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0:20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分析

1.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称竞技运动,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者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包含了运动训练和运用竞技两种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心理能力。(2)具有对抗性和竞赛性。(3)具有国际性。(4)具有娱乐性。(5)具有观赏性。(6)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7)具有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以及不确定性。

2.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又称社会体育或者大众体育是指在广大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其主要开展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社区体育等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业余、自愿以及多样性、文明为原则进行开展。其具有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完成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

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区别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存在着性质差别的。竞技体育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完整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而群众体育则是具有自由性的全民健身的业余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是具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并且要求对参加者做出明确的界定和正式规则,而群众体育是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一种以娱乐为主社交为辅的形式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其不追求名次和运动成绩。

二、我国现阶段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便有了主次之分,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思想观念下,群众体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上面,随之冷淡多年。在过分在意金牌的政治价值观上,群众体育现不能凸显出其的重要性。导致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体育的观看者,而越来越少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竞技发展水平。

三、国际体育发展的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日本在第18届冬奥会结束后,便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人力从竞技体育中撤离出来,不再对其投资过多的资金,即使在当时的比赛中其获得了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境下,其却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时至今日,日本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发挥得足够好,并且在大力的宣传下得到了足够全面的发展。而纵观国际,很多国家都是以经济体育为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经济快发展的情况下,以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来要求民族心理和政治规划,其经济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并且有效的反映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情况,从而再逐渐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方针。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资源挤占

改革开放以来,考虑到显示的需要,我国决定重点发展经济体育,其承载着国家荣誉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竞技体育飞快发展的同时,其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能在国际比赛中与发达国际分庭抗礼,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高度关注。而再国外,很多国家也注意到这种体育体制,并加以致用。

2.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与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因此,群众体育决定了竞技体育的生存、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奥运会为例,在奥运会中,30多种竞技比赛,并且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根据其周期属性从而进行评估和筛选,看其吸引国际多少个体育入口来判定其项目的加入。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基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能力。但是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却并不等于群众体育。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很多群众都有因赛事也热血沸腾,却不甘心自己无法常态如此。当普通民众有想要亲身体验竞技体育的念头时,社会为了避免其承担高额的体育锻炼的费用,便有了安全便捷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所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实现了群众基础转变为群众体育的过程。

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们需要改变发展的不仅是生活和经济,也是自身的一个生活观念。所谓全面发展不仅仅指的是小康生活,其中也包括健康的体魄和人格,而体育是人们自身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一。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推动全民健身,更需要社会的不断支持,才能利民利国,只有在个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准备,才能让竞技体育更加的稳步快速发展。而从反方向来看竞技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群众体育的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带来机遇,两者相辅相成。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健康在于锻炼,锻炼在于坚持”。在和谐社会大发展构建中,开展体育性的运动和培养体育精神不但有利于全民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被广泛的传承着,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平衡发展,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成正比,多创造一些运动的机会,拥有更多一点的运动空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巩固强大体育事业,为其保驾护航使之更加壮大。

参考文献:

[1]记者张海峰.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9-02-15001.

[2]马德浩.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02:54-57+95.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2

关键词: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26-04

abstract:theunderstandingoftheconceptionofthestrongpowerinsportsinourcountryhasexperiencedatransformationfromone-dimensionalonetomulti-dimensional,whichisrepresentedby3phases:thefirstoneisaone-dimensionalgreatpoweronlystrongincompetitivesports;thesecondissymbolizedbyacoordinateddevelopmentbothincompetitiveandmasssports;thefinalisacomprehensiveimprovementofvariousfactorsincludingmasssports,competitivesports,sportsindustry,sportsculture,internationalsportsexchanges,sportslegalsystem,sportsscienceandphysicaleducation,etc.ingeneral,maintainingandbroadeningouradvantagesincompetitivesportsisapreconditionforthefulfillmentofthestrategyofconstructionofastrongpowerinsports,whilethepopularizationofmasssportsasafoundationofthestrategy,theinteractivedevelopmentbothincompetitiveandmasssportsasthekeypartofthestrategyandenhancing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industryasnecessaryapproachestothestrategy.

Keywords:strongpowerinsports;competitivesports;masssports

“国运盛,则体育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已经和体育强国接轨,但是反观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却与体育强国存有不小的距离。体育强国是一个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等领域为一体的多维概念。我们要以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为契机,通过对体育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的构建,促进体育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互取予,进而达到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缩小群众体育发展上的差距,促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实施策略。

1体育强国认识的演变历程与指标涵盖

1.1体育强国的认识历程

1.1.1竞技体育成绩促进了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

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取得初步的成功而问世的,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2年2月,当时的国家体委适时提出了“体育领域应及时地从过去的抓政治斗争转移到抓体育工作上来,转移到抓攀登体育高峰上来”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发展方针,实现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转型。尤其是在1979年10月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之后,国际体委更是把有利于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二、三线阶梯状的训练网,确立了“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当时奥运会的项目分布与设置确立了体操、乒乓球、跳水等13个项目为重点突破项目。经历了上述举措的实施和调整,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15枚金牌,在这一时期(1981-1984)中国女排也连续三次夺得了世界大赛的冠军。这些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为重新确立和评价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影响较大。“体育强国”一词也在1983年国务院下发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出现。在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又一次提到了体育强国,与初次提法不同的是这次将体育强国作为明确的努力目标。

1.1.2体育大国的基础促进了体育强国战略的形成

从我国1990年举办亚运会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历经了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里我国的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在世界体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1989年之后的三届奥运会中我国选手共获得了60枚金牌,163枚奖牌。在2000年-2008年的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取得金牌101枚,其中男运动员取得48枚,女运动员取得63枚。中国竞技体育的不断突破进而奠定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基础。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呼唤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实践的发展证明“国运盛、体育兴”,正当中国体育面临新的历史转折与挑战时,总书记发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自此在国内也掀起了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热潮,学界开始全面审视体育强国的涵义、标准以及发展策略。

1.1.3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维型的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

