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造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9:29

萧瑟造句篇1

1、落花无痕,徒留馨香,在这萧瑟的季节里,任孤寂的身影翩跹起舞,荡去尘埃,舞尽惆怅。

2、需知青春易逝,如秋风萧瑟,榆柳凋敝之时,它却只能以黄陨的叶,飘零的花,残存的果匆匆结束辉煌的一生。

3、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4、我喜欢风,喜欢它那来无影去无踪的感觉。喜欢风的温柔,风的萧瑟,风的动人和风的热烈。

5、已经显露萧瑟,远山变得黛绿,一条河流绕过山脚。

6、落花无痕,徒留馨香,在这萧瑟的季节里,任孤寂的身影翩跹起舞,荡去尘埃,舞尽惆怅。(但不管怎么样,该忘记的还是要忘记…

7、此图绘雪峰突起,几棵参天的老树,枝疏叶稀同,使画面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8、在这个萧瑟的山头,土上都结了黑漆漆的霜,变得出格硬。风一吹,我的四肢行为都在寒战。

9、连日来天气干燥而阴沉,秋风萧瑟,寒气袭人.

10、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萧瑟的秋风也捎来了沉甸甸的果实和飘零的落叶。

11、洞房内,穿戴新娘装的贾蜜斯(济公)数落仲卿新婚之夜却有意萧瑟她,仲卿合家莫辩,居然将休妻之事说出。

12、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13、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

14、冬天的东条山,萧瑟荒芜,一片焦土。

15、萧瑟深秋预示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

萧瑟造句篇2

秋天的风:秋风瑟瑟、凄风苦雨、风卷残云、秋风萧瑟、秋风习习、秋风落叶。

冬天的风:寒风萧杀、朔风凛冽、寒风咆哮、朔风阵阵、寒风呼啸、疾风怒吼。

词语: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在汉语里,一个字也可以算作词语。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萧瑟造句篇3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萧瑟造句篇4

一句:“人生苦短”锻造了解忧良剂,它似乎以某中程度早已束缚了我所走的路。青石道被时光深深的镶嵌在记忆的灵敏处,我所放逐的时光把记忆演化成病毒,吞噬着我纠缠着我,它会腐朽你的躯体。

昔日里有人在雨夜发放烟花,绽放的烟花与雨共享这静而有声的夜空…

为何烟花的绽放不是无声而是以烦躁的声响来叩人心弦。是想以这中方式来禁锢萧瑟的生活吗?

如此的时光里,我爱上了一片落叶,落叶上记托着时光残影。就这样一道道华丽的忧伤随着记忆慢慢沉沦,使这忧伤的日子成为用恒。时光背影里的城市颓废在平民窟内。站在镜子面前我轻轻合上双眼透过镜面看到另一扇窗,窗内有天地间的;有兵马铁蹄踏破那牢不可破的城墙;有狰狞的恶魔在呼啸人间;有所谓的英雄在?i卫世间万物。生活在日子里的萧瑟何时才能划下句号。

镜破了回到现实,现实中在这距高考只有氤氲气氛的日子,我的饿高三被一种以空洞的形式开始,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以某种方式结束。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此清晰。在以后的那个六月,那些一套一套的教育理念都将成为过往云烟。这一切空洞即萧瑟的生活都将结束。然而一切的一切过后不知道是喜是悲。我恐惧……或许那时我会嚷嚷着自己为何不努力。然而时间年轮成了无法抹杀的厄运。

我坐在教室的某处,座位并不偏。但那却是被老师很容易遗忘的角落。谁都想要受人瞩目!我就像个被抛弃的孩子。庆幸的是我的文字不会将我丢弃。每当我提起笔将文字淡淡的划下,划下了一个有一个的字眼而后开始漫不经心的开始诅咒那些数落过伤害过我的人们。想要他们下地狱然而我无能!吾人痛惜……

痛惜只有在氤氲朦胧的梦中用荆棘刺破他们的体表。梦中我是他们的王,是他们的主宰。梦中他们无处可躲。我将他们导入城堡,城内是那么的典雅高贵。华丽的色彩照得他们心生贪念,看着如此心生贪念的世人。王放下了原有的狰狞笑容,心里的温度一点一滴的变冷,像是即将被扑灭的灯火。恍惚间城堡变成了一座冰城,放淡的晶白散在地上,瞬间地表冰锥绽放,竟如一朵朵盛开着的蔷薇!

