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8:35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1

【关键词】之;教师;语文教学;文言虚词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不论是应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能力,学好文言文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做的。那么为什么学生对文言文如此畏惧,老师也觉得文言文难教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中存在虚词:之、以、而、乎、于、为、其、则。虚词的意义本来就不好把握,并且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虚词还具有不同的词性,相同的词性在不同的位置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如同千年古木一样盘根错节,让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点心得体会,在此愿与所有的语文学习者共同分享。虚词的特点是杂而乱,所以我将其中一些虚词的用法编成歌谣的形式,既方便学生学习也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效良好。现举一例具体说明:

“之”字歌

之字词性分四种,助词介词和代动。

助要标独的补声,动词译为去到往。

代词指事也指人,介词以字表限定。

下面对这首歌谣进行解析:

1.“助要标独的补声”,这一句说出了“之”的助词用法,①“标”:“之”作为结构助词,指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中“之”即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之?”现代汉语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中“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居高庙堂”,现代汉语译为:居住在高高的庙堂上。②“独”:“之”仍为结构助词,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之”放在主语“狼”和谓语“并驱”之间,取消了这个短句的独立性,从而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现代汉语译为: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齐跟随在屠户后面。③“的”: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曾子之妻之市。”(《曾子杀猪》)中的第一个“之”,现代汉语译为:曾子的妻子去集市。④“补声”:补充音节的作用。音节助词,用在名词、形容词、时间词之后,有的已虚幻,不译。如:“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中的“之”就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

2.“动词译为去到往。”“之”字作为动词译为“去、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译为现代汉语:停止耕作到田垄上。

3.“代词指事也指人”。“之”作为代词有时代指上文提到的人,有时代指上文说的事。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处的“之”代指前文提到的徐公。“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此处的“之”代指前文描写桃花源的景象。

4.“介词以字表限定。”“之”作为介词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如:“一室之内”“四海之内”,中的“之”皆为这个用法。

通过以上六句歌谣将“之”的用法进行总结,学习者通过背歌谣的方式,再加之以同步配套习题,就可以掌握“之”的用法。如此教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以后再遇到类似难题就也可以效仿编歌谣或其他形式,使零碎的知识成体系,便于记忆和掌握。

通过以上文言虚词教学的实践让我思考什么是现代教师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以往的人们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占有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占有的知识量基本相同,在这样的境遇中教师的内涵要重新定义。首先,现代教师的主要作用在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又增加了总结知识,发现知识的内部关系,形成系统性。也就是说,虽然学生占有知识和信息与教师是同等的,但作为教师,我能够在占有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发现各个知识与知识间,各种信息与信息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系统,还能够把多种知识形成今天的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是今天合格的教师。其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作用,主要在于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整合知识,激发学生的全部创造潜能和学习热情,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总结知识使其系统化,也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新的理念、适应时展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磊.文言虚词的研究和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1).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2

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对于实践阶段的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内、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今译题;理解运用题。文言文阅读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二是打破了以往文言文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答案多元化,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1.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现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其中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2.文言虚词。在中考试题中,虽没有把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繁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㈩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含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3.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务必准确,要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文意,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译文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是很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4.内容理解。要求能在对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正确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1.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将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树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地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文言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就初中学生而言,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是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诵默写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背诵,还要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六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3

总结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发现,试卷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直都比较重视,且常放于该部分的第一题,题型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设有一定难度的,以考查配对题,选择不同项或者意义相同项与选文中的虚词配对为主,并且选项的虚词均来自于课内古文中的虚词。本文试就应对虚词考查作一些复习指导。

一、真题详解

(2010・江苏无锡卷)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

……

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B.可以一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D.策之不以其道

【详解】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前后文的意思,粗略读懂文意是理解的基础。“号令中国,以尊周室”也要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吴越争霸历史的学生应该可以解释出这句句子的意思了:“号令中原各国,(来)尊崇周王室的统治。”

在古汉语中,“以”的释义有:①作连词,表并列、承接、因果等关系,可译为“来”、“因而”、“以致”等。②作介词,可译为“把”、“用”、“凭借”等③作动词,可译为“认为”等。

在选文中,以就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考生经过三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虚词“以”的用法,所以命题人提供的选项都是来自于课内的。以这四个选项为例,

a.不以物喜《岳阳楼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B.可以一战《曹刿论战》(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释义:a.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B.作介词,可译为“凭借”C.表承接关系,可译为“来”D.作动词,可译为“按照”。参考答案:C。

【小结】

从文言虚词题型的详解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学好课内,不断积累。可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来源于课内的。

二、重点虚词例析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下面例举几个常用虚词。

1.对文言虚词“之”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09・浙江义乌卷)1.下列句中的虚词“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解析】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之”是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一,其主要作代词、助词,也可以作动词。

a项中的“之”是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B项中的“之”是代词,指唐雎:C项中的“之”作动词,可译为“到,往”;D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参考答案:D。

2.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2・江苏泰州卷)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解析】

