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1:58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节能环保;环保产业;环保工业;分类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isoneoftheemergingindustriesofstrategicimportance,dueto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China'sconstructionofaresource-savingsocietyandenvironmentprotectiontypesociety.thebirthoftheconcep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hasexperiencedalongprocessofdevelopment;thenarrowsensetogeneralizedexpansionreflectsthechangeofideas.acorrectunderstandingof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oclarifythedevelopmentideasanddirections.

Keywords: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y;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目前并没有单独的统计门类,节能环保产业主体并不明确,因此带来产业政策无法有效落地等使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目前,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待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分类给出了清晰界定。

1.环保产业的提出及概念演变

20世纪70年代,城建、机械、冶金、化工、煤炭、轻工、纺织、卫生等部门开始建立以机械加工为基础的环保装备车间,以满足本部门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需要。这些产品包括污水治理净化设备、消烟除尘设备以及人体劳动保护装备等。环境是与卫生一词联系在一起使用的。人们对清洁卫生环境的需求源于对疾病防治和对健康的重视。

1990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环保工业的概念被环保产业替代。不久,中国环保工业协会也改名为中国环保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集中在三个领域:节能产业、环保产业与循环利用产业,分别对应我国及全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与资源危机。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已经覆盖环保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交叉中所有重要的领域。环保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体现在:环保服务业是今后会快速发展的行业。在这方面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在环保产业与第一产业的交叉中,生态补偿政策也在完善之中。在环保产业的生产领域,国家政策的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仍然欠缺的是政策上对政府和消费者行为的规范和激励。

2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分类现状及问题

在规划正式出台之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边界划分及分类一直存在着统计口径差异大、节能与环保分数不同领域及产业边界不明晰等问题。

2.1统计口径差异很大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公开节能环保产业数据,但由于统计门类的混乱和统计口径的不同,统计数据差异很大。如,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08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万亿元。而中国环保协会给出的数据则是:截至2008年,全国环保产业产值为4800亿。一方面,这是由于节能环保产业的边界不明晰,2008年我国就没有能与节能环保产业完全相对应的统计数据。由于估算的口径和范围不一样,加之业界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涵盖范围说法也很多,当使用不同口径,尤其还引用不同年份的时候,可能差异就会比较大。另一方面,目前的统计数据都只是从各相关领域抽出一部分,再将其合并在一起,来代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所谓的产业数据其实都只是简单的归并过程,并不科学合理。

2.2节能和环保是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被提及

长期以来,节能和环保是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被提及。但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与融合,节能环保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节能产业通常是以节能的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为核心,并辅以营销、工程、金融、信息服务等一系列辅助业务,或提供能源运营管理再内的一体化节能服务的新兴产业。环保产业的定义是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1990]64号)的文件规定,指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2.3产业边际不明晰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产业”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业内提到相对较多的产业概念是“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普遍被认为是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其边界和内涵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延伸和丰富,可以说“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是对“环保产业”概念的拓展,在规划出台之前,这种概念拓展的边界并不明晰,业内也并没有统一的划定或共识。节能环保产业是以环境工程、设备为主导的,在其边界不明晰的现状下,产业界普遍将其理解成为其他产业附加,实际上将节能环保产业分解到设备领域、工程领域和运营服务领域中。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产业中,都包含着节能环保产业的内容。而从近年来发展较快较好的产业领域来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LeD产业、再制造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再生金属利用以及节能服务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内容和发展重点都高度相关。

3.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思路

环保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研究资料显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广义环保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近年来还一直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2倍的速度增长,介于风头正劲的的制药业和信息业之间,成为继it业后又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据统计目前世界环保市场达6000多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三分之一,日本和欧洲占三分之一,世界其他国家占三分之一。据初步研究,随着美国和中国相继制定出到2020年的减排方案,全球碳市场交易会从2008年的110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000亿美元,到2020或技术的开发。这种模式经过日本的环境事业团的实践,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发展环保产业的模式。我国应该深入研究这种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改造和创造性地应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环保产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环保产业的统计工作。资料表明,我国的环保产业标准化体系和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在标准的制订方面缺少统一的规划。现有的标准绝大多数是各行业自行制订的,通常仅适用于本行业,适用于环保产业通用的国家标准较少,更谈不上被国际采用的标准。现有的标准很多超期使用,且标准的覆盖面窄,多集中在产品或设备的标准上,基础类、方法类、管理类,特别是服务类的标准明显不足,甚至还有相当数量重复制定的行业标准。环保部门应该会同国家标准委员会制订完备和较高水平的环保产品标准,也要会同国家专利局加强对新开发的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的保护。研究表明,我国环境统计数据目前处在较低水平,无法在环境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应该将环保产业的统计和绿色GDp的统计纳入统计部门的工作之中,增加环保统计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查询性,在对环保产业的调查与统计中,将研究机构或高校的研究人员纳入进来,通过增强研究人员对统计数字直观和现实的了解,提高对环保产业的研究和分析水平,更好地促进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4.结束语

经济和环境保护而提出节能产业、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确保推动产业发展与节能环保重点工作相结合,做到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有的放矢;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经验,使之符合和满足技术装备、产品、服务等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确保相对比较全面。

参考文献

[1]王颖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中国证券报》2011年9月8日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小区景观、中水回收、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太阳能利用、屋顶绿化

引言:

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建设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措施越来越重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3月底表示,我国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将采取禁止投入使用等强制性措施进行限制;对超过节能设计标准或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建筑,将采取减免税收、费用,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措施进行鼓励。同时作为社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区环境及其节能环保措施的应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如何既保证社区的环境优美又能体现其环保性性,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焦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在结合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施工工艺以及配套土木工程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试验,在广泛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在社区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地区气候特征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加上良好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景观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及好基础条件。

1中水回收

近年来,本市居民用水价格持续走高,而中水价格继续维持每立方米1元。这样,节能环保成为营造水景住宅的小区不得不面临的抉择。

目前“水景住宅”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借用天然江河湖泊的自然景色;第二种是将原有湖泊进行改造结合人工造景;第三种是纯粹的人造水景。目前绝大多数楼盘的小区水景是完全的人造景观。利用中水打造“水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博士认为,人造水景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节水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尊重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的。杭州市住宅局下属的某小区的经济型水景包括一个人工湿地和一些贯穿小区的溪流。对于这些水的采用都是经过人工湿地自然过滤的废水再利用供给的中水,用于小区绿地的浇灌用水、人造水景的用水。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节水、节能,把大量的洗澡水、洗衣水、景观用水、使用过的循环水回收后集中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之后用于小区绿化、冲洗路面、浇灌屋顶植物,由此可降低小区管理成本。同时,由于中水的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应减少中水与人身体直接接触。利用中水来营造水景,要注意尽量建造观景为主的设施,少设置水与小区居民接触的旱喷泉、儿童戏水池等,既保证业主的身体健康又能够在节水节能的情况下,为小区景观增添亮色。

