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网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5:22

开心网名篇1

一年前,开心网还只有10万不到的用户,有人问程炳皓为什么叫“开心网”,程炳皓说“开心就好”;一年后,开心网于5月20日状告千橡“开心网”不正当竞争。有人问程炳皓到底要干什么,他说,我只要开心网这个名字。

“不觉得域名和网站名字有什么关系”

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有一种人专门以注册域名赚钱,行话叫做“玉米(域名)贩子”,也叫“玉米虫”。这些人大多是触网较早的玩家,几乎是凭借着一种天生的直觉,他们用极小的代价海量注册域名,囤在手里,等着某一天有某个期待着成功的创业者或者得到风险投资的幸运儿找到自己,用几百倍甚至几千几万倍的价格把某个“玉米”买走。

中国的“玉米圈”里最成功的当数265老板蔡文胜,最不成功的当数时下开心网的老板程炳皓。

程炳皓的“不成功”和一个叫做傅政军的人有关。早在程炳皓的kaixin001.省略这个域名就被某人注册了。所以在程炳皓想明白“开心就好”这个道理,开始着手准备做开心网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域名在别人手里捏着,没办法只能注册了。

据传闻,傅政军当时花了3.5万美元买下这个域名,曾经找到程炳皓希望能以这个域名入股,要1.省略买走。

“当时没钱,买不起,没办法。”程炳皓显然不愿多谈这段故事,“就是没办法,那时候风险投资还没进来,而且我到现在都不觉得域名和网站名字有什么关系。就像现在你去注册一个xinlang.省略在去年9月份就上线了,为什么到现在你才决定?

程炳皓:这只是因为我们的团队不太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开心网本来是一个技术团队做起来的事情,从心理上说,我们还是不太习惯法律这样的方式。其实双方一直都有沟通,但是我们发现对方没有积极的反馈,所以最后才选择了这种方式。

记者:听说之前千橡曾经开出很高的价钱想要收购你们,但是你没卖?

程炳皓:我和陈一舟之前并不认识,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他说希望找我聊一聊,谈一谈资本层的合作。当时是在2008年8月或者9月记不清了,那时候开心网的用户已经很多了,在北京和上海已经覆盖了白领人群。在后来可能他觉得难以达到目的,就买了这个域名。其实在他买这个域名之后,我们双方都依然有沟通。

记者:对于官司的进展,有什么可以披露的吗?

程炳皓:我们既然做这个事情,肯定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具体的细节我不方便讲,但现在其实有很多人误会了我们的意思。开心网核心的述求和域名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开心网”这个名字。当时做开心网的时候,我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做一个非常知名的商品。法律对于知名品牌商标是有保护的。至于怎么去证明,我想一定会有很多办法。最关键的是我们把开心网做成了一个知名的网站,从法律上来说,我们的努力、我们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应该是会受到保护的。

记者:有传言说你是因为在运营方面感受到来自广告客户的压力,也有人说你是因为受到了投资方的压力,是这样吗?

程炳皓:没有这样的事情。开心网到现在有两笔融资,第一笔花得确实很快,都买服务器了,第二笔融资的谈判很顺利。其实投资方对收入并没有什么压力,我们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记者:开心网不是中国第一个SnS网站,在你之前有很多人投入到这个领域当中。但似乎从结果导向来看,他们成功的速度都没有你快,甚至可以说他们都不如你成功。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程炳皓:的确很多人都做得比我早。我没有资格判断他们成功不成功,我所了解的只是开心网。在开心网之前,所有人做SnS都是把目光聚焦到一群人身上,比如学生。但是开心网想做的实际上是一种状态,就是一种开心的状态,这是最本质的不同。

记者:我们注意到开心网上的植入式广告开始越来越多。在经营层面上你的进展如何?

程炳皓:公司现在一共只有50多个人,技术占了一大半。只有两个销售员,算上我自己有3个人在做销售支持。现在还没有到把商业化全面铺开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只和最好的广告公司、最好的客户合作,做最成功的案例,把每一张单子都做出新意来,并且通过这些单子让用户的体验得到改善。现在我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大家想的事情都是怎么把一个合作做得更有意思,还没有到全面铺开的时候。

(6月3日《新京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程炳皓简历

・1998年进入新浪网

・2003年-2004年任新浪无线技术副总经理

・2004年-2007年任新浪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爱问”总负责人

・2007年-2008年任新浪研发中心主管

・2008年2月自新浪网离职,1个月后创办开心网

创业故事

程炳皓离开新浪的时候,正好是新浪“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网络广告上来”的战略开始执行后不久。

那是在2006年,新浪停掉了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爱问”,这让负责这一产品的程炳皓充满了挫折感。因为在2004年4月他开始正式负责这个部门的时候,百度已经几乎垄断了中国搜索市场。

“那段时间让我感觉人生有太多没有办法掌握的事情。”程炳皓说,“活在当下,开心才是最重要,最应该珍惜的。”

于是程炳皓把大部分积蓄投入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的技术开发和网站上,2008年3月,开心网开通。“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人开心一点,这就是开心网最早的初衷。”

“开心网的第一批用户基本上都是我在新浪10年的同事和朋友。”程炳皓说,“当时跟他们说,我做了这个东西,来玩玩看?”

祝志军就是在那个时候接到程炳皓邀请的,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迅速成为开心网上最有钱的奴隶主。但是祝志军说,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太忙,几乎一年都没有再上过开心网。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老新浪人”那里很普遍,当然也有至今依然在开心网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其中甚至不乏新浪的某些高层,至今依然是开心网“菜园”组件的忠实拥趸。

开心网名篇2

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方案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推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根据《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的通知,现就我校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欢度国度佳节、喜迎党的十为主题,以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为着力点,重在运用网络载体,引导未成年人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生动具体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展示心向党、跟党走的精神风貌,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二、活动时间

9月22日至10月11日。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1.组织学生(一二年级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面向国旗敬礼签名,抒发感言,表达心声。学生可以个人名义,也可以采取小组、团队、班级或家庭等方式进行签名,同时留言寄语。留言寄语内容要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真情实感。

2.9月22日举行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仪式,认真宣传、动员并实施。

3.网络中心维护好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微机课组织指导学生登录相关网站进行网上签名寄语。

4.签名网址:中国文明网

登录中国文明网后,点击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图标后,选择地区时请选择甘肃,然后点击向国旗敬礼图标,最后填写姓名、寄语,然后点击提交图标即可。

网上签名寄语在9月22日至10月11日期间集中进行,历时一个月。由中国文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承办,中国文明网联盟和中国未成年人网、中国校外教育网、未来网、中国家庭教育网、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等网站链接。相关网站将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立专题专栏,供各地未成年人登录签名,发表感言心声。

5.各年级各班要提高认识,广泛动员,通过组织网上签名寄语,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他们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各年级要统一安排,迅速行动,踊跃参与。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要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签名寄语活动作为家长学校的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提高。

开心网名篇3

   据新浪科技5月23日下午消息,据开心网方面透露,千橡旗下北京千橡网景就“真假开心网”一案向北京市高院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上诉已于日前被驳回,这意味着此案有望于近期再次开庭。

   2009年5月,开心网(kaixin001.com)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指责千橡旗下的北京千橡互联不正当竞争,要求后者停止使用“开心网”作为网站名称,并对侵权行为进行赔偿。此案引进网络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10月本案第一次开庭,千橡互联提出,“开心网”的网站名称和域名已经转让给千橡旗下另一公司千橡网景名下,开心网“告错人了”,令此案产生戏剧性变化。而开心网方面认为,这是千橡故意在拖延审判。

   随后开心网追加千橡网景为共同被告。2010年2月,千橡网景以住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为由,向北京市二中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此案应在北京市一中院审理。

开心网名篇4

答辩书

案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明中心案件编号]投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诉人名称和地址]被投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投诉人全称及地址]争议短信网址: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明投诉书中列举的全部短信网址]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答辩书

本答辩系根据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短信网址争议解决办法》而作出

一、前言被投诉人于__________[注明被投诉人收到中心发出的投诉通知的日期]通过_________[电子邮件、传真、邮政通信、邮政快递]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发出的案件程序开始通知,被正式通知投诉人已经根据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mobniC)______年___月___日实施的《短信网址争议解决办法》(《解决办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于______年___月___日生效实施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短信网址争议解决程序规则》(《程序规则》)向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投诉,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已予以受理并已开始进行本案程序。

域名争议解决中心规定_____________[程序开始通知中规定的被投诉人提交答辩的日期]为被投诉人提交答辩书的最后期限。

被投诉人现对投诉人在投诉书中的投诉及主张进行答辩,并请求专家组驳回投诉人的有关请求。

二、案件信息案件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信网址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议短信网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短信网址注册服务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通讯方式在本程序中与被投诉人联系的首选通讯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文本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件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电子邮件地址]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联系人的姓名]有形书面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一种:传真、邮政快递]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必要,注明地址]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传真号码]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联系人的姓名]

