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7:32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对“三个文明”建设的推进,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提升其法治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目前我国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因此,民族高职院校需加强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民族高职院校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法治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出现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思潮,造成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现象。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加强其法治教育并提升法治素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民族高职院校来说意义重大。

2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维权等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就业率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忽略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部分学生缺少参与意识,出现校园失窃、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个别学生裸贷不能按时还款且无法解决,给学校、家庭、本人带来不良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亟待提升。

2.1素质教育中缺乏法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法治素养,懂得用法律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法治教育工作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会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建设法治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

2.2对法的效力认识不足

依法治国要求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受社会上负面案例的影响,还有个别学校在处分学生的问题上出现随意性等现象,使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法律的效力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涉及法律纠纷时回避或私了解决,导致对法的效力认识上存在不足。

2.3责任意识、证据意识不够强

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和理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就业竞争的严峻、个人本位意识的影响,存在功利主义观点,社会责任感不强。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证据的重要性,但仍将证据意识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以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事实没有证据支撑,则有理无实据。

3提升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教育途径

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协同一致、循序渐进完成,并结合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通过有效发挥法治教育,塑造高职大学生的美好人生。

3.1开设法律基础课和选修课,了解更多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应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维权。而我国法学专业之外的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上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框架性介绍,无法满足高职大学生的更多法律需求。同时,有必要开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选修课,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司法实务,有助于提升法治素养。

3.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以单一的授课方式完成法律知识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更能使大学生切身感悟并获得启迪,学习效果更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旁听法院审判、法律志愿者及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法律知识问答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及话剧表演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信仰。

3.3鼓励学生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环境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2

关键词:人文素养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347-01

一、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渊源

1.人文素养内涵及特点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其鲜明标志,最大特点就是不可以量化。

2.人文素养的历史渊源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原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未中断对人文素养的重视和培育。《论语》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大学》中说“国不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强调“君子必慎其独也”,还有孟子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等等强调人文素养的格言警句一直流传至今。

近代,人文一词在西文中是Humanism,译作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学者,在超越和反对中世纪宗教传统的过程中,把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作为一种归依,来回皈世俗的人文传统。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人们的人文素养处于受抑制的沉睡状态,而此时欧洲已经有了人文学科。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价值观取向,其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充分认识到一味的发展而丢掉人文素养的培育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3.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的辩证关系

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人文素养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人文知识是外在的东西,可量化。而素养是内在的“能力”,是一种精神。有人文知识又有人文素养者可称之为“君子”,有人文知识而没有人文素养可能成为“小人”,有人文素养而没有人文知识的可能仅仅是个“好人”。人文知识又无人文素养的基本上就是“愚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君子,抑制和改造更多的小人,合理使用更多的好人。因此,在培育人文素养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人文素养与人文知识的辩证关系,将二者兼顾,才能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人文素养和法治社会的关系

1.对法治社会及我国法治现状的基本认识

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及亲疏关系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精神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既具有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

自十五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执法司法不文明、不公正、腐败问题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社会就不可能长久安定,小康社会,“两个百年”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

2.人文素养和法治社会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

人文素养和法治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基础,法治是手段。当今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多发,自私、贪婪、嫉妒、残暴等人性中的负面因素被超级放大,造成社会矛盾冲突频仍,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事件影响巨大。只有“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基本信仰共同行为时,社会才能良性运行,真正进入德治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

三、抓好人文素养培育,重在实现“四个统一”

1.培育人文素养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将外在的学习与内在思想行动统一起来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但这种素养不是自然生成的,一定要大力宣传教育才能进入人的头脑中,进而变成人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主要的问题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由于利益冲突和公权力的滥用使人们失去了对法治的信任,而去相信权力、关系、金钱,取而代之的是“潜规则”。所以要扭转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树立起法大于天的素养就是要培养人们的法治意识。让法治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有机会参与法治实施和司法审判。

2.培育人文素养要与民族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一个民族的素养高低、好坏是以文化积淀为基础,“仁者爱人”,“君子与人为善”,“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不义而富且贵,与吾如浮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善成名,积恶灭身”,“大丈夫”精神、还有仁、义、礼、智、信,孝,忠,我们应吸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实社会服务,为法治社会建设服务。

当前和今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强调以德治国。这个主流价值观念不树立起来,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不可能在人的心里扎根,人的思想观念就会处于漂浮可变的状态,只有加强教育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固定下来。宣传教育一定要说在嘴上,表现在行动上,用生动的典型和实际行动,感化人教育人。

3.培育人文素养要从小抓起与学校的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培育和提高人文素养,建设法治社会离不开教育,马斯洛在《人本哲学》一书中写到:“力量如果不与正直和善良的灵魂结合在一起,它可能只是邪恶的原则的化身”。好的人文素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幼少青年是学知识的年代,更是人文素养积累的年代,我们的父母、教师、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责任,把素质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让我们的下一代不仅有知识,更有高水平的人文素养。

