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专业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8:04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1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室内环境污染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indoorenvironmentdetectstheconceptandpurpose,inviewoftheindoorenvironmentpollutionproblemtheseverityofthehazard,indoorenvironmenttesting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theproblemsofanalysis,andputforwardinordertoimprovetheindoorenvironmentdetectsthe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measuresinordertoimprovetheoveralllevelofindoorenvironmenttesting.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testing;indoorenvironment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tU83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室内环境检测相关问题

(一)室内环境检测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

室内环境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气、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

1、环境治理专家提出,室内装修后,各种人造板材、装饰布、地毯等散发的甲醛,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都有不可忽视的毒害,可引起鼻、咽喉、皮肤及消化道癌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强烈致癌物质。

2、在室内装修中应用的各种油漆及油漆添加剂和防水涂料中,含有苯和二甲苯。苯化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强烈致癌物质,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破坏造血功能导致白血病,造成孕妇流产和胎儿先天性缺陷。

3、在民建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防冻液,主要成分是氨,它在室内发出的大量氨气,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极大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引发肺气肿,成人呼吸窘迫症等多种疾病。

(三)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室内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内环境规划、室内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发展趋势和速度,追踪污染源,为实施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检测资料,为研究室内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修订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环境法律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5、为室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室内环境检测的不规范现状

(一)检测机构资质不够,检测价格差距大

当今对装修的信任危机,催生了越来越大的室内空气检测市场。然而,一些机构未经资质认证就四处招揽业务,违规出具检测报告,名头各异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的收费标准更是差异巨大。检测机构的收费标准由100元到上千元不等。这主要是检测环境、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的构成不同造成的。正规的公司都有专业的实验室和经培训上岗的检验员,还应获得Cma计量认证资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收费自然高。然而由于检测行业兴起的时间不长,市场体制还不健全,一些检测机构只是到工商部门注册拿个经营证,再买几套设备就开始营业,检测后出具的装修治理检测证明并不准确,但是消费者一般不会再做一次复检来核实结果是不是准确,检测证书起到了一个哄骗消费者的作用。

(二)行业有待法律规范

室内空气检测和治理行业的混乱,与法律规范的缺失有关。目前,国家对这一行业尚未出台专业法规,只有关于室内空气检测主要有两项标准,分别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前者是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的国标推荐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标准;后者则是建设部的强制性标准。一般来讲,GB/t18883—2002较多用于家庭和精装修的房子。

(三)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有待提高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首先,国内具备室内环境检测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十分短缺,具备室内环境检测资格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其次,一些检测机构由于资金短缺,缺乏技术性能良好、灵敏度满足检验标准、规范要求的仪器设备。这些因素造成室内环境检测的技术含量不高,检测结果不准确。

三、规范室内环境检测的措施

(一)建立市场分级管理机制

一个正规的从事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并出具检测报告的机构,应该有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室、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建立起相应的检测程序和质控体系.有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正规资质.并通过质量技术监督机构Cma认证。但由于目前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可以实现分级管理体制。对具有资质并取得Cma认证的单位,可以批准其进行室内环境工程验收和室内装饰装修检测,并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作为解决法律纠纷、居民维权和政府工程验收的依据;对大多数居民进行室内检测环境.只作为治理或评价参考的.可以由部分资质不深或未取得Cma认证的机构进行检测,降低成本。

(二)加强政府管理力度

争取政府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物价及其他部门应出台固定的收费依据,抵制不良竞争,价格定位大致可分为工程验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出具普通检测报告、简易检测4种费用。

(三)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的技术研发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企业内部的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对研发出的监测治理技术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并适当的向研发企业拨助款项,来鼓励企业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技术自主研发,努力提高全国的室内环境监测治理水平,保证我国的室内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人体健康标准。

(四)培训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人员

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效果与开展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联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的知识和技术,合理开展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还应当出台和完善规范室内环境监测治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标准,保证从业人员在认知国家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要加强对室内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室内环境健康意识,加大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及污染源头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室内环境监测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污染控制与预防。可利用新闻媒体对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室内污染预防与控制的新经验、新进展等进行报道,营造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在全民中开展环境科普教育,让公众对环境有知情权,提高公众的环保自觉性。同时还可通过环保信息机制的建立,让权威的专家学者参加环境知识普及,避免误导公众的现象发生

四、室内环境检测的规范施工

(一)布点与采样

布点和采样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2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应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1.5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经装修的室内环境,采样时间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一般建议在使用前采样监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室内环境,空调应正常运转。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

(二)监测项目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新装饰、装修过的室内环境应测定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室内环境应测菌落总数、新风量及二氧化碳;使用臭氧消毒、净化设备及复印机等可能产生臭氧的室内环境应测臭氧;住宅一层、地下室、其它地下设施以及采用花岗岩、彩釉地砖等天然放射性含量较高材料新装修的室内环境都应监测氡(222Rn);北方冬季施工的建筑物应测定氨。

结束语

室内环境检测是一项关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工作,对室内环境检测进行规范,认真开展监测工作,努力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环境监测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人员要本着大胆实践、认真钻研的工作态度,规范检测行为,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努力探索规律,切实提高室内环境检测水平。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GB50325-2010.

[2]李先庭.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与发展[J].暖通空调,2009(30):36-40.