2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

我司开发的某小区是市推进建筑节能的示范工程,该小区在设计中有一个15000多平米的人工湖,为了保证环保性及经济性,该小区设计了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已保证人工湖的用水量。雨水自房顶开始收集,把包括草坪绿地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汇总后再过滤后进入湖水,营造天然生态活水湖,基本能保证在一年中不需要补充外来水,极大的降低了后期的物业管理成本。同时利用水体的天然自净功能,利用生物过滤法种植水生植物群落,形成生态人工湿地系统。运用湿地植物群落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植物群落构成为:以灯蕊草、菖蒲、芦苇为主的挺水植物;以凤眼莲、浮萍为主的漂浮植物;以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以荷花、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等。同时为保证水体内部循环利用原有天然冲沟,形成一个深达7米的湖泊,基本能保证在不用药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水质能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3太阳能的利用

阳光是一种新型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照明灯是以白天太阳光作为能源,利用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把太阳能转换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间使用时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给节能灯提供能量,把蓄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使照明灯工作。一套基本的太阳能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光源,既可直接产生低压直流电,也可通过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然后供给照明负载。与传统路灯相比,太阳能照明的优点明显。太阳能亮化照明技术具有一次性投资、无长期运行费用、安装方便、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不会对原有植被、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降低了各项费用,节约能源,可谓“一举多得”。但太阳能照明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造价高、功率小,电池板对景观影响较大等,100w节能灯需要电池板面积2m之多,为了保证景观效果只能缩小电池板面积,从而造成亮度不够等情况。目前只能采用太阳能草地灯和路灯,与普通灯具交替使用,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转化率的提高,在其他能源价格日渐高涨的情况下,低费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应用的前景会越来越广。

4屋顶绿化

一个绿化屋顶就是一台自然空调:通过实验证明和没有绿化的屋面相比,绿化屋顶可以降温,在酷热的夏天,当温度30度时,没有绿化的地面已达到不堪忍受的40----50度,而绿化屋顶基层10Cm处,温度则为舒适的20度。在冬天,绿化屋顶象一个温暖罩保护着建筑物。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屋顶绿化不但能隔热,同时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如马齿苋、鱼腥草、车前草、豆角等,在丰收后,能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解决了屋顶绿化的费用问题。如某福利中心屋顶种植了绿化草地、灌木及乔木;通过合理的分层设计(如图所示),解决了屋顶隔热的问题同时美化了环境,利用中心区内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出水,经太阳能光伏泵提升至屋顶,用于屋顶绿化滴灌用水,进一步降低了屋顶绿化的管理费用。可以说,屋顶种植已达到了三节一环保的目的(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5总结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在人类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的模式成功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但是同样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理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众多国家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手段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实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进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而纵观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1]。虽然旅游产业属于无烟工业,但是在迅猛发展的影响下,部分开发者因侧重对短期利益的获取,选择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也正因此,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任务。

一、绿色旅游概述

针对绿色旅游的定义,主要分为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两种,而狭义绿色旅游主要是指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在山区、农村、渔村等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而广义绿色旅游则是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的提供可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保的保护。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不仅具备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具有观光、休养、探险、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所以在参与绿色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和体验,亦可以获得参与环境爱护活动的体验。绿色旅游的发展并非是以往仅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旅游活动的模式,而是基于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已经对自然保持敬畏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旅游活动,在旅游中可以帮助游客进行自然的亲近接触,陶冶人们的情操,升华人们的精神层次[2]。纵观当前我国绿色旅游的发展,其主要宗旨为可持续发展,而在绿色旅游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势必会不断增加,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得到有效强化,而当地的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也会得到保护。

二、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主要是指基于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可持续旅游产业,或者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具体旅游开展过程中,秉持着对环境、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应用,大幅度降低旅游活动期间的碳排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而绿色旅游开展主要包括旅游者、景区、导游、饭点、旅行社等内容,这就会要求其上述旅游活动主体在具体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项目、环节都必须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尊重,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减少[3]。针对绿色旅游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基于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前提,进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环境价值的综合活动。而要想充分发挥出绿色旅游应有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旅游者与经营者的共同作用,也就是在开展旅游互动过程中,旅游主体人员需进行环保意识的共同提升,注重对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

三、旅游经济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1.实现民众旅游体验的提升基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侧重对文化休闲的追求。而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锻炼人们身体素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对风景的观赏实现对精神的愉悦[4]。在旅游活动开展中,人们的体验感受到旅游环境的直接影响,倘若人们观赏一个烟囱林立、垃圾满地的景点,无法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感。而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则可以实现对高污染、能耗高产能的替代和淘汰,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观赏性,实现民众旅游体验感的提升。2.实现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下,落后产能与高能耗产能势必会逐渐被淘汰,而绿色旅游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其景区中造成污染和高能耗的产能势必会被淘汰,并逐渐被新能源所取代。例如,当前我国部分景区针对能源的提供和维持,选择利用潮汐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进行提供,在充分践行低碳经济理念的同时,实现提升景区的观赏性[5]。与此同时,景区特色产品贩卖也不再是唯一特色,因为在特产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部分景区依据游客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进而诞生出“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等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势必会促使旅游产业得到有效的创新,不断研发、生产出符合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进而减少景区对资源的依赖。

(二)负面影响1.增大景区经济成本虽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的开展会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感,但是会使景区在运营成本方面呈现出显著提升的趋势[6]。不可否认,景区发展低碳经济及会获得较大的长远经济效益,但是在短期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若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极易使景区的资金运转出现断裂的现象,导致景区运营受到影响。2.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观赏项目被取缔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景区需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而我国地大物博,使得不同地区的景区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理念文化,所以在观赏项目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其中部分游客较为偏爱的观赏项目可能为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违背,以烟花表演为例,虽然烟花绽放时绚丽夺目,但是会对空气与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7]。所以在发展绿色旅游期间,应积极引导游客旅游观念的转变,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抵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而景区也需要在不断运营发展过程中进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取缔。

四、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一)培养游客绿色环保意识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经济的融入促使景区注入绿色、科技等诸多元素。而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实现对低碳旅游的转型发展。因为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游客体验为中心内容,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受到游客体验与评价的直接影响,倘若游客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环保意识,倾向于对低碳景区的观赏,那么景区在这种趋势下会主动进行低碳改造,进而推动低碳绿色旅游的发展。倘若景区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用于景区低碳改造,但是最后却无法实现对游客的吸引,那么景区低碳化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8]。所以,要想实现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绿色环保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基于此,景区应联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宣传低碳旅游、低碳出行,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认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对低碳景区的关注度,这对促进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绿色旅游管理政策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绿色旅游发展政策,进而为推动绿色旅游发展提供保障,并实现对当地稀缺资源的保护。首先,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体用与生产,需进行价格的合理优化,进而吸引旅游企业进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大力生产,并吸引游客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其次,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税收政策的合理制定,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依据浪费性消费,需要进行税收的加大。而针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购买,则提供税收方面的减免,帮助旅游期间进行绿色旅游开展成本的降低。再次,依据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企业进行绿色服务与产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合理的财政补贴,并且对绿色旅游企业进行贷款优惠的提供[9]。而针对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旅游项目,可以通过提高贷款门槛的方式来抑制。最后,依据实际情况当地资源利用政策、产业政策的科学制定,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绿色消费的提升。需要注意,上述政策措施的提出,可以通过综合应用的方式来实现合力促进绿色旅游发展。

