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十篇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十篇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2:40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互联网;班级文化;战略规划;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33-01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随着大数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怎么可以还执着于如何将粉笔字写好,如何完善教学内容,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如果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再不成长就太老了。

由于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企业,所以向企业学习管理模式是必经之路。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企业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现代职业类学校的班级管理也都向企业管理的变革进行靠拢。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的好坏跟班级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接下来谈谈本人对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点愚见。

一、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本人认为简单一点讲就是一个班级认同的核心精神观念及其外在表现。

职业类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讲,少了升学压力,所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建设班级文化,因此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

二、什么是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

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跟企业文化是相接近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同样,班级文化也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精神,职业类学校的班级文化跟班级的专业和就业方向相关联,它体现了现代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势。

因此,班级文化的形成就成为了班级管理的主心骨。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该如何建设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受到了冲击,班级文化也随之改革。

首先,需要全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念,这里的全体不仅仅指学生,还包括老师和家长。因为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光靠班主任包办就行的,需要大家分工协作,就像一个公司什么事都要Ceo来敲定的话,这个公司肯定发展不起来。

接着,根据目标对班级管理进行战略规划,就是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发展等进行组织框架的设计、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绩效管理的考核,为了共同目标的达成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

1、组织构架。战略规划的初期,最重要的就是针对班级的专业设计组织构架,也就是班干部的框架。以前一个班级有很多班委,学习、体育、文娱、宣传等,其实多年实践下来,有些班委基本没事做。因此根据实践,本人认为适合职业学校班级的组织架构分成四个部门:一是理事部,由常务班长和值周班长组成,负责学习督促、班级纪律等事务。二是人事部,由团三委和体育委员组成,负责所有班级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例如团组织生活,班会,运动会,艺术节技能节等。三是后勤部,由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组成,负责卫生、住宿和班费等工作。四是常务部,由全体家长和老师组成,负责学生在校期间所有活动的反馈和监督,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学生教学管理质量的作用。

2、制度建设。当有了合适的组织架构后,班级制度的制定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根据组织设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权力,是相互独立的。部门之间又相互联系,例如:班会由值周班长主持,所以必须和人事部一起策划活动方案,而各种活动的支出必须由生活部统计做账等。因此,合理的班级制度的建立,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3、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的终极目的就是实施,执行力度是否合格将会影响到班级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因此需要对班级的每个成员和团队进行绩效考核。这里的团队包括了家长和老师,因为对于班级的长远发展来讲,除了学生的职责之外,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也很重要。所以为了激励常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给个人激励还要给团队激励,而奖励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制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绩效管理的参与度,还为班级战略规划的实现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随着整个规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奖惩,经过每个部门的协调整改,当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能自觉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时,班级文化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自觉的把自己看做班级中的一员,把班级核心精神当作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魏书生思想;班级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探制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秉持着两大原则――民主和科学,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积极采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途径来对班级中的各项工作加以调控和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魏书生思想下的班级管理作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采取民主教育态度,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

魏书生提出:“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班主任如果凡事都和学生商量,一定容易成功。”从魏书生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看出,他一直提倡民主思想,确定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p系。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用民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生当作管理的主体。采取讨论、协商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目标。

例如,班级纪律一直处于不可控制状态,作为班主任,我们就应该和班级学生一起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然后通过商量、讨论的方式,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使班级纪律得到优化;对于主题班会的开展,我们也可与学生共同商量,如班会开展的主题、内容、方式、时间等等,使主题班会的开展体现出其最大的价值和功效;对于班级制度的制定,我们也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机会,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班级实情的管理制度。如此,对于自己参与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学生也会积极遵守,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和恐惧,进而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

二、通过具体扎实训练环节,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魏书生曾说:“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当好自己的‘驾驶员’,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他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当然,他的方法也是十分有成效的,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同龄孩子相比,自我控制力要更强。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就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取具体扎实的训练环节,有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从而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例如,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反

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如此,既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实现学生自我控制力的发展,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难免会产生心理疲劳的现象。此时,我们就应该及时与学生商讨,就学生的一些困惑展开主题教育,如“如何增强学习注意力”“如何实现高效学习”“如何控制闲话”等等,从而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积极改变心态。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独立提供保障

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的独立提供有效保障。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做法。

例如,做到班务包干,分层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实际锻炼的机会。如果班主任对每件事都大包大揽,那么很容易让学生滋生依赖和懒惰心理。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让学生各司其职。在履行自己职责时,学生渐渐会对班主任不再依赖。久而久之,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们要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魏书生曾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率,要养成用大段时间做大事情、用零碎时间做小事情的习惯。”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提高效率的训练,如营造竞争氛围,激发学生获胜心理;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时间计划,让学生学会对时间进行高效利用等等,这些举措都为实现学生独立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深入学习魏书生的思想,并借此来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期望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班级管理风格,使班级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领导权变理论;高职;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62-03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一般采用传统的班主任制度。班主任是肩负多重职能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高校管理者最基层的一个工作岗位,其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一个班级的风格往往就是班主任的风格。

