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十篇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十篇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8:44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1

关键词: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64-01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和小学生过渡之间,如何让幼儿和小学生的角色有效的转换,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班幼儿家长很关心的问题,结合我多年从事幼儿和小学教育的经验,对大班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出一些建议。

一、定位――家长困惑的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桥

任何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什么、干什么,都是十分关注的。所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不时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回家不知道留了什么小任务?为什么孩子画画马马虎虎?为什么晚上完成任务总是要催?……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些都是因为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家长们明白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这就使家长的困惑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起了桥。同时家长和老师都明确了培养目的,那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育――亲子教育活动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行

1、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点来源于家长集中困惑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困惑的问题很多,我们保留有共性的问题作为亲子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解决绝大多数家长的困惑。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每次在家学习姿势很不好,家长怎么提醒效果都不好,我们结合这些共性的问题确定了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比如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加减法运算活动等,每个内容指向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

2、家长明确亲子教育活动中学习习惯目标的指向

在设计亲子教育活动方案的时候,教师都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设计,尤其是在设计观察表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观察的指标,分别列出项目,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家长有目的地去观察。

3、家长成为幼儿共同的学习者,深入了解幼儿学习习惯

亲子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比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提问的学习习惯,家长成为了幼儿共读的伙伴,坐在幼儿身边同上一节课,孩子们看书并绘画出问题的标记,家长为其书写出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学习习惯中的问题。

三、思考――亲子教育行为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对接

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幼儿的学习行为为什么时好时坏。而且我们每进行完一个活动,都会结合家长填写的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原因。比如在“好玩的数字玩具”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表现较好的几个方面:认真倾听、互相学习、提问与思考等习惯都很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活动内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2)活动中环节设置以及环境的创设较适宜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喜欢交往学习的愿望;(3)教师能够结合幼儿提建议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会做,所以幼儿能够动脑筋大胆地为小伙伴提出建议。

四、拓展――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

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实践、反复培养。现代教育观提倡全程教育、全程发展,所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体现亲子教育方法的全方位融入,全时段的跟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拓展亲子教育方法,同化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良好学习习惯更加持久。具体落实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已经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习惯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后都有部分幼儿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习惯都很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这时家长就要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法尝试落实巩固幼儿好习惯,然后再结合孩子的表现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尝试新的方法进行培养。

2、针对未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亲子教育方法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之后都有个别家长感觉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习惯还较差,这时我们就会根据该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亲子教育方法,比如,发现胡竟颢小朋友倾听、交流的习惯很好,而大胆自然表达的习惯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结合孩子表达习惯设计相应的亲子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创造在三人以上的环境中独立讲话的机会:其次家长为孩子做榜样,使幼儿在家也有模仿的对象;最后发现有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在幼儿园里教师也有意识地为胡竟颢创造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养成。

利用亲子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使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在活动中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2

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重庆三峡师范学校附幼罗海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孩子非常聪明,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不遵守纪律,让老师很头疼;有的孩子很听话,是老师喜欢的乖娃娃,但在思考问题时却不是很活跃,甚至从不举手发言。对这些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呢?这属于教育评价的问题。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效果的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幼教人士的重视,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专门增加了第四部分教育评价的内容。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正在加强,教师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更为关注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来促进幼儿的成长。但幼儿园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很多教师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特地组织了“教育评价”的专题教研活动,希望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一、学习理论,提出困惑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大家对幼儿园教育评价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是根据正确的教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宜的途径对幼儿园教育的各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使教育者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开展教育评价也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手段。

为了让教师们对教育评价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教研活动之前,我请每位教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教研

活动的“头脑风暴”环节与同伴交流分享,教师们感到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接下来我拿出为教师准备好的几个案例,都是日常幼儿园教育评价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请大家找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再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有些什么困惑。

教师们纷纷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最大的困惑,都是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评价内容单一,过多偏重学科知识

在分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更注重技能掌握的好坏,忽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如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对幼儿作品大多是用“××画得真好,跟老师的一模一样”、“××做得很像”。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教师经常这样评价孩子:“××和××画得很好”、“你们今天都很乖!”乖在哪里老师只字不提,评价敷衍而过,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3)评价方法单一,多以口头评价为主

评价多集中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幼儿的自评和相互评价很少。

(4)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过程性评价

老师们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十分注重结果性的评价,

如在艺术活动中批评某个孩子折的飞机没有别的小朋友折的好,而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在折的过程是多么的认真。忽视了幼儿的进步和努力程度,

(5)评价参与者评价标准不一致

《纲要》指出:教师、家长、幼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跟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经常不一致。这一点很让一些年轻老师头疼。

(6)评价范围不广,中间段孩子关注较少

很多老师反映,班上最能干的和最弱的孩子老师关注比较多,而中间段的孩子却很少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老师也不知道怎样来对这些孩子进行恰当的评价。

(7)评价技巧不科学、不灵活

老师们还提出了一个困惑,面对个别调皮儿童做出的极端行为,该不该点名批评?快放学的时候,如果发现了评价的教育契机该不该继续进行下去?……这些反映出教师们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不够科学,不够灵活。

二、同伴互助,谈经验,提对策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这些困惑,我特意邀请了卢柳静老师作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卢老师查阅了很多资料,作了深入的研究,为大家作“怎样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专题发言。老师们对幼儿发展评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我请大家运用卢柳静老师讲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针对教师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提出的困惑进行讨论,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李季湄、方钧君在《多元智力理论和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指出:“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这一作用却未必一定会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理念、评价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

教师们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给评价一个恰当的定位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幼儿园教育工作,使其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给幼儿和教师排队。因此,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更注重幼儿的形成性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补偿,而不仅仅是在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

二、如何评价一次教育活动

这是教师们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我们集中讨论了如何评价一次教育活动。我们认为,评价一次教育活动,需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看活动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要从过去的主导、主角的地位向孩子学习的伙伴、朋友、知己的角色转换;教学评价过程要从过去的教师评价幼儿向幼儿自我评价、幼儿间相互评价转化。

2、看活动的“生成性”如何。新《纲要》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强调教师的课题选择权,鼓励教师生成课程。教师应做到:二个优先、二个关注、三个学会。

