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速成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6:03

演讲速成技巧篇1

管理者表达的历练,首先是要了解管理者语言的特点,任何知识都是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其次是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表达历炼的过程中,重点是对几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把握。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片语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辱国”等等都彰显了身为管理者拥有卓越表达力的重要性。没有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就不可能进行出色的管理。

本课程为管理者介绍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表达力训练方法,并详细讲解具体场景的表达技巧,构建起个人的语言魅力,使学员掌握到卓越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出口成章的演讲与表达艺术!

课程目标:

克服当众表达的紧张胆怯心理,培养当众表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提高运用口语自由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掌握在不同商务场合当众表达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冲破人际沟通的心理障碍,掌握和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掌握各种形式演讲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吸引力和逻辑性,达到敢讲、会讲、讲得好。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经理

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表达能力的企业管理者

希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表达力的社会人士

有意提高公众演讲水平的人士

课程精髓:

演讲表达的内容:人们通常认为,管理者良好的表达力是由于出众的表达,其实,卓越表达力的真正来源是之前的内容编排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演讲表达的方式: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优秀的内容需要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才能取得完美的呈现效果

演讲表达的呈现技巧:每个商务和职业场合都是管理者表演的舞台,如何将思想和内容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以取得最佳沟通效果,需要管理者掌握不同背景下的表达技巧

培训内容(标准课时14学时):

第一模块:管理者职业演讲表达力概述

主题导入——管理者的演讲与表达能力

1、职业表达力与大众表达的区别

2、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表达能力

3、演练与点评:演讲表达能力测试

4、职业表达力的训练方法和方向

5、管理者表达有哪些特点

第二模块:演讲表达的基本呈现技巧

1、一分钟主题演练——发现问题,找到目标

2、演讲表达的经典结构——导入、主体、收结

3、3分钟主题分享——建立结构

4、如何进行压力转换?

5、开场结尾8大问题

6、7种导入快速破冰

7、7种收结引发行动

8、演讲者站坐走姿规范

9、演讲语言运用技法5种

10、演讲表情运用技法6种

11、如何在演讲时表达自如?

12、如何运用眼神传递信息?

13、如何运用手势加强演讲效果?

14、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情理升华?

15、如何让点评切中肯綮、精彩纷呈?

16、如何选择自己的演讲风格?

17、3分钟mini演讲演练

第三模块:演讲表达过程中的现场掌控技巧

1、“破冰”的作用与方式、方法、技巧

2、“互动”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及功效

3、“点评”的要领与技巧

4、“控场”的要领与技巧

5、“应变”的要领与技巧

6、演讲时的提问技巧

7、演讲时的应答技巧

8、如何提高现场掌控能力

9、3分钟mini呈现演练

第四模块:演讲内容与资料的编排制作技巧

1、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载体

2、演讲稿的准备方法与技巧

3、即兴演讲的准备技巧

4、报告资料的准备方法

5、ppt的制作技巧

6、需领导披阅的资料编排技巧

7、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五模块:管理者即兴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1、需要管理者即兴演讲的场景

2、即兴演讲不“即兴”

3、模拟演练与点评:特定场景的即兴表达训练

4、即兴演讲需要掌握的8大要点

5、即兴演讲的效果升华——完美深刻印象的形成

第六模块:专业演讲表达能力提升

1、管理者演讲表达的要素

表达时的态度

改进演讲的措辞

注重演讲的台风与个性

2、管理者不同场合表达的设计

主持会议、致颁奖或领奖辞

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

设法在高潮中结束

3、动人的谈吐:精英人物的标志之一

演讲速成技巧篇2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演讲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94-03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主要开设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来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这种技能课的教学理念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却存在诸多弊病[1]。高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的问题尤为突出,口语课普遍缺乏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基本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机械操练上,也就是说,只是重视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没有重视所表达内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大多数学生在陈述观点或说服他人时缺乏有效推理、合理运用论据、组织论据、分析和支撑论点的能力。这既是课程内容定位上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口语教学理念上的守旧。要实现口语表达的速度、准度、深度、力度,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语课的补充和延伸,而是以实战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它强调语言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信心培养等。

一、演讲课历史的沉淀与启发

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以听众为对象,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发表讲话,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感,进行宣传鼓动的语言交际沟通行为。演讲有赖于一定的天分,更有赖于后天的习得。历史上的雄辩之才,无不经历严格的语言课堂训练。早在古希腊时,苏格拉底等人的弟子就以“雄辩术”作为其必修内容。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从15世纪起便开设了相关课程。美国大学的言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哈佛大学创立之时。但在20世纪前,美国只有极少数大学成立了独立的言语系,言语教学主要由英语语言和文学系承担。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越来越意识到言语教学的重要性,主张成立独立的言语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4年,演讲教师协会成立。独立出来的言语系大多命名为“公共演讲系”,1920年以后统一更名为“言语系”,60年代更名为“言语传播系”。如今公共演讲已成为美国大学里最普遍的交际基础课,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此课设为必修课。

英语演讲课在我国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课程,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英语语言学和文学课等课程的程度,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不是太多。其实,在国外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问题早在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课程的必要性,而是课程的发展性,如: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视野等,要让课程显示出对于演讲能力提升的作用力。

二、演讲课教材的审视与建设――基于《英语口语教程》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关演讲与口才的图书比较多,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少,即便是用做教材的,也都重墨于演讲的艺术表达形式(包括语音、语调、肢体形态等),或者如何塑造一个演说家。这样的定位偏高偏窄,造成教材太专业化、太格式化,内容陈旧,辐射角度小,且缺少灵活性。于是,很多高校采用了Stephene.Lucas编写的《演讲的艺术》[2]。这本教材编排虽然很好,但它主要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语言难度和选材内容都不太适合中国学生。那么,推出一套适合于中国学生的教材就显得特别关键。