班主任管理风格就是班主任为了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在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方式。一般而言,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常表现出三种管理风格,第一种是专制型的管理风格;第二种是民主型的管理风格;第三种,就是放任自流型的管理方式。对于许多刚刚担任班主任的年轻老师来说,他们非常期望能管理好班级,但不清楚到底采用哪种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由于不同班级学生个性上存在差异,同时学生的成熟度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种固定的管理风格适合所有的班级,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寻找合适的管理风格。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本人当班主任的体会及身边其他实例,运用领导权变理论中的费德勒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情境下,班主任应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同时运用由何塞与布兰查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来探讨班主任该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班干部。

1费德勒模型与班级管理

1.1费德勒权变理论

许多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不仅取决于他的品质、才能,也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如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性质等。事实上,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的有效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有效的领导行为应当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领导权变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不同班主任所面对的不同班级学生的气质类型有所不同,班干部的能力有所差异,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领导权变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班级管理。

费德勒(Frede.Fiedler)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费德勒经过试验,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3个维度: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1)职位权力。这是领导者所处的职位能使群体成员遵从他们指挥的权力,即来自组织职权所赋予的权力。费德勒认为,有清晰和相当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比那些没有此种权力的领导者更易博得下属真诚的追随。(2)任务结构。指下属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的明确性。如果领导的群体要完成的任务是清楚的,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则工作质量比较容易控制,领导也更加有的放矢;反之,工作规定不明确,成员不知道如何去做,领导者就会处于被动地位。(3)领导与成员的关系。指领导得到被领导者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即领导者是否受下属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喜爱的程度越高,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其影响力就越小。

另外,费德勒为了进行他的研究,确定了两大领导风格,其中之一是任务导向风格,即领导者从设法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被认为惯于命令和控制,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是只关心工作的领导者;另一种取向是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获得显赫的职位,被认为对人宽容、体谅,注重人际关系和个人的声望,是以人为主的领导。

费德勒将三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八种群体工作情境,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把领导风格与工作环境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领导有效的领导方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费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在“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境下,将是最有成效的领导者。费德勒将有利的情境定义为特定情境下领导对群体施加影响的程度。换言之,当领导在职位权力不足、任务结构不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紧张时,领导者的处境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将是最有成效的。而在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在职位权力很高、任务结构明确、领导与其成员关系良好时,领导者的处境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任务的领导者也是最有成效的。然而,当情况仅仅是有些不利或有些有利,注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者是最有成效的。

1.2费德勒权变理论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三个环境变数中的“职位权力”对每个班主任都是差不多的,所享有的职位权力较小。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没有直接决定权;对班级学生评奖学金、学校干部、评优评先等一般也只享有推荐权;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除非他触犯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根据制度进行惩罚,班主任也没有其他的权力可以施加压力,所以对大多数班主任来讲,其职位权力都较弱。在“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方面,有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较好,学生碰到困难或挫折会向班主任倾诉,而有些班主任喜欢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在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在高职学生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初,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较为陌生,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喜欢程度较低;到了大一下学期或大二、大三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处于好的状态。在“任务结构”方面,不同班主任所营造的班级气氛有所不同,有些班级组织纪律明确,成员有章可循,学生非常清晰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而有些班级工作规定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另外,大一刚组建班级阶段,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尚未清晰了解,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就比较清楚。所以,不同班主任所在的班级,以及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其任务结构上存在差异。

综合考虑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过程中的三个环境变数,班主任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我们根据班级管理的不同阶段来讨论。

(1)大一新成立班级阶段。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任务结构”为不明确,职位权力又弱,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应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在这个阶段,笔者发现经常在学生早晚自修到教室去监督学生,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做好卫生工作的班主任,其班级考勤、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对较好。

(2)大一第二个学期。到了大一第二个学期,通过不断地接触,不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存在好与坏的差异,而“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两个因素与前一个阶段变化不大,此时有效的领导风格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若“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则适宜采用“以工作为主”的领导风格,即继续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亲自监督学生做好各项事务。如果“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则宜采用“以人为主”的管理风格。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在学生处于一年级阶段,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发现原来觉得很头疼的几个经常逃课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经常沟通以后,他们也不逃课,有事也会事先请假。

(3)大二、大三阶段。到了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已经较为了解,对于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判断,所以此时“任务结构”较为明确。同时,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也已经固定下来,所以“领导和成员关系”可分为好与差两种。而第三个环境因素“职位权力”仍旧为弱。此时,“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好的班主任,应当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领导和成员关系”为差的班主任,应当采用“适中”的管理风格,即兼顾工作和人际关系。对于与学生关系较好的班主任,此阶段会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即针对经常表现不好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替他们隐瞒或说好话。如果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势必会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但不按规则办,又发现没有好的办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此时,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采用“以工作为主”的管理风格才是有效的,所以班主任有效地解决办法就是按章办事。笔者曾经就碰到这种情况。班级里有1位女生经常逃课,找他们沟通过好几次都没有成效。因我所在的学校有规定,学生累积旷课超过10节,将被记警告一次,而这位女生已累积旷课10节。与辅导员达成一致后,最终她被记警告一次。接受警告处分之后,据其他学生反映,这位女生的行为好的很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被使班主任变得很被动。

