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行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2:17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1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规划;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荷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28-04

收稿日期:2015-09-28

修回日期:2016-07-22

abstract:Landscapeplanningisabroadandmeaningfulconceptmentionedin2009bythegloballandscapeconvention,itpointedoutthatlandscapeplanningwasdefinedas:responsible,proactivetipsoractionprocesstomanage,improve,protectorrestorethescenery.europehasarichhistoryinlandscapeplanningandadvancedtechnicalsystem.inthisstudy,weanalyzetheoriginsanddevelopment,planningsystemandcharacteristicsoflandscapeplanningofnetherlands.wefindoutthecorecontentoflandscapeplanningofnetherlandsisthedistributionandconsummatingthewayofusingland.Besides,wetakelanduseasthebreakthroughpointtocompareandanalyzerelatedcontentoflandscapeplanningbetweenChinaandnetherlands,inordertofindagoodpositionofLandscapeplanninginplanningsystemnowadaysinChina.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planning;planningsystem;Landuse;netherlands

1研究背景

iFLa世界理事会于2009年10月通过的《全球风景公约》(GlobalLandscapeConvention,以下简称《公约》)明确了风景的概念,也明确了风景规划的定义。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减缓,改造和提升人居环境已经成为新的建设重点,美好风景的规划和保护已引发了全人类的共鸣与关注。欧洲和中国一样,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基础,早在20世纪中叶各个国家就已经意识到要合理规划现有景观资源,以永续利用这种资源,而这也是提升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荷兰将风景规划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中,保证在使用土地时就有着对风景的思考;德国的风景规划则以独立或组合两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国土规划中[1-2]。总的来说,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早,欧洲各国都有着较为丰富的风景规划经验。

2风景规划概念释义

以土地为作用对象的风景规划,核心观点在于对自然和社会这两种属性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并加以融合,其结果在于满足并提高人类的体验品质。这种思路并不是针对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也不是土地视角下的社会资源合理配置。风景规划以提升环境品质为基本出发点,手段方法包括创造美好的视觉场景、保护并恢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提供丰富活动内容的游憩场所等。

《公约》的通过标志着针对土地的风景规划等相关行为已经得到了全球主导国家的关注与支持,这正是各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走向协作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其统一框架下,风景园林工作者能更加方便并清晰地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

《公约》中关于风景规划有两个关键的定义解释,一是“风景”,被解释为“土地、水系统和(或)海洋区域的总称,其面貌是自然和(或)文化因素单方和(或)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这句话阐述了两个关键定义,即风景的本质在于其自然属性,以及风景所表达出来的形象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实则是描述风景的社会属性。二是明确了风景规划的基本内涵,《公约》指出风景规划的四大任务包括管理L景、提升风景、保护风景、恢复风景,以这四大任务为核心共同构成了风景规划的基本内涵[3]。

3荷兰的风景规划

3.1荷兰风景规划发展概述

荷兰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高度发达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网络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而在荷兰入海的莱茵河、马斯河等,集水面积比荷兰本土大近6倍,由此可见荷兰在进行风景规划之初整体就面临苛刻的条件。20世纪初在颁布了多项土地整理法案后,荷兰政府开始着手实施大规模的区域风景规划和乡村土地整理,整个过程历时大半个世纪。

1924年,荷兰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土地整理法》法案,荷兰农业生产因此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并拉开了荷兰土地整理的序幕。1938年,在原有法案的基础上荷兰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土地整理法》,目标仍然是改善农业用地的使用现状,提出更有效的土地利用策略,增加农业产量,消除零散用地,规整划一。这一法案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奠定了荷兰大尺度农业景观面貌的基础。

1947年,荷兰颁布了《瓦赫伦岛土地整理法》,这开启了从简单的土地重新分配转向更为复杂的土地发展计划,风景规划的要求被逐渐重视起来。在借鉴了瓦赫伦岛土地整理的经验后,1954年荷兰颁布了第三个《土地整理法》,这次法案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其明确规定了风景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必须的组成部分,风景规划也因此获得制度和法律上的支持,法案还指出风景规划必须由林业部门负责。新法案的通过为发展多重目标的风景规划提供了可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休闲娱乐等。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多元化诉求开始占据风景规划思想主导地位。1985年《土地开发法》正式取代《土地整理法》,在新法案中这些新的需求被予以考虑,休闲娱乐场地、自然保护区等用地的设定可能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各方利益受到了同等的重视。此时社会的主流认知也开始转向风景规划的相关内容,例如进行大尺度生态关系修复、生态安全格局等方面的研究[4]。

由上述变迁不难发现,自1924年第一个《土地整理法》的实施,到1985年《土地开发法》的替代,风景规划的发展与变迁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在特定时间出台的法案的影响,这种影响意义深刻。从一开始以农业增产为发展目标,破碎的农田被整理,无意间形成了大尺度的农业景观,到后来转变为农业生产与其他方面的平衡发展,最终转变为追求多元化的社会利益,风景规划是随着土地整治目标的转变实现了内涵的丰富(表1)。

3.2荷兰现行规划体系

荷兰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高密度发展的欧洲国家,和我国国情背景较为相似,总体而言其城乡规划体系和我国比较相似,呈现出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模式。但由于荷兰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发展起源有所不同,在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已经将这两者一并考虑,这种思想与任务的转变值得风景规划师思考。

3.2.1自上而下是主要特征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主要分为全国、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全国层面的规划通常被称为全国空间规划,由国家议会批准实施,还包括国家空间战略和规划准则、政策,主要目的是进行全国核心问题决策,例如大型的农业区、保护区、工业区的定位划分。省域结构规划为所在区域提供规划政策和导则。市级层面的规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市域结构规划,二是土地利用规划,也可称作土地分区图则。市域结构规划类似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对目标进行定性规划,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和导则,土地使用规划类似我国控制线详细规划,其核心内容是不同土地利用的分配和使用方案,该规划能够有力地约束地方政府的开发建设行为,是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表2)。

通常情况下,站在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的角度,市级层面的土地利用规划(municipalLand-useplan)是整个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唯一的法定规划,其他诸如中央政府层面的全国空间规划、省级层面的省域结构规划等都属于指导性规划,并不具备明确的法律效力。

在荷兰空间规划体系中,宏观层面并不设立强制性规划,相关规划只作为政策指引和规划导则。根据《空间规划法》,地方政府在充分考虑上位规划―省域结构规划、全国空间规划、空间战略等的情况下,独立编制并实施土地使用规划,经由上级政府部门审批后才能生效。规划的修正与改动也必须由地方政府先提出申请,再由上级政府批准后才能组织修编,省域结构规划与中央层面的全国空间规划也有着相似的逐级管制关系,这与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荷兰规划体系表现出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点,在中央政府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前提下,省级、市级政府在决策上仍然具有发言权,实际情况是三级政府之间经常进行对话和磋商行为从而保证规划的科学实施与进行,“民主后的集中决策”可以说是荷兰规划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3.2.2政策保障内容

荷兰在坚持自上而下的大前提下,通过法规、制度、政策等方面来保障规划行为的民主性,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君主立宪的行政制度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规划与决策中相互影响且制约,任何一项规划的通过必须进过议会讨论的形式进行;第二,中央政府的财政分配权与地方政府的规划许可证发放权之间的相互制约;第三,《空间规划法》明确指出规划是一项协商活动,任何利益主体与规划编制人员有责任创造规划协商的条件,从而确立其法律地位;第四,荷兰空间规划部门内有超过300名的专业规划师来保证各项规划协调工作能够高效执行,人数之多为欧洲所有国家之首。

3.2.3城乡统筹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由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部(ministryofHousing,Spatialplanningandtheenvironment)制定的空间规划,改变了该国传统上侧重城市的倾向。新版《空间规划法》规定了省级土地整理项目必须与地区空g规划相吻合,同时规定自治市政府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的土地使用规划(LandUseplan)须覆盖全部乡村地区,这体现出空间规划对乡村地域的全新关注[6]。

3.3荷兰风景规划在现行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城乡统筹一元结构特征是风景规划发挥其实际作用的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荷兰的乡村地区获得了与城市地区同样的关注程度,广阔的农田林地等自然要素的风景价值被重视,从全国空间规划到各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都对风景价值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某种程度上,荷兰各层次的空间规划都是风景规划的具体落实,风景规划并非荷兰的某一个专项规划或某个方面的特别规划,而是各层次、各类别规划和政策都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

3.3.1全国空间规划中的风景规划作用

在1988年第四次全国空间规划中,荷兰政府除了贯彻紧凑城市的建设思想,并划定了5个部级限制区和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2004年第四次全国空间规划中明确要求各省级空间规划必须划定“红线”和“绿线”,红线即城市建设空间的范围线,绿线即限制建设范围线,包括自然保护区、重要农田等,在各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必须对所划红线区域和绿线区域进行符合要求的管控措施。

3.3.2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景规划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严格划定绿色廊道与城市重要绿色斑块,来体现对于风景规划的考虑要求。豪滕(Houten)是荷兰新城建设的典范,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详细规划了连续贯通的结构性绿化体系与绿道设计。豪滕新城通过连续的指状绿带和中心绿地构成了与乡村空间有机联系且开放的生态系统。同时将自行车交通与结构性的绿化体系紧密结合,形成了新城空间最为重要的功能组织轴线,既构成最主要的景观结构,又构成主要的交通结构。这一宜人的行车环境和空间格局进一步促使豪滕成为荷兰自行车与公共交通使用率最高的城镇。

