农专业。

农业高等院校现有课程评价机制对会计专业老师也是不利的。目前,课程教学评价主要由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同行评价占比一般在20%以下。会计专业的课程因为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社会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与涉农专业不尽相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能与学校的相关规章相抵触,如,开放性的实验课需要学生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搜集信息,学生不一定总是坐在教室听课和讨论,遇到督导查课堂就需要进行解释。此外,学校的督导大部分是来自涉农专业的退休人员,对会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特点不了解,也是导致会计专业课程评价得分偏低的原因。还有,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少,教学班规模不大,有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就实施了导师制,从而使学生和老师的课堂互动和课后交流非常充分,师生之间的认可度非常高;而会计专业学生规模庞大,一个教学班往往近百人,师生互动的效果明显不如涉农专业好,因此,在学生的课堂评教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2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1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浓郁的学习兴趣不仅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而且发掘了学生求知的潜力,学生由要我学主动向我要学转变,广泛地涉猎会计学和相关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激发,从而更容易感受到专业课程的魅力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2.2培养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凭借其对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会计实践的熟练掌握,对经济实践进行准确定性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的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后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事件,如何将这些经济事件结合经济环境准确地用会计语言来描述,从而转化为对相关利益人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因此,会计专业在课程教学上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2.3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人才培养

较之财经院校,985、211综合性高校,高等农业院校在生源、师资、经费和社会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激烈的生源和就业竞争中,农业高等院校探索如何通过课程优化,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结合农业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培养有专业特色的会计人才,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会计专业特色

农业高等院校要形成专业特色,在课程的建设上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

(1)开设特色选修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环境会计、碳会计和农业会计等都体现了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值得研究和思考空间更大。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会计学专业开设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等课程,让学生不仅了解会计学的知识,也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经济这些与会计结合比较密切的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形成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2)利用优势资源,挖掘本土教学案例。案例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案例让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饱满和生动,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案例要注意时新性和接地气,否则一说到财务造假就是安然、银广厦和蓝田股份那几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达不到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农业高等院校与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会计课程的案例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些社会资源,挖掘身边的素材形成鲜活的案例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3.2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优化必不可少。会计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践课程和科创项目等三个方面。

(1)开发开放性实验课程。会计人才最终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统一的范式可循,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系统,为了让学生拥有应对企业经营复杂局面的能力,应该多开设一些开放性实验课程,包括课程开放性实验和综合开放性实验。课程开放性实验,如企业理财方案设计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公司的投、融资分析,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外汇管理的思考,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理论的理解。综合开放性实验可以打通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的课程知识,如,成本管理综合实验需要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现实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差异,导致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实践模拟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要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就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应该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历练和积累经验。这就需要积极想办法与学校的优势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联系,建设会计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和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和干中学。实习基地的项目和工作还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针对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等项目,也可以邀请他们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通过参与科学探索并进行有益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找到专业的兴趣点,提升其科研素养,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丰富教学手段,合理组织专业课程教学

(1)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手段。会计专业课程在内容构成上各有特点,有的侧重于基本的理论,如会计学原理;有的侧重于规则导向,如中级财务会计等;还有的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如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结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将会计相关课程的理论典故,以及账务处理等规范性强的知识录制成慕课挂在网上,方便学生巩固和查询知识。

(2)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会计的理论是比较抽象的,而会计的实务却是非常具体的,案例的运用在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务之间架起了桥梁。在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索。有助于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案例选择有很大关系,一般选择课程案例应该遵循现实性、针对性和综合性原则,这样即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又起到知识前后连贯的效果。

(3)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讨论思考题,鼓励学生通过运用调研、查阅资料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8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上海特色;宏观层面建设;微观层面建设

abstract:inordertoreflectthecityspiritofShanghaiandhighlightthecharacteristicsofthecurriculuminShanghai,theresearch-basedcurriculumwithShanghai'scharacteristicshasbeenactivelyconstructedaccordingtoschools'realsituations.theconstructionofresearch-basedcurriculumisofbothmacro-constructionandmicro-construction.theformerfocusesontheoveralldesignoftheresearch-basedcurriculum,designingeveryelementofthecurriculumandtheresearch-basedcurriculumineverylearningperiod,whilethelatterfocusesonconstructingvariousschoolcurriculums,exploringdimensionalcurriculumresourcesandestablishingstandardcurriculummanagement.