4.培育人文素养要与广泛的全民读书学习风气统一起来

高水平的人文素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要多读书,读好书。为了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最好是多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因为文学能使人感动;史学能使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哲学能使人安静和智慧。如果13亿多中国人绝大多数人都爱读书,都能读到好书,这对人文素养的培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到那时中华民族才会成为真正了不起的民族。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法治社会要求人们的人文素养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才能保证宪法法律的执行。“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崇高人文素养的支撑下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定能够建成,相信到那时“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

参考文献

[1]《周易》

[2]《四书》

[3]《史记》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生;法学概论;法学课程;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70-02

作者简介:刘峰江(1974-),男,汉族,四川乐山人,法学硕士,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民族法学、环境法学。

一、引言

近些年,法学专业学生越来越热衷司法考试,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法学职业精神的培养。各个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育虽己经取得了进步,然而大都把教育的重点都放在了专业教育,忽视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这就使得法学毕业生整体的职业素养不够优秀。党中央国务院也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希望通过对法学毕业生的调查,得到反结果,了解了法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情况,及法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提高法学职业精神养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供客观、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法学生职业精神研究现状

(一)思想政治素养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治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很多人明明懂法却犯法,追求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只有具有了较高的思想政治职业素养,法律人员才能在社会工作中做到不被利益诱惑,从而确保法律政治的高度纯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重要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法律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职业道德高尚.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每位大学生在法学课程中必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职业道德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如果违背了这项原则,伤害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还有很多无辜的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

(三)专业知识扎实

对于法律专业而言,法律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求具有专业扎实的素质和素养。最仅几年,在一些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中也出现一些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对其专业的一个重要检测之一。所以,现在社会越来越多部门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多,这也是检测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思想政治觉悟要高,而且专业知识也要过硬,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胜任相关的法律工作。

(四)法律信仰高

罗伯特.n.威尔金的《法律职业的精神》中写到,“精神的东西会按精神的方式行进,而获得这一精神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崇尚它,只有崇尚才能根植于心,为灵魂所拥有。”法学生最需具有的职业精神便是对法律的信仰与崇尚。法学毕业生在本科受教育阶段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有两方面:包括基础层面上的素养,即法律思维的建立,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专业的法学知识体系,还有更高层面上的素养,即本身的德育水平,尊重事实,尊重法律,尊重社会。坚持诚信为人,坚持公平正义。

三、法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法学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教育的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很多大学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法律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和一般的工作者不同,大学生如果从事法律工作,必须具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培养的能力。较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法学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人才的一把利剑,也是重要途径。通过最近几年发现,很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

(二)学校落实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到位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国家要想培养高水平的法律从业人员,必须制定专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通过走访中国的大学发现,很多高校没有落实法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法考试通过率,却忽略了对法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培养。从而造成了培养目标偏向专业法律人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法学生基本素质的好坏,必然会影响法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明确培养法律人才这一目标,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多多给予法学生培养方面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三)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水平高低不一样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教师,教师供不应求,所以在对教师质量选择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了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同样,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的大学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政治觉悟不高,职业道德精神不强,相反有的大学教师虽然思想政治觉悟很高,但是文凭只是研究生甚至是本科,这一就出现了短板的现象。(四)学生的主体性不强

在中国,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主的应试教育摧毁了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学分中学生为了学分和考试成绩而学习,却没主动去思考和实践,尤其是对法学生而言,更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法学士职业精神养成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和一般的工作者不同,大学生如果从事法律工作,必须具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培养的能力。较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法学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人才的一把利剑,也是重要途径。通过最近几年发现,很多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每位大学生在法学课程中必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职业道德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人员,必须处理好法学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想要得到认可,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客观事实,公平办事,如果违背了这项原则,伤害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还有很多无辜的人。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推进,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和措施。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在成为大学生的必须课程。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法律素养及增加其历史使命和责任感。通过改变法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首先,教学内容可以发生变化,大学教师可以根据法律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堂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贯彻思想政治这一课程内容,而不是一味的关注大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法学课程的专业知识等;其次,是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大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课程本身而言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可以从带动课堂积极性方面入手。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教师,教师供不应求,所以在对教师质量选择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了教师队伍的教师至少要是博士生学历;其次,要限制大学教师的教学年限。同样,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的大学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政治觉悟不高,职业道德精神不强,相反有的大学教师虽然思想政治觉悟很高,但是文凭只是研究生甚至是本科,这一就出现了短板的现象。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教师的入学门槛。例如,要严格限制大学教师的学历,大学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学教师。

(四)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虽然法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进行素质提升,但是也离不开教师根据学生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法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进行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自我职业精神培养,把法学生职业精神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法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学校教师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对法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学概论方面的课程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在法学概论方面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研究,认识了法学士在思想政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提高法学概论教学疑难案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通过调查表明,在开展法学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法律情操,才能更有利于法学课程的学习和发展。不断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公民价值意识,在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Juditha.mcmorrow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J].法学家,2009(6):20-30.

