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0:46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6302

1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法律类的课程无疑占了较大的比例;并且,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知识产权本身也被分在了法学项下。然而,现实中知识产权专业却与法学专业有着一定的不同:通常知识产权专业招生的对象为理科生,就业方向偏重于专利人等方向,学生除了法学知识以外,还要开始一些非法学课程,如管理学、机械制图等;而就法学课程的开设本身而言,知识产权专业因其专业特性,通常要突出“知识产权”的学科属性,因而会增加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比重,对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往往单独开设课程。这种情况会使得知识产权专业法学课程的比重相对降低,有些专业的法律核心课程不再开设:如《宪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史》,有些法律课程会某种程度上“缩水”,如《经济法》仅开设《竞争法》等等。开设课程与课时量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在法律知识学习方面不如其他法律专业学生那么系统化。但就现实需求而言,社会作为需求方,需要的仍然是受过系统法律训练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并不会考虑知识产权专业开课时课时量的有限性。这就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法律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受到更为专业、系统而有效的法律专业培训?

结合笔者多年来作为学生参与法律课程学习,作为编辑参与法律教材编辑、参与法律教材编写,以及作为教师进行法律专业课程讲授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更为有效地传达法律知识,需要对现有的法学教育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剖析,提炼其更为有效的部分,删除或者简略讲述一些冗余部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法学教材的编写,多着眼于一种学科的整体叙事,例如,一个学科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等等,有哪些整体叙事所需要的原则,有哪些基础概念,哪些基础规则,等等。事实上,各学科的教材之间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勾连,如“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这种基础概念,在法理、民法课上讲授,但不一定能贯穿到行政法等课程中去。同一套教材中,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分册基于不同的学科立场,出现编排知识的重叠、冲突,以及一些知识的遗漏等等。而现在高校的教学又往往是某一学科由专门的老师负责,一个教师通常不会去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课堂给学生讲授了些什么,不同的学科之间呈现各自为战的情况。如果每个教师仅着眼于本课程的教材对学生进行讲授,则两种情况难以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缺乏配合与衔接,知识出现重叠或冲突;各学科基于本学科立场的知识过多,加大了教学负担。

2现代法学教材中的三种知识

基于这种现实,笔者以为,需要对于各学科的法律知识进行一种整体上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法学知识进行通盘的考虑,以培育学生准入法律共同体以及掌握相关法律实务技巧为目标,重新考量不同课程中哪些知识需要向学生讲授、不同的知识如何向学生讲授,以及不同的课程如何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法学知识体系。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以为首先要区分法学教材里的三种不同的知识:法律知识、法史知识与比较法知识、法哲学知识。上述三种不同的法学知识往往被参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法学教材的内容,但这三种知识其实是不同的知识,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

法哲学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一种对于法律整体性理解的知识,如法律到底是什么?法律在本土维度如何界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法律?法律现象要体认哪些价值完成哪些社会功能?等等,上述知识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法理学中,其他部门法多少也会有些涉及,如民法如何自我定位,等等。这类知识严格意义上都属于法哲学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学生整体上认知法律现象会有一定的帮助,但需注意:这些知识往往存在着很多分歧,如关于法律的概念,不同的法理学派认知差异很大;对于什么是知识产权,学界其实也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通说。因此,法哲学知识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法哲学知识本身与法律实务之间的关系不大,因而陈卫东等教授甚至曾经建议在司法考试中取消法理学的部分。而对于普通的本科生教学而言,法哲学的知识产权对于进行法律研究意义非常重大,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意义有限,因而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应该有所区分,对于多数学生,可以缩减法哲学的授课内容,并且保证法哲学方面的授课保证在相关知识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当然,对于培养学生最基础的法律认知、法律方法等方面的法哲学知识,依然需要重点向学生讲授,当然这种讲授不是帮助学生提升对法现象更为深刻的认知,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其他部门法知识做有益的铺垫。目前有的高校法理学被划分为法学导论、法理学两门课程,事实上法学导论课程就担负着上述铺垫的功能。

法史以及比较法方面的知识通常出现在各部门法的教材中。一般的部门法学科都会对自己的学科史进行一个回顾,建构本学科的一个延续的叙事。同时会将其与该部门法相关他国家的对应法律制度纳入进来。法学教材的这种书写方式其实是为了建构独立的部门法叙事,使一个部门法形成内在的特有的知识谱系。但是,需注意,法史的知识以及比较法知识,都不是现行有效的国家实定法,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从部门法叙事中区分出这两种知识,误以为这两种知识本身是有效的本国实定法知识,反而无助于学生实务能力的培育,甚至会潜在地削弱法治所必须的法律人尊重本国现行实定法的伦理要求。因此,首先需明确,法史知识与比较法知识对于法学学科建设有意义,但对于法律实践意义不大,并且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些知识都只是描述性的,而不具备法律上的规范性;因而可缩减这类知识的讲授比例;同时,在讲授时,需要教师着重提醒学生这类知识并不是我国生效的实定法知识,本身不能作为生效的法律规则而援引,以免给学生不必要的误导。

相比上述法哲学知识、法史与比较法知识,真正的法律知识应是基于国家实定法的一天阐释体系。这种知识是面向实践的,是学生应该重点学习的。下文将对这类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3对于法律知识的类型化

如笔者上文所言,相对于法哲学知识、法史与比较法知识而言,法律知识的传授才是我们本科法学教学的重点。而如果跨过学科的藩篱对于法律知识进行具体剖析,则可以发现事实上存在三种不同层面的法律知识。

第一个层面是经验描述层面。这个层面的法律知识是最基础的,包括实定法文本知识,以及法教义学所提炼的概念、规则、原则等法律三要素,同时还包括由规则组成的制度。这些知识是法科学生学习法律的基础。对于这种知识的学习,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记忆。而教师则需要从实践运用的需要出发,对众多的实定法文本知识进行鉴别分类。对于最基础最重要在实践中最常用的知识,应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对于一些在实践中有可能用到,但运用频率相对较低的知识,则需要学生熟悉、了解,避免可能的错误理解即可;而对于那些在实践中运用频率较少的知识,则需要学生大致了解一下知识的基本脉络,例如什么样的法律文本在做相应的规定,碰到类似问题应该到按照什么样的方向检索知识,即可。而不必一味地强求学生记忆所有的实定法文本。

第二个层面的知识是实践运用层面的知识。单一的经验描述层面的知识,还不足以使一个学生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实践运用层面的知识就显得非常必要,只有具备了这种知识,学生才能够说真正具备了法律实务方面的“技能”。在具体而言,在法律的实践运作中,三种技能非常重要。其一是事实认定方面的技能,具体而言又包括两种技能:阅读事实材料,从中发现相关的法律意义;寻找相关的证据,为自己的法律主张辩护。只有具备了上述两种技能,一个法务工作人员才能有效地将生活事实与法律规范勾连起来,从而使法律适用于相关事实。其二是以法解释学为基础的法律方法。法律文本通常本身并不一定具有确定的规范意义,尤其是对个案的规范意义,这就需要解释技巧、推理技巧,从客观的文本中去发现有关于个案的意义,从分散的条文中去总结完整的法律规整。因此,几种主要的解释技巧以及基础的逻辑推理方式的培训,对于法科学生同样不可或缺。其三是查找法律的方法。如上所述,法科学生无法也没必要机械记忆所有的条文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具体个案时,去查找检索法律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只要学生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工具查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即便他不能准确记忆这些条文,他仍旧能够较好地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处理问题。

