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2:28

艺术文化课程篇1

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和音乐鉴赏课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高校中逐渐成为公共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显得愈发重要,激发学生兴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会收到较好授课效果。但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被动层面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致使公共艺术课程未能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本文就是结合本土文化艺术与公共艺术课程这一切入点,力图进行改革。从学生的上课效果进行评判,该教学方法的可执行性以本土文化艺术在课程目标中所占的比重、学生关注中国和本土文化意识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反过来看公共文化艺术课程对大学生接受本土文化的帮助。现阶段省内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是学生角度:课前无准备、课堂不活跃、课后无记忆。大多数学生的状态是拎着一本教科书来上课,却没有去关注课本要讲述的知识,也不进行提前预习,只是单纯的“听”课,老师讲什么学生接受什么,与教师互动少,没有课后复习习惯。教师角度:大量课前准备、课堂单纯讲解、课后无反馈。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学生却没有积极回应。而本土文化艺术对省内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影响。

首先,针对实验班级课程接受情况重点对比分析。选择相同年级和专业,不同班级作为教学比较对象,一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授、幻灯片和影像观看进行授课;另一个采用本课题的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本土文化艺术,考察的同时学习课程知识。通过观察比较,记录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反应情况、课后反馈情况等。重点突出学生的不同表现,为研究提供依据。我校《美术鉴赏》是作为大一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考试形式采用开卷,此研究选择人文财经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两个班级,一班实施传统教学,二班将本土文化与课程相融合。以中国雕塑欣赏此章节课程为例,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样式,如中国佛教造像。佛教造像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种题材,其风格根据年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尤其在石窟造像中更为突出,其中代表石窟有洛阳龙门石窟,其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的造像最具有代表性。2015级新闻采编一班在讲述该课程时采取传统ppt的教师讲授法,将课本的重点、雕塑的相关图片进行整理并结合视频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雕塑的发展和理解中国雕塑的精神,重点讲到佛教造像。例如,讲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通过大量的图片进行欣赏,归纳总结出秀骨清像的特点,再播放洛阳龙门的大量图片,特别是几尊大佛进行着重讲解,归纳出面短而艳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录:首先在学生的接受度方面:整个的授课模式较为单调,因为没有实物的刺激。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学生只是单纯地坐在教室中,而没有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

在教师的授课方面: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并没有较好地接受学生的回馈,也没有使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上升至新的高度。另一个班,采取实地考察法、教师引导法、学生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授课教师和院领导、班级辅导员进行协商,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本土与课程相关的文化,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过的过程中,应该深入讲解,对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和教师认为课程的重点进行详细的解剖,前两者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意义。其次,本土文化艺术在课程目标中所占比重分析。以公共美术课程为例,其大概分为:绘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和设计等几个方面,涉及文化和生活的诸多领域,而本土文化艺术在这些领域中均有涉及。再次,本土文化艺术在课程中起到的实践作用。参观本土文化艺术,是艺术公共课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课堂教学延伸及拓展的一个重要空间。艺术实践是进行艺术教育教学的关键,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公共艺术课程对本土文化艺术的促进作用。很多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真正学习文化艺术的机会,公共艺术课程恰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些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设定为大一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教育中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公共艺术课程通过去当地的文化艺术场所实地考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艺术的精髓,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艺术课程组织考察本土文化艺术的安全性问题。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要确保学生的安全,一定要与系部和学生辅导员做好结合,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好相关事宜,确保活动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为教学提供辅助作用。其次,考察地点不能忽视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地点的选择在结合课本内容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充分的选择,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又要结合实际、出行的时间、课程的安排等,使课程得到最优化。另外,要警惕部分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出现玩大于学的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考察就是玩,而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这些忽视课本知识学习的情况应该善于发现,提前制止,使得考察真正的达到目的。最后,要警惕考察结束后学生的兴趣又减弱的问题,要让学生带着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真正意识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本研究有一定的意义,能够把握当前高校公共艺术鉴赏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存在问题上文已经提到,学习兴趣不高,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因此,很多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适当地加入考察和时间的因素。弥补了当前对于本土文化艺术与公共艺术课程授课关系的研究空白,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授课方法加以改善。

本文对把握当前高校公共艺术鉴赏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弥补了当前对于本土文化艺术与公共艺术课程授课关系的研究空白,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授课方法加以改善。贯彻和深化了高校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保证课程的授课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很多大学生长期忽视文化艺术的行为进行补救,引起了学生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公共艺术理论课程上加入实践部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对教学课程改革的反思,应该从自身下大功夫,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良好提升。

作者:牛星越单位: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艺术文化课程篇2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

