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十篇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十篇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4:51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音乐教学论实践

音乐教学论是一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与基础教育实际的联系,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为主,致使大部分学生在教育实习之初及参加工作后较长一段时间对音乐教学工作难以胜任。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案例教学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促进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和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有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运用大量真实、典型且具有时代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案例,一方面,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能够以教师的角色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间接地锻炼了他们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隐含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案例的观看、分析和讨论,能够加深他们对抽象音乐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对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促进从教育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二)改变教法与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试探、提问、假设、评价等方式,启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参与讨论、课堂实践等方式,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法和学法,注重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教师思维碰撞所产生的兴奋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所形成的自我实现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有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倡导协作互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案例教学以学生参与式、合作式学习为主,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参与者,问题的解决者、对话者;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人、教育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案例教学为音乐教学论的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氛围,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参与教学、相互协作、多向互动的机会,体现出师生间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关系。

二、案例教学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及体验。案例教学是一种关注真实情境和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形式,符合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特征,可以将其有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一)筛选案例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案例资源非常丰富,但并非每一个案例都适合音乐教学论的教学。因此,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对案例的筛选。教师在筛选教学案例时应注意:第一,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应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教学对象,精心筛选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将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起来;第二,真实性。教师在筛选案例时应注重案例的客观真实性,选择真实的音乐课堂教学实况或特定的教育现象。因为,只有客观真实的教学案例才能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生动表达教学的本质特征及科学性;第三,适时性。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运用的案例也需要及时更新。音乐教学论课程所选取的案例不仅要充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现象或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体现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尝试,这样才能有效弥补音乐教学论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二)呈现案例

呈现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在音乐教学论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形式与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与音乐教学论相关的案例形式有论文、教案、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呈现案例的方式有文字描述、口头讲述、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角色扮演呈现、模拟教学呈现等。呈现案例不仅是向学生展示,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案例的形式与呈现方式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好呈现案例的最佳时机,如讲授理论知识之前、讲授理论知识之后、讲授某一知识点时等。

(三)分析与讨论案例

分析与讨论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分析案例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案例的关键,把案例中的内容与音乐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联系起来,找出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案例讨论是学生在独立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同时也了解他人对本案例的看法,共同分析,集思广益,达成结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时要注意:第一,确立学生在案例讨论与分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第二,教师作为案例讨论与分析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参与讨论,使学生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四)总结与评价案例

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后,通常先由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所达成的目标,结合学生对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价,主要包括:第一,对案例涉及的相关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对案例讨论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讲解与总结;第三,对案例讨论中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结与评价案例既可以由教师来开展,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调整视角,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在案例总结评价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利于发现新问题、生成新经验,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五)后续应用

进行案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音乐教学技能的专项训练、模拟授课、微格教学等教学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案例教学延续运用到教育实习中。通过对案例教学的后续运用,学生可以把在案例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形成的能力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案例,又有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从而缩短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职业适应期。

三、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的有效实施受到案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注重案例库建设。资源丰富且高质量的案例库是音乐教学论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目前,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案例资源不足、内容相对滞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共享平台。因此,案例库的建设亟待解决。建设案例库既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也需要教师平时及时收集、整理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中涌现的有教育价值的优秀案例,同时学生在试讲、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优秀案例也是案例库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音乐教学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要理解案例中隐含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在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胜任自如,把案例教学和案例的分析讨论引向深入。

第三,学生应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使案例教学能够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有效实施,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加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意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地对案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

结语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音乐教学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案例教学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积极探索和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对于改革高校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2]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6).

[3]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4]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8).

