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十篇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十篇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1:16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1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市场效应;经济效益;市场营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蓬勃的发展,市场中的艺术设计水平可以充分反映经济市场中的市场效应以及经济效益。平面艺术设计是当前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是指经过印刷过程而制作的艺术设计。所以,换一种说法,平面艺术设计可以称作为是印刷艺术设计。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广泛应用于海报、杂志、包装、广告、标贴、报纸以及电视电影中。由于平面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又具有实用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因此其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和经济中得到充分完全的体现和反映。本文就对平面艺术设计的市场效应与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价值体现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平面艺术设计属于设计学科的一种,因此,其也具备设计学科所特有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是平面艺术设计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简单来说,平面艺术设计是将艺术、技术以及设计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将经济学、美学、心理学以及市场学等多门学科进行有机统一起来。平面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为了实现工业设计与产品开发,从而有效开展信息视觉传达设计、实施环境艺术研究以及环境设计等。通过在服装、食品、生活用品以及劳动工具等多个物质领域以及生产生活领域实施富有创意、精心以及创新的平面艺术设计,所以可以实现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人文性生产活动的目标,同时又可以将人们对于物质的潜在需求有效转换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总而言之,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平面艺术设计的价值体现。现阶段,平面艺术的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审美以及信誉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目前的艺术设计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完美有效的融入,并且其已经成为了促进市场效应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将艺术设计的价值投入其中,才能够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所体现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

由于平面艺术设计在商品的广告、包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在此过程中,平面艺术设计承担着扩大市场效应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目标。作为商家而言,通过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式,可以打造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以满足社会大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抓住机遇和商机,找准市场定位和稳固企业自身的形象,从而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来实现更好的把握市场效应的目标。

(一)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企业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平面艺术设计中所蕴含的市场效应,就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平面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规划决议阶段、平面艺术设计最后体现的效果以及其具体费用等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市场营销的影响。首先,只有企业在充分全面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之下,平面艺术阶段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及购买动机等充分考虑在内,制定相应的设计计划以及设计策略。其次,市场的消费情况会受到平面艺术设计的指引。在进行平面设计之前,设计者只有充分了解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审美标准等,从而在平面设计中充分将这些特性体现出来,最终实现市场营销的目的。

(二)通过平面艺术设计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策略。现阶段,人们对于产品的外观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社会中,消费者常常因为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购买产品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就是“视觉营销”如何通过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扩大企业的市场效应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策略来实现:第一,构建一个独特的品牌。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人员,应该对于构建一个独特的产品品牌的目的非常清楚,从而使得所设计的品牌能够具备视觉外观的独特性。同时,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鲜明的产品个性特色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充分体现出来,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眼就会出现眼前一亮、被产品吸引的感觉,达到诱导消费的目标。第二,作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具备能够唤醒消费者联想的目的。设计人员所构建的画面要与企业所制定的市场营销方案相符合,消费者在看到这些设计画面的时候能够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从而通过这些画面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第三,色彩的构建。在平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构建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于消费者有效识别同类商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平面艺术设计的视觉中充分体现色彩的构建,从而达到向消费者传递特别的视觉效果的目的,实现市场营销的目标。

三、平面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平面艺术设计为了将其蕴含的市场效应与经济效益全面充分的凸显出来,必须明确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平面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导意义。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向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英国前首相曾经说过“优秀的设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等等,从某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是经济效益”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但是,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等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片面的认为只要产品的质量过关就可以。因此,我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常常被认作为“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楼价格”。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包装设计没有鲜明的特色,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无法有效的占领国际市场份额。因此,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艺术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平面艺术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已经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崇尚脑力、知识创造经济的理念,在知识经济的理念下,劳动力已经不再是主体地位。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通过有效运用平面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式,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审美附加值等目标,从而以实现促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扩大企业的市场效应,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平面艺术设计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当前随着信息科技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全世界已经迈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平面艺术设计必须与现代科技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信息时代站稳脚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能力,平面艺术设计必须对设计理念和设计观念进行深入变革,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和艺术设计来拓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空间。

总而言之,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艺术设计必以新的姿态作出不断的演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四、结束语平面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在服装、食品、生活用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为了让平面艺术设计获得全面良好的发展,只有把握平面艺术设计的根本发展方向,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市场效应以及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春凤.平面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运作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2(20)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2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平面设计;广告招贴;关系

1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艺术是一个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新兴专业,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通过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去实现设计师的想法和方案。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由以前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2平面设计的定义

平面设计是把“视觉”艺术当做设计师和大众们重要的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通过结把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再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传达出设计师的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一般是指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的完成品。

第一,经过软件处理一些已经是数字化的图片的过程。

第二,它是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的综合设计。

平面设计目前最为常见的设计项目可以可归为这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

3数字媒体艺术和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

以前传统的平面设计就只要是平面的一个载体,在有了各自的设计理念之后,不断的发展和延伸,由此出现了更多新的载体,也就是大家现在熟知的数字媒体艺术。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时代潮流设计而生的,同时也是为培养设计人才而服务的,平面设计当然也包含在其中。稍有不同的是,平面设计更注重“视觉”所传达出的信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加注重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但无论怎样,这两门都使属于艺术设计的延伸学科。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联,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一直以来,各行各业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媒体,特别是当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史就是媒体不断进化而来的历史,媒体进化的同时又不断地促进了人们观念、语言形式和视觉表现的变化。平面设计是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知识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的综合内容,这与数字媒体艺术所包含的美术修养和艺术风格恰恰是不谋而合,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从而培育出从事平面设计、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可见,两者之间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又与平面设计交融、互相渗透。数字媒体是从视觉传达设计即平面设计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学科,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平面设计,也发展和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同时也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特征。虽然互联网一开始不是为艺术创作而发明的技术,但随着它的发展逐渐演变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工具。然而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现代媒体与艺术的结合体,它所呈现出的互动性、虚拟性、综合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特征推动了平面设计的新发展。

3.1互动性

互动性是数字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它表现为让观众参与进来,激发了我们的各个器官感受。让他们真正参与、享受和体会艺术,拉近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数字媒体也是技术家,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绘画、文学、设计等都纳入其中,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方式得以体现。当然平面设计也不例外。互动性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打破了多年来传统的设计模式,是设计中人性化的最佳体现。

