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4:48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1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教学设计

八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上册第六课第一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与网络交往的规则。

能力目标:1.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2.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2.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网络,健康的网络交往。

【教学难点】预防网络伤害,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

【教学准备】做好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培训;学生分小组围坐,各组选出小组长、书记员、发言人、评论员;完成网络交往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视频:《苦恋三年的女网友竟是男儿身!》

思考:1.男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骗?2.上网会被人骗,是否就放弃上网了?

给两分钟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探究,由最快的3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评论员点评打分,由学习委员记录分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明白网络是把双刃剑。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不回避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学生齐读)

(三)新课

活动一: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课前完成,课堂展示)

1.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B、学习资料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D、音乐、影视e、游戏F、聊天G、其他

2.你每次上网的时间是。一周上网的总时间是。

3.网络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是。a、正面影响多一些B、负面影响多一些

4.你上QQ或微信吗?a、经常B、偶尔C、没有

5.网友对你生活学习。a、没什么影响B、有一定影响C、影响很大

6.你用智能手机上网吗?a、经常B、偶尔C、不用

7.谈谈你的上网趣事。

任意挑选三份由小组推荐的学案,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展示。对第七点“谈谈你的上网趣事”,可以由评论员进行点评打分,由学习委员记录分数。

活动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框题的内容提纲。

在多媒体上用课件投影出提纲(学案也有):

1.互联网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2.网络生活很,网络交往很。3.网络交往有什么好处?4.互联网是,是;是。5.网络的应用是,。6.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7.网络交往对象具有、和。8.网络交往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9.什么人最容易上网瘾?

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然后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探究,由最快的3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评论员点评打分,由学习委员记录分数。

活动三:巩固训练。

2013年11月,我校八年级学生小明为义气帮好朋友小杰,与人打了一架,当时认为打架像打游戏一样。结果小明家长赔了不少钱,他还被学校处以记大过处分,十分懊恼。为了帮朋友消气,放学时小杰请小明去黑网吧玩“穿越火线”。他们沉浸在游戏中,忘记了不愉快,忘记了回家吃饭,也忘记了回学校上晚修……

(1)小明和小杰哪些地方做错了?(2)你觉得小明在何时止步比较好办?为什么?(3)请你续写故事。

给两分钟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探究,由最快的3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评论员点评打分,由学习委员记录分数。

活动四:拓展提升。

材料:高中生李想是“星缘”网吧的常客,已经有了网瘾。近日他用Q名“孤星”上了Q,查找到名为“伊梦”的17岁女孩。经过一番交流,感觉很有共同语言,李想要求与对方视频交流。李想看后差点晕倒,视频上显示的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对方开口说道:“我用孙女的QQ上网陪孙子玩,你们年轻人就喜欢胡思乱想!”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你觉得中学生网络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请你为网瘾者开一张“告别网瘾”的处方。

给两分钟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探究,由最快的3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的评论员点评打分,由学习委员记录分数。

(四)课堂小结。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小组的评论员做点评并打分。

学习委员公布各小组的总得分,选出两组作为优胜组进行表扬。

(五)作业布置:各小组合作探究,写一份绿色上网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第六课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1.信息无限性。2.时空无限性。3.交往对象无限性。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崭新的虚拟数字世界已逐渐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伴随网络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即网络交往)也正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网络交往带给了当代大学生一个与传统环境不同的新环境,同时它又使当代大学生传统的单一性人与人、面对面之间的互动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

网络人际交往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开放性与多元性。

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电子社区”的诞生,使得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在一起”交往和娱乐。同时,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必然会使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向多元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第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自主性与随意性。

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网民必须“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有的人会在网上放纵自己、任意说谎、伤害他人,有的人甚至会扮演多种角色,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从而造成网上交往极大的随意性。

第三,网络人际交往具有间接性与广泛性。

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使人与人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带有明显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也决定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过去,时空局限一直是人们进行更广泛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在网络社会,这一障碍已不复存在,只要你愿意,在网上可以与任何人直接“对话”。

第四,网络人际交往具有非现实性与匿名性。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传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网民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部分网民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比如,五尺壮汉可以将自己伪装成妙龄少女,与其他网民共演爱情悲喜剧;一旦“坏了名声”,又可以很方便地改名换姓,以新的面目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民往往会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极易出现心理危机,甚至产生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第五,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平等性。

由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结构,没有等级和特权,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制造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人际沟通。尽管“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许多“信息边远地区”的人们,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网络人际互动中来,但总体而言,平等性仍是网络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第六,网络人际交往存在失范性。

网络世界的发展,开拓了人际交往的新领域,也形成了相应的规范。除了一些技术性规则(如文件传输协议、互联协议等),网络行为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出现了一些基本的“乡规民约”,如电子函件使用的语言格式、在线交谈应有的礼仪等。但从现有情况看,大多数网络规则仅仅限于伦理道德,而用于约束网络人际交往具体行为的规范尚不健全,且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的控制手段。这就容易造成网络传播的无序和失范。事实上,网络社会充满竞争、冲突,时不时还会发生犯罪活动,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法律规范来调整网络人际关系,以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第七,网络人际交往会导致现实社会的人际情感的疏远。

网络的全球性和发达的信息传递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了空间障碍,同时也使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疏远。虽然网上虚拟交往可以帮助人们解脱一时的现实烦恼,找到一时的寄托,却不能真正满足活生生的人的情感需要,而有些人由于过分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往往会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疏离感。

第八,网络人际交往会引起信任危机。

网络虚拟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许多网民往往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网上交往,致使网上的信任危机甚于现实社会。与此同时,一些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又会采取“宁信机,不信人”的态度,沉溺于“虚拟时空”,不愿直面现实生活。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传统上认为人际亲密情感关系只有在面对面情境互动中的看法已经在网络风行的今日重新被审视,透过在网络的“电脑中介传播”,也会发展出情感与亲密的人际关系。对此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大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成效。我认为,可以将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大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3

当代的工商管理大学生多为“90后”,是伴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代。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范围跨度大、内容涵盖广等多维度的特点[1],所以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网络,从而使得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技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1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发展迅速而又新颖独特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有着其他交往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也是无法取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网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甚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体。而网络的快捷性更是其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对于一个问题的搜索往往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获得答案。工商管理本科生通过网络交往可以快速便捷浏览各种健康有益的网站,以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网络交往亦可以捕捉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贮备更多的解决方案。自身的内在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那么工商管理本科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便能够游刃有余,快速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2]。