3.4荷兰的风景划特点

3.4.1以功能主义为原则的美学思维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荷兰的风景规划师们坚持认为只有理性的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发展。荷兰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形成了注重实用主义的特色,而放弃追求形式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古典园林创作模式。在他们的思想中,规划和设计必须以功能实用性为主、饱含理性认知,景观必须反映现代的社会特征。换个角度,风景规划最初的目的正是为了集约破碎的土地,以便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社会结构,由此形成了荷兰特有的农业景观。同时,他们提出景观设计必须基于场地特征,使用地形图作为风景规划的依据。

3.4.2尊重历史文脉与场地的空间逻辑

荷兰风景规划突出从场地中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系、道路、城镇标志物等要素中,发掘场地内的潜在关系,以此建立景观肌理的空间逻辑。同时,荷兰风景规划也非常注重场地的历史文脉,将场地上的历史特征以新的形式转入到新的景观,使区域景观变得具有独特性。在1931年的阿姆斯特丹森林规划(theamsterdamwoods)中,风景规划保留了原有场地内的圩田和起伏的地形,再加以规整,进而形成了广阔的林地、草坪、水面三者交替出现的场景,在植物配置上也注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组合,此外还保留了大片场地内原有的野花,延续了该区域原有的景观体验,同时在其中布置了露天剧场、迷宫以及其他装饰元素,赋予了该区域新的使用功能[7]。

3.4.3合理的政策与规划编制机制

荷兰的风景规划是伴随土地整治与土地管理而产生,荷兰的规划职能部门又分为空间规划分部和环境分部,在二战以前空间规划分部承担主要的规划任务,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土地结构。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诉求愈发强烈,环境部门不仅承担基本的控制生态环境任务,更趋向于多元化的职能范围。城市空间发展与环境保护永远是二元对立的问题,而荷兰政府要求这两个部门在完成规划任务时须协同工作、商议讨论达成共识,表面看似乎效率较低,但工作取得的成果却影响深远。此外,荷兰风景规划在进行中还有多项国家层面的政策工具,如空间规划与环境政策、城市与环境法、生活质量与环境政策等。

4结语

荷兰具备非常严密且合理的规划体系,风景规划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这个体系中都有它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而我国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在现有的城乡规划体系内,风景规划始终处于不明朗的地位,虽然每份规划文件都会提到要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但在执行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进行用地配比等,这与我国现阶段国情有关。由于近20年来我国处于高速建设的运转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忽略一些有可能阻碍城市这个“机器”运行的机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有所放缓,人们开始对过去二十年的建设发展进行反思,风景规划作为一种有着先进思想意识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国如何将风景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行为来实施,如何处理好风景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在现有规划体系内找准风景规划的位置是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沙洲,金云峰,张悦文.两规合一背景下基于土地利用的风景规划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25-828.

[2]金云峰,汪妍,刘悦来.基于环境政策的德国景观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14(3):123-126.

[3]刘晓明,赵彩君.全球风景公约[J].中国园林,2011(3):32-36.

[4]mantenaa.Fiftyyearsofrurallandscapeplanninginthenetherlands[J].Landscapeplanning,1975(2):197C217.

[5]张驰,张京祥,陈眉舞.荷兰城乡规划体系中的乡村规划考察[J].上海城市规划,2014(4):88-94.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2

时玉芹,陈东田,宋棣,钱兴华,高燕青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土地适应性的深入分析,将土地现状划分为低度、中低度、中高度、高度4种不同程度的敏感区,并结合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建设景观三大广域景观构成类型,提出针对山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第一,规划六大生态景点,构建良好的生态景点格局;第二,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规划中以土地适应性分析为切入点,以景点建设为落脚点,将景点与生态相结合,总结出生态景观的表达思路,以期为山地型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山地农业园;土地适应性;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1501000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成本村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5)。

第一作者简介:时玉芹,女,1988年出生,山东东营人,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研究。通信地址:271018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e-mail:syq1988@163.com。

通讯作者:陈东田,男,1970年出生,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信地址:271018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e-mail:chdot@163.com。

收稿日期:2015-01-03,修回日期:2015-03-02。

0引言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农业资源得到逐步开发利用,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有限,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功能分异定位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部分农业园区规划无法完全兼顾全园的生态功能,不能营造多层次的景观,更有甚者土地利用不当,造成农作物种植不妥,引起严重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问题[1-3]。山地农业园的规划涉及农村规划和景观建设的多个方面,目前学者主要对与农业园规划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4-6]、物质循环[7-8]和农业园分类[9]等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景观[10-11]、生态农业[12]和景观生态应用[13]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是理论之间缺少联系,实践项目缺乏必要的土地适应性分析,并且针对于山地这一特殊地形的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较少。如何在保证基本经济产业生产的同时,基于生态景观的构成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分析,探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方法,建立良好的山地农业园景观景点和生态系统格局成为当前山地农业园区规划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进行了本研究。

1聚相山农业园项目概况分析

1.1现状分析

聚相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以东3km,属于泰沂山区北麓中低山区。龙泉镇土地为富硒土壤,是山东省内唯一的“山东省天然适硒区域镇”。位于山东省四号旅游区齐文化旅游线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聚相山农业园区东西跨1810m,南北长2210m,实际可控制总规划用地面积200hm2。三面环山,峪谷错综复杂,海拔差在300m左右,最高山峰海拔为537.8m。园区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少,主要包括荒地、林地、设施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景观类型较单一,以自然景观为主,如图1所示。

1.2生态景观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聚相山农业园而言,其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差异受项目类型的控制和影响[14]。从不同项目功能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山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人文建设景观三大类。不同景观类型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山地地形海拔和生态因子的差异性也是其必要的影响因素,影响着各类广域景观构成和镶嵌景观类型,在表中并没有重复说明。

1.3土地适应性分析

土地适应性是山地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基础,是对环境敏感度的综合评价[15-16]。规划中结合景观构成的不同类型,通过对聚相山农业园不同海拔相应的生态因子的调查和研究,主要从地形、风速、温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聚相山农业园土地适应性分析图,进而根据土地敏感的不同程度,得出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表。如图2、表2所示。

2聚相山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

2.1景观生态规划布局

聚相山农业园规划形成“二线连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格局。“二线”分别是指特色种养景观线和人文旅游景观线。“六区”是指六大功能分区:分别是宗教文化区、民俗休闲区、生产加工区、特色养殖区、养生度假区、杂粮种植区。六大功能分区的布局,以民俗休闲区为核心,向宗教文化区和养生度假区辐射,形成贯穿园区南北的人文旅游景观线;由杂粮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生产加工区形成贯穿园区东西的特色种养景观线,为游客游览的辅助地带,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形成核心区拉动放射点的整体格局,达到生态、景观和生产的统一,如图3所示。

2.2构建良好的生态景观景点格局

聚相山农业园意在打造以特色种养为主体,以生态农业文化为特色内涵,以观光游览和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力图成为区域性的绿色生态走廊。根据生态景观构成类型的不同拟规划打造六大景点,分别是佛缘生辉、农家风情、烟林五色、菜园撷趣、聚相烟雨和浮岚暖翠,如图4所示。

2.2.1山地自然景观选择山体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优越和空间形式多样的区域营造自然景观,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乡土树种,建立全区基本的背景基调和天际线轮廓,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选择园区远眺可见的山峰,规划打造浮岚暖翠景点。保留部分自然植被,以侧柏林为主,加强树种规划。在最高点建设聚相阁,营造乡土文化气息,通过道路、树木和景观的结合,强化山体斑块和廊道,美化山体。

2.2.2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生产景观的特质性表现在其复杂的生态、生产种养模式和植被的四季变化,蕴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高层次的人工生态系统[17-18]。规划中结合山地生态因子的特殊性,改造荒地,开垦梯田,以“种植业出特色”为目标,突出农田景观,同时增设农事体验和科普教育区域,旅游与产业相结合,使产业景观化。主要包括菜园撷趣和烟林五色两大景点。

(1)菜园撷趣。由梯田种植打造的生产景观,利用层层大棚,种植层层不同种类的蔬菜。在蔬菜的成熟季节,春、夏、秋、冬皆有一番成熟的景象,是营造休闲摄影的好题材。同时,在部分梯田坡上种植晓裳黄菊、桔梗、金针菜等经济作物,间隔不同斑块,丰富景观组合形式。

(2)烟林五色。丰富沟峪生产景观建设,主要种植杂粮,以谷物、花生为主,采用间作和轮作的种植方式,力求经济最大化,兼顾景观生态化,在收获季节体现五谷丰登的场景。

2.2.3人文建设景观人文建设景观是以人的使用为中心而塑造的,它拥有着经济、环境、美学及文化层面的绩效,能够体现持续的发展动力[19-20]。开发人文景观,要从景观本身的可利用性出发,既不忽略其历史发展过程,也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潜能。考虑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景观的风格与之相对应,采用古朴特色的小青瓦和毛石,反映历史民居,同时,在传承文化中升华,加入部分现代元素,增强景观的可塑性。主要包括佛缘生辉、农家风情和聚相烟雨三大景点。

(1)佛缘生辉。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佛缘堂的建设能够提升景观人文化,是景点的主体性建筑,场地适合大型宗教活动的举办。同时,珍味斋提供配套的餐饮服务保障。

(2)农家风情。规划建设一组具有管理功能兼具展示淄川乡村建筑艺术、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习俗等的文化展示馆和特色商品展销中心。挖掘宣传淄川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产业。另规划拓展训练基地、动物运动会等体验观赏类项目,增强园区的娱乐性。

(3)聚相烟雨。位于园区东南部,以养生度假为主题,生产和景观相结合。梯田种植中草药,打造中草药园,融入“五感”养生活动,体现经济和旅游价值。规划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聚相人家,以农业服务、农业示范和科技推广为主,兼顾餐饮、居住和会议等服务,与山体自然生态结构融为一体。