“二个优先”指: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的富有个性的

活动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映的活动优先。“二个关注”指: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三个学会”指:学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会尊重,学会支持。有没有设置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这是评价一次活动选题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尺。

3、看活动的教学效果是否让孩子乐于接受。《纲要》非常重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乐于学,易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是衡量课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激情,保持一颗“童心”,激发孩子的情感,使幼儿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保持健康心理,快乐成长!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3

1.阅读观念在如何认识阅读的作用上,家长选择最多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其次则是“增强孩子综合学习能力”、“帮助孩子识字”、“给孩子带来娱乐”。这可以看出,随着早期阅读观念的深入推广,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已逐渐趋于理性。与此同时,97%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陪伴并指导孩子阅读,陪孩子阅读首先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其次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获得知识;还可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近七成的家长认为促进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是“家庭的阅读氛围和幼儿自己的兴趣”,也有29%的家长认为“关键要靠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这表明,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这一事情上,大部分家长对自身的责任有着准确而清醒的认识,在具体操作上,能合理考虑到家长、幼儿和幼儿园教师的多方合力,但也有小部分家长依赖幼儿园教师的指导。73%的家长对早期阅读与识字的关系认识比较合理,认为识字不等于早期阅读,但认一些字可以使幼儿对阅读更感兴趣,但也有21%的家长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2.阅读投入96%的家长认为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因而,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在书房或床上和孩子一起阅读。89%的家庭每月支出超过20元给孩子购买图书,购书支出与家庭年收入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调查发现,能够每天陪孩子阅读的家长占17%,一周3-4次的占41%。这些家长不仅在观念上重视家庭阅读教育,更在行动上诠释了他们的理念。而48%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一周陪孩子阅读仅1次甚至不足1次。陪孩子阅读每次能达到10-20分钟的占36%,达到20-30分钟的占29%,10%的家长每次陪孩子阅读30分钟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能抓住每次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机会,但也有25%的家长每次陪孩子阅读不超过10分钟,这不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17%的家长能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感受有别于家庭的社会阅读氛围,81%的家长则只是偶尔为之。这其中,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懂事,没必要带他去图书馆或书店,只要把书给他带回去就行。也有家长抱怨家务事多,图书馆离得远,心有余而力不足。调查发现,82%的家庭自己购买或征订图书来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只有10%的家庭是通过向图书馆借阅来达到这一目的。3.指导方法在陪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一般选择与孩子边读边分享,阅读故事类书籍时,往往边讲故事边指图画和文字。当孩子与家长的阅读意愿发生冲突时,75%的家长会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也有17%的家长会说服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61%的家长认为应主动向孩子提问帮助孩子理解阅读材料。阅读后,57%的家长会给孩子提问题看看他是否理解了阅读内容,有16%的家长会让孩子复述或背诵,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家长选择与孩子交流讨论阅读心得或与孩子玩角色扮演等游戏。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家长对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有些家长会注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让孩子觉得阅读是负担而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困惑与希望

71%的家长会根据幼儿的兴趣来选书,所以他们阅读较多的是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卡通图画书。但是选书时,依然有89%的家长存在困惑,主要体现为:37%的家长认为市面上的书类型太多,难以选择;27%的家长不知道孩子适合哪种类型的书;24%的家长则因自己的想法和孩子的选择不一致而苦恼,比如很多孩子喜欢看漫画书,家长则希望他们看点“正经书”。阅读过程中,家长的困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孩子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干扰而分心;二是孩子不爱看书,不配合;三是孩子不爱护图书,乱撕乱画。也有家长为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提问而苦恼。这说明家长在指导幼儿家庭阅读时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家长们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60%的家长希望幼儿园能提供家庭阅读的指导,29%的家长希望参加早期阅读类讲座来学习相关知识,还有11%的家长希望能与其他家庭交流阅读经验。

长沙市幼儿家庭阅读存在的问题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4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优化策略

在当今社会,双薪家庭十分普遍,父母双方因工作需要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受到极大限制,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到第一个专业教学机构,其环境好坏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孩子未来生活和学习状态。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和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

幼儿园,顾名思义是主要面向幼小儿童的组织机构,具体来说,幼儿园通常接收三到六周岁的儿童,并对幼儿进行集中保护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不仅解除了家庭环境下对培养儿童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同时给幼儿创造了与同龄孩子共同游戏氛围,培养和锻炼了孩子们语言交际、肢体协调能力,对幼儿身体、智力发展都有益无害。

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人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并不发达,同时,发生在幼儿园里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并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幼儿园环境成为幼儿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根本任务就是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改变幼儿园教师盲目教学的方式。

二、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一)教学活动的内涵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方式,通常而言,教学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达到某教学目的而对教学对象进行的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中的各个阶段,包括课程导入,课程讲解,师生互动以及布置作业等系列过程。

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到七岁的儿童正好是出于幼儿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多数时间在幼儿园度过,因此,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直接联系。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里对孩子们进行的一系列以教学为基础的活动。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游戏是这一阶段的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和情绪发展起关键行作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占据了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可见游戏的重要性。然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其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孩子们快乐的游戏,同时还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正确的认知,这也是幼儿园管理者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幼儿阶段的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同时对新鲜和未知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并正确引导孩子们的认知对今后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优化的策略分析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社会,保证幼儿园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以介绍:

1.幼儿园教学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脱离不了基础设施的配备,一般包括室内和室外两种活动区域。室内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区域,其设施除了卫生间、盥洗室外,还有一些配有各种玩具小型的活动场所以及专门的画室、沙盘等;室外通常设置一些大型娱乐设施,如滑梯,平衡木、草地等。因为幼儿园的特殊功能,因此硬件设备较多,使用频次过高,如果幼儿园对设施管理不善将极大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有些幼儿园没有医疗室,使得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孩子难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严重危害了孩子们的健康,对幼儿园声誉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2.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保教水平有待提高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好坏与教师素质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在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认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弱,教幼儿学知识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幼儿园的师资配备水平较低,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直接上岗,简单地认为幼儿园教育就是陪孩子玩;甚至有些教师将孩子当成情感发泄的工具,对孩子进行身体处罚。如2012年,郑州某幼儿园老师惩罚学生互扇耳光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幼儿园教师道德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幼儿心理同样埋下隐患。教师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教师不经意的动作语言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教师粗暴的行为态度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百害而无一益。

