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需求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6:21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1

【关键词】生产力劳动者物质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在一起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结构。而劳动者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劳动者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

人总是为追求某种目的去进行活动的,劳动者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是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起来的物质生活需要。由于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不可遏止的,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到自然界里去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也是不能中断的。即使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生产也还在继续进行。人们不但不能停止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不会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的,总是在不断增长的。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起来的物质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自己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于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并不断地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改进旧的生产工具,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对象,并与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相适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从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之基本适合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逐渐变得不相适应,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劳动者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然引起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物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劳动者又提出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有人认为,人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在阶级社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分。当然,无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都有它们的物质需要。但这两大对抗阶级满足需要的方式是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一般都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劳动者要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只有靠努力发展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剥削阶级由于占有生产资料,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其物质需要是通过剥削劳动者从而得到满足的。劳动者辛苦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却不能全部归自己享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剥削阶级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生产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由于剥削者的残酷剥削,使劳动者的生活不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满足,使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丧失了信心,从而压抑了自己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就会停滞不前。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剥削者对物质需要的追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劳动者的需要是客观的、历史的

肯定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能把劳动者的需要理解为主观的、任意的。

首先,劳动者提出什么样的需要,必须受到劳动者所处时代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其次,劳动者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者在现实的生产力基础上提出的物质需要总量,往往大于同时期生产的总量。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物质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当前,我国也存在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只能通过努力发展生产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如果我们只是抽象地谈论“需要”,而不去为满足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这种“需要”就会陷入空想之中。

二是取决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产品分配方式。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剥削阶级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劳动者,这就决定了产品分配上的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形式。这种分配方式,使劳动者的物质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劳动者虽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却被剥削阶级无偿占有。不合理的分配形式,是劳动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根本原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一般不存在被人剥削占有的问题。所以,劳动者只要努力劳动,其物质需要就能得到满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但历史上曾经受“左”的思想影响,没有很好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搞了平均主义,吃了“大锅饭”,劳动者不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使社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改革浪潮中出现的承包经营,使责、权、利有机结合,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劳动,他们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就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多劳者就能多得,少劳者就只能少得,不劳者就不得其食。这样的分配方式,把劳动者的物质需要与自己的劳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生产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的物质需要不能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肯定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也不能由此认为劳动者的物质需要就能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动力作用和决定作用等同起来。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虽然是由自己的需要推动的,但需要本身不能生产出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只有当劳动者的需要推动劳动者去为满足这种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时,才能产生衣、食、住、行等所需的物质性的东西,才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正由于需要不能决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考察社会历史的时候,不是以劳动者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而是把劳动者为满足需要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作为出发点,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发展的历史。离开对劳动者需要的科学理解,必然使我们倒退到空想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者们,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种种改革社会的方案,这是符合劳动者的需要和愿望的,但它并没有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进程得到改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内逐渐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铁饭碗,克服平均主义,使劳动者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与他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直接联系,从而在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三十年改革,广大劳动者从党的改革政策中看到了希望,他们曾经受到压抑的物质生活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得到较大的发展。广大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起来的物质生活需要,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努力提高劳动的数量与质量,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2

 

关键词:人才 劳动价值 指数增长 物质需求 激动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才的劳动价值日益凸显。运用“科学人才观”,正确认识当代人才的劳动价值,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持续激发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人才劳动价值呈现指数增长的规律

   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尤其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江泽民同志曾作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性资源,人才的高效率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贡献日益突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劳动正在由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转化为以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复杂劳动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简单劳动则越来越处于一般的从属地位。各类人才以其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其所属的领域内进行高效率的劳动,比一般的简单劳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马克思说:“如果生产各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也会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其实不然,生产一个商品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力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力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人才和非人才分别进行的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也就在此。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以高智力、高知识和高技术构成了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创造性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更是非人才劳动所无可比拟的。我国有关专家把人的能力分成体能、技能、智能三种,体能以简单体力劳动者为代表,技能以技术工人为代表,智能以高智力劳动的科学家、工程师为代表,三种不同能力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即社会获得的收益比例为1:10:100。由此可非常清晰的证明人才所从事的复杂劳动对社会财富的突出贡献。马克思这样描述复杂劳动对社会价值创造的作用:“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在知识经济中更是如此,在现代的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企业的80%的财富,这就是所谓的“二八”定理。

   有关专家研究结论: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一位熟练工人的生产效率是普通工人的1.5-1.6倍,当时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生产力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过程中,高科技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与一般劳动创造的价值相比,日益增大,王通讯研究员将生产力公式总结为:在工业经济初期,生产力二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在工业社会兴盛时期,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举琳。这一生产力公式的演变,揭示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劳动价值出现了几何级增长的规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才的需求心理特征

   随着人才劳动价值的凸显,人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伴随知识经济而来的是知识大爆炸、信息扩散的渠道骤然增加和新思想、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必然使得人才的知识更新周期迅速缩短,而人才为了保持自身与时展的同步性,必须投人更大的成本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此同时,人才更加关心自己的创造价值被社会承认并得到回报,尤其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才,许多人更关注自己的创造价值得到物质上的回报,而并非如有些学者在诊释马斯洛五层次需求说中所言,人才对第一层次的需要淡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受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3.感情上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求是逐步递进的,“自我实现”之需要并非人人都追求的,这揭示了人的需求发展的一般特点。但是需要深人讨论的是,人才在追求最高需要时,是否意味着物质需要并不强烈?笔者认为,人才也是人,其需要是多重的,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人民生活尚处于温饱阶段,基本的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才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强烈希望改善物质生活,不少人才甚至还面临着生存问题。此外,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功利性的趋势日益增强,拜金主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造成人才的劳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人才的内在价值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面对这种状况,许多人才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强烈要求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以改善物质生活待遇,体现自身劳动价值。这可以说是我国当代人才心理需求的一个共性特征。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客观分析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人才心理需求的前提,也是制定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的基础。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3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偏差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我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甚至超过了总量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问题之首。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结构,把就业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促进就业成为了我国当前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针对结构性失业,笔者尝试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研究,并借此寻求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理论依据,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结构性失业的成因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理论原因,在于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障碍。首先假定存在一个由a、b两市场组成的经济体系,两个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恒定,且初始状态都是充分就业,均衡工资是w?0,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a、b两市场劳动力供求处于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用图1表示如下(其中,s?i指i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d?i指i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曲线,i=a、b)。?

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不同市场的劳动力供求稳定状态受到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冲击,a、b两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势必也会发生改变。改变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需求共同增加,二是需求共同收缩,三是两个市场劳动力需求异动[1]。在劳动力供给恒定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的共同增加或共同减少导致的都是极端结果,或者是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或者是永久性失业的存在(也许会在政府强制力作用下导致整体工资水平下降),因此,这两种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很少见的。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转型期,经常是劳动力需求的扩张和收缩在不同情况下共存。因此,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分析第三种情况。?