“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助词。

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或不译;a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可以为“却”;B项中的“而”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D项中的“而”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参考答案:B。

3.对文言虚词“于”的考查

【中考真题】

(2010・河北保定卷)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

“于”的用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非常常见,正确掌握“于”的用法,对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很重要。

例句中的“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a、B、D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处所;只有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参考答案:C。

三、模拟演练(10分)

1.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裴)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①,为官市马。

(①佣直:指劳务收入《北史・裴侠传》)

下列句中的“以”与“侠亦不以入私”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B.以其境过清

C.祭以尉首

D.以土砾凸者为丘

2.下列选项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蜀之鄙有二僧B.至之市

C.无丝竹之乱耳D.而忘操之

3.(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阎典史传》)(2分)

下列句中的“于”与“跃马大呼于市曰”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积于今六十岁矣

4.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B.其真无马耶

C.其人视端容寂D.距其院东五里

5.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列子・说符第八》)(2分)

下列句中的“而”与“立召文子而告之”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B.言和而色夷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4

一、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原因分析 

归根结底,导致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不能满足课标及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言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但是,这些内容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学习的重点。这就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逐渐出现“断层”现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初高中文言文教材编排不合理 

从目前学校运用比较多的高中语文教材来看,高中文言文篇幅较初中来说长很多,解读难度较大,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另外,从选文文体看,初中教材以记叙文文体为主,内容大多是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俩小儿辩日》《桃花源记》等。而到了高中,选文大多以抒情类散文为主,而且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包含丰富的思想蕴含,如《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理解鉴赏这些文言文,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积淀和素养,而绝大部分高中生是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及水平的。 

2.初高中文言文缺乏基础性及先导性 

初中教学只要求读懂浅易文言文,淡化语法教学,考查时也几乎没有专门的语法题,即使有语法现象,也是隐藏在翻译句子中,评价时不做突出要求,学生更是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而高中阶段需要掌握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用法及其意义,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就是字词和语法,进入高中不仅需要背诵较之初中篇幅更长的文言文,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再加上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匮乏,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法适应。 

3.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缺乏导向性 

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教学及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及方法是考试。中高考试卷对实际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然而中高考命题缺乏联系,导向性不明显。这也是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初中中考文言文命题文本多选自教材,即使有课外内容,选段也十分简单。这样的命题规律,让多数师生学习文言文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到了高中阶段文言文考题全部选自课外文本,根据课标的要求,难度一下提升,这让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初中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改进对策分析 

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接受效果,很多学生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和疏离感,无形中也使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迷失了方向。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初高中文言文的有效衔接。 

1.渗透文言文语法意识及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语法知识非常薄弱,甚至有些学生连实词与虚词都分不清楚。高中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有一定掌握。为了摆脱学生能从初中文言文的“毫无认知”状态,就应该在高中文言文单元开始之前就给学生补充词性及句子成分这些语法知识。这样的衔接教学可以为学生进行系统的高中文言文学习作很好的铺垫。同时,作为教师要有长远的育人观,不能急功近利,即便文言文中的语法、句法等知识在初中阶段不考查,但是也要加强对文言字词及文言句法的重视。 

2.改进文言文学习方法及手段 

初中文言文更多是死记硬背,而到了高中要在背诵的基础上,更系统化,不仅了解还要学会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等。在日常学习中要对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按照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类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让已学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文言文知识点进行衔接。比如初中《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这一典型的宾语前置,与高中《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3.把握文言文课程梯度及关联度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学习模式中,前后缺乏一种阶梯式的深入,初中语法知识应该为高中语法知识的基础,在整个文言文语法知识教学中起到先导作用,然而初中文言文语法知识讲解时没能做好这一点,使得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缺乏理性的知识基础。高中文言文主要以论述文,散文为主,这些文章从理解和情感内容上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而且作品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说教意味较浓,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深邃的思想观念与当代社会有较大的差距,没有一定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的高中生很容易“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课前,让学生针对知识点先进行自学,课中,教师的任务是辅导工作。让学生自己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和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5

关键词:倒到语法化语义相关度语法化程度

一、引言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郊,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双清区,大祥区,邵阳县,北交新邵、涟源,邵东县处东经111°30′-112°05′,北纬26°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县城设在两市镇,本文所研究的邵东话主要指两市镇的方言,属于旧湘语的娄邵片。

二、关于语法化

1.语法化的定义

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西方最早提出语法化的是FranzBopp(1816),后来meillet(1912)和Sapir(1921)分别谈到了这个问题。JerzyKurylowicz(1965:52)为语法化下了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语法化就是一个词汇性语素的使用范围逐步增加较虚的成分和演变成一个语法性的语素。或者从一个不太虚的语素变成一个更虚的语素,如一个派生语素变成一个曲折语素。”

例如古时的名词“把”。“把”在古时指把手,扶手,现在虚化为一个无实在意义的介词,引出动词所修饰的宾语。

2.语法化的原则

语法化的原则层出不穷,其中有三条是比较主要的。首先是单向性原则,一个成分语法化一般由独立性向黏着性转变,最终变成零形式。如:

