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歇后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6:06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1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2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老牛头进汤锅————难熬

老太婆坐牛车————稳稳当当

半空中挂口袋--装风

厕所里点灯--------找死

厕所里插秤杆------过愤

屎不带纸------想不开(擦)

瞎子打婆娘--------丢不到手

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茅厕砍载香葱-----屎(死)冲屎(死)冲地;

茅厕砍打扑爬-----离屎(死)不远;

赖格宝打豁害-----好大的口气;

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厕所里游泳,奋(粪)勇前进

磅称称屎——过分

解放碑的钟——不摆了

鸭儿插到屁眼头——日本人

豌豆滚屁眼——遇缘

砍竹子遇节——遇缘

盲佬吃羊肉————块块是好

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老鼠跌坛子————有进无出

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老鼠给猫捋(iv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胡子————送死;自己找死

山羊抵角————对头;向外不向里;往外使劲;向外使劲

山羊抵架————头碰头

山羊的尾巴————刚顾自己的丑;遮不住羞丑

山羊的犄角————歪歪扭扭

山羊的脖子————直不棱登的

山羊当马骑————乱来

山羊打仗————死顶

山羊长胡子————一副老相

山羊病缠在绵羊身亡————代人受过

山羊病缠在绵羊身上————代人受过

山羊爱石山,绵羊爱草山————各有所好;各人所好

山里的黄羊————没数儿

沙罗锅里煮羊头————眼都蓝了,嘴还硬

相关文章:

1.短小风趣的小学二年级歇后语大全

2.有趣的小学生一年级小学生歇后语合集

3.幽默风趣的歇后语大全

4.小学二年级歇后语大全

5.小学一年级常见的歇后语集锦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3

关羽是三国名将,又是身后备受推崇的神圣化人物,其歇后语所包含的内容比诸葛亮、张飞歇后语要更丰富一些,包括历史上的关羽、艺术形象关羽(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作为神灵和关帝的关羽以及民间传说的关羽。

历史上的关羽勇猛刚强,深为三国当时人所称赞。《三国演义》进而为关羽创造了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英雄壮举,这在歇后语中都有所反映。如:

关羽斩华雄——马到成功。

关公过五关——英雄当年。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云长单刀赴会——谁敢动他一根毫毛。

上述歇后语都突出说明关羽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人们对关羽的景仰。

历史上的关羽又是个讲义气的汉子,待人处事义重情长。《三国演义》为突出塑造关羽的这个性格特点,在生动描写史实的基础上,又虚构了华容道放曹、战长沙义释黄忠等情节,于是产生了与此相关的一些歇后语。如:

关公离曹营——不安心。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射黄忠——手下留情。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4

净评估办公室直属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是五角大楼最重要的智库和幕僚机构,对美国国防战略思想的形成和评估极具影响力。该机构于1973年尼克松时代设立,至今已逾40年,主任一职从未招聘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初设立该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一位“战略大师”量身定做的,他一直是该机构不可动摇的“掌门人”。这位“战略大师”,便是被称为“给五角大楼制订思考方式”的安德鲁・马歇尔。

名气不大的大人物

在五角大楼智囊团里,“老马”的名气似乎也不算特别大,曾有好事者进行过一番统计,发现各种版本的在线和人物名录中,马歇尔与同行相比,其“出镜率”差不多是最低的,他沉默寡言,人们对他的个人生活、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知之甚少。

1921年9月,马歇尔出生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9年,时年28岁的马歇尔就加入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智库――兰德公司,和“冷战理论之父”赫尔曼・卡恩以及施莱辛格等成为同事。施莱辛格和马歇尔过从甚密。1973年7月,施莱辛格出任美国国防部长。时值冷战处于白热化阶段,苏联表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施莱辛格认为需要成立一个直属于防长办公室的内部智囊机构,负责提供核威慑及核战略领域的评估意见。于是,他想到了老同事马歇尔。在他的大力游说下,马歇尔进入五角大楼,执掌净评估办公室。

事实上,施莱辛格的国防部长任期只有两年零四个半月。但在他之后,也许每一任国防部长觉得都需要马歇尔和他的ona,于是马歇尔竟然一干就是41年之久。

智囊中的“智囊”

1969年7月,时任总统尼克松鉴于国防部总是被琐碎的行政事务牵着鼻子走,认为需要建立一个高屋建瓴、专门“务虚”,可为“大战略”提供比较分析、诊断和前瞻性意见的专业性机构。为此,他在政府里成立了一个由各界智囊组成的“蓝丝带小组”,马歇尔就是这个小组里的一员,也因此受到尼克松和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的瞩目,很快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顾问。1970年,马歇尔向基辛格提交了一份名为《美苏兵力态势净评估》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应创立常设性的“净评估机制”,以确保战略研判和决策的高质量。“净评估”一词实际上也是马歇尔本人的“专利”。1971年12月,“净评估工作组”成立,马歇尔于次年4月出任该工作组组长。后来,在五角大楼成立的ona,基本就是原先这个工作组的班底。

马歇尔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冷战和核战,通过自己一手建立的净评估分析系统框架,提出了“战略不对称”理论,即一个国家的国防战略,应该通过净评估找到自身之长和对手之短,并尽可能加以利用,这种“长短”的差距可以是新的武器系统,新的军事学说,也可以是经济、地理、文化、人种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冷战期间,马歇尔准确地判断出,苏联与美国最大的差距是经济上的虚弱,这种虚弱比中情局的分析更甚。因此,美国只要放手发展高科技武器,苏联不得不跟进,以免被越甩越远。如此一来,苏联就会因军备竞赛的大消耗最终被美国拖垮。从卡特时代后期明确美苏竞争关系,到里根时代将苏联斥作“邪恶帝国”和大张旗鼓渲染“星球大战”计划,其背后都有马歇尔这个“智囊”的影子。