(三)融入科技优势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其节能减排能力的提升意味着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升级。而相较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设备,虽然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成本相对较大,但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节能减排设备的应用势必会为景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降低,推动绿色旅游的长远发展。例如,绿色饭店的建设,俨然成为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智能浪潮,在具体绿色饭店建设过程中,其中建筑布局、水资源利用、湿度保持、电器应用、温度控制、垃圾处理等方面均采用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实现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践行[10]。而在绿色饭店设计过程中,侧重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的应用,在绿色饭店施工建设过程中,则会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与技术,并且施工期间通过施工管理的强化,实现对施工材料的节约,以此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的发展需要侧重对科技元素的合理应用。

(四)构建完善绿色消费引导模式在当前绿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联动新媒体以及相关企业构建完善的引导消费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合理制定,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侧重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的体现,突出当地的特色服务,进而实现当地形成具备特色的绿色旅游服务以及旅游产品,并构建完善的绿色旅游产业链。此外,若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众多,则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游客容量的确定,并且施行淡旺季价格调整的策略,引导消费者与游客在各个季节均匀出游,实现对景点资源的有效保护,对景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而社会媒体则需充分发挥出自身导向作用,帮助民众在出行期间养成正确的绿色消费倾向。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园林;施工规划;施工;细节处理;应用

0前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也使得城市建设中的人地矛盾日益激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提出了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的理念,希望可以更好的亲近自然。因此,城市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还可以对城市地区的局部环境进行调节,促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重视施工规划和施工中的细节处理,保证园林的施工质量。

1园林工程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市园林工程已经不仅仅是城市中的景观工程,也是城市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城市市政发展公共事业以及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而言,园林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园林工程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多个功能;

2)对城市空间以及人们的生活化境进行改善和美化,在城市中形成新的自然景观;

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提供良好的空间;

4)调节城市局部气候,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因此,园林建设和施工人员应该充分做好施工规划和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加强对于施工的管理工作,提升园林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推动园林工程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

2园林施工规划中的细节处理

2.1设计阶段的细节处理

首先,在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规划前,需要切实做好工程的勘察工作,确定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园林建设人员应该结合项目的性质、规模、实际需求等,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土壤状况等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勘察报告,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并且为后续工程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然后,在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包括总体规划、目标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以及项目概算设计等。为了确保设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设计内容必须交给专业的设计结构或者设计人员进行。在设计方案明确后,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需要材料的规格、性能、单价、数量等进行确定,同时要结合建设方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从园林工程的功能和作用出发,设计方案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2管理阶段的细节处理

一方面,要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以保证项目施工的最优选择,通过对比和筛选的形式,选择出施工质量好、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企业,为园林工程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做好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质量隐患的存在。例如,在设计阶段,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可以尽早发现工程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使用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的按时保质完成。

3园林施工中的细节处理

以某城市公园为例,对园林施工中的细节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该公园属于综合性生态公园,集趣味性、娱乐性、科普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对于城市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针对不同的工程,采取了相应的细节管理,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1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来说,园林工程由于需要架设地下管网、设置景观等,土方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在对土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且做好细节方面的处理,如施工放样等,应该切实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放样走形等问题,以免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施工质量和观赏效果。

3.2景观工程

景观工程是园林项目中的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围墙、水台、假山、花木群等,直接决定着园林工程建设的最终效果。因此,对于景观工程的细节处理更是园林施工中的核心和重点。以该公园建设中的景观台阶为例,为了有效解决高度差的变化,营造出相应的景观效果,在对台阶进行设计施工时,需要注意,单体台阶的高度不能超过15cm,台阶宽度应该在25cm以上,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台阶的平整度,其踢面和踏面应该保持相同的模数。同时,为了迎合景观效果,在不同的区域,可以使用不同的台阶形态和材质,如混凝土台阶、石阶、木质台阶,或者梯形台阶、螺旋台阶等,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从细节着眼,提升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

3.3植被工程

植被工程也可以说是植物造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植被工程属于景观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工程而言,植物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造景因素,也是园林景观永恒的主题。在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不同植物的颜色搭配、季节搭配、生长习性等,在确保植物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冲突和影响的前提下,保证造景质量。同时,在植物栽种完成后,需要做好管理和养护工作,避免施工对于植物的影响和破坏。另外,还应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切实保证植物的存活率,避免其对于景观效果的影响。

3.4照明工程

对于城市公园而言,景观照明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可以通过对光照强度、色彩、明灭的调节,凸显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主要集中在水景灯、射树灯、特色景观灯等室外照明设备,不仅需要对其位置进行合理选择,还要充分利用周围的景观,对其进行掩饰,确保照明设施与环境的融合。而考虑到夜间园林管理的需要,还需要对照明设施的规格、密度等进行充分考虑,另外,这些照明设施在白天还不能对景观的效果造成影响,这些细节都需要综合考虑,可以说是园林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工程的施工规划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细节处理的手段,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要保证园林工程与城市整体气质形象的相互融合,同时还必须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相互协调,切实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狄波,陈荻.细节处理在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5):223.

[2]刘凯.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细节处理探析[J].现代园艺,2012(10):89.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5

[关键字]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

1、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令各类生产建设效益不断提升,同时也令各类资源、能源供应的短缺现象进一步加剧,因此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不是过快的经济建设、也并非过度发展带来的持续经济效益提升,而应是以构建节能型社会、节约型建设为主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以最节约的能源需求促进各类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不良环境,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始终强劲、明显,然而高能耗与高碳排放量却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良因素,令节能减排的建设目标承受着巨大压力。如何高效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任务,履行保增长的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的平衡发展更显得具有科学现实性与紧迫性。节约的本质内涵是指在经济社会运行时间中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应实行减量化,同时对其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的持续运用,渗透于园林景观建设中,则更有利于良好改善生态环境,在节约建设能源的同时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有违节约理念的现象

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及认识观念的偏差,令其绿化建设工程普遍存在重视外观形象建设却忽略节约环保理念与综合环境效益强化的不良现象。主要体现为园林水景观泛滥、大肆开展填湖造园、不依据季节特性反其道而行之栽种植物或逆境培植、草坪的大范围建造、外观豪华、装修高档材料的过度使用、耗费电能较高的城市夜景点亮高价工程、大面积的硬质材料铺装等工程量繁重、规模庞大的复杂建设活动。这种现象不仅令有限的国家资源在不良使用中造成了严重浪费,同时耗费巨资换来的城市景观也令当地富于特色的景象消失殆尽,这些均是不良设计规划背后显现出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错位思想。

3、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实施途径

节约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扭转当前行业内广泛流行的照搬、照抄其他地域的理想景观,令原有城市的场地景观特征、领土的固有景观模式遭到面目全非的破坏,同时有限的城市建设资源也被严重浪费。

3、1节水设计

在景观设计层面有效的节水控制来自于科学的蓄积,而科学的用水则来自于良好的渗透,因此我们应合理的将滴水之恩充分融入土地建设与园林改造实践进程中。例如依据北方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园林工程的水景设计环节,由于受到水资源匮乏的局限性影响,我们应充分结合城市的地域色彩做到灵活设计、合理节约用水,科学的设计多功能的水景布置,如小溪流的景观,在降水丰富的丰水季节其可供人们欣赏嬉戏,而在降水量较少的枯水季,其中的卵石景观同样可供人们欣赏娱乐、陶冶情操。另外我们还可采用循环利用与一水多用的设计思想科学的展开水景观中的喷泉设计、瀑布造型设计与跌水设计,充分利用潜水泵将水景中的压力通过加压方式提升,从而满足喷泉、瀑布景观的用水需求,同时令其实现科学的节能循环往复利用。再者我们可将水景中长期使用的水源待其需要更换时进行公共卫生厕所的冲洗,或排入化粪池进行有价值的厌氧处理,也可将其用于苗圃的灌溉、园林景观的浇灌,实现高效节能的一水多用,进一步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另外我们还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构建区域性雨水回收利用设施,从而有效实现因地制宜的就地滞洪蓄水,将景观环境设计、水处理设计与未来的持续应用等层面有效统一在一起,令其与污水处理工艺深度结合,实现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共同节约发展。再者我们还可通过意境水的借此物言它物的设计手法,利用其他丰富的造景元素合理代替水资源,例如水车、假山、石桥等创造出园林景观的意境美,达到无水似有水的高层次感官境界。

