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成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4:45

人才培养成效篇1

关键词:创新人才;措施;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75-03

2006年1月9日,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新人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安徽理工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提出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为区域经济和煤炭行业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涌现了以袁亮、彭苏萍两位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众多杰出科技精英,逐步走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一、创新人才的含义和主要素质

创新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创新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二、安徽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支持的100所高校之一,其前身为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始建于1945年。学校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素有“北有北京矿院,南有淮南矿院”的美誉。60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经、文、医、管、法、艺等学科门类。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14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1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部级科研项目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3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其中1项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学校现有a、B类省级重点学科8个,与企业联合共建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9个及各类研究所65个。学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亿元。学校图书馆现有各类文献26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2个,自建中外文书刊等3个馆藏书目数据库,参加了特色数据库“矿山工程数字图书馆”和安徽省高等教育图书文献保障的建设,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皖北片文献信息中心。

三、安徽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创新人才“金字塔”。学校积极营造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的环境与氛围。每年划出专项经费近1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办法,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制度体系。建立院士工作室,为院士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柔性引进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每年遴选30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和5位青年拔尖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培养,每年选拔3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学校先后制订了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团队遴选、管理和考核办法,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学术创新团队计划。

2.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学校始终聚焦行业和地区的重大科技需求,通过承担国家、地方与行业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如“973”、“863”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提升和巩固学术带头人在行业中的地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鼓励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主持一般性科研课题,为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提供新生力量。通过自建和共建等方式,学校建设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平台,以此为依托,产出一批科技成果。同时,学校主动将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要求研究生利用平台进行综合实验,提高科研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产学研驱动、导师带动下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攻关,广泛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安徽理工大学关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素质拓展计划、本科生科研资助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增强创新意识。每年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大学生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和大学生创业基金200多万元,在校内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每年遴选30个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给予孵化扶持。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专家库。2012年首批遴选聘用59位校内专家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与环境。

四、安徽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1.学校双聘院士5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知名学者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9人,政府津贴获得者11人,部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3位教授获得“安徽省青年科技奖”,5名教授担任教育部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位教授受聘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等学术团体的负责人。

2.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获批6个部级特色专业,2个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部级教学团队,1门部级精品课程,1门部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个专业入选部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3.近三年,学校大学生在“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500项,其中部级奖励150余项;有15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列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获“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

人才培养成效篇2

论文关键词:文秘专业专业特色有效人才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文秘专业普遍存在培养目标雷同、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通过探索其他专业特色形成的规律以及有效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本专业提出了文秘专业如何形成特色以及如何在形成自身特色的过程中培养有效人才的基本思路。

1国内文秘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规律探索

1.1国内文秘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文秘专业特色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雷同。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办了文秘专业,大多是将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办公室事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人才。若说有不同,有的秘书专业强化了英语教学,注重涉外秘书人才的培养。

第二,岗位定位相似。大多数秘书专业定位于各种行业从事行政秘书、涉外商务秘书、文书处理员、接待员、资料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的工作。

第三,课程体系差别不太。由于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的相似,导致课程体系趋同。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为秘书技能模块,计算机操作模块和商务模块,涉外秘书专业会有英语技能模块。

由于上述关键因素没有明显的秘书专业特色,文秘专业至今没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也屈指可数。同时由于缺乏特色,在许多地区秘书专业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困难。

为什么文秘专业难以办出应有特色呢?通过分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文秘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从78年南开大学首次开办秘书专业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文秘专业主要培养行政单位写作型秘书,后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行政机关对秘书人员的需求不断减少,而企业、团体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变法,许多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了自我改造,即从培养以写作能力为核心的体系,转到培养以会议组织、接待等实务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为核心的体系上,当新体系建立后,文秘专业如何继续适应社会经济对文秘人才的变化,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这就导致了文秘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相似。

第二,文秘职业的需求特点导致形成自己特色比较困难。文秘职业需求具有分散性,一个单位即使需要也往往只是一两个,不像有些专业的职业需求是批量的。职业的分散性导致文秘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求全求大,就业岗位定位于所有行业的秘书岗位,课程体系以训练秘书岗位共性的能力为主,因此专业特色很难形成。

第三,文秘教师的现状在一定程度影响文秘专业特色的形成。目前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原来教语文或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实际秘书工作经验,对秘书岗位要求不熟悉,加上目前对秘书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秘书专业的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秘专业难出彩。

1.2专业特色形成规律探索

专业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空间,没有生存空间的专业就没有竞争的优势,而没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就不能得到发展。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通过研究那些专业特色明显的案例,我们发现,一个专业的特色形成应遵循下列规律:

①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专业建设方向首先要面向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一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双赢。落实在专业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是要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灵活把握,随着社会需求的状况和变化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特色和定位。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深圳的物业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面,该学院随之设立了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制冷空调、建筑工程、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再比如,伴随着深圳建设花园城市的步伐和深圳花卉园林业的发展,该学院开设了城市园林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群)之所以能形成特色,无不是围绕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建设的。

②专业建设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布局相一致。

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需要整合院内资源,在一个学院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专业建设不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相一致,不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学院特色相适应,就很争取到更多资源。因此,专业建设的执行者要研究本院办学特色,把握本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方针、总体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将专业办出特色。比如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本身是一所主要培养it人才的学院,它的文秘专业也围绕学院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地形成了信息化商务文秘的特色。

