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9:09

矿山企业管理篇1

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矿山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矿山风貌、矿山企业精神及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矿山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矿山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矿山信誉

矿山作为一个远离城镇自办社会的特殊企业,受国家地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信用和声誉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与地方政府以及周边农村的关系中,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当今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因素。矿山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树立矿山的良好形象。

3、经营思想

矿山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矿山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员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矿山自身形象等。

4、矿山企业道德

矿山企业道德是矿山企业行为的规范,是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矿山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矿山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矿山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的要求,达到矿山企业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5、矿山企业精神

矿山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矿山企业精神。矿山企业精神是矿山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矿山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6、矿山企业目标

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矿山企业目标体现了矿山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矿山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矿山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矿山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矿山因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矿山企业目标;即使同一矿山,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7、矿山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矿山文化中的“软件”,那么,矿山企业规范就是矿山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矿山规范主要包括矿山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矿山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

8、矿山企业环境

矿山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与其它行业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进行,经营目标就能更好地实现。

二、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它具有柔软性、渐进性、潜移默化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弥补功能和影响功能。许多企业都把推行企业文化战略作为企业的一种长远的竞争战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转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矿山参与同业竞争、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矿山,都有其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亦即企业文化必有共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构成矿山的共性,矿山所处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矿山的个性。因此,矿山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企业特点,把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不同的企业,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历史传统,并概括形成企业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会向企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矿山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所包含的因素总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矿山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矿山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融汇外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行业文化,去粗取精,使矿山企业文化具有现代化、丰富化、多样化的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个人的工作成绩,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和动力。能力强的人,工作易于取得成绩。但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动力。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先进性决定动力的大小;群众性是能力的基础。

四、如何培育和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对矿山的发展和矿山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抓好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矿山要始终把对企业理念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个性化理念的培育,作为矿山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程,广泛动员员工深入查找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适时提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结构上更加规范,理论上更加深邃,实践上更具有前瞻性。

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矿山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矿山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座右铭。把企业的理念系列变成指导企业充分展示团队精神和员工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头与行为准则,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理念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载体,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每一名员工掌握企业理念,形成共识。

二是典型引导,形成认同。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这些能够体现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典型,以此引导、教育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告知员工,矿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地去敬业、思想上由一般的信任到完全依靠企业的飞跃。

三是适时调整,发展创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变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理念体系和企业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科学地整合创新,经过沟通、访谈、全员问卷调查、梳理提炼、归纳整理、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形成新的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精神。

同时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深入人心,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的行为。

2、塑造良好的矿山企业形象,把握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形象建设上,坚持发展与变化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充实与强化其构成的视觉、队伍、管理和产品四个子形象内容上。

其一,视觉形象。在塑造视觉形象上,要把它作为矿山走名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参照,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开发启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对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事务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员工服装系统、会议系统规范、车体外观系统和色彩规范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山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矿山的新形象。

其二,队伍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人员形象,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计划,加大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努力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塑造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塑造“四有”员工形象,在创建学习型矿山的总体要求下,在精神、环境、氛围、机制上保证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矿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风格不断得到提升。坚持政治、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模范员工,对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以此展示矿山员工的良好风貌。

其三,管理形象。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开展iSo9001质量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人和物的管理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动态管理,对各类管理信息实现网络共享,对各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使矿山在科学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

其四,产品形象。要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离开了质量意识而谈队伍形象、管理形象、主人翁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矿山企业文化。

3、全方位优化矿山企业环境,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方位优化的矿山企业环境是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和设施上予以充分保证。

在规划上,要按照矿山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注重员工工作条件、优化员工工作环境角度出发,制定规划,动员员工全员参与环境建设。将保证员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重点致力于从本质上解决员工作业环境的环保达标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对员工健康的侵害,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赢得员工们对企业优化环境建设的由衷拥护和充分信任与信赖,进而焕发其干劲,激发其“爱矿如家”的自豪感和献身矿山的责任感,提高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在机制上,注重现场检查考核,树立“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既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情绪的制约因素”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下,自觉投入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中,增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崇尚文明、追求整洁”成为矿山员工的时尚。

在设施上,要加强与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硬件”载体建设,兴建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舞厅、卡拉oK厅、健身房等,定期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会、员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企业文化活动,使矿山员工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不再单调,使其精神面貌总处在饱满昂扬的状态。

结束语

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一方面,矿山企业文化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即矿山企业的特征。如果矿山企业文化只反映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突出个性的一面,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个性才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产生效果。建设矿山企业文化,要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要求,找出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2002年7月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1998年7月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7月

(4)、王昕杰乔法容《企业伦理文化》------------------------------1990年11月

(5)《商业银行内部环境优化方略---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2003年8月

(6)企业文化网刘凌林访企业文化网孙兵《企业文化是科学梳理出来的》---2003年10月

(7)京煤化工《培育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竟争能力》-----------------2003年10月

(8)黄爱民《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攀煤电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03年10月

(9)企业文化网《微软卓越的企业文化》--------------------------------2003年10月

内容提要:矿山的企业文化,关系到矿山和生存和发展,是现代矿山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企业文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详细论述了培育和建设独具特色的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和方法,对矿山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山企业文化、培育

矿山企业管理篇2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促进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及有关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遵守《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本条例。