3.2虚拟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平面媒体设计中的又一表现特征为虚拟性。在平面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将改变传统的艺术品的设计方式,即不需要笔和纸等实体工具。传统的设计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但是在数字媒体面前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设计,走近艺术,使设计者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去设计,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达到了传统平面设计所达不到的冲击力和效果,这正是其艺术特征的表现。

3.3综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形式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人的感官多重性。数字媒体艺术通过数字化处理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视频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统一的数字语言,艺术家可以随意选择两种以上艺术形式进行处理,使艺术设计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还可以享受听觉、触觉等感官器官带来的丰富世界。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就带有了综合性的特点。

3.4娱乐性和商业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人人参与性质决定它具有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特征,艺术从少数化走向平民化。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设计,像报纸杂志、网络上面的美图是最典型的例子。

由于在早期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太高,个人或团体对社会成员的宣传方式多是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为了达到既可以传达设计师的目的,又可以尽可能吸引人们目光,还可以有效传达信息的功能,招贴设计则应运而生。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分支之一,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传达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平民化特征更加的明显,数字媒体作为平面设计新的载体和延展,对平面设计的各个设计项目种类也有深厚的影响。

笔者觉得广告不仅体现了宣传商品的作用,而且也符合了当前年轻人的时尚心理,进一步促进商品销售。带给受众一定的迷惑性和趣味性,达到宣传商品的目的。

总之,招贴的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而且还随着时代与科技、经济等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新媒体广告与新的营销方式。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平面设计从诞生至现在,它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先导的双重属性始终没有变味。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化还是应用技术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涌现,我们总能够从平面设计的过程中看到数字媒体的影子,它的出现也让平面设计焕然一新。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交融贯通,共同发展,必将为新媒体和新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文化长廊中增添新的色彩,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地推动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坤.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7).

[2]付海菊.设计学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建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3

一、引言

年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民俗,承载了上千年的文化、风俗和民族审美理念。年画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门神画”,它和对联一起出现在除夕节日气氛布置活动上。从清代光绪年间,年画才逐渐形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流派,逐步从传统的民俗“门神画”内容中脱离出来。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年画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并研究了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发,以及怎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更好的应用这种传统艺术形式。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年画的应用

传统年画凝聚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文化传统、民俗情感与审美理念,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和艺术气质。传统年画中丰富的素材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极其风俗的取材空间。例如:杨柳青年画中对新春气氛的体现和烘托,就可以为平面设计提供一个崭新的选材方向。

(一)传统年画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思想的启发

1.设计表现形式的再塑造。传统年画艺术的构图方式往往追求形象的对称与饱满,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追求圆满、幸福、吉祥的艺术体现形式。同时在传统年画画面效果表现上,往往追求画面人物形象的装饰性,通过不同的装饰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节日的气氛。通过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对现有的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再塑造,从而使平面设计更容易为大部分中国人所接受。

2.色彩的意象的大胆应用。传统年画中对色彩的应用十分的崇尚,应用了大量具有冲击对比的色彩组合增加的传统年画的装饰性,也为节日气氛的烘托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平台。例如:朱仙镇的年画往往用大红和大绿作为其主要的颜色素材;桃花坞的年画中往往会添加一定量的粉色,来增加人物形象的脂粉气。

3.文化意味的传承。传统年画是植于我国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的艺术门类,它具有丰富的乡土气息和悠久的民俗情感,是长期以来先民们朴素审美观的直接表现。

(二)怎样实现传统年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年画的创作理念。现代平面设计是一种商业化的艺术门类,它将商业广告与文化融为一体,开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领域。基于这一本质特征,为更好的将商业设计理念推广给更广阔的大众,就应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创作思想和理念。

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整合传统年画的创作艺术特色。传统年画的创作特色往往比较追求圆满,画面比较丰满。在现代设计中,借鉴传统年画的创作特色,可以设计出更接近东方人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的优秀作品。

3.在设计思想中融入传统年画的审美价值。现代平面设计往往承袭的西方人的审美标准,往往会让很多东方人很不适应,通过与传统年画审美价值的有机融合,可以提高人们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认同感。例如:传统年画中“对称”、“饱满”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东方人对诸事都有一个完美结局的向往,大红色体现了东方人对节日喜庆气氛的审美标准。通过融合这些东方人传统的审美价值可以提高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亲和力。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合传统年画的意义

现代平面设计主要利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创造或结合符号、图片、文字等素材,来表达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的一种设计方法。通常在平面设计中,人们往往会尝试应用不同的素材增加平面设计的文化定位。目前,国内平面设计行业也逐渐尝试在平面设计中添加各种传统艺术素材,本文分析了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其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它能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更多的艺术素材,从而促使不同地区的平面设计具有各自的方式与地区形式。

2.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加入传统年画艺术素材,可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土壤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成长”,同时对于传统年画艺术本身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可以使现代平面设计借助于传统年画的广泛影响力,扩大平面设计在更广泛人群中的流传,从而能更好的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4.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素材,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的追求方向,它可以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不断进步。

四、总结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4

动画艺术是集平面设计、色彩设计、三维空间设计等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动画艺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在传统动画艺术的基础上,利用美术设计的相关理念对其进行完善,能够有效地提升动画艺术设计的效果[1]。对于动画艺术中的美术设计来说,其是整个动画艺术的核心因素,也就是说,美术设计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动画艺术的质量,因此,在动画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人员的美术设计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当然,由于动画艺术受到地域、人文、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动画艺术对美术设计水平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动画艺术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美术设计风格,才能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动画风格。另外,美术设计对动画风格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设计不得当的话,将无法真正将动画片的内涵以及文化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到动画艺术的效果,因此,在动画艺术设计中,应重视美术设计,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美术设计水平,才能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动画。

二、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的表现

(一)美术设计在平面动画中的表现

平面动画是动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平面动画的发展较为久远,平面动画的设计方式非常成熟,主要采用单线平涂的方式进行设计创作[2][3]。在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平面动画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尽情发挥,并利用动作以及角色变形等一些夸张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充分突出动画的强烈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别样的动画艺术。例如,经典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存在很多追逐的场景,而这些追逐的场景主要采用单线平涂的方式制作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大胆的想象、夸张的变形等方式体现出动画片的滑稽、可笑的特点,为动画艺术增添娱乐性的因素。