冷战后期,马歇尔还最早提出“空海一体战”理论,认为美国的军事优势在于空中和海上,必须将这一优势扩大化,更多地发展远程战略空军、隐形飞机等能将此优势最大程度发挥的军事力量。

1999年,马歇尔开始着手组织对“亚洲威胁”的研究,成果是名为《亚洲2025》的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将军事战略重心放在欧洲是不正确的,因为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欧洲并没有什么冲突威胁美国关键利益,相反,中国才是美国安全最大的潜在威胁。他主张“放弃中美关系终将改善的幻想”,将中国当做美国最大假想敌,可谓“中国”的始作俑者之一。他的理论也是奥巴马“战略重心转移说”的思想源泉之一。

“方法论”里的悖论

一些分析家指出,马歇尔最大的贡献不是那些具体的战略学说,而是“净评估”的方法论。

马歇尔提出,“净评估”的角色是“诊断”,因此只需要提出分析,即“是什么”,而无需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即“该怎样”,后者是其他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层提供尽可能客观、翔实和准确的“净评估全景图”。他还强调,智库在研究过程中“不要轻易下断语”。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1

一、“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概念界定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了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为沿途国家的相互合作构建平台。马歇尔计划,是由美国主持与进行的,旨在修复二战后西欧各国因战争造成的惨败经济与境况,对后来欧洲的发展和世界格局产生影响。

二、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相似之处

1.均可以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

美国在二战后国内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将过剩的产能输送至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各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经济危机问题。我国由于房地产、投资行业的热潮,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一带一路”所能辐射到的国家里,发展中国家占较大比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将我国过剩的产能、资金输送至这些国家,既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建设,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均可以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马歇尔计划在实施中对美国极为有利的一项即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促进美元逐步成为世界货币的首要功臣。“一带一路”搭建我国周边区域合作平台,增加我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的设立,推动中国国币走向国际化。

3.均对本国外交政策有推动作用

美国在二战中与苏联形成两极对峙的场面,因此在二战结束后,出台马歇尔计划,想要拉拢西欧各国以壮大自己的阵营,进而为巩固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打下基础。我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则主要是为了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沿线国家的合作与新发展,它与我国外交政策是一致的。

三、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

1.设计构想不同

美国在战后提出马歇尔计划,解决本国自身问题,帮助战后欧洲各国,想通过马歇尔计划笼络欧洲各国抗衡苏联,为称霸目的做好铺垫。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希望通过它实现我国与周边各国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之路。

2.本质目标不同

美国选择在二战后出台马歇尔计划,拉拢西欧各国,通过有附加条件的帮助进而加以控制,为以后的称霸目标打好基础。我国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在新形势下对丝绸之路的新发展与新推动,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有力一步。

3.时代背景不同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战争是时代的主题,当时欧洲各国经济遭到重创,美国希望借此机会拉拢西欧各国,以此对抗苏联。我国的“一带一路”是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将自身的优势与周边国家进行分享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层次。

4.辐射国家成分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构成国是美国级西欧各国,均为资本主义国家,且都属于第一世界或第二世界。"一带一路"的包含范围则比较广阔,沿途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助于推动各类国家优势互补,实现沿途国家的新发展。

5.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主要是向西欧的国家提供资金、劳务、产品等,最重要的还有政治的支持,想要削弱社会主义力量。“一带一路”则是与沿途国家分享优质资源,加强彼此的合作,建立贸易平台,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比“马歇尔计划”内涵丰富得多。

四、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根本区别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政策,既不以意识形态划分,也不以经济的先进落后划分,旨在促进沿线周边所有国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是包容、公开、公平的新型平台。马歇尔计划是迎合冷战需要产生的,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我国一直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一带一路”所辐射的所有国家,均按本国意愿决定是否参与,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各国的同时,强行赋予众多不平等条约,成为插手西欧各国经济的筹码。

3.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建设性作用

“一带一路”致力于加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中国作为新生经济力量,有责任与义务带动周边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国家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马歇尔计划"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使世界笼罩于战争的阴云之中。

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为了更好地谋求和平发展,而“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五、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的对比。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二者确实有类似之处。首先,二者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次,从客观看结果来看,二者都拉动了计划参与成员国的经济的发展。但马歇尔计划是带有政治与安全属性的,而“一带一路”是单纯的为了共同的发展。但是,正因为有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具体实践中才有经验与教训可寻。

参考文献:

[1]金卫星.马歇尔计划于美元霸权的确立.史学集刊,2008年11月第六期,70-75.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6

-民谣

在这个问题上,有时,一页历史的教训超过许多本书。

1801年3月3日夜,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灯火通明,一片忙乱。已经就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个多月但仍然担任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正忙着给法官委任状加盖国务院的大印。2这批法官是总统依据国会三天前通过的法律于昨天提名,今天白天参议院刚刚批准的。作为这种废寝忘食和效率之背景的是这样一个事件:联邦党人在去年底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全面失败。从法律上看,午夜之后,亚当斯总统就将离任,马歇尔也将卸去国务卿之职;而他们的对头,共和党(此共和党非美国今天的共和党,而是今天的民主党之前身;这一变迁也许是本文论点的另一种补证)领袖杰弗逊将继任美国第三任总统。作为撤退前的战略部属的最后一步,马歇尔必须赶在午夜之前送出这些委任状。

