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古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7:03

爱情古语篇1

《古典爱情》遵从着古典爱情经典模式中的“书生——小姐”的轨迹,却用“菜人”毁却读者的所有绮丽旖旎。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组合成最具杀伤力的利剑,一剑一痕地给我们别样的冷酷。古典爱情温情的背后是血淋淋的文字,恶魔性的现实通过余华那特有的残酷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语言的血腥是否是表现恶魔性现实的最好方式?语言的残酷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否构成了对读者身心的不良影响?语言的残酷性是否有一个标准,超过读者承受能力的是否可以视为是作者个人的对暴力血腥的变态体现?这些问题,笔者将在本文中讨论到。

 

一、           《古典爱情》中的语言对比

《古典爱情》开篇“柳生赴京赶考,行走在一条黄色大道上”[1]。让我们看看作者余华对这条大道是如何描述的:

此刻正是阳春时节,极目望去,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竹篱茅舍四散开去,错落有致遥遥相望。丽日悬高空,万道金光如丝在织机上,齐刷刷奔下来。[1]

即使这是的柳生心情沉重,此番春景在他心中也只是“一派暮秋落叶纷扬”[1]。待到柳生进入城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房屋稠密,人物富庶”,就连庙宇都是“金碧辉煌”。几张随笔的字画居然卖得被人挤个水泄不通,“似乎人人有钱,人人爱风雅”。待到小姐绣楼,袭人香气、暮色徐徐,吟哦之音点滴如珠细长如水。小姐是怡然似玉,樱桃小嘴,秋波微漾,羞红了脸满带春色。自是有个佯装怒色的丫头来嚷嚷竟更显得小姐的端庄了。柳生留宿一晚,梅花暖帐,小姐悠悠动人,两人自是一番痴情不忍分开。

即使是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柳生落榜归来,绣楼不复,满目的荒凉满心的凄楚也只是这般:

往日的一切皆烟消云散,倒是两棵大枫树犹存,可树干也已是伤痕累累。那当初尚是柘黄的枫叶,入了秋季,又几经霜打,如今红红一片,如同涂满血一般,十分耀眼。几片落叶纷纷扬扬掉落下来,这枫树虽在盛时,可也已经显露出落魄的光景来了。

待柳生三年后再度赴京赶考,所见所闻堪称笔者所见最为血腥的文段。阳春时节,不再春意盎然,而是“四周的景致与前次所见南辕北辙,既不见桃李争妍,也不见桑麻遍野。极目望去,树木柘萎,遍野黄土;竹篱歪斜,茅舍在风中摇摇欲坠。倒是一副寒冬腊月的荒凉景致”。这里余华只是小小的一点,到了后边,则是树木为人牙所啃,甚至有些树木还嵌着人牙。路边每走一里就见残缺不全的尸体,赤条条的,衣衫都被剥去。更有甚者,“柳生一路走来,四野里均是黄黄一片,只一次见到一小块绿色青草。却有十数人叭在草上,臀部高高翘起,急急地啃吃青草,远远望去真像是一群牛羊。他们啃吃青草的声响沙沙而来,犹如风吹树叶一般。柳生不敢目睹下去,急忙扭头走开。然而扭头以后见到的另一幕,却是一个垂死之人在咽一撮泥土,泥土尚未咽下,人就猝然倒地死去。”以牛羊来喻人,不外乎是因为人这时的求生存手段——啃青草,就跟牛羊一模一样。

柳生误入“菜人”市场时,正好看见一笔血腥的交易。而余华的淡漠的笔端让读者在读到这里时长长打从心底发寒。柳生见一茅棚,棚内二人屠夫模样,棚外有数人拥着。待走近了,只见“棚内二人在磨刀石上磨着利斧,棚外数人提篮挑担仿佛守候已久,篮与担内空空无物。”正看着,远处走来三个衣不蔽体的人。在前的男子走入棚内,不语,只是用手指点指点棚外的一妇一幼。店主则向那男子伸出三根手指。男子取了三吊钱径自去了,顾不得那幼女唤着他“爹”。这时的柳生作为旁观者尚且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当妇人与幼女被撕去衣服赤条条站着的时候,店主“利斧猛劈下去,听得‘咔嚓’一声,骨头被砍断了,一股血四溅开来,溅得店主一脸都是。”

