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7:46

现代科技发明篇1

一、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文明和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科技发展是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科技成果是文明和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在21世纪,文明进步和现代化既依赖于科技进步,又对科技发展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

1.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从科技角度看,人类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工具制造革命使人区别于动物,人类进入原始文化发展时期。农业革命使人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发展时期。工业革命使人从手工生产者变为机械化生产者,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时期。知识革命使人从物质消费追求者变为精神消费追求者,人类进入知识文明发展时期。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革命性和前沿性变化,是不断从传统文明向新型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文明发展的实质则是不断创新和满足人类层层递进的生活需求。

(1)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

首先,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周期性。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的前沿过程分为四个时代,即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每个时代都包括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发展周期。在农业时代,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循环性,从起步、发展、成熟到衰落。人类文明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些文明要素的变化遵循进化论,如科技的发展等;有些文明要素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例如权力分配的变迁等。

其次,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周期加速性。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周期在加速(缩短):工具时代的发展周期约200多万年,农业时代约5000多年,工业时代约200多年,知识时代预计约100多年。有些文明要素的发展在加速,如生产力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加速等。例如,世界平均的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在公元1000-1700年期间约为0.05%,在公元1700-1950年期间约为0.5%,在1973-1998年期间约为1.33%;知识时代快于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快于农业时代。

其三,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周期转移性。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方向发生了三次转变。在工具时代,采集、狩猎和社会化是人类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农业时代,种植、畜牧和满足生存需要成为文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工业时代,工业、服务和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是文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知识时代,知识、信息和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成为文明发展的主导方向。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周期性转移,文明和现代化的主导产业、生活需求和科技需求也在周期性转变。

(2)世界现代化与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的

首先,世界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个客观现象。关于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而言,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在18世纪到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转变;六次浪潮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仿生化和体验化。

其次,科技革命是16世纪以来的一种历史现象。目前,关于科技革命也没有统一定义。在本文里,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指引发人类生活观念深刻变化的科学巨变,技术革命指引发人类生产方式深刻变化的技术巨变。在过去500年里,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

第三,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和产业革命都是由科技革命所推动的。可以预计,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和产业革命将同样由新科技革命所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创新,不仅推动了产业革命,而且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既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类发展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

人类发展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是全方位的,但只有部分需求可以引发科技革命。引发科技革命的科技需求,可以和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它与人类文明的前沿特征有关,与科技革命的判断标准有关。

(1)基于人类学的科技需求分析

人类从诞生起就生活在地球的自然环境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四个要素:物质、能源、信息和空间,当然人体是基础。关于这四个要素和人体自身的科技需求,可以作为讨论科技发展的一种历史逻辑和分析框架。

在农业时代,人类的主要科技需求是关于能源(粮食)和物质的科技,包括农学、天文学和实用技术等,关于信息、空间和人体的科技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科技指与人类生存空间相关的科技。在工业时代,人类的科技需求是关于物质、能源、信息、空间和人体的科技,包括全部的现代科技。在知识时代,人类的科技需求包括绿色高科技、绿色能源、信息技术、航天运输和生命科学等。

工业时代的科技发展,根据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机械时代(18世纪开始)、电气时代(19世纪开始)和电子时代(20世纪40年代开始)。知识时代的科技发展,根据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信息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再生时代(21世纪20年代开始)和宇航时代(21世纪下半叶)。

如果说,18-20世纪的科技重点是改造自然和满足人类需求,那么,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改造人类自身和适应宇宙环境,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2)基于心理学的科技需求分析

关于人类行为心理的研究有许多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有广泛的影响力。他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个层次的需要是基本需求,第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发展需求(高级需求);一般而言,当低一层次的需求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就会产生,但也有例外情况发生。

如果把人类抽象为一个“人”,可以用“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它的科技需求。在农业时代,人类面临生存压力(粮食问题),它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等。在工业时代,人类面临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基本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生产相关的科技,包括现代科技的各门科学。在知识时代,人类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面临的压力主要是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需要,它的需求属于高级需求,科技发展主要是与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相关的科技。精神需求还包括健康长寿和遨游太空等。

(3)基于科技革命标准的科技需求分析

科技革命是一个科技史学或科技哲学概念,迄今没有公认的判断标准。在学科史层次上,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革命是一种科学范式的转变。在世界科技史层次上,目前比较多的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的科学革命有两次,它们显著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观念;技术革命有三次或四次,它们显著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概括地说,在世界科技史层次上,科技革命大致有三个判断标准:显著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显著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社会影响人口覆盖率一般超过50%(估计数);其中,科学革命需要满足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技术革命需要满足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

综合人类学、心理学和科技革命标准的相关分析,可以解释和理解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16世纪和20世纪的两次科学革命,改变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工业时代的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物质、能源和电讯技术三个方面,并扩散到或涉及运输方面,主要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知识时代的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信息、生命和空间科技三个方面,并扩散到或涉及能源和物质科技方面,它将满足人类生活的高级需要,包括文化生活、健康长寿和太空生活的需要。

在21世纪,信息革命将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无障碍获取,为满足人类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根本保证;新生物学革命将为人类的健康长寿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实现人类的再生和永生,基本满足太空生活对人体的生理要求;新物理学革命将改变人类的宇宙观,为宇宙航行提供新理论、新能源和新工具。在21世纪下半叶,地球可能难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开发太空和宇宙移民是一种可能选择。信息、生命和物理革命的成功,将使之成为一种可能。

二、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大约有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五次科技革命(约1970-2020年)的下半部(信息革命后期)、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和第七次科技革命(约2050-2100年)。这里重点讨论第六次科技革命。

