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茶艺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9:33

插花茶艺培训篇1

雷朝兵

今天,我们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又开始了,回想上周我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学院组织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我从打电话联系招聘单位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到借器材布置场地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来了,说实话周末本是想好好的睡一个饱觉的!但是我要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我不能睡我不能半途而废,领航不是谁逼我去参加的是我自愿加入的,选择了他我就会坚持到底!

今天的活动可以说是美丽优雅,在前几天的活动通知里我看到了今天我们要进行插花和茶艺的培训,说实话插花这个词对我很陌生,我都不知道插花是什么所以带着一种好奇的感觉去参加这个插花培训,来到教室,看到桌子上好多花我只认识玫瑰,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小就不喜欢花,所以对花也没有什么了解,插花培训学校请到了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从理论开始,再到实践操作,由于我好久没有休息好,我在听老师讲理论的时候我听到一半就什么都请不进了,虽然强忍着不睡着但是我不知道老师再说什么,想想现在很后悔,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站起来清醒清醒,这是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老师的理论结束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们自由分组去领到了所需要的花和工具,我们之前没有做好分工,但是在领到材料后,我们就自觉分工,一个人准备一种材料,为了能够做出最好看的插花,在插的过程中我们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次,看着这里不合适我们又重新弄,那不行了我们就重新拿了再补上去,弄到最后我们的花泥都了全都是小洞,导致最后我们插的效果没有其他组的好,但是我们也并不有什么心里阻碍,做的好与不好,那都是我们小组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过,做不好只是因为我们还不熟练,后来我们各个组都拿着自己的成果拍照合影,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结束了早上的培训。

我们1点又开始了下午的茶艺培训,进到我们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看到老师着装整齐,很专业的在那里等着我们的到来,内容形式也和上午一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我们在那做着,老师就让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刚泡好的茶,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喝茶的人我每天都喝茶,我也会品尝茶的味道,比起早上的插花我更喜欢茶,我很认真的听老师给我们讲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老师自己的自我介绍,从三个我是什么角色介绍了自己,后来老师进入主题给我们介绍茶艺,和与茶相关的知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天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茶象征数字的一百零八,代表了喝茶的人能够长寿,能够至少能活到一百零八岁,茶是我们云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喝茶也是我们南方人最大的一个爱好,虽然喝茶不一定就能够活到一百零八岁,但是也有很多益处的!

老师的理论课结束后,她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一次,边做边解释,后来我们就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他们把茶具弄的叮当响,动作挺僵硬,我还在边上看笑他们,但是到我来操作的时候我比他们做的还差,我僵硬的手都不会动,我想这种看似简单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操作简单的,每种技能都有自己的深奥之处。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领航工程会给我们安排这种类型的培训,是让我们拓展自己的认识还是什么,一般情况下都是给我们安排管理时间,合理作息的课程,插花和茶艺与他们完全不相同,我觉得领航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力培训的活动,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会坚持到底!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李三多

转眼又是两周过去了,我们迎来了第三次领航活动,清风徐来水波不清,以茶会友,以花得情,就在星期六,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并且愉快的时光。

天还是那么的蓝,云还是那么的白,我的心情也是那么的快乐,早上我们三组参加了插花的活动,很开心可以认识到园林园艺的老师给我们认真讲解中国花道的讲究和古时候与现代花艺的差异,让我觉得花艺花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简简单单。那其中蕴含的可是五千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和智慧结晶在里面。老师的ppt演讲的很精彩,我们也饶有兴致的听,接着就是插花环节。可怜我大三组组长居然被组员嫌弃,十一个人五人一组我就这样那个被无情的抛弃了,我只好想一个孤魂野鬼一样游离在个各大组织群体里面刺探敌情,不过那只是说说玩的。

插花讲究的是技巧和手法,当然天马行空的创意我觉得也是必不可少的,琳琅满目的花朵如何将他们巧妙的摆列起来让他更具有观赏价值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也是园林园艺小伙伴们所需要去追求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枯荣。离离原上草,岁月静可好。插花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舒缓,使人开朗,富有创造力。

到了下午,我们三组到了大益爱心茶社进行茶艺茶道的培训,那是一位美女姐姐为我们讲解中华文化五千年上下茶道的文化。茶香浓私语,茶淡屋满香,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懂得去享受生活,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为人谦和,一个懂茶的人他一定具有魅力。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茶艺就是这样,茶所给予你的,你也会从茶中学到。

图茶余半生,未清易可行。茶从丝绸之路以来就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生活品之一,它是人们那饭后的悠闲时光中的一抹清香,它是劳苦生活中的一抹芬芳,它是茶农伯伯手中的一抹余香。茶,所寄托的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我们组分为两个分队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小细节抓着不放而开怀大笑,那是茶道带给我们的囧,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说实话我一大老粗实在是品不出什么味道,老是感觉在喝白开水一样,不过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心不够宁静,心是浮的品茶自然只能感受到其中的苦涩。茶艺茶道,讲究颇深,那是待人之道,是礼数之道。

一束好花,一抹芬芳;

一品好茶,一份淡然。

花中美,茶之韵

吴凯娴

这次的培训项目,都比较的修身养性,有一种高雅的氛围在其中。我自己本身的专业跟这一次的培训的插花和茶艺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才看到培训项目的时候,我就特别的高兴。

那天满怀期许的到达了目的地,还没走进教室,就看到了许多的红玫瑰、满天星、百合、巴西叶和蓬莱松摆在地上,自己就在脑中幻想着:老师今天用这些植物会教我们插出什么样的花束。

开了教室的门以后,大家合伙把相关的植物和工具搬进教室,虽然玫瑰和蓬莱松上面都有很多的刺,会刺伤大家的手,但是大家都毫不畏惧,争着的去拿红玫瑰和蓬莱松,展现出了大家有一种吃苦耐劳和不惧危险的精神,男生也都特别具有绅士风度,主动的去拿重的物品,非常高兴能认识这样一群小伙伴。

老师开始讲课,向我们介绍了插花艺术的历史、分类和展示了一些相关的作品图。在这个过程中我记住了插花在宋代普遍盛行起来,宋代有点茶、插花、焚香和画画四艺,从中可以看出插花艺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了解一些插花艺术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插花分为东方插花和西式插花,东方插花又分为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但是日本插花艺术是来源于中国的,东方插花偏向于木本,西式插花偏向于草本。插花中还可以搭配一些水果、谷物等,特别记得老师说的涉及到农大我,我们可以搭配着麦子、柑橘、玉米、茄子、芭蕉叶等,这激起我极大大的兴趣。插花要"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像做人一样要该有严肃时要有严肃,该放松要放松,要懂得调节自我,使自己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老师特别提到了一种花—,不能插成双数,双数只能用在葬礼上,如果不了解这些,可能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最后开始实践,五人一组,各组领取相关材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一步一步的完成,我们组五个人在插花过程中,都是大家你插一朵我插一朵,共同完成,插出了一盆非常漂亮的花束,许多组的人多跑来看我们组的花,都认为我们插的很漂亮,使我们特别的有自豪感。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力量会创造出无限可能,创造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和惊喜。

下午刚走进爱心茶艺室,就被里面的布置深深吸引住了,想着会是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我们呢?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坐下不久,老师就来来,老师一身紫色旗袍,穿出女性的柔美,有一种高雅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开始是理论课,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茶对我们身体的好处,喝茶的必要性,茶相关的一些文化。茶是我们云南最有特色东西之一,也是经济支柱之一,我们作为一个云南人,是不是应该了解茶、喝茶,来支持我省的经济发展。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我们应该做个爱省的人。

老师其中提到聘礼必须要有茶,因为茶四季常绿,成年移栽后不容易存活,代表着一心一意、至死不移的爱情和承载者人们希望一对新人能白首偕老的美好祝愿,这是多么感人的意义呀!使我对茶又更多一层的理解。茶在生活中是很常见,它可以跟柴米油盐放在一起,也可上到厅堂上招待客人,我们做人也要像茶一样,下的厨房,上得厅堂。还有其中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光是追求,还有吸引,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它告诉我们人生不能一直追逐者别人的步伐走,盲目跟风,要懂得自我提升,要懂得创造自我品牌,你若足够好,自然会吸引来别人对你的投资和心思,就像学茶一样,不是只有漂亮的人能学,只要你想,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变得越来越好,自然会变得漂亮和有气质的。

最后开始实践,老师先展示了一遍给我们看,然后就是我们自己操作,我们看着老师操作是如此的轻松,但是到我们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我们知道了泡茶要做好是如此不易,明白古人曾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句话的内涵所在。但是因为我们小组有一个茶学院的学姐,所以我们每个都学姐的指导下操作了一遍泡茶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错误,但是学姐从未失去耐心,我们的每一步,她都认真的看着,并细心的指导我们,纠正我们的错误,感谢认真负责的学姐。我们小组的人也特别好,到后面,其它小组开始蠢蠢欲动,我们小组不为所动,继续泡茶。甚至到最后,其它小组的人都走了,但是我们小组的还剩俩个没操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提要走,都是一直等到了所以人操作完,才起身收东西要走,这既表现出了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人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样可能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感谢小组中每个的不放弃,不抛弃,尊重每个人。