《英语口语教程》(上、下册)是笔者主持编写的教材。基于对主流口语教材的对比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和理解,教材明确地把口语课分成两大块:“基本技能训练(上)”和“演讲与辩论(下)”。“基本技能训练”侧重交际功能训练,从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激情和习惯,逐步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连贯表达。“演讲与辩论”就是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的专门化训练,比如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法庭模拟等,让学生熟悉一般英语辩论的规则和技巧,增强批判性倾听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辨析能力[3]。在编写过程中吸纳与采用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强调输入与输出相结合。Krashen在其“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学习者要习得第二语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借助语言环境,大量输入略高于自身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最佳的语言输入有以下4个特征,即可理解性、趣味性/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输入量[4]。输入方式包括阅读材料输入、视听材料输入、篇章背诵输入、教师课堂知识输入等。Swain对于“输入假设”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必须有可理解性的输出,只有创造机会充分使用所学的语言,才有可能锻炼学习者的流利度和语法的准确度[5]。课堂输出活动包括模仿表演、看图说话、故事复述、故事创作、角色演绎、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立体的综合化建构,实现英语说、读、写、视、听、辩能力培养的空间一体化,是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三、演讲课的教学原则与手段

英语演讲课有2个要素:一个是教师的“教”,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演讲的相关知识,诸如演讲技巧、演讲稿写作、演讲审美及演讲心理等;另一个是学生的“练”,演讲课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利用现实的生活元素,自主地、系统地、探究地进行演讲演练,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课上应“精讲多练”,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和各种教学手段,营造宽松型、学生友好型的课堂氛围,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交互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分配“教”与“练”的比例,精心设计和组织演讲场景,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模仿、操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观摩成功演讲范例

英语演讲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的最快捷的途径是观摩。通过观摩,学生对英语演讲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可以让学生观看英美国家名人演讲的精彩片段,让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大师们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观摩之初,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关注演讲者的语音语调;用心观察,注意演讲者的一举一动,如姿态、肢体语言、服饰等。随着观察的深入,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并适当对演讲个案进行简单的点评,讲解其中相关的演讲技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成功演讲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选择CCtV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的录像给学生们观摩。实践证明,演讲课程之初多观看英语演讲成功的范例、演讲比赛的录像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羞涩、树立信心,是演讲学习初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模仿成功演讲

观摩一定量的成功演讲范例后便可引导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首先是形态模仿。鼓励学生模仿演讲者的“形态”,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与演讲者有一模一样的身势语,因为文化差异,有些身势语在中国不一定能得到认同,如过多的耸肩和扬眉等。要根据演讲内容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其可以与原演讲者的动作有差异,但基调和情绪必须是一致的,不能把演讲做成盛气凌人的训诫或哗众取宠的煽情。其次是声音模仿。要求学生模仿演讲者的用声技巧,如气息强弱的处理、换气、断句、停顿等。语音的模仿是关键,元音要尽量发得饱满,结尾的辅音要轻发,还有注意吞音和连读现象等。语调也不可忽视,要求学生在演讲节奏、句子升降调、轻重音等方面尽量靠近演讲者。最后是文本模仿。演讲文本模仿亦如书法临帖,很讲究“循规蹈矩”,一般而言,尊承古人的法帖是最优的选择,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师可从经典范本中挑选出精华部分,如精彩的开头、有力的说理、美妙的修辞等供学生模仿写作自己的演讲稿。

3.演讲技巧训练

观摩和模仿是演讲的初始阶段,之后就进入阶段性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阶段,如怎样审题、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组织材料进行主体内容的逻辑说理、怎样做到演讲文字的准确与生动等。讲授完相关技巧后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教师可以给出题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收集相关材料、拟出提纲、整理材料、写出讲稿。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修改演讲文本,要求学生把观摩到的演讲技巧和课堂学到的演讲知识充分运用其中。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挑选学生进行演讲实战,演讲完毕后,先由同学点评,然后老师做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大多能在众人面前开口演讲,而且是言之有物的、逻辑性较强的演讲。

4.课堂英语演讲比赛

当演讲的基本技巧都进行了介绍和训练之后,学生对演讲技巧运用得比较娴熟,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接下来要锻炼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表达能力。可将命题演讲和即席演讲结合起来训练。教师可提供一些演讲题目让学生抽签(题目应该随着课时的推进由易到难),抽到签后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做出一个3分钟左右的演讲。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由组员打分,评出最佳演讲。然后各组的优胜者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逐。分组比赛的好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进行打分的好处在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评判演讲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5.课堂英语辩论赛

英语辩论赛更能锻炼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氛围里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快速反应的能力,更具挑战性。在大量命题演讲、即席演讲训练之后,可组织一些班级辩论赛。教师拟定一个贴近生活、有时代色彩又富有争议的题目,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做好充分准备。课上进行辩论,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赛制和程序,正反、反方分别设一、二、三辩及自由发言人,由教师充当主席。辩论演讲更具对抗性,是即席演讲的更高层次,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有效手段,一般可一个月举行一次。

6.演讲拍摄及分析

每次上课先让两名学生在全班面前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各3分钟,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下次课上播放上次拍摄下的学生演讲录像,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利用相关的反馈表向演讲人提出具体的反馈意见。运用和分析学生自己的演讲视频资料可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演讲学生看到自己的形象和表现,可以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观看演讲视频的其他同学就可以比较、分析出他人演讲的优劣,以扬长避短。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环节和手段,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快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定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水平、文化修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将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玉.“读议写”课程改革―――以美国历史与文化教学实践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118-120.

[2]Lucas,Stephene.theartofpublicSpeaking[m].newYork:RandomHouse,1986.