③专业特色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时间的沉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同时,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也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比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有11个特色专业、湖南民政职业学院的文秘专业殡仪专业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与建设而成的。

④专业特色的形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个特色专业的形成是专业长期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秘专业之所以能建出特色,与它长期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该院文秘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杨文丰是一位作家,同时担任该学院人文分院的领导,因此文秘专业中应用写作课程得到很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建设,该院的文秘专业写作教学获得了多项国家与省级的教学奖,同时也促成了专业特色的形成。

1.3关于我院文秘专业形成特色思考

品牌就是特色,如何将我院文秘专业建设成特色专业,我们认为,文秘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抓住深港合作机遇,结合我院的信息特点,通过提升现有的优势让本院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特点。

1.3.1关于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专业形成特色的关键。依据专业形成特色的规律,专业定位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时注重专业的前瞻性。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我院文秘专业应立足于为深圳经济发展服务。

深港经济的不断融合,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一方面港资投资深圳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深港合作的层次在不断深入。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11月底,我市引进港商投资项目36218项,直接投资28304项,实际投资320亿美元。深圳与香港合作的企业就更多。从合作范围与层次看,深港合作已在各个行业开展,深港大都会的构想,为深港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目前“深港创新圈”、“深港文化创意中心”、“深港生产力基地”的建立为深港合作,深港大都会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港合作为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随着深港合作的加深,无论与香港有合作的内地企业,还是港资企业,十分需要熟悉两地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从国内院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没有一家将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此,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几年建设,形成自身的特色。

1.3.2为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所具有的条件和优势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考虑自身的优势。本专业在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方面具有其它院校所没有的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的便利性,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与香港方面进行交流,较快获得香港的资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香港文化比较熟悉。

第二,港资企业或与港资合作日常交流语言多采用粤语或英语。而本院文秘专业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并且本专业一直坚持中英文办学方向,在办学上有一定基础。另外,本院学生主要是深圳生源,这些学生从小都能说流利的粤语,目前学生日常生活中基本使用粤语。因此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

第三,近两年,本专业与部分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有一定程度合作。

1.3.3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思路

特色专业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为了让我院文秘专业早日形成特色,应从下列方面进行建设:

①对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合作机构作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掌握这些企业或机构对秘书人才的要求以及从事秘书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打下基础。

②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应在坚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目标。为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课程体系应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培养识别繁体中文能力的课程,秘书技能课程应增加培养港资企业秘书事务管理及文书处理能力的课程。

③强化师资队伍的改造与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识结构上,就丰富香港各事务的知识,一是增加教师在港资企业、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和机构的工作经验。

人才培养成效篇3

关键词:林木化学保护;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69-03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分类培养[1-2]。为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学科专业差异性,在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3-6],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林木化学保护”是森林保护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并且也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7]。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林木化学保护”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依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特点,综合考虑林木、环境、生态系统等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对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做出准确的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林木化学保护”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笔者多年来在“林木化学保护”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形式对教改成效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希望对促进森林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林业化学保护”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教材建设

与农业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科的发展相比,我国林木化学保护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国内相关林业院校在“林木化学保护”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全国统编教材,都是采用借鉴和参考农业版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科的教材,缺失了林业方面的特色。由于具有相对长期稳定性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存在巨大差异,森林病虫害与农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控技术和手段存在明显的区别,针对性教材的缺失给“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国内“林木化学保护”教材缺乏问题,在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多所林业院校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出版了国家“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林木化学保护学》,作者参与编写了其中的章节。该教材目前已应用于各大林业院校的教学中,为“林木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作者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自编了《林木化学保护实验指导》教材,在教材中增加了林间药效试验设计,天牛、小蠹虫等林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药效调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林业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的特色。

(二)定位

为了能针对性地解决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及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关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结合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的优势及其特色,在新的森林保护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时对该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首先将课程名称从“植物化学保护”改为“林木化学保护”,理顺了课程体系隶属关系,适应林业专业特点;其次增加了课程学时数,由原先的40学时变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程32学时,并将实验课单独开设和考核,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林木化学保护”是森林保护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的特点。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视程度。

(三)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的调整

在本着突出基础,兼顾学科发展前沿和林业生产现状的前提下,做好课程体系安排和内容设置,打破传统的单一重视灌输知识,强调实践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我们在“林木化学保护”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1.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模块进行科学规划。“林木化学保护”教学涉及农药化学、制剂加工、森林昆虫、森林病理、杂草、环境毒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各部分的章节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才能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林木化学保护这个主题上。作者通过对课程理论体系、知识模块、学习重点、学时分配等相关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精心组织编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要点及最新进展,实现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基础、兼顾前沿、结合生产、知识与能力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如在农药制剂类型与使用技术一章中,根据森林保护学科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在保证知识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烟剂和触破式微胶囊水剂等林用药剂的加工原理,以及针对高大林木的航空施药、烟雾防治、树干注药等特色施药技术的讲解。同时删减和淡化部分农药制剂加工学的相关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可综合体现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实现教学目标,传授教学内容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我们对“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把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阐述清楚的前提下,对一般常识性知识设立几个小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对课本的快速阅读总结出问题答案,并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过程变为主动参与过程,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积极开展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教师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自身林间防治实践经验,制定某一主题,收集相关防治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相关的讨论。如通过文献查询总结当前生产中防治蛀干性害虫光肩星天牛的技术,讨论不同防治施药技术的优缺点、防治效果差异、适用环境与防治成本等,讨论过程中充分涉及昆虫学、树木学、生态学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学生对这种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非常感兴趣,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案例式教学明显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尝试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借助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尝试。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完善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案、章节重点难点、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思考题、试题库、师生互动、教学录像、拓展资源等网络模块资源,完成了“林木化学保护”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平台基本资源系统的建设。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机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改变了“林木化学保护”一直沿用的相对封闭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现代型教育模式。

