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2:09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1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大学语文八声甘州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原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二.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三.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四.注释

潇潇:风雨之声。

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凄紧,一作“凄惨”。

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到处。红,翠,指代花草树木。语出李商隐《赠荷花》诗:“翠减红衰愁杀人。”

苒(rǎn)苒:渐渐。

渺邈:遥远。

淹留:久留。

颙(yóng)望:抬头远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争:怎。

恁(nèn):如此。凝愁:忧愁凝结不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2

苦坐独州,醉卧斜澜,潇潇风雨他乡寒,难言欢,对樽前,忆往昔,惨妆梨花。寂寞卷帘泪阑干,芳草凄凄路漫天,和别泪,看青山,昨宵故人夕落愁,共饮狂欢宴,水云间,禅语悄无言,又是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辗转裘得空懊恼,只恨见伊难,狂歌叹漠然。

一度相逢,三生三石,云锁朱楼,花径暗香流,此情谁见,午窗睡起莺声巧,不堪回首。一曲相思琵琶语,骄奢竹骨风琴,伫立伤神,剔尽寒灯梦不成,只待琉璃点泪光。清风过了,迟迟春日弄轻柔,茫茫沧桑何时归?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茶饮杯续赏水乡,萋萋芳草傍池塘,落叶柳阴乔木花,千钟欲醉,玉镜独空相知音。

醉枫染墨,梦回飞絮东风破,归来痴笑两霜鬓,空敝佳期,酾酒问蟾兔,清影伴苍月。月华难收妒花芳,长亭歌晚照清秋,茫茫天涯笙歌遍,歌罢此生浮,惟有苦若堪,往事氤氲如烟,姿爽云英怎能惜别桥。

残念欲淡时,巧云西晚风罢暑,寻径尚多少,小雨翻空离恨泪,流曲天上人间伴素颜,微凉入袂卦幽欢,更改却,望眼春愁,将枝比并看,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恁萧索,少年清欢花频落。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牛织女几经秋,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不管断桥月宫寒,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无奈,添得两相思,斜河斟浮沉,浣而对酒吟执笔,金羽娆缠秋续。

画舫里,东风日暮,一帘花落,帘垂帘卷闲池阁,画楼吹角。点破香梅萼,一味恼人香,几温陌花犹如燕啼冷笑云起,泼墨风琴点水滴,曲曲涟漪,旧城风雨,雨纷纷,如落星碎,髻鬟斜掠,杳杳旧游空城寂,犹有人,能相记否,舍北烟霏舍南浪。雪倾篱,雨荒薇涨,别后谁过。

离合苍月又如醉,暮色炊烟烟雨匆,细数年轮,新欢不抵旧愁多,纵江山无限好,狂饮酒,倾尽乱世繁华,楼阁红尘舞裳,百媚朝天淡粉,昼长人静,依旧照清愁,落花溪水,走过奈何桥,谁人能止情?

杏梢红浅,怜花魁美,几葛缠绵叶满庭皋,水晶帘箔万花钿,孤雁凄凄难迟归,远山斜叠,紫陌苍月,一笑倾城红颜泪,衰柳起舞弄清影,守灯香烬,芳华才知几更过?纵然对酒几春意,重寻山水问无恙,一夜风,一夜绪,听彻已无觉。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3

春天的雨是温柔而妩媚的。春天的雨可真细啊.好似少女的头发,好似细细的牛毛,又好似那绢丝一般。他从天空中慢慢的飘落下来,把高山、流水、树木都楼到了自己的怀抱中,从远处眺望,蒙蒙胧胧、隐隐约约的。

春天的雨可真轻啊。它落在梧桐树的树叶上,沙沙沙,沙沙沙,好像那少女轻抚着琴弦,又好像蚕宝宝正在撕咬桑叶。连诗人也被陶醉了,写下了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喜欢春雨,我喜欢撑着伞在雨中散步。雨丝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脸蛋,好像母亲在抚摸着我的脸,感觉痒痒的;有时,我还会伸出舌头去尝尝那雨丝,凉凉的,感觉舒服极了。

夏天的雨是热情奔放的,说来就来,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你看,天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可是,突然间却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不停的往下掉。她们落树枝上,树枝敲起了小鼓,它落在小湖里,溅起了一朵朵小水株,它落在草地上,小草们向它招手。刹那间,雨停了,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中,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

秋天是凄凉的,缠绵的。蒙蒙的天空中,飘撒着细细的秋雨,它是那么透明,那么闪亮,仿佛是一位仙女在天空中展现着她那优美的舞姿。逐渐枯黄了的树叶经不住秋雨的催残,一片片、一叶叶飘落在高高低低的屋顶上,飘落在大大小小的道路上,飘落在纵横交错的河沟里,大地呈现出凄凉的景象。秋雨的冷静使诗人感道情春一去不复返,柳永便写了一手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聃聃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在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那么的无奈、悲凉。

冬雨是冷酷,严峻的。在灰暗的天空中,它夹着一片片晶莹的雪花,落在人们的脸上,让人感到冷溲溲的,不喜欢的人说它是冷酷无情的,带给大地的是萧杀。但在我看来,冬天是饱含着希望的,因为冬天到了,春

我喜欢春雨,我喜欢撑着伞在雨中散步。雨丝轻轻地拍打着我的脸蛋,好像母亲在抚摸着我的脸,感觉痒痒的;有时,我还会伸出舌头去尝尝那雨丝,凉凉的,感觉舒服极了。

夏天的雨是热情奔放的,说来就来,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你看,天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可是,突然间却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不停的往下掉。她们落树枝上,树枝敲起了小鼓,它落在小湖里,溅起了一朵朵小水株,它落在草地上,小草们向它招手。刹那间,雨停了,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中,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

秋天是凄凉的,缠绵的。蒙蒙的天空中,飘撒着细细的秋雨,它是那么透明,那么闪亮,仿佛是一位仙女在天空中展现着她那优美的舞姿。逐渐枯黄了的树叶经不住秋雨的催残,一片片、一叶叶飘落在高高低低的屋顶上,飘落在大大小小的道路上,飘落在纵横交错的河沟里,大地呈现出凄凉的景象。秋雨的冷静使诗人感道情春一去不复返,柳永便写了一手诗,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聃聃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4