五、被投诉人信息[如果被投诉人或其人不止一个,则应提供每个被投诉人及其人的联络信息。]被投诉人信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注册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营业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投诉人人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司法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的话,说明其他已开始或已终止的与争议短信网址有关的司法程序,并简要叙述案件要点。证明文件附后,本部分内容以200字为限]

七、对投诉主张的答辩[根据《程序规则》第二十条的规定,被投诉人应对投诉人的投诉和主张进行反驳,并申明继续拥有和使用争议短信网址的依据和具体理由。被投诉人应就以下问题进行答辩,并予以举证证明:

1.争议短信网址是否属于《解决办法》管辖范围;

2.投诉人的投诉是否满足《解决办法》第五条所规定的条件;

3.被投诉人是否具有《解决办法》第六条所列举的注册或使用短信网址具有恶意的情形。被投诉人可针对投诉人就上述情形而提出的有关主张进行答辩。

[根据《程序规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该部分答辩字数不应超过3000字(不包括附件)。相关文件及证据应作为附件按顺序编号后提交。引用先前案例及有关评论应注意其完整性。]

八、专家组被投诉人选择________________[一人专家组/三人专家组]裁决争议。

[如果被投诉人未提交答辩或提交了答辩但未表明如何指定专家,中心应以下述方式指定专家组:如果投诉人选择一人专家组,中心应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一名专家;如果投诉人选择二人专家组,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心应从投诉人提供的三位候选人中指定一名专家,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第二名专家和首席专家;如果被投诉人选择三人专家组,被投诉人必须从中心专家名单中选定三位专家,并将其姓名注明。中心将尽量从被投诉人选定的三位侯选专家中确定一位专家作为本案专家组成员之一。]

九、其他相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可以支持本答辩的其它文件应连同相应文件索引表附于答辩书之后;

3.本答辩可涉及多个短信网址,只要这些短信网址为同一短信网址持有人所注册;

4.本答辩书应以有形书面文件形式(参阅《程序规则》第19条)及电子文件形式提交至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程序规则》第八章的规定,如必要,随附应缴纳之程序费用;

6.在准备答辩书时,应查阅以下文件:

mobniC《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短信网址争议解决办法》《解决办法》Ciet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短信网址争议解决程序规则》(《程序规则》)。

十二、附件附件目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最后确认被投诉人确认,有关答辩是依据《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短信网址争议解决办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短信网址争议解决程序规则》以及相关法律而进行的。就本人所知,答辩书所载信息是完整的和准确的。有关答辩及主张仅针对投诉人,不涉及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及专家组专家,也不涉及短信网址注册管理机构及注册服务机构、注册人员及短信网址注册机构。

特此提交。

开心网名篇5

根据收购公告,智明星通估值高达26.6亿元,而其令投资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便是自主研发了“开心农场”。受此消息影响,中文传媒股价在公告后两个月时间里一度上涨超过50%。

《证券市场周刊》于2014年10月31日独家刊登特约稿件《中文传媒收购智明星通存疑》,提出了该项收购中存在的多个疑点,其中之一即为:智明星通是否真的是当年国民游戏“开心农场”的开发者?文章指出,目前已经处于注销状态的上海五分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五分钟”)曾因开发了开心农场被媒体广为报道,而智明星通和五分钟显然并非同一家公司。

中文传媒随后于11月13日刊登澄清公告回复称,智明星通自主研发的“开心农场”于2008年首先在(下称“kaixin”)上线,后在校内网()上线,其后在前述两个网站合并后的人人网()运营。公告表示,“媒体所报道的五分钟的‘开心农场’是在运营。”

不过,相关的澄清表述很快遭到开心网(,以下“开心网”均指该网站)副总裁郭巍的否认,“(澄清公告中的)部分内容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出入。”

两种“偷菜”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开心农场”这个游戏和“开心网”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但实际上开心网的游戏另有其名。在2009-2010年的许多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到有关“上开心网偷菜”的表述,而“偷菜”正是“开心农场”最让玩家津津乐道的游戏之一。令人感到混淆的是,中文传媒澄清公告中同时提到了kaixin和开心网两个网站,并表示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是在kaixin上运营,那么kaixin是否就是媒体报道中引发全民“偷菜”的那个“开心网”呢?

“开心网2008年初开始做,由于刚刚创业,买不起这个域名,就使用了,没想到2008年成立以后很快就发展起来,”郭巍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

根据郭巍的介绍,当时开心网为了积聚人气,自己开发了一些社交游戏组件,其中包括国内最早的农场类游戏“买房子送花园”,上线时间是2008年9月,2009年2月该组件中添加了“偷菜”功能。“‘偷菜’这个说法其实就是从开心网开始的,”郭巍称,“甚至后来这款游戏组件就被许多人直接叫做‘偷菜’游戏。”

据郭巍回忆,在推出“偷菜”之后,开心网的alexa排名一下子上升到全球所有网站前80名、中国前10名以内。

百度热搜词2009年榜单页面显示,“偷菜”为当年“十大网络流行文化”的第五名,而“开心网”则为当年“十大热门搜索”的第一名。

在开心网推出“买房子送花园”游戏组件几乎相同的时间,五分钟于校内网上推出了开心农场的游戏插件应用,一炮走红。这款插件从一开始就带有“偷果实”功能,后来逐渐也被叫做“偷菜”。

报道显示,“2008年11月,五分钟开发的开心农场在校内网上线仅一周,就挤入插件应用前十名,一个月后日活跃用户冲到10万,并很快突破100万。”

2009年4月,腾讯与五分钟达成了协议,前者一次性买断并获得开心农场最高使用权,此后腾讯开心农场改姓QQ,即后来广为人知的QQ农场。

“我和五分钟的Ceo郜韶飞一起参加过公开节目并有过交流,”郭巍表示,“2011年开心网的组件向第三方开放,五分钟的一些游戏也放到开心网的平台上来,但说五分钟的开心农场是在开心网上运营,肯定是与事实不符的。”

原五分钟Coo、现新浪微游戏Ceo徐城也明确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五分钟的开心农场的确没有在开心网上运营过。

打球:又kaixin又校内,也是农场

根据中文传媒的澄清公告,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先后在kaixin、校内网、人人网运营。这些描述一边不断和开心网、五分钟的对应游戏打着暧昧的球,却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冲突,这正是智明星通的高明之处。

据悉,校内网、猫扑网的实际所有人千橡公司曾于2008年9月提出以1亿元收购开心网,但被后者拒绝。很快,千橡公司2008年10月将此前以高价购得的kaixin推上线,也命名为“开心网”,并试图为kaixin寻找一些优质应用吸引用户,同开心网竞争,包括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

“据我所知,千橡公司和五分钟谈过,希望把五分钟的开心农场放到kaixin,但五分钟没答应,”郭巍透露。对于这段背景,徐城也表示,五分钟的开心农场一开始就在校内网上运营,从来没有在kaixin上运营过,但对除此以外的细节不予置评。

2009年2月,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也在校内网上线,为了避免与五分钟的开心农场冲突,改名为“开心农民”。2009年8月,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2010年9月,千橡公司宣布将kaixin的数据资料和应用并入人人网,智明星通的两款游戏在人人网即合并为一款,称为“开心农场(开心)”。

那么,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在kaixin上运营的情况如何呢?从第三方对kaixin的统计数据,可以反过来进行一些客观的衡量。

艾瑞咨询2009月6月的一份报告对2009年3月(含)之前一段时间国内SnS网站人均月度访问天数做过跟踪统计(基于10万用户样本)。结果显示,在kaixin于2008年10月上线后,半年时间里其人均月度访问天数从1.3天上升至3.3天,但同期开心网从6.5天上升至8天,校内网从7.1天上升至8.1天,牢牢占据第一梯队的位置。

在艾瑞咨询2010年5月的另一份报告中,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的人人网、开心网和kaixin的月度浏览时间进行了比较(基于20万用户样本)。结果显示,整个期间人人网、开心网的数据在一个级别,还是远远超过kaixin。kaixin月度浏览时间在2009年8月达到顶点0.71亿小时(开心网、人人网分别为1.82亿和2.54亿小时)以后开始回落,到2010年4月仅剩0.18亿小时,此时开心网和人人网均为1.91亿小时。

换言之,在“偷菜”盛行之时,kaixin上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在市场竞争中明显一直处于下风。那么智明星通的同款游戏在进入校内网以后,是否有更好的表现呢?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通过手机、微博私信尝试与当时校内网的负责人,现点点网、啪啪网创始人兼Ceo许朝军联系,但截至发稿均未能成功。目前,在人人网上也已经找不到当年游戏插件的排名。不过,《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的多名曾参与“偷菜”的人人网用户都清楚记得,自己和众多好友一起玩的是五分钟开发的版本。

目前在人人网的应用中心里,搜索“开心农场”可以同时得到两个结果,其中五分钟的版本显示已有3427万人安装,智明星通的版本为3329万人安装。

乍一看似乎两个版本都很受欢迎,但如果进入其各自的公共主页,便会发现明显的不同。虽然五分钟的开心农场已经于2013年8月下线,但其在公共主页中留有长长一串新鲜事记录,并和人人网其他用户有着许多互动沟通;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虽然没有下线,但其公共主页中不仅没有任何新鲜事记录,甚至连头像也没有设置。不仅如此,五分钟的开心农场获得了50多万用户的评分,得分为3.0分(最高5分);但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则仅有1900多人进行评分,得分为1.8分。

这些异常之处不由让人怀疑,智明星通的开心农场是否真的拥有和五分钟同样级别的用户规模。而且,鉴于SnS网站的特点,同一个平台上同一种游戏,很难同时出现两家都做大的局面,毕竟用户在玩游戏的时候更注重社交,先拥有用户基础的更具优势。

开心网名篇6

2004年2月4日,对于网络社区的进化而言,是一个新的节点。哈佛大学的学生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在这一天创办了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站“theFacebook”,而创办这个网站的初衷,只不过源于扎克伯格想要通过网络来加强同学间的了解和互动,网站的注册最初也只限于哈佛大学的学生。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两个月内,theFacebook的注册用户扩展至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Facebook”刹那间成为了美国年轻人最为时髦的沟通方式。

“嗨,我是xxx,这个社交网站与以往有些不同……”符合年轻人交往方式的注册邀请,那些更为直观的分享模式和有趣的组件,让Facebook几乎成了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代名词,Facebook的追随者和效仿者在全球各地雨后春笋般的展露出来,并展现出令人讶异的活力。

人人网,从丕从?

