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十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十篇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4:27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1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不能履行合约的义务或由于债务人信用状况恶化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这就必须加强商业银行的引用风险的识别和风险管理,以求从根本上控制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识别

信用风险为违约事件发生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的预期损失。具体函数关系是:R=p*(F-R1*Va),其中p表示违约概率,F为贷款资产的市场价值,R1为违约事件发生后贷款补偿比率(相对于贷款的账面价值),Va为贷款的账面价值。

(一)违约概率的估算

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等级评估的结果比社会信用等级评估机构具有更多的信息,因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关系使得商业银行拥有比外部评估机构更多的内部信息。假定企业在某一时刻的信息全部包含在信用等级上,这样违约概率就可以用一定信用等级条件下企业违约的条件概率表示,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量化预测。

(二)信贷资产的定价

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但对企业来说商业银行信贷是其负债。如果企业资产的价值大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商业银行就能够收回贷款。这样商业银行贷款回收的金额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贷款企业的价值;另一个是时间的长短,用数学公式表达为:F=F(V,t)(其中V为企业在t时刻的价值,t为时间)。根据一定假设、原理和数学的推演可以定量的分析出信贷资产的市场价值。

(三)补偿率的估算

第三方担保减少了风险,因为减少了违约的损失。违约事件发生时,商业银行的损失为信贷资产的价值减补偿金额后的余额。在违约事件发生时,要正确估计取得补偿的费用很困难,因为发生违约的企业本身就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不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统计处理数据可以进行估计。

二、信用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无论是信贷决策前,还是信贷决策后都必须借助于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评估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最基本、最为重要的工作。

(一)信用等级评估

信用等级的核心是充分揭示借款人特定债务的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对影响借款人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确定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1.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应以借款人3―5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有关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财务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盈利能力。较强的能力及其稳定性是企业获得足够现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关键因素。盈利能力的评估不仅要通过销售利润率、净值回报率等指标进行衡量,更重要的是要对盈利来源、构成及其稳定性,以及对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2)现金流量充足性。企业从正常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是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来源。将某一时期现金总流量、自由现金流量与到期总债务相比,可以反映借款人营运现金对债务的保证程度。

(3)资产和其他流动性来源。企业偿债资金来源除了正常营运活动产生的现金之外,还包括为偿还债务而可利用的其他资源。流动比率是衡量偿债内部流动性来源的重要线索;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动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

2.对债务人初步评级的调节因素

在对债务人初评的基础上,还应考虑非财务因素分析,以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程度。

(1)产业背景。产业分析主要是为了判断借款人所属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区分产业是上升还是衰退阶段,是稳定的产业还是对经济变动反映敏感的产业。

(2)基本经营和竞争地位。企业的竞争地位可以通过多项指标加以衡量,如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成本结构及其增收节支潜力等。

(3)管理素质。对管理素质的评估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组织结构及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以判断在企业逆境时管理层维持企业信用的能力和风险。

(二)贷款决策时的信用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估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必定要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作为信贷的重点对象,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整个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选择优良客户并将贷款集中于这些客户有助于控制信用风险。

不过随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及资本市场和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高信用等级企业在逐步减少对商业银行的依靠,形成所谓资金的“脱媒”现象。为增强商业银行利润,商业银行不得不向那些信用等级不佳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一方面提高信贷的利率,另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或者第三方保证。以控制整个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

(三)贷款发放后的信用风险管理

在信贷资产发放后,商业银行将接受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应该不定期的监控信贷资产的使用情况,以防止信贷资产的损失。作为监控的主要对象有:(1)借款人信用等级的变化情况。(2)信贷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化。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等有可能导致信贷资产的价值变动,商业银行应该关注宏观经济等因素对信贷资产价值的影响。(3)存在担保的情况下,担保人等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保证。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信息不对称;法律支持体系 

对我国银行业而言,信用卡还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业务,对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今后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相对于银行的其他业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信用卡交易涉及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其次,信用卡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信用卡金额支付是通过电子数据划拨或压单完成;再次,信用卡业务流程复杂,涉及环节众多,风险存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因此,需要认真研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控制管理其风险。

1信用卡风险的类别

从来源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首先是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隐蔽性最强的信用卡犯罪手段,因而对发卡行的资金安全危害也极大。二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这是持卡人充分利用信用卡的责任条款,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称没有进行交易或者没有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一些持卡人假装信用卡丢失,到商业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而银行误以为是窃取信用卡者透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持卡人利用多张贷记卡大额透支,发放高利贷,从而达到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其次是来源于商家的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时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二是不法商家欺诈。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再次是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一是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二是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三是atm欺诈。发生于atm设备的欺诈通常是因为密码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甚至是暴力抢劫。通常欺诈者会在atm插卡槽中置入微型读卡设备,并在隐蔽处安装微型摄像头记录持卡人输入密码的动作。四是伪造。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在键盘输入设备里非法安装接收设备获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统获取,再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五是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个人身份信息如社会保险号码、信用卡号码、家庭地址、电话等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而网上罪犯可以破入虚拟叫款机,窃取商户的网络标信之后模拟商户行为。六是虚假申报。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或谎报卡片丢失,然后实施欺诈消费或取现,使银行蒙受损失。