总体的战略部署从1800年末就开始了。由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均已丧失,联邦党人唯一可能继续控制的阵地就是不受大选结果直接影响的司法领地。因此,当1800年年末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因身体不佳而辞职后,联邦党人看重的候选人杰伊也以“身体不佳”为由谢辞提名,亚当斯总统立刻提名他的年轻力壮的(时年45岁)国务卿、坚定的联邦党人马歇尔出任首席大法官,得到了其控制的国会参院的认可。即将卸任的国会还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于1801年2月13日和27日先后通过了《巡回法院法》和《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对美国的法院系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前一法令将联邦巡回法院的数量从3个增加到6个,并因此新设了16名巡回法院法官;又在华盛顿这一对最高政治可能有重大影响的特区增加了5个地区法院,在每个地区增设一名检察官和一名联邦执法官;最后,又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法定数量从6名减少到5名。3后一法令则在人口稀少但邻近首都的各县设立了42名任期5年的治安法官,这一任期将跨越下一届总统选举,杰弗逊总统除修改立法外无法替换。随后,一大批忠诚的联邦党人就任了这些新设立的官职;其中,治安法官是亚当斯离职前一天提名,离职前的当天参议院才批准的。而所有的委任状都必须于当天午夜之前由国务院盖印之后送出。否则的话,这批没有“文凭”的联邦党人法官将无法履行联邦党赋予他们的固守阵地的职责。就这样,在这新旧总统交接之夜,同时担任国务卿和首席大法官的马歇尔日理万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一撤退,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送交委任状之事,他委托给了其弟,刚被任命为新设立的华盛顿特区法官的詹姆斯。马歇尔。

一切都已准备停当,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撤退中的联邦党人的如意算盘--詹姆斯并未能将全部的法官委任状送出。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有17份治安法官的委任状仍滞留在国务院。新上任的杰弗逊总统对联邦党人的这些做法早就“义”愤填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拒绝发送这些已经签署封印的委任状,并将这些委任状都“如同办公室的废纸、垃圾一样处理了”。4与此同时,以共和党人为主的新国会立即引入法案并于1802年3月8日成功地废除了《巡回法院法》,但没有撤销有关治安法官的《特区组织法》。为了防止马歇尔控制下的最高法院挑战国会的行动,新国会还进一步以法令形式迫使最高法院从1801年12月到1803年2月关闭了长达14个月。当最高法院再次开庭时,已经是1803年了。5

未能获得委任状的威廉。马伯利以及其他三位“亚当斯的午夜法官”万般无奈,他们依据1789年《法官法》第13款所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管辖权提出诉讼,要求最高法院向新任国务卿麦迪逊发出训令,命令他递交委任状。与此同时,联邦党人对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也在巡回法院提出了诉讼。两个案件都到了马歇尔大法官的手中。

马歇尔大法官面临的局面非常微妙也非常棘手。他非常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训教训杰佛逊总统和共和党人;同时为了使联邦党人真正能够有效利用司法对抗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和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威也必须提高。然而,马歇尔也深知,这个汉密尔顿曾认为“既无钱又无剑”6的最高法院的权威很有限,无法强迫政府和国会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此前,马歇尔就曾将马伯利的请求转告麦迪逊,要求麦氏就此问题给予答辩,然而麦迪逊毫不理睬。因此,即使最高法院作出判决,麦迪逊还会置若罔闻。这样一来,不仅判决毫无用处,更重要的是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马歇尔个人的和最高法院的权威都会进一步降低。但如果为避免这一尴尬而拒绝审理这些案件,则意味着--至少在他人看来--马歇尔在共和党人的猖狂“反攻倒算”面前屈服了,他和最高法院也将同样灰溜溜的。干还是不干(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哈默雷特式的问题,甚至更为哈默雷特,因为无论干不干都可能是输家。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马歇尔决定要在一个看来必败的战役中打一场成功的战斗。他选择了马伯利诉麦迪逊一案进行反击(在另一案中,马歇尔放弃了,认定新国会废除《巡回法院法》的行为合宪7)。在该案判决中,马歇尔狡猾地(不带贬义)将问题概括为三个:1、马伯利是否有权获得委任状;2,如果马伯利的权利被违反了,法律上可以有什么救济;3、如果法律上可以给予救济,是否可以由最高法院发出训令。在这份长达27页的判决书中,马歇尔用了整整20页对前两个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8但是,从逻辑上看,说麦迪逊违法并不自然而然地等于最高法院有权力和权利命令麦迪逊纠正自己的违法。问题的关键在于,联邦法院有没有这个权利向麦迪逊发出这个训令?