2应变领导模式理论与班干部管理

班干部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优秀班主任认为: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为此,有效的管理班干部也是非常的重要。

2.1应变领导模式理论

何塞(paulHersey)和布兰查(KennethBlanchard)提出的应变领导模式理论把注意力放在对下属的研究上,认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何塞和布兰查认为,所谓成熟度,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任务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任务成熟度是相对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而言的,若一个人具有无需别人的指点就能完成其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那么他的工作成熟度就是高的;反之则低。心理成熟度则与做事的愿望或动机有关,如果一个人能自觉地去做,而无需外部的激励,就认为他有较高的成熟度;反之则低。何塞和布兰查把成熟度分成四个等级,即不成熟、稍成熟、较成熟、成熟。不成熟指下属缺乏接受和承担任务的能力和愿望,既不能胜任又缺乏自觉。稍成熟是指下属愿意承担任务但缺乏足够的能力,有积极性但没有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较成熟是指下属具有完成领导者所交给任务的能力,但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成熟是指下属能够而且愿意去做领导者要他们做的事。

何塞和布兰查将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分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种。任务行为是指领导者和下属为完成任务而形成的交往形式,关系行为是领导者给下属以帮助和支持的程度。由这两者,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四种领导方式: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1)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指领导者对下属进行分工并具体指点下属应当干什么、如何干、何时干等,它强调直接指挥;(2)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既给下属以一定的指导,又注意保护和鼓励下属的积极性;(3)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参与决策,领导者着重给下属以支持及其内部的协调沟通;(4)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几乎不加指点,由下属自己独立地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何塞和布兰查根据关系行为、任务行为和成熟度,提出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如下表1中所示。根据下属的成熟度和组织所处的环境,何塞和布兰查提出了应变领导模式理论,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要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也要减少对下属的帮助。当下属成熟度为“不成熟”时,领导者要给以明确而细致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采用命令式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稍成熟”时,领导者既要保护好下属的积极性,交给其一定的任务,又要及时加以具体的指点以帮助其较好地完成任务;当下属成熟度处于“较成熟”时,领导者主要是解决其动机问题,可通过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及一定的帮助和鼓励树立下属的信心,因此以采用参与式为佳;当下属成熟度为“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有积极性,因此领导者可采用授权式,只给下属明确目标和工作要求,由下属自我控制和完成。

表1何塞和布兰查因人而异的方法

下级类型下级成熟度领导方式

既不愿做又不会做不成熟命令式(高工作-低关系)

愿做但不会做稍成熟说服式(高工作-高关系)

会做但不愿做较成熟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

会做又愿意做成熟授权式(低工作-低关系)

2.2应用应变领导模式理论管理班干部

在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构成中,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熟度为“不成熟”的相对较少,大多数班干部的成熟度处于“稍成熟”、“较成熟”或“成熟”。高职学生一般在其高中阶段较少担任班干部,所以很多学生刚当上班干部时处于“愿做但不会做”状态,需要班主任采用说服式领导方式,即给学生工作中以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去开展班级活动。

笔者曾经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当时新选上的班长以前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所以刚开始他不知道如何去管理其他同学,被人认为做事很拖拉也不称职。后来,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下,同时指导他该如何在同学中树立权威,如何发挥班长的协调作用,并告知他要多与其他班做得好的班干部接触等等,一个多学期过后,其他学生对他的评价好了很多,他自己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不愿做,即成熟度为“较成熟”,这在“90后”高职学生中的较为常见。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要了解他们不愿意做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原因可能是怕按规章管理其他同学会得罪人,或是认为做这些事情没什么意义。对于这些班干部,应采用参与式的领导方式,即班主任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共同参与班级决策,并告知他做某事重要意义,同时给学生以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笔者曾经在一个班上过课,发现这个班级除了学习委员和团支书,其他班干部都不管事。另外,有几次要求学习委员召集班级各小组组长开会,她都会非常为难地告诉我说已经大二了,自己不想得罪其他同学,要求我自己去通知各小组组长。其实通过其他方面的接触,这个女生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但她所在的班级其他学生都是被动类型,班干部做的越多反而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冷言冷语,而班主任给他们提供的支持和内部沟通协调较少。

在班干部中,也有些学生会做又愿意做,即成熟度为“成熟”状态。遇到这样的班干部,班主任就比较省力。对于这类班干部,班主任可以采用授权式领导方式,即告知他们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并把握一些关键环节,就能管理好班级。

3结语

高职班主任的工作在学生的成长成材过程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使班主任工作做出成效,还需要综合班主任考虑“师生间关系”、“班主任职权大小”、“任务结构的明确性”以及班干部的成熟度等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下,应采用不同的领导风格,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参考文献

[1]海因茨.韦里克(美),马春光,哈罗德.孔茨(美).管理系精要国家化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4