[3]李金荣.家装污染及其检测治理技术[J].舰船防化2006.(1):13-15.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2

荷兰设施农业概况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荷兰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目前,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超过1万hm2,占到农业耕地面积的0.5%。设施园艺从业人口12万人,年产值56亿欧元,每公顷平均年产值60万欧元,人均年产值4.67万欧元。其设施园艺产品中,70%~75%用于出口,其设施农产品土地生产率及出口率均名列世界第一。

荷兰温室以栽培花卉和蔬菜为主(表1),蔬菜又以番茄、甜椒和黄瓜为主,3种作物种植总面积占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荷兰设施栽培在高标准连栋温室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配套现代化的硬件设备,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目前,荷兰蔬菜作物产量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番茄(图1)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到了60kg以上,甜椒达到了35kg,而黄瓜则达到了90kg,是国内平均水平的3~4倍(表2)。

荷兰番茄实现高产的原因

高标准的玻璃连栋温室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荷兰的玻璃温室经过多年发展,结构已经非常成熟。以RedHarvest农场为例,该农场温室建于2009年,结构为典型的Venlo型全玻璃温室(图2),脊高7m,天沟高6.3m,柱间距5m,跨度8m。与国内玻璃连栋温室相比,首先是温室脊高较高,既能够满足温室内吊线栽培系统的需要,又能够增大缓冲空间,维持室内环境稳定。另外,目前荷兰温室单栋温室面积普遍较大,平均单栋温室面积在1hm2以上,如RedHarvest农场番茄生产温室每栋面积为7.5hm2,在增大缓冲能力的同时便于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管理。

智能化的环境控制体系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在环境控制方面,荷兰温室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对温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记录和调控,为番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光照管理光照是满足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其他因素满足的条件下,增加1%的光照意味着增加1%的产量。荷兰非常注重玻璃清洁,一般温室都配有玻璃清洁机,一般每年清洗8~10次,保证温室透光率可达70%以上(图3);另外,与国内连栋温室不同,荷兰温室一般不设有外遮阳,内部一般只有一层保温幕,兼做内遮阳,大大提高了光照透过效率;荷兰大概20%左右温室配备有补光灯,以高压钠灯为主,功率为1000w/盏,悬挂密度为每盏灯补光面积为10m2。

加温管理荷兰温室番茄生产加热方式以热水管道加温为主,温室底部的热水管道同时作为轨道车的行进轨道。荷兰热水主要采用天然气锅炉加热,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加温锅炉,满足温室内的温度条件。现代化的连栋温室一般配有CHp(热电联产)系统(图4),具体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在为温室生产提供热量的同时,将剩余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新型锅炉系统。目前,该加热系统在荷兰应用面积超过7000hm2,其产生的电量占到荷兰全年电量消耗的10%以上。

通风降温管理荷兰温室通风降温系统主要包括温室天窗、循环风机、内遮阳等设备。温室内通风降温主要是通过温室屋顶天窗开启来实现。现代化的连栋温室可根据时间、温室内温度、外界光照条件、室内湿度条件等因子来控制天窗是否开启及开启角度;为保证温室内气候均一,荷兰温室内一般设有空气内循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循环风机组成,根据温室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情况开启或关闭,使温室内的气候保持在稳定平衡的状态;为防止夏季温室内温度过高,一般荷兰温室还配有内遮阳,兼做冬季时保温幕,在夏季光照强度高、温度高时开启,防止温室内温度过高。

Co2浓度管理Co2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番茄产量的限定因素之一。番茄Co2浓度饱和点为1400?mol/mol,而在实际生产中,温室内的Co2浓度远低于饱和点。荷兰温室生产设有Co2增施系统,能够维持温室内Co2浓度在900?mol/mol左右,可以提高产量30%以上。Co2通过天然气锅炉加热产生,是温室加热的附属品(图5)。Co2增施的工作流程为,白天锅炉工作,产生的Co2经过过滤后进入生产温室,而锅炉产生的热水则贮存起来,在夜间需要加温时将热水输入温室。

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的核心

荷兰温室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以RedHarvest农场番茄生产为例,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植株管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嫁接技术等,这些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成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是实现番茄高产的核心。

现代化的水肥灌溉及监测技术是实现番茄高产的重要措施

自动化的灌溉系统目前国内蔬菜灌溉以经验灌溉为主,在适宜条件下番茄灌溉总量、灌溉频率数据无法和番茄生长及气候环境结合,导致无法实现水肥一体化、智能化。荷兰设施采用精确控制系统,不但可以根据作物不同时期调整灌水量,而且可以在一天当中,根据太阳辐射的情况及时调整供水量,以保证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同时,避免水分浪费。

精准施肥,配肥及肥料供应标准化荷兰番茄生产施肥精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上。每周的肥料配方都是由主业肥料咨询公司为其提供,生产者根据回液测试值、雨水的测试值,调配符合某一特定时期的配方的营养液母液。温室也有专门负责收集每天每株植株的供应量,并且每天都会收集岩棉块中的营养液,对eC值、pH值等主要指标进行测试(图6),同时及时输入施肥系统,以确保制定第2天所用的营养液的合理配比。二是用量上,番茄营养液用量由施肥系统控制,根据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不同而不同。为保证植株生长期间提供适宜的营养成分,荷兰温室生产一般采取定期的检测体系,及时进行调整。

系统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是实现高产的保证

荷兰温室病虫害防控坚持源头控制和综合防控的理念,以温湿度精准调控以及有益昆虫生态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调控和生态调控优势,同时以科学化学防治为必要补充,通过定期监测预警,制定最佳防治策略,以达到有效防控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保障产品安全的目的。

完善的病虫害隔离体系,确保生产环境安全荷兰温室一直在打造密闭的作物生长系统,进入生产温室有一套严格的消毒流程,一般外来人员必须经过更换一次性消毒服、手部消毒、脚底消毒的程序后才能进入生产温室(图7)。操作工人每天进入温室也必须经过更换工作服,手部消毒的程序。另外,具体操作工人每操作完成一项工作后,还必须对工具进行消毒。每茬作物生产结束后,一般会对温室内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善的病虫害隔离体系,杜绝了人为将病虫害带入温室,保证了温室洁净的生产环境。