春江水涟涟,春水弥江天。浓浓迷雾笼罩在雨江之上,稍远点就看不清轮廊。二条同行的木船顺江而下,一会就没在烟雨中。江阔舟去浪飞尽,风渐雨浓空带愁。雨上南山摇春树,风乘华阁舞琼楼。烟雨中,对岸山上的房舍只见青瓦屋尖,酷是仙阁蓬莱。

风雨春江路,春水在心头,心随江涛涌。水急桥下流。雨中的江桥临江高悬,颇象古时的栈道。错落有致的红色人行道,滚圆的金属栏杆在雨中泛着亮光。三三两两的华盖在烟雨中飘移,象流动的苍荷!更象一幅水墨画。

风雨中有惆怅,风雨中有怀旧,风雨中也有凄清。人生如风雨,风雨戏人生。这晚来的细雨斜风,这斜风细雨中的亭台楼阁,这楼台之外的青山绿水。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岁月,历经了多少风雨人生。三月春雨淅淅沥沥,三月的春水哗啦啦,三月的春雨连绵不断。三月春雨愁肠百结。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小雨为谁飘啊!小溪为谁流啊!带着我满怀的凄清。年年春风雨凄凄,岁岁春雨心不同。

晚来的风,夜来的雨。晚归的雨鸦啼寒烟。桃红李白芳枝乱,花径残落理不清。雨中林荫低垂,翠竹摇风。暮色渐渐地浓了。暮雨缥渺,雨夜迷朦。雨夜里透着浓浓的诗意。路灯亮起的时候,临江酒搂廊檐下的红灯笼也亮了。那雕梁画栋的装饰使人觉得有“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惆怅。更有“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的梦幻。

夜朦胧,雨朦胧,眼前一片朦胧,只有雨声。“小楼夜听雨声,深巷明朝卖花"!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湿了江岸,湿了房舍树丛,也淋湿了人的心情。踏着雨走向红灯笼的酒楼,但前楼前树影婆娑,芳枝轻摇,檐前滴雨叮咚,这雨这夜,这心醉的情景使人平添出些许归去的感伤,看雨变成了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晚风夜雨迟不归,斜风细雨无需归。

晚风生春愁,晚雨多寂寥。望着灯下渺如烟雾的雨,一种挥之不去的思绪弥漫在心底,久久地,久久地不能散去。

啊!这雨!这夜————-!

这晚雨寒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5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6

——题记

我喜欢雨,无论她以哪种姿态出场都能给我留下别具一格的美丽形象。

春雨贵如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春日一举击溃寒冰冻雪时,春雨便偷偷地溜进了这春季的大家庭中。它帮鹅黄的叶褪去冬日的昏黄,帮树木抚平身上的皱衣,帮小草繁衍生机。春天的雨,是温柔的,像少女的眼泪一般明媚,仿佛这空气中总挂着一层水雾珠帘,时时牵动着阳光的折痕,呼吸愈发畅快。这场雨,这场温柔的雨才是完完全全的驱赶走了这寒冬。

夏雨勤去暑

“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夏天的雨自然传承着夏天的风格,热烈而粗犷,天边的铅色一大片一大片的汇集在一起,一点预告都没有,还不假思索,那豆大的雨点便密密麻麻匝匝地跳了起来,还好浑身上下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所以那雨点落在身上便像甘露在滋润干涸龟裂的饥渴大地一样,激越畅快。这个时候,花朵怒放了,树木吮吸着浆汁,传递着养料,数不胜数的杂草疯长,暑气也被那不速之客吸收了。树上的蝉鸣,远处池塘边的蛙鸣便也和着雨声奏起了夏日狂欢曲。几经夏雨的浇灌,山河大地便以自己的丰满盈润展开了诱惑。

秋雨悲怯怯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田野、草木都染上了一层金黄,连天边也镀上了一圈金边。各式的果实摇曳着铃铛压弯了一簇簇果树的腰,各种果腹味也冲斥在空气之中。这时的雨,变得多愁善感了,仿佛是一位已出嫁的姑娘,端庄而高贵,也不爱出门溜达了。或许,人们早已忘记她了吧。但突然一天,地上发出了一阵清幽而缠绵的旋律。听!那是秋雨在吟唱,一切都那么使人动情,她仿佛在倾诉,又仿佛在哀怨。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深远的情思。雨更加深情了,更加凄冷了。她又轻轻移足,去净化每个人的灵魂了。

冬雨催人老

“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天情绪,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荷塘”冬天的雨踩着纯白的雪花深情款款的走来,飘然莅临人间,然而她更加吝啬了。现在的她显得自然、平静。在灰蒙蒙的冬季中,雨看着似乎有些透明。冬天的雨是清冷的,却带着分外的柔和,仿佛从那润湿中感受到了朦胧的春的气息。冬雨带着她那独特的气质,将没有叶的枯枝和昏老的天空洗得干干净净。放眼望去,宛如一块空灵的水晶融入了那清澄的空中。然后又任由那些小雨淅淅沥沥的由天上洒弄着,更加惹人怜爱了。

春天的雨是小女孩,调皮而又充满生机。

夏天的雨是处于花季的少女,在喧嚣中尽显了张扬。

秋天的雨是已出嫁的姑娘,少了分调皮,更显得高贵。

冬天的雨是经历沧桑的妇人,安静、沉稳而又分外的温柔。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诗人笔下的“潇洒桐庐”愈加传神,不仅成功迈入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等一系列荣誉,还吸引了众多文人慕名而来。

2007年7月9日至10日,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黄亚洲带领的一群知名作家、诗人聚首桐庐,遍走富春山水,探究“潇洒桐庐”的潇洒之处,桐庐的山水风光、经济发展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诗人们纷纷提笔记录下了感受潇洒桐庐的点滴情怀。――编者

