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态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8:45

宏观经济态势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并不是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的。从经济增长率波动1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来考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三次上升与回落的波动过程

第一次上升是1982―1984年。GDp增长率从1981年5.2%的低谷,上升到1984年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

第一次回落是1985-1990年。GDp增长率从1984年15.2%的高峰,回落到1990年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6年。

第二次上升是1991―1992年。GDp增长率从1990年3.8%的低谷,上升到1992年14.2%的高峰,上升了10.4个百分点。

第二次回落是1993―1999年。GDp增长率从1992年14.2%的高峰,回落到1999年7.6%的低谷,回落了6.6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7年。

第三次上升是2000―2007年。

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

第三次回落是2008―2015年。GDp增长率从2007年14.2%的高峰,回落到2015年7%的低谷,回落7.2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8年。

我们看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的显著特点是,我国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中,是上述三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

“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走势的四种可能性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大约有四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一路下行。由7%降到6.5%,到2020年降到6%或更低,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宏观调控不再守下限和保下限,而是使下限不断下移。

第二种可能性,一路走平。在7%左右一路走平。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继续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

第三种可能性,重返10%以上的高增长。其政策含义是强刺激。但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第四种可能性,遵循经济波动规律,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之间正常波动。这一预测的政策含义,是以合理区间的中线为基础,该回升时就回升,但要把握好回升的幅度;该下降时就下降,也要把握好下降的幅度。

笔者主张要争取以上第四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容易。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也有人将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一,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到2020年,将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难以实现。其二,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到2020年,将使GDp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面临风险,特别是将会严重影响市场预期和企业投资。其三,经济增速若一路下行,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进而导致需要财政支持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改革措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扩大、收入差距的调节等,都会受到影响。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不要把新常态泛化、娱乐化,更不要把一些“异常态”“非常态”的现象也都说成是“新常态”。有人说“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其增长速度会下台阶,这是客观规律”,这种说法没错。但如果说这个“下台阶”一定是“大幅度”下台阶,或一定是长时间一路下行,这种说法则不是客观规律。特别是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使经济增速一路下行。

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适度回升积蓄力量

我们不能仅就短期宏观调控的力度问题去争论,不能仅就宏观调控是该松还是该紧、是微刺激还是强刺激去争论。同时,也不是靠简政放权、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所能解决的,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和下滑惯性,

宏观经济态势篇2

关键词:乘数加速器;宏观经济学;新疆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5003

0引言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2012年的经济普查中,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05.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比17.6%,第二产业占比46.4%,第三产业占比4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796元,其中最终消费为4,262.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158.78亿元,政府支出为1,891.84亿元,按照三个产业划分,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20.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481.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03.18亿元,在全国各省区排名中,位于第14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总体的经济形势良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本人将利用萨缪尔森乘数加速器模型来计算新疆三个部门经济的宏观态势。

1乘数加速器原理介绍

1.1乘数原理

乘数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于1931年首先提出。1936年,凯恩斯在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提出乘数原理,具体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机理。依据凯恩斯的观点,所谓投资乘数,指的是投资支出的变动所引致的总需求进而国民收入的变动数量。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则会引起收入以倍数的方式减少。

1.2加速数原理

加速数原理说明的是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所谓加速数,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单位产量(或消费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投资增加的数量。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则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起对资本需求的增加,投资于是相应地增加。显然,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资本投入越多,亦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收入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越大。实际上,引致投资不仅取决于既有的收入水平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且也是预期收入变动量的函数。因此市场预期对引致投资的影响不可低估。

尽管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加速数的概念,但凯恩斯只对乘数原理作过充分的论述,其分析并未涉及加速数原理。后来,汉森和萨缪尔森将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结合起来,并认定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造成国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3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基本思想

秉承凯恩斯的思想,乘数-加速数原理认为,总需求的变动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关键性因素;当总需求的发生变动的时候,起到根本性作用的是投资额度变动和人们对于未来预期的调整。基本过程就是这样的:当投资发生变动的时候,由于拉动作用,会带动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反过来,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又会作用于投资。遵循这样的周期循环,国民经济也会跟着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但是因为社会总需求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例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规律的制约。其中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不断的增加,消费者从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不断递减的。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在以上三种因素的作用下,总需要必然会下降,所以这必然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收入增速的下降的变化,在市场中必然导致社会上预期的恶化,致使社会上投资的降低。投资的减少又会经由乘数的作用使得国民收入的增速进一步地降低。如此情况下,在这样的作用下,国民收入将进入衰退状态,在衰退一定的时间以后,经济社会会逐步的好转,继而进入繁荣,完成一个周期。

但是凯恩斯学派却认为,由于乘数原理与加速数原理的共同作用下,在一定条件下会自发造成国民经济由繁荣到衰退,转而又由衰退到繁荣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市场机制本身也就不可能消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这就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以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萨缪尔森在1939年发表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一文中,将时间因素引入总量方程中,在不改变原有方程基本含义的情况下,得到了动态化的凯恩斯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期的经济波动问题。

下面是模型的具体形式:

Yt=Ct+it+Gt(1)

Ct=α+bYt-1,α≥0,0

it=q+k(Ct-Ct-1),k>0(3)

其中,Y(t)表示第t期的国民收入,C(t)表示第t期的国民消费,i(t)表示第t期国民投资,G(t)表示第t期的国民政府支出。

方程1实际上是产品市场的均衡公式,它表明第t期的国民收入(即总支出)等于当期消费、当期投资与当期政府支出之和。

方程2为长期消费函数,它表明本期消费是上一期收入的线性函数,其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

方程3反映投资与消费增量的关系,从而间接反映投资与国民收入增量的关系。其中,k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也就是加速数。如果加速数k为大于1的常数,那么资本存量所需要的增加必须超过产量的增加。

3乘数――加速数模型的控制论分析

如果将方程(2)、(3)代入方程(1),可以得到模型的输入――输出表达式a:

Yt-(1+k)bYt-1+kbYt-2=Gt+a+q

将a式转化成状态空间模型为

x(t+1)=b1b

k(b-1)1kbx(t)+b

kbu(t)+110

k11w(t)y(t)=(1,1)x(t)+u(t)

其中上式x(t+1)为状态方程,式y(t)为输出方程,x(t)=(x1(t),x2(t))t为状态向量,w(t)=(a,q)t称为参考输入或者干扰输入。

4计算态势的理论依据

首先,求状态方程对应的齐次方程x(t+1)=b1b

-(1-b)k1kbx(t)的通解。

齐次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所对应的判别式为

Δ=(1+k)2b2-4kb=b[(1+k)2-4k]