[2]Juditha.mcmorrow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J].法学家,2009(6):20-30.

[3]杜志淳,丁笑梅.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述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3):157-160.

[4]李克艳.<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基于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视角闭[j].法制与社会,2013(12):217-218.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4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育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1.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总是与其成员的法律认知要求和法律意识水平状况相适应。实行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今天的大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是未来依法治国的主体,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并带动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2.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从而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3.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但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法律素质始终没有被单独提出,因而在实践中忽视对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这应该说是令人遗憾的。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德育、智育、体育,改革开放中,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内容,后来又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完成,要依靠更多具备良好法律素质的劳动者与合格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及法律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法律素质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依法治国的实施,法律已经深人到社会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法律地位由过去的义务主体转向为权利主体。因此,当今的大学生对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意识较强,权利意识较强,维权意识也增强,是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对如何维权、用什么途径维权却很迷芒。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具体表现有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

一方面,大学生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缺乏如何维护合法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维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另一面,大学生对作为一名公民应履行的法律规定的义务意识淡薄,社责任感较弱,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对各级各类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有义务去遵守,有义务爱学校的公共财产,有义务完成教学计划内规定的学习任务,有尊重人的人身自由、尊严、安全和隐私的义务。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应用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法律素质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公民素质、特别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10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和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指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民事法律、市场经济法律与wto规则基本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权利义务对等意识和依法办事意识。这为我们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

1.提高大学生对法理知识的认识

社会主义法治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要从传播先进文化的要求出发,向大学生传授法理知识。法理知识是对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认识,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知识和理性基础。法律知识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大学生只有掌握了法的基本知识。他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才知道从事这些行为的意义和法律后果,才有可能依法作出相应的行为。在法理知识传授中要突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法律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的科学内涵。以此坚定大学生对法的信念,增强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的迫切感、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培养大学依法办事的能力

由于大学生年龄、经验、心理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法律现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用自己内心确认的道德观念来评价是非,用传统的社会调整方式和手段来处理纠纷。因此,高校法制教育仅仅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还不够,还应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判断是非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法律规范日益增多,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需要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通过法律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评价社会现象、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现实问题,发生纠纷时知道如何寻求法律保护,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在法律教育中可采取以法析案,选择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法律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以法判明是非和善恶,以法律的途径处理现实纠纷,维护合法权利,从而养成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大学生通过法治力量战胜邪恶和自身弱点,从而更加自尊、自立、自强,更加坚信法、崇尚法。

参考文献:

[1]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

[2]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6.

[3]王蕙馨.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着公平正义、民主和谐、文明友善等法治思想,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体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一、当前普法教育形势迫切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总结“六五”普法成效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对四川文理学院所有专业的112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28%的学生认为法治没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4%的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6%的学生不知道12月4日是全国宪法日,只有41%的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49%的学生期望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普法教育实效,5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讲授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71%的学生认为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近年来,高校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酗酒滋事、故意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违法驾驶以及上当受骗等事件和违法现象屡屡发生。通过分析研判,大学生涉法违法主要有侵犯财产、侵犯人身、犯、暴力侵犯等四种类型,其发展趋势有隐蔽性、高智商性、犯罪程度严重和犯罪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征和现象表明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还不强,这对高校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严峻考验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法治文明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搭建新的育人平台,提升普法教育实效,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法治意识的关系

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和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意识是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法治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法律法规和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态度的总称,包含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法治意识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效融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建设、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道德品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把法治和德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应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的反应,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优秀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决定着理想的高度、价值的尺度,对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法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心和制度自信,感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优越性。二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法治化建设的伟大行动中。三是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法治文化的创建中,感受依法治校的强大力量,培育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四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原则是事物构成有机整体和协调平衡的基本遵循和准则,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最新普法动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注重法治意识、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因此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教育活动,要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实事求是的向青年学生宣讲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难题、困境和前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表明党和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增强青年大学生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其对国家充满希望和自信。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和国家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的重点、普法的形式、普法的对象、普法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这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普法动态,聚焦时效性、针对性和可复制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一致,提升实效性、教育性和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注重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又要注重法治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律知识、专业功底扎实、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高素质尖端人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发展结构,分类别、分层次的培养各类人才,既注重法律通识人才的培养,同时又要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四)坚持理论宣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激情与活力,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多地期望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广泛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和创建法治文化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项普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了解党和国家的普法动态及社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兴趣。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