五十五只蜂王

黄亚洲

55只蜂王率领100万只蜜蜂,共同生活在一只蜂箱里,蜂箱巨大,已可堪称全国抑或全球最大的蜂箱,这是桐庐县“蜂之语”旅行社的包总经理亲自向我们介绍的,他说这样的特大蜂箱是“蜂之语”的独创,可以说是破吉尼斯纪录了,他说这话的口气很有些自豪也很有些神秘,他没有说他的公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这里肯定有奥秘。

生物界的铁律是很难打破的,比如就说蜜蜂,一只蜂箱向来只能有一只蜂王,这只至高无上的蜂王吸吮着工蜂为她精心提供的蜂皇浆。蜂王是不允许同一只蜂箱里出现另一只蜂王的,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么厮杀将不可避免,蜂王与蜂王厮杀,雄蜂与雄蜂厮杀,工蜂与工蜂厮杀,昏天暗地,尸骨遍野,经常是两败俱伤,或者是同归于尽。这就是自然界多少万年以来形成的规律,不知道这种规律将从哪个层面上解释物种进化机制,但是包总经理就是这样向我们描述一场战争的,这种战争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人类的一战或者二战。

但是现在这种规律发生了奇怪的变化。我们来到“蜂之语”蜜蜂文化园区的时候,正值暑天,只见巨大的蜂箱着巨大的玻璃,玻璃表面不停地流淌水幕,这种设计当然是收降温之效,但是透过薄薄的水幕,仍然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嗡嗡营营的蜜蜂在各自的区域蠕动,军容整齐,阵势壮观。

55只蜂王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完全知道,那55只威风凛凛的蜂王就在里面,在里面接受着各自臣民的供奉,而且并没有进行发动世界大战的深谋远虑,也没有作任何合纵连横的战略思考。

于是有人评论说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有人说这只特大蜂箱可以成为各级党校的直观教材,如此等等,评说的情绪极为亢奋。众人一概说不出这一情形的所以然,但一致认为其中必有大奥秘,而且这奥秘不太可能是实施了什么生命密码的修正和改变,或者喷洒了什么生命信息的干扰素,这一类做法毕竟科技含量太高了,成本也太大了,蜂之语公司一般不会仅仅为了向游客展示一只蜂箱而特意花大成本引入这种高科技,这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大家分析说,这种奥秘或许就源于一种简单的生存法则:聚集在一起的蜂王们已不再把自己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而是开始注意他人的利益了,也就是说,为了基本的生存,为了不至于“互相有把握的毁灭”,独裁者开始克己了,并且把这种“克己”的信息及时告知了自己的部属,执行了严格的禁战令。

我想这种分析可能是有道理的。不要说两只蜂王干仗双方就一败涂地,55只蜂王在一起,这一仗打起来,又奈何?所以,世界末日的前景使头脑简单的蜜蜂也一下子开悟了,它们为一个至简的道理所折服,也因此,55只蜂王中没有一只敢逞强造次,一律文质彬彬,“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一种民主的机制瞬间形成。

我的这一猜想很快就获得了一种科学理论上的佐证,阿根廷有一家报纸说,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蜂王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直接对工蜂头脑产生作用,两者的脑细胞之间存在着确实无疑的神秘联系。据称,这一化学物质叫做上颚腺信息素,简称“Qmp”,能降低工蜂们发现和避免危险的能力,也就是说,理智的蜂王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臣民,不仅使他们规避战争,甚至不让他们去对方的大使馆门口吵吵嚷嚷,烧毁一面国旗什么的。

主席一直教导人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诚如斯言。

再不要说蜜蜂嗡嗡营营头脑特简单,只知道寻花问柳,或者只知道争风吃醋,他们可是聪明的一群。

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嗡嗡营营的大蜂箱,蜂王众多,强者麇聚,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机制的要不要应该不成为问题了,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强度有多大。

一座小城与一位大师

董利荣

造化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画师,她用神来之笔在地球北面位于东经119°10′~119°58′和北纬29°35′~30°05′的区域潇洒地画了一条竖线和一条横线,便成就了两条秀美无比的江流――富春江和分水江,她又在两江交汇之处点了一点,又成就了一座玲珑的小山。后来,山上来了一位仙人,他在桐树下结庐而居,采药治病,此地便因这个优美传说而得名――桐庐。

公元1907年3月31日这天,小城一户叶姓生意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因为他生肖属羊,家人给他取小名阿羊。

小城故事多,故事里的很多人物对阿羊日后能成为大师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祖父是个办私塾的读书人,给他起学名叶纶绮,大概是希望他的人生能够如丝带与绮罗一样坚韧与绚丽。后来他“偶然看到一本日文刊物名叫《浅草》,很喜欢这个浅字,在‘浅’字后面加个‘予’字,就拿来作为笔名。阿羊的表姐胡家芝(惊叹:老人现居南京,已110周岁高寿)似乎天生就会剪纸,她是阿羊绘画艺术的启蒙老师。阿羊上了小城当初的最高学府紫霄观高等小学后,对他特别有吸引力的是图画和手工两门课。以至于他晚年饱含深情地说:“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造型专业有极大的启蒙意义。如果在小学里不接触这些课,和图画手工发生了恋爱关系,很难说长大以后,会对之锲而不舍,成为我终身从事的专业。因此我要对我的高小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把我引上这条终身从事的康庄大道。”

叶浅予在离开桐庐的数十年人生拼搏中成长为一位中国漫画先驱、现代中国画大家和美术教育的一代宗师,并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第二至第七届委员。然而他在晚年眷恋家乡之情日切,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时间里,几乎每年回故乡探亲访友、写生作画,创作出传世之作《富春山居新图》和《富春人物谱》等。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结,他更是将毕生作品和收藏书画,部分捐赠桐庐,这是何等的豁达胸襟。先生1995年5月8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一年后骨灰回葬桐君山麓,了却了先生生前心愿。叶浅予和桐庐永远相伴在一起。叶浅予生前曾自书座右铭曰:“生活上知足常乐,艺术上自强不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我辈桐庐人的宝贵财富。

