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启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8:32

花的启示篇1

自从那次我开始关注它之后,它便长得越来越好,还开出了一朵一朵纯白色的小花,中间带着几根橘黄的花蕊,美丽极了。可是自从我们的期末考试即将开始和数学几何考试的到来,时间越来越紧张,我也慢慢的没有去管那盆兰花了。

第一天:兰花的小花依然盛开,几个花骨朵也慢慢开始绽放,一切跟往常一样,花朵一样盛开,花骨朵一样等待绽放,看来,兰花不管有没有我来浇水都还是可以照样开放,看来前几天我给他浇的水还是很有作用的,我心里不禁一阵自豪。然后又继续复习……

第二天:一两朵小花凋谢了,可又有两个花骨朵绽放了,虽然没有前几个那么漂亮,但是也不算太差,土壤好像发生了些许变化,土壤慢慢凝成了一两个土块,有一两片叶子的尖端有一点变黄了,一点点黄色蔓延到了枝条上,看到这些心里略微一些不快,怎么?没有我来浇水,兰花就无法盛开吗?

第三天:又有好几朵小花枯萎了,而花骨朵却不再开放了,叶片上的黄色更加明显了,枝条也仿佛受到了疫病感染一般,越来越黄,我更加不开心了,但是我相信,就算我不浇水,它也能活下去……

花的启示篇2

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

依赖父母和老师,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在一种不确定的生活中生存,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要想获得自理能力,必须经过生活的考验,拥有不确定的生活。从中深化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对道理的理解。对于简单的物质,更会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现是用餐还是娱乐,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学习空间里,老师又在不停的催促。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他们不就像辛勤的种树人吗?朴实无华的老师,往往日夜操劳。而我们也总依赖着他,让他总有操不完的心。

花的启示篇3

荷花仙子,在烈日炎炎下绽放笑脸,花朵娇媚,亭亭玉立,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桃李般的粉红色、柠檬似的金黄色、雪花一样纯洁的白色……

望着那赏心悦目的荷花,不由得想到荷花生长的环境。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它象征着纯洁。因为它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扎在水底的淤泥里,但它却在水中破土而出,冲破了肮脏的泥土,却没有染上一身污泥,展示出它那独有的纯洁和美丽,让人赞叹不已。它从水底探出脑袋,向人们含笑点头,但没有人知道,它在水底生长有着怎样的艰辛,笨重的石头是怎么成为它的绊脚石,其它的水草是如何阻挡它前进的脚步。但荷花却没有被这些疑难险阻所呵退,知难而进,与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进行斗争,一直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一定要在水面上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花朵而勇往直前。

望着那美丽动人的荷花,我不仅思绪万千。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挫折和困难肯定会随时出现在眼前,但我们一定要与挫折和困难进行斗争,如同荷花那样,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和目标而奋勇向前。生活中,环境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有时有顺境,但更多的时候,逆境会横亘在我们面前。退缩还是前进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在逆境中,我们便应该象荷花那样,与恶劣的环境进行,迎难而上。这就好比是登山,有的人知难而退,爬了几步就下来了,于是他只看到了眼前的一些小草小花;有的人“适可而止”,爬到了半山腰,欣赏到了山丘,河流之后就折返而回;但另一些人却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在一次次摔倒中勇敢地站起来接着往前走,最终登上了山顶,欣赏到了山上无限美丽的风光……

荷花给了我启示:要勇敢地面对困难,顽强地与困难进行搏斗,在逆境中成长,前进,让生命像荷花那样绽放美丽……

浙江宁波宁波江东中心小学402班四年级:毛馨缘

花的启示篇4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何时才会永存,光阴箭,日月如梭,何日才能停止。

所谓“花开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当看粉色樱花漫漫飞舞在空中,然后悄悄然落地时一年又将过去,每当看见新芽冒出头时新的一年降临了,每当看见许多人在无奈中叹息时,一天又悄悄地溜出了你的记忆。

我不希望“昙花一现“的情景在我身边发生,对有些人来说一天是如此的漫长,因为他们活的困顿迷茫,永远没有目标,永远找不到朦胧雾中的指南针,对有些人来说一天却是如此短暂短暂,因为有目标,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他们无论在哪,他们都是成功的