为此世人永久的的留下,留下了脸颊上的两行未干的泪痕;留下了腐朽的尸体静静地躺在血泊里……王又恢复了最初的容颜仪态。

这个浑浊的日子造就了浑浊而又渺小的王,我!

萧瑟造句篇5

有了这样明确的解题指导,不少同学还是难得高分,这是为什么?本期,我们就从一道高考题出发,来看看如何提高景物赏析题的得分。

宁波中学骆军英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以上是2012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诗歌鉴赏题,两个小题考查的都是同学们对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为:

(1)描写了秋日清晨乘舟赶路时,江南水乡秋雨霏霏、风声萧萧、落叶漫天飞舞的景色,营造了凄冷、萧条、伤感的氛围。

(2)“孤舟”连接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诗人在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诗人以“孤舟”自比,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整理同学们的答案,可以发现,与参考答案相比,同学们失分的主要原因出在审题意识不高、概括能力不强和多元思维缺乏上。若能从这三方面出发,做到三管齐下,一定能提高景物赏析题的得分。

(1)加强审题意识

第(1)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有同学回答:“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天的景色。”这个答案虽然答出了“江南水乡”“秋景”,但显然没有达到“描写”的要求。这可能是这位同学描写能力不强造成的,但更可能是他审题意识不强,没领会“描写”二字包含的答题要求。

“描写”“概括”“分析”……这些词汇所蕴含的答题要求是不同的。“描写”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概括”要求言简意赅地进行总结,“分析”则要结合诗歌文字展开。所以加强审题意识,把握题目中每个词语传递的命题者的考查目的,是答好题目的基础。

要想做到描写到位,就要尽可能地抓住能使画面丰满起来的元素,比如诗句中表示时令和时间的词、描写色彩和声响的话语等。在这首诗中,可以抓住“晓”“雨萧萧”“叶正飘”这些词,用自己的语言整合它们展现的画面,比如:开头两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秋天清晨细雨蒙蒙、落叶飘零的景象。

(2)提高概括能力

因为怕押不准采分点,有些同学会用大段文字来表述用几个词就能回答的问题,这样做只会影响得分。

比如第(1)题的第二问:“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的同学答:“诗人在傍晚的时候因为思念故乡,借助雁、鸟、鱼、孤舟、霜月、枫桥等意象营造触目皆是伤心的氛围。”“无论是萧萧的秋雨还是飘零的秋叶,也不管是傍晚在天空中疾飞的大雁还是在水中惊跃的鱼儿,还有那高悬的凄冷的月亮、孤零零漂荡的小舟,无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氛围。”这样的答案虽然有文采,但严格来说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它们都偏离了“概括”的要求,不过考虑到这些同学已经读懂了诗歌的内容,阅卷老师也许会给1分的辛苦分。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

怎样才能将景物体现的特点概括到位?首先,着眼于诗句中的修饰词语,如数词、量词、形容词等,体会这些词语表达的情感。其次,用双音节词来表述。要想概括得全面,还可以将双音节词组合起来,比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在回答这道题时,可以抓住“萧萧”这个词。我们学过“无边落木萧萧下”,知道“萧萧”表达的是肃杀、凋零的气氛,组合双音节词,可得:“营造了肃杀凋零、萧瑟凄凉的气氛。”