关于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和科技预测已经有大量研究。许多预测研究考虑了多种因素,但主要基于科技发展趋势。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丰富和扩展我们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认识。这种从需求角度的预测分析,有可能反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一个侧面,而不能反映它的全部。关于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回顾,可以为分析第六次科技革命提供一种借鉴。

1.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和挑战

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最新科技。从科学革命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革命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再生革命”,包括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上接第五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下接第七次科技革命(时空革命)。它的主体部分和带动部分将与这两次科技革命有关。有些内容是交叉的和跨学科的,依据观察角度不同可以归于不同的科技革命。

(1)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特征和方向

首先,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前面讨论了科技革命的三个标准。能够满足三个标准的重大发现或发明,才有可能成为科技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其次,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主要方向)。第六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融合,并与信息革命和时空革命有部分交叉。它的主体部分涉及两类革命和多个学科,可以和需要分类讨论。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科学革命部分主要包括整合和思维生物学等。

整合和创生生物学。目前,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已经诞生,耦合理论、整合理论还在孕育之中。今天,我们正在揭开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我们已经认识了成千上万的生物体内的分子和细胞,以及各种组织和器官。如果把这些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组装起来,能否“制造一个生命”?生物体与机器(技术)的多种组合,能否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

思维和神经生物学。人脑是思维的载体,神经系统是思维的工厂,心灵是思维的动力源,它们都是如何工作的?人脑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机理,人脑信息加工、储存、提取和再现的机理等,非常有挑战性。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改善人类的智慧,推进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技术革命部分主要涉及再生、信息和纳米工程等。

生命和再生工程。对生命的操纵有违人类的现行伦理道德,但是,人类将逐渐具备操纵生命的能力。首先,操纵遗传物质,改变生物特性,制造新物种。其次,操纵神经系统,改变生物行为特征。其三,操纵生物节律,实施人工休眠和人工唤醒,改变生物的生命周期。其四,操纵生物细胞,实现体细胞无性繁殖(克隆)。其五,操纵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器官的体外培养,随时随意替换生物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其六,操纵生物生殖,进行体外受孕、体外怀胎(人造子宫),实现体外生殖。其七,操纵生物性状,建立“生物工厂”,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如干扰素等新药。其八,操纵生命形式,实现生物和机器的组合。再生工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躯体、人体和物种的仿生、创生和再生等。人造组织和器官如人造心脏、肺、胃、皮肤、骨头、血、血管和肢体等实现产业化生产。

信息和仿生工程。与第五次科技革命有交叉。人脑思维和动物信息处理的数字化模拟和仿真,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无阻碍获取、现有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等。开发以新原理为基础的计算技术,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模拟人脑的认知和思维原理,并行处理和整合各种类型的信号,逐步建立非线性推理功能(直觉),具有部分人类情感。开发新的网络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人脑可以直接“知识充电”。“人格信息包”的发明,它包含人的全部人生信息、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使人的“网络化生存”和网络虚拟人(网络人)成为可能,实现人的“网络化永生”。

纳米和仿生工程。纳米仿生材料、纳米仿生器官、纳米仿生设计和制造等。纳米工程指在分子或原子水平上逐个原子地操纵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进行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包括纳米结构、纳米加工和制造、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和系统、纳米机械、纳米电子元件和设备等。纳米工程、信息工程和仿生工程的结合,不仅为我们开辟一个新领域,而且为人类开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人类将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

其三,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和带动部分,涉及两类革命和多个学科。

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如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空间生物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再生医学、分子和生态农业、生态学、仿生学和仿真学、生命和宇宙起源等。

材料科学和仿生材料。如果纳米技术继续发展,超微机器人组成的材料将会诞生,这种材料具有“智慧”,可以自我复制、自我组装等。

地球和环境科学。地球是人类的生活家园。人类关注的问题包括:地球还能存在多久?地球上的资源还能开发多久?全球变化将走向哪里?自然灾害能否预防?沙漠化和荒漠化可以控制吗?碳代谢的平衡和控制,低碳生活和非物质化,污染防治和生态现代化等。

绿色超级制造。随着信息工程的发展,电脑将具备人类的智能。绿色超级制造就是指利用超级电脑系统进行的环境友好的智能制造。它将与微加工和微制造技术结合,形成微器件、微设备、微工艺、微设计、微生产等的自动化。它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新和享受将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

绿色超级运输。人类必将突破现有物理概念,发现新的物理概念,并运用新的物理原理,开发新的绿色运输工具,实现更快更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新运输,最终突破光速的制约,实现宇宙旅行。新物理学革命将带来新能源和新运输工具,拉开第七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此外,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技伦理学和现代化科学等,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2)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挑战

首先,伦理挑战。人造生命、人造子宫、两性智能人和人体再生等一系列突破,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生命、家庭和性关系的认识,引发重大伦理争论。

其次,副作用。生命工程、再生工程和仿生工程的技术和成果,既可以促进文明发展和人类进化,也会产生许多新型武器和犯罪形式。

三、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分析

科技革命是一种历史现象。关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理解。一般而言,科技革命必然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科技结构和世界结构,影响文明进程和国家兴衰等。

1.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

关于科技革命的历史影响,可以和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分析。

首先,科技影响。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催生一批新学科,促进了科技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16世纪以来,世界科学中心先后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转移到美国。

其次,社会影响。科技革命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新观念、新生活和新知识,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等。人类生活方式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信息化,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到国际化生活,从实体生活到网络生活等。

其三,经济影响。科技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手段,导致了新产品和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世界经济重心随之变迁,而且与经济周期有较大关系。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到知识产业,先后出现工业超过农业、服务业超过工业、知识产业超过物质产业等现象。

