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教育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7:33

爱情教育片篇1

多元价值观冲击,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挑战,引入电影艺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探索。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一)大学生爱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国家命运但当前其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时代特征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伴随网络充斥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从教育现状看,传统教育观念和手段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部分高校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枯燥,课外流于形式。如何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情感是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心灵体验,具有选择功能,动力功能与享用功能。黑格尔作为理性主义哲学流派代表,同样对情感力量予以肯定,“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说服是通过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或欢乐、爱或恨的波动中做出不同决定的。如何点燃大学生爱国激情是近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热点难点,电影艺术为其提供了新思路。2006年高群书导演的《东京审判》、2009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2009年12月上映的《花木兰》等影片,均可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资源,以影片《花木兰》为例。二、影片《花木兰》爱国主义内涵解读演绎花木兰的艺术形式多样,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获1952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誉奖,该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已成为家喻户晓经典唱段。1998年6月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动画片《花木兰》,首映三天票房超过1997年7月《大力神》和1996年6月的《巴黎圣母院的驼子》。由马楚成导演,赵薇、陈坤主演的《花木兰》在内地及亚太地区均获高额票房,2010年10月第金鸡百花电影节,该片获优秀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两位主演获得了本届百花影帝影后奖。笔者认为,电影《花木兰》成功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仁爱之美”与时代共鸣创新文化之美的成功。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核心为“仁”,儒家思想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公忠”是仁的根本要求。“公忠”如西汉政治家贾宜所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治安策》)。千百年来,“忠孝”已积淀为中国人判定善恶的道德标准、人生追求的价值取向。北魏时为抗敌入侵发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柔美、凄美、壮美、奇美的韵律,讴歌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忠孝”传奇。影片《花木兰》以父女“喝酒喝药”智慧碰撞的柔情开篇,亦埋下父亲体弱多病的伏笔。军情紧急,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尽孝是她替父从军的朴素出发点。军营“盗窃”事件中,木兰为掩饰身份毅然选择死亡,凄美月色吟唱着木兰孝女之情。次日,文泰趁柔然兵袭来之际放走木兰,她却挥剑骑马返还战场愤然斩杀柔然大将,血刃洗礼中木兰由孝女成长为军人。经历“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战争,木兰逐渐由士兵成长为骁勇善战的将军,书写着军人之壮美。影片后半部分,在柔然军联合反攻敌我力量悬殊、大将军背弃逃离致使木兰和魏军被困峡谷时,小虎为掩护木兰被敌俘获,胡奎忘身救友被乱箭刺死,战友备受,眼前惨剧考验着木兰将军钢铁意志,为保大部队不能轻举妄动,她忍泪率众唱起战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壮士慷慨悲歌,观众灵魂激荡,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共鸣,是延续千年从未终止的故土深情。誓死卫国的气概“声析江河,势崩雷电”,催生了观众心底的爱国种子。三、电影艺术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强烈情感共鸣是电影艺术核心功能。美国当代女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有相似之处,人类情感与人类本性是生命的高级结构形式,这些也正是艺术所要传达的意义。一部优秀影片是人性之美的艺术再现,与观众对生命之美的追求有本源一致性。国产优秀影片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质的人性之美,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有重要影响。通过电影艺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本文仅对“电影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思考。(一)“电影课程”建设含义与课程定位本文中“电影课程”指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教学目标,以反映爱国主义内涵的优秀影片为教学内容,以“研究+播放+研讨”为教学方式,以教学反馈调查表、教学改进建议书和影评报告为教学评价方式。关于“电影课程”定位,它不是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电影课程”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必修课程,亦可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电影课程”如何建设,本文探讨如下。(二)“电影课程”建设“电影课程”作为课程建设有四环节,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内容设计,三是教学方式设计,四是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电影课程”总目标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丰富性使总目标含若干子目标,例如总目标设计是爱国主义教育,二级子目标设计是“爱国优良传统”教育,三级子目标设计应是“同仇敌忾、反对外侮”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奠定了“电影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p#分页标题#e#2.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决定教学内容设计,“电影课程”基本标志以电影为教学内容,影片的选择是该设计关键环节。选择形式上,以优秀故事片和记录片为主,不排除优秀动画片。选择内容上,依据教学目标而定,例在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同仇敌忾、反对外侮”的专题中,可选择系列影片,例《林则徐》《甲午风云》《南京!南京!》《花木兰》等,在爱国基本要求“爱灿烂文化”的专题中,可选择《中华文明—英雄时代》《中华文明—青铜的光辉》《中华文明—礼乐与争霸》等,影片诠释的仁爱与文化之美,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特质的生活之美进行深层次体验与思考。3.教学方式设计。对“电影课程”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电影是课程特色,研究能力是大学生特点。据此,“电影课程”教学活动可由“研究+播放+研讨”三阶段构成。研究阶段,指教师事先让大学生参与影片史料研究,为从历史大视角观看影片奠定文化基础。播放阶段,指对已具备背景知识和价值导向的大学生播放电影,引导其从娱乐体验升华到文化思考。研讨阶段,是指大学生运用背景知识结合影片内容的研讨,共享研究成果。4.教学评价设计。此设计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考评学生成绩的最后环节,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学反馈调查表,二是教学改进建议书,三是影评报告。反馈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建议是对教学方法的完善,影评报告是对大学生进行课程考查、提高其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电影课程”建设过程,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探索过程,道德性、科学性、艺术性互动求一的创新理念,是该课程持续生命力的科学依据。四、结语唐朝魏征说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爱国主义是凝聚民心之本,民族复兴之源,个人发展之核心竞争力,素质教育之核心内容,是中国高校永恒的教育主题与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爱国优秀影片系列问世,期待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的“电影课程”成为高校最有影响力的课程之一。