3.幼儿园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对孩子的困惑易形成误解

在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并不成熟,幼教专业课程开设重理论轻实践,幼儿园开设的教学课程形式陈旧,缺乏教学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相同的教学课程,影响了教学效果。幼儿的心理通常倾向于新鲜、年轻的事物,因此,许多幼儿园民办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更容易与孩子接触、被孩子接受。在这一阶段的孩子有极强的好奇心,通常在幼儿心理普遍存在的困惑是“我是怎么来的?”最爱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就使得年轻的、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带来的难题,如何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将孩子们的困惑解释清楚,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为教学活动重要任务,而教学方法不当极容易给孩子带来误区。

(二)优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策略

针对以上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对策的探讨:

1.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舆论监督

针对幼儿园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管理方面,需要校方对设施进行定期维修,在使用相关设备时,教师应时刻提高警惕,保证孩子们正常有序玩耍,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幼儿园内还应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配备医疗室和管理科,对出现突发事件的幼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安抚,做到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某些给孩子劣质食品的幼儿园的行为,需要社会法律给予相关处罚,同时需要广大家长、社会舆论的监督,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2.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幼儿园教师素质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决定了孩子对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孩子们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极强,而这种能力最大的获得方式就是游戏。教师要深入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征,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情感体验,在孩子面前少说粗话,坚决杜绝出现体罚学生的行为。与此同时,校方对幼儿园教师的资质应严格筛选,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能力考核、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经常组织教师走出自己的幼儿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3.创新教学活动形式,如实而风趣地引导孩子认知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也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引入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丰富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不同能力和接受程度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案,设置与孩子身心和兴趣相符合的课程,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幼儿与同龄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中引入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快乐教学。与此同时,针对孩子们的困惑,幼儿园教师不应选择规避或训斥,因为孩子有知道答案的权利,规避和训斥并不能解决孩子的疑惑,反而会造成误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如实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如针对“我是怎么来的”问题,教师可以解释说是“爸爸和妈妈相爱了,而爱的结晶就是你,你的快乐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幸福。”这样,孩子不仅不会误解,反而会对快乐和幸福有了认知,更对爸爸妈妈的爱有了答案。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优化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功不可没,然而,这却需要幼儿园机构、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幼儿园教学活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5

幼儿心理健康辅导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

(1)每星期三晚上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2、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措施如下: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安排: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一起玩,真快乐》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自己高兴》、《孤独的小兔》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高兴,我快乐》、《困难不可怕》

2、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小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中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大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3、对个别特殊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个案研究;

4、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幼儿心理健康辅导计划二

一、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2)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4)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物体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二、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三、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幼儿心理健康辅导计划三

一、心理咨询

继续做好面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怡心室的宣传,特别是使处于适应期的.高一新生能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在产生心理偏差时能主动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怡心室从第二周开始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星期二、四下午5:00~6:30。学生也可以与心理老师约定其他的访谈时间。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

主要是面向高一学生开设心理课。针对高一新生刚入学可能会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现象,从入学后的心态调整、新同学相处、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改进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计划每周上两个班的课,上课时间和主题由各班决定。

三、心理健康材料

根据各年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老师反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各种资料给学生和班主任,从心理的角度帮助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同时帮助班主任更顺利地开展工作。计划每个月向各年级发放一份心理健康材料,重点关注高一级和高三级。

四、健康教育网站

在开学初协同学校购进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在健康教育网站首先为高一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通过网上心理测试为新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及时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良倾向可以尽快给予帮助和支持。另外,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系统,心理老师在网上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以弥补怡心室面谈咨询的时间限制和其他不足。同时,主要从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二学生的人际交往和高三毕业班的考试焦虑三个方面着手。

五具体安排:

一、课程小探秘

1.认识心理健康手册;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3.学生能对生涯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我的困惑

1.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

2.宣泄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

3.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4.学习如何处理这种困惑。

三、校园寻宝

1.学生能了解心理辅导的对象、内容和重要性;

2.学生能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3.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四、人生依然有梦

1.通过辅导使学生体验内心真实的需求,重新点燃追求理想和愿望的热情和活力。

2.理解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五、许我一个未来

1.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梦想转变为现实;

2.帮助学生掌握制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办法,通过具体的练习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

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即学习是为了什么;

2.协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

七、学习策略指导

1.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八、考试心理辅导

1.辅导学生掌握降低考试焦虑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技巧;

3.指导学生掌握放松训练的方法。

九、我是谁-自我探索

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知道“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从别人的反馈中,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十、特质大搜索

1.了解性格的特征,并知道性格的两面性;

2.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的倾向性;

3.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自己兴趣、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关联。

十一、特质大拼盘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6

情景:这天,楼梯上来了一对祖孙俩,孩子趴在奶奶背上,怡然自得地吃着一根棒棒糖,奶奶说:宝贝,下来自己走好吗?奶奶累了。孩子说:不嘛,不嘛,我要奶奶背其实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生,早上晨间接待时,我们都会发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或老奶奶抱(或背)着自己的孙子(女)来园,下午放学时,还哭闹着不愿跟爷爷奶奶回家,吵着:我不要你,我要我的爸爸妈妈接。爷爷奶奶一脸无奈和尴尬。

造成这些现象,与当今社会家庭结构不完满有关,教育教养方式不当,孩子的社会性情感缺失,孩子觉得长辈对自己照顾及迁就是应该的,生活中感受不到爱,不会表达爱,对有困难的人没有同情心,对成人依赖性强,缺乏责任心等。这造成了幼儿入学以后问题较多。为此,结合实际,我们确立了在行动研究中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力图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2方案实施与步骤

第一阶段:

第一,观察幼儿日常行为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及时掌握幼儿对人、事物、植物、动物的情感反应,了解幼儿的爱心、感恩、责任等意识。