高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大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核心道德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要积极加强对《宪法》等基础法律的学习,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积极探索将法律基础课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党课、团课等途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在法治创建中感受公平、正义、自由的力量,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武警、消防和律师行业协会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文化。高校内部治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大学办学章程,规范办学秩序和内部管理结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以法治为坐标的管理模式,”[5]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民主的力量,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知荣辱、重品行的思想道德情怀。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高校要积极推进法学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必修课,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载体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事物、新载体、新媒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要加强法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普法教师团队,广泛组织法学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法学研究工作,推进法学学术骨干、法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多级联合的普法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B/oL].2013年2月24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2014年3月版,p1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4]吴爱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J].党建研究,2015年第8期,p27-28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6

关键词:人格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人格素养培育模式的思想政治教学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教育形式的发展方向,随着教育领域人格培养急速发展,我国教育机制培养的学生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因此建立人格素养培育模式是教育机构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在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是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人才需求决定的。对此,我国很多教育机构做出了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以此作为建立人格培养模式的前提,并促m人格培养模式建立进度,但在高校学生人格素养培养时还是出现了问题。针对问题,本文对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一、人格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人格素养是决定人性格的核心因素,人格素养越好其性格就越好,也就越适合在社会上生存。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将自己的人格素养修养好,以至于刚踏入社会就被社会淘汰,事实证明人格素养对人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会以高校大学生人格调查为研究依据,分析人格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其重要性重要体现在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人格的因素。

(一)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以高校学生人格培养为例,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是精神发展的特殊时期。经调查显示,每个这阶段学生的心里活动是不同的,有的对社会偏激、有的对社会生活向往、有的则什么都不想等等,总之他们的心里活动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使学生需求变得多样化,导致大部分学生过分物质,对生活物质有着过分需求,对精神文明也有强烈的需求。例如,在生活中很多学生,不管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小学生,甚至学前班学生都极度需要优越的衣食住行环境、高度的社会关注、无微不至的教师关怀,同时还需要高贵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亲情,他们还渴望为社会做贡献。这些需求是同时受到社会发展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对社会的需求仅仅是物质利益的需求,忽略掉了社会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

第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除了自己的需求压力外,还有来自父母、社会、生活、学习、就业和婚恋等压力,这些都是高校生情绪波动大的原因,高校生以外的人士也都受到这些压力的影响,是人格素养培养工作难度加大。造成这些压力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提高、经验积累增多和人际关系复杂,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生与亲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

第三,高校生责任意识薄弱。随着高校生知识水平是提高,相对的责任意识却在下降,因为很多高校生不愿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因此,出现啃老族、拼爹族和炫富族,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处理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的感受和处境,而社会需要的是团队人才、全能人才、高综合素质人才和高思想政治素养人才,这使很多高校生难以在社会上生存。

(二)影响高校生人格的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生存环境和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学校往往只关注考试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育,如老师只单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学生内在需求与想法;学校对人格素养培育仅限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将思想政治教学运用到实际人格素养实践中去,使很多学生只是夸夸奇谭,没有实际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只针对学生,而忽视提高老师自身人格素养,使老师没有起到表率作用,最后加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负面影响,使一些老师失去教育道德水准,缺乏教学素质和热情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培育。

二、思想政治教学对人格素养的培育

思想政治对人格素养的培育可以从思政课教学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和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两方面进行。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培养。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创造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动力,对学生进行社会人格培养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这要求不管在什么样的场所,都要关注思想政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拥有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责任和创新的人格及精神培养合格社会接班人。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人格素养培育是必要的,它分别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见义勇为精神、乐于助人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1.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学生成才不但是知识上的成才,还需要精神上的成才,只有这样才是社会合格接班人,才会是一个社会人格素养高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应重视学生是非观的培育,要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是非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教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品质。社会和谐发展是靠社会成员相互帮助、扶持和关爱实现的,是关键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第一,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应要求学生认知和了解他人,并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帮助他人,鼓励学生与他人正确交往。第二,老师应引领学生在同学、朋友和亲人感情的基础上,将情感升级为爱国情感和贡献社会情感,树立学生爱国和贡献社会的高尚品质。第三,老师应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将爱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意识是责任感两个本质体现,是一个人承担责任和完成责任的最终反映。责任的种类很多,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国家责任和世界责任。为帮学生树立这些责任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各大高校提出很多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责任感。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

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很好的社会如果素养,还要有很好的法制人格素养,要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家庭利益、国家利益、职业利益和世界利益,不用法律手段来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法制人格的培养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要的任务。

1.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结合教学。利用传统灌输教学方法与现时代多媒w教学相结合,教育学生马克思主义精髓,以此提高学生法制人格素养。