我们最初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仅仅停留在竞技体育层面上,这一点在1986年颁布的《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就明确提出了“竞技体育要超越群众体育”的发展策略。当时的体育院校教材对于体育强国的描述也仅仅是停留在竞技体育成绩层面,即“体育强国是指在世界重大综合性比赛的运动竞赛中名列前茅的国家”[1]。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我们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以竞技体育水平作为最鲜明和最主要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国际体育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竞技体育上的不断突破,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问题的讨论开始激烈地展开,在国际国内新的发展背景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成了体育界的共识。与此同时国家也在1995年6月和7月先后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两个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对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实践发展证明虽然在理论层面上对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有了一致的认识,在实践操作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将“奥运争光”放在中心位置的局面。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再次辉煌敲开了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大门,特别是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总书记的号召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着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0年1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阐述了体育强国的主要特征表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领域均在国际达到先进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实践上出现的将竞技体育水平理解为体育强国全部内涵的倾向已经结束(表1)。

对于体育强国地认识趋向理性,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的概念,不仅包括竞技体育还包括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领域。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阶段、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阶段、多维化的体育强国理解阶段。这一过程从最初的只关注竞技体育成绩发展为对体育强国的多维化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后期我们在理论上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放到同一高度,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群众体育的发展却是略显滞后了。这也是我国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到达体育强国标准的原因之一。

1.2体育强国战略的指标涵盖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其本身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自身历史的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国际间的横向比较。体育强国战略是应该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综合发展目标,就目前我国体育的发展历程而言,竞技体育始终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今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继续保持和扩大优势项目,保持竞技体育成绩的第一军团地位,加大世界大型赛事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反观群众体育,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今天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体育强国已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体育强国不仅仅代表着竞技体育成绩,更是一个会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集合体(图1)。

2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策略

2.1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

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竞技体育作为观测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这里的原因主要是竞技体育是可以通过奖牌或成绩进行量化排名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念意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始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平衡的局面,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相对较“硬”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比就比较“软”。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入逐年加大,各级训练组织对于国家体育政策非常重视,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资料统计,在1984年至2000年的五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80枚金牌,223枚奖牌,其中1989年之后的三届奥运会获得了60枚金牌,163枚奖牌[2]。这五届奥运会的奖牌情况分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15枚金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获得5枚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获得16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获得金牌数与巴塞罗那持平,再次排名第四;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28枚金牌,排名跃居第三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2000年-2008年的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取得金牌101枚,其中男运动员取得48枚,女运动员取得63枚。尤其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更是以51枚金牌的成绩名列奖牌榜首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如果从总体上看各个项目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为止我国在一些高含金量的项目上还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就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而言竞技体育上取得的成绩已经令世人瞩目,究其本质是与我国在体育政策上对竞技体育的无比重视分不开的。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应是保持优势合理布局,继续保持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水平,努力实现潜优势项目的突破,继续保持我国在世界体坛的领先地位,这是我国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有利前提。

2.2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

“普及”基础上“提高”,通过“提高”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普及是我国体育发展中长期以来的认识逻辑,虽然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但它们互相促进或制约的影响关系已经无需争辩[3]。就像裴立新在论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时提出的从“普及提高”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取予”[4]。美国的州立中学协会联盟(nFHS)2008年的统计结果表明:仅在2007-2008年度美国的高中生参加运动项目训练竞赛的总人数超过了740万,其中参加夏季奥运会项目的人数为500多万[5]。美国是公认的世界体育强国,其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中的优势项目在美国国内有着较好的普及程度,美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在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中均得到较好的开展和普及。因此就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比较我国离体育强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表2)。

在发达国家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比例要高于我国,如在德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40个,在日本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60个,在意大利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12个,在芬兰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457个,在瑞士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220个,在韩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100个,而在我国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量为50.82个,面向居民开放的只有44.1%。

由此可见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是滞后于竞技体育的,群众体育在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群众体育开展得好与坏也直接影响着国民体质水平。

2.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时也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是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无论是奥运会后的全民健身日的颁布还是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都昭示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走向,看重奥运成绩注重金牌并不代表着唯金牌论,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金牌价值以及金牌以外的全民健身运动。在主席向体育界发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后,我国学者纷纷就体育强国所涉及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表3)。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是对群众体育发展的有力推动,是关注民生的体现,更是体育强国概念下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子系统的和谐发展路径。早在80年代原国家体委就提出了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7]。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4]。虽然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过程,但是已经崛起的中国体育已经不需要单一的用金牌来证明自己,我们在努力逐步实现竞技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同时也在关注群众体育的发展,也开始与世界体育强国接轨。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我们今后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只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向驱动发展才是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

2.4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2.4.1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战略发展建设的薄弱环节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连续下降,已经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学生体质水平均低于日本和韩国,学生的视力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位,城市学生中的肥胖率逐年增加,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堪忧,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8]。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因素影响教育部门对于升学率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进而造成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时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2)运动严重不足;3)饮食不科学[9]。目前关于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虽然直到今日学生体质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依然没有改变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现状。这与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的辉煌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就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来说我们的发展水平均落后于世界体育强国,而且都落后于竞技体育成绩远不及我国的日本和韩国。这样来看我们距离体育强国的差距甚大,实现体育强国的路程较为漫长。因此我们要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思路与理念以及教学项目上进行改革,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投入,强化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政策主导,真正落实好阳光体育健身工程,提高广大青少年体质,使其与体育强国发展路径接轨。

2.4.2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有力保障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体育强国必然是体育产业强国,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的标志。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要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发展,更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落后于我国飞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这也是我国不能称为体育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都需要有很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体育产业是提升整个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参与奥运会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到跃居金牌榜首的转变,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时刻,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奥运会举办后人民群众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关注点和发展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力度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已经成为体育部门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首先实现体育产业强国,然后再向体育强国迈进是发展必由之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建设体育产业强国主要工作在于:1)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增加体育服务的人力资本和体育产品的技术含量;2)加大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力度,提高以职业体育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观赏性和参与性,打造精品赛事,完善体育用品业与销售业的品牌建设;3)逐步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向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从政府经济的高度介入到最低限度参与,向市场配置资源方向转变;4)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经济监管模式和组织方式。

3结语

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新中国几代体育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事实证明我国距离体育强国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除了竞技体育之外的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略显滞后。这与我国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定位和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回顾对于体育强国的认识历程走过了从“单维型理解”向“多维化认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单维型的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认识阶段和汇集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国际交往、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在内的多维化体育强国认识的三个阶段。为此实现体育强国战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持和扩大竞技体育的优势是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前提;2)群众体育上的普及是体育强国的基础;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向驱动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关键;4)努力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积极扩大体育产业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7-18.