1.1.2加强联系,增加交流渠道。进行网络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电话、信息、邮件、视频等,这些方式相比于以前的书信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快捷更具实用性。为工商管理本科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多新颖的交流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家人、朋友和自己生活的环境相距甚远,通过网络交往,便可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从而不会使家人朋友由于久未联系而变得生疏。这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经常保持联系才能为自身人际技能的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1.1.3增加交流,消除当面交往弊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日常交往都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受交往对象的语调、神态、肢体动作等非语言文字的影响比较大。难免会由于双方传递方式或接收方式的不当而导致交往陷入困局,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升。而网络交往的出现正好有效地弥补了正面交往的不足之处。因为网络交往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所以能够很好的避免交往过程中受个人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保证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1.1.4表达情感,满往需求。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顶峰。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对沟通技能的特殊要求,使得该专业的本科生渴望发展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并且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网络交往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交往平台。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别人看到,一些难以当着同学的面表达的情绪也可以尽情的在网络中得到释放,从而能够减轻心理的压力,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心中的消极情绪排泄出来了,大学生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

1.2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网络交往也不例外。网络交往对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技能存在积极的影响,那么必然也会有消极的一面的存在,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产生不正确的交往观念。网络交往更多的是依靠文字的传递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对于真正的交往对象的了解可能甚少,这样便难以辨别其真实情况。于是工商管理本科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趋向于完全相信别人讲述的内容,降低自身的分辨能力,甚至是对于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盲目崇拜、虚荣心陡增等不正确的交往观念,在这种交往观念的影响下,严重的阻碍了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的进程。

1.2.2导致过度的网络依赖。正是由于网络的便捷快速性以及其发达的搜索引擎,使得每时每刻用户的在线率呈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于工商管理的本科生来说,由于自身的管理经验不足,大多的知识都是来于课本,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依赖于网络的发达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完全是合理且积极的,但是一旦超过了某个度便会导致过度的依赖网络,从此与网络为伴。平时的交往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便会忽视了家人和朋友,缺乏交流的对象,这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1.2.3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网络在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些商家进行广告宣传的重要阵地,这其中便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如果自制力不够强则很容易受这些信息的影响,其后果可能不仅是使自身的财务等受到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工商管理本科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人际交往时往往会将在网络上形成的不信任心理或者是惧怕心理带入进来,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更加不会主动和对方交谈。这样不仅会失去更多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也会使人际交往成为其日后发展进步的一大阻力。

1.2.4加剧孤僻性格的形成。每个人的性格类型不尽相同,有的人天性活泼,在与人交往时能更加主动积极;而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际。然而,对于一些有自卑心理或是平时不善与人交流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世界中却能找到一个倾诉的地方。因为只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进行交流,并不是实际生活中的面对面,这部分人能够放心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倾吐自己的心事。因为网络是一个存在着某些弊端的虚拟世界,一部分的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即使是产生了不正确的交往观念或是受到一些虚假信息的影响,也不能从网络中得到及时的反馈,更加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改正。于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这一部分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从而使原本内向的性格更加趋于孤僻,在现实生活更是表现为封闭自己,这无疑是提升人际技能的大忌。

2网络交往中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对策

即使网络带给了我们众多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伴随网络而来的一系列冲击与挑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产生众多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讲,人际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让工商管理专业正确的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以下几点可以正确地引导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

2.1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体系

网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网络万万不能。作为21世纪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许多人都把互联网作为了交流的唯一工具,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互联网的“身影”,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网络,这种现象下,导致互联网成为了主导我们交流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任何道德都起源于人的需要,是人类的内在需要创造了道德,而非道德外在地强加于人,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工具[3]。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来规范学生的道德体系建设。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在运用网络时,更加要提醒自己注意一下几点:一是遵守法律规定,不要触碰道德的底线。二是有平等的观念,平等交流。三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传。大学生只有从加强自身的行为规范,才能为网络交流的道德体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80%的学生认为之所以会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交给网络,是由于现实校园生活的无趣,没有网络的多姿多彩。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4]。高校应该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在课堂时间中,应该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氛围,重视特色教育,加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课余时间,要开展丰富的课后生活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减低学生的上网时间,通过开展现实的交际活动来减少网络交际的频率。

2.3健全网络监督管理系统

一方面,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应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完善网络环境,严厉惩处损害网络秩序的不良行为,从源头杜绝网络污染。例如,加强网络法律的建立和完善,利用法律的手段,强制性的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也可以加强舆论的引导,当今社会媒体众多,可以发挥媒体的舆论传播作用,净化网络交流环境。政府还可以加强网络实名制的建立,加强对网络的管理[5]。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通过合理的使用网络,健全网络监督管理制度,让学生接触可能多的好的交流平台。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可以通过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正常的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加强信息的过滤,强化防火墙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交流环境,提升学生的人际技能。

2.4加强心理教育的网络化

众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现实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敢与人交流,情感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只能寻找其它途径,而网络的产生恰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但由于此平台的虚拟性和广泛性,缺少法律的管理和监督,各种虚假表现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学校可以把现实的心理教育搬上互联网的平台上,建立网络心理教育课程,通过网络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通,引导其正确的人际交往。

2.5协调网络与现实社交的关系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是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交叉影响的区域。大学生以虚假的名称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却往往又演变为现实交往。当前许多大学生都认为互联网更加的方便,而疏于现实社交,这样的态度往往会导致自身的社交平台单一受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认清网络交流工具的特征,以及与现实社交的差别,不能沉迷于网络而疏远现实交流,网络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能把网络与现实混为一谈,把网络中的情感带到现实的交流中来。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演变,这一功能逐渐淡化,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现实社交来提高信任感,加强自身的交际能力。

3结语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4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社会化;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张亿全,供职于河海大学商学院党委办公宣。法学硕士;胡井军,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常州21302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77-03

网络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青睐。一般来讲,青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人格、价值观的塑造和定性、觅职、择偶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在此阶段,频繁接触信息高速传播的网络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多数在校大学生上网次数为2~4次/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主要信息来源。既然如此,网络文化究竟有哪些特性,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一、网络文化的独特性