“幼女在‘咔嚓’声里身子晃动了一下。然后她才扭回头来看个究竟,看到自己的手臂躺在树桩上,一时间目瞪口呆。半晌,才长嚎几声,身子便倒在了地上。倒在地上后哭喊不止,声音十分刺耳。店主此刻拿住一块破布擦脸,伙计将手臂递与棚外一提篮的人。那人将手臂放入篮内,给了钱就离去。”

幼女的目瞪口呆、长嚎和哭喊与店主的擦脸、伙计的递过手臂、买者接过就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余华这简简单单的文字组合,却着实让人寒战。本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宰杀牲口买卖的场景却因那“幼女”、“手臂”等字眼而心里犯怵、毛骨悚然。

柳生在酒店则是遭遇了一场灾难:

“忽然从隔壁屋内传出一声撕心裂胆般的喊叫,声音疼痛不已,如利剑一般直刺柳生胸膛”。

“然后声音戛然而止,在这短促的间隙里,柳生听得斧子从骨头中发出的吱吱声响。”

“叫喊声复又响起,这时的喊叫似乎被剁断一般,一截一截而来。柳生觉得这声音如手指一般短,一截一截十分整齐地从他身旁迅速飞过。在这被剁断的喊叫里,柳生清晰地听到了斧子砍下去的一声声。斧子声与喊叫声此起彼伏,相互填补了各自声音的间隙。”

有许多直觉灵敏的读者看到这里已经猜到接下去的解密所在,但还是没有想到作者会提供这样的文字来证实自己的所想:

一个伙计提着一把溅满血的斧子,另一个伙计倒提着一条人腿,人腿还在滴血。柳生清晰地听到了血滴在泥地上的滞呆声响。

见到小姐惠,她“仰躺在地,头发散乱,一条腿劫后余生,微微弯曲,另一条腿已消失,断处血肉模糊。

而且作者对小姐惠死后柳生清洗她的断腿进行了更为详细地描述:“斧子乱剁一阵的痕迹留在这里,如同乱砍之后的树桩。腿断处的皮肉七零八落地互相牵挂在一起,一片稀烂。手指触摸其间,零乱的皮肉柔软无比,而断骨的锋利则使手指一阵惊慌失措。”

“柳生仔细洗去血迹,被利刀捅过的创口皮肉四翻,里面依然通红,恰似一朵盛开的桃花。”

有人说,余华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主要特点是“在想象的催眠里前行的梦游,宿命的难以捉摸的潮湿和阴沉,以及波涛般涌动着的疯狂、暴力和血腥。”这句评论用在《古典爱情》上是再恰当不过!余华正是用冷酷淡漠的语言营造出一个潮湿阴沉疯狂暴力而又血腥的世界的。

对比《古典小说》前后语言文字,读者不难发现,余华正是通过前文的温情柔雅的渲染,更显后文冷酷言语的效果。后文的语言的残酷是对“菜人”世界的疯狂血腥和暴力最好的体现。然而,语言的残酷是否是展现一个血腥暴力的恶魔世界的最好方式呢?

 

 

二、           语言残酷与恶魔现实

 

余华的《古典爱情》“会给人一种彻骨的寒冷,让人感觉‘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一定是冰渣子’”。

余华文字的“冰渣子”感常常是在以血为美的标准下体现出来的。一种近乎冷酷的旁白者口吻平直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并且以一种痴傻的目光去看待血,常常将那滩鲜红描述为一种唯美的东西,以此来表现语言的残酷。柳生为小姐洗去血迹之时,余华说“被利刀捅过的创口皮肉四翻,里面依然通红,恰似一朵盛开的桃花”,有人这般评论“本来都是非常悲剧性的一幕,作者却用了极具美感的事物来描写残酷的死亡,使作品显得更加冷酷,血腥。”余华还将幼女亲眼看见自己的手臂这一细节加上,让人更觉恐怖。幼女并不曾知晓自家爹带她来此做什么,小小的年纪只把一双眼盯着自己的娘,深怕娘也如爹那般一声不吭也不搭理自己地转身就走。所以当店主举起利斧时,幼女并不曾有所警觉。利斧猛劈下去,那一瞬间都是从柳生的眼来“看”的。本来就此,余华该笔锋转到嘶声的痛嚎、肆流的泪水上。但笔锋偏偏转向了幼女,将她在利斧触及手臂时的身体反应写得通通透透,让人不得不深吸一口气。“幼女在‘咔嚓’声里身子晃动了一下”,这是利斧猛劈之下力道所致,读者甚至能够在脑中幻想出那个瘦弱的身子猛地晃动的场景。而之后的一句话,更是让读者惊得目瞪口呆,恨不得将那些文字驱逐出自己的视线之外。“然后她才扭回头来看个究竟”,这个时候的幼女竟然完全没有感觉到断臂的痛楚,只是茫茫然地回过头来试图找出让自己猛地一晃的原因来。全然没有想到,是“看到自己的手臂躺在树桩上,一时间目瞪口呆”。一时间只是被震慑住,想来她从未曾想到过会有这样的时候出现,自己看见自己的手臂居然没有长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躺在那树桩上,也许那时,她的脑子里下意识地发出晃动手臂的命令,结果只是看着自己那一只手臂在不远处,手指跳动一下。余华并没有就此放过阅读故事的人,他的笔继续写着。“半晌,才长嚎几声”,连最简单的吃痛哭泣喊痛都没有,一个“长嚎”将众人置于残忍的想象中。然后是“哭喊不止”,“声音”“十分刺耳”,这里的“刺耳”显然让众人察觉十分“刺目”,而这正是余华想要的读者的阅读效果:恨不得摔了书痛骂作者!