精准的环境调控,提供植株最佳生长环境控制温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确保植株正常生长、病虫害少发的关键因素。以RedHarvest温室番茄生产为例,通过加热系统、Co2供给系统、通风系统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综合运用,在番茄生长期内,能够确保番茄生长温度为16~22℃,白天湿度控制为75%~80%,夜间湿度控制为85%~90%,晴天温室内Co2浓度达到800?mol/mol以上,实现了实时、精确调控,确保适合番茄生长的气候环境,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避免土传病害发生荷兰番茄生产一般采用岩棉作为生产基质,该基质生产面积占到生产总面积的90%以上。由于岩棉是由岩石经高温融熔抽丝而成,与其他基质相比,质轻、多孔,且不含病虫害,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图8)。

以生物防治为基础,兼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荷兰温室生产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为辅。以RedHarvest温室番茄生产为例,主要虫害防治对象为白粉虱、潜叶蝇、蚜虫等,白粉虱采用盲蝽(macrolophuscaliginosus)、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图9)等天敌防治;潜叶蝇采用潜蝇姬小蜂(Diglyphusisaea)防治;采用蓝板防治蓟马、黄板防治白粉虱和蚜虫。在病害防治方面,除控制适宜的湿度条件外,采用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病。

定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最佳的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以RedHarvest农场番茄生产为例,农场的植保专员每周定期对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蚜虫等虫害进行监测,病害发生或虫害超出天敌防治范围则及时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例如,白粉虱采用黄板进行监测,黄板大小为25cm×10cm,如果两周同一黄板白粉虱增加数量超过80头/片,则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配套的硬件体系减轻了劳动强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荷兰温室生产人工成本占到30%以上,减少用工和降低劳动强度是荷兰温室生产一直追求的目标。温室作业省力化渗透到温室生产的各个环节。荷兰设施温室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将环境控制、水肥管理、数据检测等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以RedHarvest为例,该农场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为privaconnext系统,该系统将加热系统、Co2增施系统、灌溉系统、通风降温系统、营养液回收利用系统等进行了集成,方便在一台电脑上可以控制整个温室正常运转;另外,温室内一般还配备有采摘作业车、可升降轨道车、运输作业车等省力化装备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工人操作效率。

专业化、细节化的工人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效率

人工成本是荷兰温室生产的主要成本之一,可占到生产成本的30%以上。为降低人工成本,除了应用自动化设备以外,荷兰温室生产普遍采用专业化的分工、完善的管理及监管体系来提高工作效率。以番茄工厂化培训团实习农场RedHarvest为例,该农场每7.5hm2温室从事植株调整工人共计29人,按照工种的不同,分为打叶、采收、疏花疏果、落秧、绕秧打叉等操作,每项操作专人负责,其中,打叶11人、采收8人,落秧4人,绕秧打叉3人,疏花疏果3人。为方便工人管理,温室配备“Hortimax”管理系统(图10),通过高效的人员管理系统和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荷兰温室番茄生产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拥有极高的操作效率,如每名工人每小时可采收番茄550kg,疏花疏果2600棵,落秧2650棵,打叶1100棵,绕秧打叉2700棵,是国内工人操作效率的5~10倍。

荷兰农业给中国设施农业的启示

提高设施硬件条件及规模化程度应成为未来设施农业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设施蔬菜生产主要以农民个体为主,户均经营规模较小,设施栽培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不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还是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另外,国内生产还存在生产品种多样化,单一品种种植面积不足、产量偏低问题,蔬菜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大。国内设施农业生产应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以形成产业优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设施蔬菜生产应向生产专业化、管理细节化方向发展

荷兰设施生产专业分工明确,从事品种研发、育种、生产、销售均已高度专业化,互为支持,各园艺生产企业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有效遏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独木桥”的弊端,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而且科技服务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当发达,在生产咨询服务、生产、供应、采购等不同领域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而国内设施生产专业化分工不明显,除物资供应相对独立外,农民仍然承担种子采购、自己育苗、独立管理等工作。同时,产品销售形式相对单一,以销售为主的合作社已有一些发展,但在服务农民销售增值上还未形成主导力量,设施蔬菜生产在专业化程度上还有较大差距。

在管理方面,以荷兰番茄生产为例,从环境调控、水肥管理、采收管理等各个环节基本能做到智能化、精准化控制。生产理念上追求植物工厂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善待植物的生产理念,尽量为植物生产提供最合理、最舒适的生长环境;而国内生产基本为土壤栽培,在环境调控上,更多注重土壤和水肥因素,在生产管理基本靠简易设施加上农民经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调控设备应用程度较低,比较容易受自然、人员自身水平等条件制约。因此,借鉴荷兰农业成功发展的经验,除了在生产上应该专业化分工之外,还应注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专业化分工、注重细节管理应成为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

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培育现代农业生产主体

荷兰现代农业是高度组织化的,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主体。农民大都是各类农业合作社的成员,农民是荷兰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荷兰农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技能,这与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重视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中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必须通过创新政策鼓励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生产,并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另外,还应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经营联盟。通过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各个利益体的有效分工合作,提高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益,规避市场风险。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3

为进一步落实《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市局《关于对涉铅等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区环保局将在4月份开展对我区的省控、市控及涉铅等重金属污染重点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各有关科室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

4月1日,环保局党组召开了由监察大队、监测站、管理科等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会上党组书记、局长王洪申通报了3月28日召开的《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情况,传达了副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分析了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形势和特点,集中梳理了目前在企业监管、污染防治、监测数据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专题会议上成立了“区环保局省控、市控及涉铅等重金属污染重点单位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专项整治内容

(一)省控、市控及涉铅等重金属污染单位情况和企业排查情况。

(二)重金属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情况(包括铅酸蓄电池及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冶炼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落实情况)。

(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或园区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设施、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企业废渣场、尾矿库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情况;企业含重金属等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及运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现有企业和已关停搬迁企业原址周围区域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恢复情况。