世纪更迭,时过境迁。大师叶浅予仙逝至今的这十余年时间,小城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已跨江发展,日益壮大。桐庐业已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国际花园城市……惜叹大师已去,否则他必定会重画富春山居新图。

紫燕山抒怀

郑天枝

紫燕山的云朵

风动时柔情万种

微微的曙色中

一种相思化作

林涛的万种呼应

紫薇花盛开着

花蕊上的露珠

颤悠着耀眼的亮色

走进夏日的紫燕山

让人心醉的馨香

幻化成柳绿桃红

绿肥红瘦的夏天

在紫燕山行走

满眼的葱郁

优雅地摇曳在软软的风中

不再急躁放慢脚步

仔细品味她的风韵

阳光的热烈

恰似主人的盛情

就连紫燕山的泥土

都是热情如火

大碗喝酒是我的颂词

满腹的话语说出来

一切都会变样

在越来越深的岁月里

看到花朵和明媚

是清醒时的无比沉醉

紫燕山呵你清新的芬芳

需要一种方式倾吐

我愿意成为那个幸运的人……

潇洒境界

王青木

有一个地方以潇洒作为追求、以潇洒作为品牌,那个地方名叫桐庐。“潇洒桐庐”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宋朝范仲淹“潇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的诗句。

人人向往潇洒,却并非人人都能潇洒。人人都道潇洒好,却往往不知潇洒为何。那么,潇洒究竟是什么?

潇洒首先是一种飘逸,一种品质,一种内涵,一种积淀。

潇洒虽然不是与生俱来,却应该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精气神,是奔波劳碌之后的从容与悠闲。对一个人来说如此,对桐庐这个地方也是这样。短短两天,我们从公事俗务当中抽身而出,在桐君山上桐君祠旁,悠然品茗雪水云绿,体味茶茗的超然脱俗;在横村镇阳山畈村采蜜桃品蜜梨;在百江紫燕山庄赏银杏依绿竹,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而梨果之细脆,蜜桃之醇甜,四方鲜有及者。

富春江最美丽的地带在桐江,在流经桐庐县城一带。富春江的自然大美,瑶琳仙境和垂云通天河的鬼斧神工,莫不是千秋百代的天然造化。如诗如画的好山好水自然是历代隐士绝世高蹈的首选之地。东汉高士会稽人严子陵与汉世祖光武帝可谓天地之交,却选择桐庐隐居不仕,独钓桐江。传说中的黄帝时中医药鼻祖桐君不知为何人,身既隐而姓氏竟不传,人问其名,即指结庐之地桐山以桐为姓。

潇洒是一种实力,一种活力,一种底气,一种自信。

一个人要在世上有响亮的声音,他必须要有响亮的资本,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同样,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作后盾,任何响彻云霄的口号都是空中楼阁,都将顷刻之间土崩瓦解。用我们仙居土语俗话讲就是:有多大的能量,打多响的炮仗。想必这杭州话桐庐话也差不多。因为美丽的山水和洞天仙境,桐庐首先是以旅游大县闻名于世,多年以来都是浙江旅游第一县,目前每年有400多万人次游客纷至沓来。一个总人口不到40万的山区小县,自1997年实施跨江发展战略以来,只用了短短几年,即于2003年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这证明了桐庐的实力、气魄和胸襟。在中艺花边公司,那些手工的、机织的花边美不胜收,无不让人中看中意。在蜂之语企业,我们徜佯于花之海洋、蜜蜂王国,注目正在申报世界吉尼斯的巨型蜂箱,细细领略桐庐的甜美。一个小小的分水镇,因为众多的制笔企业,工业产值高达20多亿元,桐庐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笔基地。

潇洒是一种节制,一种和谐,一种气度,一种风采。

任何事物都不能无度,任何东西都经不起无度的挥霍、折腾和糟蹋,必须要懂得节制,追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贵在节制,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桐庐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作代价。桐庐的企业从不向富春江排污,流经桐庐的桐江水依然可以饮用,桐庐依然是青山绿水纯净的空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中既可见桐庐人长远的眼光和开阔的眼界,也可见桐庐人的坚韧执著、桐庐人的气度风采。

一个人潇洒走一回并不难,而要一生潇洒则几乎是一种奢望。一个地方以潇洒作为一种品牌打造,需要有何等勇气何等胆识?所以归根到底,潇洒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长期的修炼,需要漫长蛰伏之后的羽化和升华。对桐庐来说,它有潇洒的历史,也有了潇洒的资本,它有潇洒的今天,当然也会有更加潇洒的明天。

桐庐,确实潇洒

庄月江

走衢州到杭州的老320国道,我曾几十次穿越桐庐县城繁华的街道,几十次看到“潇洒桐庐”的标志牌,几十次与桐君山擦肩而过,虽然这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经历,但对于我这个在20多年前就造访过瑶琳仙境和严子陵钓台的人来说,从未在桐庐县城落脚,总是一件憾事。

我对于桐庐的憧憬,源于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咏》。十首五绝,每首都以“潇洒桐庐郡”一语开头,可见范老先生对桐庐郡“潇洒”印象之深。我对于桐庐的憧憬,还源于郁达夫在《钓台的春昼》中对桐庐街景、夜景和富春江水光山色的描绘,又源于丰子恺在《桐庐负暄》一文中,追忆他全家在桐庐城郊阳山畈避难时,与国学大师马一浮和桐庐几位士绅的交往,虽是战乱年代,在深山岙里的阳山畈和汤庄品茗论道,仍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说古道今之潇洒。

一个县郡,郡人居处虽“日日面青山”、“绕舍石泉声”、“家家引竹泉”,美则美矣,还是“潇洒”不起来的。因为“潇洒”之根本,是人们生活的殷实和富裕,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清潭”中要有“嘉鱼”可得,“春山”上要有“雨前芽”可摘,除了“画楼”叠起、“千钟”粟盈仓,还要有“道情”、“歌舞”相娱,还要有“相呼采莲”消遣,人们才有可能“身闲心亦灵”地过“潇洒”的日子。这样,整个县郡也就“潇洒”起来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要“潇洒”,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要小康或富裕才行。

