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0:35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1

围棋就是塘桥精神文化资源的一大特色,围棋也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黑白世界中演变出的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开掘了幼儿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我设计了《扑与倒扑》这个活动,以积极诱发为主要教育手段来开展此活动的。通过故事、儿歌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及吃子的方法,意在让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活动案例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2.学会运用“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3.激发幼儿参与围棋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ppt《引虎入村》。2.扑与倒扑的棋形、围棋、棋盘。3.幼儿作业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虎口”导入。

1.摆出虎口,请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老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为什么?

2.小结。

师:老虎口呀人人都害怕,所以不敢靠近。

(评析:本环节通过复习虎口,为下面环节“扑”进虎口做准备。)

(二)播放ppt《引虎入村》,激发幼儿兴趣。

1.观看ppt。

师:可是有人却要故意靠近老虎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提问。

师:村里的人是怎样来抓大老虎的?(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

3.小结。

师:原来故事中人们是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围棋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吃掉对方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一开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会产生疑惑,于是我马上讲故事并播放ppt《引虎入村》,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倾听故事。同时也化抽象为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三)帮助幼儿了解“扑与倒扑”。

1.讲解演示:“扑”与“倒扑”的概念和使用,教师已摆好棋形。(带三角形的白棋子已贴好老虎口头像)

2.边演示边小结。

师:像刚才这样一支小鸡先送给大老虎吃,在围棋中叫“扑”。(出示扑的字卡)叫什么呀?(扑)反过来小鸡又把老虎赶走在围棋中“倒扑”。(出示倒扑的字卡)叫什么呀?

3.儿歌。

师:我们刚才用了“扑”和“倒扑”的方法赶走了这么多的大老虎。“扑”和“倒扑”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教师完整示范儿歌)

4.巩固。

师:刚才小鸡是怎样刚走大老虎的?(先找老虎口扑倒扑)

5.进一步理解“扑”与“倒扑”。

师:大老虎刚刚没有吃掉小鸡,很不甘心,又想来吃掉小鸡了。找找看大老虎在哪里?

师:谁来做勇敢的小鸡赶走大老虎呢?为什么放这里?(老虎口)老师的黑棋是大老虎,把你吃掉?接下来怎么做你才能救回小鸡,把大老虎赶走呢?

师:假如我放这里行不行?为什么?(会被吃掉更多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念一念、做一做中,幼儿对“扑与倒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幼儿操作。

1.出示操作纸,用“扑”与“倒扑”的方法来吃带三角形的白棋。

师:还有很多的打老虎要小朋友赶走,谁是大老虎?请你在扑的地方画上一颗黑棋。

2.其他幼儿作业纸上操作,请一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对幼儿的操作情况稍作小结。

(评析:本环节通过操作让幼儿巩固“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

三、活动后教学小记

在围棋教学活动中,应建立以快乐――我们要让幼儿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快乐,这不仅是一种活动动机的激发,而且也是情感品质形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本次活动中我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轻松地习得相关知识,从而激发起幼儿学棋的兴趣,下面我就此活动稍作小结:

1.巧妙设疑。

本次活动中的“扑”就是让一方棋子勇敢的进入对方的虎口。于是我在开始环节中,在棋盘上摆出了一个虎口,引起幼儿注意,并提问:这是什么?(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当我这么一问,幼儿都表示不愿意进入,问及原因:会被对方吃掉的。可见幼儿对于虎口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虎口会给自己的棋子造成危险,不能下进去。待幼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顺势将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故事中,马上讲故事《引虎入村》。

2.化抽象为形象。

“引虎入村”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小朋友听得十分认真,通过故事将此活动的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将枯燥、深奥难懂的围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形式传授给幼儿,使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还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扑与倒扑”的基本特点。