2.加强中国爱国论的灌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高校学生对人格素养重视度下降,物质追求力度上升,最终导致高校学生失去爱国精神,甚至过份崇洋,为此高校应该加大爱国论的灌输,利用法律途径提高学生对我国法制认知度,是学生更爱国,让他们了解到法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是现下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它是民族意识与法律的有机结合,能够增强高校生民族意识与法治理念,提高学生法制人格素养。

4.法律约束论。法律约束是在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成熟的基础上实现的。作为学校老师,应该积极学法、懂法、用法,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法律制度,使他们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同时指导他们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法制人格素养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培育学生人格素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人工素养培育模式下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及时转换教学主体,将教学主体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及意义。第二,老师要与时俱进,时时更新自己的思想政治知识库,提高自身人格素养,增加自身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指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显性教学是指直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隐性教学是指通过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达到人格素养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提升高校生的人格素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高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还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巩在峰.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4,(32).

[2]杨瑞勇.基于综合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建构[J].中州大学学报,2013,(02).

[3]姜宏钢.基于大学生人格素养培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4,(15).

[4]谢锡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1).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路径

当前我国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大学生违法犯罪等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依法治校”“和谐校园”的呼声也达到了历史最高。为了减少人才的流失同时也把各种危害校园、社会的可能降到最低点,还原学校本来应该有的和谐,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具体的路径出发,为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衍生出一些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同志说:“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他还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人情社会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至上、人治等落后观念。因此,需要转变公民的落后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关键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改变公民的法治观念需要综合力量的共同作用。领导干部是消除公民对法律偏见的关键一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带头守法用法、依法行政,践行法治理念能够起到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法律权威的作用,对全民普法起到表率作用。法律相关部门还要印发法律知识读本,教育民众如何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行使监督权,反对任何特权的存在,引导公众树立法律至上、规则第一的法治理念。

(二)媒体加强法治宣传力度报纸、电视等传统优势媒体在法治宣传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依托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正在融入人类社会,并不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为法治宣传迅速占领新阵地指明了方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应意识到自身的“法治宣传”使命,自觉肩负起法制宣传的重要社会职责,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首先,人才的选拔。加强媒体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是基础,成功的法治宣传队伍需要“软硬件”兼备,不管政治立场、宣传经验还是思想道德水平都有过硬的要求,还要运用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最大限度地传播法律知识,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和法治舆论环境的营造等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媒体宣传的规范化管理。一是注重专业性。就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业的解读,对公众的法治盲区进行解惑,形成正面和专业的舆论强势。二是加强反馈改进。主动搭建与社会公众和网民互动、交流的平台,对社会公众适时开展回访调研,针对调研结果加强宣传的改进。

(三)完善司法体制总体上看,我国司法制度与国情和社会发展需求是相适应的。但是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在法治新常态下,推动司法制度向公正、权威的方向迈进是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特别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独立。司法地方化是对司法权独立行使造成严重干扰的主要因素。〔2〕为了确保司法独立,就须推进以去地方化为重心的司法管理体制改革。司法公正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的干扰,针对此现象,各种举措应运而生,具体举措包括“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3〕逐步完善司法案件跨区域审理,排除地方势力对审判的障碍。二是推动人权的司法保障。在司法领域,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的侵害,以及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侵害两个方面。〔4〕比如:冤假错案的产生、刑讯逼供等都对公民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民的司法信心。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比如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重大任务。对公民人权的保障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公民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坚定对人权保障的信心。三是实现司法人员的职业化、精英化。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尊重和维护。但最重要的还是司法机关本身的努力,切实做到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等就能够不断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就对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能力水平、职业修养和道德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家应逐步完善司法人员遴选制度、考核晋升制度等提高对其专业性的要求,实现其职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构建系统化法治教育

(一)合理设置法治课程首先,高校应该保证法治课时,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课堂,知识的灌输仍然是主渠道,足够的课时量才能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课时量不足会导致种种弊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会精简知识、缩短时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大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同时,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课时设置,发挥好主导作用,带动学生把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付诸实践。其次,科学设置法治教育的目标。法治教育目标的合理设置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首先,科学规划教学目标,在理论灌输基础上提升课堂实践的比重,典型案例分析、涉及大学生自身的法律常识等内容,培养大学生对法律价值、权力维护、劳动就业等普遍性认知和常识性认知。其次,需要改革期末考核方式,把以往注重知识性的考查改革为认知性考查即由“笔试”向“面试”转变,考查学生运用法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法律素养法治教育的长效发展和长足进步,离不开一批深谙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同时还要具备比较完善的法律学科知识系统和较高的法律素质的法治课教师。学校还应健全高校教师招录、遴选制度,造就一批基本要求过关、职业能力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法治课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健全优秀人才长效引进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优秀法治人才的引进力度,还要不断完善人才福利政策,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高校教师进行自主假期培训。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理念渐入人心。如果教师不注重自我培训、自我教育,就难以保证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处于领域的前沿,就不能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教师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为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三)法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的这句话深刻阐明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成功的实践离不开扎实理论的支撑同时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理论的落脚点,也是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催化剂。法治教育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才会认同法治的价值,遇到问题才会运用法治视角看待问题、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高校教师进行法治课讲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渗透,统筹兼顾。在进行理论讲授时,要注重突出法治内容的地位及其应用价值,注重理论应用能力的培育,通过各种实例举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教导和训练学生如何把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就涉及法律问题还要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关于酒后驾驶的社会调查。高校还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模式,构建“走出校园———深入司法重地”的培养模式。组织大学生到法院旁听司法审判,观摩司法人员办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达到在实践中升华法律修养的目的。