[2]王友唐.中国竞技体育实力全面提升[eB].人民网

[3]陈玉忠.体育强国概念的缘起演进与未来走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143-145.

[4]裴立新等.从“普及提高”到“相对独立”再到“相互取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8,(1):67.

[5]HighSchoolSportsparticipationincreaseaagain;Boys,GirlsandoverallparticipationReachall-timeHighs,nFHS,indian-apolis,USa,[ep/oL].省略,2008-09-04.

[6]邱雪.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0,(1):12-13.

[7]舒有谟,宋秋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4):69.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3

1.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1.1社会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和保障。体育是人们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其中竞技体育是以竞赛为主,以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为显著特征,由专业人士参加的,以夺取比赛优胜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又被称为群众体育、大众体育,其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国民体质。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提升幸福指数,还可以为竞技体育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1.2竞技体育对社会体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种缩影,部分国家将竞技体育作为增强民族凝集力,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竞技体育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良性发展的竞技体育实现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刺激作用,它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措施

2.1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资源。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着力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增强我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将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写入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体育民生的投入,设立社会体育专项发展资金,统一规划,集资兴建和综合利用新场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渠道,资助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的运营和发展,为群众建设更多更好的健身场地设施,缓解群众健身需求增长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为群众开展健身体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加大现有场地向群众的开放率,使各类体育活动设施常年为群众免费开放,惠及不同年龄人群和不同参加活动时间段的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较好的体育活动平台;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多元健身市场主体,促进体育消费的新途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国家、社会、企业及个人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体系,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社区居民自筹资金鼓励社会捐助等办法,建设体育场所,配备活动器材,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的机制,合理规划配置体育场馆资源和健身站点布局,形成全民健身风尚。

2.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采取多种途径,传播社会体育理念,最大程度的对社会体育的意义进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理念,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开展免费的体育培训班、兴趣班,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人才,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广泛宣传公益性文体事业;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体育品牌,构建高水平、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社团组织,发挥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团体在发展社会体育中的组织作用,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好各种资源组织龙舟、登山、跳绳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举办职工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单项比赛,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吸引群众关注体育,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体育发展成果。

2.3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实现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指导员要对体育锻炼的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高层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短缺状况,提高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要建立健全社会指导员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安排专业的指导人员,指导群众开展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大量吸收年轻人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加强培训,针对目前社会育指导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运动健身技能传授的基本方法进行讲解,提高社会指导员队伍的素质、提高社会指导员的业务能力,鼓励社会辅导员认真学习提升自我素质,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结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等仍处在较低水平;城乡之间的体育发展程度差距明显,国民体质下降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着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实现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作者:杨江林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国民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由于对学校体育中的相关理论概念(如: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等。)没有很好地认识并加以深层次理解,造成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有说服力的教育实践报告至今未能看到,三级教材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不少地方的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有体育老师称这场体育课改革是:“目标虚化,内容空化,组织散漫化,考核客气化。”这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其根源就是没有定位好学校体育的位置,让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处于浮游的状态。

1.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

目前关于体育的分类存在一些争论,但大家默认的还是把国民体育分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在这一分类中此三种体育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体育的框架,可谓三足鼎立的态势,缺一不可。“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今天,竞技体育方面,要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群众体育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民族体质,把我国人民的机体能力和平均寿命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学校体育方面,要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体质教育,把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目标,学校体育起相对的促进性作用。首先,学校体育在完成自身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完美发展,就是形态、机能、体能和精神几方面得到充分的、均衡的、协调的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有人说: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是输送各行业人才的生命线。学校体育在实践竞技体育的精神,体验竞技的乐趣。其次,学校体育为群众体育传授身体锻炼、健身娱乐、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生活理念。为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系统性练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生存能力。当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群众体育领域里发挥着引导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作用。

2.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力包括智力与体力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使之适合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力的发展主要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手段而获得。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教养和身体发展的特点。所谓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标来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所谓教养,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规律和事实,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所谓身体发展,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体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的机构与功能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得到良好的发育,包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学校体育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体现着德、智、体三方面的要求,互相渗透,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而在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体育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而以发展身体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教育所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就是做好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三方面。三者互相关联、融为一体,构成学校体育的全过程。但三者不是平列的,而是有一个中心,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依为命

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命脉,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进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竞技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继承的任务纳入学校体育中来。”[3]国际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席兰姆斯说:“教育狭义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广义的目的在于传授技术、能力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而这种教育包括竞技体育教育。”[4]西班牙学者何塞马利亚卡西加尔教授则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努力制定一套教育方法,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设法促进主管教育的组织采取行动,使当代人恢复他们业已失去的运动能力。”[5]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把它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手段是完全应该、完全必要的。而且,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是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度发展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竞技体育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如竞争、开放、民主、民族等观念,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现代社会应具备的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学校体育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如果放纵学生的主体性,“放羊式”教学,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不能完成学校体育根本的任务,此方式也不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良好途径。试想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疲劳,什么是“极限”,什么是“二次呼吸”,什么是“价值域”,什么是“中华体育精神”,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我们就说这种体育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吗?“中级水平以上的竞技体育,即组织化的体育,是应该在学校里提倡的,至于初级水平的竞技体育则应该在学校里广泛地得到开展,这正是我国学校体育目前最薄弱的一环。”[6]因此,把竞技体育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手段,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我们绝不能在排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的的同时,把作为手段的竞技体育也一概排斥。竞技体育的“增强体能”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失去它,学校体育就没有生机,处于空虚、疲软状态。

4.学校体育向群众体育开放

群众体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群众体育里没有统一的规则,没有统一的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即使有组织也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的活动场地具有不固定性,设施稀少,活动、锻炼时间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活动形式较单一、枯燥。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向群众体育提供帮助,对其进行多方位开放。首先、提供场地设施,让群众有机会利用就近资源,创造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其次、提供理论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理论资源的实践作用,帮助群众体育普遍性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向社区、企业、厂矿等派送体育健身指导员,组织不同的群体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地方化、民族化。

5.结论

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共同筑成国民体育的大厦。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生体的作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依为命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竞技体育的“技能练习”手段必须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竞技体育要理直气壮地走进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应向群众体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提供开放性的帮助,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群众体育普及化、地方化、民族化和多样化。由此看出,学校体育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理性定位学校体育的位置,有利于学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学生身心、有益社会的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改善以往“放羊式”、“放鹰式”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为提高国民体质力尽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2]张友龙.试论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及其目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3),56—58.