(四)加大实验课程改革力度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增加了实验课学时数,并单独开设。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策划实验技术手段和课堂实验形式,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保证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在实验项目安排上充分考虑该实验课程与林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发挥校内外教学基地及农资市场在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大胆尝试,增加开设了林间药效防治、农药研究生产基地参观等生产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如将实验课程最后一次实验课内容设计为农药研究生产基地观摩课,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和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通过观摩参观,实地了解农药学教学科研实验室及设备、农药的研发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环节锻炼,使学生掌握专业实用技能,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生产实践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上述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估

教学改革方案实施三年以后,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在林学院森保专业2010级和2011级四个教学班学生中就“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和建议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层面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一)问卷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36个问题,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教学现状满意度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对教学改革方向与内容的要求与期望,第三部分为学生学习能力及逃课原因调查。问题以单选题为主,还设计了部分多选题和填空题。问卷内容设计上充分参考了相关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业评价研究成果,并结合“林木化学保护”专业课程特点,力求客观反映学生对课改的满意度和与之相关的自我学习习惯要求,以期能够准确判断、反馈和促进本课程的教学。调查问卷共发放106份,回收问卷101份,回收率为95.28%;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率为90.5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林木化学保护”教学现状。(1)学生对目前“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2.71%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比较满意;87.5%的学生认为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设置比较合理(表1)。从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相关调查问题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上课有激情、教学认真负责、把学生当作朋友的教师,喜欢启发式、互动式轻松的课堂氛围,非常反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表1学生对课程教学过程的满意度调查

(2)“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从表2可看出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众多的森保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学生选择了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达到了96.88%。本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其提高专业能力有所帮助的选择比例占到了57.29%,对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的选择比例占到了73.96%。

表2“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在一组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倾向、相关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多选题调查中,显示了学生对本课程的一些认识和期望。学生在课程内容设置的倾向上,选择联系生产实际选项比例高达79.17%,大于其他选项之和(表3)。在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上对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也给予了较多关注,说明学生对学以致用高度关注,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林木化学保护”课程的特点与定位,肯定了教改实践方向目标的正确性。

表3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导向的调查

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手段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和积极性不高是高校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问卷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调查中学生在喜欢的教学方式中对案例分析给予了54.17%的关注度,对结合任务进行实践操作给予了51.04%的关注度,对多媒体+网络授课给予了41.67%的关注度(表3)。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认真分析和评估,了解了学生对“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从学生的层面反馈出了教学改革工作的成效,初步达到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林木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目前国内森保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木化学保护”的教学改革任务还任重道远,只有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较高专业素养的森林保护领域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森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2,(6).

[2]李蕾.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5).

[3]张斌,王利宝.森林培育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李浪.高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提高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5]周桃茂.大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及学业评价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人才培养成效篇4

关键词: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创新

一、企业青年人才的主要特点

(一)青年人才进取心强

青年人才是一个企业中有理想、有人生目标,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独特群体,虽然他们工作中也常常存在着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等问题,但是他们更愿意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勤奋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处境。青年员工往往在积极的进取行为中,表现出对福利待遇、职位晋升和领导认可等方面的较高期望值,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充满困惑,总希望能找到更适合自己发挥的空间,更渴望明显的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

(二)青年人才文化程度高

在成熟的现代企业中,有完整的人才招录体系,一般会选择有深厚学历背景或是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在专业领域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或是有企业急需的某项专业技能。他们视野较开阔,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在有效的条件下可以创造出企业意想不到的成果。但他们的价值取向也较为多元,缺少抗压能力,他们的工作效率往往与热情有极大关联性,不断的鼓励与积极性的暗示是促进他们成长的有效方法。

(三)对企业认知程度低

企业青年人才入职的时间相对较短,对企业的认知程度较低,还有一个熟悉和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他们工作经验也相对企业的老员工较缺乏。他们的工作需要领导经常性的提醒,通过情况下企业青年人才会表现出对急难问题的不适应。青年人才对企业没有形成完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常会在具体的比较困难的工作中表现出犹豫和动摇的心态,常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青年人才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了企业后才会形成稳定的心态。

(四)与他人沟通相对困难

企业的青年人才常常缺乏团队意识,有时不顾全大局,不能与同事在工作中形成有效的配合,在与他人进行合作时表现出较差的沟通能力,甚至在个人利益与利益冲突时,常选择满足自我利益。有些青年人才常常给大家留下眼高手低的感觉,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独立胜任工作,听不进同事们的劝告。还有些青年人才有孤芳自赏或是不能摆正自身位置的问题,总认为企业应当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企业在青年人才培养上存在的误区

(一)错误的人才培养观念

有些企业认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培养人才,为青年员工创造了较好的培训机会,最终却有不少员工却最终离开了企业,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企业与其花费大量经历来培养青年人才,不如在社会上招聘较为成熟的员工,还有的企业为了减少人才的流失,常常采用各种手段限制人才的流动,阻碍了青年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二)只为特定职位培养人才