这是既美好,又有趣的一天,也让我在花中,茶中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

心得体会

夏梦佳

5月6日,新校区7栋B区106,领航第三次活动——插花和茶艺,在我们的期望中开展了。

文化之美,需要有心人静下心去感受、去捕捉。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其中,以"花"为主要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艺术起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活的美好与真实。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认为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学习插花,需要一颗温润而有灵动的心,一双巧手。插花老师教我们最简单的一种插花方法,半球形插花,材料有:玫瑰花若干朵,满天星若干,蓬莱松若干,花泥,类似芭蕉叶的一种叶子。工具:剪刀,盒子,去刺钳。初次插花,按着步骤一步一步,小组协作。(范文先生网)最后成型时,由于长度把握上有一小点失误,球形不是很明显,不过,整体还是满意的。

在插花过程中你的每一个小点子,都会让你的作品更加不一样,贴上了自己的标签。

在室内放一束花,是一种生活态度。

茶艺,茶艺老师提到白族"三道茶",依次苦茶、甜茶、淡茶。蕴含人生哲理,先甜后苦,平淡回忆过往。茶艺,是我们心中忘不了的儒雅,它表达出来的情意是生活余后的一阵微风,直达我们的心怀;是梦醒余后的一记朦胧,淡然我们的憧憬;是远方的的一声诗歌;暖曲我们的爱意。茶艺,不仅仅是茶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是对人生的见解与缩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用艺术贯通茶叶传递给每一人。

茶道,与中国待客之道紧密相关。"凤凰三点头"表达对客人的尊敬。"逆时针方向转动",迎客。泡茶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着特定的文化。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凝聚在了茶道之中。

茶香怡四座,茶暖温人心。不待以浊酒,不待以琐物。

待人以物需以茶,那是一种自然,给予他人淡然;那是一种心意,直通我俩心怀。以茶会友,多一份悠闲,少一份浮躁。

很幸运能够在这次活动去品味茶艺与道,让我心中少去了些许浮躁,多了些宁静。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张瑞

这一次的领航活动是一种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活动。

上午,我们组参加的是插花培。下午我们组参加的是茶艺。我们的培训很简单就是理论加实践,但是同时也是最有效率的培训。毕竟离开理论,实践就没有依托。离开实践,理论就会变得很枯燥,空洞,我们也很难接受。经过插花和茶艺的理论的培训,我很震惊,插花和茶艺原来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插花和泡茶,他们有他们的内涵和神韵,他们有浓厚的文化背景。我被他们的内韵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时也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在实践中,我很陶醉于一个团队全力以赴的为一个目标而努力。比如插花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也很迷茫,也有争执,毕竟之前没接触过,但是慢慢的在大家的分工与合作中我们完成的很出色,我们组插的花得到好多人的认可以及导师的认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和幸福,我很感谢我们的小团队,很感谢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除了这些,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这句话我们平时也都听过,但是我所感受最深的是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到‘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优势。比如,我们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找工作,你有什么优势来让用人单位选择你而不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你有什么优势能让你拥有高新职位?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但是,如果一个人他有他个人的品牌。好多机会都会青睐与你。什么是个人品牌呢?我也思考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个人品牌就是当别人提到你名字的时候只会想到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而不是可以联想到一大批人。你,别人无法替代。想要培养个人品牌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最终从量变达到质变。

我很感谢领航,每一次的领航活动都给我以不同的视觉来重新看待我所遇到的问题。我期待更好的自己,我希望自己成为盛开的鲜花,吸引翩翩的蝴蝶。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周建成

在2017年5月的第一个周六我们接受了"领航工程"的第三次培训,这次的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插花艺术和茶艺。作为一个粗枝大叶的男生,我很抗拒这次的培训,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次的培训,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表现一定会表现得一塌糊涂。但因为上次的培训让我觉得自己可能并不是这么的不堪,所以自己带着一丝丝的抗拒但更多的却是期待的参加了这次培训。

早上我首先接受了插花艺术的培训,老师一开始给我们讲了插花的分类和一些特点,还有就是一些基本的审美眼光。比如红色是暖色调,绿色是冷色调,在这两种色调之间就需要加上一些如同白色这样的无色调来调和,让红绿两色在一块不显得如此的突兀等等。他也和我们说了一些原来插花的由来,原来古人们的生活便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如此的闲适安逸,自己也曾幻想过那样的生活,但自己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并不适合。之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插花,这次插花的造型为一个半球形,主要用到了玫瑰、满天星还有蓬莱松。在经过我们组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簇美丽的插花便在我们手中显现了出来,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进行了改进,最终的作品我们组的成员都十分的满意,并一直认为我们的作品是今早的作品中最漂亮的。

早上的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小时的短暂的休息我们便开始了下午的培训——茶艺培训。在茶艺培训的同时,老师也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这些礼仪也不仅仅能在茶艺表演时适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依然有用。老师在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茶的历史和种类之后便教授了我们茶艺。在老师的教授下,我也改正了自己原来自己学的一些错误的地方。也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形体礼仪,有利于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与他人的交流中给他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

虽说这次的培训很轻松,但是我所学到的东西对于自己依然有用,这是一次对于自身的审美观的提升,这是一次对于自己性情的培养。对于美,它具有随意性,也具有大众性。造型的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色彩的美,其色彩搭配柔和、恰当,大多数人对色彩的审美是大致相同的。

粗枝大叶的人也有细腻的地方,只是原来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而这次的培训,让自己知道了自己也是一个细腻的人。这也正是我参加"领航工程"的意义所在: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直到某一天,在属于自己的地方绽放开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花与茶艺

毕梅丽

对于插花和茶艺这个培训,总的来说,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参加一次。学到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也感受到一门艺术。

早上插花培训,老师事先准备好花材,供大家挑选,进行创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很好很快乐。

老师给我们介绍说插花艺术具有生命性、随意性、创造性、装饰性的特点。它可以陶冶人地性情,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之道;它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情趣;它可以传递情感,增进感情交流……介绍完花材、花语和相关历史,最让人期待的实操部分就来了。

很荣幸有机会上老师的插花课,并与老师一起学习插花,这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以前只知道听老师说插花喝茶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自身素养,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惬意,也能让自己变得优雅。那时候还不以为真,总觉的哪有那么厉害,插个花就能修身养性了。

而这次上了插花课以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受益匪浅,而且也从中感受到插花是一门优雅插的艺术,也能很好的熏陶人的情操,老师在讲台上面用图片给我们首先认识花的种类,看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眼拙,没想到花的种类各式各样,名字也挺好听的,老师还向我们介绍花与花的颜色和花样之间怎么搭配。本来以为老师亲自在讲台上实践的教一遍给我们看,我们记住步骤就肯定能做出来,还甚至自负的以为,肯定插出来比大多数同学的要漂亮。可事实相反,插花看似容易,实则难。最后就是插花的位置,点缀啊之类的,真是怠慢不得。然而从这个过程当中也让我明白了插花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细心,才能插出一盆好花。也能让自己心情更加愉悦并有成就感。

下午的茶艺培训了解到了茶文化,茶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是的,茶,平凡却不简单;泡茶,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修养。细细品茶,品得出自己的甘甜苦涩,品得出他人的喜怒哀乐,茶中窥人,学会享受一泡茶的冷暖甘苦,也是一份达观大度的心境。

那些我们时常见到的泡茶器具,今天得以重新认识和熟悉。老师完整地演示完毕基础泡茶法后,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茶具,熟识每个器具的使用方法。

在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半天的学习已经结束,虽然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领航过程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领航培训心得体会

黄自兰

参加领航工程的培训每次都会有惊喜和收获,这是第三次写心得体会了,这次学习的插花和茶艺也像前两次一样的给了我惊喜和收获。一整天培训下来,我感觉自己好像重拾了自己丢失太久的少女心,自从选择了体育,我好像就在"汉子"的这条路上愈走愈远,衣柜里几乎全是运动服,鞋子全是运动鞋,生活中好像也很少去关注女孩子该关注的很多东西。但是今天培训下来我好开心,原来我也向其他女孩子一样喜欢花花草草,也可以安安静静的感受一下高雅的生活。

说说一天的培训吧!上午我参加的是学习插花,这也是我感觉自己重拾少女心的关键一课。老师所讲的理论部分首先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插花,插花的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插花。后面就是实践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品的创作,我们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有积极地参与进来,有负责修剪的、有负责摆插的、有负责弄造型的,大家齐心协力,制作出了一个很是漂亮的作品,可能是自己也有参与其中一起制作的缘故吧,我觉得我们组今天的这个插花好漂亮,我超级喜欢,最后我们组的作品也由我带回了宿舍,非常感谢我的队友们,他们让我感到温暖,让我在领航工程这个大家庭里面感觉到幸福,大家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下午是学习茶文化,通过这半天的学习,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老师告诉我们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我们只有不断地塑造自己,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更精彩。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当你只顾埋头请进的时候,当你累的时候,当你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不如就放慢脚步停下来休息一下,感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情调一些,偶尔的休息或许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雅趣

雷正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其中精髓部分的茶艺和插花艺术更是如此。以前总认为"吟诗,作画,品茶,插花"是文人的高雅爱好,离我们很远。这次的培训给了我们一把打开"茶艺"和"插花"潘朵拉魔盒的钥匙,让我们可以接触到这些高雅的文化活动。

早上老师给我们进行插花培训,对于插花课程起初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但我对于插花艺术有着很高的兴趣,所以当接到培训通知时我非常高兴。周六早上我满怀期待的来到教室等待老师上课,一开始老师用热情饱满的声音给我们讲授插花的相关知识,我就花艺术深深吸引了。接着老师又给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步的创作我们小组的作品。最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动手,完成了我们小组的作品,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出一个好的作品却非易事。因为它并不单纯的是各种花材的组合,而是要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还要融入美学的概念。有句佛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支花都是有生命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才能创作出好的插花作品。我觉得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插花作品多姿多彩,制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形中培养了我们的艺术情趣。

下午进行的是茶艺培训,以前我也喝茶,也泡过茶,但对于茶艺却一窍不通。经过一个下午的茶艺培训,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想到小小的一杯清茶竟然蕴含了那么多文化。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品味。茶道欲可引申到为人处世之道,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的学习茶艺,但我对茶艺的兴趣丝毫未减,学习茶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以后还会找机会学习茶艺。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很感激领航工程的这次培训,我们以后要学会去接触这些高雅的文化,让我们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做一个优雅的人!

