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4:36:45

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高考填志愿时就听到这样一句话_劝人学医,天大雷劈_,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一旦你选择学医就意味着你要终身学习了。

学医很苦,因为成为医生的过程很漫长。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大学读的是医学影像学和临床一样是5年制,毕业以后还要经过三年的规范化培训,还要考到医师资格证,经历这些之后才会有医院要你。当然,如果你想去大城市大医院工作意味着你还要考研甚至是考博。像临床的学生考研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多,几乎都会考研。因为每个医学院临床专业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所以竞争压力真的非常大,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只能选择继续深造。

学医很苦,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去学医呢?有的人是真的想当医生,而有的人是迫于现实。我就是后一种。高考那年我超了一本线44分,亲戚朋友们都觉得我考的还行,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分数有多尴尬。好一点的大学上不了好专业,差一点的大学又不想上。那时的我真的很迷茫,权衡之下,我选择了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上一年的录取线跟我的分数很接近,而且我大伯说这个专业很适合女孩子而且不会很累。虽然我一直是拒绝学医的,因为我真的很害怕解剖[恐惧],可是那时的我真的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想起了曾经班主任说过的那句_任何时候都是分数说话_,果然没错。

终于,我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和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步入了校园,准备开启我美好的大学。大一的生活真的让我感觉我还在上高中,我的专业课是医用数学,医用物理,医用化学和英语,我选修选的是大学语文,你们说我是不是在上高中[捂脸]。不过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学科前面都加了医用这两个字,意味着不会很难,除了化学,我觉得都还好,只要认真听课,考试还是很好过的。整个大一,我真的过得很悠闲☺️,一个星期上五天课,还有两天是只有半天课的,周末去操场跑跑步,刷刷网课,和室友们出去逛逛街,吃吃饭,很开心,很快乐。

今天就先到这啦!之后的故事我会慢慢跟大家分享的。[憨笑]

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未来网高校频道1月8日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王晓昕张振岳)“学院科学地修改了原有的课程设置,让我获得了药剂师资格证的考试资格。现在我拿到了资格证,薪资一下子翻番,我感受到了学院真心的关怀。”这是华侨大学医学院2015级药学专业中国澳门毕业生刘秀群入职半年后的感慨。

医学院因为学科特色,受到港澳台等地区学生的喜爱,尤其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后,这个年轻的专业深受海内外学生欢迎,录取人数和分数屡创新高。但由于境内外教育体系的差异,境外地区与中国大陆对于医学几大基础学科的教学进度存在着较大不同,基础不一的他们常常表现出“不懂”“不会”甚至“害怕面对的状况”。有鉴于此,医学院以“学”为出发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安排,创新教学模式,让境外生除了在课上学,还与朋辈一起学、从实践里学。

“医”心重教自我革新

2018年,因课程设置问题,澳门毕业生返澳后无法获得药剂师考试资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医学院高度重视,当即调整课程安排,并为已毕业澳门籍学生安排了补修手续。刘秀群因此而受益,他补修了相关课程,从而获得药剂师考试资格并一举成功。

医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分管教学工作的李招发副院长在各种场合大力强调要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除在教学方案上为境外生科学定制外,学院在教学方式上也时刻保持自我革新意识,努力做到为新生代学生“量身定制”,以解决境外生上课因“难”而怯步的畏难情绪:移动端的智慧教学app“雨课堂”,便是医学院教师较早在华侨大学使用推广的,它有效解决了“低头族”玩手机的教学难题。刘接卿老师将“一战到底”引入《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王福财老师主持的《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也已完成拍摄。徐先祥老师主持的《生活里的中医中药》幕课已在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几天时间选课人数接近400人。另外,学院还有多项结合现代教学技术的教改课题获得立项,林俊生副院长组织开展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就获得了省级实验教学项目立项。

此外,医学院在课堂外创新性地搭建“花式”舞台,让境外生在趣味中学,在第二课堂上温故知新。2019年9月24日,学院举办了标本绘画大赛,以有趣、新颖的绘画竞赛方式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艺术素养有机结合,受到境外生的喜爱。“学院注重医学生的多元发展,让我们在严谨的教与学过程中开拓思维,在参赛和绘画中夯实专业基础。”来自加拿大的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何耀昌获奖后这样说。

“医”意在学朋辈并进

在医学院,有一个以“实现境内学生带动境外学生,双向督促,共同进步”为目标的“补习”小分队,一直受到境外生的热捧。这个小分队,就是医学院朋辈互助课程辅导班。在这个辅导班里,授课的“小老师”会耐心地解开境外生带来的一个个“不明白”。小课堂互动结束后,很多“小老师”还会主动地留心督促、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和作业完成进度,在线上适时给予建议。

用心根植,落地开花,朋辈间的互助让境外生的成绩得到大幅提高,基础得到夯实,对学业也充满了信心。华侨大学台湾、港澳及华侨本科生奖学金三等奖获得者,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中国香港学生张祥薇说:“能够获得这次的奖学金与学院对我学业的关心分不开,开办的辅导班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热爱。”来自缅甸的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肖志春则评价称:“学院一直以来为我们提供的‘辅导班’,对我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在与优秀学长学姐的互动中,我不仅学习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还收获了一段暖暖的友谊。”