自由的词>黏附于词干的词缀>与词干融合的词缀

语法化的单向性最早是由Givón(1975:95)明确提出的。即:

章法成分>句法成分>词法成分>形态音位成分>零形式

单向性是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指的是语法化的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这种特定方向进行的。比如在下面的演变序列中,若一个形态-句法演变只是按照由左至右的方向进行的,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演变是单向性的,或者说是不可逆的。

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屈折词缀>(零形式)(Hopper&traugott1993)

汉语的名词“儿”,即儿子。但现在已常作为一个词尾使用,跟它所依附的词根合并为一个儿化音节。例如,“女儿”中的“儿”还是复合词的一个语素,“孩儿”中的“儿”已变成一个音节的韵尾。如在拉祜语里,là是个独立的动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来”。là先变为半独立的动词,相当“跑来跑去”的“来”,然后又变为轻声词缀la,相当“看来”的“来”,最后又缩略为前一音节的韵尾-l,如newari语的wal。(沈家煊1994)

其次是渐变性原则。语法化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meillet早就指出过这一点。例如,“begoingto”由空间向时间的转移:

(a)areyougoingtothelibrary?[空间]

(b)no,iamgoingtoeat.[意图][时间][空间]

(c)iamgoingtodomybesttomakemoney.[意图][时间]

(d)therainisgoingtocome.[时间]

如果光看(a)和(d),好像是空间和时间之间的顿变,但是插入的(b)(c)表明这种转移是逐渐发生的。只要有足够的上下文,就可以在(a)和(d)之间插入更多的稍有不同的“begoingto”,也就是说,我们总可以在一种新的语境里引申出一种新的意思。Schlesinger(1979)做过一项实验,发现英语的“with”由表示伴随(gowithme)到表示工具(strikewithahammer)至少经历了10个连续的阶段,相邻两个阶段的意思只有细微的差别。这就意味着,一个词由a义转变为B义,一般总是可以找出一个中间阶段――既有a义又有B义,如上例中的(b)既有空间义又有时间义。

最后是频率原则。实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虚化,虚化的结果提高了使用频率。从分布上讲,虚化的程度越高,分布的范围就越广。有人统计过,斯瓦西里语已经虚化的词全部属于最常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278个词。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凡是使用频率高的词都会虚化,汉语中最常用的“看”、“说”、“日”、“月”等都没有虚化,这说明使用频率不是语法化的唯一参数。(沈家煊1994)

三、“倒”的来源探究

探求方言虚词的来源,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共时推勘,即通过共时资料的分析、推勘,“构拟”出某个虚词演变的历程,从而确定其来源。二是历时溯源,即通过历史文献的考察,找出某一虚词的本原。但是由于记录邵东方言作品的有限性,我们只能对助词“倒”进行共时推勘。

共时推勘法的运用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某个虚词在共时平面内的不同用法往往能体现该虚词历时演变过程,而不同用法之间的差异则反映了该虚词在演变过程中的历时阶段性。假如某个方言里虚词X有Xa、Xb、Xc三种用法,首先根据语义相关度确定这三种用法之间是否同源。

在邵东话中,助词“倒”主要有三种用法,即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①,持续体标记和形尾(零形式)。如:

(1)寻倒钥匙么?(完成体标记)

(2)看倒几写作业。(持续体标记)

(3)喊(倒)几过来。(形尾)

“倒”的这三种功能均来源于动词“到”。首先,在这三种功能中,“倒”都具有“到达”的意味。在这三个用法中,都能理解为从动作的施事到达动作的受事或动作的目标宾语。从“寻”、“看”和“喊”等动作的开始至到达目标宾语,即为动作的结束。“到”,《说文解字》训为“至也,从至刀声”。因此,“倒”作为助词的三种功能都具有“到”的性质。此外,李蓝(1996)曾论述,湖广两地的助词“倒”是来源于赣语的动词“到”,江西在明清时期曾向湖广两地移民,并且将“到”也带到了湖南地区。这种来源被吴福祥(2004)等学者所证实。因此,邵东话助词“倒”的三种用法,均来源于动词“到”。

四、“倒”的语法化过程

语法化过程一般是历时阶段的语法化程度在共时阶段的反映,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法化程度的判断。语法化程度的高低,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它在历时上形成的时间先后。比如,历史上先有表时间的since,后有表原因的since,我们就可以判定后者的虚化程度高于前者。在缺乏历时证据的情形下也能判断语法化的程度。Diehl(1975)将广义的空间关系分出四个等级,其中“社会空间”的语法化程度最低,最高的是“逻辑空间”。四种空间关系都是以“自我”为参照点:

社会空间(我)>物质空间(这里)>时间空间(现在)>逻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

Lehmann(1983)将各种语法格排列成一个虚化等级(自左向右由低至高):