2.3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

2.3.1加强景观斑块互补景观斑块是各类物种的聚集地,也是景观内的生态流场所[21]。充分利用不同景观生态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互补,如耕地和园地的轮作和间作种植以及立体农业种养技术,都是重组斑块类型,对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生态系统具有积极作用。

2.3.2注重产业生态循环全园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模式。该模式下园区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的秸秆、旅游区人粪尿以及可利用的垃圾等可作为沼气生产原料,产生的沼气供给旅游业,沼液和沼渣提供给种植业[22-23]。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产业间相互循环,加强系统内部物质的有效利用,构建立体循环网络结构,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

3结论

本研究根据淄博聚相山农业园实践现状,首先进行生态景观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双重分析,得出三大广域景观和六大镶嵌景观,根据土地敏感度绘制景观生态规划模式表,为后期的景观景点建设提供依据。进而进行景观生态的项目规划,从三大景观类型入手,因地制宜。山体自然景观体现山脉走向及植被群落,易于规划山顶标志性景点;农业生产景观的建设要考虑梯田种植,打造农事田园景点;人文建设景观注重民俗文化,可开发体现当地文化的景点。在规划中注意将生态循环理念贯穿始终,最后得出一套山地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的实践方案,以期为以后的山地型或者其他类型的农业园建设提供思路和内容的借鉴。

4讨论

(1)聚相山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涉及到生态、经济和人文三大方面,主要涵盖了农业产业,物质循环、景点构建等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环境生态和景观的可持续性,注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意义。但是,还需考虑城镇化进程、社会心理等因素,才能使山地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更加合理。

(2)本研究中景观类型和土地适应性的双重分析是规划强有力的后盾。规划方案考虑生态林、经济林、杂粮、蔬菜、养殖、休闲设施等对用地环境的不同需求条件,对生态景观景点进行有序分类和建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特色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规划中尽量减少大面积平整土地,保护环境。

(3)由于研究范围有限并受地理位置的控制,规划存在局限性,对生态规划指标体系[24-25]并没有系统研究。如果规划范围较大,以后的研究者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前后景观格局的对比研究,将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马立辉.基于生态流与适宜性分析的重庆山地农业景观的规划途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8-14.

[2]徐欣.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10-14.

[3]毛华松,张兴国.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J].山地学报,2009,27(5):612-617.

[4]骆世明.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805-809.

[5]王晓燕.基于微系统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方法[J].城市问题,2012,11:22-27.

[6]文友华,范俊芳.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以长沙县金井水库休闲农庄规划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54-457.

[7]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7-53.

[8]刘嘉龙.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可循环模型研究[J].浙江学刊,2010,5:178-182.

[9]杜姗姗,蔡建明,陈奕捷.北京市观光农业园发展类型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1):167-175.

[10]侯锦雄.应用生态面积因子在台湾云林县的永续农业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11,12:10-14.

[11]朱金水,朱勇,杨金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景观及其建设对策[J].南方农业,2008,6(2):37-40.

[12]郑雅元.农业生态产业化中的绿色管理研究探析[J].生态经济,2012,10:102-103.

[13]李玉梅,王玉,李琴,等.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景观生态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5):6-10.

[14]李阳菊,王海洋,冯辉.重庆南岸区山地景观生态复合体的景观组成特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1,33(12):145-149.

[15]钟学斌,喻光明,张敏,等.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与农业景观生态设计[J].山地学报,2008,26(4):473-480.

[16]张勇荣,马士彬,谌洪星.基于格网的山区城市地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170-2173.

[17]梁发超,刘黎明,曲衍波.乡村尺度农业景观分类方法及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330-336.

[18]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104-111.

[19]谢奇,潘晓棠.宜居的人文景观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地带以及乡村地带景观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9,01:10-18.

[20]杨劲松.基于北京朝阜路的我国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49-53.

[21]李艳秋,申瑞玲,高鹏.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0.22(5):31-34.

[22]王浩,李晓颖著.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70-71.

[23]周颖,尹昌斌,张继承.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2):36-40,51.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3

关键词:流派生态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本世纪以来的50年,在欧洲和北美的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了一个全面的应用科学领域——景观规划。在此之前一直作为园林建筑的一大分支。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要求分享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使各个国家,更注重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景观设计已达到了蜕变与成熟的临界点。面对困难和危机,地域和文化的多样性挑战之下,善变和进取精神引领不同流派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积极进取,克服障碍。

1.欧洲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景观生态学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9世纪初,近代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科学先驱,德国洪堡(a.Humboldt)就引入了“景观”的概念,用来描述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和综合思维。

1.1德国是景观生态学的故乡

最具代表性的当代德国景观设计当属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功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统一后,生态设计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不仅在园林专业,也可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流域整治,旧城改造等相关方面。德国设计师面对的战争,工业大萧条留下的瓦砾和大型工业荒地,以一种新的审美和生态技术让历史得到重新的诠释。

1.2荷兰景观生态年会

荷兰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自然保护和环境管理,并且在1972年成立了荷兰景观生态学会,9年后,在1981年,第一届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在你荷兰景观生态学会的组织下召开。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负责编筹国际景观生态协会(iaLe),为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3景观生态问题国际研讨会

自1967年以来,每三年,斯洛伐克科学院将举行国际研讨会的来讨论当下的景观生态问题。会议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景观生态学家,旨在加强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已经举办了八届。研讨会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体现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讨论和建立的实际问题上。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景观生态学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北美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2.1加拿大的生态土地分类

加拿大的生态土地分类的生态研究在北美是首屈一指的。1976年,加拿大为了交流土地调查技术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设置了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委员会。由加拿大环境国土局设立委员会,下设方法研究,应用研究,数据处理和分析,湿地分类,土地和水体综合五个工作组。

生态土地分类是指土地调查的方向,主要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分类和制图。生态土地分类委员会的基本点是:资源的综合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其工作程序是调查的组织(包括目的,方法,数据准备{人事组织;生态土地分类;土地评估},其后:加拿大成立了景观生态与管理学会,在圭尔夫大学的1987年5月举行的第一次景观生态和管理研讨会上,集中讨论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在土地和景观管理,政策和决策中的应用。

2.2以生态学和生物学为主的美国景观生态学研究

美国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生态学的生态和生物学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代表性巨著《景观生态学》由国际景观生态协会副主席R.t.Forman和m.Godon合作完成。该书系统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代表理论,提出了七个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则:①景观结构和功能原则;②生物多样性的原则③物种流动的原则④营养再分配原则;⑤能量流动原理;⑥景观变化原理⑦景观稳定性原则。

3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

景观生态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从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刚刚开始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探索算起,至今发展了三十年有余。1989年10月,中国的首届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在沈阳召开,标志着中国在景观生态学领域已经打开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

经过三十间年不间断的发展,我国的景观规划学科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从传统园林引申到现代景观;从单一的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现代化专业。近年兴起的街道景观计,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社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交通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区规划设计等,这些景观工程的设计、施工已经与国际景观规划行业接轨。

因此,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将呈现一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3.1景观规划将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在农耕时代的经验哲学、经验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艺术性。而现代景观则是建立在科学体系上的交叉学科,重视的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将社会大众作为其主要的服务对象。随着建筑学、地理学、计算机、信息学、社会人文学等专业知识的介入,景观规划设计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了科学环保和满足人类使用需要的要求上。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以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为专业核心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才能应对日益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的需要。迅速发展的景观市场需求也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3.2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师注册制度将使得景观规划行业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已故景观设计专业泰斗Sassakii说过这样一句话,景观设计师可以给地球带来深刻地变化,景观设计师是个非常崇高的职业,它的终生目标就是要帮助人类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各大中城市都把城市景观建设作为大事来抓,景观设计一开始就带着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疾病”的初衷而诞生。景观规划设计的工程实践范围广阔,设计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相较传统园林设计工程均有较大扩展。在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践中既要保证一定数量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的介入,同时也要求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按照规范合理的秩序发展。因此,通过实施景观规划设计师注册制度来规范和强化中国景观规划行业的理论研究,专业教育和实践,其实用的现实意义已是不言而喻的了。

3.3景观规划设计将更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

景观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大众,而这两个因素都因国家或地区不同而存在或多或少差异,并且随着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而变化,景观规划设计协调的是自然、土地与人的关系,我们要研究遵循其中的规律,寻找符合科学和审美要求的设计方案,强化我们的民族意识,才能做出适用于景观环境并通过规划与之相得益彰的项目。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既要抓住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更要注意面对国情需求,不断拓宽应用实践渠道,使其更具有生命力。目前,亟待总结和汲取国外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相关理论,丰富实践把景观生态研究应用于我国的国土规划、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促进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中国的现实环境问题,当下的景观规划设计师必须勇于开拓,立足本土,遵循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规律,才能既往开来,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独树一帜的景观规划设计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周向频.当代欧洲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3(02)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4

[关键词]旅游用地;产权残缺;资源配置效应

在启蒙思想家的观念中,财产权实际上还仅限于对物质财产在静态归属意义上的“定分止争”,因此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巴泽尔,1997)的一种权利。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的深化,物质上同一的资产各种潜在的有用性开始被技能各异的人发现。这意味着,同一物质资产上的有用性可能被不同的人所利用,这些有用性的交易在可能为各方带来收益增加的同时,也形成彼此间“强烈的依赖关系”和双方收益的“不确定性”(段毅才,1992),先前静态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状态也同时被打破了。行为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主体之间彼此影响和干扰,即产生了“外部性”。正如巴泽尔指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任何权利的界定都是不充分的,未界定部分就形成产权公共域(巴泽尔,1997)。