最后是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擅自超越权限,套取大额现金;或通过更改电脑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等等。

2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信用卡风险的形成既有来自虚拟经济本身的原因,也有外在制度带来的影响。前者主要源自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性,缺乏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卡的资信调查工作仅能依靠发卡银行自身的力量解决,持卡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第一是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一个全国性的、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在个人信用资讯的获得和传递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卡银行往往根据申请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收入、家庭支出、银行账户和借贷记录来衡量其信用价值。

第二是发卡银行与相关部门之间、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外部相关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的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掌握着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但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此外,如果各商业银行能够共享各自的客户信用记录,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负债情况,减少借款者多头借贷带来的过度借贷风险。然而现状却是发卡行之间的风险信息非共享,风险管理标准也不统一。

第三是信息不对称状况下不同授信额度的制度设计缺陷。在信用卡营销的过程中,发卡行一般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对不同的客户授予不同的授信额度,这样的制度设计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将会完全失败。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客户不用花费多少代价就能冒充优质客户而不被发现,优质客户却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被劣质客户轻易赶走。

3信用卡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发达国家从事个人信用业务历史悠久,从管理模式、法律环境到具体操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但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的个人信用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套用外国模式,而应建立我们自己的个人信用制度。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中针对个人信用卡风险,建立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是关键。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3

论文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信用卡信用风险

信用卡(英文:credit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帐日时再行还款。除部份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般的信用卡与借记、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帐户直接扣除资金。

信用卡已成为现代银行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项业务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数的增多,信用卡风险逐渐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而且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概述

1、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类型

信用书业务是银行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银行传统业务产品的风险,也有信用卡业务特有的风险。银行业务存在的各种风险在信用卡业务中也同样存在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而其中造成信用卡业务资产损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信用风险。根据研究资料和实务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因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损失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商业银行再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必须通过识别、计量和控制来严格预防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在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主要是因为持卡人信用不良或者信用状况恶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偿还信用卡透支消费和预借现金等本金和利息、滞纳金等费用的风险。在实际业务中,针对持卡人信用风险暴露值和评价发卡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和控制能力均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发卡机构而言,其主要指标是延滞付款率、滚动率和损失率。

一般而言,发卡机构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其内部的业务处理包括了营销、销售、风险控制和作业四部分。这四部分处处都渗透着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点。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对新申请的客户进行审核批准,根据客户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资信审核后决定是否发卡和给予额度;

2)对持卡人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监控,确认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控制持卡人信用风险和伪卡、盗用风险,减少资金损失;

3)持卡人发生欠款逾期时,根据逾期金额和期限,采取措施进行还款提醒、催收.追缴欠款

2、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关于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我们不仪可以通过近年来的信息经济学加以分析.尤其还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理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的解释。

1)道德风险现象

在信用卡信贷市场上,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借款人项目失败承担的风险是固定的.但其成功时获利是不封顶的.所以当银行不能完全监督借款人行为时,借款人就会产生改变当初申请贷款时的用途,转而从事高风险但更高收益项目的动机,使银行的预期收益减少。银行而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可以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逾期透支利率.可以用增加的利息收入来补偿可能出现的拖欠损失。

2)逆向选择现象

一方面,面对当前高利率,有许多安全客户退出了高价信贷市场,但仍有一部分危险客户他们凶抱着赖账的打算.所以利率再高他们也仍然敢贷款。另一方而,一些借款人为了支付高利率只好把贷款用于高利益高风险的项目上,这样也就加大了银行收不回贷款的风险。从而出现“劣质客户驱逐优质客户”的现象。

因此,由于发卡程序简单,事前潜在客户的信息收集、筛选不甚完善,事后的监控、监督成本较高,致使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表现更为突出。构成了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管理现状

随着全球商务活动和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信用卡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方国家逐渐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发卡和受理网络、成熟的交易处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然而,我国信用卡的发行远远晚于欧美地区。直到2002年,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大举进入信用卡发卡市场,信用卡的发卡和受理业务才得到迅速发展。