第三个层面的知识是思辨层面的。这种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些法律学科的主流的价值观念。这种知识虽不直接面向实践,但却往往作为法律共同体理解法律条文的共同前见而在场,因而学生也有必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另外,思辨层面的知识对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等作为大学生乃至作为研究者非常重要的思维习惯,从而实现学生素质上的提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法治教育主要途径有效性调研报告

一、调研项目简介

(一)调查时间

2015年3月1日―4月21日。

(二)调查地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三)调查对象

上述高职院校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

(五)调查团队

(六)调查概况

发放调查问卷共1250份,回收1203份,有效问卷1168份(其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752份,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39份,台州职业技术学院177份)。问卷全部存档,可以随时备查。

二、调研背景和调研目的

我们注意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且提出“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的作用和地位,在当代中国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骨干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法律知识和法治素养,对于我国法治进程有直接影响。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技术性、专门性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工作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高职学生加强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同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法律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日益提高,“法治中国”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高职学生的法律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职在校师生,我们有调查研究的有利条件。我们力图从自身和兄弟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展示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素质提高的现实境况,并分析研究改善策略。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

(1)深入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认知、期待和要求。

(2)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实际效果。

(3)进一步探究更好促进当前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的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关于高职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

1.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69.01%)认为“(法律)地位非常重要,法律至上是发展趋势”,只有极少数学生(6.51%)认为“(法律)没地位,还是关系更重要”。这反映了广大学生对于法律地位的正确认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尚有不少学生(24.48%)认为“(法律)地位不是很高,但比以前好多了”,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法律的实际地位认识有偏差,需要进一步树立法治信仰。

图1法律在国家和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

2.法律在个人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只有略过半数的学生(56.16%)认为法律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非常重要”。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37.41%)认为,法律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很重要”。这个结论和表1结论略有矛盾,体现了不少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缺乏实际了解,对实际生活中法律的重要性的了解处于模糊状态。

图2法律在您个人生活中地位如何?

3.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关系。对于这二者的重要性比较,大部分学生(64.56%)认为“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一样重要”,28.85%的学生则认为法律知识“没有专业知识重要”,但只有41.36%的学生认为法律和专业“联系很紧密”。考虑到有10.45%的学生和48.20%的学生分别认为法律和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和“有联系,但是联系不紧密”,以上数据虽然反映了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法律与专业关系的正确认识,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时体现了高职学生一定程度的实用主义倾向。

图3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哪个更重要?

图4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联系紧密吗?

(二)关于高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素质的主要途径

1.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61.15%)认为,提高法律素养的最重要条件是“尽可能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并且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5.65%)认为,学习的法律知识越全面越好。这体现了高职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强烈渴望。

2.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7.36%)认为其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政课’)课堂”。其余途径(“自学”和“学校和社团宣传”)分别各占一半比例(21.23%和21.41%)。考虑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中法律知识讲解在内容上的有限性社团宣传的随机性,以上数据说明了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径的单一性和不持续性。

图5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法律知识的?

3.大学里学到的法律知识够不够用?将近20%的学生(19.52%)认为“很不够用”,44.86%的学生则认为“略微不够用”。这两部分学生比例共为64.38%。只有不到10%(8.46%)的学生认为“完全够用了”。考虑到受访学生有一部分是法律专业学生,故以上数据可以表明多数学生法律知识自我感觉上是匮乏的。至于为何觉得不够用,受访学生对于三种原因(“思政课涉及法律内容太少”、“教师上课不专业不生动”及“自己业余时间没学习法律”)的分析认定基本持平(分别为37.59%、22.44%和39.97%)。说明要多方面下工夫,为学生丰富自身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修养提供条件。

图6你认为大学里学到的法律知识够用吗?

图7为何你会觉得大学里学到的法律知识不够用?

(三)关于高职院校法律内容的课程的教学效果反馈

1.关于思政课中法律部分的内容的学习效果。31.36%的受访学生认为思政课中学不到什么法律知识,主要原因首先是“法律太枯燥没劲”(34.42%),其次是“上课不够生动”(24.49%)、“老师不够专业”(20.72%)和“课时太少,学不到什么有用的法律知识”(20.46%)。考虑到数据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我们认为以上因素都是学生法律知识的课堂学习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图8你如果认为现在“思政课”里的“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讲解效果不好,原因是什么?

2.关于思政课程内容设置。将近一半的受访学生(45.63%)认为应该单独开设“法律基础课程”,而41.27%的学生则认为应该“视专业而定,有的专业不需要开设”。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多学生视课业为负担的当下,竟然只有13.10%的学生选择了“毫无必要,现在课程已经够多了”。考虑到图3反映的对法律认知的实用主义观念及图8反映的法律课的实际授课效果,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希望能在专门开设的法律课程里学到更多。另外,在认为不必单独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学生中,多数人认为主要应当通过教学方法更生动(46.83%)和课时更多(31.76%)强化学习效果。

图9你认为专门开设单独的“法律基础”课程有必要吗?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关于高职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和对法律学习的期待

1.普遍认识到法律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但对于法律和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二者存在一定的脱节。

2.对于法律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倾向。这和高职学生专业化、技术化的学习导向有一定关联。

3.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大学期间学到的法律知识不够用,较强烈地期待尽可能丰富自身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关于高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实际效果

1.高职学生学习以专业专门知识为主,法律知识的系统获取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途径比较单一。

2.通过思政课堂学习法律知识,内容匮乏,教学专业性欠缺,学生掌握情况不佳。

(三)关于促进高职学生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素质提升的若干建议

通过我们团队的以上调查研究和分析和部分学生的现场反馈,我们觉得,当今高职学生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法治宣传,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作为高职学生,我们深知平时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是多么匮乏。我们总是被灌输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的重要性。除了课堂上那么有限的几节课(而且思政课里涉及法律观念的内容也是很少的),其他接触法律的机会都几乎是自发的、随机的、偶然的、肤浅的和碎片化的。同时,高职学生的法治观念说到底是一个人生观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和解决。这里我们建议,发展校园文化,必须内在包含法治宣传内容,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包括新媒体、社团、海报、定期时政讲座、专题宣传等)宣传法治理念,在学校里(而不仅是课堂上)塑造正确的法治观,努力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接受法治信仰的影响,克服学生因实用主义观念对法律的排斥心理。

2.加强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

(1)增加思政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课时和内容,努力扩大法律知识的覆盖面。对于学生切身相关和强烈关注的法律内容,如合同、婚姻、劳动、企业、电子商务等,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2)尝试将法律基础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分离,对现有的思政课程进行改革。在不影响思政理论课程课时量的前提下,独立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可适当考虑高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就业方向,照顾专业特点,有所侧重。