(二)美术设计在立体动画中的表现

立体动画与平面动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立体动画主要是将动画制作成3D效果[4]。在动画艺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所追求的不再是以往平面的动画片,而是逐渐向着3D电影动画的方向发展,通过大量的实践,3D动画的制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黑客帝国》、《冰雪奇缘》等一些具备360度视角旋转镜头的电影动画逐渐在荧屏上出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通过电脑提供的虚拟三维世界,设计人员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以及想法尽情地展现出来,当然,整个过程是离不开美术设计的,任何一个想法以及设计过程都包含一定的美术元素,例如,三维世界里的森林、河流、房屋、山川等一些奇幻的场景,都必须经过精心的美术设计,才能展现出来,当然,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主要运用的是电脑动画的仿真功能,然而,在仿真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美术艺术,要从平面设计的美术设计跨越到3D立体动画的美术设计,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美术设计水平,才能将更具个性化的3D立体动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三、总结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5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形的创意及运用;意义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麦克鲁安曾经大胆预测过,当今的社会将是:

“图形时代”社会取代了文字文化的社会,时代的发展变迁、社会的前进是图形所能记忆的艺术表现,其艺术魅力无法比拟。在科技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强力碰撞相互融合,

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传承以及鲜明的反差之间的相互碰撞,造就了当今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设计的的多元化,现今人们的审美观已经不同往昔,审美要求以及审美的意识也在大幅的提高,图形也在不断的创新变化,以满足人们追求图形图像视觉的震撼和享受。图形设计的多元化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对艺术世界的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平面设计与图形设计

平面设计内容是二维设计空间的各种素材的设计和组合分布,包装的设计、网络网页的设计、Dm广告的设计、海报的设计、媒体平面广告、pop广告的设计、书本的设计、期刊的设计等等都是平面设计的艺术种类。其中图形的运用是贯穿所有平面设计的种类,因为图形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和坏,好的图形设计让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不单单起到宣传的作用,还能更好的反映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的内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享受,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图形设计和其他艺术门内相比较能突出表现艺术与科学的相关联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统一,是其他艺术种类所不能比拟的。春秋战国时代庄子的著作《庄子・外物》一书中说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图形时代的到来,是要求设计师们不断地对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的创新和宣扬,彰显自我图形设计观念,让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的图形设计更能迎合时代的气息,从而使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因为有了图形设计的点缀而充满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

二、图形的创意及运用

现今社会是图形的社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形设计艺术,因为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图形设计是最经济最时尚的表现方式,能用最简洁的图片放大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的最大价值,使平面设计艺术作品起到良好的传播推广,让人能通过图形设计对平面设计艺术作品过目不忘,因为图形设计的不断创新,使得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图形设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众多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想要打动人,使人们能对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图形设计的创新和富有时代气息,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师们对图形设计要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独特的设计理念构思,图形的创意是衡量一个平面设计师所应该具有的艺术内涵和设计理念及所必须具备的独特设计风格,平面设计艺术作品图形的创意必须要设计师们热爱生活,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所设计的作品也能彰显出时代的气息,纵览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无不发现其知识的渊博,对生活的感触和领悟,艺术作品的瞬间都充满时代的气息,像伟大的画家毕加索的《和平鸽》,至今都让人感慨和平的伟大,和平来之不易,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的艺术创意来源于他的博学,他曾是机械师、工程师,还是位著名的数学家,这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能充分反映出来,他的艺术创意经常带有自然学科理性思维和艺术想象的融合体,二者巧妙的运用到艺术作品中,他的艺术作品总能使人遐想无限,其艺术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像他的代表作之一的《蒙娜丽莎》是至今都让人感慨万千,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对其欣赏研究。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设计离不开设计师们的创意和艺术灵感,因为平面设计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广泛运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平面设计师们一定要对生活方方面面有所了解,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被广泛地运用和接受,要将生活中的点滴灵感运用到图形设计创意中,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因为图形设计的完美凸显出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使平面设计作品充满艺术活力。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平面设计作品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当的快,消费形式日新月异,如果平面设计作品中图形设计千遍一律,没有新意,将会失去艺术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要想给人印象深刻,挥之不去,就必需要有创意,出奇创新才能使得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焕发艺术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平面设计艺术的设计师们必须能保持思想上的活跃,领悟生活,始终保持对事物的想象和联想力,在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设计上要做到构图的创新、新颖,能紧紧抓住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能充分表现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主题鲜明,在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对图形设计创意是相当漫长和究杂的构思,是要求平面设计师具备艺术涵养和艺术创作天赋,在漫长的创作中如何能寻找运用海阔天空的想象力和灵感来进行在图形设计创意,寻找到平面设计艺术作品样式和设计情感的完美融合。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6

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下,也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平面设计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融入新的元素,就能有助于平面设计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和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促进其发展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平面设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特征

在各种平面设计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设计的形式有了相应的变化,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意义也更加的广泛化。平面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是相对比较广泛的,在各种的商业广告以及插画设计当中,都有着应用。只有充分注重平面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才能有助于设计艺术审美的多元化呈现。

一、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和发展的现状分析

1、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分析

从当前的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的特征体现来看,在多个层面都有着体现,例如在审美的立体化特征方面就比较鲜明。平面艺术的发展从平面化向着立体化进行发展,从二维向着多维的方向发展,在当前表现的比较突出[1]。立体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空间性特征以及多媒体性特征和错觉性特征几个重要层面。从空间性特征方面的体现主要就是能够在立体化后的整体性方面比较强。再者,平面设计艺术审美的民族化特征也比较突出。在当前的平面化设计中,已经不局限于当地,而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平面设计的民族化特征愈来愈明显,能够将传统的美和现代的美得到有机的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比较丰富多彩,通过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将民族性的内容加以融入,就能形成独特的审美特性。另外,对于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的人性化特征以及生态化特征也比较突出。生态化特征在当前的平面设计艺术中的融入比较重要,能够将当代人的思维观念以及对自然的认识得以展现[2]。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下,通过人性化的平面设计,要能在这一审美特征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

2、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平面设计艺术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技术方面的支持下,使得平面设计也比较多样化,能够在文字以及图形的灵活结合下,从而产生诸多的视觉效果,对不同的情感也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比较激烈,尤其是在商业的竞争方面比较突出,这些对平面设计者的素养以及水平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挑战。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广泛,在当前追求品牌化的时展环境下,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的多元化呈现就比较关键[3]。这也是当前的平面设计艺术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问题和问原因及促进其发展的措施