很多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职位,常常按照职位来招聘专门人才,又按照职位来培养人才,并按照职位设计企业的储备干部,这不仅使青年人才的发展着眼于某个职位,而且也使企业的发展陷入了职位陷阱,常导致非关键职位人才培养过多,关键职位或核心职位的人才相对较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调动青年人才的积极性,而且也限制了青年人才的综合发展。

(三)缺乏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应当有完整的体系,应当从青年人才进入企业的那一刻开始,就正式启动系统的培养计划,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有效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制度上未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驱动性指标纳入企业的数据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中也没有青年人才培养相关标准。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往往一刀切,没有根据青年人才的层级进行分类培养,青年人才培养往往独立进行,没有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效整合。还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前期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但缺乏对青年人才的跟踪培养,常常导致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虎头蛇尾的结果。

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

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在充分考虑企业青年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避免企业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的问题,有效根据企业青年人才的发展定位,制定有效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严密的青年人才培养监督体系下,促进企业青年人才不断成长。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

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应当在充分尊重青年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培养青年人才在业务能力上和企业认同感方面的素质。要建立统一科学的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并以此作为招聘青年人才、选拔培养青年人才的标准。具体来说,首先,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青年人才选拔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其次,建立良好的青年人才管理组织构架体系,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生产运营部门共同为青年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青年人才发展营造必备的软硬件条件。第三,有效收集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相关资料,建立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数据库,使企业对青年人才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二)优化青年人才的发展环境

企业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对青年人才有完善的培养计划和体系,还应当使青年人才在企业中得到必要的尊重,让青年人才时刻感受到企业独一无二的发展环境,从而使青年人才有效形成企业的认同感,愿意在企业中干出一番事业。具体来说,要为青年人才搭建公平的竞争上岗平台,企业要给优秀的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和晋升渠道。其次,对企业的青年技术人才要充分信任,要为他们提供良好和必要的软硬件研发设备,给予他们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能充分激发青年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和潜能,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得到成就感。第三,要为企业青年人才打造职业发展规划,使青年人才看到在企业中长远工作的希望。

四、结论

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保持企业活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在尊重青年人才特点的基础上,为青年人才搭建有效的培养体系,有效促进青年人的才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成效篇5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张爽(1979-),女,浙江慈溪人,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42)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18-02

企业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决胜市场最为关键的要素。企业科技人才的来源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培养适用的科技人才,这样能使广大科技人才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也更熟悉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此,要根据各企业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起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企业成为孕育科技人才的摇篮,这既是促进科技人才涌现和提高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审视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发展现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养的专项法律法规,造成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度设计、经费投入等方面得不到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一切依赖于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重视的多投入,不重视就少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科技人才在职培养涉及面广,有许多与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相关联的配套政策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突破与规范指导。如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成效与人才使用结合机制、科技成果发明奖励机制等。

2.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的规划设计

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岗位需求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养培训内容上,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训成效反馈等方面进行的整体设计与分析,致使培养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无法达到企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在培训方式上,不少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科技人才发展需求,培训以知识传授方法为主,效果欠佳。同时,不少企业忽视培养培训的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没有将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与岗位设置、激励措施、反馈机制结合起来,致使科技人才缺乏培训动力。

3.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科技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内驱动力不足,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规模小、财力弱、培训资金不足等原因成为了不少中小企业不愿对科技人才持续投资的借口,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普遍较低,即使是短期员工培训投资都得不到重视和保证,而长期的、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投资,对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奢望。

4.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在某个生产领域要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搞技术研发的企业科技人才必须是专业程度很高的“专才型”科技人才。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有过分强调“通才”或“全才”培养的倾向。以汽车工程师培养为例,中国企业培养的汽车工程师往往是“通才型”,对整车各个部件的工艺都懂一点,但就某一领域的专一性和深究性不够,这样的科技人才要就某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比较困难。反观德国企业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在其职业生涯就汽车某一生产领域研究较深,属于“专才型”培养。如研究紧固件的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只专注于紧固器件的制造与设计,对紧固件的生产设计研究又深又专,而对汽车其他生产领域基本不涉及。对中德两国的汽车工程师专业化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显然是德国工程师更容易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二、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

为了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塑造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科技人才及时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传播企业文化、沟通信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义务感、认同感和信赖感,提高科技人才的自律意识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使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重视,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创新实践式培养

优秀的创新科技人才一定是在重大工程和技术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要注重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应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挑战的实践中培养塑造科技人才。企业要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塑造与项目工程建设的有机交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项目为载体,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采取产业聚才、项目育才、核心人才带动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创新核心科技人才、创新重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力度,促使优势资源向核心人才和关键项目倾斜,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实行专项评估申领、专项监督运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并在人才团队建设、财力配置、设备使用、项目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做好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做好科技人才的业绩考核和奖励工作,使项目工程成为人才筛选工程、培育工程、激励工程。要深化和加强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实验基地,组织和引导在站博士后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利用博士后专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科研项目与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对接。

2.产学研结合式培养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贯通互动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式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实战型科技人才。要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机构联合培养企业科技人才的机制,充分结合并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与基础理论的优势、科研院所研究实力与创新资源的优势、企业实践平台与技术研发的优势、中介机构信息与服务的优势,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联手组建跨学科、跨系统、跨行业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联合舰队”。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贯通交流,着重培养应用科技类、工程技术类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高校,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3.国际开放式培养