(3)加强专业之间交流特别是法律专业于非法律专业之间的交流,努力探索生动有趣、使学生印象深刻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案例参考资源库,方便思政课程教师教学参考使用;可以试着与法律专业教师的交流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3.为学生丰富自身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创造各种其他有利条件。

(1)丰富法律相关课程。增设法律相关的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提供学生更多更完善的系统法律知识学习平台。

(2)开辟专门场所。学校开辟专门的法治学习和宣传的场所(例如建立专门的“法治角”),用以案例讨论、法律咨询和援助、普法宣传等。

(3)加大对学校法律社团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学生社团和学生有天然的联系,加强社团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例如,本研究团队所属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法律专业,该专业成立的法律协会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利用其专业优势积极进行各项法治教育和宣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建议学校继续加大对法律相关类的社团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使得法律教育更好地贴近学生心灵,产生实际效果。

(4)定期开展法律认知活动。法律的威严和权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法律的程序实现过程中。建议学校定期开展一些法律认知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法院参与案件审理旁听;聘请法官、检察官做专门讲座、现场说法;对于社会影响较大的重大案件,学校引导学生保持关注,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1日.

[2]施俊波.法律课程渗透德育教学的途径及效果评估[J].文教资料,2011(18).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及其社会规范效应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一方面,要了解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基本法律常识,树立“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并且能够自觉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掌握与其所修习专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其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为将来走上相应的职业岗位打好法律知识基础。在向大学生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的情况下,各专业再根据本专业的理论特点与知识结构,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目的

 

非法学专业开设法律课的目标不是培养律师、法官或检察官等法律职业者,而是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本专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的教学目的应突出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强调课程内容必须与所学的专业领域密切相关。

 

1.1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运用法律知识为其专业领域服务。首先,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有哪些,法律对本专业领域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从而了解本行业所处的法律环境。其次,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领域内相关法律活动的具体要求,尽可能避免因法律文书的缺陷或法律知识的不全导致潜在的纠纷。

 

1.2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具体案例实务的能力。法学专业的法律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推理能力,运用法律条文,原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并不从事法律职业,学习法律知识只是为了能够就某一现实问题或争议提供妥当的法律解决方案,所以,并不需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推理技能。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为预防功能,即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法律信息,使他们对所从事职业将要面临的涉法问题有清楚的认识,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知识性教育,以传授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同时,还要告诫他们,将来从业时,一旦遇到重大复杂的法律情形时,应当及时地寻求和获得法律专业人士的建议与帮助。

 

2.当前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情况

 

虽然高校中非法学专业开设法律课程已相当普遍,但在有关其教学特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上,大多照搬法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其次,在教师的配备上,对教师的选任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法律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就由上思想道德修养公共课之类的老师承担。而各门法学都是专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各院校应当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师应当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培养一批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很多仍然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缺乏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法研究,缺乏有特点的教学模式。

 

总体而言,非法学专业的法律课程教学往往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沦为专业课的附属,没有能够发挥其在特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3.深化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改革、构建法律课程教学

 

针对当前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教师配备不合理、学生多且以大班授课为主、课时少但法学内容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突出等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

 

3.1点面式的法律课程内容调整。通常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法律课程学时较少,如经济类学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通常只有32学时左右,但经济法的内容较为庞杂。教学时若面面俱到,则容易导致主次不分,使学生难以掌握,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若要详细讲解,则学时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和编排,既照顾到教材的全面内容,又注重特定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做到点面结合。

 

3.2对比式的法律知识讲授。法学是一个逻辑体系很强的学科,各部门法之间有相应的内在联系。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是在不具备法学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孤立地学习法学中某一个方面的知识;他们的法律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相关法律课程的难度非常大。为便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的内容,可以在课程开始时适当讲解一下相关联的法学基本知识。如在讲授合同法的过程中,可以将民法的很多知识点结合起来对比讲授,这样一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既容易理解,又印象深刻。

 

3.3情境式的案例教学法。法律条文通常比较枯燥而死板,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准确运用法律条文、法律精神解决问题。在非法学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有所偏重: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使用案例教学旨在通过案例来加深或帮助学生对于所讲授法律规则的理解,认识到如果忽视或违背法律可能产生的实际后果,而不宜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主。二为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在案例的选取上,尽可能创设其所学专业领域的法律事件情境,将法律放在该领域的专业背景中进行深入讲解。

 

3.4参观与观摩法。法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抽象,法律课程的教学若只限于课堂讲授,不仅教学方法显得比较单一,而且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播放经典法律影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法律精神的理性之美,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大赛,让学生参与到法律审判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了解法庭审判的运作程序,同时锻炼他们运用法律进行思考和辩答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审判案例,让他们实地感受法庭氛围的庄严肃穆,体会法律的公正严明,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结语:列入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法律课程,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这些法律课程的作用,使学生系统化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切实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是高校法律课程教师及理论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我们要加大力度钻研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4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培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其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从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中。同志认为,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而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屡屡出现,所以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相关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变得紧迫且必要。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种补充苏维埃法律或补充苏维埃法律空白点的渊源,也就是说:“实现无产阶级的意识,运用无产阶级的法令,在这种法令没有或不完备时,应以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为指针,扫除已被的政府的法律。”中国的法律意识的内涵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将法律意识定义为“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邓小平曾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总体作用表现为:(1)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法学家严存生说过:“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刘旺宏教授在其著作《法律意识论》中也阐述了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前提和基础的作用。只有社会成员法律意识提高了,才是实现法制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整体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一句空谈。(2)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法律意识能够推动立法体制的完善,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能够推动保证司法的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能够推动执法程序的完善,强化在执法过程中的制约和监督。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我国法制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对法制建设的进程有着现实的作用:(1)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最近,女大学生失联事件频繁发生,且没有停止的趋势,总体来说就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诉求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2)降低大学生违法犯罪几率。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逐年增高,大学生法律识的现状与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要求形成极大反差。只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对违反犯罪案件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到自觉守法,自觉的让自己行为合法,从而有效降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几率,维护校园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多方面的了解,本文以南京市6所高校为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微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73份。从大学生学法意识,知法意识,用法意识、守法意识和护法意识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意识。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11%的学生通过国家法律宣传了解法律知识,有15.6%的学生自己看法律书籍来了解法律知识,有38.7%的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律基础课来了解,还有34.7%的学生从电视,报纸或网络上了解。

当被问及“我国大学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素养”时,有68.2%的学生认为“书本理论结合当今实际来上”,28.9%的学生认为“通过典型案例来讨论”,2.3%的学生认为“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上”,只有0.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与我们学习生活无关”。

(二)大学生知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设计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的把握,主要想看看高校大学生有没有对国家的法律新动态进行及时的把握。其中,在回答“您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了解么”时,有52.6%的学生“大概知道,不完全了解”,剩下的47.4%的学生都是“完全不了解”,没有学生对这个问题深入了解过。在回答“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时,只有27.7%的学生选对了日期“12月4日”,还有72.3%的学生选错了日期。在回答“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时,47.4%的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有25.4%的学生认为“群众监督”,15%的学生认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剩下的12.2%学生认为可以“执行机关自我监督”。