工具/伴随/方式>处所>与格>宾格/作格/领格>主格/通格

比如,表工具的“用”动词性最强,表与格的“给”次之,表宾格的“把”动词性最弱。语法格的各种表现形式可以排列成一个等级,语法化的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采用形尾和零形式:

词汇形式(>副词)>介词>词缀/形尾>零形式

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做是若干认知领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语法化的过程。邵东方言当中也有类似的语法化过程:

(4)我到上海哩。(空间)

(5)我们等到十点。(时间)

(6)达到顶尖水平。(性质)

“到”所修饰的内容由空间至时间,再到性质,这正是“到”语法化的过程,并且词汇形态也有差异。由担任谓语动词的词汇形式变成了“等到”的“到”的动相补语形式,最后成了“达到”的“到”的音位。

traugott(1982)将Halliday(1970)区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的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

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

例如英语while一词在古时表示“有时”,只有概念意义,在中古英语表示“当……的时候”,既有概念意义又有语篇意义,到近代表示让步,就有了人际意义。

正如第三节所示,如果Xa、Xb、Xc满足了必要的语义相关度,则可以确定其间具有源流关系。再根据语法化程度和语法化的单向性原则,构拟这三种用法之间的演变顺序:

Xb

(a)Xa>Xb>Xc或者(B)Xa?摇?摇

Xc

邵东方言助词“倒”具有三种功能: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持续体标记和形尾(零形式)。如:

(7)煮倒饭就洗衣衫。(将来完成)

煮倒饭哩,就在这恰吧。(现在完成)

(8)躺倒睡觉奥。

趴倒看电视。

(9)把几喊(倒)过来。

劝(倒)几读书。

喊(倒)几恰饭。

这个箱子担(倒)放衣衫。

就认知域而言,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低于持续体标记。“煮倒饭就洗衣衫”和“煮倒饭哩”中的“倒”都仅表示“煮”这个动作的完成,无论是表示将来完成还是表示现在完成,都是属于时间领域。“躺倒睡觉”和“趴倒看电视”中的“倒”同前面的动词一起表示方式,合起来可看做状语,属于方式领域。判断共时平面上的语法化程度的标准中,有一个标准是这样的:三维(空间)低于一维(时间),一维低于零维(原因、方式等)。(沈家煊1994)此外,从形态分析,完成体标记低于持续体标记。完成体标记属于黏附于词干的词缀,即词法成分,可以称之为语法词。持续体标记属于与词干融合的词缀,即形态音位成分,称之为附着词。因此,在这三种功能中语法化程度最低的是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

正如2.2节所述,“倒”的语法化具有渐变性原则。因此,“倒”由完成体标记转变为持续体标记的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阶段,如:看倒。

(10)a.你看倒几么?看到他没?

b.你看倒几做事。看着他做事。

在(10a)中“倒”表示完成体标记,并且此处的“倒”具有持续的意味,因为此处可以用“正在看”回答。而在(10b)中“倒”表示持续体标记,不仅有表示方式的意味,而且表明“他做事”的这一过程全被主语看见了,有完成的意味。“看倒”一词可以同时表示两种状态,即为完成体和持续体的过渡阶段。

最后一种功能“形尾”,顾名思义,即是“倒”语法化的最高程度。就词汇意义来说,此处的“倒”可以看做零形式,没有任何词汇意义,作为完成体标记和持续体标记的“倒”都一定程度地存在词汇意义,即“完”和“着”。就使用频率来看,零形式的“倒”使用范围最广,频率最高,使用句型也最多。例如,在兼语句和祈使句中,只能使用零形式的“倒”。就形式而言,零形式的“倒”可以在不影响句子成分和句子意义的基础上省略,而完成体和持续体不能。如:

(11)躺(*倒)睡觉。

当然,在零形式和持续体标记之间也存在中间阶段。如:

(12)把几拖(倒)过来。把他拉过来。

这个“倒”后续着动词“过来”,结构上与持续体标记类似。并且,针对这句话,可以有这个问题“几是和噶过来果?”(他是怎么过来的?)这表明“拖倒”这个词也具有方式状语的意味。

五、“倒”的两类语法化

两类语法化早在Kuryilowicz(1965)在区分两种语法演变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一类是从一个实词变为一个虚词;另一类是由一个虚化的词转变为更虚的词。这两类语法化一般发生在不同的历时阶段。Givón(1991)引进了初级语法化和中级语法化的概念,对这两类语法化进行区分。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引用四个标准区分邵东方言中“倒”的两种语法化过程。如果这四个标准证实能有效地区分两类语法化,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以作为跨语言区分两种语法化的有效指标。这四个标准是:

1.语义定义和意义形式的共同发展

2.结构化的周期和结构的改变

3.类别的扩展(Himmelmann,2004)

4.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traugott,2010)