(1)Δ>0或b>4k1(1+k)2,特征方程有两个实根,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xc(t)=c1λ1tα1+c2λt2α2=c1λt1b

λ1-b+c2λt2b

λ2-b

(2)Δ=0或b=4k1(1+k)2时,方程有一个同特征根,可求出两个解,x1(t),x2(t)线性无关,故其通解为

xc(t)=c1x1(t)+c2x2(t)

(3)Δ

xc(t)=c1x1(t)+c2x2(t)

下面来求状态方程的特解。为此,设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为α,0

把上式代入状态方程,得

x(t+1)=ax(t)+B(1+α)G0+e

设上式有特解(t),其中ζ,η将(t)代入方程,求得状态方程的解为

(t)=bG0(1+α)t1(1+α)2-(1+k)b(1+α)+kb1+α

αk+111-bα+bq

(1-b)q

5实证分析

5.1数据说明

宏观经济态势篇3

 

1、景气的概念

 

景气,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所谓景气,则是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所谓不景气,则是指经济萧条、衰退、下降。

 

景气状况,是指工业经济运行所处的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即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的程度,或经济萧条、衰退、下降的程度。

 

2、企业景气调查的概念

 

企业景气调查(BusinessSurvey),也称为经济周期调查或短期经济观测调查,它是以企业家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现状的定性判断、及对未来经济景气状况变动预期的一种统计调查。也就是调查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

 

3、企业景气调查方法

 

企业景气调查方法,是指企业景气调查与景气分析方法的概括和综合,它是通过企业景气调查定期取得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以此编制景气指数,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而预测经济发展变动趋势。

 

4、企业景气调查的内容

 

(i)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2)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3)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问题判断

 

(4)企业家的建议和要求

 

5、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

 

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就是企业家,即应为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是因为:

 

第一,企业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的详细情况,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二,企业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走势和变化,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三,企业家了解和清楚市场需求,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预期,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作出正确决策;

 

第四,企业家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6、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频率

 

通常情况下,调查频率应以月度或季度调查为宜。这是因为:

 

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快,因而,这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定位和企业发展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以月度或季度调查是满足企业定位与发展的要求。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级政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三,企业家对月度或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较为准确可靠。

 

第四,满足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

 

二、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和特点

 

1、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

 

(1)基于经济现象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

 

在决定经济现象的诸因素中,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效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景气调查正是从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对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人手,经过科学地加工、整理,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2)描述经济活动的状态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的,是经常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从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征出发,把经济活动的状态抽象地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利用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定性预期。

 

(3)定性指标定量化

 

企业景气调查虽然是定性调查,即将经济活动的状态定性的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然后,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把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进行定量化,即通过对定性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以达到用数量来判断和预期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的目的。

 

2、企业景气调查的特点

 

(1)定性判断

 

定性判断,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之一,是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它是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定性判断的选择题目,由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上升、不变、下降”的这种主观定性判断。取得这些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后,经过数学的方法将其定量化,以达到判断当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之目的。

 

(2)前瞻性

 

前瞻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二,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以问卷的形式,由企业家主观定性预期选择。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将其定量化,来确定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趋势及程度。显然具有前瞻性。

 

(3)非强制性

 

非强制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三,也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的正确定性预期,就必须与企业家加强感情交流,使企业家真正了解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否则,其结果必然难以得到正确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结果,影响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降低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失去了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4)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和调查资料的及时、准确。通常,企业景气调查采取通过企业家的这种直接调查形式,来收集企业家对当前、未来的定性预期结果。

 

3、企业景气调查与常规统计的区别

 

(1)调查对象不同

 

常规统计的调查对象一般是企业的统计、会计人员,由他们来完成对企业进行的统计调查任务;而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则是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组织者和策划者。

 

(2)收集的信息的性质不同

 

常规统计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已经发生过的信息。不论所收集的主营业务收入、产品产量等生产指标,还是生产经营利润等效益指标,均为已经发生过的信息;而企业景气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信息。

 

因此,企业景气调查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时和将来时的信息。

 

三、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1、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

 

(1)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预期,对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走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是十分重要的。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进行短期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预测的方法、掌握和占有的资料。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以其调查内容的丰富,保证其资料的系统性;以其调查频率,保证其资料的连续性;以其调查对象,保证其资料的权威性;以其经济

 

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直接见面,保证其资料的客观性;以其定性的判断和预期,保证其资料的超前性。从而,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是进行短期经济预测的最好资料。

 

(3)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以正确判断和预期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为适时制定各种经济政策、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措施,降低经济波动的频率、减弱经济波动的幅度服务。

 

(4)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和法人实体。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发展变化、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了解市场及其需求,以正确的确定本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状态等。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为企业提供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确定投资方向等服务。

 

2、企业景气调查的作用

 

(1)描述现状及未来

 

根据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及预期结果,及时、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2)决策参考

 

根据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定性预期,描述经济运行的趋势和特点,这既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济决策、引导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3)经济研究

 

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编制景气指数,用以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及经济周期的频率、研究和预测经济波动和经济波动的幅度,以及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适时调整经济周期,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预测未来

 

运用企业景气调查资料,建立景气预测模型,用以进行经济预测和景气预测。包括确定当前经济及未来经济在经济周期中的位置、经济波动的幅度等。

 

四、景气指数的概念和数值表示方式

 

1、景气指数的概念

 

景气指数(BusinessSurveyindex),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所得到的企业家关于经济运行景气状况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的定量描述,用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景气状况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在抽象掉企业规模、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人数等企业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且又不考虑加权等特殊状态下,景气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插图~~~

 

显然,景气指数的数值区间为[1,-1]。

 

2、景气指数的经济意义

 

第一,当1≥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内;当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与不景气区间的结合部;当0>景气指数≥-1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不景气区间内;

 

第二,当景气指数上升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上升或得到改善,经济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景气指数不变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不变或基本不变,经济运行处于不变的状态;当景气指数下降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下降或转为恶化,经济运行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3、景气指数的数值表示形式

 

(1)以纯小数表示:在此表示形式下,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1,-1],0为临界值;

 

(2)以百分数[100%,-100%]或[100,-100]表示,0为临界值;

 

