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精选5篇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精选5篇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4-05-01 01:22:59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第1篇

2010年4月9日——4月11日二、工作地点:

第75届中国电子展(深圳会展中心)

三、工作人员:

田**、李*四、工作目标:

(一)

展示昆山赛格电子市场“新型电子产品交易综合体”的市场形象;

(二)

搜集电子产品买家资源,建立采购商数据库;

(三)

寻找具有合作意向的媒体、广告、杂志等资源,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

(四)

登记意向商户,协助招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展会基本情况:

(一)

此次中国电子展历时三天,较去年展会,在参展商数量、客流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上升。

展会过程中,共搜集电子业内名片352张,其中珠三角(主要为深圳、东莞等地)

名片247张;长三角(主要为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名片78张;国内其他地区名片27张。

现场办理会员卡17张(深圳6张、珠三角其他地区5张、上海3张、浙江2张、昆山1张)。

(二)

参展过程中,70%以上参展商和观众表示了解昆山赛格,获知市场已开业信息后,多数客户表示关心市场的招商情况;而采购商则表示比较关心市场产品商情的发布,在了解了推出的会员卡的相关业务后,少数客户办理了会员卡。

(三)

此次展会上推出会员卡,多数采购商表示出明显兴趣。

因参展商、采购商地域限制等问题,很多珠三角片区的采购商不在长三角采购,但是同时,他们对市场推出的会员卡很感兴趣,一致认为这样的采购制度能够更多的让利给顾客,便于采购商建立稳定的采购关系,并且,市场推出的“购物有惊喜、汽车月月送”等活动也吸引了很多采购商的关注。

六、感受与体会:

通过参加此次展会,营销部员工在以深圳为龙头的电子行业前沿阵地上,获

益匪浅,虽然此次展会的举办地点是在珠三角,但是深圳成熟的电子市场运作机制、兴旺的市场交易、四通八达的交易网络以及电子企业蓬勃发展的竞争势头,给每一位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于营销部的工作也具有指导性意义,具体体会如下:

关于昆山赛格电子市场营销部:

买家部以及买家服务已深入到展会、网站、杂志等各类媒介中,但是在电子市场方面,还是首创。

唯一与之相较的是由八大电子市场共同发起的电子市场联盟推出的元器件交易网,此网站是由北京中发网发展而来,得益于北京中发电子市场的实体资源优势,联合包括新亚洲、西安电子大楼在内的七家市场,共同推出了元器件交易网。

对于昆山赛格电子市场,首次在市场实体方推出营销部的概念,专注于买家资源的开发,通过会员卡的办理、会员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实现买家持续不断的购买行为,促进市场交易繁荣。

这一举措是电子市场的一大创新,是对“创新服务每一天”的更深刻的解读。

关于会员卡:

通过参展时间内与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沟通,80%的相关人员对会员卡的办理表示出兴趣。

会员卡作为联系买家、卖家与市场的实体资质,我认为应该赋予更多的内容。

比如:

会员卡促销活动(购物积分,积分兑换礼品或返利等);会员卡增值服务(会员卡可免交古南通行费,可免费洗车等);会员卡异业联盟(昆山赛格电子市场的会员卡可享受昆山市或者花桥商务城某些酒店、餐厅、娱乐等折扣或者优惠等等);会员卡客户关怀(比如会员卡客户生日祝福等等),通过上述内容,让昆山赛格电子市场的会员卡实现优惠化、便利化、人性化,吸引更多的采购关注和加入。

关于买家、卖家服务:

营销部的首要职能就是吸引买家,吸纳采购商。

我们要能够为买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包括采购、配货、报价议

价、物流配送等等,让买家实现一站式采购的同时,能够称心、省心、放心;除此之外,卖家是市场的生存之本,要帮助卖家多渠道多方式的推出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开发买家资源。

买家与卖家能够在昆山赛格电子市场搭建的平台之上实现双赢。

关于渠道、宣传:

营销部的工作是赛格电子市场创新的一笔。

在电子商务、媒体杂志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中国电子商情(市场版)

等资源,全面推出买家征集。

由面带点,发挥资源的优势,全面的开展工作。

另外,广告宣传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通过采购商征集等广告宣传,提高昆山赛格电子市场知名度,吸引顾客。

关于部门工作:

昆山赛格电子市场具有自身的地域优势,长三角的电子产品交易链条通过多年的调整与整合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想要在具体工作中有所突破,就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

以上海、苏州、昆山为据点,以周边的工业区、电子市场采购商为目标,开展具体工作。

附图:

工作员工现场解答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第2篇

生物技术年级:2012级姓名:

陈珊玲

一声声抽泣,一声声叹息,千年的纷扰,尘世的喧嚣与沧桑卷走古来悲者,岁月的狂潮残忍地淹没着无辜的生灵。

从古到今,有人高声吟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人仰天长啸“千年战骨埋荒外,穷见蒲桃入汉家。

”无情的战乱,纷飞的烟火灼烧着万物的表皮,侵蚀着生灵的思想……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

长风吹过几万里,一直吹过玉门关。

汉武帝曾经出兵白登,胡人窥视着青海湖。

自古以来征战的地方,看不到几个人能够生还。

战士们看到这一片凄凉景象,思念家乡多是满脸愁苦。

想家中的妻子在高楼上,一定是叹息声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

历史是放置的恐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沉重的硝烟下埋藏了太多的无奈与屈辱,历史的车轮碾出一道道悲愤的车辙,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无情的战乱花絮。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

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

芬芳。

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

易代之际的阴谋与杀伐,人际关系中的尔虞我诈,都给陶渊明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当他看到广大人民在改朝换代之际所遭受的苦难,心中是十分痛苦的。

他同情民生疾苦,关心朝政大事,他从当时的政治形势敏锐地预感到东晋即将灭亡。

所以,他只好“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了。

他是在饮酒取“欢”吗?不,他是在借酒浇愁,是在借饮酒以寓言,是在借饮酒而逃世网。

但他无力改变当时的现状,故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就成了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此乃陶渊明之悲叹!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人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词的上阕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

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下阕写“夜有所梦”,境换而意相连。

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隐含着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

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未能与妻相守百年,此乃苏轼之叹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身下的竹席沁凉如水,恐怕易安的心也同样失去了温度。

又或许冰凉的一开始就不是玉簟,而是易安那颗愁闷无法疏解的心灵。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此乃易安之叹离别!

在远方,千年的悲痛与叹息已化为呜咽的月流,汇入温暖的大海,流入光明的天际,为世界祈祷,为人类祝福!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第3篇

会展总结、反馈阶段的文案展后调查问卷

会展评估报告展后工作总结展后信函

展后调查问卷

7.1.1展后调查问卷的定义展后调查问卷是根据展后调查的目标,将需要调查的问题具体化,以便顺利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从而进行统计分析的文本

7.1.2展后调查问卷的设计步骤

1)根据展后调查目标,确定所需要的信息资料2)根据项目清单,确定问题的设计和选择3)决定调查问卷的措辞4)确定问题的顺序5)问卷的测试与检查6)审批、定稿

展后调查问卷的结构与写法1)标题

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问卷”组成

如:

“**展会展后调查问卷”

2)前言

包括对被调查者的问候及填写说明

展后调查问卷的结构与写法3)调查内容指所调查的具体项目,是问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题型一般有两种:

(11)客观题

(22)主观题

4)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调查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

展后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1)问卷上所有问题都是必要的2)问卷设计的问题不能过多3)问卷中的问题必须是被调查者所了解的4)询问问题时不要转弯抹角5)问题要提得具体而明确6)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合理

会展评估报告

会展评估的含义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的环境、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客观、真实而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并作出有一定权威性的反馈。

分为两方面:

一个是对会展环境和会展组织工作的评价一个是对会展效果和效率的评估

会展评估的意义1)对会展主办方而言,可以根据会展评估结果进行客观理性分析,评价当前会展环境和发展方向,为今后会展立项、开发、运营作出相应建议

2)对会展行业行政主管机构而言,可以根据会展评估的标准、结论来制定会展行业的制度章程,促进会展业发展

3)对参展商而言,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掌握会展实际效果,系统分析、评价和总结参展中的经验教训,投入产出,举办质量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参展

7.2.3会展评估的程序11)确定会展评估目标

22)选择规范的评估标准

33)拟写评估方案

44)实施评估方案

55)撰写评估报告

会展评估的内容1)