马伯利所依据的是1789年的《法官法》第13款,这一款规定最高法院对这类问题有一审管辖权,因此可以向麦迪逊发出训令。9但是,马歇尔说,依据美国宪法第三条,马伯利的案件不属于宪法规定的联邦最高法院一审管辖之内,101789年的《法官法》实际上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因此,宪法与《法官法》之间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相互抵牾。当宪法和普通立法有冲突时,马歇尔指出,必须服从宪法,因为宪法是最高的法律,不允许国会以一般立法来改变其内容。也许有人会说,国会可以解释宪法和法律,作扩大解释。但马歇尔指出,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断然是司法部门的领地和责任;如果发现两个规则有冲突,必须由法院来决定谁有效。马歇尔的解释是,与宪法相背的法律是违宪的,也因此是无效的。因此,尽管马伯利享有权利,尽管麦迪逊不送达委任状违反了马伯利的权利,尽管马伯利应当得到法律救济,但是,最高法院对此问题没有管辖权。短促突击,有利有节,马歇尔巧妙地利用了一个法律技术问题在判决的最后否决了马伯利的诉求,也就避免了与杰弗逊的正面冲突。

马歇尔是极其精明、大胆和狡猾的。在他看来,只要选准了,一个马伯利案件就足以教训杰弗逊了。他追求的效果是,既要当面煽杰弗逊的耳光,对方还无法还手。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首先,马伯利判决直接抨击的对象是杰弗逊政府,而不是国会,但是,这一判决毕竟又否定了马伯利的诉求。其次,这个判决虽然否决了国会的立法,但否决的又不是本届受杰弗逊控制的国会颁布的法律或决定;而且这一否决本身并没有对行政机关(杰弗逊)或立法机关(杰弗逊的共和党人)的活动构成限制,而仅仅与马歇尔所在的司法机关有关。第三,这一判决尽管主张了司法审查的权利,创立了审查国会立法的先例,但这种主张不是一般化的,并且就这一判决本身来说,是限制了而不是扩大了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这个判决在政治上更容易为以杰弗逊为首的行政部门和由杰弗逊的政治盟友控制的立法部门所接受,杰弗逊挨了打,气也只能往肚子里咽。而一但对手咽了下去,就意味着对手接受了这样一个原则,即联邦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并判断国会立法和执行机关的法令是否合宪,并成为一个先例。不论杰弗逊是否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事实是,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马歇尔把一个极为重要的、然而宪法上并无明文规定的权力抢到手中。这个判决,大大提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威信,从根本上改变了它自建立以来的“鸡肋”形象,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的格局,对此后美国政制的定型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00多年后,这一判决赢得了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一个绝妙的赞誉--“伟大的篡权”。11

必须看到,尽管作为一个里程碑案件马伯利案得到后代美国法学家的一致赞美,但这个案件的处理有许多地方都违背了司法常规,甚至是“违法的” (往好听里说,即所谓“创造性的”)。首先,马伯利案件的发生与马歇尔任职国务卿直接有关,依据司法惯例,马歇尔在这样与自己有牵连的案件中必须回避,但他没有回避。其次,为了便利“公报私仇”,马歇尔特意在司法判决的写作上“不远万里”,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他以超过4/5的篇幅论证杰弗逊当局的行为非法,仅以不到1/5的篇幅认定自己无权管辖,还“搂草打兔子”式地创立了司法审查的先例。如果他真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如果他真的仅仅是试图创立司法审查的先例,那么无论就逻辑上看还是就司法惯例上看,他都完全可以、甚至必须直接了当地从讨论管辖权开始(管辖通常是司法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并宣布1789年《法官法》第13款违宪。但如果是这样照章办事,那就不是他马歇尔了。因此,几乎是在完全讨论了马伯利案的实体问题并作出“判决”之后,他才开始讨论程序,并淡淡地说了一声,“哦,对不起,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第三,马歇尔甚至也并非真正想维护马伯利的权利。因为,据后来的学者的一些研究,并从马歇尔一贯的司法风格来看,只要马歇尔愿意,他完全可以对1789年《法官法》第13款作出不违宪的解释。12更重要的是,联邦最高法院此前就曾依据过这一款向政府官员发出过训令并得到了执行。13因此,无论是依据“先例必须遵循”的原则,还是依据“禁止反悔”和“合法依赖”的原则,马歇尔都可以、甚至是必须将错就错。他之所以不怕麻烦地来纠正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小小历史“失误”,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要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后必定会给自己和联邦党人控制的法院留下的难堪。而马伯利个人的权利却为此牺牲了。

如果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谴责马歇尔狡诈多端、出尔反尔、玩弄权术,说他“公事私办(对马伯利),私事公办(对杰弗逊)”,说他缺乏司法职业道德,不“把(马伯利的)权利当回事”(借用德沃金的一部书名),等等。但是,本文并不想就马伯利案本身论个是非,而是试图从此获得关于制度如何发生和形成的一些启发。仅仅追求个人的动机或以“道德”来评价历史和制度的形成是不贴切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近代以来,由于对人类理性的力量的过分崇拜,我们如今几乎习惯于将某个后来人认为良好的制度视为一种正当理性的逻辑展开,视为个别人或少数精英清醒意识和追求的产物,把一个制度同后来者构建起来的关于这一制度的理性论证等同起来;我们不仅日益注重制度设计,而且在设计时,也往往注重所谓的制度的“本质关系”;在考察一个制度时,也习惯于从善良愿望出发考察它的纯洁、崇高的起源。而一个制度的失败,也往往归结于其先天的理论不足或创制者的道德缺陷。我不敢对这种观点作出一个一般性的判断,但是,马伯利案却表明,至少有些制度的发生和形成全然不是如此。为如今众多法学家、法律家赞美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发生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尽管,并且仅仅,在后来者看来,其创立在美国的语境中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我将在后面论及),是党派间争权夺利、政治家不共戴天的产物,是他们的激情和狡诈、他们的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他们追求各自利益的副产品。14至少在这一制度的发生中,传统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教科书上最为津津乐道的道德或正义所起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大,尽管法学家经常并今天仍然那样告诉人们。在这里,起源似乎并不重要,制度实际发生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因起源的神圣而增加,也不因起源的卑贱而减少。制度在发生学上的伟大意义往往是后人回头展望之际构建起来的,在后来者的总体历史观的观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带上了神圣的光环;而这种光环常常使得我们不能或不敢以一种经验性的求知态度来“凝视”(福柯语)它和凝视我们自己。

