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规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5:49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1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

职业生涯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路径进行规划。所以,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规划人的实际情况,也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之,只有结合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以人的成长及发展为中心的辅导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具有相同问题或在某些方面有共同成长意愿的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的是主体的发展功能,所以,辅导者首先要相信被辅导者是有无限潜能的,而被辅导者要相信辅导者是可以帮助自己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团体心理辅导才可能实现良好的辅导效果。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心理辅导方面,注重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达到辅导团体中个体的目的;另一类团体心理辅导则把重点放在团体心理成员的交互作用上。

二、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中职生生源复杂,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我约束力弱,缺乏进取心。所以,很多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即便教师做良好的引导,学生也不会按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及目标,达不到良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为此,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制订规划非常必要。具体来说,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率。目前国内的学生课堂规模较大,一对一的辅导难以推行,很难保证顾及到每一个个体。团体辅导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效率。(2)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中职生获得接纳的感受和体验。团体中同龄人的倾诉,可以使学生更开放,在没有顾忌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3)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中职生获得多途径的探索。团体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班级,不同的地方、家庭,学生在沟通了解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不同专业,或者不同人之间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在生涯辅导中起到促进与补充的作用。

三、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根据团体辅导的要求与特点,结合中职生生涯规划现状与其群体特征,综合运用心理活动、专业问题交流与探讨、相关测试与指导、音乐放松冥想、绘画投射治疗与作业交流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团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做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时,要兼顾自我探索与职业规划两个主题,并根据实际问题和情况分为自我认知、环境分析、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四个分主题。(2)要对方案内容流程做合理安排。依据团体活动的特点与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按照团体进展顺序与学生实际情况,对团体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设置。(3)整个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得到自身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接纳自己,并且学会正确评估与利用环境资源,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可以使生涯规划教育做到全方位、深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得到切实的帮助。所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将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作为学生课外活动课题之一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大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中等职业教育,2008(18):20-21.

[2]王凤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6):26-28.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2

在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尤其是在其职业规划方面虽有86.7%的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和职业兴趣,对自己目前的档案管理职业发展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85%。但认为影响自己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因素是缺少发展机会和空间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发展的占到了65%。在被调查中虽然大多数都比较喜欢档案管理事务中的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和编研工作学术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我们档案工作者很重要的84人达92%;而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打算是安心档案管理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55%;认为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最需要的条件是需要个人再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有58%;回答是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多创造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学校主要领导多理解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55%。这说明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基本是好的,但需要个人努力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多创造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学校主要领导多理解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其中有40%的人员对自己的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很少或不知道,这说明学校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体系尚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目前的职业规划空间和职业能力不很明晰,缺乏体系的规划培养。这部分人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表现出明显的职业顾虑。同时也说明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人员中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档案管理人员认清自己事业发展目标的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人生事业目标。这一目标是建立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从而明确自己内心的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特质,以及自己现有的综合条件与潜在的发展可能。并评估个人发展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树立自己明确的档案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近百人的调查中就有40%的人员对自己的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很少或不知道,所以在高等学档案管理人员中做好其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档案管理人员进一步认清自己事业的发展目标。

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性、计划性的需要

由于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和意识的了解和认识,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成长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哪些努力可以达到这些发展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层次的发展阶段等问题在自己的头脑里一直是模糊的或者说是不清楚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缺少自我发展规划的需要和意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只知道服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安排以完成单位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为目的,没有什么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事业发展目标工作是比较被动的,当工作不满意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发展时往往就会归因于外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制约,认为自己尽力了没有什么办法克服困难。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调查中对自己近3-5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个人没有明确目标占13%。有30%的人员对自己近3-5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不知道,从未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规划过但目标不太明确。其调查结果也说明做好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有助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自己的规划及人生价值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档案管理人员发掘

自我潜能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然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详细的发展内容和科学的发展策略。在这些内容中对于发展重点及其选择一定是在全面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树立发掘自身潜能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感受。自身存在的潜能发展自我观察体验的能力掌握开发自我潜能的方法积地开发自我潜能。所以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机会在确认自己核心优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以积极的心态设定目标全力拓展优势突破思维的自我设限实现自我超越。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从认识自己的特长开始发掘潜能,经常给予自我积极的暗示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树立发掘自身潜能的信心,在实践中才能持续释放自己的潜能。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未来发展重点一定是有利于发掘自我潜能并使其持续增值成为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突破点。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3