爱情教育片篇2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是育人的主体,必须深刻了解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育人工作。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一种帮助。”情感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去体悟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影视教育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体悟灵性之光的有效途径。

1 影视中的亲情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是最真挚,最热烈和无私的,可又是最容易让学生忽略的。怎样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这种“疏忽”,并学会体会亲情?在我校感恩教育月活动中,组织学生观看《烛光里的微笑》《妈妈再爱我一次》《一个独生女故事》《背起爸爸上学》《我的兄弟姐妹》等,几十分钟的影片,一幕幕亲情感人的动人场面,能引发学生的亲情火花。如《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妈妈相依为命,虽不富裕却过着平静快乐的生活,但妈妈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强忍悲痛让孩子回到他富有的爸爸那里。结果,孩子一次又一次偷偷跑回家看妈妈,直到母亲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跌倒,摔坏了脑子,失去了记忆,但唯一记得的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那点点滴滴。影片中,特别是孩子被迫离开妈妈时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妈妈欲答不能,悲痛难抑的流着泪的脸,还有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都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藏的感情,使他们蓦然发现,其实自己能够生活得这样的幸福,安宁,不都是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付出吗?没有了他们,自己就真的像一根草一样啊!然后组织同学们撰写观后感,组织对妈妈说“我爱你”主题班会,回家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学生在电影教育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在挥洒泪水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亲情的爱。回到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都回忆起家庭对自己的爱,淡化了家庭中不良教育因素。

2 影视中的爱心教育。影视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直面美好的形象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修养的训练,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其教学要求中,有关“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要求“加深审美意识,提高审美层次,逐渐养成欣赏高品位影视艺术的习惯”。这些并不是很虚伪的空话,以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为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老师形象,更准确地说,是为孩子付出一切的一位老师。我们看到了老师的一片爱心,孩子们看到的更是一个妈妈般的好老师。试想,看过这样的影片,孩子们的心理会有怎样的变化?他们也会更加体贴和关心父母和老师,会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生活上是富足的,可情感上贫乏的学生是怎样理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生们不会去想除了自己加上父母、同学、老师之外其他的人怎样生活。学生的冷漠让人对社会的未来忧心,怎样让他们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该有的真情?《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中乔安山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坚持维护社会公德,不为名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反遭诬陷,但为捍卫雷锋精神仍不屈不挠地英勇斗争着,凝聚着伟大的人格魅力。《一个都不能少》影片中,一位教师为了一群不相识的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不计较个人得失,抛弃荣辱,不辞艰辛,历尽了种种刁难,凝聚着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和高尚情操。

3 影视中的爱国教育。爱国就是人们对待自己祖国的态度的一种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这种态度用一定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情感复杂地、综合地表现出来,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学生一进学校就接受爱国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的口号他们天天在喊,然而对这些口号的含义学生们到底能了解多少,理解到何种程度?在电影的长河里,颂扬爱国主义的影片古今中外,比比如是。如《建国大业》《甲午风云》《南昌起义》《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英雄儿女》《血战台儿庄》等历史题材的影片,大多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实现人类文明的传承,认识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基础性意义,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而电影是形、声、色、知、情、意相融合统一的产物,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等多学科内容,最容易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不成熟的心理定势,可有效调动学生自身道德构建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尊重他人,养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优秀电影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包含着人类文明成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宝贵教育资源。列宁说:“在一切艺术中最教育人的是电影。”在优秀影视片“这双看不见的上帝之手”的指引下,学生或许崇拜、、刘胡兰、白求恩、爱迪生、聂耳的事业;或许成了爱迪生、华罗庚、张嘎子、潘冬子、雪孩子的“追星族”;或许成为集邮迷、书画迷、科普迷等等。不论如何,播放的优秀影片能成为一剂良方,为学生激发、蕴蓄美好真挚的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爱情教育片篇3

少年儿童,正在幸福安宁地成长着,他们感到祖国可爱,人民可爱,可为什么可爱,怎样去爱,他们还是模糊的。要使他们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时刻准备着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我们对少年儿童教育的中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容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因此,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应从小学生抓起,“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学渗透,发挥课堂教育作用

晨读时间,让孩子们学会静静的看书,看看《中国地理》、《旅游》、《历史故事》,懂得祖国的一些知识,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让他们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也可以老师推荐介绍,讲述社会现状,并从我国与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中,让孩子们看到我国的优越之处与差距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多的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商量,在互相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祖国。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传承的是中国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爱国教育的课程比比皆是。作为老师,立足语文文本,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捷径。小学语文课可结合课文《长城》、《桂林山水》等的教学,组织题为“夸夸我们的祖国”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准备和“夸”,祖国的美就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结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他们一定会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年是不幸的,最后冻死了,如果这个小女孩生长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她一定和我们一样,吃得饱,穿得暖,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可结合《》、《》等文章的教学,给学生讲爱国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胸中有爱国主义英雄的光辉形象。

二、抓住契机,开展多样主题活动

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克服成人化,不能只靠讲道理、读文件、上政治课等等,而应当针对他们爱动的特点,组织一系列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之中,让小学生们逐步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充分发挥周一升旗仪式、每周的班会、校会、队会和学科德育渗透的作用,结合每年的元旦、重阳节、国庆节,以及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等节日,分阶段安排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化、制度化。