雅事

王开贤

这周活动我们进行了插花和茶艺培训,这是我们大家都盼望已久的。

插花,顾名思义,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我们学习插花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上午,但是通过老师的耐心解说、指导,也使我们了解了很多插花的基本常识、技法、以及花卉的识别,总的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可以提高我们的见识,为以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享受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老师的解说,我发现插花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老师教导我们:插花除了要心灵手巧外,还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的目的,从而得到启迪、鼓舞或遐想。

通过为期不长的插花学习和了解,我懂得了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来点缀自己的居室环境,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还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而且女孩子学插花不仅仅可以学到手艺,也是对审美能力、气质的一种提高。而且插花是一门很好的手艺,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更深入的学习,因为我觉得插花是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插花既可以让自己开心,又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象征美好的愿望,可以使每个人更加的热爱生活。

在茶艺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于茶艺的相关知识。在以前不懂为什么人们老是喜欢茶艺,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喝口茶而已,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我才真正的了解茶艺。

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时,我知道的茶类很少,但在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听着老师的讲解,看到老师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

实际操作中有几分羞涩,但我想若是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学到老师那般的优雅气质。

花艺与茶道都是极雅之事,我希望能有朝一日,日日得闲,终日与其相伴。

美好的一天

庄绍伟

这个周又是双周了,我期待的领航工程的活动又开始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很爱领航,我爱小伙伴们,还有暖心的老师陪着你。

今天的活动是插花和茶艺,由于人数太多,我们是3组一起开展,其他三组在同一时间段参加另一个活动,下午我们又交换,早上9点在7栋B区106的教室集合,进行插花培训,听着老师讲理论课,看着老师ppt上美丽的插花图片,很羡慕那些人能插出这么美的花。

插花理论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到,在他在一次插花技能大赛中担任评委中,有一个人来参加他们的比赛,而且插出了最美的花,而这个人是盲人,最后他获得的冠军,代表云南省去参加全国比赛。当我听到他是盲人的时候,我很是吃惊,一个盲人能插出这么美的花而且还获得了冠军,真的很厉害,在想想我自己,决定自己更要加油,向这个盲人学习,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实践课,我们开始了插花,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伙伴的配合下,我们一步一步的完成老师的任务,教室里有很多玫瑰花,满天星等,若不是这次插花,我可能好多花都没见过,插花真的是一门艺术,就像你手中的画笔能画出你心中所想的东西,同时插花还能陶冶你的情操,培养你的兴趣。

插花茶艺培训篇2

相比茶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比较普遍的情况而言,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低于茶艺课程。根据笔者对20所全国主要的旅游类职业院校开展的调查来看,其中有10所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花艺课,即花艺课在这些旅游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为50%。花艺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比例没有茶艺课程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酒店管理行业,各个场所的花艺布置,大多都是由专业的花艺公司负责打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酒店行业工作后,除非自己特别喜欢或者有艺术设计基础,才能有机会进入花艺设计部门工作以外,其他毕业生很难有机会从事花艺设计类的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鼓励学生参加花卉工和插花员的职业资格考证,但是相比品酒师、调酒师和咖啡师这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来说,学生取得花艺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学习花艺课程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有很多先修课程作为基础,比如美学、立体构成和色彩等。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前并没有相关的艺术基础。此外,学习花艺课程,特别是插花实操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实训场地,同时需要购买大量的花材让学生进行练习。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开展花艺课程的教学。尽管如此,但还是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花艺课程。从名称上以看出,大多数学校的花艺课程都比较侧重插花艺术和插花技能的培训。

二、花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酒店行业(包括酒店宴会和酒店婚礼场合)是大量运用花艺进行装饰的行业。酒店的花艺装饰,是酒店软装设计美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酒店竞争力和酒店品牌文化提升及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酒店独特建筑风格和内部装修环境的延伸,目前呈现出越来越受酒店管理者重视的趋势。每一家酒店都有其特定的酒店文化和经营背景,也有其对经营模式和主要客源的定位,甚至不同国籍的酒店品牌,会带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因此,花艺设计公司会针对酒店的整体风格制定一套设计定位流程。比如首先根据酒店的主体定位把酒店按照风格划分为古典与新古典,现代与后现代;然后再按照雍容、奢华、豪华、简约、时尚和前卫等风格进行细分;风格定位完成后,再根据花艺摆放位置和场景选定花材、容器并进行色彩色调设计。绝大多数酒店经营者都认为运用花艺可以很好地展现一个酒店的性格与气质,通过花的魅力留住更多的客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上海外滩附近的高端酒店和会所,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在前厅、餐厅等场所的显著位置布置花艺作品,精美而独特的花艺设计展现着场地的格调和高雅;广州的高端商场和酒店同样如此,花艺设计几乎随处可见。目前的花艺经营在酒店管理行业中呈现出高端花艺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特点,比如很多高星级酒店,对花艺的需求长期稳定在一个需求量大并且订单金额比较高的状态;有时候在一些特定场合和品牌活动现场,为了追求花艺造型的独特和视觉效果的耳目一新,酒店管理者不惜大量使用高价进口花材进行装饰。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未来的从业者,学习和了解花艺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从环境美学和装饰艺术的角度出发,对花艺作品进行鉴赏,是一项非常有必要掌握的实用美学技巧。

插花茶艺培训篇3

关键词:中国式插花;花器;应用

插花就是将植物(枝、叶、花、果、芽、根)为主要素材,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构思、造型、配色)和一定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等),插入瓶、盘、碗、筒、缸、篮等器具中,用来点缀环境,表现其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是一门植物装饰艺术,它将植物自然美和人工的装饰美融为一体,把构图色彩和诗情画意集于一身。

1中国式插花的特点

中国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风,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在插花中,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也是中国传统插花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木本花枝最富画意,或柔或刚,或粗或细,或秀雅或苍古等等。其寿命也较长、又易加工整形,可以自由构图,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轮廓、体量、质感与动态,展现出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乾坤的艺术天地。

2中国式插花的基本要素

2.1插花花材自然界中能用于插花花材的种类繁多,不论是草本、木本,不论是人工栽培还是野生,不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只要具有观赏价值,无毒,无特殊气味,不易枯焉,能应用在插花制品中素材的统称为插花花材。

2.2插花花材的分类根据花材的外形可分为线状花材、团状花材、特殊形态花材、散状花材、叶材等,它们在中国式插花中作用各不相同。

2.3插花中线状花材(枝材)形态外形呈长条状和线状,构成插花造型基本轮廓的框架。有的是花序呈长条状,如唐菖蒲、蛇鞭菊、金鱼草等。有的枝干呈长条状,如银芽柳、竹、梅花等。有的枝叶和花簇生成整体的长条状,如天门冬、常青藤等。

3线状花材(枝材)在中国式插花的表现特点

3.1用花量少,以线状花材(枝材)为主,追求线条美,用色清雅由于受古代书画的影响,东方插花根植于诗、画、园林,以直觉思维为主,求善尚意。以自然的线条造型为主,即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通过各种曲线、直线的组合,表现诗画意境。因此,线状花材(枝材)是中国式插花的造型框架。线条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形神,有柔美、刚劲、纤细、粗犷、秀丽、苍老。通过线状花材(枝材)勾画并塑造出多姿多态的插花艺术作品,能较好的体现出中国式插花诗情花意。

3.2注重意境正如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式插花同样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它是作者主观心意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艺术作品,是将意与境、形与神、景与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每件插花的艺术作品由立意与立形两个方面组成。

3.3注重容器、道具和环境的配合插花容器是艺术插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容器的质地、形状、色彩可以选择,从而为插花艺术创造了更丰富多变的条件。因此,中国式插花必须讲究整体效果(生活四艺——插花、挂画、点茶、燃香)。古人要求花、器、几架三位一体。