看看当今桐庐的“潇洒”吧。我只在桐庐待了两天,不可能看尽它的“潇洒”,只能用三件事情来说明桐庐已经完全“潇洒”起来了。一是桐庐早已名列全国“百强县”;二是去年桐庐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1360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7600元;三是富春江的江水,出桐庐时的水质比进桐庐时的水质还要好一些。特别是第三点,在当今各地争相以“工业立市”,甚至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来获取GDp的情况下,是多么的不容易!然而,桐庐人做到了。

所有这些,都是桐庐人“潇洒”起来的物质基础啊!就以“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来说吧,一个只有50000多居民的乡镇,吸纳外省劳动力20000多人,一年生产各种类型的塑料笔62亿枝,全世界人均一枝,年销售额达23.5亿元。仅此一例足已说明,现在的桐庐百姓不再像范仲淹时代那样到分水江里捕捕“嘉鱼”,到紫燕山上采采“雨前芽”就满足了,现在是家家“画楼”,户户“安乐”,全县“潇洒”,名符其实地成为了“国际花园城市”。

今日桐庐更潇洒

真柏

那是20年前的情景:当我隔着富春江水,第一眼望见这座飘浮于碧水之上、雾霭之间、绿荫之中的小城时,心中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好一位倚江而立的清逸少女啊!

20年后,当我随着浙江作协采风团再次来到桐庐,心中竟又是一阵惊叹,不过这回叹的不是小城的清逸,而是她的大气。

我们首先去的是新落成的县图书馆和博物馆。千余平米的建筑,无论外观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独具匠心。特别是将图书馆和博物馆联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颔首称道。据说,那图书馆是将周边学校的图书资源整合到了一起,共有20万册藏书,百余台电脑的分类阅览室可供3000人同时阅览。这番手笔足见当地对人文品位的大气追求。

博物馆里的历史资料颇为齐全,从黄公望、叶浅予的墨宝,到范仲淹的诗文;从五大越剧名角,到民间剪纸高人;从唐宋的花砖,到明清的陶瓷;从分水的制笔,到横村的针织……桐庐古往今来的精华,这一刻仿佛都凝聚在了一起,500多件珍贵文物让我们在感慨之余萌生了一份莫名的感动。

更多的感动还在后头。

在中艺花边厂,我们感受到了大气。那一排排轰隆隆的织机,气势恢弘地吐出片片彩霞。据开发区负责人说,再过五年,中国的花边将有一半从桐庐产出。此情此景,怎能叫人不为桐庐人的豪迈而动容?

在蜂之语集团,我们感受到了和谐。投资千万元的蜂蜜花卉生态园,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姹紫嫣红的和美境界,那数十只蜂王共居一巢的奇异景象,更叫人忍不住感叹这和谐社会的科学技术,竟让不共戴天的蜂王们也欣欣然跟上了时代的节奏。

在千年桐君山,我们感受到了活力。因为有了几年前新建的这座桥,只消在碧波之上闲闲地漫步,便能从繁华的街市一直走进幽远的桐君山中。坐在苍翠的古木下,呷一口高级茶艺师特制的“雪水云绿”,微微的青涩便在舌尖溢漾开来,瞬间幻化成无尽的清新与滋润。这桥,还有这茶,让我们在千古名山中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在横村阳山畈,我们感受到了热情。风趣而干练的镇党委女书记带着我们参观世外桃源一般的新农村,还为我们捧上了新鲜的蜜梨、蜜桃,一口咬下去,汁水漫溢,鲜美、甘甜,直往心里涌去,就像那蜿蜒在村庄边的清冽小河,久久萦绕在心田。

到桐庐,是不能不夜游富春江的。一踏上游船,江风便吹走了我们身上的躁气。四处眺望,但见两道彩虹划过江面,彩虹上不少人凭栏伏憩,吹着江风,赏着夜景,好生悠闲。岸边则是一番灯火灿烂的景象,那些依山傍水的参差楼房纷纷亮起灯光,骄傲地耸立在映得五彩斑斓的江水上,宛若仙人的居所般瑰丽。

桐庐的景点实在太多,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大奇山森林公园、垂云通天河……试想,若非潇洒之辈,怎能联想出如此美妙生动的名字?

是的,桐庐的潇洒是与生俱来的,但那与生俱来的潇洒仅仅是一种清逸、闲适和洒脱的气质,而当这种与生俱来的潇洒融入了新时代的进取精神,那清逸便转化成了活力,闲适便拓展成了和谐,洒脱便升华为了大气。于是,今日的桐庐就更加潇洒了。

一片云绿煮雪水

孙侃

平生未染酒瘾,更无烟癖,读书写字之时,喝一杯清茶却还是有兴趣的。记得刚入机关,可以坐下来泡茶饮茗之初,对于茶叶的优劣似乎没有太大感觉,喝进去的只要不淡乎寡味就行。久而久之,这嘴巴就刁钻起来,非但能够辨出茶叶的等阶,不合口味的茶汁一旦饮下,半天不能恢复味觉。就想着寻觅一些沁人心脾的品种来,好让自己已少得可怜的喜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不经意间品到了冠之以“雪水云绿”称号的茶叶,来自于富春江边的桐庐。起初也是尝试着喝一回的,何况这茶叶的外观包装并无特异,甚至有些粗率,谁知几杯下去,就让我忍不住去寻找刚才究竟从哪只罐子中撮了那股清香的。事实上,一看到茶叶罐上的“桐庐”两字,即令我欣喜,因为它很自然地让我忆起范仲淹的那首《鸠坑茶歌》:“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这“鸠坑茶”乃古名茶之一,陆羽《茶经》中即载有“睦州茶产于桐庐山谷中”之说,又据当代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所著《中国茶史散论》:“按清《海记》载文,清初各省贡茶条目,其中桐庐贡茶12斤。”可见桐庐此地向为瑞草之乡,当今所谓的“雪水云绿”大有来历。