第二,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

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情感环境都不一样,需要老师深入了解,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存在的情感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三,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是极其重要。

第二阶段:

第一,把情感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

情感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细致的、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细心、耐心地在各个环节中渗透教育。例如:晨间接待时,渗透礼貌教育;盥洗时,教育孩子不拥挤,互相谦让;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例如:通过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教育孩子要帮助新朋友,给新朋友关心和爱护。

第二,利用节假日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情感的培养。

在三八节、母亲节进行爱妈妈,感恩等教育活动;结合五一劳动节,激发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结合国庆节进行爱祖国的情感教育。一系列的活动都获得了家长的肯定,孩子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家、幼儿园),从感受环境的美入手,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在爱家乡的基础上初步体验爱祖国的情感。

第四,家园互动,言传身教。

孩子爱模仿,照样学样本领强。而教师和父母就是孩子最近的榜样,有什么样的教师、父母,就能画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父母和教师不仅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还要经常沟通,教育上要保持一致,让孩子在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在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3研究结果与反思

通过本次行动研究,一方面引领了本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态度、社会行为、交往能力、良好品德等;另一方面,通过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不断促使教师反思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调整和改进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观察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改善教育研究难于深化的局面,为我园的教育研究带来新的生机。

本次行动研究选择的案例来自于教师平时的实践,真实反映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在案例研究之初,教师只顾每天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简单机械的重复,不善于扑捉教育的契机。通过案例研究,教师们发现,原来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多注意,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多动脑筋,就会从问题、矛盾、困惑中产生一些想法、思路和对策,而对这些问题、矛盾、困惑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大有促进的,案例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们在案例研究中增进交流研讨,逐渐使我们从工匠型转变为专家型,从注重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

在行动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几个方法:

第一,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成人自身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孩子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健康的社会认知及积极的情感。

第二,直接教导。这是教师指导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基本的途径。主要教师按照社会性发展的目标通过言语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规范、社会经验等。

第三,创设环境。环境的隐性教育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适宜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幼儿与教师和同伴置身其中发生着频繁的社会性互动,其社会性发展受到环境隐蔽,然而却是全方位的影响。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7

【论文关键词】混龄教育 混龄班级 幼儿教师

【论文摘要】当今独生子女社会现实背景下,在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对幼儿及教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混龄教育模式也使幼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来自家长的压力、缺少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环境和材料要求对教师要求高等。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幼儿教育管理者为幼儿教师提供心理和技能的支持等将有利于帮助教师克服所面临的困难,推动混龄教育的推广与开展。

混龄教育是将年龄在3到6周岁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1]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混龄教育。在幼儿园实行混龄教育符合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理念,不仅能为儿童创设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儿童认知能力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而且又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能性。[2]然而在现实中,混龄教育在并没有像其他理论一样大规模地实践。实施新型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广大教师。[3]教师在带混龄班级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和困难?又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和策略来面对混龄模式给教师提出的要求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和体会,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就混龄教育下教师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

一、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面临的困难

(一)来自家长的压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4]幼儿教师来说,家长的支持与肯定,不仅关系到其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在采用混龄编班的教育模式下,来自家长的压力是幼儿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问题。

许多幼儿家长这一有别于我国传统班级形式的新形式难以认同。许多低龄幼儿家长担心:小孩子思维不如大孩子活跃,老师提问年长幼儿先回答是否会约束年幼幼儿的创造性;小孩子模仿大孩子,是否会对其思维发展带来局限性;小孩子是否会受大孩子的欺负等等。大班幼儿的家长也有种种顾虑: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会迁就低龄幼儿,而让大孩子在原来基础上没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大孩子由于能力等方面原因,是否会过分自信;大孩子是否会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等。

(二)教学中缺少一套独立的课程

由于混龄班创设时间短,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的课程。因此,混龄班级教师在课程及其安排方面感到压力巨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很多研究者对混龄课程持“回避”态度,要么撇开不谈,要么点到为止,笼统简要的谈几句。有关我国混龄教育实践的素材微乎其微,很多教师想要开展混龄教育,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案例和指导材料。[5]即使是在国外,混龄班级课程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国已有不少的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混龄班级课程的摸索。教师在课程中挖掘生成课程,采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分科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索。然而,什么样的课程适合混龄班级,怎样安排课程,使其可以兼顾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使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以及同一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仍是混龄班级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在材料的提供以及环境的创设方面感到棘手

混龄班级幼儿的学习方式有别于同龄班级幼儿。混龄教育以皮亚杰的认知冲突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为基础,认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强调社会互动,包括幼儿与幼儿、尤其是异龄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意义。混龄班级的环境与材料的提供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互动的发生,在互动中实现教育目标。混龄班级幼儿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提供的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混龄班级教师面对的是发展水平不同的有一定年龄跨度的、能力各异的孩子,教师缺少一个统一的教育目标来提供丰富的材料,这对教师把握多元目标能力、观察和指导能力以及对个体差异的了解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幼儿提供有层次区分以及相关延展性操作材料,如何在为孩子营造一个准备性的环境,通过环境去组织、提升不同年龄者幼儿之间的愉悦关系,发挥环境的潜在功能,很多教师仍感觉到困难重重。

二、对混龄班级幼儿教师所面临困难的一些建议

(一)教师要坚定专业意识,积极与家长沟通

面对家长的质疑与干涉,首先,教师要以尊重、真诚的态度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以积极的姿态同家长沟通交流。例如在幼儿入园前,教师应向家长详细了解幼儿的情况,并向家长介绍混龄编班的益处,征求家长的意见,解答家长的一些困惑和难题。通过建立班级QQ群、家长开放日、宣传混龄教育相关理念、邀请家长参与混龄活动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获得家长的理解,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面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干涉,教师应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捍卫幼儿的权利,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而不能被动地受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观点的影响,或出于其他一些利益的诱惑而迷失了教育的方向。转贴于