(3)以正数表示: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200,0],100为临界值。

宏观经济态势篇4

长期受到国际关系研究者关注的现象称为“均势”,在无政府状态下与市场进行类比是均势得以成立的基本假定。通过沃尔兹的研究,我们发现,构建一种没有政府状态下的秩序构造要建立在充分考虑有关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这和市场经济是非常接近的,国际政治系统在根本上是自发形成的,也是个人主义的。与国际结构一样,市场的建立与维护也根源于每个单元所遵守的自助原理。所以,每个单元的存在或消亡都取决于自己。这种理论利用无形的手来调配市场资源,把国际政治构造比作了自由竞争的市场,以达到整体均衡的目标。沃尔兹的理论假设有一条大概是这样的:只要系统的成分是相似的,那么各种领域当中都可以使用构造的含义。经过改正之后的某一特定领域的理论,同样可以适用在类似的领域中。

二、宏观经济学的适用价值

目前,西方学者已经达成共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可以综合在一起,两者只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同一种事物,并不是有分明的界限。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市场能够自动达到均衡的假设,这样,一些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就给均势理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于国际政治关系中理论机构与单元件的互动缺乏,导致无法完全否定宏观经济学的存在,但对宏观经济学理论还是有一部分的否定。在微观经济学中,由看不见的手协调而实现的自动均衡的原理,单纯强调逻辑推导,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市场实际。这个理论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已经进行了出色的论证,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起点,但绝对不是终点。在之后的微观经济学中,亚当•斯密也证明了这个假设。竞争关系下的平衡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很多,所以一些利己的市场主体行为,即使完全竞争也无法实现最好的均衡状态。还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国家也是可以理性行动的个体,所以国家的自助行为也同样可能造成平衡而无法确立。价格战会使得每个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由于这种情况,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是最好的政策。但沃尔兹并不承认这个观点,他认为外力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均势没有确立的原因。这一观点受到的冲击还来自宏观经济学给自动成立均衡带来的挑战。假设一般情况下,均衡的成立需要许多条件,那么沃尔兹没有看到的论点就可以被肯定,就可以将平衡的破坏与维护统一到一个层面上来。这样的研究方式对于已经被建立起来的结构现实主义层面的均势理论构成了挑战和补充。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于喜好,购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促销产品,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就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市场微观主体的大部分决定都是有一定的情感倾向的,并没有加入理性的思考,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国际政治生活中,国家进行调控对为关系经济学中的均衡是自动生成的进行了一定的批判,每个国家在作出重大决定时,都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考虑到自身的收入以及需求。

三、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都是独立的,这些独立的个体间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国际政治秩序想要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就要求每个国家都能够理性地掌握自己的行为,但这种结构并不能够长期存在。以上表明,市场中的平衡状态主要是依靠没有瑕疵的理性而达成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状态根本无法实现,虽然沃尔兹发现的理论并没有建立在每个国家理性的基础上,但是这个论点确是理性活动的基础,是达到市场平衡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有力的干预,市场就很难实现均衡。在个体与群体有严格的冲突时,这种理性的成立就会有严格的约束条件。由此可见,沃尔兹对均衡达成条件的认识,并不能彻底排除宏观经济学。所以,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并没有完全分隔开,宏观分析的方法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宏观经济学要就事论事,要建立均衡的形态,就需要有完全的理性。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理论为均势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并使其吸引力增强。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沃尔兹提出的理论拓展了理论的视野,具有不能完全证明的部分,对宏观经济学的适用也应当区分条件和场合,而不能将其一概排除。

四、结语

宏观经济态势篇5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战略的部署和实施,主要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从长远、平衡的角度进行考量,以此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问题发展,并且促进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目标得以尽快实现。关注我国对于市场经济的宏观挑调整政策,希望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对经济总量的控制与部署,实现对国民经济水平的调整,在人均收入提升的同时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经济体制的完善,从一定角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形势得以实现。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对我国社会经济新常态现状的分析展望未来,考量到目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宏观调控的角度去实现经济运行政策的革新,进而完善我国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体制。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

1.新常态经济发展存在风险隐患。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进行分析,目前还需要关注到发展政策体系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新常态政策与传统经济体制还存在需要交融和革新的问题,关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运营的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如何维护社会需求与供应量的平衡,就需要关注到资本价值的转变与发展问题。在传统经济粗狂的运作模式之下进行细致的转变和革新,必然存在风险的隐患与实际经济政策的转变矛盾,这也是社会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采取经济新常态的制度体系和政策,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过度情况,这种经济制度上的转变影响了实际的市场价值,可能出现的经济收益下滑以及模式调整差异,都属于风险隐患的内容之一。2.后发型经济优势存在阻碍发展因素。在传统经济运营的基础之上进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转变,会面对很多问题,但是后发型的经济体制也保有相对的发展优势,如何正确的看待经济的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具备优势的同时就具有影响和阻碍因素,根据后发型经济体制优势进行阻碍因素的分析和观察,将发展和提升的脚步放慢也是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驱动是形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因素,但是将传统经济类型进行革新也需要时间和动力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只有保证了经济政策深入的融合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才能够确保经济收益得到提升。如果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相关的内容,就会导致实际的经济转型工作不彻底,这也是经济发展优势中存在的阻碍因素。3.宏观经济趋势影响平衡可持续发展。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对于实际的市场经济细节发展认识不够清晰,很多具体的工作实施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就会出现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也会影响实际的产业发展。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急需要解决和完善的经济体系问题。宏观的经济政策调整能够解决主体经济认知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具体转变作用还存在缓慢的过程。平衡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系部署,需要具体的认知内容。其中,物价的调度存在失衡的问题,国民对经济收入寿命也不能长久的维持平衡与增长,就业的实际情况与产业的发展不能够等到平衡,都是影响的重要因素。4.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定社会发展。中国经济新常态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扶持作用,但是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因此也决定这项工作的实践是非常漫长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人均收入价值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合理的调整与部署都是经济新常态政策未来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提升社会生产水平的关键,因此,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具有深远意义和市场经济影响价值的,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在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此促进未来我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的实施[4]。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1.提升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就是进行经济新常态政策的计划投入与具体实施,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到政策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内容,关注到政策取向的相关问题,保障提升相对的工作质量,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传统的经济运作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单纯的从政策和经济模式的数量上进行调整,远远不足以实现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因此,需要从政策实施的质量入手,关注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注意科学的避让也是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2.改革是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重要工作内容。改革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运作体系,通过完善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内容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完善并积极的落实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调整,在市场发展的前期进行社会经济资本的融入,能够保障营造良好市场经济氛围的目的,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现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发展。完善社会的保障制度,通过一个良好的社会体系进行市场经济的推动与发展,才能够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并积极的落实具体战略方针的实施工作。通过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合理的调整了社会就业岗位的布局,对劳动力人员进行相关的职能调整,为社会大众安排科学、合理的就业岗位,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完善和优化的政策制度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内容。通过对我国新常态形式的经济体制进行分析,从新常态经济发展存在风险隐患入手,关注到后发型经济优势存在阻碍发展因素,希望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趋势影响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分析新常态中国经济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及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和路径。另外,本次研究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进行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相关的理念依据,促进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我国新形势发展环境下的经济新常态宏观调控涉及到相关内容,主要是提升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改革是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发展等。完善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相关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李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1:7-12.