Keywords:research-basedcurriculum;Shanghaicharacteristics;macro-construction;micro-construction

一、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体现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的奋斗目标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根据“海纳百川”的精神,我们认真研究了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法国的“框架性个人研究”,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的“综合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题研习”,以及国家教育部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内外有关的课程,广泛吸取世界各国和国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根据“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努力以现代化、高标准和高质量要求自己,创造性地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中小学研究型课程。

(二)凸显上海课程特点

1.研究型课程是单独设置的一类功能性课程

从横向来看,上海的二期课改设置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并列的,单独设置的一类功能性课程。它有独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学习评价和课程管理。但又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互相联系、互相沟通和互相促进。我们根据这些要求,构建既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互相平行,又与它们互相联系的研究型课程。

2.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研究型课程

从纵向来看,上海在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的基础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研究型课程,直至高中三年级。中小学12年的研究型课程,各个学段既有不同的要求,又相互衔接,通过各学段的学习逐步达到总的目标。根据这个想法,我们构建既体现各学段不同特点,又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型课程。

(三)结合上海学校实际

1.从原有基础出发逐步提高

研究型课程是一类新颖的课程,它有先进的理念,但是为了全面推进和全员参与,我们也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必须结合上海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型课程是二期课改提出来的新课程,学生的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缺乏师资和有关的条件,研究型课程在推进时遇到较大的困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原有基础出发逐步提高,构建既具有先进的理念,又适合上海学校实际的研究型课程。

2.适应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

上海市中小学有2000多所,各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来源、师资队伍千差万别,我们不能一刀切,必须采用多种模式来推进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基础好的学校可以独立开发和实施,基础差的学校可以给予较多的帮助和提供一定的资源。各校根据本校的情况,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多样化的研究型课程。

3.满足学校实际操作的需要

广大学校师生在实施研究型课程时,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具体操作的内容、方法和策略。为了满足学校实际操作的需要,我们构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便于具体操作的研究型课程。

二、上海的研究型课程建设

(一)宏观层面课程建设

宏观层面建设主要侧重于研究型课程的整体设计,包括以下两方面。

1.整体设计课程各个要素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资源开发、学习评价方式到课程管理与保障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编制《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

下面我们着重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具体说明。

(1)设计课程目标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设计课程目标。研究型课程的总目标为以下三方面。

接触和亲近自然、考察和参与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体验,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

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构建课程内容

开发研究型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构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但是前一阶段对研究型课程内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的比较表面的层面上,至于课程内容具体是什么则比较模糊,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此,我们对研究型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着重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研究型课程内容范围涉及自然、社会和自我三大领域。

研究型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既可以偏重于社会实践,也可以偏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研究型课程的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自然、社会和自我三大领域,它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关注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体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并且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研究型课程的内容框架由一系列主题组成。

自然、社会和自我三大领域只是研究型课程内容的范围,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还必须细化。研究型课程的内容框架由一系列主题组成,例如,环境、健康、科技、文艺、信息、国际、交通、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和学生等。在每个主题下面可以有许多二级主题,在每个二级主题下面还可以有很多问题。下面我们举例加以说明。

一级

主题

二级主题环境

环境

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垃圾分类和处理、白色污染、废电池的危害和回收、温室效应、河流水质研究、地区水质调查和分析、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绿化对空气净化的作用。

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食物保鲜、营养和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青少年的肥胖现象、生活方式和健康、非典型肺炎

科技

玻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不同食品的酸碱性、降解塑料的原理和应用、杀虫剂的改进、合成洗涤剂的研究、白炽灯节能技术、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简易电器的设计和制作、利用太阳能器具的设计和制作

文艺

鲁迅小说研究、毛泽东诗词研究、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桥文化、茶文化、陶瓷设计艺术、纸艺设计、民间手工艺术、古典音乐作家和作品、中国脸谱艺术

信息

网页制作、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动画制作、信息的传递、电话通讯、机器人、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