4中国式插花中花材的整理与加工

在中国式插花中,线性花材(枝材)插制作品主要表现作品的意境美、自然美。为了表现中国式插花框架富于变化,符合作品设计要求,线性花材(枝材)在自然界生长不可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这就要将线性花材(枝材)进行人工处理加工。在整理加工时,要尽量符合植物生长规律,人为加工不留痕迹,枝材要去掉平行枝、重叠枝、交叉枝、残枝、病虫枝或叶片,使线性枝条更美观,保持花材干净整洁美观。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4.1弯曲法对于比较粗大的木本枝条来说,枝节和芽的部位以及交叉点处都易折断,故应避开。加工时可在需要弯曲地方的背面先刻1~2个V字口,深度视枝的大小,并嵌入小楔子使之弯曲。

4.2折枝法一般可用双手握住插花的木本花枝,大拇指顶着要弯的部位稍朝反向用力折,当枝条发出折动的声音时即可,并用与枝条同色的胶带捆扎,切不可把枝条折断。

4.3缠绕法对于枝条既粗又较软的花材,可根据枝条的粗细选用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缠绕,缠绕后双手握住,用拇指进行按压使之弯曲,并用与枝条同色的胶带或叶片掩盖铁丝的痕迹。

4.4瑜珈法软枝较易弯曲,只要用双手大拇指放在需要弯曲处、慢慢揉动枝条即可;也可在弯曲部位进行火烤,然后放入水中冷却。

5六大花器在中国式插花中的应用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即使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花器是插花的主要依托和装饰。中国式插花常用的六大花器为瓶、盘、缸、碗、筒、篮。下面用线状花材(枝材)实际制作的插花作品说明:

5.1花器——瓶瓶花起源于第五世纪的南齐,明代插花最主要特点是在形式上以瓶花为主流,深受大众喜爱。象征“平安、吉祥”作品庄严肃穆,枝条流畅,而有高洁韵秀之姿。

如图1作品《茶韵》,为倾斜式,花材选用茶梅、火棘、一叶兰、蛇鞭菊、、小菊、麦冬、春雨叶,采用线性花材茶梅、火棘来构成作品框架。底部先用深蓝色粗布铺垫,瓶下用木块在搭上竹简上诗词——《茶经》、茶具、书法,作品通过的创意尘心洗净品仙茗、暗香浓淡走琴韵来反映主题。

5.2花器——盘盘花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用陶盆象征池塘或湖泊的观念,其盆内安置枯树、石块或饰物,以此展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盘花的特色是盘器,较浅、但器面广。

如图2作品《禅心》,采用直上式两点插法,花材选用枯荷、莲逢、、小菊、春雨叶、麦冬。采用线性花材(枝材)枯荷与莲逢来构成框架。作品通过几片像花朵的莲蓬飘落在枯叶之间,清丽的黄菊悠然使得作品气韵更加柔和。这种心境可超越浮尘和杂乱的情结,感到禅的清幽。

5.3花器——缸缸花起源于九世纪的唐代而盛于明、清之间。缸形矮胖,腹部硕大,可容纳多花木,挺立花材能表现槐状于枝条对比之美。它豪华隆重,宜殿堂两边之摆置。

如图3作品《怀古思幽》,采用倾斜式,花材选用马尾松、鹿角桧、百合花、春雨叶、麦冬、桅子叶、小菊、黄杨。采用线性花材(枝材)马尾松、鹿角桧构成框架。底部再配上如意、仿古底座、垫,背景用竹帘衬托在点明了主题。作品通过松的表现有远处山峦连绵,“水光山色共徘徊”。望着这满山的绿意,望着集刚柔于一身的山峰,仿佛悟出了“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意思。

5.4花器——碗碗花起源于十世纪的前蜀而盛于宋、明两代。碗花强调哲理及秩序,以伦理为主,呈现宇宙自然景观。碗器以中国风格为佳,宽口而底尖,端庄豪华,适合于隆重正式场合及日常生活中。

如图4作品《合欢》,采用倾斜式构图,花材选用红叶梅、百合花、一叶兰、小菊、春雨叶、侧柏。采用线性花材(枝材)红叶梅构成为框架,侧柏为碗花的中心点,第1枝高度为碗高+宽的1.5~2倍向右后方倾斜插入剑山中,第2枝高度为第1枝高度的1/2向左前方倾斜插入剑山中,第三枝百合花高度为第2枝高度的1/2主视面倾斜插入剑山中,碗花枝脚起把易紧,叶片不易碰到碗边。作品恰似江南的冬在协和下给予红叶梅一次蓬勃的机遇,满树朵朵的花团正在合欢绽放,那花枝停泊上盛满心愿的花朵。

5.5花器——筒筒花起源于第十世纪五代李煜,盛行于北宋。筒花之特色是筒皆以竹制。象征景致,最适文人花,筒重婉约,宜取花材枝条优美曲折、花色雅致、朴实者佳。

如图5作品《君子》,采用倾斜式构图,花材选用梅花枝、马尾松、兰花、、春雨叶、小菊、星点木、桉叶。采用线性花材(枝材)梅花枝、马尾松枝构成框架。作品中人们对花木之美的感悟并未因为时空而割断。也许,“梅兰竹菊”四君子,迎雪载冰、耐寒傲冷的梅“兰生幽谷,惠质兰心”;竹子清幽,似画如诗;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君子好求、草木怡情。

5.6花器——篮篮花系衍自唐代佛教供花的花器,花篮的篮身、篮沿、提梁是篮花的重要构成要素,如提梁,可起到很好的框景装饰作用;篮沿,或成平面或成曲面,均是造型构图的生动部位;篮身,形式多变,即是造型的根基,又是构图美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份,作品高疏隐逸,颇富清雅之美,便于携带和运送。

如图6作品《春韵》,为倾斜式构图,花材选用榆树、红掌叶、侧柏、芍药、麦冬、薰衣草。采用线性花材(枝材)榆树枝为框架。篮花的特色是以竹、藤编结各式篮子,插花时应在篮中另放个盆盛水再放入剑山。作品呈现出春的气息来到了“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主题意境。

上述线性花材(枝材)在六大花器插花中体现出了瓶花高昂,盘花深广,缸讲塊体,碗求中藏,筒重婉约,篮贵端庄,都各具有特色,形成多彩多姿的插花意图。从成品中可以看出,中国式插花在选材上愿意按照植物自身的生长形态来表现作品,可选用的线状花材(枝材)很多,取材方便;随着不同的季节都有不同的线状花材(枝材)可供应插花,四季都能插出表现生活气息,和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收稿:2012-06-13)

参考文献

[1]王绥枝.高级插花员培训考试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07

[2]王莲英,秦魁杰.插花花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等首届中国插花花艺论坛.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09

插花茶艺培训篇4

【关键词】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必要性设置与管理

一、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设置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功能不断丰富演变,茶业市场日益繁荣,茶文化产业成为茶产业经济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人们对于茶的认识已经由解渴的饮料逐渐变为精神饮品,对饮茶的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生产、消费日益增长,茶饮消费市场繁荣。为此,茶文化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也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茶道教室的建设方面还在探索中,泡茶桌是学生训练泡茶的平台,是品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专业的泡茶平台,可以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扎实的泡茶基本功,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茶艺基础。

二、高职院校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之设置

(一)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茶车之应用

国内第一所茶专业院校-天福茶学院,该学院茶文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指出:茶文化专业以培养行销茶与茶文化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泡茶、识茶、卖茶的能力。以《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香道》、《插花》、《韩国茶道》、《日本茶道》等课程,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锤炼学生泡茶的稳定度,培养学生举办茶会的能力和赏识茶叶的水平,甚至是在门市、卖场、茶道教室等场合销售茶叶与茶文化的技能。其中《陆羽泡茶法》、《民俗茶艺》、《品茗环境与茶会举办》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中国茶道教室进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专业完善的泡茶平台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生活中的泡茶桌没有形成独立的泡茶空间,大部分与书桌、餐桌、会议桌等功能一致。茶道礼仪是一项高雅的礼仪,对泡茶者的仪态极为讲究。而生活中桌椅高度的设计往往忽视泡茶师泡茶的舒服度,或高或低,会直接影响泡茶师泡茶技艺的发挥。另外,也没有设计存放茶叶或者茶具的储存柜,泡茶师在泡茶时经常要到处寻找收集泡茶用具。无论功能性还是艺术性都不尽人意。

上个世纪80年代,茶文化复兴初期,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推出专门的泡茶桌―茶车。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天福茶学院茶文化专业也将此作为泡茶训练的平台。茶车是专门用于泡茶的桌子,因有轮子而称为茶车。茶车的主要构造有:

操作台:桌面的中间段是一浅槽式操作台,供放主茶器,操作台中央偏左上角的地方挖有排水排渣孔,泡茶者可在桌面上直接去渣,清理茶具,动作如同泡茶时一样从容优雅。

桌面:桌面的左右两段是单纯的桌面,左段供放煮水器,右段供放辅茶器。左右两段的桌面可以向中间折叠,覆盖于中段的桌面(两侧的总长度等于中段的长度)。

储存柜:桌面底下是桌身,桌身是储存柜,可以存放备用的茶叶、茶具、保温瓶、冷却壶等器具。中段橱柜与中段桌面连结在一体,但两侧橱柜与桌面分离,用以左右折叠,与中段橱柜并在一起,收拾后就成了一个小柜。