[2]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3]李静,李文溥.走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学视角的述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2:116-128+158-159.

[4]祝宝良,闫敏.“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J].领导文萃,2015,11:7-22.

宏观经济态势篇6

关键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认识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学界的一个流行词。“新常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意思是指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不再可能恢复到危机前的高速增长状态,而会陷入长期低速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状态。国内学术界对“新常态”的提法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引入的,是指我国经济即将进入中高速增长状态。随后,这一概念被官方采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于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也使用了“新常态”的概念。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新常态,并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什么是新常态?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不同于以往的状态,即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二)新常态的时间节点和经济新常态的本质

新常态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我国GDp增速从2012年的7.8%下降到2014年的7.4%,再到2016年的6.7%,与改革开放前30年GDp每年10%的平均增长率相比落差较大。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经济新常态开始的时间节点应该是2012年左右。新常态经济的本质可以简单概括为:提质增效。具体来说就是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获得感”,稳定物价和就业率,且建立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如同在地方考察时指出的:“政府工作好坏要看普通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这意思是说新常态下的政府要更多关注基层、关注民生。

二、适应新常态

2017年我国GDp总量首超80万亿元,但是增长速度减低到6.9%,相较于以往的7%或以上,呈现下滑趋势,预计2018年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降为6.7%,引发“增长过缓”的担忧。加上外部环境恶化,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引发了人们对2018年及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担忧。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将出现明显减缓趋势。有迹象表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大体维持在6%-7%左右;调结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过去,驱动增长的主要是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主要是冶金、建材、化工、造船等产业。而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来自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则主要是汽车、3D新科技、新能源、金融、通信等产业。过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的优化,而在新常态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来自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的优化和技术水平提升;创新成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过去,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是低成本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大规模投资带来的规模经济。在新常态下,企业的竞争力则主要来自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跨国投资、全球化经营、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风险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大。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一时期也是矛盾多发、风险累积的时期。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中国而言,目前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政府刺激政策消化期、不稳定因素增多期的多重因素叠加阶段,使经济运行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宏观调控政策抉择难度明显加大;多种宏观组合政策会出现。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回落,各类风险重叠。虽然总体可以控制,但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要想彻底解决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先前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边际效果在逐渐下降,必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思路,有效防控各种风险突发。综合而言,新常态时期的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方式会从快速粗放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增长型转变,经济结构也由增量扩张为主向调整存量兼顾增量的阶段转变,经济发展的主体转向寻求新的增长点。

三、引领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要求对宏观政策做出实时调整。总体思路是必须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牢牢把握“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总格局,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将“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首先,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甚至一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整体上大而不强。2018年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是美国、日本、德国的40%左右,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制造业处于“工业3.0”(信息化)阶段,“工业4.0”还在示范。因此,党的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中高端领域做到创新引领”。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现代供应链、发展共享经济,努力培育新增长点。其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关键在于优化升级,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布局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优势突出、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强航空、高铁、公路、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之能够有效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再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在于人才。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目前高技术人才的缺乏是短板,因此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宏观调控新思路。经济进入新常态,追求效益增长和质量提升才是关键,随着经济高速增长30年,期望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已不太现实,适时的调低增速目标,更多关注就业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才更重要。不唯GDp论,是宏观调控目标的一大进步。不过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提供竞争激励,重启地方竞争,引导政府主动作为。还需要在增强正向激励上下功夫,特别是理顺中央地方权责关系,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定力,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相当一部分人陷入“速度焦虑”,开始怀疑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游说政府出台更大的刺激政策。其实,目前首要做到宏观调控的政策定力,保持基本稳定。其次,围绕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目标转变政策措施,把握好上下限。当经济运行接近下限时,政策的着力点是稳增长;当经济运行接近上限时,则注重防通胀;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就要实行定向调控,抓住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近年来,针对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央行实施了采取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审批倾向。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些举措体现了定向调控的政策取向。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保持宏观调控定力,不等于僵固不化、故步自封。小幅度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强刺激,而是灵活有效的预调微调。从2014年11月以来,政府连连颁布实施降息、降准、财政赤字规模增加等政策,导致一部分人认为宏观调控已经转向,形成了事实上的强扩张、双刺激。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坦言:“宏观调控没有转向,已出台的政策并非要让经济重回粗放式增长的老路,而是为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寻求更佳平衡。这恰恰是政策定力的体现”。综合而言,宏观调控有定力,也要有活力。在保持基本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深化改革

李克强总理指出:“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深化改革从顶层到底层已经形成了最大共识。由于改革可以在多个领域展开,而不同领域的改革对经济有不同的影响,有的改革措施刺激需求,有的增强供给,有的拉动投资,有的激励出口,所以深化改革有助于兼顾宏观调控的多个目标。同时通过改革可以强化市场力量,加强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无效供给。过去一段时间,政府重拳出击,改革举措频繁出台。比如行政审批项目的简化和下放,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3,简政放权有了新的突破。小微企业减免税、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上海自由贸易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增设广东、福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这些改革举措为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性基础。鉴于改革不仅涉及长远发展,也关乎短期经济增长,接下来,围绕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将成为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红利。