(二)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智慧

无疑,混龄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材料的提供以及环境的设置能力等等。作为教师,要努力学习混龄相关的理论知识,如了解混龄班级幼儿学习的方式,混龄班级管理经验、相关的课程等,如瑞吉欧的项目课程。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倾听幼儿,观察记录混龄班级幼儿的互动形态,增强敏感度。不仅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还要即时判断和分析行为的发展意义,适时的介入,采取有效的应答和指导策略。[6]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提供有层次区分的丰富的材料,以材料为中介,刺激幼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另外,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弹性的环境。“环境有能力去组织、提升不同年龄者之间的愉悦关系,创造出美好的环境,让选择和活动更臻完善,而且环境的潜能可以激发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种种学习…”。[7]教师应将一个弹性化的环境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及能力体现。

(三)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从一个同龄带班老师向混龄班级教师的过渡,从一名新的混龄班教师到成长为一名有丰富经验的混龄班教师,离不开幼儿园管理者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幼儿园的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混龄带班的尝试,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肯定。营造一种互相支持的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沟通和交流,并提供相应沟通机制及交流平台,让教师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及团队感。考虑幼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给幼儿教师一定的自由,允许教师在“试误”中探索、摸索。其次,要为幼儿教师提供技能上的支持。在幼儿教师接手混龄班级之前,给教师一定的时间保障学习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技能。互相观摩,交流反思,征求专家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的策略及技能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另外,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外出学习先进的混龄班级教育及管理经验,如瑞吉欧混龄团体的实施等,通过邀请专家及研究工作者进行师资培训、在职训练等方式,为幼儿教师提供技能上的支持。

(四)研究者应加强混龄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从已有的对混龄教育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为幼教一线工作者的经验介绍或总结;实验(实证)研究较少(王滨,2004)。混龄教育的发展实施需要研究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混龄班级的实证研究。从而为混龄班级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

混龄班级的课程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正是由于其难度之大,因此,很多研究者对其也是望而却步。很多幼儿园采取了一些过渡措施,如从部分混龄编班逐步到完全混龄编班,混龄生活,分龄教学等。[8]正是混龄课程,尤其是混龄教学的难度之大如此,就越需要研究者去面对这个问题,深入到幼儿园中,配合幼儿教师,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设计混龄教育活动方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等,并指导教师重视搜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大胆尝试。通过不断地修正研究方案,持续进行相关研究试验,探索一套适合混龄班级的课程。从而为混龄班级教师提高有力的支持,推进混龄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

[2][6]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3][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2,37.

[5]钱秀华.在我国幼儿园实践混龄教育的困难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家长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家长的自我鉴定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家长的自我鉴定1一、加强教师指导家长服务工作本事

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全园教师会议以及小、中、大班年级活动,加强教师自培学习,既包括家教指导理论的学习,又有热点问题的讨论。经过自培活动,使教师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智力,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二、继续利用网络宣传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我园教师充分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校讯通”有利于幼儿园加强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有利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率,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内外环境;班级QQ群、微信群的有效利用,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景;幼儿园网站的有效发挥,让教师们将每周的主题教学资料与幼儿活动场面上传至网站,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经过网络,向每位家长传递,使网络宣传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教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

三、开展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家长协作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小班入园前的新生家长会,帮忙家长采用有效的方法减轻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让孩子简便渡过入园关;小、中、大班举行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活动中不少家长介绍了自我的育儿经验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提议,教师们也精心准备,就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变化,以及家园共育一致性等方面向家长作了介绍。这种沟通与碰撞,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距离,密切了家园间的联系;“亲子同乐”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齐度过难忘、欢乐的时光;本学期我园还举办了“大手拉小手,奏响礼仪风”亲子画报活动,让家长带着自我的孩子把良好的礼仪风貌带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以此扩大礼貌礼仪教育的辐射面。另外我们还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园联谊活动,如重阳节联欢活动、迎新年联欢活动……这一次次精彩的家园活动,都融入了教师的智慧与心血,把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们在儿教中心很放心,我们对教师和孩子都寄予了期望、充满了信心。

四、家园联系手册,使家园合作更趋和谐

我园始终将“家园联系手册”作为教师每月必做的功课,除了早晚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每个月根据各个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景,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供给了依据。家长们对教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很佩服,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敬业精神,家园合作更为和谐,有效促进幼儿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继续发挥“家长园地”的宣传作用

“家长园地”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各班教师根据《指南》精神,结合各班实际,在家园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体现了各班教师的创新意识,各栏目版块图文并茂,形态各异,资料涵盖了体、智、德、美各方面,成为家长理解幼儿教育信息的主渠道,比如“健康快车”、“温馨一束”、“畅所欲言”、“亲子同乐”这些新颖别致的名称让家长产生亲切感、温馨感。为了充分挖掘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亲子阅读区供给的《幼儿教育》、《为了孩子》、《学前教育》等杂志,也开阔了家长的视野,丰富了家长的幼教知识。经常看到家长驻足在那儿观看,使“家长园地”活了起来,产生了最佳的互动效应。

六、家长学校工作的创新,使活动更有实效

在家长学校活动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全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家长在教育中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类,从调查数据看:家长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总体满意率较高,对幼儿园为幼儿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表示满意和肯定,对教师和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表示满意。从幼儿园网站留言中可反映家长普遍认可教职工对待工作、家长、幼儿的态度,对幼儿园的卫生、安全给予较高鉴定。家长更多期望教师注重孩子本事的培养,在细小环节方面,期望教师能注重沟通。由此,幼儿园提出了解决家长诸方面困惑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儿教中心网站上开放了家长学校浮动版块,针对性地对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梳理解疑,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耐心不够怎样办”“孩子不爱吃饭怎样办”“如何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仅解答了家长的教育困惑,同时也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相关工作。

家长的自我鉴定2本学期家长工作能紧紧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实施家长工作计划。重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了家长关注幼儿学校生活的主动性,引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进取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进行。

一、主要成绩

1、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参与率在80%以上。

2、家长对幼儿园管理、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95%以上。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教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授课等资料针对性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研读《纲要》“组织与实施”。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变教师“教育家长”为目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商育儿方法的平等的双向活动,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家园关系。

2、加强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

活动是家长了解幼儿园,丰富家教知识的载体。我们经过

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忙家长提高家教技艺的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