Hopper和traugott(1993,2003)继承了Kuryilowicz(1965)的观点,从语义角度对语法化的两种程度进行区分。这样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没有其他语法领域的额外标准的情况下,很难定义“差不多符合语法规范”的概念。其他方式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在语用推论到约定俗成的语法标记的过程中,伴随语法形式的增加和语音形式的减少。(Bybee,1985;Bybeeetal.1994;Lehmann,1995andmanyothers)这种关于语言意义和形式同步发展的概念典型地反映在Givón(1979)著名的语法化渐变群中,即由话语层次中的独立的词变成依附性的语法形态,最终转变为零形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中,通过画出语义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区分语法化的不同阶段,即在实词转变为虚词,虚词转变为更加虚化的词这两类过程中,展示语法形式和语音结构的变化。因此,意义和形式共同发展能够在区分初级语法化和中级语法化的环境下体现。

初级语法化和中级语法化的区分主要依赖于一种假设,即词语在语义上由实义转变到更加虚化的功能这一过程,是伴随着语言形式的减少。Lehmann的以词语独立性为基础的“语法化参数”提供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框架,用于测量语法化。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语言符号会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上逐渐失去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性质、凝聚力和可变性上。只要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共同发展,这些参数就能提供充足的证据区分初级语法化和中级语法化。但是,在邵东方言中,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共同发展的程度比较低,因此,这些参数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虽然Lehmann(1995)的一些参数可以作为一般语法化的良好指标,但是,对于区分两类语法化,依然很有限。因此,才需要后面三个标准补充。

从历时的结构学的角度来看,正如Smirnova所讨论的那样,初级语法化和中级语法化的差别可以在结构化和机构改变的框架中描述。结构化,被理解为一种新的结构的初始形式,伴随着新的上下文环境约束条件的积累开始。这种新的上下文环境约束条件,在语义和结构的重构之后,会逐渐成为新结构的内在特质。最终将导致结构化向结构的改变,新的结构会搭配新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级语法化便会开始,伴随第二轮的结构化,即在第一轮的结构改变之后,紧跟着第二轮的结构化。

词类的扩展是由Himmelmann(2004)引进的,作为一个区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标准。前者导致词类的扩展,后者导致词类的减少。从初级和中级语法化的角度来看,词类扩展可能更多地限制在初级语法化。一个词语语法化之后,可以跟更多的主体结合,从而扩展词类。在这个阶段,并不需要重新配置外部的结构关系。相比之下,中级语法化,即从虚化的意义向更虚的意义发展,并不会影响词类,但会影响这个词的外部结构关系的重新配置。

语用推论一般发生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关于言语行为参与者的精神状态的推论便会成为语言中约定俗称的语法。就traugott的观点,主观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作为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说话人能将自己的态度、信念编入词语意义当中。一旦这些意义被主观化,他们就能被听话人所识别(交互主观化)。由于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是基于一种能够使词语虚化的语用推论,因此,这两种现象更有可能发生在初级语法化当中。

主观化更有可能发生在初级语法化(由实词向虚词的转变)中,相比于中级语法化(已经虚化的词语向更加虚化的形式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初级语法化经常需要合适的语用推论。这种语用推论通常会在一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但是,中级语法化一般都包括开发成自动化的结构(特别是在词形变化的情况下)。选择越少,主观化的可能性就越小。(traugott,2010)正如Kranich所暗示的,中级语法化以必要性和反主观化为特征。

在邵东方言中,“倒”既能作为一个动词,又能充当一个助词。

(13)我到(倒)家了。

(14)煮倒饭就走。(完成体)

(15)躺倒睡觉。(持续体)

(16)把他喊倒过来。(零形式)

根据四个标准可以推断出,由动词“倒”转变为助词“倒”应该属于初级语法化;由完成体到持续体,最终转变为零形式的这一过程则属于中级语法化。在第一个过程中,虽然在邵东方言中“到”与“倒”的发音相似,但是在字形上已经由“到”转变为“倒”。此外,词语的意义已经由一个实义,“到达”,转变为一个虚词。在第二个过程中,意义和形式基本类似。就语言环境而言,动词“倒”是位于两个名词中间,助词“倒”一般是跟着一个动词后面,连接着一个名词。此外,在初级语法化的过程中,“倒”的词类由动词向助词扩展。最后,在第二个过程中,存在更多的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因为第一个过程包含结构的转变,可以通过上下文环境判断词语的性质。在第二个过程中,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决定“倒”的功能属性。

六、余论

邵东话助词“倒”一共有三种功能,即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持续体标记和形尾(零形式)。这三种功能都具有“到达”的意味,满足必要的语义关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来源。而动词“到”的本义即为“到达”,并且在邵东话中,“倒”与“到”的发音非常接近,因此,可以判断助词“倒”来源于动词“到”。这一推断也被李蓝(1996)和吴福祥(2004)等人所证实。通过语法化程度的判断,我们了解到,在程度上,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低于持续体标记,持续体标记低于形尾(零形式)。并且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均有过渡阶段可以衔接。可以判断,湘语邵东话助词“倒”的语法化过程是由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到持续体标记,最后发展为形尾(零形式)。经过四种标准的引进,可以区分“倒”的两类语法化。由动词“到”(倒)转变为助词“倒”,这一过程属于初级语法化,即由实词向虚词转变;在助词中,由完成体转变为持续体,最终变为零形式,这属于中级语法化,即由虚化的词向更虚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这里的完成体标记是广义的范畴,包括动相补语。动相补语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已实现或有结果的补语性成分,比如,“碰到一个朋友”中的“到”,“逮着了耗子”中的“着”等。(吴福祥2004)

参考文献:

[1]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吴福祥,张谊生.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五).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吴福祥,邢向东.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六).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吴福祥.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林素娥,邓思颖.邵东话助词“起/倒”的语法特征.汉语汉语言学,2010.