[5]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2

在当今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成型及系统化还是落后于先进教育资源的配置。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音乐类师范专业的学生所学相当广泛,但是衡量师范生的最有效的标尺还是其声乐的演唱能力和钢琴的演奏能力,因此在众多的课程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新理念来提高技能课的上课效率逐步成为高校技能课教师所研究的对象。笔者在长期的高校师范类音乐类技能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如下的核心理念。一、现代化教学新理念及其同实践课的结合。(一)理念——“学生声乐乐感建设”1.“学生声乐乐感建设”理念的阐释:目前的高校师范生在声乐课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曲调的哼唱上,而忽视的二次创作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学生自体的声乐乐感建设,就可以使之成为声乐演唱中语音文字和语音发声相联系的纽带。具体来说,“声乐乐感建设”字面含义就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声乐乐感世界,从而赋予白纸黑字的歌谱以一定的生命力与灵动性。2.“声乐乐感建设”理念与声乐实践课结合的实际案例案例一:在声乐小课中培养浪漫主义“RUBato”的乐感。“RUBato”的中文含义是伸缩节奏,它是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音乐处理的特定状态。如果演唱者不能掌握这种感觉技巧,那么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最终都会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学生自我乐感的缺乏,高校的声乐教师可以在声乐小课中留出十分钟时间,选择具有典型“RUBato”的乐感的乐曲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与欣赏。当然,在欣赏时必须阅读乐谱,因为只有当欣赏配合着乐谱并随音乐进行哼唱时,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RUBato”的特点。案例二:在艺术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建立起声乐乐感。艺术指导就是钢琴伴奏老师,当前高师声乐小课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与艺术指导老师间的合作习惯,通常只是在自己的声乐小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艺术指导老师的作用就是就是乐感的培养和处理,因此在目前某些高校不设置此类伴奏的情况下,学生应该主动地找钢琴老师进行合作,请其为自己进行艺术乐感方面的指导,以达到对声乐曲目的一个完整的乐感培养。(二)理念二——“钢琴研究性教学”1.“钢琴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阐释:传统的钢琴小课授课模式是以一对一为显著特点的,我们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在一对一的模式中注入新的生命基因,使我们的钢琴教学不再停留于培养“钢琴匠”,而是要培养出“能弹、能谈、能探、的音乐师资。2.“钢琴研究性教学”理念与钢琴实践小课结合的实际案例:案例:我们进行的教学对象是大二的小课学生,在第二学期的第4—7课时中,教师给他布置的作业是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以及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op.14,钢琴教师在指导其演奏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加入以下研究性的教学内容。首先,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巴赫音乐语言的宗教性、世俗性、民间性,巴洛克音乐中的基础低音,巴洛克音乐中旋律运动的不间断性等等;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钢琴演奏中如何进行句法的划分整体布局,连奏、断奏、跳音奏法的区别等等。其次,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情感中的古典性、明澈性、高雅性、质朴性,浪漫主义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社会民主化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等;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在演奏歌唱性旋律时的速度把握及自由节奏的运用,如何获得柔和、圆润的唱音音色等等。(三)理念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师声乐、钢琴技能小课中的传播与运用1.“多元智能理论”理念的阐释: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不只是受一种认知形式的影响,人有八种智力。在我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在我国师范类高校开设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已经被许多教育研究者所重视,笔者认为,如果从各学科的自身条件出发,灵活合理地安排相关多元智能教学的传播推广和实践,是较为实际和可行的方法。2.“多元智能理论”理念与声钢实践小课结合的实际案例:a、案例1:鼓励学生结合多元音乐智能,设计新的教学思路。高校的技能课教师可以在一学期的钢琴课程中,专门留2—3个课时,挑选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要欣赏的乐曲曲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多元智能中的音乐智能设计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方式。B、案例2:设计合作性重唱、重奏曲目,传播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当涉及音乐智能领域,高校技能课教师拥有更多的理解与解释能力,但是遇到传播其他智能理论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途径进行间接的传播,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重唱、合唱、双钢琴、四手联弹这样的合作性曲目,在练习的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学会合作、学会就合作中的问题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就是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就所弹的合作性曲目进行自我总结,并指出学会自我总结也是运用了多元智能中的自我认识智能。二、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效益。(一)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p#分页标题#e#首先,上述这些教学新理念既可以独立开来又可以互相穿插联系,为高校音乐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交流平台。其次,这些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在于可以有很广远的延展性,它们既可以为现今的高校音乐课程提供直接学术指导,也可以为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再次,这些新理念可以丰富单纯的音乐技巧理论,并为两者的结合提供条件。(二)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社会效益首先,高校音乐技能课中的现代化教育新理念直接针对的对象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我们的这些理论指导,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养,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基础阶段音乐教学的质量。其次,本论文中涉及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同样可以使用于幼儿园、中小学的音乐素质教育,其社会适用度及其广泛。再次,这些新理念的提出及运用,其最终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话题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庭所日益关注的对象时,一个新理念的传播成功便会引发一定的社会关注,也会加大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力度,相应的教育投入也会增多。总之,新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是一个连锁反应,它具备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们应该为某一种新理念的传播服务始终。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3

“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准音乐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即培养高等师范院校的准教师,在以原有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点的基础上,培养其作为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准教师?笔者于2011年至2012年间,连续2年跟踪调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双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本文着重阐述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提高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培养准教师情结与责任意识,促进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实践”模式人才培养的宗旨。在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彩课堂与教学观摩

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手段,再配以优秀的实际课堂教学为实例进行分析,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师大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从大三开始便逐渐接触参与这个实践环节。大学四年级的准音乐教师从现场观摩上一届优秀准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其实习报告到大量观看“全国中小学课例比赛”中的教学案例,观摩一线音乐教师的音乐课,逐步积累经验。作为一名学生,感受新课标理念下音乐课堂的氛围;作为一名准教师,观察优秀教师的教态、学习教学语言、感受教学气氛、分析教学设计等。

二、参与实习学校活动

继2001年音乐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音乐课,北京的很多学校除开设音乐课,同时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音乐社团活动,如管乐团、打击乐团、合唱团、京剧社、音乐创作社团等等。首师大音乐学院将学生分组分配至几所重点中小学,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在课堂以外的空间充分展示自己。

2011年9月,恰逢民族音乐学会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民族艺术展演,在三十五中学实习的准教师们也有机会参与其中。整个展演活动包括了北京市中小学生中优秀的民间艺术节目,有民族乐器演奏、民族舞蹈表演还有民间歌曲联唱等。参与的过程中,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协助教师完成展演后台工作;展现自己的特长——民乐专业的准教师为准备参加演出的节目示范、指导。准教师们参与其中,感受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的魅力,同时亲身经历、参与如此规模的艺术展演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为以后的自身发展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经验。

三、仿写教案并创造特色

作为一名准教师,撰写教案的能力必不可少,在校期间,本科生从新课标、课程观的角度出发,以新教材内容为主,设计过一些教案,但仅仅是停留在备教材的阶段。进入了实习学校,准教师要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容量出发,设计切合该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

《全国中小学课例评比》已开展很多年,有很多优秀的获奖课例供一线教师、准教师参考与模仿。开始实习的准教师们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自己教授的班级学生特点,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模仿设计两节同样的音乐课。这个环节中,09级实习生观看了《大河之舞》与《唱念做打学京剧》这两个获奖教学录像。在观看过程中,仔细研读教学设计思路、设问技巧,从实践出发,与大学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音乐课。在京剧课的设计中,声乐特长的同学,以唱腔为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体验京剧唱腔艺术的环节;有的以京剧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有的突出京剧国粹的地位,与其他剧种比较研究的欣赏课,在模仿教案的过程中,不但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同时融入自己的特长。