(一)新常态下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是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党的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基本要求是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做到相机微调,定向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创新有:1.革新宏观调控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要求,首次将宏观调控目标扩展为稳增长、扩就业、防风险、调结构、护环境,统筹各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2.创造性实施区间调控。放弃西方强刺激的调控模式,实施区间调控,确定经济增长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采取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精准调控等新举措。3.重构宏观调控政策新框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央行创新采用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力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流动性。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中间管控目标,对地方债务融资总额设定上限,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4.积极的财政政策更积极。调整财政政策方向,将过去由侧重政府投资转变为减税降负。通过减轻企业负担,保持经济发展后劲。2018年,国家降低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11%和17%各降低一个百分点,并将原来的三档并作两档,预计减轻企业税收负担1.1万亿元以上,极大释放市场活力。财政政策的投资方向也发生转变,更多是加大对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支持力度。此外,国家计划2018年全年发行1.3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二)新常态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新特点、新变化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对待和运用宏观调控上形成了不少新思路和新特点。第一,宏观调控从“点调控”转变为“合理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第二,从由经济形势恶化后被动调控到主动出击,进行前瞻性、预防性、导向性调控。第三,从用简单的一两种政策手段调控到综合应用复杂多样的“组合拳”手段进行调控。第四,从政策的“忽冷忽热”到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配合性和时效性,应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五,从“直接调控”、“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利用“市场机制调控”为主转变。宏观调控要尊重“市场决定论”。要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边界和范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范各种突发风险,实现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第六,从一国“单打独斗”的调控向与国际社会联动协作调控转变。第七,从单纯追求GDp高增长调控向GDp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环境等综合、全面发展与提升调控转变。第八,从促进国民经济非均衡发展转向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包括体制结构:国有与非国有、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等关系的调节与处理;还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增长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及素质结构等。第九,从用几种简单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调控向科学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政策手段、行政手段来引导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十,宏观调控要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逐步边缘化向回归本位转变。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呼吁《资本论》回归,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事实上的回归。宏观调控要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第十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反腐进行到底,净化宏观调控的政治与经济生态环境,促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扩展,促进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俊伟.“新常态”下如何完善宏观调控[n].中国经济时报,2015.2.9

2.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3.张晓晶.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5(4)

宏观经济态势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经济管理经济走向

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1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6%,其中3月份进出口增幅出现双降。近期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严峻复杂,但机电产品进口和部分高端制造品出口增速大幅超过整体水平,显示我国外贸比较优势转换的进程正在加快。

2015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5.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3.15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其中,出口下降14.6%;进口下降12.3%。从出口方面看,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订单有所减少,是近期出口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此外,劳动力、融资、汇率、环保等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被削弱也制约了出口增长。

2014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动荡不已,大国的博弈渐趋激烈,大国对抗火花四溅,对世界经济确实有很大影响。由于世界经济没有大的好转,同时我国正处于比较优势转换阶段。因此,不应对短期内外贸进出口出现大的好转抱有过高期待。今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管理的应该主要放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来,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

二、采取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逻辑就是大基调,大转折,既要深刻认识它,还要积极引导它。新常态必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常态、新机遇、新思维、新发展这一年引领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打开稳增长的政策工具箱

国家主席上今年博鳌论坛上发表主题讲话时曾经讲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政策工具多。国务院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也曾经提到,国家近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所以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换句话说,新一轮投资即将展开,今年以来,可以将围绕“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6大领域消费工程”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充实项目库,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机制。以“一带一路”举例说明,“一带一路”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管理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方面如何理解“一带一路”?这是第一个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体系的建立,新的亚洲地区经济体系的建立,促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所以说“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的经济战略,又是政治外交战略。

(二)稳增长政策加码

2015年3月30日下午,央行、住建部与银监会了《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降低了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同时财政部也在官网公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降低二手房交易营业税。

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当前金融市场化、金融创新加速背景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大制度推进。

除此之外,国家还有一系列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此处不一一列举。但总而言之,宏观经济政策不外乎主有四个主要目标,即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各方面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我国涉及相关领域要以“盘存量、控增量、提效率”为着眼点,加大各方面政策创新力度,提高政策效率,在“短期与长期”、“周期与结构”、“风险与效率”之间取得平衡的关键。尽管世界经济出现分化,目前各国都在努力改善自身经济发展环境。我国也是如此,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今年将继续蓬勃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实施,这些都是促进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利因素。

三、结语

正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关键。所以并不是说今年经济增长略微放缓,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重要了,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目前宏观调控还有很多手段可以应用。我们正在协同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利化解部分遇到的问题,在“新常态”我们面临许多困难,但越是困难,越意味着机遇多,解决每一个困难都是一个新的机遇,新的成功。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财政局)

参考文献

[1]郎丽华,张连城.中国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1).

[2]张连城.未来几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与经济政策取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3]王静.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基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宏观经济态势篇8

当前我国经济宏观调控面临着市场化、信息化、虚拟化、全球化、资源紧约束、经济目标多元化等多重挑战,国民经济调控能力建设已成为重大急迫课题。建设和谐经济与社会秩序,需要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目的性,强化对经济信息的准确掌控能力,增进中央调控的权威性,发育政策实施的中间组织,把握调控政策的主动性。

关键词:宏观调控能力建设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后发国家要在既有国际竞争秩序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规划组织和领导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就构成了我国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我国而言,宏观调控能力就是紧紧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国际合作措施,保证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均衡,保持国民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稳健运行的综合掌控能力。

今后15-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以科学发展观基础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党执政兴国能力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而且,通过宏观调控能力建设,有助于根除体制转轨阶段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建设与发展信心。因此,研究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宏观调控能力建设面临着历史性的新挑战

2003年以来的本轮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与结构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与改革开放以来前几轮的宏观调控相比,当前的宏观调控能力建设面临着一系列历史阶段性的新挑战:

其一是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挑战。众所周知,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市场机制正日益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并成熟运转,同时传统管制经济的机制在逐步推出,在此背景下,同时出现了诸多“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宏观调控时常面临两难选择。

其二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模式正产生深刻的长远影响,经济信息数量随之剧增,但其中不乏一些严重失真的信息,这些失真信息传播开来很可能会冲击市场经济秩序,甚至衍生出无法控制的消极经济“蝴蝶”效应。全面、准确、快速国民经济运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在宏观调控能力建设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其三是我国经济的虚拟化的挑战。纵观当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股票交易、债券市场、期货交易、外汇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虚拟经济及房地产半虚拟经济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与2005年GDp相比,我国股票市值占GDp达到57%,但是以市场实际可交易的流通市值看,这一比值仅仅为14%。专家估计,当前美国的虚拟经济规模是中国的20倍以上,日本的虚拟经济规模也比中国大18倍,这说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空,。但虚拟经济运行具有其独特规律。毋须置疑,我国政府在调控实体经济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做法,但在调控宏观虚拟经济方面总体来看仍然处于探索学习阶段。