(三)大学生用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前两个问题是对法律知识总体上的把握,后几个问题分别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刑罚法律制度来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情况。

当问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用什么途径来解决”时,43.4%的学生认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30.6%的学生认为“忍气吞声”,17.3%的学生认为“通过关系来解决”,剩下的还有8.7%的学生考虑“通过暴力解决”。当问到“在公交车上受到骚扰,你会如何解决”时,37%的学生认为“换个地方或下车”,还有33.5%的学生认为“默默走开,不敢出声”,有19.7%的学生认为“出声制止,维护自己”,9.8%的学生会“用暴力让他得到教训”。当问到“怎样看待现在法律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时,有72.8%的学生认为“法律对公民的人身安全越来越重视,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中”,有22.5%的学生认为“也许只是一种形式,不一定能贯彻实施”,还有4.6%的学生认为“不关我事,不关心”。当问到“在网上购买了一些便宜的食物,吃过以后发现有问题,让您受到人身伤害,您会怎么做”,有62.4%的学生认为“写差评出出气”和“算了,也没多少钱,省得麻烦,扔掉”就可以了;还有32.4%的学生认为要“坚决退货,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写差评出出气”;只有5.2%的学生会要求“找有关部门鉴定,赔偿精神损失”。当问到“一个小偷进宿舍偷东西,被同学抓住了并关了几天,您怎么认为这位同学的行为”时,93.1%的学生认为不合法,只有6.9%的学生不知道。

(四)大学生守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做事。在回答“平时过马路时会走斑马线么”时,有72.8%的学生选择“会,从来都是”,有22%的学生选择“经常是”,只有5.2%的学生选择“偶尔,看情况”,没有学生选择“从来不”。在回答“如果您依法行使行为的同时发现会损害自己一部分的利益,您还会自觉依法行为么”时,有55.5%的学生认为“依然会,法律是不可以违背的”,33.5%的学生认为“一般能够,看情况”,9.2%的学生认为“偶尔,能钻空子就钻空子”,只有1.7%的学生认为“不会,自己权益最重要”。

(五)大学生护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考察大学生在面对身边的违法犯罪时,能不能保护、维护。在回答“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扒窃您会怎么做”时,有5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看情况”,有32.4%的学生表示“想办法提醒被偷者”,8.7%的学生表示“当场阻止小偷”,只有6.9%的学生表示“装作没看见”。在回答“是否会提醒你身边那些没有法律意识的人要遵守法律”时,有69.4%的学生表示会提醒,28.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提醒,只有2.3%的学生表示不会提醒。

总结: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意识方面,存在着不足,不够全面与深入,学习的途径也很窄,不够宽广,说明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于大学生知法意识,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且没有意识去学校新的法律知识,了解新的法律动态,这种状态亟需改变。当大学生面临现实的法律问题时,很多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很薄弱,大部分学生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还是会选择逃避或退缩。大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遵守法律,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守法意识薄弱,亟待加强。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维护法律权威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大部分学生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和对法律的漠视。

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着偏差,究其原因,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为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对法律意识认识不够;第二、意志力薄弱,只凭一时兴趣,造成对法律知识了解片面;第三、行为上的偏差,主观意识和实际行为不符。客观原因也是重要原因:第一、家庭法律意识培养的缺失。”中国式”的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意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法律意识的教育是一个漏洞。第二、学校法律意识教育的不足。中小学法制知识课程几乎没有,而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课程也很少,而且过于书面化,所学知识有限。更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法律意识也不够,不能有效的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第三、国家法律意识宣传教育的滞后。我国法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等案件发生过后,报纸网络都大面积报道了,才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才强化对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国家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要注重法律知识宣传的广度的深度。一直以来,国家也是注重法律知识的宣传,还特别将12月4日作为“法制宣传日”,可是相关部门的法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浮于表面,点到为止,不够深入,造成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够;还有的相关部门对于法制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偏远地区开展宣传教育的难度大,就忽视了,造成不同地区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的不平衡。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进入大学校园,不仅要进行理论宣传更要传授实践经验。

(二)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和法律文化,所以社会应该为高校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在法制环境方面,应该净化社会环境,立法层面、司法层面和法律监督方面相结合,尽量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其次就是法律文化方面,社会上应该开展一些法制活动,比如,相关法律从业人员可以定期让高校大学生听实践讲座;给大学生实践平台,模拟犯罪案件突发现场,考验他们的应急情况;邀请知名专家给大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

(三)家庭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这种不成熟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必须要转变思想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也要同等关注孩子的思想健康。父母自己首先要积极培养自己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再在平时的相处中一点一滴的灌输给孩子。比如,在实际发生关于法律事件中就有意识的传输法律知识;经常陪孩子关注法制新动态;和孩子一起收看法律栏目等。

(四)学校加大法律教育实施力度

首先,书本教育要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思想意识方面的东西,学校应积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正视社会现实,才会让大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心悦诚服,更能够融汇贯通。所以学校应该将书本知识的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安排法律事件模拟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其次,增加多种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大部分的学生主要通过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或者从电视报纸上学习,范围比较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渠道,比如,利用广播定点播放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栏目;学校网站上用滚动新闻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生会号召学生来参与学习等等。最后,引导大学生自觉关注法律知识。法制教育的方式应该是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可以组织观看法律教育影片,可以是犯罪片或心理片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可以排练法律题材的话剧,每个院可以排演一部参加评比,并邀师生前来观看;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5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4]严存生.略论法制观念的现代化[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6(2):197.

[5]刘云.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从大学生校园刑事犯罪切入[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105.

[6]赵德友.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现状及培养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1):70.

[7]徐曼,敖静.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36.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秘书;法律意识;必要性;措施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2015年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奥成功,这意味着张家口向国际迈出了一大步,张家口市中小企业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且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合法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必须依法、守法、合法开展各项事务。在企业中,秘书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担负着参谋、建议、沟通等多项职能,有效发挥秘书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有序、平稳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的秘书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也必须看到,在面对这一环境时,张家口中小企业的秘书人员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张家口市中小企业秘书人员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外部环境中加强法律意识条件的缺乏。众所周知,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必须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张家口申奥成功后,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中,张家口的中小企业要想利用这次的机遇走向壮大,走向更加成功,除了更新自己技术、理念之外,还要将法律运用到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将法律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也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对他们来说,法律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很好地与工作相结合。甚至很多企业在挑选秘书时很少关注秘书的法律意识,没有意识到秘书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意识的重要性。导致这种局面形成的现实原因在于:张家口三面环山,国际贸易往来较少,这方面导致企业错误地估计了法律意识的重要程度;企业在招聘秘书人员以及进行岗前和岗中培训时,几乎涉及不到提高秘书的法律意识,加强秘书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这些原因导致在外部环境方面缺乏对增强秘书法律意识的重视,导致秘书人员法律意识的缺乏。其次,秘书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秘书是与领导接触最多的人员之一,秘书的建议对领导的决策、命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秘书人员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给企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秘书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秘书人员与领导的频繁接触,使得一部分秘书人员对领导惟命是从,从不敢向领导提出任何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导致领导的一些错误无法避免,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并且,有些秘书利用与领导的关系,,贪赃枉法,将法律完全置之度外,给其他人一些方便,而赚取自己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秘书自身缺乏法律知识、意识。张家口申奥成功后,在中小企业秘书的日常事务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与外商的合作,这就需要秘书在合同、人事签订、企业机密方面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具有较强的法律应用实践能力和法律与工作相结合的能力。而一直以来,秘书在法律意识方面,并没有引起自身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没有系统地学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企业出现法务纠纷时,通常是聘请相关的法律人员进行解决,秘书在法律问题的解决上更是捉襟见肘。

