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2:44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1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法

为确保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在我国的有效开展,提出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的建立与实施。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了《美国财务报告采用原则基础会计》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以后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既不是“规则导向”模式,也不能是“纯原则导向”模式,而应是“原则基础会计准则”模式,即目标导向法。笔者认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亦可出于同样的考虑,采用与该理论一致的模式,即首先确立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导向,在此基础上,辅之以确保目标实现的操作原则和一般程序。最后,提出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适用方法。

一、正确定位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

(一)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有效开展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定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税收筹划目标,是指通过税收筹划要达到的经济利益状况。它决定了税收筹划的范围和方向,是税收筹划应当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目前的理论与实践中,对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存在着定位过窄和过宽两种错误认识。一是目标定位范围过窄,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就是最低纳税或节税。对此,笔者认为,新《企业所得税法》虽然使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负降低了,但如果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存在错误,无疑是南辕北辙。因为税收筹划属于企业理财的范畴,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要考虑节减税收,更要考虑纳税人的综合利益最大化,既要算“小账”更要算“大账”。对于纳税人而言,在既定纳税义务(如既定的投资与经营地点、方式、内容)的前提下,税收是一种绝对成本,选择节税方案一般可以减少绝对的税款支出,增加税后利润,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但是,在未定纳税义务(如有多个投资和经营方案可供选择)的前提下,税收是一种相对成本,节税方案未必就是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纳税方案。二是目标定位范围过宽,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不仅包括节税,而且包括避税,将避税纳入纳税人税收筹划的目标之中,不仅会误导纳税人,而且也不利于税收筹划事业的发展。因此,将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应定义为:在法律认可且符合立法意图的范围内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这种定位,既克服了节税目标的狭隘性,又排除了不符合立法意图的避税问题,是企业定义其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目标的正确选择。

(二)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派生目标是涉税零风险

如果说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是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第一个目标,那么,实现涉税零风险就是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第二个目标。也是税后利润最大化这一税收筹划根本目标的派生目标。涉税零风险指企业受到稽查以后,税务机关做出无任何问题的结论书。即,税务稽查无任何问题。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通常会面临着三种不同性质的稽查: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举报稽查。因此,在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中,为了实现日常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必须要强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尤其要着重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创造平稳、有序的内部税收筹划环境,以备顺利通过稽查部门的日常检查;为了实现专项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有必要根据历次接受专项稽查的经验,按“专项”有针对性的准备齐全各项备查资料,特别是对于涉及某项减免税的一系列申请、审批文件,更要严格、规范的建档保存,做到经得起稽查;为了实现举报稽查涉税零风险目标,企业除了要在日常税收筹划中注意保持合法、谨慎的工作作风外,还要在遭遇举报稽查时保持冷静的自查态度,并且要与税务稽查部门充分沟通,力争规避涉税风险。必要时,企业还要做好抗辩以及提请复议乃至诉讼的准备,力争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着税收风险较高的问题,所以税收筹划需要把规避税收风险、实现涉税零风险纳入进来。这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二、建立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的一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第二,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第三,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

(二)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即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三)可行性原则

税收筹划工作要根据纳税人的客观条件来进行量体裁衣。另外,税收筹划的可行性还应该具体表现为“程序流畅”,即在税收筹划方案的整个执行过程中,无论是会计凭证的获取、会计账项的调整,还是纳税申报表的最终完成,都应该是顺利、流畅的,不应该因为受到阻碍而无法进行或付出额外代价。

(四)有效性原则

对纳税人有关交易行为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一定要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同时优化税收、节约税款。另外,有效原则还要求所进行的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不是为了筹划而筹划,当税收目标与企业目标发生冲突时,应以企业目的作为首要选择,这样也易于被税务主管部门所认可。

三、确定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步骤

(一)搜集和准备有关资料

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纳税义务人,必须准备相关资料以备参考。特别是最新税收法规资料、最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资料、政府机关其他相关政策;最新专业刊物;生效期内的内部资料等。

(二)制定税收筹划计划

税收筹划者或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纳税人的要求和情况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考虑各种因素的纳税计划。税收筹划者应该首先制定供自己参考的内参计划。包括将来要向纳税人提供的内容和只作为自己参考的内容如:1.案例分析2.可行性分析3.税务计算4.各因素变动分析5.敏感性分析等。

(三)税收筹划计划的选择和实施

一项税务事项的税收筹划方案制定人可能不只一个,税收筹划者为一个纳税人或一项税务事件,制定出的税收筹划方案因此也往往不止一个,这样,在方案制定出来以后,就要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筛选,选出最优方案。筛选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选择节税更多或可得到最大财务利益的筹划方案;2.选择节税成本更低的筹划方案;3.选择执行更便利的筹划方案。

四、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的适用建议

(一)以企业所得税税收构成要素为基础,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

1.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的税收筹划意义

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是新企业所得税最基本、最固定的构成部分。以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为基础建立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适用性分析

如果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或者虽然生产经营规模大,但经营业务单一、会计基础好,则可以采用以企业所得税税法构成要素为基础的企业新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

(二)以企业理财活动为内容的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

1.企业筹资、投资活动中税收筹划的意义

对于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这首先是从企业选用资本结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开始的。企业筹资主要面临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两种方式。当企业负债筹资比重增大,利息节税的收益增加,特别是当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时,由于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从而使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这并不是说企业负债筹资越多越好,而要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否则,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会增大,当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时,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因此,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负债筹资的度。

对于投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面临扩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种方式的选择。如果企业选择扩大投资方式,则面临是建厂房买设备,还是收购一家近几年账面亏损企业的选择,如果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则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又可分为购买和租赁两种。采用购买投资方式的好处,是折旧可抵减账面利润,少纳企业所得税。不足的地方是购买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而是一并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对于租赁,经营性租赁方式的好处是租金抵税。而且可以避免因设备过时被淘汰的风险;不足的是无折旧抵减。融资性租赁方式虽然可以抵减折旧,但财务负担较大。企业应权衡以上几方面的因素,选择能最大限度降低税负的理财方案。

2.适用性分析

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好,有进行财务管理预测、决策的能力,则可以建立以企业理财活动为内容的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体系。

(三)以确认和处理差异事项为思路的新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

1.新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差异的税收筹划意义

新企业会计具体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在计算费用损失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第二,在计算费用损失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依据的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差异。第三,部分涉税事项的处理方法的差异。第四,税务处理规定不准扣除项目差异。第五,税收法规对部分准予扣除的项目做了限制性规定差异。第六,对部分应税收入的规定差异。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间存在着上述差异,因此,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要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即是在会计核算基础上准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过程。这无疑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筹划思路和操作空间。

2.适用性分析

对于所有查账征收的企业,均可以建立以确认和处理差异事项为思路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这种思路简单、易于操作,可以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工作结合进行,从而减少基础工作量,提高筹划效率,且受限因素少,适合于任何查账征收的企业。

【参考文献】

[1]黄黎明.税收理论的最新发展.涉外税收,2004,(02):77-78.

[2]方卫平,税收筹划.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20.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4.

[4]刘军,郭庆旺.世界性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2-254.

[5]朱洪仁.国际税收筹划.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60-262.