目前,医学院朋辈互助课程辅导班已慢慢扩大,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除了原有的《高等数学》,还添加了《大学物理》和《医用化学》,学院另外设置了学业学长团提供学习建议与课业辅导。此外,医学院王勇老师暑假期间还义务带学生(自愿)到解剖室开展教学,帮助境外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种种努力让境外生心中学习上的绊脚石悄然扫除。每到期末,学院举行“诚信考试”签名承诺活动时,境外生们都能自信地在签名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作出郑重的承诺。来自斐济的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邝淑庆说:“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重拾自信,诚信考试是对我付出努力的尊重。”

所谓“医”人学以致用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为加深境外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医学院组织境外生赴华润东大(福建)医药有限公司、福建省银丰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永春县西坪村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共建百草园,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学院依托中医药文化协会,每年组织十余支队伍百余名学子奔赴全国各地,让境外生在实践中传承中医药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来自中国台湾的2016级药学专业学生陈柔棻在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中说:“走访企业过程中,与企业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碰撞,很多课上讲的抽象知识在这里得到具象的体会,我看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人道、博爱、奉献”一直是医者需具备的品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只是第一步。医学院还搭建了更广阔、更常态化、更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让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回馈社会。学院携手泉州第一医院、泉州正骨医院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联合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组建“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队,让境外生用专业知识为志愿服务助力,在奉献中提升人文素养。“我们为学生提供献爱心、提技能、受教育、长才干的机会和平台,希望他们珍惜实践机会,多向医护人员学习,工作中主动寻求服务机会,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出一份力。”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郑莉说。

该校医学院院长刁勇则表示,学风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治学之本、发展之魂。医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计划”,把“学”进行到底,用“医”心“医”意,塑造出优秀“医”人,特别是境外“医”人。

大学生医用化学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之三,记得学习人体解剖学,特别是学习局部解剖学时,晚自习常常到解剖实验楼看标本,颅骨标本的解剖知识点最复杂难记。有一次几个同学在解剖实验楼看颅骨标本,忘记了时间,结果超过熄灯时间实验楼就熄灯了,霎时标本室和走廊一片漆黑,于是我们几个同学互相拉着手摸索着过走廊,准备找下楼的楼梯,正在此时,就听到一个沉稳的男低音道:“你们也刚回去?”,顿时,我就感觉自己脑袋“嗡”的一下,吓得魂飞魄散。本来大家心里就很紧张,突然听到这个声音,也来不及反应是谁在说什么,好在是有几个同学在一起,稍稍镇定了一下才觉得这个声音很熟悉,才反应过来是给我们讲授过解剖课的郁老师,我们在听过他的课后还议论过他的声音宽厚富有磁性呢。原来郁老师也在实验楼备课因熄灯刚刚从办公室出来,于是大家惊魂未定的跟着老师一起走出实验楼。现在说起这件事,还像是发生在昨天。

之四,正像前面讲述过的,我中学是在煤矿中学读的,又时逢“_”,很多本该在中学接受的文化课知识都没有学到。大学里开始学习医用物理、医用化学时明显感到中学物理和化学知识基础太差,也才知道中学物理化学课本有的都没有发到学生手里,更不要说讲授给学生了。刚刚开始学习大学课程就学的这么吃力,对我这个可以说是从小到大都是学校“尖子生”的学生来说真是兜头一瓢冷水。同时也激发了我不服输的劲头,我下定决心利用即将到来的暑假下苦功,补充基础知识,弄懂弄通新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暑假很快到了,我回到家里,借用了一处清净无人打扰的空闲房子,每天早上按时从家里走到那里学习。刚刚开始看那本没学过的化学书时,感觉像看天书一样,一点也看不懂,也没有人可以求教,但是我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琢磨,硬是在看了无数遍后突然开窍看懂了那本书!假期结束心里踏踏实实的回到了学校。

之五,说起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我还记得一件小轶事。我们班有一个女同学叫许文,她在教室的座位就在我前桌。有一次上英语课,讲英语课的高老师平时很喜欢随时提问同学问题,和学生互动很多。这堂英语课,高老师像往常一样向学生提问,他先是向我们座位的方向扫了一眼,然后说道:“ComradeSuXiaoDan_,我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便起立准备回答问题,可突然发现我前桌的许文同学与我同时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她当时是由于上课注意力过于集中,精神过于紧张,看到老师目光扫过来,以为是要提问她问题,于是条件反射似的站了起来。当她起立后,突然反应过来老师叫的是我的名字,一时间不知所措,僵在那里。高老师看到这一幕反应很快,他怕许文同学难为情,马上一边点头一边改口道:“ComradeXUwen_,“ComradeXUwen_,于是许文回答了问题坐了下来,而我几乎是在高老师改叫许文之前下意识的慢慢的坐下了。全班同学也都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都友好的轻轻的笑了一下,继续听课。尽管如此,我看到许文同学还是在这堂课后面时间里,头一直伏在书桌上没有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