3.儿歌的利用。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2

【关键词】中医病理学;教学;临床病案分析法;考试成绩;认可度

中医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联系的桥梁[1],既要给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提高中医病理学教学质量,是中医病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医病理学教学中加强临床病案分析,并与未采用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教学班级做了一个比较,结果令人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两个班级,即2006级中医1班(试点班)和2006级中医2班(对照班)。两个班级均同步进行中医病理学的教学,其中试点班49人,对照班46人,两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个班级的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均由同一人担任,在试点班采用以病案分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法施教,对照班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法施教。期末用同一试题(以考核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为20道选择题,20分;两道问答题,20分;3道病案分析题,60分。考核时间为90min。然后,将两个班的中医病理学理论笔试成绩输入已设计好的excel表格,经核查无误后导入SpSS,再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分别对试点班49人在中医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前”和“教学后考试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按参考文献[2]设计,并且每个调查项目设“认可”和“不认可”两个等级,“教学前”教师对每个学生介绍“临床病案分析法的方法、过程、可能效果及认可度调查表的意义”,调查表均由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完成。

2结果

由表1可见,试点班成绩为(81.6±10.7)分,而对照班成绩为(65.2±16.2)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班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病案分析法[3]是以临床案例为载体,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推理和判断,加强病理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生动、直观、易理解、便于记忆。比如在学习肝硬变时,在精讲肝硬变的病理基本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对一个典型的肝硬变病案进行分析,并推断出该例的病因、病变、诊断等,使学生通过病案分析,对肝硬变的病理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而且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讨论,可以将中医病理学知识有效地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有效地把素质教育全面贯穿在病理教学中;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临床实际情境的差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体验从业情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逐渐提高学生处理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能力;甚至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病案分析教学法通常有两种形式[4],一是“实践训练式”专场讨论法,多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单元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二是“理论引导式”非专场讨论法,主要是穿插在各课堂教学中进行,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试点班的考试成绩为(81.6±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的考试成绩(65.2±16.2)分。而且笔者对病案分析法教学前后的学生认可度也发现采用病案分析法后试点班学生在“病案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病案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病案教学法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病案教学法能加深理解”“病案教学法能增强记忆”和“病案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等几个选项中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提示病案分析法适宜应用于中医病理学教学,学生认可度也高,建议在医学院校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在采用病案分析法教学中要注重病案的选择、收集与整理[5]。笔者认为选择病案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联,即选择的病案经分析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相联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二要难易适中,由简到繁,由典型到一般,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兴奋、轻松、愉快的感觉中,敏锐感知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新课前,要将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典型病案分发给学生,并对病案进行简单扼要的说明,用典型病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但病案的讨论内容要恰当,不宜过多、过深地涉及临床知识,对一些临床术语、检验结果要在病史上作注释,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查阅临床书籍,纠缠在学生现阶段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在中医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这个或那个病的病理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若在讲授中巧用病案分析法,通过启发、分析、讨论、推理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则可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6]。教学中还要增加临床病案考核分数比,促进学科教改。笔者认为作为病理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性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荃.论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及其与西医病理学的差别[J].山西中医,2006,22(4):1.

[2]王占欣.病案教学法在中专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609.

[3]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7.

[4]袁锦玉.病理学病例分析教学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61.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3

1应用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1月(第一学期)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将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共109人(男生52人、女生57人)作为实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2.1±1.0)岁;2016级临床医学学生3班、4班112人(男生54人、女生58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7±1.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前——案例编写与预习

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参与编写和本专业相关临床典型病例,对讨论题目及案例选择进行深入讨论,根据知识点提出的问题应难易适度,必须具有代表性、应用性。课前3天将案例发给学生,针对问题提前做预习,查阅大量参考资料。

1.2.2课中——案例切入

以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讨论题目围绕以下几个环节,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患者可能为何种疾病?该病例检验结果有哪些异常?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宗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要求每位学生应参与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综合表现做出评分。教师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医学前沿,扩充知识领域,从而激发学员的求知热情,可适当加入相关的新进展。教师必须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遗留或错误问题等。

1.2.3课后——复习与自我测试

教师应以重难点为主,依据大纲编写内容纲要和自测习题,供学生课后复习与自我测试,进一步巩固其对知识的加深理解。

1.2.4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教师以三个等级即a、B、C进行评分,以发言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为依据。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教学效果及评价

2.1客观指标

2.1.1试卷测试成绩

分别对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卷面测试,且难易程度相当,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试卷密封,阅卷以流水作业式,最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2.1.2平时成绩评定根据课堂表现(积极性、参与度等)及出勤率,分a、B、C三个等级进行评分,以一定比例纳入平时成绩。