有人说余华的文字尤其凌厉狠辣,这也体现在余华善用细腻的女儿家的笔触去细描人的声线,让人在冰冷中接触那些温柔细腻的字眼,将那些柔喃细语放置在冷酷中,更感人性之可怕。柳生听闻小姐的呻吟,那时“倒像是瑶琴声声传来,又似吟哦之声飘飘而来。那声音如滴水一般”,也难怪柳生在此时此地突地想起当年伫立绣楼窗下聆听小姐吟哦词的情景。在小姐最后的声音化成呻吟时,是“细细长长如流水潺潺”的。在柳生来说,这一天简直是他一生的噩梦,然而小姐断腿弥留之时,那呻吟依旧是如“滴水”、如“流水”的。女子声线拉长柔似水,让乍见这文字的人压根儿想不到这是“菜人”的描写语句。这样倒是更显语句背后作者坚硬的心。

“余华以他的如梦如烟的故事网络构置,循环往复的情节叙述,冷漠甚至冷酷的语言所带来的叙事张力,提供给读者一个阴森、恐怖的世界,里面充斥着‘阴谋’‘杀戮’‘血腥’‘暴力’和‘荒诞’,叙述出了血淋淋的真实。”温情叙述到深层的关怀

文/无心恋人

余华笔下的世界是疯狂的,他笔下的现实是充斥着恶魔般的邪恶的。余华的队世界的思考是不同于我们常规的认识和理解的,他对世界对生命的体验与透视的确是超凡而有深度的,常常让人战战栗栗地贴心感受到他眼中的世界。有人认为,类似余华这样的文字,可以看作是先锋作家的一个封闭的个体体验世界中的喃喃自语,有些毛骨悚然,然而缺乏穿透力。正如他一贯的做法,在《一九八六年》里细数一个被迫害的疯子如何实施古代酷刑,《往事与惩罚》中那些酷刑的讲述,《河边的错误》中疯子的嗜杀,《祖先》中人物被杀的详细经过,在《古典爱情》中,余华将“菜人”变成冷酷所在,冰凉的语句描述最为血腥而残酷毫无人性的暴力,其目的也是直指血色之后冰冷无力的现实:恶魔性是人性,是人的一切欲。

然而,笔者在反复的阅读中,在残酷的语句中所能想到到的惨绝人寰的画面挥之不去,内心对余华这种语言表述竟心生厌恶。鲁迅历来是不回避丑陋和鲜血的,他的笔下塑造的人物在人性方面大多是不合格的;他笔下的世界亦是丑陋暴力血腥的,但不曾让笔者有恶寒通身想要呕吐的感觉。

笔者不禁思考:余华的以残酷语言塑造冰冷现实世界方法是否得当?这般的血腥令人作呕的描写,会不会对读者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三、语言残酷性是否得当

余华玩味鲜血与死亡早已成了众人关注和诧异的对象。陈琳认为余华的小说是“反叛与回归”,对死亡的反叛和对精神的回归。谢有顺也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

但类似《古典爱情》中这样血腥暴力的语言,在丰富读者思考之余,是否也设置了过高的阅读障碍,让不少读者见此不忍继续?人类天性喜善美,对丑陋自是有一定认识和承认,但当写作者将有悖于人类价值认识的语言展现之时,那丑陋是否也会丑得过分而让人不敢直视进而努力忘却不敢分析其中的深意?

