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种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2:26

非遗文化种类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分类;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12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分类,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故它是今后的立法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准确的法律分类更便于依法保护,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存在的利益冲突。以下我们试图通过对各种分类的比较考察,以得到适宜于法律保护的分类。

一、现有相关法律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目前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定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法律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分类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分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1]254。

(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的分类

我国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3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第二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作了规定,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这两个官方文件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暂行办法》和《公约》所囊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貌似相同而实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暂行办法》更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把非民间性的这部分排除出去,这种分类更符合我国传统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和急需抢救的实际情况。

《公约》在制定的过程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54而关系到一个国家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就要结合《公约》和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划定并分类。《暂行办法》中充分考虑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但其中不涉及严格法律保护、调整范围问题,只涉及申报的便利性,这在文化学和人类学意义上是适当的,但是在涉及法律保护、利益调整时这种分类显得无能为力。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2011年3月获得通过。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诞生,结束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从大的分类来讲,《暂行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实物(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使实物得以表现和展现的场所即文化空间。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分类,后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形象。此外,后者也更具有包容性和涵盖性。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暂行办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但就其分类来说或从分类的标准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没有实现突破。归根到底,它是将文化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简单应用于法律领域。目前看来,作为行政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宏观上确立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私人之间的利益调整、鼓励民间(或社会)保护等微观方面作用十分有限,这种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分类不当导致的。

二、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分类

与官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不同,学者们还从其他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学术分类。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作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各种口头表述,也包括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戏剧、音乐等表现形式;(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重要的节庆、游戏、运动等仪式;(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包括时空观念、宇宙观等;(5)传统的手工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包括传统的冶炼等传统工艺技术和实践等;(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3]。显然,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界定也是通过对所有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纳并将其进行分类,再进一步抽象、概括的结果,其分类和《暂行办法》中的分类基本对应,只是个别地方表述上略有差异。虽然在分类上它与《暂行办法》并无实质上的不同,但它对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另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下称《手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更加具体和详细,它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6大类,即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等[1]13-17。

《手册》中每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分为两层,第一层为以上所述的16大类,第二层是对第一层的细分,并均设一个“其他”类作为收容类。这种分类办法既能够把现存并且已经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归其下,又能够把每一类中还没有发现的部分通过“其他”的设定囊括进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系统。这种分类具体直观,同时兼顾了外延的周延性。

学者向云驹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书中,作者采取了以文化的载体性特征作为分类原则的“人体文化”的分类法。作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做一种典型的“人体文化”,将其具体形态分为口头文化、体形文化、综合文化、当下的造型文化四大类[3]。这样的分类,能够让我们比较准确地划分范围、确定对象、把握性质。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分类不能简单地应用于法律领域。

三、上述分类的法律分析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手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三种分类都是基于文化学、人类学或社会学上的分类,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分类很清晰,也符合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分类也是造成法律分类问题的渊薮,《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是以上视角分类的再现。要清楚在涉及法律保护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自己分类的原则和标准,这不仅涉及学理的合理性,同时还涉及操作的便利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分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标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分类,符合社会学的某些标准。

在法律上,借用文化学分类或以社会学的标准被归为同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一定具有相同性或类似性。比如,同样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七夕,相比之下,春节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七夕则不同,在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下,没有多少人在意中国的这个“情人节”了。虽属于同一类,但二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会给法律保护带来难处。因此需要在现有《公约》或《暂行办法》规定的和现有分类的基础上,在不遗漏的前提下,从法律的视角和标准对这些对象重新进行分类,由于用一种具体分类标准可能还不能够穷尽所有的保护对象,所以我们可能要以多重具体标准进行分类,尽量穷尽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些分类标准必须遵循“节俭原则”,否则也会给法律保护带来更大的困难,从而违背初衷。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前述六类,如前文所述,它与《暂行办法》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因而其分类依然不是法律上的分类。这种分类表面看来也是具有科学性的,但由于不具有法律性(可操作性、便利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的过程中,当相关主体之间发生利害冲突时,其弊害就显露出来了。从性质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一部行政法,它规定了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国家有关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职责以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保护、保存工作或行为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方面,相对于它的传承和利用,具有一定程度的静态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传承和利用,在传承和利用关系中,传承人和利用人就不单纯是行政管理相对人,而具有复杂性。这些人的传承行为,同一行为可能承载了不同的法律意义。同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很难确定的,或者是很复杂的,进行利益分割时,就很难清楚地划定界限了,这样,冲突的发生就在所难免。显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只有有限的意义,它也无法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规范所有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行为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非遗文化种类篇2

关键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有它的基本特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具有不同的类别,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民间文学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出了社会性、多元性、活态性、民族性、本土性、整体性等多种特征。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价值,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传承价值一直是被人们认可,但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体现了其重要的旅游价值,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欣赏、参与体验进一步了解其文化、历史价值,也可以说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保护方式。