(一)网络文化的互动性

网络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网民可以通过多种交往工具,如mSn、QQ、开心网、人人网、网络游戏等环节进行与现实中类似的人际交往,同样交织成复杂多样的人际交往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使得网络主体逐渐成为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人际交往是主体的社会行动在空间中的延伸。同时,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伴随着技术上的语言、文字、图像等沟通,使得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在网络中变得简单,沟通的手段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加强了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和大众化。

(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是指面对面进行交流的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人们不仅用语言进行表述,同时还会运用表情、手势、语气以及语调等非语言因素进行补充交流。在面对面交往中,人们会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立场等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尽管这些互动受到时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只有清楚与对方的熟悉程度、亲疏关系,才能作出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使得交往双方都感觉到真实的感情交流。在网络世界里,即使不是完全匿名状态下的交流,交际双方也往往做不到像现实世界里那样熟悉。正是由于不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因此不用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更不需要为对方考虑。与对方在眼前的情况不同,往往只有切断了网络连接,才发现对方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所在,只要下了网,就不必介意对方怎样想自己,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在乎的倾向。因为在网上可以不受社会各方面的约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就允许你可以只关注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只接受你愿意接受的信息,容易让人完全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三)网络文化的平等性

现实中的交流需要注意社会情境,处于不同社会情境之中的主体会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如:家庭内部的父母与子女的交流过程中,双方是基于家庭环境内部关系进行的,父母是家庭权威,子女是在尊重父母的前提下与父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受到长幼之分等传统道德约束,逾越这个社会情境的交流就会显得不合情理。而在网络上的交流就具有很大的自由,人们可以在BBS中大胆谈论,尽可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所有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种自然的平等性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人际交往。

(四)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新型交往形式并非单一文化的简单联合。正是由于网络交流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同地域、文化、国家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各自的交流圈,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网络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内容广泛多样;网络兼容了多种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不同理念的人都能通过网络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大学生向往个性化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兼容并蓄给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分析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便利,原来图书馆查书找资料的学习生活,现在用“网上冲浪”就可以检索;扩展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学术动态、科研成果统统“一键搜索”;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友空间等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但它毕竟是虚拟的,与现实生活是有很大差距的,网络越专注工具理性,附着在其上的网络文化就越容易偏离原本的工具轨道。当我们看到网络文化在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更不能对其消极方面掉以轻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年社会化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侧重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方面的分析,以期能够减少或避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网络人际交往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无法完全成为人们正常的交际方式,而大学生本身又是一个对新事物有着极强好奇心的群体,因此他们在这种不健全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成为网络人际交往的牺牲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网络人际交往会挤占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时间。使正常的人际交往得不到保障

目前,青年人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与网友聊天、游戏等,其次是收发邮件或欣赏影视音乐。笔者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调查数据表明:63.2%的被调查者一周内上网时间在1~10个小时;19.1%的被调查者一周内上网时间在10~20个小时。尽管整体而言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在网络交往中耗费大量时间。但大学生一周上网超过20个小时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17.6%。由此可以预知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沉溺于网络,在网络中花费大量时间。此外,在部分访谈中,一些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网络的吸引力往往会导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长期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容易导致青年过度依赖网络。而且现实社会与虚拟网络造成了心理落差,使得青年群体逃避与现实社会的交往

网络人际交往是交往主体在网络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中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络关系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网络人际交往,其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与联系主要是通过“人―机”系统这一网络关系。这种以机器代替交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破坏和剥夺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模式,仅仅通过与机器打交道进行人际交往对青年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

由于网络交往的广泛性、间接性、安全性、隐蔽

性,青年群体很容易被网络交往所吸引,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的青年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毫无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感情,自由地与他人交往,避害趋利的心理促使这部分人将现实世界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实际上,沉溺于网络交往的青年的上网行为本身的,可以让用户沉浸其中,这就和使用药物、酒精等其他上瘾行为一样,会使其丧失时间感,反复循环,导致最后失去自制力和自控力。对于过度上网的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信息对人的感受度将不再有更多的意义,浏览时间越长,感受性越低。

(三)长期脱离现实世界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形成人格发展障碍。最终阻碍正常的人际社会交往

很多热衷于网上交往者总希望从网上得到自己想得到而现实中又无法得到的东西。他们在现实中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满怀失意;在网上他们寻找自己的理想,寻求一种虚拟的价值实现和幻想的成功,他们选择的是对现实的逃避。另外,网络的虚拟性、交往角色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得交往双方往往存在虚假的一面,易引起交往双方的怀疑和不信任。而且,网上虚拟身份的使用常常将人置于白日梦的状态,一个卑微的人可以将自己扮演得很伟大,一个一无所成的人可以将自己装扮得硕果累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在网上可以化为零。

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虚拟世界中极易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攻击型人格障碍。由于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网民认为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道德自律性差的网民甚至有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很多生活中的“名人”都遭到过网民毫不留情甚至是非常刻薄的批评,极端者还遭到人格名誉的贬损、诽谤和人身攻击。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点,并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素,形成攻击性人格。另一种是双重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身份,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交往者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甚至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青年网民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时而又王五的多重角色。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性别进行持久的交流,也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对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情感都会产生伤害,易引起交往双方的互相怀疑和不信任。据此,专家认为,热衷于这种行为的青年在现实世界反应退化,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往,容易产生社交障碍症。

三、结论与思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对人际关系进行选择,倾向于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而网络的出现把这种人际关系的选择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网络人际交往往往是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才建立发展起来的,人们能够被允许只与感兴趣的人交往,大家谈得来就可以保持联系继续交往,聊不到一起或兴趣不同也可以立马掉头走人。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一方面可以非常舒适,另一方面也可以非常自我。但是,网络人际交往毕竟不是社会主流的交际方式,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所交往的对象就一定是经过自己的筛选才与之建立联系,比如邻居、老板、同事等等。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时空的限制,人际交往是无法完全由自己主观控制的。大多数时候,你不得不调节自己,以适应身边的人际环境。经常处于网络这种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观意愿控制的人际关系环境,再在现实世界中面对不喜欢但必须面对的人时,心理的落差往往使得人们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5

[关键词]网络社交交往行为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98-02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最后,关于社交焦虑,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戈夫曼的拟剧论角度加以解释。网络社交通过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将人际交流的前台转化为实际上的后台,从而使得交流者能够丢开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达到降低焦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亮.我国SnS网站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06).