1、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风险也逐渐显现。其中最为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先消费后还款的产品特点,对持卡人具有消费放大效应.持卡人信用状况恶化导致不能偿还透支消费导致信用卡坏账的比例逐渐增加,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信用卡提供商2008年上半年的呆坏账损失就已经达到210亿美元。评级机构惠誉的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坏账率在2008年12月升至历史高位7.5%。2009年1月卡债延迟缴付6o天以上的人,达到3.75%的历史新高。惠誉进一步表示,经济衰退令失业者无力还债,违约率在2009年突破10%。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信用卡亏损总计高达700亿美元。在信用卡危机面前,美国的大型发卡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都难逃厄运。

在十年来美国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就业率和收入下降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加大。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贷款机构正迎来一波愈演愈烈的消费者违约潮。

2、我国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从起步期发展为成长期,且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据此前央行的~2009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末,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信用卡授信总额13634.96亿元,同比增加39.1%;应偿信贷总额2457.58亿元.同比增加55.3%

在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风险指标也有所增长,但整体较为可控。截至2009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不良率)的3.1%,较2008年底增长1个百分点。从行业整体风险水平来看,国内信用卡延滞率和损失率处于较低的风险水平.但从欧美发生的信用卡危机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出现总量增长的同时,必须关注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嗣,降低延滞率和损失率。

3、我国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现状的特点

1)信用风险整体指标较低

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和国外发达国家信用卡风险指标相比,我国发卡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且大大低于同业水平。其中主要原因有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信用卡在国内支付结算比例也逐渐增加,透支余额逐年快速上升,相比之下,延滞账户透支余额和损失账户透支余额增长比例不大。另外,我国居民的信用卡消费意识并未完全形成,传统的先存再用的借记、储蓄账户的金融理念一直被大多数人认可,因此,对透支消费缺乏动力,而且信用卡高企的透支利率也是持卡人倾向于在免息期内还款。

2)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仍需加强

2009年年中,我国多部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认真落实银行卡账户实名制,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促进了信用卡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但是目前也存在法律、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包括征信体系不健全,条块分割局面难以改变居民信用意识和用卡文化尚待普及、信用卡产业未形成清晰的组织模式、信用卡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3)信息严重不对称

市场经济的今天,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发卡机构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盲目注重发卡规模和数量,对授信政策的制定并不严格,在征信过程中也放松了对申请人的信用调查,导致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存在。目前发卡机构征信手段和渠道有限,往往根据申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经常当面向本人核实,存在不能准确掌握申请人资料的可能性。持卡人在经济状况发生恶化时,银行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只能在持卡人不能按期偿还透支时才能发现,往往为时已晚,银行已经承担了持卡人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由于外部信息的不完备.使发卡机构不能对申请人的信用价值进行准确、及时的判断。

三、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迅速建立起高效准确的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的全国范围内的跨行征信系统。主要侧重点在避免欺诈行为,信息系统内容较为单一。我国发卡机构虽然可以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了解个人信用状况,但是评价个人资信状况比较重要的户籍、职业、税务等信息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实现。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银行卡违法犯罪黑名单共享、信息查询和查询取证的机制,以更好地防范信用卡风险。针对新型的个人信贷业务,我们需要一个全部银行可以共享的高效率运行的信息平台。

2、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选择适合发展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控制信用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各主要发卡行的信用卡客户主要来源于各自已有的客户群,而客户在申请卡片时,也更倾向于经常光顾的发卡行。由于信用卡市场空间大,客户选择性较大,各发卡行只有根据自身的整体优势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锁定信用卡产品的目标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明确了目标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应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理性把握发卡对象。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评估大数据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而且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我国就显得更加明显,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齐寅峰,2005)[1],银行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方面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随着银行信贷的不断增加,其信贷风险也日益严重,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等都给我国的商业银行以警醒,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步入深水区,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信用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再次基础上以大数据为背景,分析了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的违约,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花旗银行的前总裁说道银行家的任务其实就是风险管理,当然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主要的还是信用风险,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以及道德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很大。李朝霞(2016)[2]等人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但开发新的业务伴随着高风险,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加强表外风险管理。刘明华(2016)[3]从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完善银行资本配置效率为股东创造利益的同时如何有效的防范风险.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本配置问题(魏灿秋2004)[4]。陈超(2013)[5]等人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贷款信息的纰漏对企业的并购产生影响,信息的纰漏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正外部效应,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基本上是研究商业银行的综合的风险管理,这包括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声誉风险。本文从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最为突出的信用风险出发,单独研究大数据下信用风险的管理。