泰州技师学院孙潇潇

摘要: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家庭教育、自我评价、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索,以摸索出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五年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128-02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制高职生由于入学年龄小,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较大,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与规划。五年制高职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效,将影响五年制高职生的就业定位、工作适应性,甚至影响其职业竞争力,以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索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为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样本的选择上,笔者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选取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与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泰州市三所五年制高职学校2009级的学生,分别选自机电一体化、会计、计算机技术、模具制造4个专业。共选取访谈对象16人,其中机电一体化6人、会计4人、计算机技术3人,模具制造3人;男生10人,女生6人。

2.研究方法。

(1)访谈提纲。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笔者根据课题制定访谈提纲,内容为:①对专业了解程度如何?通过何种方式了解自己的专业?②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吗?自己适合哪种类型的工作?③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如何看待?对这种期待采取了哪些行动?④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是否开设了课程?该课程是否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过影响?⑤是否有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的活动经历?对这种影响是如何应对的?

(2)访谈方法。访谈准备工作:事先与被访者约定好时间和地点,访谈地点为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办公室,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被访谈者了解本项研究的目的、内容、基本程序、保密措施等。在访谈过程中,隐去受访者的姓名,以编号代替。为了使访谈达到一定深度,选择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受访者发表看法,结束后及时整理并分析资料。利用录音软件记录访谈内容,及时转换成文字资料。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①仔细阅读整理的所有资料:②提取受访者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汇集编码后的观点: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返回受访者处求证。

三、结论

1.概念不清。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认识不清。个案一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意思?”个案二说:“我们怎样做才是职业生涯规划?”个案三说:“我们在四年级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但还是不清楚怎样给自己规划”、“学校最好能对我们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对专业了解不足。少数受访者表示对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其他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现出对专业不同程度的不感兴趣或是了解不深入。主要来源于下面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所学专业是家长和初中教师选择的,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意愿:其次,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专业课教师的介绍,但信息量不足,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同时,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了解不够及时:最后,对自我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认知模糊。例如,个案四说:“机电专业是初中老师帮我选的,这个专业将来做什么我也不清楚。”个案五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学模具,总觉得我更适合学计算机”个案六说:“我很喜欢计算机专业,但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哪些呢?”、“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呢?”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五年制高职生虽然有独立的诉求和走向社会的意愿,但依赖性较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少必要的思考与理性的规划,必将影响今后的职业发展。个案七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学校分配工作。”个案八说:“我想过将来的职业,规划算不上,但没有想出头绪。”个案九说:“希望学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帮我们规划一下。”

4.职业认同感偏消极。五年制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感偏低,机电一体化和模具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明显,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最高。近年来,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可度比普通教育低,许多家长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低人一等。这样,职校生比较自卑,降低了职业认同感。个案十说:“我们的工作跟机床、油污还有铁料在一起,家长都看不起。”个案十一说:“工作危险性大、环境差,在工厂实习一千就是12个小时。”

5.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调查期间,2009级五年制高职生或面临求职应聘的人生决策,或在单位顶岗实习。因缺少相应法律常识、社交经验等必要培训,导致学生在面对社会时往往手足无措、自信心不足。个案十二说:“面试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不清楚”个案十三说:“面试时怎样让用人单位重视我,怎样和他们沟通、表达我的想法?”个案十四说:“求职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四、讨论

1.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困难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中职业意识的缺失。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职业意识的产生和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工作经历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对职业兴趣的取舍和择业方向的确定。有些学生在父辈观念的影响下,过于注重自身的职业期待和兴趣取向,忽略了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当现实与期望发生冲突时无法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

(2)缺乏有效的自我评价。大多数五年制高职生的自我认知不全面、不深入,无法从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等方面对自己准确定位。从受访者情况来看,学生的自我评价呈两极分化:一些人过高估计自身的不利因素,造成实际能力偏低的误判:另一些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职业能力,造成“眼高手低”的能力差异。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遭遇现实与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因而无法重构自信心,只能屈从众人的选择,甚至自甘堕落。