会展组织者评估内容会展规模评估会展举办时间地点频率的评估会展管理工作评估会展成交情况评估会展经济效益评估会展印象评估

会展评估的内容2)参展企业评估内容(1)展览组织工作的评估展览目标评估展品评估展览管理工作评估(2)展览效果评估参展效果评估展览记忆率评估

会展评估报告的结构与写法1)展会评估的背景及评估目标2)评估方法(1)评估对象(2)样本容量(3)样本结构(4)资料采集方法(5)实施过程及问题处理(6)资料处理方法及工具(7)访问完成情况

会展评估报告的结构与写法3)评估结果将前期评估得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4)结论和建议用简洁明晰的语言作出结论

会展评估报告的写作要求11)语言要精炼、数据需真实有说服力

22)措辞严谨,体裁简洁

33)仔细核对全部数据和统计资料,确保准确无误

44)对会展评估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展后工作总结

展后工作总结的含义是会展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会展举行后对各方面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分析,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数据、资料、经验和建议

展后总结报告就是在展后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文字,是在会展工作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事务文书

展后工作总结的作用1)总结经验,获得教训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汇报工作,存档材料

展后工作总结的种类1)按照内容性质分类(1)管理类总结(2)组织类总结(3)参展类总结

2)按照总结范围分类(1)综合性总结(2)专题性总结

3)按照总结的时间分类(1)定期总结(2)不定期总结

展后工作总结的结构与写法1)标题(11)由单位名称、时限、主体、文种构成

(22)由总结对象名称和总结组成

(33)采用普通文章标题写法,用短语概况总结的主要观点,不出现总结字样

(44)由正副标题组成

展后工作总结的结构与写法22)正文

(11)开头

(22)主体

对展会策划工作的总结对展会招商招展工作的总结对展会宣传和服务工作的总结

展后工作总结的结构与写法对展会现场管理工作的总结对会展财务管理的总结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展情况的总结对展会同期活动的总结

(3)结尾主要是针对总结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指出未来努力方向

展后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1)设置专职总结负责人2)展后总结在展会开始时着手3)展后总结内外有别4)总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展后信函

展后信函的含义是指在展会结束后,通过在展会上收集到的有效的联系资料,为搭建沟通桥梁,促成交易,给潜在客户拟写的信函

展后信函的作用1)加深潜在客户的印象2)树立展览会(企业)品牌形象3)为下一届展览会做预告或为新产品做宣传

展后信函的结构与写法1)标题

2)称呼

3)正文(1)感谢的事由(2)展会背景,对方的参与事迹(3)揭示意义

展后信函的结构与写法4)新一届展会预告

5)结语

6)落款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第4篇

38号广交会前期记得刚来到大学时,看着教学楼上挂着“热烈欢迎参加广交会的同学归来”,心里就觉得特别仰慕这些师兄师姐,不仅是因为去的人数非常有限,都是在校里有一定名气并善于英语交流的学生,而且作为学校代表,在这个融入全世界文化的大型交易会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学校的典范,但对于我来说,广交会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

当时有个刚参加完广交会的师姐就希望我将来能争取过去那边锻炼一下,心里已经开始种下第一个大学目标——广交会,对,那就是我大学4年里必须争取去的地方。

到大三的第一学期,9月末某天晚上,突然收到学委的短信:

请有兴趣参加第108届广交会的同学准备一下,周四下午有个广交会的面试。

我的神经一下子绷紧起来,不敢相信完成大学第一个目标的机会竟然就在眼前了,我二话不说,立刻上网查找广交会资料,并花了些时间制作出一份背稿词,虽然这份稿很简单,但我觉得这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靠面试时的临场发挥。

周四下午的面试对于我来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因为我的发挥还算在我的预期之内,但就是太在紧张,后来大部分人都通过面试了

广交会期间怀着激动且紧张的心情来到了广交会开始我短暂的实习之旅。

我被安排新港东地铁站a出口的临时棚里的境外参展商服务中心工作。

第一天我们接受工作培训,制证组学习如何制作证件,其中包括采购商证和采购代表证,电脑员要熟悉电脑操作而我们作为咨询导向组,则要熟悉办证处的环境,引导客商到不同区域。

咨询导向的除了我们本校学生以外,还有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的大三学生。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广交会实习,一开始看起来有点陌生但是后来大家相处的很好,谦虚谨慎认真。