2.2主观指标

实验组109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形式,共6个项目,分为赞成、不赞成及无所谓三级评价。发出和收回问卷分别为109份,有效率100%。

3结果及分析

3.1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与2016级临床医学生3班、4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3班、4班(对照组)学生,充分表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

3.2调查问卷结果

案例式教学法的反馈评价对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进行问卷调查。从结果可以看出,91.74%以上的学生赞同并认为,这种案例式教学适合于理论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有助于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4讨论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4

 

 

中小学教育研究目的的实用性决定了其研究方式的实证性。对教育问题所做的实证研究,是指通过搜集资料,作记述、调查和统计,进行典型事例的研究,以此把握教育问题的实质。从延安中学教育研究的发展状况看,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方法,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实践来实现,下面重点介绍和分析延安中学教师在研究中常用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问题研究

问题研究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与理论工作者的问题研究相比,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的问题研究是为了改革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碰到大量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成为研究的资源,关键是对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加以分析和界定,形成特定的问题域。而要分析问题,就必须对教育事实进行调查,了解问题的成因。其次,要检验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也要回到教育实践中。研究者要在教育实践中搜集证据以说明教育措施的效度。总之,关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一切假设都要到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这其中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都离不开教育实际。下面简要介绍一个问题研究的实例:

(1)问题的发现:高一某班学生m在期中考试前后的表现极为不同。

根据学籍档案的记载,m以较高的分数考进高中。在班主任老师的印象中,m性格开朗,学习认真。但是,期中考试后不久,m变得寡言少语。为什么?

(2)问题的症结:问题的成因。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教师与m的母亲交换了意见。据m的母亲说,在初中的时候,m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名列前茅的,这次期中考试是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考试,m没有想到自己仅是处在班级的中等水平。看来,m从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来到市重点高中后,没有适应“高手”如云的学习生活。又据家长介绍,m的数学是弱项,为了考取重点高中,家长专门请了家教来辅导数学。进寄宿制高中后,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跟得上,就没有再请家教。

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班主任认为m来自一所普通初中,优势意识过强。尽管以较好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也有家教的原因。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与初中有很大的不同,m还未适应,加之这所中学是以数学特色闻名,数学尖子很多,而数学正是m的学习弱项,这也正是m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另外,m还未适应学习强手如林的班级生活。

(3)问题的解决:帮助m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生活。

班主任与m的家长交流信息以后,对m情绪出现反常的原因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形成了如下教育方案:一是找m进行个别谈话,帮助m客观地分析自己,对自己在班级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二是请家长多关心m,帮助m尽快实现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三是请各科教师帮助分析m的学习情况,尤其请数学教师分析m在数学方面的处于弱势的原因。经过老师们和家长的一致努力,m走出了心情的低谷,灿烂的微笑又洋溢在青春的脸庞。

(4)反思:教育入是一个情感与理智相互交融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家长和教师集体的共同参与。对于学生行为中出现的异常行为,教师要及时地把握,并进行准确地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教育措施。

2.教育个案研究

若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教师就要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成为教育个案。这种个案研究类似于医生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例研究”。于是,有学者也把教师进行的个案研究称之为“教例研究”。

总结延安中学教师的教育案例研究体会,主要是把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教育案例”,然后围绕案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形成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通过案例研究,中小学教师把实际工作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教师围绕教育个案进行分析,并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从中可以发现新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同类个案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大量案例研究的积累可以总结出诸多的教育策略。这就为教育行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教育逐步摆脱对经验的依附。

以上文中提及的解决学生m的问题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案例写作的一殷要求。一是背景描述,对学生m所在学校、班级的概况以及学生m表现出的问题作简要介绍;二是特定问题的分析,对学生m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三是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四是结语,对于教育方法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性分析。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传染病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1-02

案例教学法始于二十世纪初,是由美国商学院所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提供一个能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中的典型病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案例中的信息,用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各医学院校的传染病教学内容较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给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1]。为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特点,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我院传染病学教学之后显示,此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病例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

1.2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课时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期末考试内容由授课教师编写,统一阅卷标准。