其四,世界影响。科技革命既推动了世界现代化,也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机遇。抓住机遇的国家,能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或者后来居上;忽视或失去机遇的国家,一般表现平庸,甚至国际地位下降。

2.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期影响

首先,对人类文明的预期影响。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一次改变人类自身的科技革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从学习、工作、家庭、性关系到寿命。例如,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从没完没了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学习成为“知识充电”,学校成为“心理培训所”,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鸿沟将消失或减小。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当然科技结构的本身变化是必然的。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其次,对世界现代化的预期影响。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从科学角度看,第六次科技革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它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它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它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抓住科技机遇的国家,将获取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由于信息转换器的普及、知识和信息鸿沟的缩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有可能逐步缩小,人类社会趋向于国际公平。

四、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对策分析

很多人认为,21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世纪。如果中国错失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那么,中国复兴和现代化就可能落空。第六次科技革命,既是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复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第五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尚没有结束,仍然存在一些机会。

第六次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而且还没有发生,这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第五次科技革命,中国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现在,距离第六次科技革命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我们能够超前布局,抢占有利位置,有可能获得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第一棵蘑菇”和“第一个领头羊”,那么,我们有可能在新科技革命中创造一个中国奇迹。

首先,建立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响应机制。如领导小组和咨询委员会等。

其次,组建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ChinainstitutesforadvancedSciences)。借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组建中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的先锋性、开拓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启动阶段可以建设四个研究所:整合生物学研究所、信息和思维科学研究所、仿生工程研究所和再生工程研究所,分别开展生命合成、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体外子宫、器官和人体再生等的开拓性研究,抢占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其三,组建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ChinainstitutesforStrategictechnology)。借鉴德国夫朗禾费学会的经验,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类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中国战略技术研究院,开发和提供行业性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企业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作好技术准备。

其四,组建中国现代化研究院(ChinainstitutesformodernizationScience)。借鉴美国圣塔菲研究所和UnDp人类发展报告研究的经验,以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中国现代化研究院,开展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农业和生态现代化、地区和世界现代化等交叉科学研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

现代科技发明篇2

【关键词】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科技发展

18世纪以前,中国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经济发达,并且远超西方。到了18世纪,随着西方现代产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科技均获得空前发展和巨大进步.中国确沦落为世界“落后”的代名词。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第一代领导者们强力推进工业化的建设,国力迅速提升,为逐步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打下了工业.农业经济.文化.科技等坚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到今天,中国前后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二百余年工业文化发展的进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反观18世纪前处于世领先地位的中国,为何一落千丈掉队了呢,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分析.

一、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与文明》中提出了“为什么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疑问,问题一被提出便得到了激烈的讨论,也衍生出“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弱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出现在西方”等问题。李约瑟在1943至1946年间以外交官的身份游历了中国,并在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第一册,而后共编写完成了七卷三十四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他用文字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系统的向世界展示,也为今天世人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他所提出的问题也的确困扰着我们:一个原本农业文明十分发达的国家,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民族,还是那个民族.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经济.科技竟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落伍了呢?明摆的历史事实是:近现代科学技术未能产生在中国;而能体现科技水平的现代工业经济,也末能在中国获得自主.自由的生存.推广和发展.我们究其原因,当应要从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寻找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作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内容挖掘与分析.研究.

二、农业文明时期的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辉煌

约5000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出现早期的农业文明。这类文明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或家族为经济单位,生产工具多为简单的农具,后期出现了手工业作坊,土地是最主要的劳动资料。中国就是在这个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产生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灿烂的文化。奴隶制在公元前22―前21世纪在我国中原地区形成,在经历了商代和西周过后,奴隶制走向衰弱,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秦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的中国愈加强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而科技也随之发达起来。中国农业经济的成功和繁荣最大的成功经验是,自秦之后,历代都很少发生有危及全国农业经济生存发展的战争.即或在改朝换代的年代,在经历一段不长时间动荡后,国家经济.科技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安定的社会.和平的环境.人民处于在安居乐业和谐文化氛围之中,这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进步的必备的文化.物质条件.因素和基础.另一重大经验是国家经济繁.国力强大,必然导致和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一书中,中国早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发现并记录了公元前613年的哈雷彗星的出现和运行的轨迹。在宇宙观和物质论上,以老子.孔子为代表形成的[道德经].[易经]两部伟大经典学说.为民族和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提供了今人都无法达到的智慧,成为人类认知领域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件重大法器:他们认为宇宙.万物和人,从无而生.而有.宇宙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是"阴阳二气",二气的冲和,生成宇宙.万物.人;人和万物是构成大宇宙的小宇宙,以及"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这与二千多年后于二十世纪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总结了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黄帝内经》是在一部应用气论的物质观,对人的生命.生物体.精神以及与社会.自然关系联系作整体.综合性诊治.保健的,为我国第一部最早.最为经典的医学著作,中医诊治,特别注对人体的整体诊疗施药,"内经"出现,为人类首开对生物生命学科研究的先河.这部著作至今仍为中国现代中医学科中一门不可或缺的教材.同时,中医.中药学.儒.道的养生.益寿.开智的内外炼丹法等,也开创了人类化学研制的先例.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之后,较世界他民族率先跨进了青铜器的时代,那时中国多金属冶炼术也领先于世界.当代考古发现的越王剑即是最好的佐证.而在关乎生产.生活的农学方面,我国古代大约有370多本农业专著,战国时期有《神农》、《野老》等,西汉以来有五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其中所提的因地制宜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上述天文、术算、医药、保健.生物生命.物理.化学.哲学,农学等文化的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发达科技和民族的智慧.不仅如此,我国古代还有许多重大的创造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中国从汉唐之后开辟的水陆丝绸之路,则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悠久历史,同时表现出中国水陆交通工具制造的发达.先进.明代郑和引领庞大船队六下西洋,即是最好例实.