作为咨询导向组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看起来貌似简单,只需要动动口就可以了,其实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完成的,因为我们需要在一天的时间内把《流程手册》背得滚瓜烂熟。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在开馆第一天就开始办公了。

就在10月15日,开始了第一次广交会实习的新篇章。

早上8点30分一开门,来办证的境外采购商如潮水般的涌进来。

霎时间,临时棚被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刚开始都感到有些不妙,有点紧张紧张过度了,再加上之前培训时没有记清楚。

所以在工作流程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

但是很快的,大家的工作进入了状态,大家办证做得有条不紊,不亦乐乎。

我们工作的咨询台旁排起了想要咨询的人群。

这么多人伴随着这么多问题,真有点像菜市场的叫卖声。

一下子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立刻面带笑容耐心地跟他们说:

“先生,麻烦你们先排好队,一个一个慢慢来。

”接着又解释道:

“这个采购代表证需要外商陪同下才能办理。

至于临时的参观证,广交会没有这项服务。

”一口气回答了三个问题。

在体验一气呵成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之余,忽然觉得自己的胸口积存这一股闷气。

看来咨询这工作真的不好当,既要熟悉业务知识,口齿伶俐,又要随机应变,临危不惧。

就这样,在大家的提问声中我们享受了被提问的快乐,体验了那种你问我答,短兵相接的刺激,当然也经历了支支唔唔,词不达意,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

在广交会,我们的语言优势也体现出来了。

面对那些彷徨失措的外国人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我们都一一耐心的解答。

毕竟这是对自己那么多来所学英语的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待人待事的一种锻炼。

期间还遇到一位泰国老华侨,是一位潮汕人,身为潮州人的我主动与他亲切地聊起来,先帮他解决个人的办证问题,然后倒了杯水给他,他本人也很高兴,离开之前还热情邀请我有空去泰国游玩。

广交会结束了,尽管很多人喊累,很多人埋怨无聊,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快乐。

我的工作没有高超的技术含量,但绝对是需用心经营的差事。

怀念和那群工作严谨,私下极其搞笑的咨询导向组全体成员一起工作的情景。

108届广交会实习将是我最值得回忆的实习经历。

会展总结的写作要求第5篇

简介——广交会又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四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广交会由48个交易团组成,有数千家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外商投资/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展。

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

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商检、保险、运输、广告、咨询等业务活动。

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广州,互通商情,增进友谊。

事前准备——能够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是觉得很荣幸的,因为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看着师兄师姐着装整齐,谈笑风生地去参加广交会,总感觉广交会给人一种神秘,高水平的感觉,这次终于等到个人有机会亲自参加,心里的那种冲动,用文字是不可以简单形容的。

只能通过物质外现这种载体来体现。

什么物质载体呢?就是广交会所要求的正装。

适逢当时正值国庆长假,所以在国庆的第二天,我就赶着急急忙忙地去采购,面对繁荣的商品经济,我可是使尽了毕生所学,成本学,营销学,心理学,各种知识,只要是能用上场的,只要是能砍价的,都用上了。

而结果可想而知,也同样是令人兴奋的,这是我结合了课堂知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现实经济实践的又一成果。

再者,中国人都讲究衣食住行。

穿的问题解决了,而食住也不成问题,这下,我又开始向行的方面解决了,在汇总多方消息后,我们对广交会的交通的实施方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确认,得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晚上的时候先集中吃饭,待下班高峰期过后,再搭行地铁回去,而地铁的车费,我们也通过向同学借月票的形式,力图将当期费用降到最低。

这样既可以免去了人挤人的麻烦,也便于大家在工作以后小聚一下,交流经验跟方法。

实践目的跟意义——对于这次广交会的实践目的,我是抱着锻炼和见识的心态去的。

因为在平时学校里,你的所见,所闻,所学,无论多么地接近于社会,但它始终是一个将你从学生时代过渡到社会的平台而已,只有真正地去社会上体会,才能有所感受。

而广交会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实践中的工作——在这次广交会中,我所在的单位是办证区中的采购代表区域,主要为采购商国内代表以及外商陪同下的翻译员办理进场证件。