在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的第一天,偶见一“人人好友”更改了状态:人人网,从了吧。

在校内网更名“人人网”之后,短时间内,这成为各大媒体热衷的话题。置至于为什么如此更名,用陈一舟的话来说

“更多还是为了扩大用户数量规模”,“校内网”怎么听都好像是在校学生使用的社交网络,而“人人网”的包容性非常强,每个人都能参与,并且能够做的很大。

其实,早在4年前,陈一舟就收购了域名,而那时的人人网还曾和其创办的网络社区chinaRen“打得火热”。不过,那时的“人人网”根植于BBs,只能算是web1.0,单项传播的特质使其很快被来势汹汹的门户网站所淹没,资金短缺的renren.corn不得不告废。2005年,陈一舟买下了人人网域名。

同年年底,校内网横空出世,创办人是从美国回国创业的王兴,它模仿的对象恰好是当时美国风头正劲的Facebook。

当Facebook的用户数一路攀升的同时,校内网也在迅速增长。直到2008年,校内遇上了迄今为止最强大,也最顽固的竞争对手――开心网。

依靠“争车位”、“好友买卖”等几个简单的组件和病毒式传播,开心网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办公室,尤其是年轻白领之间蔓延。在短短三个月之间,还在内测阶段的开心网日均ip访问量达到72万,日均pV浏览量也达到3000多万。开心网的火爆触动了陈一舟的神经,千橡开心网的出现是陈一舟对开心网的回击,但对于校内网,陈一舟更想把其打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第三方软件的植入,已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曾经风靡校内的“偷菜”类游戏“开心农场”,就是由上海你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五分钟”品牌开发的游戏插件,光这一插件就给千橡带来了百万级别的月收入。很快,开心网上也有了相似的应用,只不过名称变成了“买房子”。

网页游戏一度成为了促进用户沟通、加强用户粘性的有效手段,但实践证明,仅有三四个月生命周期的网页游戏还不足以成为用户和社交网站之间的粘合剂。据comScore发表数据统计,Facebook用户中40%为35岁以上的成年人,mysDace也有超过一半的35岁以上成年人。在校内网更名的新闻会上,陈一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大学生中的用户群很多,但是在大学生之外的用户群却很少”,“要让它的名字不成为它发展的瓶颈”,“从七千万到3.38亿。我们希望可以涵盖中国所有的网民”。陈一舟试图把偏离了人际关系处理的“校内网”,重新拉回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人人网”。

就好像长大了的80后不会放弃QQ一样,走出校门的“同学们”也不会轻易放弃“校内网”,尽管“人人”可能为千橡赢得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但其想覆盖全部网民的“雄心”是否会影响其固有用户对“校内”环境的留恋进而影响用户忠诚度,仍有待观察。

溜溜胡同,逛逛云涯

如果说开心网、人人网构建了一个以“熟人”为纽带的真实社区,那么他们的“前辈”西祠胡同、天涯甚至BBS的鼻祖代表水木清华则把一群有着相似爱好或脾性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给了他们信息共享、情感交流的平台。与分享、上传照片居多的生活化SnS相比,社区和论坛仍然是信息较为集中的聚合平台:他们直白、新锐,关注社会热点,也更加接近“精英社区”。

与基本真实的SnS相比,社区内的“匿名”交流显然更容易满足网民们对于沟通的大胆想象――赞同的观点可以灌点水,不赞同的可以拍块砖――摆脱现实的束缚,在网络社区内实现真实表达。许多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因社区、论坛的披露和讨论使实际处理程度得以改变。厦门pX项目事件、许霖利用atm漏洞取款事件、郑玉娇案等都曾引起网友热议。有些甚至在事实上促成了事件事态的扭转。

社区、论坛的存在,形成了一种民意的另类表达。以“做俯卧撑”为例,它直接起源于“6・28”瓮安事件。“做俯卧撑”这一词语率先在天涯社区上井喷式爆发,迅速蹿红各大网站,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

网民恶搞“做俯卧撑”,既是对李树芬死因的关注,也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对于“晚上10点在大桥上做俯卧撑”这一离奇行为的质疑。通过社区,网民们似乎找到了洞察社会现象的新渠道,这个渠道正在滋生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自下而上地去影响管理层的决定。譬如说,要不要禁止人肉搜索,或者该不该推行网络实名制。

与SnS扁平化的网络相比,社区、论坛更容易形成热点事件、人物或者流行语一痞子蔡、芙蓉姐姐、寂寞等都是个中代表。

为了黏住老用户、吸引新用户,天涯社区开始引入“SnS”元素。“社区是大于SnS的。社区不仅仅是SnS,该有更丰富的形态,包括商务、娱乐等”,天涯社区Ceo邢明说,而从2005年期天涯社区就开始了在营销上的推进与探索。

“网络奇迹”

互联网上从不缺乏奇迹,但“贾君鹏”创造的奇迹有点特别。而这种特别让我们关注另一种社区形式:贴吧。

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的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五六个小时内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lo万点击和30万回复。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帖子,何以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

“因为寂寞”。魔兽迟迟不开,让百万魔兽玩家只好在贴吧活动,在网络推手的鼓动下,围绕“贾君鹏”盖起的“高楼”刚好成了玩家们饶有兴味的噱头。

可以说,贴吧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它与搜索引擎紧密结合,通过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生成讨论区,使用户能立即参与交流,与这一话题相关的信息和想法。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而找到“组织”。这样的社区不只出现在百度,搜狗说吧、天涯来吧都有着很旺的人气,“吧”几乎成了搜索引擎的伴生品,但因其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而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难道说,社区必须是完全公益才能体现其公正的价值?

百度试图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俞军的离任或许也让百度贴吧感到了些许“寂寞”,这位百度首席产品设计师一手创办了“贴吧”这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而创建这一想法的缘由是:结合搜索引擎建立在线交流平台,让志同道合的人,更自由的互助与交流。

开心网名篇7

玩校内的同学,最近两天可能都会发现校内有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不是新添了应用项目,也不是又一次改变了界面设置,而是校内网换了新的名字!2009年8月4日下午,千橡集团召开了会宣布重大战略调整,将其旗下SnS网站校内网启动新域名renren.com,就这样当前中国最大的校友网站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向所有网民的平台——“人人网”。

是得不偿失还是弃暗投明?

2006年10月,千橡公司收购校内网,并完成了千橡公司5Q校园网与校内网的合并,正式命名为校内网,域名为:xiaonei.com。至此,校内网成为中国大学生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校园网站,而现在校内网更是拥有7000多万的用户。

现将校内网更名,让很多人都不理解陈一舟的这一做法,认为他把这么好的一块招牌扔掉,最终会得不偿失。不可否认校内网改名人人网的确可以吸引许多新的用户,但是同样会有一些原有的用户因为找不到原来校内网校园的氛围而退出校内网,学生本来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群,有着特别的感觉和特有的品味,校内会火,不正是因为它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它这一改名,可能新用户没增加多少,老用户失去挺多,这不是得不偿失是什么?