[6]杨斌.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税务与经济,2003,(06):76-78.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2

公司财务主管述职报告我协助何总经理分管财务和内控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在公司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广大财务人员紧紧围绕年度财务工作思路,不断夯实财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改革财务管理体制,着力强化平稳、受控运行,为全面完成公司的各项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圆满完成了国家审计署现场审计工作。

通过严格、扎实、细致、周密的工作,公司接受住了审计署的严格考验,得到了审计组的较高评价。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核算体系改革方面,以推进财务和资产7.0系统上线为重点,组织本部及三省业务骨干,积极学习财务7.0系统的各项管理和操作程序,积极改变核算流程,30人历时一个月,完成了近10万条信息的设置和账务初始化工作,顺利实现了6.0和7.0系统的并行。并行后的财务核算工作量成本增加,在原本人员偏紧、工作量偏大的基础上,财务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优化核算流程、提升对基层的监控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零售费用定额管理方面,我们积极推导、演绎和引申建筑行业定额管理理念,在调研、总结和开发软件的三个阶段一直处于板块领先水平,得到了板块的认可,并委托我公司实施软件开发和系统推广工作。目前系统已经开发成功,预计一季度在销售系统全面上线,为销售公司全面贯彻低成本发展战略、创新成本控制手段、实现管理向基层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方面,通过近一年的调研、开发和推广,基本实现了对库站资金的实时监控,实现了与业务系统、零售系统的信息共享和系统自动控制,实现了资金的自动汇划、收付凭证的自动生成、账户余额的实时监控。为进一步降低资金头寸、提高核算速度和质量、降低资金风险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是资金管理历程中的一次跨越式变革。

三、资金、资产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明确转资流程和表单、组织制订预转资单价标准,结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督促三省公司进一步提高转资速度,截止底在建工程余额61596万元,与年初相比在建工程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下降了0.67个百分点。同时,依托资产6.0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全年共完成695万元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完成资产卡片的编制5万余张,充分发挥了存量资产的使用价值。并组织三省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对盘亏、毁损、报废资产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摸底统计,确定了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335项,为下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盘活低效或无效资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注重过程、加强监控,预算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月度滚动预算和资金联动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省公司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转变,有效保障了费用合理、均衡发生,全年费用指标均控制在板块下达指标范围内;二是通过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深入贯彻上级单位管理意图,预算编制得到了板块领导的高度评价,预算汇报圆满成功。

五、法制意识逐步提升,税企环境进一步优化。

通过加强协调、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取得了较好地成绩。一是通过努力,实现了湖北地区增值税预征率的再次下降,年节约利税800余万元;二是通过大力协调,湖北省黄石等地区税务部门纠正了在零售环节按收入比例征收印花税的违规政策,年节约印花税200余万元,摆脱了企业被动纳税的局面,净化了纳税环境,提高了企业在税企分配格局中的话语权;三是实现了中石油冠名机打发票的使用,为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提供了优越的平台,是税企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四是组织了一次财税大检查,查处整改问题20余项,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和下发了发票管理办法,规范了票据的使用,降低了税务风险。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3

关键词:用友t3销售业务操作探讨

销存系统是用友t3管理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全突破了会计核算软件单一财务管理的局限,实现了从财务管理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全面管理,达成了物流、资金流管理的统一,具体包括采购、销售、库存、核算四个模块。其中销售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对企业销售业务全过程的管理,主要功能有:进行销售订单处理,动态掌握订单执行情况;处理销售出库单、销售发票,并根据销售出库单等数据资料确认销售成本;处理销售收款和销售退货业务,进行单据查询及账表的查询、统计等。面对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运用用友软件进行管理,是目前使用该软件用户关心的问题。

一、折扣、折让和退回业务

企业为了更好地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除了使用传统的营销方法和手段提高影响、扩大销量外,还需要在价格上进行优惠,如商业折扣,有时还可能会因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对已经售出的产品在价格上做出一些让步,如销售折让,或者做商品退回处理。

(一)商业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商品销售收入,即使用净额法处理商业折扣。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发票制单。

借:应收账款――华南公司2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0

(二)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指销货企业对赊销的商品,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早日偿还货款,对销售价格所给予的一定比率的扣减,实质上是企业为了尽快向债务人收回债权而产生的财务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销售企业应当采用总额法对现金折扣进行会计处理,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1.在基础设置中增加付款条件,如图1所示。

2.在销售模块初始设置的“应收核销”选项卡中勾选“显示现金折扣”,如图2所示。

图2

3.9月12日销售时填制销售专用发票,注明付款条件,保存并复核,如图3所示。

4.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发票制单。

借:应收账款――华南公司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5.9月20日收到款项时填制收款单,输入实收金额22932元,然后进行核销操作,在“本次折扣”栏输入468,点“核销”按钮完成处理,最后到核算模块客户往来中核销制单。

借:银行存款22932

财务费用468

贷:应收账款――华南公司23400

(三)销售折让。销售折让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与合同不符合或其他原因,而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减让。《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规定,企业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税法中规定发生销售折让的,销售方应凭购货方退回的发票或按购货方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具红字发票后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发票制单。

借:应收账款――华南公司-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3.因销售折让不影响存货,该张红字专用发票不需生成销售出库单,最后在销售模块客户往来中执行红票对冲操作,如图4所示。

(四)销售退回。销售退回是指企业销售出的商品,由于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违反合同相关规定,购销双方按合同约定达成退货协议而引起的已销商品退回的业务。

1.在销售模块填制一张红字销售专用发票,数量填-500,单价填40,保存后复核。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发票制单。

借:应收账款――华南公司-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3.在销售模块客户往来中执行红票对冲操作,因销售退回影响存货,该张红字专用发票需要在模块生成红字销售出库单,并进行后续账务处理。

二、销售抹零业务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对于优质客户或者为了扩大销量,款项结算时可以免除货款的尾数部分,这就是销售时常见的抹零现象。

(一)现销时抹零。

1.在销售模块填制一张销售专用发票,保存并现结154.44元后复核。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现结制单,在系统生成凭证的基础上手动修改,插入财务费用分录后保存,凭证如下:

借:库存现金150.00

财务费用4.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44

(二)赊销时抹零。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核销制单。

借:库存现金500.00

财务费用26.50

贷:应收账款――华南公司526.50

三、赊销后发生坏账

企业赊销后形成应收账款,当债务人死亡、破产或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清偿义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此时就会出现坏账损失。

例7:广发公司于2008年1月向上华公司赊销一批产品,价税合计35100元,现因长期联系不到对方无法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软件中的实际操作流程为:

1.在销售模块填制虚拟收款单,结算方式选其他,结算科目选坏账准备,收款单保存后进行核销操作。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核销制单。

借:坏账准备35100

贷:应收账款――上华公司35100

例8:接例7,广发公司于2014年9月30日终于联系到上华公司,经协商同意只收取10000元并结清债务。软件中的实际操作流程为:

1.因原债务已经作为坏账核销,此时应先在销售模块填制一张其他收款单,金额输入10000,对应科目为坏账准备贷方,摘要为坏账重新收回,保存并审核。

2.在核算模块进行客户往来应收单制单。

借:应收账款――上华公司2000

贷:坏账准备2000

3.按正常流程进行收款核销并制单。

借:银行存款2000

贷:应收账款――上华公司2000

四、销售返点业务

销售返点是指销售企业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其商品而推出的一种政策,即在客户购买商品并付款后给予客户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返还。