交通

交通状况调查、车辆状况的调查、公交线路优化设计、交通设施的现状、道路建设、交通阻塞的原因、缓解交通的对策、立交桥设计方案

国际

apeC会议、世博会、伊拉克战争、wto、奥运会、经济全球化

社会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变化、网络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医疗卫生、中西快餐文化比较、老年福利事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城市流动人口

社区

社区的历史和现状、社区健身活动、社区环境绿化、社区的文化设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

家庭成员的情况、家庭收支情况调查、家庭用电与煤气的比较、现代父母与子女关系

学生

学生和动画漫画、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和流行音乐、学生服装流行趋势、学生闲暇活动、小学生的消费、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中学生交友心理分析、学生的审美观

研究型课程的具体内容与研究型课程的目标相匹配

主题仅仅是研究型课程内容的纲目,它构成研究型课程内容的框架,研究型课程内容还有很多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与研究型课程的目标相匹配。研究型课程的目标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研究型课程的具体内容也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对应的内容。

第一,研究型课程的知识内容主要是指体验性、实践性的知识和整体性的知识,是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是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

研究型课程的技能内容主要是指具体的研究技能。例如,高中研究型课程技能内容包括目录索引、重点文章追溯、网上检索,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贮存、分类和数据分析;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会对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

第二,研究型课程的过程内容主要是指研究的过程,包括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成果展示和交流经验以及反思和评价等。

研究型课程的方法内容主要是指各种基本的研究方法,比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

第三,研究型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主要是指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具体体现在每个主题、问题或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下面我们举高中阶段的例子加以说明。

课题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古埃及文化的研究

埃及、金字塔、尼罗河、象形文字等

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检索目录、查阅文献、上网检索、摘录、做资料卡片、收集照片、图画、图表、文字、音像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综合研究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成果交流和答辩、反思和拓展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知识产权、不弄虚作假的科学道德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泡菜的腌制、亚硝酸盐、食物和健康等

选择课题、构思和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假设或猜想、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记录数据表格和处理数据方法、制作组装调试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用公式或图形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进行交流和答辩、反思和拓展

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实践的意识。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

佘山野生动物减少的原因调查

佘山、野生动物、生态环境

选择课题、调查对象和调查手段,准备调查工具,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网上查询,收集资料,专家访谈,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答辩、反思和拓展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意识。高质量地履行职责,广泛交换信息,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协调人际关系

研究型课程内容框架有多种组织方式

研究型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是主题单元和问题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主题或问题通过活动将有关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组织成一定的系列。研究型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既可以有一定的规律、递进和序列,又允许有适当的交叉、融合和多维,可以是并列式,从自然、社会和自我等领域中选择若干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下面有几个二级主题,这些主题形成若干个并列的模块,组成整个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可以是递进式,按主题的不断递进形成一定的系列,或以研究问题的复杂程度逐步递进形成系列;也可以是网络式,既从横向考虑,从社会、自然和自我等领域选择不同的主题,又从纵向考虑,使每个主题从低到高有所递进,并将它们进行整合形成网络;还可以是自主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研究水平自主地选择问题。

(3)有效采用课程实施方式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常用的方式有: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研究;在动手操作制作物品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研究;进行某一项活动的设计策划,某一项产品、设备、建设项目的设计;围绕某一课题开展的研究等。

实施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实施方式:选择主题、课题或项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可以由学校或教师提供课题库,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进行选择;也可以由学校或教师提供较大范围的主题,让学生从中选择子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法。

成果表达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图画、照片、模型、实物、录音、录像、光盘、网页、诗歌、节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论文等。

成果交流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班报、刊物、展览会、演讲会、答辩会、研讨会、节目表演等。

2.整体设计研究型课程体系

整体设计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研究型课程(上海的小学、初中研究型课程又称为探究型课程)。

(1)每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

研究型课程目标分两个层次: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又分成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三个学段的目标逐步递进,形成研究型课程目标体系。

小学的探究型课程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关注和了解自我,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知道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人人有责。

②养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乐于尝试、主动探索的精神。知道尊重事实。在研究过程中能专心致志、耐心细致、善始善终。

③能与同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研究,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

④经历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初步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⑤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初步学会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研究的方法和设计简单的研究步骤。

⑥初步学会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和网络等媒体中获取信息,能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整理。

⑦会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实验工具进行实验,进行简单的调查研究,做简单的实物和模型,会对观察、测量、实验和调查的结果做记录,进行简单的分析。