(四)城镇、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垃圾填埋场渗沥液重金属排放及无害化处置情况。

(五)省控、市控及涉铅等重金属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及监测方案落实情况。按照《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和《省涉铅等重金属监测方案》有关要求,定期监测并建立管理档案和台帐情况。

(六)重金属“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提炼情况(所有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设施的再提高工程、重金属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环境安全防护工程)。

三、有关要求

(一)各有关科室一定要按照《通知》要求,全面摸清我区重金属污染的底数,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并拿出整改意见。具体科室负责同志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把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杜绝走过场。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精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根据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13〕1号)要求,决定在全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维护地区形象为目标,深入落实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和综合治理,集中查处各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重点检查整治饮用水源地周边的企业,不在规划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各类涉水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渗井、渗坑、溶洞、矿山、废弃矿坑或其他闲置场所非法贮存、处置有毒有害物质或危险化工废物,以及运用其他方式排放污水的严重违法行为。

(二)集中打击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打击各类私拉乱倒污水、废液或其他危险废物等严重违法行为。

(三)依法关停取缔非法长石酸洗、罐(桶)体清洗、煤焦油加工、片碱、小化工、小印染、小造纸、土炼油以及各类涉水“土小”企业,关停取缔不在工业园区内的各类有废水产生、无排污去向的“土小”企业或加工作坊。

(四)集中整治非法向城市管网和河道内排放污水废水的行为,严厉打击私自打井,非法取用地下水的违法行为。

(五)集中整治化工企业的污染隐患,重点查处未落实环境安全防范措施的行为、查处涉重金属企业的违法行为。

(六)集中整治擅自处置、排放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擅自处置实验室、科研机构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

(七)严厉打击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违法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专门机构,严格执行工作方案。**镇党委、政府成立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行动方案,统一组织专项行动,研究全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重大问题,督办重点案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职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专项行动具体事务,调度各村、各企业及成员部门工作情况,及时通报专项行动实施情况及有关问题处理情况。

(二)实行分工负责、部门联动,合力打击违法行为。此次专项行动由镇建环所、城管中队牵头,环卫所、安监站等部门协调开展,各相关部门依照各自分工开展具体工作。

各村对辖区内有关企业、单位或个人开展拉网式检查,对有关问题及时查处。各村、各相关部门结合辖区及主管行业实际,根据本通知确定的重点开展拉网式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理。在此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拉网排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就有关问题整改情况加强落实。各村、各相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三)实行定期监查,加强督导。专项行动期间,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导工作进展情况,重要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和查处的典型案件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

(四)加大舆论监督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为专项行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公布专项行动热线电话,鼓励支持群众进行监督和参与。

四、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切实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是控制污染、改善环境、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需要,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村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任务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环境执法效能为抓手,紧紧围绕保障环境安全的主线,全面落实环保“一岗双责”规定,深入开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组织重点流域、工业园区和氟化工行业等环境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福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核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执法保障和服务。

二、工作重点

(一)深入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1、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整治。根据《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年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对铅锌采选、电镀、皮革、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排查摸底,切实消除重金属污染危害和隐患。坚决淘汰达不到环保要求、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涉重金属小型企业。

2、强化铅蓄电池企业排查。发动各街镇、社区环保检查员、监督员对管辖区域是否存在铅蓄电池行业进行彻底排查,坚决做到“六个一律”: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责任。

3、加大重金属企业危险废物监管力度。以排污申报登记为基础,加强对重金属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排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利用、处置单位情况,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落实危险废物管理制度。重点排查辖区内是否存在利用含重金属副产品、废物冶炼、回收重金属的企业。加强对从事危险废物回收、处置企业的监管和资质审查,禁止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经营活动,严厉打击超经营许可范围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加强对铬渣治理项目的监督检查。

(二)强化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

进一步加大减排监管工作力度。一是要突出结构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对于国家明令整治的项目以及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要下决心实施关闭。切实加强减排重点项目监控监管。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密监测频次。认真检查减排企业设施运行情况和历史记录,对减排后又回潮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十一五”的减排成果。

(三)围绕“创模复查”集中开展专项环境执法检查

年是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复核的关键年,各有关部门和街镇要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城同创”的要求部署,落实好各项环保工作任务。

1、开展工业园区环境整治。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政文〔〕215号)要求,重点排查越权审批环评文件和验收环保工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不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不按规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以及区内企业偷排、漏排等违法违规行为。

2、继续开展原厝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整治。一是加强保护区环境巡查。将巡点向梅亭沟及沿江排污口扩展,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切实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全力抓好畜禽禁养殖的反回潮排查。贸发、环保、市容执法等部门及洪山镇、五凤街道要对管辖区域是否存在畜禽养殖回潮进行全面清查。

3、全力以赴打好内河截污治污硬仗。认真落实内河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将内河沿岸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今年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强化内河水质监测,加快内河整治“一揽子”环评编制和审批,切实加强对河道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源排查和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区直相关部门要督促内河周边企事业单位规范排污口建设,完善城区污水管网,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做好污水接驳工作,实现截污管道对排污口全面接驳,进一步改善内河的整体水质。

4、开展重点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不仅是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模复查”重要指标之一。要重点查处批小建大、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未按规范分类治理、治理设施不匹配或老化、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等环境违法行为,规范环保秩序和行为,确保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环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区环保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确定我区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环保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动员部署情况和实施方案于年6月底前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深入排查和集中整治阶段(7月至9月)

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重点行业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情况及含铅蓄电池企业整治情况于年7月1日前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各类专项执法检查情况按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要求及时上报。

(三)督查阶段(10月)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于7月份组织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情况及含铅蓄电池企业整治情况专项督查,10月份组织对各县(市)区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四)总结阶段(11月)