3、2节能设计

为了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夜间效果,大量的夜景美化工程、亮化工程成为行业内设计人员广泛追逐的新亮点,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美化设计效果,但同时令有限的电能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因此在该环节中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尽量减少大规模设计的夜景照明系统,并科学采用节能设施代替耗能设施。想要降低照明用电消耗,最显著的做法便是提高照明系统的利用率、采用高效能灯泡或降低点灯时间,采取适当照度并尽量选用局部照明的设计方式等。在园林景观的照明设计中我们可科学采用低能耗的高压钠灯、亮度较高的LeD照明系统、金属卤化物灯具、紧凑型荧光照明等环保型灯具,同时采用照明时间控制装置或光感装置科学控制各类夜景的灯光照明时长,在人流较少的次级道路我们可科学设计声控延时开关装置。依据权威测算不难得出,在同样的照明亮度下,节能灯要比白炽灯节约近百分之八十的电能,且使用寿命较长,虽然先期的建设投入成本较普通照明系统要高出许多,但其耗能低、寿命长的特点却是现实存在的,从长远发展角度讲,总体系统属于节约型建设。再者我们可以采用清洁型能源代替节约性能较差的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从而合理实现清洁、安全的园林绿地建设与简便的日常管理。例如在偏远地区的公园及道路设计环节可采用安装风光互补的路灯系统,令其将源源不断的风能与太阳能合理转化为电能,将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相关布景与优美的外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从而不仅大大节约了管网建设费用,且可以营造较独特的园林景观,可谓一举多得。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策略

城市建筑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艺术,工作人员必须要拿出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项工作任务,才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经过相关工作者的多年研究,终于制定出了解决相关难题的方案,例如重视总图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等。那么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策略来进行一下详细的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1与实践相脱节

城市建筑规划和实际的建筑施工是两个概念。目前我国对于建筑景观规划的想法不错,但是却无法用于实际的施工当中,这具体体现在:(1)不严谨的建筑规划设计。比如在对一些专项设计、特设园区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思路,导致无法投入到实践工作去。(2)不合理的建筑规划。有很多规划的地区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因此和国家的相关规定产生冲突,规划不能只考虑当地的资源特点,而是要以国家政策为出发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3)没有具体的建筑规划,而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难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此外,在工作期间,还经常出现不根据规划思路来进行设计的情况。以上这些问题,都对我国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造成了影响。

1.2缺乏思考,盲目追求他人设计风格

一些设计师的建筑知识相对匮乏,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失误。例如在和植物进行搭配的时候,所选的植物高度遮挡住了建筑门窗,导致在建筑采光方面出现了问题。而且在颜色搭配的方面,没有考虑到植物具有阴习性的特点,因此造成建筑看上去不是特别的美观。

1.3对自然环境不足

在进行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周边的土地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在于设计人员没有环保意识,而且也没有形成生态设计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采用的并不是环保型材料,而且在采购的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以及人力,这有违国家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

2发展策略

2.1重视总图设计

对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以及用地标准都要提出详细的要求,以此创建出符合实践要求的规划环境。另外,若想做好建筑设计工作,创建出完善的总平面图至关重要,不管场地面积有多大,都要根据场地的现实状况,来对建筑的间距以及植物的搭配进行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管线的平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保证其整齐度。

2.2建筑景观要兼顾和周边园林环境相协调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其工作宗旨是要尽一切能力建设出让人舒适的建筑环境。而若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同时,充分的考虑周边园林的环境,争取让两者之间能够互相协调。另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表现在对细节的把控上,例如在建筑周围设计一些桌椅、庭院等,这样可以对建筑起到绿化的作用;在对建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还要根据地形的特点,来对建筑布局进行确立,这样才能够让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2.3建筑景观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规划设计期间,要做好资源的节约工作,同时保护好周边的土地环境,这样才能够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利用好手里的自然资源来给人们打造出一个完美的人居环境,而这才是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最高目标。另外,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环保材料来建设城市建筑。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最好在建筑周围留出一块空地,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降低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概略,让建筑能够得到足够的面积,从而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打下基础。

2.4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培养

设计师不但需要一定水平的设计功底,还要对与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相互的融合,从而得以加强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另外,设计师还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在对城市建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结合高科技的手段。建筑景观如果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没有了人文精神,就会让整个建筑充满冷漠的味道。所以,设计师要尽量的打造出一个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景观,而且还要淘汰掉那些不能够对建筑景观形成保护的设计方案,这样的就可以很好的增强人们对于建筑景观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建筑景观更具吸引力。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设计师在工作中所背负的工作职责非常的大,因此只有刻苦钻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设计水平以及更多的掌握与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为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2.5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

尽管我国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让很多的文化景观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而且在具有表现民族精神的建筑当中,风格越来越趋于同化。而若想让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就必须要让民族文化具有继承性。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期间,要充分的体现出当地的文化以及风俗特点,这对于增强景观的地域文化风情、增强地域范围以内居民的文化感染力和加大景观的旅游价值都会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2.6增强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2.6.1改变“见缝插针”的保守观念在进行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应加大对如交通绿地、生态绿地等方面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绿地之间的融合性以及连通性,景观和生态的共融性。而在建设生态绿地的时候,则应注重科学性,并在做好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大其自身的艺术性。而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善“见缝插针”的保守理念。2.6.2保护乡土植物,推广屋顶绿化工作对乡土植物给与更多的保护是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对城市进行建筑景观规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如何对乡土植物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它们遭受到破坏。而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乡土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组成,做到有节制地引种。此外,屋顶绿化工作也应该在景观规划领域中得到推广。它作为扩大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自然生态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很好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重视总图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加强设计师的技能培养等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让我国的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戴晔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2(2):58~60.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假期改革;旅游风景区;居民收入;农家院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这标志着存在多年的黄金周被废除已成定局。该草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一天不变;国庆节放假三天不变;春节放假三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三天调整为一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一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改革后,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至11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变更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外出旅游度假。过去实施“黄金周”政策时,人们大都选择远距离的旅游路线,甚至出国旅游。新政策出台后,由于时间上的不允许,许多市民都偏好到近郊的地方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郊区的旅游发展。在2008年“清明小长假”和“五一小长假”期间,北京近郊的旅游业就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较去年同一时期的客流量增长了数倍,这一变化对京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我们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风景区,进行调查,了解节假日改革对京郊旅游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有利于京郊旅游的发展。