(二)专业泡茶桌之设置

陆羽茶艺中心茶车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与一体,是相对理想的泡茶平台。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在此基础之上,欲进一步完善。

保证供水能力:“水为茶之母”,水质和水温是影响茶汤质量的重要因素。泡茶桌设置连接地面水管的供水设备,净水器等,保证泡茶用水的质量以及供应量。另外还要有加热设备,保证泡茶时候能够根据茶叶的需要灵活调控水温。

足够的存储空间:泡茶桌按照茶类、茶具、茶食的设置不同的储存柜以及回收处。在训练茶艺以及举办茶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在地选择茶器、茶食、茶叶等,可以独立操作,完成茶艺训练以及茶事活动。

泡茶桌还需具备艺术性。艺术是语言的重要补充方法,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艺术的生命力,茶艺更需要它的诉求。茶艺是泡茶师备具,择水,冲泡一壶好茶的品饮艺术,它附在日常之上,在本色和自在中融进趣味和美感,自然而然地表现茶之三昧,表现生活的欢愉和自在。因此,泡茶桌作为品茗环境重要的一部分,需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泡茶桌可采用雕花镂空的装饰,提高其艺术审美效果。泡茶桌的材质以及色彩根据茶道教室的整体风格而设定,一般的高职院校可以质朴的木材作为泡茶桌的材料。

三、茶文化专业茶道教室泡茶桌与茶道教室之管理

以泡茶桌为主体茶道教室需制定严谨的管理方法:

设立茶道教室负责人:负责茶道教室的使用安全、卫生清洁、器具清点、日常维护、器具增补、规划建设等工作。

插花茶艺培训篇5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和它的传承人群体就是如此。他们默默地用心血浇灌着这朵永不凋谢的鲜花,书写了中国花卉史上绚丽的篇章。

新春伊始,听专家们娓娓讲述这段历史,嗅到了扑面而来的春天里花朵的气息和芳香。

两年三大步跨进“部级”

时光如果可以倒流,那一定会定格在2004年。

那一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拉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帷幕。

这个消息被许多人所忽略,但一位爱花如命的花卉专家却坐不住了。她就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时任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的王莲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使她对传统插花了如指掌。她深知,中国传统插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艺术价值丰富。她下定决心:“应该、必须让传统插花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近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历史上有关插花欣赏的诗词颇多。时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且有插花专著问世。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等,都堪称佳作。明朝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走向衰落。

要让中国传统插花“活”起来、“鲜”起来、“美”起来。她和同事们的充分准备与不懈努力,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大力支持。在传统插花“申遗”的道路上,他们争分多秒,攻坚克难,一口气迈出了三大步:

2007年3月,乍暖还寒,传统插花被列入了北京市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遍地花开,传统插花被列入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花开烂漫,传统插花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大步的背后是难以述说的困难。在“申遗”的道路上,王莲英等专家们系统梳理了中国插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脉络,充分发掘了其丰富的文化宝藏,明确了未来传承创新的方向。用申遗的努力,为中国插花花艺事业、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助力!

从那时起,流传着在民间的、零散的传统插花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了史册。这一重大事件,在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新时期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新纪元。

传统插花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格局,给其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体系

传承,靠人。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继者和传递者。

在“申遗”过程中,所申报项目需要具有清晰的传承谱系。与其他传统技艺不同,自古以来,插花只是作为人们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美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而延续至今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没有职业的插花家与职业的

团体。

这是“申遗”中遇到的拦路虎之一。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与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联手,根据多种条件,严格认定了传承团队,创建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体系。从那时起,中国有了首批传统插花的传承人弟子,为今后的鞒杏敕⒄沟於了最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名字:王绥枝、刘政安、张超、张燕、尚纪平、郑青、梁勤璋、谢晓荣、薛立新……多年来,他们跟随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传统插花理论研究与技艺实践,壮大了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队伍。

2008年以来,在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项目团队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下,围绕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从无到有首建传习体系

传习活动是项目传承推广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传统插花的保护与传承,呼唤一套系统的传习体系。传承团队们为此做了许多努力。

年近八旬的王莲英教授是中国杰出插花艺术家。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用花,就是由她带领团队设计完成的。她研习传统插花近30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梳理,提炼……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零散,整合为系统。她组织项目团队骨干,首次对传统插花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整体规范,将此体系分为初、中、高三级研习班、三级研究生班和教师班三大类别。在传习活动中,他们对各类、各级研习教程中的花材、容器、技巧、形式等进行了反复实践与摸索。

2011年,《中国传统插花系列教程――研习初级、中级、高级》教材问世,成为我国传统插花研习的范本。据悉,其它级别的教程正在实践与探索中,有望陆续出版。

我国花卉教学、科研的最高学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了项目的传习基地。每年定期逐级举办传统插花研习班,全方位地传授插花的历史、文化、风格、特征等理论知识,同时让参训者动手,进行强化技艺的训练。

据了解,近年来项目已经举办了10期培训班,数以百计的学员参加了初级、中级、高级研习班的学习,培养出了一大批热爱插花艺术、立志于传播与推广传统插花的精英团队成员。

前不久,团队举办了又举办了新一期培训与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聚集在京城,听专家解读非遗政策,观摩茶艺、书法、香学等传统艺术的展示,研读插花名著《瓶史》,赏鉴传统插花作品,交流与研讨非遗传承推广经验。

王莲英教授欣慰地笑了。在她看来,求知若渴的学员们,是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传承的明天和未来。

传承路上写下许多“第一”

中国插花花艺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支撑。在高等学府从事教学、科研几十年的专家们,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

2009年,中国首届插花花艺论坛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首次就插花的文化、历史、教学、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聚焦中国插花花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外插花艺术比较,气氛十分热烈。

与此同时,凝聚着中国插花花艺界大师、学者以及从业者心血的《首届插花花艺论坛》一书面世,填补了插花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书中收录了全国50位专家学者撰写的65篇论文,内容涉及插花教学、插花理论、插花历史、插花文化、插花运用、插花花材及保鲜等方面,体现了插花花艺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版的插花花艺专题论著,也是中国插花花艺理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筹建插花博物馆,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另一项重大举措。这是中国历史上首座插花专题博物馆,目前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插花艺术宣传、推广的重要场所。

为了插花博物馆的建立,王莲英教授精心策划筹建方案。她多次组织团队成员到全国各地普查和调研,中国插花艺术相关信息,广泛搜集、挖掘插花史料、器物等,收集了大量插花图片与部分实物。她多次赴浙江、云南、海南、广州、山西等地的博物馆与民俗馆实地考察。

2015年7月,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隆重开馆。该馆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厅、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厅、插花艺术科普厅组成,展出了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插花花艺大师、插花花艺精英创作的上百件代表性的插花作品,还收集了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与特点的仿古作品、古籍、古画、拓片等藏品。

2013年,《中国传统插花・花语诗情》舞台剧登上了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舞台。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将插花艺术搬上舞台的一大创举,是对传统插花艺术普及推广形式的全新尝试和探索。

这部舞台剧由王莲英总体策划,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创作并演绎。全剧通过“花之祭”、“花之情”、“花之魂”和“花好月圆”4个主题,以吟诵、歌咏、舞蹈、插花表演的形式,应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传统插花的文脉流传。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传统插花悠久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文化。这场极具视听享受的花之盛宴,令到场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各方高度评价与赞许。

传统插花宣传推广路还长

尽管插花对广大民众而言并不算陌生,但对其价值、意义并不了解,认识、理解也不深刻。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深深知道,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民众的认知、认同与参与。

2008年以来,项目团队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大力开展传统插花展览、展演、讲座等活动,想法设法让插花走进民众,让民众了解插花。从国家博物馆、中国@林博物馆、大中小学讲堂,到各大公园、大型商场、庙会,都成了让公众近距离了解与感受传统插花艺术魅力的场所与课堂。

项目团队利用现代传播媒介,集中、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传统插花,传播中国插花文化。

2009年11月,协会与CCtV2《时尚中国》栏目联合举办了插花大赛;2012年6月,协会联合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拍摄了传统插花专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传统插花历史、花文化、传统插制技艺等。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插花的认知。

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插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七、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2014青岛国际园艺博览会,2014apeC峰会等多项国家大型花事活动与国家重大活动中精彩亮相,向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插花艺术的独特风采与民族气韵,成为传播与学习传统插花艺术掀起的一个个高潮。

为了及时传达执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法规政策,项目团队积极配合国家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地开展传统插花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中国插花花艺事业的发展。

在项目保护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的支持下,于2014年6月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保护中心。中心开展了大量工作,在项目创新与推广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岁月在默默地奉献中流逝。

自2008年申遗成功至今,8个春秋转眼而逝。项目团队在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下,以传承弘扬中国插花艺术为己任,在实践与探索的路上默默坚守、砥砺前行。

他们深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插花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他们思考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插花如何面向未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质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是摆在传统插花事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传承人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