我们组一共有5个人,组长,负责询问和核对客商的具体信息。

收银员,负责收钱,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位。

递证员,负责证件的传递和和协助电脑员输入数据。

过塑员,负责一个证件的最后步骤,将证件过塑,和对码。

还有我,电脑员,负责前台和后台的电脑操作,将客户的的个人信息输入卡片,和将客商和他们公司在电脑的信息一一对应输入。

而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死板地单单按流程来处理一笔业务,所耗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而且会导致一些组员在干活,另外一些组员无事可干,所以组员之间的配合显得尤为中要。

在我们组的操作中,为了提高效率,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们采用的是在组长确认信息的时候,电脑员就开始输入,而收银员就可以在这个时候收钱,辨别钱的真伪,通常,组长确认好信息,一张证也就出来了,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表面上,我们的工作是很简单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种

种问题是多得无法用文字统计说明的。

例如,我们会在实际中会遇到一些不会说英文,而且又没有带翻译。

这时,要他们理解我们的收费问题和工作流程就只有通过数字和肢体语言的交流。

另外,有一些客人,十分赶时间,但是偏偏引导员又错误地把他领到别的办证区域,来来回回几次,当他在你面前办证的时候脾气就会变得很不好,这时,如何安抚他的情绪,如何加快速度把证件做好是重中之重。

但是有时有些客户礼貌差一点的他也不会管你,对着你劈头就骂,宣泄情绪,在这种情况,忍耐和微笑服务是必须做的。

还有,就是在当我们自己本身工作出错的时候,如何妥善处理。

因为,在现实操作中,人为和机器问题,都会导致一张废卡的出现,

所以,在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采取果断的措施,该作废的作废,该重办的重办,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先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就是所谓的前台工作,至于后台能通过管理协商的工作,就留到处理完之后再做如果你在那边犹犹豫豫,一会问身边的同学,一会又说去找主管,就会把客商搞得一头雾水,会导致他们十分不满和耽误了他们的时间。

但这些情况都不是最糟糕,更有甚者,是直接在会场上大吵大骂,这样会因为一组的情况而骚扰到整个会场的秩序,这时,进行什么样的应急处理才合适,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就是人员配置的问题,很多客商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存在疑问,就是说这样一道简单的办证程序,问什么需要到5个人的流程呢?但是在后来,我发现,这样的人员配置是能起到一个互相监督和处理突发情况的作用的。

所谓互相监督,就是监督是否有以权谋私的行为。

因为在工作中我发现,其实现实中对办证的监督没有像培训时候说的那么严格。

如果人员设置少了,办证检验都由一个人办理的话,那样就可以很轻易的用较低的价格去为国内人员办理证件而从中谋取利益,而现实也真的出现某位引导员自行为外籍人员和国内人士进行配对而谋取私立。

所以将责任分来就可以避免了这种情况。

至于应急的作用,也很简单,如果一个组员请假或者有什么急事的,其余的队员都可以顶替,不会因而整组进入瘫痪状态。

总结心得——总的来说,这次广交会让我收获和体会到的,绝对不是那几百块的补贴所能代表的。

在这里,我体验了真实的工作,我体验到所谓的真实工作,就是由利益作主导的一种人际关系,就是在现实工作中,平时可以嬉笑怒骂,但是一到工作中威胁到彼此的利益或原则,就得坚持个人的立场,那种依靠别人的或许会帮我搞定的心理不应该存在。

再者,我见识了各国的文化,来广交会的人超过一百多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我见识到了法国人的浪漫,日本人的一丝不苟,美国人的粗狂豪迈,还有非洲内陆国家的那种淳朴。

这使我深切感受到以前书本所说的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多么的重要,不然来的人都是一个面孔会多么单调啊。

最后,我还见识了的社会的现实。

在广交会外围,充斥着各路人马,商贩,城管,和来来往往的外国人。

他们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得上是浮生百态,样样皆有。

我看过,有个卖炒栗子的商贩,每当有外国人来买,就会随意地爪上一把,然后称一下,再往袋子里装几个,然后就指着外国人的钱包说十元,五十元之类的。

这样的重复动作在每个来买的外国人身上发生。

而我知道,那里的栗子最多值几块钱。

还有就是,在琶洲外围摆滩卖假货的商贩,赶了又会再来,真的是络绎不绝啊,看来,在生计面前,法规还真的只能靠后站。总的来说,这次广交会,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色彩,为我走向社会垫下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