[6]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毕节师专学报,1996.

[7]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孙叶林.“担”的语法化特征.湘潭大学学报,2011.

[11]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伍云姬.湘语中动态助词的系统演变.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孙叶林.邵东方言语法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14]邵东县志编纂委员会.邵东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6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7

关键词:《西游记》;撩;介词演变

中图分类号:i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67-02

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必须拥有一类表示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而介词恰恰可以满足这一需要。介词在古今中外的语法著作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尽管彼时彼地人们不一定称这一类词为“介词”。

一、介词的定义

自《马氏文通》问世(1898年)以来,人们对介词的范围以及它的语法特征是不断认识的并且逐渐明确。从语法界老一辈专家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先前人们对介词的定义给的太笼统。诸如:“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或‘代名词’到‘动词’或述说的‘形容词’上去,以表示它们的时间、地位、方法、原因种种关系的。”[1]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介词的研究逐渐深入而细致,据此,对介词词类的界定也就逐渐明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词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2]

综合各家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介词在句中主要是起联结作用或是“介绍”作用,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联结作用是把两个语言成分联结起来,介绍作用是把一个语言成分介绍给另一种语言成分。通过联结或介绍,使两个成分之间产生一种关系。

介词后面主要带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语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后面的词语用来说明动作行为或性状的时间、对象、方式、处所、条件等。

《西游记》为明中后期作品,口语化程度较高,语言容量较大,基本上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口语面貌和语言实际。这完全符合何乐士(1999)[3]和程湘清(1992)[4]提出的专书研究中专书选择的原则——时代确定,接近或反映断代口语,篇幅容量较大。因此,《西游记》作为近代汉语专书研究的语料具有重大的价值。《西游记》中介词系统发展从整体上看已经比较完备,本文将对其中较具典型的介词“撩”演变历史进行阐述。

二、关于介词的虚化

虚化,也叫语法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和语法化理论逐步引入汉语研究,表现在介词研究中,近年来研究介词虚化过程和动因的文章越来越多,占了介词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纵观今年来的研究,语法学界在不同理论背景下对介词语法化动因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按照一般规律,介词几乎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一般在“主语—谓语—宾语”的句法格式中充当谓语,在句子里占据核心位置。它虚化的重要机缘是,动词出现在连动结构中。主要动词仍然会占据句子的核心位置;次要动词则意义渐渐空灵,以至完全虚化。从理论上讲,介词语法化历程大致都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阶段,普通动词;第二阶段,经常或只出现于次要动词的位置;第三阶段,介词。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西游记》中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语法现象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三、《西游记》作品中方言词介词“撩”的演变

1.介词“撩”的语法化过程

“撩”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基本有:掀起、揭起的意思,在《西游记》中这种用法有以下几例,比如:

(1)那妖撩衣进步,丢了个架子,举起两个拳来,真似打油的铁锤模样(51章/628页)(以下同理)。

(2)那四个到厨中撩衣敛袖,炊火刷锅(72/870)。

(3)好猴王,束一束绵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揝着金箍铁棒,抖擞精神,径临涧壑,半云半雾的,在那水面上高叫道:“泼泥鳅,还我马来!还我马来!”(15/178)

(4)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10/118)。

(5)撩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8/87)。

(6)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3/31)。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西游记》中“撩”还有作为介词的用法,表示朝向、面对的意思。“撩”由一个动词虚化为介词,主要经过这些演变:撩起、掀起朝向、面对(表动作的方向义)。介词“撩”表示实施者的动作朝向何处,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1)“撩”+表方向类词语

例如:三藏拽步前走(撩前走),沙僧挑担,八戒牵着空马,行者拿着棒,引着女子,一行前进(80/971)。

(2)“撩”+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

1)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96/1153)

2)那夜有三十多名强盗,明火执杖,劫去家私,是我难舍,向贼理说,不期被他一脚,撩阴踢死,与这四位何干!(97/1165)

这样的结构不仅表明了动作施及的方向,还明确地指出了动作施及的具体部位,表意性很强。

2.介词“撩”的方言用法

“撩”作为介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很少有这种用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现在在江苏楚州还留有这种用法。比如:撩哪里走(朝哪里走)?此外,“撩”在各方言中,比较普遍的还是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比如:

(1)小明和小红一起刷,小明一个劲儿地撩小红,两个人就恼了(赣榆话: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耍,小魔鬼总是惹小红麻烦,两个人就吵起架来了)。

(2)你老是这样骗我,这不是撩人吗(新沂话:你总是这样骗我,这不是逗我玩儿吗)?