其四是资源、生态状况和环境日益恶化的挑战。当前,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已大多难以完全由国内供应,相当一部分重要自然资源有赖于国际贸易,同时因改革深化各级政府直接调拨资源的能力受限增多,而且,随着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持、恢复和改善面临着空前大的压力。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面临着尖锐的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利益矛盾压力。

其五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产业分工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预见,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仍将继续扩展,相关的国际经济规范和其它国家的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必然对我国的宏观调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互动效应带来了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出台时机、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我国的宏观调控势必要和相应的政治外交、国际协调结合起来。

其六是和谐社会目标多元化的挑战。和谐社会是我国中长期战略目标,它囊括了社会、经济、政治、地区、自然生态等多层面的和谐内涵,其目标是多元性的,这就使我国宏观调控已经远远地超过经济总量调控的范围,肩负着调整各项失衡的重任,要求宏观调控在重点关注经济层面目标的同时,还必须顾及它层面的要求。

二、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

1.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强化其根本的目的性

“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党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总体要求,一切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宏观调控能力建设必须时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切身利益为归宿,尤其是要避免使宏观调控变成某些少数特殊经济利益集团的工具,损害社会弱势大众的基本利益。

2.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经济信息的及时统计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增加宏观调控的精确性。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已难以独自承担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工作,一些重要统计信息不够准确、完整,个别指标与实际情况相比甚至出现严重偏差,必须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与社会统计体系改革,整合工商、税务、海关、金融、行业主管、司法等部门经济类信息,引进有关国际组织、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等第三方信息补充、完善。要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必要的财力投入,持续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基础经济信息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能力,鼓励各种行业经济组织积极从事行业国内外信息搜集、整理工作,鼓励社会公益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3.积极研究和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职能,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权威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日趋紧密互动,宏观控制政策的研究、制定、落实需要政府越来越多的部门配合,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政出多门,不利于向市场和产业界发出统一的调控信号,造成某些地区或某些产业领域执行困惑,为此,有必要研究和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职能,尤其是金融等虚拟经济管理部门职能,建议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统一宏观调控政策,各有关部门贯彻实施,社会中介组织、媒体、公众监督反馈,增强宏观调控的权威性。

4.进一步加强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出适用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的逻辑模型,增强宏观调控的可预见性。

政府现有的宏观经济参谋管理部门,对已往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施做出了众所周知的重大贡献,这些部门与宏观调控决策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对国家宏观政策理解全面准确,尤其是在研究国有经济方面占有很多优势资源。但随着非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也急需一批官办的或官民合办的或者自愿合作的民间专业研究机构成长壮大,它们既可以反映非公有经济的真实情况和补充现有宏观经济参谋管理部门工作,也可以为宏观决策部门提供新的政策视角。另外,还必须加强虚拟经济成长与发展研究。只有建立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的宏观决策模型,才能增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也才能增强产业界对宏观调控的可预期性,尽量消除过多的市场波动引起的经济秩序混乱状况和社会经济资源浪费情况。

5.进一步推行上下互动、区域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国民经济与社会规划编制机制,尽快制定出覆盖所有国土的功能综合规划,促经济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增强宏观调控的规范引导性。

为了更高效地引导各类经济资源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即在制定全国范围内的国土功能规划,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将国家宏观调控最高决策部门由目前的单个产业政策制定甚至单个项目审批的中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增强宏观调控的宏观指导性。

6.进一步强化具有社会公益性政策传导工具组织发育成长和职能拓展,增强调控的主动性、可逆行和执行力。

市场机制优势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如信用评估机构、行业协会、学会、产业合作联合体等行业组织,这些中介机构的建立、成长和运作,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理性有序市场竞争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制订和执行,将这些中介组织视同宏观调控的传导工具,无疑可以强化宏观调控的主动性、间接性和可逆性,同时也提高宏观调控的执行力。当前此类组织成长急需破除过多的官办性质,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尽量恢复其应有的民间公益性和自组织性。

7.进一步加强全球和地区经济合作,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

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性和地区性经济的重要部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赖于在全球及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分工。积极参与全球性和地区性各种经济合作组织事务,不但有利于国际经济规范的中国化,而且也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地区化。主动参与合作,既可以减少外部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也可以减轻我国宏观调控对有关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保证相对和谐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凯主编,《”十一五”战略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林毅夫,2007,《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期

3.课题组,2006,《2006-2007年经济运行基本态势、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1期

4.韩文秀,2006,《改善宏观调控需要提高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1期

5.王力,张跃文,2006,《金融综合经营、金融体系功能与经济增长》,《财贸经济》2006年第8期

6.王爱俭,陈杰,2006,《中国虚拟经济适度性研究》,《财贸经济》2006年第8期

7.李永友,周达军,2007,《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机制的权衡与完善》,《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宏观经济态势篇9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各自反映着国民经济不同特点。其中,宏观经济反应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态,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前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宏观经济在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否能引导社会整体向上向前发展惹人注目,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仅受到来自国内国外自然社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发展过程呈现剧烈波动,因此对宏观经济的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处于探索阶段,进行宏观经济预警条件有限;改革开放到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阶段,宏观经济预警也处于萌芽状态;在我国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宏观经济预警,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预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宏观经济预警的范围逐步扩大,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实时监测经济运行动态的迫切要求。下表为建国以来宏观经济预警发展状态。

表一1960-2016年经济监测运行动态

二、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一)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增长率忽上忽下是不可避免,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常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波动。短期的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本身具有的不稳定性就决定了进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必要性。

2.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导致经济运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出现失控的状况,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时期,而高速增长的经济更容易出现波动,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着速度,也要求着质量。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将会逐步提高.这使得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微观经济的走势,为了使宏观经济能与微观经济有效配合,互相推动,对于宏观经济的监测预警必不可少。

4.随着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已经走过了初级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制约经济、几大部类经济的历程,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向有机的、复杂的经济系统发展,绝非几个简单数据就可以说清楚的了,宏观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分析水平的客观要求刺激着经济监测预警的成长。

(二)构建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指标的选取在整个体系的构建中是最基础的部分,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下,指标的选取各有千秋,宏观经济预警的方法,依据其基本思路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景气指数法、预警信号系统和短期计量经济模型等;依据预警机制,可以分为黑色预警方法、黄色预警方法、红色预警方法、绿色预警方法、白色预警方法,其中黄色预警是最常见的预警方法.如果依据预警手段,黄色预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为指数预警、统计预警和模型预警,其中的模型预警方法,如果依据是否采用计量模型方法,又可以分为计量模型预警和非计量模型预警。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各种方法下指标选取的原则,不同方法下选取的指标分为哪几类,各类指标在预警体系中的作用。