余华“从容不迫地向我们展示人与同类间的残杀及人的自戕自残,似乎在演示一场人体解剖实验,绝对清晰生动具体可感”。人们也会联想到余华自己曾说过的话:

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

“余华冷冷地告别了死亡之崇高、悲壮等感人色彩,而把死还原给生命本身,由死亡顿悟出生的脆弱、冷漠,历史的虚伪、无聊。”那么,读者是否也能有拥有他曾作为医生的经历支撑的对血的热爱将这洋洋洒洒的残忍笔墨纳入心中反复琢磨出作者的深意认识而不自伤呢?当语言的残酷性营造出一种森然可怖的氛围超出了读者的承受范围,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作者无尽的冷酷和对鲜血、死亡的玩味看做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个人喜欢的极力渲染呢?

 “他坚决而自信地让生命存在裸露出一种令人战栗的阴郁性和黑暗性,让人的动物般的本能力量及其狰狞的面孔清晰地浮出水面,就像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样鲜艳夺目,凛冽而芬芳。”余华的坚持之下,他的死亡与杀戮、鲜血与冷酷成为他的独特标志,余华笔下淌出的鲜血猛地一颤,溅得读者一头一脸,然后那血滴在人的脸上开出狰狞的面孔,在人的心底开出那一朵“恶之花”。文学作品作为对人潜移默化的精神食粮,充斥这血液与暴力,对那些偶然间接触到心智尚且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其后果无疑是有违作者本意的。即使是那些成年人,如笔者自己,在品读作品感受语言的残忍时,也不免对所生活的世界心灰意冷。

罗丹有句名言:“好的作品是人类智慧与真诚的崇高证据,说出一切人对于人类和世界所要说的话,然后又使人懂得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是不可知的。“而余华的这种冷酷冰寒的创作似乎正好与此相反,他隐晦地说出自己对人类和世界所要说的话,但这些话也不定能使每个读者都清楚感知;他让人懂得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然而他将一切血腥暴力以及死亡完整展现重复展现,用以告知人们那些不可知的是什么。

“余华笔下的人物多数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从中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光明,看到的是绝望--人性的晦暗,个人在其中无助的挣扎,以及大面积的死亡。”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有悖文学的存在价值的。

“当我们就事论事地描述某一件事时,我们往往只能获得事件的外貌,而对其内在的广阔涵义则昏睡不醒。”余华在描述事件时,过于注重以语言的残酷性体现事件的完整外貌,而忽略了读者应有的思考空间全被渲染成了血色。余华曾在一次讲座中说:“像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都善于在小说推向高潮时,反而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冷处理,却更加能把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点上,他远逊于大家。

余华的《古典爱情》之后,作品表述以及语言风格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执着于语言残酷性的余华在新的创作阶段中一一步步作品获得了新的肯定。

我们只能说,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在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不断进步的。作品所体现的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能够然读者深刻感知的。文学作品并非是作者个人喜好的介绍场所,而应该在表现的时候注意尺度,时刻关注读者的接受空间。读者对文学作品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作者独特风格的语言渲染过度,就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思考创作空间的狭窄。且作者很容易形成创作恶习而不自知。余华的《古典爱情》作为前后创作的分水岭作品,成功地标志着余华作品语言的残酷性的最高点。

文学,不该是加深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绝望,而应该是给予希望的。

 

 

 

 

 

参考文献:

董颖.余华小说中恶魔性现象的初步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琳.反叛与回归——余华小说读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张琳.冷漠与温情并存——余华行医经历对其写作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4,(2).

何致文,胡水清.——浅论余华的《鲜血梅花》与《古典爱情》[J].文教资料2009,6.

余华.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余华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彭爱华.近十年余华研究述评宜宾学院学报,2006,(04).