在我国,旅游用地的规划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90年代以后,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作为主要产业,同时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用地规划的发展。但是,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刚性太强,回旋余地太小。www.lw881.com由此导致我国目前旅游用地产权界定、归属仍处于模糊、残缺状态。笔者拟通过一个产权分析模型,试图探讨我国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状态、形成原因及其经济效益。

一、产权界定、产权公共域与产权残缺

巴泽尔认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产权束中的每一种权利,都有与产权能带给主体的收益或者效用相关,与每项权利相联系的收益在量或者质上有不同,从而权利和重要性程度各不相同。可以将权利按收益的大小和重要性程度排序,并用mr来表示产权的边际收益。人们对资产的权利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巴泽尔,1997)。因此,任何个人的任何权利有效性都依赖于3点:一是这个人为保护该项权利所做的努力,二是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三是任何“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为确立产权收益的独占性,需要投入资源,资源投入量的大小,是他人企图染指程度的增函数,社会越混乱,产权的排他越困难,需要耗费的资源越多,界定和实施的成本越高,这可以用边际成本mc来表示。

产权边界由界定和实施行为的投入量多少决定,即由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决定,产权界定和实施行为的边际收益遵循递减原则,而边际成本遵循递增原则。

(一)完全产权:交易费用为零

如果信息完全充分,即权利的转让、获取和保护所需要的成本为零,市场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由此产权界定的边际成本也为零,产权边界由产权的边际收益决定,直到mr=0为止(如图1所示),产权边界为r'点,此时的产权称完全产权,不存在产权公共域(与产权相关的各种收益完全归其所有者获得)。以旅游用地为例,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各项权利均排他性地由占有者享有,与诸权利相关的收益也排他性地归其所拥有,此时产权总收益tr为mr的积分。

(二)产权公共域: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现实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资产的各种有用性和潜在有用性的信息是有成本的,任何一项权利都不是完全界定的。没有界定的权利于是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里,公共领域里全部资源的价值就叫做“租”。产权占有、界定和实施的成本主要与他人的侵占企图有关,若他人对产权没有侵占之意,则防范措施就没必要。现实生活中,他人总是想利用各种机会得到,而为防范他人的侵占企图而产生的成本归结为交易成本,把边际成本表示为mc,此时产权边界由mr=mc决定,产权的均衡点为图2中的r。rer1,领域的权利,是由于界定行为的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而被产权所有者主动放弃才处于公共领域中。此时的产权公共域,是成本收益比较下的均衡结果,并不构成产权残缺。

(三)权利的限制:产权残缺

产权公共域因交易费用不为零而在事实上不能由产权主体完全占有,但这种状况并不构成德姆塞茨意义上的产权残缺。德姆塞茨所指的产权残缺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第一层次产权残缺

产权束中每一项权利均与收益相关,当对权利进行掠夺、限制或者删除时,产权收益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对权利的限制越多、程度越深,则收益下降越厉害,残缺了的产权对应的收益称为第一层次的产权残缺。权利残缺在减少主体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产权公共域;如果残缺了权利没有重新明确其归属,则这些权利也将留在公共域中。

2 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在“国家悖论”情况下,产权公共域扩大,产权独占域减少,这种情况构成第二层次产权残缺,这种产权残缺直接构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当旅游政府相关部门执法努力有偏向时,相应的产权主体为防止他人的侵占企图而不得不牺牲部分产权收益,对受损主体而言,也出现了第二层次的产权残缺。当第一、第二层次产权残缺同时出现时,产权独占范围缩小,产权公共域随着扩大,社会中寻租行为普遍,产权主体工作激励下降,市场有效配置机制遭破坏。

如上所述,产权残缺既可以因为对权利进行强制性删除、限制和剥夺而形成,也可以由对产权的保护不足而形成。在厘清了造成产权残缺的原因之后,对残缺了的权利处于何种状态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果这些权利会流入公共域,在自由竞争下,相关主体的掠取行为会导致处于公共域中权利租金消失,造成无效率。

二、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形成

旅游用地是一种特殊土地资源类型,是具备一定旅游功能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总称。它是旅游六要素中的重要部分,是旅游业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用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吸引物。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旅游用地既不属农业用地,也不属非农业建设用地。所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产权缺失问题。

(一)旅游用地的第一层次产权残缺

我国现行旅游用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政府禁止土地所有权市场、垄断一级市场,土地征用成为国家获得旅游用地的主要手段。尽管《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农民集体在法律上、名义上拥有集体所有制土地较为完全的产权,但是,在农地转为旅游用地的过程中,由于旅游用地征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使农民获取旅游用地增值收益的成本极为高昂,致使农民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

从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来看,一般都只重视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民点用地、交通用地、一般水域及建设用地的规划。虽然在开发旅游景区(点)之前旅游规划已经完成,但也因为相关的多方机构管理设限,特别是土地部门的管制,使旅游景区(点)建设或扩建工作的第一步就难以进行。

对旅游用地的实质做法是,当土地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时,与增加了的价值相关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被法律强行界定给了国家,是“凭借国家权力来重新处置土地所有权”。这些收益实际上就处于公共领域中,对公共租金的竞争行为将导致资源损耗。政府是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官员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一致,上下级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一致,政府与全体国民的目标不一定一致,因而土地涨价事实上无法真正归公。

如图3abr0面积的收益由于政府对旅游用地的强行限制、删除产生产权残缺,可以将之视为mr曲线向下移动,由mr1下移至mr2,产权主体的收益减少了abr0面积。此面积可视为产权相对应的收益,称第一层次的产权残缺。权利的残缺在减少主体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产权公共域,会引起对公共租金的掠夺、寻租、政府官员的腐败等,产生了对资源的浪费、收益的扩散、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权利的残缺将扩大公共域,如图3e1r2r1e0为新增的公共域,由于政府对旅游用地的强行限制、删除,主体收益减少,mr向下移动,产权边界由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决定,于是e0点向e1点移动。或者是当旅游用地的市场价值增加的情况下,当法律预先对可能增加的收益进行限制和删除时,相当于将边际收益从mr1削减至mr2。

(二)旅游用地的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从理论上分析,旅游用地的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地取得他人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用土地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准确界定公共利益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此同时,尽管旅游用地的征用是一种典型的非市场方式,但并不否认它又是一种经济行为。土地资源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等(诸培新,2003)。无疑,对旅游用地的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的计量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这使得人们只能根据能确认的土地价值来界定和执行旅游用地产权。

同时,我国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属于控制性规划,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平均分配,规划的核心是保护耕地。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几乎被忽略了。土地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部分,目前,关于旅游用地的立法或规定有的已经不适应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导致旅游用地的界定和实施行为即旅游用地的排他性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的成本提高。如图4mc曲线上移。产权残缺导致abe2e,收益不能归土地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同样会引起对公共租金的掠夺、寻租、政府官员的腐败等,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当执法努力有偏向时,mc1向上移至mc2,产权均衡点从e1移至e2,于是产生了如图4r2r1e1e2的公共域,这种情况构成了第二层次的产权残缺,这些残缺的权利直接构成资源配置无效。

三、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资源配置效应

旅游用地产权残缺将产生公共域,对公共域租金的竞争行为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主要表现为旅游用地供需矛盾、旅游用地与农用地配置失衡、旅游用地内部结构失衡等。

(一)旅游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旅游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许多省区市都把旅游业定位在主导或支柱产业上,纷纷实施旅游脱贫、旅游兴市、旅游兴省等发展战略,为此而积极挖掘境内的各种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改建或扩建旧景区,修建人造景观并完善基础设施。而旅游必须依托于土地,旅游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包括耕地)。

在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下,农地承包经营权受让受到诸多限制,政府控制农地所有权交易市场,由此引发的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不完全性必然降低农地的交易价格,使农地的承包经营权的交易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农地的稀缺程度,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益也会因此下降,进而减少农地市场交易,农地的市场流转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得一些拥有旅游资源的农地不能转为旅游用地,资源浪费,旅游用地供给短缺。

(二)旅游用地与农用地配置失衡

在我国,土地规划的核心是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长,特别是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增长。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在规划方案中是以复区的形式给予认定的,旅游用地几乎被忽略了。旅游景区(点)的开发一般是依托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中的很小部分进行的,一般景区(点)的核心范围都较小,其周边被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包围,甚至是农用地包围。有的景区(点)的土地资源是以租赁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利用的,这种受控于周边环境状况,使许多景区(点)的核心部分与周边土地只有一墙或一栅之隔,旅游管理非常困难。此外,还有少数景区(点)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点)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或缓冲区内还有不少居民点,其中涉及农民建房或拆迁的矛盾,旅游部门难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土地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交杂,旅游景区(点)与周边农民发生争执的案例常见,甚至危害到游客的安全。

(三)旅游用地内部结构失衡

由于土地一级市场中的地方政府买方垄断和二级市场中地方政府卖方垄断。旅游用地是具有公益性的和最有效益的用地,其单位产出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是最高的。地方政府在gdp偏好引导下,一直忽视旅游用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突出问题。从上述分析可知,旅游用地存在第一层次产权残缺和第二层次产权残缺,致使旅游用地经营者所有权的排他性不强。而不同的制度安排下旅游用地的开发程度不同,在完全产权的条件下,旅游用地开发的潜在生产函数为r*=f(l*,k*),,其中,l*,k*为充分就业劳动和资本。旅游用地既得到充分开发,又保证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但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旅游用地的开发大大超过潜在水平y(>y*)。

如图5所示,x轴表示不同制度,y轴表示旅游用地的开发水平,由于现行的产权制度造成了产权的不完整,旅游用地的开发大大超过潜在水平y>y*。旅游用地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如破坏性地开挖山体、超负荷开发水系、占用耕地建设旅游设施、在生态保护区修建不协调旅游景观等。