可是陈一舟为什么要换掉给他带来很多收益的校内网的名字呢,陈一舟在公开信中也提到:其一是有不少非学生(如上班族)想加入校内网,但觉得自己不是学生,觉得不合适;其二是学生总归要毕业,毕业后再用校内网觉得不合适。

在我看来校内网换成人人网是弃暗投明。校内网的受众更多的是在校的学生,无论是在用户数量上,还是在广告、营销方面都形成了一个瓶颈。陈一舟在2005年买了域名(renren.com)后,虽在2006年重启人人网,但是人人网并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迅速火起来。随着校内网的用户开始名不副其实,人人网的名字恰恰满足了这一缺陷,同为千橡集团下的一部分,不需多花一分钱,就可以在名字上达成“为全体网民提供愈加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的希望,陈一舟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到底是得不偿失还是弃暗投明?不仅仅看用户对校内的感情,更多的应该取决于千橡集团今后会用怎样的营销战略去经营人人网。

调转船头,营销路更宽

网络上对于校内的更名,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人们可以骂校内sb,但是不可以骂人人sb!看似这是一句玩笑的话,但是就是从这句话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校内网换名背后的营销战略的变化。校内网变成人人网,其变化最大的地方不是用户数量上的改变,而是定位上的改变,从面向在校学生转变为面向所有网民。之前校内上的广告,营销方式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受高校四年的时间所限(除硕士、博士等短期的延长),这成为校内网在品牌忠诚维护和用户价值延伸的一大瓶颈,这个瓶颈对用户持久价值和更大增值都造成很大的困扰。变成人人网后,这些就可以不再太担心,人人网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与他人一同分享真实、沟通快乐。

但是校内网主打的特点就是以校友为圈子的社交网站,如果改为开放式平台,那么他与千橡旗下开心网(kaixin.com),还有与目前有4000万用户的正版开心(kaixin001)都没有了差异化的竞争力,这会让校内网在与他们之间的竞争上少了很大筹码。可以说此次校内网改为开放平台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吸引到更高端的广告,而为营收做好准备。

很多人猜测校内网更改名字,只是千橡集团的整体计划的一个开始,人人网可能也只是个过渡角色,只为了完成其阶段性使命,其更大的可能是以后的大平台就是以人人网面目示人,未来无论猫扑还是开心网都会整合到人人网中来。而现在千橡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去经营好人人网,如何设计出一个同时覆盖校园和白领的定位,并且指定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广营销策略。

开心网名篇8

为得到这颗皇冠上的明珠,360和沃达丰进行了长达3年的反复谈判,他们一度开出了1400万美元的高价却仍被对方拒绝。据说,双方是经过周鸿祎的朋友从中斡旋才以这个“相对优惠”的价码最终成交。

域名,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是不亚于商标一样的存在,甚至是更加重要。因为域名的意义就相当于各大公司的门牌号,若是被歹人抢了去,那可是会出大乱子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有关域名的那些圈内纷争。

域名争夺,一场不见血的战争

关于业界的域名大战,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在腾讯还是一只“小企鹅”的1999年,他们因oicq.com/oicq.net域名的问题被美国在线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虽然马化腾通过iDG找来了资深律师应对,可面对精心准备的美国在线,腾讯败得很惨。2000年,美国法庭判他们归还oicq.com/oicq.net域名。马化腾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苦心经营一年多的品牌付之东流,无奈之余只好暂时启用新域名tencent.com/tencent.net,甚至还将oiCQ更名为QQ2000。小内依稀记得,2000至2001的整整两年时间里,腾讯一直以tencent.com域名作为主网站的入口。

屋漏偏逢连夜雨,腾讯好不容易通过tencent和QQ2000重塑了品牌,却在2003年因为另外的两起域名官司丢掉了qq.com.cn和qq.cn。加之qq.com“下落不明”,所有与QQ品牌相关联的域名,腾讯当时一个都没有。是找到并拿下qq.com,还是是放弃QQ品牌?这是当时摆在马化腾面前的选择,他和伙伴们决定搏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一个叫亨茨曼的美国软件工程师,早在1995年注册了qq.com域名并欲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既然已经找到,那最后的问题就是怎样通过最小的代价拿下这个域名。腾讯的副总裁,美国人网大为这时发挥了沟通优势,他凭借个人建站的名义以11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qq.com域名,腾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安全落地。

吃到了苦头的腾讯从此对于域名、商标这些知识产权类的问题十分小心,但也许正是过于小心,他们在数年后的“微博大战”中痛失先机。2010年起,四大门户在新兴的微博领域纷纷画圈占地,试图夺得先机。其中,以资历最老的新浪和拥有数亿QQ用户为后盾的腾讯之间的争夺最为激烈。双方当时对于炙手可热的名人资源那可是频频互挖墙脚,腾讯竟一度有赶超之势。不过新浪手里还有王牌,他们早已经握有weibo.com/weibo.com.cn/weibo.cn三大顶级域名。还没等双方进行“最终对决”,新浪就甩出了这三张ace,并正式更名“微博”,输赢当场就定下了。

如果说那场“微博之战”还属于绅士风度的正规对决,那“真伪开心网”就算得是上一场黑色幽默的游击战了。在主攻校园的人人网风靡之前,开心网作为国内SnS网站的典范已拥有数千万的白领用户。虽然人人网后来居上,可他们依旧看着开心网手里这大笔的用户资源眼馋得很。在观察一番之后,人人网想出了一个很戳对手痛处的主意——“山寨”一个开心网,并且域名就用kaixin.com。此计一出,正牌开心网的流量和用户都被“拐骗”到了kaixin.com那里。虽然他们后来通过起诉对方捍卫住了自己的权益,可已经流失的用户再也无法挽回,还因此错失了上市的最好时机。元气大伤的开心网,在微博兴起之后就逐渐退出了主流阵营,而那个“要了他们命”的kaixin.com当初的售价只是200万。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浪潮的兴起,不少人认为域名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可现实的情况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域名的争夺是愈发激烈。2013年,阿里巴巴和购龙科技之间一场关于haitao.com的域名官司从香港打到了上海。为了实现对海外市场的野心,阿里通过打造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支付宝转运等,试图打造出一个集海外购物、跨境支付、全球转运一体化的综合平台,唯独缺的就是haitao.com这个域名。可无奈他们拿不出有力材料来证明购龙科技的网站属于“山寨”,最后法院驳回了他们起诉,海淘网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虽然圈内的域名之争并没有那些价格战、公关战看起来热闹、惨烈,但它关系到的却是互联网公司最为核心的利益。任何公司一旦对于域名的把握出现偏差,呈现在对手面前的那就是足以致命的软肋,开心网的教训已经足够惨痛。

那些为域名而交的巨额学费

如果把业内公司有关域名收购/官司的费用全部加在一起,小内觉得这肯定会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甚至可以与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市值相提并论也不说定。这些重金开支,除了因为那些不可避免的“战争”之外,其实有相当的份额都是任性老总们当学费交掉了。

在亿元拿下360.com之后,360其实还差一个360.com.cn才完美集齐三大顶级域名。这个域名现为深圳一平面设计公司所有,注册人联系方式则指向微博上的一位知名营销达人。根据此人在微博上的言论,小内发现早在购得360.com.cn之时他就期待着360公司在域名保护上的觉醒。这回亿元收购的消息传出后,他也立即表示愿意以1000万转让“漏网之鱼”360.com.cn并且还非上市公司不卖,意图可谓不言自明。

除开主域名,其实360在搜索域名上也走了不少弯路。他们最早盯上了so.com,但奈何那家海外公司不肯松口。360只能退而求次先拿下了sou.com,然后再继续与so.com持有方软磨硬泡最终拿下了该域名。360废了九牛二虎拿下了so.com/sou.com,可齐向东大旗一挥,在今年初宣布正式推出独立品牌“好搜”,并启用全新域名haosou.com。之前那些时间与金钱,他们似乎就全当学费交了。

在360这笔斥资亿元的域名收购前,国内该项纪录的保持者是小米。意欲加速国际化步伐的小米,去年花了360万美元将mi.com弄到手中。而更早前的2013年,有4家电商集体网站更换了域名,其中以唯品会和京东的千万天价域名尤为引人注目。

说到京东,关于他们和域名那可真是故事多多。京东最初的域名是360buy.com,小内当年还一度以为这是360的购物网站。这个域名除了易引起误会外,还让大量京东用户被迫通过百度/hao123等其他途径进入网页。为了保障转接顺利,京东每年需要向搜索引擎支付大约6000万元流量费。所以,不论jd.com的成交价有没有高达千万,相比每年的流量支出来说都是超值的。

按照同样的思路,京东在拥有.com之后,.cn/.com.cn也应该要顺手拿下。可问题就来了,jd.cn是归扬州江都区政府所有。去年11月,来自江苏的刘强东与江都区政府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据说为了答谢这位热爱家乡的苏商典范,江都区政府将jd.cn免费赠给京东,但此事目前还尚未落实。至于jd.com.cn,估计京东暂时还没纳入帐中的计划,毕竟.com.cn这样的冗长域名相对价值没那么高。京东的域名,还曾被好事之徒恶搞过两回:一次是“泽东”恋情曝光之初,zhangzetian.com被转接至主页;另一次则是前段时间分手谣言四散,naichabiao.com又被人转接。据说现在“泽东”二人的婚事已定,小内十分期待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京东域名”产生。

隐匿在”米农”中的大佬

既然圈内有不少公司都为域名交了成长的学费,那这些钱最后都进入了谁的口袋呢,是不是有人因此而暴富呢?答案是显然的。毕竟有出就有进,而且域名投资早就是一门互联网生意,那些自称为“米农”的域名投资者里甚至还有不少大佬的影子。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就是这么一位资深的域名投资者,他曾创办过域名交流平台易域网。他手中的域名据说总价值过亿,还是国内的拥有最多2位数字域名的“米农”。现在炙手可热的体育网站虎扑,当年就是从他手上买下的hupu.com域名。此外,姚劲波还曾从韩国人手中“夺回”过中文域名“端午节.com”,可谓是爱国好“米农”。