要准确把握国际上的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筑国际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强化企业科技人才国际化能力素质建设,支持企业在国际竞争与运行中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要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开展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人才培训合作项目,有计划地选送优秀科技人才赴海外培训、考察、研修和实践交流。鼓励支持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联合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科技人才通过民间出访、商业流等多种渠道,去国外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专业素质。探索以实习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科技人才,要求赴境外的科技人才在国外工作、实习期间,要通过完成行业内的科技项目或任务的方式,更多地接触国外同行前沿科研技术的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与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等活动,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化教育培训活动,让企业科技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合作、培训学习与实践交流。

4.自主研修式培养

支持和引导科技人才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投入的自主研修式培养。用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类研修班,包括英语、计算机、专业培训课程等。根据各个专业领域设计科技项目专题研讨主题,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人才参与在线主题研讨与。加强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组织企业科技人才自主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使科技人才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学习考核功能。健全企业科技人才读书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必须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书目可以自选和推荐相结合,并通过网络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鼓励支持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参加大学或社会举办的各类讲座。要求科技人才每2~3年撰写一份个人研修报告,总结研修成效。

三、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支撑与保障,用规范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确保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尤为关键。

1.加强科技人才管理立法

为了保护企业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尽快研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管理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管理条例》等,规范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推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法规建设进程。同时,要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实践的产权保护,研究制定《技术专利保护条例》、《竞业禁止条例》和《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法规,在制度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形成有偿使用研究成果和专利的社会氛围和运行规程。同时,要加强重要人才安全防范,对掌握国家经济、科技、国防核心秘密和尖端技术的企业科技高端人才要规范流动,确保国家高级人才和顶尖技术的安全。

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保证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要帮助企业树立教育培训人才是收益最大的观念,将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投入看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投资性投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员工继续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把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少于3%,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人力资本投入机制,拓宽多元化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不断加大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

3.建立规范的培训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科技人才在职培训制度,确保科技人才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定要求。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不同形式,制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和能力培训的相关管理办法,企业要根据每一个技术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明确科技人才的岗位培训目标与流程。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统计、登记、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把培训成效与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结合起来,落实培训和人才选拔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要考虑到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阶梯的设计,激发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和谐发展。

4.建立创新导向的成果奖励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向创新科技人才倾斜的成果奖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和研发成果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专项津贴、一次性奖励等实现智力要素参与分配。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力,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加大职务发明人的奖酬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对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中长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分配激励。支持企业加大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支持将专利、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完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的实施办法,实现科技成果参与分配。

5.建立专业工程师评价认定机制

要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科技人才的特点,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企业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的专业工程师制度。在政府推动引导、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有充分自律机制、公益性、独立的工程师学会。制定专业工程师管理和开发政策,协助工程师学会推出一批专业标准,积极为企业科技人才开展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以强化继续教育和注册会员为抓手,吸收广大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互认为目标,逐步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发展和推动交流,形成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管理运作规范、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工程师制度。

参考文献:

[1]卓玲.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07,(1).

[2]张彦宁.再造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人才培养成效篇6

关键词:应用物流人才速成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21-02

伴随着广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西物流业发展迅猛,对物流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迅猛增加。虽然广西各个高校近年陆续开设了物流专业,但培养的物流人才仍不足以满足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于是速成人才培养将成为广西区各个高校再次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一部分描述广西物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然后提出速成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人才速成培养的目标及其基本要素;第三部分就人才速成培养模式的模型构建;第四部分总结人才速成培养方案。

1广西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现状

1.1广西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随着广西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广西物流企业数量的与日俱增,规模进一步增大,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质量也越来越高。

1.2广西高校物流人才的供给量

广西的教育资源比较紧缺,二本以上院校仅20所,其中911类院校仅仅广西大学一所,普通综合性本科院校15所,医学类3所及1所艺术类院校。如表1所示。

除医学类院校及艺术类院校,其他院校今年陆续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物流类专业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但其增长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广西物流人才毕业后相当部分流向发展速度较高的广州,本地物流企业内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很少,特别是既懂物流技术又懂现代物流运作的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3广西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供需矛盾分析

广西区高校供给的物流人才不足以满足广西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广西高校应如何在短时间内为广西物流业提供保质保量的应用型物流人才成为制约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于是物流人才速成培养也成为广西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

2广西高校应用型物流人才速成培养

2.1名词解释

应用型人才相对学术型人才,是高校结合社会需求或者是企业定制最终由高校联合其他单位进行培养的人才。应用型人才以技术为先导,由高校根据社会或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的技术人才。

速成型人才指人才经过特殊培训,在短时间内使人才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速成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培养人才的周期短暂、培养人才的方法特殊及培养人才的针对性较强。

2.2建立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关注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以及进入企业后对工作的胜任性,因此高校就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有较高的定位。高校为保证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一定要让高校的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体制弹性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甚至高校应该借助区政府、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广西区物流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以便高校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出调整。因此本文将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分阶段进行,前期学生在高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后期直接进入企业增强人才的工作技能。