插花茶艺培训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写道:“通过审美的心境,理性的自主性一定会在感性领域展现出来,感觉的力量在它自己的界限之内一定会被打碎,自然的人已经净化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以致现在只要按照自由的法则就能从自然的人发展成精神的人。”“有审美心境的人,只要他愿意,他就会普遍有效地判断、普遍有效地行动。”“道德状况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却不能从自然状态中发展而来。”①7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同了艺术教育,认为这种培养审美心境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是最终它会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全面发展。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艺术教育利用艺术互通有无的特点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因此,高等院校更应该重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笔者在2012年所做的华中农业大学艺术素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点集中在造型艺术(绘画、摄影)和表情艺术(音乐、舞蹈)上,68.6%的学生对艺术感兴趣,56%的学生喜欢参加文艺活动,但只有36.8%的学生渴望在校园里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大部分学生是观望者和欣赏者。在变化迅猛的当代,大学生的心态显现出浮躁和功利的趋势,网络文化不断地刺激着他们,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有所偏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

一、以学生为主的个体教育思想

艺术从根本上是基于作者内心灵魂的召唤,是发自肺腑的内在积极性,而艺术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和调动这种积极性。在笔者所讲授的通识课壁画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作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教育主体、平等参与者和积极合作者。如,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在理论基础教学即将结束的第六次课(第18学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创作小组,学生最多三人一组,打破了院系的局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如果有一定的造型基础也可以单人一组。在第七次课(第21学时)讲解完构图后,各创作小组开始在校园内选择自己渴望创作的壁体,并测量其尺寸,然后根据所选壁体所处的环境进行构思。在第九到十次课中,创作小组要先用铅笔在油画板上定稿,再用丙烯或油画颜料完成上色,最后调整整幅作品的色相、明度、纯度和最后画面的和谐程度。笔者在学生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只给予建议,多角度地肯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意和想法,调动他们的创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确实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动手实践自己的艺术灵感,表现出欣喜和激动的心情。但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习惯了灌输式的书本教学方法,不喜欢甚至排斥实践环节,这样的学生也明显缺乏独立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的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意识是重要的任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自我内心为主脉,用艺术这个载体实现自己的想法。

二、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

艺术在高等院校里已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发挥了更为现实的作用。人类是喜欢改变的,教育在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崭新时代里,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洪勇辉老师开设的创新实验课园林植物手绘技法以学校自然环境中的花草为研究和表现对象,结合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用色彩或线条的形式展现自然植物之美。这门课程不仅教授了艺术课的内容——植物手绘,也与植物学专业结合在一起,向各个专业的学生传授了有关植物学的知识,注重对植物结构特征的表现,使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认识了紫玉兰、黄素馨等植物,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艺术和科学在此相互促进,并相互催生出更多的可能性。王彩云老师讲授的插花艺术课程,不仅有各种花的历史、花的文化、花的欣赏和种植等内容,也充满了艺术的花香。学生在插花的艺术创作中很自然地有了审美的心境,实现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审美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人格、道德无疑是一次升华。插花作品呈现和关注的是对艺术的直觉感受和真实情感,加深了学生对艺术作品之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园艺林学学院茶文化协会的茶艺表演,教师通过温茶、烫杯、装茶、闻香、品茗等13个步骤的表演,不仅传达了茶文化的和、清、静、雅的精神内涵,而且潜移默化地传递了茶专业的相关知识,使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和对艺术的欣赏中获取了专业知识。可见,艺术在高等院校里已不是阳春白雪,它也在与时俱进地将感性和理性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三、充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现在关于翻转课堂的讨论比较多,而笔者认为翻转课堂中师生并不能实时互动。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接受并消化吸收知识外,还有知识运用和知识检验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艺术教育中,这些环节都包含在一个完整的流程中,并且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流畅地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克服了翻转课程的分散性和不连贯性。吉伊根认为:“与艺术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个人的意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②234在水彩画表现技法训练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根据学生的专业设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视觉欣赏要求的水彩作品。笔者让学生收集某件作品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并对画面进行独立思索。通过课堂上的讨论、热议,引导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表现技法。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反应,以联想性问题引导学生解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新的问题,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能自主解读作品、分析作品并进行实践。在最后的结课陈述中,每一位学生都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的构思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等。这是学生最自豪的一刻,也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一刻。学生之间给予肯定的掌声,教师给予学生诚恳的点评,这无疑是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把握艺术的通感,利用艺术的全面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启发其活跃的思维。可见,艺术教育更擅长运用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的连贯性。教育本身是一个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业。但在现实中,我们有时太看重“意义”而忽略了“意思”。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①48艺术就是游戏,艺术教育肩负着使人完整的使命。“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在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回归到教育的价值追求上,重视艺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高等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注释:

①(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12.

插花茶艺培训篇7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在武当等你,如果你我有缘,将相逢在桃花盛开的日子……”日前,一则“约会”启事火遍了江西省龙南县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人们纷纷转发、点赞。

原来这是龙南县武当镇首届桃花节精心策划的邀约函。

3月上旬,数千名对春天充满憧憬和幻想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龙南县小武当山,一起见证这场最美花事。

小武当山位于赣粤交界处武当镇,是融丹霞石林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著名省级风景区,99座峰拔地而起,一排耸立,犹如直戟,奇石突兀,千姿百态,绵亘数公里。

今年的桃花盛会就在小武当山脚下的武当中学举行。这里方圆上千亩桃花林,漫延在山里田园问,桃树干粗大而遒劲,花朵小巧而繁多,团团簇簇,层层叠叠,争相绽放,宛若朝霞,美不胜收。

挂着赣粤两省各种牌号的车辆有序地停放在路边、空地,车上的人群全都涌入桃花园里。一时间,游人们穿梭于桃林,或拍花、或留影,玩得不亦乐乎。

为让游客更好地赏景、拍照,主办方在旁边的小山坡上特意设置了一个面积颇大的观景台。登上观景台,大片大片红艳艳的花海立刻扑入眼帘,让人啧喷称叹。

武当镇党委书记蔡勇介绍,近年来,武当镇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民发展鹰嘴蜜桃产业,建立了鹰嘴蜜桃交易市场,如今桃园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0亩,成为武当农民的首选致富产业。为了打响“小武当山鹰嘴蜜桃”品牌,该镇依托小武当山的旅游资源和桃花盛开的美景,举办了这次桃花节。

茶山飘来山歌声

“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俏模样,引来了那个对面坡上,砍柴的少年郎……”阳春三月,在龙南县临塘乡的大山深处,飞出动听的采茶情歌。

天气晴好,车子翻过一道道山梁,越过一浪接一浪的竹海,半个多小时后直抵海拔600多米的恒泰茶场。举目远眺,蓝天白云下,生机勃勃的茶树分布在竹林环绕的山坡上,一垄一垄地一直延伸至山顶,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嫩芽傲立枝头。

茶场负责人廖承龙介绍,这里的独特丘陵气候环境以及微酸红土土壤。非常适合种植优质茶,目前茶园面积已有1万亩,年产茶叶5万公斤,还获得过多项国际和部级评茶奖项。

茶园里,数百名客家阿嫂和阿妹正在采茶,她们穿着独具特色的客家服饰,腰间挂着茶篓,熟练地舞动双手,手指在茶叶尖上不停飞舞,一捏、一提、一放,快速地采下一片又一片嫩叶;同时,许多游客带着小孩也投入到茶园的怀抱,他们穿梭在茶树间,学着采茶妹子的姿势,有模有样地采摘着茶叶,篓里已积起不少嫩叶。

游客也能参与采茶?廖承龙笑着解释道,3月至5月每逢周末、节假日,该有机茶园免费开放,游客在经过现场采茶技巧培训后,可以亲自体验采茶。茶场还对游客所采茶叶免费加工制作,赠送给游客。

采茶体验只是茶场众多春季休闲活动中的一个。在这里。游客还可以到榨油坊看古法榨油,参加“看飞鸡,找野蛋”活动;上观景平台品茶、听山歌,吃全竹宴,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据介绍,恒泰茶场走“农业+旅游”的农旅互动发展模式,以特有的茶、竹、鸡、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为核心基础,打造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式基地。2015年12月,茶场被认定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0万人次。

围屋刮起“民俗风”

“客家围有多美,何不来山村走一回,你看那石雕的狮子四方的围……”日前,一首《山村客家围》在风景如画的栗园围传唱着。

里仁镇栗园围是江西十大和谐村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占地面积68亩,呈八卦形状,围屋生活气息浓厚,有祠堂、学堂、池塘、晒谷场、古戏台,遍植各种花草和树木。春天一来,水光潋滟,白墙黑瓦,杨柳依依,竹影婆娑,被客家人称为“最美丽的围屋”。

围屋的客家人在元宵节期间有一项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传统民俗表演,就是舞香火龙。栗园围香火龙传承者李少文告诉游客。香火龙顾名思义,是以竹篾做龙骨,用稻草编扎而成的龙,香火龙分为5节或7节,每节有木杆支撑,表演时在稻草扎成的龙头和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目前,香火龙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往年,围屋里的人们都是自娱自乐,关起围门自己耍龙。今年开春,栗园围举办了第一届香火龙文化节,打开围门广邀宾朋;文化节当天,栗园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供游客参观体验:趣味猜灯谜、品尝客家小吃、参观民俗展览,让游客们兴致盎然。