另外,旅游用地的开发是获利性较强的项目,一些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旅游用地使用的监督和规划。旅游用地所有者所有权被制度性虚设,即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剥夺,也没有监督可持续利用旅游用地的利益动因,旅游用地的开发商在旅游用地承包期内采取短视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无节制地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为旅游搞旅游,不重视综合治理,忽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和生态效益,致使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24%的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的旅游资源退化、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现水污染、3%的有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和人为破坏旅游环境使我国旅游景区(点)的土地利用难以持续利用,从而旅游业难以持续发展。

(四)旅游用地产权残缺的收入分配效应

产权残缺者收益会减少,权利的新获得者收益会增加。当旅游用地的相对价值发生变化时,与增加了的价值相关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被法律强行界定给了国家,这些收益实际上就处于公共领域中。农地征用中较低的补偿和较高的出让价格,使地方政府及旅游开发商在土地征用中获得了很高的收益,而旅游者面对市场价格的上升而相对购买力减弱。此外,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少地方政府忽视了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社会职能的发挥,在风景名胜区大举兴建一些高档、豪华别墅群、度假村等。如果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都被私人占有,这必将关系到我国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直接影响我国广大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消费,从法律和道义上都失之公平。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政府及法律对产权束中部分权利的强制性删除、限制会导致第一层次产权残缺。当法律不足以保证公平有效的执行,会导致第二层次产权残缺。如果残缺了的权利没有被专有地赋予另一有行动能力和行动意愿的主体,则这些权利将在事实上处于公共领域,其租金将趋于消散。在我国,法律对旅游用地建设时的使用权与交易权进行了限制和删除,造成了旅游用地的第一层次残缺;在执法不严、政府干预执法背景下,旅游相关主体的权利面临第二层次产权残缺。

旅游用地产权残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要扭转产权残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政策分析如下:

1 强化旅游用地立法

关于旅游用地的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几部法律中的一些条款有所涉及。这些规定有的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的过于简单,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关旅游区土地利用的具体规定来保证和规范当前快速发展的旅游用地,防止旅游资源被破坏。

2 完善旅游用地土地规划

在以往的土地规划中,基本没有重视旅游用地项目。土地规划要重视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旅游业是未来的强势产业,制定土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规划区的旅游用地问题,特别是要以旅游用地、公共用地为主。在方向上,要为旅游规划用地问题做出明确的预见性规划,充分考虑旅游用地的特殊性,为旅游业将来发展中出现的各产业争地矛盾做好预见性规划,为将来旅游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留有余地,避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瓶颈现象。

3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旅游区规划

从整体上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项目的投资及旅游产品的宏观调控。首先,在我国各地区,包括那些非专统旅游区,最大限度开发本地自然、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当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要把旅游地的旅游业建设纳入到旅游地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正确处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关系。旅游地的开发应进行总体规划,合理设计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要严格执行经依法批准的旅游规划,维护旅游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改变规划。第三,各地旅游区开发都应进行综合规划,合理设计景区旅游产品,尽量做到长、中、短线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正确处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规划与产品策划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周密规划旅游地的基础设施配套,科学确定各地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地方旅游业建设。

4 实行用地来源多途径化及统一管理

解决旅游开发中的土地产权纠纷,有多种值得考虑的途径,可在政府的协调下对景区(点)内的土地实行长期租赁,或以股份入股,或在安置好景区(点)内的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收购土地,给旅游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对有行政区划交叉的景区(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旅游用地政策、统一制定旅游规划及土地规划,为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提供长期政策性的依据及法规保障。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5

关键词: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设计学;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景观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景观设计结合了艺术和科学,是对自然和景观环境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保护和恢复以及管理。景观设计是一项致力于为未来创造健康的、令人愉快的放心场所的职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激增了对景观设计服务的需求。景观设计师通过增加美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他们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分析社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规划行人和汽车交通,并决定如何最佳利用每个场所。

一、景观设计的定位

景观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做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世纪以后到18世纪,景观一词开始被园林设计师们所采用,他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对人为建筑与自然环境所构成的整体景象景观进行设计、建造和评价。19世纪初,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洪保德将景观概念首次引入地理学,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在强调景观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景观的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水、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

景观设计内容,首先,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空间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第三,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墓地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也就是跟土地发生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范畴。

景观规划设计所研究的基本元素在美学、地理学、生态学中都有初步、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选址、土地利用、山水地形改造、风水条件研究、生态效益研究、文化融合的切入点、项目组合研究、功能布局分区研究、建筑形式探讨、植物种植研究、实施策略研究、工程造价评估等等。

从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来看,其专业内容已大大拓展。景观设计已经成为设计行业内容最为广泛的专业之一。根据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定义,景观设计是一门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学科,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文化和政治等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与人工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该学科主要针对人类盲目利用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及生态问题,在建筑学、艺术学科领域内创立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相通的交叉型和应用型学科,这显然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急需且市场前景广阔的学科专业。

美国景观设计师需要处理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越来越多的复杂关系。其工作内容包括邻里社区的建成环境设计、城镇规划,包括森林、河流、湿地、土地、海岸在内的自然环境管理和保护。在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土木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合作中,景观设计师通过规划设计,同时能够满足人类及环境需求,并在环境保护方面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做出合理判断,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一项在今时今日非常需要的工作,而且在将来,这项工作的需求也会很大。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专业被列为全美十大飞速发展的专业之一,而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一个国家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数量、职业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优劣,景观学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引领学科。

在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正在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建筑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正在深入中国的城市规划界。城市风貌保护、形象策划、环境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此起彼伏,高科技生态园区规划、绿色园林城市设计、生态农业区开发、生态旅游等以环境、生态资源为导向的规划设计项目几乎各地都有。面对这些实际的社会需求,我国目前从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员主要来自六方面:建筑界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人员;环境界资源、生态方面的专业人员;管理界旅游管理出身的专业人员;艺术界环境艺术专业出身的人员。事实上,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来看,六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全面胜任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而对于任何一项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至少需要同时具备三方面以上的知识背景。就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来看,这样的专业人才相当匮乏。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市场急需合格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这一学科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学科教育严重滞后。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旅游业用地;土地利用;桂林

一.旅游业用地界定

(一)旅游业用地概念

从旅游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旅游业用地是能够形成旅游吸引力,满足旅游业各级单元建设发展需要,并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土地资源和土地生态系统。

(二)旅游业用地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从土地利用的现状、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对区域国土资源进行分析规划,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土资源利用的政策方针和资源分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调控性。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项目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等多方的支持,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管控和指导。而旅游城市所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也应从考虑实际情况,为旅游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和用地规划指导。

二.桂林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湘桂黔交界地带,市区坐标东经109°45′~110°10′、北纬24°18′~25°41′,总面积565km2。桂林市旅游业用地以桂林市区为对象,范围包括秀峰区、象山区、七星区、叠彩区、雁山区5城区。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享有山水甲天下美誉。至今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1500多万人次,综合接待能力、产业规模、基础设施等都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

2010年,桂林市GDp为1108.63亿元,财政收入121.08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2246.33万人次。其中,国内人数2097.71万人次,入境人数148.6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68.30亿元。

三.桂林市旅游业用地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桂林市土地利用现状①

2005年末桂林市城市土地面积为56106.6公顷,其中农用地38303.23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0332.07公顷,未利用地面积7470.83公顷2。农用地占绝对比重,建设用地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有待挖掘。

(二)旅游业用地分类

对桂林市旅游业用地的分类,参考土地利用规划的分类和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划分为风景游览用地、旅游设施及管理用地、旅游生产用地三大类别[1]:

(1)风景游览用地:包括了观光农业用地、城镇旅游用地和水域旅游用地。

(2)旅游设施及管理用地:主要为休闲保健用地和购物商贸类用地。

(3)旅游生产用地:主要为旅游土特产、工艺品生产等工业用地。

(三)旅游用地现状分析

1.风景游览用地集中化

从图1桂林市区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图看,旅游用地集中在市区漓江西岸、两江四湖区域,如象山景区、两江四湖景区、靖江王城、叠彩山公园、李宗仁故居等,用地集中化程度高。

2.旅游用地类型结构分析

在桂林市区旅游用地类型结构中,风景游览用地比重最大,占81.27%。其中公园、植物园占52.87%;历史人文遗迹占17.88%;旅游设施与管理用地集中在饭店宾馆和旅游道路用地,占13.91%;旅游生产用地仅占1.88%。说明市区工厂企业较少,切实保护了桂林市区生态环境。

3.用地空间和类型呈动态化发展

随着桂林市旅游发展,原有景区和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统筹下,桂林市要实现新区建设和老区功能转换,用地逐渐向郊区和周边县区拓展,既减轻主城区旅游压力,也带动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如灵川县、临桂县)。旅游用地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如:城市旅游景观用地(临桂新区世界旅游城、一院两馆等);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加工厂的外迁与整合等而增加的旅游生产用地。

四.桂林市旅游业用地存在问题与探讨

(一)旅游用地分类的界定

旅游用地的分类标准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用地分类不明确,容易产生土地利用规划忽略对旅游业用地的指标分配和利用指导,导致旅游业用地建设指标过少,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时期里,只能限制旅游业用地,用地空间过度集中,无法实现旅游业的空间拓展,极大限制旅游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对旅游用地分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用地现实当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二)未利用地与旅游用地的转化