除了姚劲波,著名投资人蔡文胜干脆就是早期凭借域名投资而实现的资本积累。2000年,他从马来西亚返回国内后开始从事域名投资。据说当时他是被business.com在美国被卖出750万这则新闻所震撼,从而决心成为一名“米农”。这么些年过去,包括t.cn、6.cn、3g.cn、tudou.com、kuxun.com、baofeng.com、dajie.com等在内的知名网站域名都是从他手中售出的,总价值达数亿元。

开心网名篇9

[关键词]oDR;回避制度;公开裁判制度;审判组织制度

有人的地方必然有纠纷。网络诞生以后,人类的足迹由实体的物理世界拓展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各类网络民事纠纷呈快速增长趋势。而绝大多数网络民事纠纷的标的额较小、当事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相对遥远,用诉讼和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简称aDR)来解决这类网络民事纠纷将会遭遇“会面成本高于标的额”等尴尬。为应对网络民事纠纷对诉讼和aDR所带来的挑战,美国人开始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来化解网络民事纠纷,以实现“网上纠纷网上解决”的设想。1996年春季3个试验性的解决网络民事纠纷的网站(theVirtualmagistrateproject,theUniversityofmarylandonlinemediationproject,the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onlineombudsoffice)正式运行。这些网站解决纠纷的程序大致为:裁决者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网站,申请人先把自己的“书”通过网络“”到该网站,网站把该“书”通过网络“送达”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通过网络提交“答辩状”。纠纷解决的其他程序如证据的提交、证据的认证、质证、开庭、合议、判决书的送达等,也依据网络信息技术主要在网上完成。这种利用网络资源来化解纠纷的机制就是onlineDisputeResolution,英文缩写为oDR,译为“在线解决纠纷机制”。

oDR的出现是民事纠纷解决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人类由物理世界的“面对面”纠纷解决方式向虚拟世界的“屏对屏”(当事人双方以及裁决人、证人等均在电脑屏幕前)的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变。纠纷解决环境的巨大变化势必导致oDR与民事诉讼在纠纷解决原则、制度、规范以及其背后的理念等方面出现诸多差异。本文拟选取oDR机制中的3项基本制度――回避制度、公开裁判制度、审判组织制度――展开研究,以民事诉讼的对应制度作为参照物,从二者对比中展示oDR机制在这3项基本制度上的个性。

一、oDR的回避制度

oDR机制实质上是依靠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化解纠纷,因此oDR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在世界各地海选oDR裁决人。而当事人、裁决人等oDR主体之间的交流也主要依靠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电子聊天室、语音设备、视频设备、网站系统软件等网络信息技术工具。显然oDR这种虚拟环境下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回避制度上自有特色。

1oDR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

与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相比较,oDR的回避制度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回避的对象范围较窄。oDR是一个快速、廉价、高效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检察院不参与;oDR一般通过网络把专业技术人员聘为裁决人,因此oDR机制中勿需鉴定人;oDR纠纷解决资讯的记录一般是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的,因此书记员的回避情形也不存在;由于oDR网站大多数情形下要求当事人提交指定语言的书面文件进行书面审理,因此oDR翻译人员的回避情形也很少。这样oDR机制的回避对象一般仅仅是oDR网站和oDR裁决人。二是需要回避的情形较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4条的规定,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人的近亲属因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因而必须回避。由于oDR的裁决人系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海选,因此oDR裁决人虽然也可能在民事诉讼法第4J4条规定的回避之列,但是这种情形并不常见;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很少由于经济原因回避,而oDR机制中的oDR网站由于经济原因最有可能需要回避。三是回避的重要性较弱。在民事诉讼中回避是一个重要的程序保障内容,“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而没有回避的”是再审的一个理由。但是在oDR机制中由于当事人、裁决人之间距离遥远,裁决人与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有亲属、经济、同学关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oDR机制回避的重要性较弱。研究oDR回避的学术文献很少,而且实务中关于回避的oDR规范非常鲜见。如:2006年3月生效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就没有关于oDR回避的规定;2009年5月生效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也没有相关规定。

2oDR回避制度的完善

(1)oDR网站的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有时也需要法院的回避,这种回避是通过指定管辖或者管辖权转移等管辖制度实现的,而oDR机制中oDR网站的回避具有自己的个性。

关于oDR网站需要回避的情形。由于oDR系在虚拟环境中解决纠纷,oDR网站和当事人在物理距离上具有遥远性,因此由于亲属关系和其他关系导致oDR网站回避的可能性较小,在实务中导致oDR网站回避的一般是经济关系。oDR网站除了政府、民间社团设立的公益性oDR网站外,大多数是商人设立的企业法人,即以提供纠纷解决服务为内容的服务型企业法人。运行一个oDR网站,成本包括服务器租金、主机租金(或电脑设备购买费用)及维养费用、宽频连线费用、纠纷解决软件购买费用以及调解人或仲裁人的劳务费用等。向当事人收取“诉讼费”是oDR网站运营费用来源之一,但是网络民事纠纷所涉及的标的额往往不大。如果oDR收取的“诉讼费”超过了纠纷对象本身的标的额,那么当事人势必不使用oDR机制来解决其纠纷;而如果oDR网站收取低廉的“诉讼费”甚至免费,则又无法平衡oDR网站的运营成本。于是oDR网站向网络企业靠拢,寻求网络企业的赞助以解决其经济困境。而接受网络企业赞助的一个恶果就是:当该赞助企业成为oDR当事人时,人们就会对oDR网站的中立性产生怀疑,事实上实务中oDR网站向赞助企业低头让步的事时有发生。一个典型案例是:2位纠纷类同的eBay顾客向eBay指定的oDR网站BBBonline和tmste同时申请纠纷解决,这2家oDR网站先后做出了裁决书,而BBBonline的裁决书更利于顾客而不利于eBay。eBay威胁BBBon,1ine说,如果BBBonline不改变其裁决书,eBay将退出privacySealprograms标章,不再向BBBonline缴纳会员费。出于经济上的压力,BBBonline被迫向eBay低头,并最终做出了有利于eBay的裁决结果。可见,当事人申请oDR网站回避是有必要的。

关于oDR网站经济问题回避的具体落实。中立性原则是现代程序包括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的基本原则,是程序的基石。oDR网站也必须独立、中立,不能与任何利益团体有不当的挂钩或瓜葛,否则就可能会危及其中立性。因此oDR网站必须远离使他人对其中立性产生怀疑的资金。关于oDR网站接受企业赞助资金产生的回避,笔者提出如下两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是加大oDR网站回避的严格性。oDR网站应在其官网上明文公示其资金来源,一旦赞助企业成为oDR当事人,则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该oDR网站无因回避,由当事人协议选取另一家oDR网站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oDR网站发现此种情形时也可以主动回避,退出对该案件的裁决,建议当事人协议选取另一家oDR网站来解决纠纷。

二是解决oDR网站资金压力,彻底根治oDR网站回避的经济诱因。现行的免费oDR网站其背后多有政府资金支持或社会公益资金的资助,如eCoDiR是由欧盟执行委员会及爱尔兰的企业、贸易与劳工部共同予以经费支持的。如果由社会来提供oDR网站的运营资金,则其中立性就不会由于经济原因而受到怀疑,从而不需要由于经济原因申请该网站回避。在oDR实务中由社会来提供oDR运行资金的oDR网站很少,所以解决oDR网站资金困境的最有可能的办法还是由oDR网站设立企业会员,收取赞助企业的会员费。为解决企业赞助资金进驻oDR网站后产生的oDR网站的中立性受到怀疑的问题,应该针对oDR网站的中立性设置内部及外部控制机制,如消费者团体当选董事或是有公正机构定期监督,以使网民对oDR网站的中立性产生基本的信任。

(2)oDR裁决人的回避

由于oDR裁决人是在虚拟环境中解决纠纷的,oDR裁决人虽然存在回避情形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回避的情形。oDR裁决人是利用网络对世界各地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海选的结果,oDR裁决人与一方当事人间存在亲属关系、经济关系、其他关系等需要回避的情形很少,故oDR裁决人的回避是一个备受忽略的问题。《财团法人台湾网络信息中心网域名称争议处理办法实施要点》对此做出了提示性的规范,该《实施要点》第7条规定,专家于接受选定前或处理程序进行中,如有可能影响其公平性与独立性之事由,应立即向争议处理机构说明,争议处理机构应指定替代人续行程序。其对于oDR裁决人需要回避的具体情形、提出回避的时间、回避的决定权、回避的能否复议等程序均没有规定。