一、调查背景简介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我们曾三次到十渡旅游风景区进行调查走访,深入了解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节假日政策改革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分析比较了十渡旅游风景区在政策改革前后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状况,研究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一些建议,力求客观可行。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主要以调查问卷形式展开,兼具对当地居民的采访。调查人员深入到人员相对较为集中的十渡旅游风景区内以及大学校园,对旅游者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所居住的农家院附近,对当地部分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整个调查过程中,先后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56份,其中,包括各种身份的人,具有普遍性。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并制作成相关表格,便于分析。最后将所有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形成书面报告。

二、十渡旅游风景区基本情况

十渡镇位于北京西南部,距市区90公里,全镇总面积193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唯一的旅游专业镇。它被评为市级文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且是以旅游为主的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区。

十渡旅游风景区远离城市,这里气候宜人,环境污染程度小,空气、水源质量均良好,有“天然氧仓、自然空调”之美称。其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诸多名人都曾游览十渡。十渡旅游风景区生物资源也相对丰富,本身拥有多种部级保护动植物。来此地观光的游客可享受骑马、滑索、飞人、蹦极、放竹排、索道、攀岩等活动带来的乐趣,夜间还可以燃放烟花、烤全羊、举行篝火晚会、参与少数民族舞蹈。可谓旅游形式丰富多彩,是游客们修身养性、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十渡旅游风景区充分发挥其自然优势,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加快景区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体验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俗旅游,使十渡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交通情况

十渡风景名胜区隶属于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距市区约90公里。如今去十渡旅游,交通十分便利。京原铁路穿境而过,十渡站已有足够的规模来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平展宽阔的柏油路直通首都北京,公交车917路(天桥—十渡),每天十趟车对开,巴士旅游公司“游10路”也可以方便到达十渡景区内。十渡便捷的交通也是人们选择的重要意愿之一。

由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使得以前的黄金周变成了三天的小假期,因此,更多人选择短距离的景区度假。目前为止,公交车仍为十渡游客的主要交通方式,火车其次,同时,也有近1/5的游客选择了私家车自驾旅游。笔者可以预知政策调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假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进出近郊景区的私家车也会逐渐增加,这些都会给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

除此之外,在十渡景区附近还有很多当地载客的面包车等,当地有关部门只有对此进行有效合法的管理,才能保证景区交通的有序和畅通。

(二)居民收入状况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综合型产业,有着很强的辐射、带动和连锁作用。所以,十渡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商品经济及酒店服务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十渡镇围绕旅游业,还启动了五渡露营地、六渡、八渡生态园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发展了养鸡、养蜂,蘑菇等特色种养业,新建果园2400亩。这些产业都为十渡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成为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图1(内环为十渡2003年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外环为2008年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可以看出,由旅游所带来的相关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十渡居民经济来源的支柱,也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这次调查中,当地一位小卖部的老板告诉笔者,在清明假期几天内,他仅销售烧烤需要的木炭量就比去年同一时段增加了近两倍,而农家院的住房在假期的第一天下午就已经客满。“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给十渡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同时,也给十渡镇带来了多于以往同时期几倍的经济收入。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政策改革之前,由于时间的限制市民大多会选择如故宫、颐和园、北海以及附近的公园等市内的景区度周末。政策修改之后,人们有了进行较远距离旅游的机会,所以,更多人会舍弃市区拥挤的各大名胜古迹而选择游客相对较少的近郊景区。对于整日生活在繁华城市的人们来说,去郊区享受优美自然风光,体验淳朴的农家风情是度过小长假非常不错的选择。

(三)农家院

十渡农家院小型经营模式并没有普及到每家每户。官方资料显示,2007年,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农户数量占十渡镇居民总数的76%,这是由农户的自身条件所决定的。并不是所有农户都能将自己的房屋改建成农家院用来接待游客,原因有三点:一是资金缺乏;二是房屋面积有限;三是地理位置不佳。

如今,十渡的农家院最大接待能力可同时接待100余人,但是,因为更多的农家院都是由当地居民将自己的住房改建而成的,加之资金和土地资源有限,所以,农家院的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当地农家院的平均接待力在20—30人/次左右,能同时入住50人/次以上的农家院相对较少。在节假日没有调整之前,人们会在黄金周里选择距离较远的景区旅游,而近郊的景区人们大多会选择周末的时间光顾,这样游客不会很集中,游客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今年是清明和“五一”实行小长假的第一个年头,无论是第一次选择近郊旅游的人们还是农家院经营者,都没有意识到十渡会有那么大的客流量。如果游客没有提前预订房间的话,在假期第一天的晚上到达十渡就基本没有空房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很多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将班级集体聚会选在风景优美、价格合适的十渡,并对农家院十分青睐。但是,由于能同时接待四五十人的大型农家院很少,所以,同学们不得不分住在几个农家院,不利于班级集体活动。随着节假日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距离近、价格适宜的京郊景区,而农家院作为主要的接待场所显然是供不应求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休闲娱乐

游客在十渡不但能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在景区选择划船、快艇、蹦极等娱乐项目,同时,部分农家院经营者还提供了划竹排、骑马等休闲方式。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十渡游客的来源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人(如图2所示),这就要求十渡在现有娱乐项目的基础上,使项目种类更加多样化,以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促进当地娱乐项目行业更好的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农家院附近的娱乐项目大多由当地农户经营,并没有统一部门管理,使得游客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如划竹排的地方,只有两三名未成年人负责给游客发放竹排,附近并没有救生人员。而且当十渡客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农家院附近的娱乐设施并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笔者在清明节调查时就遇到了游客划竹排排长队的场景,并出现少数游客的争抢现象。虽然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是,针对节假日调整所导致京郊景区旅客数量增加的现象,当地的政府部门必须对娱乐设施加强管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五)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对于旅游区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十渡以自然风光著名,所以环保也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景区内,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还是比较有效的,如每隔一百米处会设置一个垃圾桶。但是,在农家院附近环境卫生情况却不尽人意。由于垃圾的统一回收处设置较少,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农家院作为十渡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街道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除此之外,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十渡景区的大气环境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例如,越来越多的车辆所排出的尾气,人们烧烤时产生的浓烟对空气的污染等。这些都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十渡经济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得到很大的发展,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娱乐设施、新型的农家院模式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游客弃远求近选择近郊旅游,这种趋势虽然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经营者管理能力不适应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并从十渡旅游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景区发展的基础,十渡镇政府作为十渡旅游业的主管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无偿拨款、低息贷款、以及公开招标投资等方式,增加对十渡景区、娱乐项目和大型农家院的投资,增强十渡景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十渡旅游的管理,不但要加大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而且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法律、环保意识。

(二)加强内外景区管理

首先,十渡自然景区内的安全防范以及应急能力应该加强。在十渡景区不仅有怡人的自然风光,同时,很多地方也有铁索桥、蹦极等惊险刺激的景点,这些是需要相关部门着重管理的。例如,在景区内通过铁索桥的游客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在铁索桥上长时间的停留。铁索桥如今的承重能力,能否在以后的旅游高峰期仍然处于安全范围之内,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其次,景区外的娱乐项目应该更加规范化和多样化。在十渡景区外(特别是农家院附近)的娱乐项目应有相关部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则。使当地的农户经营者所经营的娱乐项目合法化、规范化、安全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景区应开发新的娱乐项目,使项目种类趋于多样化以适合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