[2]滕飞.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实证分析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1(16).

[3]卜荣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陈昌润.网络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Caplan,Se.,preferenceforonlineSocialinteraction:atheoryofproblematicinternetUseandpsychosocialwell-Being[J],CommunicationResearch,2003(06):625-648.

[6]冯蕾.“微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之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7]markGranovetter,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06):44-51.

[8]黄少华.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9]王欢.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J].现代情报,2014(08).

[10]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Banduraa,mcClellandDC.,Sociallearningtheory[J].GeneralLearningpress:newYork,1977:33-46.

[12]BagozziRp.theLegacyof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andaproposalforaparadigmShift[J].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s,2007(04).

[13]宋姜,甘利人,吴鹏.网络社交偏好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4(01).

[14]杜友君,杜凯.20年:从web到app,从开放到圈子――我国网络社交工具发展历程简析[J].现代传媒,2014(10).

[15]Caplan,S.e.,Relationsamongloneliness,socialanxiety,andproblematicinternetuse[J].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9(10):

234-242.

[16]erwin,B.a.,turk,C.L.,Heimberg,R.G.,Fresco,D.m.,

Hantula,D.a.,theinternet:Hometoaseverepopulationofindividualswithsocialanxietydisorder?[J].Journalofanxietydisorders,2004

(05):627-646.

[17]刘艳艳.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08).

[18]郑美玲,杨秀莲.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19]潘红霞.大学生SnS网络社交行为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现代营销,2012(08).

[20]刘鹏,刘爽.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交际,2014(05).

[21]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6

[论文摘要] 网络交际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其基本特征为主体参与匿名化,关系建立简易化,交往手段数字化,发展方向“熟人”化。实现对网络交际的有效规制,应主要运用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互联网已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现如今,结交网上朋友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网络交际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这一现象的必要关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p5)这是在最广泛也最本质的意义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如果仅立足于这一理解,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无论它在技术上与传统信息媒介有多么大的不同,它对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不具有拿来研究的价值。但是,如果对人际关系作另一种更为具体的解释——“是指社会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近、接触或手势、语言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2](p89)——即社会互动。那么,网络交际①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又确实具有某些独特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本文初步揭示这些特征并对网络交际的规制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

1.主体参与匿名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缔结某种关系,相互交往,都需要具有特定的身份,扮演特定的角色。虽然,人的角色会因场合不同发生变化,但构成其特定身份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确定的。其中,诸如性别、年龄、体貌等自然特征是不允许隐匿不宣或者伪装的,有些被公共规范(法律)所确认的社会特征,如职业、婚姻状况、住所等更是如此,否则他就不能正常地与他人发生某种交互关系。我们不能想象已婚者谎称未婚而不受道德的谴责,也不怀疑一个流浪者硬说自己是警察会十分的荒唐可笑。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两个人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却还可能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性别和年龄。这是因为,网络交际完全允许参与者随意填写并随时修改“个人信息”,即使有关身份的信息缺失、虚假,也不妨碍其顺利地与他人建立某种联系。实际上,有选择地隐匿或伪造个人信息往往有助于增加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不仅如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绝大多数网络用户在登录时倾向于采用匿名方式。总之,匿名参与对网络交际本身来说是完全可能的,对主体而言又十分必要,因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关系建立简易化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由陌生到熟悉直至关系比较密切,需要具备特定的时空条件和经过必要的接触,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如果时空不一致,交往目的不明确,彼此之间没有某种现实的依赖性,这种关系是很难建立的。网络交际则不然,陌生人彼此认可甚至成为朋友,首先几乎不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其次,交往目的大体上模糊,而且一些必要程序大大简化。假设一个小伙子走在马路上,发现一位漂亮的姑娘便上前求爱,他是很难成功的。但在网络中,这种情况就并非不可思议。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沟通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一些观念,与谁交往,交往的必要性何在,这些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因而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默认了交际程序简化的合理性,“网上交友”之所以有巨大的魅力,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壁垒被打破,交往目的性弱化,交往程序简化是重要原因。

3.交往手段数字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是通过两种交往手段进行的,即言语手段和非语言手段。”[3](p261)其中非言语手段主要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网络交际,实际上也在运用着上述两种手段,但无论是言语手段还是非言语手段,都不是“当面”使用的,而是利用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形式传达给对方。已有文献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日益被高级机器(计算机)所取代,人们更多面对的已不再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度热情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器、键盘、传感器之类的钢和塑料。”[4]但也正是这些看上去“冷冰冰”的工具帮助网友们彼此之间传递着鼓励性、消息性和评价性的信息。非但如此,文字传输、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采用,完全可以做到网上交际的“仿真化”,“天涯若比邻”的理想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已成为现实。

4.发展方向“熟人”化

周运清先生曾指出:“如果说现实社会是‘熟人’(相互交往的人彼此了解对方的名字、性别、身体特征、身份、地位、社会关系和工作单位等信息)社会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的间接化和符号化的特点,则使网络社会成为一个‘非熟人’社会”。[5](p99-101)如果仅据相互对基本信息的了解程度来判断网络社会是否为“熟人”社会,那么,网络交际本身就是一个逐步“熟人”化的过程。如前文所述,网络交际的主体匿名参与十分普遍,这决定了其与现实人际关系相反的交往模式,即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之间是先认识、了解,再建立某种关系。而在网络交际中,匿名参与的陌生人之间先成为“网友”,再以此为条件披露各自真实信息,随着彼此关系的密切,相互披露的真实信息会不断增多,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熟人”。网友见面,从网络走到现实,是网络交际“熟人”化的典型模式。

二、网络交际的规制的必要性

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等优点,也会产生某些信息污染、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问题。网络人际关系也极易因此而异化。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十分必要,根据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这种必要性表现为:

1.主体的匿名参与使网络交际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传统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规则约束力下降,产生大量信息污染。一个人在网上与他人打交道,无论散布怎样庸俗的非法的甚至反动的言论,都似乎与己无关。这使得一些道德素质低下、人格扭曲、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戴着假面具在网上胡作非为,而这些有毒、有害的信息无疑是对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和谐有序的最大破坏。杜绝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迫在眉睫。