区直各相关部门及街镇对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完成年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于年10月15日前报送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进一步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把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强化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把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的重点、目标、时限、责任人,加强跟踪督促,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从今年开始,环保专项行动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将作为各部门及街镇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二)落实“一岗双责”,密切部门配合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环保监管“一岗双责”规定,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职,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移办制度,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联合相关部门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准入标准,严把项目审批关;工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依法查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督促地方政府及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启动工作,有序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市容执法部门要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并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管;工商部门要严肃查处企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

(三)加强督察督办,提高工作成效

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指导,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督察工作方案。对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减排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氟化工等重点行业环境专项执法检查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多种形式的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按照环保部《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要求,强化违法企业落实整改情况的后督察,督促环境违法企业切实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命令,及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执行到位,防止环境违法行为死灰复燃。要继续将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本地区今年重点查处事项,公开查处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企业,对严重违法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分批予以挂牌督办。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6

【关键词】监护环境负性影响护理对策

近年来危重病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一般地市级医院都设有iCU科室,每个专科科室也都设有危重患者监护病房。这些病房配备有较先进的监护和抢救设备,使各科室病区内病情危重,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患者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监测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最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疾病康复水平。但是,监护环境存在的一些负性影响因素,也会给患者的疾病康复和医护人员的治疗抢救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重症监护的最终效果。以下就监护环境中存在的负性影响因素及所应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护理人员共同提高对危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水平。

1监护室环境存在的负性影响因素

1.1物理环境的负性影响因素

1.1.1声音主要包括监护仪器的监护提示声,突发的或偶发的监护仪报警声,各种仪器的搬动安装声,工作人员的对话、操作、走动及开关门声,医生间隔查房询问病员声,病区中监护室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来源的声音等等。在监护病房内由于仪器提示音的加入,环境的噪声强度可达45~80dB,而超过60dB就会使患者感到烦躁不安,降低其对疼痛的耐受阈值,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休息及睡眠。

1.1.2光线白天监护室内较暗的光线,夜间监护室内较亮的光线;烤灯刺眼的光线;每日应用紫外线灯的消毒照射等光线的不良刺激,时间如果较长,会改变患者的睡眠形态,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

1.1.3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温度、湿度、清洁度的监测设备和记录的不完善;空调的功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监护室环境温度的调整;监护室空气的细菌含量检测不能及时准确;监护室内出入人员较混杂,不能够实施较好的清洁隔离措施;通风对流的环境设计和设备的配置缺陷,空气净化设备、设施的缺乏等不仅会造成监护室的温度、湿度、空气的清洁度的不适当而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还会增加患者呼吸道感染和有创伤口感染的危险性。

1.2心理环境的负性影响因素

1.2.1来自于工作人员的影响长期从事监护室工作的护士相对心理稳定性较低,敏感性及紧张性较高。个别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各种监护抢救仪器的使用和调整不熟练,对监护仪器显示的数据不能够正确分析,在抢救危重病员时表情紧张,脚步慌乱,问答不确定,惊呼随口而出,这些都会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信任感、紧张感和不安全感。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往往被监护仪所引导,关注的常常是患者的疾病和损伤,谈论的通常是病情,较少同患者沟通交流,会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更关心的是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患者本身。

1.2.2来自于监护室环境的影响对监护室环境感到陌生,对搁置于监护室的各种监护仪器、抢救仪器感到陌生、紧张,对各种加之于身的监护仪器感到陌生,产生紧张和恐惧,对各种侵入性操作感到不安和恐惧。

1.2.3来自于其他危重病员的影响同病室的患者或相邻床位的患者病情的持续恶化时、病情突然出现变化进行抢救时、抢救无效或患者死亡时等都会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造成忧郁和悲观的负性心理影响。同病室患者存在的性别差异,在接受某些治疗或检查时,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够充分重视和满足患者保护个人隐私的心理需求,人性化关怀意识不足等原因,都会引起患者内心的尴尬、窘迫和心理紧张。

1.2.4来自于患者家属的影响由于患者家属陪伴对探视陪护时间的安排不满和不理解,在疾病严重性和处理的迫切性问题上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在患者家属与患者交流后,引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满、误解,甚至产生疑问和不信任,导致患者的不安全感。

1.3监护室生理环境和治疗操作的负性影响因素

1.3.1侵入性操作带来的生理损伤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鼻饲、保留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导尿等有创操作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生理上的损伤和不适。侵入性护理操作是使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有潜在的并发症危险,如:动、静脉炎,动、静脉血栓,皮下出血,创口渗血等。

1.3.2血压持续监测袖带的压力刺激如果监测时间间隔太短、袖带包裹过紧等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有时还会导致袖带包裹部位出现皮下淤血点。进行血压监测的上肢静脉回流不良,如果还有静脉通道建立在该侧,则不仅会影响静脉输液的速度,同时,在血压监测时引起静脉血向输液管内的回流还会引起输液针头的堵塞等不良后果,以至于需要重行静脉穿刺操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护理对策

2.1保持监护室良好的物理环境

2.1.1保证监护环境的安静

首先,iCU病区应该选择设置成一个独立的病区,远离周围的嘈杂病区环境;病区内的危重症监护病房也应有较好的隔音措施;病室的门窗不仅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还要有缓冲关闭碰撞时的隔垫。

其次,医护人员在监护室应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查房时语言尽量简短,语调柔和亲切,声音的高低以患者可以清楚地听到为标准,不要过大,以免打扰其他患者;培养监护室护士良好的专业素质,遇到问题或紧急情况时要能保持沉着冷静,语调平静,表达清楚,切忌惊呼和大声慌张的问答。