(3)职业环境定位不及时。五年制高职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环境的了解,主要依赖于专业课教师的介绍,带有很强的个人随意性,缺乏系统而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学生主动了解职业环境的意识淡薄,相关的社会需求、专业发展信息在职业学校相对滞后。五年制高职生对于职业环境的认识,往往从四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时才开始,此时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知与现实情况已产生巨大偏差,导致职业认同感偏低,产生消极的职业期望。

(4)缺乏切合专业、以生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分专业实施,大都设置在四年级,教学时间为一至两个学期不等。在如此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及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要求没有全面的认识。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伴随五年制高职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个体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社会化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而成熟。同时,学生还要根据社会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调整自己的观念。

2对策。

(1)规范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范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人的终生教育的基石。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说来,可在五个年级阶段,分别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中,包含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这八个步骤。

(2)拓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渠道。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担任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将来的从业环境等。例如,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每个职位的名称、职责、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以及该工作对个人的兴趣、资质、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各项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所选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发展趋势对该职业的影响及人才需求。

(3)培养专业化的导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导师队伍。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导师梯队,并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4

关键词 班级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班级心理辅导是以团体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班级团体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在互助与自助中成长豍。班级生涯辅导是以生涯辅导为主要内容的班级辅导方式,包括自我探索、生涯探索、生涯定位等。

目前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二是宣传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豎。只有极少数同学会就自己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向心理咨询师或就业指导老师寻求个别帮助。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一类的问题都是发展性的,一般不涉及个人隐私豏,而以班级形式开展生涯辅导,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普及面的问题。本研究就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通过设计结构化、操作性强的班级生涯辅导活动,探讨班级生涯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一、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设计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主要依据生涯理论、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包括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霍兰德的生涯类型理论、史旺的生涯规划金三角理论、团体动力学原理和积极心理学原理豐。

本研究从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2007级学生(大三第一期)中随机选取两个相同专业的自然班,分别设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按照《班级生涯辅导活动方案》豑开展生涯辅导和职业指导,该方案共包括10次,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由笔者担任班级生涯辅导教师;对照班以学校以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为指导方式进行。本研究以自编的《大学生生涯现状调查表》做为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后测,对于实验班的成员,将在第4个活动单元和第10个活动单元后用《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量表》进行两次调查。六个月后,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访谈,了解接受过班级生涯辅导的学生是否能自觉将生涯辅导经验运用到生涯规划中,进一步验证班级生涯辅导的效果。

二、实施辅导过程

本研究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有4个单元的活动,首先是在班级团体内设定班级生涯辅导的目标、契约,引导学生从价值观、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自我探索,设想未来的理想生涯。第二阶段包括4个单元的活动,带领班级成员审视目前的生涯状况,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进行生涯定位,明确当前的生涯任务;第三阶段包括2个单元,通过前面对自我的探索、对生涯的探索和定位,制定生涯规划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将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行动计划,撰写生涯规划方案。

三、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班级生涯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比较。

分别在实验班全部辅导活动之后和对照班一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后,填写《班级生涯现状调查表》,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的成员一致认为此班级生涯辅导活动课程非常有意义,其中约有42%的成员认为对自己有重大帮助,约有35%的成员认为有较大的帮助,约有11%的成员认为在好几个方面有所改善;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班约有60%的成员认为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意义,其中只有15%的成员认为对自己有重大帮助,约有25%的成员认为有较大的帮助。

(二)实验班对班级生涯辅导的中期、后期测评结果的比较。

对实验班学生在第4单元活动后和第10单元活动后填写的《班级生涯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班级生涯心理辅导课程的效果比较明显,对“本活动对增强你解决有关生涯问题的能力”,认为“非常有帮助”的由0提高到了44.5%;对“本活动对你制定在学期间的发展目标”,认为“很有帮助”的从56%提高到了78.5%。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