[3]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4]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5

摘要: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成为了瓶颈,主要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差异显著、区域不平衡、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竞技优先战略、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弱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强国;群众体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69-04

abstract:Currentchinaisstrugglingfortheconstructionofstrongsportscountry,butthemasssports′developmentisher“softrib”,mainlyfortheoveralldevelopmentlevelisnothigh,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regionalimbalances,decliningphysicalyouth.mainlyduetocompetitivestrategicpriority,urban-ruraldualstructure,theregionaldifferencesin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weakeningoftheworkofschoolsports.inthispapertheanalysisofproblemsandcauses,basedonthecombinationoftherealityofChina′ssportspowerinthebuildingmadeanumberofdevelopmentapproaches.

Keywords:strongsportscountry;masssports;problemsandcauses;countermeasures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便开始酝酿建立“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最早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国家体委根据当时体育形势的发展,在1980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然而,一直以来体育界对于什么是体育强国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模糊,处于争论和摸索的阶段。但对于“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2]却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可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

就竞技体育而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世纪之始,中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崛起,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并首次居于奥运会金奖牌榜之首,这一战绩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田麦久、徐本力等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存在如“我国的优势项多为影响力较小的技能类项目,而影响力大的大球类集体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大多无优势,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还巨大,亮点不多,含金量低,影响力小”;“在球类等集体项目中,虽有一定进步,但总体说,还缺乏竞争力”;“我国奖牌分布有‘偏项’趋向”等各种质疑,但综合评价而言,我国已是竞技体育强国[2][3](虽然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普遍认为对我国已基本具备竞技体育强国的特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中国体育的奋斗目标时,他首先提的还是群众体育,并明确表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2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总体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国民体质不容乐观。国民身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安全的战略问题。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公告显示,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降低幅度最大。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截至2004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4]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迅速增长的人口相比,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求。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0080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与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6%。但这与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和芬兰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日本260个、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457个)相比,差距甚大[5]。此外,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系统,其占总量的65.6%。且对外开放率仍较低,仅为29.2%,即使开放其利用率也不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是体育人口不多。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同样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2004年为37.1%。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比较仍有差距(见图1)。

四是体育锻炼质量不高。主要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健身项目单一,健身走和跑步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负荷偏中小强度。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为56.4%,小强度为27.0%;,健身缺乏科学指导,66.7%的体育锻炼者没有接受健身指导,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6.1%,直接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和效果;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6]

2.2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大局,并最终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发展的大局。然而,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农民体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

其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差异。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经常锻炼”的人数则差异更大,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7倍,且随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尤其是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

其三、城乡居民体质差异。体育的首要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因此城乡居民体质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据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数据显示:城镇和乡村居民在国民体质健康指数方面呈现出城乡差异,城镇和乡村居民体质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见表1)。

基四、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850080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44%的城市,有783614个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92.1%,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6%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66446个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资源的7.9%。我国农村人口,尽管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却占有很少的体育场地,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锻炼场地的匾乏,致使其以自家庭院或室内参加体育锻炼者居多,从而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3区域不平衡

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图2)。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平衡。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证明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再次,东、中、西部国民体质不平衡。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也显示出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大于103.00的有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100.00~103.00之间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97.00~100.00之间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小于97.00的有新疆、贵州、青海、西藏4个省(区)。

2.5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青少年体质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现状与未来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悖。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据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第1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3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竞技优先战略

新中国的诞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鉴于当时国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体育事业主要围绕着群众体育展开的,确立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群众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随后受“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陷入低潮。“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旺盛发展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惊艳表现,使国人找到了实现“强国梦”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强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体育部门在体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制定了“奥运战略”,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模式,中国的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08年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位列第一。这时期虽然群众体育业也有所发展,但在强大的“奥运战略”面前,显得柔弱无力。这可通过政府财政体育经费配置中的群众体育经费比例可管窥一斑。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收支活动”,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收支活动。[7]那群众体育经费的政府财政在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里”和“公平分配”,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首先,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体育事业经费部分的各个收支科目中,没有群众体育经费收支科目。群众体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是隐含在其他收支科目之中的,更无具体的群众体育经费指标及其金额。其次,从地方体育系统经费支出数额看,用于竞技体育的优秀运动队、中等专业学校、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64.1%,即使将“其它体育事业经费”全部计为群众体育经费(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经费支出也只占总经费支出的25.7%,相当于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经费的五分之二,两者相差2.5倍。[8]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

3.2城乡二元结构

建国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藉”管理制度所形成,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见表2)、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一,即城市中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农村则是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补助为原则,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努力试图弱化这一体制的力量,来缩小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农村发展群众体育不具备城市发展群众体育的优势,缺乏发展群众体育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鸿沟”仍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填平。所以,从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来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任务一半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体育。

3.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由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见表3)。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虽然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3.4学校体育工作弱化

当前导致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从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这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弱化是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调查显示,全国仍有45.9%的学校对此尚未认真执行,体育课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普遍;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体育活动时间过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调查显示,全国60%左右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中西部和农村则更为严重,只有12.44%、和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此外,相关的制度缺失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对策

4.1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2008年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涉及到一列的工作,包括管理者观念意识的转变、法制的完善与保障、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发展条件的改善(经费、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等。否则,两者的协调发展只能是空话。日本在东京奥运后,即将体育的发展战略重心转向大众体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无无疑对我们有巨大的启示。

4.2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应当规划好、建设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及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更是逐步实现群体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4.3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逐年增强。但由于群众体育底子薄,尤其是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所需的经费、场地设施缺口较大,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政仍将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是一个基本趋势,这既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统筹城乡、东中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方向是应是农村、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予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企业、个人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管理,兼顾效益与公平。

4.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甚理想,甚至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盛行,导致升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使现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等落到实处,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投人力度,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和配备体育设备、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

4.5加强科研群众体育科研及服务

发展群众体育,还应加强重视群众体育的科研及服务。一是科研,不仅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群众科学健身进行研究。二是服务,将现有的体育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尤其是要将竞技体育的科研成果从竞技场转到全民健身大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三是要增加群众体育科研投入,在原有群众体育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体质、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研究,以科技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5小结

建设体育强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具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障碍,因此我们应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2]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3]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11):1441-1444.