二、提高张家口市中小企业秘书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在面向国际时,必须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才能在国际的浪潮中获得一席之地;秘书必须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和发展。提高张家口中小企业秘书的法律意识,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秘书整体素质的需要。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守法、合法、知法是其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由此可知,无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还是对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法律的支撑作用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成份。而秘书作为中小企业的一个特殊人员,在企业中担负着参谋、建议、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加强其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水平,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法律的需要,实现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而且也有利于巩固、加强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申奥成功,使张家口中小企业必须将国际理念注入到其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界、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一定的准则与法规来制约,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中小企业在面对国际大舞台时,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仅仅是其一方面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应重视法律的作用,更加清楚地明白国际准则及在国际贸易、合作中法律对自身的保护,利用国际准则与法律,使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好的发挥,有更好的发展。企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的,它需要企业中每一位员工的配合与努力,而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更是如此。秘书作为与企业领导接触最多的人员,秘书人员只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作为企业秘书人员来说,若缺乏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有关的各种法律和法规的出现缺乏一定的预见能力,也很难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很难避免使企业陷入各种法律纠纷的困扰。因此,秘书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中小企业领导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企业秘书,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是不够的,在面对国际贸易时,还应具有法律知识与法律应用能力,这也是秘书常常忽略的一个方面。对企业来说,国际交往与国内往来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秘书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可以避免企业走很多弯路或者承担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秘书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运用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还应在企业出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纠纷时,义不容辞地辅助领导做好决策,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国家、企业的利益,尽最大的努力降低损失。张家口申奥成功,使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时,企业开始面临涉外商务的活动。在此种情况下,秘书要想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时代的要求,必须熟悉掌握我国的涉外法律、国际惯例和贸易规则,以及贸易对象国的商务法律。因此,秘书在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时,还应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提高张家口市中小企业秘书法律意识的措施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6

[论文摘要]法律职业化有其深刻的知识论根据,它建立在多种知识论基础之上,并与司法制度合理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法律职业化的知识论根据所内在要求的司法制度合理化的基本方面包括司法独立、判决理由合理、司法权力中性化和司法程序正义等。

一、法律职业化的知识论基础

法律职业化作为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有其深刻的知识论基础,释明这种知识论基础的基本方面,对于现代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认为,法律职业建构其上的知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也是推进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重要动力。

对于法律职业化运动的知识论基础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简要界说。首先,法律职业化对应于法律知识的类别属性要求,是法律这一本性上属于实践理性知识所要求的法律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亚里士多德曾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三种基本类别,法律属于实践理性知识的范畴,界说法律是一种实践理性知识,是将其与纯粹理性知识进行的一种必要区分。实践理性这一概念意味着:“理性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或认识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行动者的实践能力和意志能力,是实践着的理性。”[1]波斯纳则将实践理性概念很实用主义地理解为“不轻信者对无法为逻辑或精密观察证实之事物形成种种确信时使用的各种方法”,[2]它用于解决人们面对现实问题时如何作出行动。在波斯纳看来,法律作为一种知识类别系统,它更多地不是一个数学式、逻辑般和科学论证型的知识形态,而经常是一个依赖直觉、常识、记忆、习惯、内省、想象等力量资源的过程。因此,作为实践理性知识的法律,如何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势必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方得以可能,而法律职业化正是这种实践理性范畴的法律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恰当社会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表现为一个共同经受法学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并共奉法律信仰且专长于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律职业家共同体的形成,他们坚持法律至上立场并恪守法律思维作出法律行动。

其次,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认同法律知识之实践理性本质的同时,并不放弃对纯粹理性知识本性的应然法律的追寻。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经历是法律职业家区别于行业匠人的根本标志,“学识法律家集团的内部尽管存在着职能分工,甚至存在着(例如检察官与律师之间)对抗活动,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必须以共同的法理语言来交谈。他们构成了一个有关法律的解释共同体。”[3]这个具有共同知识背景的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形成,没有经过正统的大学法学理论思维训练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法律家共同体内部,作为成员之一的法学家更是注重对应然之法的追问,没有发达的法学理论根据,便不可能出现一个共享法律价值的法律家共同体。因此,法律职业化正是因为这种对纯粹理性属性的法学理论的开放,才得以区别于以单一的技能传授为特征的行业匠人。尤其重要的是,法律职业家对应然之法或正义法律的追问,并非一种思想实践或形而上学游戏,因为法律职业家追问应然之法和正义法律的过程重合于法律实践行动,即便是法学家的学理思辩,也是很实用主义的。

第三,法律职业化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法律知识增长要求,担负起市场条件下国家权力和市民权利之间关系架构的中介。知识的增长一方面决定于社会关系的不断分化和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决定于社会主体对这种不断分化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内在的规律及其本质的追问和探寻。导致社会关系分化和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动力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多样化和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这种复杂和多元关系状况必然地要求产生大量以调整人们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对于那些必须将其作为行为约束和结果预见根据的社会经济生活主体而言,显然就是一类重要知识。但是,就社会个体而言,任何人都只拥有该类法律知识的十分有限的部分,哈耶克指出:“我们对于那些决定社会进程的大多数特定事实的无从救济的无知,正是大部分社会制度之所以采取了它们实际具有的那种形式的原因之所在。”[4]因此,因经济市场化发展所引发的人类行动规范之重要一种——法律规范知识的不断增长,客观上要求社会形成一定机制以保证这种知识的创造、传输和服务,这样,法律职业才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法律职业的兴起,根本上是以对社会经济交易活动所引发的利益当事人对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法律知识的需求为依据的,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必然地要求法律职业化进程的开始。法律职业家共同体按照角色分工,按照创造法学理论、解释法律规则、提供法律服务、主导司法程序、进行事实陈述和举证等多种游戏规则,使得法律职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权力和市民权利之间关系架构的一个重要中介和桥梁,“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之间保持着适度的联系和交流;市民的个人选择可以反映到行政的制度选择上去,而实证的法律规范也可以渗透到自生的民间秩序之中。”[3](222)