一、制定民主科学的班级制度

1.过程民主。在班级制度的建立中,我们要始终坚信“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这一原则。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建立中来。因为只有学生经过思考,本着规则受益的原则,把自己的思考的一些权利,形成“公权力”,即公共规则。因为学生是规则的制定者,学生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去遵守。从而,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2.内容科学。班级制度的制定必须有科学依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内容可以参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还要有明确的奖惩办法。班规的内容做到了科学合理,简明易行,同时又全面可信,方可达到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制定的班规既有法律依据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必会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班规也会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严格落实制度,加强监督

不遵守规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制度,加强监督。也就是在规则意识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之前,外在的约束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差班,班主任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班主任就是规则的践行者。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先做到。如要求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将成为以身作则的好榜样。班主任可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在我带毕业班时要求全体同学提前一小时到班级上晚自习。起初,不论我是否有晚课,都每天提前一小时到班;没有人值日,也没有人愿意值日,我就亲自拿起拖把、扫把,一个人打扫教室卫生。我发明的用毛巾擦黑板,要求连擦三遍,直到黑板一尘不染,最后还要把毛巾叠成方形被很多班级效仿。慢慢地班级秩序会越来越稳定,继而班干部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班级管理逐渐走向自动化。各小组长、班委各司其职,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事做。对个别问题生要做好跟踪帮扶,对常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实时提醒、强化,头号问题生由班主任亲自监管,其他个别问题生班干部分管,做到预防为主。

三、完善评价制度,奖罚分明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随着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在神州大地上兴起,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逐渐在社会上得到认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线职业者。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在本质上有他的特殊性,如整体生源素质不是太高;部分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容易在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等。所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论文。而班级不但是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更是和谐校园的主阵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找出一套适合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并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来管理班级则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班级管理又恰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如果这些班级管理观念不转变,班级管理方法不更新,那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然而,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班级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一、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特色

许多班级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不能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一味地追求普通大学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制度上,过于强调学生管理的自主性,在制度建设上,围绕着“如何放权”来展开,结果造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过强,而实际上,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班级管理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难以形成较强的向心力。此外,还有部分班级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过于考虑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与大学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制度中赋予班主任的权利过于集中,班级中的班团干部只能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助手。

2、制度内容空泛,不能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许多高职院校的班级只把制度视为形式,至于这个制度能不能起到引导学生和约束学生的作用,它均不予考虑。平时的班级管理只是依靠学生的自觉、班团干部的检查和班主任的直接参与,也就是说,这些班级的管理是依靠“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是一种管理工作的原始状态。这种制度其实只是个样子,谈不到管理作用,也谈不到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3、制度不健全

班级管理制度其实是一个集合了基本制度、班团干部选举、财务制度、班团干部职责、会议制度、活动组织制度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现在的一些班级总是把班级管理制度笼统地归结为简单的几条,缺乏必要的体系建设。这样就为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治”埋下了伏笔。

4、制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

制度的原则性,我们又称为“刚性”原则,是制度强制性的体现。而灵活性,又是制度“柔性”原则,是制度弹性的体现。原则性太强,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性太强,又容易导致制度的架空。科技论文。

二、如何进行班级制度的建设?

17世纪捷克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论述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科技论文。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又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因此,对班级进行管理就成为必然且具有重要意义了,而班级管理无疑是其中的纲领性文件,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班级管理制度之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尊重学生的正常的感情和需要,理解人、信赖人,发挥学生的价值和潜能,使管理活动动对学生起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班级呈现出积极的开放与民主、健康与活动的氛围,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那么,“以人为本”在制度中如何体现呢?首先,制度的制定主体应还原于学生,让他们进行必要的讨论和探讨。班级管理制度就相当于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宪法,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这也是其合法性的体现;其次,班级目标必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是一切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班主任主观地制定班级目标,就会“闭门造车”,难免有缺陷或不切实际,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更有甚者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再次,体现民主。班级制度必须将发扬民主视为班级管理的关键。在班级大事的决策上,不能独断专行,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意愿;最后,班级管理全员参与。班级制度在选举办法的制定、班团干部的任期等问题上应给其他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大家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上来。

2、凸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没有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也没有成熟的辅导员队伍,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去摸索。为此,我们必须紧抓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班级文化的构建。一个集体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班级文化无疑是促进集体向心力的必要措施,而班级制度无疑又是班级文化发展的天然载体;二是班级管理制度要体现高校较高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特点,力争做到“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人,以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培养人,以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约束人”;三是班级管理制度要给学生一个最广泛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力度。

3、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使“刚性”和“柔性”得到完美的结合

“刚性”和“柔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我们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把握两者的尺度,使“刚性”和“柔性”都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人就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就是“刚性”的代名词,制定了就是要执行,执行就需要“刚性”来保证。其实,他只是看到了制度的一个方面。制度本身并不属于“刚性”或“柔性”,在于制定的标准和制度赋予执行者的权利上。班级管理制度应着力考虑制度的弹性系数,在强制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必要的灵活性,力争做到“刚性”和“柔性”的完美结合。

4、充实班级管理制度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我们应该屏弃传统的观念,重视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地构建班级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在班级纪律制度、卫生制度、财务制度、选举制度、职责制度、检查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详尽的规定。这样,班主任、班团干部及学生都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班团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学生都能各尽所能,一个团结、进取的班集体也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切不可东施效颦,应该走富有自身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为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2]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6

因此,班主任大可放手,把空间交给学生,学生的事学生做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学生德育的重要工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呢?