[4]田雨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31-735.

[5]常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及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6]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8-12-19.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6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群众体育事业、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适时开展职业体育,同时争取一定的国际体育话语权。从制度层面改革,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路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在该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的中国体育,在朝着新的目标扬帆启航。2010年11月27日亚洲运动会在广州落幕,中国军团以创造纪录的199枚金牌的佳绩傲立于亚洲之巅,继续巩固亚洲体坛霸主的地位。从亚运赛场的八连冠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第一,中国已无愧于“体育大国”和“金牌大国”的称号,但遥望“体育强国”,中国体育还任重而道远。中国体育将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树立发展与改革的信心,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一、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含义辨析

(一)何为体育大国

体育大国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因此,体育大国所蕴含的意义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大”是相对“小”而言,主要是从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人均占有体育资源的面积、体积等方面来衡量。具体是指占有的体育活动的容量较多,空间较多,面积较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的国家。形式逻辑学中定义一个概念: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因此对其概念含义的思考,重点在于界定“体育”和“大国”上。我们认为,体育大国就是指,开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数量众多,体育设施规模较大,在世界体坛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大国,不是看它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拿了几个冠军,而是看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多少,以及该国家人均寿命、健康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通俗地说,所谓体育大国,说的是国民素质,而不是竞技体育成绩。

(二)何为体育强国

我国是否是体育强国,与体育强国的究竟有多大的差距,目前是一个热点话题。体育强国一词,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爱国情结”和“中国元素”的意会词,反映了国人迫切的领先与赶超的心态;从内涵来看,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定性评价,是对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体育产业结构,体育活动组织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关于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主要在我国,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定量化的衡量标准。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笔者认为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的国家。

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体育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胡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十二五”期间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竞技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影响力大的职业体育成为国家间交流、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现国家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竞技体育蕴含的丰富精神价值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三、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体育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也早已成为亚洲体育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虽然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并没有脱离开群众体育这个基础,在不断增加的奥运会金牌数量的带动下,中国的后备体育力量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可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还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建立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相比于竞技体育的一片凯歌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步伐还略显缓慢。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很多地方还缺少健全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及规划、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加之健身器械和场所的匮乏,导致很多地方全民健身运动始终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燎原”之势。如果仍然一味追求竞技体育金牌而“顾此失彼”,以“求多”“求全”的心态设置缺乏群众基础、并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项目,就难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因此,应该以人为本,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二)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面向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探索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冷静分析竞技体育成绩、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在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金牌增长点,通过改革训练管理体制、强化竞争机制、加强训练创新等手段,提升落后项目水平。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基础地位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等、对那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集体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我们应当有更高的、更全面的追求。支持和鼓励各地方、各行业重点发展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形成地方优势和行业特色。

(三)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23号)。《指导意见》在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首先,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文化课教师选派和管理等方面,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分工负责。其次,突出解决运动员保障政策系统化问题。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级体育部门要本着对运动员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开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事业的新局面做出更大努力。切实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逐渐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当竞技体育在2008年达到辉煌的顶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便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

要实现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就要高度重视、充分实现新时期中国体育的社会价值和综合作用。目前,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其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等,都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体育事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体育的各个门类上,都要有所进步。体育本身的内涵是很广泛的,体育既是实力又是文化,还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对体育的理解就要全面。笔者认为,首先就是发展群众体育,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肩负着独特的作用。金牌也是需要的,因为它也是展现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绝不能够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

(五)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

体育强国的一大标志,就是应该在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高的项目上取得突破,如果在国际认可度高的主流运动中没有一席之地,再多的金牌都堆砌不成一个世所公认的体育强国。因此,发展中国职业体育,需要思路的转变。2008年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审时度势,让李娜和其他几位具备了足够实力的“金花”、“单飞”,使她们在职业网坛更上层楼,终于实现了2011年法网大满贯赛事的突破性胜利。这恰恰印证了中国体育从专业化到职业化不懈探索的轨迹,如果没有专业化,也就没有今天的职业化,专业化是基础,职业化是升华,而举国体制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在这个成长与提升的链条上,各种因素缺一不可,全在于如何协调合力与把握时机。

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各个项目有各个项目成长的内在规律,但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任何项目都要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且要融入国际的发展潮流中去。举国体制需要创新,但不等于照搬外国的职业化模式,一旦某个项目决定走职业化道路,就应该建立相适应的制度、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让中国的职业体育“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六)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

成为体育强国是中国大国崛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任国际体育组织的掌门人,除了朝中有人说话,公平公正有了人事保证之外,自然还能激发起国人,特别是体育迷们的民族自豪感。官方语境中,将出任一把手与中国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联系在一起也是常见的论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中加强话语权,目的并不是要利用自己“朝中有人”的优势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是要更好地履行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并在发生争议纠纷之后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

四、结束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不仅是国家体育职能部门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应担当的一项重要责任。强国体育梦是每个国人追求的目标,其本质上就是体育现代化;在实现体育强国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渐推进,并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推动体育工作改革,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S].(2010)22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S].(2010)23号.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7

【关键词】体育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

innovation:SoulandDrivingForceofKeepingSportseverDeveloping

tianJian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44,Henan)

【abstract】innovationisthesouloftheprogressofanation,thedrivingforceforacountrytodevelopandprosper,andthesourceoflifeforapoliticalpartytoremainvigorous.Sportsinnovationistheinnerdrivingforceformodernsportstodevelopsustainably.Sportsinnovationshouldbeachievedundertheguidanceofthevaluesofharmonyintermsofnotion,contentsandmethods.