这样的感觉,在闲坐于富春江畔桐君山上的桐君阁,听当地知名茶人卢心寄先生讲解桐庐茶史时达到了极致。健谈的卢心寄先生是“雪水云绿”这一佳茗的命名者,20年前就隐于翠浓若滴的桐庐山中研发茶叶精品,终成正果。卢心寄先生介绍说,“雪水云绿”四字皆有出处,不仅符合草木之英的茶者秉性,更融注了中国茶文化精神乃至宇宙万象的渊源和精髓。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玄了,但博大精深的东西往往就集中体现在玄绝奇妙的某一个点上,聚天地之灵,凭自然之造化,借水而发,饱涵“和”之精义,这一片片绿芽便非同小可。毫无疑问,产于“山山皆有茶”、“村村摘新芽”的桐庐,且作为芽型茶精中之精的“雪水云绿”价值几许,已经很清楚了。

很喜欢宋人杜耒的那首《寒夜》,事实上,读完这诗,心中分明已没有一丝寒意,倒是充满了茶的温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诗应与桐庐无涉,但细加品味,这围炉饮茶、推窗观梅的文人之谊,似乎只有发生在碧水环山、茶香四溢的桐庐,才是最典型、最纯粹、最有文学味的。说的也是,翻开典籍,面积不大的桐庐之地,历代文豪竟常麇集于此,谢灵运、沈约、李白、白居易、杜牧、孟郊、罗隐、苏轼、王安石、黄庭坚、范成大、杨万里……还留下了大量诗文,历数无尽。茶馨与墨香总是纠缠在一起。是不是这片“桐君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的神奇山水已彻底吸引住了他们,让“吾之于茶者,性命之交也”(清・杜浚《茶丘铭》)的文人魂系梦牵于桐庐,蹀躞流连,一步三回,千百年不息……

又见陈一文

黄仁柯

多年前我就生发了好好写一写“潇洒桐庐”的萌动,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关于“潇洒桐庐”的文字一直暂存在脑海中。并不是懒,也不是因为有那么多吟哦桐庐山水的名篇大作挡在那里而畏难,而是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找到“潇洒桐庐郡”的“核”。正因如此,当省作协的同志邀请我参加“潇洒桐庐”文学采风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我相信桐庐的秀山丽水一定能给我以新的打动。

我没有想到这打动竟然是来自博物馆那匆匆的一瞥,来自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陈一文!

按时序排列,这是我第三次“见到”陈一文。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91年4月。当时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要编撰一部《西子魂――杭州市十四中英烈传》,分工我写夏朋、马政三两位烈士。马政三与陈一文都是发起组织建德暴动的主要骨干,我在采访马政三女儿马梅仙时听说了他。于是,我走进了陈一文在上海吴兴路的寓所。

这时的陈一文已改名为陈流,86岁了,脸上浸满了岁月的沧桑。可是仍然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语音洪亮,每说到激动处,还会兀然起身“指手画脚”,尽显当年豪迈。

就是通过那天的谈话,我知道了分水暴动,知道了在风光秀美的“潇洒桐庐郡”,还曾经发生过那样惨烈的一幕。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的血腥镇压,按照中央指示,中共浙江省委组织了40几次农民暴动。1930年5月下旬,省委书记卓兰芳到达建德,建立行动委员会。就在那时,陈一文结识了卓兰芳,并且按照卓兰芳的指示,前往分水搞枪,为暴动作准备。陈一文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可是,等他翻山越岭兴致勃勃赶回建德,仅仅坚持了两天的建德暴动已经被镇压了下去。所幸的是他遇见了一个退下来的农军干部。农军干部向他转达了卓兰芳要他立即返回分水参加毕浦暴动的命令。

毕浦暴动再次被镇压之后,陈一文曾经三次被捕入狱。一次关在金华警察局,两次关在陆军监狱,在铁窗中渡过了整整七年。

1992年3月,我第二次采访陈一文就是请他谈陆军监狱。对这七年失去自由的日子,老人同我说过这么一段话:

“当时我们跟党干革命都是凭着一股热情,马列主义懂得不多,我们只是靠着对党的一种信仰。我们也没有经验,因此就难免有冲动性、盲目性。当时浙江全省72个县,有40几个县搞暴动,差不多的骨干都被抓进去了。我们就抓紧坐牢的机会认真学习。我们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在监狱里还搞过罢饭斗争、笼啸斗争和越狱斗争。我们一点也不畏惧,不颓唐。大家团结友爱。有钱的同志多拿点钱,像汤元炳家里开店,家里寄来的钱他基本上都交给狱中党组织,支持困难的同志。大家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斗争在一起、流血在一起。有人说牢监出来消极了,我们说经过牢监的学习教育,头脑才真正学得聪明起来。美国记者问薛暮桥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暮桥说是牢监大学毕业的。记者以为暮桥在搞黑色幽默,其实他说的可是真话。没有时代的牺牲,就没有觉醒的世界。这是我们的切身体会。”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8

岁月似一部厚重的诗书,有待我一一品读;而你是这部诗书当中的某个章回。只因一阵风来,纸页翻动,将你无端的推到了我的眼前。没有觉出你的内容有多么新颖,言辞有什么特殊,当然也未觉出有什么不妥。你说相遇是缘,我只道是偶然。

未曾谋面,先读了你的童年、你的岁月、你的沧桑、甚至你婆娑的泪眼……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在内心深处有了一丝不经意的牵念。常常问自己,是因为习惯了读你的故事,还是因为喜欢读你的故事?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还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呢?每每思绪纷乱的时刻,我总会临窗而立。让窗口那一方湛蓝辽远的天空,收住所及的视线,心境慢慢平和;驰骋的思想断然收缰!----停在与你一步之遥的距离。

不敢继续前往!

不敢相信幸福真的会来敲门!