1、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问题分析

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存在,其中在传达信息方面比较模糊,没有和实用性得到有机结合,以及在审美性和创意性方面也相对比较缺乏。平面设计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际设计的作品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图形的辨认方面比较困难,在对传统的文化应用过程中有着盲目性,计算机设计比较泛滥等。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平面设计的效率得以提升,这就使得各个平面设计者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在对设计的审美以及观念创新上考虑的比较少,设计出的作品缺乏灵性[4]。除此之外,就是对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理论研究相对比较滞后,这些就对设计的实践发展有着诸多的不利。对这些问题就要能详细的分析探究,找到问题解决的实质,这样才能保障平面设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2、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平面设计艺术发展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当前的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应用,没有注重理念的良好运用,在理念的运用和实际设计的作品不能得到有效的结合,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再有就是多元化所带来的问题,广告营销也是平面设计行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我国的平面设计多是处在低端的设计层面,在创意性以及审美性的结合方面没有得到统一。这些层面的原因就使得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3、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的措施探究

第一,对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进行发展就要能够采取有效的促进措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平面设计的作用价值发挥愈来愈重要。将当前的平面设计和传统文化能得到有机的结合,就要能够将艺术设计作品和大众的审美标准能相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就会带来比较强烈的文化冲击,平面艺术设计也不再是物品功能的实现以及审美情趣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设计和再创造。第二,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能够促进全民参与,要能将整个社会的民族文化的整理以及保护等都要和实际发展相契合。从设计的技巧以及思想观念都要创新发展,将平面设计的民族性特征要能得到充分的呈现[5]。平面设计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应用中,要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得到充分重视,也就是要注重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将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作品的构成规律要能得到熟悉化,将平面设计的特色以及文化灵魂在作品当中能充分的体现。第三,要想将平面设计艺术的水平得以提升,设计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提升就比较重要。要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对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修养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还要能够对我国的文化以及精神特质有详细的了解,注重设计语言的灵活化应用,还要能够将审美的责任能得到有效的普及。设计师的培训教育工作也要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评论界也要注重对平面设计师的提点以及监督得以注重,只有从多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的良好发展。第四,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要注重创新性和创意。艺术的发展是自由的,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也要需要进行余数的,而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既有艺术发展的空间,也有着一定的约束性。在当前的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知识创新就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平面也似乎设计就要能充分的注重设计创造力,以及在设计的责任感方面也要能得以加强注重等。只有从这些基础性的内容上得到了加强重视,才能有利于平面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就要能按照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实施,只有从多方面得到充分重视,才能保障平面艺术在市场中的健康良好的发展。平面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此次对平面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就能对其实际的发展有着促进。

作者:马瑞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葛雨欣.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与民族性[J].明日风尚.2016(05).

[2]路庆敏.视觉传达设计中受众审美心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5(24).

[3]冉国强,吴勇.平面设计艺术与纸张特性[J].纸和造纸.2015(12).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7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单位:开封大学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 电脑技术 电脑辅助设计

一、电脑技术影响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经过近百年的历程,只有与现代科技的电脑技术相结合以来,才有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并显现出了艺术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现代科技促进了艺术设计形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结构与创新价值体系的建立,使科技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各种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这些新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艺术与电脑数码高科技相结合,并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

数码艺术是电脑多媒体在发展中孕育出的一个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神话,围绕着电脑开发的一系列辅助设备为数码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有关学习效率的研究表明:同样的知识内容,学生“听”一次掌握10%左右,“读”一次掌握20%左右,而在一次互动的双向交流学习中,学生应该能掌握65%左右。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电脑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由此引发的一场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共识。

一方面,随着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艺术院校里,未来的艺术课程将更多地使用电脑教学,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电脑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必要的设备,甚至是体现同类院校中是否具备较强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采用新的电脑技术,使教育手段提升到一定高度。艺术设计教育中将电脑数码多媒体引入课堂,能明显地使课堂变得更生动直观,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电脑技术将艺术学科的主要课程连接起来,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节约课时,减少繁琐的表现技法的练习,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构思和创意上。

另一方面,在培养计划中除了保留必要的基础课程外,应增加新兴的电脑技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强调电脑辅助设计在相关课程中的应用,使学生成为既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又掌握高技术的新型人才。

现代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电脑辅助设计在学科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艺术类院校或是工科类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设计师的素质,走向学术技能的综合,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也是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

“CaiD课程设计”包括电脑辅助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及实践,使学生应用所学软件知识,结合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电脑设备,对某一典型产品进行电脑辅助工业设计,也就是将电脑技术贯穿到实际应用中去,从而使得设计的作品优秀,设计的效率提高,设计的成本降低。

所以,在数码时代的历史进程中,电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露出来,电脑绘画虽然不能代替普通绘画,但是,电脑辅助设计参与艺术设计活动却对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低耗、高能、价廉的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带来的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说艺术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辅助设计将是推动艺术设计前进的巨大力量。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电脑辅助设计内容的加强刻不容缓,设计师对电脑辅助设计的依赖程度也将成为数码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电脑辅助设计也同样有其不足,具备艺术修养是电脑辅助设计的根本前提,艺术修养决定了电脑数码作品的命运。我们不仅需要艺术设计者能熟练掌握电脑各类图形软件的使用,而且也需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注重美学修养。

转贴于

二、电脑技术的负面影响

目前一些设计师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好像电脑画面效果越多就越能吸引人,越能体现其设计感及水平,却不知这种片面追求高科技效果不但是舍本逐末,而且近于无的放矢。技巧必须从内容出发,目的是为了传达一种你所要表达的信息,技巧不过是手段。电脑只是设计师手中众多的工具之一,而手段却千万不能单一,因为每一种手段要体现出来的效果是千变万化的、是全新的,这就需要设计师来选择、推敲和接纳,而且要用灵动的思维、轻松的心态来进行。

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使高校中新的学科、新的课程——电脑图形设计课、三维动画、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数码艺术课开始增设,同时也要求相关的师资力量的储备与加强。目前懂得电脑技术的人不少,艺术教育的专业人才也大有人在,但是能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数码艺术设计的人员很少。现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的课程为软件操作应用,没有一定的数码艺术研究深度,艺术教育与电脑教育尚且有些脱节,一些人只将电脑片面地视为一种工具,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思考方式、教学方法。

现阶段技术因素的凸显只是艺术设计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的暂时现象,一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这种现象就会消减。如果过于神化电脑技术的趋向,一旦成为艺术设计发展的主流,就意味着它将重蹈工业社会的覆辙,把人们引入歧途。这并不是什么前卫意识,实际上是工业社会“技术至上”传统观念的延续。