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

第四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依法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取得采矿权。严禁无证采矿。

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合法采矿权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依法缴纳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指导、帮助和监督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依法采矿。

第七条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和帮助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加强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地质勘查、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国有矿山企业应当按照积极支持、有偿互惠的原则向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提供地质资料、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要给予优惠扶持。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保护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合法权益,对全省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实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二)负责全省矿产资源的管理,组织编制矿产资源规划,依法分配矿产资源;

(三)负责采矿许可证的管理工作;

(四)维护矿业秩序,协调处理采矿权属纠纷;

(五)会同财政部门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使用的管理监督;

(六)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复议权。

第九条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对本行政区域内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矿山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依法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依法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开采活动;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规划,在授权范围内依法分配并管理矿产资源;

(四)维护矿业秩序,依法保护合法的采矿权,调处本行政区域内的资源纠纷;

(五)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

(六)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复议权;

县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

第十条各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由同级人民政府领导,接受上一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同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对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三章开采范围和办矿条件

第十二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可以开采下列矿产资源:

(一)不适于国家建设大、中型矿山的矿床及矿点;

(二)国有矿山企业在其矿区范围内划出的边缘零星矿产;

(三)矿山闭坑后,经原矿山企业主管部门确认可以安全开采并不会引起严重环境后果的残留矿体;

(四)国家和省规划可以开采的矿产资源。

第十三条个体采矿者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

(一)零星分散的小矿体或者矿点;

(二)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

第十四条下列范围的矿产资源,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采:

(一)国家规划矿区或者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和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二)《矿产资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

(三)正在进行地质勘查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

第十五条开办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开采规模相适应的矿产勘查资料;

(二)有经过批准的开采范围;

(三)有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

(四)有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矿山设计或者合理的开采方案;

(五)有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措施,矿长具有《矿长安全技术资格证》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第十六条个体采矿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过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合理的开采方案;

(二)有与采矿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和技术;

(三)有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措施。

第四章审批与发证

第十七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办矿者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矿区所在地的县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接到书面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对符合条件的颁发采矿许可证(季节性开采的个体采矿颁发临时采矿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颁发并说明理由。

矿区范围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经所涉及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签署意见后,由其共同上一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与发证。

开采国有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边缘零星矿、残留矿,由县级人民政府与国有矿山企业商定后,对符合条件的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八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取得采矿许可证后,持采矿许可证向当地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九条办矿者在取得采矿权后,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一年内、个体采矿者6个月内无正当理由不开工的,由原发证机关注销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个体采矿者合并、分立、搬迁或者变更原批准的项目时,必须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一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由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仍需继续开采的,应当在有效期满的30日以前到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延期登记手续。

第二十二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采矿许可证、采矿申请登记表,由省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三条新建国有矿山企业,其矿区范围内原有的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新建国有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统筹安排,可以实行联合经营;也可以划出矿区范围内的边缘零星资源易地开采;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的,由国有矿山企业给予合理补偿;国有矿山企业招工时,应优先录用被关闭矿山的人员和当地人员。

第五章采矿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开采的矿区范围和开采方式进行生产。

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珍惜和保护矿产资源,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合理的采矿、选矿方法,实行综合开采、回收和利用;对暂不能利用的矿石和综合回收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采取措施,妥善保护,防止流失和污染环境。

第二十五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填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报县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因资源枯竭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闭矿山的,关闭前必须向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提交矿山关闭报告和有关资料,由原发证机关审查注销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个体采矿者之间发生的矿界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矿山所在地的县级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矿界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所涉及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仍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处理。

第二十八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严格遵守矿山劳动安全卫生和土地、林业、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第二十九条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质现象及文物古迹,应当停止现场施工、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不办理采矿变更登记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开采、限期办理手续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违反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规定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机关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其中对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县级人民政府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对处以五万元至十万元的罚款,由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处以十万元以上的罚款,由省人民政府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罚没收入缴矿山所在地县级财政。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其他经济形式的非国有矿山企业,可依照本条例关于集体矿山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矿山企业管理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矿山企业;科学管理

我国有色矿业作为国家特种矿业,担负着国家各类稀有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工作。有色矿山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生产运营管理涉及到对技术、经济和人的管理,是跨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和社会经济学科的跨学科科学。现阶段我国有色矿山企业在管理方面,与技术先进的国家比,无论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相对落后,这对我国的稀有资源利用和增强有色矿业国际竞争力极为不利。因此,在我国有色矿山企业中引入科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一、有色矿山企业开采经营特点

(一)开采经营目标对象的特殊性

有色矿山企业的开采对象是有色矿产资源。这类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利用过程是不可逆的。从保护国有资源上来说,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如果回采率不高,地下的部分矿产资源就会成为永久的损失;从企业经营来说,较低的回采率会使国有资本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从生产管理上来说,回采率低会造成采掘比例失调、生产量下降、矿井服务年限缩短和矿井的提前闭坑。

(二)矿址选择的特殊性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矿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考虑到成本投入、选矿、交通等问题。一个矿山的建设投产准备工作量巨大、时间周期长。并且矿山建设由于受到矿床和地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增加了其复杂性。尽管勘察技术部门在选矿勘察阶段做了大量细致的勘察工作,会给企业决策层提供矿体的形态、矿石赋存状态、外部围岩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详细资料,但仍难免因勘察交底、地质变化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矿山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之由于矿山矿址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带,交通运输难度可见一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在进行矿山建设时,必须首先或同时进行矿山道路建设,这也延长了矿山建设的周期。