(一)现金形式返点。当客户所完成的销售量达到一定标准后,返点以现金形式发放,此类业务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在总账系统制单,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4

根据镇委镇政府及县财政局的要求,结合本部门2011年实际工作,财税办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目标意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二、规范财务管理严格压缩支出三、严格执行惠农政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2、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120万元,分别在牌坊、西蒋、荷缘、城东、莲花等社区新建农桥5座;在荷缘社区新建蔬菜大棚50亩,并且顺利通过市县有关部门的验收。

四、围绕工作重点积极做好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2、严格遵守党委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后服务,财产物资的登记管理,大宗物品的申报、采购、招投标等相关工作。

3、配合镇审计办按季度对镇属各部门、各社区以及重点项目的帐务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做好分工社区的各项工作。

2012年财税办将紧紧围绕党委提出的“工业化、城市化”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挖掘财税潜力,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税率下调、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以任务加压力,以压力保征收,在困境中求奋进,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1、强化税收征管,除国地税正常用纳入管理的纳税户以外,力争零散税征收突破800万元,具体要抓住“四个重点”,一是抓房产税、运输税、餐饮税任务目标的突破;二是抓区域行业税征收的突破;重点是歌厅、网吧及洗浴业的税收;三是抓工业集中区税收征缴的突破,对不能足额纳税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腾出发展空间,培植后续财源;四是抓房产税征收的突破,对背街小巷,学校周边的零散出租房屋户进行清理征收。

2、挖掘潜力,加大征管力度。在排足税源的基础上,拓展征管空间,做到心中有底。加强与国、地税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加大处罚的力度,严格依法治税,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做到应收尽收。

3、强化责任,细化目标,加大引税护税力度,围绕全年目标下达任务,认真进行考核通报,使每个同志都有主人翁意识,真正发挥镇委镇干引税护税的作用。

4、巩固顺缘物流和顺德物流公司,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多方联系运输业务,和苏州无锡等地的物流运输公司联系运输合作业务,做大做强物流公司。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加大增收节支力度,认真贯彻“厉行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统筹合理调度资金,严格控制招待费、差旅费、水电费、电话费、汽车费用的支出,进一步规范公有资金采购、公有资产转让出让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确保镇、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的支出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做好家电下乡补贴农户的资料审核、登记、上报、以及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新农保”工作。

四、做好通过一折通发放的各项惠农资金的基础数据采集、核实、造册、上报等各项基础工作,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确保基础数据准确、真实,把党的惠民政策及时落到实处。

五、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强化服务意识,实行服务承诺制,使财政管理科学化。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5

一、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主要弊端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财政资金入库时间延滞,收入退库不规范,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使用效率;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因此,必须对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规范操作。合理确定财政部门、征收单位、预算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和银行的管理职责,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使所有财政性收支都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

(二)有利于管理监督。增强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基本不改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限,使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

(三)有利于方便用款。减少资金申请和拨付环节,使预算单位用款更加及时和便利。

(四)有利于分步实施。改革方案要体现系统性和前瞻性,使改革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发展要求,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

(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账册。

(2)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小额现金账户。

(5)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过渡性专户(以下简称特设专户)。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相应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逐步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各类账户的功能。

(1)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2)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

(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4)小额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5)特设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上述账户和专户要与财政部门及其支付执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保持一致性,相互核对有关账务记录。

在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由国库单一账户核算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并通过各部门在商业银行的零余额账户处理日常支付和清算业务。

(二)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收入类型。按政府收支分类标准,对财政收入实行分类。

2、收缴方式。适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将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

(1)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是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3、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本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规范收入退库管理。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执行。

(三)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1、支出类型。财政支出总体上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根据支付管理需要,具体分为:工资支出,即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购买支出,即预算单位除工资支出、零星支出之外购买服务、货物、工程项目等支出;零星支出,即预算单位购买支出中的日常小额部分,除《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以外的支出,或列入《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但未达到规定数额的支出;转移支出,即拨付给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未指明具体用途的支出,包括拨付企业补贴和未指明具体用途的资金、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等。

2、支付方式。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下同)或用款单位账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

①工资支出、购买支出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拨付企业大型工程项目或大型设备采购的资金等,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②转移支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出除外),包括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支出,对企业的补贴和未指明购买内容的某些专项支出等,支付到用款单位(包括下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下同)。

(2)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具体支出项目,由财政部门在确定部门预算或制定改革试点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列出。

3、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通过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财政直接支付主要通过转账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国库支票”支付。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预算单位的要求签发支票,并将签发给收款人的支票交给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转给收款人。收款人持支票到其开户银行入账,收款人开户银行再与银行进行清算。每日营业终了前由国库单一账户与银行进行清算。

工资性支付涉及的各预算单位人员编制、工资标准、开支数额等,分别由编制部门、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

支付对象为预算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支出,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账户。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银行和预算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转由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上述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流程,以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国库管理操作系统为基础。在这些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前,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的支付令通过人工操作转到银行,银行通过现行银行清算系统向收款人付款,并在每天轧账前,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

预算外资金的支付,逐步比照上述程序实施。

四、改革的配套措施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财政资金的账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改变现行预算编制方法和修订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银行清算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等必需的配套设施,而且涉及到改变传统观念,摆脱旧的管理方式的束缚。这项改革对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防范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在国务院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相互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改革,逐步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

(一)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学地反映各类财政收支活动,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逐步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为顺利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创造条件。

(二)修订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税收征管法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应制定《国库收入管理办法》和《收入退库管理办法》、《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三)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库管理操作系统。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系统和预算执行管理系统,保证预算资金的拨付符合预算安排和支出进度要求;收入管理系统,监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收情况;国库现金管理系统,及时反映国库每天的收支和平衡状况;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做到所有收支账目在一个系统中反映;债务管理系统,全面反映国债发行、偿还和余额情况。通过上述管理系统,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

(四)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要改变目前我国全国性电子化银行清算系统尚不完善的状况,逐步建立健全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加快财政资金拨付的到账时间,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的效率。

(五)建立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适当充实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人员。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和国库现金管理的具体业务,并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机构人员主要从预算单位现有财务人员中选派。

(六)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认真审核预算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建立健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财政国库部门要定期对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商业银行的监控,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管作用;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检查,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6

[关键词]实行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意义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高效便捷的信息网络,将管理融合于财政资金收缴和支付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资金运行模式,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富于我国特色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般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财政收入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财政支出通过国库单一些账户体系,以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即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未支用的资金均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财政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特殊专户。

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或者其他收入,由纳税人或者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以及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运作程序是: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支付机构提出申请,经财政支付机构审核同意后在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或者财政零余额账户中向收款人支付款项,然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零余额账户与国库单一账户或者预算外资金专户进行清算。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由于银行间的清算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进行的,因而财政支付账户和预算单位的账户在每天清算结束后都应当是零余额账户,财政资金的日常结余都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中。