一、转换教师角色,做班级的一员

要想做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角色定位。应把握好一个“度”,这里的“度”实际上是需要明确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定位。我觉得班主任不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对学生指手划脚的人,而应该是一个班级活动的参与者,一个学生的监督者。班主任的教育就好像是一场交易,没有感情的投入就不会有德育、智育成绩的回馈,而这种投入忌讳居高临下的施舍,更忌讳有着某种目的和索取的付出。这场交易唯一的技巧就是爱心与责任,需要我们把自己当成这个班级的一份子。

二、我的班级我做主

在每一年级学生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说我是班主任,但是班级是大家的,班级的事务大家说了算。其实,这一点我是借鉴李镇西老师的做法,或者说是模仿的李镇西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在此之前,与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想我们班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你们是不是真的觉得应该制定班规?这个班规由谁制定?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班级的相应管理规定,而且明确班规不是去惩治谁,而是对大家的一个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这些学生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们心中都如明镜一般,班级中违纪现象也可以基本消除。

三、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我们班级中,没有固定的班干部,都是临时制,而且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们展示自我,影响他人。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都强烈渴望被欣赏、被发现,他们拥有强烈的表现欲。作为老师,我们的确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信心和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培养出一批自强、自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就是要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契机。作为教师,我们的确应该常常反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如何去发现、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如何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获得前进的动力!

四、巧用班级日志,增强荣誉感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7

一、培养骨干

让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班主任的引导和组织下,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让他们自己制定班规班约,让他们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比如每周的班会课,我都事先安排两位班干部准备,所有的班干部轮流主持,这样事前主持人要精心准备,力求做到学生和班主任都满意,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强化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比如,我班的劳动卫生这一块,都是劳动委员和卫生委员安排,他们自己制定班级卫生制度、编排卫生值日表、负责每天的督查以及奖惩措施,他们的工作井井有条,每天教室都保持干净整齐。宣传委员成立班级墙报小组、通讯小组,他们制定了许多激励机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学习委员安排每天的读书任务并落实检查,组织四人的帮教小分队,教室读书角。文娱委员负责班级的活动,组织文体兴趣小组,利用放学时间编排节目。甚至排座位的工作我都交给班干部去做,但必须坚持动与静、好与差的搭配、互补的原则来安排座位。有些学生的表现,老师在和不在完全是两个样,班干部比老师更了解学生,所以我认为有时班干部制定的班规民约比班主任制定的更适合学生。这样既实现了有效管理,又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管理必须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队伍。每学期我班的班干部都是经过报名、演讲、评议、选举四个步骤层层选的,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选班干部,更重要的是通过报名竞选,让学生树立竞争向上的意识,经过这样层层选的班干部,必定会把注意力和智慧都集中到班集体建设中来,为建立良好的班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执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角”。当然,无论做什么事讲求“得法”则事半功倍,中职学生以前基本上都是由班主任指定的、充当可有可无的配角,对于如何做好班级工作往往不甚清楚,因此,培养班干部、教给班干部良好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经常在班委的具体职责、工作该怎么做、如何尽快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如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协调、如何制订工作计划和作督促检查、班委自身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先培训,让他们“上岗”,我在具体的工作中再当好“参谋”。如每学期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就可以把任务交给班委,由班长主持召开班委会,我只列席会议,并以平等的一员谈自己操作这类事情、“走群众路线”的思路,启发他们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活动计划,由班长向全班宣读并征求意见,全班学生共同出谋献策,最后形成具体的活动执行方案。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委的集体作用和责任意识,周末班会课上班干要向全班同学对班级一周情况作小结,我只是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维持他们工作的信心并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通过锻炼,班委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智慧、培养各种技能技巧、提高各种能力,成为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中坚力量。

二、兼顾全体

一个班级是一个大花园,只有百花齐放,才能香飘满园;一个班级是一座星空,只有群星争辉,才能星光灿烂;一个班级是一片大海,只有无数浪花的撞击,才能涌起滔天巨浪。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并参与班级管理,开学初我从六个方面改变了中职生在初中时是班级旁观者、局外人的面貌,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目标让学生“明”。师生共同确定了班级座右铭:用三年改变自己的一生,不要用一生来追悔这三年。班级有班级的目标、宿舍有宿舍的目标、个人有个人的目标、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目标。比如入校参加军训让学生自己讨论确定目标是什么。

2.计划让学生“订”。只有从本班实际需要出发、符合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计划,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蓝图”、行动的指南。因此,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一定要让学生成为主人翁,在班上展开充分讨论,使他们在制订计划中接受教育、发展才能,然后各职能班干把学生的意见集中起来,成为班级计划。