(三)采掘生产的特殊性

矿山企业生产的采掘工作面不断移动,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比较复杂。矿井生产工作主要是掘进巷道和回采矿石,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工序循环作业,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作面就前进一步。由于矿山开采的矿体,一般都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对于不同矿体都要提供施工单体设计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生产安全和正常生产。

(四)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的特殊要求

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作业,生产安全问题突出。要做好井下安全保障措施,要在各项硬件设施和技术指标都能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二、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管理的思想基础。在当今这个时代,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制定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战略计划,其中包括矿山开发、财务管理、人才储备等。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企业各级经营管理干部的思想,各级各类经营决策要做到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要以开拓创新精神和自觉自发的执行力对企业的科学决策付诸实施。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将矿山企业的整体视作一个系统。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要使整个系统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运行。使国家的珍惜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要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把人力当成资本,努力挖掘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在首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不是只是使用劳动者,让其简单地进行重复劳动。

三、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事物,从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从依靠经验判断逐渐转向应用数据模型和方法与经验判断相结合来进行决策。包括:经营预测和决策方法,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全面经济核算,库存管理技术,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等。

我们要在矿山经营管理中推行有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标是让市场满意使本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要做到质量品控预防在前,即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管理;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不同的影响因素,广泛、灵活地应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

矿山企业管理篇4

关键词: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黄金矿山企业经营环境及成本控制概述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黄金市场的消耗能力下降,进一步影响到黄金矿山的经济效益,黄金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环境下,成本管理对于黄金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而言,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转变成本管理观念,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保障企业生存能力,成为黄金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战略部署。

二、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概述

1.传统管理模式与理念导致成本管理受限制

黄金矿山企业由于行业经营的特殊性,企业所有者直接领导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并非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导致整体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这样的环境虽然有利于决策的实施和强化企业直线管理,但是却在传统的黄金矿山企业管理理念下暴露出问题。受制于传统供方市场经营理念,黄金矿山企业多集中资本生产上,而并非成本控制等管理模块之中,导致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部门职能弱化,地位逐步下降,作用自然慢慢降低。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的价值已经逐步被管理者所认识,但是据笔者研究发现却只有小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开始对成本控制的价值进行开发利用,更多的是秉承传统僵化的理念与管理模式,这种现象在中小规模的黄金矿山企业中尤为显著。

2.成本核算体制存在弊病

成本核算体系在我国S金矿山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弊端,尤其是受传统经营方式影响所导致的成本核算不健全、成本分配指标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较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对于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核算与单位产品成本的配比有失严谨。特别是生产主要环节过后的采矿损失、矿产贫化、选矿回收等相关后续成本项计算和分析存在问题,造成黄金矿山企业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环节的漏洞。由于此等漏洞降低了黄金矿山企业成本核算质量,难以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真实、完整和高价值的成本核算数据,不利于黄金矿山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

3.成本控制措施缺乏可行性

在实际工作中,受目前市场影响,各黄金矿山企业在认识到成本控制价值的同时,采取的措施却有失可行性,甚至无异于饮鸩止渴。虽然目前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但却不同于目前部分企业所实施的措施那样过于简单,仅通过下达强制的指标性任务来控制各部门支出,甚至为控制资本,缩减必要的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短期成本下降,但却违背了企业的发展规律,最终影响到企业为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力丧失生存空间。

三、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优化建议

黄金矿山企业在成本管理的相关改革中可以更多的参考精细化成本管理、预算成本管理等理论,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来制定一套适应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体制,通过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方式强化成本控制能力,以成本管理制度化建设作为基本保障。

1.转变传统黄金矿山企业管理理念

对于黄金矿山企业而言,要精细化成本管理来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变化,首要环节就是树立一个适应本单位的成本管理系统,并培养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明确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树立成本核算观念不仅需要管理层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学习,更需要对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与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绩效考核方式在短时间内塑造出一个成本管理氛围,并参照相关企业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具备本单位特色的成本核算体系,并以精细化的成本核算观念与企业氛围作为保障,用以谋求黄金矿山企业的长远发展。

2.精细化成本管理,明确成本管理责任

精细化成本管理是当前环境中提升黄金矿山企业成本核算效率的有效措施。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深化到企业内部各生产与辅助生产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制度,落实成本控制责任,使全员参与到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中,建立上层指导、中基层细化实施的管理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中层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黄金矿山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协调各生产与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财务部门和成本控制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共同统计数据,并生成成本数据报送中高层成本管理和生产决策者,用来为精细化成本管理做数据基础,而物资后勤部门则要响应管理下达的成本控制要求,严控人工、材料、设备以及动力成本,生产部门要与技术部门进行有效的现代化连接,使技术部门能获取到真实的生产信息,并借此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各部门间落实各自的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成本控制任务,定能在短时间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质量。