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原因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这项改革,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并将这项改革列入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纪委五次全会将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措施之一。2005年3月份国务院第95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确定财政部、水利部等6个中央部门当年进行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到2005底,中央所有部门和地方所有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面实施改革,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十五”期间全面推行改革的目标。财政部副部长肖捷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说,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财政管理制度创新,作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被市场经济国家称为“财政革命”。据有关资料报导,截至2011年底,中央各部门及所属130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地方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本级、320多个地市、2600多个县(区)、超过38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改革。

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财政支出支付实现了库款“直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传统财政资金拨付环节多、运行效率低、使用效益差的状况。各类支出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者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到最终收款人或者用款单位,改变了大量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的状况,实现了预算单位“花钱不见钱”,从制度上有效减少了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资金支付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资金安全性得到切实保障。

2.财政收入收缴实现了收入“直入”。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大量财政收入通过设置过渡账户收缴,不是直接缴入国库,收入入库时间延滞。拿非税收入来说,非税收入具有执收单位分布广、缴款人不固定、收入项目和标准复杂的特点,要把每一个缴款人的分散收入收到国库中,又要让执收单位“收钱不见钱”,必须建立一条安全、快速的通道,即由缴款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入库。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改变了执收单位层层上缴、层层滞留非税收入的传统运行方式,建立了新型收缴账户体系和信息系统,资金当天即可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大大加快了非税收入入库速度和运转效率,也有效规范了执收单位收缴行为。税收收入收缴,通过在财政部门、税务机关、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间建立横向联网系统,采用电子化缴税方式,解决了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的种种弊端,极大方便了纳税人,税款入库速度也得到根本性提高。

3.财政资金管理实现了“集中管”。在实行国库收付制度前,财政资金层层滞留在预算单位账户,并在银行低息存储,而政府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时急需要资金,不得不发行国债或者向银行高息借款,这样的做法加大了政府的运行成本。实行国库收付制度后,只有在预算单位发生实际支付行为时,才引起国库资金的实际支付,即财政资金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前,预算单位应支未支的财政资金都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专户,有利于政府加强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也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7

关键词:增量预算;改造;预算编制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17-02

1引言

1999年中国财政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了预算改革上面,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公共预算体制。这种预算改革分为三项:(1)预算编制主体的改革,这集中体现在1999年开始试点、2001年开始推广并于2004年后开始普遍应用的部门预算的改革上。(2)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这集中体现在1993年展开试点的零基预算、2003年展开试点的项目绩效预算和2004年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推行的绩效预算的改革上。(3)预算收支分类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前身其实是预算体系改革,即单式预算向复式预算转变的改革。

这三项改革,除预算编制方法改革外,其他两项改革均已普遍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对于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政府的改革思路并不十分明确,无论是零基预算还是绩效预算,均处于一种试点、摸索的阶段。将来中国预算编制究竟普遍采取哪种方法,政府现尚无定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官员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文献综述

对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研究美国预算改革历程(马俊,叶丽娟,2004);(2)研究零基预算在推行时需要具备的条件(马俊,叶丽娟,2004);(3)设想将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融合起来使用(聂丽洁,王俊梅,2004);(4)研究推行绩效预算会受到的约束条件或阻力(李燕,王宇龙,2005)及能否推行绩效预算的影响因素(韩锟,2006);(5)综述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中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马骏,赵早早,2005);(6)实地调查零基预算在我国某些地方的推行情况并指出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马俊,2005);(7)研究绩效预算在中国推行的现状(邢天添,2006);(8)研究美国预算编制方法具体步骤(刘,2006)。

3增量预算存在的合理性及改进措施

3.1增量预算的定义

增量预算又称分项预算(郭庆旺,2005)(line-itembudgeting):以上一年度每一项目的支出数额作为基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或按一定比例,确定下一年度各项支出数额的一种预算方法。

3.2增量预算在我国长久存在的原因

3.2.1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使然

分税制改革时期,中央强化了财政收入控制,明显增加了两个比重,扭转了“弱财政”的局面。然而,分税制改革中依旧残留着“基数”,它是增量预算继续存在的基础。我国最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约30%)和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占税收收入约25%),都存在“基数”的规定。增值税规定“以1993年为基期,地方向中央上缴收入增加1%,中央向地方返还0.3%”,所得税规定“以2001年为基期,按改革方案确定的分享范围和比例计算,地方分享的所得税收入,如果小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地方;如果大于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差额部分由地方作为基数上解中央。”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至今,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在收入方面就基本维持分税制框架下的格局,其重点逐步转移到支出方面,而支出方面的改革重在加强控制,并未消除那些存在于收入制度中的“基数”,所以目前增量预算编制方法仍然有存在的基础。

3.2.2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影响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预算编制方法的推行。有些地方经济基础好,项目效益普遍很好,而有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较为落后,项目效益普遍不好。对于零基预算来说,如果不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仅根据决策包来下拨预算资金,必将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地区不平衡性更加突出。对于绩效预算及新绩效预算来说,如果根据绩效指评价来增减下一年预算规模,也会出现不平衡性更加凸出的现象。地区间是这样,同一地区的不同决策单位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广泛存在的,有时甚至也很大。因此,决策层不能不对新型预算编制方法的推广有所顾忌。

3.2.3地方既得利益的影响

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博弈,地方之间又存在竞争,这使得预算拨付不得不考虑各地方的既得利益,而新型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不以过去基数为参考,完全另起炉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后根据效益来拨付预算资金,而绩效预算和新绩效预算更是根据支出产出或结果的绩效好坏来拨付下一年的预算资金,这均无法保证各地的既得利益,因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及新绩效预算若要在全国广泛推广,必将受到极大的阻力。而基数法却正好能照顾到各地方的既得利益,这也正是它虽常被诟病,但却依旧长期作为主要预算方法而存在的原因。

3.3改革增量预算的具体措施

3.3.1建立控制取向的预算编制方法

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实行的都是“增量预算”,但是增量预算的弊端在转型时期表现的更为凸出,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人员规模的膨胀方面,这方面的支出属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范畴。经济转型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最大不同就是财政控制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弱财政,强金融”的局面。因此有理由认为政府规模的不断膨胀与财政控制力的减弱有一定关系,笔者猜测用转型时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数据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应当是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存在,那么意味着如果想革除增量预算的弊端或使其不再那么凸出,就应当加强财政控制。而财政控制的加强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控制取向的预算编制方法。

3.3.2在增量预算的基础上用绩效预算和零基预算改造增量预算

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这两项受增量预算影响最大的费用,它们预算的编制方法主体上应当延续增量预算法,但是应当对使用效率逐步进行评价,逐步削减那些无效或低效的经费支出。对于专项经费这项受增量预算影响较小的费用,其预算编制方法应当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其实,零基预算已经被广泛用于专项经费预算的编制了,而且效果还行,主要是财政部门有动力在积极推行。

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都是较为客观的,这意味着专项经费一旦根据它们作出评判结果,要经费的部门很难找出理由不接受,这就大大减轻了财政部门分配资金的压力,同时还加强了财政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控制力。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是按人头分配的,只要部门编制不变,这部分即使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来编制,其他部门也可找出许多要经费的法定依据,财政部门还得支付。这部分是类似于教育支出、社保支出、转移支付等强制性支出的支出,这类支出都不适用直接取消增量预算,应当采取第一种方式,在增量预算的基础上用绩效预算来改造它。

3.3.3完善推行新型预算的“硬件设施”