桂林市城市未利用地总面积为7470.83公顷,其中荒草地面积2594.75公顷,河流水面906.14公顷,滩涂231.97公顷,沼泽地、沙地、裸土地等其它未利用地3737.97公顷。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未利用地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一般作为耕地后备资源或其他使用。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对于部分不能为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所用的土地资源是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价值巨大(如沼泽地、溪流、溶洞、岩石等)。应做好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种规划的衔接,实现未利用地的潜力开发与旅游用地的转化,明确使用性质,实现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讨旅游用地规范性政策法律

我国现行有比较完善的国家土地管理法,旅游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属于空白,多以违法用地、房地产开发、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案件和事件出现,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规范的旅游用地政策法规需要深入研究,以保障旅游业用地需求与区域土地规划利用的协调统一。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05年桂林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数据仅采用官方公开的年份数据。)

参考文献:

[1]郭丽华.桂林市旅游用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工学院.2007

[2]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J].旅游规划与发展,2000

[3]霍黎.昆明市旅游业用地研究[J].经济研究,2010

[4]梁栋栋.不同类型旅游用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示范大学,2004(5):2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7

关键词: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9-02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城市的无序扩张、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等,不但造成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承载因素的破坏,危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由于19世纪30年代盲目的开垦西部土地从而酿成1834年的黑风暴和苏联由于20世纪50年代不合理开垦中亚处女地而引起的1963年黑风暴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一些新兴前沿研究如土地生态学、土地伦理学、土地可持续利用等也不断展开。但是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的现实手段和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就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而言,土地利用规划追求单一的社会经济目标,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未达到最佳,而城市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为我们拓展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反规划”理论

(一)“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加速,城市二、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也不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逐渐降低等。为了寻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以往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二)“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反规划”强调的是一种逆向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是对传统规划的一种校正,而不是反对传统规划,其规划的思维是辨证的思维,是反思的思维,是可逆的思维。“反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为基础,即是指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土地空间格局。其基本要义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打破传统思维,变“城市与环境”之“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着重在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上做文章,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三)“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工作方法应该从区域非建设用地入手,优先规划和设计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3)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5)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6)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7)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8)开放专用绿地;(9)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10)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二、“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

(一)“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

1.土地利用规划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导致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以最能从土地上获取财富的方式来决定其用途。这种价值秩序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大量蚕食转变为建设用地,这种土地用途/覆被变化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改变;同时在土地利用空间配置上,未考虑充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系,忽视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诸多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影响,忽视了对土地景观斑块之间空间关系的适宜性,也没有涉及保持土地利用系统较高生物生产性能、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人以艺术和美学的享受,导致区域生态格局和人文格局的分割破坏。“反规划”理论就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和人文危机中提出,要求关注土地开发的外部性影响,要求重视和尊重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重新审视现有土地利用价值标准与判断问题,重构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体系,尤其是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2.土地利用规划的思维方式。“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过程,开拓了一条新的规划思维,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为多种价值主体的思维方式。在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实际编制过程中,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的习惯性思维是先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内部或者周边的非建设用地,往往因为城镇发展的需求被抢先占用。“反规划”思路提倡的规划程序“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将规划主体的偏向由重建设用地、轻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均视,首先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初步定义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角色定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领,可以说土地利用规划不仅是对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布局规划,而且对不同的区域间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规划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而进行公共干预的具体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反规划”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引入有助于提升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选择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计划和安排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强度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但由于非建设用地利用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仍以传统狭隘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更缺乏对土地利用对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规划目标单一必然导致其他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模拟和规划,强调了时空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建立在不同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模型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同时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措施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提供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下的土地利用方案。因此,“反规划”理论的引入改变了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不对等地位,确定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为核心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保证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流程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pattern,Sp),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时,通过模拟区域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形成专项景观安全格局,这既包括具体土地利用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廊道和网络来实现各区之间的水平联系,然后得到这些关键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得到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区、落实土地利用布局,最后形成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图1)。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实质是“反规划”理论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的一种校正和补充。

三、结语

在生态保护、伦理思想、科学发展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目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为中心,而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此时,“反规划”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意义,将其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形成尊重自然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使土地利用规划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8

【关键词】滨河游憩廊道文化线路乡土建筑艺术民间艺术

一、研究背景

绿道是一种新的规划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查尔斯《美国绿道》一书。最初的定义是用于游憩或生态保护的非机动慢行步道系统,可以沿河流、山脊、山谷、废弃故道布置,起着串联不同性质景点的作用。最早的绿道规划案例是19世纪初奥姆斯特德为波士顿公园所做绿色项链,最初的动机是为生态斑块之间的动植物能量交流提供迁徙廊道。由于其灵活机动的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安全网络构建、文化线路开辟、游憩设施建设领域。国内有关绿道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徐文辉写的《绿道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总结了绿道规划的基本理论(2010年),刘滨谊在《绿道在未来中国城镇生态文化核心区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一文中,提出了生态文化核心区的概念和组建城乡的eCD城镇绿地网络空间的建议(2012年)。胡剑双、戴菲在《中国绿道研究进展》中论述了绿道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发展(2010年),广东绿道作为中国的第一条绿道,开辟城乡的慢行游憩系统,并且统筹了城乡生态网络。但是目前,还很少有绿道用于乡土景观保护的规划实践。

二、河南乡土景观资源现状分析

景观设计学学者俞孔坚对乡土景观定义是:“当地人为生活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其土地上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从目前河南省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上看,西部山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景点集中、景区规模大、开发程度较高,一些分散于山野乡间的文化遗产景观资源,也借助于规模化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心城市和市级城市,文化遗产景观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政设施完善、服务设施到位,文化遗产景观都纳入了城市旅游规划体系和城市品牌规划。而在中东部黄淮平原地域,由于缺乏规模化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为载体,文化遗产景观资源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没有纳入现行旅游规划系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基本处于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荒废状态。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学者陈威对乡村景观的分类有,聚落景观、产业景观、文化遗产景观、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景观五大内容。河南传统特色聚落景观方面对于河南省的广大乡村,除了西部山区有零星的散布以外,东部平原地区并不多见,传统民居缺乏显著特色。产业景观主要指特色种植业,如捕鱼、林果业、小麦种植等,河南有很多这样的特色农业产区,如新政大枣、民权葡萄、河洛石榴等,最具优势的支柱农产业还是小麦,但由于该区域人口密度大、聚落密集,农业生产景观形不成规模,美学价值低,不具备景观价值,这种景观在以后的村镇集中过程中才能逐渐地显现出来。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在河南广大乡村存留较多,部级、省市级文物单位分布较为广泛,除了大量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外,还有其他一切有文化价值的载体,如名人故里、历史掌故、乡土植物等。自然景观资源,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主要集中在滨河林带,这是平原地区生物多向性资源的最后领地。社会生活景观主要指民俗景观,河南是汉族聚集区,缺乏特有民俗景观资源,虽说有一些地方庙会、书会、曲艺杂技表演,但具有表演的临时性质,并非融于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综上所述,河南乡土现有可以用作旅游开发的景观资源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乡村的一些省市级和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滨河自生林、人工林带,聚落景观和产业景观需要在以后的规划建设中逐步培育。

三、基于乡土景观资源整合的绿色廊道规划设计策略

(一)设计滨河生态廊道,连缀乡土人文景观云点

河南省中东部平原地区的乡土景观资源主要为分散于乡间的次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滨河林带,以及由历史文化名人、社会习俗衍生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以建筑小品的形式存在,数量多、类型多、形式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但是布局分散、规模小,像一些分散的云点,缺少连续性景观,旅游成本高,由于无法纳入具体的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休眠状态,其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参照欧美国家绿道规划和遗产廊道规划的成功经验,线性规划具有更加灵活的形式和机动选择的空间,成为最佳选择。

廊道性景观和旅游性绿道在西方国家规划体系的解读是非机动车慢行步道旅游系统,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绿道的建设并非为了取代传统的斑块状风景区,它和斑块状的旅游景区是互补的。绿道的存在使原有风景区的生态效益得以发挥和实现,和传统的斑块状风景旅游区相比,有更高的生态学意义,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斑块之间的联系,保持主要的生境链与生境网络的连续性、整体性与有效性。

绿色廊道景观规划设计,首先选择连续性景观要素,增强景观连接度和聚合度。豫东平原地区连续性的景观要素,主要为乡村公路和滨河堤岸林荫带两种要素,乡村公路具有变迁不定的特征,历代战争、变革破坏严重,沿途历史文化景观留存较少,依托公路的游憩廊道建设起不到聚合乡土景观的作用。相反,依托自然河流设计规划景观廊道,则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河流是生命之源,人类最早的文明大都集中在河流两岸,加之自然河流具有不易变迁的特点,沿岸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积累较多,依托滨河林荫路规划设计乡村绿色景观廊道,可以串联起更多的乡土人文景观云点。另外,河流是天然生态廊道,两岸生态基础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滨河绿道可以整合乡村历史文化和生态两大景观资源,把分散的乡村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凝聚起来。

根据河南省地理状况和人文状况,淮河二级支流覆盖河南中东部平原地区,如濉河、沱河、涡河、颍河、洪河呈“枝形”“手掌状”均衡地分布于黄淮平原的腹地,这些河流流量稳定,滨河生态环境发育良好,河岸线曲折、两岸村落密集,都具备设计建设绿道的条件,绿道设计容易串联、黏合更多的乡村景观云点,起到以线拉网,以网固点、以点带面的作用。其中涡河、颍河具有绿道景观设计建设的先发优势,二河流域面积较广,能够连接黄河生态旅游带和滨淮风情旅游带,和东面的大运河遗产廊道以及西侧伏牛山景群距离均等,穿越黄淮平原腹地,能够聚合更多乡村景观资源。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现有的生态基础,恢复疏浚断流河道,清理污染源,维护物种多样性资源,修复生态群落,建设滨河步道系统和标示系统。绿道景观设计不仅是乡村游憩设施建设,同时也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凝聚乡土人文景观资源,同时也可以巩固和培育乡土生态景观。