引导学生懂得热爱祖国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主要是学校少先队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建立联谊关系,让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与老人们结交,为老人们做有益的事,培养学生的爱心,从爱别人、爱有困难的人,进而上升到爱伟大的祖国。

每学年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组织以“重环保,读好书,争创优秀,做小主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争创优秀,做小主人”;“读《中国资源》,爱祖国河山,争创优秀,做小主人”为主题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学校可以制定专题读书活动计划,并把活动纳入学校德育整体的规划中,与学校阶段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动教师人人参与,全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是读书活动的指导者。

这些充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都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接近小学生生活实际,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就具体化,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做得到。

三、宣传典型,树立爱国主义榜样

运用优秀影片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对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树立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培养党和国家的接班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电影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很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学校是小学生“爱国主义电影教育”的基地,学校爱教电影工作应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中,开展爱国主义电影教育活动,是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教育结构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重要手段。优秀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科教片、风光片,是配合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自然等多学科最形象、最生动的辅导教材,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老师,应把学校爱国主义电影教育纳入自己经常的工作议程,选择影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影评,把“爱国主义电影教育”活动渗透于德育、各学科教学以及团队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的前、后,请战斗英雄讲战斗故事,教育少年儿童懂得,无数革命先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斗,为创建新中国献出了生命。今天,为了保卫我们可爱的祖国,无数战士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这时,儿童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热爱祖国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四、营造氛围,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学生成长过程的诸因素中,学校是中心,家庭是基础,社会是环境。学校要努力把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还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青少年一代,创设并协调好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有效地防止学校教育的单一化。我们可以建设一支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居委会主任、民警和热心青少年教育的社会人士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经常商议开展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热点问题,并由他们分别在家长会和校会给家长或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指导家长在子女面前如何言传身教,尽第一任教师之职。我们还可以邀请法院、检察院、派出所民警来学校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在学生中开展“我与家长齐学法”活动。通过与家庭的沟通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胸怀祖国,立志报国。

爱情教育片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残疾人成为人们愈加关注的一个群体。作为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的电影艺术,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他们的情感需求也在情理之中。回顾中外百年光影,残疾人形象虽然相对较少,却从未脱离观众视野,其形象塑造也成为管窥世事变迁的一个角度。

 

《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郑丰喜、《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我的左脚》中的克里斯蒂·布朗、《一公升的眼泪》中的少女木藤亚等等,一系列经典的残疾人形象曾激励了一代代的观众,丰润着人们的心灵。

 

可是,令笔者疑惑的是,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古已有之,特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现实生活中对残疾人康复和成长扮演重要角色的老师,在反映残疾人的影片中形象却显单薄,甚至在一些影片是缺席的。特殊教育教师现实形象的重要与电影形象的单薄形成较大反差。“

 

教师形象代表了一个社会对教师的理想要求。”[1]电影作品中的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的展示,不仅关乎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更可以为观众提供解读残疾人生存状况的一种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一、特殊儿童电影中的教师形象分析

 

所谓特殊教育教师,是指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在中外残疾人影片中,由于电影主题和表现角度的不同,特殊教育教师在其间存在与否、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散落在电影作品中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分析,可以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爱而有教”的特殊教育教师形象。对这类教师,影片往往突出其奉献和爱心,他们体现了园丁最无私的精神风貌,用烛光照亮了处于阴影和黑暗中的的心灵。

 

意大利电影《听见天堂》中的唐老师就属此列。主人公尼可在八岁时因一次意外而失明,被父母送进一所盲人学校。由光明坠入黑暗的灾难,刻板枯燥的学校生活,使他一度失意消沉。所幸他遇到尽责又充满爱心的唐老师,他用“你有五个感官,为什么只用一个”启发尼可,还从尼可交上的作业中发现了他对声音独特敏锐的天赋。他送给尼可录音机帮助他发展兴趣爱好,他在刻板的盲人校长面前据理力争,帮孩子们实现了心愿。在盲人只能成为纺织工和接线生的现实背景下,唐老师用爱心和责任感为孩子们争取的是实现梦想的机会。

 

此外,像《无声的河》中的老师文治、《启明星》中的霍校长、陈老师等形象塑造,不在突出的他们的授业解惑,而重在展示师爱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影片都是着力在突出他们关爱学生的一面。他们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展示了教师崇高的奉献精神。但这类教师体现的是所有教师的共性,与《烛光里的微笑》《凤凰琴》等反映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影片相差无二,特殊教育教师的独特性被消解在师爱的崇高圣洁中。

 

第二类是“教而有方”的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特殊儿童不仅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呵护,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的教育和指导。特殊教育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爱固然能够唤起他们的生活信念,但仅仅有爱,对他们还远远不够。具备专业知识的“教而有方”的教师,也零星地出现在有关残疾人的影片中。他们独特的专业知识,也成为其区别于普通教师的标志性符号。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男孩伊桑的世界里,充满了神奇的符号,字母和数字在他的眼中,就是游动的小鱼、奔跑的小狗、飞舞的风筝。这是一个不被父亲和老师理解的世界,于是伊桑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问题儿童。父亲忍无可忍,将他送进了寄宿学校。美术老师尼库姆巴发现了这个消沉孤僻孩子的症结所在——阅读障碍症。他因材施教,用专业知识辅导伊桑,并发掘出他超常的绘画天赋。尼库姆巴老师和伊桑的关系,固然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最为柔软的一面,但影片以精彩生动的画面展示对伊桑的辅导过程,既让观众触及到阅读障碍症的康复知识,又不感到生硬无趣,实在是难能可贵。