[3]陈惠.英语口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演讲速成技巧篇3

【关键词】:口译理解公式公众演讲技巧交替传译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6-02

1.引言

口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即时准确地用口头表达出来。[1]由此看来,表达是口译的必要步骤也是最终结果,同时又是衡量口译质量的依据。译语表达要迅速,交替传译通常要在发言人话音刚落时即开始翻译,停顿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秒钟,否则会影响现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这实际上对译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交传译员在表达时不仅要保持思维敏捷,同时也要在表达的过程中保持发音清晰,音量、语速适中,面对观众要沉着冷静落落大方,并与之保持目光交流,并且要根据讲话人的语气、措辞和风格等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演讲时需要掌握的必要技巧有着共通之处。

显而易见,对于口译受训者来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公众演讲技能十分重要,因为要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只有双语能力而没有经过系统的技能训练是很难成为合格的译员的。所以在口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公众演讲的技巧训练能辅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发言人的讲话信息,从而进一步快速、准确、得体地完成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表达。本文试从DanielGile的口译理解公式着手,探析公众演讲技巧在交替传译中应用的必要性。

2.从口译理解公式谈公众演讲和交传的共通性

在口译中,理解源语是口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此,口译界世界知名教授丹尼•吉尔博士提出了C=KL+eLK+a的口译理解公式。其中,C代表Comprehension(理解),KL代表KnowledgeoftheLanguage(语言知识),eLK代表extralinguisticLanguage(语外知识),a代表analysis(分析)。[2]这个公式诠释了理解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它是语言知识、语外知识和分析这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要快速准确地理解源语信息,译员首先需要很好地掌握源语的语言知识和语外知识。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知识以及语域、衔接、连贯等语篇知识。语外知识指的是语言之外的知识体系,既包括广义上的百科知识,也包括狭义上的情境知识和专题知识。[3]另外,口译分析也是贯穿口译理解始终的关键,它为译员准确理解和顺畅表达提供了保障。分析包括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话语和跨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它既作用于理解阶段以帮助译员获得讲话人所传递的信息,又作用于表达阶段以使译员将信息用听众所能接受的目的语表达出来。在口译中,译员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充分理解发言人要表达的本意,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词汇、语域、语气和语体,将其译成目的语,以此完成口译任务。

同样,公众演讲也要求演讲者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把握良好的韵律与节奏,强调语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利度,同时也要做到准确达意,措辞恰当,内容完整。再者,掌握公众演讲的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以外的知识的积累。演讲者的讲话内容要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就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达到这些要求仅凭有语言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公众演讲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日常生活和周遭事物的关注了解。而这恰恰又是与口译中要求译员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百科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不谋而合的。另外,不论是公众演讲者还是交传译员都必须拥有的语外素质就是要有出众的记忆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在不可能有机会借阅工具书的情况下凭记忆准确详尽地进行表达,包括所需的大量词汇、成语、典故等等;另一方面能够承受来自现场的压力,面对听众不怯场、不心慌,不会因情绪紧张而影响发挥,乱了阵脚。谈到分析,公众演讲跟口译一样,在结合语言内和语言外知识的同时,需要快速、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根据听众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整,在有限的时间内妥善处理随时出现的突况。

3.公众演讲技巧在交传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的共通性,在交替传译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公众演讲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并逐步应该发展成为当今口译教学的一个环节,赢得对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度。因此,口译课堂应该提倡将公众演讲的技巧与口译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第一,负责口译教学的老师应让学生在口译上让学生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和总结,公众演讲的这一技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口译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原语信息的预测能力。第二,通过在公众演讲中作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有利于学生衍生到口译当中,做好译前的背景资料储备工作和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工作。第三,由于交替传译和公众演讲都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口头表达方式,因此,在语外知识方面,可以把公众演讲中对讲话者身势语以及眼神的交流应用到交传中来,应提醒学生在口译过程中举止、表情和手势等因素的把握,使他们在受训过程中使自己的口译表达更加传神,更加得体,从而达到和观众更为良好的交流效果。第四,把在公众演讲当中对语言组织的训练要求应用到交传中,使译员在瞬时做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措辞,何种句式以及何种结构,在语言层次上做到清晰明了,自然流畅。

此外,由于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都是即时即兴的口头表达,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成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因此,公众演讲中角色扮演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不仅迅速地消化课堂上所掌握的技巧,同时也训练了自己如何在众人面前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并应对各种临场情况的处理能力。这一训练环节在交传中的应用能够帮助译员塑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临场口译中敏捷的思辨能力和社交场合适应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讲演技巧的训练能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个积极动态的环境,对学生在语言和语外知识上的培养和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4.结语

丹尼•吉尔博士的口译理解公式带给了我们在口译教学上新的启示:良好的公众口译技巧训练是交传训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译员的语言素质,语言的组织和构架能力,各种语外因素的把握和关注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对现场的临时应变能力都直接决定着口译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必须要意识到在口译课堂的内外加强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训练,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译综合能力以及他们的自信心。相信在口译课程技巧的优化改革下,口译教学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高素质口译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Gile,Daniel.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m].amserdamand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5.

[2]Gile,Daniel.issuesin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intoConferenceinterpreting[a].inDimitrovaandHylyenstam(eds.)LanguageprocessingandSimultaneousinterpreting:interdisciplinaryperspectives[C].amserdamand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2000.

[3]雷天放,陈菁(主编).口译教程(第一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演讲速成技巧篇4

关键词:英语演讲竞赛演讲技巧幽默

中图分类号:G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29-01

公共英语演讲不仅仅只是一种交流的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将英语语言和演讲技巧相结合。如今,英语演讲不再追求塑造一种严肃的氛围,而是追求能够与听众之间能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对于选手的演讲技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本文从英语演讲幽默技巧的作用、准则、形式三方面对幽默这种演讲技巧进行阐述与总结。

1幽默在英语演讲中的作用

在演讲中,良好的幽默技巧绝对可以成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恰当地运用幽默技巧,可以迅速的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带动听众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以幽默的小例子作为观点的论据,既言简意赅,又富含深意,能够为演讲增色不少。特别是在有时限的英语演讲竞赛中。