(1)完善法律规定。明确《预算法》中人大监督的范围,强化人大监督力度;逐步阐明中国预算改革的总体方向。

(2)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零基预算指标体系非常复杂,有些指标却又不适于对项目中非量化的部分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绩效预算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零基预算的指标体系要简单一些,但是也仍然很复杂,有些还很难操作。所以,中国在建立指标体系时,不必一步到位,应当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局部后整体。

(3)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业务培训,使其适应新型预算编制工作。

(4)逐步建立绩效基础信息库,为新型预算编制方法的推行积累经验。这一方面有利于年度间对比,另一方面有利于国际比较。

4结论

改造而非全盘否定增量预算。在笔者看来,中国预算改革的进行,一方面要正视增量预算不会再短时间内消失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新型预算编制方法来对它进行改造。在投入方面,零基预算继续用于专项经费,基数法预算继续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再引入绩效预算,通过对产出绩效的评价来限制或收回经批复却没有用完或使用效果不好的以上三种经费,取消批复后经费在部门内的结转。该花的还是得花,只是对那些明显不该花或花得不好的钱进行砍掉。笔者预测未来的绩效预算应当是在预算控制数的范围内进行绩效评价同时影响下一年预算调整时也必然是在控制数的范围内,这就避免出现实行零基预算时,“一上”时决策单位上报的预算远大于财政部门能够拨付的资金的尴尬局面。这意味着,绩效预算将顺应目前我国预算改革的整体趋势――建立一种控制预算,有效配合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等制度,既控制投入,又控制产出。在引入新型预算编制方法的同时要努力从多方面来改善新型预算推行的环境,逐渐确立推行新型预算所需要的技术、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锟.实行绩效预算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2006,(9).

[2]李燕,王宇龙.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约束[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

[3]刘.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的编制方法及特点[J].财经科学,2006,(2).

[4]马骏,叶娟丽.零基预算:理论和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5]马骏.中国的零基预算改革:来自某财力紧张省份的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马骏,赵早早.中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8

企业财务工作计划(一)

新年到了,对于自已的工作,得制定一份新的工作计划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越来越好!

一、财务科工作计划

财务科负责分公司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管理、各项目部及实体的成本管理、兑现审计工作。

1、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工作负责,制定并落实部门工作计划。

2、负责编制并上报分公司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月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并上报分公司机关费用指标计划,按照集团公司审批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

3、负责编制和上报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及各种资料。

4、负责财务会计核算和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配合项目部工程价款回收工作。

5、负责分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按规定计提折旧费。

6、组织各项目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搞好会计核算、项目核算和成本分析,降低工程成本,降低费用支出,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程项目经济档案。

7、负责对项目经理部实施审计监督。负责分公司的财务电算化管理。

8、负责“卓越绩效体系”的财务科各种资料的准备及复验工作。

9、负责工程投标保函、履约担保、银行信贷额度等手续办理工作。

10、负责集团公司对分公司工作联查财务各种资料的收集、编制工作。

11、负责上报分公司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和月资金收支计划;编制并上报分公司机关费用指标计划,按照集团公司审批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编制分公司年度财务收支报表。

12、负责核对清理债权帐务及内部单位之间的往来帐目。

13、执行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计算机档案管理职责,对会计软件的运行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财产安全。

14、对项目经理部经营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机制是否正常进行监督。对项目经理部实施财务审计、承包及兑现审计。

二、支付各种款项的措施

为了强化财务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杜绝工程成本的各项潜亏因素的存在,保证分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在支付各种款项时,帐面有欠款的可以支付,否则坚决不予支付。如果双方签定合同约定有预付款的可以预付,但预付款项不得超过合同限定数额。要求严肃执行,若有违反行为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责任。

在付款的同时严格审查收款签字人是否与财务帐面、合同签字人一致,否则坚决拒付,实属情况特殊,但必须办理本人委托证明书、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同时附在付款凭证后面。委托证明书如果双方是企业单位的必须有双方企业单位盖章后有效,如果是个人的必须有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同时按手印和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附后有效。事后避免经济纠纷。

三、加强防范企业经济风险意识

1、建立完善专项基金台账:职工公积金、职工养老统筹、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失业保险台帐。

2、应收帐款科目要进行帐龄分析,帐龄达到三年以上为不良资产,结算是否及时,债权人的债权期限为两年。债务人是否存在,单位是否注销,诉讼期限是否超过两年,债务人是否足额给款。预期债务是否有证明,证明超保权期限是否。预期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全额提取坏帐。

3、坏帐准备金的预提方法,是以“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年终“借方”期末余额按比例提取,同时也可以按单个分析计提,但是必须在财政局备案并批准。

企业财务工作计划(二)

20xx年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的一年。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并充分认识和有条不紊地做好财务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严格遵守财经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当好家理好财,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细致、及时地为公司及相关部门提供翔实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领导的参谋。

二、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随着财务管理职能的日益显现,财务管理应参与到企业管理的逐个环节,为总体规划制定提供依据,为落实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为准确考核工作提供结果。

三、随着单位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财务管理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日常工作

1、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规避资金风险。

2、努力开源节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在费用控制方面,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财作风,将各项费用压到最低限度,倡导人人提高节约的意识。

3、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签字齐全、印章保管等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内控与内审结合,每月进行自查、自检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证、帐实、帐表、帐帐相符,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

首先实现电算化与手工记账同时进行,逐步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计账的财务管理模式,解决会计手工核算中的计账不规范和大量重复劳动极易产生的错记、漏计、错算等错误。大量的信息可以准确、及时的记录、汇总、分析、传送,从而使得这些信息快速地转变为能够预测前景的数据,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科学和程序控制,可以避免各种人为的虚假行为,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违法违规,使其更加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

五、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及时、全面、完整地提供客户需要的各种数据与资料,采取各种措施花样繁多的包装好、宣传好,务实招商基础。对已接触过的客商,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及时传递信息,把握进度,环环相扣,抓准机会,有所突破。

20xx年,要继续坚持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干劲,一切以工作为重,严格遵守公司的上下班、请假等各项制度。爱岗敬业、提高效率、热情服务,对无法按期完成的工作,要主动加班加点,任务难不扯皮,任务累不推诿,甘于奉献,尽职尽责。

企业财务工作计划(三)

为全面搞好xx年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20xx年里我们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上级公司下达的预算指导意见,进一步搞好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与全面做好财务工作息息相关。在明年的工作当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室、站所的费用预算指导与预算管理,认真做好预算的分析、分解与落实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成为全员预算管理,让预算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结合iso9000质量认证,当好领导的参谋,确保完成上级局(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今年,公司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卷烟销售与烟叶经营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资产得到进一步净化与整合。结合市局(公司)贯彻9000质量认证体系,本着“严、深、细、实”的原则,全面强化两烟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在千辛万苦抓增收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研究节支,力争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同时,认真研究搞好多种经营工作,围绕盘活资产,对现有闲置的网点和烟站进行对外租赁;认真清理往来帐户,大力回收货款,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根据上级公司物资采购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物资比价采购制度。

(三)继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搞好烟站的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越发展进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越突出。所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继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在提高会计人员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搞好会计的基础工作,为更好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今年财务科的工作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各科室和基层站所的配合下,按照党委的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来年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财务科全体成员将变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企业财务工作计划(四)