 

印度电影《黑色的风采》与美国电影《海伦·凯勒》的情节几乎同出一辙,主人公们都是因病很小就失明失聪的孩子,她们抗拒冷漠,蛮横暴力,生活在黑暗孤独的世界里。而她们命运的改变,都是因为一名具有丰富特教知识的教师的出现。影片用大量的篇幅展示教师在辅导她们时的艰辛和困难。主人公的故事固然励志感人,但老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却也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三类是隐形的特殊教育教师形象。所谓“隐形的特殊教育教师”,是指这类人的职业并非教师,可他们却在特殊儿童的成长中切切实实扮演了教师的角色,成为这些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指导者。这是影片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群体,因其被贴上了亲情或母爱的标签,使观众忽视了他们对特殊儿童的专业辅导。

 

如《漂亮妈妈》中的女主人公孙丽英是个单身母亲,儿子郑大虽然先天失聪,却在妈妈的辅导下可以用不太清晰的语言说话。影片围绕郑大的入学问题展现了母子生活的困境。直到电影结束,郑大的入学问题还是悬而未决。影片中的郑大,生活中没有所谓的“老师”,只有一位切实扮演着教师角色的妈妈。韩国电影《马拉松》中的母亲,为了让自闭症的儿子融入社会,一字一句地教他说话,让他感受风的吹拂、感受雨的清凉,教他买东西,甚至指导他的长跑训练。

 

她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她对初原的指导,就是一位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所做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初原也在特殊学校学习,影片中有位一闪而过的特殊教育教师,却只是充当了向教练解释初原情况的角色。母亲形象的丰满和教师形象的单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些影片中,特殊儿童的母亲身兼两职,她们既是亲属,又是老师。母亲对特殊儿童的付出,固然是因为舔犊情深,但专业教师在这些影片中的缺席,却切切实实地反映出公众对特殊教育状况的知之甚少。

 

二、特殊教育教师形象单薄的原因

 

尽管在上文提到的影片中都有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的出现,但相对于电影作品中的普通教师形象而言,无疑是凤毛麟角。电影中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的模糊和单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讲故事的需要,电影方将影片的焦点集中到残疾人的生存困境上,他们更倾向于将其讲成包含“苦难”或“励志”因素的故事。《海洋天堂》、《漂亮妈妈》、《启明星》、《隐形的翅膀》等影片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单调的、模式化的叙事方式,一定程度上暗合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角色认定:特殊儿童是不幸的,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中一定包含着可以用来鼓舞大众的因素。于是展示特殊儿童的(下转444页)(上接446页)苦难,挖掘其激励人心的正能量,成为影片的着眼点。

 

“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电影,使我们的孩子,也使我们自己,在逆境中不沉沦,在顺境中更珍惜,将一颗热爱生命的心锤炼得更加坚强和健康。”[2]这也许很能代表一些导演在触及残疾人影片时的态度和目标。而与特殊儿童最为亲密的亲子模式就成了表现主题最好的方式。“绝大多数影片在人物设计上都选择了无障碍的父母和有障碍的子女这一模式,通过子女的残障身份来反衬出父母的无私付出,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3]影片中的父母形象丰富而饱满,他们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有的甚至取代了老师,切实地扮演了辅导特殊儿童的“隐形教师”。较之中国的残疾人影片的苦情励志,西方电影关于残疾人的叙事,则将关注点放在凸显其自身的价值,展示人性的温暖。无论是阿甘的忠诚执着,还是雨人的手足情深,这些曾经打动了无数的观众的经典电影,其间依然难见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的出现。

 

另一方面,对教师形象的躲闪,也从侧面反映了电影方对特殊教育知识的缺乏和不自信。特殊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特殊教育学校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神秘的,对特殊教育教师更是雾里看花。《无声的河》的编导宁敬武,在拍该片前还专门到一所聋校体验生活,担任了一个月的实习老师。可是亲身的体验也未能使影片中的教师形象有所突破,作为聋哑学校教师的文治只是表现在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上。

 

《启明星》的导演谢晋是智障孩子的父亲,切身的体验让他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父母养育特殊儿童的含辛茹苦上,而真正可以给这些孩子最大帮助的老师,在影片中的形象并不鲜明。虽然教师形象的塑造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忽视专业指导的作用,轻描淡写地将此一带而过,无疑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这种单一化、简单化的叙事,也不得不引发观众的思考:我们对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到底了解多少?

 

另外,电影作品中特殊教育教师形象的模糊,也折射出社会普遍地对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忽视和轻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教育趋向公平的标志。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逐渐建立了公立的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各种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公众对残疾人的态度虽然有所转变,但对特殊教育知识却是知之甚少,“这是因为特教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封闭的”[4]。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电影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也是电影艺术中特殊教育教师形象模糊的原因之一。

 

塑造丰满真实的特殊教育教师形象,并不仅仅与电影有关。对生命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尊重都是影响其形象塑造的客观因素。百年光影,在不断延长的胶片上,只愿有关残疾人的影片中,教师的形象再丰满些、真实些。让电影不至于总是停留在苦难模式和励志模式上,而也能成为观众了解特殊儿童成长的一扇窗口。