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简介

河北历史上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河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才开始重视的。2002年6月7日,518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省共39项入选。在全国居第四位。6月8日,河北省确定的13类1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公布。河北省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这份名录中得到充实印证。虽然这些不能完全涵盖河北的整个文化遗产,但毫无疑问,在一定范围里它们是河北文化遗产最杰出和最典型的代表,构成了河北独具风味的深厚文化背景。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按地域主体分类遍布全省11个市30多个县区,其地域分布范围较广,但相对分散。按国家划定的表现形式主体分类,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种类丰富,涵盖了全部10个大类。河北省部级和省级的非物质遗产就有230项之多,民间文学类有9项,包括伯夷、叔齐的传说、契丹始祖传说、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孟姜女故事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民间美术类有12项,有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曲阳石雕、无极剪纸、白沟泥塑、八沟石雕工艺等;民间音乐类共34项,有丰宁满族吵子会、涉县寺庙音乐、任丘大鼓等;民间舞蹈类共35项,有昌黎地秧歌、井陉拉花、丰宁蝴蝶舞、曲周龙灯、二贵摔跤等;传统戏剧类共40项,有河北梆子、评剧、唐山皮影戏、定州秧歌戏、冀南皮影戏等;曲艺类共15项,有西河大鼓、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木板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杂技与竞技类共24项,吴桥杂技、邢台梅花拳、杨氏太极拳、沧州武术等;传统手工技工艺类共41项,有著名的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刘伶醉酒酿造技艺、刘美烧鸡手工制作技艺、山庄老酒酿造技艺、直隶官府菜系烹饪技艺等;还有民俗类24项及传统医药类1项。如此之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的旅游开发价值,但是不能泛泛开发,要与某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原则

原真性保护原则。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人文积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文化空间,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定要保持原真性保护原则。有些地方为了大肆开发旅游业,不顾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将其舞台化、不正当的演绎,单纯为了利益或开发而开发,不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的真正价值,失去了其旅游开发的真正意义。

可持续利用原则。目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民族的和地方性的原生态文化环境以及遗产传承人,这样才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利益均衡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单纯是某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这样在开发过程中就会遇到各方利益不均衡的情况。所以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照顾到某些部门的经济利益均衡,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传承人的利益、考虑旅游开发空间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要从全局及长远利益考虑,使所有的参与者及至全民族世代都是受益者。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

1.借助著名旅游景区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此种开发模式主要可以整合对旅游都吸引较小的遗产类型,如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强,单独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较大,因此将其依托著名旅游景区,辅助开发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可以顺便欣赏、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对此类遗产的认识。例如,契丹始祖传说、乾隆民间传说、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清音会等可依托著名的承德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表演;孟姜女传说可依托山海关及长城景区进行开发表演等。

2.借助产业及产业旅游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此种开发模式主要可以整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类遗产。一些企业在生产加工此类遗产时,可以在美术品上附着产品文化简介、粘贴或内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的标签等,如将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做成小型产品或标签样式,在山庄老酒、板城烧锅酒、刘美烧鸡等外面贴上标签或盒内放置标签,小型工艺品等,并可以借助商场、超市等商家进行促销、采用包装内附简介或集标签等活动,通过促销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拓宽公众了解的渠道。还可以开展产业旅游的形式吸引游客观光、体验、学习。

3.借助非遗文粹园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此种开发模式可以整合各种类型的遗产资源。如建立一个非遗文粹园,将全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中,在园中按一定时间进行展示、展演、销售等活动。在园中不仅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如服装、道具等,还可以现场展演技艺,如表演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竞技、传统工艺技艺等精美的技艺,使人们在现场了解其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们共同参与、亲身体验,人们可以亲自娱乐,或亲自参加传统工艺品制作,还可以品尝美味,同时开发单位还可以向人们进行产品销售,有人们亲身参与的宣传应该会收到不错的销售效果。

4.借助媒体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此种开发模式可以整合各种类型的遗产资源。首先,可以借助电视,拍一些纪录片,在省市台进行专题介绍民间传说、民俗、音乐、舞蹈、美术、传统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其历史、现状、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借助电视,编排一些动人的短片,优美动听的歌曲,做一段央视的广告进行播放,效果会大大不同,如现在央视播出的五粮液的广告,配以歌曲、短剧《香醉人间三千年》,使得五粮液广告家喻户晓。其次,可以借助网络,建设专题网站介绍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遗产的图片、简介、视频等资料全部放在网上,便于人们随时在网上查阅、了解、学习。此外,还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连载介绍。

5.借助名人效应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此种开发模式主要适合于商品类遗产。现在许多产品都借助名人效应,无论是日常用品、食品还是家具家电,甚至是药物,只要有名人做广告,产品的知名度就大大提高。如,板城烧锅酒的代言名人是杜雨露,衡水老白干的代言名人是胡军,其他商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扩大知名度,深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当然,在具体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时候,要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准确、适度开发,确保开发的投入与效益的比例关系,也真诚地希望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实现其旅游价值,为人们所熟知。

参考文献:

[1]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J].人文地理,1997(3):20~24.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244-246.

[3]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2):179~184.