第四,法律职业化按照其内在规则处理法律知识,使得法律知识始终能够保持一种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作为知识系统和行动规则的法律,存在一个如何保持其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实在之法是一个事实性问题,法律如何合法是一个有效性问题。保持法律之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根本上是一个法律的合理化问题。一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应得到普遍的服从,而为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就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语),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实现法律的合理性问题和怎样保证法律合法的合法性问题。对实在法律的实现,实际上就是将既有的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事实之上;对法律合法性的保证,则成为一个为实在法律的前提根据提供理由并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事业。应当认为,法律职业化所内在的职业规则暗合于保持法律事实性和有效性张力之要求,对于法律职业处理法律知识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归结:(1)法律职业区别于缺失理论根据和价值引导的技艺,法律职业家按照理论和概念思维指导行为并通过专业术语进行对话和交流。上升为科学学科的法学,其理论原理和概念体系始终是职业法律家赖以为生的专业养分。(2)职业法律家因循法律解释学进路,在处理事实的同时也解释规范。守旧的法律与新生的事实之间始终对立存在,弥补这道鸿沟的正是职业法律家以三段论思维为基础的法律解释学方法,通过这种法律解释学方法,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获得了新的表述(法官造法),作为小前提的争议事实被赋予规范内涵(法律判决)。(3)法律职业家崇尚形式法律并持以对道德涉入的审慎立场,通过法律维系职业家共同体的自治和团结。道德、伦理、政策、习俗等外在于法律的权力话语并非绝对地无涉于法律,它们对法律这一社会行为规则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仅仅只是法律规范系统的外部环境,它们影响着实在法律的实际内容,但没有为实在法律所吸纳的内容并不能成为法律事实结论作出的根据。(4)法律职业形成准入制度,这种准入制度强化了法律职业家对法律知识内容的熟悉范围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资格考试成为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基本形式,通过资格考试而促成的法律知识掌握和法律技能熟练,使得法律职业家能够胜任法律知识供给和法律服务之社会责任。

二、现代司法制度合理化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仅仅为法律职业本身的目的追求和实现而出现的法律实践现象,法律职业化本质上没有自己的目的,其意义根本上在于推进法治进程。司法现代化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地位,法律职业化更多地是通过对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作用而推进法治进程,其中,法律职业化之知识论内涵在为法律职业化进程提供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现代司法制度的合理化要求。

首先,作为实践理性属性的法律知识所要求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法律职业,要求司法独立。法律职业作为法律知识创造、传播和运用的社会组织形式,意味着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家共同成为法律知识的主体,他们推进司法活动过程或解释和评价司法活动现象只按照实践理性的法律知识所内在的规则行事,为法律职业家所共享的法律价值成为司法原则,为法律职业家所拥有的实在法律知识成为处理具体法律事务的直接根据,政治权力知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经济知识等,既不是法律职业家所求取的对象,也不是司法运行的决定性力量和司法结论作出的根据。司法权力话语的力量之源来自法律知识本身,任何非法律知识话语的权力形态均不得成为左右司法活动的主导。

其次,法律职业家对应然之法的追问及对正义法律的答案提供,要求司法判决理由的合理化。“判决理由是司法权合理化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法官思维水平的最典型的表现。在学识性、合理性较强的法律体系下,判决书不阐述和论证把法律适用于案件事实的理由的事情是绝对不可想象的。”[3](229)法律知识之前提根据尽管有其客观性一面,也有其主观性一面,其客观性在于社会关系的法权要求,其主观性在于法律职业家(尤其是法学家)对这种法权要求按照怎样的方法和标准作出了识别和回答。因此,在抽象性层面上,司法判决理由应为法律职业家所共识的法学理论知识;在具象性层面上,司法判决理由应为实际参与诉讼个案的法律职业家意见。

第三,回应法律知识增长之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要求司法成为权力控制和权利维护的中性力量。以经济市场化发展为主要动力所引发的法律知识的增长,一方面意味着国家控制社会权力的强化,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市民为实现其利益而对抗强制和摆脱束缚之权利依据的渴求。权力——权利作为一种二元对立构造,催生了以法律知识生产和服务为使命的法律职业,而这种法律职业所表现出的法律知识生产和服务行为的权力内涵是权力控制和权利维护,即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中介,架构秩序与自由之间的通道。从而,以回应法律知识增长之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实际上为司法权力的目的作出了定位——社会整合,也对司法权力的性质作出了限定——中性力量。诚如马克思所言:“独立的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5]

第四,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遵循的处理法律知识的基本规则,要求司法程序的正义品格。如上文所述,法律职业遵循“理论和概念思维指导行为并通过专业术语进行对话和交流”、“法律解释学进路处理事实和解释规范”、“崇尚形式法律并持以道德涉入的审慎立场”、“职业准入制度”等职业规则处理法律知识,这就要求司法制度必须确保司法程序的正义品格。为现代司法制度所一致确认的司法程序正义性价值标准,诸如参与、自治、对抗、依法、合理、效率等司法价值标准的具体要素,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遵循的处理法律知识的基本规则之要求的规范化确认。

[参考文献]

[1]葛洪义.法律与理性——法的现代性问题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97.

[2][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71.

[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1.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7

目前很多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往往对创业法律知识很少涉及,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十分重要。

(一)有利于大学生依法创业,实现法治社会

韩国文在《创业学》中指出:“作为创业者,如果懂法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侵害,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任何创业行为,都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依照法律程序,得到法律的认可。”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创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创业法律认知,遵守市场规则,依法创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公民意识由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参与意识四部分组成,公民意识的成熟与否是衡量一国法治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利于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二)有利于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风险,提高创业法律意识

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创业法律理论知识和创业法律实践活动,通过创业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创业法律认知;通过在校参加创业法律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的方式解决在创业活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之,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将创业法律知识认知转化为创业法律意识。具备较高的创业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规范自身的创业行为,对于遇到的法律问题全面分析,理智地运用合法的方式解决,从而降低创业的法律风险。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创业法律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淡薄,对创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充分、没有足够重视;学校方面,在教学中忽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缺乏创业法律理念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需求。而事实上,法律知识是大学生创建企业的必备知识,缺乏法律知识必然是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一大短板,甚至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埋下法律风险。高校中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获取简单的法律常识,而且这些知识根本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创业法律需求。

(二)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业中大学生会遇到涉及多方面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企业法、公司法等多个法律部门。这就需要在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时,学校对创业法律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设置、规划,确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有所用。但是,目前高校在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方面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法律教育体系。虽然部分高校针对经管类专业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对有关内容有所涉及,但是基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对这些内容简单加以介绍,不能为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讲授创业有关法律知识。

(三)创业法律教育没有形成实践化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法律思维和创业法律意识是创业法律教育的目的,通过创业法律教育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法律素养。这就要求通过创业法律教育,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积累一些创业方面的基本法律常识,能够处理一些创业中常见的法律纠纷。然而,当前的创业法律教育主要以课堂单向讲授为主,对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过于理论化,对创业法律知识的讲解过于条文化,缺乏实践效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创业法律教育

2014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加强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创业必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大学生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创业中遇到的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增加创业法律教育课时、社会合作等措施加强创业法律教育的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拓宽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与法律知识讲授的有效结合;(2)进行创业法律教育时,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念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创业法律风险的预见能力;(3)注重调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认同感的积极性。