爱情教育片篇5

【关键词】影视作品道德教育和谐校园

影视传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电视媒体是党的宣传文化阵地,这决定了影视传播的政治属性,因为影视作品主要是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的。现在,电视已成为当今大众媒体中的强势媒体,具有技术先进、传播速度迅捷、覆盖面广阔、收视率高、内容生动直观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和特点,收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电视的内容很丰富,有重要的国内外大事包括党中央和政府的精神,有社会文化知识与各种服务性的信息,还有大量的综艺、娱乐和欣赏类的影视节目,其中影视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大。显而易见,正因为影视传播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等一些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对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话题,发挥影视资源的教育优势不愧为一个重要举措。

一、利用影视作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影视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这种教育活动也是促使中小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观: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用优秀影视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影视、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影响之大,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我们认为,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加深对影视作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近年来,我们通过向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国防教育专题片等优秀影视片,积极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学生影视教育活动,将影视手段运用于深化素质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科学态度和艺术感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视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多彩的影视世界为学生提供了多维的信息途径,学生的精神素养有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发展。

影视传播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影视作品的创作。1、在题材选择上,要积极拓展创作领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的实践领域是无限的,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和选择题材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很丰富。要深入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中,开掘创作的源泉,从中选出受人民欢迎的题材,让观众满意,要不断塑造体现新时期道德要求的各类新人。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情操,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2、在思想性方面。必须积极健康,昂扬向上。影视传播作为党的文化阵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也就是要唱响主旋律。要充分利用影视传播受众面非常广泛的优势。歌颂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鞭挞腐朽和阴暗的社会现象,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论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样式如何,其思想内容必须有益无害。3、在艺术上,要不断创新,追求完美。影视工作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明确的责任意识,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为观众提供高品位的艺术审美享受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敢于攀登艺术创作的高峰。

广大电影电视工作者制作了大量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创造意识、科学精神、高尚道德情操都可以体现。影视片中,各种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筑建人格长城的素材。我们在影视教育中有的放矢地给同学播放了不少塑造我们党众多领导干部光辉形象的影片,如《孔繁森》、《抉择》等,在学生心中筑起坚固而崇高的人格长城,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良好道德来抵御不良风气影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搞好这个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在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逐步配备有关器材。目前有电影放映或录(放)像设备的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制订放映计划,安排场次,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主动与当地电教馆(站)和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影剧院(场)联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农村、边远山区要采取灵活办法。组织电影放映队,定时、定点、定片目为学校提供服务。以保证学生按规定看到一定数量的影视片。

应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和服务工作。利用优秀影视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工作。各地有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各地应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统筹安排:教育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检查指导: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负责提供片源、宣传材料及必要的条件支持。

二、运用影视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作品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它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也是素质教育极其有效的手段。影视片可以直观的、形象的再现客观事物,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本来比较抽象、枯燥的材料变得生动形象,使教学时空的得以拓展,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了统一,深受学生的欢迎。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学生不管在课内课外,学起来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运用影视手段,延伸课堂教育。影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影视中的形象。是影视主创人员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社会现象加以高度的集中、概括、提炼、加工。再通过合理的想象塑造出来的,因此。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学生观摩优秀爱国主义,反映主旋律的影片。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进一步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范围,比较全面地掌握社会发展主旋律,

随着电子技术普及,当代青少年正在从读写时代逐步进入视听时代,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铺天盖地而来的电影、音像产品对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的养成有更大的影响。然而,他们平常接触到的大多是二三流的东西,甚至是色情、暴力的东西,而对真正代表人类文明的影视精品却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就有责任组织引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教育,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包含着一系列潜在的民族符号。

三、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情教育片篇6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认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我要在工作中发扬敬业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到爱生如子,使他们处处受到关怀,课堂上不歧视任何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教师的行动胜过许多言语的表达,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耐心细致的讲解。课堂不仅是教书的场所,也是育人的场所。我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疑问甚至意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知心朋友,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以德育人的教育宗旨。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十三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人,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微笑的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学生的引路人,育其自责感,是啊!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记得有一天下午,刚进教室我就发现门口有三张乱扔的纸片,我默默地将它拾起,笑着对同学们说:“我差点被这三张纸片绊倒,你们走路可要小心呢!”同学们便笑着自觉地捡起座位边的纸片和胶带。此后,教室里乱扔纸片的现象明显减少了。作为老师,你如果有一颗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个同学,你就会得很高的感情分,你从事的教育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短短数年教书生涯中,虽然辛苦,虽然也有过急躁,彷徨,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诚所至,一心一意顽石开,爱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在这里,我想到了这样两句诗:“生命的远景,艰难而稳重,美丽而动人,道路的伸展,都是给时间的方向,从脚下开始,从脚下结束。”

我们拥有充实的教师人生,我相信,当我们的生命走向尽头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空没有留下我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在洪中这片热土上,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校党支部在党员中开展了“铸师魂、讲师德、练师能---反思百日行”主题教育活动,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参加这次活动,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如何履行一名党员的职责。

爱情教育片篇7

一部主旋律影片何以春风遍绿、温馨和煦,被观众誉为中国最煽情的励志电影?众多媒体跟进报道,广大观众参与热评,各方评价影片主题积极向上,情节真实感人,弘扬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教育青少年努力学习、健康上网、感恩惜福。纵有许多引爆观影热潮的理由,然而最具震撼力、穿透力的还是那一份沉甸甸的母爱。《网络妈妈》是一部至情至性、闪耀着母爱光芒的佳作。