2使用幽默的准则

2.1切合主题、易于表达

演讲中所使用的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演讲的主题所服务的,偏离了主题的幽默,只会让听众备感迷茫,因此,在选择幽默的素材时,一定要确定幽默与主题之间联系是否紧密,并且对素材进行适当改写,使得自己想要突出的主题更加明晰,增加演讲的可听性与带入性。

2.2通俗易懂,新鲜地道

演讲就是为了让听众能够理解演讲者所想要表达的,并且能够附和演讲者的观点,选择幽默素材时,自然要以此准则进行选择。过于生涩难懂的幽默固然内涵深刻,可是却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尤其是在英语演讲中,对词汇的选择也要有所考虑,过多的非必要高级词汇的使用,很可能大部分听众并不能听懂,更不要说引起共鸣了。适当的对所选幽默素材进行改编,用常见词汇来表达其含义,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做英语演讲,不仅仅只是用英语来进行演讲,不是对演讲稿进行翻译在说出来而已。而是要'thinkinamericanway',因此要对英美文化有一定了解,要懂得在英美文化里的“笑点”在于哪里,才能让演讲变得幽默而地道。

虽然在演讲中使用幽默是一种相当实用的技巧,但是我们在决定是否使用幽默前,还是应该问一问自己:我能简洁明了的把这个幽默的精髓讲出来吗?这个幽默切合我的演讲目的吗?我的听众都能听懂吗?这个幽默新鲜吗?

3演讲中幽默的形式

演讲中的幽默不仅仅只使用在举例上,更可以使用于演讲者的表情和语音语调上。但各种形式的幽默技巧的使用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观众迅速的融入演讲并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听众们不一定会开怀大笑,也不一定会会心一笑,但是听众至少会意识到演讲者在试图表达一个观点,这样,幽默的效果就达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在于幽默的恰当性和生动性了。

3.1举例的幽默

举例的幽默精髓在于贴切。如何将幽默与论点联系起来呢?类推法就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方法。类推法通过举例另一件事,展现它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这种联系是创造的核心,可以确保幽默运用得当。有个通货监理官在关于调控工具如何用于提升健全的银行系统的演讲中运用了这样一个幽默:“我的一个朋友在20世纪80年代的上半期强烈渴望有一部汽车电话,最终,他说服自己那并不奢侈,而是一个必需品,因此他买了一部。在买到电话的那一天,他从车上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然后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再见过他。最后,我在大街上看到他,他好像很沮丧的样子,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是汽车电话的事。“怎么了?”我问道,“你所做的任何事都比不上你想要那部电话。”他回答说:“是的,但是每次它一响我就要去修车厂,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调控如同电话一样是工具,既可以有效使用,也可能误用。演讲者利用电话预调控的相通点,将幽默与论点紧密的联系起来。

3.2表情的幽默

表情的幽默的精髓在于用面部表情将情感与观点最鲜明、最恰当的显示出来,演讲者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变化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搭建起演讲者与听众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善于用表情的幽默来丰富演讲内容的人。有人在回忆罗斯福演讲时说20分钟的时间里,罗斯福先生的脸上表现出诧异、好奇,故作吃惊、真正的兴趣、焦虑、同情、幽默、尊严和无比的魅力,但是他几乎没有说出什么东西。分析罗斯福的演讲的专家认为,他的演讲往往更注重面部表情,有时说得很少,他的表情已经传达了更多的准确的有效地信息。

3.3语音语调的幽默

语音语调的幽默精髓在于发声时的情感。在一个teD演讲中,一位经济学家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各国不同态度时,模仿了两个不同的女人就财务管理方法吵架的情形,他以尖细而挑剔的语调模仿态度激进的女人的说话声音,以憨厚而坚持的语调模仿态度保守的女人的说话声音,不时穿插自己的原声,使得演讲一下生动起来,让听众在了解了双方不同的心理活动后,能够跟随着演讲者的思维,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分析问题,最终演讲获得了满堂喝彩。将情感带入语音语调中,才能使幽默的内容变得绘声绘色,才能更清楚的体现出演讲者的观点与态度,才能使幽默的效果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刘宗粤.演讲的非语言沟通:面部表情[J].应用心理学,1990.03.

[2]teD演讲2012年精选集[m].

[3]陆剑非.巧用幽默增强演讲效果[J].硅谷,2008.12.

演讲速成技巧篇5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传递信息;技巧沟通

公共演讲出现超过三千年了,人们使用公共演讲交流政治和社会问题。公共演讲最初出现在古希腊,但是演讲一些技巧是复制和修改罗马人的。作为公开演讲的一项重要技巧,演讲术在希腊和罗马而偶尔被人研究。希腊演说家多数自说其话而非作为代表。出色的公开演讲能力能帮助公民在法庭、政治活动或社交生活方面取得成功。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利用公开演讲来为自己辩护。后来,拉丁式演讲于20世纪初面世,它着重于各种人文学科的综合教育,还有对智慧和幽默、对唤起听众的情绪以及对旁枝末节的利用。现代公开演讲从他们中逐渐发展出来。现在,公开演讲用途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公开演讲的开发和研究予以重视。

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的语音语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熟练的使用和控制的自己的声音、音调、停顿、节奏,和各种语音修辞格,如头韵、谐音、谐调和押韵的使用。实际上公开演讲没有一个规定的速度。一般来说,在演讲者为主题预热或表达快乐、恐惧、愤怒或惊讶等情绪时,语速会加快。而讨论一个想法或表达悲伤或厌恶的感觉时,语速会变慢。有时演讲者可以通过语速变慢来帮助观众了解自己的想法。

材料的准备是公共演讲的前提。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想说什么,然后搜集其各个方面的材料并且有秩序的放在一起。一个好的演讲资料可以让你的听众很快被你的演讲所吸引。有一个好的材料也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有信心的演讲者。

在准备材料时,我们应该注重单词的使用。在词汇方面有四个特点:

首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的公共演讲和我们的日常对话或广告众的选词是不一样的,公共演讲选词时会经常选用长词(单词超过六个字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一些很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因为使用它们方便我们互相交流和表达自己,我们只需使用那些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就可以了。而公共演讲中,演讲者不仅要使自己被理解,还要选择了正式的词汇。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选用名词来替换动词。这是因为名词短语要比动词短语更正式,而我们做英语公共演讲的大多数场合也是正式的。

第二,我们在演讲时应避免非正式的单词和词组,如俚语、行话等。俚语是指非正式的口语句子,它是用在非正式的场合的一种非正式的语言。使用它会让听众觉得你是非常不礼貌的,表明你是一个粗鲁的人,没有人想听这样一个人的演讲。这种语言也表明演讲者不拘礼节,这是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的。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想收集一些英语俚语和谚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但请注意不要在正式场合使用它们。

第三,至于代词而言,我们频繁使用的代词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和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你们,你们的,而很少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的,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这是因为当演讲者谈到自己的观点时,会通常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尤其是我们(we,us)。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就像演讲者在与观众直接对话,观众会很容易被吸引,他们会很享受演讲者的演讲。当演讲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使用复数形式,我们,会更容易被接受,这可以显示出演讲者站在与观众相同的角度和立场,观众会觉得他们直接很亲密,所以很容易赢得观众的支持。当你在公共演讲中谈论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一些规矩时,听众可能会觉得你的演讲很厌烦而不去重视,但是如果我们借谈论一些发生在我们或观众身边的人,事来表达就会使演讲生动有趣,每个人也都可以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没人想听说教,我们要让观众感到舒适和有趣,而且最好指出听众和我们之间的直接关系,让观众更熟悉我们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演讲。观众的反应是一场成功的公共演讲的关键。一个好的演讲者总是知道他的听众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材料适合他们,要让演讲者和观众都成为演讲的一部分。一个精彩的演讲就像一座沟通演讲者与观众的桥梁。

公众演讲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和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别人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它是一个很好表达自己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公共演讲可以显示出说话者与他人交流及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责任和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演讲是我们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演讲速成技巧篇6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三、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例如:句子“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扩展后可以是这样的:

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需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困难,有曲折,也有风险,没有超人的勇气是进行不下去的。同大自然的斗争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凶恶难料,有险阻、有困难,因而也就有流血、有牺牲。例如,外空探险,可能有去无回;海底探秘,可能葬身鱼腹;开山放炮、地下采煤、高空作业、科学实验、机械操作等,无不带有一定的危险,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没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根本做不好的。更何况改革开放,难免会泥沙俱下,造成某些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国内外邪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像徐洪刚那样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英勇献身。所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向四化进军的征程中,不是不需要革命英雄主义,不是不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急需;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演讲速成技巧篇7

关键词:轮音;松弛;传统;审美

中图分类号:j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91-02c

扬琴自明代后期传入我国,很快被中华民族悠久的东方文化和音乐风格所同化,与西方扬琴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一件极具浓郁中国特色的弹拨乐器。

项祖华先生曾用十六字诀来形容扬琴的演奏技艺的审美特征:“左右全能,点线有致,曲直兼济、纵横交织”,这种演奏技艺的发展趋势使扬琴从最初说唱音乐的伴奏乐器逐渐形成拥有众多流派的独奏乐器。在这过程中扬琴轮音的产生和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轮音,又称轮竹,在广东琴家丘鹤俦的扬琴著作《琴学新篇》中称为“密打”,民间又称滚竹、轮打、滚轮等,就是两手用琴竹在一个音或多个音上交替快速地弹奏出均匀而密集的持续音。轮音在扬琴演奏艺术中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动作,更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乐曲的情感变化,塑造音乐形象,从而加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一、扬琴轮音技巧的发展

中国的音乐以线为美,而扬琴作为弹拨乐器,和琵琶、古筝等乐器一样,具有点状发音的特点,要想将单音连成一串而类似拉弦乐器的长音效果,琵琶用轮指或滚奏,扬琴则用轮音这一技巧来弥补这一不足。在这基础上,民族音乐家、器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不断开辟轮音技巧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丰富了扬琴的轮音,为轮音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局面,更加细致的丰富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和渲染力,使扬琴演奏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在中国,促使扬琴轮音技巧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莫过于扬琴琴竹的改革。中国以竹为材料的琴竹比外国以木为材料的琴槌更具弹性和韧性,演奏者由此可以减少手臂的动作幅度,加快击弦频率,从而更方便产生轮音的连贯效果。

二、轮音技巧的技术分析

在演奏过程中,松弛是轮音精髓所在,在演奏过程中应做到松而不懈。击弦时,放松的状态可以使演奏者充分利用琴竹头作用于琴弦时的弹性,产生干净、清脆的音响效果。并且,轮音的时值都较长,为保证轮音的平稳和力度,就必须做到演奏的放松。松弛的状态也为扬琴轮音的密度和均匀奠定了基础。轮音是点组成线的过程,频率是越快越好,密集的点更能产生流畅的线,使观众更好的欣赏旋律的线条美。而轮音点的均匀使产生的旋律线条更加平滑、圆润,音乐更加和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轮音作为扬琴最基础的技巧,练习也是永无止境的。应保证每天都进行轮音的练习,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使自己的演奏技术日臻完善,音乐表现力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轮音技巧的分类及艺术效果

(一)双轮的演奏方法及艺术效果

双轮是扬琴轮音演奏中运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手法,也是扬琴最基础的练习。双轮是以左右手交替、并持续弹奏产生密集而均匀的音。它的技术要领是要求指腕结合,腕子在下压击弦的同时手指轻抬竹尾使琴竹的运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惯性运动。在迅速交替期间不要有停顿的痕迹,要保持音色的一致协调。