(二)完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核心,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法律教育,只有完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才能全面提升创业法律教育的水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主要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及部分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这三门课程对创业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体系,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中建议,加大创业法律教育的比重,将有关创业主体、经营实体经营管理的内容、企业权利的维护、市场规制及法律救济等涉及创业法律教育相关的内容整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创业法律课程的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外,同时要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请在企业一线、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专家来授课。

(三)注重创业法律教育的实践化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8

关键词: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培养

全球化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来临及循证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医疗服务观的改变,医疗行为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化,使医患双方传统的“被动式”医疗服务关系逐步发展为“参与式”医疗服务关系;因而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方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利,而在类似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患者享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权。这就在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不仅要充分理解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要保证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充分知情和积极参与;不仅要改变传统的医患双方不对等的权利义务观念,而且要对现行的医疗相关法律法规保持着理性的认识,在医患纠纷发生时,自觉地运用多种方式解决纠纷。早在2006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加;而造成医患纠纷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当前,面对医患纠纷数量逐年上升的现实背景,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问题,也关系到医务人员合法权益能否充分得到法律保护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任重道远。

一、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现状

“法律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现行法律及有关法律现象的心理态度、观点及情感的总称。[1]作为社会意识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法律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现行法律的解释和评价,对现行法律的法理内涵、功能、作用的理解,对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某种社会行为合法与否的评价等。长久以来,受传统“以疾病为中心”医疗观念的影响,医务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问题,更多地注重诊疗过程中的知识与技术,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相对于整个社会中法治氛围的不断浓厚、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敏感性及法律意识却显得滞后不足,缺乏合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意识,对诊疗过程中所可能引发的医患纠纷相关因素缺乏必要的认识,比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具有法律证据意义的医疗文书存在不规范书写或不及时完成书写,对病程记录存在记录不全、不使用规范医学术语、虚假记录,对手术风险及患者知情的告知不详尽、敷衍了事及“患者及家属签字即可”存在不规范操作、瞒报、漏报传染病,对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不按规定及时报告,泄露患者隐私,对患者及家属态度冷漠等等问题,这些都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2]

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思维能力不足

法律思维作为法律工作者的特定行业思维方式,一般指运用法律的逻辑、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前,医务人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尚未养成,不具备运用法律思维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对纠纷隐患的认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违反诊疗操作规范、病例不规范书写、侵犯患者隐私权等现象普遍存在,直接或间接导致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身的证据意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提问,告知病情及提醒重要细节问题时往往没有形成完整的记录,对病历中关键信息书写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发生纠纷时往往无法证明自己的告知行为,对后续的纠纷解决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医学生法律教育不足

长期以来,高等医学院校“重医轻法”的现象一直存在,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而忽视了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现有课程也只单一的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且往往作为公共课开设,课时较少,对医学课程任务繁重的医学生来说,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法律含义及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因此,造成这些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行业从事医疗活动时,缺乏维护自身权益、防范医患纠纷的法律意识。

(三)医务人员法律知识考核及培训不足

面对当前医患纠纷的复杂形势,医疗机构内部在注重临床质量与科研任务之外,未将依法执业所需的相关法律知识实质性地纳入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的范围中,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与法院等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知识学习与交流互动,严重阻碍了医疗质量的提升及医患纠纷的风险防控。

三、培养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是现实的必要需求

(一)是防范医患纠纷的需要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09年医改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能力,加强落实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普及工作,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法制环境。当前,随着医患纠纷数量逐步增多,医务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医疗法律法规,面对医患纠纷时,将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更不能通过自身法律意识的增强来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因此,为避免在医患纠纷及处理中出现盲目性,医务人员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自身“法律至上”的观念,十分必要。

(二)是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需要

2009年医改方案提出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明确规范医疗机构各级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层级化、职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团队。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是契合新医改方案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科学性、服务性很强的学科。医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高超的诊疗水平,还应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不按照诊疗操作规范进行诊疗活动,将很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尤其是在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医务人员确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依法行医,成为技术高超、素质全面的卫生人才,以利于救死扶伤、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服务。[3]

(三)是加强依法执业、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

党的十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医疗机构经历了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现已经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为保障医疗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树立法治观念,认真学习卫生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依法执业意识。

四、培养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法律思维能力,强化证据意识

法律思维作为法律工作者的特定行业思维方式,一般指运用法律的逻辑、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有效防范医患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医务人员在整个诊疗活动过程中应当养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按照法律逻辑来分析、解决问题。一方面,强化对纠纷隐患的重点防范意识,严格按临床操作规范开展诊疗活动,规范病历书写,保护患者的隐私,强化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建立可靠的医患信任关系。另一方面,强化自身证据意识,加强对法律中有关证据知识的学习,努力培养自身在临床工作中识别潜在证据的能力,必要时对于患者沟通时的关键信息进行录音,以保证各种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为日后发生纠纷时预留证据资料。[4]

(二)加大对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的力度

医学院校应当针对现有医患纠纷的特点,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及授课人员,邀请医患纠纷方面的法律专家定期对医学生进行医疗法律法规讲座,努力提高医学生的法律信仰,逐步使医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及实用性,从而丰富医学生的法律知识,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真正理解和掌握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为以后进入医疗行业从事诊疗活动奠定基础。

(三)加强对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考核力度

医疗机构应当在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测评中加大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考核,形成级别管理,使不同级别、不同年资的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结合医疗活动实际情况及医患纠纷发生特点,积极开展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竞赛、演讲等多元化的法律知识培训活动,并将培训、竞赛等结果纳入医务人员职业考评、晋升考评的评价范围。同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患纠纷案件的庭审观摩,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防范医患纠纷的能力。

五、结语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类关于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通过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达到迅速、真实的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弊端的良好效果,通过加强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达到有效防范医患纠纷发生的良好效果,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切实可行的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博,先德强.从法律意识的层次结构看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1):296.

[2]王瑾.加强卫生法制教育[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5):313-315.

[3]徐玉梅,刘宪亮.加强医务人员法制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22(8):47-48.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9

(一)细微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做到还不是很到位我国在宏观领域的知识产权立法已经做的比较到位,各种法律法规相对健全,与国际已经实现了接轨。虽然我国结合自己的国情几乎每年都制定或完善相关细微行业的法律法规,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一些地方知识产权控制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在细微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的却不是很到位,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以传统意义上的专利法律保护为例,我国在各种细微行业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制定更加完善的细微法律,造成部分专利持有者无法借助于宏观层面的法律实现对自己权益的保护。即使在相对完善的音像制品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条文规定,但是也存在立法层面的盲点,如对待网络音像制品的肆意泛滥尚未有更加有效的法律控制条文。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方面的宣传还不够,司法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内目前还存在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各种“山寨制品”冲击正版产品的现象屡禁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宣传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国家虽然没有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公民知识产权的意识还不够。部分地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待当地的一些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并没有做出相关法律层面的解释和规范。以我国著名的小商品市场义务为例,在该市场上存在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有些山寨产品堂而皇之地摆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工商部门对此查处力度远远不够,甚至熟视无睹。司法控制力度相对薄弱的现象在国内知识产权领域表现的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做的并不是很乐观。