(二)打造文化线路,串联传统乡土聚落

河南西部和南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桐柏山区、大别山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已经开辟为知名的风景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特别是一些历史交通条件所不能及的深山地区,地形险要,自然生态系统,原始地质地貌景观保留较好,已经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热点景区。旅游公路沿途乡村景观已得到有效的开发和保护,中西部山区与平原结合的丘陵地区和风景区中间的河谷地段,自然景观资源特色不是特别显著,由于处于热点景区的边缘,往往为人所忽略,但这些河谷和低矮的丘陵地带往往又是乡村聚集的地段,按照俞孔坚的景观学理论,这些地段属于典型边缘地带,生物能量交流频繁,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历史上很多古道沿丘陵山脊延伸,或者沿河谷蔓延,自然景观要素虽然没有热点核心景区那么令人兴奋,但这里有丰富人文景观和民俗景观做补充,反而更加耐人寻味,和核心景区的自然景观起到调剂互补的作用。所以在西、南部山区与平原中间的丘陵地带,设计规划发掘古道景观资源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些古道在历史上连接不同文化圈和行政区,是古代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沿途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加上周边民俗景观,也能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历史资料,河南西部知名的古道有崤函古道、宛洛古道、武关道,太行八径中的轵关径、太行径、白径等,这些古道的沿途保留有大量古代交通设施遗址:古关隘、古驿站、古栈道、古桥、古村落、古祠堂、古老的村风民俗和沿途的历史文化传说具有独特艺术魅力。

此外,在西部山区丘陵地带,地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公路基本上沿河谷河流延伸,河流和公路重合,沿途乡村聚落分散,自然景观资源比较丰富,不需要建设专门的滨河绿道系统。依托古道地缘优势的文化线路,正好可以和中东部平原地区的滨河绿道形成互补。豫西丘陵地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但文化环境相对于平原地区比较闭塞,乡土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具有相对较为稳定的特征。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公布的三批古村落中,河南境内99个古村落,其中90%以上分布于丘陵地区。乡土石作艺术、砖瓦作工艺、砖雕艺术、木雕艺术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存,一些乡土聚落,依山就势,呈现了建筑和环境高度契合的形式,一些建筑处在演化的过程之中,结构和形态生动活泼,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富有想象力,这些线路演绎了乡土建筑演化历程,是乡土建筑的活态博物馆。如崤函古道上的陕县地下窑园、渑池赵沟石头村、赵坡头村、灵宝的杨公寨,孟津乔庄村、孟津卫坡村、石碑凹村,南崤函古道上的洛宁县上戈村、城村村、丈庄村、草庙屹村,新安县寺坡村等,宛洛古道上的内乡石头村、郏县林沣寨、汝州半扎村等。由于社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该区域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保留也较为完整和丰富,如豫西皮影、内乡民歌、怀州梆子、苏阳竹马、苏羊社火、汝州庙会、宝丰书会、宜阳福昌庙会与灵山庙会、南阳独山庙会、大别山丘陵地区的花鼓戏,泥塑、伏牛山丘陵地带的社火、道情等。这些风俗和民间艺术构成了乡土景观的活态因子,赋予乡土景观更多的社会属性。通过文化线路、风土廊道等线性景观规划设计模式,串联乡土历史文化遗产景点,编织多元的文化旅游网络,便于整合更多的旅游资源。

四、价值意义

从乡村景观资源分布特点上看,设计规划滨河生态廊道和发掘文化线路在投资成本、可达性方面存在很大优势,很多人文景点分布于河流和山谷两岸,即使比较远的也都不超过30公里,80%的在10公里范围以内。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滨河地带,一些传统城镇、古村落也都滨水而居。滨河绿色景观生态廊道规划和文化线路基本上能串联起河南省90%以上的县级景点,70%左右的乡镇级景点,可以整合地方分散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多赢。滨河绿道的规划建设具有投资小见效大、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依托淮河支流堤岸林带建立城乡绿道网络,凝聚分散的历史文化景观云点,使乡村分散的景观资源在绿道旅游系统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同时为乡村居民提供日常游憩活动空间,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

(注: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资源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YJC760116)

参考文献:

[1]罗琳・LaB・施瓦茨.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罗布.H.G.容曼.生态网络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9.

[4]陈威.景观新农村[m].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8.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9

关键字:绿道;绿带;城市规划历史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北美绿道战略规划起源政府为改善水质和环境问题,1987年美国将其定义为动态的网格绿道提供市民可亲近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景观,1995年明确认识绿道是一个巨大的循环体系。世纪之交北美的城市开始综合绿道规划——试图重新梳理30年前的分散城市元素,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管理者期望通过通过大都市的绿道建设来控制大城市的蔓延,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和社区复兴计划。

2定义

通过对绿道体系的认识来给绿道下定义:

2.1生态廊道——自然体系(河流、海岸),多功能的绿色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动物迁徙廊道。生态绿道通常协调水源地和洪水保护为区域绿色基础设施。

2.2休憩廊道——网格状道路,水网道路,常靠近水面的休闲场地,不同断面形式提供视觉多变和风景式画面。休憩功能主要集中在廊道靠近城市和农村地段区域。

2.3文化廊道——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的绿道,吸引游客,提供休憩、教育、观光。在绿道边缘地块提供优质的居住空间,可用来提供度假和高端地产建设开发。

对绿道的理解必须考虑其所在的基地(matrix)——既景观中分别最广、联系性最大的背景结构,背景的主要土地性质和土地利用。

3战略

绿道规划战略规划是通过可持续景观发展规划来遏制景观斑块的破碎化、土地退化、无控制的城市扩张,无序的土地性质的改变。战略规划目的建立可持续的景观网格来支撑基本生态功能,保护主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源头。

战略原则分为保护性的,防御性的,攻击性的

3.1保护性的——当现存景观结构支持可持续的过程和格局时,即采用保护性的战略

3.2防御性的——当现存景观结构是破碎化的,核心区域已经被孤岛化,通过规划企图去阻止消极的破碎化过程,

3.3攻击性的——依据一种清晰的可理解的愿景。通过景观中的自然系统本生建立防御来防止景观破碎化,应对自然的变化和保护。

4规划历史背景

parkway公园系统,Greenway绿道,Greenbelt绿带。

parkway有一定的区域性,作为美国城市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线型的开放空间延展的自然和人工河流。

Greenway控制城市增长的边界、林业和农业的边界,是一种规划策略和土地利用策略,公园系统和Greenway在空间想象方面概念是不可替换。绿道是线型开放空间沿着自然和人工景观如河流、航道、山脊线、铁路、道路,被规划设计和管理来连接保护生态的、休憩的、文化的资源。1923年完成的布朗克斯河公园大道被认为是美国第一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系统[1]。

Greenbelt绿带不同公园系统、绿道,绿带是大片的自然或者开放土地位于城和乡的边缘。绿带用地的产权复杂,绿带很少在自然要素、河道框架下建设,多是城市边的农业和林业用地。

5密尔沃基:查尔斯怀特纳(charleswhitnall)的进化的公园大道网格

密尔沃基市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密歇根湖西岸,是威斯康辛星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19世纪密尔沃基市在的海港设施建设中在Lakemichigan交汇口和三条河流——milwaukeeRiver,menomoneeRiver,KinnickinnicRiver,像很多美国工业城市一样,沿河的大量用地被船舶和铁路公司占用,旧城中出现大量的工业景观。19世纪中密尔沃基市发展成商业港口城市。1950-1985年城市人口增长47%伴随227%土地被城市化[2]。

1889年国家立法公园体系由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但是公园用地很快超过城市的限制,可城市没权力来购买管辖外的土地。而密尔沃基市采取革新规划战略,密尔沃基市公园财政支出最开始就依靠城市本身,而不同其它城市依靠个人资助商和私人机构。

世纪之交,公园开拓者开始沿三条河流购买很多土地,并保护溪边的林业用地保护,因为林业用地有利地表水的吸收,维持河位平衡和确保溪流的水常流[3]。1906年阿姆斯德的的生态景观的理论影响密尔沃基市的公园、开放空间的规划,尽管到1924年密尔沃基市公园大道体系才显现出来。

CharlesB.whitnall可为密尔沃基市开放空间体系之父,whitnall为城市土地管理会和国家管理会的主成员,从事土地利用规划和公园规划40年一直到1940年,1923年在他的总体规划号称“135Km公园式大道”蔓延在国家河流、小溪、湖岸,并达成统一目标:湿地保护、雨洪调控、溪流修复、卫生系统、环境教育、公众休闲[4]。

whitnall提出两条策略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到今天:“在需要之前买好地;发展用地最大化尊重自然的地形和植被。”他将美学价值应用到早期景观建筑学同时懂得尊重自然体系和关心人民大众需要,将美学、生态学、社会学相结合。

6渥太华:雅克盖迪纳(JacquesGreber)的绿带和公园大道的愿景

渥太华首都地区,由三条河流交汇形成,渥太华河划定州边界由西向东湍流而过,将整个城市南北分开,但是渥太华城市景观不像密尔沃基市那样几何化,城市更有机化,人性尺度城市,但后来工业化发展改变其以前自然增长城市模式。

里多运河——200Km长的运河、大坝、水闸,从1812年中尉上校约翰监督2000劳力建设这条运河从渥太华到金斯敦,当时规划目的满足军事路线需要到大洋,于1832年完成。

1915年规划在霍尔特报告中对空间和管理想法改变,联邦分区规划像华盛顿规划——城边的工业区,中心广场,中心公园,当时霍尔规划公园用地对应城市的350,000人口和1214公顷公园用地其中有344公顷公园用地在城市里,每千米社区范围设计3—4公顷活动空间[5]。

不同于密尔沃基的规划思想,1950年渥太华邀请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进行国际研讨,盖迪纳从描述首都城,分析空间主要问题,预测新首都城等三方面看待当时渥太华,盖迪纳的绿带和公园大道概念也重视城市河流系统,注意为城市段提供商业、休闲设施。

绿带规划也是盖迪纳主要概念战略之一,绿带被认为是城市增长边界,自然分界划分城市与农村土地利用。绿道规划道理也是曲折的,1945年到1958年才有较小进展,随后589家房地产购买绿道,大约有9900公顷占国家首都委员会所有权,到1960年后期,这种土地的交易花去39百万美元。现在绿道终于环绕整个大都市,40千米长平均4千米宽。

7总结

在许多大城市区域中,绿道规划起源两种动力——生态品质和社会便捷。城市整合破碎的景观用创造和连接绿道的方法,同时满足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等多方面需要。

如何建立今天绿色廊道基于历史框架是更需要决策者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有效的机构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研讨。

参考文献

[1]newton.n.1971.Designontheland;theDevelopmentofLandscapearchitecture.