假定a市场劳动力需求扩张,d?a曲线移至d?a’,工资由w?0上升到w?a,a市场的就业量保持不变;b市场劳动力需求收缩,d?b曲线移至d?b’,理论上工资下降至w?b,但是由于工资率是缺乏弹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因此工资继续保持w?0水平,这种情况下将会产生(s?0-s?1)人失业。?

如果两个市场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则b市场中将会有一部分富余人员流向a市场,使得a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至s?a’。不考虑劳动力的流动成本,这种流动将会缓解b市场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和a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最终使得两市场劳动力供求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均衡工资水平为w?1。如果两个市场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则结果是:(1)a市场将会因劳动力短缺而使工资率远高于均衡水平;(2)b市场由于劳动力需求降低和工资刚性的作用导致劳动者失业。事先假定劳动力供给是恒定的,因此这种失业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将上述a、b两市场扩展到多个市场,分析过程类似。

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劳动力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障碍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在表现为不同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差异,结构性失业越严重,工资水平差异越大。

二、劳动力供给结构偏差分析

在图1的模型中,a、b两市场也可看成是一个经济运行体中的两个不同的区域、产业部门或行业等,以同样的分析方法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同时,探求结构性失业产生的现实原因,在于不同地区、产业部门或行业间劳动力流动的障碍。造成劳动力不能迅速从一个部门向另一部门转移的因素有:(1)求职者所拥有的技能与可能得到的工作所需的技能不匹配;(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点存在地理位置上的不匹配;[2](3)国家在行业之间设定了进出壁垒;(4)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能有效传递劳动力供求信息。?

上述四种情况在我国都曾经存在或者依然存在着。如农民工、下岗职工的低技能素质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的落后和信息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劳动力流动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行业间的进出壁垒。但是我国现阶段,随着市场化改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位置、行业进出障碍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将会逐步削弱,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成为了当前劳动者难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中转移的主要原因。

技能素质的极大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典型的是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和迈克尔•皮奥雷提出了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型,即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中的劳动者供给由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构成,该市场中工资高、工作条件优越、工作稳定、员工有接受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二级市场中的劳动者由大量的非熟练工人、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构成,该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基本上是充分甚至是饱和的,工资较低,几乎没有培训和晋升的机会。若一级市场存在职位空缺,二级市场上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限制,两市场不能进行相互补充,劳动力的供给在不同市场间出现了结构性的错位。大量的被二级市场排挤下来的劳动者面对一级市场中的岗位需求,只能是“望而兴叹”!?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工资最高的行业都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俗称it业。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到来,it业成为了人才就业的热门行业。再看it业的工资水平、工作条件、晋升和培训机会,无一不表明it业属于典型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对应于图1中的a市场,是劳动力需求扩张型行业。根据世界工程师大会报告,中国软件人才缺口较大。美国占全球软件产业份额39.8%,日本占10.6%,中国占3.55%。美国拥有软件人才240万,日本140万,而我国通过科研院所培养的人才仅30万,尚缺25万[3]。连续多年属于工资最低的行业——农、林、牧、渔业,依据工资、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素质来考察,其属于典型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对应于图1中的b市场,是劳动力需求收缩产业。从农、林、牧、渔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重体力、轻脑力的蓝领工人,无法满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员工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技能人才荒”成为了当前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偏差的具体体现。据统计,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远低于我国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同时,技能人才的匮乏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力需求收缩产业,其劳动者基本上无须具备专业技能,在产出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劳动力比重却居高不下,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下,无法顺利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劳动者从事的劳动力市场的层次,甚至会影响劳动者受雇佣的产业部门。低技能的劳动者一般从事于二级市场,如临时工、季节性工人等,它的基本特征是工资低、待遇差、晋升机会少、易于进入、经常面临失业危险。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劳动者进入正规部门的可能性很小,在较低的工资水平和非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收入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导致了较低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就是说,在二级市场上,某些劳动者从事着工资较低的工作,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减少投资,形成较低的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图2。这种“怪圈”导致大量过剩的低技能劳动者失业和需要高素质员工的岗位空缺并存,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甚至会进一步拉大不同行业部门间的工资水平,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凸显

判定一个经济体系中是否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第一,考察不同地区,若一个地区的职位空缺集中,另一个地区失业集中则为结构性失业。第二,看失业持续时间的统计情况,经历长时间失业人数的比例上升意味着结构性失业越来越严重[4]。第三,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通过工资率水平差异来判定结构性失业,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越大,结构性失业越严重。?

首先,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城市,岗位供给率相对较高,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些城市形成了对高技能素质人才的需求。但是劳动力过剩的市场又无法形成供给,导致了区域间结构性失业严重。其次,结构性失业一般表现为失业时间较长,也可以根据失业时间来判定结构性失业程度。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一些发达城市,长期失业者所占比例较高。这表明结构性失业在我国已十分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逐年上升,但是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也在增大,行业工资差距扩大的速度远远大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速度。另外,细看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所处的具体行业,最低工资所处行业无一例外都是农、林、牧、渔业,最高工资所处行业都是一些高专业化、高技术性行业。有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这些行业就业容量是很大的,而我国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数,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而可以推断,这些行业就业量小可能是由于劳动力供给短缺造成的。?

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在中国是典型的劳动力供给过剩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要求不高,而一些高专业化、高技术性行业恰恰是一些劳动力需求扩张性产业,迫切需要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技能型工人。不同产业间劳动力供求错位,大量低素质的非技术工人被抛入结构性失业大军中,同时也拉大了行业间收入差距。?

从以上三种判定角度得出,我国存在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占主导地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结构性失业将日益凸显和加剧。?

四、解决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偏差的对策建议

劳动力供给不对称,与需求相错位,形成了劳动者在区域间、行业间流动的障碍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源。因此,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实现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岗位需求相对接,是解决结构性失业中劳动力供给偏差的关键点。?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增加人力资本积累?

技能素质低下成为制约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间流动的最大障碍,教育是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关注教育,首先应增加教育投入,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从整体上提升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这对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着双重意义,一是直接减少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人口数量;二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缓解因经济结构的转变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的压力[5]。其次,学校教育应与市场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系。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学生毕业后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

职业技能培训也是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可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首先应实行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培训目的开展培训工作。从目前社会职业竞争压力来看,职业培训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一些欠发达地区,或低技能素质人员如农民工、下岗职工等,主要解决他们的就业上岗资格问题,称为“生计型”培训;第二类是帮助已就业人员解决知识更新,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称为“发展型”培训;第三类是针对高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更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称为“资本型”培训。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三类培训都应该得到长足的发展。面对我国庞大的低技能素质劳动力大军,“生计型”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应加强职业培训的立法工作。目前职业培训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法培训机构、非法资格认证等情况,关键在于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以及低廉的违法成本和巨大的潜在利润。因此,要完善我国的职业培训工作,需要一部统一且权威的中央政府立法,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培训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鼓励非正规就业,搭建就业转移平台?