观摩、仿写教案这个环节,为准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教学重点、教学氛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应变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准教师在顺利、圆满地完成自己参与设计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时,也无形中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吸取了经验。

四、师生说课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是现代学校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讨论式教学策略,集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也运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模式为准教师进行说课。每当准教师有新的课堂设计、教学构思时,指导教师便召集其他准教师,大家一起为这一位准教师进行集体说课。在这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引领主方向,每位准教师发散思维,针对这个教案出谋划策,可取其经典的思路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贡献可取的意见与建议。

一名准音乐教师在设计了一节高中音乐课《非洲歌舞音乐》,忽略了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中音乐为主体的思想以及高中生腼腆、不爱表现张扬的心理特点。大家帮忙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她完成了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这种集体说课的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说课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其他参与准教师在这种模式中不断学习,取其精华。准教师们针对一个教案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碰撞火花,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说课能力、增加知识深度、了解学生心理,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完美与高效。

五、总结评价与完善提升

教学总结与评价自课堂教学产生以来便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从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实施以后,强调进行多元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趋于综合。在实习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准教师完成了从不善于评价到每节课课后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的过程。指导教师与准音乐教师们从是否完成拟定的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互动情况、教师语言教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多元的课程评价。

在评价环节中,准教师们不仅帮助他人进行教学评价与完善,同时还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客观的认识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从实习前期的准备到课堂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从实录课观摩到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师范大学的准音乐教师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实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有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的合格准音乐教师。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10年以来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基础音乐教育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为此,实施适应新教育背景下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渐重要。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双双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最初的实施与进一步创新下,定能为我国中小学输送更多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4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针对专职音乐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近几年东阳市教育局每年都面向社会、大专院校招聘音乐教师,不断充实到各中小学校。近八年(2006年―2013年)来,先后共招聘了98名专职音乐教师。这批经过公开招考的音乐教师,有一定的弹、唱、跳等音乐基本技能,但如何尽快提高初涉教坛的年轻教师的执教能力,则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优秀音乐课例的感召

2011年12月,我市有18名音乐教师观摩了在重庆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音乐教师们都很兴奋,被授课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同样的内容如果我来上会怎么样?这样的教学设计我怎么就想不到?……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让我们东阳的音乐教师也模仿着来上上这样的音乐课,那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三)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引

有学者在研究中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五个阶段①: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研究表明:要成为专家型教师,至少要累积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述10000小时的课,并至少当过15000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②刚参加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正处于新手与高级新手阶段,他们从大学的环境转入中小学,对学校环境、课堂教学都需要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熟悉过程。尽管拥有一定的本体性知识(指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学科知识,如音乐知识)、文化知识与条件性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但不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自如运用,因为他们缺少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③。

给新教师提供大量的优秀课例录像与教学设计,通过认真观看并模仿,从中感悟名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驾驭课堂的艺术,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能有效弥补新教师实践性知识不足的缺陷。这种广泛而高层次的观摩与阅读有助于开拓教师的视野,让新教师们能够站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启自己的音乐教学之路。

二、活动开展

(一)前期准备

1.给教师提供可供反复观摩的优秀课例。我和每个教研基地的教研组长都订购了全套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录像光碟,有需要的教师可以向我们借用;也鼓励新教师自己订购录像课光碟,以方便使用。

2.明确学习任务。2012年上半年,教研室发了一个活动的预备通知,要求近三年参加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每人观摩全国、省市优质录像课15节次以上,并在观摩学习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模仿着上一节课。模仿课可以是完全模仿(相同内容、相同教学流程、相同教学方法),也鼓励教师在模仿的基础上有创新、有改进。

(二)教研基地教学展示

为了使每位年轻教师都有学习交流的机会,也为了减轻市级教研活动的工作量,模仿课先以五个教研基地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位新教师在自己所属的基地活动中上一节课,在开展听评课活动之后,每个基地推选一节优秀课参加市级展示。

(三)市级模仿课展示

2012年9月26日,东阳市小学音乐“感悟优秀课例 促进专业成长”暨新教师课堂教学“模仿秀”活动在实验小学举行,全市约一百五十名专、兼职音乐老师参加了活动。

来自实验小学的张曼丽等六位新教师为大家展示了《白鸽》、《三只小猪》等全国优秀课例的模仿教学。来自全市五个教研基地及实验小学的六位教师,虽是近三年才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但在教学中却已展示出惊人的模仿能力及较强的基本功,让人叹赏。课后,六位骨干教师为新教师作了教学点评。她们肯定了新教师的闪光点,也提出了今后有待提高之处。作为教研员,我也鼓励新教师继续努力,由模仿到创新,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成效与分析

(一)促进了新教师的主动学习

人都有惰性,无人监督时要主动学习相对困难,有任务驱动的学习就有了较强的目的性。模仿课教学首先促进了新教师的主动学习。如这次参加模仿课比赛的陈湘湘老师,她为了挑选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例共看了二十多节录像课,并反复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三只小猪》这个课例。那么,在观看二十多节录像课的时候,她就至少进行了二十多次思考,在头脑中构思了二十多堂课,这样的容量和密度是一般的教研活动无法达到的。这些课例代表着全国各地音乐教育教学的较高水平,在一线教师学习这些高水准的音乐课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教学平台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提升了新教师的执教能力

一个优秀的课例换了不同的老师来上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教学设计可以轻易复制,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再加上每位教师的教学素质不尽相同,所以模仿课并不容易上。应该说模仿课的教学给了新教师非常好的磨炼机会:一个参照课例在眼前,很容易让老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而且有些不足是因为老师自身的能力缺陷造成的,要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即兴伴奏、除钢琴外的第二种或第三种乐器的掌握等,这就势必让老师逼着自己进行再学习。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实际,这样就会让老师积累不少教学智慧,从而促进其执教能力的不断提升。如外国语小学的陆国正老师在模仿《打字机》这一课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原录像课中的不少环节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了新老教师的交流与碰撞