2.2.1高校培养阶段

物流应用型人才更关注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保证物流人才的培养效果的方案需要以当地政府为中介,学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多次协商确定。物流人才在高校进行理论学习时,企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参与学生的培养计划,保证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应用型人才的学习直接面向企业,因此师资力量的配备除了高校配备专业教师外,可请企业技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人才高校在培养时务必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及理论知识学习的有用性。企业面临的任务坏境多样多变,因此要强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并协作完成不同坏境下的任务。

2.2.2企业培养阶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分两个阶段,人才培养后期集中在企业,因此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首先要有一定的教学场地以保证培养效果;再次为保证企业用人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可要求技师按步骤规划人才培养的流程;最后学生经教师指导、企业协作,提交完整的课题总结并进行答辩。

应用型人才在企业培养阶段虽然将教学地点设在企业,但毕竟高校是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高校应根据需要随时提供知识帮助,甚至应该参与后期培训。

企业学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为保证顺利毕业并进入企业,学生应该关注于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问题的解决以及经验的积累。

2.3物流速成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速成人才培养压缩人才培养的周期,也是迅速培养人才的一种方法,指在短时间内将人才培养成企业所需、并且能够为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物流人才。

高校将本科四年的物流人才培养调整为2加2的模式。其中培养前2年的时间学生在高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2年可将学生直接送进企业一边学习一边为企业创造收益,也间接缓解物流企业用人压力。

2.3.1高校培养阶段

物流速成型人才指学校和企业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培训成具有物流技能并能胜任物流企业的相关岗位,能真正为物流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物流速成型人才时,应将人才培养效率与培养效益相结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效果。

高校主要负责物流速成型人才理论知识学习。在保证学生培养效果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的框架体系进行瘦身,也就是对课程消减,并不定期的要求企业对高校学生所学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价,由高校、企业和政府对评价差距做出行动,为加强学校的理论实务的有用性,高校可聘请广西区物流企业的高级技师进行教学。高校在课程体系上应结合企业需求开设精品课程,选用教材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或高校根据物流企业需要编写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物流教材,有效满足教学要求,促进物流人才的培养。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因此高校应积极联系广西区内的物流企业并磋商企业培训的内容及其培养方式,力求得到高校、学生和企业三方俱赢的局面。

2.3.2企业培养阶段

人才培养后2年,由高校与政府出面联合企业对高校物流人才在物流企业内部进行物流相关模块的实践,把企业需要高校没有开设的课程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现场的实训,高校把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设在企业,不但可以检验高校对本专业开设课程的必需性做出评判,也可检验学生在高校对课程的接受效果,其次企业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从高校平稳的过度到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企业创造好的利润。

企业培训不仅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也是开启企业培训的序幕。企业培训更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企业在培训时应有专门的技师或发展“双师型”的老师亲临培训现场。另外人才在物流企业培训的后期,应让学生顶岗或以师带徒的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习,最后企业对学生的在岗实习做出评价。

3结语

物流应用型速成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保证学院培养人才的可需要性,满足了广西区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避免高校培养人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从而减弱企业后期培训的时间过长,培训成本过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物流应用型速成人才的培养由于政府介入,流程长、程序多、审批慢;高校专业教师的配置以及聘请人员的引入可能复杂高校的体系复杂化;速成型人才由于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人才培养的效果难以保证,再次,物流应用型人才速成培养虽在短时间内保证了广西区物流业的发展,但就应用型人才后期的保证体系设计研究甚少,应用型人才技术后期技术更新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对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更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培养阶段很容易流于形式,使人才由培养阶段直接进入实习阶段;企业与以营利为主,因此将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二个校园,增加企业的公益成本,这与企业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万鹏,马莲欣.工效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99-101.

[2]李军,张学龙.硫化机横梁作业价值流分析及改善[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3):267-272.

[3]杨振刚,陈建国.基于港式思路的ie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工业工程,2010(6):121-124.

[4]刘满洲.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学生主动性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5(3).

[5]王吉会,耿香月,赵乃勤.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5(9):113-116.

[6]钟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及探索[J].2011(10):101-102.

[7]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49.

[8]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50-52.

人才培养成效篇7

【关键词】船舶行业;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能有效应对与处理工作问题、具有职业成长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颇受船舶企业的普遍欢迎。因此,学院立足船舶行业发展需求,树德立人,坚持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关机制体制,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

(一)人才需求调研与毕业生跟踪。借助船舶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有着充足的校企合作资源。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深入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市场调研,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坚持每年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实时把握船舶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跟上船舶行业企业发展步伐。

(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蕴含教育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教学团队、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要素。校企合作制定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专家、政府监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设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我院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生产任务、生产过程和真实产品与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培养方案制定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计划对接,专业教学团队与双师结构要求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满意度对接。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把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作为培养高职学生阶段性能力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环节中,用企业典型生产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编制生产流程、熟悉生产过程的能力,在企业真实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综合能力培养。

三、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兼顾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船舶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团队。依托学院培养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领军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历进修、师资培训,与渤船重工和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项目工作室,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双师素质。聘任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我院特聘教授,建立相对稳定的300名左右由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二)创建特色专业群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建立对应地方区域支柱产业群的特色专业群,创建符合区域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按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进行课程开发,并课程设置中全面渗透职业素质元素。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基础条件。设计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以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行业专家、学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围绕提升职业素质的目标进行编制。对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导向功能。专业建设绩效评价通过对专业建设绩效进行考核、评定等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检验、肯定与导向的作用。以每年的专业建设绩效考核、专业建设报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等工作为抓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人才培养市场调研,吸纳行业和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中,及时总结和提升。

五、结语

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难点,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做保障,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阎卫东.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Z].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index.aspx.