双元结构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将就业划分为两个方面: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对应于二级市场,是吸收低技能劳动力、经济结构转型中产生的结构性失业者的重要渠道。但是现实中,非正规就业总是和低报酬、低保障联系在一起。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在工资报酬、劳动条件上都存在有巨大差异。这一方面减少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降低了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因此,政府应积极认识到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通过立法缩小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差距,尤其是消除社会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歧视,为劳动者从无技能到有技能、从低素质向高素质的转变提供一个平台,使非正规就业成为人们提高自己人力资本积累,向正规就业转移的一个“桥梁”。?

(四)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区域间流动?

不同行业间或区域间的流动障碍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制度上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会逐步削弱,但就目前的影响来看,仍不容忽视。因此,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区域间流动仍是一个关注点。

信息网络建设一方面基于电子信息的发展,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劳动者信息资源库,从整体上把握劳动力的流动和供求情况。可借鉴的是江西省德安县的做法,该县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同时每个乡镇建立了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库,实现了劳动力供给、需求和培训的全接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职业介绍所等中介的力量,建立完善的职业介绍体系,充分发挥他们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加强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首先应逐步消除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区域间流动障碍,如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尤其是不发达城市、边远地区的交通业,为劳动者的流动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同时,为了鼓励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流动,政府还应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董志强.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失业现状的解释[j].重庆工商学院学报,2001,15(1).

[2](美)坎贝尔•r•麦克南.当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m].刘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包叟.中国it业软件人才缺口巨大专业人才尚缺25万[eb/ol].[2007-08-02]./cysc/tech/07ityj/guonei/200708/02/t20070802_12403571.shtml.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4

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部分职业的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并且出现了区域分布、岗位构成的非均衡现象。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总量呈非对称递增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回暖,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从供求总量看,监测的93个城市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增加了94.4万人和53.9万人,各增长了21.4%和11.7%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39万人和37.7万人,各增长了35.4%和8%,但总体而言,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区域呈非对称分布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回升,其中环渤海、闽东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供求增长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区域城市劳动力需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闽东南地区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幅度较大,求职人数珠三角、中、西部地区有所减少。

我国就业岗位供求职业呈非对称结构新兴劳动者对自身职业期望时可能过于注重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发展等因素,而忽视了自身的性格和素质与这些职业的相互匹配性,导致了职业期望和实际就业的巨大偏差,从而加剧了失业问题从就业岗位供求的职业构成看,技能人才的供求集中在初、中级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存在原因

一岗位变化导致的摩擦性失业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定单回升导致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用工量大幅上升,但现在达成意向的人数仅占需求人数的15%左右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因定单不足而裁员或者没有再进行补员计划,当定单增加时,部分企业招工告急,而工人在转换工作时需要时间,因而就产生了相应的临时性失业,即摩擦性失业。

二供求结构性失衡造成结构性失业首先职业性结构失衡,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多为技能型比较强的工人,而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或求职人员多为低技能的工人或者缺乏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其次区域性结构失衡中国劳动力市场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在大城市资源配置完备、工资水平高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下,绝大部分劳动者把大城市作为他们理想的终生就业地,致使大城市中的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导致“大城市人满为患,小城市人才凋零”的区域结构失衡特点。

三人力资本水平供求差异造成的持续性失业随着劳动者的群体结构和求职心理的变化,新一代劳动力就业预期和维权意识都有所提高,而这部分青年劳动力大多初次就业,且较大部分劳动力素质不符合技能型就业岗位的需求,企业不愿意寓公缺乏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青年人失业问题不断加重,陷入缺乏经验、就业困难、失业、不能积累工作经验、持续失业的恶性循环中,从而造成了长期的持续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政策措施

1.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的现状,随着我国汇率等各项政策的转变,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为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导向型为内需拉动型,降低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体的内部良性运行,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另外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微型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5

关键词: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收入;供给;预期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1-0007-04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所谓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就是对于扩大消费需求长期有效的一系列政策、方法或制度。显然,这些方法、政策或制度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系列政策、方法或制度的总称。消费需求既包括政府需求也包括居民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形成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收入决定消费,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需要形成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收入增长了,在消费倾向不变的条件下,消费额也会增长。劳动生产率是决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收入就会增加,为什么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高于发展中国家,除了历史因素和消费习俗等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总体上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越高,回报率也越高,研究生学历的收入要高于本科生,本科毕业生收入要高于中学毕业生。当然不排除个别小学毕业生收入比大学生高。因为接受文化程度越高,越能够从事复杂劳动,“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2]要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就要让更多劳动力接受更高程度文化教育,首先,要让更多的劳动力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适度扩大大学生招生规模;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良好的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就业质量进而提高劳动力价格至关重要;再次,就是要均衡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正如党的十报告所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1]为此,就需要增加教育投资,增加教育投资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财政投入,提高教育投资在GDp中的比例;另一个就是支持民办教育,加大社会投资力度。在增加教育投资的同时,还要优化投资结构。从大中小学投资结构而言,要加大对中小学的投资;从城乡结构来看,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基础设施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城乡教育水平相差悬殊;从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投资结构而言,要加大对非重点学校的投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存在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更好的师资力量,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集中有限财力让少数重点学校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却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不利于公平教育,因此,要取消重点学校,大学按照同一学科同量学生获得同量教育经费,中小学按照同量学生获得同量教育经费的原则获得财政经费;从不同所有制结构而言,公立教育要保证公平,非公立学校可以根据供需状况收取费用,举办优质教育。