当然,重头戏还在舞香火龙。夜幕徐徐降临。栗园围的客家人将敬神用的香插满在稻草编扎而成的龙身上,伴随着请龙爆竹的响起,香火龙正式走出祠堂,走街串巷。这些香火龙都是由当地青壮年们舞动。只见他们手持木杆上下飞舞,龙身蜿蜒起伏,曲线柔美,龙尾如雀屏微张,迤逦婉转,舞动时火光闪耀、荧光飞舞、绚丽非凡,远远望去,光华璀璨。

看着舞龙表演。游客唐启瑞深受感染:“没想到,舞香火龙这么热闹、这么好看,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客家文化的瑰宝,非常珍贵。能来参加香火龙文化节,太有意义了。”

插花茶艺培训篇8

关键词: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广西省;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前言

广西省是我国主要的茉莉花生产区域,茉莉花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广西省的一个支柱性产业。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全面发挥其资源优势,加强茉莉花的产业链条建设,通过强化茉莉花的经济附加值来提升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但是,广西省的茉莉花产业开发仍然受传统农业发展的束缚,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产业发展类型急需转变,再加上该行业的逐渐兴起,其在发展中有较大的竞争力。因此,对其探讨旨在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简单地借鉴。

一、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

1.茉莉花种植情况

广西省是我国茉莉花的主要种植区域,每年种植大量的茉莉花,开发和加工很多茉莉花产品。广西省处于我国的南疆,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沐浴着充足的阳光。当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让其每年享受较长时间日照的同时,有充足的降水量,冬季的时间较短,夏季的时间较长,非常适合茉莉花的生长。该区域种植的茉莉花颜色雪白透亮,香味浓郁悠长,花朵饱满硕大,而且产量非常大,这就在该省内形成了大面积的茉莉花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是全国茉莉花生产的最大区域。尤其在广西省的横县,被称作“中国茉莉之乡”[1]。在其内部不仅仅种植大量的茉莉花,还加工茉莉花茶,运用茉莉花开发除了一系列茉莉花产品,其产品质量高,产量大,深受世界各地企业的欢迎。这也为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

2.便利的交通条件

广西省处于中国的南部,面对着港粤澳与东南亚地区,后边是大西南,是我国南部东西结合部的重要区域,在其内部有铁路、公路、国道与省道等便利的交通道路,同时还有丰富的水路。发达便利的交通设施促成了大量观光者的涌入,也加速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横县位于广西省的东南部,与省会城市南宁相距九十公里,交通非常发达。目前,为了促进茉莉花产业的发展,横县在不断地完善交通设施,提升交通设施建设水平。

3.政策的支持

茉莉花产业的兴旺发展已经为当地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每年当地政府都会针对茉莉花产业发展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期望塑造良好的产业形象和品牌。同时,政府支持茉莉花产业中就业岗位的开发,让更多的的专业人才与花农结合,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积极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为花农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制定生态旅游开发机会,长期致力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品牌的建设[2]。广西省政府提供大量的资金,为该产品的发展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特色生态旅游广受欢迎

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活节奏过快,人们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收入长期处于忙碌的生活状态,而且过去一段时间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较多,生活压力较大的现象,已经让很多人倾向于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生活。特色生态旅游让人们感受绿色的生态环境,接触更多的绿色农产品,体验特色的额民俗风情,已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这也为广西省开发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5.中国人的茉莉花情结

中国人对茉莉花的感情情结是非常深厚的,有专门的歌曲《茉莉花》表达人们对这种花的热爱和赞美,在古代更是有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古诗词赞美茉莉花的高贵洁白。茉莉花的外形雪白漂亮,花香悠长,不仅让人赏心悦目,又有提神效果,也是重要的香料来源。其花茶口味清香,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对于中国人来说,茉莉花象征着高贵的女子,也代表着爱情的的不离不弃,每年茉莉花盛开的旺季,有大量的人专门来到广西省横县,欣赏茉莉花,见证爱情的坚贞[3]。

二、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

1.欣赏旅游价值

茉莉花具有欣赏旅游价值,透白如玉的花色,浓郁醇香的花香,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西有大面及的茉莉花种植基地,横县更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基地,有5000hm2的区域。气候宜人的广西省,每年夏季,空气清新湿润,环境优美,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度假。茉莉花在盛夏时分,大面积的花朵盛开形成茉莉花的海洋,极具特色。花农通过盆景、花园的方式展示茉莉花,旅游者也可以深入到种植园区,进行实地观赏、采摘,非常有乐趣[4]。

2.食用旅游价值

茉莉花中具有丰富的营养,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广西省在种植茉莉花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出新型的茉莉花产品,做出茉莉花茶、茉莉花菜肴、茉莉花酒、茉莉花饮料、茉莉花休闲食品。很多旅游者欣赏茉莉花,也重视茉莉花价值的研究。观光者在特色生态旅游过程中,都想品味当地特色美食,广西省依照茉莉花开发出的产品吸引了很多观光者,丰富了其旅游体验,同时将很多美食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供游客外带。这些产品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食用需求,也具有养生保健功能。

3.文艺旅游价值

历史悠久的中国,很多文人在诗词创作中以茉莉花为主体,创作出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唐朝诗人张劭的《茉莉》;宋代王十朋和朱熹的《茉莉》;明朝赵福元《茉莉》等等,不胜枚举。同时还有脍炙人口的歌曲《茉莉花》、《六月茉莉》,电影《茉莉花开》,也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茉莉花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文艺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5]。中国文人对其强烈的追求也源于其丰富高雅的内涵,茉莉花被称为友谊之花和爱情之花,象征着忠诚的友谊和忠实的爱情,很多旅游者为了体验文艺作品中的深刻含义,走进横县。

4.民俗旅游价值

对茉莉花的开发和加工涉及到很多民俗文化,广西省境内有很多民俗村,尤其在横县,依据特色的玫瑰花生产基地,建成了集休闲与观光与一体的而民俗村,包括很多休闲观光区、农家接待区。一些花农积极开发茉莉花插花、茉莉花会等活动,通过茉莉花产品的开发建成度假酒店、养生会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很多喜爱茉莉花的游客不远万里,专程来到横县,体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中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茉莉花旅游项目

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茉莉花旅游项目的支撑,但是当前对该类型旅游项目的开发还有待进步。比如在横县建立的茉莉花园,仅仅是通过一些山水、建筑,与茉莉花种植基地的结合,缺乏对当地茉莉花文化特色的开发,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茉莉花茶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因此,茉莉花特色旅游项目需要加大开发[6]。

2.缺乏专业的茉莉花旅游人才

过去很长时间,广西省内仅仅是依托茉莉花的生产基地和基本的产品开发吸引观光者,增加收入,不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没有积极引进专业的茉莉花生态旅游开发人才,因此,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茉莉花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熟悉茉莉花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旅游过程中熟练掌握茉莉花文化和当地茉莉花发展状况的讲解员,更需要专业的茉莉花种植和开发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失阻碍了茉莉花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激烈

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首先,在茉莉花的种植上,在我国南部的一些省份比如云南,也在大力推广,并且云南省作为种植花卉的大省份,有多种花卉品种,很多游客去云南省可以欣赏到多个花卉品种。云南省茉莉花的种植发展正在蓬勃发展。其次,我国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在不断开发和增加,给了旅游者更多的选择[7]。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广西省茉莉花生态旅游项目必须注重其特色的开发。

4.没有形成茉莉花旅游品牌

广西省的茉莉花生产和加工非常出名,也能为当地区域带来很多的经济收入,但是在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特的茉莉花旅游品牌,缺乏系列的规划,现有的旅游项目开发和进展比较单一和零散,很多旅游项目都是茉莉花农自己开发的。观光者来到广西,是为了欣赏茉莉花,参加特色生态旅游的人较少。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依旧有待提升,对茉莉花文化内涵及产品开发的宣传不够,缺乏知名度的茉莉花生态旅游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塑造。

四、改善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对策

1.积极开发茉莉特色旅游项目

广西省茉莉花生态旅游通过对旅游市场的研究和调查,注重各种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广西省内,依托茉莉花的发展可以进行生态观光游、养生保健游、休闲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项目,生态观光游可以在游客进行生态观光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茉莉花知识,养生保健游让游客体验茉莉花养生理念,休闲体验游让游客感受插花艺术、栽培等多种技艺,民俗文化游让游客体验深厚的茉莉花文化,观光者通过自己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旅游项目。多种旅游项目的开发,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一个地方多种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让旅游项目丰富,并且独具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弘扬茉莉花文化,也能增加本地区的经济收入[8]。

2.加强茉莉花旅游人才培养

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对茉莉花旅游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茉莉花生态旅游人才包括旅游项目经营管理人才、花卉管理人员、花卉种植专业人员、旅游导游人员、文艺表演人员等多方面的人才,对广西省内种植茉莉花的花农要加强技术培养,提升文化素养,让其不仅仅注重花卉的基础种植工作,也要精心思索开发途径。对部分人员加强培训,让其增强多方面的技能。对于文化较高的人员,加强茉莉花文化知识的渗透,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对于文化素质较弱的人员,加强服务水平和技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大力引进高端旅游项目的开发人才,辅助广西省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3.注重茉莉花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广西省内茉莉花的大量种植,很多花农一直致力于茉莉花特色产品的开发,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技术,才能吸引到源源不断地游客,让发展之路更加宽阔。茉莉花茶是典型的加工产品,而且已经普及到很多人的生活中,但也缺乏一定的创新力度。在茉莉花茶的推广过程中,可以增加茉莉花茶的茶艺表演艺术,注重茉莉花茶工艺品的开发,让游客享受表演、品味花茶,也能购买可以带走的茉莉花茶产品。同时,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香料来源,可以做成香水、香枕、化妆品、艺术品,茉莉花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可以做成健康的保健品、药品,供游客的选用[9]。