新教师在仿课与磨课过程中不断得到老教师的指导,老教师在观摩了新教师的精彩展示后,也深有感触。如横店中心小学的张灵飞老师在评课中就提到,现在年轻音乐教师能有这么高的起点真是后生可畏,并对自己的教学怀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模仿课活动加强了新老教师的交流与碰撞。

在这次“模仿秀”活动中,从“音乐教师的校本教研”到“教研基地的小范围展示”再到“全市的展示观摩”,三级教研体系显见成效。

(四)从模仿起步,引领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该由三类构成:一是原理规则的知识;二是专业的案例知识;三是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的基本关系如下图所示④:

职初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包括学科的原理、规则,还有一般教学法的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的案例知识,是指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专家教师则还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也就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其核心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专家教师与有经验教师的显著差异在于策略知识的丰富性,而经验教师与职初教师的明显差异在于案例知识的多寡。教学案例成为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课堂教学“模仿秀”活动,意在让新教师快速、高效地积累大量的案例知识与策略知识。我们鼓励年轻教师要大量地学习、观摩各种课例,不断实践,经常反思,从模仿起步,努力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我们引导年轻教师学习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更鼓励教师要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进,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注 释:

①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16页。

②同①,第116页。

③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5页。

④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4页。

许志芳浙江省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幽默时刻

老师:今天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欣赏了贝多芬的作品,特别讲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还欣赏了《马赛曲》,了解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音乐对贝多芬作品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下面这道题对同学们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吧?请看屏幕。

(屏幕上显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没有     就没有贝多芬)

老师:好,我找一个同学来填空,认真听课的同学都能回答上来。(找了一位正在侧身说话的男生)

学生甲:(不假思索地)没有贝多芬的妈妈,就没有贝多芬。(全班爆笑)

老师:(笑容可掬地走到学生甲跟前)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性格吗?

学生甲:(迟疑地)天生的吧!

老师:当然,没有我的妈妈就没有我。(全班笑)不过除了天生的因素,更是无数像你一样可爱的学生锻造和濡养了老师开朗乐观的性格。

学生甲:(摸摸头)老师我回答对了呀?

老师:你的答案也没有错儿,但是我花了一节课的工夫,想得到的肯定不是这个答案。

学生甲:那就是没有贝多芬的爸爸就没有贝多芬。(全班再次爆笑)

老师:(笑)打住。我要再问下去,贝多芬的爷爷奶奶就要出场了。你呀,一点儿都不给力!

众学生:(笑)快给力哎!给力!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5

1.通过谈话导入教学活动。2.欣赏音乐。(1)在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教师请幼儿说说音乐中包含大自然里的什么事物。幼儿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蚯蚓。(2)在第二遍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播放各种小溪的视频图片,一个乐句换一张,但不是在乐句的固定某处进行更换。幼儿看到这么多不停变换的图片非常高兴,听完音乐后大声地说“是小溪”。(3)在第三遍欣赏音乐时,师幼一起随音乐用手画出弯弯曲曲的波浪线。3.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变成小溪,跟随音乐动起来。幼儿非常兴奋,大多都趴倒在地上随意乱动。4.教师出示红色的纱巾、亮纸条,启发幼儿将它们变成“小溪水”,然后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个别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甩一甩纱巾,但很多幼儿都在乱动,难以表现出乐感。

【案例分析】

1.从预设目标来看,教师预设的第三点教学目标是“理解《梦幻溪》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与情境”,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引导幼儿对该音乐的音乐形象和意境进行分析和理解。2.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明明是aBa结构的乐曲,教师则当成单段体乐曲进行教学,整个活动中没有引导幼儿理解乐曲曲调上的变化,这说明教师对教材分析得不够。3.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在进行表演时幼儿忽视音乐的感受而无节奏、无乐感地乱动,这说明幼儿对音乐欣赏得不够。

【案例二】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吉祥三宝》教学片断节选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第一遍。教师问:听起来心情怎么样?2.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第二遍。教师问:歌曲里唱了什么?3.教师介绍歌曲主要内容和歌名。4.分段欣赏,了解歌曲中问答歌唱的形式。教师问:这是谁在唱?你能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动作吗?5.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音乐,并提供道具头巾等让幼儿进行表演。

【案例分析】

1.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听”,安排了整体欣赏、分段欣赏,但某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如音乐还没有完全结束就戛然而止,这种做法非常影响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大忌”。2.歌曲《吉祥三宝》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趣的对唱部分,它的音调起伏较大,与幼儿平常接触到的歌曲很不一样。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让幼儿听了几句对唱,并没有引导幼儿重点感受对唱部分在曲调等方面的特色。3.从教学时间分布上来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用动作表演歌曲上。这不由得让我思考:幼儿对这首乐曲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乐曲最值得欣赏的点是什么?教学的重点放在用动作表演的环节是否恰当?从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不强来看,教师的做法似乎欠妥。

针对上述案例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前,教师要充分分析选材内容

在选择了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作品后,教师应先将所选音乐作品“掰开”“掰碎”来分析:若选择的是歌曲,则可以从歌词内容、形象和情感表达上进行分析;若选择的是器乐曲,则可以重点分析曲式结构和情绪情感;若选择的是舞蹈音乐作品,则可以从作品的性质、动作、队形、装饰道具以及情绪情感来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以引导幼儿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

