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共3篇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共3篇

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3:37:05

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第1篇

一、抓契机、生课程

线描画《母鸡萝丝去散步》是由绘本为载体挖掘出的美术课,绘本中,每页的画面都精致、美观,线条和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所以,追随孩子的意愿,生成了第一课时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绘本中的房子、树、动物等画面感知线条图案和色系的排列规律,其中,绘本中的主角狐狸和母鸡的装饰图案给孩子以深刻的印象和探索欲望,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生发第二课时,线描画《狐狸和母鸡》(二)。

二、活动中、现情景

活动中,我单独出示了狐狸和母鸡,让幼儿先欣赏了狐狸,并引导孩子说说身上的线条和图案的排列规律,有的幼儿说:“狐狸身上毛好漂亮,有许多长短不同的线条和三角形图案组合排列而成的。”然后我又引导幼儿从图案的规律上观察,孩子们的观察力很明锐,刘一诺小朋友举手说:“老师,你看,狐狸身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一排线条一排三角形、一排线条一排三角形。”我紧接着问:“那你们想用什么图案来帮他装饰呢?”孩子们有的说用波浪线和圆圈,有的说用小点点和小花朵······幼儿想象丰富,各抒己见!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母鸡,通过幼儿观察,发现母鸡身上最有欣赏价值的就是翅膀和尾巴,幼儿观察到图案和线条也是有规律的排列的,他们还发现了除了图案和线条有规律外还有他们的色块也有规律。

最后让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线描和图形来进行装饰狐狸和母鸡,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母鸡和各种造型的狐狸让幼儿自主选择绘画。

三、反思与改进策略

活动改进策略一:当幼儿发现了母鸡除了图案和线条有规律外还有他们的色块也有规律时,我就在活动开始部分时我把狐狸和母鸡同时出示,让幼儿同时去观察两个动物的图案和装饰规律,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就是让幼儿知道他们都是有规律的排列装饰,而且都有同向排列和反向排列的图案,比如:狐狸身尾巴上的毛是反向排列的,母鸡翅膀上、尾巴上的羽毛也是反向排列的等。这样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又能够促使幼儿的线条、图案和装饰技巧更能得到认知与发展。

活动改进策略二: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有排列规律的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用爱心、有的用波浪线、还有用花型等来装饰,我还发现选择装饰狐狸的幼儿比较多,而母鸡则选择的比较少,所以大家商讨,觉得这节课还可以延伸到下节课专为母鸡来设计颜色的装饰,使母鸡更鲜活、形象,让孩子不再局限于线描画又避免了课的思路不明确而感到乱,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挖掘狐狸身上的装饰,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想象、探索。

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第2篇

姥姥家养了两只鸡,一只是母鸡,一只是公鸡,姥姥认为不会下蛋的公鸡没什么用处,就把它杀了招待客人。剩下一只母鸡,姥姥每天就把剩饭装进盘子里喂给它吃。

它非常漂亮,金黄的羽毛,尾巴上还带了一点黑色,头上有一个跟皇冠一样火红的鸡冠。

每次去姥姥家,拿起装剩饭的盘子走上去时,它就已经跑过来迎接我了。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当我放下盘子,它反而不跟着我了。我这才明白它并不是迎接我,而是迎接它想要的食物。

它爱吃的东西可多了,有白菜、黄瓜和一些草叶。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它竟然爱吃鸡腿。每当它的饭菜一到时,它便开始狼吞虎咽。最终,饭的香味还引来了猫和小麻雀。

一到下雨季节,它就躲在屋檐下呼呼大睡。等到雨一停,母鸡便醒了,走出来活动活动身子。有时候,我用手抚摸它的毛。第一次被拒绝,经过很多次尝试后,它终于肯停下来,顺从地靠近我,温柔地朝我叫上两声,似乎还挺享受。

它总愛躲起来,像是在跟我玩捉迷藏似的,要不然就站在石头上和我比金鸡**。

这就是我姥姥家里的母鸡,最可爱的母鸡。

母鸡捉虫的动作描写作文第3篇

我的家里有一盆吊兰,它是我舅姥爷精心照顾的植物。但他送给了我,所以我一定要把它养好,不能辜负老人家的一番心意。

我仔细观察着吊兰,它的根是白色的,又粗又长,一根一根地交错着,它最长的根和最长的叶一样长,深扎到泥土里,用力地抓住泥土保持直立,让自己的身体不倾斜。它的茎是绿色的,又细又长,细看茎尖上会长有篮子状的几片叶子。当它们落下的时候一直会缩小,长出白白的根。它的叶是墨绿色的,细细的、长长的,反而看不太清它的叶脉。不过,这些叶子的样子可像极了,像一把把匕首。到了夏天,茎上会开出一个个小花骨朵,只需要3、4天,它就能开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半开半合,有的全部开放,娇嫩欲滴、纯白洁净。这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发出淡淡的清香,既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最大的特点是耐热抗旱,即使一个月不浇水,也从来不会干一片叶。

这就是我家的吊兰,一颗生机勃勃的吊兰。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它的叶就会朝我点点头,它的茎也会朝我挥挥手,逗我开心。这就是我喜欢的吊兰,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