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热门3篇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热门3篇

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热门3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3:59:34

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第1篇

1、“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一是精心部署。根据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了《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了22个前期调研课题和24个专项规划。二是深入研究。组织开展市委市政府、主要经济发展部门、基础设施类和社会事业部门以及乡镇等专题座谈会,实地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和重点龙头企业调研。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全面预测分析、对标昆山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和仙桃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报告等多个课题研究。三是借智借力。聘请了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开展“我为仙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收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超过500条。针对基本思路,广泛征求了市委市政府、市人、市政协、市直部门和各乡镇意见和建议。

2、小康指稳步上升。针对省_反馈的我市2018年度小康完成情况,主动查漏补缺。主动跟踪省级2019年度小康指标测算情况,对省市两级数据存在差异的8项指进行反复沟通,并得到良好反馈。我市2019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进度为(初步数据,尚未最终确定),较2018年提升个百分点。另外,根据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发布的监测报告,2019年我市全面小康指数,居全国县级市第79位,较2018年前进了4个位次,居湖北省第三位(宜都市,大冶市)。

3、长江经济带十大标志性战役稳步实施。一是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整治。完善建立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清单“一企一策”管理台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一企一策”实施方案。二是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加大仙下河、汪洲河、汉南河、洛江河、汉南河等巡查力度,完成汉南河沿线3处、洛江河沿线1处渗漏排口改造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四是持续推进汉江非法码头整治。属于“取缔一批”范畴的非法码头已全部拆除完毕。规范提升建设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五是大力推进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完成2020年度仙桃市汉江、东荆河河道采砂年度实施方案,并对10个可采区和2个“一事一议”采砂项目进行了许可和现场监管。六是持续开展汉江沿线港口岸线资源清理整顿。全面完成长江干线及其主要支流汉江、清江已取缔码头的岸线生态复绿。七是持续开展港口船舶污染防治。继续引导企业淘汰、改造安全和环保性能差的船舶,鼓励发展符合国家引导方向的船舶。八是推进汉江及支流岸线造林绿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战役。新增造林1000亩,更新2000亩任务已砍伐200亩,提升8000亩任务已经完成3000亩。九是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对二、三水厂饮用水源地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对全市7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开展大排查,发现问题6个。十是大力推进企业非法排污整治。完成日排水50吨以上的企业安装污水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安装,44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十一是大力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采用固定翼和旋翼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23条河流、10个重点湖泊、22个主要镇区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完成巡查面积约571平方公里,共获得3517个疑似排污口数据。十二是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持续开展2020年度“清废行动”根据《湖北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0-2022)》要求,督促绿怡环保二期工程建设。十三是加大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复州大道、长虹路雨污分流改造,正在进行丝宝北路、干河北路、钱沟南路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十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覆盖率达,垃圾治理覆盖率达80%。

4信用步推进。一是加大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截至11月底,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07万条。开展“双公示”信息报送专项治理活动,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上报“双公示”数据2万条。二是深化政府部门信用应用。今年以来,通过信用平台累计进行信用查询179人次、企业1300家次。三是抓好信用示范项目建设。今年7月,在大新路创建“诚信经营示范街”,目前,已为首批120家商户安装诚信二维码,颁发“信用身份证”。四是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今年以来,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为企业进行信用修复132家次。五是积极开展信用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街”、“诚信经营示范店”等诚信主题创建活动,将诚信建设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营造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良好社会氛围。

5、“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全省领先。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定期报送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要求,对2019年已上报确定的7家“僵尸企业”,建立了工作进展台账,截至12月10日,我市6家僵尸企业通过重组、企业提升等形式完成处置任务。

(五)坚持务求实效,着保障和改善民生

1、强化价格调控,保持价格平稳运行强化价格管理。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时出台将农业水价逐步调整到不低于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的意见。建立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水、用气、用电价格。为切实帮助我市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共渡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上级部署,实施灵活水电气价格措施。1-9月间,降低我市工业(含商贸物流)中小微企业天然气价格10%,减轻企业用气负担1162万元;降低自来水价格10%,减轻企业用水负担万元;全年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5%,减轻企业用电负担6350万元。及时发放临时电费补贴,及时发放电价补贴万元,惠及企业121家。认真落实冻猪肉储备工作。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完成异地储备冻猪肉200吨计划。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包括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1月至8月,按照居民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计算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共计477365人次,实际发放价格临时补贴60744958元。疫情期间扩大发放情况。经市政府批准,我委组织市民政局和市医保局对新冠肺炎患者和重病重残群体发放了2月和3月的价格临时补贴,总计1540266元。面客观公正办理价格认共办理价格认证事项131件,标的金额万元。