(3)拓展多元思维

景物形象的作用,不仅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营造气氛,有时候,在诗歌的编排结构上也有作用。前者是内容上的,后者是形式上的,答题时不能只考虑内容,还要从形式上再确认一下。

比如第(2)题:“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有同学这样回答:“作者身在‘孤舟’,见到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景象,这些意象都给人以孤单漂泊无所依靠的感觉,表明了作者客居在外、漂泊无依、寂寞的思乡之情。”这个答案虽然结合全诗进行了分析,但只有内容上的,没有形式上的,只能得3分。

对于意象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虽然不很常见,但并不代表没有。像山东卷这首诗,既然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景象都是诗人在孤舟上所见,那么,孤舟不仅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还作为线索串起了整首诗。

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多元化思维,赏析景物形象时不要只着眼于情感、氛围,还要打开思路,从结构角度再审视一下,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要点。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虒鸟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辟鸟虒鸟泉:泉水名。

请从营造意境的角度,赏析全诗。

萧瑟造句篇6

关键词:比兴概念;运用;作用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创作传统源远流长,比兴手法给古诗词带来了别样的情思和韵致。

一、比兴概念

“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明了地解释了含义,他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比”就是譬喻,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联想,是借助一种事物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就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启发联想和想象。

二、比兴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及作用

《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那在水中的“关关”鸣叫的成双的水鸟,情意深挚,互相唱和,它们多么容易勾起人的联想,让人想起君子和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引入正题,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在开篇之时,酝酿气氛,使诗意含蓄蕴藉。

《卫风・氓》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由桑叶的新鲜润泽让人联想到女子年轻美貌,初婚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由落叶的枯黄和陨落,让人联想到弃妇面容憔悴,被弃痛苦。比兴,勾起了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塑造弃妇形象,突出批判主题,加强了诗的思想意义。

《越人歌》里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离骚》里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处的比兴,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干涩,为诗词增添了韵致和情思。

《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给全诗笼罩上一种缠绵悱恻的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唐戴叔伦的《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诗以沅湘开篇,即景起兴,由沅水湘江,引出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含蓄而蕴藉。

比兴的使用,避免平铺直叙的干涩、枯燥和突兀,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加强作品的形象性,增加诗词的情思和韵致,使诗词含蓄委婉、韵味悠长。

萧瑟造句篇7

残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

孤独又一次来袭。

悔不该少年意气风发,

行走江湖。

眼眶中,

温热的液体滴落。

是我的泪吗?

我不敢相信,

也不愿相信。

一直如男子一般的我,

竟然也会有泪。

可是,

江湖不相信眼泪。

我还能做什么呢?

罢了,罢了。

既然已经背起了行囊,

我就没有理由哭泣。

擦干了泪水,

江湖依旧是江湖,

依旧是那么惆怅无情。

而我,

也依旧是萧风落叶似的孤独。

在夕阳的风中,

我瑟瑟的发抖。

单薄的衣衫,

已无法抵御寒风。

脆弱的心灵,

也无法接受命运的考验。

命运?

命运真的存在吗?

把失败归于命运,

我还是以前那个雷厉风行的我吗?

我思索着,

一切都静止了。

周围死一般的寂静。

无需更多言语,

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

以沧桑为饮,

年华果腹,

岁月作锦衣华服。

于百转千日后,

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眼睛被光芒刺的睁不开。

是佛祖来了,我知道。

这就是我想要的江湖吗?

隔一程山水,

落英如雨,

印证拈花一笑的了然。

佛走了,

留下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没错!这就是江湖!