在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课程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提交了《生涯规划方案》,从方案中目标设置的合理度、任务分解的可行性、对自我认识的深度,对职业探索的全面性等方面,实验班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另外从六个月后的随机回访中,85%的实验班回访成员都表示生涯发展目标明确,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有信心,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开始有意识的利用周围的资源探索自我和职业世界;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班的回访成员中,只有20%的人表示生涯发展目标明确,有38%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有信心的,只有25%的人表示自己开始有意识探索自我和职业世界。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班级生涯辅导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比较显著的作用。无论是横向的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较,还是纵向的再生涯辅导的不同阶段对实验班成员的调查都显示班级生涯辅导一系列的活动能十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探索自我、探索职业、规划生涯的能力和信心。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实验班和对照班是同一专业的两个自然班,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机会较多,难免互相之间有所沾染,涉及到的学生比较多,难以精确控制。辅导效果的评价采用了量表和访谈进行评估,但是量表以笔者自编的主观量表为主,总体而言主观性较强。虽然结果显示班级生涯辅导对生涯规划是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对日后生活、职业、生涯的实际规划效果的检验和评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项目编号:09C521班级生涯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项目编号:B2010155班级辅导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实证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吴增强,沈之菲.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顾雪英.大学生职业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

郑炎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5-36.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生数量显著提升,然而学生职业素养并没有明显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及职业环境因素,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实施让学生能认识自己、挖掘潜能,了解社会、明确职业方向,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职业素养,促进职业发展。这不仅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需要,更是输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相对滞后。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也仅仅将其看作是帮助学生就业的一种手段,忽视其深层次意义。

(二)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律性差。学生对学业和职业发展没有太多规划,造成心态浮躁、彷徨、无助。部分学生即使制订了学习计划,由于自律性差,计划流于形式,未能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学校教育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发展迅速,但高校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仍然重视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只单纯追求就业率。许多高校仅仅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到两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寄希望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全程化、个性化管理。

二、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程分阶段性管理。高校应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贯彻于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整个大学三年。大一期间侧重生涯规划理念学习,注重树立目标和职业发展发向,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大二期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督导,检查计划的实施。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认识职业和社会。大三期间,对求职技巧进行培训,同时对职场适应期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二)建立个体职业规划档案体系和发展职业咨询。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将学生参与职业辅,参加职业活动,以及能够反映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特征的资料都记录进来,为将来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加强职业咨询宣传,鼓励学生参与个体和团体职业咨询,使学生明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补充大众化的课堂教育。

(三)职业规划与专业相结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了解专业,以专业特色和能力要求为导向,提高专业匹配度。通过暑假见习、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稳定实训,了解就业环境,减少自身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根据职业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考取附合职业发展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建立健全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能够熟悉职业指导、心理学、咨询学、教育学等,熟悉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和程序,对各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了解。可从以下三方面中储备师资力量:(1)专职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老师,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职业指导咨询。(2)从辅导员或班主任中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老师加入到队伍中,这部分老师能够全程跟踪与督促学生生涯规划方案的实施。(3)从院系专业老师中选用一些感兴趣且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这部分老师对职业特点了解详细。在组建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时,定期开展教学比赛,研讨会,学习,调研,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实施方案

(一)大一期间。新生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教育,能够稳定其专业思想,对所学专业初步了解。大一学生求知欲较浓,可开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制定生涯规划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方向,制定学习计划,初步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大一下学期,学生渡过新鲜期,自由松散的学习心态逐渐表现出来,实施“学长领航”制度,由学长对新生进行生涯规划实施的督导。要求学生必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兼职或见习。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职业生涯进行探索。

(二)大二期间。大二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辅导员及专任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强规划的实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以便了解社会。强化对专业的认识,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和专业有关的假期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深化其职业意识。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和自身发展情况,修正目标,缩短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的差距。

(三)大三期间。大三是职业决策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进入大三阶段后,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在校学生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并针对特殊心理的学生进行就业或心理咨询辅导,更好地发挥学校援助体系的作用。指导他们确立职业目标,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收集并甄别就业信息,调整好心态,进入择业、就业程序。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明确个人岗位职责要求及规。在实习结束可后,进行实结,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高职院校本着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应建立和完善全程性、针对学生个体,并与专业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提升毕业生工作与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佳h.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J].神州,2012(2):52.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领作用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职学生学业规划的引领作用