3.建立预算成本管理体系

预算成本体系的建设并非短时间可以见效的,但对于黄金矿山企业而言,这是必经的发展,也是可行性较高的成本控制措施之一。首要是收集以往年度各部门的支出数据,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外部同规模、同行业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制定一套试行的预算计划,并构建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由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部分组成),以企业强制的制度化条例作为保障。其中以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和机械材料费用作为预算成本管理重点,因不同的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实施细则自然也不尽相同,就不再多加赘述。

四、结语

目前我国黄金企业市场低迷,但黄金矿山企业的经营成本却在提升,特别是人工、材料以及动力能源等必须成本的价格一直在走升,从而造成黄金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下滑,严重影响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当前环境中,必须要转变管理思想,制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结合预算成本管理模式,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支出,保障企业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杨书利.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难点及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

矿山企业管理篇5

[关键词]矿山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74.3文献标识码:tU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4301

1.我国矿山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有些专家称之已成为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建设文明社会的象征,因此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战略实施,在我国业已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论主张,也是一个宏观战略目标,具体在一个地区,针对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本含义是否仍然确切,在实施过程中与全球行动和国家行动有否差别,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但不论怎样,研究产业经济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将可持续发展理想目标与现实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积极行动。

我国各大矿山产业要积极利用国家煤炭关井压产的政策和诸如暂停发放八矿种采矿许可证的矿业紧缩政策,调整矿业结构。通过一系列的产权改造、将星罗横布的小矿,尽可能归并为有一定规模的大矿,还大矿大开之本来面目,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增强矿山企业科技投入的动力和能力,还矿业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之本来面目。大力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程度,在开发中保护矿产资源。

2.我国矿山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为矿山管理变革,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矿山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传统的经验式管理和机械式组织结构显得极不适应,距离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也就更远,矿山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矿山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变革这种传统的僵化管理方式,实现有机的系统管理。要实现我国矿山管理的信息化,我们还在面临着三大主要任务:(1)、矿山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即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议;(2)、在(1)的基础上,根据战略的需要,在矿山管理活动中广

泛采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3)、以先进的管理变革思想或模式为指导,进行管理变革,构建(或重组)一个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优化组织结构。这三大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交叉、相互关联的,其中作为矿山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是核心基础。

充分理解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和物资、能源一样当作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这种认识和自觉性可以称为信息意识[1]。现代化的人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它是人类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其它行业一样,我国矿业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管理信息化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的发展,矿山对信息的需求是大量的多方面的。这也正是对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牵动力。(2)、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也迫切要求管理信息化发展,在运作方式与工作效率上参与国际协作与竞争。(3)、管理信息化对促进矿山企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转变上将起着重要的作用。(4)、管理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矿山目前面临的许多困难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经济效益、教育水平、科学普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环境保护等,信息化将提供有利条件和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对于我国矿山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误认为信息化是一次性投入,因而对于信息化进程中的持续性投入不感兴趣。然而,维持一个有效率的信息系统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2)、过分强调信息系统的投资效益,而没有意识到企业信息系统需要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后动效应。(3)、误认为铺设网络、购买电脑和打印机等信息设备就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因而当网络上缺乏管理信息资源时就失去开展信息化的动力和兴趣。(4)、误认为建立信息系统是大型矿山的事情,没有意识到只要参入市场竞争,就离不开信息技术。(5)、误认为管理信息化只是信息技术专家的事,没有意识到管理信息化本质上讲是企业管理专家的课题,管理专家和经济专家才是策划企业信息化的主角。尽管信息技术专家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总体上仅仅起到技术咨询和服务支持作用。成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往往是企业家使管理专家、经济学家与信息技术专家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6)、误认为企业信息化能一步到位,没有意识到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信息化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不是通过一个项目就可以完成的。我国矿山当前面临工业化的艰巨任务,但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先工业化然后再信息化。因为没有信息化的工业化只能建设近代化的矿业,而无法建立现代化的矿业。因此,我国矿山必须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总之,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矿山来说,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是刻不容缓的。

3我国矿山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正确评价矿山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不仅有助于加强矿山企业自身的管理,而且还能为企业管理部门或它的上级公司考核矿山的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由于矿山企业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矿石特性直接影响矿山企业采用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果;同时,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有其独有的特点和特殊性,其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这些都增加了矿山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

矿山企业管理是按照客观规律来合理组织矿山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它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因此,要综合评价矿山企业管理水平,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能全面反映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指标体系,主要为生产性指、收益性指标和社会效益性指标。在具体选择指标时,我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指标的设定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适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二、是指标的设定要反映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独有特点和特殊性;

三、是指标的设定应把企业的管理业绩与企业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联系起来,消除自然因素差异的影响,做到公正、合理;

4结语

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矿山企业管理是当今矿产资源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从三个方面分别具体谈到我国矿山企业管理发展现状,我们站在全新、全面的角度分析问题,以更好地实现矿山企业的科学、系统、现代的管理。

参考文献

矿山企业管理篇6

关键词: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监管的加强,矿山企业生产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然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重特大事故在矿山企业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1]。壶关县共有30余处矿山企业,其中5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矿山企业事故频发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与难点。安全管理人员作为一线作业人员,处于领导阶层与一线工人之间,对矿山管理作用负直接责任,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关键所在。因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勇于承担,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2]。