3.形式让学生“选”。让学生自己挑选他们喜闻乐见的管理形式。利用班会和其它集体活动,组织演讲、讨论、辩论、文艺表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干或同学个别交流、互相帮助等。实践证明,这些形式有一定的“感召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如自习时随便说话的现象,一直困扰着班主任,如何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我班采取了上课不随便说话的承诺措施,措施因人而异,平时教育他们懂得诚信是美德,要信守承诺。如果第一次制定的措施不能解决问题,就由其好朋友帮助他,再由班干找其谈话,最后才由班主任出面。尽管形式各异,但最终目的是使强制变为自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约束。

4.问题让学生“析”。无论班主任如何从正面“防范”,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错误和问题,尤其是中职生,这是不足为怪的,关键在于如何及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着力纠正错误。我们组织学生、朋友、班干参加分析,这样,无论是对犯错同学本身,还是参与剖析错误的其他同学,都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例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怎么办?班干部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作弊学生的心理、影响,然后向全班倡议诚信,并利用学生的义气,以小组为单位做出承诺,将学生捆绑在守信的列车上,使学生意识到作弊不仅危害自己,还会给班组抹黑,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考风。

5.效果让学生“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计划实施如何?效果怎样?更重要的是,学生做得如何?这些,是每位班主任应随时了解的,更应让全体学生明了。所以,检查的工作也应由以往的班主任检查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查,使学生体会到在教育活动中实施计划的严肃性、责任感,了解和发现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及时提出矫正偏差的意见,以求计划得到更好的落实,从而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比如负责卫生同学应逐一对值日生值日情况进行检查。

6.总结让学生“做”。大到每学期的班级工作总结,小到每人的周记,都要求学生写,并力求使写总结的过程成为每一个学生对班级、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全面、客观的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要求他们首先肯定每个同学的优点和进步,其次才是指出不足,提出应努力和改进的方面。每周总结评议活动,既锻炼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班级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层层负责,人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营造了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三、巧用荣誉

著名应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班干部的工作激情源于班主任的肯定和鼓励,每逢重大活动时,我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鼓舞士气,渲染情感,使班干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乐于奉献。每届班委会成立后,我都让学生进行就职演说,让他们尽量展示风采,给他们致祝贺和鼓励辞,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责任感。

每次班级工作总结时,我都会对班干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把自己做的一些工作巧妙地嫁接到班干部身上,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深切期望。平时,班干部有困难,我总是热情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我每月召开班干部会议,给他们鼓气加油,使班干部成员对班级工作充满信心和激情,积极主动投入班级工作之中。让学生树立荣誉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将其确立为自己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带班时,我都会有意识地指导班委设立班级档案资料库,各种班级和个人荣誉是一定要记录在案的:哪些同学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哪些同学诚信、拾金不昧,哪些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对于班级评先,有人总怕用滥了就会失去激励作用,但如能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评选不同的项目,多点也未必就无效。在我的班级里,除了评常规的“三好”、“优干”、“积极分子”外,我还要评其它的个人先进:班干最称职的、工作最主动的、劳动最肯干的、遵纪最自觉的、改正错误最坚决的、尊师言行最文明的、要求进步最迫切的、文体活动最热心的、周记最认真的,等等。总之,就是为尽量多的学生找到他可以获得的荣誉,然后将他们的名字郑重地记入班级档案,照片张贴到班上的光荣榜里,让他们经常看见,形成荣誉感和自豪感。实践证明,常怀荣誉感的学生更懂得自省和自制,这能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级日常管理

如今95后已入大学,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聪明、有主见,自我意识、个性比较强,但他们大多人缺乏对家人、同学、老师以及班集体的关心,个人主义较强,集体观念较差,对于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个人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还无法完全处理好,存在亲人难理解、老师难沟通、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没有生活在校园大家庭温暖的感觉等。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管理好班级,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缺乏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知识、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班级则是高校的基础,学生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好坏。班级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一个班的同学是否团结一心,是否全都愿意为班集体争光。虽难大多数同学能够团结到一起积极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同学之间也能互相信任,愿意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发一分光,但也有少数同学的集体感、归属感并不高,导致一个班还是缺乏凝聚力。

(二)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班级制度还存在不规范现象,班级制度中最关键的是考勤制度和奖学金评定细则,考勤制度约制着学生上课出勤率,是老师教学质量的保障。奖学金评定制约着每个班的团结和整个校园的稳定。但仍有个别学校打考勤和奖学金的评定不规范,考勤想打就打,发奖学金是个别管理者决定。造成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奖学金评定细则忽视了班集体自身的特点,失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造成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更差。

(三)不和谐的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

高校班级不和谐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由于有些高校的奖学金发放制度不完善,不是以单科成绩来衡量,而用总分来发放,这样虽难能够激励一部分同学加强学习,但谁都想要奖金,以致竞争力增强,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关注自己的成绩,对于学习以外的事情较少关心,根本不想知道今天班上发生什么?违背了促进每个人发展的学校教育理念。