(二)单轮的演奏方法及艺术效果

单轮是运用一只琴竹连续快速的在同一音高、同一时值内尽可能击奏出密集而均匀的轮音。随着外国复调织体传入我国并广泛使用,为增强表现多声织体,丰富扬琴表现力,单轮的发明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我们就可以解放一只手,去同时配奏复调、和声的多声织体,使音乐显得更为立体、生动,使扬琴进入到多旋律化、多层次化的“立体”式领域。单轮在演奏技法上要求以手腕的运动为主,手指为辅,在手臂松弛的前提下,利用琴竹本身的弹性上下小幅度内运动。

(三)其他轮音演奏方法及艺术效果

1、弹轮

也称“颤竹”或“滚竹”,是中国扬琴体系所特有的一种演奏技巧。弹轮充分运用琴竹的弹性,用大指下压琴竹柄,中指和无名指上顶竹柄,由此产生的杠杆作用是琴竹头发生连续自然的颤动触碰琴弦而发出一串密集的音。弹轮多用于轻快跳跃或情感热烈的曲调中,起到烘托

气氛的作用。

2、定数轮音

定数轮作为训练不定数轮音的基础,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中也有运用。演奏时,在某个音位或某两个音位上,左右竹快速奏出密集均匀的能够技术的轮音。定数轮音的节奏型富有颗粒性,它的运用会使旋律更加清新,使乐曲的地方风格色彩更加鲜明。如在黄河作品《黄土情》中就运用了八连弹为观众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旋律线条。

3、琶音轮和反键轮

琶音轮就是利用琶音这一艺术效果在轮音前加上短促的小琶音,使乐曲具有流水般连贯丰富的效果。在演奏时要琶音接轮竹要自然、流畅,尤其是要突出其旋律线条。

反键轮就是用扬琴反竹进行单双轮音的演奏,它多用于扬琴高音声部,突出明亮的旋律效果。

四、扬琴轮音产生的“线性音乐思维”在乐曲中的地位

任何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它们赖以生存的具体文化环境。纵观我国传统艺术,国画艺术讲究文笔的线条美,传统建筑讲究翘檐回廊。因而,国人对于音乐的“线性思维”正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其文化的长期熏染下逐渐形成的审美尺度与标准的内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主张“余音绕梁,韵味隽永”,强调“忌直贵曲,以曲为美”。如果设想没有轮音的扬琴世界,我们的音乐又该是怎样的无味。轮音的广泛使用给扬琴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扬琴的演奏具有了连绵不断、类似拉弦或吹奏乐器的悠长效果,富于歌唱性,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它所演奏出的“线性音乐”更是扬琴中国化的基础。

现代扬琴音乐快速多元化的发展,轮音强、弱、疏、密的不同组合,使其产生的“线性旋律”越来越丰富,赋予不同乐曲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韵味。如:强奏的轮音或密轮饱满浑厚,多适用于威武雄壮、气势恢弘的乐曲或情感激昂的乐曲高潮处;而弱奏的轮音细腻委婉,连绵不断,适用于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悠长的旋律。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根据乐曲的情绪适当的选择轮音的强弱疏密,以表达乐曲起伏变化的旋律线,并把旋律线处理的柔和自然,以引起听众心中的共鸣。

双轮的松弛有度,单轮的纵横交错,琶音轮的动静结合……丰富的轮音技巧不单单赋予了扬琴更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中国民族乐器注入了更为丰富的音响色彩。

因此,在总结扬琴发展的同时,我们应继续发扬借鉴与创造的精神,在保持扬琴固有特色的同时,不断借鉴民族姐妹乐器和西方音乐文化,大胆创新扬琴的演奏技巧,进而丰富扬琴艺术表现力,让中国扬琴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项祖华.扬琴演奏艺术探微[j].北京:人民音乐,1984,(11).

[2]卜颖颖.扬琴轮音技巧的训练[j].山东:齐鲁艺苑,2002,(1).

[3]刘乘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演讲速成技巧篇8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不同民族有风格别样的舞蹈,而每种舞蹈的技巧也千差万别。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舞蹈中的技巧不但是各民族舞蹈中艺术风格的表达,也是各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技巧特点上追求审美风格的完美表现。民间舞蹈的技巧与舞蹈风格是紧密相连难以拆分的。换言之,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不单单包含简单的动作技巧,表演者还要对它进行风格化、艺术化、情感化的加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很多独具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例如鼓、棒、筷子、扇子、背鼓、热巴鼓、辫鼓、盅碗等都能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还有一些风格性很强的旋转动作,例如跪转、空转、夏克转、平转,一些讲求迅速多姿而后戛然而止,还有一些讲究优雅平稳。这些都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化技巧的集中体现。

艺术化技巧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衍生物,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化技巧的功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由情感宣泄逐步发展到了表现人物心理特征、塑造完美的舞台形象、营造美好的舞台意境等等。

情感化技巧紧密结合着情感的宣泄和气氛的烘托,是舞者心底激情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舞者没有投入情感,那么即使有再精湛的技巧也不能把把舞蹈跳出光彩,只会越显苍白。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技巧的分类

1、徒手技巧

徒手技巧就是不借助其他道道具,只凭肢体进行表演的舞蹈技巧。徒手技巧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中被广泛运用,例如东北大秧歌中的踢、蹲、跳等,安徽花鼓中的燕子三抄水、倒爬城、豚跳等,蒙古族和藏族舞蹈中的单腿跨转、平转、躺身蹦子、旁腿转等,都是徒手技巧的集中体现。

2、道具技巧

道具舞蹈技巧是中国民间舞蹈中十分常见的。如踩高跷,表演者踩在高跷上做一些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热巴舞中的顶鼓旋转、扭腰打点、缠头击鼓等。东北大秧歌中最有韵味的手巾花技巧,立挂、顶挂、小出手、大出手等。盘子舞中表演者双手各持小碟一个,指夹手筷,附和着音乐,打、舞、转三个动作同时进行。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道具的舞蹈技巧多种多样,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