艺术文化课程篇3

关键词:发现学习法;契丹文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是当前艺术设计课程发展的方向之一,其设计出的作品,多是用在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衍生品环节中。历史文化素材与艺术设计课程相融合点是历史文物的造型与装饰语言。在以往引入其他文化的教学实践经验是,需要任课教师对历史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介绍历史背景资料,配合历史文物资料,利用设计的造型、色彩构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尤其是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注重实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其认知能力和迁移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可以自如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发现学习模式正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一、发现学习模式概述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科的知识学习,主张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不能是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他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类似的问题处理上。“通过结合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广泛地使用发现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现知识的规律不止是未知的,也可以是已知的。

二、艺术设计课引用契丹文化的课程筹备与课程设计

1.课前做好对契丹文化的开发与挖掘工作。首先,选取契丹文化可用部分。(1)精神层面挖掘。契丹人信奉宗教,从很多墓葬出土的壁画可以看到辽早期有道教升仙图案,到后期逐渐出现很多佛教元素,所以要对契丹人的信仰有所了解。(2)艺术品多民族文化融合风格。契丹有厚葬的习俗,墓葬中陪葬物品十分精美,可看到契丹文物不但有汉地特色,还有很多西域文化特色,这些都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所以素材可以提取辽代壁画、陶器、金银器等文物的造型、装饰图案和其颜色,总结发现其规律。其次是选取艺术设计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例如图案构成、色彩构成的理论方法。再有,需要根据学生能力选择可将设计作品呈现的产品,如t恤衫、抱枕、环保手提袋等展示媒介。2.利用发现式学习模式设计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在课程之初向学生讲解契丹文化的历史和文物资料,总结其特色,再讲解可使用图案构成、色彩构成理论,展示设计方法,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整理契丹文物中的图案,进行设计实践。另一种是:将有相同构成方式的文物装饰图案与现代图案设计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发现二者异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再去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学生自己总结发现的结论与答案再加上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后续设计实践。

三、融合契丹文化的艺术设计课应用发现模式的教学改革尝试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基础课、专业课中学生可以直接动手学习,学习兴趣高。而理论课程就没有那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大部分的理论课授课形式主要是教师讲授,而学生被动学习,参与课程的机会少。所以我将教学改革尝试的视线锁定在了理论课,既可以讲授史论知识又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的《中国设计史》。在课程设计上:(1)采取用问题法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事实;(2)契丹文化和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3)素材展示后学生进行总结,发现规律;(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设计史》课程内容使用发现学习模式,只选定辽代设计史部分进行改革尝试,章节开始时并不急于讲授理论知识,而是导入故宫文创衍生品的案例,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发现原来故宫里的历史文物可以通过设计与现代生活贴近,而且现有能力就可以完成,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接下来是讲授契丹文化背景和选取的代表性艺术文物进行理论讲解分析,其次是回顾图案设计有关理论的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分析,将相关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发现现代图案理论与契丹文物图案之间的关联。接着,学生依据图案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组,对契丹文物装饰图案与现代图案进行讨论分析,找到二者的共同性和不同点。学生发现的共同性部分:契丹文物的装饰图案同样有根据器物的造型设计的适合纹样;单位图案根据器物进行二方连续构成的;单位图案做四方连续组合等构成规律。学生发现的不同点有:契丹图案代表着一定的佛教寓意;发现图案表现手法与当代表现手法不同;发现图案使用的颜色与现代审美有别等。教师带领着学生对发现梳理后,教师就要抛出将契丹文物装饰图案用现代图案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然后,进行设计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去尝试着设计图案,一种是选取契丹文物装饰图案素材使用现代图案设计规范设计图案;一种是用现代图形利用契丹文物装饰图案构成的规律设计新图案。学生发现和实践过后,教师要进行重要的总结环节,让学生发现这其中的规律:一是发现中国的图案设计方法发展是一脉相成的;二是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取向都是有当时特色的;三是设计理论的学习不是空谈,不接地气,可以指导以后设计学习。此时,要求学生将设计出的图案应用到相应的产品上。此环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销售活动,让市场检验学生的作品,自己的作品能够销售出去也是对学生的极大肯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一个环节将前三个环节中学生所发现的规律结论融入新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以后自主创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启示,在这次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后,第二个学期就有学生组成团队利用这个思路成立公司参加了大学生创业大赛。

四、对发现学习模式参与下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展望

收获有:发现学习法既关注学生对基本资料和原理的提取、应用,同时也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探索能力和内在动机的发展。因此,这些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学习创新力,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察觉到发现知识比一味地被动学习有乐趣,让理论学习也更加生动立体。长远来看,发现学习模式比较适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值得推而广之。反思有:发现学习法对任课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需多利用课余时间备课,发现学习法需要多引导,课程并不能够按着预设的方式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有智慧地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众多的事实实例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理论,这种学习呈现教育成效所需的时间较长,不是一次课或者几次课可以看到效果的。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有些同学能够跟上节奏,乐在其中,有些学生领会速度慢,所以教师要多用心,保证进度。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评价机制,细心观察并及时予以鼓励。总的来看,用发现学习模式将契丹文化引入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止使用了发现学习模式法,还结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保证了整个教学改革尝试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冯生尧.发现学习模式的历史透视与评价[J].现代教育丛论,1998,(3).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婧杰.宋诗词与辽壁画中商业广告的考证[J].山西档案,2017,(01).