电脑技术的发展为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电脑只是一个高效、便捷的使用工具,是实现设计的一种手段,作为设计的基础应是设计者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完备的设计思想,这需要艺术设计教育者来引导。大量成功的作品尽管由电脑来完成,但它不可或缺的是前期富有创意的手绘草图。电脑技术的进步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平台,但如果一味地依赖它,必将成为其创作设计的羁绊。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能处理这些数码图像的电脑工作站应运而生,如何使用和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既要有懂得色彩、构图和造型,又具有非凡想象力,并能把这种想象力在电脑上最终实现的人,而这些人的产生则需要一个完善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来打造。

参考文献:

[1]电脑在平面设计中带来的革命《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王受之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9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中国传统艺术;吸纳经验

在现代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中,其灵感来源有很多来自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然后又融入了时代的个性。在平面设计中,其设计基础即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其设计前提条件即是创造。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积下来的,它是前人无数智慧的结晶,且通过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我们需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一、中国传统艺术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

1、艺术现代化的需要

平面设计是时尚的代言词,通常代表着时展的需求和方向,但是这种流行、时尚的元素很难真正经得住来自时间的考验。因此,有大多数的流行艺术通常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另外一种流行艺术所取代。现代性是平面设计发展的要求,而流行性则是平面设计本身具有现代性的短暂体现。所以,平面设计要想稳定持久的发展,重点在于保持其现代性的内在潜质,这就必须要和我国传统的艺术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留传统艺术长盛不衰的形意,同时也能表达出设计者的神意,从而成为一部优秀的设计作品。

2、艺术竞争性的要求

与其他艺术类别不同,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市场的竞争性特性,使时尚艺术与传统艺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种竞争性对平面设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通过借鉴和改良传统的艺术文化,可以大幅提高平面设计的水平,从而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品牌标志、广告、产品包装等很多内容,其范围较广,竞争激烈。因此,设计人员一般在设计时,会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中,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最贴近的必然是传统艺术。

3、艺术民族性的需要

民族元素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建立民族性的平面设计理念,有效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艺术理念,以从思想和风格上不断传承和创新传统艺术,以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在平面设计和传统艺术完美融合后,也会明显的体现出民族特性,这不单是仿古或怀旧,更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理念,既符合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要求,又使传统艺术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

二、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1、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跟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风格迥异,创作传统独特,并出现水墨画、文人画、工笔、写意、水彩绘等交错发展的一个多元化格局。其中,水墨画底蕴非常的深厚,其风格一般都很随意和洒脱,其注重的是画中的空间和阴阳变化的关系,以及虚与实之间的交替和考量;工笔画通常比较考究画者的笔力,它主要是以笔触的方式,将对象的结构展现出来,其作画风格和形式比较精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已大量融入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元素,尤其是水墨画,其不仅拓宽了平面设计人员的创作思维,还在一定程度是扩大了其设计作品的张力,其效果起到了强烈的反响,完美的结合了传统绘画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向。

2、对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借鉴

汉字记载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书法都被作为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而文字艺术设计是大部分包装设计中都会使用到的,书法形式多样,其风格丰富多彩。因此,中华民族的个性以及艺术,可以在汉字和书法这两种独特的艺术中明显的彰显出来,其丰富的素材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从而使赋予了现代平面设计丰富的内涵。在进行标志设计和广告设计时,我们应力求简洁,即尽可能少的运用语言,却又能充分表达丰富的内涵,其中书法中的草书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简洁艺术。书法艺术通过点线在二维空间中创造出立体感,其构成形态注重空间的构成,讲究动势,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也应讲究立体感、动势、以及空间。

3、对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艺术的借鉴

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品种繁多,大多数都是由象征吉祥的图案发展和演化而来,因而也被统称为“华纹图案”。这种华纹图案深受广大民众们的喜爱,非的符合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设计理念,同时也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品位。目前在平面设计领域当中所采用最多的图案样式为云纹、方胜、水纹、回纹以及太极、中国结等,这些都直接反映出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譬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演变而来,回环贯通,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这种结合巧妙却不牵强,传达设计作品与大众心理的对话,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现代平面设计要想成功地借鉴其中的深厚内涵,就必须要实现传统图案和现代视觉形态当中的完美对接,并在其中发现并培育出能够真正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元素,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艺术的魅力。

4、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的运用

中国具有浓厚的的民族特色,我国现代许多平面设计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欢迎,除了其设计本身的精巧外,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族特色的融入。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需借鉴和运用民俗图形纹样,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即在提炼、改造和运用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上,融入现代审美艺术,从而赋予作品时代的特色,同时也能充分的体现民族特征。在现代平面上设计中,融入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可有效提高设计作品的亲切感,使人们更好地感悟设计作品的情感,以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结语

平面设计的前提即是创意,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可以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新的理念和方向。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可有效结合文字、色彩、图形、以及现代时尚潮流等元素,从而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的现代艺术作品。通过不断汲取、改良、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风格新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伍小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22:44-46.

[2]黄跃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179-180.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篇10

关键词:现代艺术;广告设计文化;视觉现代性

国内设计史家王受之先生在《世界现代面设计史1800-1998》中把现代主义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从观念价值、意识形态到设计艺术语言的影响置入一个决定性的地位,并把这些影响精确地归结为:“立体主义的形式、未来主义的思想观念、达达主义的版面编排、超现实主义对于版面和插图的影响.

它们或是在意识形态上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营养,或是在形式上提供了改革的借鉴,对现代平面设计总体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1]142的确,现代主义绘画带来了艺术观念和艺术语汇的现代转折,从而深深地影响了平面视觉形态的变化,然而在他的论述中似乎忽视了另一股以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为主的更为前卫的现代艺术精神的力量,正是他们对艺术形式的更为持久和深入探寻,成为塑造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语言特征的重要力量之一,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平面设计现代性内涵的定型,以广告设计为代表的平面设计也在这个转折中走向具有现代性质的审美风尚和视觉形态。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展开论述.