如果再扩大一点来考察,这一点甚至格外明显。因为被一些学者当作人类理性的制度设计之典范之一的美国宪法本身就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审查制度,15甚至创造这一先例的马歇尔就在此案数年前(1796年)的一个案件中,当他作为弗吉利亚州律师协会的领袖,受聘出庭联邦最高法院论辩时还曾明确提出,“司法权威部门不可能有权对法律的有效性提出质疑,除非这种〖司法审查〗管辖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16“这真是一个‘命运之嘲讽’的范例,”本世纪初一位马歇尔传记的作者这样写道,“就在这场历史性的法律竞争中,马歇尔支持的理论竟然是他此前政治生涯始终反对的”。17然而,这一制度却在美国产生了,就在马歇尔手中发生了,并成为如今美国宪法制度的不可变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当其他国家试图把这一制度当作制度来齐整地、有目的地追求或移植时,反倒没有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美国式的司法审查制度,不仅“走样”,而且根本没有美国的那种权威。18这倒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也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事物的逻辑不等于逻辑的事物的深刻命题。19之所以不相等,是因为制度形成的逻辑并不如同后来学者所构建的那样是共时性的,而更多是历时性的。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的,是在无数人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格森、休谟、门格尔、哈耶克都称制度是人类行动的产物,是演化的产物。20

也正因为此,我认为,许多美国学者或多或少夸大了马伯利一案对司法审查制度形成的意义。从严格意义上看,在马伯利一案中只是发生了司法审查的事件,为这种审查提出了某些理由,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司法机关审查国会立法的合法性铺了路。但它创造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定性。21一个先例仅仅只是一个起点,而只有在这一先例为后人所遵循且必须遵循时才成为制度。从抽象层面上看,马伯利一案并没有决定后来者必须遵循它;在习惯于关注实体问题的普通人看来,马伯利判决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问题是最高法院的管辖权或马伯利能否获得委任状,因此它并不必定只能解释为司法审查的先例。事实上,不仅在此后任职大法官的30余年里,马歇尔一直没有对国会立法进行司法审查,22而且据一些美国宪法学者的研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马伯利判决的这一深远意义也确实一直为人们所遗忘或忽略。23一直到了1857年,在声名狼藉的德里德。斯考特一案中,24联邦最高法院才再一次审查并否决了国会立法。然而,这一次,联邦最高法院否决了国会的一个与废除奴隶制有关的立法(密苏里和约),并因此--用一些美国法律史学家的夸张的语言来说--引发了美国南北内战。只是到这时,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制度、一个原则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倒是后来者构建的,而不是“先行者”创造的。马伯利案的意义――借用钱锺书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事后追认的先驱,“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25这种不限于文学或法学领域内的普遍现象表明,即使在诉诸和认同传统之中实际隐藏了诉诸者和认同者自身的强烈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一个总体上说来是有用、有益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制度。一个制度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制度,就不会在具体问题上,有时甚至是重大历史问题上出错。司法审查并没有使马伯利被侵犯的权利获得法律救济;而德里德。斯考特案否决废除奴隶制的国会立法,更表明司法审查制度有时――而不仅仅如同我们习惯想像的那样只是在出了坏人或好人不当使用时――也会阻碍正当且必要的社会、政治变革。26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制度无论如何不能仅仅以个别事件的实质性对错为标准,而是要对一个制度作出总体上的利害权衡,而这种权衡是公众在历史中进行的。同时,这还表明,社会的构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依赖某一个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包括成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会中不断形成、发展、变化的惯例、习惯、道德和风俗这样一些非正式的制度。

尽管容易产生误解,但本文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贬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而只是试图通过考察历史来展现制度实际是如何发生的。因此,当我说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设计的或具有偶然性时,这并不意味着说制度形成完全是随机的,无需任何条件的。马伯利案之所以可能成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开端,显然有多种社会的因素,包括有法学家、法律家的职业因素和努力。例如,美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求一个更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美国宪法就是对此的一个回应) 和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个意义上,司法选择得以真正确立是一种社会的公共选择;英美法形成的遵循先例的司法传统对这一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传统的产物;美国当时各派都具有相当的政治力量以及基于这种力量对比之上出现了妥协,在这个意义上,制度的确立是一种政治力量对比的产物;马歇尔此后长达30余年担任首席大法官以及他精心呵护最高法院的权威,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司法人员稳定和司法经验积累的产物;以及后代法官能从特定视角将马伯利案件开掘出来,并赋予司法审查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司法审查又是后代法官的慧眼下的再创造。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我们可以想到的或我们今天的想象力也无法触及的因素。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制约着但并非决定了河水流向的河床,而水流的冲刷也将不断地改变着河床。但是,必须指出,所有这些构成性因素只是在我们今天回过头来才能辨识和理解,甚至判定其为一种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必须且总是向前生活,因此,历史究竟如何发展,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制度,又会如何形成,所有这类问题,对于身在此山中的愿意思考并具有一点反思能力的当代人来说,大约总有某种无能为力甚至是荒谬之感。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7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包公的上方宝剑——先斩后奏