怕只怕,寂寞时的表白,经不起岁月的推敲。怕只怕,绕指柔情,那堪风雨人生。怕只怕,此去经年,你承不起对我一世的担当。你总在描摹无限愿景,我却不敢一赌不再的红颜。你总是期待能够策马挥鞭,我却没有足够的热忱与你共赴明天。

----我怎样才能穿行那“吴山越水”,飞渡星瀚日影,在千帆过尽处;还敢走进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经!我怎能拿一息尚存的信念,去追逐千里烟波的浩渺;去缱绻十里长亭的相思!相较之下,或许我更情愿踱进荒村古刹里的寸寸光阴。晨钟暮鼓,静待苍生,淡然安好。任“潇潇暮雨洒江天”,“登高临远”,凭栏处,独思量……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9

——题记

【一】

她与他相逢在秋季,九月的天空,淡,白,高,阔。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那是一江愁水,却总向西流,千里沧桑,岁月弄人,却总晴,柳絮无声,原来,九月的天空,也是多情,黄叶萧萧,她驻立在树下,任凭落叶盘旋,她痴痴地望着前方,背靠的树,是一身的沧老。

愿红尘解意,白头到老。

未相遇时,她是平淡的,与雨为邻,与风为伴,抚琴捧叶,她是与世无争,江边,固然没有柔婉的缠绵,她斯以为乐,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听听那萧雨,嗅嗅那微风,品一口茶,于流水声中,落叶听蝉。

花开又谢,一年又一年,几度春风送冬雪,临江,她是红尘中的不羁之仙,傲立人世,花落又重开,相遇时,她是数年临江的仙!

玉郎赋,临江仙,千里相连!

【二】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看?

她与他相逢在江边,九月的江水,清,远,长,静。

天下是原来的天下,苍生是原来的苍生,他是谁?

一宵的冷雨,淋乱了昔日的他,泛舟江湖,便成了他的宿命,笛子在他嘴里,化作了傲立江湖的翠竹,节节坚韧,碎的时候,也是清翠,仗剑江湖,却总是忘不了天下的苍生,他的素衣,成了九月里江边的一道风景。

辗转一世半生漂零,可怜苍天不怜少年人。

未遇时,他是高傲的,不羁绊于儿女情长,宁愿只相信苍生,于他,一把剑,游尽天涯,纵然生死无期,他认为终其一生应是这样:心怀天下,情寄苍生,仗剑天涯,望尽天下百姓。

笛声起落,阳关三唱,他不再是当初的他,再次拿起笛子是是为了她,琴声悠远,笛声挥酒,相遇时,他是江湖上的不羁男儿。

苍穹转,世人闲,凤凰飘然!

【三】

关雎起舞江畔鸳鸯琴笛柳岸,暮雨潇潇,染尽人世合欢,倘若天下不弃,岁月静好,卿与笛下漫舞,倾尽了几多风华,几多世凉?

世事沧桑,人生寂寥,风云突变,昔日的旧河山依希眼前,刀剑猖狂,苍天洒泪,他的天下苍生,是否还在他眼中?世事敌得过物非,一曲曲的离殇唱到天涯,漫步杨柳岸,江边,落霞划满。

水月洞天,一寸一寸俱断。

卿若与我相伴,便洒血尽人间有何妨?醉是红颜泪,染尽苍天殇。

她说,你是天下苍生的,纵使仗剑天涯,你依就是苍生的,妖魔凌乱人间,灵蛇降难,人间能有多少男儿?

那时,已过经年,他背对着涛涛东流的江水,满目寂寥,面对着的,是一地的落红,小小的桃外源怎知源外的下?

苍生稳,世人安,吾辈当先。

【四】

一瞬间,杜鹃啼血泪肆流,你看,天边挂起了一道道红云,她对他说,卿可知,此云亦云费思量,她对他说,

那日,晓风残月,江边,两袭白衣,随风翩翩,此去江湖,不知何日方见,只为了那一城烽火,满山硝烟,烟火乱,人心散,千里遥,雁怎传?凭空寂,两相茫,孤江潺,潇雨纵,风雨纵,风怎飕?泣何凉?客怎伤?

他走了,依然带着一身屹立的正气,一回眸,泪滴颊,何匆匆?二回眸,挥手去,怎休休?三回眸,情之重凭谁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君回眸,奴挥手,此生如梦。。

【五】

残月眉梢弄晴愿,伊人把盏人不还。

霜叶飞雁冷秋寒,衰草乱蝉哀江暗。

笙歌散尽咫尺间,琴弦划断人思浅。

红袖江边红袖怒,不思相离只思见。

乱蝉,衰草,小池塘,三更梦离殇,惊妾梦,到辽东,怎奈晓风散,残月浓,提剑忆昔郎可念?醉舞潇潇郎可怨?笛声断,相思念,红豆情,怎相传?

问君,情字怎写?情字怎绘?情字怎描?

问君,思字怎念?思字怎摹?思字怎想?

敦外人散,又江边,小溪水潺潺,等得明年,天下安,郎还,仍和琴,赋世欢。

落叶散尽人散,秋残怎知春艳?一生难得相遇斯人,纵使天地流转,世事沧桑,残月下,待军还,舞离殇,思梦郎,千载不变。

【六】

那年,天降大雪,一片片飞雪,染白了伊人丝发,白发长,三千丈,缘愁长,霖曲霸,她还是如此的美,纵使雪不停,难掩伊人美。

不倾城,不倾国,只倾他,却不归,枉倾了飞雪。

花谢花开,一年又一年,三九寒天天可可我温柔,她悄悄地掩盖了自己,带着一世的思,一世的愁。

当年,谁,执我之手,死生相约?当年,谁,吻我之眸,琴笛相悦?如今,谁,坐等春秋,覆了冬夏?如今,谁,人迹茫茫,亡了奴家?