王学谦.生命悲剧的冷峻凝视——论余华小说及其文学史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余华.我的真实,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余华..虚伪的作品.[m].《余华作品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

[1]董颖.余华小说中恶魔性现象的初步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

[1]董颖.余华小说中恶魔性现象的初步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

爱情古语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高年级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是浓缩的精华。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的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1至6年级75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些篇目分散在1至6年级低中高三个学段。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至6年级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其中需要背诵的书目如下:

五年级上册有《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这三篇以写景为主。

五年级下册有《出塞》《题临安邸》《示儿》,这些都是爱国诗章。

六年级上册有《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这些赞颂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六年级下册有《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惜别之情。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知道,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积累、感受形象、体味意境,最终目标是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是结合一些教学经验对高年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融入情境

1.配乐诵读。古诗词音律较强,节奏鲜明,如再配上一些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将会寓情于乐,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学习《暮江吟》,教师可以选择古筝曲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山水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加体会到诗人创作的心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法同样可以被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样化的戏剧表演形式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有趣起来。

二、教师注重情感的培养

我们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古诗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古诗词中要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将天门山的山水如画一般展现在学生面前;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杜牧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从这些古诗词中要让孩子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在古诗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感受到诚挚的爱国之情,同时萌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3.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教他们做一个励志向上、坚忍不拔的人,进而在感悟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校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来传播经典文化。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教室门口的展板,展示内容适合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期更换;也可以在学校的树林里的石头上附上一首小诗;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让学生诵读一些古诗文;还借鉴大学生社团这样的方式,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古诗文社团,使爱好古诗的同学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古诗文为专题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大家一起分享。同样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建立一个兴趣群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总之,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借助各种媒介,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我国的古典诗歌以语言凝练、感情丰富的特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1):10.

[2]张高旗.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反思[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35.

[3]盖延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83-84.

爱情古语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从《诗经》开始历朝历代文化中,诗歌都承载着统治愿望、百姓疾苦,认知诗歌就是认知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的价值诉求,学习诗歌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所在。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中国虽然没有宗教,但承载着百姓心声的诗歌就是我国人民的信仰,所以在诗歌华丽璀璨的国度,我们应该注重诗教,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学阶段必须逐步培养学生鉴赏、释义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汉语文化基础能力。所以,笔者针对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价值分析

1.培养高中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落实,外来文化、语言对于高中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现阶段高中生对日韩文化的追逐,对欧美文化的沉迷,不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要领,更是汉语言运用的典范,在学习中让学生感知、认识古诗词能够使其充分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逐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进而提高爱国主义情怀。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占有重要地位,古诗词承载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汉语言文化的研究、认知与运用,更是对汉文化的无限热爱。然而,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认为古诗词学习索然无味,最终丧失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有效改革古诗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汉语言文字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3.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先生指出: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如今高中学生甚至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古诗词的学习就是读懂一首诗,然后根据高考的需要做大量习题,最终强化记忆标准答案,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所以,转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是内容、形式、艺术三者的结合体,充分感知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开展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1.有效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不能以单纯地考出理想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应该将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歌意境,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理解、鉴赏、评价、感知古诗词的魅力。

2.有效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设置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所以若想实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置,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例如,在《长恨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内容设置中省去关于白居易的介绍,直奔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多重视角探析诗歌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性对诗歌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3.有效教学方法实施

第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利用蒙太奇教学法,如在学商隐《锦瑟》一诗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相思、缠绵悱恻的理解与认知,动态性、立体化的理解诗歌中体现的情思与温情;第二,从画家的角度将诗画联合的绘画法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如在《天净沙・秋思》这一小令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勾勒出夕阳西下的秋天景象,在作画的过程中将思乡之情体现在画中。

综上所述,全面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保证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升的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适应青少年审美情趣变化、促使学生有效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教育相关部门以及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全面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蓝本,逐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鉴赏、释义、评价古诗词,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立洋.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32.

爱情古语篇4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可以说铺天盖地,众说纷纭。也可以看出,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老师在这方面颇有造诣。但我根据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成效与否,忍不住还要浅谈自己鄙陋之见。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模式的影响,教师反复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以解题应试的思想主导古诗词鉴赏。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是成长的个体特征,一味投入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上,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况且有些学生情商水平本来就很低。学生情商低,不但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而且对智商和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严重的影响。

一、至亲至爱的亲情

亲情是中国传统大化的底蕴。注重亲情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他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古代文人将亲情注入自己作品中,读起来让人或激情澎湃,或温情荡漾,久久不能平息。例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当韩愈被贬,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他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和亲人的心情。韩愈侄孙湘是韩愈唯一的亲人,在年老被贬时,亲人来送,肝肠寸断,这种亲情,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创设情境,反复吟诵来体会诗歌的浓浓亲情。类似的古典诗歌还有杜甫的《春望》《月夜忆舍弟》,思乡情结,也是亲情的体现。

老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诵读、创设意境、交流感受、情感互动等方法都可以运用。但在教学中,一定要瞄准提高情商的目标,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尊老爱幼。