(四)学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课余,学生应该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各类社团活动,使大学校园生活更加绚丽多姿,但希望往往得不到满足。因此部分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多余的精力,玩游戏、上街购物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加,甚至觉得校园各个团体组织的活动不好玩、不丰富,“与校园外的社会脱节,上当受骗事件增多”,“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学习气氛不浓”,等等。

二、辅导员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在服务中加强班级管理

高校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学生就像小树苗,教师像肥料,辅导员就像自来水,是学生与老师、班级和学校联系的管网,也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和教育者。辅导员在工作中衣着是否整洁,是否热情对待学生,与学生交流时言语是否得当,工作中是否坚持原则,均无形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不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小树苗,还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和品行。同时,应在工作中不断分析、总结、学习,了解什么时间为最佳浇自来水时间,随时了解小树苗的变化,对有落叶或树干生虫的小树苗,及时给予帮助和治疗,让每一颗小树苗不受问题的困扰,健康的成长。辅导员必须要有良好素质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树立威信,才会对班级有号召力。

(二)重视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95后的学生就像新移栽的小树苗,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不愿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因而自顾自的玩。作为辅导员应该随时关注这些小树苗,更应特别关注已生病的小树苗,一边进行心理辅导,一边帮助清除病毒。关爱整片小树林,对排在最前面、长势较好的小树苗(班干部)应积极培养,让班干部学会自己处理班级中的日常事务日常问题,提高能力;同时通过排头兵、班干部、共青团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宣传引导更多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关爱每颗小树苗,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支持每位学生的梦想,时刻提醒他们不骄不躁,遇到困难、受到挫时敢于面对,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成为“关爱社会、遵纪守法、敢担当、责任心强、能创新、会创业”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的建设

一个国家的总统钟爱足球,他的国民也都踢球,受总统和大人的影响该国大部分小孩也喜欢踢足球。可见,好环境、大环境对学生有吸引、有影响。好树林需要好树苗,好树苗需要好土壤,班风好造就好班级,学风好造就优秀人才,班级文化是凝聚班集体的力量,班风、学风的建设须有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1.班风的建设。辅导员应该热爱每位学生,随时随地与所辖班里学生交流、谈心,认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理想,督促检查班级制定的目标。提醒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每个共青团员、班干部及进步学生的作用,经常协助组织班级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加深彼此之间感情,加强团队精神的宣传,强调班集体的重要性,关注问题学生,使每位学生都以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感到自豪,愿意与同学、辅导员、老师共同分享喜怒哀乐,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

2.学风的建设。学风的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辅导员自身素质很重要,只有自己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及政策的要求才能对学生进行辅导、引导和教育;其次,辅导员必须公正严格打考勤,并经常随机抽查学生上课情况,对常常缺课的学生应及时谈心了解情况,分析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课堂学习是尊重老师的劳动,守纪律是人人都必须的,应常不定期召开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或经验告知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或成立学习小组,采用相互帮助、帮扶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较落后的同学,每学期末,还应该及时了解挂科学生的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帮助。

3.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建设关键是指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师环境,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老师的知识丰富、文化水平高,(也就是出厂的肥料质量好,小树苗可吸收好营养。)即可给学生提供知识学习保障。老师的品德好即可给学生做出表率。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还是落实学校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就需要辅导员做学生与老师的桥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动态,关注班中小团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尊重老师,有上进心。

4.加强班级基础管理体制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主要目的是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要系统化管理各班各级依靠基础管理体系,基础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才能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保证班级的安定,学生、老师在校园的生活、教学的稳定。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应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求辅导员在班级的管理中从新生入学开始了解规章制度,学习学生手册、知晓班委会各项条例,从而实现严格自律自我管理,有集体、有组织观念,让条例、制度切实贯彻执行,使班级管理做到有规矩、有条理,处理事务系统化,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知识的不断吸取。

5.建立三位一体联系制度。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最最关键点就是要求辅导员真正做到从内心去关心爱护学生,不论男女、高矮、胖瘦,不论家庭背景、不论学习成绩优良,都不应对他们用有色眼光,更不能有偏见的思想,而应站在公平的角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辅导员不光在学习上教育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在心灵上也要给予辅导、呵护。建立家长――学生――辅导员的“三位一体”的联系机制。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利用班集体的活动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性,促使学生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联系,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通过信息平台将每学期学生在校表现的评语告知家长,同心协力共同教育下一代。

三、结语

文章根据高校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班风、学风和班级制度等现状问题,对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提高师生交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服务中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的建设、加强班级基础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三位一体联系制度的对策建议。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又会有新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只有立足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不断加强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使学生成为可造之才。

参考文献

[1]杨恒.高校辅导员如何进行班级日常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1(6):182-183.