[4]http://www.hebfwzwhyc.cn/。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非遗文化种类篇3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的基本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本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为基本视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为主线,在相关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既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档案关系,也是一种派生的社会文化关系。

从宏观上讲,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关系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三个层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前提,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档案工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归宿,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真实记录和历史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变传承的状况。二是档案工作运动与发展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从属于社会档案事业全局,必须遵循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体现档案工作运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技术与思路等,不仅能现实地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真正得到活态存续,更将深层次地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目标的实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日益推进,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二、亟待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几对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首先提出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应有的紧密协作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调查发现,一方面是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中有将档案工作边缘化的倾向,档案工作缺乏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心的正常机制;另一方面是档案工作系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还没有完全纳入档案事业全局,档案行政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业务指导和执法监督。这种局面如果不尽快改变,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要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我国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虽然属于非法定意义上的弹性协调机制,但整体上是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管理原则相适应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牵头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并非决策平台,不能有效地改变事实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存在的条块分割格局,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难以切实调动、工作职责难以具体落实。科学的工作机制应当是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咨询机制与执行机制、督察机制等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协调机制占主导地位、相关机制建立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就要打破部门壁垒,广泛吸纳更多的相关部门(包括档案部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使其在协调机制的整体框架之内较好地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

2、要促进档案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内的相关档案工作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自在状态,单纯服务于遗产项目申报的成分居多,主动为遗产和遗产保护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的意识还比较淡漠。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普遍存在“欲有所为而不知何为”的心理状态,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动因更多的在于责任感的驱使。因此,我们认为在理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制、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平台之后,各级档案行政部门就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相应的行政执法和业务指导机制,促使有关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支持其档案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转化为档案人的自觉意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类的关系

对遴选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管理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也是对项目、项目关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国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代码编制,直接目的在于“统一和规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对普查对象进行规范化记录与收集,并使普查中所获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和实物得到标准化和序列化的登记、存档、保管”。仔细分析该分类表后不难发现,遗产分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对遗产项目的计算机管理和信息检索需要,即项目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但无法满足遗产项目档案和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更何况该分类法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疏漏,特别是对文化空间的忽视。《中国档案分类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档案信息分类,适应的是档案分类检索和分类检索体系建设的需要,虽然在基本类目下各级类目设置赋有较大包容性,但档案“层累制”的编码原则与遗产项目“全数字标识代码”原则之间的突出矛盾,使其无法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检索需要。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积累,建立起既适应遗产分类检索又适应遗产档案信息检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类方法就越显重要。建议有三:

一是以《中国档案分类法》为基础,在“文化”类目(Ga)之下单列“文化遗产”基本类目,再于其下细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次级类目,以适应遗产档案信息的相对集中。

二是建立全宗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实体分类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相对独立的分类整理和排架,科学组织馆藏。这样既可以较好地保留遗产分类信息的完整准确(具体体现于案卷编目环节),又可以集中体现档案信息分布和馆藏结构状况。

三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克服遗产项目分类和遗产档案分类的矛盾,都应该坚持上述“信息集中”和“馆藏独立”原则。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实存在的活性文化现象,并非以单个项目形式孤立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往往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是共生互动的。这也是笔者不赞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整为零、穿插编排进入现有档案分类体系、馆藏和数据库的重要原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与传承人档案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是针对遗产名录而建立起来的、记录和反映项目本身活态承续历程与现状的档案集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是针对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建立起来的、记录和反映其社会文化活动、标识其民族(族群)文化特征的档案集合,二者具有紧密关系。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载体,传承人的存在与延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与传承人档案的关系,关键在于落实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非遗文化种类篇4

关键词:认识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旅游本真

一、引入问题

站在旅游者立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少了相对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那种实体性,但却增加了可交流的互动性;况且,旅游的异地性与遗产的久远性,确保了我们并不因为互动而失去应有的敬畏。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而且可以让认识形成某种模式;如果这种模式与保护目的捆绑起来,必将促使舶来的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一文(下文简称《非物质》),研究内容全面、有体系和充满新意,已显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若干概念之端倪。本文再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前提,讨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问题。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路径

1、既有概念:不明确

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各社区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既有的定义中,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概念外,对内容的描述基本采取列举和圈定范畴的方法。从有关文献中,除不可触摸性外,我们很难再找到相关概念;至于“突出的普遍价值”、“稀缺性”、“本真性”等说法,其适合于包括自然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遗产。概念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2、今后概念:确定逻辑起点、寻找源头、给出认识脉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新概念,但有些概念一经出现将拥有长久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种“今后概念”。“今后概念”如果成立,就要溯本求源,这种研究不同于诸如“黄河源头在哪里”那种老问题的深究,而是为了让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溯本求源研究是一种铺垫性努力。

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17届大会(1972年11月16日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做逻辑起点。其实,逻辑起点并不等于源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文件中将无形文化财单独列类。《非物质》一文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隐喻了逻辑起点,与源头呈分离状;那种分离,既是时间上的分离,也是空间与认定主体的分离。而确定逻辑起点是为了较快地进入研究主领域,也是为了获得起步的动力。

《非物质》一文给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表:1950年、1962年日本与韩国分别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设“非物质遗产”管理部门,1989年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颁布《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2001年首次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又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定办法》)等。这些表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存在着认识过程的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先在的,但对其重要性及性质的认识却是分步呈现脉络的。

3、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

所谓“自然与文化遗产”,站在旅游者立场上并在泛指情况下,一般而言,是先看到高山大川而后才有人文活动的。其实,关于遗产的正规文件是将文化置于自然之前,也就是说,站在遗产保护立场上人们是从文化切入问题的,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随着认识的深入,有了自然遗产、双遗产概念。既便是如此,人们还是格外重视文化遗产,或许是与自然创造相比,人们对祖先的创造有更深刻的崇敬之情。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国家在申报世界遗产时,限报的两个项目中,至少要有一项是自然遗产。