2.目标定位要科学准确,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不科学,那么即使活动组织得再严密,幼儿的情绪再高涨,也只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而已。目标的游离或过于宽泛容易导致教师把握不住活动的重难点,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重难点。同样,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找准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6

 

音乐教育类课程泛指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该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名称各有不同,如音乐教育原理与教学设计、音乐学科教学论、中小学校教材教法、音乐教学论等,我院便是采用音乐教学论这个课程名称,然而不论叫法如何,其实质都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内容无外乎都是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原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

 

由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及其教学管理的相关人才,因而这类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开设这类课程已经有一段历史,然而重理论、轻实践是这类课程的通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使之适应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院依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学能力培养的高师音乐学专业“课堂-微格-实训”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对音乐教学论课程进行了改革。

 

我院的音乐教学论课程在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三年级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周学时3课时,总学时102课时,属于专业必修课。以往这门课程都是相关音乐教育理论的讲解,极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今实践环节几乎占到了本门课程的三分之二。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朝“实用性”拓展

 

以前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主要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学论》为教材,现在增设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此外还有《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选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由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指导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蓝本,因此对课标内容的详细讲解是本门课程第一阶段讲解的内容,教师不仅就课标中的课程性质、核心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领域等做了详细的讲解,更在讲解的同时结合优秀课例的鉴赏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标的核心精神。课程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学生音乐心理、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以及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外音乐活动等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既源于教育学常识,又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紧密结合,是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坚实基础。

 

优秀课例鉴赏是课程的另一部分内容,穿插于课程讲授的第一、二阶段,课例来源于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课例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与了解全国优秀中小学音乐课教师的上课实况,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课例鉴赏之前,可以根据课例教学的内容预先让学生分析音乐,找出需要讲解的教学要点,在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详细记录该教师上课的步骤,为后面的教学点评做好铺垫。课例鉴赏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音乐分析、教学要点与展示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是本门课程第三阶段讲解的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除了运用《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一书,还参考了全国中小学音乐赛课获奖课例教案,力求使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有一个优秀模板。在教授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首先,以全国通用的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其次,根据教案编写的结构形式进行分解式讲解,具体可分解为教材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及相关教具的使用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中,教师都引导学生对大量的课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以优秀获奖教案作为支撑,力求使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最后,以人音版或人教版课标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以往音乐教学论课程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目前我院该课程学生的实践参与几乎占了课程的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实践参与体现在课例评价上,学生鉴赏优秀课例后就课例中体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等进行讨论和评价,甚或就某一教学步骤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此外,占更大比重的是整个第二学期的教学设计、中小学音乐课堂模拟讲课和说课实践。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两人自愿组合为一个小组,就同一中小学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一人准备模拟讲课,一人准备说课,每人均需写作相应教案、制作ppt、设计教学板书,最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讨论。

 

三、教学评价方式追求多元化

 

教学评价除了学期末的试卷考试外,更多的体现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在整个第二学期的课堂实践中,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分为七八人一组的评价小组,就实践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课堂实践的同学也会自评,在自评与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就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意见,并启发学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专业技能、ppt制作能力、教学或说课能力四个方面。教学设计要求教材分析准确、教学目标正确、重难点准确、教学步骤科学合理;专业技能要求演唱、弹唱与伴奏能力;ppt制作要求生动形象,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能力要求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生动准确、讲解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说课能力要求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陈述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较详细地描述教学程序。

 

四、教学效果向外延伸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以其它方式向外延伸。一方面是和我院支教团联合,我院支教团是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支教团平台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支教团的评课、赛课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能力,目前我院支教团每周都会开展小组评课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小型赛课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中小学音乐说课与讲课的比赛,学期的赛课会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不间断的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次,推荐优秀学员进入支教学校担任音乐课教学,我院与合川区草街小学以及合川区育才中学签有实践基地协议,每学期都会派出一部分学生在相关学校支教,为了锻炼更多的同学,我院派往支教的学生会定期轮换,并且支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如ppt设计、教学资源的收集,教案的讨论编写、实践上课等。

 

最后,利用高年级支教团成员对低年级成员的教学设计辅导、说课或讲课点评等锻炼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支教团成员不只是由高年级学生组成,也有部分低年级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还未开设音乐教学论课程,因此在支教团中大多进行见习,可随高年级同学一起准备教案、讲课或说课,同时也可辅助高年级同学在支教学校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的延伸就是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学生可自愿选择说课毕业论文这一形式,这与三年级下学期的说课实践很相似,具体做法如下:根据该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成绩,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该毕业论文形式,确定说课的内容,拟定说课提纲,细化说课步骤,与三下的说课实践不同的是,说课的各项内容更为细化,并增加了说课反思。在说课答辩环节,答辩教师会根据学生们即将应聘中小学音乐教师面试说课的环节,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答辩,并进行相关教学技能的展示。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几年中,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肯定,目前该课程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想与做法正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推广,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事实证明,以音乐教育类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观点是可行的。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随着三级师范逐步向二级师范的过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向培养直接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幼儿园师资过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全面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要实现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起完备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的总体功能。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个角度探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确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定位的专业培养目标不一样。结合学院实际,我们把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良好教育理念和崇高师德等要件,才能服务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据此笔者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分为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认知性实践教学目标:学习相关的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模块,具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基础知识,积累一定的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性经验。

(二)能力性实践教学目标: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具有较强的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能力(包括观察、了解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分析音乐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发、积累儿童音乐教育资源的能力;组织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具有初步的音乐教育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三)情感性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学前儿童音乐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前儿童音乐实践教学;专业定位明确,喜欢从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二、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实现内容体系的建构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支撑。紧紧抓住实践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实践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具体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模块的划分需要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来进行。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认知、能力、情感目标在内容模块中的落实,设立的各个内容模块应具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并具体落实于各领域活动内容模块中。认知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在每一个领域模块中应有具体的要求,情感性目标可渗透于各个实践模块中。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课程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各领域内容模块实践学时分别为6个学时,共四个领域(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合计24个学时,约占课程总学时的1/2,这一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的安排,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实践教学内容模块设计的系统化