艺术文化课程篇4

艺术设计研究生文化史课程

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开阔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深化设计思想。学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设计和学术研究潜力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

针对上述人才培养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中西文化史”课程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主干学位课程,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7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主体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本课程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侧重点

中西文化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文史专业学生一般有中外历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选修课程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这些专业中,中西文化史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章节分列细致,课时量大,教材有相当深度。而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则要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讲授、教学侧重、教材选用与编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本科一般系统学习过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课程,有些学生还具备一些中外建筑史、园林史、装饰艺术史等艺术史论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的中西文化史课程要与学生此前的知识结构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重复已熟知的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论分析与阐述,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补充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欠缺的知识。由于课时较之文史专业要少很多(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设此课只有32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学大纲确定为中国文化史部分以历史年代为线,介绍从史前至明清历代文化。以讲授思想史为核心,重点分析历代思想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讲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成就及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二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重点比较中西艺术精神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内容设置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识罗列,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历史,最终回到分析艺术风格成因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落脚点上。

三、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形式与考查形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轻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习,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识的问题。授课、考查方式的单一化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考查评价方法上以课程论文或考试试卷作为考查形式,易使学生为轻松取得学分而敷衍,写作课程论文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或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上的考试题目重点进行答题,无法体现学生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与理解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中西文化史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课内指导教学与课外自主研究教学相结合。在第一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课外研习的文献目录,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研读文献与参考书,教师在课上进行纲要式的讲解与重点问题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写书评和文献综述的环节。这样解决了课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二是联系历史分析现实,将历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学生思考并确定要陈述的话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演示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演示和提问,大家就此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课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为今后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积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选题,同时锻炼了分析、表达、辩论能力。学生的演示课件作为考查成绩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有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整体界面设计,引入大量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识。其四是走出课堂进行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报告、感想、资料收集作为一份课程作业来完成。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和开展,是为了改变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视现实功利,轻视学术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良趋势,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独立个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发挥和展现。通过教学探索,树立严谨的学术风气,使学术热情不断高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艺术文化课程篇5

关键词:高职艺术类分层教学文化修养课

高职艺术类专业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艺术设计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性课程占了很大比例。这一方面是艺术类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的。但从现实来说,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行业发展中谋求发展,除比拼技能外,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和研究能力。如何在实践教学的框架下,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需求,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分析

分层教学有两面性,就目前而言还处在不成熟阶段,不宜于全面推广,应当试点展开。

在近期的高职课程改革文件中,分层教学和小班化教学两个概念被不断的提及。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基于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基于学生客观存在基础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分层教学必然存在要从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进行甄筛。这需要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大量的知识储备。但鉴于学生个体案例呈现出的复杂性、动态性变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本身对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分层教学的要求很高,所以事实上分层教学很容易演变成一种简单的模式--"促优、补差"模式。也很可能演化成一种学生分级模式,使学生变成优更优、劣更劣的两极分化。这很显然不利于教学。笔者认为对分层教学模式,在看到其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之前,更应该先深刻认识到其可能产生的"阶级"分化。此外,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不能排除学生的惰性--有些学生会选择最低标准完成课程。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模式在中国发展虽已有数十年,但更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运用,将其拓展到高职教育中,仍需谨慎探讨。但分层教学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的困境与分层教学思维的切入

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因其特性,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如前文所述,在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定位背景下,如何开展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在艺术类专业上更为凸显。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

在采用"2+1"培养模式下(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离校实习),两年的在校时间要完成所有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国家规定的如政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在如此紧凑的课程安排下,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也已经采用"项目驱动,在做中学"的思路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文化修养类课程更是压缩到仅有一次公选课2个学分。也即是说,目前学生文化修养教育集中在了授课教师课堂所被动展示的自身修养,并无系统性、针对性的引导。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工作中,虽然可以娴熟的运用各种专业技能,但却缺乏创意和思维能力。由此,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学生走进社会开始从事设计类工作,在当今设计类岗位工作时间紧、强度大的客观现实下,学生如何保持创意灵感不会枯竭?如何学会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寻找设计思路,完成工作安排?笔者认为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应该采用怎样的课程形式来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从教学的层面分析,前文所述的高职艺术类教学悖论有待解决。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和艺术类专业特性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论课程和文化修养课程必须让步于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学生需要足够的文化修养与自我学习能力以应对岗位工作和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其二,从学生的层面分析,高职生源具有复杂性。相较于本科院校生源的地域性差异,高职有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学生的基础差异更大。