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

包公的铡刀——不认人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公放粮——为穷人着想

包公审案子——铁面尤私;六亲不认

包公升堂——尽管直说

包公铡陈世美——公事公办;大快人心

包公铡驸马——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六亲不认

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8

张飞穿针歇后语—张飞穿针歇后语故事—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拿出针与线,仔细看了看针,发现了针后面的小孔。他仔细看了看,心想:“这么小的洞,怎么穿线呀?”他看了许久,拿起线,左穿右穿,还是穿不进。张飞发火了,他瞪着一双大眼睛,怒气冲天,暴跳如雷地瞪着针,想把针的小孔瞪大,可瞪了好长一段时间,针的小孔还是原来的样子。

于是,留传下来一个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a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曹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更多关于张飞的歇后语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9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歇尔;马歇尔冲突;均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4-0086-07

一、引言

对于每一位致力于经济学研究的初学者而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这个名字就是一面旗帜。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问世。马歇尔基于折中主义,将许多过去对立的学说和理论吸收进自己的体系之中,被认为是继约翰・穆勒之后最为成功的集大成者。《经济学原理》的出版奠定了马歇尔在经济学领域中的领袖地位,并持续统治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逾40年之久。尽管此后让位于“凯恩斯主义”,但正如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经济学已经过时了。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马歇尔的启迪永远不会过时,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学原理》从1877年拟定写作大纲,到1890年正式出版共用了13年时间。

尽管马歇尔本人将《经济学原理》定位为经济学入门书籍,但其基于均衡分析方法,围绕消费论、生产论、交换论和分配论展开,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其框架性与体系特征极为完善①。本文尝试品读其思想之精华,领略其思维之敏锐,并探讨所蕴含的理论体系及其关键词之间的内在逻辑。基于马歇尔冲突的视角,适度竞争与衰退产业的合理发展在第三部分进行了讨论。基于马歇尔的均衡分析法,限购政策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内在关系则在第四部分进行了讨论。

二、《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折中与融合

(一)关于序言

第一版序言是1890年《经济学原理》在伦敦出版时,马歇尔所写的自序。在这篇写于中国清光绪十六年的序言中,马歇尔开篇即说到:“无论任何时代,经济都沿着其自身的规律发生变化,以自己的方法来检测自身的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这一论断强调市场对基础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从宏观角度理解,这一论断似乎与其学生凯恩斯所倡导的经济自我调整极为相近。在这篇序言中,马歇尔本人还极为强调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继承性,认为对所谓旧学说的修正和补充成为经济学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模式。

在马歇尔生前,《经济学原理》一共出版过8次。因而,国内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中译本同样在扉页提供了8版的序言。其中第8版序言是马歇尔的自序,写于1920年。4年后,马歇尔辞世,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在这篇序言中,与第一版序言相似,马歇尔同样提到了经济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性,并且提到了产业部门这个概念。在序言的致谢部分,马歇尔提到了凯恩斯。实际上,本文发现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与其恩师马歇尔1923年的著作《货币、商业与信用》极为相似。这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趣的猜想。

(二)关于绪论

作为《经济学原理》的开篇,马歇尔在这个部分对全文以及经济学本身进行了概论。马歇尔将经济学归结为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研究人的学问。对于前者我们无需评论,但后者似乎更为强调经济学的社会属性以及行为特征。马歇尔同时强调了贫困问题,认为这一问题是经济学需要最为关注的,而贫困在本质上则是公平问题。马歇尔分析了经济学的本质,并强调经济活动并非完全利己,即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相对成立的。而对于经济规律的研究途径或者说分析方法,马歇尔基于这门学科的社会属性,以及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说明了经济的规律较为复杂和多变,以及假设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基本概念界定

马歇尔在这个部分对经济学或者说《经济学原理》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说明,从而为后文的研究和逻辑推理提供了基础。这些概念包括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以及资本。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缺乏概括性的词汇,所以马歇尔使用“财货”这一概念代表了一切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然而其中诸如朋友间的友谊这样的所谓精神财富并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马歇尔认为,人类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并强调生产是创造效用,而消费则是负生产。劳动则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全部或部分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从这种努力直接获得愉快为目的。马歇尔对劳动的定义,强调了劳动这种要素在努力(成本)与好处(收益)间的替代关系。而马歇尔关于资本与收入概念的讨论,基于私人观点与社会观点对资本的分析,尽管在100多年以前已完成,今天仍不失准确性和指导意义。

(四)关于欲望及满足

实际上,此处的欲望就是需求。边际分析法得到首次应用,也是这种分析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首次尝试。实际上,除此之外,马歇尔将物理学上的弹性概念引入对需求的分析框架之中,并创造了需求弹性这样的概念。尽管边际效用、边际增加量等概念都是由马歇尔所创,但在正式出版之前,马歇尔本人从未提及,即使在出版之后,马歇尔也并未将其声称为自己的创新。在这一部分,马歇尔提到了一种物品在不同用途间的选择:当前使用与延缓使用。与今天的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此处的选择就是消费者的跨期消费决策问题,当前使用即为当前消费,延缓使用即为未来消费,其对两者的说明也与今天主流微观经济学的解释如出一辙,这或许可为我们理解“马歇尔构建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这句话提供更好的注脚。马歇尔同样分析了价值与效用,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部分,马歇尔的名字与一种特殊的需求联结在一起,即所谓“马歇尔需求”,这种需求指的是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而进行的需求。与此不同,如果是基于既定的效应水平,实现最小的成本或者说花费而进行的消费决策则被称为是“希克斯需求”。在这个部分,马歇尔同样有一个创新即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并分析了消费者剩余与个人需求以及市场间的关系。实际上,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的提出同时也为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创建福利经济学提供了基础。