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既要考虑课程内部知识体系,涵盖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又要考虑各实践内容模块的层次性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各内容模块相互联系所能发挥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内容模块的设计上,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思考:横向设计的内容模块涵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四个领域的内容,学生在每一领域都能得到实践,全面系统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知识与技能;纵向考虑每一实践模块的层次与特点,渐进地、层层深入地安排实践次数和要求,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建构起一个实践内容全面、实践内容模块渐进、实践次数灵活、实践要求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的可操作化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中各内容的安排应突出可操作性。首先,各实践教学模块内容课时安排要合理,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充分保证实践的时间;其次,实践教学内容完成要求所需的设备设施、实践基地要便于准备,能够充分保证实践的条件;再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专业基础和能力,实践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学生可以经过练习完成,能够充分保证实践任务的实现。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总体设计,考虑预留实践教学所需的时间、系院提供实践所需设备和实践基地,为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可操作性。

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结构,我们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设定为表1所示内容。

三、立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只有通过多次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内在联系,并尝试运用学习过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从而实现教育理论向教育行为的有效转化。由此可以看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孰先孰后,需要依据实践项目的目的、实践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1.内容选择、目标撰写模块的实践教学——理论先行

音乐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目标撰写模块的实践教学,需要先通过理论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对音乐活动内容材料的选择与分析、活动目标的制定,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从而减少实践的盲目性,提高其实践的效果,达到准确地选择音乐活动的内容,撰写出准确的音乐活动目标。

2.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模块——理论与实践并行

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模块的实践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实践设计各领域音乐活动方案和学习运用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既坚持相关理论的理性指导,同时又使所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从而获得感性的支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3.说课、模拟教学模块——实践教学先行

说课、模拟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可采用实践先行的做法:学生先对某一活动内容(歌唱、韵律、打击乐、音乐欣赏等模块)进行设计并试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组织的内在规律。实践教学先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实践能力,还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相关理论学习提供支持。

(二)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联系,完善实践教学方式

1.课内实践教学方式为主导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知识、实践原理、实践经验、实践技能等纳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课内实践教学也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常用的几种课内实践方式。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案例(视频、教案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活动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结合案例思考、研讨、学习,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是教师或学生收集整理出幼儿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支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付诸实践。采用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场所和情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在模拟情景中进行幼儿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与模拟教学练习,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技能,这种实践方式能实现课堂教学与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的无缝对接。

2.课外实践教学加以补充、拓展

课外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补充课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可以完成一些不宜在课内进行的实践教学项目。如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观摩、见习,感受优秀幼儿音乐教师的魅力,学习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亲自设计与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把所学的技能技巧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反思、提高。

课外实践教学还可以采取课程专业技能技巧比赛与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展示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在比赛与展示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个人、小组和集体实践教学相联系,丰富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个人、小组、集体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实践项目的内容要求和特点选择适宜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实施实践教学。

1.活动设计与评价——个人实践教学

幼儿音乐活动的设计和评价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实践项目。教师在实践前提出明确的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后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实践的正误,学生进行修正。

2.环境创设、模拟教学——小组实践教学

小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实施个人实践教学较难完成的实践项目。如模拟课堂的实施、教学环境的创设,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小组实践来完成。可由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实践教学团队,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制定实践计划书,明确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协作完成实践任务。

3.认知见习、观摩课例——集体实践教学

集体实践教学是个人实践和小组实践的有效补充,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用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展示实践教学项目的共性规律,往往与个人实践教学和小组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对幼儿音乐活动中儿童认知规律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园优秀音乐课例的观摩,可以以集体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事先提出观摩要求,引导学生就案例呈现出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其实践能力。

“在重视学前教育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突出所培养人才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只有这样,学前教育专业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当前幼儿园教学需求的优秀师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突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幼儿教育师资。只有充分重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才能确保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eR2013—008.)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2]余少英.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方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3]颜晓燕.试论学前教育新师资的职业培养导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8).

[4]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和基地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5]步社民.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8

案例一:在二年级音乐课《小海军》中,教师开始以情境表演导入课题,孩子们被吸引,产生了兴趣。可是短暂的情境渲染后,就开始教唱。歌中有多处休止处理和一字多音处儿童把握不好,教师便一遍一遍地纠正,枯燥的演唱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兴趣,有的不再跟唱,有的瞪大眼睛盯着老师,机械地模仿。

案例二:在二年级音乐课《小海军》中,教师开始以海军训练营操练导入,孩子们被吸引,进入教唱环节,教师以“向右看齐”一个简单的动作引领,不用枯燥地反复唱,就很好地把一字多音处的“军”唱准确了,再例如,歌曲中有三个“轰、轰、轰”教师设计三个枪靶,让孩子们瞄准打三枪,这样学生很清晰地知道三个音,休止符不用老师多说和提醒自然而然地学会了。

案例三:传统的音乐教学总是让儿童在欣赏后歌曲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音乐是什么情绪的,有几段,每段又说了什么。例如:笔者在观摩音乐评优课赛课现场,一节五年级音乐课《在一起》,每一步都是老师在唱主角,孩子们带着问题一遍一遍地想,一遍一遍地说,常常说出毫不相关的内容来,整个活动过程呆板、沉闷,儿童被动接受着。