这两点给分层教学的尝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如前文所述,文化修养课程目前课程比例低,以教师的"身教"为主,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融合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的言行举止之中。教师在思想上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引导,是最便于开展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这恰恰符合分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

生源的差异给分层教学的实施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高职学生的生源差异非常明显,三年制、3+2制、五年一贯制等生源的学养几乎有质的区别,这在客观上给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采用分层教学的思维将之运用到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可以规避上文所述分层教学的弊端,凸显其优势。可以说高职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是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的最佳切入点。

三、分层教学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如何在高职艺术类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应该采用怎样的形式开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课题体系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一定文化修养课程,并在这部分课程中引入分层教学概念。

具体举措为,设置一系列符合专业需求的、不分级的、分科选修的、分层的文化修养课程。这些课程应当具备如下特质:

1、实用性,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所需求,可以补足学生足够的知识量,但又不至于过于深涩,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补充;

2、成体系,可以贯穿两学年,可以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或者利用实践课程同步开展;

3、模块化,可以供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自由听取;

4、不分级,没有或者需要较少的前置课程学习;

5、灵活性,应该是传统授课模式之外的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模式,如微课、网课等。

其二,课堂讲授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分层教学的思维,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具体举措为,在实践性教学为主导的便利条件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翻转教学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占绝对比例的前提下,分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授课的常规模式,此二者加上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进行适度的翻转课堂教学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在对学生特点了解的基础上,以分层教学的理念将学生分组(这种分组不应当是优劣分组,而应该是互补分组)能更好的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完成个人学养的提高。

其三,要开展分层教学,不应忽略"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研",不应该仅指教师的研究力,更应该强调学生的研究力。研究力产生的根本在于学生在技能学习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理论的升华,然后使自己归纳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不应忽略学生的研究力,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更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

具体举措为以第二课堂、学生专业协会为依托,给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树立标杆,强化榜样作用,以优秀带动一般,以个别带动整体,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论

分层教学,不应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改革,更深层面上应该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在实践教学体系下,分层教学思维更便于在艺术类专业文化修养课程教学中首先尝试,我们可以预见分层教学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沈燕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1月242-245

艺术文化课程篇6

一、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中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老师,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充分。认为艺术类中职生只要能够树立相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人生观即可,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才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上生存。

更有部分家长把职业学校当成是管理问题学生的场所,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错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不予重视。

(二)文化课教学内容对艺术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有高考需求,在文化课堂上普遍采用是普通高中文化课教材,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另由于中职生在课程安排中还需同时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有时间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巩固,答疑等课时严重不足。种种因素都导致现有的艺术类中职文化教学课时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需求。

(三)艺术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就现状而言,目前艺术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且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有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文化课学生到课率低,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师的难题。

(四)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中职文化课教师而言,在有限的文化课教学时间内,面对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学生,教学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除了常规的课程设计、教研、教学等压力之外,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还要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问题,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高、艺术气息浓厚的从业工作者。教育部强调深化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对艺术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以下是几点创新改革对策:

(一)加强文化课教学管理

提高文化课程在艺术类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并重。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关心,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认同程度,从而提高文化课吸引力。

(二)科学规划文化课的教学课程安排

根据文化课教学经验和学生文化课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水平,和合理分配文化课专业课课时占比,专业文化两手抓,两不误。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比例安排,例如,在高三阶段,上学期考虑学生艺考需求,在满足复习要求的前提适当降低文化课占比;而下学期则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全力冲刺艺术类文化高考课程。同时,根据艺术中职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各科目学习时间。例如,在对艺术类中职生的调查中显示,语文学科的课时占比可相应提高。原因如下:首先,语文是最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掌握程度高,学习效果显著。另强化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相应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其对其他艺术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优化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手段

艺术类中职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引入艺术思想与文化课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的引入一些课堂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校更应该与时代接轨,增加对媒体式的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互联网也能将文化课书本上显得枯燥的文字更加具现的展现出来,让文化课的学习摆脱枯燥,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艺术文化课程篇7