2.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简易化弱化了一些参与者的戒备防范意识,为网络违法犯罪制造了可乘之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很难分辨真假善恶、黑白美丑,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在网络中交际简便,容易骗取他人信任这一机会,从事诈骗、抢劫、强奸等违法犯罪活动,大量网络犯罪案件的发生,告诉我们,网络交际虽然很有魅力,但也不乏可怕的陷阱;既可以丰富人际关系,也容易使人择友不善、上当受骗甚至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预防遏制网络欺诈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亦是当务之急。

三、网络交际的规制方法

对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及对其如何规制,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大多数建议都注重、强调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同时也流露出“什么办法都能用,又都未必管用”的无奈。因此,有人不得不把网络规制问题“国际化”,认为实现对网络的有效规制只靠一国的努力总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得出非全球“共治”不可的结论。[6]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但也不必过于急躁,甚至灰心失望。多种规制措施(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技术的、道德的等等)不分轻重一起用上,虽无不可,但因其可操作性不强,效果未必理想。至于全球“共治”,虽然这可能是网络规制的最佳方案,但至少目前还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并不现实。其实,网络本身永远不能超然于人类社会之外,任何网上行为,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所有看似不可捉摸的网络问题,都完全可以凭借现有的手段来规制和避免。还是立足于前文所述的网络交际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减少、避免网络交际的负面影响,目前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手段莫过于舆论、道德和技术三种手段:

1.舆论规制

一些庸俗、淫秽、反动的信息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交际中尚有生存空间,并不在于它本身受欢迎,而是缺乏足够的抵制力量。而主体参与的匿名化使网上行为者与责任者分离,正是因此某些人才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制造大量的垃圾信息,污染视听。如果能够动员绝大多数网民积极排斥、谴责垃圾信息的者,发挥网络舆论的道德监督作用,信息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倡文明上网,使正气新风在网络交际中得到弘扬。公共媒体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交际方式的同时,通过对庸俗、低级的行为采取谴责、曝光等手段,充分发挥舆论的强大力量,使主体自觉遵守正确的网络交际规则。

2.道德规制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其外在强制性远远比不上法律,但其作用范围广泛,被认可程度高。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主要体现为舆论谴责。除依靠外在的舆论谴责外,道德规范还可通过主体的内在自觉和良心谴责来实现。在网络交际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决心要扮演一个无赖、恶棍或骗子,他们都希望能够以良好的形象吸引他人,博得好感,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网络交际“熟人”化趋势下,网络身份真实化可以使主体的自律意识增强。除此之外,还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参与网络交往的人都会对网络自身的虚拟性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并对网络陷阱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一切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主体自律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自我良知为前提,若主体缺乏自律,那么主观自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就必须要有一股促使主体自律的客观力量,那就是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以法治来规范网络规则,以法治来约束主体,使主体内在意识到道德自律是一种必须,以至必然。

3.技术规制

网络交际的出现源于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快捷地传递信息,当然也可以智能化处理信息。充分利用“防火墙”等信息过滤技术,会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网络交际中信息污染。同时,可以加强网络终端用户管理建立网络交际主体的技术跟踪系统,实现网络交际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统一,杜绝某些不法分子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为非作歹。

注:①本文所论及的网络交际不是泛指所有通过网络建立和发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不包括网络论坛(因为论坛更像人人可以兼为作者和读者的杂志),而主要是以网络即时互动(俗称“网上聊天”)为基本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北京:中国青年报出版社,1988.

[2]董驹翔.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版社,1990.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4]赵其庄.网络文化与网络教育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精神文明导刊,2003(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7

关键词:中国;韩国;大学生;网络交往;现实交往

中韩两国虽然具体的国情各不相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比较研究中韩两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和分析中韩两国高校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方式及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丰富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

目前,人际交往,主要分为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相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间接性、虚拟性、开放性。因此,网络交往具有“再造”和“遮蔽”的作用,这使得交往主体可以虚拟性别、年龄、身份来与他人交流。5这样就不受空间的限制,也忽略了地域国度拉开的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距离,这就使交流主体能够开放的进行相互沟通。

(一)现实交往是网络交往的必经阶段

现实交往是网络交往的前提。现实交往具有局限性,不具备随时为人与人提供即时交流沟通的条件。为了解决现实交往的局限性,书信、电报、电话相继产生,而网络作为时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成果,成为了现实交往继续进行的条件和载体。例如:中国的人人网,韩国的cyworld等网络工具,是具有实名性质的网络社区,是现实交往有效延续的重要载体。

现实交往是网络交往的最终阶段。网络交往,最终的落脚点是交往,交往就离不开思想和情感,在网络提供的虚拟环境下,文字、图片、视频等网络符号就成为了表达相互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例如:中国的世纪佳缘,百合网,以及韩国的sayclub,genie等。

(二)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有效补充

网络交往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主体的社会行为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目的是为了更加完善,更加丰富的现实交往,从时间、空间等方面对现实交往进行有效补充。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我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在角色实践活动中进行人际交往联系,并通过网络交往的互动性检验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行动交往尺度。网络交往中,交往主体能够通过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减少现实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束缚,更加自由的展示自己,从而弥补在现实交往中,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产生的种种不便和约束。

二、中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积极影响

网络交往有利于加强人际交往的宽度和深度。据调查,中国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因素的首选是社会联系。在社会联系的因素中,利用社交网络程度依次是“继续联系”0.817、“与断交的人重新联系”0.815、“了解老朋友的近况”0.763等。网络交往有利于加强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质量。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个性的人进行交流,建立多元化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交流不仅可以探讨问题、了解社会,而且可以求同存异、共同进步,使交流双方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其次,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来说,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可以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培养、锻炼交往技巧的场所,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中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交往可能造成中国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网络交往因其虚拟性,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了交往的这种限制和约束,同时也使现实中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无法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发挥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22%的男生和21%的女生认为,网上交往不需要诚实可靠;13%的男生认为在网上可以欺骗别人的感情。大学生长期从事网络交往必然弱化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规则感与责任感,甚至他们可以大胆地做一些现实人际交往中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情而不必担心受到谴责或惩罚,严重的会最终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道德失陷。再次,网络交往可能造成中国大学生相关能力退化。著名网络专家李河所指出的:“我们的头脑似乎成了不停转动的水轮机,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推动它旋转。我们甚至还来不及记住它们,更不要说思考和消化它,当然有些人根本就不想思考它。”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难以接收到能挑战其思维能力的刺激,久而久之他们会倾向于注重对事物的感知而非理性的分析,其逻辑思维发展空间相对较为有限和局促,影响实际认知和创新能力,也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最后,网络交往可能造成中国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危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也极易使他们忽略和冷淡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从而造成自己与现实的隔阂,使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日渐萎缩、冷淡。