①指标选取原则

尽管在不同的文献中表述不同,但实质内涵是相同的,所以无论是哪种预警方法之下的指标都遵循以下原则。

规范性原则,即指标概念上与国际准则的规定保持一致,方便比较;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搜集运用;动态性原则,预警指标体系应随着不同时期进行调整;差别化原则(灵敏性原则),预警指标的确定要依据预警对象的客观实际;宏观性原则,强调经济涵义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指标要能反映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性原则,指标变化幅度太大不利于研究;系统性原则,当选取指标具有好的循环波动性能时,对检验预警系统时很重要;指标的时效性,指标要能及时获得,不影响系统的构建;定性预警与定量预警相结合的原则,单一方向指标的选取会造成预警结果有偏差。

②不同方法下指说难∪。

选取合适的指标是成功构建预警体系的基础,构建预警机制选用的方法不同所选取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

a景气指数法:景气指数法是指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所提供的预警信号进行预警的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指标的选取都是不同的,体系包含三类指标。表二为国内常见指标,表三为国外常见指标(以美日为例)

B预警信号系统:预警信号系统的原理是首先选择一组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再根据这个综合指标来判断经济发展态势。

C计量经济模型常见预警指标:计量经济模型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随机方程式,它简洁有效地描述、概括某个真实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更深刻地揭示出该经济系统的数量变化规律。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不同的计量经济模型在经济预警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所取得指标也不同。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外贸易(海关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物价指数(Cp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储备、货币存量或流通量都是预警系统中必然会选取的指标。

2.预警体系的构建

①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宏观经济预警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普遍认同的宏观经济预警的基本思路是: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具体地说,又包括预警指标的确定、预警界限的确定、预警方法和警报等几部分。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为三部分,即指标的选取,体系的构建,系统的检验,在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景气指数法、aRCH预警方法、基于概率模式分类法、判别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粗集--神经网络预警方法、概率模式分类。目前仍没有绝对正确的预警方法,但都是通过指数反映预警是否成功。

②预警指数在不同观点上又分为:

a景气指数:用来预报经济活动将要走向的景气状态,每一种景气状态都对应着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即供给与需求相互关系的状态。包括:扩散指数Di,分别计算先行、同步、滞后。先行扩散指数能在半年之前对经济衰退做出反应,缺点是不能反映景气指数,它不仅能反映景气变动的方向,而且能反映景气循环的振幅。

B产业预警指数:为了分析每个产业的景气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而选出的与产业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对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的评判标准。

C投资预警指数:企业在投资中遇到的风险一般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前者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所在省份的政治、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变化,给企业投资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企业投资进行预警,首先必须确定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即风险辨识阶段,在风险辨识阶段的前提下,继而对风险进行定位和预警。

3.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检验

①进行检验的原因

传统的宏观经济预警分析要求对指标进行合理筛选,数据要求全面,特别是在选取指标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预警指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加上对经济指标数据预处理的单一化,从而使传统意义下的预警模型所得出的预警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很大偏差。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宏观经济预警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或模型,但由于各种方法和模型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事件发展的非线性或不确定性导致实际事件的预警精度不高,尤其是社会经济活动由于随机因素的复杂性,更是难以做出准确监测,迫使我们不得不深入进行思考和研究。通过合理选择预测模型,调整修正预测结果,实现对宏观经济"警情"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预报。预警不但要"预",更重要的是"警",即预测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警情,从而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预测支持系统的最后环节添加一个"警"模块,就能及时地对宏观经济的警情提出准确的预报。

由于城乡经济在收入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同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种差异条件下会被迅速稀释,从而达不到调控的初始目标,因此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或知识积累等因素则通过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速度,而经济制度变革和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则在另一层面上改变着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对预警系统产生影响;在大环境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状况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检验十分必要。

②进行检验的方法

建立预警系统的方法各有千秋,但都离不开指数的构建,指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是作为反映预警系统是否有效的标尺,因此,在系统检验这一方面,我们着重研究对指数的检验.

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应用效果的检验,通常运用VaR模型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趋势水平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计量和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然后,运用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分别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时间序列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并在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通过taRCH模型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

a趋势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常见选择运用VaR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水平趋势之间的影响机制和因果关系。由于VaR模型要求样本数据必须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序列都是非平稳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消除序列的非平稳性。在此,采用对数法、差分法、Hp滤波法等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方法。

B趋势水平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按照指数编制原理,先行指数理论上应该是一致指数的Granger原因,而一致指数在经过若干期的逐步传递后也会影响到先行指数。但是,实证分析结果是否与理论设计一致呢?因此,检验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是很有意义的。波动之间的关联性检验为了判断经济周期波动中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之间的关联性,需要检验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波动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分析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可以采用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分别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以便清晰把握两指数波动的特征。然后,检验先行指数波动与一致指数波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影响的非对称性,从而实现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波动之间关联性的计量与检验。

C波动之间关联性检验

波动关联性检验模型可以x择taRCH模型或非对称的GaRCH-m模型。首先,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aRCH-Lm和F检验实现先行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为了提高有效性,需要对模型方差的特征进行重新定义。建立非对称的GaRCH-m模型来检验先行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同时,对方程进行条件异方差的aRCH-Lm检验。其次,对一致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和先行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相同,在进行了aRCH-Lm检验之后,运用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一致指数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第三,对波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最后,对波动影响的非对称性检验。为了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从而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的关联性有个清晰地把握,选取taRCH模型对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进行检验。

三、新形势下对山西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理论和实践证明,加强经济预警,从而建立经济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可以有效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预警指数的构建,不仅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而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握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关系。通过预警,政府可以改变工作的着重点,为政策的制定及经济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西经济增长景气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三个步骤:确定基准循环指标,筛选经济运行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体系,合成经济运行先行、一致、滞后指数。

对于山西来说,长期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去构建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工业指标的采集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山西GDp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周期性特征相似,工业生产的运行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全省国民经济的景气状态。我们可以采用全省GDp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对比来说明工业对山西省的影响,以此确定山西省经济状况。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iVa为工业增加值)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一直是山西的命脉,但是2013年山西工业产值下降,表明我省近来经济活力不足,经济疲软。通过选择工业指标构建预警指数可以对我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控制和预测,以便于加快我省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使经济平衡发展。