(三)改善农家院环境,探索新型发展模式

毋庸置疑,农家院已经成为十渡旅游的亮丽风景线,游客从中可以真实体验到淳朴的“乡土”生活。因此,当地的大多数农家院已不仅是农户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大多数旅客安排住宿时的第一选择。然而,面对由于法定节假日政策的调整所带来越来越多游客的情形,农户经营者应该在经营中注重以下几方面,从而使农家院经营得更好。与时俱进,在热情、亲切的服务态度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保持室内的整洁干净以及食品的卫生状况,同时,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扩大农家院规模;十渡农家院经营者应该通过互联网等先进媒介,提高其知名度,并为旅客提供预定房间的有效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四)针对“传统节日”制定特色旅游方案

政策改革后,传统节日基本上都会伴随着“小假期”而到来,将旅游和过节结合在一起也会是更多人的选择。因此,十渡景区可以推出传统节日的特色旅游,使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氛。例如,端午节增设包粽子比赛等当地农户和游客的互动环节,中秋节举办篝火晚会并安排农户和游人共同赏月,以及推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特产或纪念品等。依笔者预测,传统节日的特色旅游一旦形成规模,就会成为十渡旅游的另一标志,促进十渡旅游业更好、持续的发展。

本报告针对节假日政策改革对北京十渡旅游经济的影响,比较并分析了交通、居民收入、农家院、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方面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得出十渡旅游经济发展应该以特色农家院为主,同时,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为取得更大的发展、开拓旅游市场的空间、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居民应该注重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农家院的环境,探索新型发展模式,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十渡的经济发展,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可以为人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中广.旅游经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2]王衍用,殷平.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内容.中国新闻网.http://chinanews.com.cn,2008-04-25.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景德镇;文化旅游;影视

景德镇是一个传统的手工业城市,是中国的四大古镇之一,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保存良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景德镇在改革的大潮中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城市的潜能没有得到良好的激发释放。随着旅游行业在经济发展中份额越来越大,景德镇的城市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各类相关的文化创意公司都已经在积极的整合相关的资源,打造精品陶瓷文化旅游线路,但是在网媒中的景德镇旅游关注度较低,好评率不高,陶瓷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本转化度较低,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经过长期调研课题组认为景德镇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虽然会受到来自地理位置的局限,但并非景德镇旅游问题的主因,除了本身景点开发不够完善之外,旅游推广、线路规划方面也较为缺失。旅游推广成功与否影响了景德镇的知名度和城市特色,线路规划合理与否则决定其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国内的传媒环境来看,旅游的推广主要还是来源于大众媒体,其中推广速度最快、受众最多的则莫过于影视。

影视是传播文化、宣传服务的大众媒体,它的宣传功能、传播力度正好契合文化旅游业的需求,在中国“人们一回到,选择打开电视”的比例占到了40%-50%,而在国外电视媒体中,旅游类电视节目专业化已经成为日趋明显的发展态势。做专业水准的节目,挖掘专业化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虽然到了今天许多人的手机、平板代替了传统的电视,但是闲暇时观看影视节目仍旧是大多数人类的选择。

基于此,许多地方政府、演艺企业、电视台为了推动旅游经济、提高收视率,都相继推出多档视听节目配套旅游,高端大气的有"世界三大名秀"之一的《宋城千古情》以及其同类节目《三亚千古情》、《水之灵》等地方特色型的舞台灯光历史文化秀,低调休闲的有央视的的《走遍中国》、《为您服务旅游风向标》,上海卫视的《东京印象》,北京卫视的《四海漫游》,广东卫视的《逍遥游》,新疆卫视的《走进新疆》,还有江西台最新推出的《旅游气象》等等,而重庆地区的武隆景区更具前瞻性,直接在电影中植入,早在2006年就要求在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注明取景武隆,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却为武隆旅游打响了金字招牌。而事实证明此种各类视听节目对于旅游的推广作用是巨大的,比如《爸爸去哪儿》播出后,许多比较原生态的、开发不太成熟的平时难得有游客的景区迎来了一大批游客,例如在扬子晚报的报道中称“灵水村,就这几天游客就突然多了好多”,“今天是周二,比平时多了很多人。还有外地游客到林志颖住的民居里去拍照。”

因为一个节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灵水村”一下成了热门旅游景点,而景德镇历史内涵丰富,文化地位特殊且周遭环境优美,如果能合理经营推广,它释放的旅游潜力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国内知名旅游栏目的调查,课题组认为上海卫视的《东京印象》对于景德镇的文化旅游电视节目开发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东京印象节目播出时长已经八年,在旅游栏目中一直处于上海时尚频道、各大网媒重磅主推的旅游类节目,收视率、好评率一直较高且保持稳定,节目内容由五个板块构成,分为是“都市现在时”、“生活新主张”、“东瀛星工厂”、“东京风情”、“他乡的你构成”,内容围绕日本各地文化、生活展开,结合各地特色,紧贴时下热点,每一期大约25分钟左右,每周一期,播出形式中则每一集针对某一个旅游点采用个人旅行游记的表现形式,内容既有高端大气的文化历史古迹,又有接地气的特色超市、商铺,既有肉眼可见的舒适美妙的自然风光,又不乏可以深度体验的陶艺DiY和美食。在宣传了当地特色的同时,又给人们提供了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这种拍摄模式、内容非常适合景德镇目前的状况,既不需要像打造《宋城千古情》那样的财力,又起到了完善景德镇在旅游推广和线路规划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研究着重于对于当下热点旅游节目进行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来论证景德镇影视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并通过提出影视旅游的具体开发方案来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如果最终项目能够成行对于景德镇的经济发展、陶瓷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项目针对景德镇目前旅游行业中存在的旅游推广和线路规划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策略,推动景德镇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发展环节中相对而言比较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景德镇作为一个自然环境保存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在当下全球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应该走环保经济路线,而旅游业恰恰是一个较好的发展选择。旅游目的地需要通过宣传来提高、巩固自己的知名度,展示自身的风情与魅力,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等及其它旅游相关服务行业需要推出自己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需要让远方的客人了解,使其产生购买动机;同时,目的地还要及时从旅游者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以便随时改进和调整。可见,旅游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影视旅游节目是一种大众性的传播媒体,它可以参与旅游,解读旅游,极大的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项目为展现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习俗,充分挖掘景德镇的旅游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追求一种极度繁荣的、发达的社会现象以外,而且追求一种民族特色的、原始的、真善美的、传统的东西。旅游相伴文化而生,或者说旅游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在场”,一方面,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另一方面,文化赋予了旅游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借助影视节目这个大众传媒,很好地把地域化风土人情及文化展现出来,并快速有效地传播开去,使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文化。(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本文为景德镇市科技局《景德镇陶瓷文化影视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以知名旅游节目《东京印象》为例》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郭文.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游客的调查[J].旅游学刊,2008(10).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城市景观道路;生态理念;实施方法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道路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着城市景观道路建设朝着更为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不断提高的要求[1]。因此,从生态角度加强对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对建设好城市景观道路,促进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1.1城市景观道路,又称园林景观道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环境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2]。在满通功能要求外,更注重路面及其周围环境景观的营造,融自然景观、环境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1.2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其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已成为新挑战[3]。因此其设计在强调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其环境功能的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型环保交通。

1.3城市景观道路涉及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工程、建筑设计、道路美学、园林学、园艺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从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1)能满通和行人的需要,具有安全性、观赏性和艺术美,是城市居民游览、休憩、观光的活动场所。