1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必须将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然而,一些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法律意识淡薄,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矿山条件差,事故不可避免”的侥幸心理。加之一些矿山企业以生产作为工资及奖励的依据,这样就助长了“重生产、轻安全”“先生产、后安全”的思想。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安全基础较好、安全周期相对较长的一些矿山企业更容易麻痹大意,往往由于盲目乐观、骄傲自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2管理工作滞后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协调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也未能从全局出发来统筹整个企业的工作,矿山企业管理人员未能根据行业特点,分析安全管理的重点,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模式。在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上力度不够,同一类型的事故在同一企业时常发生,造成了错误重复出现的不良局面[3]。

1.3执行力不强

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对相关的安全政策、安全措施等不能很好地理解,更不能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工作作风飘浮、遥控指挥的现象,“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对违章的相关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排查,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1.4业务技能低下

矿山企业是山区的传统产业,一线工人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普遍偏低,自律意识较差。由于采矿工作是一种短期行为,过了协议年限还是会离开矿山。总之,矿山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职工存在“矿山不违章、活就没法干”等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习惯性地进行“三违”生产,矿上管理也是一罚了之,很难让这部分人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就不能很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1)勤于学习。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勤于学习,多关注相关书报,特别是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深入领会文件精神,明确安全生产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事情,是一以贯之的、坚定不移的事情。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自身的工作职责,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安全管理人员要将这项政治任务与单位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重难点场所和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部位要勤于观察,能够敏锐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防微杜渐。2)善于思考。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消化吸收,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总结出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规律,再将这些规律放到生产实践中去检验,反复实践、反复总结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律。然后用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工作,促进企业走上稳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3)勇于说话。勇于说话即能说、敢说、会说。首先要能说,要经常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日常行为。其次要敢说,发现“三违”行为时要勇于指出并提出批评,责令其立即改正,对涉及的具体人员,不管是谁,都要一视同仁;发现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问题或薄弱环节时,要敢于向上级反映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最后要会说。安全管理人员要多说内行话、有用的话,照抄照搬照传上级领导的话,只能使听者反感,无法真正执行。4)甘于献身。安全管理人员作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要常常深入矿山工作现场,了解实际情况,避免或杜绝闭门造车。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多去现场,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才能在现场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多走,才能随时发现生产工作现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掌握新情况,做到心中有本“安全账”,脑子里有张“活地图”,对一线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而不是一知半解。5)乐于宣传。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同时要将单位安全生产好的做法、经验总结升华,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将自己在安全管理方面好的做法、想法,向上级和各类报刊、杂志、电台等宣传媒体投稿。这既可以使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得到总结提高,又可以宣传单位安全生产好的经验做法,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4]。

3结束语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上面的政策不可为不严,标准不可为不高,制度不可为不完善,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安全管理制度再完善,最终要体现在安全工作一线中才能实现。而处在矿山企业生产一线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他们工作是否尽责直接关系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在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同时,应该在工作中抓住以上5个环节。只有人人都是安全员,企业安全生产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作者:张娟单位:壶关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宋德阳.浅谈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能力提升[J].工业,2016(9):237.

[2]康旭花.试论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15(9):171-172.

矿山企业管理篇7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和控制人工成本,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矿山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矿山人力资源将会对企业发挥极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在寻找矿产资源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绩效。在全国乃至全球矿产资源萎缩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地加强地质勘探工作的改进和创新,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才能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率和综合实力,而高素质人才是前提,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在选矿工艺等加工程序上发挥巨大作用。资源的有限性、现有矿山部分是中晚期矿山及原矿性质发生变化等因素,加之市场波动更加频繁,使得优化选矿工艺和提高选矿经济技术指标,成为保持矿山整体效益的一剂良药,而这些优化和改进都需要先进技术人员的参与。企业无论是通过内部培养或者外部招聘,都要靠这些先进技术人员的智慧和远见。

3.对企业引进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及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调度、井下作业、选矿流程控制和改进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力量。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统的矿山企业不再占有以前的优势。当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的时候,引进这些技术会提高矿山企业的效率,加强安全性保障。

二、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从许多矿山企业的情况来看,由于计划经济下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惯性作用,我国大多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只能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而逐步转换,这种惯性、延时性使得现阶段的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在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去进行补充与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其他资源的有效使用。分析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忽略人力资源规划。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对企业经营者来说,人力资源太容易获得,而且还可以“人才高消费”,所以不需要什么规划。其实我国国内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偏低的,而质量不是数量所能替代的。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人才更是缺乏,大多高校也对矿业类专业的招生、教学等工作不再像从前那样重视了,因此大大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发展。

2.人事管理缺乏系统性。当前众多矿山企业人事管理的精力主要放在考勤、档案、合同管理、上岗下岗等行政事务上,即使有一些管理体系,也大都停留在考核体系上,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属于后进式、服务性的。人事管理只注重内部员工的有关事项,而忽略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缺乏市场洞察力,因此,也谈不上培养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当前矿山企业大谈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流于形式,缺乏“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意识。大部分矿山企业还一直沿用十几年前的工资体系,包括工资结构与水平,更不用说建立基本的工作分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等规范化的人力资源体系。在管理制度上,对员工的条条框框束缚较多,要求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做不好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但正面的引导激励就显得少了。