⑧会将研究的结果用图画、实物、语言、文字或艺术等形式进行初步的表达和展示。

初中的探究型课程目标:

①接触自然,参与社会,认识自我,初步养成关心自然的环保意识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②能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积极寻找答案,实事求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批判和创新意识。在研究过程中能严谨踏实,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③能通过协商合理分工,主动承担任务、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各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形成和分享共同研究的成果。

④经历从选择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写出小论文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⑤初步学会从日常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等现象和事物中选择课题,能对研究的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方案。

⑥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⑦初步学会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和调查问卷。能通过研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⑧会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小论文。

⑨初步形成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高中的研究型课程目标:

①关注社会生活和祖国前途,关注人类和环境持续和谐发展,形成维护社会进步、承担社会义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人生态度。

②形成追求科学真理、不迷信权威,用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养成尊重知识产权,不弄虚作假的科学道德。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能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③经历从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成果展示和交流到反思和评价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④会选择和确定课题,设计较具体的研究方案。

⑤初步学会目录索引、重点文章追溯、网上检索等资料收集方法,会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贮存、分类和数据分析,能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运用信息,并能用多种方法进行信息交流。

⑥会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会进行抽样调查,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对实验的设计提出改进的建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会对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初步学会文献研究的方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会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会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课题研究。

⑦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论文等),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和评价别人的观点,并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

⑧初步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各个学段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

①小学阶段:主题探究活动

小学阶段的研究型课程采用主题探究活动的方式。选择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参观、考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测量、实验、调查、比较、分类等探究实践。低年级和中年级通过探究活动,着重养成学生的好奇心,初步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高年级通过探究活动着重学会一些简单的研究技能。

②初中阶段:课题学习和项目学习

初中阶段采用课题学习和项目学习的方式。从日常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真实的、开放的、综合的课题和项目,以它们为载体开展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与处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的研究过程,学习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研究、策划、设计和制作等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创新的意识。开始采用“学着做”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案例做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着重让学生知道研究应该做些什么;然后采用“做中学”的方式,着重让学生通过做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学习应该怎么研究;最后采用“自己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做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进一步了解基本的研究过程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③高中阶段:课题研究、项目设计

高中阶段采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的方式。在初中阶段了解基本研究过程和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课题和项目,综合运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研究、策划、设计、制作、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试验、猜想、假设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初步学会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产品和活动方案项目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二)微观层面课程建设

微观层面课程建设主要侧重于学校研究型课程建设和研究型课程的操作实施,下面就学校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1.建设多样化的学校课程

根据上海市各个学校基础、办学水平、学生来源和师资队伍不同的特点,上海市中小学校在研究型课程建设上采取多种模式。

(1)校本模式

学校基础、办学水平、学生来源和师资队伍相对较好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学校编制本校研究型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习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

在设计学校课程目标时,学校根据实际,把《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中的课程目标加以细化和具体化。

各区县和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课程内容框架,充分体现地区和学校的特色,下面我们举某小学探究型课程内容框架的例子。

某小学探究型课程内容框架

年级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学科拓展

低年级

我的姓氏

我的家庭生活

居家小调查

当家体验与设计

购物与消费

文具设计

游戏活动设计

铃声与课表

我的同学

学习习惯小调查

交通现象

环境小调查

动物与人

植物与人

各国的儿童

历史故事

历史名人

语言游戏

数学游戏

科学游戏

中年级

花草与生活

家政规划

家用电器

食物变质与保鲜

营养与健康

班级人际观察

小组活动的角色

教师的小调查

专用教室利用与设计

校园文化

社区调查

旅行与远足

自然观察

民居风俗

环境保护

信息收集处理

换位思考

平面设计

寻头探源

小实验

高年级

家庭生活与噪声

生活与消费

儿童与老人

家庭关系调查

居室污染与预防

人际关系

学习障碍与应对

学习方法与成绩

学校与社区

学校与家庭

社区体验

信息与生活

社区学习

环境问题

生存体验

国际理解

问题拓展与探究

模型架构问题解决

数据分析

道德行动规划

(2)基础模式

学校基础、办学水平、学生来源和师资队伍相对较差的学校,市里给予较多的帮助和提供一定的资源,组织编写《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供学生选择使用和参考。《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的内容如下:

年级

一年级

手的游戏、身边的安全标志、变色的水果、玩具天地、保护我们的牙齿、我的朋友──书包、身边小动物、和太阳做游戏、小球蹦蹦跳、花的世界、我想飞、动物的本领、我们爱运动

二年级

鞋子的学问、鱼儿水中游、降落伞、文具好伙伴、紫甘蓝的“魔法”、生活中塑料、形形色色的汽车、天气预报、生活中的饮料、收集邮票乐趣多、有趣的水滴、美丽的地方、奇妙的鸡蛋、开心动物园

三年级

班级小主人、探访昆虫世界、食物营养小专家、危险我知晓、纸天地、过年啦、共筑快乐窝、珍惜我们眼睛、漫游石头王国、植物园里乐陶陶、欢乐卡通地带、干涸的大地──沙漠

四年级

蔬菜宝贝、放风筝去、欢乐校运会、关注一次性用品、社区我的家、我为世博会添异彩、黏黏世界、关注身边的垃圾、小商品大学问、动物──人类的朋友、五月初五话端午、节电小专家

五年级

利用身边的风、月圆中秋节、东方绿舟游、栽培小能手、声音小天地、英雄伴我成长、加强自我保护、通信连接你我他、上海阿拉街、生活中的灯、小小护绿队、毕业啦

(3)中间模式

这是介于上面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有些学校在《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选择部分内容,同时补充一些反映本校特色的内容,共同组成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2.开发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1)建立校外学习基地

很多学校在校外建立研究型课程学习基地,与东方绿舟(上海市素质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德育基地、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工厂、农村、养殖场、部队、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挂钩,开展研究活动。

(2)建立校内工作室和活动室

有些学校在校内除了图书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以外,还根据实施研究型课程的各种研究需要,建立各种不同的研究型课程工作室和活动室,有创新实验室、水质测试实验室、机器人操作室、船模操作室、陶艺操作室、茶艺操作室、艺术创作室、名人研究室、种子俱乐部、美食屋、天文台、展示室、表演中心、辩论台、种植园等。

(3)组建指导教师队伍

许多学校都充分挖掘潜力,在全校教职员工中物色研究型课程的指导教师,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专业人士和家长作为学校研究型课程的指导教师。

(4)构建研究型课程信息网络

许多区县和学校建立研究型课程网站,在网上提供各种研究型课程资源,包括研究方法指导、各种资料、参考课题、课题研究案例、学生研究成果等。这些网站不仅是研究资料的来源,而且是研究交流的平台和学习评价、课程管理的工具。

(5)编制学生学习参考资料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市区和学校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组织编写有关的研究型课程学习参考资料,供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参考和选用。

①全市组织编写《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初中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和《高中研究型课程学习包》,供全市开展研究型课程有困难的学校选用。

②有些区根据本区实施研究型课程的需要,组织编写体现本区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学习参考资料,供本区学生选用。如浦东新区编写《小学探究型课程活动资料》供浦东新区小学3-5年级学生选用。

③许多学校为了建设校本研究型课程,编写体现学校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学习参考资料。如嘉定区外冈中心校编写《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资料包──走进外冈》和《探究活动新设计》等资料供本校学生使用。

(6)编写各种教师指导用书

为了便于教师实施研究型课程,组织编写了各种实施研究型课程的案例,有《小学探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初中探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高中研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等。为了提供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的策略和帮助教师解决指导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编写了各种导师指导手册,有《小学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初中探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等。为了帮助教师进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设计,编写了许多教学设计案例,有《小学探究型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初中探究型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质量,还编写了《研究型课程系列丛书》,有《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设计》《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等。

3.建立规范化的课程管理

(1)建立课程组织管理系统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学校研究型课程组织管理系统,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有的根据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新的组织管理系统,有的将学校原有的组织管理系统作适当的调整。

(2)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校研究型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学习评价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3)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管理

学校加强从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到成果交流等整个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建立规范的检查研究型课程学习的流程。运用教师指导手册(包括学期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指导记录、教学反思等)和学生学习手册(包括课题的开题报告、研究过程记录、结题报告、成果的鉴定、论文的答辩记录、各阶段的评价等),记录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为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4)健全各项课程管理制度