一、构成主义的视觉语言创新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在艺术上也称为“至上主义”,是一场具有前卫精神的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它们在起源上具有相似性,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理念,这个理念阐述重点落实在了对艺术形式的革命性认识:视觉艺术的某一要素,如线条、色彩、形式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力,从而独立于世界表象的任何关系之外,这无疑突破了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理念———形式因素只能是再现性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www.lw881.com马列维奇(k.malevich)、加伯(gabo)、利西斯基(e.lissitzky)、克利(klee)等人,他们把最新奇的抽象艺术带入构成主义体系中来。二十世纪初的现代艺术,尤其是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雕塑的几何造型和构成形式,对二维艺术设计和建筑空间设计有很大参考价值。构成主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贡献主要在于:平面视觉图形进一步向更加简单化和立体化的方向转化.

(立体主义的理性化、绝对化和逻辑化)虽然,构成主义艺术大师们的视觉探索往往来自于艺术表现的基本动机和具有独特的意识形态内涵,但是,构成主义的平面结构的理性处理、次序感最终奠定了现代版面设计系统的基本模式.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平面视觉元素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内涵,设计是为无产阶级和政治服务的。构成主义认为应该抛弃表现主义的方式而转向理性主义。在视觉形式上它是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一种综合,但是在意识形态内涵上却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为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寻找视觉风格的积.

和设计哲学说明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复杂性质,而至上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精神内容和意识形态立场和构成主义出现了分歧,它并不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内涵,主张形式语言探索的第一价值。其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列维奇(k.malevich)崇尚至上主义的艺术观。他否认艺术上的实用主义的功能性和绘画的再现性,主张探索绝对的至上的形式构成,甚至把艺术经验凝结为单纯的色彩要素的感觉效果。因此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艺术创作往往表现出立体主义的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以及鲜明的色彩对比,形式探索和组合成为艺术创作的唯一核心。这种视觉哲学直接催生出日后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重视图形的视觉风格。同时与之理念相同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形式语言的探索,但是这种纯粹视觉形式的探索虽然没有社会政治的意识形态背景,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耐人寻味和不可理解的神秘主义精神动机。康定斯基的形式探索在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中发扬光大,影响所及几乎遍布每一个深受包豪斯熏染的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师的造型语言和视觉形态之中.

构成主义的形式语言探索有鲜明的艺术主张和理论基础,1922年亚历克赛•甘(alekseigan)在《构成主义宣言》中不仅阐述了构成主义明确的意识形态追求,更为重要的是还提出了构成主义视觉语言创造的三个基本原则:技术、肌理和构成。技术是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肌理是对现代材料的了解,构成就是视觉元素的组织规律。这三个原则深深地渗透在了这个设计家群体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之中。利西斯基(e.lissitzky)是构成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视为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创始人,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现代版面的理性基础的探索和广泛采用摄影拼贴。利西斯基安排视觉元素的出发点是结构,清晰的结构本来源于建筑设计现代视觉形态和技术要求的基本标准。然而,在利西斯基之后结构的展示成为平面视觉形态的基本面貌。在构成主义另一位重要人物罗钦科(alexanderrodchenko)的平面视觉形态创造中仍然是将平面元素组织为清晰的结构,只是字体更为粗壮,图形更为几何化,线条更为抽象,对比和视觉规律、视觉流程一目了然.

二、荷兰风格派运动的理性视觉编排

荷兰风格派运动是立基于立体主义的理性化视。(mondrian)、杜斯伯格(doesburg)等风格派画家的绘画探索创造出纯粹抽象、高度简单的几何组合。这是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觉方式使然。这种视觉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纵横两种基本结构组成,红、黄、蓝是构成世界的三种基本色彩;所谓艺术真实在于从有机的运动过程中寻找理性的平衡,这也是视觉艺术的灵魂与核心追求。这种艺术观进而影响到对平面版面编排风格,出现视觉元素的高度抽象和理性化编排模式,强调纵横编排的理性逻辑次序和简单的色彩计划。这种视觉哲学还认为:立体主义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延伸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即通过有机运动、在对抗中而达到高度的平衡与和谐。这个对抗于平衡的中介点对人类来说意义非凡,也是所有视觉形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1925年包豪斯平面设计大师拉兹罗•莫霍伊—纳吉(laszlomoholy-nagy)与风格派大师西奥•凡•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合作出版《新格式塔的基本观念》就是这种新的视觉方式和设计理念的理论集成。荷兰风格派是视觉语言现代性表述和现代转折的界碑和中坚力量,从绘画而至现代设计的所有领域都受到构成主义视觉哲学的影响和渗透:绘画、雕塑、建筑、家具、工业产品的设计无所不包。它们的视觉形态完全摆脱装饰动机,被抽象出丰富的几何单体元素,这些元素的组合、视觉流程和结构清晰,在色彩计划上原色和中间色广泛应用。这些视觉理念没有被封存在形而上学的乌托邦之中,尤其在广告设计领域广泛传播、发扬光大。这种影响在西方视觉语言创造中已经成为一种千丝万缕的文化基因至今挥之不去,共同塑造着当代视觉环境和视觉形态的文化表述.

三、传播与意义:广告设计文化功能的显现

广告设计是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语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构成主义和风格派艺术语汇也有自己发生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传播方式:

1、通过设计教育的国际交流。

1921年到1923年,风格派大师杜斯伯格频繁前往包豪斯设计学院讲学,构成主义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对包豪斯师生影响深刻;

2、通过广告视觉传播。作为整体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语汇的传播和演化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量化的社会学调查,但是平面广告作为最基本的现代平面设计语言的载体,却能以最大的数量、最密集的传播频率借助商业社会的信息传播媒介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构筑现代视觉信息环境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平面广告设计应该是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语言得以传播的最为基本的途径,构成主义的传播的重要领域即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20世纪20年代,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在波兰讲学,深刻影响了波兰平面设计家亨利•波莱维(henrykberlewi).

波莱维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哲学和设计观念,史称“麦卡诺—法克图拉”(machano-fakturatheory)理论。这种事关设计和绘画的哲学性思考,其中心仍然在于重视画面与版面的理性化和利用几何构造原理进行创作和设计。波莱维的平面视觉语言带有明显的数学计算与几何合成的特征,显示出构成主义的艺术语汇的家族相似性质。波莱维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艺术语言传播史中的地位,然而他通过雷克拉玛•麦查诺(reklamamechano)广告公司的广告设计活动将构成主义的广告设计语言介绍给了整个波兰乃至东欧。雷克拉玛•麦查诺广告公司的艺术与设计追求是相当自觉的,公司的设计家群体声称:广告的风格和广告费用的决策一样,都严格服膺于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普适性的现代经济法则。商业广告应该最终打破和消灭艺术家和现代社会之间的隔阂,这是广告的重要的文化功能。在此,我们深刻地感知《构成主义宣言》所表述的内容、所显现的设计文化观念至今都是发人深省的,因为它揭示了广告设计现代性质的基本内涵:其一,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从属于艺术表现的风格让位于现代经济和商业运作的基本要求;其二,现代商业广告无不具备现代艺术的表现性质,被赋予反思人类艺术性质的社会文化功能.