转生涯,换荣华,来世相逢认取鬓边花。

那年,有一个女子,在江边,等着她的梦郎,只可惜,人未到,已先走,人未到,已如霸。

那年,江边有一个女子,幻化为一只雕像,手抖琴,心应弦,琴弦一曲万人羡。

临江仙,郭城女,便是惊艳。

【七】

溪水潺潺,人世匆匆,那年,摇曳的枝头有一只鸟,它唱着小桥,唱着大江。或许,有仙,却人各一方。

——后记

原创:清墨-妃淑妍Q:

【醉墨第一官方文学社】醉墨文学社二社群号:

【杂文团:】

【剧本团:】

【散文团:】

【诗歌团:】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篇10

今岁晚,承情思,泣春红,秋风又过,叶落婆娑;西风独自凉。思回情荡天涯,说寻常,情未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念情味,江南梦,北国涯,情随风雨飘万里,何处为家;一处顿生惆怅意,佐以秋雨,更兼风夜,难却秋声,愁煞情人,古雅旧意神往,吟句吐语苦情,卓然沛熨伊人;最是秋抒情。念秋雨含泪,滴痕牵心,情动三山摇五岳,意凌九霄揽沧洲。秋月春风,一介风度,少年郎,伊人颜,曾相携以笑,漫步原野,幽梦林深,对眸凝望,脉脉羞涩含,欲语情钟握。摘春花,握春红,捧秋月,袖秋风,只为伊人欢颜;功名馀事,山水高岑,相携伊人,清欢闲云,高卧闲亭,筝音箫弄,笛声杳奏,腾脱如风,伊人携;落清涧,声流激,伊人侬语凝天籁。

落崖惊风,崖谷栖心,伊人凝情,神隐幽意,舒悠风朗心居於;高岑望,幽谷思,洞天别有水月;曾惜桃源梦,流落裳轻云;古梦惊。深幽谷,古旧式,情怀往,慕集雅致清韵语,清风明月苦茶屋;释迦承人味谈禅,风拂无痕晓曦晨。伊人研墨提笔弄,红笺泪落意还连;忍情劝泪慢悠走,待到秋来鸿雁还。身步高岑,神思风落,致伊人旁,亦曾相思解;幽深谷兰,神佩伊人,舒韵爽秋,卷籍倚回澜;淡泊神思心回渊,寄往宿旧情依古。惊落崖,吟风漠,伊人消颜荦春秋。古意典思情音伽,迦陵温润舒逸朗;古窗幽梦苦茶案,风残伊人亦情藏。落叶裳,秋风堂,谁解孤心独伤;西风残,夕阳晚,独自立尽斜阳;念伊人,寂寥情伤,期亦秋扬,苦解小春伤。

寂然冬开古,寒山踪迹回。往思伊人影,还怜梦钟醉。语曾梦,缘得伊人,赌书泼茶,氤氲生香;西风流味,带尽斜阳,漫望古怀漾;伊人承秋殇。舒承歌:

捻心聚意筹趣志,伊人卷籍禅茶意;苦雨凄风心若死,神舒漫遥啸亦诗。半冬初,满秋暮,深夜连霏,苦凝风冷,披衣立窗前,聆听仙音天籁,离落林秋寒。枯木槁叶啸灵皋,瘦颜憔容吟诗语;心梦淼,断桥诗滟,问情流水,清风唯拂柳;一季情钟握,寻花落繁扬,春秋晨曦露凝香。雨荷晨凉夏初,枯荷晚冷秋暮;西风曾相识。

舒歌梦,怀承秋,曾亦醉春风;春青山,绿水上,心舒神漫,曾记小窗幽梦。黄昏晚上,夕阳潇洒,苦茶残卷,星火黄灯,诗唐词宋,书汉字晋,今人古情,最是清荷时节;秋雨湿风冷润,枯荷凝夜聆听,古雅苦情旧意,多情伊人欢携;流承梦记,语曾花间,惜梦藏凝语:

飞雪冬初寂,寂寥火炉语;围火煮苦茶,美人相谈禅。雪夜漫步,天籁接幽古;苦茶寂情,味悠通玄今。冷木古怀雅思,藏神聚韵凝幽;落崖惊风葶。

思回幽古,往临忧伤,野水空山,古墓荒凉,松风湿翠裳;行人怅惘,无言长对夕阳;秋风萧瑟,原野枯槁,孤雁长空西风啸;冬雪纷扬,孤寂苍凉,未语望秋霜;围火古谈,心寂孤山,神舒长流,语泪陌千裳;春风醉,伊人孤伤,曾梦祺窗前;邀清荷,激称香,真水无香,一缕箫声,晨风出青阳。四季情怀转回顾,深情痴神啸清欢。秋冬里,浅无眠,深雪埋,沉木枯掩,流水凝帘,北风苦情老。古梦幽窗深楼,寂然孤声沉暗,情回掩;晨风夕月,阶柳庭风,情意枫桥,古窗霜寒落叶残,风吹散,凄清揽;半掩书窗颜。小屋爱庐,心承云天,神接幽古,寂然冷怀源;风吹残雪树,人语夕阳山。古梦初,风雨相携,伊人流年,暮色见岚霭,寒夜围火灯苦茶;野掩沉香转情顾,侬情慰孤影。

茅茨木庐栖心古,携手伊人煮苦茶;晨风夕月诗文赋,黄昏晨曦清欢雅。古沐堂,怀璞亭,带立斜阳,独啸清风尚;古清幽冷风沉晚,风引寂。寂寞情怀苦冷,断章秋风萧瑟;缘得伊人情承,黄叶江村听雨;屋古长风,松香林响;关河梦落,古槐幽梦;乌篷烟棹,渔舟唱晚;风声夕阳,红叶情缘;横落秋思,秋水图卷;千山红叶,枫林清晚;孤馆暗夜难听雨,唯念伊人,心寒身单,愁情照暮酣;听雨伊人思清欢;和梦边,云梦里,疏林云水间。临古城,思梦窗,乡关何处辞云烟。寒通云梦深,苍梧暮,楚酒愁,雁落秋晨霜;苦冷寒凄煮苦茶,古树清花,和梦小窗,醉亦落惊风。风歌台,湖梦寒,晚暮沉,青天孤雁,山河茕影,小窗独倚揽。谁慰解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