一、体育院校强化公共艺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一,对于艺术来说,体育是它取材的领域之一,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体育领域进行美的创造。尤其是现代舞蹈和现代音乐,更是大量渗入各类体育竞技项目和表演活动中,把体育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发挥到了极致。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艺术使体育运动更加完美,体育也要借艺术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近几年,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音乐、表演、舞蹈学等艺术类专业,体育院校不但可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也通过二者融合,丰富了体育人才的培养规格,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学院的多类传统课程,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身健美、啦啦操等的教学集技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体育与多种艺术类型得到完美结合,学生专业才能和艺术素养得到了良好培养,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体育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1.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体艺结合相得益彰。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精神,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坚持“以专业艺术教育带动公共艺术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专业艺术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惠及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构建以专业艺术院系为牵引的专业艺术教学平台、以教学管理部门为牵引的艺术普及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为牵引的艺术熏陶平台,三大平台协同运行,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工作体系。2.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有序。成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改变了以往公共艺术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了领导顶层规划、专职机构具体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了公共艺术教育效果。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创建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载体。教务负责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和行政推动工作;党政办、宣传部、团委等负责各类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研究中心统揽学院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利用学院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引导和青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升青年学生艺术素养。3.课程体系设计合理,体艺教学系统融合。(1)科学修订教学计划。艺术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学院始终将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科公共课程等同重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秉承“艺术浸润技术,技能与素质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公共艺术课程地位,研究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规律,把文化艺术教育学分纳入专业计划,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2)课程设置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紧密融合,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体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即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体,以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两翼。开设100余门艺术专业课程。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自设音乐欣赏类、美术欣赏类、艺术设计类、人文社科等近2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结合体育院校特色,创编近30门体艺结合的体育文化艺术类理论和体育表演类特色选修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才能。(3)公共艺术教学管理规范。为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制定了公共艺术课程管理办法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和保障条件和建设目标,形成科学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上,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和研讨;优化完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趋科学性、系统性;对艺术教育类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在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使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得到系统提升。

三、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艺术文化课程篇8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是课程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内容来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将其视为“精华”的文化选入课程中,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2.民族文化个性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的开发是以传承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来源。桂中地区不仅拥有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以凸显课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为出发点,以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为主要授课内容。课程主要分为“桂中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葬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八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都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态、历史流变、文化生态、内涵价值等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厘清它们的内在差异,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二、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自教育产生——特别是课程出现以后,课程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人类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课程在传递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炼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是一种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创新的过程。就课程设计而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决定于基本的文化价值倾向,就课程实施而言,课程对文化的传递,是创新文化的过程。为了保障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作为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即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课程化”改造,按照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在逻辑,使“自在”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达到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同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课程,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神圣职责。

三、课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性

艺术文化课程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艺术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受到功利化、世俗化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而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由于学科狭窄,办学规模小,公共艺术教育无用武之地。在这一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艺术教育积淀的院校,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突破轻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窠臼,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点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机构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重点扶植,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实用轻美育”的现象。从领导办学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导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仅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轻视人文艺术教育,把一般的娱乐活动混同于艺术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混同于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和考研课程上,把完成学业和成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对公共艺术课兴趣不高,态度消极、敷衍了事,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

正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育教研室等专门机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般都挂靠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团委等机构上,在管理、财务、教学等方面缺乏自,其自主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牵制,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3.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

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失调,课程数量少,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据有关调查,在承担公共艺术课任务的老师中,教授占6%,副教授占21%,讲师占34%,助教占32%,教员-占7%。有些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分散零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内容过于粗浅,甚至存在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通过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专业艺术技能,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及艺术文化修养,通过艺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其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重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修养提升,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简单传授,因此它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修养与技能的养成,而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与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进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对道德养成、人格完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杭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其内涵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提高,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与水平,促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效。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整合公共艺术资源,打通艺术各门类的内涵,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学生在实际中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内容,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提升学科水平,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公共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李叔同、丰子恺、姜丹书等一大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为我国艺术教育做出了奠基性的不朽贡献。新时期的杭州师范大学,秉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延续了艺术教育薪火与遗风,提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理念,又确立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效,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与点缀,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1.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

早在1990年5月,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教研室”,为全校开设书法、美术、音乐、普通话等课程。学校于1993年成立艺术委员会,加强全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并于当年出版了《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著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形势,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院,下设艺术教育专家学术委员会、艺术理论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持全校艺术教育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优势,学校于2011年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部,给予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专门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