【Keywords】innovationofsports,innovationofnotion,innovationofcontents,innovationofmethods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河南省委、省政府2006年5月22日下发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提出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总体目标: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体育创新,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要求,也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体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30年来,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8年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更得益于体育事业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现在中国体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1.1体育自身特点决定必须创新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向前发展的,体育也不例外。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这就要求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去追求,达到运动成绩的巅峰,这一格言充分体现了体育工作要瞄准更高的目标,努力探索体育发展规律,找准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寻求突破,创新发展。比如,跳高技术经历了跨跃式、滚翻式、背跃式,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跳高水平的大幅提高。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还用跨跃式跳高,能够达到现在的男子跳高世界记录2.45米吗?30年来,中国体育的改革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战略思想;第二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初体育改革创新的系列举措。如1993年4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以及《关于运动项目管理实施协会制的若干意见》、《关于训练体制改革》、《关于竞赛体制改革》、《关于群众体育改革》、《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等5个附件,确定了以转变运行机制为核心,“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的改革发展思路,成为这一时期体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性文件;第三个阶段为进入新世纪,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1.2新形势下发展体育唯有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30年来,中国体育坚持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在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1〕p19-2030年来体育工作始终做到顺乎时代大潮,顺乎民意,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就是一个典范,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促进;坚持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充分发挥北京奥运会的综合影响和带动作用。但应该看到,新的历史时期,体育工作还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利于体育科学发展的问题。比如说群众体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精品活动数量有限,竞技体育还存在项目布局不够合理,田径、游泳、自行车等项目水平需要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小、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体育立法工作比较滞后、不能适应体育发展需要等各种问题。

改革与创新永无止境。30年来中国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改革创新,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实现中国体育的进一步腾飞,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解决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消除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体育生产力。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性转变,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体育创新。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p19-20

体育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载体,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经济跨越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健身娱乐业和体育表演业等迅速发展,体育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日趋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体育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倡导合作、诚信、开放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勇于挑战的意志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现代化建设。

发展体育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切实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满足广大群众的强身健体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体育创新来谋划、来发展。

2体育创新的内容与实践

2.1观念创新

原来体育分三个部分,即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号称“三驾马车”。2007年又提出社会主义体育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全面,体育有多种功能,如竞技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具体体育工作中体育会有不同体现,如篮球运动,参加比赛是竞技体育,但三人制篮球赛为群众体育,篮球比赛有赞助是体育产业,篮球比赛有转播是体育宣传,等等。事实上,很难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分开,比如全国体育大会,是非奥项目运动会,是群众体育,但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大会不排金牌榜,但各省市代表团都会计算代表团的金牌和总分。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组委会把市场化、产业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也凸现了体育产业的重要性。同样,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应该体现体育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如体育场馆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阵地,是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场馆经营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体育除事业和产业外,是否还有体育行政、体育执法等内容呢?再如,体育在不在大文化范畴呢?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很好的回答,报告中把体育工作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目下进行了简洁而重要的论述。〔3〕p34所以要用创新的观念认识体育。

我曾组织过一次成功的体育活动,也得益于观念创新。原来中国信鸽年会由省市信鸽协会承办时都有程度不同的亏损,但2003年由我们河南信鸽协会承办却盈利15.2万元。这主要得益于改变对会议的一般认识,利用会议平台,进行创新运作,除正常年会内容外,增加了国内信鸽评比与拍卖,邀请国际知名信鸽参与拍卖,举办中国首届信鸽产业展示会,祝贺单位可以进行宣传,从而增加了收入。会议安排与会代表去开封参观清明上河园,吃了天下第一楼包子,发了南阳玉制作的鸽子作为纪念品。会议结束,中国信鸽协会和与会代表都感觉会议很成功。《中华信鸽》杂志称“信鸽产业”的提出在中国信鸽史上开了先河。

2.2体制创新

笔者曾从2002年参与开展体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鉴定社会体育指导员800余人,培养职业资格体育经纪人600余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育职业)考评员36人(截至2006年底笔者调离)。总结工作经验,主要在于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成立组织机构,保障培训工作开展。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体育局职业技能鉴定站,建立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积极开展体育职业技能鉴定,鉴定人数超过全国人数的50%。成立河南省体育经营者协会,指导体育经纪人开展工作。构建培训网络,拓宽培训人员层面。支持省辖市体育局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在郑大体院、洛阳师院等高校建立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经纪人培训基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在退役运动员中宣传体育从业资格证书,培训鉴定退役运动员50余人。创新培训措施,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结合体育行业特点,编制了培训内容和鉴定程序,建立了职业鉴定试题库,培养了考评员队伍,逐步建立起一套简约、高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和项目结合开展了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地区)、日本、英国等200余名学员参加。

2.3方法创新

笔者根据民间体育项目经费难筹、单项影响小的特点,倡导举办了河南省三届民俗体育大会,均设项10个,每次参赛600-800人,群众参赛不收取报名费,经费由承办单位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解决。2005年,举办河南省首届健康家庭运动会,设10个项目,共200余个家庭700余人参加,被《中国体育报》专版刊登,并称为创新赛事的探索。2006年在郑州世纪欢乐园摩天轮上举办的中原快棋王围棋比赛,邀请刘小光九段和汪见虹九段参加,中国棋院原院长华以刚与王冠军八段进行大盘讲解,活动由郑州世纪欢乐园承办,《大河报》提供舆论支持,并举办有奖竞猜活动,郑州卷烟总厂提供赞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3体育创新的措施和建议

3.1坚持一个中心,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大众

党的十七大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生,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兴办体育事业,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促进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群众体育工作要引导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科学、健康的体育活动中来;竞技体育要不断提升竞技水平,培养更多的体育运动人才;体育产业要更好地开发体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要努力增强体育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促进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3.2实现两个和谐,即内部和谐发展和外部和谐发展