就艺术概念而言,贡布里希(e•h•gombrich)曾经有过这样经典的哲学性表述,他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艺术家,以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的形状;现在一些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

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艺术这个名称所指称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2]

四广告设计的文化功能

恰恰在于它再次向人们提出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艺术文化人类学命题:什么是艺术。形而上学的艺术概念来自启蒙主义之后艺术的“审美化”过程,其标志是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的“美的艺术”的概念的确立。这一思想与哲学上的有关艺术的形而上学的定位活动不仅使艺术有了审美和纯粹的唯美内涵和能指意义上的种概念,而且也衍生出视觉艺术(artideldisegns)[3]390这样诉诸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艺术属概念,这里视觉艺术特指架上绘画和雕塑艺术.

然而,工业革命之后,基于现代商业宣传需要的商业美术和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却以现代传播媒体的传播力量,以现代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成熟的机械复制特征占据了现代人类视觉环境的主要空间。一方面,它(现代广告)成为现代社会形态下艺术语汇与平面设计视觉形态的交叉地带,成为现代艺术探索和实验以及应运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现代广告又是大众媒体覆盖之下社会大众获得视觉信息和艺术语言体验的重要来源,往往成为视觉习惯和视觉教育的第一范本。那么,形而上学的诉诸唯美的纯艺术概念就要反思广告的介入或者面临解构的威胁。广告设计的设计主体大量来自于现代艺术的先驱或者在艺术语言的承继方面大量接受现代艺术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这些设计前驱又不约而同地认识到现代广告的现代性质恰恰在于服务于现代商业视觉传达和商业信息传播的经济需求。现代广告毋宁说又是现代市场体系和社会化大生产技术体系的产物.

由此,广告设计似乎使艺术的概念回归到古希腊以来“技”“道”未分、混沌初开的历史状态,即古希腊所秉持的那种涵盖一切技艺(医疗、种植、采矿、农业甚至战争)在内的实用技巧(usefulskills)。[3]382当代西方著名科学主义美学家托马斯•芒罗提出所谓“走向科学的美学”,其题旨就在于重新考虑当代技术条件对启蒙主义艺术观念的冲击和解构,并进而指出未来关于艺术的美学反思应注意“抛弃那些把审美的艺术和实践的艺术、优美的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尖锐的对立起来的艺术观。承认这两种艺术类型永远的混通。”在预测西方美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时,托马斯•芒罗指出其中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对实用的、工具的、功能的艺术的巨大兴趣”[4]56。所以,以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诸艺术流派为代表的现代艺术与广告设计的合流,使得现代广告成为沟通艺术与现代社会的桥梁,使得现代广告成为大众视觉经验获得的重要范本,也使得广告文本成为诠释和解构形而上学艺术概念的重要砝码。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由此发生,而且成为现代广告文化批评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始.

总的来看,发生在俄国与荷兰的前卫艺术探索与实验给现代设计赋予了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改良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普及的文化功能,是现代主义艺术精神和视觉探索的继续与深化。前者是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的价值诉求,后者是一种艺术语汇的现实建构;前者奠定了现代设计现代性质的基本内涵,后者通过设计实践形塑了现代设计理性主义的形式特征。二者共同界定了现代设计的现代性质。这个现代转折的过程在后继的包豪斯为中心的设计探索中达到了理性的极端.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科技部”、“科技频道”、“科技报道”、“科技时代”、“科技资讯网”、“科技论文”……浏览报纸、书刊、网络、电视,大都可以见到或听到诸如“科技××”之类的语汇,大多数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也没有感觉有何不妥。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科技”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词,一个如同那些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千千万万个名词一样的词。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这个观点:“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便叫法,是为方便起见使用的一个简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不可否认,使用简称可以使语言在表达上更简洁、更方便。比如我们用“化肥”指代“化学肥料”,用“环艺”指代“环境艺术”,用“书装”指代“书籍装帧”,用“中专”指代“中等专业学校”……虽然字数大大减少了,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原词语表述意义的认知.

但是如果因为简称的使用误导了人们对原有词汇含义的理解,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的混乱,那么这个简称就是无益的,应该被摒弃。而“科技”就是这类词汇。事实上,“科技”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在其他语言中是找不到所能与之相对应的单词的。在中国,长期以来这个词一直涵盖了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并被广泛使用,以至于多数中国人误认为“科学”与“技术”是同义词,完全指的是同一个范畴,搞不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时至今日,我们已很难考证究竟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富有创造性地首先使用了“科技”这个“词”去指代“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词汇。毫无疑问,科学和技术确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它们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属性。科学是获得知识的活动及其这种活动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综合利用知识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科学与技术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科学的成果是理论,如报告、论文、著作等,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所以也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所谓的利益。而技术的成果形式是物质形态,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其体现出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和效益。美学家李泽厚曾说中国人素有“实用理性”倾向,重“有用之用”轻“无用之用”,重“学以致用”轻“学以致知”。也许正因为此,在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才形成了重实用轻理论的格局和思维模式.

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时代背景今天,科学精神的缺失,重技术轻科学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大学是文化传统的产物,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前的东西可以一直影响后来的东西。每所大学都有其秉承的办学方针和理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因为国家命运的震荡,中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变革,这其中有主动的改变也有无奈的抉择。究竟有多少高校能不被社会的风向标左右而矢志不渝地坚持科学的办学路线?我们很难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功利思想已经对高校的办学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扩张之路。对于仅有数十年历史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其发展历程颇具戏剧性,走过了一段令人咋舌的兴盛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初具雏形的当代设计艺术被美术界称之为商业美术,传统美术界对这个新成员不屑一顾,将其以“非纯艺”之名排斥在美术的主流之外。被冠以“商业美术”之名的艺术设计似乎周身都散发着铜臭气,岂能与纯艺术相提并论?更是不配进入“艺术”之大雅之堂。但是仅仅过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起初遍遭鄙视的艺术设计竟然变成了香饽饽。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专业实用性强、毕业生供不应求、收入高都彰显了这个新兴学科的优势。对于开办新专业来说,民众的追捧固然重要,但对学校有利才是决定性因素。设计专业较一般专业高出近一倍的学费无疑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收益,于是各大高校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在不菲的学费收入的巨大磁力吸引下一哄而上办起了艺术设计专业。放眼望去,从中专到一本,从地方所属高校到中央直属高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争先恐后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唯恐动作慢了,这块大蛋糕被别人独霸了去.