织保障,既有领导机构,又有专门的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初步理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2.构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学校把公共艺术类课程划分为普及、提高、拓展、实践四大块。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分析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提高课程目的在于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展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各艺术门类,通过与艺术相关的人文、文化等课程了解艺术门类的相通性,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主要是将学生的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课程修读方式来看,除了开设“音乐基础与欣赏”、“美术基础与欣赏”等需要全体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舞蹈鉴赏”、“影视鉴赏”、“艺术概论”、“书法习作”、“美学导论”等限定性选修,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批高水平特色任意选修课程。必修、限修、任修三种方式层层推进,给学生提供了远非一般普通院校可以比肩的公共艺术课程修读机会。通过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文化含量,充分体现艺术文化性,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3.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机制,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校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专门设定第二课堂学分,以保障艺术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学校涌现了一批艺术类精品社团。如1996年成立的“流霞剧社”,在李叔同开创中国话剧艺术之先河的精神感召下,坚持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编演的话剧作品接连在省内及至全国获奖,被称为全国六个高校优秀话剧社团。美术学院唐趣漫画社、初等教育学院缘书画社都是学校精品社团。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社团100余个,其中艺术类社团占35%。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读书节、话剧节、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学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组建了交响乐团,该团经常为本校师生及兄弟院校演出经典曲目,承担高雅艺术下基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还是“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所在地,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每年设立的讲座为10余讲,至今已有100余讲。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的“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等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融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扩大了我校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的社会影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一院一品、一生一艺”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公共艺术氛围与学生艺术技能的养成。在2011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授予学校“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奖牌。通过艺术培训、对外交流、观摩演出、承办活动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艺术教育研究,创立全国唯一的美育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艺术教育”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整合了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艺术教育类研究课题。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了延续1920年学校创刊的《美育》杂志,传承以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运动”,推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重新审批创办了《美育学刊》杂志,依托该刊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在注重“美”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美育实践,通过组织课题立项和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层面引导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并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得以实施,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艺术教育研究院还组织撰写了《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史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5.完善艺术场馆设施等条件,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艺术文化课程篇10

关键词:混合研究;艺术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泉州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兴起的科学技术理性使各门学科不断分化,艺术学科也被分得愈加精细,学科研究成果丰硕。长期以来,我国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音乐、美术课程分科进行,直到2001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首次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11年再次修订,几十个地市试验区开始实施“艺术课程标准”。艺术教育又开始回归其综合性的本质。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也不断拓展,探索科学、系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研究背景

经过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可以看到,在实践层面,在国家课程留给各地、各学校的自主空间中,在各种校本课程中,在课后、课外的教育活动中,综合艺术教育已经以课程的形式普遍存在,并形成很多成功经验,研究典型案例可以为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因素。

在理论层面,进入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对艺术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展开。管建华教授以哲学、心理学、文化学为基础分析了“当今的综合艺术教育绝不是有些人士担心的那种简单回到李叔同、丰子恺时代的唱歌、诗歌、绘画的综合艺术教育”,①提出了“以音乐为基础的中学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框架构想”②。缪胤和霍力岩借鉴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美国“艺术推进”课程的启示,提出“重塑艺术教育目标、扩展艺术教育内容、丰富艺术教育方式、革新艺术教育评估、建立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等建议。③滕守尧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不仅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然、主课与副课、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对立二元之间的联系和对话,还强调人文意识和科学意识、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生成”,④为当代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生态式理论基础。王登峰分析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新时期,要从战略全局,从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从中华古代礼教与乐教的启示中,充分认识艺术教育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⑤,并提出了号召和建议。郑莉在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城市、农村、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教育模式”。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时期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多元视角和理论指导。遗憾的是,艺术教育的践行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扎根艺术教育一线,从典型案例中归纳出有代表性、可复制性的模式,自下而上地探索新时期艺术教育路径便成为可能。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就是在当前背景下选取泉州市的艺术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调研中,通过微信问卷星对艺术课程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收回685份有效问卷,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共确定13所学校,通过听课、观摩演出等观察方式实地走访了样本学校,采访了泉州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教研员、教师和学生,进行质化研究。

由于研究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针对研究对象的状况不能轻易做出假设,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去探索结论,结合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结果构建泉州艺术教育的模型。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泉州,历史悠久,出土有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沿海,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宋学家朱熹称泉州为“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现有48个少数民族,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地。泉州有丰富的艺术遗产,首先当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还有北管、梨园戏、高甲戏、唆啰嗹和提线木偶等等一系列传统艺术形式。跟随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课题组调研发现,这些艺术形式在泉州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普遍得以传承和发扬,泉州具有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实践经验,这正是选择泉州艺术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2.研究思路与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鉴于当前艺术教育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难以量化,本研究采用了2016年教育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⑥以及2012年9月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⑦为参照标准,将其中的指标作为多选题的选项对泉州艺术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泉州市艺术教育在师资、课程、地域、经费四种影响因素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交叉比较(见图1),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多重应答的频率和交叉表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而选择《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进行考察的原因是,经过对比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不仅涵盖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全部内容,其表述和分类更符合艺术教育活动的特点。比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专业能力”的两个指标“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被表述为三个指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更具体和清晰,便于教师在回答问卷时迅速做出反应。