一是体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吸引大众关注竞技体育发展,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竞技体育通过提高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群众观看比赛和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体育赞助;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创建体育名牌,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体育事业发展拓宽资金渠道。要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处理好体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旅游、农村、社区、工会、青年团、妇联,社会各界等外部事业的和谐发展。体育部门要主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行业体协联合开展体育活动,要协调相关部门与科学、文化、教育、旅游、农村、社区等合作举办体育活动。要提倡、鼓励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进行资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发展体育事业。

3.3突出“大体育观”,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体育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去思考,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大体育观”。要通过体育创新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工作开展。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的全面进步,又要抓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关键环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要做到“六移”,即群众体育要“下移”,更好地贴近群众,打造群体活动精品工程,吸引更多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竞技体育要“前移”,从苗子开始培养,实施精英工程;体育产业要“后移”,着眼将来,培育市场,营造示范工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立法要“上移”,把体育立法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立法建设。另外,体育民间组织、经营单位要“外移”,积极推进体育协会制、俱乐部制、会员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销售工作要“内移”,通过扩容工程,增加玩法,吸引更多资金服务和支持体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编.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8

关键词:中央苏区;赤色体育;现实启示

一、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由来与渊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简称“中华赤色体育会”)于江西“五卅”运动大会的总结会上产生,中华赤色体育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间最早,级别最高的全国性体育运动的领导机构。

当时,江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的发端之地,肩负着“进行苏区工农劳苦青年群众集团性的赤色体育运动,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的重任。为了大力发展革命力量,增强军民体质,苏区各级领导政府积极展开赤色体育运动的宣传活动,带头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值得一提的是,赤色体育运动在体育竞技的基础之上,将体育竞赛的目的、任务和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以军事为主线贯穿体育赛事的始终,将中央苏区体育文化引领至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繁盛时期。

二、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特性及意义

(一)群众性。

早在1932年,第一次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产生的《文化工作决议案》便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所需要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游泳等运动。强健身体,锻炼革命斗争所需要的技能”。同时,党中央干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带动广大群众投身体育事业。中央机关组建了由领导干部牵头的球类代表队。以篮球为例,分为中央政府篮球队、中共中央局篮球、国家政治保卫局篮球队等,、、项英等苏区领导还担任过体育比赛的裁判。

(二)科学性。

在中央苏区,红军学校以及“学生队”、“教导队”负责培养各级水平的体育骨干,并且成立了各种运动队。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运动队还编印了较为规范的体育教材,如《田径教学法》和各种《赤色体育规则》等,对体育动作进行了详细解释与科学分析,范围包括田径与球类的竞赛训练方法、比赛规则、运动场所的整理布置,更以图解形式作出旁佐。这个时期,赤色体育运动号召全体苏区青年女子体育锻炼,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性别藩篱,女子体育运动得到了空前重视。通过跳绳、秋千、踢毽子等活动,强健了女性体魄,为苏区提供了储备干部,充分体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让她们适应“战争的动员”。

(三)创新性。

赤色体育运动充分考虑了苏区当时的体育设施和自然条件,将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赛形式和活动内容很好地与当地现实条件结合,体现了苏区政府因地制宜的体育发展思维,极富创新意识。因由当时对红军的围剿与封锁,红军运动员们只能就地取材,利用木材制作用以训练的体育器材。值得一提的是,赤色体育运动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继承、发扬与创新,开创了新兴的体育项目,如过独木桥、抢山头、爬云梯等,并促成了由广大农民组成的“铁血团”等体育组织。

三、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启示及应用

通过对赤色体育运动的特点梳理,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于、应用于当代江西的体育事业。其一,体育教育应当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结合娱乐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发挥“意见领袖”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体育运动成为群众性活动。其二,注重体育运动的合理安排与科学指导,将磨炼意志、强身健体、练习胆略和提高文化素质融为一体。既要因地制宜,实行体育教育精准化,也要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健身渠道。其三,充分发挥江西的本土优势与地理特点。强化优势项目赛艇、皮划艇的训练力度与强度,同时,重视弱势项目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带动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其四,发扬地区特色体育文化。大力推广“红色体育”品牌,开展推进端午划龙舟、舞龙庆春节、清明荡秋千等民间体育赛事。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间或发生龃龉,亟需调整体育产业的总体布局,进行体育产业改革举措,加快体育产业经济链发展。

在赤色体育精神的引领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以竞技体育助推群众体育,以群众体育反哺竞技体育。一方面,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群众体育的普及之上,进而带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群众体育的普及中得到提高,不仅能够反作用于群众体育,更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需求。在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激励之下,有助于建设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对于构建江西全民健身体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近代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367.

[2]曾飙.中央苏区体育史[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95-104.

[3]曾飙.再论苏区体育工作方针―兼评苏区体育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86-87.

[4]秦椿林,孟文娣,等.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865-868.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9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10

【关键词】体育体制改革症结历程

中国体育体制二十年改革的历程

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各类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其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各级体育行政、事业机构;各级体育机构的职能划分;具体的体育管理制度。根据体育的管理主体,可以将体育体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政府与社会联合管理型三种,而后者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体育管理方式。①

1993年,国家体委出台《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变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传统体育体制,构建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随后,国家也在体育行政机构组成、机构职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首先,在体育行政机构改革方面,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组成国家体育总局,性质上成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管理的部门,内部机构精简到9个,人员编制减少一半。通过机构改革,大大提高了我国体育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其次,在管理手段方面,由过去国家直接包办体育转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管理手段也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和监管为主。再次,推动体育法治化,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开启了中国体育法制化建设步伐。②同时还推出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

199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体育行政机构也进行了相应重要调整,国家体委被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沿袭至今。2000年、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先后颁布《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着眼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努力在2008年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不断深化体育改革,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努力创建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参与、充满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1年,国家在《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深化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促进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巩固、提高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排名前列,改善项目发展结构和布局;推进竞赛体制改革,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体育产业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中国体育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总的说来,二十年的体育体制改革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体育体制,随着人们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群众体育逐渐得到长足发展,竞技体育继续保持着一贯优势,体育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体育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初显成效。但是建国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带有垄断性质的竞技体育体制并没有什么变化,改革并未触及到体育体制的核心和实质内容,反而得到了强化,这成为当前体育体制改革领域中的焦点与难点问题。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症结