1、财经整顿贯彻一个“实”字

按照国家局《五条纪律》要求,针对xx年年财经秩序专项整顿自查出来的薄弱环节,如扎账时间不规范、原始凭证不合法、资产管理不科学、财务收支不合规、核算不实、手续不全等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和自查自纠,进一步深化会计基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明年的重点要放在区局和基层网点,要规范会计核算、原始记录、财产清查的操作、传递、交接手续,落实资金、商品、资产的管理责任,强化内部控制,使管钱管账管物严格分工,相互核对,相互监督,防止经营活动中的失误差错,保障各财务环节安全运转,全面推动财务管理规范运作,通过专项整顿建立起规范、守法、诚信的财经秩序,确保在明年二至五月的省局复查和五月以后的国家局重点检查中全面过关。

2、财务集中实现一个“流”字

全省“集中财务、资金中心、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信

息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已由省局项目组完成,明年一季度将正式运行。该系统将统一会计科目与科目级次,统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统一存货分类与单据格式,实现省局对分、县公司会计业务的跨单位审核、联查,直接进行预算表单的审批,为适应省局新管理方法的要求,我们将对目前的核算流程进行重组,资金每日上划,费用按预算按月核拔,与省局、网点上下联网,会计报账一天一报,财务、资金数据及时上传,让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实现数据共亨,建立“集中财务、分级控制、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的财务管理体系。

3、资金管理突出一个“零”字

一是零资金运营,零运营资金并非真的零资金,而是用尽可能少的流动资金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明年由于省局要搞全省资金中心,企业资金帐户开在省行,货款按合同合同执行划帐,留在企业周转的钱将非常少,我们将尽量利用各种应付款、应交款、预收款、未交税金、未交利润等负债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实现零资金成本。

二是零库存管理,对各单位实行库存定额,超定额的单位将按超出比例扣减其经营得分,反之则增加得分,让库存定额与工资挂钩,促进各单位勤进快销,加速资金周转。

4、费用开支坚持一个“降”字

坚持费用管理“算、控、降”三字诀,算是全面预算,将费用按预算分解到各单位、各科室,按销量制定单箱卷烟的费用定额标准,销多少烟给多少费用。控是严格预算管理,超过预算的一律从个人月奖中扣回,实行“定额包干、责任到人、超支自付、节约奖励”的管理办法。降是按上年实际费用,每年下浮一定比例确定费用总额,进一步完善财务公开制度,逐项剖析费用成因,将费用与同期、与定额、与先进单位对比,通过分工明确,层层把关,促使各单位挖潜节支、堵塞漏洞。

5、会计核算落实一个“真”字

一是摸清“家底”,开展全系统的“清仓、清产、清资、清债”活动,对现有资产存量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潜在薄弱环节,组织整理各单位历年的会计档案,指导各网点会计基础达标,促进分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是科学理财,学习聚财、生财、用财之道,在深度上从事后反映转变到事前控制、事后考核分析的管理会计上来,在广度上把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渗透到商品的进销存诸环节,推进会计电算化甩帐验收达标,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

6、审计监督强化一个“严”字

结合财经秩序专项整顿要求,加强审计监督,审查各单位的资金、商品、财产、损益、收支是否真实合法,计算国有资产管理是否保值增值,审定各单位负责人的任期和介中完成的主要财务指标和经营成果,公正客观的评价各单位经营业绩,严格考核管理,严肃查处小金库、赊销挪用、潜亏挂帐、虚开发票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抵制假凭证、假规范、假审计弄虚作假的作法,推动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7、人员素质保证一个“高”字

在思想素质上,通过学习《会计法》、《审计法》,强化会计人员实事求是,如实反映的工作作风,学习“两个务必”,加强会计人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财作风;在业务素质上,学习财务、审计准则制度,税收法律法规,保证知法、懂法、用法、护法,学习行业、省局有关规定,保证依法理财、依法监督、依法审计,学习新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微机操作技术,适应企业管理新形势发展要求,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评比,评“理财能手”,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企业财务工作计划(五)

一、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是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的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的模糊成本。

2.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划了成本费用的管理,加强了运输费用的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每辆车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每一辆车当期的运输成本。为运输车辆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

(2)国家财政部门对柯莱公司的财务等级评定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无任何前期准备的前提下,突然接受检查,但长宁区财政局还是对柯莱公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给柯莱公司的财务等级分数也是评定组有史以来,评给最高分的一家公司。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集团公司的年中审计、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分公司以及营业点的收入、成本进行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营业点的核算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9

关键词:财政科研经费进项税抵扣企业增值税

一、政策基础和分录分析

(一)增值税的设置逻辑和有关链条

《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销售额开票或计算确定销项额,根据获取的进项税票或者其他单据进行抵扣。因为企业经营活动存在时间差,所以一般企业都会在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金中形成一定量的进项税额,被企业视作潜在的资产项目。设置增值税正是为了在全部生产链条上,避免对企业的重复征税,保障企业的资金流顺畅。从根本上讲是货物价值和税金两种流转途径实现增值过程中的出资者资金回流。

(二)科研专项经费会计核算方法

目前企业对国家全额财政资金所购买的货物和劳务是用“专项应付款”“营业外收支”“其他营业收支”或者“资本公积与递延收益”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具体操作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涉及到税金,则还是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进行核算。本文中以“专项应付款”加设二级科目分科研阶段和生产销售阶段两个阶段的相关分录进行说明。第一阶段是科研阶段。企业进行科研活动收到拨款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零余额”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财政拨款”科目(以下简称会计分录1)。支付货款(劳务款)时,如果进项税不抵扣:借记“专项应付款———有关支出二级科目(研发阶段的价税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零余额(研发阶段的价税款)”科目(以下简称会计分录2)。进项税抵扣时:借记“专项应付款———有关支出二级科目(研发阶段的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研发阶段的税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零余额”科目(以下简称会计分录3)。第二阶段是生产销售阶段。企业入收到产品和服务时:借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以下简称会计分录4)。产品出售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等科目;借记“营业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等到企业实现货款回收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以下简称会计分录5)。

(三)根据出资是否含税和税金是否抵扣进行假设

目前在企业申报和国家下拨财政科研经费(即会计分录1)时,存在是否含税的问题;企业实际使用国家财政经费(即会计分录2和3)时,存在是否进行抵扣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分两种情况进行区分论证:(1)国家支付价税款,进行抵扣,涉及会计分录1、3、4、5和6,会计分录简化为:借记“银行存款(价税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财政拨款(研发阶段的税款)”“银行存款等(生产销售阶段的价税款)”科目。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生产阶段的库存商品,是由企业支付,而科研阶段税款则通过进项挂账、销售抵扣、收款回收三个环节将财政资金变成了企业自有资金。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行注资,而是为了实现科研项目的整体或者部分成功,在财务上有专款专用的要求,所以从逻辑上讲这种分录有问题。(2)国家不支付价款,企业支付税款,并进行抵扣,则涉及会计分录1、3、4和5,而且会计分录3将会调整为:借记“专项应付款———有关支出二级科目(研发阶段的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研发阶段的税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零余额(研发阶段的价款)”“银行存款(研发阶段的税款)”科目。简化的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研发阶段的税款和生产阶段的价税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阶段的税款和生产阶段的价税款)”科目。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拨款研发资金封闭循环,企业自有资金其实是对税款进行外部循环。通过垫支投入和抵扣收回两个环节而周转。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际操作问题,就是在处理研发阶段外购商品和服务时,价款和税款分开支付的操作问题,会给往来对账增加不可忽视的工作量。如果财政资金代为垫付,企业自有资金进行划转,也会增加不少内部勾稽核销的工作,对本身主要是支付功能而非往来功能的零余额账户来说,自有资金划入税款也存在操作问题。国家支付价款,企业支付税款,并不进行抵扣,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活动(支付税款),受利益制约,不可能发生,在此不做详细论述。国家支付价税款,不进行抵扣,则涉及会计分录1、2、4、5和6,在这种情况下,研发阶段的资金闭环循环(即会计分录1和2),生产阶段的资金闭环循环(即会计分录4、5和6),互不牵涉。这比较符合财政科研经费的原意,对于后续成熟产品的生产销售则由企业完成。