(2)具有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作用。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资源、植物绿化、建筑及构筑物、园林小品、灯光、硬质材料运用及各种道路交通和管道设施等遵循生态理念,以达净化空气、减少污染、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环境。

(3)实现了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同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凸显城市道路的场所精神和生态理念,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安全、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的和谐统一,从而建立一个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道路的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以“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面向世人的“城市化妆运动”却不尽人意,没能“以人为本”,更谈不上生态理念的渗透[4],丧失了城市应有的个性特色和景观道路的功能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突破了传统道路设计理念。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一种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强调是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耗能低污染等完整统一的结合[5]。较注重城市道路的空间功能和环境功能,不仅要为城市提供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生活空间,同时更注重城市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综合环境的生态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的生活质量,给人以安逸、舒心和美的享受,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和环境的功能[6]。

2.2以生态环境优先,实现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以生态环境优先”,即在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中把生态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整体规划的全过程,强调长期环境效率、生态平衡、资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追求多功能,生态时空多效应的空间效率,以实现城市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性城市空间交通环境。

2.3以生态环境为本,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环境。

(1)“以生态环境为本”,就是要更注重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生态平衡,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制定环保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与万物和睦相处,和平与共[7]。

(2)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命脉,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改善和调节功能,对生态平衡负有强大的作用。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生态环境功能不断脆弱,城市质量日益恶化,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已成为共识。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运用生态理念,以生态环境为本,尽量平衡人与环境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是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3.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对策

对于城市景观道路生态性研究,发达国家从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了,并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规范,而我国对城市景观道路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因此,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对策,对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3.1生态设计理念。城市景观道路的生态建设,实质上是一种较复杂的宏大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资源与能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恶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8],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平共生。

3.1.1生态性。由于城市道路是狭长的线型空间,自然环境复杂,景观设计时应在尽量保留与利用原有湿地、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维护其良好生态功能的同时,灵活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体现出较强的景观性,使道路景观不仅具备观赏的功能,还兼具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功能。这就要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条件、生态植被、市政设施、建筑等因素,选择合宜的道路形式、方向,尽量避免或减少对道路沿线的原生态景观的破坏,以保持城市景观道路环境效应的完整性,保证本地区的物种生态平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3.1.2生物多样性。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构建绿化生态廊道,从而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原理认为,自然植被具有丰富的组合,复杂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替的特征。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城市道路绿地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配置方式建立起来的复层群落结构是较稳定的,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着廊道的角色,与城市绿地系统中快状的绿地(公园、丘陵、山地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自然本底及乡土特性物种的空间生存和延续,同时还能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

3.1.3环保节能。

(1)21世纪是生态环境文明的世纪,环保与节能是景观建造中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与建造理应遵循这一生态理念。在规划设计中除了应考虑其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功能外,更应注重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功能,以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绿色建材,依据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生态环保与节能。

(2)首先是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结构、竖向与朝向等,要有利于采光、通风、透气和排水;其次是城市道路的硬质材料和亮化,要具有生态环保、节能。如车行路面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人行道路面选用吸水环保砖、彩色沥青等材料,灯光亮化使用高科技节能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再者是植物绿化,选用冠大叶密、抗性强、吸尘滞尘能力强的树种,有利于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同时道路边坡由硬化防护改为绿化防护等,以增强道路舒适性和环保效果。

3.1.4人文化。

(1)生态人文化是城市景观道路环境功能规划设计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其设计时应结合所在的地区特点,体现特有的城市文化氛围,让人们在高雅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品味人生。

(2)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景观道路建设中(如商业步行街、滨江大道、景观干道等),都着重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点,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使人类所具有的强烈历史归宿感和怀旧情结,追求历史的延续得以体现,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如长沙市黄兴路商业步行街景观道路设计在园林建筑、雕塑小品、植物绿化、材料运用上都体现了湘楚文化的特点,提高了长沙市城区的文化品味,塑造了城市形象,是一条生态人文特色十分鲜明的城市景观道路,充分展示了城市良好的空间形象,体现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2生态设计。

3.2.1景观道路线形生态设计。

(1)城市景观道路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要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创造一个极富变化的城市动态景观道路。从生态和舒适的角度考虑,应优先采用被动方式,依靠自然手段来调节景观道路内的舒适环境。城市道路是狭长的线型空间,其线形设计要合理地利用朝向,一般以东西或偏东西走向为好,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资源,为城市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透气系统;同时城市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要运用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重客观自然、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物理环境;注意与城市各空间的有机结合,比例与尺寸合宜;坡度处理要符合交通要求,加强路面排水与边坡生态设计。

(2)对于我国一些地形变化的山地丘陵地区(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一些城市的道路会穿过山体或水系等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区域,这就要求在道路规划、绿化设计与施工中,尽量减少对这些区域的破坏或避开这些生态敏感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地形变化较明显的区域,有一定起伏地形变化,不仅有利于排水和与道路两侧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而且创造了合宜的城市动态道路景观,增添景色,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3.2.2道路横断面生态设计。根据城市景观道路的性质来确定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是城市景观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城市景观道路横断面设计,除了考虑满足车辆行驶和行人的要求外,更应注重其环境功能。中间隔离带以绿化为主,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人行道路面选材要生态、环保,使用吸水性、透水性强的环保砖;道路与城市各干道对接处,要自然、顺畅,有方便行人进出为主,其剖面设计要遵循生态原理,路面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即可以降低噪声,增强路面的渗水性,同时涵养了土壤、保持了养分。这种以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减轻交通拥挤、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转移,达到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从而构建一个生境功能十分稳定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活动空间。

3.2.3道路交通工程生态设计。

(1)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景观道路,其道路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生态使用功能。路灯要节能低污染,采用高科智能技术,同时防止眩光线对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如可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光源(用自镇流单端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80%);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采用各种照明节能的控制设备或器件;选择合理的照明标准;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措施都可以达到生态节能和低污染的目的。人行天桥可结合道路的垂直绿化设计,在天桥的两侧分别布置露天花坛,垂吊或攀援一些绿色植物(如迎春、长春藤、紫藤、金银花、绿萝等),即可增加绿化率,又可为行人提供遮荫乘凉的场所,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护栏、候车廊、教育墙报、广告宣传栏的设计与选材都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既要考虑其实用功能,又要注重生态环保性。

(2)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等设施的选位除了应有一定的提前性外,要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维护费用为主,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感光材料,结合系统软件包,即可形成集成和控制环境,以达经济、环保和灵活。

3.2.4道路设施生态设计。

(1)景观道路生态设计,其实质是一种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环保交通设计,所以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的生态性要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体现对人的关怀。如街道设计要留出足够的停车场,采用透水性路面、设置舒适的座椅、林荫小道、路灯、电话亭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的空间,使人更亲近自然,又可避免夏天烈日的暴晒。

(2)停车场采用绿色生态停车场,以通透环保砖铺装,即可满足车辆停车的需要,增大道路绿化面积,又可增强吸尘滞尘能力和透水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行人道路面,除了满足行人行驶要求外,还要以生态、舒适为主,以透水性环保路面进行设计施工,这样既可增强透水性,涵养水土,又能增大地面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加强了空气的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环境的条件。地上管线与地下管道的设计要与道路的走向、路幅宽度、控制标高和纵坡综合协调安排,尽量做到相互间净距合理、纵坡恰当,有利工程维护和益于植物良好生长,以达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4.结束语

城市景观道路是极富变化的城市动态景观,不仅仅是交通的空间、城市的血脉,更是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绿脉。它记录了城市生活的片段、承载了城市生命的活力、编织了城市流动的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骨架、情感的境域。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在城市交通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以人为本,满足了交通安全、舒适、通畅、环保,实现与环境、资源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娟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与生态环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2:75.