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但仍困难重重。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单一评价体系的淘汰者。很多中职学生缺乏激情,缺少自信,没有目标,没有朝气,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在“技工荒”的大环境下,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明显提高,但就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调研显示,中职生的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偏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尝试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引领,自2009年9月开始,选择商贸部九个班为试点班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课改模式试点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课改计划及内容

1.九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步骤等基本知识的讲授,达到统一学生思想、重视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并根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了解,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初稿。学生与教师交流,介绍初稿的完成情况及重点学生的规划内容,商定教师点评的内容。

2.十月:完成自我分析模块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会自我测评方法,至少进行五种以上方法测评,得出自我测评小结,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初稿,增加自我测评内容。教师介绍学生自我测评的完成情况及分析重点学生的测评小结。

3.十一月:完成环境分析模块内容的教学,结合专业部的专业介绍,邀请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或开设讲座,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分专业安排两周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及就业的岗位、晋升的通道等。完成环境分析,修订目标。

4.十二月:完成目标规划模块内容的讲授,通过个案赏析,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个性的生涯规划目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蓝图。教师参与本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活动。

5.次年一月:完成生涯规划方案实施模块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会根据目标制订具体行动方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总稿及学习方案,学会成长记录记载方法。

6.提交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总稿及学习方案,与班主任交流成长记录的督查方法,系部组织召开职业生涯规划成果演讲会。协助班主任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学业规划实施情况督查。

(二)实施效果

1.试点班级学生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学生作品在江苏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11个一等奖、多个二、三等奖。有十多位学生的作品被江苏省推荐参加全国比赛,获得5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

2.学生明确了职业目标,并自行制定学业规划。

3.对班级管理产生积极影响,班主任普遍反映学生开始思考未来,变得好学懂事,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开展了。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职学生择业及发展的引领作用

职业生涯是指人一生中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在人一生中,职业生涯占有30~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何安排这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如何让这几十年更加高效、更具价值,需要对所选择的工作(职业)和整个职业经历进行有系统的规划,即要做好职业规划。

中职生在职业选择时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往往造成求职难,或是缺乏耐心,工作频繁变动。因为没有清晰的定位,很难有可持续的方向性的累积,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很难跟得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从而始终处于被就业市场淘汰的边缘。职业规划在中职生的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具有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加快中职生的求职速度

企业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当中职生有了明确的求职目标,并把最有利于工作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展示时,目标岗位的求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目标岗位应聘成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二)增强工作的持久性,工作满意度更高

中职生快速、频繁离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作本身的不认同,因为不认同,所以当工作环境稍微有些不理想时,如跟老板或是同事发生矛盾或经济收入不理想,就会很轻率地选择离职,寻求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好的“发展”。而当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后,职业的认同感更明确,就能理性地考虑从事某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提升技能,是为了自身的历练还是为了应对挑战。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慎重。同时,因为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会更加投入地工作,工作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满意度。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学校的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及就业选择时,从众、盲目等现象非常普遍,实习期非常不稳定,工作满意度低。个别学生甚至一年内跳槽十多次,严重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之后这种现象有明显好转。

(三)提升中职生职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就业

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标准后,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明确哪些是需要提升的,哪些是需要锻炼的,哪些是自己比较有竞争力的东西。这样,工作自然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当对工作更加投入的时候,中职生的职业竞争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就体现出来,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多的财富,而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形成求职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学校课改试点班级在2010年选择实习和就业岗位时,学生明显理性了很多。如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的一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升任为店长,职业生涯规划对她的择业及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7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职业决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职业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追求“稳定”工作的传统思想变得越来越淡薄。人们期望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目前,“80后”、“90后”时代的青年进入就业时期。这一代青年人思维活跃,思想上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更期望自己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们期望得到指导和帮助。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人们面临着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1.中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般而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前的制约因素为实现自己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

目前职业生涯辅导已成为西方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说,在学校中有专业的生涯辅导团队,协助和促进学生就业和生涯发展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我国生涯辅导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才开始探索,无论是理念、理论、方法,还是人员层次结构都与西方国家相去甚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滞后。

1.1理论建设滞后

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侧重于人与职业匹配,逐步转向关注以人生命历程的事业生涯为核心的过程,形成了科学的咨询指导策略,开发了诸多评测工具。www.133229.Com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