[2]SoutheasternwisonsinRegionalplanningCommission.1991.

[3]Clausen.w.1980.

土地规划行业前景篇10

关键词:容积率;居住用地;集约利用

容积率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其指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因此容积率是评价城市土地是否集约利用的最直观、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抽样调查和分析,选择中心六区1998年以后新建的居住小区,分析其居住用地容积率现状及变化,探讨容积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出目前广州居住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广州市居住用地容积率现状分析

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平均容积率达到3.57,各区平均容积率情况如图1所示,颜色由深到浅表示容积率由高到低。

从图1中可以看到,新的越秀区由东山和原来的越秀区合并,是广州市的政治、文化、商业、旅游中心,是集商业、办公、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发展的旧城中心区,土地面积最小,容积率水平最高。天河区作为新区,经济发展最快,在2007年首次超过越秀区成为全市第一,其平均容积率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已达到4.35,仅次于越秀区。荔湾区是广州历史文化集中体现的老城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早期的低层高密度的规划方式也使得该区的容积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海珠区拥有珠江这一稀缺的自然景观,带动周边的经济活动,土地价格较高,导致一系列高容积率的楼盘沿珠江两岸分布,从而拉动整个区域容积率的平均水平,达到3.69。黄埔区虽然也是老城区,并且有着石化,汽车等支柱型工业的经济支持,但在整个广州六区中,房地产市场却一直不景气,新建楼盘也很少,目前黄埔区的平均容积率大约是2.14。白云区的规划方向一直是建设广州市北部现代化生态城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相对丰富的土地储备,造成该区的楼盘容积率普遍较低,一些大盘的容积率甚至不足1.0,整个城区的平均容积率自然是六个中心城区中最小的,仅为1.88。

二、广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足

在城市规划的实际编制过程中,容积率等控制性规划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及规划师自身的经验和设想而制定,有的甚至没有对实施情况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检验。这样,作为控规的编制者本身对规范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不一,很难为控制指标的确定找到严格的依据。

城市规划重在实现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政府任期阶段性及地方利益主体寻求短期高增长的利益是有直接矛盾的。容积率等具体指标的制定和控制作为城市近期发展地区和重点地区建设规划的深化,是以实现近期利益为支撑点的。城市在实施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市场经营性、局部性和功利性,最终得不偿失,破坏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造成过度开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及资源造成破坏。对后期实施没有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很好的规划理念没有严格执行。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协调

对于土地的利用方式,在各政府部门之间也没有完全统一。土地管理部门从宏观的角度对土地进行控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制定各种政策的出发点,目的在于保证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集约利用,防止未来土地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建设部门来说,希望快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和配套设施等,在批出土地和开发建设的时候把当前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不会从长远考虑未来的土地供给是否还能得到保证、目前的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等等。另外,受到经营城市的思想影响,土地成为最大的财政来源之一,被大量批出,就导致当时区位好的土地利用强度很大,而偏远的郊区则集约利用严重不足;有些政府官员为了在位期间的政绩,也会大量批出土地,而不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政府规划和开发商建设之间不协调

政府没有在批地之前对公共基础设施,市政配套等做相应的规划,导致开发商重复建设。最典型的是番禺的华南板块,政府的规划远远落后于开发商的建设。最初华南板块只有单纯的居住功能,交通、生活配套和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相对缺乏。因此各个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规划小区,为了完善楼盘品质都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供业主使用,导致基础配套设施使用效益低下,更重要的是对居住用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四)区域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广州六个中心片区,对居住用地的使用存在各自的问题。例如,白云区由于土地储备量的暂时充足,每年大批量的批出新的住宅用地,对于容积率的控制力度却很小,导致整个白云区的容积率水平一直是广州市中心六区中最低的一个。以海珠区沿江一带为最。城市中景观较好的地段,其经济活动一般较为活跃,土地价格也较高,开发也容易获利,自然成为众多商家追逐的目标,但过度的开发必然破坏这些稀缺资源。珠江作为广州重要的景观资源,却没有发挥公共空间系统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两岸开发了过多的高容积率的住宅,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却没有综合考虑到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宅将逐渐破败,进而会影响城市景观,可能变成改造和拆除的对象。天河区的珠江新城是城市的CBD,土地经济价值极高,因此对其的利用强度也很大,广州市最高容积率的楼盘集聚在此,一但全部入住,对周围的交通配套等将受到很大的考验。

(五)新批出土地容积率过低

对广州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批出的居住用地进行统计分析,越秀区批出4幅,平均容积率控制为4.8;天河区除珠江新城以为的区域推出2幅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仅为1.46;荔湾区批出珠江用地6幅,平均容积率2.25;海珠区批出居住用地6幅,平均容积率4.94;黄埔区没有用地批出;白云区是广州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近三年共批出16幅,平均容积率2.0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越秀区和海珠区,其他区域新批出土地容积率都很低,原因在于这些地块目前都处在区域条件不是很完善的地方或者相对偏远的城市郊区。

三、对广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分析

(一)严谨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

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居住用地加强集约利用程度,首先,必须规范城市规划,杜绝仅凭个人经验、不从实际出发的做法。其次,当有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后,一定要有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不能有政府官员或者开发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违反这些规定。在这一点,可以借鉴人地关系更为紧张的香港的做法。由于香港先天条件的缺乏,因此在一开始的城市规划上,就走高容积率的路线,也为大众所认可。一直以来都有严谨的法律法规来控制土地的利用,杜绝浪费。对于各项控制性指标有着科学严谨的制定方法,在后期实施的时候也由相应的监管部门严格监控。其实我国土地公有化更有利于政府对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配合规划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来达到对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目标。

(二)做好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协调工作

政府部门需要统一认识,并且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制定相应政策的出发点。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尽可能同时考虑当前的经济发展,但也不要透支资源,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做好未来至少10年之内的土地利用计划,保证充足的土地储备,不让土地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政府的规划应该走在开发商前面,成为引导者,而避免开发商只顾自身利益的开发行为。比如白云区的金沙洲就是政府规划比较全面的一个新居住区,对各种公建设施、实证配套的规模、区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划,这些设施的效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不会产生因重复、盲目建设导致浪费居住用地的现象。

(三)不同片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强度

香港住宅用地开发强度的控制综合考虑了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容量、城市景观需要和生态环境保育因素。广州市辖区面积都很大,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更加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不同片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强度,从容积率的角度对居住用地的开发利用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目的。例如,越秀区和天河区是广州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土地价值也最高,对其居住用地进行集约利用的需要也最为迫切。因此较高的容积率将更适合该区域的发展。而该区域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也可以支持高密度的人口。不过天河辖区比较大,北部边缘地区的土地储备比较丰富,而且自然景观条件较好,对容积率有一定的控制,会更有利于城市景观。荔湾区和黄埔区作为老城区,针对早期的规划问题,在进行旧城改造的时候尽量对容积率进行调整,以改变建筑密度过高,城市景观凌乱的现状。加大对单块土地的利用强度,留出更多的土地作为公建用地和城市景观用地,也可以更好地引起区外人员的购买兴趣。同时在未来开发的时候不能继续以前在交通干道集中过多高层建筑的做法,而是要利用越来越发达的地铁轨道交通,对其步行范围内的地块可以进行相对高容积率的开发,以缓解地面公共交通的压力,在人口密度很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交通堵塞现象。这一做法也适用于越秀和天河区的高人口密度区域。海珠区有珠江这个得天独厚的风景。江边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过于集中的人口可能造成环境问题。对于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区域的住宅的容积率进行有效控制。实行离中心距离越近容积率越低的递减控制措施。白云区的土地量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城市当中稀缺的资源,要善加利用和好好保护。因此对容积率要有最高限制,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将得不偿失。但是从长远看来,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房屋的存在又有长期性,因此开始的规划非常重要。

(四)严格控制新批出土地的容积率

对于荔湾、越秀等老城区的新批出土地大部分来源于旧城改造,土地储备十分有限,因此更要加强对其的利用强度,保证住宅的供给需求平衡。对于位处郊区的土地也会慢慢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因此要在目前的规划中就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防患于未然,严格控制新批出土地的容积率。在设定容积率上限的同时,政府可以考虑同时设定容积率的下限,保证这些偏远地块的集约利用程度不过过低。

参考文献:

1、于春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2、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刘新卫.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J].国土资源,2007(2).

4、张志宏,徐惠,曹天邦,李剑波.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益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