四、小结

由于篇幅有限,《西游记》中出现的其他介词,如“望”、“漫”、“按照”等大量词语在此不再赘述,仅对其中的“撩”进行研究。从整体上看,《西游记》中介词系统发展得较为完善,前代的主要介词基本上被继承下来了,它们后来成为了现代汉语介词的主体。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介词基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汉语介词的虚化大都是在连动式结构中发生的,介词的初始义多具有空间义,动词的介词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动词虚化为方位介词的过程。《西游记》中的方言词介词“撩”的演变过程,更是证明了这一论断:由动词到方所介词的语法化演变都是在连动式结构中发生的。表示处所关系的动词一般总是会出现在V1或V2的位置上,而这种状语和补语的位置最容易发生实词虚化。当这种句法地位一旦固定,也就是一个实词由于经常出现在适于表示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而逐渐变成了专门表示这种语法关系的虚词。方所介词的形成正是在这种固定的语法框架或模式中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1955年22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8

近年来,中考古诗文考查材料,经历了由课内到课外,课内课外并重,到更青睐课外的过程。应该说,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经典美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完全不考或机械地考试,都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和掌握。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很显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便成为有效途径。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课内与课外结合考查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2%增加到389%,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文言文课内外比较占到了45%以上的比例。其次,由单篇独段到多则比较阅读。近两年,许多地区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考查,也有的采用两则不同课文比较阅读进行考查。

二、考查角度由单向到多向,由一维到多维。

近几年来,各地中考古诗文的考查经历了分数由少到多,2008年四五个省市,如浙江省丽水市古诗文分值增加到25分;中考古诗文设题数量由少到多,考查点由单向到多向。文言文阅读除了通过字词解释、语句停顿,语句翻译、内容概括等考查学生掌握程度外,还注重从评价人物、探究写法、阐发感悟和启示等角度设题考查。古诗词赏析则由一题发展到两三题。由着重考查理解诗意,发展为分析形象、领略意境、探究主旨、品味字词、揣摩技巧等多角度赏析。具体表现为:

1、考点基本稳定。从近几年文言文所考查的知识点统计数据看,对实词意义的考查和文言语句的翻译(或说出文言句子的意思)考查是历年各地必考的内容;其次,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重要语句的背默”,比例为87.1%和83.2%;对文段大意(或层意,或观点)的概括和发表看法或评价,得到的启示,比例为78.4%和71.5%,文言文句读或朗读节奏的考查比例为30.1%。这些题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具体化。在2009年中考中还将继续强化。

2、题型基本稳定。从统计数据看,文言文阅读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充题、简答题、问答题和开放题,客观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选择题大多考查“实、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等对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当然,这种题型覆盖面比较大,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程度,对文言语句的把握,对文意、作者观点、写作特色的考查、开放性题型将会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

3、题量和分值基本稳定且呈上升趋势。从统计数据看,78.6%的地方既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古诗赏析和文言文,分值一般在12分以上;浙江省丽水市等四五个省市文言文分值这到了25分。2009年,各地对古诗文的考查,分值将会保持稳定并呈增长趋势。

2009应考策略: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1、做好文言实词积累。这是文言文复习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复习。

2、做好文言虚词积累。初中阶段应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于”、“而”、“以”、“其”、“为”、“乃”等。要根据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归类整理,加强记忆。

3、做好文言成语积累。有相当部分成语出自古诗文。这些成语是文言文现象的缩影。复习时,可以结合文言句法现象复习。

古今意思差别大的词语,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破涕为笑:涕――古义:泪;今义:鼻涕。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赴汤蹈火:汤一一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成语中的通假字。如:厉兵袜马,厉通砺,一暴十寒,暴通曝;拨乱反正,反通返。

虚词用法。如:“之”的用法。无稽之谈:助词,的。等闲视之:代词,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以”的用法。以貌取人:介词,凭。拭目以待:连词,而。自以为是:动词,认为。物以类聚:介词,按照。以理服人:介词,用。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文言固定结构。如:为我所用:为……所,表被动。其奈我何:奈……何,对……怎么样。不知所措:处置的办法。

4、做好文言句式积累。初中学生应着重掌握几种句式:判断句、省略旬、宾语前置旬、状语后置句。

5、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各地对古代优秀诗文背默的考查分值一般都在10分左右。不仅要求能够准确地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要特别强调不写错别字,做到连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无误,此类题目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错别字丢分。

二、适当延伸,突出实践。

1、要注意选材的相关性。中考文言文考查取材课的前提,一是与课文内容上要相关联,写作上要相类似。这样的材料能较充分地体现阅读的延伸性,考查的结果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9

[关键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高中以来,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都是如临大敌,原因很简单: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考核基本上都是课内的必修内容,可是高中的文言文考核却是以课外的文言文形式进行考察文言文的知识重、难点。