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我国的很多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特别是国有四大行,基本上形成了资本市场的垄断,虽然由融资带来的利差促进了银行的发展,但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收到了挑战,各大商业银行将抢占市场作为经营目标,忽略了资产质量,并且资产集中容易爆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信贷风险的存在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商业银行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挖掘的能力决定了其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追求“三流合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业银行只有融合于大数据时代,才能使自己的信贷部门经营更加的高效,才能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经济下行压力巨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步增高,这些都反应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人信息存在问题,这包括信息收集的不完整、没有对信息进行整合与深度挖掘等,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人经营动态资金的流向没有明确的跟踪,银行很难形成对贷款人的风险的识别,尤其是对跨行贷款,跨区域经营的贷款人的风险容易形成误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现有的风险管理体制更多的是基于经验、定性的风险管理,简言之主要是依赖信贷部门工作人员的经验,这种风险管理体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贷款的质量不高,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贷款人越容易隐瞒一些对融资不利的信息,而对于这些潜在的风险,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是无法揭露的。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内部机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都是按职能部门划分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态分工明确但也存在不足,那就是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的隔阂,在贷款人的数据收集整合和深度挖掘上存在着过多的不完整,可以说是一种碎片化的状态,那么也就不能很好的对贷款人的整体风险进行识别了,例如银行的信贷部门只负责企业等客户的融资。同时这种职能化的部门结构导致了银行的总行和分行之间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资源信息共享,也就进一步加重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面临着我国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社会投资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以大数据为基点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与原料,而提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的核心在于信贷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深度挖掘,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对贷款人由定性识别转化为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来提高其信用风险管控。

(一)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控

数据是信用风险管控的基础,商业银行应加强数据收集能力,例如可以通过跨行之间的合作加强银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当然了也可以与专业强较强的数据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宽数据的来源,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化办公能力,将贷款人的交易记录进行整合,收集数据等。数据只是信息的原料,它只有通过整合与挖掘才能形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有意义的信息,因此银行的风管部门需要将收集到的延续性较强的大数据进行优化,对银行各部门收集到的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形成清晰的信息链,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挖掘隐藏的深层次的信息,也就是这些隐藏的信息往往能代表贷款人的真正的信用风险。

党的十以来,金融业的改革健健的步入了深水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体系也需要改革,商业银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职能化的组织结构阻碍了组织间的信息共享,因此加强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风险管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业务的拓展与风险是并存的,业务的发展给银行的风险管控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商业银行应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统一的协调和数据信息管理结构,突出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各自管控信用风险的传统的模式。

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挖掘以及银行信用风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从客观层面上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的最终的实施者是银行的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的主管能动性也很重要因此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等基本素质是降低信用风险中关键的一环,例如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实战模拟以及案例分析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定量化分析能力等。

(二)社会外部的信用风险管控

加强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也是信用风险管控的重要的一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降低由于道德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信用风险。企业等贷款人的资产评估主要由会计事务所完成,加强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让贷款人的资产评估更加的客观准确,也就间接的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齐寅峰,王曼舒,黄福广.《中国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间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

[2]冯曦明,李朝霞,郭晓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6,5.

[3]刘明华.《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J].武汉金融,2003.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对策

自从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成立的信用卡经营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中银卡发行之初,仅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内部员工中试用,6月份才正式对外公开发行。“中银卡”的这种设计后来成为一种标准模式,被许多银行的提款卡所模仿、借鉴。1986年6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信用卡。中国银行总行命名后,长城信用卡作为中国银行系统统一的信用卡名称,在全国各地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全面推广。长城信用卡的诞生和发展,填补了我国金融史册上的一项空白,自此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支付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信用卡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用卡的发行数量越来越大。

一、信用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信用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信用风险(因持卡人信用不良、违约拒付而产生的坏账风险)、欺诈风险(因诈骗所产生的风险,如欺诈者盗用他人的身份证信息申请信用卡所导致的欺诈性申请风险和欺诈者盗取卡片或卡片上的信息进行消费刷卡、转账等欺诈行交易风险)、操作风险(因操作不当如计算机系统故障导致信用卡授权行为没有办法正常完成,或者由于信用卡风险评估模型和相关的行用卡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序错误而导致的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如因经济危机而导致银行坏账率的攀升等)。如按照风险的来源划分则可以分为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来源于商家的风险、源于第三方的风险和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

1.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主要包括四种形式:持卡人恶意透支;持卡人谎称未收到货物、先挂失;然后在极短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

2.来源于商家的风险:不法雇员欺诈。在现实中,雇员能接触到顾客的卡信息,甚至持卡离开顾客的视线。不法雇员会使用客户信用卡消费,并将非法使用出现的发票自行扣压,致使客户受到损失。不法商家欺诈。不法商家通过与知名商店相近的域名或者邮件引导消费者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难以识别互联网商家的真伪,很容易轻易提交支付信息。特约商店老板自己伪造客户购货发票,然后拿假发票向银行索取款项。