说那一份母爱沉甸甸,是因为女主角刘学萍(片中改为此名)是一位重度烧伤的残疾人,她不仅可以像平常人一样生活,甚至比平常人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刘学萍14岁时被山火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1%以上,皮肤不能正常排汗,只有一只完整的手指。可以看到,国内外有不少描写残障人自强自立、奋发有为的影视作品,如前苏联电影《真正的人》(1949年)、台湾电影《中的一条船》(1975年),近些年国内推出的电视剧《中国保尔——吴运铎》(2001年),电影故事片《黑眼睛》(1997年)、《隐形的翅膀》(2007年)等。《网络妈妈》中的刘学萍她一路走得艰辛,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她用残损的双手敲击键盘,利用QQ、电子邮件、纸质书信等方式与网瘾少年及其家长们沟通,用母亲一般的真情和爱心,在网络上教育沉溺网游不可自拔的少年。刘学萍本来是一个需要社会关爱与帮助的人,但她顽强地走出自我进入社会大我的境界;走过自立进入无私奉献的高度。

说那一份母爱沉甸甸,是因为女主角刘学萍是一个虚拟世界中的母亲,她以穿越网络与现实的博大母爱,关心教育许多网瘾青少年。网瘾是一个与现代高科技相伴而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瘾群体比例为9.72%,人数高达1300万以上,而且呈几何趋势上升,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是刻不容缓。2005年,由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又推出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电影《网络妈妈》切入的是一位特殊母亲的视角,刘学萍丧失了生育能力,除了相依为命的老母亲,没有丈夫和儿女,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家庭。影像叙述的并不是刘学萍组建家庭认养孩子,而是定位于关注网瘾青少年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们说每一个网络成瘾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和一个哭泣的母亲。刘学萍从网瘾少年贺嘉妈妈求助的帖子中体察到孩子的自暴自弃,父母的悲伤绝望。她开始介入这个破碎的家庭,在网络上与贺嘉直接对话,主动承担起挽救教育网瘾少年的责任。此后在网络妈妈的影响和感召下,海内外2000多名志愿者加入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行列,共同构建起一道社会关爱的绿坝。

爱情教育片篇8

幼儿接受学习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根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的榜样,因为榜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位小朋友自己动手画了两张小卡片来送给两位班主任老师,可是班上还有一位保育员老师,怎么办呢?我便利用晨间谈话时间,有目的地让孩子把卡片送给保育员老师。我说:“我们班上有两位班主任老师和一位保育员老师,只有两张卡片;这张卡片的确很漂亮,我也非常喜欢,但我不能只想到自己,不顾别人,保育员老师平时要帮我们分饭,打扫卫生,很辛苦,我这张卡片应该给她才对。”教师的谦让行为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二、挖掘节日内涵,教育幼儿要关爱他人

节日教育是对幼儿关爱情感教育的特殊形式,而中国又有许多的节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好时机,适时对幼儿开展情感教育。如,“劳动节”到了,带幼儿参观食堂。看食堂的阿姨淘米、洗菜、做饭累得满头大汗。让孩子知道每天吃的饭菜就是这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再讲讲蔬菜和米是怎么来的,让幼儿了解每天的饭菜是许多人辛苦劳动的成果。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也可以利用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的独特时机,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让幼儿了解父母养育子女所付出的辛苦,使孩子能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劳作,学会关爱长辈。

三、巧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音乐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每当播放音乐时,孩子们都能够被音乐深深打动。因此我想,如果选择形象生动、内容具体的音乐教材,便于幼儿感受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如,歌曲“我来帮帮你”展示了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场面;歌曲“轻轻的”表现了轻轻做事想到别人,时时处处不打扰、影响别人;歌表演“让座”、“小拐棍”描述了懂事的孩子如何关爱长辈的形象。这些内容来自于生活,贴近孩子,容易诱发幼儿情感。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们注重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例如,歌曲“尊敬老人是美德”,刻画了一个扶老奶奶上车和给老奶奶让座的形象。教师在充满美的情感演唱和教唱中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最后,请幼儿扮演歌曲中角色来表演让座的情景,使他们又感受到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注重“寓理于情,以境育人”,力求把幼儿带入感人的情景中,使他们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遇其事的感觉,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音乐教育是在认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由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孩子们受到“爱”的情绪感染。

四、采用讲故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染幼儿,教给幼儿关爱他人情感的技能

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持续开展各项“学会关爱”的活动。让幼儿用“爱”的心灵去观察、去了解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关爱教育。

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通过具体的情节进行善意的规劝,避免简单说教,使幼儿百听不厌。如,故事《妈妈病了》,讲述妈妈照顾生病的宝宝自己累倒了,宝宝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全班孩子听到后受到极大感染,纷纷表示妈妈生病了,也要照顾妈妈。还讲了各种各样照顾妈妈的方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行为也成了我们故事里的生动内容,这些故事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向孩子们的心理,不断滋长的关爱品质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更加美好。

爱情教育片篇9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语教学;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目前,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英语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外语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人文素养以及形成人生修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着力造就他们健全的人格,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英文电影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利用优秀电影欣赏教学,能有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通过英文电影欣赏,学生能从中汲取文化素养、人生经验和精神力量。

一、优秀英文电影欣赏

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电影辅助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独具优势。英文原版电影以其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形象生动和颇具感染力的画面以及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拥有优越的条件。电影欣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使人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净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向上的力量。如影片《泰坦尼克号》以优美迷人的画面、波澜壮阔的场景、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至纯至深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插曲《我心依旧》(myHeartwillGDon)给人心灵的震撼;影片《音乐之声》中《哆来咪》(Do-Re-mi)、《雪绒花》(edelweiss)等英文歌曲让人百听不厌,有一种美的享受。影视艺术的观赏过程不仅是审美的过程,而且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它提供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多方面的,并且与影视艺术的认知教育功能相伴相随、不可分离。