二、政策问题和相应对策

(一)财政资金未支付税款的对策

对于企业申报和财政下拨科研经费,前面的四个情况已经充分举例,如果国家不予下拨税款,现实中,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科研经费所购买货物和服务对应的供应商应当尽力按照《技术合同认定规则》规定,争取免除税费;二是科研经费所购买货物和服务对应的税款,应由企业垫付,然后通过充分的抵扣,在产品销售以后实现转回。如果专用发票税票遗失、只能获取普通发票等原因,企业实际上还是代为支付。对于这两种情况,如果积极实现,则实质上还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下拨给科委),或者通过减少税收的形式来实现。对于国家财政而言,前一种是口径变异,后一种是以支抵收。故此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财政资金应全额拨付价款和税款。如果申请和拨付的是不含税的资金,对企业而言最优的策略显然是进行抵扣、从而在生产销售环节中转回资金的配套资金。从政策博弈来看,如果研发过程中国家补足税款,则应进行进项税转出。

(二)财政科研应当由财政支付税款的原因

从增值税的逻辑角度来看,该税种设立专用发票对生产和销售的价值增值进行抵扣,对消费环节则设置了普通发票等形式,是为了让最终消费者承担所有前段税款。《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不得抵扣的四种情况,第二种和第三种显然和本文无关,第一种的“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第四种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对财政科研经费而言这两种情况都有相通的语言逻辑。企业的研发活动是国家安排的政策活动,应该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项目,《增值税暂行条例》虽然对这种情况的本意是区分营业税,但是对于非税项目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增值税的价值链条来区分,企业的研发活动如果不能实现,是不在价值增值活动中的。企业的研发活动存在技术调整等一些难以预见的问题,在研发阶段的自用的外购产品和服务,价值终端达到顶点,所以也应该认为不在增值税的抵扣范围,有关部门应对其研发税金进行买单。

会计零基础财税实操篇10

【关键词】税收预测;税收审计;中央税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3-0082-05

一、前言

中央税收是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2年中央财政收入56132.3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90.62%,海关收入占比1.1%,其他中央财政收入占比8.28%。由此可以看出中央税收稳定对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中央税收收入实施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是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根据2012年税收数据分析得到:在中央税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占中央总税收的比重高达79.69%左右,而仅增值税这一项就占比38.66%,企业所得税占中央税收比重约为25.65%,消费税占中央税收的比重约15.38%①。

据统计,审计对象有41个直属海关、36个省级国税部门,相比之下审计资源甚少,审计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经验分散。相比总量庞大的中央税收来说,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准确把握审计重点显得尤为重要。选准审计(调查)对象,及时发现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能够为促进依法治税、完善内控制度、防止税收流失、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双重目的。

税收审计是对税收款征收业务和记录资料进行的审计,具体包括对税收征收和管理机关的相关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和纳税单位税款计算和缴纳的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计。从理论上来说,税收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在于国家财政分配就是通过税收途径达到,因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它是由专门的机构――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因此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又有别于财政部门的审计。从实务方面来说,大致分为选案环节、分析检查环节、审计执行环节,选案的过程也就是风险辨别和评估的过程,选案环节作为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与审计效率密切相关。近年,税收审计研究工作集中在实践水平,现有的理论也大多从实践中抽象提炼而成。例如王孝军(2005),郑新举(2002),门韶娟、李正辰(2003)对于如何开展税收审计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文章对于如何进行税收审计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原则性的条条框框规定较多,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如何选案,如何挑选审计重点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诠释。细致到工作层面依然需要审计实施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依赖,因此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关于税务审计选案的研究,国外比较前沿的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的研究成果。由于oeCD的税务审计研究基本是基于经济较发达国家情况进行的,其社会、经济、法律、行政和文化不尽相同,所以其研究成果不能够全盘照搬,只能部分借鉴其思路。

国际上税务审计选案有两种重要的方法――随机选案和基于风险选案。随机选案是指能够保证所有税务报表有相同被审计概率的随机选择过程。其不利点包括:1.容易产生较大成本,例如机会成本、资源成本。2.被审计对象不认可,随机审计选案可能多次针对同一个对象,因此较高频率的随机审计可能造成过度干扰。3.审计实施人员不接受,审计实施人员可能不认同甚至抵触随机审计,从而造成审计效率低下。基于风险选案主要是运用遵从风险管理技术,选择风险较高且潜在税额较大的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过程,主要是为了较好地分配审计资源,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比较先进的是美国的集中型自动选案系统――判别函数系统(DiscriminateFunctionSystem),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基于风险选案的思想,大大提高了选案的效率。

二、文献评述与研究思路

马庆国、王卫红等(2002),吴璇、陈颖等(2007)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税务稽查选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李亘(2007)探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税务稽查选案中的应用;蒋丽华、覃征等(2006)利用粗糙集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税务稽查选案模型;夏辉、李仁发(2009)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稽查选案方法;林肖丽(2009),王艳杰、李清等(2012)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企业的诚实纳税与非诚实纳税与企业众多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唐登山(2011)研究了聚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结合在税务稽查选案中的应用。上述文献所用到的选案方法基本上没有脱离统计学原理以及统计分析技术;此外,上述研究重点在于微观层面的税务稽查工作中的选案,对于宏观层面的税务审计选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税收预测方面,吴之江(1984)基于历史税收简单地利用增长率来预测税收以制定税收计划,但其精确度不高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王野峰(1989)利用了最小二乘法来预测税收,其原理也是探寻税收的历史规律从而推测趋势;1991年由关振民教授主编的《中国税务统计学》分门别类地总结出各个税收统计的基本指标体系,得出其变化发展的规律;邓成■、夏大松(1994)开始使用多重线性组合预测模型来探究社会商品零售额与营业税之间的关系,其预测精度相比之前的趋势预测有了很大的提高;董承章(1998)探究了对税收影响最大的几个税源指标,发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税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滞后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位居第三的国民生产总值,影响较小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王乃静、李国锋(2002),张绍秋(2006),王来封、阮曙芬(2007)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该模型不单考虑了税源指标的影响,更多的是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提高了税收预测的精度;张梦瑶、崔晋川(2008)采用移动自回归平均模型对月度数据进行预测,丰富了税收预测的模型方法。税收预测模型大多在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之上探究各个税源指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其预测精度相比趋势预测有了很大的提高,且有稳固的理论依据,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目前的税收预测大多着眼于下一年度的财政工作计划,所以多数进行的是年度税收预测,极少数进行了月度的税收预测分析,针对中央税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税收预测模型的发展与丰富,其预测精度越来越高,因此较高精度的税收预测模型为其与税收审计工作的结合提供了契机。税收预测的目标可以从传统的推测税收趋势转移至服务税收审计,同时也可适度地解决税收审计选案的主观判断问题。