对体育改革的认识有待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既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也是体育体制领域的一场革命,牵涉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方面面,各种力量和利益之间充满了博弈。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体育体制改革以来,对体育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指导,由此造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体育体制改革目标模糊;改革方案缺乏科学、系统的相关理论指导,体育体制改革步骤缺乏总体设计,因而随意性和功利性比较大;对体育领域中旧体制与新体制二者的关系认识不深,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体育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体育功能比较单一,发展不平衡。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对体育的功能的认识比较单一,传统的体育体制过分突出体育的社会福利性和政治功能,不遗余力地发展竞技体育,而体育的健身娱乐与教育的本质被扭曲,体育本身的文化功能及经济效益长期被忽略,造成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体育精神被漠视。同时,由于竞技体育在国内外的显著地位和短期内容易出成绩,决策者在制定体育政策时偏向竞技体育的发展,把大量资源集中到竞技体育领域,而忽略了对其他体育领域的投入,直接造成体育门类、体育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中具有优势的奥运类项目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支持。体育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直接导致决策者减少社会性体育的开支,使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竞争不断恶化,而依靠现阶段的体育体制又无法满足当前大众体育发展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低迷与经济体育飞速发展并存、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体育资源投入、场馆建设、体育人才和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的不平衡格局。

体育产业发展机制扭曲,发展后劲不足。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体育产业化也成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体育产业化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由于体育运动受政府调控,因此具有明显的行业垄断性,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加之目前国产体育用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研发的主导体育产品,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低;体育产业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布局,重复投资现象严重,企业过分强调短期内的高额回报,使得企业服务水平低,业绩平平,社会效益不明显;相关配套法律规章缺位,现阶段体育产业法规相当大部分是政策性指导文件,无法对管理环节和具体项目进行细化,缺乏可操作性,而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政府对体育产业的管理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体育产业发展调控机制。

新时期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我国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这为深化体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和空间;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决策层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深化,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社会氛围;竞技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各国在奥运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体育的经济化效应日益凸显,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体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全面,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也相应呈现出如下新趋势:

首先,在体育管理主体方面,国家将逐步淡出包办色彩,而将体育的主办主体转移给社会力量,更加注重发挥基层体育组织和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国家的职能将定位在对体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协调上。

其次,群众体育将成为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二十年改革使得群众体育的管理主体实现了由单位向社区的过渡,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体育健身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吸引着中产阶层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群众对体育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这些都将推动大众体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再次,体育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体育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得到国家的扶持和振兴,体育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力量对投资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出现了一大批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已经形成。体育市场法治化进程加快,确保体育产业健康、稳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将从条块管理向垂直分化整合的结构形式转变,国家将逐步简政放权,同时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减少地方政府机构对体育事务的干预,推动管理体制向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体育的综合型体制方向转变。此外,在管理权限上,中国体育总会、奥委会等专门体育组织将会被赋予更多的管理社会体育的权力,由管理中心一手包办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各单项协会将成为责权利统一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负责各种体育项目的一切事务。

新时期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构想

进一步加深对现代体育本质的认识,切实转变体育发展理念。体育体制改革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强身健体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教育、健身和娱乐功能,协调发展体育门类和项目,提高人民群众体质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体育改革红利。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体育的公益性与功利性关系,切实转变功利性第一的观念,注重体育的公益性质,让更多的国民能够享受到体育改革发展带来的利益,既保持在现有国际体育赛事中的既有优势,不断拓展参与项目,又努力发展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提高体育消费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正确认识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关系。围绕体育和谐发展理念,着力调整体育改革方向和重点,着眼于全局构建平衡、普及的布局,特别是要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体育资源投入,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满足城乡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正确认识全民健身与奥运项目关系,转变金牌政绩观,而将工作重点转到大众体育上来。改变奥运项目一支独大而大众体育发展维艰的格局,合理配置物力和财力,把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放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体质上,最大限度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高体育参与度,从而为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奠定深厚的基础。

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在继续坚持政府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中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推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体育组织界限明确、功能清晰、科学有序的新型体育管理机制。合理划分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之间关系,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进制度创新,努力把行政型的体育管理方式转变为社会性体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发展规划和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上。充分发挥体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社会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努力形成高效运转、协调有序、科学规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既符合国际规则又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体育运动竞赛体制。按照权责清晰、科学管理、依法治赛的原则,推动体育竞赛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竞赛市场中的配置作用,增强体育竞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展体育中介机构和组织,发挥其沟通、服务和公证作用,丰富和完善体育赛事自律性,提高体育竞赛管理监督水平,为体育市场的发展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形成多种产权主体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④我国社会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体育体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遵循市场机制在体育领域的调控作用。要按照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原则,加快建立现代体育产业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育产业产权制度,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实现所有权与行政权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体育企事业法人制度,推动企业法人产权独立化。加快对中小体育企业的改造,转变经营机制,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延伸企业价值链,改革先行体育产业融投资体制,根据不同体育产业类别建立不同的体育产业融投资体制。加强体育产业发展制度建设,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育产业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促进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形成多样化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和完善体育运动“三级训练体制”。按照提高运动水平、加强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的价值理念,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训练体制与机制,采用集中型、结合型、分散型三种形式并重的国家队组队方式。调整和优化重大体育项目布局,提高现有基础项目水平,发展新的优势体育项目。建立运动项目评估机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加强体育科研成果研究与转化,促进“科技兴体”,推动体育运动与科技水平结合程度,提高体育科技含量。引入社会力量进入体育训练领域,发展企业、高校、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开展体育训练模式。重视业余体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业余体校和专业体育运动教育机构的办学自,发展体教结合新路子。加强高等院校体育培养机构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效益。积极探索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充分发挥俱乐部在现代体育体制中的作用,提高体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教练员选用制度,提高教练工作知识水平,培养学者型教练员。

结语

二十年来,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历经波折起伏,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体制,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的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体育迎来了新挑战、新机遇,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全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新体制。

(作者单位:河北体育学院)

【注释】

①王平:“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王丽娟,周波:“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二十年”,《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第6期。

③任丽萍:“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