(二)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

大学影视教材中汇集着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即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拼搏精神、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等)。如:“theLastLes-son”《最后一课》中,老师深沉的爱国情怀;“madamCur-rie”《居里夫人》中,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索精神;“threeDaystoSee”《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积极的乐观态度等;这些影视素材使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人生启迪,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价值,陶冶思想情操。

(三)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感悟

利用优秀英文影视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悟。如影片《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能够让学生认真思考个人感情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孰轻孰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Gump)体现出的母子爱、战友爱、情人爱蕴涵了人间最纯真、最朴素、最弥足珍贵的感情,激发人们心灵深处对世间最美好情感的向往,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不懈的追求历程也给学生以激励。通过影片,启发学生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中西教育观对比,使他们意识到勇敢战胜困难和独立生存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他们的人文精神感悟。

(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段再现历史事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欣赏优秀电影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电影的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提供了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更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的资源。比如《阿甘正传》这部当代美国历史文化的经典影片。它融战争、历史、爱情和普通人的故事于一体,体现了当代人崇尚的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影片不仅成功塑造了阿甘的艺术形象,而且间接地展示了美国二战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国内的反战浪潮和种族歧视以及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等。通过影片欣赏,学生对英语民族的丰富文化有了多方位、更直观的了解,并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利用英文电影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影视教材和影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丰富了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应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巧妙运用英文优秀影片进行英语辅助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致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所选影片内容形式要丰富多彩(如科教片、励志片、、爱情片、历史剧等),内容要有教育意义,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能仅为娱乐而娱乐。只有认真选择合适的影视教材和影片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保证影视欣赏教学达到语言和文化传播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鉴赏能力和整体人文素质,教师在选择影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内容健康

思想内容健康是电影选取的首要原则。一部思想内容健康的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从中获取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陶冶情操和激励斗志,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阿甘正传》

(ForrestGump)影片讲述智商存在缺陷的阿甘,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艰苦努力,在这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艰苦奋斗,顽强生活,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命运,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了脚跟。影片中那句充满智慧哲理的经典台词:“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regonna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蕴含着每个人都了解但是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部经典绝伦让人看多少遍都有所感悟、震撼心灵的励志佳片;《当幸福来敲门》(thepursuitD厂Happiness),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讲述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在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生活落魄的困境时,如何到处奔波、吃苦耐劳、善尽单亲责任,经过自己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小职员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这些励志影片能够启迪学生通过拼搏努力去改变自身现状,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2.文化内容丰富

一部经典电影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影片《与狼共舞》是一部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西部史诗巨片,讲述了一个白人士兵与土著居民相互接触,相识、相知的传奇经历,反映了印第安人的优秀品质和灿烂文化,揭露了白人对印第安人进行的种族灭绝罪行,同时也歌颂了跨越两种文化的友谊与爱情;《珍珠港》(pearlHarbor)其宏大的场面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还有让人们赞叹的友情、爱情、责任、大义等,影片展现了二战中日本在太平洋上挑起的珍珠港事件,再现了日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音乐之声》(theSoundofmusic)讲述了二战期间奥地利少校特拉普为了维护祖国和个人的尊严,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不为入侵的德国纳粹卖命。通过电影欣赏,使学生看到战争的残酷,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电影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将语言和文化融入其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习视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实践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语言、文化、情感、方法等因素融为一体。积极指导他们围绕影片主题就相关内容查资料、写报告和互相交流、讨论,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选题时应选取思想内容健康、人文气息浓厚的影片,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励志片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或《音乐之声》《泰坦尼克号》等配有优美音乐、适合学生观看并能触动学生灵魂、激发学习热情的影片。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只是辅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挖掘电影内容,获取文化信息,实现教学目的。影片结束后,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电影相关资料进行课后拓展学习,如《阿甘正传》中涉及的著名历史人物、事件、奥斯卡所获奖项以及男主角汤姆汉克斯的介绍等。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

爱情教育片篇10

[关键词]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传播途径;选择;交往共享;可持续传播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种“爱国”的社会凝聚力。爱国主义电影是一种信息载体,它以影像的形式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电影的观看仍然有着“主题的同一性与阐释的差异性并存”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特殊受众群,内部仍有着各种分别,如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他们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此外,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对于当前的一些经济、文化方面相对落后的现实以及全球化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在现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电影教育绝对不能存在看过就完成任务的想法。

“爱国主义教育包含三个递进发展并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构层面,即激发爱国情感层面、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层面和引导爱国行为层面。”在高校进行爱国主义电影教育也将经历三个过程。因为高校的特殊性,在爱国电影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特有的传播途径。

第一,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稳定性及多元化并存的现状,应该有目的性地选择,主要在于对影片的选择,以及对受众群的结构组织形式的选择。

爱国主义电影是社会提供的固定文本源,高校教育者无从修改。如果将所有的学生放在一起放任自流地自由观看,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因为,受众对电影的接受理解程度,除了电影本身的信息传达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的“前理解”;个体之外的文化群落的阐释影响。

“前理解”指的是以往的经验。情感态度及知识结构等固有的框架。按照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实存诠释学”,任何理解活动都基于“前理解”,理解活动就是此前结构向未来进行筹划的存在方式。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指出:“把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对于这一点,加达默尔(Gadamer,Hans-Georg)认为:“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为,在这过程中过去和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当然,“前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会得到一定的修正。当然,修正的程度是渐进的。