二、真挚纯洁的友情

交友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活动,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并不了解。现在社会中,好多青少年交上一个不好的朋友误入歧途,不堪回首。甚至,网友成群,做尽坏事。最近,不也有上海中学生这一不为人齿的丑恶事件吗?语文老师要利用古典诗歌这一阵地,灌输给学生“志同道合,健康高尚”为原则的朋友才为真正的朋友这一友谊观。李白的送别诗比较多,约160首左右。在教材中,如《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师要遵循教学原理,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三、坚贞不渝的爱情

现在青少年的成熟比较早,对爱情的追求多由于性心理的成熟及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早恋现象严重。理想主义爱情、功利主义爱情占大多数,这就玷污爱情这神圣的内涵。语文老师应该重视中学生爱情观的教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把爱情意识与更为深广的宇宙意识融为一体,他尽情讴歌了宇宙自然的壮美和生命青春的短暂,从而突出显示了人间真挚爱情的弥足珍贵。白居易的《长恨歌》把爱情的美和力量表现得那么神奇,《琵琶行》让我们看到弃妇对真正爱情的渴望,李清照人比花瘦,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等。这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盲目追求与恐惧,让纯洁的爱情之花开在学生心中,为他们的人生幸福打下情感基础。

四、宅心仁厚的同情心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不只是青少年,就连这个社会都变得冷酷了,最近,出现了一些见死不救事件及交通事故重复碾压伤者现象。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着眼未来,利用古典诗词这块小小的阵地,教育青少年富有同情心。古典诗词中,身处困境的杜甫却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声。白居易的《卖炭翁》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同情心。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尊老爱幼,让学生眼神里透露出善良,成为温情的一代。

五、炽热的爱国情怀

最近,好多国家利用南海领土争端来骚扰我国安宁,肆意扩充实力,祖国边疆不宁。但好多青少年好像知道甚少,甚至告诉他,他好像事不关己。有的学生升国旗时都不严肃,甚至让老师督促升国旗。这对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其实就是失败,不管学生成绩如何,一个不爱国的人,注定行之不远,甚至知识越多越对人民越有害。高中教材中,屈原的每一首诗,尤其是《离骚》,都体现了他痛苦而又忠贞的爱国情怀。杜甫、陆游、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诗在教材中频频出现,这里不再分析。这里要说的是,教师要直接强迫学生爱国,可能太机械了,反复朗诵这些诗篇,并且和现实处境相结合,效果会更好。愿我们语文教学能把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学生心田,化为实际行动。我的教学在这方面颇有成效,好多学生报考了军校并成为祖国栋梁。

六、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提高学生情商的目的。屈原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自己美政的理想矢志不渝。李白写了《行路难》,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遭谪贬,但还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虽然处于困苦失意中,但意志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诗歌时,要尽量用诗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来感染学生,切忌机械地为了高考而学习古诗词。

爱情古语篇5

关键词:古代诗歌传统节日语文教学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诗歌焕发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除旧布新的革新气象、敬祖绍宗的家庭美德和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活情趣,为人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为教育青少年平添许多生动教材。传统节日为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充满无限生机,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赏析丰富多彩的古代诗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斗争中创造的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语言精练、声韵优美、朗朗上口,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性哲理,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艺术魅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隐含着许多难以言表的对人生、历史等的精辟见解和内蕴,给后人以深远的道德启迪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何从世界竞争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古典诗词的育人地位,发挥它们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实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更好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歌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告诉学生这种优秀的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讲一些关于诗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加深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并产生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哲理美。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应该在对作品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提炼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达到美的享受。

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使用古代诗歌。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二、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的豪迈雄奇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河中欢乐的盛会。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使我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着谦让有礼、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团结和睦、思念亲人等传统美德,代代传承歌颂。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重拾起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透过这些传统节日了解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从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爱情古语篇6

关键词:语文;培养;情感;散文;古诗;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32-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过文字,我们可以领悟到真善美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一、从精美的散文感悟生活的多姿多彩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美的散文,作者那流畅的文笔,真挚的情感,让人在字里行间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内涵。朱自清的《背影》所勾勒的父亲形象,尤其是他那微胖而蹒跚的背影,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精读背影,体味真挚朴实的亲子之爱,回味父母供养自己上学的一幕幕,体验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学生的心里烙上了一个朴实细腻的父爱痕迹,这个痕迹将从学生时代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时刻感受到那份深沉的父爱。