资本和技术的密集程度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制约收入的提高。同一劳动力支配的资本量决定其收入的高低,能够支配的资本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收入自然也就越高;相反,能够支配的资本越少,劳动生产率相对越低,收入也就越低。同时劳动的技术含量越高,则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力的收入也越高;相反,技术含量越低,劳动生产率也越低,劳动力收入也就越低。因此,要提高收入,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就需要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以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劳动生产率产业代替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不仅需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更需要科学的企业制度。制度是内生性因素。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组合在一起,产生出越来越高的劳动生产率。之所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制度设计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特别是产出与劳动者收入相关性比较低,甚至不挂钩,多劳不多得。因此,需要设计良好的制度,用制度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不断提高收入,特别是实现党的十报告所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就需要形成一个劳动力收入正常增长的机制。从劳动力构成来看,无非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的工作人员,依靠财政获得收入;第二部分是在各类企业工作的人员;第三部分是劳动力自己创业包括农民。第一类由政府决定,包括要根据行政级别每年有一个合理的增长幅度;政府要为第三类劳动力提供更为宽松的创业环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受雇于企业的劳动力,如何形成企业劳动力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是未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更是劳动力获得稳定收入的重要途径,这一部分劳动力数量会越来越多,更多的农民会转移到企业中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力的工资自然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就降低,供不应求价格会提高。值得进一步提示的是:一是劳动力价格具有刚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增加,不能降低;二是劳动力价格的高低要受到文化习俗等的影响;三是劳动力价格不能低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水平。因此,劳动力价格的正常形成机制实质上也就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机制。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也低于同等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水平。当然这种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吸引了国际资本,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长期维持过低的劳动力价格不利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不利于推进城镇化,也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之所以劳动力价格水平比较低,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自然劳动力价格就比较低;二是在劳资搏弈中,劳弱资强的特点十分明显。要形成劳动力工资的正常形成机制,就需要使劳动力与资本所有者处于平等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形成依靠单个劳动力是无法解决的,必需形成能代表劳动力利益的代表,而这一代表显然就是工会。目前我国的工会组织还不健全,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往往还不能有效发挥工会的作用。我国企业的工会基本上都隶属于企业,受制于资方,一旦发生侵害职工利益的现象,工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行的选择就是成立行业工会或地区工会,由工会组织代表劳动力与资方进行谈判。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如果工会不能为工人尽职尽责,怎么办?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工会负责人的收入与工人缴纳会费挂钩,工会领导人由加入工会的全体员工选出,如果工人不满意就可以罢免工会领导人或者不缴纳会费。工会领袖的工资既不能由政府出,也不能由资方出,而是由工人与企业共同出资。工人与工会领袖直接形成了委托关系。这样就可以形成政府、工会、劳动者、资方四方谈判机制。政府负责制定规则,工会代表工人与资方谈判,工人自由选举工会,资方与工会直接谈判,这一机制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工资的决定机制。其结果既不是资方说了算,也不是工人说了算,而是通过谈判来解决。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并不是增长得越快越好,这样就会损害资方利益,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会损害工人利益;工资也不是增长得越慢越好,这样就会损害工人利益,工人无法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除了不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外,也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企业产品卖不出去,最终损害了资方利益。工会的地位由法律赋予,目的是维护职工权益,实际上也是维护资方权益,协调劳资关系。

二、要形成改善供给拉动消费的机制

供给决定需求,生产决定消费。供给量决定消费量,供给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供给包括供给的质和供给的量。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需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供更多的优质商品,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更多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放心,纷纷转向国外品牌,于是就出现了国际奶粉市场价格连续下跌而在国内市场上“洋奶粉”价格却逆市大幅度上涨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严把质量关,重塑消费者信心。其他诸多商品和服务均是如此。二是需要提高供给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商品,从量上满足消费者。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自然就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需求,但依然存在结构性短缺,其结果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比如,之所以我国房地产价格近年大幅度上涨,其根本原因还是供给不足,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只有提供更多商品房实现供求平衡,房价才能稳定,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得起房子。要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就需要培育一大批讲信誉的企业。而政府自身不能办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就要制定竞争规则,让企业公平竞争;同时要严厉打击违法生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经营者。假冒伪劣商品的背后实质是劣质的企业。如果不能有效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三是要优化商品和服务的结构,对于一般商品而言,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供给与需求相匹配,让更多商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更要认识到供给可以创造需求,生产可以创造消费,要通过生产新的商品和提供新的服务刺激消费。一个苹果产品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为之痴迷,一部泰坦尼克号电影让世界亿万观众为之倾倒,创造出巨额票房收入,张艺谋先生的一系列印象派演出不知让多少游客停下了匆匆的脚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此等等。要提供新的商品和服务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就要求让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因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进而需要推动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协同创新,特别是要形成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机制和文化氛围,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更要允许失败,因为即使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三、通过改善预期形成消费者敢消费的机制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仅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还要受到预期的影响。良好的预期有助于提高消费需求,不良的预期将抑制消费需求。对消费产生影响的预期包括收入预期、物价预期、社会保障预期、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预期等。

收入对消费自然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消费者作出未来收入快速增长的预期,就会提高其消费水平;如果作出收入低增长预期,自然会降低其消费水平。收入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收入量;二是未来收入增长速度。现有的收入量对于每一个消费者而言都是既定的,因此,收入预期决定于消费者未来收入的增长速度。收入的增长速度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外,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那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需要让更多劳动者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物价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平稳的物价水平会使消费者对未来生活产生稳定感,并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过快上涨的物价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产生影响:一是提前消费,导致未来消费不足。因为消费者具有买涨不买落的特点,在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购买的越早自然购买力越强,同量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购买的越晚则购买力越弱,同量货币只能购买较少量商品。二是过快上涨的物价降低了实际购买力,让更多消费者倾向于储蓄以防止风险。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形成稳定的物价预期。稳定物价就需要形成供求平衡的市场关系,既不能形成长期的供大于求,也不能形成长期的供不应求。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应也要求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的信息对供给量和供给结构进行调整。

社会保障预期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要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之所以我国消费率低而储蓄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预期,担心养老、医疗、失业等问题不敢消费。为什么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居民敢于消费,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居民能够获得高收入,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后顾之忧,不仅上一代人没有后顾之忧,下一代人更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储蓄,扩大了即期消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初步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比较小,保障水平比较低。要扩大消费预期,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增强国家财政实力,进而要求必须保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从公共产品预期来看,如果政府能够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意味着改善了消费预期,减轻了消费者在公共产品上的支出,消费者就可以增加其他方面的支出。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包括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供更多的免费公园等。2012年国庆节中秋节小长假实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极大地释放了消费潜力。高速公路收费减少了几个亿,却带来了旅游收入增加了几百亿,由此可见,公共产品对消费需求的巨大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6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受经济政策、技术进步、工资率以及劳动力相对于其他要素投入的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人们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最终产品和服务需要由各个产业和行业来提供,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需求直接受产业发展的影响。

产业兴衰和产业转化是产业经济现象。产业兴衰指产业的形成、成长、成熟、衰退以及产业的创新和再生等兴衰过程。产业转化作为产业兴衰的结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新、旧主导产业呈现更迭的现象。所以产业兴衰和转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逐渐演化、升级的结果,是产业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发生了改变。