4.依然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由于我国矿山企业体制上的原因和长期以来的重负,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矿山企业属于国家统一管理,产品不计成本,劳动不讲效率,企业没有竞争,技术进步缓慢,人员无忧患意识。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依然影响着企业管理包括人事管理制度,甚至在员工心中根深蒂固。

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确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在人才识别上,有德有才者爱惜人才,无德有才者嫉妒人才,无德无才者毁掉人才。从团结干事角度看,有德有才者能团结会干事,有德无才者能团结想干事,无德有才者不团结干坏事,无德无才者闹分裂干蠢事。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轻易附和、趋炎附势的,好比囊中锥子要么出头,要么刺人。真正的干事者,是不会计较人才行为的怪异性、言语的直率性。从尊重中发现人才,从理解中用好人才。正确对待人才工作中的失误包括所犯的错误,有则改之,要敢于使用错之能改的人才。

在人才管理和培养上,始终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同抓并进,不偏不废。不断完善人才考核选用机制,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确实做到以实绩论人才,以公道正派、群众认可、管理有方、做事踏实有成效作为考核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引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确实由静态用人向动态用人转变,由用好人向用好人与能人并重转变,让有为之人有位,无为之人让位。让一些年轻有为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中高级管理岗位。

2.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1)完善以识人选人为基础的招聘与选拔系统。改变过去在招聘、应用人员上守株待兔式的单一和被动做法,完善识人选人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多种渠道招聘实用人才。

(2)完善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与使用系统。改变过去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用人机制。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明确与之相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实行竞聘上岗,给人才以脱颖而出的机会。

(3)完善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与开发系统。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员工专项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了走出去或委托、邀请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地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士到公司总部集中培训等。在培训层次上,有高中级职员政策形势以及工商管理知识的培训,有一般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在培训组织上,全面推行公司、二级分公司、工区(段)、班组四级培训模式,基本形成了全司一盘棋,各个单位、各级组织都在抓培训的良好局面。

(4)完善以留人为基础的人才激励系统。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创造价值,并建立与公司分享价值创造、分享利润回报的氛围。建立体现人才劳动价值的保障制度,逐步增加保障性激励,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实为员工在住房、保险、医疗等各方面解除后顾之忧,用保障留住人。

3.抓好企业梯队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把五支队伍建设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大事来抓,作为关系企业健康发展的大事来抓。

(1)抓好党政干部队伍的建设。重点是选配好各二级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按照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作风民主优良、清政廉洁、技术业务素质等条件选配好各级领导班子。

(2)抓经营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使用干部上做到不唯亲、不唯关系,只唯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公认,并按这个原则提拔和使用干部。

(3)抓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在坚持每年干部考核和民主测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了年薪制。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了实处,充分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抓员工队伍素质建设。每年投入大量教育培训经费,加强全员素质建设,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学习和远程学历教育。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分批组织各级管理干部、广大职工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干部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实际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5)抓农民工队伍建设。目前,在矿山企业从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公司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用工结构的新变化,把农民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一是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治上、待遇上一视同仁,做到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充分肯定他们对企业的贡献,逐步教育、引导和培养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启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文化铸魂。全面推进特色文化体系建设,以文化铸魂,以文化促发展。

(1)完善亚文化建设体系。围绕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传统、企业形象、企业风尚等企业文化主体构件,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包含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等)子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方面做文章,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矿山企业管理篇8

1.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也包括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诸多因素证明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素质决定了效率,人不仅要管理,还必须不断开发、挖掘其潜能,提高其素质。根据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时代性、能动性、时效性、持续性、消耗性、流动性、可塑性、共用性等特征,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可开发的资源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1.2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与物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里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HRm)主要包括了获取人员、培训员工、评价绩效和给付报酬等四个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只有将这个过程管理好,才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好。在矿山企业中,其进行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其他大型企业相同:保证企业发展,赚取大量利润,实现企业目标。任何企业进行管理活动的根本都是为了达成企业目标,只是在矿山企业中,其进行管理活动的水平远达不到大中型企业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矿山企业更多的是注重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实现管理活动的精准化和科学化。矿山企业管理过程中也必然会涉及到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主要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是,其在现实管理过程中,并不会将其五者进行严格的区分,往往是一环套一环,几种职能合并执行。

2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创新的意义

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获得高水平的目标成果。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其对矿山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为矿山企业带来全新的管理模式,创造出无限价值。1)采矿工艺流程中包含地质资料收集、采矿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设计交底、工艺指标计算、凿岩爆破、采准切割工程、落矿、矿石提升运输、地压管理、采空区处理、各项辅助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设施管理等,而随着资源的日益匮乏,矿山企业对采矿工艺中的工作技巧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从招人方面为矿山企业招聘一些既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创新、实干精神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更合理的采矿工艺流程,在源头上为矿山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2)伴随着资源枯竭,高品位的矿石越来越少。为了增加企业效益,企业对选矿工艺中相关设备的操作、浮选过程中药剂用量、回收率要求等都更加严格。如果人力资源部门合理分配当前人力资源,充分激发员工的潜力,达到人员利用率最大化,企业将会在相同资源条件下实现效益的跨越式增长,在过程中控制人力资本,提高效率。3)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矿山企业将会更加重视尾矿浆的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安全环保措施。然而,在安全环保方面人的主观作用占了较大比例,因此矿山人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矿山企业安全环保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矿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人才时要多注重人才的素质,为矿山企业招聘一些兼具才华与德行的人,在末端上控制污染,创建绿色矿山,打造和谐矿区。因此,在国家创新驱动政策的背景下,矿山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管理效率,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