3.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1盗窃,盗窃者会大量而快速地交易,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2复制,在宾馆、饭店这类场所,授权环节通常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道德的职员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得磁条信息;3atm欺诈,发生于atm设备的欺诈通常是因为密码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甚至是暴力抢劫;4伪造,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在键盘输入设备里非法安装接收设备获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统获取,再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5身份冒用,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6虚假申报,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或谎报卡片丢失,然后实施欺诈消一费或取现,使银行蒙受损失。

4.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或擅自超越权限,套取大额现金;或通过更改电脑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

二、针对信用卡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对策

从风险产生的流程的角度分析,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实际上信用卡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申请者的信用风险评估、账户管理、透支资产管理和催收),都存在风险。根据信用卡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将信用卡风险管理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贷前审核期、账户管理期和贷后管理期。

1.贷前审核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

客户首先向商业银行递交信用卡申请材料,首次申请信用卡时所需的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完整填写并亲笔签署申请人姓名的信用卡申请表、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申请人的财力证明文件。发卡银行在收到客户的申请资料之后,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发卡银行根据从申请表上获取的信息并从征信机构处获得申请人的信用数据后,通常会根据这些数据对每一类别的借款者进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并以此作出审核决定,如果申请被批准后,发卡银行会针对申请人的风险水平,核定相应的信用额度。

2.信用卡账户管理期的风险管理对策

信用卡通过审批、开户后,发卡行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对信用卡账户进行持续、科学、全方位的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用卡账户的使用率、降低和控制信用风险,对保证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用卡的账户管理主要包括信用额度管理和反欺诈预警监控。

3.信用卡贷后管理期的风险管理对策

信用卡贷后管理期的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坏账的催收和呆账的核销。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坏账损失。虽然坏账总是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并非逾期拖欠的账款就一定全部变成坏账损失,能否收回部分或全部坏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发卡银行的坏账催收能力和催收策略。显然,正确的催收队则应该以合理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的收回坏账,减少损失,提高收益。

一旦出现逾期透支资产后,发卡行需要提取坏账准备金,并将拖欠还款6次或180天以上的信用卡透支额列为坏账,予以核销,冲减利润,及时化解信用风险。

但对国内一些发卡行来说。有的银行对透支坏账提取了损失准备,有的银行则没有,并且提取损失准备的时间、次数与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均不同。其次,坏账的确认和核销程序过于繁琐。尽管各家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核销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但是多数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核销机制依然十分繁琐,规定过于严格。国内的信用卡呆坏账核销程序与一般工商企业大额坏账核销的程序一样,需要提供复杂的资料。

因此,应该统一规定信用卡透支资产的m险认定标准,建立信用卡资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完善信用卡透支呆账准备提取方式,简化核销手续,变“监管层审批核销”为“发卡行一定程度下的自主减免权”,变“个案核销”为“批量核销”;放松枝销条件,将逾期180天作为损失标准:对逾期180天以上透支资产的表外利息,赋予各行自主减免权。

参考文献:

[1]曾雅杰.万事达卡预言:中国信用卡数量15年后超11亿张[n].上海商报.2010年09月15日

[2]去年底我国信用卡坏账率3.1%央行警示风险.网易财经.2010-02-11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6

摘要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而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中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价差期权

一、引言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信用风险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是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种情况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而导致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的一种可能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商业银行本身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引发信任危机,从而引发货币危机、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

三、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动机

银行和市场投资者使用信用衍生工具的动机具有很强互补性。银行在市场中寻找转移信用风险的途径以降低资产(如贷款组合)的风险,而投资者寻求并愿意以更多的信用风险敞口来提高资产的收益水平。

互补性需求正是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日益壮大的根本原因。这也说明,以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来转移信用风险,并非是少数大银行之间的机构交易行为,更是中小银行参与市场的需求,这些潜在的市场需求是推动市场成长的重要中坚力量。

(一)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指合约双方就基础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风险的出售方向购买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互换期限内如果约定的信用事件(Creditevent)发生,则风险的购买方将向出售方支付全部或部分的违约损失;反之,如果约定的信用事件并未发生,则互换自动失效。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案例背景:银行a向某企业C发放了一笔2亿元的贷款,因此,a银行就有了一个2亿元的信用风险暴露,贷款利率是市场基本贷款利率。由于管理信用风险的需要,银行a需对冲企业C的信用风险。在不损害银行a和企业C的良好客户关系的条件下,银行a不愿意让企业C知道其想对冲交易风险的意图,同时也不愿意完全放弃该笔贷款所带来的利息收入。