2、加强统筹谋划,保障地区粮食安全。一是协调保障疫情期间成品粮供应。组织协调26家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协同市商务局督促大型商超、江汉农产品大市场等商贸流通企业新增1500吨大米储备,超过保障全市常住人口15天或城镇人口30天消费量供应需求的标准。积极组织纾解企业资金难题。积极落实惠企的政策与补贴,拟拨付25家粮食加工企业疫情期间加工补贴244万元,放心粮油体系供应补贴11万元。二是扎实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按照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求,推动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截至12月20日,我市中晚稻收购达亿斤。三是开展全市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组织开展全市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通过全面梳理,定期督促,落实重点,我市政策性大清查共发现的18个问题(其中中储粮仙桃直属库8个、中粮米业(仙桃)6个、市粮油储备总公司及其租仓点4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3、加监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一是狠抓能源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安全检查,结合全市安全生产为期3个月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0次。开展集中整治。对前期排查出来的6处安全隐患,分别向属地政府和隐患单位(企业)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实行隐患整改限期双交办制。二是开展光伏发电工作。对全市95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开展了专项检查。落实了国家补贴。对全市95个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国家补贴进行了申报,目前,全市95个光伏扶贫项目国家补贴已全部结算到位。光伏发电工作。协调国家能源局集团龙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三是华润电厂项目推进工作。就华润项目建设过程中铁路专用线、取水工程等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协调,由市政府与华润电厂签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协调华润供热区域内用热企业与华润签订《供热意向协议》。四是天然气保供及利用工作。落实了市政府3天用气量储气能力建设合同签订。五是热电联产项目推进工作。向省能源局申请将《仙桃市热电联产规划(2019-2030年)》纳入了“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目前,该规划已获得省能源局批复。对张沟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进行了核准。

二、下段工作初步安排

(一)持续推进投资和项目管理

1、着力促进项目建设。抢抓政策机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加快项目建设,夯实投资支撑。一是抓开工。对照“一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清单”“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清单”“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和“省委、省政府督办的重大产业项目清单”等“四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对未开工项目逐一跟踪督办,推动尽早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抓推进。落实“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个专班服务、一个项目秘书)的推进机制,按照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的要求,每月持续跟踪推进,每季压茬谋划调度,确保投资计划顺利实施。三是抓调度。继续实行“旬分析、月调度、季结账”工作机制,强化线上线下调度,精准把脉、靶向施策,确保投资平稳运行。

2、着力抓好项目谋划。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两新一重”等重大战略,有针对性开展项目谋划。会同各地、各部门抓紧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强化实体项目、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谋划,确保实现“万千百十一”(万亿储备、千亿推介、百亿增量、十亿量级、全省第一方阵)的工作目标。对入库的项目分类确定时序进度和推进节点,实行滚动推进机制,对“十三五”结转续建项目重点抓进度、促竣工;对2021年拟新开工项目,重点抓报建、促开工;对2022年及以后开工项目,重点抓前期、促转化,确保项目有序接续、梯次推进。

3、着力推动责任落实。一是创新督办方式。在每月常态化调度的基础上,采取自查自评、交叉检查、现场抽查、跟踪问效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办,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进行每月通报。建立统计入库、投资目标完成、重大项目建设、中央、省预算内资金以及债券资金使用等通报制度,通过倒逼责任落实,形成比有目标、学有行动、干有措施的工作氛围。三是实行激励奖惩。开展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比亮晒”活动,对每季度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给予前期工作经费奖励,对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

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第2篇

1、强化价格管理。根据《湖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的修订情况,及时调整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待新版《湖北省定价目录》公布实施后,根据定价目录的授权规定,及时组织开展价费文件清理工作。

2、强化粮食安全。继续做好我市国有粮库调查摸排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迎接省级相关部门单位对本市整改工作随机抽查。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认定工作的咨询、指导及办理工作。继续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粮农“种粮卖得出”,粮食储备安全保障到位。全面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粮食仓储管理制度,落实保粮措施,加强对库存粮食的检查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扎实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创新实施“仙桃香米”“走出去”行动。借助“好粮油”品牌创建活动,打造更多知名产品,进一步扩大“仙桃香米”在全国的影响力。探索“仙桃香米”公共品牌推广新途径,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直播带货”等新型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充分融合,支持中、高端香米品牌打造和旗舰店建设,进一步擦亮“仙桃香米”金字招牌。

3、强化能做好能源安全监管工作。认真履行市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协调做好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确保途径我市三条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做好华润电力仙桃电厂项目协调工作。协调华润电力仙桃电厂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22年5月底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做好光伏扶贫工作。配合市扶贫办做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确保全市95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最大化。做好天然气保供及利用工作。协调做好忠武仙桃分输站迁建和中油燃气公司建设LnG储气调峰设施的协调工作,力争2021年建成投运,确保我市居民、企业正常用气。做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按照省能源局关于申报2021年光伏发电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做好我市光伏建设计划指标申报工作。

宜昌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第3篇

20xx年规划总投资150万元,全面打造生态环境村,环境综治整治规划项目十项具体内容为:

(1)清理“三大堆”、乱搭乱建、漫流污水213处,预计投资24万元,20xx年2月底完工;

(2)硬化道路及广场9000平方米,增上围栏、罗马柱预计投资63万元,20xx年4月底完工;

(3)建大小花园16处,砌花墙2800米,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3700棵,预计投资9万元,20xx年3月底完工;

(4)进行社区配套建设,达到“四室三站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20xx年4月底完工;

(5)建统一标准草厦子80个,预计投资12万元,20xx年4月底完工;

(6)对800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预计投资10万元,20xx年5月底完工;

(7)增加路灯12盏,20xx年3月底完工;

(8)利用主街道空闲墙面,采取手工绘制或彩绘喷涂等方式,宣传文明道德风尚,烘托村内新农村建设氛围,20xx年3月底完工;

(9)按照“环境+社区+产业”三位一体的要求,发展农村产业化,规划在村北建设占地10亩的经济林育苗基地,栽植杏树、柿树等各类经济苗木7万株;

(10)在发展30户沼气户的基础上,20xx年再发展50户,配套改厕2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