关于oDR裁决人回避的具体落实。针对oDR机制中裁决人回避存在的“立法”空白,笔者提出以下措施以落实0DR裁决人的回避。一是科学地确定oDR裁决人回避的方式和程序。为了增加当事人对于oDR裁决人的信任,oDR裁决人的产生应以当事人合意选择为主,如果当事人无法取得合意,才能由oDR系统软件随机选取或者由oDR网站指定。另外,笔者建议,对于oDR裁决人的回避一律实行无因回避,由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报oDR网站备案后立即终止裁决人裁决某个案件的资格;当事人申请oDR裁决人的回避和oDR网站做出的“同意该裁决人回避”的决定,均可以采取电子书面的形式;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后该oDR裁决人应立即停止本案的工作,除非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oDR裁决人回避以前所进行的工作是否有效,由新的oDR合议庭(或独任裁决员)决定。二是详细公示oDR裁决人的相关资料。虚拟世界中的oDR裁决人的权力更容易被滥用,再加上人们对于虚拟环境中裁决人的天然不信任,必须针对虚拟环境中的oDR裁决人设计一种制度,以确保oDR裁决人的中立性地位不会被动摇,并使网民能够“看得见”oDR裁决人的中立性。这些制度主要包括3个方面。(1)裁决人身份的详细介绍。在oDR网站上详细介绍裁决人的身份,包括专长、教育经历、工作经历、oDR培训经历等,特别是该裁决人从事工作的经历(笔者访问的几个中文oDR网站,均没有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这些详细信息的公布为当事人申请回避提供制度上的保证。(2)裁决书的公布。oDR的裁决书应当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基础上或者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在oDR网站上予以公布,以接受社会的监督,也迫使裁决人在裁决oDR案件中保持中立公正。(3)裁决人的评分系统。设置一个评价系统,由当事人对oDR裁决人予以打分,如果一名裁决人长时间地被多名当事人打了很低的分数,这就应该引起重视,需重新考量其是否具有担任裁决人的备选资格。

二、oDR的公开裁判制度

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指的是审理过程和审理结果向群众公开、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对象包括向当事人公开和向社会公开两个方面,公开审判的核心内容则是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的对社会公开。而oDR机制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解决,解决的一般是小额的网络民事纠纷,通常情形下采取电子书面审理,只有当事人申请了才采取网上开庭审理。因此oDR机制的公开裁判制度也有自己的特色。

1oDR公开裁判制度的具体内容

与民事诉讼的公开审判制度相比,oDR的公开裁判制度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第一,oDR的裁决过程无法向网民普遍公开,只能向当事人公开。由于网络科技水平的限制以及案件裁决的需要,oDR的裁决过程只能向当事人公开,无法向网民普遍公开,也即oDR的裁决过程不存在向社会公开的问题。即便是当事人,也只能凭借注册账号和密码进入oDR程序中。当事人只有进入oDR裁决程序以后,所有资讯特别是关于纠纷解决过程的电子记录才能随时向当事人开放。第二,民事诉讼公开审判的价值预设无法在oDR机制中兑现落实。根据民事诉讼经典理论实行审判公开,可以使法院的审判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可以带动辩论、回避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等。由于oDR的裁决过程无法向网民普遍公开,所以民事诉讼公开审判的这些价值预设无法在oDR机制中兑现落实。第三,oDR实行电子书面审理为主、网上开庭审理为例外的原则。为了实现oDR机制的便捷、便宜、高效的价值预设,在oDR机制中一般是依据当事人双方提交的电子文件进行书面审理,在例外情形下才可能在网上开庭审理。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33条规定:正常情况下,域名争议解决程序不举行当庭听证(包括以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及网络会议方式进行的任何听证),但专家组认为有必要举行且当事人愿意承担相关费用的除外。第四,民事诉讼中不公开审判的案件在oDR机制中很少遇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4条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法院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也可以不公开审理。这些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在oDR机制中基本不会遇到:由于离婚案件和个人隐私案件均涉及到身份关系,其证明标准较高,故此oDR很少受理解决这类案件;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更不可能由oDR机制受理解决;oDR机制最可能受理的案件只能是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案件。总之,由于在oDR机制中审理过程不对社会公开,严格地讲oDR机制对案件的审理均是不公开审理。

2oDR公开裁判制度的完善

迳行裁决方式应在oDR机制中大力推广。在oDR机制中,实行电子书面审理为主、网上开庭审理为例外的原则。如《财团法人台湾网络信息中心网域名称争议处理办法实施要点》第13规定:争议处理之程序,以书面审理为原则。但专家小组认为有必要时,不在此限。该《实施要点》第19条第6项规定:如专家小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言词审理或其他程序时,在取得当事人同意后,收取所生之费用。此处所谓“必要时”,依据例外从严的法理解释,必须是专家小组从中诉人或注册人所提出之数据无从了解双方之争点,或双方对于争点在书面的叙述难以理解,专家小组即得以采用言词辩论之方式或其他之程序。不过鉴于实行网上开庭审理会减损oDR快速、高效的价值优势,笔者建议可以借用我国二审案件适用的迳行判决方式。迳行判决是介于书面审理和开庭审理之间的一种过渡方式,因为迳行判决仅仅需要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迳行判决这种审理方式无需严格程序的言词辩论,可由oDR裁决人与当事人就案情的争点,以一种询问、讨论的方式进行,可避免辩论方式的紧张,免除所有“诉讼参与人”共同参与程序的约束。只有在使用迳行裁决方式后仍无法查清案件事实时,才可以适用开庭审理的方式裁决oDR案件。

oDR信息的公开。事实上,oDR在公开裁判制度的价值预设上与诉讼一样,均企图通过对纠纷解决过程和纠纷解决结果的公开来达到规制裁判者的目的。相较于民事诉讼,oDR裁决人更需要监督约束,原因是,为了保证oDR机制高效、便捷、便宜价值预设的实现,oDR机制赋予了裁决人在程序推进和证据收集上更大的权力。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上仲裁规则》第28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可以在遵守本规则的前提下,按照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程序。第31条规定: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就案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向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公司及支付银行等机构调查事实,收集证据。但是由于oDR无法通过公开裁决过程来对裁决者进行制约规范,因此必须创立oDR自我特色的公开裁决制度,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与纠纷解决的有关信息在oDR网站上予以详细公布,以保证当事人对于oDR网站和裁决人的提前监督。笔者认为,需要公开的有关信息包括以下几方面:(1)oDR网站的信息。如oDR网站的合伙人、投资人、资金来源、隶属部门等关键信息必须在oDR网站上予以公布。(2)oDR裁决人的信息。如调解人和仲裁人的资质、证书及经历、解决纠纷的领域专长、擅长的语言等。(3)oDR纠纷解决的流程。如关于注册、进入oDR裁决程序的流程以及不会操作这些流程的辅导内容。(4)oDR网站的安保措施。如oDR网站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保障措施、oDR纠纷解决资讯记录保存的方法以及使用的范围等。(5)oDR网站业绩的公布。如历年受理案件数、案件解决的成功率、处理案件的平均时间、裁决结果自愿履行的案件数、当事人不服oDR裁决结果向法院的案件数、法院维持oDR裁决结果的案件数等。但是根据笔者的调研,这些需要公开的有关信息在绝大多数oDR网站上并没有公布。

oDR裁决结果的公开。相较于民事诉讼审判结果的公开,oDR裁决结果的公开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普通网民无法介入oDR的纠纷解决程序,容易导致舆论压力真空、程序参与人缺乏监督,最终导致oDR裁决结果的质量下降。作为弥补,在个案解决后,oDR网站应该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基础上,在自己官网上把oDR裁决结果予以公开。关于oDR裁决结果在互联网上向普通网民的公开,在实务中落实得并不好。根据国际消费者协会(Consumersinternational)2001年的调查,当年有29家oDR网站提供oDR服务,仅有5家对于其裁决结果予以公开。oDR发展到今天,大多数oDR网站仅仅对于网站设立人、裁决人的资料以及案件受理数、成功化解案件数予以公布,而对于每个案子的裁决结果并没有公布。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纠纷解决中心就没有公布每个案子的裁决结果。但是有些oDR网站已经开始进行这些工作,如我国台湾地区解决域名纠纷的oDR网站――科技法律中心网站,在自己的网站上详细地公布了受理的每一件案子的当事人双方名称、裁决人、案情、裁决依据、处理结果、当事人是否向法院(包括一审结果)、当事人是否向法院上诉(包括二审结果)。科技法律中心网站还把从创立至今历年所做的在线仲裁判断集结成了资料库,供纠纷当事人以及仲裁人、普通网民在网上随时查阅。oDR裁决结果的公开对裁决者容易形成舆论压力,迫使其认真办案,这就非常有助于当事人权益的保障;而且oDR裁决结果的公开还将产生一种裁决先例的约束力,增强判断的一致性,最终形成oDR纠纷解决的实体规则;公开的oDR裁决结果可以供公众自由浏览查询,这将取得潜在当事人的信任,提高网站的信誉度,提升该网站被选用的可能性。oDR裁决结果的公开也有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当事人商业机密以及隐性权的破坏,特别是网络的开放性、传播广泛性将给当事人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果不解决当事人的隐私保护问题,当事人可能担心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放弃对oDR机制的使用。oDR裁决结果的公开性与保密性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解决该难题,oDR网站在公布oDR裁决结果之前,必须取得当事人的明示同意,以确保所有当事人对于oDR隐私保密的信任。