本学期邀请《东方娃娃》修改部的专家来园为家长作“早期阅读的指导”讲座,让家长明确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传授早期阅读指导技巧。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读书活动”,架起理论到实践运用的桥梁。

本学期家长学校还分年龄组授课,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的需求,作了新生入园准备,幼儿自信心培养,寒假生活指导等讲座,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活动。以亲子活动的开放形式,提高了家长参与的进取性、主动性。

发主题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禽流感预防知识,推荐优秀的幼儿杂志征订目录。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满意度,征求家长对园务管理的意见和提议,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班级家长园地创设添新意,增设“请您参与”家园互动栏目。引导家长讨论教育热点、难点,交流育子心得。

组织家长参加全国“双合格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以竞赛促家长学家教知识,拓宽家长的视野。

家长的自我鉴定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直到长大成人,在家里和父母在一齐的时间,能够说是和学校教师、同学在一齐时间的几倍。家庭对孩子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尤其是性格的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阳光”,那么家庭教育则是那丰沃的“土壤”。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职责。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所以,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要十分注重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应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作为教育的主导,学校在做好本身职能的同时,必须要带动家长发挥对孩子教育的作用,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家长是孩子的衣食父母,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同时也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这将对我们走向完整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我园家长学校紧紧围绕园内的各项任务,进取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办学思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一支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的队伍。

1、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我们举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贯彻纲要精神,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所以,我园进取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并结合我园幼儿教育现状,分析讨论。经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办学目的和办学意义。

2、我园成立了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家委会主任任副校长,教师、家委会成员任家长学校的各工作人员的班子,大家能明确任务、各负其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3、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培养一支热爱家长工作的队伍。

家长学校的成员来自一线教师和家委会成员,他们的任务是不但自我理解教育方针,树立新的人才观,明确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并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热情支持学校和社区的各项创立精神礼貌建设,为提高整个城市市民的素质、学校教育质量贡献计策。

我们和家长学校成员共同制定工作职责,研究工作方法。

(1)每个成员向其他家长、社会宣传社区工作、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2)参与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管理,定期社区居民和家长的意见提议,制定贴合实际的教育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善于反思、鉴定,不断完善。

家长的自我鉴定4一转眼一个学年又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家长的热心帮忙及大力支持下,班级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结合一学年开展的家长工作情景,现将本学年家长工作鉴定如下:

一、办好家长园地,每周刊出周计划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地教学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班认真制订周计划,刊登在家长园地上,使家长能够了解自我孩子在园一周的学习情景,同时,我们还刊出了一些育儿知识与经验。班级的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热心支持,如春游、庆“三八”爱妈妈活动、庆“六一”活动……等等。家长们在家抽出时间帮忙幼儿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孩子取的了良好的成绩,且得到社会的肯定,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很多。

二、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坚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坚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教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本事,培养孩子的职责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如放手让幼儿做一些自我能做的事情,有些对孩子来说虽然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孩子自我动手,教师只在旁观察帮忙。家长了解到这一情景后,在家也鼓励孩子做些自我能做的小事儿,同时也坚持了“放手”的原则,尽力使自我“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我动手。在培养职责心这一方面,家长也尽力配合幼儿园,什么事都引导孩子自我去完成,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成长,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并请个别家长将自我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互相取经,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三、根据园、班级及个别幼儿的情景及时家访,了解原因。

每个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或很难接近的家长,我班也不例外,碰到了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总是耐心的引导,教育不怕麻烦,及时地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这些孩子在家地情景及家庭环境地影响,以便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一位孩子都能欢乐地成长,的各方面工作,有机会给孩子介绍在园的种种情景并请家长配合教育,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家人和教师对她的爱,从中得到补偿。

这一年来,家长给予我们的帮忙配合有无数,正因为有了这些家长热情的支持与帮忙、配合,才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提高。

家长的自我鉴定5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幼儿在园的表现及在家的表现都关系这幼儿的发展,班级的开展。所以与家长沟通也是我的工作之一,我将鉴定为以下几点……

1.写好每周的学习计划让家长清楚地了解自我孩子在园一周的情景。

2.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交谈,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多鼓励引导孩子。

让家长与教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及在家的表现。

3.多采用家长供给的资源创设班级环境布置。

用家庭照片,制作一个亲亲一家人让孩子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4.认真填写每一本家园联系册,让家长明白孩子在园近期的成长,提高,同

时也让我们了解孩子近期在家的表现。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9

前一段时间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让“幼儿教师”这个曾经充满光环的职业在世人面前一落千丈,人们愤怒之余,不免疑惑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幼儿教师怎么变成了面目狰狞的暴力黑手?幼儿园教师到底怎么了?针对这些现象,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我们也重新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发展纲要》等等文件。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身为幼教工作者,看到那些负面新闻,我愤怒的同时也在反思: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现在,我在幼教岗位上工作已经快三年了,我觉得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真的不容易,要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就更难了。反思自己在幼教行业的这几年,我觉得,做好一名幼儿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热爱幼教事业,从幼儿身上找到职业的幸福感。

幼儿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发现了他们的可爱,你才会觉的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幼教这个职业。

二、热爱幼儿,尊重每一个孩子。

热爱孩子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基础。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同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朋友、妈妈。

三、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帮助幼儿树立信心。

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上的启蒙者,还是生活上的引路人和人生道路上的导航者。/fanwen.chazidian.com)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千方百计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激励,鼓励幼儿主动发展,使幼儿感到平等,得到尊重,树立信心。

四、沟通和理解。

沟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还是孩子和老师等等,都要及时沟通,互相理解。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园配合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家长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通过沟通、理解,家长和老师之间、幼儿和老师之间相互信任,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当然,“人无完人”,在幼儿教育中我也会有很多困惑,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工作中有时会有个人情绪、会大声责备孩子、有时对孩子的“告状”会不耐烦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要加强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主要如下:

(一)学习阳光心态,做阳光教师。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每天的琐事,闹中取静,学习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探索、发现幼儿的纯真心灵。

(二)不断学习,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主动、积极地创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真诚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孩子们的朋友、妈妈。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无悔自己的选择,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奏出自己不同凡响的生命乐章!