银行a解决方案:在信用衍生工具市场找到银行B,以一定信用保护价格向银行B购买一个信用违约互换,银行a定期支付给B信用保护费用,银行B承诺在企业C发生信用违约事件时(如贷款逾期、信用等级下降、债务重组等),支付给银行a事先约定的损失补偿。这样,银行a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将对企业C的信用风险转移给银行B,既保留了良好的客户关系又获得了一部分利息收入,银行B获得了对企业C的信用敞口的同时,也赚取了一笔信用保护费用。我国当前已经有信用违约互换的标准化合约,流动性较好,这样的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是有意义的。

(二)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指针对非流动性的基础资产(如商业贷款等),按照特定的固定或浮动利率互换支付利息的合约。风险的出售者即互换的出售者将基础资产的全部收益(包括基础资产的利息、手续费加减基础资产价值的变化)支付给风险的购买者,而风险的购买者即互换的购买者则支付给出售方以SHiBoR利率为基础的收益率(可以以SHiBoR加减一定的息差)。可见,总收益互换与一般互换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交易双方除了要交换在互换期内的所有现金流外,在基础资产(如贷款)到期或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基础资产的价差,计算公式事先在签约时就已经确定(这里我们就不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风险出售方将向风险购买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风险购买者向出售方支付价差。总收益互换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如(一)中案例背景,银行a可以在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上找到银行B,敲定一个总收益互换合约。内容是:a银行同意把这笔贷款获得的收入流支付给B银行,银行B承诺支付给a银行一笔固定的利息,而不论C企业的违约状况(如贷款逾期、信用等级下降、债务重组等)。这样,银行a通过总收益互换,将对企业C的信用风险转移给银行B,既保留了良好的客户关系又获得了一部分利息收入,银行B间接获得了对企业C的信用敞口的同时,也赚取了一笔收入。重要的是,倘若B银行是一家地方性银行,想给当地一家企业C贷款,但由于自身资金规模的限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这家企业在寻求大银行a为它贷款时又受到大银行对它的信用的质疑并拒绝为其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银行非常了解C企业的还款能力,那么B银行就可以找到大银行a并与a签订一个总收益互换的合同来间接的为C企业贷款,这对B银行来说也是相当有利的。这个案例对我国当前的城市商业银行是有借鉴意义的。

(三)信用价差期权

信用价差期权(CreditSpreadoptions),通过持有信用价差期权控制风险资产的信用价差范围,用于补偿标的资产违约风险。表示为资产收益与无风险利率的差额部分。信用价差产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信用差价,又称作绝对差价;另一种是两个信用资产之间的信用差价,又称作相对差价。信用价差期权的支付行为是建立在标的信贷资产信用等级的上升或下降的基础之上的。

以第一种信用价差期权为例,着眼于信用敏感性债券(如公司债)与无信用风险债券(国库券)收益率间的利差而设定的期权。假定市场利率变动时,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的收益率成同向变动,那么,任何利差变动的原因必定在于信用敏感性债券的信用风险预期的变化(表现为其信用等级的变化)。因此,信用价差期权能使投资者有效地将信用风险从利率风险中分离出来,期权的购买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就可以锁定标的资产与某一基准(政府债券或SHiBoR)之间的信用价差,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信用价差波动或评级变化所可能导致的损失,即通过持有信用价差期权控制风险资产的信用价差范围。这对我们商业银行是有实际应用意义的。

(四)信用联系票据

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note)是一种加入了违约互换机制的更为复杂的信用衍生工具。保护性买方首先通过由自己或自己设立的特定目的机构发行与某资产对应的票据,保护性卖方则以现金支付取得该票据并将取得来自票据的利息收入。如果在到期时,事先约定的信用事件没有发生,保护性卖方只支付相应资产的票面价值;如果发生了信用违约事件,保护性卖方补偿信用联系票据。信用联系票据实际上是信用违约互换的证券化形式,这样就增加了信用违约互换的流动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有重要意义的。图4给出了信用联系票据的图示。

四、结论

信用衍生工具能改善风险在整个经济中的分布状况,使银行在经营传统贷款业务时分散了以前无法规避的信用风险。但信用衍生工具也是一柄“双刃剑”,其本身给商业银行也带来了特殊风险:交易对手风险.因此,为了保证信用衍生金融工具这一衍生品家族新成员不被滥用并殃及整个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严密有效的监管体制,强化风险管理,达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2008.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7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解释银行信用风险并列出其表现形式,进而从银行法制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方法体系及信用风险监管等方面对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对比,最后提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银行信用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对信用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债务人违约而造成的损失风险。对于银行这样的特定环境,信用风险即指贷款人因违约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风险。银行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贷款人拖欠银行的贷款或利息(一般是超过90天)、呆账、死账、违背贷款契约等,通俗称为“不良贷款”。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古老的一种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也伴随着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受到很大挑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的金融风险事件中存在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而且促成了侧重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创新。加上《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这些都使得信用风险管理业已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首要战略问题。