三、oDR的审判组织制度

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是指法院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一般认为审判组织有独任制、合议制两种形式,但也有学者认为审判委员会也属于审判组织。笔者认为,由于价值定位的原因,0DR机制中不可能存在审判委员会,只有独任制和合议制两种纠纷解决组织。oDR这种虚拟环境下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审判组织制度上存在着自我特色。

1oDR审判组织制度的具体内容

与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制度相比较,oDR的审判组织制度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第一,当事人在审判组织的构成上具有相对的权利。oDR当事人在审判组织的构成上所享有的权利既不同于诉讼也不同于仲裁。首先,在独任制还是合议制的选用上,oDR当事人具有绝对的权利。但是如果oDR当事人选择了独任制,则由oDR网站直接指定裁决人而不是由当事人双方协议选取,这主要是考虑到oDR快速解决纠纷的需要,防止程序的拖延。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22条规定:如果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均未选择3人专家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将在收到被投诉人答辩或答辩期限届满后5日内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1名专家成立独任专家组。其次,在合议制成员的构成上当事人仅具有有限的权利。如果oDR当事人双方有一方选用合议制的,则使用合议制来解决纠纷。而在合议制的构成上,则由当事人双方各自提供3名专家,由争议解决机构从这3名专家中各选取1名专家作为合议庭成员,第3名专家则由oDR网站从其专家名单中直接指定。oDR合议制成员的产生显然不同于仲裁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1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2条规定: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二,oDR机制实行独任制为主、合议制为例外的原则。合议制是民事诉讼中常态化的一种审判组织,而独任制则是一种特殊情形下的审判组织。oDR机制实行独任制为主、合议制为例外的原则,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22条规定:如果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均未选择3人专家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将在收到被投诉人答辩或答辩期限届满后5日内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1名专家成立独任专家组。之所以这么规定,除了oDR机制追求纠纷解决的效率外,还由于oDR机制一般是对当事人双方提交的诉讼文件、证据进行书面审理。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33条规定:正常情况下,域名争议解决程序不举行当庭听证(包括以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及网络会议方式进行的任何听证),但专家组认为有必要举行且当事人愿意承担相关费用的除外。第三,oDR机制无需陪审制度。民事诉讼中引入陪审员的目的主要有:通过陪审员制度,实现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利用陪审员的技术优势,实现审理的正确化。而oDR不像诉讼那样,承载了那么多的目的和价值。首先oDR就是为了解决纠纷而存在的,通过陪审员来管理国家的目的在oDR机制中不存在;其次oDR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很容易把世界各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吸收为裁决人。因此诉讼中引入陪审员的两个目的在oDR机制中均不存在,在oDR机制中不需要陪审员参加。另外oDR机制像aDR机制一样没有上诉制度,因此oDR也没有二审审判组织。

2oDR审判组织制度的完善

第一,明确规定oDR裁决人的条件。裁决人作为审判组织的构成人员对于审判结果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现行的大多数oDR规范对于oDR裁决人的条件并没有详细规定。笔者认为,oDR规范对裁决人的条件应提出明确要求。(1)oDR裁决人必须具有中立性。可以通过oDR裁决人的履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查清该裁决人是否具有中立性。(2)oDR裁决人应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应允许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如果由于网速等原因无法清楚地听懂当事人的意见,应允许当事人重新陈述,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实体世界的通讯工具来完整听取当事人的陈述。(3)oDR裁决人应具有专业性。在挑选oDR裁决人时,应该注意让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进入oDR裁决人名单以供当事人选择。而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域名仲裁员名单来看,其专家以法律专家为主,其他领域的专家几乎没有,这是不符合oDR裁决人专业资质多元化要求的。(4)oDR裁决人应较为熟悉网络世界,能很好地理解网络空间发展习惯和相关法律。

第二,规范oDR裁决人产生的程序。oDR裁决人的产生、考核在现阶段均由oDR网站来进行。笔者认为这样做是不严肃的。笔者拟对oDR裁决人的产生程序作出以下规范:(1)由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公信力的组织来负责对裁决人的培养、认证、评价、监督,以保证裁决人的品质。(2)成立oDR裁决人培训机构。oDR裁决人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明,但不以取得司法资格证明为限制条件。为此应成立培训机构对裁决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其中调解人经大约2周的培训即可,而在线仲裁人的培训时间则需要长一些,大约为18个月。(3)允许当事人在oDR裁决人名单外选用裁决人。为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加快纠纷解决程序,应允许当事人在裁决人名单外协议选用裁决人,如果oDR网站没有发现该裁决人有不适合于裁判本案的情形,应同意当事人的选择。

第三,协调oDR审判组织组成的迅速性与公正性的冲突。为了追求oDR纠纷解决的快速,oDR往往规范赋予oDR网站在审判组织的构成上过大的权力。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25条规定:如果投诉人或被投诉人之一方选择3人专家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应当分别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各自提供的3位候选专家名单中指定1名专家。如果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无法在5日内按照惯常条件从某一方当事人选择的专家中指定1名专家,则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将自行从其专家名册中予以指定。第3名专家应当由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从其专家名单中指定。第3名专家为首席专家。第26条规定:如果投诉人选择1人专家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应当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1名专家;如果投诉人选择3人专家组,在可能的情况下,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应当从投诉人提供的3位候选专家中指定1名专家,从其专家名册中指定第2名专家和首席专家。笔者认为,赋予oDR网站过大的权力容易导致其中立性的丧失,使当事人对oDR裁决人失去信任。笔者建议,应要求oDR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出裁决人人选,如提不出才可以由oDR网站指定。为此可以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25条修改为:……第3名专家应当由当事人协商选任或者由当事人委托纠纷解决机制选任,当事人无法在5日内按照上述条件选任出第3名专家的,由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从其专家名单中指定。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程序规则》第26条修改为:如果投诉人选择1人专家组,该专家应当由当事人协商选任或者由当事人委托纠纷解决机制选任,当事人无法在5日内按照上述条件选任出专家的,由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从其专家名单中指定。

第四,oDR审前组织的构成。由于oDR机制受理的案件标的额一般都很小、案情也比较简单,大多数情形下没有必要启动审前的发现程序。但假如oDR网站受理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案件,启动审前发现程序就很有必要。笔者认为,oDR机制应当借鉴大陆法系的发现程序,因为大陆法系是在法官主持下完成发现程序的,oDR网站可以借鉴此种做法选派裁决者或者由oDR系统管理员来主持完成该发现程序,进而实现发现程序的目的。英美法系的发现程序主要由当事人双方来自主完成,而oDR机制是在当事人双方没有直接会面的情形下解决纠纷的,因而使用英美法系的发现程序很难实现发现程序的目的。

开心网名篇10

我看到新年头一条新闻,是关于实名制的。2012年1月1日起,火车票实名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覆盖全国所有车次的实名制全面“落实”。而伴随着火车票实名制的,还有将要实施的微博实名制,而后者引起的争议更大。加上一些地方的上网实名制、菜刀实名制、紧急避孕药实名制等相关新闻,实名制在公民自由、隐私保护以及社会责任方面的观念冲突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实名是针对匿名而言的,所以关于实名制的讨论,可以先从匿名说起。飞机票都是实名制,火车票原先都是匿名的。每年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大量的“黄牛党”囤积车票,坐地起价。他们之所以能一次买到几百张几千张火车票,一则因为售票点监管的漏洞,二则也是拜匿名所赐。实名制在高铁和动车试行时,虽然也还有少量倒票的“黄牛”,但其违法贩卖的成本大大提高,风险也大大提高,确实控制了票的流向,缓解了购票压力。而一旦实名制全部实行,一人一票,进站查验,“黄牛”就会遭到最沉重打击,车票难求现象将大大改善。对于乘客而言,实名虽然购票和乘车都比较麻烦,但总体而言还是欢迎的。那么,谁不喜欢实名呢?主要是那些倒票的,以及勾结黄牛的售票人员。于是,利弊立见。

上网实名制,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求所有在网吧上网的客户必须向网吧提供身份证实名登记,理由是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个争议似乎并不大,因为到网吧上网的青少年并没有影响话语权的能力,而且它带给普通网民的影响并不大。但今年将要实现的微博实名制,则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微博两年多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足够庞大的用户群,不仅包括公共人物,而且包括数以亿计的匿名的普通注册用户。突然要实名了,是否会影响言论自由的程度?是否会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自媒体,充分表现了web2.0时代从“读”向“写”、“共同建设”、主动创造的特点,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和裂变式传播的优点,深得网民喜爱。因为事后审核、多方互动以及自由传播,网络舆论在微博上特别活跃。这两年的重大舆情事件,大多数都是从微博上发端、发酵并持续推动的。但另一方面,因为微博用户的普遍匿名性,也带来了几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谣言满天飞。以新浪微博为例,作为新浪官方辟谣组织的“微博辟谣”和民间力量“辟谣联盟”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谓忙得不可开交。“造谣的动动嘴,辟谣的跑断腿”。相当多的恶意谣言从非实名的用户端开始传播,像滚雪球一样壮大。即使被辟,进行惩罚,造谣者再注册新账号就能继续造谣,贻害无穷。二是水军泛滥。微博水军机器人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一些水军公司用技术手段注册巨量的“僵尸粉”,买卖粉丝,制造虚假的评论、转发和人气,误导普通网民。三是网络营销的欺诈。当营销走上微博,基于匿名的交易很不安全,欺诈隐患随处可见。四是利用网络的匿名搞人身攻击,涉及到名誉侵权之诉时,受害者无从查找匿名者的真实身份信息,法院不能立案,维权无门。