《雨说》中恳切知心的话语,娓娓悠悠的诉说,拟人的运用,让人感受到无比的亲切和甜蜜。《春》所展现的春天美景,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看到了生命的美丽和希望,感受到明朗和热烈。

这些精美的散文,引导着学生细细地品读,体味着语言的美妙,感受着文化的内涵,感悟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语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因此语文课本中都精选了多首古诗词。因为许多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了伟大领袖那伟大的抱负,每每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位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仅仅是九个词,却展现了九种风景,其中流露出的萧瑟、悠远、沦落早已把人带到了无边的孤寂和犹豫之境中。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一浪迹天涯的游子,正骑一瘦马徐徐行在西风吹拂的古道上,眼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幅宁静祥和的日暮归家图,而“我”却流浪在天涯。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品味诗的意境美。

陶渊明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联想到陶渊明数次出仕却又因不满于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污浊而退隐的经历后,就更能领悟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因而更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营造出来的怡然自得的优美意境。

三、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典范文章有蕴涵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字里行间无不饱含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热情。因此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课中,同样也是潜移默化的培养。

《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在梅岭被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七根火柴》写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无名战士宁愿为革命事业而保护火种,不愿为苟全生命而耗用火柴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刘胡兰慷慨就义》写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慷慨就义。《最后一次演讲》,节奏起伏有致的语言,强劲有力的语流,昂扬亢奋的声调,不由得满腔愤怒、热血沸腾,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通过学生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意识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先烈们的遗愿,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语文课本中,那些或朴实或激情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学生的心灵,利用人类情感这块精神空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一起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涤荡情操、净化心灵的实践。使学生具有健康和乐观的情感,从而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爱情古语篇7

关键词:古文;情感;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文经典名篇,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它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身心受到感染,产生愉悦感。情感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将情感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寓于传统的古文之中,能够博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古文中的情感教育优势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写作时,作者因为“情动”而写出优美的词章,情感是作者写作的动力与源泉。同样,作者要理解作品,也要“披文以入情”,理解作品时,也要带着感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与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谐共振。教师利用古文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热爱古文的感情,让学生从读古文,背古文,赏古文的情境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爱好和热情,它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教育的基础。通过读古文,让学生明白学习古文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欣赏古文,让学生感到古文词语的优美,感情的丰富,意境的高远,思想的深邃。语文教师面对这些古文,通过自己热情生动的讲解,去引导学生对古文作品的优美词句的欣赏,对名言名句的深刻理解。在理解作品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探寻作者心路历程,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只有学生对古代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对语文学习有热情,也才会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二、古文中的情感教育价值

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教育是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如何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以及生动的讲解,将古人蕴藏在作品中的美好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之中,让每个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就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从古文中挖掘情感教育的情感因素,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1.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也是现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激起学习的潜能,达到把握知识、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对“挫折”理解程度不够深刻。因此,在古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及时的,必要的,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好方法。《赤壁赋》中苏轼虽远贬黄州,经历人生挫折,但作者豁达乐观,敢于面对挫折,并主动适应现实,在偏僻的黄州找到宁静恬适的环境,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面对乡里小人,毅然踏上了归隐田园的道路。在挫折中没有消沉,而是过着弹琴消忧,闲雅读书,躬耕田亩的生活,在田野中体验人生的苦与乐。《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作者并不是一味地低沉感伤,而是笔势峰回路转,“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作者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从一位文人墨客的身上感到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千百年来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让后世敬仰则不足为奇。对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的人,能够培养学生处逆境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感恩教育。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个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常怀感恩之心,社会就会充满爱心。《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之际,使自己不忍离开和不能离开之情越来越深。虽诏书再三的催逼,但李密奉养祖母之情愈浓,充分体现出李密的感恩之情。

3.爱国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不计前嫌,孤身游说秦穆公,维护国家安全,其爱国主义行为可歌可泣。《离骚》中屈原所表现出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不饶的精神,令每个人为之动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蔺两人忠贞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当蔺相如举起璧玉大声斥责秦王之时,没有坚定的爱国情操的人能做到吗?当蔺相如对廉颇一再谦卑退让,没有国家安危心中装的大义情怀,能做到吗?《苏武传》中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囚,面对威胁和利诱仍然矢志不改。虽遭幽禁、放逐,但绝不乞降变节。