3“创新驱动”背景下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存在诸多局限,员工的管理模式不合理、不科学。其具体分析指出: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严重制约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模,抑制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更由于在中小企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他因素的发展受限会严重制约人才能力的发挥,也就制约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3.1识人方面有待完善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应聘者表面的硬指标关注有余,如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工作经历、外表、性别、年龄等,但对于一些深层的软指标关注不足,如情商、性格、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在某公司的招聘简章上,赫然写着“‘211’学校全日制硕士毕业或‘985’学校全日制本科毕业”;还有某些岗位只招聘男性,年龄要求一般都在35岁以下。这些条件的设置,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确实是真实需要的,但对于普遍部门都如此要求,则有点求全责备。而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有能力、没高学历,有才能、没口才的人丧失了机会。其实,有些实干型的人才口齿并不伶俐,有想法却难以表达;有些综合能力很高的人学历比较低;还有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可能他们的想法与招聘人员的思维有所差异;这些都很容易导致招聘人员的判断出现失误。

3.2选人方面不合理

企业人力资源在招聘员工时片面重视人才的“才”,不注重人才的整体素质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关心其专业技能是否迎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只要是有才的人,企业必将其招致公司旗下。但是,他们没有重视学习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区别,往往是人才进入公司不久,因为不熟悉和不符合公司发展的需要,为了寻找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这些人才大部分选择辞职另谋企业;这不仅没有为企业发展带来好处,同时还给企业招聘培养人才的资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3.3用人方面不科学近年来,虽然矿山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企业的根底是“家族”企业,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创立之初,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许多局限性已经暴露出来。企业的用人理念就是“论资排辈”或“任人唯亲”,这样就会使那些不在家族里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提升,许多有知识、有学历、有胆识的人才会被排挤。

3.4育人体系不健全

矿山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的资金投入一般较低。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来讲,他们对于培训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对于技术、管理的人员来讲,他们是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自身价值的。但是,公司各个部门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的认识不足,总是将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最基本任务,认为人才的培训是他们的职责,因而缺乏统一的安排,从而就不能够取得系统全面的公司岗位流程的培训,最终导致其对业务流程认识的不足。

3.5留人机制不合理

矿山企业管理篇9

关键字:库存物资、矿山企业、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生产不间断地、有节奏地进行,一定数量的物资储备是必要的,但是储备多少合适呢?储备量过大,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仓库面积加大,会增加保管费用;储备量过小,当企业设备出现意外故障时,由于配件供应不到位,而造成停产,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我们招商引资,吸取中东部企业的先进技术,加快了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库存物资长期存放,由于设备选型更新而不再使用,造成库存积压,最终成为废品,结果就必然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物资的成本,是物资管理以至整个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矿山企业库存物资管理现状

矿山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通常采用“总公司、矿、队”逐级计划的供应体制。物资计划工作,一般由生产单位按生产计划安排及相应的消耗定额要求编制物资消耗计划,报矿企管科、物管中心汇总后再结合本矿库存物资情况,编制矿用物资计划,上报公司物资供应总公司。物资供应总公司根据各矿上报情况及总库库存情况,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编制全公司物资需求计划。

各采购单位所采购的物资到货后经过简单的验收,分别存放在各自的库房。总公司采购的物资通常存放在公司总库,各矿通常按需求计划提前将所需物资由公司总库办理提货手续后运回并存放在矿仓库。各直接生产单位从矿企管科理提货手续将物资领出后存放在小仓库。使用消耗由各生产单位自行控制,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物资则分别存放在各级库房中。

矿山企业的这种物资管理方式,导致多头采购,层层设库,责任不清,库存物资资金占用量大,采购成本及流通成本高,储备不合理,易形成库存积压;各单位各自为政,互相之间难以横向调拨物资,在出现生产急需时难以保证,内部相对封闭,与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供应信息沟通不畅;多数矿山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还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未实现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

矿山企业物资供需双方沟通不及时,有时造成物资供不应求,影响生产。有时供大于求,造成物资的积压,提高成本费用。为缓解供需矛盾,只能靠加大库存量来保证生产的需要,提高了资金占用率,而且增加了库存的管理费用。各生产矿地点不集中,运输距离长,二次装运量大,增加了仓库管理费用及运输费用。库房面积不足,仓库存储能力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物资,有些物资只能露天存放,保管费用高且容易损坏。

部门之间缺少协调与合作物资供应业务流程被分割的很零碎,业者只关注自己负责的这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整体流程运行效果并不关心,各部门之间分工不足,任务不明确,消耗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协调工作较多。

三、降低企业库存物资成本的几个途径

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计划是通过市场采购环节实施的,在采购物资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库存资金的占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针对采购中容易出现的不良风气,应建立“三方制约平衡机制”为核心的机制防腐平台,对物资采购、质量价格监管、资金结算实行“三条线”管理,并建立有专业人员组成的招标比价评委会,招标比价前半小时进行抽签确定评委,从而保证了评委的公正性,避免了“供应商影响”。对每一个品种物资的调价都及时通报,供应价、采购价公开透明化,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阳光”采购,提高采购质量。