所以,实名制到来时,最反对的人群或许是造谣者、人身攻击者、网络水军控制者以及试图通过互联网的欺诈者。当然,也有一些网友担心实名会影响言论自由的程度,会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担心实名会导致微博走向衰落。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微博的确拓宽了言论的空间,而自由的言说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匿名。在社会心理学上,熟人之间以及在身份可知的情形下,会比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更为谨慎和自律。但是,微博是一个通过互相关注和分享观点进行展示和交流的网络空间,因为内容的碎片化和快餐化,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取决于彼此之间的认同和信赖。匿名的确很自由,但这种自由很容易走向极端,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相对而言,当下微博的认证用户,都是言论比较开放自由而且高度活跃。很少有匿名用户的言论会引起网友的信赖和持续关注。有人担心微博实名制后,言论受到打压和限制,这只是一种假设。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实名认证用户尤其是公共知识分子里各种偏激的言论都有,还没有听说哪个人“因言获罪”过。而如果用户真是涉及违反犯罪,即使是匿名的,也不影响抓捕,只是在技术上会增加一些侦查成本。微博上,最活跃的账号恰恰都是实名的。当然,担心用户信息泄露是另一种更为普遍的顾虑。这种担忧在最早实行网络实名制的韩国,曝出某著名门户网站遭到黑客袭击造成3500万名用户信息泄露的消息,以及中国国内包括天涯在内的一些网站大规模的用户信息(尤其是使用明文密码的网站)泄密事件后,变得更为现实。我觉得这实际上对将要实行实名制的国家和地区提了个醒,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例如,韩国试图取消实名认证中的身份证号,引入网上个人识别号码。

实名制不是洪水猛兽,就像匿名不是自由天堂一样。微博上现在最缺的,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诚信、真实以及社会责任。政府广开言路,让实名之后微博上更为自由,而每个人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有担当,有社会责任,其实是社会走向成熟和良性循环的标志。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唐明灯:应尊重个人选择自由

唐明灯

网络实名制之争,肇始自2004年,一经提出即意见纷纭,各执一词,迄今悬而未决。而在喋喋不休的争议中,实名制经行政权力推动,早就在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已成滥觞。

如果说实行多年的机票实名制、存款实名制,因分别关乎航空、金融等公共安全,已经公众接受而习以为常;如果说大型公众活动,诸如奥运、世博、亚运中的刀具实名制,只是单纯以治安为出发点的权宜之计,那么,去年年末相继曝光的福建的紧急避孕药实名制、发生在天津的自行车实名制等,则给人一种荒诞感,把实名制推进了滑稽可笑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暴露出实名制滥用的弊端,为不赞成强制实名制的声音,提供并丰富了例证。

与实名制介入个人生活诸多面向同步,2011年12月21日,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600万份用户资料曝光,包括用户的邮箱账号和密码。22日,多家网站的用户信息泄露,涉及用户资料近5000万份。29日,广东出入境政务服务网400万用户信息泄露,包括真实姓名,护照号码等个人资料。

虽然尚无证据证明,这一系列令人心惊和后怕的网络用户隐私泄密事件,与推行微博实名制的规定有直接联系。但正如互联网专业人士所言:“这次CSDn等网站的密码泄露事件,暴露了目前网络用户注册制度的重大隐患。你在网站上录入的个人信息越多,对你造成的威胁就越大。”

这即是说,如果网络用户私密信息的安全无法保证,那么,动用行政权力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即使暂且搁置是否侵犯了用户隐私权的争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就可能如上述泄密事件一样,挂一漏万,后患无穷。如此一来,推行实名制的初衷就十分刻意,实际效果也可想而知,无外乎是自寻烦恼,惹祸上身。

事实上,福建的紧急避孕药实名制已经实行两年,但毫无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概念。当地药监官员承认,此举目的是“打击非法妊娠终止,保护妇女健康”,并未考虑到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且不论如此实名制是否侵犯个人隐私、不利于健康安全的,是否抵触计划生育。单从公务角度看,行政部门及其官员,缺乏基本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甚至涉嫌滥用公权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天津意图以推行的实名制防止自行车被盗,则不免遭遇懒政的质疑,还可视为交通行政管理的倒退。而这些充满讽刺意味的结果及其导致的负面效应,显然全都得由政府买单,付出的是公信力和权威受损的代价,明摆着弊大于利,很不划算。

另外,网络实名制的行止存废,更有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2011年7月,韩国3500万网络用户的详尽私人信息遭黑客攻击而泄露,换言之,70%韩国人、5%的韩国网民个人隐私信息被公开。而在此前后,均有大规模的网络泄密事件发生。有互联网观察者评论,“这样的悲剧,完全是企图打通虚拟和真实两个世界联系的网络实名制所导致。”8月11日,废除推行已经5年的网络实名制,进入韩国行政安全部的议程。9月20日,禁止访问量超过1万的网站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12月29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在工作报告中明确,将通过立法逐步取缔网络实名制,至2014年,若有网站采集用户私人信息,将遭到高额罚款和关闭网站的处罚。

韩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带宽、网络普及率均名列前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实现网络实名制的国家。2007年,韩国政府以“让网民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负责”为名,强行推行网络实名制,然而收效甚微。韩国学者金宰贤披露:2010年4月,一份《对互联网实名制的实证研究》权威报告表明,网络实名制实施后,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1.7个百分点。而网络论坛的平均参与者从2585人减少到737人。可见,网络实名制导致的“自我审查”明显不利于网上交流与网络发展。回顾和比照东邻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兴废历程中的诸多细节,与我们互联网上的情形以及推行网络实名制的主张,有相似之处。无论是否将韩国网络实名制的破产当作前车之鉴,这一点都值得所有网络用户和互联网政策的制定者深思、警醒和借鉴。

在以网络实名制为焦点的实名制争议中,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不反对实名制,常常被支持实名制一方所强调。事实上,这一说法明显前提不清,逻辑混乱,有鱼目混珠的嫌疑。只有将赞同自愿实名制和赞同强制实名制的人区别开来,答案才更为清晰,更有说服力。而所谓实名制的种种好处,诸如1)利于网络监管,并打击犯罪;2)降低网络欺诈、诽谤、人身攻击等问题的发生概率;3)加快彼此身份确认,节省交流时间;4)利于建立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其实也只仅仅是一种构想、一种宣传,未经验证且效果可疑。

首先,网络需要通过实名制加强监管,至少从技术角度看,即是一个伪问题。在网址(ip)资源足够的前提下,比如新一代网址协议ipv6推广运用后,ip可以和每位上网者一一对应。换言之,每一个用户绑定一个ip指日可待,实名制即可在监管后台彻底变现,犯不着跳到前台大张旗鼓地加以鼓吹推动。其次,前述韩国学者实证研究可知,实名制在降低欺诈、谣言、诽谤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者,在确认他人身份、节省交流时间和确保个人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人身安全之间,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在实际运用层面,因管理、技术漏洞,安全风险高企,从而严重威胁公民的隐私权,是强制推行实名制难以畅行的核心原因。虽然由于立法的不完善,目前我国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不够完备明确,仅在《侵权责任法》中有间接体现。但隐私权这一基本人格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已经是文明社会的共识。在网络实名制引起的争议中,所有支持强制网络实名制、对强制网络实名制持无所谓的意见,往往在隐私权问题上坠入了认知的盲区,无视隐私权是必须坚决捍卫和维护的基本人格权。甚至支持网络强制实名制的以理性自我标榜的论调,也总是止步在冷冰冰的工具理性范畴,而不肯延展到工具理性本该为之服务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境界,直面隐私权属于人人平等拥有且不能让渡的基本权利。而仅从韩国网络实名制破产的教训,就不难看出,实施强制实名制,依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极易失控,不但严重威胁公民隐私权,也容易造成群体恐慌乃至社会动荡,成为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即便是仅仅从字面上看,强制网络实名制,也有本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古人云:名者,实之宾也。无论是身份证上的姓名,还是网名、笔名、化名乃至匿名,都并非“实”,也并无轩轾之分。可见实名制这一组词,本身就有毛病。究其竟,无论公民采用真名、化名、匿名表达,均属言论自由的范畴,是宪法所保障的个人权利,不容侵犯。

可见,通过行政权力推行包括网络实名制在内的所有实名制,必须从长计议、慎之又慎;首要的是,必须强调实质正义,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和威胁,这是公共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其次,必须广泛征求民意、达成广泛共识、符合法律和行政程序,并建立反应及时的纠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