( 作者:中二班  黄继红)

家长对教育幼儿孩子的困惑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教师;幼儿园;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1-0028-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幼儿园工作,他们被称为“研究生教师”。目前,研究生教师在幼儿园工作的状况如何,他们在工作中有什么困惑和迷茫,这些困惑和迷茫能否得到解决,他们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对研究生教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丰富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理论尤其是教师专业成长理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选取了30位研究生教师(全部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资料见表1~3。

由上述基本资料可见,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幼儿园工作。接受调查的研究生教师集中在2008~2010年入职,教龄5年以内。

2.研究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是开放式问题。同时利用QQ、电话等进行深度访谈。

三、研究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发展规划

调查发现,30位研究生教师中既有一直做带班教师的,也有一直做科研型教师的,还有兼任幼儿园团委书记、信息员等职务的。对于自我角色定位,有23人明确为教科研方向,其中6人兼有行政方向,7人自我定位尚不清楚。幼儿园方面,对22人有明确的职务定位,如科研型教师、园长助理等。部分幼儿园希望硕士研究生来幼儿园后能够在科研、管理、教学上全面发展。其余8人幼儿园表示尚没有明确的职务定位,只是说明不会让她们一直带班的。

事实上,部分研究生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是不清楚的,因此缺少专业发展规划。例如教师F(为保护个人隐私,以字母代表教师姓名)说:“在工作的两年里,我一直都在思考自我定位,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我的思想变化——工作、职业、事业。最初只是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一份工作;后来感觉自己挺适合做教育工作的,所以工作变成了职业;再后来就有了想把学前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的想法了。只是目前还没想好具体做些什么。”访谈中还有部分教师表示,自己已产生职业倦怠,没有心思进行规划。如教师K说:“以前觉得要努力混出个名堂来,现在不这么想了,对未来没有规划,做事情尽力而已。待遇不会因为我努力工作而提高,因此没什么动力。”还有个别教师因为面临择偶结婚问题而暂时对工作没有规划,也有个别教师认为更重要的是把当下工作做好。

从幼儿园管理者角度来看,有些幼儿园没有帮助研究生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或对他们的定位不尽合理,如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个人文秘、、代替开会的人等,从而使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动力,更别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了。例如教师G说:“因为园里对自己的价值没有作出定位,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是什么,该往哪方面发展。”〔1〕

2.难以发挥专业优势

受访的研究生教师普遍认为带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带班工作。例如教师B说:“作为研究生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带班中难以显现,有时还会变成劣势,很多时候我都不爱展示自己了。”具体来讲,研究生教师在带班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教学实践技能与技巧,例如不擅长绘画、舞蹈、手工等,这使她们在环境创设、节庆活动等工作上难以做出“亮点”。教师R说:“园里每学期都有教具制作等方面的班级评比活动,班上其他老师特别在意,我不太会做,结果拖了她们的后腿。”第二,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活动的把握不到位。例如教师L认为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经历太少,对幼儿行为解读能力不足”。教师w说:“光是常规工作就够我头疼的了,活动开展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声音淹没了我的声音。刚开始跟孩子交流也缺乏技巧。虽然在学校里学过儿童心理学,但是与孩子进行交流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上两方面不足,前者具有特殊性,是属于高学历教师的“短板”;后者具有普遍性,是属于工作初期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只有通过较长的教学实践工作,教师才能切实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真切感受幼教工作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做好基于幼儿教育需要的科研工作。然而,研究生教师带多长时间班比较合适尚无定论。有部分受访教师表示,他们一直在做带班教师,大多已有2~4年,有的已担任班组长。已在做科研型教师的带班时间平均为1~3年。对此,部分教师表示不需要太长的带班经验,做科研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例如教师X说:“我一直在想我们进入幼儿园是否需要在一线锻炼这么长时间,因为我们现在做的事不是自己很在行的,大家对我们的要求也高,结果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们的短处,所以我们的成就感不是很强,相反经常会有挫败感。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快点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可见,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带班时间太长不利于其发挥专业优势,会使其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作出不断的反思,研究生教师更应该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有研究者指出,较低的学历基础会降低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2〕相对而言,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在自我学习和提高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那么研究生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及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更胜一筹呢?部分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抱着研究的态度去看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教师p说:“带班时我每天疲于奔命,感受倒是很多,但没时间及时记录下来。刚到幼儿园时许多问题会让我兴奋,但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教师t说:“园里要求老师每月写4篇观察记录,刚带班时我写得很认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幼儿并进行记录和反思,但是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到了月末我为了应付检查只好集中写观察记录。”受访教师中只有6人在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大部分研究生教师有对自身实践反思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但工作的繁忙等现实原因限制了她们将其付诸实践。反思及研究的意识不足和落实不力会影响这些高学历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敏感和兴趣,从而使宝贵的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因此深受影响。

3.较为缺乏专业支持

研究生教师能够获得的专业支持主要包括培训学习、师傅带徒弟、专家引领以及领导同事的帮助等。

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有参加培训的机会,但希望这样的机会能够更多一些,更及时和到位一些。例如教师S说:“园里会有一些培训,但觉得不是很及时,比如开展新任教师培训不是在我刚入园时。”

师傅带徒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非常有生命力的培训方式。成熟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使新手教师较快熟悉教养工作的常规要求,尽快适应工作环境。〔3〕一般而言,研究生教师较为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尽快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因此更需要成熟教师的专业引领。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她们所在幼儿园都选择了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她们的师傅。需要注意的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因为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教师w说:“我们园每学期都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但主要围绕观摩活动设计,其他工作也不太好意思占用别人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很忙。”教师a说:“幼儿园人员安排比较紧张,我已经当了班组长,其实特别希望有老教师能带我,那样我能学得更多,成长得更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靠自己摸索。”

专家引领和领导同事的帮助也是推动研究生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受访教师出现了两种情况。例如教师m说:“我获得了很多支持,有师大的专家、领导同事等,他们和我们一起做研究,而且没有流于形式。”而教师G说:“有过好多困惑,但只能靠自己解决,我从幼儿园领导和同事那里获得的业务帮助和支持较少,总是感觉一个人在奋斗。”