二、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比

(一)银行法制建设比较

全国银行货币及银行法(1863~1964)是美国银行史上第一个主要联邦法;1933年银行业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act)与证券承销;在格拉斯-斯蒂尔法下创立fdic,银行控股公司法和修改法案(1995年、1996年、1970年);银行合并法及其修改法案(1960和1966);1986年消费者信贷保护法;1974年平等信贷机会法;1977年再投资法;1987年颁布银行业竞争公平法;1991年储蓄真相法;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加思-圣占曼存款机构法;1997年银行破产和银行业公平竞争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加强法;1992年美国财政部提议的改革法;1991年fdic(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oration,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改进法;1984年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和瑞格尔社区发展和管制改革法。通过这些银行法的建设,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银行法的建设为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很不完善。1986年1月7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按照行政区域来设置其分支机构,从总行、省市分行,到地市分行、区县支行,再到分理处、储蓄所,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体系。就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贷款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客户经理部、信用风险管理部、贷审会和稽核部。客户经理部主要负责对贷款客户资质的前期调查(包括识别客户提供的虚假财务报表等),它是银行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客户经理的职责是向市场中的客户直接推销银行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其提供的优质服务,保持、发展与客户长久、稳定的关系,从而占领市场。客户经理通过调查发现银行的优质客户,做好客户信用分析报告及备齐相关的贷款申请资料,并交送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信用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支行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然后将审查通过的贷款合并自己的审查意见提交给贷审会。贷审会是银行审批贷款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由银行若干资深的专家组成。他们投票决定贷款的发放以及贷款的发放条件。稽核部是负责银行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构,主要是从会计角度审查文件和凭证的齐备性。虽然对贷款也是一种事后检查,但与美国商业银行中的“复核部”有着本质的区别。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和美国商业银行的贷审分离制度还是有着实质性的差别。

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链包括客户经理制、信用部、贷款复核部、审计部和贷审委员会committee。每个部门在信用风险控制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上与中国银行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美国银行一般都设有loanreview部门(即贷款复核部),虽然该机构在名称上与中国银行的“稽核部”很相似,但其实际作用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复核部实际上是贷后的监控部门,它可以随机地对原信用部评定的信用等级重新作出评定,对贷款文件进行抽查,并对贷款信用等级的调整具有最终发言权。如果客户经理或信贷员不负责任地为贷款评定信用等级,他们将受到银行的严厉责罚。贷款复核部在评级标准的制定以及贷款发放的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整个银行的信用文化。相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注重贷款发放和审查的独立,美国商业银行则更加强调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的相互独立性。

(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使用的还是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简单的打分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此外,信用评级人员未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只对企业进行评级,而美国商业银行一般既对企业评级,也对债项进行评级。我国的评级一般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和市场状况、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或有负债等;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而美国的商业银行,往往是通过专家的分析和判断来为企业评定最终的信用等级。评级最初由信用分析师和客户经理执行,然后送交区域经理或贷审会批准通过。企业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的核心部分,分为经营业绩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和现金流分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对独立、互不重叠。并且银行的信贷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培训的,因此他们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能够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每个主要报表项目,并结合阅读报表的附注和实地调查去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比较

银行监管组织分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美国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公司制度组建,商业银行有权自己决定产品的价格,利率=基准利率+风险补偿。商业银行在美联储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好坏来确定风险补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利益。因此商业银行具有内在动力去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并且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经营等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有权监管其他部门的工作。美国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无权决定其产品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中央银行规定利率。一方面,不管借款者的信用质量好与坏,都按照同一利率贷款。致使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20%~30%;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法制建设很不健全,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外部监管机构。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

三、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法制建设是改善金融环境的保证,金融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信用质量。首先,应通过立法规范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业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比较完善,银行业的管理制度健全,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打破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规定。而我国商业银行历史短,商业银行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如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势必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所以应该以立法的形式继续执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维持金融秩序;其次,要通过立法使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披露透明,完善银行保险体系,保护存款者的利益。最后,通过立法建立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并且建立一套统一的外部监管体系并规定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

(二)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1.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即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所谓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透过行动或文字的呈现,使全行职员随时察觉到风险的存在。它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信用风险管理行为、信用风险道德标准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树立起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推进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含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善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因为信用评级主要根据的是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评级对象能否适应外部环境和发挥内在优势最终都集中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上。因此,财务因素分析在评级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伪造、编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现象非常严重,这必然会影响评级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在制度上保证企业不得不将真实的数字告知银行并由此获得一个没有水分的信用级别。另外,银行评级人员也要提高识别真假数据的基本功,要培养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提高评级水平。