[2]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164.

[3]刘滨谊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2000(2).

[4]田国行赵亚敏范钦栋.生态、安全、和谐的景观之道路[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

[5]蒋育红何小洲过秀成.绿色交通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

[6]俞明健.关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提升环境功能的探讨[J].城市道路与防洪,2002.6:16.

节能环保发展前景篇10

关键字: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

abstract:Sustainabledevelopmentisthecurrenthumansocietythemainfocusofattention,thisarticlediscusseshowtheurbanlandscapebasedon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ofthescientificplanning,thecreationofenvironmental,ecological,beautiful,artisticurbanlandscape,sustainableurban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urbanlandscape;sustainable;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内涵

可持续的城市景观规划,即基于生态学视角,展开城市系统的统筹规划分析,并尽量投入有效合理、最小化资源成本获取最大化效益,充分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发展需求,并确保人与自然的良好和谐共处,城市体系与环保开放环境的有效平衡。现代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应体现良好的生态环保性,不仅应依据社会民众的心理需求展开优美、环保、实用的规划,同时还应遵循生态自然客观规律,实施适应性、节约型、效益型规划设计,进而通过吸引先进技术,为人们提供休闲、生活、工作、娱乐的优质自然生态环境,令其提升满意度与认可度,并形成良好的创造力,优化生活模式,提升文化物质综合水平。城市景观的设计规划还应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由生态与自然入手,主力研究保护环境科学手段、方式、策略,用于引导城市景观规划,进而实现整体性可持续发展与提升。

2、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

2、1高效应用土地开展立体化规划

我国地大物薄的基本国情决定,土地资源极为珍贵,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深入,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首要前提。在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可科学引入立体化理念,提升土地应用效益。即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应尽可能的创设丰富优质的活动场地,通过多层次、立体性平台景观打造,在节约空间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应有针对性提升绿化效率,即位于相同土地,基于生态环保理念,引入经济适用的乔灌木、植被,规划立体化共荣共生绿色生态种植格局。对于人们丰富的活动需要占据一定土地空间,进而形成了同绿地植被互相争地的不良矛盾问题,可进行人们活动实践空间与绿地的交叉立体规划,有效化解矛盾,实现共赢发展。为提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可视率,可采用多维度、多视角的立体规划与视点分析,优化设计效果,提升其景观形象艺术性、审美性。同时,应避免片面单一的静态规划,引入动态景观规划设计理念,采用现代化规划设计技术模式,例如电动轨道、立交桥等,营造城市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景观空间,营造可持续发展良好效果。

2、2促进有限能源的高效、节能利用

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令我国各行业需求能源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并造成了显著的能源缺口。为此,在新型可持续城市景观规划阶段中,应促进有限能源的高效节能利用,杜绝能源的不良浪费。应基于节能角度,树立战略化、持续性发展理念,引入洁净环保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城市电能、气能、热能市场,科学研发太阳能、天然气能源、风能、环保应用技术,逐步取代石油、煤炭等污染能源,降低碳排放量、有害气体污染,抑制温室效应,促进城市景观建设的节能、环保、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2、3基于生态理念进行植物配植

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中,绿地生态系统的优质完善直接对其生活品质水平造成显著影响,同时还会对城市环境气候发挥良好的调节改善作用,优化空气湿度、温度,固沙防风,降低空气尘埃污染,丰富氧气含量,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中,应基于生态理念进行良好的植物配植,充分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现实特征,遵循自然环境客观规律,挖掘自然体系核心潜能。针对当前配植规划中包含的片面注重园艺效果,技术水平,体现形式化结构规划,无法构筑多样化及量耗稳定的生物群落格局,令植物病虫害现象显著,浪费成本投入等不良弊端问题,应科学基于人们生理心理需求,进行城市景观植物配置的全面优化。应科学营造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满足微生物、动植物生存发展需求,对水土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并起到良好的环保净化作用。应为各类物种开拓更广泛的栖息生存空间,创建立体复合型交叉丰富的植物群落,采用多元化分异生态位,即引入形态、根系、生长需求等具有一定分异特点的植物,杜绝不良生长竞争,营造共生互惠的良好生态格局。还可通过乔灌木物种的有效搭配营造良性统一、复合优质的植物生态体系,提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综合效果水平。在引入新型种植物种时,应遵循当地地域环境特征、气候状况特点,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创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环境。通过本土化的适宜生长促进物种的多样性、持续性发展。另外,在景观规划中还应基于其美感、艺术性、韵律、层次等方面实施统筹设计,进而符合美学理论、生态学需求,提升城市景观综合布设水平。

2、4对有效保护利用自然群落与水资源

城市景观规划阶段中,通常会遭遇一类相同问题,即用地规划包含优质的自然群落与植被,在较长时间的发展生长过程中,造就了优美、自然的生态景观效果。因此在实践设计进程中,应对该类优质自然群落进行有效保护,不应人为对其进行不良破坏,造成自然资源的显著浪费,并体现过多的人为设计痕迹。应通过自然属性的良好挖掘,由美学、生态、能效层面进行科学的保护、有效的应用、良好的调节设计,进而令城市景观综合映射出历史的发展变迁、时代的进步,体现地域特色,满足持续发展综合需求。自然生态系统内涵丰富元素,例如植被、土壤、空气、光照、水源及相关生物链等。其中水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构成,其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能源,因此应对水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基于经济视角,促进社会的持续、环保发展,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激发其核心价值功能。我国人口众多,总体水资源分布相对有限,因此应有效杜绝对水资源的不良浪费、恶意开发与大肆污染,才能全面缓解用水紧张,杜绝海水倒灌、地面不良沉降等自然灾害。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水资源的引入应用,目前多为传统意义上的地面人工灌水。借助灌水车、高压设备实施景观用水施浇,体现了维护管理的相对粗糙性与机械性。同时,对于地表水、存储地下水,欠缺良好的系统科学规划布设,令浇灌的大量水资源由地表较快的浪费流失,无法体现良好的湿润灌溉、存水养护功能。对于城市广场景观水体的规划设计,则通常利用市政水源进行快捷直接的引用,无法针对不同的水资源类别进行有效的区分,造成了不良浪费现象。伴随城市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任务总量的不断丰富,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充,其养护管理阶段中会用到大量水资源,针对其总量有限的特征,应做好科学的规划设计,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手段,实施有效的资源建设保护,并令其优化城市景观,巩固设计效果。可引入良好的中水利用模式,针对各类丰富的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利用体系的设计研究。还应引入节水灌溉装置、设备,创建资源节约养护体系,引入现代化灌溉技术,实施科学的根灌与微灌。还应进行地面及地下水资源的良好挖掘应用,进而创设显著的水资源应用效益,提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水平,节约成本投入,创设持续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结语

总之,针对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设计的科学重要性,我们只有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策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利用,实施生态植物配植、保护自然群落,才能优化提升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体现环保节能目标,并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