三、完善家庭法治教育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仅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具有终身教育的职能,应注重并发挥好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父母要提高自身法律素养进行法治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任务,家长法律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成人者必先自成”只有丰富了自身的法律知识,才能对子女“授之以渔”。与学校课程相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非正式性、即时性和灵活性。正因为如此,父母的教育不应生搬硬套,父母可采取子女普遍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才更讲究艺术性,这就对家长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家长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增强自身法律素养,以应对子女关于法律的各种疑问,因此为了对子女的教育取得更佳效果,父母应先努力让自身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让家庭生活成为学习法律的基地,如观看法制节目、共同讨论日常的法律案例等,家长这种学习态度必然会影响法律在子女心中的重要性,无形中影响着子女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然后,再把学习到的法治思想和法律知识传递给子女。

(二)父母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有研究表明,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持久、最深刻、最难以磨灭的。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法治相比似乎更加重视子女道德的养成,忽视法治人格的养成。〔5〕鉴于此,家长要意识到法治教育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法治教育意识,着眼于子女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子女进行阶梯式教育。能成功进入大学,其智力是不容置疑的。大学校园犯罪案件频繁发生追根溯源还是部分大学生人格不完整、不健全,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因此,父母对子女进行法治教育,首当其冲就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小帮助子女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根据子女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接受能力,适当对其进行简单的规则教育,比如:正确的作息时间等,有助于子女养成遵守时间和规则的良好习惯。最后,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法治教育。运用法律的视角和尺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评判和分析、讨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子女进入大学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遵守社会秩序、遵守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

(三)父母身体力行践行法治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6〕父母积极地践行法治的核心内容,帮助子女体验法治的各种情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行为习惯和运用法律规则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维护法律的尊严,与违法乱纪的事“绝缘”,同时要坚决做到“慎独慎微慎初”,不管有没有监督,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能做到依法自律。依法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必须拥有这样高尚的品德,才能提升在子女心中的形象,达到触动、感染子女的效果。子女才会始终以父母为榜样,在父母的带动下践行法制,遵纪守法才能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内心信念,才能成为为大家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大学生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的内容和范围,认同权利的价值并且维护权利,把自己培养成为理论功底扎实、应用能力较强的法治应用型人才。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任何人不可能脱离法治而存在。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该正确认识法治的重要性,认真识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注重法律素质的积累与培养,并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并且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只有树立法治观念,才能铸就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也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当代大学生更应秉承这一法治观念,提倡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需要大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理解宪法、遵循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有利于在广大学生心目中有效地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以及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基本法治观念,转变各种落后、消极、腐朽的法治观。大学生法治观的提高具有辐射作用,有助于引导家人及朋友把法律作为自身为人处事的底线,把法律“刻”在自己心中。只有这样长久地贯彻坚持,时刻不忘法律的警惕,才能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优秀人才,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各种“以身试法”的悲剧。

(二)大学生养成法治思维养成法治思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各种损失的产生对于大学生十分重要。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应该站在法律的角度理性思考、分析问题,预知行为所造成的法律后果。正确行使权利,借助法律处理问题,不要让主观情感左右行为,勿采取暴力手段。法治思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站在法律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这要求大学生具备两种能力:第一,遇到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成立的条件及可能性,还要分析问题不成立的条件及可能性,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保护自身的权益不受到侵害。第二,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三)大学生提高法治实践能力法治实践能力体现出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在观念的指导下向实践的飞跃,在实践中收到的实际效果,是检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标杆。大学生一定要提高法治实践的能力,运用法律手段应对各种形式的权利侵犯,摆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例如:择业过程中,反对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扣押证件,实习期过长,反对各种人身攻击等。当大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向新闻媒体曝光,也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大学生一定要有维权意识,当权益受损,首先要报告学校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其次,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一旦权益受损,根据侵权的性质向相应的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有效维护自己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谈法治观念:引导群众遇事找法改变找人现象〔eB/n〕.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青年网,2015-05-04.