三、韩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分析

(一)韩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积极影响

由于韩国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国家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韩国中西兼具的特色东方文化和性格。韩国社会文化认为家庭作为一个命运体,在其中不应显露个人的想法与个性,顺应命运才是最理想的。而且普遍看来,比起个人喜好,更重视与整体的和谐,因此在做出任何选择时,都不太暴露自己的喜好,而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再次,网络交往有利于传播与发展现实交往中的韩国宗教文化。韩国高校有宗教性质的专门性大学,此类大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来宣传基督教并招募新基督教徒,平均每10个网络社区就要参加3个。最后,网络交往有利于对现实交往中的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和吸收。例如:2012年夏,由韩国著名歌手pSY演唱的《哥哥是江南StYLe》风靡韩国,特别是在韩国大学生中形成了热潮,不仅在现实交往中成为话题,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这首歌也成为了网络流行元素。

(二)韩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交往可能造成韩国大学生“恋网症”的形成。据统计,韩国大学生中有6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对网络交往有较强依赖。每个活跃在3个网络社区的大学生,如果每周每天使用1次网络,每天平均需要花费90分钟的时间,这比其他任何国家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都多。其次,网络交往可能造成韩国大学生网络或现实犯罪现象的发生。约占90%网络社区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对于他人有“责任感”。韩国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高信任度,也导致了很多网络或现实犯罪行为的产生。同时网络交往可能造成韩国大学生自我认知异化。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韩国大学生失业率连年增加,学习和就业压力倍增。网络交往此时也成为了一个脱离现实和现实中自我的出口。利用网络交往所带来的开放和自由,释放自身内在的压力和不满。久而久之,这就很容易形成自我认知的异化,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脱离现实,影响现实交往。

四、结论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研究,是对大学生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内在剖析。综合分析中韩两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网络交往已经深入到中韩两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受中韩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中韩两国大学生对网络交往中的信息、交往的对象等因素,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同时因为网络交往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中韩两国大学生在个人能力和事物认知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5.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8

[关键词]交往理论网络网络交往

交往是一种关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启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应立足实际,积极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模式。而随着21世纪的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发展也愈演愈烈的时候,那么人们在网络上的交往自由是否也遵循着马克思的交往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又是一个实践的、历史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石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把交往与社会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交往范畴的界定

关于交往范畴的界定,可大致归结出两种重要的倾向:第一,是突出交往的客观物质方面,把交往看作是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第二,是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信息符号、知识、情感)交流、沟通和理解。第三在内涵方面,也明确地指出了交往的主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内容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人要存在和发展,必须与其他人交往,才能使自身置于更深更广的社会关系中,从而更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发生的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他们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个人发展和交往活动产生的关系,就没有整个的人类社会,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不过是人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个自然的前提,而人的活动内容和生活的过程,则要求人必须同他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网络交往的内涵

新兴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正以强大的攻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维度之中。

网络空间的人的社会交往,缺乏身体的实际接触,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这是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的一个实质性区别。而在网络交往的关系中,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现实社会的背景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划分,社会成员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背景,身份,和限制。网络交往的这种虚拟性,彻底颠覆了理性主体的确定身份,人类个体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变。所以说网络交往学说不同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学说,但是又离不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延伸。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第一是网络开放性与多元性。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地界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人的发展也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第二是网络的间接性与广泛性。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使人与人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带有明显的间接性。第三是网络的非现实性与匿名性。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四、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的联系

网络交往是展示出了人的发展的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具有社会属性的特质,人的交往需要个人的活动,没有个人的交往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前进。进入21世纪,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在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所谓主体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而人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关系之间的演变,所以说网络交往既是人的发展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指导了网络交往以人为主导的模式。网络交往虽然是虚拟的社会,但与马克思交往理论说的现实社会又有差别。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源于与自然和物质世界相关的运作,而更多的则来自维系人类的科学、艺术、商业和文化活动的巨大信息流。而马克思交往理论是更多的关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自身的交往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信息的交往。

五、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出现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使得网络空间概念中的虚拟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涵义进一步强化。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网络世界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也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作用。他提出的“交往观”就是人存在的理念,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发展。而网络交往的发展正是这种观念的延伸。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从而造就成有发展,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的特质。

参考文献:

[1]jpkc.whu.省略/mks/disparticle.asp?iD=2067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研资料研究成果库2007-7-17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9

一、网络虚拟世界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

1.电子公告牌

电子公告牌,即BBS。它是集信息、讨论、聊天为一体的网络载体。一些大型的网站,尤其是高校的校园网上一般都设置有BBS,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南开大学的“小百合”、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等,都已发展成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思想交流、讨论问题和共享信息的活跃场所。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BBS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普及率达55.5%。[4]

2.网上聊天

网上聊天是借助于诸如mSn、腾讯QQ、网易popo等即时通讯软件在线交谈的交流方式。网上聊天兼有口头和书面交际的功能,没有特定主题和目的,语言随意,不注重规范性,并具有即时性、便捷性、隐蔽性等特点,特别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据调查,即时通信的应用普及率在大学生中高达91.1%。[5]在网上聊天时,大学生无需顾忌自己的身份,可以直抒内心的郁闷,自由释放心理压力。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交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更趋向于借此摆脱自卑,结交志趣相同的朋友。

3.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类似于传统的书信交往,但又有鲜明的特点,便捷即时、易于保存、超大容量,可以附带传送音频、视频,且能实现一对多的投递。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登陆互联网,人们就可以发送和接收邮件。调查显示,电子邮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普及率达81.4%。[6]电子邮件的诸多特点使其克服了传统书信交往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4.博客