案例四:五年级音乐课《在一起》,教师设计一组动作,其中“在一起”分别用切分的节奏拍拍腿、拍拍手、拍拍肩、让学生感受切分节奏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并且初步了解歌曲的乐句组成。一举两得。

上述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出,有的“教”失去了“教”的意义,是一种训练式、灌输式的教学。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活动的感受,忘记了孩子们才是活动的主体。长期下去,孩子们将会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他们无法在音乐中愉悦身心、肯定自我、陶冶情操。有的是切实关注学生的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产生兴趣和愉悦感,通过自身的参与自然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大胆表现,富有个性的创造。

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教”与“不教”。

所谓“教”,就是教师的传道授业。所谓“不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灌输式地让学生这么做,不强加任何任务。“教”与“不教”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中又有教的作用。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一样,应重视学生自主的体验与探索,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我们不能片面否定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培养隐藏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探索、创造。获得情感的体验,提升一定的音乐素养。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充分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主张开放、多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将听见的音乐跳成舞蹈,编成故事,扮演故事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表达,实现对音乐更深层次地理解,在“玩”中把单调、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逐点掌握。如在一年级歌曲教学《学习雷锋不要告诉他》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情景,让每一个学生争当小雷锋,学扫地、学擦桌子、学擦窗。孩子们在扫地、抹桌子等的轻松氛围中,即兴创编了各种节奏,这比传统的节奏练习更加生动有趣。又如在《勤快人和懒惰人》教学中,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图画表现音乐的快慢变化,用身体姿势表现声音的强弱。于是,音乐中出现了“情绪”。学生对音乐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对音乐有了较深切的感受,学会了如何表现音乐的强弱、快慢、高低。

2.适时介入,提升教育价值

学生因年龄小,知识经验局限,往往在活动中表现得盲目,缺乏创造。此时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教师适时地介入,恰当地引导常常会推动活动的进展,提升教育价值。在新授歌曲时,在创编韵律活动中,教师教同样也很重要,启发引导的过程也是教的过程,教什么,教学生观察,教学生思考,教学生提炼与表达,我们都知道思维的联想性与结构性是创造性韵律教学的两种思考路途,那么,主要教学生使用“联想”的方法,将自己已有的动作经验与音乐作品相结合创编新的动作;教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链接和提炼,例如在《在钟表店里》老师通过表演感受的环节,让学生观察、模仿、自发地表现各种钟表指针、发条的动作。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中学音乐;学习积极性

从我县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状况并不乐观,学习的热情、自信心、参与度等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滞后,它不能给新课程教学改革以长远、有效的支持。传统的音乐评价只注重结果,忽视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且大多是纸笔测验,或偏面抽取音乐学习的某一点(如唱歌)进行统一量化评价,致使音乐学习评价很片面、很不合理。

音乐表现性评价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个性,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如听课、音乐知识、课堂表演、艺术活动等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学生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音乐表现性评价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表现性任务的多样性。在中学音乐教学情境中,笔者确定了四种较典型的表现性评价方式:口头表述型、调查探究型、即兴创造表演型、综合表演任务型。围绕这四种评价方式进行案例的探究与分析。

一、口头表述型评价

口头表述型评价通常用来判断个别学生对某一音乐知识的概念理解、音乐作品情感的把握以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些任务通常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大多数口头表述型评价任务是从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切点开始的,具体到中学音乐教育,这个切点可以是一首歌曲或乐曲、一个问题、一幅画等,接下来学生要明确需要完成的音乐任务。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一个音乐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听前不告诉学生标题,不做简介),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产生各自个性化的理解。回答可以是简短的书面形式的答案,也可以是一幅素描或一段舞蹈等。

案例:你看到或想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音画作品,先请大家认真地听,然后把自己想到或看到的画面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如口述、绘画、动作表现等)表达出来。(老师播放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听前不告诉学生标题,不做简介),要求他们通过合理想象,各自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答案。

生a:像一个大瀑布,一泻百丈、势不可挡,还有几只鸟在飞翔。

师:嗯,很有创意,与音乐情景相融。

生B:用漫画绘了一棵坚强的小树,小树在汹涌的洪水中坚强地摇曳。

师:主题鲜明,吻合乐意。好!把音乐译成了图画,有思想有才气。

生C:像一堆石头滚落下山,让人紧张。

师:你的理解与音乐形象距离稍微远了点,但你能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勇气可嘉!

表现性评价操作:a、B两位学生的回答很精彩,音乐形象把握得很好,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予加分、奖励。而C生的理解显然与音乐的情感色彩不符,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老师的评价可婉转,并且要善于捕捉、肯定学生积极的一面,予以表扬。

二、调查探究型评价

调查探究型评价通常用来判断每一个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情况。一般是让一位或几位学生在课外查找并讨论学习音乐知识,写成书面小论文或做成ppt幻灯片,在音乐课堂上交流、展示,完成老师布置的音乐学习任务。

这种评价,教师事先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可以是一个音乐流派、一个音乐家、一首歌曲或乐曲等等,接下来是学生对音乐任务的学习、探究,通常需要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来准备。以下是评价的操作案例:

案例:《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在下课前,老师向学生预告了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介绍舒伯特及他的艺术歌曲。请每一位同学课外挤点时间,去探究学习一下,做成艺术简介短文或ppt幻灯片,把每个小组的成果派代表在课堂里交流、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上交“合作探究活动登记表”。

表现性评价操作:同学们的探究活动很有成果,超出了老师的预期,内容讲得很全面、很精彩,对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考察得很准确!有的小组分工明确、各扬其长,每个组员都参与了探究活动,学习效果很不错,有点小教授的风范了。也有小组的组员没有为组里出过力,做过事,探究学习由一人包办,这样不好。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老师的评价要婉转些,不要点他们的姓名,要给他们改进、努力的机会。