在认识的延伸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由于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才让人们将既有的“文化遗产”再赋予“物质”概念。这种反刍再概念形式也可见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种情形。这表明,先有的概念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时,就先大致圈定一个范围;那种圈定就有直感成分,或者先以具像性的第一直感加上适度理性外延做定位(如“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之处留待后续解决。这种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是十分突出的,先抢救文化遗产,学术性补救往往靠反刍再概念等方式来解决。《非物质》一文给出的分阶段的“世界遗产分类表”显示了这种认识过程。

这种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的认识路径也可见于关于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与现代遗产的认识。遗产概念的逻辑必然是指向历史遗存,这是初始的形式内涵,“突出的普遍价值”被认为是遗产的本质,由此推演出现代遗产概念,扩大遗产的常规所指。正因为“现代遗产”的出现,才可能将此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各种存在反刍定义为“历史(性)遗产”。

4、实在解:遗产传承人、小物(件)性、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名称是intangible,翻译成“不可触摸”、“非物质”或是诸如日韩的“无形(文化财)”等,似乎这类存在都远不如物质实体好把握,但这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的结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日韩也施行了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表演艺术也有各种道具、服装,传统手工艺也必然有作品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一种小物(件)性;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给出了文化空间概念。传承人、小物(件)性与文化空间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化了;由于与人的关联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虽然是后出现的,但目前似乎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受到重视,不能否定,这是人性关怀理念在起作用。

遗产领域内存在着一些看似矛盾的认识,但都能够找到实体或实在解,这一点不同于旅游研究中不同见解导致的争论。这里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一定要有实体或实在解,因为保护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没有实体就不能着手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系列关于遗产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权威性压制了不利于加快保护速度的纯学术争论。

5、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诸多性质,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独有的,哪些又是权变的(并非全体拥有的属性),其实存在着遗产“性质空间”的命题。在惯常环境下,社会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濒危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等),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中又发现了独有性质(不可触摸性),在特定环境下则会发现权变属性(政治性),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代表作时,我们则普遍认为“端午节”被抢注了。

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这样的认识过程,不仅可以使知识体系化,而且那种脉络化过程更有利于发现新的性质。无论是坚持既有性质还是发现新性质,其目的都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并非都要等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日韩先于联合国几十年就提出保护“无形文化财”就是一个例子。

6、混成分类

学术与实用哪个重要,科学发展观回答了这个问题。如同上文讨论的实在解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很多无视学术的瑕疵,混成分类就是一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知识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五项都是强调人的活动特征;而文化空间显然强调的是规模场所,两个不完全一致的视角构成了一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许多性质,这些性质不能用物理指标来度量,各自侧重点又不同,无法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对于只能定性认识的对象,用传统的二分法或三分法显然不如“一事一议”更有利于保护。按照民间的主要特征混成分类法,从保护的角度看,强于简单综合分类和复杂性学术分类;因为前者种类过少而不具体,后者虽然科学但影响社会的认知规模。

研究中,我们习惯于在质上做深入,由宏观走向微观;当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人数有较大规模和居住很集中时,我们的研究视角就从微观走向了宏观。质和量的视角变化,促成了“文化空间”概念的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可以统一,形式上却难以统一;分类只能从形式人手,抓住各类形式特征而不在乎内容重叠,这样的“宁重(叠)勿缺”的做法要比“宁缺勿乱”的做法保护效果要好。

三、本真保护:由原始本真、经诸阶段真实、到唯旅游本真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保护本真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保护的应该是原始本真,基本措施是直接保护本物,内容是建立保护规约、组建保护机构、设立保护基金和实施保护工程等。本真也是莫衷一是的概念,原因在于本物有破损,环境有变化,旅游业有创造,因此就有了什么才是本真的疑问。本真性研究牵制了研究者大量的精力。搞清什么是本真,才可以保护本真。

2、四种本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

旅游研究中关于本真性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种观点:第一是客观主义本真(客体本真),第二是结构主义本真(基于客体的主体搭建),第三是存在主义本真,第四则为后现代主义本真。

第一种本真是常规和基础的认识,持此观点者居多且观点基本一致:对既有的不做改动;第二种观点是宽容的,允许人们有各自的理解和各自有理的行为,旅游经营者可以从中找到支持,但社会不一定理解;第三种观点有些不负责任:存在就是合理的与真实的;第四种是超本真的真实,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四种观点各执一端。《非物质》一文明确地给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本真性的描述:最早状态、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不改变布局和装饰、保护周围环境等。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就是指保护性的本真,否定了先搞清本真然后加以保护的论断。这样的分析表明,性质认识与目的检验须交互进行,常规旅游研究与遗产保护工作有明显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是上述四种观点的综合,由于落在了实在解上,因而并没有产生综合即不知所云的现象。学术观点往往是对某种因素进行放大后得出的,放大后才有特色,有特色才形成观点。学术观点与实际应用还存有差距。