既然产业的兴衰和转化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不断改变的过程,那么劳动力需求也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动,实现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和行业间的转移。劳动力需求与产业兴衰和转化是辨证统一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通过一个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可以间接地识别该产业的兴衰。在产业的形成期,其劳动力需求会迅速增加,但就业总量不会很大;成长期,劳动力需求仍是不断上升的,但就业的增长率较前期变缓;成熟期,劳动力需求总量先缓慢增加然后持平,就业增长率开始呈下降趋势;衰退期,劳动力需求显著降低,甚至为负。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不同的产业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具有不同的数量、素质要求和吸纳能力。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然后向第三产业移动。此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小,素质要求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大,素质要求可能会稍低。如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发展。例如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如果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就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又如在产业衰退期,劳动力需求显著降低,如果大量冗余劳动力滞留在内部,不能及时转移,该产业就无法进一步调整,导致“衰而不退”。一些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就是因为许多产业处于衰退状态,劳动力需求降低,岗位供应不足,产生了严重的失业。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我们可以依据产业兴衰和转化规律,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劳动力供给,并通过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对劳动力进行科学的配置,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要求。还可以通过对特定产业的兴衰和转化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适当地改变并引导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之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社会人口发展状况相协调。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仍将是我国就业问题的难点,鉴于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短期内无法改变,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在劳动力需求方面的作用相对更大。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劳动力供给的过快增加并不一定带来失业,没有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也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所以扩大劳动力需求是关键。如果从产业兴衰与转化的角度研究劳动力供求问题,就可以更加动态地把握中长期就业问题。而建立我国长效促进就业机制的本质就是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所以必须深化对我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产业的兴衰和转化关系的研究。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前,长期的重工业化战略造成我国工农业、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畸形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变动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剧烈波动。同时由于对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限制,人为地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加之“统包统配”的传统就业制度在几十年时间里统一安排劳动力,使劳动力需求较大的轻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得不到劳动力而无法发展,进而强化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努力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协调,又扩大了就业容量,从而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失业高峰起到了缓解作用。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问题。农业投入的不断减少使得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工农业比例又有所失调;工业内部的加工工业迅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则增长缓慢;在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金融业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成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80年代末期的治理调整和经济紧缩,我国出现了市场疲软,传统产业中的煤炭、军工等行业普遍陷入困境,一般加工工业的产品也开始滞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锐减。这一时期,我国的劳动就业开始试行劳动合同制,搞活固定工制度。随着企业用人方式的改变,当一些行业劳动力需求降低时,产生了困难企业职工的待岗下岗现象。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到明确,开始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市场化的就业制度开始确立。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许多过时落后的产业和缺乏比较优势的传统国有部门不断被淘汰,使这些部门过去提供的就业岗位大量萎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又使多年沉积的隐性失业突现出来,成为公开而突出的问题。不过下岗失业现象主要集中在那些发展缓慢、需求相对疲软的纺织、机械等行业以及煤炭、石油等资源性产业集中的地区,那里产业结构升级任务艰巨,亏损企业多。而新兴的正在高速发展和扩张的如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则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这一阶段也成为我国分行业就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现在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弹性系数有降低的趋势。农业部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排放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关、停、并、转、破等措施使得下岗失业职工急剧增加;第三产业虽然成为了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加强。

总之,从我国产业兴衰和转化的实践看,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上升,主导产业的更迭,每次产业的变动必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和就业的波动。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现已形成三次产业共同快速增长,但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的产业格局。据统计,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从1978年底的70.5%、17.3%和12.2%发展为2003年底的49.1%、21.6%和29.3%。总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74432万人。虽然劳动力需求总量在一直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劳动者就业的需求,2004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实际失业率的数值也许更高。除了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更重要的原因是结构调整的同时时没有创造足够的劳动力需求以及原有劳动力不符合新增岗位的能力要求。

三、依据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增加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在增长的就业弹性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发展地方产业集群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深化专业化分工,提升市场需求空间,而且可以增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有效促进一定区域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

(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

如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巨大,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前提的,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部门能做到总就业人数下降但总收入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时,才能够持续对第三产业提出巨大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在产业兴衰与转化过程中选择适合我国的技术进步路径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加剧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有必要对技术进步进行长期规划,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路径,对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和相对较低的技术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逐步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的升级。

(四)要高度重视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衰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与劳动力转移问题

产业衰退往往导致劳动力需求降低、裁减雇员,尤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衰退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最大。我们必须重视有关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衰退产业的变动,对其衰退过程和衰退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与转移问题,使这些产业的劳动者能够有时间、有机会为重新就业或转业做准备。

(五)提高我国企业的活力是创造劳动力需求的关键

产业是无数个微观企业的有机结合体,企业的兴衰某种程度上见证着产业的兴衰与转化,而且劳动力需求最终来源于企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状况。目前我国企业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需要转变传统思路,认真研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环境。

(六)加强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预测

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通过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方相匹配才能形成实际就业。而要把劳动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就必须强化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和规模的预测,对产业兴衰与转化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动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节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形成有效的就业。

(七)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7

由于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出现不一致;加之劳动力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和健全,所以劳动力需求结构与教育结构发生错位是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依据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积极调整高职教育结构实现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就是当前必须注重的问题。

1.1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移。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知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升级和融合的趋势。产业结构的升级或高级化分别反映在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值等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调整时期,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迅速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所以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和素质的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化。

1.2立足经济非均衡发展实际,构建高职教育的区域产业特色。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物质基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而,高职教育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梯次非均衡发展的实际,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才就业结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凸现区域高职教育的特色。

1.3适应产业结构柔性化趋势,实施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产业结构的柔性化突破了固定化边界的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了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纵向一体化市场结构,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从而消除了劳动者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严格限制,推进劳动者进行新的社会化尝试。

1.4顺应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的需要,丰富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由于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弹性化加大,就业者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和训练方式获得一定的技能,或者提高、更新已有的技能。换言之,技能需求的弹性化就是就业者获取技能途径的多样化,它是由于技术变革和劳动力市场变化要求就业者不断更新技能而引起的。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在满足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弹性化方面逐渐显露出其不足。这些变化都要求高职教育体系要突破原来的单一模式。

2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素质构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对支撑产业发展的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具有适当技能和行为特征的劳动者,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而实现的,这就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也必然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拉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应破除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构建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并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应该顺应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结构,在课程开发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课程内容职业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应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以实践为过程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总之,应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成功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

3结语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4-02

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鲁昕部长解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个基本特征和必须进行的三个重点领域改革,值得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因而在实质上是劳动力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尤其是一线劳动力对先进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成为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既能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又适销对路,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4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后两部法令确立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