〔2〕张文显.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0):3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4〕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1):10-13.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8

【关键词】人格素养;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素质教育费践行场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格素养培育有重要作用。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高校只有重视学生人格素养培育,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人格素养培育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高校进行人格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1.1高校学生缺乏健全的人格素养

高校学生处于人格养成的特殊时期,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其人格培养的必要性。由于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学生更注重物质条件和自我利益的追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和自己日后的发展前途更为关注,而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够重视,只知道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对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视而不见。同时,由于学习和生活等压力不断增加,高校学生的情绪也往往波动较大,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会使其产生畏惧心理,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急于心理疏导和健全人格培养。

1.2高校对人格素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学生人格养成往往受到家庭、高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教育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就是用来培养人格素养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通常更看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且缺乏教学热情,只是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灌输,完全不考虑学生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无法代替高校对学生人格素养培育的实际价值,因而,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人格素养培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性,也在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目的。目前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内容,对内容进行归纳后可以将学生人格素养培养分为社会人格培养和法制人格培养两方面。

2.1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

2.1.1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能够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帮助其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对于人生观念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重点教育,使其形成健康的认知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个人的道德魅力,将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理性面对和解决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处在当代的学生,面临的困难和不良诱惑很多,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可以帮助其形成诚实守信的美德和坚持自我的意念,做出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选择。

2.1.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意识能促进学生的人格素养形成,也能让其在发挥责任意识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因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以将责任意识融入其中,创新教学模式,如在讲述责任意识理论和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地做义工,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体会留守孤儿的日常生活。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学生明白责任的重要性。

2.2对学生法制人格的培养

2.2.1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哲学思想,能够更深刻认知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实践矛盾,更多的认识自身的发展问题,尽努力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因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剖析马克思哲学思想,联系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

2.2.2培养学生对当前国情认知。对当前国情充分认知,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知道个人的社会价值所在,因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进行详细讲述,让学生增加对当前国情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定位,增加其爱国情感,让其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尽己所能,助力社会发展事业。

2.2.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学生必须懂法、守法。因而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对法治概念进行深入解读,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其提升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定期邀请律师进行法律讲堂或者组织课外法制体验活动,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理解法制的实际意义。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9

[关键词]农村;政治文明;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基本建立,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对于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造成这种滞后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本文仅就制约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因素进行剖析。

一、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滞后的文化因素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底层推动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目前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不断凸现。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不高,现代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心理要素——民主意识的缺乏,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理念的摩擦和碰撞,致使民主体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缺乏等等。

(一)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政治文化素养缺乏

公民的政治素质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条件,素质低下的公民是无法参与政治的。许多政治思想家都强调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柏拉图在所设想的理想国中就主张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通过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道德,开发人的智慧,来适应民主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孔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宣扬“内圣外王”,实际上就是把提高个人素质看作是政治的根本和基础,主张大力兴办教育,用统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教化民众。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样落后的教育水平和低下的村民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村民主建设的需要。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力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利。我国农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

(二)农民民主意识淡薄,文化心理不健全

民主意识是现代政治生活健康运行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心理要素之一。农民民主意识主要是指农民为主张民利、保护合法利益而提出的自己当家作主、管理国家、集体和公共事务的思想主张。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等,只有拥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民主的发展才能平稳而有序,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走出形式化的沼泽。

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多数农民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和习惯,但是这种农民式的民主传统和习惯还不够广泛和普及,同时它与那种健全、高效的民主运作机制尚有很大差距。首先,农民作为民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农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务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附观念浓厚,农民群众往往不把自己作为权利的主体,而是寄希望于“上级”、“领导”、“包青天”,广大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其次,农民对民主认识不清,公民基本权利意识淡薄。公民的基本权利意识是社会民主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受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我国公民特别是农民的义务观念浓厚,而权利意识淡薄。对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认识不清,不能掌握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再者,宗族宗法观念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由于农村旧习俗的广泛存在,诸如家族制和家长制等封建制度束缚和压抑着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意志的发育、强化,相当多的农民对封建思想、宗族文化津津乐道,许多农民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民主,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民利而屈服于家族权威。

(三)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制约着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是一种顺从性文化,中国的农民就是典型的臣民,权力崇拜、等级观念、隶属意识、清官思想、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等复杂的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他们从不主动参与政治,不敢作自己的主人。这样的文化传统培育不了公民意识,因此缺乏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的参与性农民,这是当前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法社会,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家族文化在中国农民心中的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给中国基层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宗法伦理调节的主要是人际关系,而乡村民主政治属于公共政治,它主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来调节,但由于村民生活在乡村社区,他们在选择政治行为时,难免受到宗法家族观念的影响。如一些农民在民主选举时选亲而不选贤,甚至一些宗族力量利用宗法伦理和家族关系来扩大其影响,与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正式组织分庭抗礼。