4.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1)加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立法,确立信用评级工作的法律地位。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评级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他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使信用评级行为与评级结果得到有效的法律规范,实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2)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评级方法而言,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要学习其模型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3)积极培育评级市场。市场经济需要信用评级。而其规范和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培育和完善。一方面通过类似贷款证的规定来推动评级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鼓励跨地区的评级,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信用评级市场。

5.强化金融监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金融当局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是《新巴塞尔协定》的主要要求。在我国,一方面人民银行要监督检查各家银行是否具备一套建立在认真分析风险基础之上评估资本充足率的完善内部程序,是否妥善处理了不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结果。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监督检查各家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还有,人民银行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的规定,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雪梅.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初步设想[j].新金融,2003,(8).

[2]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7).

[3]邱志会.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

[4]章彰,于雅宁.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j].新金融,2002,(7).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8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商业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1.2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目前这种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内部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经营目标以及运行环境的转变。

       1.3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1.4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中国的银行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性职能,商业性信贷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并未加以区分,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国家对它也无风险责任要求,因而中国长期以来没有银行风险方面的法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引导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外部的金融立法及银行内部的配套制度的建立。但在这些制度中信用风险方面的规定非常粗线条,并有大量的空白,其科学性、完整性还有欠缺。

       2 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改革银行体制 要把中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优秀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御信用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9

一、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加大其风险管控力度是关键所在。在稳健的经济政策下,银监会虽然公布商业银行劣质贷款在不断减少,然而涉及“股改剥离”政策的施行,到201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劣质贷款高达2.3万亿元,劣质率高达24%。根据财政在区域性金融平台的投资项目中,供过于求的企业较多,房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导致劣质贷款数额居高不下。以上现状表明,商业银行在面对只增不减的贷款问题时,需要加强风险管控,选择较为稳健的道路。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体制不完善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信贷风险管控认知不足,一味追求业绩,不注重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这无疑给银行带来无形压力。另外,他们只着眼于短期盈利,忽视了未来商机。最后,信贷风险管控理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未在商业银行整个人才体系中全面施行,导致工作人员误入歧途。

2.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总体综合素质偏低: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欠缺、业务方式不当、没有管理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责任感较低,未根据贷款要素对贷款人进行严格审核,缺乏及时处理并调整贷款类别的积极性,没有核实贷款要素是否如实填制。基础数据的不统一和不准确严重阻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制水平提高,即使是简单的分析工具也会导致数据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造成结果信任度低。也就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制中去。信用风险量度模型和技术落后是造成专业人才稀少的根本原因。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构架不稳,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过于集中,不能相互制衡;其次,风险管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影响风险管控的效果;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没有独立性。我国推行贷款风险分为五大类,但存在很大缺陷:(1)主观性思维比较严重,贷款界限模糊,结果不一致;(2)对资产质量恶化的预估能力较低;(3)分类结果是粗线条分类;(4)利用带块五级分类计提贷款准备不能遮盖银行的信用风险;(5)五级分类不能区分借款人风险和债务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缓释方式单一不能够分散风险,各商业银行在抵质押率、后续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创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国尚未实施统一风险要素调整规定,我国拍卖市场不完善,质押品处理难度高,银行不仅仅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更是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树立全面控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在完善风险认知程度这一方面,不仅需要全面控制管理,还要注重部门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化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操作执行者的监管问责制度以及参与意识,以此达到增强内部评级体制治理有效性的目的,强化内部控制的目标。银行把分离且落后的业务同互联网结合,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银行需要规范员工业务操作,合理设计监管制度。杜绝银行内部犯罪,明确职能权利和责任。银行需要加强奖惩力度和监管考核,以此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度。

2.吸收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银行利用相关待遇政策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调整团队构造,让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特长并且给予合适的岗位。与此同时,银行需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使其技术和体制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对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道德素质训练,以此保持体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银行便能让整个人才系统随时保持在最优状态,员工素质得以提升,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强度。

3.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

银行内部创建独立的审核部门,在贷款之后进行跟进工作,不定时对信贷等级进行复核,调整信用等级,还必须保持这个部门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还需加强信息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度量模型和内部评级法。银行需要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按流程办事,把奖惩制度完善化,加强监督体制,银行还要善于和银监会互相配合,落实相关经济政策。

健全风险预防机制上,商业银行把可以通过相关操作作为预防基础,建立内容详细、真实、完整的体制,并且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监管,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还要把风险预防体制同其他方式进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主要依靠动态信息、整体化、准确性内部系统进行测评,工作人员还需结合预防机制增强防火墙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篇10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内部评级体系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