我们从上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来看,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都是领先于世界别国的.据此我们能获得下列认识:

1.中华民族曾拥有发达.先进的农业文明和有丰硕的科技文化成果

2.具有勤劳.朴实.智慧的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创造力

3.科技发明创造离不开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为科技发明提供了资金.物质保障.条件:科技进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经济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领先,成为民族团结强大的疑聚力,致使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从末间断过.

5.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在中央集权把控下的科技开发利用有着财力.人才保障的优势,利于对巳确立的科技项目的发展.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忽略.丢失了社会及其全民族所蕴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6.中国传统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主要依靠师传口授.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人文学科,在科技领域,生产技术的传承,完全依赖于师父实践经验的言传.身带.没有统一可用的理论文本教科书本可资.

7.历史的史实,鲜明地将中国的衰弱.落后的时空,定位在特定近代历史时期.

三、产业革命,西方的崛起

中世纪,在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孕育出富有资产的阶层,和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的民主思想.到了19世纪中期,西欧的产业革命巳获得巨大成功和文化成果.一个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形态诞生了。开始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由于机器的出现,一方面产生了高度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化石能源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变革引起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在技术层面,可以将这场产业革命看做是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的过渡期,至此近代以前那种纯粹靠师傅言传身教并需长期练习、累积经验才能获得的技术(技能)开始受到了科学的影响,虽然,在产业革命开始后,参与生产的工匠仍然需要自身的技能和技艺,但是科学知识已经在逐渐改变这种沿袭千年的生产方式。19世纪以后的现代技术,则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性的技术,它表现在对于使用者的要求降低,以及对机器自身性能要求的提升。西方产业革命的成功最大的功劳是,将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推进到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另一功劳是将人类的传统知识诸多领域的科技经验,实现向理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学科的转型.。工业文明的另一时代特征是,物质产品生产.销售国际化.人口集中城市化.人力.人才社会支配市场化.自由化和强烈竞争化.在这一社会机制.氛围中,更能激发人的自主性.创造性.

四、特定时期的近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技是必然的结果

打开中国近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持续维持封建社会制度快走到尽头了.主要表现在封建政权从上至下彻底腐败,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割段了与外部世界的经贸通商.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联系的渠道,他们不知世界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时代巳产生了巨大的迁变,昔日的东洋.西洋使者岁岁来贡仰望天朝的小国.弱国,一跃转身变为富国.强国,他们虎视眈眈地观望着依然沉浸在强大帝国睡梦之中的中国,待机将要扑向天朝这一庞大肌体.统治者对内实行更加严酷的社会管制,通过残酷剥削,压柞,来满足他们侈靡无度的腐朽生活.人民生活处于无望的水深火烈之中,社会文化极度消极.保守.不求上劲.加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日暮穷途的统治,对一切文化创新实行严厉的封杀,近代史上康有为的招致血洗,即是最好的例证.尤其是中国从1840年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近代史上还先后发生太平天国和义和团两次重大的农民运动战争。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和侵夺.国内持续48年之久的反封建统治.的农民运动战争,造成国力衰退到极点,国家根本无力.无心发展科学技术.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处于如此特定的社会基础.条件.环境,怎么能产生出具有现代水准的科学技术呢.

五、新中国的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具备了科技发明创新的一切因素和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新民主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这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需要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同时发展。改革开放前30年,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础.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则加速了科技和诸多文化领域向现代学科的转型.科技和文化的健康转型,大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腾飞发展.经济的腾飞,又催促.要求着科技.文化必须要适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良性互动.循环中,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创造.中国发明层出不穷.声誉响砌全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能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提升.发展提供一切保障与优越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若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纵向,和从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横向作比较.分析,有着这样的认知:一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某段时空中的科技能否创新.发明,必须要作历史的.整体的.全面的.客观真实的研究和分析,科技发明创造的主体是人,要看创造者的素质.修养.道德.意志.追求.精神,以及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环境.条件.待遇及其敬业的态度.更要看科技发明者所在的时代.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国内的文化的背景.基础等诸多要素.徐此,还有一个十分核心.关键的要素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特指中国特定的近代历史时期科技能否创造的问题.一个尚未经历工业文化,或尚末成熟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要想在传统农业文化社会环境条件下,创造出具有现代性质的科技水平,是绝无可能的;一个尚未从传统科技水平转型到现代科技水平的创造者,也绝无可能创造出超越时代实践的科技奇迹.我们若用所述的决定科技进步.发展的人和民族的因素.科技创造者所处的时空.国际.国内的文化背景.条件等方面来作综合判断.结论;中国近现代社会,绝无可能创造.产生现代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江晓原・简明科学技术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9.