1.2.1案例教学法精选案例,制订案例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具有典型意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案例供教学使用。案例的篇幅与教学时间要相适应,教师在案例讨论前要有充分准备,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拟订授课计划,钻研案例,设置问题,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对策。同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有预习、提问、课上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师在上一次课告诉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并给予预选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预习,查阅资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治疗原则等问题。学生以8-10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鼓励各组畅所欲言,展开讨论、辩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主要起主持、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节奏,协调各组关系。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归纳,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重点难点进行启发、答疑、归纳和总结。

1.2.2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书本理论为主线,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结合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适当结合病例,逐项进行讲解。

1.3评价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考试分理论部分和病例分析部分,理论部分占80分,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部分占20分,总分100分。测试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和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之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有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项目。

2结果

2.1考试成绩比较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理论部分:两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主要体现在选择题、是非题上,也就是临床判断、记忆能力有差异。病案分析部分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而在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上无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班。

2.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实验班学生赞成典型案例教学法,认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很有帮助,特别是在启迪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最有帮助。

3讨论目前,传染病仍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培养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需求,当前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在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之一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而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季节性、地方性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尽人意。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法,是临床医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临床情境的差距,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积极思考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郝春秋.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701-703.

[2]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5,1(5):85-88.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6

一是符合教学目的。教师所选择的教材要充分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要与教授的知识有直接的关联性,要侧重于知识点。二是案例典型、实效、有针对性。任何管理都是动态的过程,在教授管理知识时候,不能生搬硬套长久以前的案例。同时,要关注社会动态和民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过于晦涩难懂或者冷僻的案例,要能反应突出、重点、普遍的问题,亦要反应本领域最前沿的动态。三是案例本土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行政管理大多使用西方发达国家案例,虽然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过多的使用西方案例会使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等因素难以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境,也不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色。

二、案例教学实施与应用

一是学习者独立分析。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融入案例情境中去,充分的理解案例特点和针对性,根据案例写出案例分析的框架。二是团队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及时记录。同时整理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在全班发言的小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促成小组内的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路和帮助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深入讨论。并且在小组讨论“冷场”时给予提示,补充学生欠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遇到各种难以解决棘手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涉及到多学科和前沿科学,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三是全班交流。由各小组的代表阐述自己组的分析报告,然后进行自由发言,从班级全体的角度分析案例,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同时指出学生在讨论时暴露的问题。当然,教师的总结并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对整个案例讨论的过程进行整理,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要对全程的过程进行关注并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析,及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班级内交流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知识、经验和行政管理的方式等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进而是知识得到了深化,经验进行了分享,各方资源得到了整合。

三、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7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案例教学法设计要求,在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的统计学教学中运用了该教学方法。包括“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总项目、五个子项目(调研方案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报告)、15个引导案例,即“1+5+15”的项目案例体系,在36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以典型案例的项目学习过程;之后安排36课时的实践,模仿“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项目完成各项目小组的自选项目。通过项目分解,使统计教学过程流程化;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设计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分阶段实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案例教学主要包括项目学习与项目实践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示范项目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示范项目引入与项目分解。我们设计了“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统计教学示范项目,根据统计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方案设计、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查、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资料整理、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报告五个子项目。第二步,选取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针对每一个项目任务,选取相对应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创设各种情景,完成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建构;学生通过课堂案例模仿,课后案例实践开展项目学习。第三步,展示示范项目成果。向学生演示已完成的“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调研项目,点评示范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开发中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巩固与完善学生的统计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胜欲和创造激情。第一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组织者与知识建构的引领者,通过教师设计、组织、实施示范项目与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主体性学习参与和知识建构。第二阶段:项目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划分项目实施小组。在统计学开课之初,在遵从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性、异质性与平衡性的分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均衡搭配,将学生合理地编入各项目组。每组人员为5~8名,共10组。各组推举出“项目经理”(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小组的学习讨论。第二步,项目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针对本组项目任务开展研究讨论,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第三步,师生共同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首先由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提出各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目具体的测评内容及打分标准。然后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定的程序,客观公正地给出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第二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学生的导师和顾问。教师以单独或协作的方式,判断学生完成项目方面的学术要求,帮助制定和选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同时提醒学生所忽略的步骤,了解学生在项目研究进展的情况,及时提供线索、暗示和反馈,对项目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最后做好项目评估。该阶段的学生角色定位是实践者与协作者。通过项目实践,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开交流、讨论。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以案例为引导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会计专业为实验对象,将2011级会计一班设置为实验组,引入案例教学;将会计二班设置为对照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统计学教学方式。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对学习效果、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学习体验四个方面共8问题进行了测量,从非常同意、比较同意、说不准、不太同意、很不同意分别设为5分、4分、3分、2分、1分,计算每个班级的累加得分与平均得分,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知识理解和记忆、知识融会贯通、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学习快乐、学习成就感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得分要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案例法教学实验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80~9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81.43分;非项目法教学对照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70~8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73.57分。这表明接受案例教学法学生的统计学成绩明显高于非项目教学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变动的标准差较小,也表明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协作学习,知识共享,共同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引导,通过典型案例来创设情境,并通过参照案例来参与项目学习与实践,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专业技术实训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2个新疆班学生93名,1班45名,2班48名,均为女生。年龄最大2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为19.5岁,均为参加全国统考入学的学生。学制5年,前3学年在新疆伊宁卫生学校学习,第4学年进入我校继续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学生1班为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同一教师按同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授课,保证授课内容同步。2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均智育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实施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课后学习采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法。