进入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的地位得以确立,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一些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00年1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培养模式的特征,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份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此后,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4年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即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要求的提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提出了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分三批开展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例如采取“订单式”培养计划、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表现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下,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又无处可寻。今年国家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现有办学水平的大好时机,高等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必经之路。从发展上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1978―1983年,以计划体制外放开为主要特征,即只限于各类集体和个体经济的企业和部门的需求。第二阶段:1983―1992年,以体制内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流动为主要特征,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企业承包责任制、劳动合同制及工资制度改革等,使体制内的劳动力开始向体制外流动。第三阶段:1993―1997年,以中央明确确立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双轨制为主要特征,1993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政府首次用劳动力市场的提法,此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同时并存。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阶段,各地1998年开始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解决体制内人员向体制外的流动问题,2002年底各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撤销,“下岗”与“失业”并轨,为劳动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加强了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各省市(区、县)基本建立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逐渐形成了以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现阶段已初具规模。目前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由以下几类就业机构构成:各级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类民办的人才交流中心;各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所;各类民办的职业介绍所;政府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劳动力供需交流会;社区劳动服务部门;专门的职业介绍网站。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网络十分发达,就业中介组织和网站大量存在,但没有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系统,没有对供求信息进行系统整合,虽然自2011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外公布《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为政府调控劳动力需求、指导就业和培训、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从为国家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的角度讲,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探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很难做到人才结构在宏观上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是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平衡的前提。

1.政府着力建设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着力建设公信力强的劳动力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反馈;为国家或地方劳动力资源教育培训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增加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如实、充分传递。

2.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正向互动关系。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其毕业生通过劳动力市场找到就业岗位,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生产经营者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要求,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需求方更加迫切招进适于产业发展的劳动者,他们会提出人员数量、结构、技能、素质等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在嫁接供需双方进行招聘等活动的同时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分析和预测,经过三年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在人员的数量、结构、技能、素质需求相吻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模、水平、目标与产业岗位需求协调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形成正向互动,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达到教育―就业间的促进关系。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采用“跟动”模式。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支持国家完成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技能积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动都会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采用“跟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模式。“跟动”模式的特点,一是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通过专业设置使高职教育不断满足服务客体的特定需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市场,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特征,由劳动力市场导向替换学校资源导向,从而使专业设置的过程成为调整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并迅速顺应需求,就保证了专业设置的正确方向和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二是以行业为依托,专业设置必须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兼顾人才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学校寻找相应的行业依托,以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三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专业设置以劳动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灵活性,但教育自身的特点又要求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专业的设置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条件支撑,只有相对稳定的长线专业才能保证投入的有效,保证教育效益的实现,因此在新专业开发中,要极为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在稳定中求适应,用专业基础的稳定去支持专业方向的灵活,用专业方向的灵活来保证专业基础的稳定。

总之,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应瞄准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走向,面对市场需求办学。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深度对接,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以前瞻求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9

关键词: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

010年以来,富士康“n连跳”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于富士康事件,有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从工厂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富士康事件归根到底是中国这种依靠劳动力密集优势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后,与面临着增加工人工资,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所产生矛盾的结果。表明了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

一、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物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即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论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社会观、经济观、技术观。①然而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既包括物质的因素也包括人的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物质的可持续利用,即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的合理,要求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实现人类社会的循环再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经济发展不断满足劳动力对物质、文化和生态的需要,即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公平问题。发展应是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发展,即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既包括代内的公平也包括代际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也就是说发展不能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的基础上。当代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后代资源的占有的基础上的,这样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后代人的发展会受到阻碍。这对于后代是不公平的,这样的发展也不是可持续的。

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生产过程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人类劳动的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的过程包含三个因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②从人和物的角度可以把生产过程的三种因素划分为两类,即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形成商品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这样结合起为一同进入的现实过程,即生产过程。”①物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把可持续发展分为人和物的可持续发展。

物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物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准备充足的物质条件。然而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即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物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指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主动性的因素,人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劳动力的质和量能够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的需求。从质上看,是指劳动力要不断地再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即劳动的价值得到不断的补偿。从量上看,劳动力可持续发展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合格的劳动力。

从劳动力的质的可持续来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劳动力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包括本人的再生产,还包括繁育后代,以及劳动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像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④“为改变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⑤劳动力的价值的总和由三个因素构成:劳动者本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养活家庭的必要费用;必要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因此,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至少维持工人一定的工资,工人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生活、休闲、教育、繁育后代的支出,这样才能使劳动力获得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对劳动力资源的掠夺式的利用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依靠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消费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生产过程的循环进行,更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量上来看,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满足物质资料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一个社会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合理,同时要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能投入生产过程,才能够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这就要求,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从而使社会有充足的劳动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当今中国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长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和生活成本的提高,这种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正逐步面临新的挑战。

1.劳动力数量的减少。

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中国渡过了人口生育高峰,开始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危机。目前的农村小学合并、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便是这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如果不实现产业的升级,摆脱目前依靠劳动力密集产业的现状,将最终使中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危险,最终使中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危险和挑战。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将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老龄化。

建国后,由于摆脱了战乱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出现了几次集中人口的生育高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批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又面临着集中的老龄化问题。建国初,为了实现工业化,在农村长期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农产品价格低廉,大部分农民没有为养老积累起足够的物质准备。而在城市则为了实现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长期实行了高积累、低工资制,甚至有的人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为了下岗工人。而且这一批人尚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这一批集中步入老龄化群体的人的养老便成了未富先老的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3.劳动力的过度利用。

由于路径依赖,很多企业长期实行低工资制,甚至不足以满足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工人想获得更高的工资,就要不停地加班。据报道,富士康员工的起薪只有900多元,工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每天的劳动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劳动力的再生产需要休息时间以恢复体力。对于劳动力的过度利用,如同资源的过度开采会造成资源的不可再生一样,会造成劳动力再生产的困难,给劳动力带来心理和生理的疾患。富士康事件的根源就在于过低的工资,使工人被迫延长劳动时间,超过生理承受能力。精力高度集中的劳动,使工人依附于机器,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最终导致了不理性事件的连续发生。

4.工资低,难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发展。

劳动力的工资应该体现满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要求,即马克思所说的最基本的本人生活的需要、子女生活的需要以及教育和培训的需要。然而作为中国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的工资低,难以在工作地居住、在工作地让下一代受教育、在工作地享受医疗,难以支付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即无法实现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1997-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①由于无法用工资满足在工作所在地的基本生活需求,农民每年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城市和农村。农民工工资低,阻碍了拉动内需,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三、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国内需求不旺、过度依赖出口等方面。而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的国内出口下滑,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迫切。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二产业比重太大,第三产业比重太小,而且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层次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于世界分工金字塔的最底部。另外,由于劳动者收入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消费占GDp的比重低。“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近15%。多年来,美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70%左右,欧洲和日本则在50%以上。”②因此,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主要的是提升产业结构,改变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底层地位,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身心健康等方面,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对劳动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准备更多、更合格的、适应新的技术需要和新的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