1.2思想普及滞后

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了“生涯”的概念,强调对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到社会的不同教育阶段。反观我国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特点,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学生进入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是盲目的,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依然缺乏理性的规划。

1.3队伍建设滞后

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有完善的职业化标准和从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制度等等。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部分从业人员往往因其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而将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功利化、职责化。

面对中国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本文期望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帮助人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建立相应的概念.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能够开展一些初步的规划活动。

2.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职业生涯辅导的前身为职业指导,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是由帕森斯等人提出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先后产生多种理论,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职业规划的体系,给出了职业规划的方法。

2.1霍兰德类型论

霍兰德提出了四个基本假设:大多数人可以归纳为六种人格类型,既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工作也可以划分为相应的六种基本类型.或者其中几种基本类型的组合;人们一般都倾向于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职业类型.以求充分施展个人的技术与能力,体现个人价值;个人的行为由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霍兰德提出的六种类型。相邻的两个维度各种特征相近,相关程度高,距离越远两个维度之间的差异越大,相关程度越低。

2.2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与1953年提出“生涯”的概念。他把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自我概念”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所谓“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生涯发展即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

2.3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彼得森和利尔敦提出了从信息加工取向看待生涯问题解决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就是关于一个人是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问题决策过程中是如何使用信息的。该理论把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该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

位于塔底层的是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对自己兴趣、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和职业知识。金字塔中间是决策技能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构成决策循环;最上层是执行领域.即元认知。

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还有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但其核心均围绕着对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以及决策执行的方法。

3.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当人们形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规划活动。

3.1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充分且正确认知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自我的探索包括对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学习风格等等。人们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专业测量工具进行自我贪多,对自己建立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

3.2职业探索

职业探索的目的是充分的了解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全面了解目标职业的技能要求、工作特点、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可以进一步通过生涯访谈、生涯追随等方法更细致全面地了解职业信息。

3.3职业决策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8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估外界环境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目标,制定相应职业生涯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它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重要环节,包括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确定、制定行动方案和评估反馈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利用Swot分析法能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客观地分析所处职业环境现有与潜在的机会和威胁,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客观环境与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及明确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增大职业成功的机会,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

Swot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韦里克(H.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又称态势分析法,是战略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的一种方法。近年来,Swot分析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自我能力分析等。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学生通过Swot分析,能明确自身的优点和弱点在哪里,并学会评估职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工具。

二、Swot分析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由于生活、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中职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首先对自己做全面地分析评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析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可从教育背景、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个体能力、个性特点、个人专长、相关工作经验和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如学生的个人兴趣、性格、学识、交际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文体特长及人文素质等,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己的长处所在,找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和自己的弱势,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弥补自身不足。

2、分析自身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机会是指学生个体不可控,但是可以利用的外部积极因素;威胁是指学生在就业选择的时候面临的困难和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不同的行业(包括这些行业里不同的公司)都面临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对将来准备就业的行业和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把握自身的职业选择目标。宏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各区域产业发展态势、行业趋势等。微观就业环境分析包括来自各企业、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学校或学长们提供的行业发展及专业相关的相关职位空缺状况的分析与预测。通过对职业机会和威胁的正确分析,使学生能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预防措施,利用机会、化解威胁,在市场竞争中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最佳目标。

3、做好职业目标选择。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佳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学生根据自我评估和外界环境的分析,选择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按照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确定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选择职业目标要慎重,务求全面考虑,不能好高骛远,脱离现实。

4、制定职业行动方案。在确定了职业目标之后,制定具体详细的行动方案,实践行动方案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动方案应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说明为实现每一目标所要做的每一件事,何时完成这些事,通过什么途径完成等,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否则,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在教学过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做好为实现职业目标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如要参加哪些方面的训练、要接受哪些教育和培训、在特定时期内掌握哪些技能、取得何种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完成哪些目标等。

5、评估与调整。在实践行动方案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这个过程既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又是不断认识社会的过程,更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科学、合理的手段。如在学生参加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所对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馈调整。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三、结论

对于中职校生来说,做好自身的Swot分析、职业目标定位和行动实施方案有着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分析的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明晰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裴园园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究[J].《佳木