黄尘滚滚风萧索,

终于云开雾散。

孤独已然不见,

挥挥衣袖,

耳边的风款款相送。

江湖依旧惆怅,

而我已不会孤独。

我找到了原来的自己,

收拾好行囊,

拿起我的青锋剑,

那闪闪的寒光中,

再一次映出了我坚毅的眼神。

残阳下还是拖着长长的影子,

看遍秋风萧瑟大雨纷纷,

一颗剑心已然在胸中扎根,

豪情万丈胜男儿。

江湖,

终于造就了我。

征伐杀戮的存在,

是我的信仰。

千年中弥漫着,

一股正义浩然的气概。

青锋剑闪着寒光,

胸中的剑心也闪着寒光。

收拾好行囊,

江湖还等我去闯。

萧瑟造句篇8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生机盎然的诗作,诗人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写得颇有生趣: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泼洒浓墨描绘,但春之色彩自然地跃入读者的眼帘。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以“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埋下伏笔,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好心情的形象写照。后两句写人,显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放风筝这一情景,来表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注一“忙”字,表现出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追逐、跳跃、欢呼的身影。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飞,红的、黄的、绿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短短的四句诗,情景交融,使人备感亲切、神清气爽。

春姑娘披着五彩花衣悄然离去,夏公主又翩翩而来,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热情奔放的季节。且让我们到河边钓鱼去: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诗人勾勒了小儿垂钓时的神态,宛如一部简短的动画片。诗人将小孩垂钓时那专注而带些稚气的神态简直写活了。“蓬头”,指小孩披散着头发,也许头发上还沾挂着一些草埂、草屑哩。“侧坐”,指随意坐下,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诗人把“垂纶”“稚子”置身于“莓苔”之上、杂“草”之中,不加雕饰,写出了一个山野孩子真实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顽皮活泼而又憨厚朴实的特点,真切自然,惹人喜爱。小家伙是多么的机智、聪明、灵巧啊,他选择了一个人迹罕至的阴凉之处,恰好是鱼不受热、人不挨晒的理想的垂钓之处。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此时有人路过,正要向他问话,他却“遥招手”而“不应人”。大概是鱼儿正在咬钩吧,他心中不禁一阵喜悦与紧张,担心惊跑了鱼儿,只好用手比划着回答过路人。一个“遥”字,表明了他不想让人靠近的心理。远远地就摆手示意,这并非冷漠无礼之举,而是心意相通的友好之态;他不是懒得回话,而是像对待老朋友一般,用手势来表情达意。那种专心致志、一本正经的情态,令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感受到小家伙的可爱。

一个真正懂事的乖孩子,要能成为大人们的好帮手。对了,放鸭、喂鹅,正是这些“小大人”们干的活儿:

乌鸟投林过客稀,

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

独自编阑鸭阵归。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楝花风起漾微波,

野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水立,

戏将萍叶饲新鹅。

――明・邵亨贞《贞溪初夏》

前一首诗描绘出“放鸭晚归”的图景:鸟儿纷纷“投林”,行人渐渐稀少,云烟远来,罩住了农家的门窗;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撑起一叶扁舟,赶着鸭群,独自回家。诗人从收工回家的人群中选择了放鸭儿童,通过描绘他的动作来表现乡村暮色,栩栩如生,宛若一幅真实生动的生活画。特别是“独自”二字,充分表现出“小童”的聪明能干。

后一首摄取了“溪边饲鹅”的情景:夏风轻轻吹,溪水缓缓流,野外渡口舟自横,行人过溪河;水边沙滩上,小孩真顽皮,手拿萍叶,戏喂新鹅。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楝花、微波、野渡,渲染出江南水乡那平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刻画人物,表现出乡村孩子的活泼和勤劳。

不难看出,这两首诗的写法相似、情境相近,颇值得我们作对比欣赏。两首诗都是先绘景、后写人,前者为后者设置背景,后者为前者增添生活情趣,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夏日的美妙时光,让人难以忘怀,那么秋天呢?请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夜里的童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是一首舒缓缠绵的小夜曲。首句用“萧萧梧叶”和“寒声”极力渲染秋夜的冷清,使人感到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第二句写“江上秋风”牵动了诗人无限的“客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孑然独立的身影。世有悲秋之说,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没有亲友的慰藉,站在这瑟瑟秋风之中,怎不感慨万千!“送”“动”二字,使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的多少惆怅!三、四两句将笔触转向了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他们在父母的身边幸福地生活着,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就是在这凄冷的秋夜里,也能提着灯笼,在篱笆边捕捉蟋蟀,尽情地玩耍,面对此番景象,诗人虽在凄凉之中感到了一丝安慰,但内心愁苦的滋味却更加深重了。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自己的游子愁思,情与景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显得诗味无穷、颇为感人。在这凄清的秋天里,童趣是多么的令人向往、让人陶醉啊!