3、唯旅游本真

“唯旅游本真”是本文作者创造的词汇,兼顾了旅游利用的保护、积极的保护等观点。“唯旅游本真”是指唯有旅游创造的有助于保护遗产的情形,简单的例子就是外国人看京剧。有了旅游才有外国人涌人,外国人看京剧并没有改变京剧,却让京剧的影响扩大了,促使我们精心呵护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人看京剧是一种新成存在,是同时关于“京剧”与“外国人”两个既有概念的新成本真,这样的认识有利于京剧的保护。新成即“本”也为“真”,旅游创造了新本真,而且是有助于保护的本真。

非遗文化种类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影响力;网站;链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18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09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然而,在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处于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1]。在国务院和党中央的号召下,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力度,包括科研机构、文化机构、公益组织、志愿团体、企业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方也积极投身其中,他们纷纷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站(简称非遗网站),利用网络普及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全体公众的共同参与,非遗网站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平台,其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认知,能够改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甚至激发其相应的保护行动。因此,非遗网站的网络影响力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递效率、促进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链接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对非遗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及内容建设进行分析,试图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为非遗网站的内容建设与信息传播提出建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站类型

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快速、覆盖范围广泛的特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非遗网站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笔者网络调查发现,我国已经建立了众多的非遗网站,根据网站主办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政府机构类网站,主要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非遗申报工作而建立的宣传网站,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及省、市级非遗网站等。(2)科研机构类网站,主要是学校、科研单位开设的网站,如中国美术学院的皮影数字博物馆、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网等;(3)公益类网站,公益组织、志愿团体自发建立的宣传网站,如56非遗网、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中国非遗薪传网等;(4)媒体类网站,新闻媒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的专题宣传网站,如光明网非遗专题、中国网的中国非遗保护成果网上展厅等;(5)企业类网站,企业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性开发利用而建立的网站,如中国非遗传承网、非物质文化网等;(6)文化机构类网站,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所建立的网站,如成都非遗数字博物馆、嘉兴市非遗名录数据库等;(7)会展类网站,为了博览会、展览会等短期会展宣传而建立的网站,比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网站等。

2.1研究指标的选取

链接分析法是基于网站间链接关系的定量评价方法,网站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能够揭示网站自身信息组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能够反映网站的网络影响力,一个网站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次数越多,说明它在整个网络中的被认可度越高、影响力越大[2]。本文选取网站的网页数、总链接数、内部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网络影响因子、内部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pR值作为非遗网站影响力评价指标,以Google和“站长工具”网站(http:∥/)的pR查询功能作为数据获取工具,检索式如表1。

2.2研究样本选择

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检索,获得各种类型非遗网站72个,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政府类网站,通过两次检索(2013年5月5日和2013年5月16)结果对比排除数据变化较大的网站,结合网站规模、建站时间、内容侧重等因素,最终保留网页数量达到1000以上的网站作为分析样本,如表2,其中ZF、KY、GY、QY、HZ、wH分别代表政府类、科研类、公益类、企业类、会展类、文化类网站,媒体类网站一般是对非遗信息的专题报道,因网页数量较少没有进入研究样本。

非遗文化种类篇6

1.1.1通过协会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认为当今的饮食文化界已经比较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但是中餐要想走向世界还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国烹饪大师、湖南省人大代表许菊云提出了关于高度重视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议案,引起了全国人大和文化部的重视。据了解,非遗保护的对象通常分为若干专项,餐饮属于传统手工艺类。2009年,许菊云再次提出议案,提请有关主管部门重视挖掘和保护饮食类非遗文化体系,并建议在国家非遗名录中开辟饮食类的专项类别。为了保护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企业、传承和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推动饮食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知名饮食企业在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系列活动中设立了中国饮食文化专项展区,一批部级非遗项目和老字号饮食企业参展,并引发了社会关注。随着多项饮食类部级非遗项目的积极申报,将出现更多的饮食类非遗项目,会有更多的老字号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餐饮协会乔杰建议把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料和文字整理成册,并重点研究流传下来的菜谱。中国烹饪协会冯援恩认为除了研究文献,还要多项目、多渠道、多层次保护并发扬中国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设企业文化和培育区域品牌文化[3]。1.1.2政府扶持饮食类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现阶段,国家重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在政策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开发了很多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化类产品。比如郫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抢救和保护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对郫县豆瓣工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档等;保护掌握郫县豆瓣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提供传承条件、选派年轻学徒;支持栽种原料以保证生产需求[4]。

2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2.1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1.1建立博物馆保护模式的必要性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那些依靠口传身授来传承的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绝迹,大量有价值的珍贵实物被逐渐毁弃。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博物馆则可以成为人类保存记忆的重要载体。由于博物馆具备相对完善的保管和展示条件,能够入藏博物馆是较好的保管珍贵文物的方式。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中,博物馆经历了保护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无形文物三个阶段,其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非物质证据即无形文物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应该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将其展示给社会公众,要义不容辞地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担负起责任[5]。2.1.2博物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势博物馆都有征集、保护、整理文物的配套固定程序,同时也具备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应当利用博物馆的这些优势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民俗类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合作、合作办展的形式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展示出来,更好、更专业地做好保护“非遗”的工作[6]。2.1.3博物馆展示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各自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有一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有些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则已经消亡。博物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各种民俗艺术、工艺流程、传承人技艺、民间民俗活动资源通过各种保护和展陈手段记录并展示出来,传之后世。目前已建或在建的一些饮食类博物馆保存和宣传了非遗的历史文化,努力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教育宗旨。由绍兴至味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由保宁醋公司投建的保宁醋博物馆,位于郫县古城镇的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成都川菜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饮食文化活动并重新上演了满汉全席的香港人类饮食博物馆,这些行业博物馆给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让我们回顾历史并体会更多东西。这些饮食类博物馆再现了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人物和场景,各种反映传统文化的照片和资料被制作成文字、图片、图表版面,结合实物被展示出来,再现了饮食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民风,通过博物馆展示这种拾遗补珍、珍藏见证的方式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消亡的遗憾。