质化研究方法:为了避免量化分析结果对质化分析的主观影响,量化分析的同时,对访谈和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所获取的文字记录、音像资料进行整理和转录,分别由三位研究者进行编码,再进行一致性讨论,确定编码原则,经过三级编码,对所提炼的质化研究主题进行描述,最后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结果进行比对,针对量化分析结果,寻求质化分析的解释,形成混合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量化研究结论

1.通过对教师作答的多选题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渐进显著性都为0(p<0.01,见表1),说明所有多选题的选项被选中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们的答题有效。

2.通过多重应答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对泉州艺术教育师资、课程、地域、经费四个方面与代表教学效果的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交叉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在泉州艺术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师资、地域、经费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性,但与课程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可见,教师职称的高低不影响教学效果。访谈发现,越年轻的教师职称越低,但他们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教师专业对口程度也不影响教学效果,一旦承担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教师普遍能胜任教学。泉州经济水平较好,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不大,且都重视艺术教育,农村、区镇学校的特色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同样有优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学校专门立项艺术教育经费还是统一支配整体教学经费,亦或缺乏经费,学校都可以在各自的基础条件上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但兼课教师义务开设了书法课、剪纸课,将地方文化融入书法和剪纸,有教师表示:“学生养成了练习书法的好习惯,一走进教室就能马上从课前的活跃、喧嚣中安静下来。这就是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收效。

(2)不同的艺术课程类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双向的(见表3)。国家课程在提升“科学精神、健康生活”两个方面优于地方特色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在“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其他方面”都优于国家课程,在“实践创新”方面二者无差别。教师们在访谈中表示,国家课程有规范、成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以在“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方面有更为明确和系统的指向,而地方特色课程往往个性化突出,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有专门的教材,有的课程只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也没有教材,但在艺术教育中地方特色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找到文化认同感,积累“人文底蕴”,也更需要学生在课程探索中“学会学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提高“责任担当”的意识和精神。两种类型的课程都包含着“实践创新”的内容,对学生的提升无差别。总体来说,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地方特色艺术课程比国家课程具有优势。

3.通过多重应答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对泉州艺术教育课程类型、地域两个方面与代表教学效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交叉比较,p值均大于0.575(见表4),表明交叉的变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1)与课程类型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都产生作用,但二者无明显优势。也说明,地方特色课程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既不优于国家课程,也不劣于国家课程,在实际的艺术教育中,开设地方特色课程或将地方特色课程融入国家课程不会降低教学效果,甚至可以不断地在地方特色课程开发中凸显其优势。

(2)与地域的交叉结果表明,泉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均衡,区镇和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弱于市中心的教师,这也与教育部门的组织管理、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关。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来看,泉州市艺术教育效果受师资、课程类型、地域、经费的影响并不大,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为何?也许质化研究的结果可以进行解释。

四、质化研究结论

通过对实地考察、访谈和教学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编码发现,参与者谈及最多的是泉州地方特色艺术课程,教师们从师资、模式、成果等不同方面都反应出对传承传统艺术自信、自豪的优越感,但也有少数教师觉得学校不够重视,艺术课程仅限于能开起来的程度。最终提炼出以下五个主题:

1.经济发展均衡

泉州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GDp连续19年保持福建省第一名,其所辖大部分区域都有特色经济,如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⑧因此,泉州经济发展发达且较为均衡,加之其典型的开放程度,公民的思想意识也比较开放,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社会意识形态比较积极和包容,必然有助于艺术教育的决策、实施。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和管理者都提到“泉州经济”这一关键词,流露出对泉州有史以来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自豪感。

2.地域文化自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艺术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何泉州人的文化自信独树一帜呢?

首先,“泉州文化”是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的多元文化交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这种文化是具有历史独特性的。其次,在民族融合背景下形成的泉州方言——“闽南语”很难被外地人所掌握,泉州很多艺术形式,如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的继承者和普通民众,都有一种传承、保护“传家宝”的使命感,因为除了他们,外地人不可能传承。再者,泉州艺术教育很自然地将这些独特的艺术资源引入基础教育中,与特色经济、特色文化一道,形成了特色的艺术教育。

C教师在访谈中说:“要研究泉州的艺术教育,首先要研究泉州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太厉害了。”泉州在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仍然保留着其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社团。正是因此,泉州很多老年人和中年人或是在家经常唱南音等传统艺术形式,或是经常去南音社边喝茶边听曲,亦或参加南音社等艺术形式的海外交流,都参与着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同时,中小学也对南音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传承,形成了一个相对良性的生态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教育管理保障