本研究正是针对上述内容具体展开,以协整分析为理论基础,以浙江省中央税收主要税种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兼顾模型的合理性和统计性质,目标集中在为调整税收审计范围、税收审计选案服务。因2012年增值税单项税种在中央税收中占比约40%,相比其他税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与中央税收中的增值税。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研究设计

从分析和预测的理想角度来说,与增值税相关联的税源指标能够被一一罗列,但是受指标体系自身和统计数据调查手段的局限,目前远远不能穷尽所有的税源指标用于增值税的预测与分析。经过前人多年的研究,比较认同的是工业企业增加值。由于我国是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能抵扣,所以在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当年新购置的固定资产金额。另外增值税组成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商业增加值,故税源指标中加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因此,本研究对增值税、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税收与税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税基预测的基础上,利用估计出的长期均衡关系方程式来测算增值税,对2009―2012年的增值税进行回测,找出异常值进行分析,并且对未来半年的增值税月度数据进行预测。

(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9―2012年为研究区间,以浙江省中央税收为研究对象。从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数据中,本文获得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增值税中归属中央部分的月度数值,对于个别缺省值,本文利用平均值进行替代。其他所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四、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表1为样本数据的单位根检验(aDF),结果发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值税额月度数据的时间序列,水平值为单位根过程,而一阶差分为平稳过程,因此这三个序列都为一阶差分平稳过程,即i(1)过程。

(二)协整分析

对各变量之间进行Johansen-Juselius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none(0个协整向量)的p值为0.0007***,0.0002***,表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值税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模型的构建

(四)模型回测与异常值

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2009―2012数据回带模型,得到回测值,并进行偏离度的测算,得出协整模型的回测平均误差在0.844%左右。

偏离度=(回测值-实际值)/实际值

依据偏离度波动图可得出,设置10%为安全警戒线能够挑选出异常值月份。同样的,设置可容忍的更大或更小数值为安全警戒线能够挑选出不同月份,取决于对于审计对象的错漏容忍度。对于那些偏离度超出警戒线的月份可着重进行审计,同理,利用回测思路对全国范围内各个省份的中央税收进行分析可以挑选出异常省份异常时间段而进一步重点审计。

对于其中的偏离度异常值进行挑选(研究假设认为偏离度超过10%为异常值),结果见表3。

对于回测值与实际税收之间的异常差异,研究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异常值偏离平均水平太多,可能原因是税款征收异常,问题出现源头可能在于税务部门,可能在于企业本身,此时审计部门出于保护税收收入正收的目的,应当对税务部门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减免税、退税、补税、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征收的决定而导致的税款征收额异常的问题进行调查。至于企业微观层面的问题,可以由税务稽查部门不定期与定期地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以保证税源安全。

第二,异常原因可能在于税收政策方面的不合理。目前,各层级的税务部门已经实现了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了全国统一的税收征收管理系统(简称CtaiS)。在此条件基础之上,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平台数据处理中心比较容易获得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增值税实际值与回测值的异常值。即在同一时间各个地区都出现了异常值,审计部门则可以从政策的层面宏观角度来查找不合理之处。

第三,可能原因在于模型所选指标没有面面俱到。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税源指标不能逐个穷尽导致回测值没有精准地拟合实际税收收入值。对此,可以后续通过计算机模拟实时地进行模型改进与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税收审计与税收预测。

(五)税收预测

利用工业增加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零售商品总额2009―2012年的月度数据,通过自相关―偏相关分析等,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方法,比较各模型的拟合优度、SC值以及D.w值等确定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的阶数。最终得出工业增加值aRma(2,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aRma(3,2)、社会零售商品总额aRma(2,1)为较优选择阶数。

计算各指标的预测值,最终得出增值税总预测结果,2013年1月―2013年6月预测结果见表4。

综合以上结果与分析,对于利用税源指标对增值税进行协整分析预测,不仅仅局限于对将来的税收趋势的判断,更多的可以与税收审计进行综合考虑。在获得全国各地区基础数据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信息集中化的优势特点,分别进行增值税测算,以最终查找偏离度异常值所在的时间及其地区。这将为审计部门初步选案提供信息数据来源参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抽样审计的随意性以及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有助于审计部门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完成审计工作。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浙江省2009年至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个税源指标预测增值税的月度数据,模型拟合较好,回测精度较高,预测精度有待实际结果证实。本文所用的协整理论对于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有效的,而且从某种角度也证明了这三个变量与增值税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此,利用这种长期均衡关系建立起来的预测模型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切实可行的,故用预测值确定税收审计初步选案也有了现实依据。基于实证结果,审计部门可以选择性地参考此种思路,挑选出偏离度异常值为确定审计目标服务,从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达到高效而低成本审计的目的。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利用建模预测税收服务于税收审计选案的方法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已有的CtaiS系统,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再者,对于创新选案方式也有推进作用。

(二)讨论

本文只是对中央税收增值税部分进行了预测分析,对于占比约25%的企业所得税和15%的消费税没有涉及,进一步还可以对行业进行分别测算,这将有利于预测精度的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方便迅速查找出问题源头,在选案阶段就能够高效率地准确聚焦问题出现的时间、行业和税种。

【参考文献】

[1]plianceRiskmanagement:auditCaseSelectionSystems[Z].2004.

[2]王孝军.积极探索税收审计的新路子[J].审计与理财,2005(5):33-34.

[3]郑新举.适应税收征管改革深化中央税收审计[J].审计研究,2002(S1):39-41.

[4]门韶娟,李正辰.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审计的工作思路[J].审计研究,2003(2):52-55.

[5]马庆国,王卫红,陈健,等.神经网络在税务稽查选案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98-101.

[6]吴之江.预测工商税收常用方法[J].预测,1984(1):20-22.

[7]蒋丽华,覃征,邵华,等.基于粗糙集――LVQ神经网络的稽查选案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S2):205-207.

[8]李亘.数据挖掘技术在税务稽查选案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23):1224-1225.

[9]夏辉,李仁发.基于SVm与Som的税务稽查选案模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4):4027-4030.

[10]林肖丽.Logistic回归模型在税务稽查选案中实例应用[J].科技资讯,2009(15):243-244.

[11]王艳杰,李清,齐鑫.基于Logistic回归的税务稽查选案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96-97.

[12]唐登山.税务稽查选案方法探析[J].税务研究,2011(4):61-63.

[13]吴璇,陈颖,李敏强.基于神经网络的税务稽查选案方法与应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3-68.

[14]王野峰.税收预测初探[J].当代财经,1989(11):24-27.

[15]董承章.税收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预测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11):27-29.

[16]张绍秋.基于协整理论的税收预测误差修正模型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