3.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中的作用,即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改变过度依赖政府公共投资的局面,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上,要求劳动力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这必然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为前提。

转变发展方式对劳动力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劳动力消费增加以后,有利于劳动力生活水平的改善、健康水平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一是要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二是要合理地利用劳动力;三是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素质。

1.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人是生产中最具主动创造性的因素。中国30年的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就在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建国后出现的两次生育高峰,造成了中国人口数量的剧增,进而造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之所以选择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从而依靠这个人口红利,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一批生育高峰的人口年龄逐渐增大,从而使中国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的实行,目前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整个社会“老龄化”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为了防止民工荒的加剧,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适当的时机,改变现有的人口政策,否则,中国经济就会在尚没有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2.提高劳动者工资。富士康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人工资过低,工人被迫长时间加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高强度劳动使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损害,从而使部分工人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而走向了自杀。由于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逐渐减少,也影响了内需的拉动。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进而以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方式,使劳动力获得足够的收入,以解决消费、培训、教育、医疗、住房、甚至精神消费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更多、更合格的劳动力。

3.不断提高工人的人力资本素质。人力资本包括4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本,是指用于教育以及培养和提高在职和未来劳动者的能力的费用,是最基本的要素。二是技术和知识资本,是指用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费用,包括大学的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三是健康资本,指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包括医疗、保健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四是迁移和流动资本,是指国内外人才流动,人才的流动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优化。因此,应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医疗保障投入、完善劳动力市场等,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的劳动力,以迎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应得;劳动正义;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18—05

从劳动的本质来看,劳动作为人类的存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体现出的是人类的本质。劳动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把人跟动物区别开来,贯穿社会历史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赋予人类生存的意义。但继原始社会后。人类经历的阶级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这几千年阶级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劳动者基本处于被奴役、被压制、被剥削的悲惨境遇,由此证明了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是却不能拥有应得的价值。劳动者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内未能得到应得的成果,是由于制度的不正义造成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劳动的支持,正义就会蜕变成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没有正义的约束,劳动则会沦为少数人对大多数劳动者裸的暴虐。只有劳动与制度的正义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朝着有利于广大劳动者的方向前进。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门科学来断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这种与物质有关的事实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所以,探寻劳动正义,应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挖掘。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劳动者得其应得即劳动正义,这种应得实质是一种制度安排,从而劳动者获得劳动能力的机会平等,在劳动交换中地位平等,在劳动过程中自主劳动的,并占有应得劳动产品。劳动正义是劳动主体对劳动的正义追问,是对有关劳动的制度和行为是否具有正义性的价值评判和审视。学界对于劳动正义的研究少有完整系统的分析。因而有必要从劳动正义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框架加以诠释。

一、劳动正义的基础:劳动能力获致正义

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相关的能力不仅是那些能避免夭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受到教育及其他这样的基本要求,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成就。包括——如亚当·斯密所强调的——能够在公共场合出现而不害羞,并能参加社交活动。”马克思把生产力与劳动能力等同起来:生产力即人类生产劳动的能力,是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获取自身需要的能力。“它的外延就是人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力所表现的范围。而它的内涵就是人在生产中所发挥作用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表现。”衡量劳动能力,要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技术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心理状态等多方面来综合考察。劳动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先天的素质、健康保障程度和受教育的程度。对于人们劳动能力的形成,天赋差别并不是造成人类劳动能力等级差别的根本原因。“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后天基本权利保障——健康保障条件和受教育的条件起着主要作用。人的劳动能力首先源于健康的保障和受教育的机会,在劳动能力增长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身价值。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个体人格完善并促进社会发展。

劳动能力获致正义,是国家和社会为其成员提供平等的健康保障和受教育权利,从而使其具有自由地选择劳动实现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劳动能力获致正义在于机会平等。人人都有凭后天获致的劳动能力改变其处境与命运的机会。劳动能力获致正义第一要具有平等原则,马克思提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罗默也提出“社会主义者需要什么呢?社会主义者需要的是如下的机会平等:(1)自我实现和福利;(2)政治影响;(3)社会地位。这至少做到“一是阻碍某些人发展的任何人为障碍,都应当被清除:二是个人所拥有的任何特权都应当被取消;三是国家为改进人们之状况而采取的措施,应当同等地适用于所有的人”。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一方面是要提升个人选择能力。投资儿童、支持家庭、就业、有效的教育和良好的社会疏导,让每个人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是通过表达自由、经济条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迁徙自由等,来拓展劳动能力获致的途径。劳动能力获致正义不但标志着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且还体现着人过自己所希望的生活或实现合理预期的自由,即人有实质自由去选择他认为有价值的生活。如果没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即使给人选择的自由也是虚假的。

劳动能力获致正义第二原则是倾斜原则。即向资源和权利占有较少的人实行倾斜原则。造成劳动能力获致非正义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社会制度原因给个人造成的无能状态。个人不应该对他无法控制的境遇负责。只有平等原则还不是完整的正义意义,形式平等固然重要,但实质平等更具正义的色彩。“为了他提供真正的机会均等,社会必须对那些拥有较少天然资产的人和出生于社会地位较为不利的家庭的人,予以更多关心。”就是要求对那些由于非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引起不利境况的人给予补偿。按照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基本观念就是:“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各种基础),都应该被平等地加以分配,除非对其中一些或所有这些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会有利于最少受惠者。”凡是具有同样潜能的社会成员应当拥有同样的起点,以便争取同样的前景。“在一个完全公正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获致越正义,他摆脱贫困、选择生活方式或状态的自由也就越大。生活在同一政治共同体下的劳动者是平等的享有获得劳动能力的机会。这是作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应得。只有当社会制度设计和实践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劳动正义才向前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二、劳动正义的起点:劳动交换正义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出于他们本身意志的自由而非胁迫或隐性的胁迫的意志而在彼此之间承担了一定的义务时,交换是正义的。劳动交换正义就是在劳动交换过程中交换各主体处于平等地位,并且能自由表达主体意志。马克思指出,商品的等价交换,本质是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的交换;劳动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都是同质的劳动。正因为劳动具有同质性,劳动者作为交换主体,作为自己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可见,由等价交换而体现的平等,实质是劳动的平等。劳动交换正义的原则,一方面要体现交换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体现正义的基本精神。一般认为交换正义存在着两个原则,即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平等是自愿的基础和前提。平等是交换正义的基本要求和实现形式,主体间地位不平等则难以实现交换正义。按照劳动和交换的性质来说,严格的平等的要求是交换双方的利益不仅是相互的,而且是同质且相等的。因而,平等原则是交换正义的基本原则。作为交换正义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要求: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换双方具备独立的人格且地位平等。如果交换主体没有独立人格,不能进行独立意思表达,交换正义前提将不存在。劳动者和资方在市场上相遇,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双方是在形式上平等的人,彼此身份平等的发生交换关系。这看似买卖自由,但这种自由是虚假的自由。资本持有者在经济上的维持能力要强于工人,在资本与劳动的交换博弈中。资本持有者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劳动者工资被压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在“绝望交易”或相对“绝望”的背景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为资本提供了强势的空间。劳动者即使在没有劳动保障和工资很低、劳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要忍受,造成了资方与劳方的“主仆关系(master-servantrelationship)”。使工人无法享有实质的平等地位。“一旦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