一、虚词是链接三大文言句式的标志

文言文是靠句子堆砌而成的,所以首先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大意。文言文的三大经典句式分别是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这里省略了省略句式)。而能否读懂一个句子,关键就在于能否分清这三大句式。

1.乃、为、则、者、也都是判断句的标志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荆轲刺秦王》)“乃”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是”。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则”在此处的意思也是“是”。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放在主语后面,和“也”连用,表判断。

2.为、于都是被动句的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为”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表示为“被”。

3.倒装句里面细分为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三部分,其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是定语后置和宾语前置的标志;“于”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之”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师说》)“之”在此处表示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鸿门宴》)“者”在此处表示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燕王拜送于庭。(《蔺颇蔺相如列传》)“于”在此处的意思是“在”,和“庭”构成介宾结构,因此,“于”也可看作是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二、虚词是判别词类活用的催化剂

文言文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大致分为三大类――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当然,活用为动词又可以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但是判别一个词的活用情况主要是根据这个词所在的语言环境。

三大词类活用围绕的中心是“动宾短语”,当形容词或名词需要扮演动词的角色时,就产生了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当形容词需要扮演宾语的角色时,就会产生活用为名词的情况;当然,当动宾短语没有任何残缺时,动宾短语前面的名词就需要活用为状语。幸运的是虚词往往是判断动宾短语的依据。

1.虚词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之”在文中的代表蔺相如,而语言环境告诉我们蔺相如不可能自己轻易离开秦国,所以此处的“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完整的意思是秦王使蔺相如回到赵国。

2.虚词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此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登东山”和“小鲁”都是动宾短语,呈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小”的意思应该是“认为……小”,此处的用法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虚词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此处的“之”的意思是代词。由此判断“名”的意思应该为“命名”,这里的用法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虚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

初中文言文虚词篇10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意义存在问题常见题型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文化思想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识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可见,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下面我就初中生古诗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习古诗文的意义

1、学习古诗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源远流长。古诗文就像一朵晶莹的浪花熠熠生辉。从晚清的文学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诗经》,处处留着古人卓越的睿智和博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学好古诗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学好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2、学习古诗文是增加个人知识积累,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屈原、陶渊明、李白、范仲淹、袁宏道等古圣先贤们,他们构筑起照耀万年、沐浴人心的“精神灯塔”,点缀着历史的天空。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对学生精神情操的一次次历练。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就能感悟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能明白他所追求的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读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就能了解“反对承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总之,学习古诗文的过程,就是自我精神气质形成的过程。

3、古诗文教学在中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新课标》对古诗文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要求。近几年陕西省中考中常见的古诗文阅读内容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初步鉴赏两部分,其中文言文阅读分值为12分,一般题型为: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选择题或者判断题,3、翻译句子,4、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或结合文章主旨回答相应的问题。古诗阅读分值为4分,一般题型为:1、描述诗中的画面或意境;2、描述诗所反映出的思想感情;3、分析某词或某句的作用。可见,中考语文试题中,古诗文阅读约占16分左右,占有较大的比重。学习古诗文是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应对中考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二、初中学生古诗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朗读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当代初中生除在课堂上学习古诗文外,平时很少接触古诗文。朗读的缺失,削弱了对古诗文语言美、内容美和形式美得赏析,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学生不重视平时的积累。

在平时对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漠视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积累、归类整理,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从而在应对课外的古诗文的理解往往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从近几年中考后学生答题反馈的情况来看,完成情况很是不尽人意。

3、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整体把握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

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如何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1、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古诗词按音律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抒情

诗、送别诗、叙事诗、边塞诗等:诗歌的表现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方式、篇章结构、修辞方法),要学好古诗词首先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2、加强文言文诵读训练。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背诵优秀古诗文240篇,中考对古诗文常见的考查方式分为默写和阅读。默写一般为课内诗词或文言文名篇,考查学生的识记情况。如12年中考语文试题第四题经典诗文默写一题有6个小题,其中5个小题都是古诗文默写。所以应加强诵读训练。

3、加强对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及常见句式的积累。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注重平时的训练,尽管在中考的试题中,文言文的阅读选文是来自课外,但考查的知识点却是来自课内所学的知识。例如12年中考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尽管来自课外,但所考查的题中第2小题及第4小题均涉及到书本中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积累。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遇到读不懂的句子后就不知所措,再遇到把握不准的句子,往往就会对整个阅读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对提出的相应问题胡乱选择或凭想象乱答一气,最终导致完成情况很不理想。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心态平和,然后将所给语段认真阅读完毕,先对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印象。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借助语段下面所给的注释,和上下文的联系来完成具体的问题。

5、对文意的理解应注意一些方法

(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要理解这些词,必须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

(2)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字字落到实处,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尽量采用直译,译不通再考虑意译。翻译时要注意“留”“补”“换”“调”“删”的方法

(3)殊句式要注意采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

(4)难译的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观点。这样好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6、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