人才培养成效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技能人才方法探索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结合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情况,我们对毕业生成为企业人才及培养途径进行专项跟踪调查,目的是掌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规律,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分析发现,人才在其成长之路上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方面是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强,能较快成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他们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充电,包括社会培训、访问老师等等;还有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学校更多的学习方面的帮助,也有着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一些人才培养的动向,从中也反映出当代教育的一些特征。基于这个基础,为谋求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值得思考。

一、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高技能人才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能出色地掌握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掌握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在生产中能准确把握技术应用中最新动态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能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提高的能力,通过学习提高拓展和延伸知识结构;高技能型人才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他们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人,肩负着企业的生产、创新、培养人才和传承的任务,还必须有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充分考虑人才的阶梯培养问题,这与技术的传承同样重要。

二、建立校企合作长期发展机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

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有计划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有显著的提高。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一方面强调的是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保证。通过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加快人才的培养步伐和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有计划地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通过长效、多渠道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的组成,主要是学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和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两种方式。其固然是通过校企合作补充师资队伍的快捷途径,但仍有很多不足,它是一种单向的、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学校师资培养的成本较高,且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样,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是帮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要具体实施这一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打造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全新的概念,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好办法,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深层次紧密型的长期合作关系,也赋予高技能人才服务全社会的职责。他们服务于企业,同样也是学校的师资,通过与学校合作还将为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学校与企业成为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二是在制订教师进修计划时,要重点考虑提高进修的有效性和目的性,通过带任务或项目去企业实践,以提高实践的目的性。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将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新技能、新知识、新工艺等内容带到学校,及时更新学校教学计划,结合企业要求来制定和完善教学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标准必须完全参照企业生产管理要求,这将大大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调查结论还表明:职业教育的实施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增强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和发展方向。

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逐步解决好几个问题

1.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交流合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职业技术院校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因素,可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集约化培养。职业院校要应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这方面优势,走校企多方面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完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服务工作,开展知识服务到现场。

2.重视合作培养人才与科学管理人才问题

企业应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培养与发展的条件,组织他们参与新项目的研发、技术改造、疑难技术课题攻关等活动,推动他们向知识性、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与动态管理,解决好人才的流动体制问题,推动高技能人才不断更新。

3.重视技能人才的岗位培养,强化培育模式的多渠道

面对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为适应企业对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标,要找准培训切入点,确立新的培训思路,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师带徒是教育培训的一种传统的形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作用,明确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把技师、高级技师的绝活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财富,促使更多职工在岗位成才。

4.建立规范、长效的培训体系与多种促进手段,为人才培养提供提升通道

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建立起专业水平高、布局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要统一目标,共同规范好培训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凡是适应企业特点、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技术动力支持的培训模式就是合适的培养模式。

5.建立好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使用环境

要想使高技能人才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大环境,充分体现他们的技术价值与魅力。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舞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合作内容与方法,为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为技能人才操作技能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创造条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需要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共同参与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成效篇9

中职教育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向社会输入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在中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益于实现人才的成功培育。这里研究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的策略,对于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中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要能够积极进行人才模式的创新改革,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性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用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合作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技术能力,是中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选择。

1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中,企业派师傅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整合中职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学校与企业合作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策略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企业提早介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企业标准要求,有师傅带领着学生进行培训。通过这种培训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转变。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中职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中职教育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解决目前企业招工状态不理想的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表现如下:

2.1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教育进行结合,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教学与真实实践情境的有效融合,教师和师傅共同努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接受师傅的专业技能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受到企业行业文化的熏陶。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2.2有助于因材施教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师傅和学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教育,学生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学到最新的自己最需要的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的针对性很强,能够根据学生需要有针对性的系统地开展教育工作。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

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师傅和学徒可以实现面对面的技能教育培训,通过一种问题情境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学生能进了实际工作过程,能够面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技能问题,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拓展,师徒之间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生的智慧不断被点燃。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身历其境,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意志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

2.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可以充分体验企业文化。在这种过程中,学生需要适应企业环境,适应工作环境,学生要能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教育,接受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对自己未来道路更为明确,同时,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教育环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3中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3.1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必须要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方的积极作用,构建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和实施步奏方法。校企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合作进行课程设置,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师资培训活动。校企要合作学习人才培养的理论,开展实习实训科研教育,完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等等。要能够合作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3.2重构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推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校企要能够合作重构课程体系。首先,要能够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优化课程内容。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学生职业素养能力,以培养下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为主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设计,能突出实践性强的内容,构建依据岗位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其次,学校与企业合作要重整教材。通过重整教材保障教材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工作相适应。校企合作开发出有助于学生能力构建的开方式校本教材,根据行业职业标准和人才需要请客,积极开发新的教材体系,保障教材内容与岗位需要向适应。最后,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出职业素养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开发要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要能够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支持。要能够通过职业素养课程教育使学生能够一走出学校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成为一个有责任的有担当的社会人。

3.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还必须要依托多元评价体系的成功构建。在人才培养中,要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评价体系的创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校企也通过合作构建目标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双考核机制,要创新人才培养考核模式内容,把单纯的学校考核,变为学校与企业共同享有人才培养考核的权利。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生的师傅评价考核,职业素养考核结合起来,丰富考核方式内容。要把对学生的总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突出技能考核,综合素养考核,以多元化考核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徐超单位:江西省电子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成效篇10