4.形成产业链条

当地对茉莉花的加工和开发都是零散的,不能和其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花农仅仅是种植茉莉花,很多加工和开发过程都是由一些企业完成的,甚至是外地的企业,花农作为最基础的资源提供者,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得不到较大的经济收入。很多企业却在茉莉花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获取了较大的价值利润。因此,应该注重当地茉莉花产业链条的开发,增加当地人民收入的同时,这样也能够让很多游客在一个区域内欣赏、体验到更多的内容。当地的茉莉花生产产业形成链条,也能够形成更加集中的产业发展区域,有利于扩大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

五、结论

广西省茉莉花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因此,应该积极抓住机遇,注重其产业链条的延伸建设,推动茉莉花产业的多功能发展。目前,在很多区域中,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给本地区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最终促进综合经济的发展。广西省在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建设中,应该以当地的实际条件为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形成茉莉花旅游资源的特色区域。

参考文献:

[1]区路基.茉莉花特色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3(15):411-414.

[2]张中波.广西横县茉莉花旅游开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6(12):19-22.

[3]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4]周莹婷.南宁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插花茶艺培训篇9

   心理学家盖茨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设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1.循序渐进,培养自信。由于初中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他们对画线描、画图案、临摹很擅长,而对物体的立体感却不易建立。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美术的基础知识有序抓起,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位青年教师上了一节“写意国画”的公开课,他没有对学生讲清范画的神韵之处在哪里,临摹的关键怎样把握,就将课本上的一幅画当成一幅范画来临摹了。整个一节课就是教师临完再由学生临,那美育的教育只字未提,国画的笔墨美全被临没了,其效果是可想而知。而另一位教师在处理透视和处理明暗关系的技能时,就把握得非常到位,他首先对学生讲清透视和明暗的理论知识,再向学生示范如何处理明暗关系的基本技能,当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后,他才引导学生从雕塑茶杯、苹果等容易造型的物品入手,慢慢地过渡到对人物、动物的雕塑。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美术的技能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浓厚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各取所需。在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中,通过训练就像长跑一样,起点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地拉开距离,这就需要因材施教,以防因吃不饱而失去成功的机会,或因吃不消而得不到成功的满足。对于多数各科成绩一般美术又平淡的学生,目的在于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适应社会。因此,应重在加强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不要求全责备。还可适时讲些名家如何苦练基本功的故事,如达芬奇画鸡蛋等,以此来激励锻炼他们的毅力。对于他们每次所画的成果,要保存下来,并经常地引导他们去自赏与自省。而对于少数美术特长生,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分类指导,做个时代的伯乐。

   二、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接受美育的熏陶

   搞好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进行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欣赏能使学生直观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以美激趣,以美激情。近年来,美术欣赏课的比例逐渐提高,已形成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并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提高欣赏教学的实效性。

插花茶艺培训篇10

“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泡茶馆,历来是成都人最典型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透露着成都人的悠闲从容与安逸舒适。地处成都中心城区的锦江区,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探索着一条以茶馆为阵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之路。近日,《小康》记者走访那些别具一格的茶馆,接触了形形不少成都人。

老成都人罗世忠,四川评书省级传承人,在茶馆里说书近60年,一直坚守着他的舞台,热爱着他的艺术。新成都人冯婵,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非常喜欢茶馆的生活方式。第一次在茶馆开展文化讲座,对她来说是新的尝试和新的体会。

不管是怎样的成都人,新的或是老的,茶馆及它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文化,伴随着袅袅升腾的的水汽,清香沁脾的茶香,浸润着他们的生活,丰富着他们的味蕾,影响着他们的艺术生命、文化讲堂。

“说书人”罗世忠:文化传承需要大力扶持

一张桌、一条帕子、一方醒木,是四川评书省级传承人罗世忠的三件宝,也是他表演评书不可或缺的道具。3月10日下午,在锦江区大慈寺附近的大慈雅韵茶堂,罗老身着白色大褂,脖子上披着一条橙色长围巾,在台上表演了一场名为《母亲》的传统评书,主题是关注社会空巢老人。

“我14岁就入门学讲书,对评书的热爱,毫不夸张地说,是深入骨髓了,家人朋友都说我就像着魔了一样。只要站在舞台上给大家讲书,我就高兴得很,精神得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了一辈子书的罗老,今年已经73岁,依然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继续作品创作、传承授艺、服务百姓。

罗世忠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小就喜欢到茶馆里听评书,14岁考入当时的成都东城区曲艺队(后改为锦江区曲艺团),1961年拜师著名四川评书艺术家王德成。王德成去世后,罗老又投到评书大师周少稷门下,与李伯清成为同门师兄弟,“李伯清出师后走散打评书路线,目前四川还在讲传统评书的就只剩我一人了。”罗世忠说。

茶馆和评书息息相关,地道的评书都是在茶馆里表演。成都人有一个习惯,生活累了喜欢到茶馆里面,边喝茶边听评书。罗老告诉《小康》记者,他原来都是在茶馆里面表演,七八十年代那时候电视还没有,过来听评书的观众很多,艺术家们往往需要每天讲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评书里面有一些道理,比如忠孝仁义礼义廉耻呀,像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精神的传播对下一代有很大影响。”罗老说,改革开放以后,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今各类新媒体的普及给传统评书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在变化,年轻人的注意力转移了,但依旧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在听,我会去学校讲、上舞台讲,有些家长还会带着娃娃过来听,给他们传授道理。”

“我讲到传统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节日的来历,都用传统技艺来传授。很多历史知识贯穿在里面,很有现实意义。”除了传播丰富的传统文化,罗老说去年春节以前,他一直跟着区委宣传部去做节目讲评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各类关于扶贫、反腐倡廉的话题,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传递正能量,引发新思考。

近60年坚守四川评书的罗世忠,始终活跃在演出舞台上,或是社区演出,或是公益活动。2011年8月,罗老被查出肺癌,然而经过1年治疗后,出院没多久,他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此外,他还一直在带徒传艺,培养说书传承人。“我有三个学生,评书两个在学,金钱板三个都在学,一个学生叫矮冬瓜很出名。培养学生方面我很严,现在他们都能上台了,年轻人艺术造诣不够,假以时日肯定能成才。”

“评书,这是四川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比较艰难。文化部门要重视,要投入。我们的老艺术家头发都白了,大家都是十几岁开始搞这个,我们的老团长康老师,也是十三岁开始,今年68岁了。”罗老边收拾着他的宝贝道具,边指着身边的老艺术家们感叹。

“讲座者”冯婵:传播经典文化,更接地气

和罗老土生土长不同,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婵算是新成都人。她说自己祖籍一半四川一半湖北,在成都生活十几年了,在这个城市很有归属感,自认为是成都人。

“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在这个诗意的城市,诗人眼睛发现的,笔触描写记录的是成都的美丽,成都的柔情。”3月11日上午,冯婵来到锦江区“翠柳居茶坊”开展文化讲座,主题是《古典诗词中的美丽成都》,这是“锦江讲坛进茶馆”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中的其中一场文化讲座。

讲座开展的地方,是“翠柳居茶坊”大厅中一个四十平米左右的角落,屏风隔开,摆上藤椅。“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冯婵用轻柔的声音向听众讲解着杜甫的《杜鹃》诗词。听众们在藤椅上坐着,旁边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学术性的讲座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普及,以前更多的是在比较高大上的学术报告厅、学校中来传播,而现在走进茶馆就能感受这样的文化讲座,事实上,非常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冯婵说,茶馆是成都人非常生活非常具体的休闲场所,大家在茶馆里面喝喝茶聊聊天,这样能增进情感,这也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情趣。

将论坛讲座引进茶馆,冯婵说更贴近成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成都的经典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的内容,更接地气也更平易近人。

“类似的,在西方有非常著名的沙龙,贵族之前的风雅谈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我们古人有说书,说书的形式也是讲传统历史故事,用老百姓喜爱的方式生动的表达。”冯婵认为,应该结合成都本土的特色,在传统文化当中,将茶馆的形式融合进来,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这一次讲座是冯婵第一次在茶馆开展的,她觉得是新的尝试,也有新的体会。“氛围挺好的,环境也比较舒适,大家品着茶非常放松,我并不像是在教室里面正襟危坐很板正地讲授,现在我们是这样坐着,分享谈论,大家一起互动交流,也会更亲近更有效。”

平日里,冯婵也非常喜欢和她的老师、朋友们去茶馆喝喝茶聊聊天,喜欢茶馆轻松惬意的氛围。“成都的茶馆是平民化的,外地的茶馆是茶楼茶室。成都人花五块钱就能喝到一杯茶,叫粗茶。现在,茶馆就延伸出去了,穿插在街道竹林中,每一个角落几把椅子就是一个茶馆,我觉得这便是成都一个很接地气很平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