学校制订研究型课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研究型课程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计算指导教师工作量制度,研究型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学生学习评价和考核制度,研究型课程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分管理制度,课题开发、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制度,学生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制度等。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9

关键词:信息检索教育;信息检索;信息素养

1信息素养课程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描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懂得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1]《信息社会在行动,图书馆亚历山大宣宣言》指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因素”。[2]而培养信息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信息检索有关课程的学习,[3]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检索知识与技术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获取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这些培养都离不开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养教育是伴随学生知识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的一个长期教育过程,因此在学习阶段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课程教育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大多数高校将信息检索课做为选修课程,部分高校做为本科生培养的必修课程,但少有高校将其纳入到研究生必修课程安排中。[4]作为西藏地区高校之一,西藏大学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信息检索课称目前并未列入我校本科及研究生培养方案;[5]其次,即便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单位,也仅为某几个班级开设;第三,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职授课教师;第四,信息检索课程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根据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借鉴内地发达地区高校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以下提升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质量的策略:以教育部“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为契机,结合西藏大学课程建设规划,积极统筹,建设适合西藏大学发展现状的信息检索课程框架,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必修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师资队伍,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撰写相关教材。

3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质量提升策略

针对西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一下几点意见: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系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争取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并设计好《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教学框架及适合的教学方法,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师队伍。

3.1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

3.1.1了解教育部有关的规定和政策

在教育部和高校图工委的重视下,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地与时俱进,由最初的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使用各种文献资料,发展到今天注重数字信息和网络资源等的综合检索与利用能力。2015年2月,aCRL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6]该框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也在此之后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牵头,成立了“研究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工作组,并与2016年3月8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会上公布了“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会后初步完成信息素养课程的框架大纲,并计划于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全部工作内容。这些文件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准则,有效推动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1.2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

了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情况是制定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的基础。利用外出培训和参见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的时机,调研区外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和知名信息素养教育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方法。在系统学习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同时,分析和掌握其信息检索课的基本授课内容,从而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

3.1.3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

将信息素养课全面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是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更好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笔者翻阅了西藏大学全部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发现并未将信息检索课或相关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从而在各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当中,甚少见到信息检索课的身影。今年,借着学校重新修订学生培养方案的契机,在西藏大学第五届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将信息检索课纳入培养方案作为一个议题向大会提出。希望信息检索课教学受到学校各部门和所有院系的重视。因此,按照教育部规定,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目前知名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授课情况,结合我区、我校校实际,制定和开展适合我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3.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

结合信息素养课程大纲要求和我区、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检索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针对开课院系及专业、年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本课程在不同院系和年级的教学重点内容。

3.2.1取舍基础知识讲授内容

区别对待信息检索作为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情况,专业信息检索课程授课时应增加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授课内容,非专业课则应适当减少信息素养专业基础的内容,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具体检索系统和检索结果的处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检索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不过分讲授,注重有针对性的各种文献类型检索实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检索活动的实用价值。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信息检索课授课,应具有专业倾向性,更多的注重本专业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如社科科学专业注重社科类文献信息的信息素养培养,医学专业侧重于医学文献信息素养学习。

3.2.2有针对性地设计上机实践课内容

结合学校现有电子资源,及时进行信息检索教学内容的更新,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检索实例教学。我校不断加大电子资源购买力度,学生可利用的数据库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我校已有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库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利用数据库资源时的信息检索、结果处理及文献利用的意识。并结合所讲授理论,制定相应的检索作业,及时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实践,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实践内化成自身的检索技能,提高检索能力。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既可以达到对现有电子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使学生在今后遇到新的电子资源时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检索素养和检索意识,从而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目的。

3.2.3制定合理的教学重难点

由于开设课程的年级不同,需要完成的培养目标亦不尽相同,故信息检索课程应与学校专业各阶段培养设置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案例一:财经学院为财政专业大二和大四学生同时开设信息检索课,均在开课之初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6人,分组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大家合作完成所有信息检索课程练习和作业,期末进行综合评比。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以本科阶段的专业的理论学习为主,故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及利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检索基本能力培养,如确定关键词、数据库选择、检索手段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渠道进行学习。大学四年级,处于本科最后一个培养阶段,此时正处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阶段,故在对其的教学中,除讲授基本的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与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外,增加论文写作指导的比重,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结合,即更加侧重资源检索与利用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3.2.4灵活改变教学内容