宗法家族文化价值标准是建立于血缘亲疏的差异性之上的,与现代法律的普适性和平等性原则形成根本冲突。因此它对乡镇干部依法行政构成了严重的障碍,致使乡镇干部在依法行政和依情行政之间犹豫徘徊,法律因所施对象及与执法者关系的不同而被任意曲解,不同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标准,普遍性的法律无法发挥统一性作用。浓厚的宗法家族文化使一些农民漠视法律的存在,以家法代替国法,无法形成健全的法律环境。

在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当中,官本位的思想也主导着他们的行为模式,致使他们无法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为普通农民作出积极的榜样。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农民文化水平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此,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新型的文化土壤作为支撑和平台。

二、构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鉴于农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农民政治素养不高,现阶段发展基层民主,就要着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增强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发挥民主主体作用。当前和以后很长一个时期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落到实处。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断增加的教育消费极不相适应,政府应增加教育投入,降低教育费用,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要切合农村实际,对村民进行适当的民主理论普及教育,培养与民主发展相适应的平等、公平、竞争等民主意识。同时,加强普法教育,使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重点要教育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杜绝行政违法的发生。三是普及政治科学知识,澄清人们对政治活动的误解。要让群众体会到政治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任重而道远。

(二)运用学校教育、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

1.运用学校教育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式教育,它是通过正规训练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综合素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大致形成了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三教并举的教育体系,使乡村教育有可能触及到乡村每一个潜在的和现实的劳动力。目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目的除了使农民能够识文断字,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之外,就是培养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这是农村人口在人的发展上的人格标志与政治前提,对于改善目前中国农村的政治现状,激发农民的参政热情,提高农民的参政能力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公民意识是政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每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教育的宗旨。由于农村的特殊性,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一直是我国目前乡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而公民人格的培养是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的核心,对农民进行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不但有利于农民个体养成良好的性格和道德行为规范,而且有利于农民“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即法律人格)”的形成。而一旦具有了较为完善的公民人格,农民就有可能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作用。

2.运用大众传媒,塑造农民的政治意识

大众传媒是指电视、广播、报纸等现代传媒方式。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保持农村政治稳定、营造浓郁的政治氛围、塑造农民的政治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和引导。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和主导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塑造农民的行为模式。比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长期而系统地进行普法宣传,给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指导。而电视中的警匪片、侦探片又为农民认识和理解当代法治精神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对法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传统“人治”色彩的法律观念正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现代精神的法治意识。在大众传媒的熏陶下,农民的法治观念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关于民主化进程的研究表明:“民主化必须以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文化为开端”。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其本身也必然处在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但是,任何向着现代化的努力都无法彻底超越传统的内核,文化总是继承和发展,政治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评和整合,再现并弘扬其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根本精神。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与现代民主理念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首先,建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政治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基础。因为一个社会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及职业地位越高的人,他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就越高。贫困地区的农民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物质生活的问题,而对于政治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相对较少。这势必会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健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的变化,使农村朝着有利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为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准备充分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落实

一、借助中外对比,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潮日益侵蚀着高中校园,导致一些学生缺失了政治认同,产生了思想偏差。所谓政治认同,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理解、认同、支持、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大政方针,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观念,正确看待我国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国家的建设者。例如,在《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教学中,涉及了社会保障政策,此时,教师可以开展中外对比,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3.5亿人,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参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参保难度非常大。但是,美国是发达国家,那么美国实现了全民参保了吗?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2018年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美国没有医保的人数新增了320万人,总共约39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由此可见,美国并没有实现全民参保。通过一个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中外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更好培养政治认同感。

二、借助思辨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所谓思辨问题,就是对某种辩论性论证和说理性解释进行的分析、理解、评估、选择和判断的一种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思辨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让学生在维护或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比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思辨问题: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老人碰瓷事件频发,一些人认为不应该扶老人,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扶老人?应该怎样扶老人?运用生活中人们争议的话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并对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所坚持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辩论,学生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要扶老人,还提出了很多策略,比如拍视频、找路人作证、报警等。通过一系列辩证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三、借助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所谓法治意识,就是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知识,促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让学生避免违法犯罪问题,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例如,在《多彩的消费》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好认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8年,阜阳市太和县陈先生花9000元从当地一超市购买6瓶飞天茅台,全是假酒。如果你是陈先生,将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让学生开展话题讨论。学生基本上得出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普遍观念,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息事宁人”,这表明了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然后,教师讲述案件的后续过程:陈先生选择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经过法院审判,超市需要10倍赔偿,总赔偿金额达到了9万元。学生一听,震惊不已:为什么会赔偿这么多?此时,学生急于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认识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际价值,如此一来,就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法治意识,增强了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