2、制定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

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管理条件下,企业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需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标准。确定物资储备定额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资周转期和周转量。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它的作用主要是:

(1)企业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量、订购批量和进货时间的重要依据。

(2)企业掌握和调节库存量变化,使储备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3)确定物资仓储条件,进行仓库规划的主要依据。

(4)财务部门核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因此,正确制定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

3、加强矿山企业内部库存管理

根据生产计划和统计资料的预测,煤矿仓库应经常保持合理的、急需的物资储备,加强仓库物资管理,坚持实行“隔离式”验收法,凡入库物资供货单位回避,由仓库、职能科室和用料单位联合组织验收,层层把关,杜绝假冒伪劣物资进入生产环节。强化仓库物资现场管理,做到“三清、两齐、四相符”,“三清”:数量清,材质清,规格清;“两齐”:库容整齐,码放整齐;“四相符”:指帐、卡、物、金额相符。做到“五五摆放”,帐物、帐实相符,日清月结,每月盘点,年终清查,对发现有盈亏、损坏、规格混串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并进行整改。

矿山企业通过统一物料编码标准化管理,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物资“购、存、供、耗”的一体化管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企业的物资使用情况,确定物资库存定额,保持合理的物资库存量。库存量过多,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并消耗大量保管费用,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库存量过少,一旦物资供应脱节,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物资库存不仅要求总量合理,而且要求结构合理。同时,还要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调整库存结构,降低库存储备,加快资金周转。做好物资库存工作,使企业库存物资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节约库存占用资金,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aBC分类法在矿山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aBC分类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种类繁多的但对事物影响极小的次要因素。aBC分类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种类繁多的各种事物属性或所占权重不同要求,进行统计、排列和分类,划分为a、B、C三部分,分别给予重点、一般、次要等不同程度的相应管理。应用到库存管理中,aBC分类管理就是将库存物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重要的a类,一般重要的B类和不重要的C类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具体分类方法为:a类物资所占全部品种5%~15%,占用资金60%~80%;B类物资占全部品种20%~30%,占用的资金20%~30%;C类物资全部品种60%~80%,占用的资金5%~15%。aBC分析法是针对物资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控制程度、配置、管理要点、订货方式、记录检查方式、保管条件等方面给予不同的规划,使库存管理更加合理、更加优化。

四、结束语

库存物资管理是矿山企业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才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高效运作,才能降低库存资金,节约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俊明:《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把握好6条原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5期

[2]张尔言:《加强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矿山企业管理篇10

1.安全问题

一是员工安全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生产一线操作工大部分来自偏远山区以及本世纪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安全意识差;经验主义严重,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心理;一线操作工人流动性较大,安全基本技能固化较难。二是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没有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培训效果不好。三是安全投入不足,考虑利益因素,安全投入减少。四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矿山企业对井下采矿工程采取外包的形式,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岗位编制明显不足。五是薪酬机制不合理,企业按照“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原则对班组核发工资,员工为了多拿工资,尽量减员,造成员工超强度劳动,安全隐患大。

2.生态问题

一是企业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不彻底,道路硬化、树木栽植、草皮移植以及挡土墙建设等后续维护工作停滞,导致道路破损、树木枯死、草皮乱堆、墙体脱落等现象发生;二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没有实行定点、分类堆放;三是植树造林的义务没有落实到位;四是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伐木取暖或者做饭的习惯还普遍存在;五是有的企业不愿意足额缴纳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费。

3.开采问题

一是不按开采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甚至没有开采设计和方案就开采,短期行为较为普遍;二是擅自改变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不按核定的开采规模超量开采、越界开采;三是边探边采,以探代采现象比较严重。

二、建议

1.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逐步完善员工用工机制,建立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员工待遇;加大对一线员工的评先评优工作,将优秀的员工提拔到班组长、值班长等一线管理岗位,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不断优化安全培训形式,着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二是加大安全投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优化安全生产环境,规范标准管理,切实按要求实施并维护好井下“六大系统”;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基金,确保资金到位;认真制定每年的安措计划,认真落实,不得减少项目投资;严格监督外包单位安全投入,提高安全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外包单位管理。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规范作业时间,不得侵犯员工休息时间;加强劳动过程管理,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与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实行“季度检查、半年总结、年终验收”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签订《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外包单位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待遇,引进高素质人才。

2.加强生态环保工作

一是把生态保护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生态第一、发展第二”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二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企业开发建设水土保持方案,确保资金到位、措施到位、标准到位、监督到位;三是加强垃圾管理,实行定点、分类堆放,严禁焚烧垃圾;四是组织员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有计划地种植花草、树木,加强管理,确保成活率;五是加强文化引导,把生态环境治理与不同民族亚文化的多样性结合起来,给群众提供煤炭、节能灶等先进的生活资料;六是推动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山;七是树立生态公平理念,足额缴纳企业的生态补偿费用。

3.加强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二是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中期目标,制定科学的年度经营目标,使企业利益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三是认真履行探矿权人、采矿权人义务,切实维护企业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四是企业自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按照国家规范管理企业资源。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