4.对幼儿园教育现状存有困惑

访谈中,部分教师表露出对幼儿园教育存有一定的困惑,这反映了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的差距和冲突。例如教师i说:“幼儿园什么都重视,却忽略了孩子。老师每天要组织一堆特色课程活动,或者忙着开教研会,结果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对老师眼中没孩子的现象感到特别无助。其实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看得见的课程,更是老师与孩子的相处,而大部分老师包括我自己却常常忙得‘无视’孩子。”教师L说:“我觉得‘困境’一词更恰当,因为许多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欠缺,也较落后,而且教育行为落后于教育观念。我自身也在不断探索能够符合自身教育观念的行为,比如如何能够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对其发展有一定预测等。另外,作为带班老师,我要面对30多个孩子,根本没法实施期望中的那种教育,很多时候只能是‘军事化管理’,因为安全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师所在幼儿园皆为市级示范园、一级一类园,她们对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如此困惑值得深思。

5.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

部分受访教师表示,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地域文化差异、幼儿园人际氛围和幼儿园教师群体对研究生教师的认同和接纳等问题。例如教师C说:“我们幼儿园教师性别失衡,大家视野都比较窄,比较计较、敏感;而且她们大多是北京人,我们之间文化差异比较大,共同语言不多。”教师Y说:“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刚入职时,没有人信服,开展工作很困难。当园领导安排我去做一些事情时,有的老教师会给脸色或者敷衍。”教师B说:“同事会用很‘复杂’的目光看你,一方面觉得你有‘当官’的潜能,另一方面又喜欢‘欺负’你。她们觉得你是个‘异类’,又是外地人,无论是学历还是生活经历都跟她们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城市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其实,我们在心理上也不那么接纳她们,所以双方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教师m说:“同事认为我就是来做教科研的,不是带班的,她们或许已经把我和她们划为两个不同的群体了。”

6.工作压力较大

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幼儿园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例如教师J说:“工作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案头工作太多。”教师n说:“工作繁杂,有时教学时间会与会议时间相冲突,导致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受访者中的带班教师都需要边带班边参与园里的教科研工作及做相关的文字工作,如撰写全园总结、课题结题报告等,这些教师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这些工作,对此幼儿园几乎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工资待遇相比,工作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流动念头。例如教师B说:“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享受人生,而幼儿园的工作太累了。”教师e说:“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我会选择跳槽的,因为幼儿园工作压力太大了。”

四、促进研究生教师健康成长的对策

1.幼儿园管理者应树立培养研究生教师的科学理念,并作出合理规划

研究生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首先要对自身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幼儿园管理者则要对其有明确合理的职业定位及发展规划。一位幼儿园园长曾对刚入职的研究生教师说:“未来幼儿园教科研的竞争其实是研究生间的竞争。”这也体现了大部分幼儿园招聘研究生教师的初衷:主要让他们来做教科研工作,当然,可结合教师个人意愿和能力,在教学、管理方面有适当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主要是通过教育实践获得的。〔4〕对于研究生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实践是其熟悉教学工作的基础,更是其未来做好教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其专业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是否有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带班时间长短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管理者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规划研究生教师的培养工作,在综合分析其工作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考虑并尊重他们的意愿,为其提供充分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并制订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带班计划。如有的研究生教师教学能力较弱,幼儿园可先安排其观摩教学,或先安排其做些保育工作,让他们先学会照顾幼儿,与幼儿沟通,同时也借此减轻他们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再如,有的研究生教师希望全面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教育工作,可考虑让其带班3~4年;有的希望专职做科研,则可考虑让其带班1~2年。

2.幼儿园应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幼儿园的管理会影响研究生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应积极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我专业成长中去,营造自我学习、自觉反思、互帮互学、不断提高的专业成长氛围,促进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吴荔红,2005)。同时,幼儿园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建立起领导和研究生教师间良好沟通的渠道,让教师在工作中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满足,让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困惑和消极情绪能得到及时排解。幼儿园领导还应以人为本,对研究生教师多一些情感支持和人际交往指导,促使其产生良好的归属感,进而更快地融入幼儿园集体中。

3.三方联合给予全面到位的专业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与相关高校的专业支持是研究生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应通力合作,为研究生教师提供更全面到位的支持。如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举办园本培训和主题培训等。幼儿园还应将师傅带徒弟制度落到实处,以帮助研究生教师更快地熟悉工作。研究生教师也可以延续读研期间和导师一起下园进行实践研究的方式,试着把自己看成是高校学者和幼儿园的沟通中介,借以加强幼儿园与高校的联系,也使自己和幼儿园获得更多的专家引领。

4.研究生教师自身应注意扬长补短

研究生教师自身应注意在工作中扬长补短,尤其是要注意“扬长”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比如在带班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包括专业基础较扎实、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等,争取成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教育研究,善于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5〕可以说,研究生教师有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他们受过教育研究的专业训练,应当在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在工作中多记录多梳理多反思,让自己的反思及研究“从幼儿园中来,到幼儿园中去”。

5.研究生教师应学会自我调适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对教师主体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把握、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心等。〔6〕增强自我效能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的内容。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研究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不断进取。例如教师B说:“幼儿园工作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就是放下架子,从零开始,幼儿园的大部分工作,研究生教师肯定能做好,只是需要从头再来的勇气。”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研究生教师应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多与领导及同事沟通交流,尽快使自己融入幼儿园教师群体。

幼儿园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研究生教师更要学会调整心态,发现工作中的快乐,真正热爱这份事业。教师D说得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尽管我们是高学历,但还是需要从幼儿园的点滴工作做起,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摆正心态就没什么难的。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要更高,否则,在幼儿园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我相信,未来的学前教育事业是要靠我们这一代的付出与奉献的,关键是要我们从心底热爱这份事业。”

参考文献:

〔1〕陈金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阻碍因素之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19(1):34-37.

〔2〕刘占兰.改善在职幼儿园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19(1):29-33.

〔3〕张红梅.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123.

〔4〕王春燕.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