[2]钟璨.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98-99.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高中的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而且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高中班集体建设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校风、学风的建设,影响着学生三年高中学生活的质量高低。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个班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班主任工作的出色与否。下面通过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高中的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长大未成人”是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总体特点。高中生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处于从幼稚的儿童期走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方面,都还未真正成熟。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在思维、情感、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和理解。但相比于成年人,又显得自主意识还不成熟,知识水平还有限,观察分析事象还不够深刻,看待问题往往有所偏颇,易冲动,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传统的强制性管理,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境。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但对他们的行为要给予引导,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最终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也即管是为了不管。

二、树立良好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学生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言语说教人,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人,影响人。也就是说,对学生,班主任要靠言教,更要靠身体力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负责教育教学重任的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其实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呢。他们在心中评价你,在背后议论着你。如果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所以,班主任工作者一定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人师表,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有儒雅的举止和浩然之气,让自己的神韵、风采使学生折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

三、制订管理制度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可见,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之一,压力无处不在,因此,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班级一定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要加大力度学习、执行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来规范每一个学生。可以在班级中找出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树立典型,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一系列制度正式施行前,班主任要手把手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责任到每个人,渐渐地在班级中会形成一种习惯。时间久了,制度不变,要突出重点抓弱点,逐步完善班级的管理。下一步就是确立良好的班风,创建班级特色等工作了。

四、加强班干部的培养

一个班集体里不可缺少班干部,而班干部的培养就成为班主任的又一个新课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干部就像班主任的左右手,不可忽视。在班集体中班干部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班干部会为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并能及时帮助班主任发现和反映班级的学习状况以及学生个人学习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可以说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一双眼睛。而班干部的培养过程又是艰辛而漫长的,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要相信他们具备管理其他同学和办事的能力,同时也不断地帮助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在班务会上为班干部打气,树立班干部威信,同时,也让其他同学监督班干部的一言一行,使班干部通过同学监督完善自己。同时在班内定期开班会,让同学们为班干部的工作提意见,从而拉近同学和班干部、班干部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地。

五、协调教育力量,做好双管双教

教育教学是教师学校集体的工作,因此班主任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协调学校教育力量,紧密联系学生家长,做好“枢纽工作”。在学校中,班主任对各任课教师的工作要给予支持,配合,为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安静,活跃的氛围。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邀请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改进和完善班级管理,做到全员管理。另一方面,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家庭和社会诸方面对他们施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余时间,班主任要重视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总之,班主任管理艺术是一项科学的、精细的管理艺术,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在工作当中不断总结,它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中班主任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多想办法,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善于研究,永于探索,一定会摸索出科学而简捷的教育管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谭琳小,冯小刚.严字当头责任在心——浅谈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J].教育论坛,2012,(26).

[2]陈武林.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的理念创新[J].教学与管理,2008,(1).

如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篇10

一直以来,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班级都作为我们考核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管理机制的落实都需要一定的党团建设。而作为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党团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的意义展开分析,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提出具体的对策。

二、开展高校辅导员加强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1、社会环境需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环境也使得学生的角色有所转变,因学生的个性特点鲜明,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也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2、完善制度的需要

前面说到,一个班级内的党团组织有着明确的分工,包括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以及下设小组,并且这些职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着各自的职责,共同协调促进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总的来说,这些党团组织需要辅导员的统一管理,因此,加强辅导员的党员建设和班级管理不仅是高校管理制度的需要,更是班级中党团组织的基层组织需要。为完善高校的各项制度落实,加强辅导员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有利于班级与院系、院系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最终促进班内制度的完善。

3、班级文化建设需求

作为一个集体,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而任何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班级这样一个集体的协调进行,而班级文化正是这样的行为和环境下形成的,是渗透到班级集体的学习与生活多方面的活动。因此,我们说加强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是建设和班级文化的需求,是促进班级活动有效落实的关键。

三、对高校辅导员加强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树立目标,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的最终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应做好人员的调配、树立班级整体的目标,并对如何提升班级凝聚力提出具体的指导。首先,加强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不仅需要按照时间进行有计划有选择的目标设定,更要在树立目标的同时,给予学生指导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准确落实。其次,在目标落实的过程中,也是辅导员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过程。所以,辅导员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了制定党团建立目标和制度。与此同时,在党团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全过程中,应注重到每一个学生的提升,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自身素质,更能促进良好的班级管理实现,对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起到良好的作用。

2、加强组织活动,提升业务水平

当树立好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目标后,辅导员应积极组织落实目标,要重视起班级集体的概念和力量提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辅导员在组织一个活动时,首先应把握好活动的发展方向,以确定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调研以及一些班级集体问题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锻炼能力、提升水平的机会。不仅如此,辅导员在组织党团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党组织后备力量的培养,对学生的党团活动进行指导的同时,要深入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好其心理动向,以此制定出适应学生特点的班内制度,为更好的管理班级提供条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的党团建设班级管理也要尽量摆脱单一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增加制度的可行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的水平,促进了班级管理深入开展。

3、深入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建设

良好的师生沟通和交流不仅是促进班级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促进党团建设又快又好进行的必要途径。同时,辅导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仅能够使得辅导员自身的水平得到提升,更能促进班级管理高效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起交流和互动机制,进一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互动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团建设和班级管理活动中去。最后,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深入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以此来促进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