爱情古语篇8

我爱古诗词我酷爱语文,更喜欢古文,文言文是我喜欢的古文类型之一,而最爱的古文类型就是古诗词了。

我之所以喜爱古诗词,可能是因为表姐。小时候,我的表姐就钟爱语文,她非常喜欢古文,你别看她最喜欢的是文言文,但是以前她经常给我背诵古诗词,表姐不光背诗句,还给我讲述古诗词的大概诗意和所描绘的意境。那些古诗词不仅诗句美,连连所描绘的意境也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和恰恰啼。”这是唐代诗人杜甫作的《江畔独步寻花》,我还记得表姐当时给我讲的大概诗意:在江边散步,看见黄四娘家前的小路上鲜花朵朵,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多么鲜艳,多么美丽啊!就连可爱的蝴蝶也不舍得离开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也在为花儿歌唱:“真美丽啊!真美丽啊!”听着表姐讲述的诗意,我想象到了那种美丽的田园风情,是多么美丽,真是恍若人间仙境!

渐渐地,我发现光是诗句、诗意、意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了。我开始想方设法地调查、了解诗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所作的《望洞庭》。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刘禹锡的诗内容富于战斗色彩,生活气息浓,其语言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是唐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被称为“诗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交往甚多,人称“刘柳”,也与白居易交谊深厚,世人将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作品有《刘梦得文集》。

这样优美、瑰丽的古诗词,不仅让我陶冶了自身的情操,还增长了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我爱古诗词!

山东泰安新泰市谷里镇初级中学初三:林霖

爱情古语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7-01

语文学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向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而诗歌因其历史的厚重和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优美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塑造民族精神的丰富素材和资源,在阅读鉴赏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古诗短小集中,上口易读,便于记忆、吟诵,深受学生喜欢。它们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范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精练的语言;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宏大事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比如可以通过古诗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我们利用古诗教学把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搞得更好,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爱国情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培养昂扬向上精神

“开拓进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败、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动力。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中国的诗人中不乏乐观向上的人,他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坎坷时能乐观面对,努力走出人生的阴影,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处世。如曹操的《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有如坡的许多诗歌,都充满着乐观的情怀,在教学中如若能抓住这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怀。

3.提升学生的思想美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也。

爱情古语篇10

关键词:古诗教学激趣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意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便可以发现古诗词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各册教材之中,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古典诗词因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学生造成理解、领悟上的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就无法抓到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奋点;如果古诗课堂兴味索然,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一、联系背景,故事激趣

诗词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文人墨客不仅在游山玩水、送别酬唱之际喜欢写诗(词)抒情记景,即使是闲来无事的时候,每有感触也都要写首小诗(词)。可以这么说,古典诗词记录的不仅是诗人的所见所感,更多的是与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如果教师能够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和对古代人的生活充满好奇的心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赠汪伦》这首诗背后就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汪伦对“万家酒店、千里桃花”的巧妙解释,一代诗仙李白和乡野村夫汪伦的友情,都使得故事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中透出浓浓的人情之美,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对《赠汪伦》这首古诗的热爱,还能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涤荡学生的心灵。

二、创设情境,内容激趣

古典诗词只用寥寥数言,就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创设了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意境。如果教师借助音乐、挂图、图画、简笔画及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就必定能使古诗课堂趣味盎然。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东方钢琴动听的声音奏出明快的旋律,伴着教师抑扬顿挫的吟诵,青山绿水、朝云彩霞、雄奇峭立的三峡风光在多媒体屏幕上流动,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猿啼,诗、画、境、景融为一体,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千年之前,江风拂面,轻舟如箭,猿声不断,神清气爽。虽身在课堂,其实早已神游四海,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一起吟诵“早发白帝城……”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怎能让人不爱那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呢?

三、展开想象,拓展激趣

叶圣陶先生在谈古诗教学时指出:“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一语道出了学习古典诗词的奥妙所在。诗歌为了通过生动优美的形象感染读者,往往采用大胆的联想和幻想,突破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将诗人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对于诗歌而言,没有想象、联想和幻想,就没有了诗。因此,教学古诗时,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诗中所包含的意象和画面进行“再现”,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使学习古诗成为一种饶有兴趣的欣赏活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虽然作者只点出了一个“绿”字,实际上在这个“绿”字背后,展开的是江南的无边春色:柳绿桃红、春水碧透、江天辽阔、风动花影、蜂舞蝶翩、莺飞鸟鸣……这样诱人的江南春色不仅尺幅千里、境界阔大,而且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如果不凭借读者自身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就很难体味到诗词精妙,领悟其间的境界。

四、古文今用,实践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