冬天的“百草园”似乎比较乏味,可一下雪,一结冰,就不一样了。有诗为证:

宫树堕晴雪,

凝寒入毳裘。

邻娃取冰箸,

道是玉搔头。

萧瑟造句篇9

关键词:登高悲剧意蕴悲剧形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就是被誉为“古今第一七律”的《登高》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客居夔州时所写。整首诗沉郁悲凉,读来让人不胜感伤,这里我就这首诗的悲剧意蕴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先来看它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夔州时,当时杜甫已经54岁了。由于生活所迫,杜甫的身体已严重受损,“缓步仍须拄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寒雨朝行视园树》),“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显然五十多岁的杜甫已经步入老年了,然而此时的他依然是无家可归,尽管他已经在外漂泊整整二十年了。

杜甫是三十五岁左右离开家乡。他先是在京城长安逗留了十年,“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些诗就是他在京城长安生活的写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文武百官后勤佳人仓皇逃往四川,剩下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像王维也作了安禄山的高官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可苦了小老百姓们,“长铲长铲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七歌》)。杜甫靠挖野菜度过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后来杜甫辗转漂泊到了大西南,在成都生活了一段时间,有老朋友严武照顾,生活还算清闲。安史之乱过后,高原上的的吐蕃又来骚扰大唐,并曾经一度攻占长安,皇帝老儿又带着文武百官老婆孩子出逃了,杜甫回家的打算被搁浅了。严武这时也已去世,杜甫只得又飘转流徙,于766年的四月辗转来到了夔州。

杜甫的一生都在和肚子打官司,可是他天生又是个忧国忧民的主,自己的一生就已经很不幸了,却又替国家、替百姓穷操心,他关注朝政得失,关心民生疾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国家兴亡相起伏,而那时的大唐帝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他把个人的不幸、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起伏、国家的命运全压在了自己的头上,这根本就不是他一个人所能承受得了的。他的身体垮了,精神却硬挺着,这就是他诗里面的最大悲剧。是社会、时代造就的他的悲剧。

登高是一种风俗,古已有之,说是为了辟邪。插茱萸、饮酒也都是为了辟邪,王维有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写的这种风俗。可是后来这种做法就不仅仅是辟邪了,而成了文人士大夫抒情达意的媒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思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感怀,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怀古……而杜甫的《登高》又是什么样的内容呢?悲秋,这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特征。“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中国古代文人看到花飞叶落总是要发感慨的,没有什么理由,因为他们提倡天人合一,他们的心灵是相当敏感的,他们很容易把各种自然现象和自己联系起来,从而使中国的传统文人身上具有了一种莫名的悲剧情愫,这种悲剧情愫往往通过诗歌表现出来,如悲仕途、悲身世、悲家国、悲生命本体等,使中国古代诗歌总体上能够表现出来一种悲剧的美,正是这一悲剧美,才使中国古代诗歌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登高》是杜甫悲剧思想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一切悲剧精神的总结,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蕴。首先在形式上,杜甫是用七律来创作这首诗的。七律是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上是有种种限制的,受格律、平仄、用韵、字数的限制,有一句话叫“带着镣铐跳舞”就说的这种诗,他虽然形式上完美,但却限制了内容。李白最喜欢写的是七言乐府歌行体,因为这种诗体比较自由,有利于内容的选定和感情的表达,所以李白的诗总是给人一种出人意表、酣畅淋漓、一泻千里的感觉。而杜甫多用格律的体裁,他的诗总是让人感觉柔肠百结、千折百回、欲吐还吞,这就是他所选用诗歌体裁的悲剧性。