第三,做好患者家属的探视宣教工作;在探视时间内嘱其不要大声喧哗,走路时脚步放轻稳;取放用物时尽量请工作人员帮助,以免打翻物品发出意外声响。

第四,监护仪声音的设置应视患者的病情需要而定;有些监护指标的上下限也要视个体实际需要设定,以免因上限指标过低或下限指标过高引起仪器经常地出现报警声。

2.1.2减少监护环境的视觉刺激

首先,监护室的自然采光要好,要有明亮的窗户和可以调节控制光线的窗帘;每张病床都有自己的床头灯和日光灯,床单位之间要有活动隔帘,在不需要光照或对光照的强弱有不同需求时,可以随时调节床单位的光线。

其次,在床单位之间设置活动隔帘,有助于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创造属于患者个人的治疗空间;在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抢救时,隔帘还可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心理刺激。

2.1.3减少监护室环境的嗅觉刺激对有高热、大量盗汗、各种渗出较多、大小便不能控制等情况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及时更换床单被服,以免发出异味,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保证每天的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清新。

2.1.4监护室要配备基本有效并可调控的温度湿度调节设施或设备调节监护室的温度和湿度,在不同的时间、季节、气候等条件下都能让患者处于一个相对恒定温度的舒适的环境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进出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拖鞋。

2.2建立监护室良好的心理环境

2.2.1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有良好的沟通心理护理可以选择在做治疗或观察病情的时间进行,对患者的态度要做到一视同仁,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可以信赖的护理治疗工作,得到患者的信任,以此作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可通过语言解释、安慰或行为上表达关心理解的适当方式来进行心理护理,引导患者的心理变化朝积极的正常化的方向发展。

2.2.2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关心和焦虑心情都是一样的。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的切入点应在于让患者家属相信医护人员同他们一样都在为患者的康复做最大的努力,并且应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服务。以期得到患者家属的信任、理解和合作,在需要共同合作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2.2.3护理人员的心理调节护士长应采取适当措施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爱护关心护士的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于工作出色的护士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保持护士良好的工作状态、稳定的情绪,才能提高监护室护理质量的绩效。

2.3减少治疗操作环境给患者带来的负性生理影响

2.3.1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病房环境的墙面、地面、空气、设备、用物、床单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处理是预防医院性感染的有效途径。监护室内设有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在进行了诊断、治疗、操作、护理后,在接触其他患者前可以对手清洗,减少手部的带菌量,必要时可戴手套进行诊疗。

2.3.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护理管理中要制定出相应的护士培训计划、目标及考核项目,进行标准化管理,定期考核,使护士对于各项工作制度和监护常规能够做到“人人掌握,规范落实”。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对需要血压监测的患者,时间间隔的设置要合理,血压监测最好不要在有静脉通道的肢体上测量;对安置的引流袋、引流瓶、吸引器等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进行更换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要求进行,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的并发症。有较多渗出的伤口敷料,要及时给予换药。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晨晚间护理和其他基础护理工作,指导或协助给予有效的功能锻炼和体位指导,保证患者对舒适、整洁和安全的需要。

2.3.3严格无菌操作程序尽量采用一次性治疗物品。保持静脉穿刺通道的通畅,减少穿刺次数,严格在无菌操作技术下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造成的感染几率,减少带给患者的生理痛苦和感染机会。各种侵入性保留置管必须要有明确的时间标记,以便及时更换导管和穿刺部位。

2.4各种抢救物品的管理合理有序设专人负责管理,每日进行检查,班班交接,及时补充,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证所配置备用物品的基数充足,功能完好。

3小结

危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对护士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一般工作能力及专业核心能力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对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十分重要,树立院内感染监控意识,主动遵循感染控制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专科护士,提高监护室护士的专业素质,是提高监护室护理整体质量的前提要求。院内感染的预防重于治疗,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尽可能减少有创诊疗措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加强对长期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调控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病情变化的基本指标和临床症状,要善于发现监护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负性影响因素并及时运用相关知识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水平,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减少监护环境中存在的负性影响因素,为危重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敏,侯兰珍.监护设备对病人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预防.山西护理杂志,1996,13(3):113-114.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环境专业市场需求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实验实训

论文摘要:通过对西安航专2006与2007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认为目前环境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发生良性转变,需求范围增加,同时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技术管理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我们从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验实训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与调整来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

在过去10年内,我国的高等专业环境教育有了高速的发展,全国的普通高校中开设环境专业的高校有300所以上,在一些学校中还设有2—3个专业。西安航专于1998年开始筹备建设环境专业,并于2001年正式招生,2003年被确定为陕西省教改试点专业。目前已有200余名毕业生。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因此,要在认识人才培养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性基础作用的同时,重视人才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调节作用,认真研究21世纪职业岗位和人才就业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及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通过对西安航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探索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多样化的途径,以满足当前我国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强我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活力。

1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根据西安航专2006与2007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对比,从用人单位性质、所处地域以及毕业生进入公司后所处的岗位分布来分析近年来环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特点,并借鉴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作为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1.1用人单位性质结构的变化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对比,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环境专业就业单位的主体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集中于私有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移,同时作为前几年的就业主体之一的国有企业的需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从各类型企业的分布不难看出各类企业呈良性分布,这反映出环境专业的市场需求在经过前几年的萎缩后开始出现明显的返弹。

1.2近几年环境专业毕业生去向统计及对比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就业单位的重心向以浙江、上海、深圳等地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就业单位也以各类环境工程公司为主体,这反映出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需求的特点: 注重于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的变化

通过对2007级已签约毕业生在企业中所从事岗位的分析,可以看出从事环境工程技术类工作的占一半以上,其次为市场销售类,还有技术管理类(包括储备干部),具体见图3。从图3中的结果并比较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对口率明显提高,这也与1.4.1相符合。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以技术类为主体,其次为市场销售类,同时今年出现明显的特点在于对技术管理类(包括储备干部)的需求开始增加这就对毕业生的技术管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4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发展的经验

针对目前环境专业的就业形势,一些兄弟院校对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广州职业学院对环境专业开设了《环保设备设计与计算》课程增强学生对污染物治理工程设计的能力;又如安徽工业大学增开了一门《iS014001与i909000》课程用以提高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于日常管理的适应能力。