2.2通过节庆和传媒宣传展示饮食类非遗文化

现在,各级政府对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比较重视,也会组织饮食类非遗项目通过参加、组织节庆活动和借助传媒宣传来增强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非遗项目积极配合各种节庆活动推广自己的特色产品,如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现场展示宣传了先市酱油的传统酿制技艺,社会反响较好。参加中国农产品展示会、中国商标节、西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也是提升非遗项目社会认知度的好办法。此外,很多非遗项目还借助互联网、传统纸媒、广播电视来宣传自己,2012年在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中就曾播出了“中国四大名醋专场节目”,节目中保宁醋企业介绍了我国传统酿醋工艺和食醋的发展历史,宣传食醋的辨别知识,显著提升了保宁醋的社会认知度。

2.3开发饮食类非遗文化旅游项目

一些非遗项目根据本地域的文化情况,结合旅游资源打造新型文化旅游项目,他们还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来展示独特的加工工艺、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公众认知度。山西老陈醋的东湖醋园开发旅游项目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先市酱油厂与旅行社合作,组织游客免费参观传统酱油酿造作坊和酿制技艺现场。建议进一步研究非遗项目自然、人文和地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进行商标、文化保护,实现相互促进、双重保护,提升非遗的品牌价值。

3鼓励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全社会宝贵的文化财富,它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但随着生存环境逐渐改变,一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优势,文化特性也逐渐消失,还有的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濒临灭绝。只有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现代化转型,使其贴近、适应现代生活,才能将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利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经济目的,也是为了在挖掘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有效地对它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使二者形成良性的循环。开发传统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项目,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也很有教育意义,既能满足游客旅游目的和文化需要,又能提升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游客在游玩、观赏时感受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进程破坏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但这不意味着现代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全对立,而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把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了一起。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饮食类企业的扶持力度,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的运营灵活性和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结语

非遗文化种类篇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而言,其主要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被人类一直继承延续的传统文化形式。从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人文艺术、传统工艺技能等,这些都是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中国的皮影戏、剪纸、捏面人、刺绣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从其内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是前人对历史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看,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历史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继承和延续,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验总结,是一种对历史的继承与延续。

2.动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其他遗产而言,更具有动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非物质状态来存在的,这种非物质状态就决定了其主要以一种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戏曲、艺术表演、民歌等传统艺术,都是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存在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要求

从上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性可以看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点。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因此,就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永久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就决定了其需要不断被继承和发展,才能够使其永久地存留在历史的进程中。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其没有较为固定的存在形式,缺乏一种物质性的依托。这就使得其缺乏延续性的基础,对人的依赖性较强,这也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面临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必须以永久性为基础。

2.动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非物质状态为主要形式,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这种特殊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各种传统文学艺术、技能经验等,具有一种鲜活的状态,传统的记录式方式无法很好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能够鲜活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进行全面继承。

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方式的概述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非物质状态存在,它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展演方式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展示方式,有利于动态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但是,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方式的现状来看,其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现场展演

现场展演是指利用相关人员在观众面前进行现场展示和表演。这种方式极具观赏性,使观众能够直接、真切地欣赏相关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前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多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观赏性是其重要的特性。现场展演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现场的表演和展示,使观众能够直接了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对人员的依赖性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使得其只能依靠传承人的传承而存在。因此,现场展演的方式对传承人的依赖性较大,无法进行无限循环展演。

(二)图文展示

图文展示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公众进行展示,以达到传播的目的。采用这种展演方式,能够永久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存、记录,使得观众能够随时根据需要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图片、文字的形式能够更为详细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描述,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摆脱人的因素。但是,这种展演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状态决定了其具有动态性,但是图文形式缺乏动态性,在传承其精神内涵上缺乏有效性。

三、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方式的措施

(一)加强数字动漫技术的投入力度

数字动漫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数字动漫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应用程度不高,使得数字动漫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较弱。因此,国家应该加强数字动漫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力度,并对相关技术进行研发升级,积极加强3D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拥有先进科技的支持,提升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二)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明发展进程遗留的财富,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种具有极强技术性的工作,科技的手段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数字动漫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依然有其局限性。因此,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力量,在应用数字动漫技术的同时,加强其他科学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并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术体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具有有效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拓展

(一)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文化财富,是对历史生活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当前,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因此,政府应该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使其深刻地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之中。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主要依托相关的博物馆、文化宫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专门的展览馆,而且展演期也极不固定。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非物|文化遗产的具体状况,建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使民众可以随时参观学习,从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

五、结论

非遗文化种类篇8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动因及策略引申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甘孜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浅析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参与少数民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浅谈西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初探大连高校在本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依法保护、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权利主体辨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构建论保护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中的作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制度创新多元主体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李荣启.论保护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9(4):194.