3、各民族自己的技巧

(1)汉族。在传统文化中,汉族的各种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在重大节日中表演,带有祭祀、朝圣意义的舞蹈形式很多。例如过年时、举办庙会时、祭祖时。表演者会在表演中姿态万千、精彩纷呈,以赢得大家的赞许。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正是在这种竞争中不断的精益求精、创新发展的。几种典型的汉族舞蹈主要有安徽花鼓灯、湖南花鼓、山东鼓子秧歌、广东英歌、安塞腰鼓、辽南高跷、东北大秧歌等等。

安徽花鼓中盘鼓部分最具特色,它分为三部分: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技巧表演,将兰花放在鼓架子腰部或是肩部摆成各式各样的姿态。中盘鼓是将兰花放在鼓架子手上、腿上及腰部的双人表演。地盘鼓是单人表演,例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豚跳等等。不同的表演者在技巧展示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表演者们总是在变化多端的技巧中展现出众的才华。

山东鼓子秧歌自古以来就有着文、武场之分,其中武场就是彰显鼓、棒、伞等舞技的部分,表演者在跑动时身低步大、落脚即生根、蹬脚即扬尘,步伐坚实有力,跳跃时则会突出显示干拔、上窜。想要体现鼓子秧歌中淳朴刚劲、稳健潇洒的风格就必须要非常熟练的掌握各种舞蹈技巧。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这两个地方距离河北的杂技之乡吴桥和武术之乡沧县都不远,融汇了不同表演风格的山东鼓子秧歌展现出了崭新的生命力。

(2)朝鲜族。象帽舞和长鼓舞为朝鲜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其具有非凡的艺术性。

象帽舞表演者的头上带着特别的帽子,帽子上方有一束可以旋转的长缨,舞动时摆动头部,长缨就会在身侧和头顶飞舞旋转,长缨的长度是根据表演者表演技巧的高低而定的,表演者边跳跃前进边击打小鼓,而头顶上的长缨也在不断的旋转,正有向前冲锋的气势。

长鼓舞的表演者则以女性居多,也有少部分男子表演。表演者要身挎杖鼓,左手敲击低音部鼓面,右手持有竹键敲击高音部鼓面。高高低低各种音色的鼓声,各式各样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者进入高潮状态会连续性旋转,技艺高超的表演者会转几十圈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3)蒙古族。蒙古舞中不乏技艺性强的舞蹈,如盅碗舞、筷子舞、太平鼓舞。太平鼓舞通常在重大庆典节日中由妇女来表演,分为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握一带穗木棍,边敲边舞,表演者的动作一般会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大多数是以腰部为轴心,进行一系列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跳转等动作技巧夹杂期间。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可同时将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缠绕回旋,稍带竞技色彩。盅碗鼓也大多由女子表演,动作柔和舒展,在进入高潮状态时,多做出板腰、旋腰等动作,具有精湛技艺的表演者还会头顶燃灯。筷子舞通常由男子表演,大多数都只是在喜庆的场合表演。表演者在原地单手或是双手握住一把筷子,任由腿部韧性屈伸,身体摇摆不定,快速抖动双肩,双臂松弛顺畅的用筷子击打身体各个部位,表演者不时地蹲跳打脚,从慢到快,最终在高潮迭起的快速表演中收尾。

演讲速成技巧篇9

一、钢琴的演奏技巧与乐感之间的联系

技巧与乐感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之间很难说缺少哪一部分乐曲的演奏还会成功。乐曲的表现和情感的流露是通过扎实的演奏技巧来体现的,只有技巧足够成熟,才可以更好地培养乐感,进而形成自己对乐曲独特的见解和理解,演奏出自己真实情感的乐章。

(一)正确地将乐曲进行划分是乐感培养和表现的首要因素

其实,所谓的将乐曲进行划分,就好比我们人类平时的呼吸一样,总需要有一个停顿和喘息的时间。一首很长的乐曲我们不可能没有停顿的演奏下来,每一小节与每一小节之间都有着相应时间的停顿,几个音符之间也要有恰好的停息,这些停顿在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的。所以能够很好的将乐曲进行划分和停顿,对于乐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在音乐的演奏当中,划分的标准也就是停顿的瞬间和我们语文当中的标点符号是有异曲同工的,不同的符号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和演奏要求。所以我们大多情况下从乐曲的分句上就不难看出来演奏者的情感和意图。例如当一小节当中出现了连音符号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这就要求在演奏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流畅、柔美、连续的感觉;而断奏符号通常是要让我们表现出一种有力、刚强的情感。所以不同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能力。

(二)速度和节奏要力求准确,才可以更好地保障乐感的培养

我们说乐曲的划分和停顿是乐感培养的基础和首要因素,那么节奏和速度的掌握在乐感培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对于一首乐曲而言,演奏者将它诠释不同,或许我们欣赏者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无论是哪种音乐,掌握了它的节奏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节奏较快的音乐,我们必须在演奏的速度上进行提升,这就会给欣赏者带来一种欢快或者是比较高亢的感觉。而一些节奏非常舒缓的音乐,我们在演奏的时候,速度必然会慢下来,这就会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比较柔情的感觉。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非常严格的要求学生,甚至过于死板,他们明确的要求学生按照定下来的拍子和节奏来进行演奏,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也并不完全是正确的。我们依照乐谱的拍子进行教学和练习是没有错的,但是好的音乐往往都是融入了演奏者自己的情感和自身对于乐曲独特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对一些拍子的节奏进行改变,以便更符合自己对乐曲的诠释和理解。

实际上节奏的训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最为普遍和容易的。举一个最为恰当的例子,在原始社会,那些原始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音乐,什么叫做节奏,更没有乐器供他们演奏和使用,但是他们却可以不断的敲击石头或者是拍手打出节拍,进而跳起舞来,这实际上就是节奏。所以可见节奏在乐曲当中的重要性,也在乐感的形成和培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力求不拘一格,这也是形成乐感的重要条件