现代科技发明篇3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江泽民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江泽民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引导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一部分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给反科学、伪科学思潮的泛滥和一些搞迷信和邪教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温床。所以我们要大力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公民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树立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建立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我们要通过科普宣传,让广大群众懂得宇宙的起源、人类进化、灾害形成、养生保健等科学道理,使大家真正明白科技与财富、健康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宇宙观。

现代科技发明篇4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科技展望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实现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时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是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

现代科技发明篇5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体育产业管理影响和促进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指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以及由于物理学革命的影响而引起的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学的革命和系统科学的诞生。当今世界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科学革命浪潮的涌动和冲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是一次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把我们带进了大科学、高技术、信息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衡量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尺度,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现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1.现代科技革命的全球化

二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变,一大批殖民地和附属国取得了政治独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现代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展开,同时也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经济体系同时并存的全球范围内展开,其规模、深度和影响都超过了以前的科学技术革命,具有世界性。

2.现代科技革命的高速化

有统计数据表明,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化的速度远远高于过去。例如现代科学文献每年有400万篇,年增7%~8%;科学出版物每6年~7年增长1倍。科技产业化进程在加速,一种发明到它应用成熟的平均时间已缩短在10年内,因此人们惊呼“知识爆炸”。这种高速化发展的现代科技革命已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改变着世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了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面貌,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革新。

3.现代科技革命的信息化

这是科技革命的内涵发展特征的体现,有三层含义:一是微电子信息技术取得划时代成就,成了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带动现代科技和产业突飞猛进;二是信息革命的实质在于解放人类智力劳动,促进人类劳动智能化;三是信息革命创造了信息时代和人类信息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成电路发明后,微电子信息技术创造了人间奇迹。集成电路的硬件基础和高级软件相结合,成了新时代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武器。

4.现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化

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劳动组织特征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科技活动全盘社会化,社会科技集团、国家科技集团成了科技劳动的主要形式;二是现代科技流动的国家化在迅速加强,如中国的三峡工程,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等;三是现代科技活动的国际化,如欧洲尤里卡计划、地球资源综合调查等;四是形成大规模社会化、国际化的大科学建制,实现高度社会化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量的系统优化,并为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服务;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创造着新时代的人类文明。

二、体育产业与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体育产业指的是为社会提供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的同一类经济部门的总和,分为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业两大类。体育服务业包含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教育业、体育资讯业及体育会展旅游业等。体育用品业包含:为体育运动器材设备的生产与体育场馆建筑业、体育科研仪器业等。体育产业市场的中心是体育服务市场,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向体育团体、体育爱好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体育产业管理,是以体育产业部门经营行为合理化为目的,为实现经营目标所从事的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对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关体育产业法规的制定,对各类体育产业部门进行协调和监督的宏观管理,以及体育产业部门内部经营活动的微观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体现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制为保障,以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等特点。由于“体育就是享受生活”,因此体育消费市场氛围中,体育市场体现着其服务性、情感性和合作性三大市场特征。体育产业所强调的理念是“重于合作而不注重于竞争”。

三、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体育产业与管理的发展

无论是从提高竞技水平,还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看,体育运动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体育需要科技,科技推动体育的发展。早在1989年第3次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上我国就提出了“科技兴体”的口号;第4次全国体育科技会议上又提出了“要把发展体育科技放在体育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在199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加强创新,深化改革,把体育科技工作推向新纪元》的工作报告,并决定保留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所,调整并充实运动医学研究,组建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提出《2001年~2010年体育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初步反映了我国体育高层职能部门对未来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视。科技兴体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体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技革命正在全方位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深刻影响不仅促进体育教学和训练、群体的科学化,加快了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而且促进体育再教育产业、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产品国内和国际市场逐步形成,使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大大加快了体育科学化、产业化的进程。在新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必须坚持“科技兴体,以人为本”的方针,是完成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强有力保障。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代精神,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中国体育才能实现腾飞!

1.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体育竞技表演业发展

电视传媒对体育产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nBa同电视媒体合作,使其成为世界性的体育产业,每年的nBa全明星赛有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运用41种语言向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仅电视转播收入就达5亿美元。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利用人造卫星向全世界做了电视实况转播,使奥运会的影响迅速扩大。70年代,奥运会的收入开始数以亿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纯赢余1.5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销售,以及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将占全部市场收益的72%。随着奥运会影响力的日渐增加,奥运会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奥运会期间,奥运会比赛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第一焦点,奥运会就成为商人眼中最好的广告载体,而电视媒体通过奥运会大大的赢利。因此,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也水涨船高。在1960年,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第一次用于商业销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仅用5万美元就购得转播权,而该公司在购买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转播权的费用高达3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出售转播权的收入已达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为13.18亿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的收入达到14.82亿美元,北京奥运会出售转播权的收入预计达16.97亿美元。

2.现代科技革命拓展了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健身有了更大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从而使人从繁重的各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因此,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人们主动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运用到体育健身中。例如,美国就开发出含有高科技的多功能的力量训练器械帮助人们训练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同时,原来应用于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方法也逐渐在体育健身中得到应用。例如,采用科学的身体机能检测方法、手段、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并给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

3.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体育用品业升级

由于体育用品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与现代高水平竞技运动技术的发挥密切相关,因此,体育用品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结晶。例如,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被应用到体育用品生产领域中来,加大体育用品生产的高新技术含量,以适应现代高水平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求。例如美国、澳大利亚能在悉尼奥运会前取得多项竞技体育器材的研究成果,和他们大量应用航天、军事等部门的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是分不开的。据报道,美国每年单用于竞赛自行车制造的航空材料钛合金就有25万吨,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乒乓球发球机的研制不仅可以简单地以机器代替人的操作,而且能够通过速度、力量和旋转的变化使发球难度更加人性化。田径塑胶跑道的面层品种由原来多年不变的聚胺脂混合型,表面有颗粒传统型的单一做法,已发展为橡胶预制卷材、透气型、复合型等多品种。这种科技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运动更科学、更安全、更环保,以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