[5]宋妙玲.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图书馆学刊,2008(1):32.

[6]王雨桑.“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试验项目成果报告[J].艺术科技,2005(3):43.

[7]周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基层社区[J].民族艺术,2004(2):21.

[8]熊成师.影视艺术与文化研究[J].研究,2003(4):97.

非遗文化种类篇9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hasgraduallybecomeanewformofculturaltourism.thispapermainlycollectsthedatafrom2015to2006,usesUCinetsoftwaretoanalyzethedevelopmentstatus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inthepasttenyears.theanalysisfindsthat,theresearchemphasis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ismainly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andtourism,thestudiesonthedevelopmentmodel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and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areless.Basedonthis,thepaperputsforwardthesuggestionontheprotectionand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mode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ourism.

关键词:非遗;保护;开发模式;原真性

Keywords: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model;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24-03

0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遗公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学术界开始了对非遗各方面的研究。非遗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遗的理论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利用。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利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十年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众多学者对非遗旅游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检索项进行主题检索,以2006年到2015年为时间节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硕论文共482篇。

1.2研究方法

文章选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提取词频高于5的20个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

通过图1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连线较密集,即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旅游价值、原真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传承上。

2非遗旅游的研究内容

2.1非遗保护与旅游研究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非遗原真性的保护问题是众多学者最关注的方面。马育倩、左晓丽[1]认为非遗和旅游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发展旅游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并且提出了“前台―后台”的发展模式,既要不断创新非遗的舞台表演形式,又要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徐茜[2]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提出了火把节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具体策略,突出了旅游专业人员、原住民与当地政府在火把节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作用。雷蓉、胡北明[3]从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了非遗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对非遗保护的作用,他提出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提供保护资金、为其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为其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同时还可以提升遗产旅游地的品牌与价值。顾金孚、王显成[4]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提出要科学规划非遗,合理分区,分类保护。适度引进高科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赵悦、石美玉[5]通过分析非遗的价值和多种保护途径,提出了对非遗的保护性开发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以解决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华春霞、贾鸿雁[6]从旅游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个方面论述了非遗开发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旅游开发对非遗的保护意义。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开发措施。邓小燕运用了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既注重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又强调旅游主体即旅游者的自身的体验。通过建构非遗原真性模型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指出理解原真性的概念要从动态和互动的角度出发,理解其是动态的复杂过程[7]。通过构建非遗原真性模型来分析非遗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关系可以直观的为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方法。贾鸿雁[8]指出要实现非遗旅游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建立行政机制、经济机制、规划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法制机制共同组成的保障机制来实现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到高新技术对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作用。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和破坏。

2.2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进行非遗的开发,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总体来说,非遗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静态开发模式,即静态的展示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活态开发模式,即包括大型舞台剧、生态博物馆、民俗村、文化村、情景体验等反方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纪念品、工艺品等形式来凸显非遗的特色;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将非遗的类型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开发,通过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点来吸引旅游者。此外,阚如良[9]等提出了主题村落再造的开发模式,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主要通过活化传承的方式,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并采取集聚开发的手段形成生态文化博物村落,为传统的手工技艺类的非遗旅游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雷蓉、胡北明[10]根据我国非遗的分类将其分为六大类,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提出了各自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非遗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为其他非遗的开发也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意义。

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初具模型,可以为各种非遗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借鉴各种开发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非遗的原真性保护和活化传承,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3非遗旅游评价研究

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评价包括适宜性评价、价值评价、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肖刚等[11]指出非遗的旅游价值包括文化、审美、教育、科考、经济和历史价值。尹华光[12]等通过调查问卷提出了非遗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旅游产品开发、遗产本身价值、遗产承载力共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为非遗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顾金孚、王显成对非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遗产旅游开发价值、遗产生态敏感度[13]等5个指标构建了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等级分类。

2.4非遗旅游多主体的研究

随着对非遗旅游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对非遗旅游进行研究。

虞阳、戴其文[14]从游客的角度来分析桂林非遗旅游开发的重点。通过对旅游对桂林非遗旅游和旅游产品的偏好,发现旅游者对传统音乐类非遗很感兴趣,其次是传统舞蹈类。并且得出了旅游者最喜欢的非遗旅游产品是主题公园的结论;游客基本上认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对以上几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这些理论分析为桂林非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积极地指导意义。

王红宝、谷立霞[15]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了非遗的旅游开发问题。文中突出了非遗的原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构建了旅游体验与非遗旅游开发的关系模型,强调非遗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以旅游体验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作者提出了基于旅游体验的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更加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且要深入挖掘非遗的活态性。

周丽洁、易伟新[16]从消费者响应的角度来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消费者响应实质上是指消费者对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反映效果,及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共鸣,使旅游者达到满意的体验效果。消费者响应重在强调旅游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效果。作者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响应的措施,即挖掘非遗的活态性,保护原真性,增加体验性,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非遗的教育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性。作者从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因素入手,为提高旅游者体验满意度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邓小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社区参与的非遗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的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依托的旅游方式,“社区+旅游”是社区旅游的基本特征[17]。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可以凸显传承主题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下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朱晗、赵荣[18]运用Rmp理论以济南市为例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做出了研究。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非遗的旅游开发资源(R)、旅游开发市场(m)以及旅游开发产品(p)的分析,得出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措施。