根据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环境类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我校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所接受,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2专业现状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及改革思路

在前文中我们通过对于过去两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按照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及教学发展的思路,我们认为应从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验实训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2.1专业发展方向方面

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没有形成二级专业发展方向,这与就业市场专业化日渐提高是不相适应的,从目前环境类专业的就业来看,我们认为可以逐步发展形成3个专业发展方向。

2.1.1室内环境检测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由此而引发的对于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服务质量的争论也日趋激烈,特别是与广大人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则成为争论的焦点,由此一大批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公司应运而生,而具备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人才相对稀缺。这为我们发展室内环境检测方向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

今年,该专业有三名同学与一家室内环境检测与治理公司签约,由于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目前已经进入该公司进行实习。

2.1.2水污染治理工程方向

目前的污染治理行业中,水污染物的治理占了很大的比重,相当多的环境工程公司都以水污染治理工程为主业,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于污染物治理的关键在于工艺设备设计,与相关专业如化工、建筑、给排水相比,环境类专业的优势在于对于污染物治理过程的理解程度要更为透彻。这就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一条就业途径。今年我专业有两名同学进入中兴西仪环保公司,从事污水处理的技术工作。

2.1.3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方向

近年来由于国家先后修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特别是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台,使社会上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从圆明园环境评价事件到怒江水利发电厂环评事件,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而国家在2005年开始实施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制度,使环境影响评价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行业,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特长,为就业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乃至考取环境影响评价师打好基础。

2.2理论课程体系结构

作为陕西省级试点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近年来在课程体系结构调整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获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课程体系调整使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日趋合理,日趋科学。结合目前的信息,我们觉得有必要继续对课程体系进行结构调整。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在《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等课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到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有的还作为单独章节进行讲述;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已经通过或者准备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毕业生进入单位后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此类工作;为了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我们考虑将目前开设课程中将涉及iSo14001以及iSo9000的内容单列出来,形成一门《环境、质量、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

针对用人单位对于环境工程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方面的要求,综合学生反映出在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方面的欠缺,除加强实验实训环节的考核外,考虑对《环保设备与应用》、《废水处理工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增强相关内容的要求,同时增开《环境工程定额与预算》作为选修课,以优化学生在此方面的知识结构。

2.3实验实训方面

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之一,实验实训环节一直受到重视,目前环境专业共开设《废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环境监测实验》、《环境认识实习》、《环境生产实习》、《环境毕业实习设计》等9门课程实训,这些实训课程的开设,有力的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我校毕业生的竞争力。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从实验实训性质上来看,我们目前开设的实训项目仍然停留在验证实验层面,与就业需求单位所需要的设计实验能力有很大的距离;

从实验实训的内容上来看,一些实训课程题目与理论教学内容不相匹配,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达不到教学效果;从实验实训的监控上来看,对实验实训效果的评价体系仍不健全,我们认为对于实训环节不仅要从结果上进行监控,对于实验实训的中间过程检查也同等重要,换言之,只有经过良好的过程环节控制才能保证实验实训良好的结果从而达到实验实训的效果。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8

以党的**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把加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着力解决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和建设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增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两年的全面整治,全市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趋向合理,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循环经济框架基本形成,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实现全覆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全集中,供热管网基本全沟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园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具体目标

1、20**年工作目标:

(1)各开发区和80%的工业集中区配套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80%以上的区内化工、印染等企业的有机废水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50%以上的区内企业实现污水接管。

(2)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安装CoD在线监测仪,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环保部门审批。

(3)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60%以上的用汽单位实现集中供热,热电厂全部安装在线监控仪,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4)单独排放废水(如含重金属废水等)、废气(如有机废气、工业粉尘等)的企业的治理设施运行完好率达100%,达标率100%。

(5)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6)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15%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7)各开发区均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0%的工业集中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立并完善环保管理机构,落实专职环保人员;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及考核责任制。

(9)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的配套生活办公服务区等与产业区实现功能分区;无重大环境案件,群众对环境满意率在80%以上。

2、20**年工作目标:

(1)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全部配套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安装在线自动监测仪并与环保部门联网;除环保部门审批同意单独排放外,区内所有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2)50%的工业集中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20%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所有用汽单位实现集中供热;热电厂全部安装在线监控仪,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5)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各功能区间建成一定的生态廊道;无环境案件,群众对环境满意率在9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领导机制。成立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陈德荣任组长,副市长刘亚民、薛良任副组长,市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国土局、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安监局、工商局、质监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检查验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计划与实施。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靖江园区也要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要坚持工作例会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联络员制度,加强信息动态跟踪,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的管理报送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台帐,并每月向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编发工作简报,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二)全面开展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规范化建设。一是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和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凡产业定位涉及化工、电镀、印染等污染严重项目的区域环评和环保规划,须报经省环保厅批准;二是要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逾期未建成污水处理厂或管网不到位、已有企业未完成污水接管的,停止审批区内有污染的项目。加大对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监控力度,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不能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厂,要采取限制进水等措施,促使其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大力推行集中供热供汽,逐步淘汰中小燃煤锅炉,已建的热电厂全部完成脱硫改造,安装烟尘、二氧化硫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严格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管理,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必须建立完善的收集处置系统,落实合理的处置去向,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一般废物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到20**年,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停止审批、核准和备案建设项目;三是要加强污染企业的环境管理。推进企业内部管网的改造和完善,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全面完成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实现在线监控。切实提高企业的污水、废气和噪声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率和达标率。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守法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优化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论证,鼓励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争创国家和省级节水型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9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65-02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最早设立于1999年,其前身为环境监测专业(专科)。至2012年,已经连续招生13年,在校生400人左右。作为一个原师范类院校,如何办好工科专业,如何使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有机结合,加强专业实践各环节的教学改革[1],特别是结合当地城市情况加强工科实践环节的建设[2],对地方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我院工科实践环节建设的思路