(1)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课程组教师利用假期分项目、有目的地到医院收集有关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编案例,并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妊娠合并心脏病”章节时,学生在内科护理学中已经学习过心脏病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本章节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围产期的孕产妇。首先教师选择几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典型案例发给学生,同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然后学生以小组(4~5人)为单位,讨论妊娠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最后学生进行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但不发表结论性意见。通过讨论,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同时锻炼了其临床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以学生思考为主,重在应用。如学习“孕期保健”章节时,教师给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孕妇孕期常见症状、自我监护方法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计划,并能指导孕妇自我监护。这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巩固、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或询问教师,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

1.3效果评价

1.3.1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统一命题(案例分析占成绩的30%)、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1.3.2问卷调查

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情况,共发放45份问卷,无记名填写,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1.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双重双向的活动构建。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拉近了学生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全部学生都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3.2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围绕具体案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过程[2],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思考问题,将理论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终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表1显示,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与案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实验组10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3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能力[3]。案例分析是一个预实践的过程,对案例中病人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的观察和思考涉及临床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对案例中复杂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为其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2显示,实验组93.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3.4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临床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多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景中逐渐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提高了自身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2组学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把教学内容向更宽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药品市场营销学应用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药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药品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营销的实践能力,为胜任药品营销岗位工作奠定基础。它集方法性与实务性于一体,同时又与医学、药学、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相融,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欠缺,往往感觉到药品市场营销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抽象,比较难学,因而丧失学习兴趣。在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营销市场的真实案例呈现的营销行情与变化,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可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经验,形成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药品市场营销思维和实际运用技能。

1.案例教学的实践价值

实施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企业实际营销活动的再现,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机会。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更有利的实践价值。

1.1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运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案例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1.2有助于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中的这种弊端,变“一言谈”为“群言谈”,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成为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综合性人才。

1.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强调的是分析和思考,同一个案例中问题解决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在讨论中吸取他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1.5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体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锻炼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说服别人,以及为自己辩解的能力。

1.6有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和认知风格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有独立钻研,又有小组讨论,还有大班教学,把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调动起来,满足各种学生的需要,把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案例教学的实施

2.1课前准备。

2.1.1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师要围绕所授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到整体教学目标,又要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兴趣和社会的热点,真正弄清楚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编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的选择要是医药市场营销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通常采用公司知名度高、药品品牌响亮的药业案例,例如:哈药集团、太太药业、西安杨森等著名医药制造企业,具有一系列成熟的营销策略、完整的营销方案,以及在药品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老师讲授起来生动而引人入胜,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形成共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讨论营销模式时,引入案例:成立于1992年的名营企业太太药业,以其清晰的市场定位、紧随时尚的品牌战略、高效的管理营销体系,使太太口服液抢先占领了女性保健品领导品牌的地位,后期推出的otC药品意可贴、正源丹也顺利抢占了市场,但以同样策略推出的处方药市场表现却远远不如前者,原因何在?通过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剖析,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2.1.2教师预先作好案例分析