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7]在博客中,大学生能够发挥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把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满足发表自己作品的欲望,更可以以文交友,进行深度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因而它很快就普及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5.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具有角色选择多样、组织机构仿真、交流迅捷广泛、操作简便易学等特点。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中有64.6%的人经常玩网络游戏。[8]网络游戏给予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敢有的角色体验。游戏过程中讲究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要成为游戏的赢家必须依靠团队合作,其互动性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也使那些现实中感到孤独的大学生找到了集体的归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失败的学生往往依赖网络游戏寻找精神寄托,以至于网游成瘾,学业荒废。

二、网络虚拟世界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特征

1.交往主体符号化

现实物理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表情、仪态、手势等信息完成的。但在虚拟世界中,交往主体及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都已转化为数字符号。当然,符号化的交往主体并不是虚无的,其存在的基础仍然是活生生的人,其所进行的交往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反映的也是人的思想内容。

2.交往角色多重化

网络交往是以电脑为媒介的“人―机―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交往主体常常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这种隐蔽性为交往主体随意虚构自我形象提供了条件,仿佛网络与显示终端搭建了人物角色表演的舞台,人成为后台的导演,通过创造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性格特点的虚拟角色,与另外的虚拟角色进行交往。大学时代正是塑造自我人生的重要阶段,网络的虚拟性满足了他们尝试多种角色和身份体验的需求。因此,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常常用一个个“面具”代替自己,以多重角色与他人交往。

3.交往关系平等化

交往平等是人际交往的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活动往往由于身份、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学历等诸多社会性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社会属性被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规则被淡化了,各交往主体都拥有了话语权,不存在中心和权威,不受地域的限制,交往更加自由、平等。在这里大学生可以忘却现实社会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地位差异,无心理负担地自由选择交往对象,直抒胸臆,真切地表达思想情感。

4.交往对象复杂化

现实物理世界中的交往对象往往只是自己身边具有血缘、亲缘、同乡、同事、同学等关系的特定人群。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交往对象则具有多元选择性。从技术上讲,有了网络,人们就可以在几十亿人当中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通过网络大学生们能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寻找他们想与之交往的人,交往领域从亲友、同学、师生等简单的交往圈拓展到社会各界,交往的对象日趋复杂。

5.交往空间社区化

现实物理世界的人际交往由于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交往活动一般都被限制在一个比较明确的狭窄的空间范围,且交往主体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计算机网络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阻隔,交往主体之间的物理空间可能远在天涯,也可能近在咫尺,但交往活动基本存在于一个个虚拟的网络社区中。网络社区基本是源于相同文化特质的人群由于彼此之间强烈吸引而借助网络构建的,要求只有对本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具有认同感的网民才可加入。它能像现实生活中的居民社区那样提供许多服务,比如信息、聊天交友、读书学习、讨论交流、购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等等。在网络社区中,大学生容易找到与自己拥有共同兴趣或专长的人,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现实中不曾有过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性情孤僻、交往能力差的大学生对网络社区更是趋之若鹜。在这里,匿名性使他们不必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又降低了交往的成本,使他们能克服心理上的交际恐惧感,获得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满足和愉悦。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引导

网络已成为众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往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释放心理压力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其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交往主体躲避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因而削弱了现实生活中应有的是非感、责任感和荣辱感,容易助长一些网民的非理。还有些大学生把网络当成了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沉迷于网络,以至于淡漠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情感,造成人格的异化。而网络交往的开放性特点又决定了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学校、家庭及周围的同学朋友,其复杂性已远远超出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应对这些来自网络的挑战。

1.适应网络时代,提高网络运用水平

在现今的复杂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还应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提高网络技术的运用水平。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往往是其思想的真实流露,很多学生常常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或不方便告诉老师、同学的想法通过网络匿名的形式表达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如果拥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QQ空间和博客,快捷、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敏锐的思维迅速抓住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可以运用QQ群或BBS来相关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理性对待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采取简单说教和粗暴禁止的方式来解决。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和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自律意识,使大学生明白网络虚拟世界并不是一个毫无约束、绝对自由的世界,构建文明道德的网络文化需要每一位大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相互交织、融合、互动互促的关系,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基础,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拓展,虚拟世界相对独立于现实世界,可以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但不能把虚拟世界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黄肖静,白冰.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越轨行为[J].当代青年研究,2006(9).

[2]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和精神文明的深化[J].社会科学,2001(6).

[3]张文.大学生:网络让我爱恨交加――来自湖南5所高校的学生网络行为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02-21.

[4][5][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uploadfiles/doc/2009/1/13/92209.doc.

[7]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37.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虚拟社交 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73-02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第二空间。随着网络虚拟社交的不断普及,这种新的交际方式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与生活方式、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乃至行为规范。研究表明,年龄和网络使用的持续时间对网络传播类型有较大影响,大学生群体年龄大约在18岁至24岁之间,属于青年后期,他们所处的校园环境网络相对发达,加之拥有较高的学历,他们已是网民中的主力军。认识新人、社交补偿等心理动机促使他们更加喜欢网络交流,建立网络交际关系。大学生在尝试享受网络虚拟社交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和舒适的同时,由于它的局限性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他们全面网络虚拟社交这柄双刃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自身情况,使自已的人际社交合理发展。

一、网络虚拟社交方式和交往的主要内容

我国大学生的虚拟社交主要是通过社交网络(SnS)进行的。本次调查中发现,有93.0%的大学生已经注册为人人网用户,100%的大学生是腾讯QQ用户,93%的大学生表示手机是自己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网络虚拟社交的主要方式是实名制和匿名制。实名制虚拟社交平台主要包括人人网、开心阿和QQ校友,大学生在这些社交网站注册时需要输a包括姓名、性别、就读学校、联系方式等在内的个人详细信息。匿名制社交平台以腾讯的oQ、新浪uC、mSn等即时通讯为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7.6%的大学生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情是登录QQ、mSn等聊天工具或人人开心聚友等社交网站;25.1%的大学生打开网页浏览器浏览新闻、收发邮件、查看撰写博客;6.8%的大学生选择网络游戏和视听影音,10.5%的大学生选择查找或者查看学习资料。在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社交活动中,以分享、评论、状态、撰写日志等为主要目的的发泄生活中的压抑、交流思想情感等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3.6%;其次为玩网络游戏或社交网站类游戏,所占比例为25.1%;聊天交友(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平台为目的)为21.8%:最后为交流学习经验,互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19.6%。