(三)由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带来一些行业垄断行为我国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控制给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但是,这种法律层面的保护和控制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行业垄断行为。适度的行业技术产权的集中,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促进相关产业获得更快发展。但是如果个别企业凭借自己独有的知识产权大规模垄断市场,却不利于整个行业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控制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再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凭借自己知识产权的优势,抢占甚至垄断国内市场的现象更是给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困境,也不符合国内消费的利益。以2014年媒体报道的抗癌药品———格列卫事件为例,印度制药公司出产的药品价格仅为正版瑞士诺华制药的百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瑞士公司凭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间接的行业垄断所致。

(四)知识产权国际层面的法律控制尚未全面实现与国际并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层面的法律控制尚没有全面实现与国际并轨。不管是知识产权立法还是司法君与国际法律存在一些差距。这就造成国内与国际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存在一定落差,国内企业走向国外申请相关知识法律保护和控制可能与国内不同,反过来外国企业进入国内也不完全适应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控制要求。在某些领域,这种状况更加明显的存在,甚至产生较为激烈的法律控制方面的冲突。以我国大型电信企业华为投资美国市场为例,之所以受到当地政府的再三阻挠,就在于一开始华为就没有完全吃透美国方面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华为屡屡碰壁。随着我国企业投资海外步伐的加快,这种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的冲突将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规范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的建议

(一)加快细微行业知识产权立法层面的步伐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在细微行业的立法工作。国家相关立法机构要对国内各个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各个行业在知识产权法律控制方面的具体特点,进而制定符合细微行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这一点上,我国可以向美欧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学习和借鉴。把这些国家现成的法律法规引入中国,然后再结合国内各个行业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法律条文,并进行积极的立法创新。在制定这些细微行业法律条文的过程中,可以聘请国际上著名的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制定,这样可以提高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速度和立法质量。同时还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符合自己地方行业发展的法律制度。总之,要从立法角度出发,尽快完善制定我国细微行业的法律法规,尽快形成更加深入细致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二)加大知识产权的法律宣传,提高司法控制力度要想做好知识产权的法律控制,需要加大对公众的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力度。要在现有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宣传的基础上,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尤其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借助网络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优势,加大知识产权法律宣传是一个非常有效地途径。只有普通民众了解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法律制度,才能够内化成为他们的尊重知识产权的理念,进而践行这一理念。同时我国司法机关要强化对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力度,通过积极的司法工作,把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工作做到实处。对待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司法机关要第一时间进行积极的查处,从严处罚。严格禁止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够打着保护本地产业发展的旗号,肆意侵犯知识产权。总之,加大宣传,提高司法控制力度,是做好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恰当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企业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他们更加重视对自己已有知识产权权益的维护。这一点从我国目前每年快速增加的专利申请就可见一斑。从法律层面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也要防止出现因为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带来的行业垄断现象的出现。具体做法:我国应当在现有的反垄断法律中,明确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条件,规定不能够凭借产权保护肆意垄断市场。同时,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某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它们在知识产权与行业垄断方面制定的一些法律条文可以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如瑞士规定获得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投放市场时的应当制定最高和最低销售价格,既不能凭借知识产权优势,提高产品价格牟取暴利,也不能降低价格肆意侵占市场份额。处理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行业垄断之间的关系,是未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必须要从事的重要工作。

(四)实现国内知识产权与国际知识产权在法律控制方面的真正接轨我国国内知识产权应当尽快实现与国际知识产权在法律控制方面的接轨。具体做法:首先,我国应当积极走出国门,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现成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尤其是涉及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法规,部分西方国家有很多成功的立法创新,如德国法律规定进入本国的外国企业知识产权应当与本国同等企业一样待遇等。其次,我国在司法方面也应当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如日本在知识产权司法方面严格对侵权人的查处行为,对不当获利的侵权人实行数倍以上的获利惩罚等。总之,我国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控制必须与国际真正接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接轨是一种必然。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我国企业走向国外,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奠定一个完善有序的法律环境。

三、结论

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篇10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目标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法律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法律教育目标不断充实和发展,其分为三个阶段:

1、法律常识普及阶段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1985)23号文件发出通知,转发、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指出,“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指出:“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两个文件从政策上体现了当时法律教育的目标:普及法律常识。“一五”普法规划实施后,高校法制教育纳入“向全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中”。高校法律基础课作为法律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教学目标当然地也体现了这一目标的要求。普及法律知识的实践活动很多,包括法制宣传报告、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普及的内容是“九法一条例”等法律常识。

2、法律意识培养阶段1987年10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87教政字015号),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为本专科生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将其教学目标表述为: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本精神与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这一阶段的法律教育强调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法律意识,高校法律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服务。

3、法律素质提升阶段2001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2006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这一系列的文件将法制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标志着高校法制教育也逐步发展到法律素质提升教育阶段。

二、现阶段高校法律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为适应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高校法律教育目标应定位为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1、法律教育

(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对高校学生的主观世界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是学校和家庭。由于学生基数大,法律教师数量有限,高校学校对学生的引导是整体性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他们进行针对性、个别性的教育则要靠家长。在配合学校法律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法律素质的提升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环境。

(2)法律教育形式多样化。高校的教学过程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因此,法律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还应该充分利用其它途径,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资料,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为高校学生开设法制讲座,组织模拟审判等。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法律知识与实践生活相联系,巩固法律知识,加深法律观念。

(3)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现在的法律基础课主要内容是法律制度。很多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局限于制度层面,对具体的法律规定,出现问题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在法律基础课教材中增加与学生专业或就业相关联的法律法规。

2、自我法律修养

法律修养是指人们持续不断地将所学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法律意识,养成法律思维,提升自身法律能力的过程。法律修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法律知识的积累、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思维的养成、法律能力的发挥。目前关于高校法律教育的研究中,往往将这四个方面割裂开来。其实,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合格的法治社会的公民应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

(1)法律知识的积累是法律修养的基础。法律知识的传授是高校法律教育的途径,法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知识的充实,它是大学生懂法、守法、用法的基础。但是,仅有法律知识远远不够的。有的大学生法律知识不少,但是,法律意识不强,守法、用法能力不高。

(2)法律意识的形成是法律修养的前提。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特别是本国现行的法律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也称为法制观念或者法制心理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守法的动机。即在遇到某种法律问题时,首先能想到运用法律方法去解决问题,至于用什么,怎么用,通过什么样的程序实现,在所不问。

(3)法律思维的养成是法律修养的重点。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在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时,便能运用法律的方法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另外,养成法律思维习惯,还能让学生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及如何做才是合法的。法律思维需要在各种法律教学实践活动中得以训练和加强。

(4)法律能力的发挥是法律修养的归宿。法律能力包括法律权利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高校法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法律能力。法律规定,公民自出生时起享有法律权利能力,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达到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高校法律教育就必须使其明确应该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法治社会的公民。

三、提升法律修养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法律修养课程针对高校学生文化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高职院校应开设专门的法律修养课,将法律修养纳入高校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教师应尽量是高学历法律专业毕业,或从校外聘任资深法官、法律专家、律师。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明确法律修养的目的是什么,法律修养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法律修养,法律修养课程的编写也应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