秦美玉[19]从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入手,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分写了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对非遗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分析法对问卷中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缘条件差异导致火把节遗产发源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对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保护性开发关系、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不同主体和不同角度以及运用新理论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研究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以期促进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从消费者响应、旅游体验、社区参与、旅游者感知、旅游体验、旅游者、传承人等多个利益主体等多角度研究非遗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论

3.1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关系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旅游开发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途径,有针对性地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增强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为非遗提供发展空间,促进非遗的传承。非遗保护的重点是要保留非遗的原真性。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使非遗处于原生态环境,需要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3.2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多样化

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多种非遗综合开发,一类是按照非遗的分类进行个体开发。如表1、表2。

3.3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学者从多个主体角度研究非遗旅游。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非遗旅游开发的价值与应用。如表3。

3.4非遗旅游价值评价是基础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非遗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否具备旅游价值是决定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非遗价值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决定非遗旅游价值的关键。

4建议

①我国非遗的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在开发非遗旅游之前,要先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非遗旅游价值的评估,不能盲目地开发非遗。②非遗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政府或企业在开发非遗旅游时,要注重参考各利益相关者的建议与意见。尤其是传承人和旅游者的意见,一个涉及到非遗的传承,一个涉及到非遗旅游项目的顺利开展。③非遗的开发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在开发非遗旅游时可以参考相关成功的案例,但是同时也要注意求同存异,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创新开发模式。社区参与是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模式,要注重对民俗村和原始村落的开发与保护。④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尽量恢复非遗的原生态环境,通过非遗旅游的开发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共赢。非遗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非遗能否进行旅游开发,需要非遗旅游价值的评估。非遗的旅游开发已经具备成型的开发模式,保护与开发形成良性互动,创新非遗的保护形式,同时促进非遗的旅游开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传承,同时要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传承人在非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育倩,左晓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以石家庄市为例[J].综合论坛,2014(7):247-248.

[2]徐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欲旅游开发――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5(3):187-190.

[3]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130-134.

[4]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98):208-211.

[5]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分析[J].旅游学刊,2013(9):84-93.

[6]华春霞,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59-161.

[7]邓小燕.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0(2):90-95.

[8]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9-122.

[9]阚如良.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6):109-111.

[10]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07):211-216.

[11]肖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107-111.

[12]尹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01-106.

[13]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793-795.

[14]虞阳,戴其文.基于游客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旅游资源,2015:472-476.

[15]王红宝,谷立霞.基于旅游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85).

[16]周丽洁,易伟新.消费者响应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J].求索,2013(12):123-125.

[17]邓小艳.文化传承视野下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2012(1):180-184.

非遗文化种类篇10

引言

文化遗产中有实物性质的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各类文化遗产如果加以保护,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载体不全、传承者逐渐减少等现象,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这对于我国的文化延续、历史发展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新时期,必须要注重加强各种遗产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大机遇,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快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而且通过媒体平台的引导,使得人们能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能为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促使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得到拓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集合,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理念不明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对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要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新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理念要进行创新。当前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理念、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工作受到影响。

2.信息化水平不高。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各种非物质文化?z产档案数据进行处理,档案不规范、档案丢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3.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开展工作,但是当前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在档案工作中还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使得各种档案资源不够统一,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出现较多质量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管理开发策略

1.广泛收集,摸清底细,形成名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对各种档案进行收集整理是基础性工作环节,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时候,必须要广泛收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普查的方式,对具有档案价值的实物、文献、音像资料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摸清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情况,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形成相关名录,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同时,在普查的过程中还能发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例如一些语言类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通过传承者进行文化传承,在民间普查过程中可以找到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述者、传承人、表演者,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开发,挖掘出更多有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普查、收集工作十分复杂,而且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要长期坚持,在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更不能漫无目的地盲目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历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任务进行设计,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整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工作逐渐深入,再调整方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水平。例如可以针对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综合调查与收集,也可以针对某一类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档案收集,针对某种习俗、某类传人的档案资源进行收集,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收集过程中的常见方式。

2.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建立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保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数字化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防止文化遗产丢失,则必须要加强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资料的保存,借助信息技术,扩充数据库容量,并且在各个地区加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数据库的完善,对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及时更新,确保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能够得以保存,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网络的传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避免其因传承人死亡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失传,提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2.2搭建虚拟博物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更是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发挥出文化教育、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应该要加强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展示,借助信息化加护可以构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动漫技术、音视频技术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文字信息,虚拟博物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示更为生动、形象,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外宣传、展演,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例如当前有的地区已经加强对虚拟博物馆的应用,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人们只需要通过操作电脑就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详尽内容,并且可以配合音频、视频解说,各种影像资料的融合可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更加详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类文化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认知,用现代化管理意识对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模式进行规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产生的档案资源越来越多,为了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要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形式进行规范,统一档案的格式,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类档案进行分类利用。第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与其他的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学教育价值等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能真正发挥作用,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