对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可以看出,泉州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紧跟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导向。针对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艺术测评,有的区域已经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进行题库和网站建设。针对艺术教育、美育的通知、文件,落实到位,全市基本上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并伴随特色项目发展,各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课程得到家长的支持,问卷结果显示,约58%的家长还参与到艺术课程中,72.4%的中小学校有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艺术社团,67%的艺术课程参与过社会活动,33%的艺术课程已开设有10年以上。在调研中,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协助课题组设计调研方案,一些负责人还亲自带领课题组成员下基层、进学校,都能切实感受到泉州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的有力保障。

4.艺术教师敬业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通过观察和访谈,泉州艺术课程教师的敬业精神令所有课题组成员敬畏,甚至几度催人泪下。

首先,各级教研员都以提升自己所负责辖区的艺术教育为己任,认真负责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类展演、比赛,艺术课程教师普遍具有进取精神,在教学上不甘落后,一些教师本身就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往往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不计得失地参与到艺术课程中,还常常传播这些艺术项目的知识,纠正大众的错误认识。在采访中很多教师都情不自禁、毫无保留地进行现场示范、表演,流露出传承人的一份责任和自豪感。

其次,在教育局、学校的政策和号召带动下,除了专职艺术教师积极发挥作用,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特长投入到艺术教育中开设特色艺术课程,丰富了艺术课程资源。比如美术教师开设书法课,语文教师开设剪纸课,舞蹈教师开设南音课。S老师在访谈中说:“其实我们的老师开设特色课,都是义务的。他们如果在社会上办培训班可以挣很多钱,但他们都没有在外边带课,当然我们政策也不允许。但他们把这些课当作自己的责任,一丝不苟地去上,很有奉献精神。”还有一位义务开设特色课程的农村教师含着泪花提到:“因为自己的经历,很遗憾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为更多的孩子服务,让他们全面、优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些教师兼任社会上一些社团、研究社的工作,他们把研究、传播和教学结合,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创新发展。比如Z老师对南音进行多声部合唱的创新,还取得过国际合唱比赛的奖项,但也遭到过质疑,因为南音改编为合唱后可能会影响它本身的艺术形态和韵味,但她说:“如果不创新,就面临着很难传承的局面,时代在发展,传统也可以发展,不是非要保持一成不变才是传承。”

5.资源挖掘到位

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除了最著名的南音,还有北管、梨园戏、高甲戏、唆啰嗹、拍胸舞、妆糕人、木偶戏、闽南童谣等等,可谓资源丰富。但像看待全国其他非遗资源丰富的地方一样,调研人员觉得这些可能都是“老古董”,很难在中小学生中传承。通过两次调研,我们看到不仅限于南音,而是所有的泉州地方传统艺术都在中小学校里得到了普遍的传承,一些小学甚至可以做到全员参与,打破了调研组一行的先前认识——“用闽南方言传唱的南音应该既难懂又难传承,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同时,又给调研组一个大大的问号——“南音等传统艺术是如何在泉州的中小学校中如此广泛地传承的?”

带着问题,我们观察了各类艺术课堂,采访了任课教师,发现泉州市各学校对于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只停留在生硬地将传统艺术引入课堂这个层面,而是创新设计多种形式,探寻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方言的局限性反而不是传承的绊脚石,教师们有耐心,也有信心将方言和唱腔融入教学,同时还有角色、化妆等舞台表演,综合的艺术活动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都没有受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在追求艺术神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一些唱段。教师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进来,比如动手制作迷你戏服、传统艺术主题画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艺术的相关文化;将社会上的一些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带来生动的展示和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编入情节,带入相关的艺术项目,如木偶戏,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将一些成年人语境的唱词和情节改编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有些区、镇的学校还为专业的社团提供场地,在学校里经常有专业的活动,学生们都可以享受这种资源。如此种种都巧妙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和利用方式。

五、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验证了量化研究中的结果:泉州教育部门的有力管理,教师的文化自信和敬业精神,课程资源的纵深挖掘,都使得教学效果不受教师的职称、专业对口程度,经费多少的影响;地方特色艺术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应借鉴国家课程的规范化、体系化;不同课程类型和地域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泉州市艺术教育发展比较均衡,但也有少数地域的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原因主要存在于教育观念、师资力量两个方面的影响,如“校长不重视”“能正常开课就不错了”“教师自身的原因,没有精力发展艺术课程”。

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艺术教育水平测量指标或工具,且考虑到中小学生对艺术教育以及研究术语的认识和接受度有限,本研究只是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艺术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两方面的认识,且随机抽样的问卷主要来自于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教育教师,美术和其他专业的教师约占20%,因此量化研究部分有一定局限性。但调研也发现,以音乐教师为主体师资展开的泉州艺术教育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质化研究结果对量化分析进行了解释,验证了量化研究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