首先,因地制宜,安排教学内容。西藏大学在拉萨市有三个校区,由于历史和所处位置的关系,有些校区学生对于西藏大学整体图书馆资源了解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增加对于西藏大学图书馆资源利用部分,即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部分。以便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利用本校的文献资源。有些校区并没有普遍开通校园网络,针对很多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比较困难的现实,在授课过程中增加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授课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7]其次,因时制宜,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文献载体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检索课程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将讲授重点从传统的印刷型检索工具的利用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及利用为主,以适应文献资源类型发展的趋势。第三,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大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进行信息检索课程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学生尽量采取不同的知识点与检索方法因人施教。

3.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新变化,人们接受信息的环境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既要做到广泛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了解先进教学理念,又要做到结合客观条件,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课授课过程中,以课程具体内容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提出几种简单的教学方法:

3.3.1发挥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授课以讲授为主,讲授法是教师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陈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以及阐明规律等,这种方法既可以传授新知识,也可巩固旧知识,同时也是其他教学方法运用的基础。此方法可用在信息检索理论与检索方法与技巧等专业理论部分,通过教师讲授,是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检索方法。

3.3.2实践操作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学时比例。及时在课堂讲授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后开展上机实践,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教学,即巩固了基本知识,又可举一反三,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信息检索知识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使学生充分把握和理解信息检索理论和各种检索技巧,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应及时进行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知。针对这一认知,将信息检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定为1:1,实践教学主要的方法有在线教学法和案例法,实践教学正是一种能够迅速提升信息检索技巧的有效方法,它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而案例法,是从学生已有的毕业论文中选取典型案例,围绕这个实际的研究方向讲解如何进行课题分析、如何实施检索、如何通过检索结果分析该论文需要的文献材料及文章的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制定检索策略的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于专业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3积极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8]要把信息检索教学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去,让信息检索促进其他课程学习。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引进嵌入式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中,目前嵌入式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嵌入专业方向信息检索的方式;一是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检索教学方法内容。其中,第一种方式可以弥补泛泛的信息检索课程,专业性针对不够的问题;第二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信息集中查找渠道的问题。案例二:财经学院会计本科班信息检索课程(由信息检索专门教师授课),在第五周邀请会计专业老师走入课题,讲授“会计专业信息检索实例”,第十一周邀请财经学院老师讲授“财经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写作中的信息查找”等专题讲座。案例三: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由古代汉语教研室教师授课),在第十三周和十四周邀请信息检索专业教师讲授“社科类专业文献检索”和“古典文献数据库及其应用”等专题讲座。

3.4培养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教材体系

教师是教学的主题,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检索教学需要构建一个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精通信息检索各类知识和技巧,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甚至较高的外语水平,并且对于各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检索知识有较高的水平。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信息检索教学,就需要不同的学科背景作为依托,如医学专业信息检索、理工科专业信息文献检索、法学专业信息检索等。目前我馆正在积极推行学科馆员服务,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一批具有各学科背景的专业信息检索教师,并在时机成熟之时在我馆建立信息检索教研室,以便大家共同探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问题,研究并制定适合我校实际。符合各专业需求的信息检索课程设计,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写教材或讲义,促进我区信息检索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篇10

高校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以顺应我国经济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在专业开办之初,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这就势必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是:(1)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时偏少。专业实验课时不足。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过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服务,修订专业培养计划,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学科性大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形成了此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先进性;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依据湖北工业大学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修订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此次修订主要对原课程设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调整。取消了几门课程。按学校规定本科阶段课内学时2500学时,本着“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不求全、细,重在精、新”的原则,取消了与专业方向关联程度不高的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取消了与大学物理内容有重复的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增加了几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为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

增加了专业实验课的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适当地将课程前移。按照我校的本科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学生在第八学期只安排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第七学期有部分学生要为考研做准备,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找工作,所以很难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第七学期安排的课程上,导致这学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新计划将二门课程前移。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在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之初,由于培养计划尚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导致部分学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先后顺序颠倒,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此次修订基本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