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8)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9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中职学校,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职教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本文就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简单的概述,以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

问题是改进的基础,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效进行。从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在部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本没有起到“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相关的知识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照本宣读”,或者是从网上找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灌输等等。这样的课堂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学生也不会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2.学生思想认识不足。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认识不足,尤其是中职生,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甚至可以说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所以,基本上都存在“混日子”的想法,对任何学科和自己的未来都是持“混”的态度。

上述这两方面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价值展示的最大的两个方面。然而,如何才能解决上述这两个问题呢?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教师生要从思想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下面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1)小组讨论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上面已经介绍了,对于职教学生来说“混”就是自己目前的工作,至于以后,家长会帮忙安排或者是抱着“船到桥头最自然直”的思想,并不看重职业规划教育。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以“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人为什么会有碌碌无为和出类拔萃之分?”等,在学生讨论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便会在无形中促使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篇10

【关键字】中职流生;职业生涯规划;SmaRt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39-02

【作者简介】张太成,浙江省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浦江,322200)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近年来,中职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生源问题,如何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是目前中职学校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就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热爱所学专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流生,进行探讨。

一、中职流生现象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对学校两年来的282位流生的流失原因进行了调查梳理,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课跟不上,不喜欢就读专业;学生流失时间大多集中在入学第一年,流生去向主要是在家待业。分析造成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从学生角度看,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没有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导致上了中职,文化课难度加大而“不适应”;其次是,进入中职学校前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被动选择专业。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在招生时,缺乏对招生专业特点和方向的宣传;学生入学后,缺乏对学生学业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研究,未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也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差,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唯书现象严重,专业课教学也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有实践也只是局限于基本技能的简单操作,缺乏专业技能的深入培养和具体工作情境的营造。

作为指引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也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往往为教而教。首先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安排缺乏科学性。[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课程实现的,一般安排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这时学生对所学专业还不够了解,没有参与过职业实践,不能根据职业的发展需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当然也就不能正确制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时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只能是盲目地应付。

其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唯“书”不唯实。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出发,很少到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环境中调研,或到学生中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教师所用的案例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远,讲授的内容偏重于对职业生涯规划制订技巧的介绍,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业的顺利发展缺乏切实的指导。

三、SmaRt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SmaRt是一种目标管理模式,是指目标的Specific(具体化)、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rackable(可追踪)。[2]SmaRt目标管理是使管理者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管理手段,它为管理者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利于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场发展目标,永葆工作热情和进取动力。中职学校应将SmaRt模式应用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触摸职业目标,感受职业前景,真实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让学生高兴地走进来、自愿地留下来、最终成功地走出去。

(一)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让学习目标或职业规划目标真正发挥作用,首先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即明确每年的目标是什么,每个学期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具体计划和活动中;其次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这个实际不仅指自己目前各方面的状况,也包括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现状。制定目标时,要将自己预期的愿望与当前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制定的目标还要具有可追踪性,便于学生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检查和修正,这样的目标才能对自己的成长发挥导向作用。

(二)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将日常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明确自身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安排,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指导作用,遵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制订各个学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3]学生入学初要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在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后,让学生与劳动模范、岗位能手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真实地了解实现职业理想必须准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意识;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进行择业技巧、自主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调试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学生发展的SmaRt档案

尝试为学生建立成长的SmaRt档案,让他们月月看到自己的进步,周周看到自己的进步,甚至天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求知学技的欲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积极心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成才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建立学生发展SmaRt档案时,尤其要注意从学生现有的实际文化水平和德育状况出发,体现个性化的原则。可以“今天,我进步了吗”为主题建立可以量化的日记、周小结、月汇总和学期总结表。通过表格设计,着重突出“学生进步”和“反思改进”两栏,以一星至五星记载,来进行直观的比较。学生通过自己的SmaRt档案,看到努力之后的成功,萌生出自豪感,对未来信心倍增,从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追求更大的进步。

四、结语

借助SmaRt,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方向,建立直观的学生SmaRt档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当初不少害怕学习、准备逃离学校的学生,开始安心在校学习。他们在自己的SmaRt档案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对未来不再迷茫。

【参考文献】

[1]牟方燕.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现状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