这股设计教育的办学热充分暴露出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中的功利追求。事实上,各学校在随后的设计教育教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功利主义和着眼于小团体的功利思想更是严重影响了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办学中的功利性

当前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国家战略被提出来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必须实事求是地按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功利性王晓予名,不惜花费重金,有的甚至不惜卖房子卖地给孩子请老师,请人发短信,造成参赛选手家庭沉重的负担。因此,应重新审视评价的方式方法,使活动健康发展。否则,将影响“草根文化”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对普通百姓来说,电视不仅是一个和外界联系的窗口,也担任了生活调味品的角色,给了人们的生活无限的精彩。我国的大众传媒正在进入大众文化时代。争取更多的受众,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工作者的一个方向。在丰富的电视节目面前,在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面前,普通百姓成了电视的忠实观众,也把电视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很多百姓来讲,家里的电视机就像家里的一个成员一样,有人在的时间,就有它的声音和图像.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电视人来说,应该充分挖掘“草根文化”,教育群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照科学规律老老实实办事。这同样对高等院校的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从本源上来看,功利主义是实用主义的一个基本内容,是现实世界中允许并值得提倡的一种思想理论和行为方式。功利主义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和一定的制约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产生实效。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不可能不讲功利,功利主义是促使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但绝不能过分追求功利。教育的功利性就是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这是教育急功近利的最直接表现。高校办学中的功利性必然带来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自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设计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专业门类还是招生规模都呈现井喷式增长。不能否认,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及快速发展有其必然性,是社会大环境所致。比如专业起步晚底子薄,初期受美院一些原有学科知识结构、专业招生人数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招生规模很小,加之还要经历4年的培养期,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远远不能与改革开放后快速复兴的经济形势相适应。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社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旺盛,人才缺口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专业院校开办适合的专业方向并适当增加招生人数,以期在短期内快速补充人才也是合情合理、切实可行的,是符合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改革的初衷的。但是如果因急于求成而违背客观规律、三步并作两步走,遍地开花,以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为借口,人人都站在自己的小团体角度考虑问题,竞相开设同一专业,就必然会造成决策的盲目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曾经对艺术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多综合性院校原本都是没有美术系的(或者艺术系)。可以想象,当艺术设计的办学热潮风起云涌之时,从学校层面上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出台一个完善的院系建制规划,毕竟从零开始创建一个带有若干专业的系不是件容易操作的事,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这不仅牵涉到编制、经费、办学场地的兴建等诸多实际问题的论证,而且还需要层层请示、汇报、申请、批复。即便一切都很顺利,接下来的师资引进、设备购置、招生计划上报、教学大纲的制定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个两三年是很难有眉目的。等到这一切都筹备好了,谁能保证艺术设计的招生热还能否继续存在?新建一个系对学校来说无疑是件大事,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运行周期长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然而谁都知道,机会之所以被称之为机会并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抢占先机是关键!所以在校方踌躇不前时很多院系就打起了短平快,利用本院系已有的学科背景积极申请、争相开设相关的设计专业或方向,上专业慢就先上方向。总之,怎样做能快招生多招生就怎样操作。于是就出现了在一所学校同时有若干个院系都招收设计类学生的怪现象,好像艺术设计专业被分割了一样。比如说,机械学院依托其原有的工业设计系开设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是比较容易的;材料学院因为已有包装材料系,所以再申请开设包装设计方向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建筑系招收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艺术生就更是合情合理的了;按此路数,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广告系里增设广告艺术设计方向也是名正言顺的……如此一来,院系高兴,招生人数、收入都有了增加;学校也满意,院系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创造条件,迎合市场需求积极主动上新专业、拓宽办学口径不是很好吗?考生也高兴,突然之间就增加了这么多的上学机会能不是件好事吗?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让学校、院系和考生都能受益的万全之策啊!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相信每一位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的人都能看清楚:这完全是一种基于投机心理的功利主义的办学方式。高校设计专业数十年的无序发展、各自为阵,割裂了艺术设计各门类各方向之间的联系,基础课师资的重复引进、设备机房的重复购置与低使用率、基于理工科学院背景的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偏离、所处院系艺术专业学术气氛的缺失、孤立于大艺术设计平台的课程设置单一狭隘,学生眼界不开阔,更接触不到广博的大美术思想。教学中的“因人设课”、“随机应变”,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是先招生,再四处招聘教师的现象,也不乏实例.

同时,设计教育中的重技术轻文化现象也非常严重。艺术教育,不论是绘画还是设计都离不开审美文化的教育,而依托于非艺术院系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根本不具备这种人文环境,因此教学只能仅仅局限于设计技能的培养。思想上不重视,客观条件也不具备,自然更是无从考虑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是包含很多专业方向的综合学科,是基于美术大平台、集审美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创造性活动,这种从小团体利益出发的功利主义办学方式最终伤害的是设计教育本身.

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科学规律,一个新专业的开设更是如此。艺术设计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跟社会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一所综合性大学设立美术系或艺术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对于已经拥有美术系的学校在拟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定适合的专业方向.

在选择专业方向上要深入调研,反复论证,不仅要从已开办此方向的兄弟院校获取直接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需求情况和学院的专业结构、师资情况、设备资金投入等综合因素做出全面的评估后再做决定,切不可求大求全。做精一个好专业就等于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专业设置可以由少及多,逐步健全。至于招生规模,更是要本着科学的和负责的态度量力而为.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缺少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仅仅是迎合市场的跟风行为.

或者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为了体现学校专业种类齐全而不顾实际办学条件的限制,不考虑地域特性、无视学科基础、不计师资匮乏,多头并进盲目上专业,搞大而全,目的就是多招生多挣钱,完全背离了教育的道德底线。以至于学生进校后迫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都无法正常进行,只能用修订教学大纲的手段勉强应付教学。这都是无视科学发展观的小团体功利思想在作怪。当下,影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障碍就在于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和教育方法上的工具主义,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丁长青:《科学技术学》,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