4.现代科技革命与体育管理

长期以来,体育管理是体育实践中相当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宏观方面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与依靠个人智力阶段,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体育管理的系统理论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研究和发展体育管理学。它将全面运用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研究如何发掘人的潜能和节省各种资源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体育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体育要发展,而且要协调发展,其前提是完成体育产业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是体育产业的理想境界,也是体育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不进行改革,协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不协调发展,改革就是一场徒劳。在改革中实现体育体制内部结构的协调整合,体育体制与外部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转,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现在科技革命对体育产业与管理的影响和促进是全方位的,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乃至体育事业的同时,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秉彝:体育科研数学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德宏陈文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周威熊国庆:现代科技对中国体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02)16-18

[4]史文清张金英:科技进步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

[5]张红霞周军:科技革命与体育现代化的关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4)

现代科技发明篇6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现代科技发明篇7

关键词:经济现代化;科技发展;互动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一)对“现代化”的多维理解。“现代化”这一理念是在西方建立工业化体制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的巨大历史变迁中逐步得到确立的。西方学术界对“现代化”这一现念有着极其丰富的解释。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1、历史进化说。这是一种用历史学方法来分析社会变迁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对不同阶段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现代化即人类历史上文明形态的特定阶段性的转变。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较大的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100多万年前人类的出现;第二次是从蒙昧的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18世纪开始的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三次革命性转变被视为现代化的开端。

2、文化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人,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主体。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重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的一贯观点。从总体上说,自工业时代以来至20世纪七十年代,是人类高扬主体性的时代。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人们日益认识到科技的负效应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负面影响。下面要讲到的科学技术,或者说工具理性,实则是人的主体性的知识体现。

3、科技决定说。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现代化,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控制自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数量上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和依赖程度就越大。按照这种界定,现代化就意味着资源利用形态的转变。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达到一种全面依赖的阶段时,这种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而且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越加不可能。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直接动力,而人是现代化的活动主题,推动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这三种现代化理念,其内涵和外延存在着部分交叉或重叠。经济现代化是基础和主线,它通过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着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系统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的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这个当代第一生产力,对现代化起到了最根本的推动作用。

(二)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阐释。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是一个为学术界经常使用同时也是内容最为模糊的理论概念。总的来说,经济现代化指的是从物质层面、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的现代化变迁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较为基础的部分。一般的,经济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层面的经济现代化分为经典经济现代化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大阶段。经典经济现代化指的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就其内涵,经典现代化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是知识革命的产物,它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场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说,广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过程。而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本文的讨论正是在狭义现代化概念之上展开的。

二、经济现代化支撑科技发展

(一)经济现代化是科技进步的基本动力。恩格斯认为,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他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因为,在生产实践中,劳动者需要不断地提高生产技能和改进工具,才能提高生产率,发展生产。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系统内所孕育的科技需求就越广泛、越激烈,从而催生大量的新科技;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也只有不断革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诸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其中大部分问题涉及到经济的结构调整,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二)经济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越能给科技发展提供一个强劲的支撑平台,科技创新资源的供给水平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越发达,科技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R&D经费占GDp的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其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创新效果大大高于中部地区,同时远远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

(三)经济现代化有利于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显得密不可分。要实现科技的产业化,离不开经济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合点。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经济系统在自身内部不断生成科技组织即建立企业开发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过去纯粹从事知识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机构、大学也延伸到生产领域,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大工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科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科技的发展和大量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更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就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庞大体系。

(一)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发展,实现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转变;其二,新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后一种劳动对象越来越多,人工合成材料不断出现。劳动对象的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新科技革命使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一般说来,现代企业的劳动者都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受高等教育的人将越来越多;其四,新科技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可以通过电视监控、电话、网络等手段对本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也可以了解国内外信息,对市场做出科学预测,等等。

(二)开辟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前面讲到,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经济增长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中就必然关系到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开辟新兴的问题。产业发展的历史说明,新兴产业的形成主要是靠科技支撑来完成的。在当代,美国信息和知识产业长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因为其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研究技术上独一无二;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新的技术。

(三)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根据世界通行的方法,在经济的增长量中,包含有科技、资本和劳动三要素,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现代经济的增长中一般是最大的,大约占到5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70%、80%。越是科技发达的国家,其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国家计委在一份课题报告中,对我国1979~1996年科技进步作了分析,此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7%,资本和劳动投入平均分别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91%和12.1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9%。与改革开放前26年相比,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靠资本投入转为依靠资本和科技双轮驱动,而且科技进步的作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强大。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红.对现代化理论的若干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03.4.

现代科技发明篇8

摘要: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伦理道德的正确引导,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要全面深刻地把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科学;伦理;关系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1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必然导致人类实践领域的拓展。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领域的扩展,其具体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科学到文艺复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中世纪的宗教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另外,科学技术活动对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萨顿所说“: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由此可见,科学与道德有着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道德,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伦理道德上不知进步了多少,难怪近代伦理学家们对那种知识使人类退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现代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②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科学文化水平存在函数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识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此外,随着系统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兴起,系统思维等现代思维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强了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③促进道德主体个性全面发展。一方面,科技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代科技发明篇9

关键词邓小平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思想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技术发展中吸取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列宁和把科技文化的精华融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继承和全面发展了前人的科技文化观,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科技文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科技文化思想。论文百事通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表现在对科技文化的内涵的界定、对科技文化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科技文化、如何正确的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等方面。