个体因“前理解”的不同,在人群中会自然地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群落。因此,教育者在进行电影教育时,必须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爱国主义电影,尽量符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前理解”的发展阶段,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共鸣的效果,以此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因为存在个体之外的文化群落的阐释影响,所以必须注意传播环境中受众群落的结构构成。现实中的传播不是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意想中的直线性模式,而是一个网状模式。人们在与接收信息的时候。并不是运用单一的传播方式,而可能同时在使用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时候,除了受众个体与影片的交流外,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人际传播以及群体内传播也在同时进行。与身边伙伴的交流(语言和非语言类的交流)以及场地氛围(或称“行为场”)的信息,都会影响电影的接受理解程度。因此,对受众群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完全有必要。

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在于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属于多元并存的不稳定期。因此,在众多亚文化群落的集聚地的高校,有区分地看待各种群落,并进行有组织的调配后,可以形成特定的受众群。有限地满足特定受众群的“期待视野”,并加以引导性地播放特定爱国主义电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着“公共期待视域”的受众群在观看符合其“前理解”的电影时,产生的共鸣效果更为强烈;而占主导地位的受众群在观看电影时产生的“行为场”,将对其他类型的少数受众产生引导作用。高校是一个与社会半接壤状态的小型社区。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不稳定性是大学生比较明显的特点。有选择性地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会比放任无为式的全体观看更有效果。

第二,在交往共享中产生身份认同。共享不仅包括交往中进行的情感共享,还包括交往中建构起来的命运共享。由于大学生情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及盲目激进性,所以理性引导是过程中的关键。

美国学者彼得斯(JohnDurhampeters)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一书中,就交流/传播(commuiiica-Lion)的丰富含义进行了梳理,他认为“communicate的拉丁语意义是告知、分享、使之共同。”这种理解在现实经验中也能够感受得到。例如,观看电影,因为受到影片主题的影响,或者人物性格的感染,人们心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有时会产生短时间内的言行改变。这种现象会因为受众群落产生的“气场”影响的存在,使得受众的趋同性更为加强。这是在观看电影的交往过程中身份认同后的行为强化。

在这种理解背景下,爱国电影的传播内涵应该是多重的。如果说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递接收在于“告知”的话,那么参与其中的观影行为达到的就是“分享、使之共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这个事件就营造了一个同一环境的仪式化活动。通过与电影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多小时,受众不仅个体本身,也连带群体一起共享了一段爱国主义情感的洗礼。这份共通的交流中,爱国主义精神的传递并不是最终的,更重要的是如凯瑞(Jamesw.Carey)认为的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此时的这个文化世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空间。

现代大学生并不缺乏爱国热情,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观看爱国电影,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进行爱国者身份的确认及强化,这种过程在高校比较容易形成一股洪流。这种洪流可以将卷入其中的所有学生进行情感洗礼。这是最终形成爱国主义行为不可或缺的情感积淀。没有真挚和强烈的情感就不可能出现真诚的爱国者。但是,情感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将积累起来的爱国热情消散,或者导向为虚无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情绪。特别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必然会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情绪。

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但这并不代表着一切皆由国家意志决定,相反,留给大学生一个价值澄清、自主选择、自我成长的发展空间,培养既有爱国主义精神,又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未来才更有希望。爱国主义源于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它的存在并不需要逻辑推论,就像对母爱的肯定一样,人们不期望通过逻辑思考或现实推理合理地论证。真正需要论证的不是爱国主义本身,而是强调个人与国家丝丝相扣的联系。这时候的交往共享,不仅仅是精神信仰层面的向往,还有着世俗务实层面的追求。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共享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情感共享,同时还是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共享,在情感共享中,爱国者的身份认同感更为强烈,在命运共享中,爱国者的身份认同更为坚定。

第三,重视传播过程的可持续性,根据大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在情感知识化、情感生活化、情感社会行为化过程中进行可持续性传播。

爱国教育,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爱国实践。激发爱国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和引导爱国行为,是一个递进且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就戛然而止,过程的可持续性是关键。如果只是形式主义地走过场,可能就会出现类似以前“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这主要是将教育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只有将感性的情感转化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习惯,情感将真正成为理性且自觉的社会行为。

爱国主义电影可以激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仅停留此处还不够,还应该将这种情感转化为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转化为一种社会行为。在这之间发生的情感知识化、情感生活化、情感社会行为化的过程是递进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情感知识化。高校可以利用一些文化活动和电影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知识化的引导。这类文化活动可以将学生在影片观赏后的一些感性情感,引导转化为理性知识。例如,在高校组织一系列的电影讲座,或者开设电影类的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这些内容可以是纯粹的电影欣赏,或者是将电影与民俗、电影与历史、电影与文化等不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的综合型的电影知识化教育。电影可以是知识。感性的领悟成为理性的沉淀,会将生命历程中的一瞬间固化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维系下去。

情感生活化。高校可以在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后,根据影片中的某个主题进行一些能在日常生活中可操作性的引导,让爱国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例如,观看与运动竞赛相关的电影,可以将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感引导到学生的生活中,鼓励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将爱国主义情感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结合起来;观看与国土、环保相关的电影,可以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化为日常中节能、环保等生活行为。

情感社会行为化。高校可以根据当前的热点问题选择性地播放影片,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性的具体活动中,将爱国主义情感外化,在社会性的交往中展现自我,并以理性自觉的爱国行为获得社会肯定。例如,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招聘时期,可以播放有关教育类的爱国主义电影,引导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大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具体化为理性自觉地支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