三、即兴创造表演型评价

即兴创造表演评价通常是用来判断学生对音乐课堂即兴表演的学习态度、合作、表演等能力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几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老师指定的音乐或歌曲进行临时性的角色创造,并到课堂上来交流、展示,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学习任务。以下是评价的操作案例:

案例: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音画欣赏的表现创造。

师:第一轮比赛,同学们不仅要听出自己小组的音画音乐,还要根据音画来进行即兴表演,把画面表现出来给大家看。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

师:根据学生意愿,把学生分成《牛车》组、《两个犹太人》组、《基辅大门》组、《漫步》组。分组讨论自己小组的表演形式及表演的安排,教师巡回指导。

生: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就连调皮鬼、音乐后进生都参加到节目的探讨、表演中来了。虽然这些人演得不那么好,但他们确实尽力地在排练了,教师可额外给他们加勇气分、进步分,让他们也能像优等生一样有热烈的掌声,让他们树立自信。

表现性评价操作:对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那些草根式的表演,老师不但不给学生泼冷水,反而给学生很多的鼓励,对几组稍微出彩的学习小组,老师予以“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等奖励,同时还进行了穆索尔斯基音乐欣赏“知音奖”的评比,并且在课堂表现随堂记录卡上进行登记加分……这些评价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学生很投入,参与度很高,教学评价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四、综合表演任务型评价

它通常呈现给学生一个具体真实的表演任务,要求学生做出一个计划,包括成员的分工、排练地点、时间等。

综合表演任务型评价是用来评价一个音乐节目的编排和音乐技能的应用等较广泛的能力的。与调查探究型评价相同的是,综合表演任务型评价也常常让学生以团队或小组的方式来合作、实践。但是它的设计不仅仅是用来揭示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揭示学生应用、表现音乐知识的能力。因此,这些评价的实施,学生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

表演任务在课堂展示时,教师对小组学生的评价可以从观察、学生的表演得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面来考察,或者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使用。这种评价注重学生参与,主要记录学生课前、课间的合作能力,课堂即兴的创造表演能力等,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案例:

案例:综合表演任务型评价――“班级期末音乐会”

老师提早两个星期布置表演任务:期末音乐考查以班级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具体操作措施:(1)节目形式、内容自选,吹拉弹唱、舞蹈、小音乐剧等均可。(2)节目人员自由组合,一般不超过5人。(3)节目敲定后到文艺委员处填写节目单。(4)确定主持人和4位学生评委,成绩由师生评委小组根据表演者各自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定,评价以鼓励为主,注重参与,参与就算成功。

表现性评价操作:“期末音乐会”学校教育是普及教育,不是音乐专业教育,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要用甄别选拔的眼光,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模式,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对音乐优等生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对音乐学困生用鼓励的眼光来评价,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加分、鼓励,这样的评价消除了学生表演的胆怯和自卑心理,不但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老师评价一言堂的旧习,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特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案例篇10

即兴伴奏顾名思义就是在不用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进行即时的伴奏,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将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理论相得益彰的课程整合,它要求同学们不但要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和娴熟的技巧,还要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能力和丰富的和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实际认知和知识结构出发,有针对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流程,只有立足教学实际因材施教,才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和创编能力的全面培养。

1.加强基本功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钢琴基本弹奏教学能力。第一,要重视基本功的讲授。例如:断奏、连奏、跳音、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震音及装饰音、踏板等都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够较好地运用这些技巧。因为这些技巧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中都能起到特殊的作用,针对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占整个钢琴教学的30%左右。第二。加强表演训练。即兴伴奏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基本功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独立表演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几分钟让学生来进行弹奏,其他学生进行演唱,或者是聆听,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钢琴技巧。第三,要尝试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例如:数码钢琴教学利用其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由一架主琴带动数十架副琴进行集体授课的先进教学系统。又如,教师可以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投影仪和先进的监视监听系统等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并能够及时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演奏情况。如下面的案例就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

案例一:《C小调练习曲》

师:这首曲子我们先听一下,然后你们告诉老师曲子的基本结构?

多媒体展示乐曲演奏视频。

生讨论,回答:曲子的情感有着震惊的感受,也带有愤怒感受。

生:曲子的结构好像很复杂。

生:通过教材我们了解到本曲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引子+a+B+a1+结尾。

师: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下三部曲式的具体情况。

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2.加强技巧引导

即兴伴奏也有一些技巧,教师要把这些技巧传递给学生。其中规律教学就是有效的技巧,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面教学之外,教师还要针对即兴伴奏情况进行规律教学,也就是找出伴奏的规律提升学生技巧与能力。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歌曲进行规律研究,如下面的案例。

案例二: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教师多媒体展示曲子。

师:这首钢琴改编曲的伴奏有许多技巧,我们小组讨论一下。

集体汇总:听过后感觉歌曲用了许多跳音、琶音等。

教师补充:还用了分解和弦、连续饱满的大和弦、连续的八度弹奏。

师!这首歌的情感背景怎样呢?

生:这首歌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的经历,听起来有丰沛的感情。

师总结:因此对于感情较为丰富的,表达过于直接的歌曲伴奏过程中往往会用许多跳音、琶音,而且大和弦能够展现明亮的旋律。

钢琴家李斯特也曾说过,“音乐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是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中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分析出歌曲即兴伴奏要考虑到歌曲的旋律,情感等问题。教育要告诉学生同一类型歌曲的钢琴配弹尽管有一些差异,但在和弦选择、音型应用、织体构建、低音和旋律处理、节奏填充等方面基本大同小异。通过情感组织等情况让学生明确同一类型的歌曲即兴伴奏要考虑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

3.创造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