在上案例课之前,教师应预先分析案例,搜集与案例有关的尽可能多的资料,如与案例有关的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企业背景、相似案例等。拟定案例讨论要求和方法,特别是对案例的理解、认识和具体分析,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观点,如何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方法等。例如药品的销售策略,西安杨森采用多品牌战略,有着300多年历史沉积的老字号同仁堂则实行的单品牌战略;而以“白加黑”为代表的东盛药业结合自己的特色,走出了“3a营销模式”。

2.1.3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角也是学生,教师应尽快地把学生带到案例情境当中,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在课前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完成案例作业,认真阅读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结合所学的相关的营销理论知识,归纳整理,分析案例所给出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拟出自己的见解与决策方案。案例分析准备可以按照六个步骤进行:①确定问题所在;②分析案例材料;③产生备择方法;④确定选择标准;⑤分析和评价择备方法;⑥形成行动和实施阶段。上述太太药业的案例,学生课前应该准备:①保健品、otC药品和处方药的特点、使用权限范围、销售对象等问题;②保健品、otC药品的营销模式;③处方药的营销模式。

2.2小组讨论。

案例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环境氛围,由小组长负责本组的讨论,必须每个学生都参加讨论,提出自己准备的结论,学生进入案例所设置的情景之中,进行思考、分析、决断,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最后要对下一步班级讨论中会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使每个成员对班级讨论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涉,使小组讨论进一步升华,确保班级讨论的顺利进行。

2.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又称大组讨论,是班级内所有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可以使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案例分析、讨论的全过程,并给予一定的引导,组织学生有效参与,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避免跑题或冷场;发现有分歧的意见,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开辩论,既要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又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敢于争辩。教会学生进行有效倾听,做好相关记录,促进问题的讨论和深化。

2.4总结反思。

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案例的总结,教师综合各组的发言进行集中点评,归纳总结,留下专门时间,由学生进行提问,由学生或教师作答。然后教师布置案例作业,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二是学生反思一下学习经历,改进日后的学习,强化个人准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中初步形成的技能,对今后的案例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3.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案例的选择。

目前药品市场营销方面的案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应积极从各种媒体中发现、收集典型案例,及时更新案例,使案例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够真正反映当前教育的实际。如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假药案,对康泰克ppa事件危害公关,等等,紧紧扣住当前国内药品营销市场中的热点。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实际,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案例,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如北京绿谷药业“整合医学服务营销模式”是当今最符合市场趋势和市场脉动、最具有实战效能的医药保健品营销模式,哈药集团将增加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直销。

3.2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付日益丰富的社会案例对专业知识的横向需求,而且要有实践的体会和经验。否则,在案例教学中,就会照本宣科,达不到预设的效果。教师要参与药品市场营销实践,亲自实施营销策略,积累药品营销经验,使教学得心应手。

3.3正确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加药品市场营销的实践不多,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思维方式刻板,对案例教学法一时难以适应,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同时,因受思维方式的局限,学生分析问题较为肤浅,难以写出理想的案例分析报告。教师选择案例应尽量是贴近生活的热门话题,应符合社会实际,学生才能感兴趣。教师应熟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一些背景资料与认知水平,这样在讨论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把握不同的时间,请适当的同学来回答,因势利导,使学生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勒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专业;教学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模式也从个体治疗型向着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型转变,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已不只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任务,也是临床医学整体功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护理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护理、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预防医学》对于护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兴趣不大,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中引人了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互动性及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学生年龄、入学成绩均具有可比性。两个班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同一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1.2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老师讲为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

1.2.1案例的形成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收集比较客观、规范的案例。按照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来选择案例。案例的编写要简单、内容丰富,紧扣课堂目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有教师的启发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2.2通过案例的讲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堂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1.3效果评价期末理论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一试卷,闭卷考试,统一标准阅卷、评分。

2结果

以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对照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72.5±10.6分,以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6.9±7.3分,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针对课堂内容选取恰当的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3]。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而且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中心、同学被动接受的局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使学生仿佛亲临教育教学现场,借案例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学生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课堂上的角色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感到理论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能自觉地把教材内容与病例结合起来,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的分析、总结和给出现成答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经验则容易冷场,往往造成教学失败。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所需时间比传统教学多很多,需要教学者有较高的技能和经验。总之,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为聪.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pBL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65-266.

[2]谭艳.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151-153.

[3]王世民.浅议案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