关键词:旅游管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反思

0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缘于以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强、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等矛盾,“工学结合”成为我国各级旅游院校广泛采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随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工学结合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将着力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以扎实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1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作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工学结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有机融合,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了“三赢”,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流模式。

1.2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背景

旅游管理是国内较早设置的旅游类专业,早期承担了为旅游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沿袭了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意在培养具有较强学术基础的决策型旅游人才。随着我国旅游日益发展壮大,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出现重大变化。大量的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保障我国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与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生冲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还必须接受行业的“再教育”,方能满足职业要求,这不仅导致教学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了学生就业难度。通过对传统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成为各方共识。但实践实训平台和师资团队的搭建却是旅游院校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旅游企业资源,借力旅游企业平台,联合旅游企业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成为各旅游院校改进自身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不二选择。

1.3工学结合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意义

综合近年来业界反馈信息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成果可知,工学结合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模式能将学校教育与旅游企业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了“三赢”,是体现旅游管理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问题

就政府而言,国家不仅缺乏针对旅游管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制度性保障措施;而且某些现行政策阻碍了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事实上是学校和企业间的松散结构,彼此缺乏有效制度性约束。当参与合作的旅游企业收益小于预期时,他们可能中断合作,或者不忠实履行人才培养职责。由于缺乏政府层面的制度性约束,学校难以有效应对这种情况,工作陷于被动。导游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渠道,导游业务因此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重要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真实工作环境,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导游服务。但现行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就目前情况而言,毕业前能获取导游证的学生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总数比例极低,却是不争的事实。现行制度下,导游业务类课程理论上无法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2.2学校问题

在实践中,因旅游院校原因导致工学结合效果不佳也屡见不鲜,这主要表现为学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能力不足和不能有效协调推行工学结合与学校既有制度之间的冲突。由于学校提供的合作条件苛刻或吸引力不足等原因,旅游企业的合作意愿可能会受到打击;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参与合作的旅游企业良莠不齐,最终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要求参与合作的旅游企业具有广泛代表性,但实际上参与到工学结合的实践单位单一,要么酒店,要么宾馆,很多实践活动都是“走形式”。旅游活动时空分布的非均衡特征决定了旅游业有旺淡季之分,企业通常只能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可能和学校的教学运行计划发生冲突,如不能对此予以有效协调,工学结合亦是难以展开。

2.3企业问题

在工学结合实践中,由于旅游企业原因导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不愿意让学生进入重要或者敏感岗位或部门,以及企业难以履行人才培养职责等方面。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旅游产品主要体现为服务,生产和消费因此具有同步性特征。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企业提供服务须得一步到位。因为任何失误都可能影响甚至破坏游客的消费体验,并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盈利和未来的发展。缘于此,旅游企业通常对参与直接对客服务岗位的员工有较高要求。在校企合作中,他们要么不让学生接触到这一类岗位,要么仅让其从事最初级的对客服务。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也可能基于保护其商业机密等诉求,不让学生进入诸如财务、新产品研发以及客户关系维护等部门参与实践,学生因此失去重要的实践机会,不利其形成核心职业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意味着企业要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受自身人力资源条件和业务范围等因素制约,并不是参与企业都能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当企业不能切实履行人才培养任务时,学生实践活动就不能得到有效指导,工学结合会因此流于形式。

2.4校企合作问题

校企合作是推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在已有的合作中,主要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实行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大多依据分工,独自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这样,学校和企业都难以克服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某些不足,如院校师资缺乏丰富的一线职业经验,难以将理论完美结合于实践,企业师资缺乏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不谙教学规律,人才培养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等等。第二,现有的校企合作更注重分工,学校和企业没有真正做到全过程共同参与学生培养工作中来,这容易导致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各行其是。

3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3.1强化政府激励和监督管理职能

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参与旅游企业往往更关注实现自身目标,对承担责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实践中,旅游院校对旅游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学生在重要岗位实践机会的获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缺乏有效控制。因此,工学结合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强力支持。一方面,政府应会同行业组织出台制度性激励和监督管理措施,吸引旅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要针对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制定专门规定,确保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导游服务、财务管理、产品创新、客户维护等岗位和部门的实践工作,以形成核心职业能力。罗勇(2012)就政府激励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具体策略有系统论述。就校企合作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而言,舆论引导、法律规范、经济刺激以及平台搭建等手段均可用来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要这些激励手段和措施能确保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并强化,这是工学结合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应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平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监督考核,这是保证学校和企业严格认真履行人才培养职责的必要手段。

3.2深化校企合作

新形势下,深化校企合作是解决学校和旅游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诸多现存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可控的最佳途径。当前,深化校企合作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学校和企业应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以补齐彼此在人才培养中的师资短板。为此,院校师资应当深入旅游企业,参与相关的生产劳动,以成为真正的双师型师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员工应重返校园,学习从事旅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以能顺利完成企业人才培养任务。二是校企共同探讨,通过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基于学生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确定旅游产品价格、明确学生对企业应承担的义务等途径和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进入旅游企业核心部门和岗位参与生产实习,以获得核心职业能力。三是学校和企业应建立交流平台,确保双方能及时了解彼此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情况,双方全过程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共同合作,维护人才培养工作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