(五)关于生产要素

所谓要素,实际上暗指一种能力。诸如资本,即指的是增值的能力。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并扩大了自由经济的内容,他把自由形成合作或联合也包括其中,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之上,增加了第四个要素――工业组织,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其生产理论。马歇尔提出“组织”做为生产第四个要素的契机是其在研究大规模生产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问题时,触及了规模经济的问题。他认为规模经济是和工业组织直接相关的,他说:“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因而,具备规模效益递增的产业倾向于出现以巨型企业为特征的产业格局,依靠企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其结果必然会强化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垄断往往形成低效率的产业状态,阻碍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同样,如果盲目热衷于自由竞争也会丧失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对立最早是由马歇尔揭示的,因而被称为马歇尔冲突。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命题就是关于马歇尔冲突的融合,正是在对这一命题的争论、反思中,这门学科得以成长和发展。

关于劳动这一要素,马歇尔着重讨论了人口与教育等问题。人口规模在逻辑上决定了消费需求以及生产能力的基数,人口的增长率则决定了人口规模的趋势特征。特定社会中的人口结构则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模式特征。人口一方面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使得经济增长成效在面对个体时被弱化,这种矛盾性表明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当存在最优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因此,人口的负面作用,诸如人口的资本稀释作用,将使我们在面对人口问题时需持审慎态度。马歇尔在对另一种要素――土地的研究中,提出了报酬递减倾向,并讨论了其与报酬递增倾向的关联性以及差异。

(六)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这一主题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核心部分,构成了其整个理论体系的交换论。马歇尔基于供给与需求均衡对价值的分析,即所谓的均衡分析法被凯恩斯认为是马歇尔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实际上,马歇尔将均衡分析方法扩展为一般均衡理论,使得许多的经济问题可以基于这一方法展开,并获得了许多有益结论。马歇尔将萨伊的供给决定论与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结合起来,并基于物理学的平衡概念,认为市场均衡是由供o与需求双方决定。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需求决策基于边际效用,供给即生产决策则基于边际生产费用。此处的边际概念同样是基于马歇尔的创新。在对生产者边际生产费用的分析中,或者说成本问题的分析中,马歇尔开创性的将“时间”概念引入到对经济学的分析之中①,并区分出长期与短期概念。

(七)国民收入的分配

这一部分构成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分配论。马歇尔以对土地、劳动、资本与组织等四种生产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基于均衡分析方法对要素收入的决定进行了研究,并把分配问题归结为要素价格的均衡问题。实际上,马歇尔将工资看作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利息是利用资本的均衡价格,利润是企业家组织能力的均衡价格,地租则是利用土地的均衡价格。马歇尔写道:“他们很少想到,通过用足以补偿最后而最艰苦的一小时的工资率,来支付每一小时,他们即可获得生产者的剩余。”这里实际上提出了生产者剩余,而对劳动供给的分析中,马歇尔认为,“一个人工作甚或值班的时间愈长,除非他因工作而麻木不仁,则他想休息的欲望也愈强,同时每增加一小时的工作,使他的工资有所增加,并使他愈益接近于满足他的最迫切需要的那个阶段,工资愈高,这个阶段的到来也愈快”。这实际上就是所谓劳动供给的背弯曲线,而对天赋带来的额外收入,马歇尔认为,“稀有天赋才能的报酬提供一种超过培训费用的剩余,这种剩余在某些方面和地租相似”。100多年后的今天,微观经济学对此类问题的分析依旧基于马歇尔的框架进行,可见马歇尔的开创性以及对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而其对资本以及利息的分析,以及将风险因素归入利息之中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三、马歇尔冲突与有效竞争:以煤炭产业为例

单纯追求规模经济或自由竞争的代价引致经济学家思考对马歇尔冲突的融合,也就是兼容规模经济性和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到目前为止,共有三套解决方案,分别是马歇尔的三个渠道协调说、以克拉克和梅森为代表的有效竞争理论和虚拟企业理论。马歇尔的方案被后来的学者证明是无效的,有效竞争理论和虚拟企业理论也存在弊端,因而,还没有找到马歇尔冲突的最优解。在三套解决方案中,一般认为有效竞争理论是迄今为止对马歇尔冲突最大意义上的融合,可以做为次优解来兼容规模经济性和竞争的活力。

马歇尔冲突在我国煤炭产业异常显著:过度竞争,市场运行低效率。规模经济性对这一产业发展的益处已被过度竞争所扼杀。应当说明,我国煤炭产业的过度竞争主要并不是竞争本身带来的,而是由制度因素所导致的资源流动的障碍以及扭曲的市场信号所致。因此,解决我国煤炭产业过度竞争的出发点不是限制竞争,而是破解制度性壁垒。尝试建立煤炭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建立有效的煤炭企业退出援助机制以降低退出壁垒,鼓励煤炭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和多元化经营等,优化企业组织规模以达到产业适度集中度。引导我国煤炭产业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的转变,解决我国煤炭产业的马歇尔冲突,兼容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实现煤炭经济的高效运行和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关联效应。

四、限购政策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基于马歇尔的均衡分析法

马歇尔的均衡分析法对限购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内在关系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1978年,学术界开始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改革进行首次理论探讨。1980年,北京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城市开发公司,开启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3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03年,由于关联性强、带动能力显著,房地产行业被确定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够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房地产本身具备保值、增值能力,除去正常的消费需求之外,吸引了过多的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的现象。