对此,2012年山西省经信委公布全省各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目标预警指数,已经开始了预警操作。例如,2012年全省11个地市中,忻州、朔州和晋城三市完成了全年目标进度,工业发展较快;太原、大同两市获四级预警,目标进展形势基本顺利;临汾、阳泉、吕梁预警等级为三级,目标进展形势比较严峻;长治、晋中的全年目标为16%、17%,实际完成情况为12.5%、12.9%,目标进展形势严峻;运城市因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年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省经信委向运城提出一级预警。通过预警指标的构建使得山西的经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与控制,为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工作预警纠偏作用,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因此,系统构建山西经济预警机制,必然将选取工业增加值的当期同比数据作为山西经济增长景气分析与预测的基准指标,通过考察山西工业增加值的周期性波动从而了解整个经济周期运行状况。

将工业增加值作为经济预警的基准指标后,将备选指标与基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领先滞后关系,从而筛选出合适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研究备选指标包含942个相关指标,涵盖工业状况、能源生产、金融货币、农林牧渔、价格指数、外资外贸、居民收支、就业与工资、企业、房地产及建筑业、财政收支及国际经济数据等14个领域,既包括全国的各类宏观经济指标,也应该有山西省的地区性宏观经济指标,将备选指标与基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合适山西经济预警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基于筛选出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构建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其中,扩散指数可以用来判断经济波动转折点,合成指数则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动程度的大小和速度。考虑到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选取的指标是一致的,且合成指数不H能够刻画经济波动的趋势,而且可以刻画经济变化的程度,所以可以以合成指数为例验证山西经济预警景气指数的稳定性。一旦验证了所构建的景气指数是稳定的,就可以用其作为对未来山西经济增长的监测和预警。

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省份,是我国原煤、电力的重要产地,对全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山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呈现许多与全国经济周斯波动不同的特点。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山西经济增长研究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将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尽可能有效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继鸿,经济与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6):65-70.

[2]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历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8):13-19.

[3]佟金萍,对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的探讨[J].江苏统计・专题研究,2002,(6):5-9.

[4]杭斌,VaR系统--一种宏观经济预警的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7,(4):49-52.

[5]顾海兵,经济预警新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9):25-34.

[6]王金明,我国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预警功能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4):63-69.

[7]刘安鑫,略论我国经济运行状况预警模型的构建[J].经济问题,2007,(6):36-42.

[8]王慧敏.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结构模式[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5-5(3).

[9]贺星星,我国宏观经济智能预警系统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52-59.

[10]陈芳利,关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若干认识[J].特区经济,1994,(6):26-36.

[11]王慧敏.基于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研究[n].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9-9(3).

[12]顾海兵.未雨绸缪-宏观经济问题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30-165.

[13]王慧敏.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方法研究[R].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

[14]王慧敏,基于西方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J].系统工程,1998,16(3):37-51.

[15]易正俊,宏观经济预警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6):16-29.

[16]王建成,我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研究[R]浙江大学,1999

[17]石良平,中国宏观经济预警体系的评价与修正[J]统计研究,2007(1)33-52

[18]郭国峰,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应用效果检验与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0):131-144.

宏观经济态势篇10

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调控;回顾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的稳步快速发展,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把握经济方向与生存命脉,在波动中不断的探索。近些年,在全球化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性和整体力量更显得重要。但是对于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整体经济形式,在推动经济体系有效转变和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宏观调控的理性分析,笔者做出了思考与分析。

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总结与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复苏的征兆,但是目前的复苏仅为萌芽阶段,还未能达到全面复苏的形式,多数情况下仍需依靠各类国家政策支持,形成了一种以政策驱动为导向的市场格局。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投资需求的刺激以及GDp的回升具有较明显的价值,这从2009年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的贡献率超过9成得到证实。然而,经济增长结构仍处于恢复期,尚未开成正常态势,在很多情况下,只能以应对危机的状态对待变革,还没能够将其放在经济常态上来。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仍然蕴含了大量不确定因素,就2010年全年经济增长情况来看,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动力仍显不足,甚至受到一些阻力的影响较大。同时来自国际经济的波动――如美国对华的贸易、成本、汇率政策等――都将我国的经济形式推入到一种更加复杂与艰难的境地。

贫富差距一直以来都是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探讨的话题之一。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的缩小贫富差距,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突破1万元,而2009年又进一步拉大到3位以上,被认为是改革开放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在短短的几年问,中国的财富正在逐渐的向更加少数的人群聚集,在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显示无限活力的同时,无形中暴露出财富分化格局的失衡状态。因而,无论再怎么宣传扩大内需,都必须首先从贫富差距人手,建立起合理的分配机制,为财富再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我国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

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信贷规模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外汇占款较多等因素,导致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重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明显上浮,就连最贴近人民生活的蔬菜价格也一路飙升,致使Cpi在2010年4月份就已经达到了2.8%。诚然,在调控的形式下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少量回落,但总体而言我国物价指数仍属上涨趋势。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应该对此采取警惕,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来避免过高的通胀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打击。

2009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占到全世界官方外汇储备的3成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尤其是当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时,过量的外汇储备对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经济隐患。目前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元的稳定性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而人民币汇率已经逐渐形成政治化,这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同时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使美元大量贬值,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大规模缩水,对国内的经济形式可能造成威胁。

二、几点思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延伸,并对宏观调控起到有效的放大作用。但市场经济体质下,地方政府已经从调控主体的角色转变为被调控对象,原本的两级调控如今变成了一级调控,甚至有人认为,如今的个别地方政府已经出现了“反调控”现象。也就是说,宏观调控可能已经成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打起了人才、物质等的争夺战。中央政府的调控逼于无奈不得不“一刀切”,但这样做势必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指责。进而又出现了差异化调控,有保有压,但是如何取舍、孰重孰轻,又很难权衡。因而,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发挥怎样的职能,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另外,在近几年的调控中,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稳定物价和加快经济增长之间徘徊。一方面国际形式严峻,使国内的经济环境也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也使我国经济在冷热两重天中振荡。刚刚把通胀问题解决,就出现了通缩,通缩还没有解决好,通胀的新一轮浪潮又出现了。其实,如何在控制物价和市场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是目前应该着力解决的。

总之,目前我国在宏观调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并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我国经济稳步的提升与转变。

参考文献:

[1]赵玉香:对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反思[J],现代经济探讨,2010,9:20-21.

[2]钱津:后危机时代:走向酱市场的宏观调控[J],广东社会科学,2010,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