宝鸡文理学院从2012年开始,借鉴其他类似地方高校的环境工程本科培养目标[3],对工科培养的人才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突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培养体系。在工科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方面,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和设想。

2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建设

2.1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适应宝鸡文理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成形,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求(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经过1999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四次修改,现在实践课程安排都是按照2012年新修改本科培养计划执行。

其中在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开了开放性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学年设计、仪器分析实验。专业实验课时和实践课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和加强,其中增加了普通化学(普化实验由原来18课时增加到21课时)、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课时,专业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都得到了加强(12学时变为18学时)。实验内容也有原来大部分验证实验为主转变为以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为主。(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2.2实验课程及实验室的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实验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专业实验由过去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特别是开放性实验的引入,使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起初,环境工程刚建立起来时候。除了基础化学实验室以外,没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学生做实验要到西安某重点大学做相关专业实验。经过教育部评估时期的以评促建,学院极度重视工科建设与投入,投资600万新建环境工程各专业实验室,初步建立了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水工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室(水微生物实验室)、水质参数分析室、噪声频谱分析室、CoD\BoD实验分析室、天平室等专业实验室等,初步满足了环境工程本科实验要求。

2.3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经过多年建设,依靠宝鸡厂矿较多,污染治理较有特色,经过仔细考虑和选择已经在宝光电器集团、宝鸡凌云无线电厂、宝鸡热电公司、宝鸡十里铺污水厂、宝鸡陵原垃圾厂、宝鸡自来水公司、环境监测站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或认识实习基地,基本能满足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训练。毕业实习主要依托西安、太原等地的大型污水厂。

2.4实验、实践教学材料的建设与完善

实验实践教学资料日益完善,根据专业需要,自主编写了个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同时各实践环节的实结、实习资料、实习照片和实习图纸等资料也得到了收集和整理。

3问题及探索

3.1实验环节学分所占比例还应加大

实验课时在新修改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得到了增加,但是和一些老牌工科院校相比,不论实在实验科目的设置上,还是实验课时上还有很大差距[4]。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验设备、耗材不足、一些专业实验室还未建立,但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因为宝鸡文理学院原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在课程体系中,综合素质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所占得比重较大,制约了工科实践实验环节的发展。这就需要同时通过改革实验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和加强实验师资力量来解决[5]。

3.2实践环节内容还需改进

实践的内容除了了解,熟悉实习点环保设施,工艺流程,试验检测以外,还应结合书本,模拟现场,深入研究,最终达到从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autocad)制图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实践内容,实践环节方向应包括环境工程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在水处理及其工艺,大气污染治理、固废的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就业途径方向上得到扩展。

3.3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实践环节应改革原有考核方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考核和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注重实验实地考核,在实习考核上,采用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现场测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现场的实际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设计和建议。同时教师在学生实践环节之前,就将一些隐含的设计问题提出,学生将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并解决。

4结论

实践环节是一个工科专业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训练方式,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宝鸡文理学院在工科培养目标上确立了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摈弃了原来的以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思路,这对于环境工程工科专业来说,就是要把实践环节作为课程体系的重点来对待,一方面加大对实践课程体系的修改与建设;一方面加大实验室、实验教材、实习基地、实验仪器及实验师资力量等的建设,逐步加大实践环节课时,增加实践环节内容、改革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妍,徐东耀.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148-150.

[2]王平宇,段吴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环境工程本科教学体系改革[J].江西化工,2010(4):153-154.

[3]李元高,严滨,曾孟祥,等.环境工程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3):105-107.

室内环境专业治理篇10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保护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依法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专项整治和治理恢复,全面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非煤矿山企业,达到我市矿产资源开采“有序、有限、有期”的要求,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规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二、组织领导

市成立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经信委、安监局、市场监管局、环保局、供电公司、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王书远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范围

专项整治工作范围为全市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内容包括: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矿业权管理审批、安全生产情况、无证照生产经营情况、采矿行为管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提档升级情况等。

四、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从2016年6月份开始,9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6月中下旬)

制定下发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同时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具体到每一个非煤矿山企业。

(二)全面排查阶段(2016年7月上旬至7月中旬)

各乡镇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排查,依法严肃查处越界开采、非法开采和无证照生产企业。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办法,迅速进行调查摸底。对违法开采粘土资源,专门组织班子进行现场跟踪督办,防止违法开采粘土资源行为持续升温。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6年7月下旬至2016年8月底)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和“边开采、边治理”要求,明确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主体,确保完成环境恢复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开采行为,对违法开采情节严重的企业,明确是否予以关停并转,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6年9月下旬)

市成立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验收小组,对各乡镇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验收,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处。各乡镇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治一个,见效一个,验收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进行关闭。建立健全常态化治理机制,对列入关闭的非煤矿山企业的落实情况,由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

五、责任分工

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各尽其责,确保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乡镇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有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对非法开采的,及时制止并暂扣相关机械设备;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关闭无证无照生产和列入关闭计划的非煤矿山企业,并做好稳控工作。

国土资源局:负责核查采矿许可证发放情况;检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实施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情况。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等行为进行查处。

安监局:负责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矿山企业进行查处。

环保局:检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内等开采环境破坏情况。对破坏开山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市场监管局:负责核查企业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含有粘土资源开采项目。配合属地乡镇查处无证无照非煤矿山企业,对列入关闭计划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经信委:负责引导、扶持非煤矿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品提档升级、产业集聚发展,依法处置无证无照和列入关闭计划但逾期未关的非煤矿山企业。

供电公司:根据上级的停电通知,负责对无证无照、非法开采、计划关闭的非煤矿山企业依法实施断电。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开展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