2005年,以深圳、北京为代表的全国众多城市房价迅猛上涨,房价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抑制投资过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地产价格,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①,并不断得到深化②,限购政策③被寄予厚望,但收效甚微。限购政策抑制了部分刚性需求,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由于融资渠道和抗风险能力不及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压力远高于其他企业。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中不同类型的个体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大型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中小型企业受到影响较大,部分中小房产企业濒临破产,或将被大型房产企业兼并。因此,限购政策在逻辑上将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重塑:大型房产企业对中小个体实施并购,扩大土地储备,并将在政策周期结束后提高市场控制力。政策冲击对市场中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大型房产企业而言,其获得了做大做强的机遇,而对中小房产企业则意味着生存的考验。

限购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可归结为行政化的限购政策否定了市场机制对基础资源的配置,通过行政规制试图对这一行业的市场条件进行重塑,其演变轨迹将呈现为中小房产企业破产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市场垄断程度提高大企业市场控制力提高大企业定价能力提高房地产行业效率低下,消费者福利损失。中小房产企业在限购政策条件下存在如下3种应对措施:1.中小房产商组成联合体,提高市场竞争力。考虑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其组织不稳定性。2.被兼并。预期市场环境恶化,主动提出兼并方案,实现一定资金回流。原中小房a企业的所有者变为大型房产企业的小股东。3.营销创新策略。中小房产企业通过营销创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包括两种方法:其一,降价,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其二,综合包装,通过差异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方法一不可取,尽管获得了部分资金回流,但与众多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无法持续,对行业预期持悲观态度的条件下,将选择资金流向更为安全的行业。方法二即通过综合包装,通过差异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较为可取。

五、结语

马歇尔是19世纪最富盛名的经济学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者。在近两百年的经济思想发展史中,马歇尔的经济学是其中最为精彩的篇章。英国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纪念《经济学原理》发表60周年时说:“当我来到剑桥开始读经济学时,马歇尔的著作就是‘圣经’。除此之外,我们知之甚少,马歇尔就是经济学。”而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则将自己归属于一个正统的马歇尔传统的人,并称自己在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修改与补充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

从1885年起,马歇尔在剑桥大学执教,直至1908年退休。在这20多年中,马歇尔将经济学从历史学和伦理学中分离出来,在剑桥大学创立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经济学系,并创建了剑桥大学的经济学院,从而使经济学获得了与其他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除此以外,马歇尔还在剑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其中尤以庇古和凯恩斯最为著名,前者延伸和深化了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创建了福利经济学,而后者则将马歇尔的宏观经济理论推向了巅峰。

[参考文献]

[1]朱富强.马歇尔对经济学的理解及其对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1,(12).

[2]朱江.论收敛于马歇尔缓冲区的有效竞争――中外电信改革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3,(9).

[3]乔洪武.论马歇尔的经济伦理思想[J].经济评论,2000,(1).

[4]牛文涛,张学海,郑现伟.基于马歇尔冲突的我国煤炭产业竞争现状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3).

[5]赵桂琴.论“马歇尔冲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2).

关于马的歇后语篇10

歇后语一般是由近似谜面的“前语”(前半截)和近似谜底的“后语”(后半截)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后两部分为引注关系,一说出“前语”就能让人猜测到“后语”,被“歇”去的“后语”是要说的主体(即本义),要听者或读者从已说出的“前语”中悟出,所以叫歇后语。

根据前后两部分的构成情况,歇后语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喻意的。即“比喻―――说明”式的。它是用鲜明、形象的比喻,委婉而又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人们的认识。这类歇后语,其特点是先有一个比喻部分,即“前语”,用物或事构成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后面接上一个说明部分,即“后语”。“后语”是对“前语”的判断、推理或解释,亦即比喻的揭晓。“后语”的意义完全是由“前语”推断、联想出来的。这种语言形式,其比喻部分有许多是表现实际生活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和丰富联想的基础上的。例如:

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类喻意的歇后语,主要依靠比喻部分来说明道理,比喻部分是人们赖以推断歇后语逻辑的根据。比喻部分构成的材料很复杂,有的是以历史人物、事件或民间传说为比喻的。例如: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如果对这一类歇后语所举的比喻事件不清楚,就很难推断出其“后语”部分的意义了。例中前两个比喻部分出自《三国演义》,后一个“姜太公钓鱼”则是根据民间传说来的。有的是以一般事理或经验来作比喻的,这种比喻能深刻地反映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例如:

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白布掉在染缸里―――洗不净

有的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比喻,这种比喻无论是谁都不相信是事实,然而,比喻的结果却是有说服力的。例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充善人

这种比喻都是非现实的虚构,根据这种虚构的比喻,推断出后面的结论,比喻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一种极强的说服力。这类歇后语有的比喻部分的情况是事实上可能办到的,而其结果却与事实相反,通过内部的不协调关系构成了饶有风趣的比喻。例如: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门缝里瞧人”是可以的,但看的结果―――被看的人不会因为从门缝看过来而呈扁形,这里偏说扁了,为一种很有意思的夸张。人们在使用这类歇后语时根本不去核对它的真实性,而是作为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看待的。

一类是谐音的。这类歇后语,其“后语”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的,比喻意的歇后语多了一层语音关系,实际上是“同音现象”在歇后语中的积极利用。这类歇后语经过同音转换成另一意义,而这个意义才是说话人所要说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音相谐的,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檐(言)

“书”与“输”同音,“尽是书”转意为“尽是输”。搭不上“言”也是谐音转义。一种是少数两音相谐的,如:

十文钱少一文―――九文(久闻)

“十文钱少一文”是“九文”,“九文”与“久闻”同音,于是谐音转义为“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