1关于科技文化的内涵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严谨的科技知识、理性的科学精神及规范的价值行为准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自近代科学技术诞生、科技文化形成以来,人们一直把科技文化定义为与自然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范畴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界定科技文化内涵的前提,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刻地解说和阐释了科技文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中,科学技术总是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这就是说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首先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对此,邓小平也有很多论述。他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样将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科学技术指的就是能并入生产过程,并且促进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与技术。而且,在这里也只有将“科学技术”界定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才能解释科学技术如何渗透到生产力的三要素中,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但是,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并没有停留于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确认识科技文化,需要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邓小平也鲜明地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的这一不容置疑的论断不仅确定了社会科学的属性和范畴定位,更主要的是告诉我们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理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这就拓宽了科技文化认识的思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就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社会科学现代化,社会科学现代化也即从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他提倡社会科学要从研究室走向实践第一线,社会科学家要和组织管理人员一起,要和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协作,他认为这是一门科学技术,可以成为“社会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不仅仅是自然科技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根据当今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可知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是必然的,因此,科技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邓小平正是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这一点,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文化概念。

总之,邓小平从正确阐释科学技术范畴出发界定了科技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判断,突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对科技文化内涵的认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关于科技文化的作用问题

现代科技文化作为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层次组成的社会亚文化体系,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功效,充分肯定了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物质成就中。在现代社会里,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影响之大、之深、之广、之远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论述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科技文化则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科技生产力,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通过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和先导作用。可见,科技文化是有着整体推动力的事业,有着强大的技术功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进步发展的革命力量。因此,加快科技文化发展是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是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集中体现在科技文化所内含的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通过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而发挥作用。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发展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科技文化倡导的理性规范,有利于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构建尊重事实、重视规范的氛围,抑制对权威的盲从和屈服的现象,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科技文化中的宽容精神有利于良性学术环境的构建、保持全民族的开放心态;科技文化的批判创新精神意味着摈弃蒙昧主义,提倡求知、怀疑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此外,科技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因此,创建健康的科技文化氛围来加快科技发展,不仅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是科技文化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深刻地分析了世界形势,指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发展生产力,新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国内分工而且加深了国际分工,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越来越加强,各国竞争的焦点转变为科技和经济竞争,从而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与此同时,世界并不太平,某些霸权国家依靠其掌握的高科技推行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对不发达国家进行变相的剥夺。事实证明,要壮大和平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抓住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来加快自身建设。

3关于科技文化的建设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明确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于人才,必须构建与科技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机制,这是科技文化顺利发展的社会条件。

首先,建设科技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但作为科技文化载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扎根于丰富的科技文化的土壤中。科学技术作用于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带来经济的腾飞,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导致了各国科技文化层次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种科技文化层次的差异将会带来经济的更大差距。因此,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加快科技文化发展、培育健全的科技文化体系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其次,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说,与“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一样,“科学事业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去创造和应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邓小平最关心人才,正像他指出的那样,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重要的还是人才,他始终把人才战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一直强调机遇难得,人才难得。重视人才就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他一直主张要选贤任能、正确看待人才,发现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最后,构建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要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提出科学技术研究的要求,并为之提供资金、设备等手段及其他条件;科学技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经济离开了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离开了经济,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但是传统的科技体制人为地割裂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堵塞了二者之间直接联系的通道。所以邓小平说:“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这里,邓小平指出,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体制,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其二,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密切,但科技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市场机制和宏观管理都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家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比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通过宏观指导攻克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等等,使国家和正骨发挥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4关于如何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的问题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也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交流应该超越区域、国界、学科,在开放、充满活力的体系中进行。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由全人类共同创造,也应当由全人类共同享有。“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独揽一切科学技术,建立一种科技文化模式,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参与创造者还是参与享有者,都要开展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参与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主要强调了以下观点:

第一,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最根本的特质是求真,它本身不具有阶级属性,正确对待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有利于本国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说:&ldq……uo;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倡导要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吸收外来科技文化成果中的合理部分,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并且要勇于创新,把外来科技文化成果更新改造,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成功。新晨

第二,利用外国智力,培养一批专家。为了更好到吸收和引进科技文化成果,客观上需要我们培养一批精通世界高技术的专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其载体——科学技术专家,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专家是关键,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引进掌握了此类科学技术的人。邓小平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同中国友好的学者中著名的学者多的很,请人家来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干?”综观历史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诸如美、日、西欧正是重视利用国外智力,充实本国科技队伍,发展经济,才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学习和引进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在内的一切有用成果,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邓小平科技文化思想内容丰富,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这一思想结晶,为党的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国在新世纪里要求发展高科技,实现经济腾飞,和平崛起,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相信,把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应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现代科技发明篇10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学技术;生态文明;生态技术

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科学技术的过分推崇及不当运用,正是造成当今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是自然的产物。当第一个手拿石器的原始人跌跌撞撞地试图站立起来的时候,人与自然分离的过程就开始了。刚刚脱离自然母体的人类,只能抓住自然之母的直接馈赠,从总体上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在热带地区,生存方式以采集为主。在寒冷地区,由于植被稀少,生存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从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依附关系看,人与自然无疑具有统一关系。在这种原始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自然界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而人在其中只是处于一个顺从、被动的方面。随着畜力的使用和金属犁的发明,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灌溉的普遍使用使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有所减弱,人们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随着食物供给的逐渐充裕,村落的集镇化、城市化初露端倪。城市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食物、燃料和建筑材料,为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还是局部的、可恢复的。从总体上讲,农业文明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条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水利、风力、畜力),它对自然不能实行根本性的改造,自然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自然处在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自此,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代替,以牲畜为动力的马车、犁耙和以风为动力的帆船被以煤、石油为动力的火车、汽车、轮船所取代。在工业社会,人类对矿产进行大规模开采、冶炼、合成,凭借机器实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工业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同样是工业化的,大量使用机械、农药、化肥和塑料地膜,等等。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已往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自信心。人类由过去的恐惧自然、崇拜自然,转变成要为所欲为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工业社会的人与自然已经严重分离,人似乎成为超越自然之上的宇宙主人。