自愿是平等的表现方式,只有在双方真正自愿基础上,在兼顾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实行等价的交换,才是真正公正的交换。自愿原则背后需要平等的支撑。诺奇克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自愿的,取决于限制他选择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自然的事实。这种行为就是自愿的。”自愿的劳动交换。是受市场、法制等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公开公平条件下的自由意志表达。劳动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但是市场中的交换往往偏离了正义航道。虚假的“交换正义”实质是以“正义”的形式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撕开主体间的依附才能生存的皮肉,给予劳动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基本保障。从而使劳动者远离“被迫交换”和“绝望交换”。这样的交换才是劳动交换的自愿。劳动交换正义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把人的劳动力从商品地位下解放出来,而非表面的平等、形式的自由。

平等与自愿的劳动交换需要讨价还价能力的保障。劳动交换正义要求交换双方达成的协议是在公平的讨价还价条件下实现的,讨价还价甚至足以对抗对方的能力是交换正义的保证。劳动力的分散使用和资本天生的集中优势,使得二者的谈判力异常悬殊,“缔约一方拥有契约大部分权利,而另一方只拥有选择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是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同时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确立劳动者拥有集体谈判权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必须组织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对抗资本集聚的力量,通过工会行使集体谈判权,并需要政府制定法律制度加以保护。劳动交换正义是劳动者进入市场获得平等而自由的机会所必备的应得,否则劳动者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无法转变。

三、劳动正义的保障:劳动过程正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劳动过程”,认为它“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的过程是价值实现与人的本质体现相统一的过程。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出来。劳动过程正义是劳动者在人性化的健康的劳动环境下,在劳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性,是人的本质力量显现的过程。劳动过程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人是劳动过程的目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工作内容、劳动环境、劳动纪律等都应适应劳动者的人之为人的需要,使劳动本身成为人的需要。从而,所有劳动者都能各尽所能,劳动者在工作上可以将个人的所有的本质力量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并在社会承诺年龄线内的公民,保证提供满意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生产劳动过程作为“形塑工人阶级的关键场域”,因此,重返“生产的隐秘之处”,将被遮蔽了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场景暴露在研究者的视野之下。自然也是劳动正义研究的题中之义。

仅靠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规制劳动过程,由于资本生而就有的控制劳动的“资质”,劳动过程显示出悖论。现代生产中机器代替了人的大量劳动,结果是“劳动越是用机器进行,就越是没价值”,“劳动越来越是死的,个人的技能越来越大地受到限制,而工厂工人的意识则降低为最后的迟钝”。如果单纯的发展生产力。提倡“唯生产力论”,劳动者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劳动者必然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异化。1979年,布若威出版了《制造甘愿》一书认为。劳动过程就是资本与科技控制劳动追求效率的过程。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处于被控制的无主体地位。劳动过程研究应“将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格还原,挑战了无主体性的主体(subjectlesssubject)的观念,并强调反抗会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戈登(DavidGordon)指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逻辑是如何通过控制实现效率,并且这里的控制是资本对劳动的控制。马克思曾指出,假如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役畜。他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如何解决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异化问题,解放劳动,必须是生产力发展与正义的制度相结合,即劳动过程正义。

自由劳动,是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经济关系。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劳动成为社会唯一的经济权力。自由劳动必须以摆脱物对人的统治。自觉运用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自由劳动。劳动过程正义的原则是自主劳动原则。自由劳动原则包括,第一是劳动环境人性化。人的生产活动需要一个符合人性的劳动场所和和谐的劳动环境。劳动过程的设计应是从人出发、从人的需要、人的劳动能力条件去设计劳动过程。第二是“主体性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和自我确证。劳动过程主体化。就是每个人可以利用充裕的自由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用文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全面武装自己,每个社会成员都将从旧的社会分工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克服劳动活动中的异己状态。第三是在劳动中建立归属感。劳动者对工作的安排和推进有自主抉择的权利,对集体的活动有平等的参与和决策权。资方不但要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也要充分考虑并满足劳动者的非经济需求,包括工作需要、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安全感和有意义的工作前景的需要等。第四是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人的本质。康德说:“所有行动需视所有人为目的,绝不可以只以人为手段。”劳动是以人为目的的,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幸福和全面发展应当成为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终极正义追求。因而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劳动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自然能够尽其所能地进行劳动,劳动过程与人的本质显现过程的统一,为“劳动的解放”理论和实践挑战提供了积极的正义前景。

四、劳动正义的目标:劳动成果分配正义

基于平等位置的做出相同贡献的主体应对产生的结果负有相同的责任。他们得到的回报应该是基于贡献。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中,贡献的前提是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劳动过程不能被看作是劳动者运用自己的劳动资料为自己生产财富的劳动过程。劳动者失去了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的完整拥有与支配,劳动者不再是劳动过程的主体,劳动过程转化为以效率为核心资本控制劳动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劳动只是资本的组成部分,所以资本主义条件下衡量应得的尺度是资本,甚至认为劳动也是资本投入。以致古典政治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源泉是土地、资本和劳动“三位一体”,三者按照各自的贡献参与分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没有意识的按贡献所得的应得是前制度性的(pre-institutional),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应得,而非真正的应得。戴维·米勒指出:“就人类群体间的关系接近于工具性的联合而言,相应的正义原则是根据应得分配。每一个人作为具有用来实现其目标的技术和才能的自由行为者加入到联合体当中来。当其所得与其贡献相等时,正义就实现了。”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正义程度“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劳动成果分配正义就是在基本自由权利和机会得到平等保证的前提下。按照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凭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得相应的收入分配,即按照劳动者付出的有效劳动做了必要扣除后的所得。每一个劳动者,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市场经济需要市场进行资源调配。劳动者通过市场的认可度来获得劳动量的衡量。劳动成果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就越均等、公平,就越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公平度。正如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要很大程度上减少由市场不平等造成的分配不平等或不公平,必须通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来增加劳动报酬,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保障劳动者凭借自身劳动能力获得应得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