二、网络虚拟社交的主要特点

1.不同层次学生差异性显著

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虚拟社交状况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差异。调查显示,从虚拟社交的总量分布来看,不同层次的院校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最高的为高等职专院校,占27.3%,其次为普通本科院校和211院校,分别占25.5%和25.4%,最后为985高校,为22.8%。不同专业方面,理工类的占有比例最高,为39.9%,文史类占31.2%,最少的为经管类,仅占28.9%。从年纪分布层面来看,大一年级所占比例最高,为35.2%,大二年级为19.9%,大三年级为27.9%,大四年级为12.1%,研究生为4.9%。

2.“避同寻异”,有话网上说

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社交中,男女生都喜欢和自己同龄或者相差不大的异往,本次调查显示,在以实名制的人人网和开心网为平台的社交活动中,有51.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更多的是给异性留言、评论心情日志、打招呼等。在匿名制的腾讯QQ、mSn社交中,89.4%以上的受访者也表示聊天多半是和异性进行,好友人数中,异性占到一半以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沟通,比如分享学习资料、图片、日志、聊天等都是通过手机短信息、QQ和飞信消息等网络交往进行。

3.虚拟社交本地化特征明显

虽然互联网搭建了一个没有地域、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社交平台,但是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社交活动并不是遍布全国各地,而是个人的虚拟社交活动与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着紧密的联系。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人人网、开心网和QQ校友的社交活动中,关注程度依次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已经注册的用户、同班同学、同专业同学、同级同学、同校校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添加的好友。通过网络虚拟交往发起的聚会、进行相关讨论、各种友谊比赛等活动很多,但是能够具体实施的却不到发起活动总数的1%。

三、网络虚拟社交是一柄“双刃剑”

(一)网络虚拟社交的优越性

1.社交信息量大

虚拟社交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内所发生的以电脑为媒介,通过文字语言和数字符号进行的交往,它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给予他们全新的认知空间和探索学习领域。人人网、开心网、腾讯QQ等社交网站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拥有庞大的用户群,豆丁、考研、李开复、iCooLen(爱酷英语)、中国日报等很多社会各界的名人和有关专属领域在人人网上设有自己的公共主页。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时事要闻、广泛分享各类知识,同时,借助网络虚拟社交平台,找到兴趣相投的好友,可以有效的扩展社交范围,提升交际能力。

2.网络虚拟社交号召力强

大学生通过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交活动可以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表达思想感情、寻求价值认同,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群体的总体凝聚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怀。在近年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旱灾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难中,他们通过在网上发帖、成立部落等多种方式,号召向灾区捐款,为灾区祝福。在关于的一系列事件中,人人网、各种微博、贴吧中,随处可见大学生发表的关于属于中国的重要证据,他们通过传递爱国心等多种形式来表达爱国情怀。

3.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面

大学生可以在虚拟社交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作为聚集了95%高校大学生用户的人人网倾力打造“人人招聘”平台,旨在架起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尽早尽快地顺利实现就业。目前人驻的超过70家企业共提供了近300类职位,而所有用人单位均为免费人驻,开通人人招聘平台、主题为“面试”、“职业规划”等各类公共主页,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各类信息资讯。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站中找到自己学校或者同专业的师兄师姐,向他们请教了解有关用人单位的情况,从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

(二)网络虚拟社交的弊端和误区

1.加大了大学生的依赖性,降低受挫力

网络虚拟社交易使大学生对现实交往产生厌恶、回避的情绪,遇到挫折不愿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如果在虚拟社交进展顺利。则更加沉溺其中,产生“虚拟社交依赖症”,致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萎

缩。社交型网络服务活跃了大学生的社交活动,但容易导致两个不良极端倾向:一方面缺乏对交际对象的全面认知、利用网络交际弥补现实交际的缺失导致网络交际泛滥;另一方面脱离现实的人际交往加剧了对社会的隔离,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孤独。沉迷网络交往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大量减少,代之而来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容易导致情感反映障碍、意志力减弱、道德弱化、产生角色的自我分裂、自我效能感降低等。

2.网络虚拟社交易使学生迷失自我

社交网络存在不良信息、欺骗等违法行为,诱惑性强,易使大学生上当受骗,迷失自我。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开放性、流动性、间接性等特点,使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的束缚,造成隐形角色失范,出现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和各种不道德行为。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更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少数大学生精神空虚,沉溺网络,由此产生出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

3.阿络虚拟社交易歪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些社交网站的部分游戏易导致大学生形成歪曲的价值观人生观。从人人到开心到QQ空间,有很多大学生沉溺于这些社交网站的很多独具特色的小游戏,比如种类、偷菜、抢车位,好友买卖等。就QQ校友里面的后宫游戏而言,“恭迎皇上”“谢主隆恩”。在一个后宫游戏QQ群里,“皇上”和“皇后”一上线,“请安”之声此起彼伏。有专家指出,这种言必称“奴婢”或“主子”的游戏传播了一种奴性思想,追求升级只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膨胀心态,这种后宫游戏所指向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男权主义观念与现代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四、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交,实现和谐的人际交往

(一)个人方面

大学生是网络虚拟社交的主体,需要全面认识它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优越性和弊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性对待,健康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第一,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的氛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激发潜能,全面展示自己,扩展自己的社交范围。第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要认清自己的社交现状,合理规划人生发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同学、学校、社会的关系,使个人情商的发展与学习生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第三,要认识到网络虚拟社交是现实交际的扩展而不是全部,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为主,网络虚拟社交为辅。第四,树立网络道德观念,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网络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能力,扩展网络人际交往。第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健康合理的网络虚拟社交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加强现实人际交往和网络人际交往的教育。第二,开展以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沟通为目的的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第三,举办各类网络竞技、网络知识大赛等活动,将大学生的精力从沉迷网络转移到利用网络来学习知识和互相交流上来。第三,根据文化、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网络制度,规范管理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第四,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校园网站,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功能。使其成为师生在学业、思想、心灵交流的有效的平台。第五,及时发现在网络虚拟社交中遇到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他们早日合理实现自己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