我们都知道,每一首乐曲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含义,同样的一首曲子,可能不同的人来演奏,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形成不拘一格的演奏方式,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乐曲进行独特的诠释和表现。

另外我们还要清楚地看到,不同的乐曲在创作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例如肖邦的音乐,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是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代表祖国人民的一些心声和体现。他的乐曲创作的背景就是当时波兰的社会环境,所以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色彩。我们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就必须充分对这一创作环境进行了解,进而更好的带着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乐曲的演奏当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内涵。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学一定要融入这种思想,让他们能够将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领悟融入到学习和练习当中,从而更好地进行乐曲的演奏和表现。

二、这两者在钢琴教学当中的应用和思路分析

在钢琴的教学当中,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演奏技巧和形成独特的乐感。所以笔者就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二者在钢琴教学当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一些初学者或者是年龄较小、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钢琴的演奏技巧对于他们而言更为重要一些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例如:音阶、琶音、和弦、跳音、指法等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基本能力不断的扎实和巩固,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并且教师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要有着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主要目标就定位成基础的指法练习,让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正确的指法并且进行弹奏。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些技巧音练习,也被我们称为装饰音。例如颤音、震音等等,都是演奏过程当中非常有必要的技巧。还可以在指法的学习当中多学一些不常用的指法,例如轮指,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演奏水平。

并且在演奏技巧方面,我们除了要教授学生最基础的演奏技巧外,还要不断为他们灌输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例如音乐史和其他乐器的练习等等,以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而对于乐感的培养,我们也要足够重视。一般而言,乐感是每个人天生都具备的,只是一些人的乐感比较强,对音乐的领悟比较高,而一些人的乐感相对较弱,对于音乐的理解较为吃力。但是不管是哪类人,他们都具备最基本乐感,所以乐感通过后天的培养还是可以发生很大的改变。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自己进行演奏,还可以定期的为学生播放一些钢琴曲,让学生闭上双眼去感受,理解乐曲的内涵和意义,进而获得自己与众不同的领悟,产生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演讲速成技巧篇10

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与学生读者之间的交流主要靠语言交流。图书馆流通工作中与读者面对面沟通过程,决定读者对工作者以及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语言沟通交流有“四要素―语言、语调、表情、手势。在图书馆工作者与学生读者面对面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对他说什么,而是你对他怎样说!你讲话时对学生读者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事实!读者很重视事实―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但更在意你在表达这种事实时的方式。所以学生对图书馆工作质量的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语调、表情、手势运用适宜,能给工作者与读者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心情。在图书馆流通工作过程中,语言的交流决定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印象和质量评价起着重要的决定。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语言服务技巧

在世界商业洽谈中,经过世界上很权威的客户服务研究机构的研究,在沟通领域中,语言只占7%。也就是说,在你和客户沟通时,语言的重要性只占7%,而另外的93%是表达时的语调、表情和手势。通常表述内容的时候很简单,一般的人想说一番话,把它背下来,就可以说出来。但是运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语调,配合什么样的手势去说,这却是一个技巧。因此,很多成功的演说家并不仅仅是他演讲的内容精采,很重要的是通过语调、手势、面部表情的配合来获取一种煽动性。要记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往往比内容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在服务行业中,语言交流的技巧更为重要。

(一)正确掌握语调中语速、音量、音调的运用

人讲话的声音,就像乐器弹奏的音乐。而语调就象音乐的声调,听你的语调,读者就可以知道你的心情,以及你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声调不对,读者就不会欣赏你的音乐。对语调有一个很具体的描述,应该是乐观、温和、舒服、通情达理、有克制、清楚、直接、自然。这是正确的图书馆流通工作服务的语气。

语速,说话的速度会在读者的大脑中形成对你的另外一种第一印象。语速过快,读者会觉得你不耐烦,不在意;语速过慢,读者会觉得你漫不经心。说话的速度会在读者的大脑当中形成另外一?n第一印象,除了外表,在张嘴以后,你说话的语速会形成第二印象。那么,在图书流通服务工作中什么样的语速表达是适合的?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还是不快不慢?图书流通工作中服务人员的语速是针对读者而言的。人说话语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就慢,有些人说话的语速天生就快,像蹦豆一样。正确的语速控制方法是针对不同读者调整语速,并与读者保持一致。有时是在非正常情况下,语速慢一点可以使读者的情绪得到稳定,这是特殊情况下语速的应用。

音调,如果音乐家用同样的音调来演奏所有的乐曲,那肯定是很平淡。讲话时也一样,音调要有起伏才可以去吸引你的读者,通过音调的起伏去表现关注的态度。比如说“真的很抱歉,你要的书籍暂时找不到了”,“真的”语气要加重,这种加重会表现出一种关注。图书馆流通服务人员在处理各种读者服务问题的时候,在和读者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的时候,需要善于应用音调的起伏来表达自己对读者关注的程度。希望关注哪一点,你就在那一块把音调提升起来。但是音调还是要以平稳为基础,不要歇斯底里,不能有意识去加强。

(二)语言服务技巧

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语言服务是以提供语言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用语言服务具体表达技巧,下面以一个案例来说明语言具体的表达技巧。在图书流通服务的语言表达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语言,这一点非常关键。图书流通服务语言中不应有负面语言,什么是负面语言?比如说,我不知道、在那里,自己找、自己看、拿过来等,这些都叫负面语言。那么,当你向读者说出一些负面语言的时候,读者就感到你不能想帮助他或者觉得你不情愿帮助他。在读者服务的语言中,没有“我不知道”?首先,在读者服务的语言中没有“在那里,自己看”。当你说“自己看”的时候,读者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你所能给予的事情上,他会集中在“自己看”,读者会马上意识到图书馆工作者都是坐着没事干,学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太差而且书刊又旧量又少。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我现在有点事,你先自己看,等会我过去。这样就避开了跟读者说自己看。实际上你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气、表情,会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技巧,不要因一句话,毁掉学生读者对图书流通服务的你甚至对学校图书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