现代技术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浅表改造,而是要对自然实行“伤筋动骨”的根本性改造。现在地球上所存的核武器数量足以把地球摧毁几十次这一事实不仅表明了现代技术的威力,同样也是对于人类自身及其自然界存在的威胁。当人类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惩罚”:温室效应加剧,酸雨污染,淡水短缺,林地草地锐减,废水废气废物泛滥,能源枯竭……这一切表明,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考验。现实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人类能否真正地超脱自然,统治自然,做自然的主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

人类几百万年历史,几乎都是在同自然抗争以谋得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生活必需,然而,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的生产能力已经极大提高,物质产品已经相对丰富(只是从整体而言,不排除某些弱势群体的贫困状况),生产“量”的增加并非社会的急迫,也不再成为社会进步的惟一标志。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自然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凸显,人们不再固执于对自然的“征服”、“统治”,而是转向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理想关系的追求。这不是向古人“天人合一”的超脱精神境界的复归,而是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现实选择,是对“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否定之否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现代升华。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根源于错误的科学技术观

在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人借助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完成了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对自然的“掠夺”的地位转变。科学技术在给人类提供根本改造自然的手段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人的观念。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胜利,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某种失落。

科学展露头角是从天文学领域开始的,这就是哥白尼——牛顿革命。在这次革命中,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牛顿力学的成功,强化了人们的科学信念,直至走向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同传统决定论观点同出一辙,它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一个自然秩序之内,认为只有科学方法才能理解这一秩序的所有方面——无论是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和心理的。科学主义的社会基础在于近代科学的成功运用。19世纪中期,由于蒸汽机的应用和产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0世纪初以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冶金、电力、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为内容的现代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代轻工业而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正是由于科学技术运用的这种成功示范,科学主义者坚信,人的创造性可以借助科学而无限发挥,科学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是我们改造社会和包治各种社会顽症的良方妙药。

正像胡塞尔指出的那样:“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对科学的总估价出现了转变”,“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2]。“……通过伽利略对自然的数学化,自然本身在新的数学的指导下被理念化了;自然本身成为一—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一—一种数学的集”[2]。由此,自然的实在内容及神秘性已经荡然无存,它成为科学推算和技术摆弄的对象。这正是科学逻辑得以贯彻、技术理性得以无限扩张的必要前提条件。科学统治、技术理性在自我循环的反复论证中不断地强化自身,自然则成为被鞭打、役使、索取的对象,生活的本真意义也被扭曲。当人生失去了它内在意义,人类只有抓住科学、技术这一救命稻草,在对自然的挑战和征服中感受生命的存在,也获得一个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动力。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理论成果。人们认识自然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准确把握人的眼前需求与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要依靠评价性认识,属于价值论范畴。科学属于真理性认识,它只能告知科学规律,而对于怎样具体地运用科学规律以及如何改造社会等问题则爱莫能助。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成果寻求的是“合规律性”,它能够提供工具合理性,却难以提供价值合理性。社会进步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还需要社会科学,也需要哲学的引导。为确保科学技术的合理发展和合理应用,必须打破科学主义的教条。

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

人类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是在农耕牧渔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工业文明是在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20世纪60年代末以罗马俱乐部的一系列报告为标志,人们开始从工业文明及经济增长的陶醉中惊醒。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按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道路走下去,人类文明将全面崩溃,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人们提出了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观的扬弃,它继承和发扬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修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改造自然”等陈旧观念,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农业文明的“天人合一”、工业社会的“人定胜天”到生态文明的“天人协调”,可以看出人类自然观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敬畏、屈服,工业社会人对自然的拷打、掠夺、改造到生态文明人对自然的尊重、协调、共进,可以看出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生态文明观是当今人类惟一正确的选择。

生态文明观的意义不在于理论探讨,它是人类行为的再调整,是对人类发展目标的重新抉择。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观念缺乏环境意识,因而在处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生态文明观不仅关注工业生产的速度、产值,更关注生态环境及其社会发展。生态文明观从对事物的单纯真理性认识转移到真理价值与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相结合,旨在培养国民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规范,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及其自然复合系统的共同持续发展。

每一文明方式必有一定的技术实践方式作支撑。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只是技术的一种特定的历史类型,我们不能把它绝对化、永恒化。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就是建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基础之上,力图把一切都置于分割、控制、操作之下。这种技术方式只是拘泥于科学规律及技术可能性,而无视技术置身于其中的整个自然界以及在其上的整个人类社会。这就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具有工具理性,以技术效率为惟一价值取向,不考虑人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并缺乏对自身的批判和限制。这是工业文明弊端的深层根源。

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技术”作基础。所谓“生态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上,它重视生命过程的复杂性,要求把握生命整体与其环境的复杂关系网络,使技术具有一种有机的、能与生物圈进化过程相协调的和谐性质。生态技术的发明不仅是遵照科学规律,它也尊重自然秩序,遵循自然规律;技术发明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肆意巧取豪夺的“技术统治”手段,而是体现生态与人文价值的艺术创造。如果说,追求单一技术的低能耗、低排放还只是“生态技术”的较低层次要求的话,那么,“技术生态”则是“生态技术”的较高层次追求。所谓技术生态,不仅关注单一技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更强调技术之间的一种生态化和谐。在技术生态中,某一技术的废料成为另一技术的原料,废物在技术系统内消化而不是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实现整个技术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技术生态可能比追求单一技术的低能耗低排放更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实效更好。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我们所需要的技术只能是一种吸收工业文明技术的合理因素,而尽可能地消除其负面效应,与自然相融合、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生态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