在内容上,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把秋士易悲的感情发挥到了极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一开头,作者就用了很多带有悲剧色彩的意象来表达。急风、高天、啼猿、清渚、白沙、飞鸟,这些都是夔州地方秋天特有的景观,透过“急”、“高”、“哀”、“清”、“白”等形容词,透过“清”、“白”这些冷色调,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静凄清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础。

颔联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写景的同时,深沉的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叶落意味着一年将近,会引起韶光易尽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作者在这两句诗中用到了“无边”、“不尽”,这些词语又使人产生了很多联想。这里,“无边”的不仅仅是落木,“不尽”的也不仅仅是长江,而是诗人的愁绪,是身世之悲,是仕途不顺,是家国之思……试想想,在某一个西风残照的秋天,多愁善感的诗人带着满怀的愁绪登上了高台:杜甫站在高台上向远处看,萧瑟的秋风漫卷着枯黄的树叶在上下飘飞,弥漫的到处都是;杜甫站在高台上向下面看,不尽的长江水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一股惆怅的情绪就从飘飞的树叶间升起,从滚滚而来的江水中升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万木萧萧、江水滔滔东流去。

第三联作者的愁绪的内容具体化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极言远也;“悲秋”,点明主题;“常”,经常也;“作客”,是作者当前的情况。“百年”,晚年;“多病”,指身体状况;“独”,孤独也;“登台”,登上高台。想想这些字眼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作者在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独自登上高台,面对着夕阳古道、枯藤老树,一时间有家不能归,晚年的漂泊,功业的未就,生命的短暂,韶光的易逝,人生的无常,亲朋的无一字,国家的动荡,民生的疾苦……全都涌上来了,如“无边落木”“萧萧”而下,又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无边无际,不可遏抑。“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本诗的结句,到了这句,在一个国家不安定的年代里、常年漂泊的、穷困潦倒的、白发苍苍的诗人形象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给我们不尽的思考。

萧瑟造句篇10

【关键词】一段描写;两个人物;三次闻曲;四个相同

一、一段描写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集中展示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曲调的悲怆;“低眉信手续续弹”,写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花底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让人荡气回肠。

二、两个人物

这首叙事诗共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琵琶女、一个作者自己。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惟其萧瑟落寞,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三、三次闻曲

第一次是暗写,作者浔阳江头夜送客,醉不成欢残将别时,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女没有出场,是先闻其声未见其人,让人产生悬念。

第二次是详写,集中展示琵琶女的高超演奏技艺,写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将听觉化为视觉,形象直观,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次是略写,是在作者再次邀请并许诺为君翻作《琵琶行》后,琵琶女再次演奏,略去演奏的内容及过程,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来渲染气氛,将感情推向高潮。

三次闻曲中还穿插了三次描写江月,即第一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第三次“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三次描写既烘托了气氛,也渲染了主题,描写抒情相得益彰。

四、四个相同

一是来历相同。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作者“我从去年辞帝京”,两人都是来自京城。

二是遭遇相同。琵琶女先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等到“暮去朝来颜色故”后,“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作者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司马。两人都是先喜后悲,先被赏识后被冷落,有相同的遭遇。

三是才华相同。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作者也是才华横溢,名噪京城,两人才华都是出类拔萃,后人望尘莫及。

四是性格相同。作者只是邀请琵琶女来演奏,但演奏完,琵琶女主动自诉身世,俨然把作者当成了朋友,显得质朴憨厚。作者听了琵琶女的自诉后也主动感慨自身经历,并流下了伤心的泪和同情的泪。可见两人都很真诚、率真。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玉凯.白居易的《琵琶行》[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