请再次回味那句诗“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时间远及千金万两,却不如你真正的珍惜它。

花的启示篇5

我家对面鹅湖公园有一塘荷花,我有时候去鹅湖公园观赏荷花。

一天,妈妈说:“我们一家人去鹅湖公园去看荷花!”我听了十分兴奋。吃完晚饭,我一家人都去看荷花。我们在荷花池边的椅子上看荷花,爸爸说:“你们喜欢荷花吗?”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答:“喜欢。”“那谁能把荷花的好处说出来?”弟弟抢着说:“荷花味道香,还十分好看。”我说:“荷花不但好看,还全身是宝,有很高的观赏性。”爸爸说:“荷花最可贵的是:它从肮脏的泥土里长出来,但能出污泥而不染,不像玫瑰,牡丹,菊花那样,把娇艳的花显现出来。所以你们要像荷花,它虽然长在污泥里,但它从污泥里出来还是干干净净的!”我说:“那我们应该要做一个不要以貌取人的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爸爸说:“对。我就是希望你们不要以貌取人,要做个正直的人。”

我们谈到深夜才回家,爸爸说的话牢牢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花的启示篇6

今天,阳光明媚,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外公家学习语文。

一进门,就闻见一股醉人的花香,清幽脱俗,时浓时淡,沁人心脾。让我感觉飘飘忽忽,心旷神怡。

我随着花香来到了阳台上,见外公正在为阳台外的兰花浇水。阳台上有两个盆子,见一盆绿油油的叶子像剑一般,精神抖擞,蓬勃旺盛,叶子间钻出数枝暗紫色的花茎,花茎上有花苞,有些花苞已经绽开紫色的小花,看上去真像栖息着的蝴蝶,那香正是这些花给我们的。

我一边欣赏着这亭亭玉立的小花,一边吮吸着这清香扑鼻的兰香,一边注目这似乎要冒出油来的绿叶,我陶醉了;我觉得生活对这盆兰花特别钟情。

这时外公走过来对我说:“天天,这盆兰花不错吧。我真没想到,这盆兰花会开得这么旺盛;其实,我真的很少去照顾它,它基本是靠自力更生壮大发展到今天这么辉煌的。这盆兰花是刚刚从下路西的菜园里搬来的,我们姑且叫它‘下路西兰花’吧。”

“‘下路西兰花’,好别致的名字。”我心里的高兴一下子涌上来,不无兴奋地说。

“是,是‘下路西兰花’啊,难道有什么不妥吗?因为它生长在下路西啊!可是那另外一盆兰花,太不争气了,我精心照料他,可他今年却不仅没开一朵花,连叶子也焦黄的,死气沉沉,我叫它‘402兰花’!。”

“那是兰花?!是‘402兰花’!?它焦头烂额的,我一直把它看作杂草呢。”我心里惊异地想。

哦,我知道了,“下路西兰花”虽然少有人照料,但他不甘人后,自强自立,靠着自己的努力,积极进取,终于旺盛蓬勃,赢得今天的灿烂。

而“402兰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什么都依靠主人的照料,所以它萎靡不振,半死不活。

花的启示篇7

关键词:城市设计;新加坡;花园城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3-0000-00

收稿日期:2013-03-12

修回日期:2013-05-20

abstract:thearticlemainlydiscussedtheconstructionofideasaboutSingaporewiththe"GardenCity",fromtwoaspects,focusonthedevelopmentofurbanlandscapingandurbanconstruction,andanalysestheconstructionofSingapore"GardenCity"inthegreening,speciesintroduction,greennetworkplanning,high-qualityengineering,urbancolor,cityfurnituresandontheeffectivework,andhopetheexperienceforChina"BeautifulChina"providereferencesonmentalityofdesign.

Keywords:Urbandesign,Singapore,Gardencity,BeautifulChina

引言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对新加坡城市建设赞不绝口,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启了“向新加坡学习”的潮流。此后,一直有专家学者等实地调研新加坡,并撰写了许多报告总结新加坡建国50年来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1~6]。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因采取有效的治国方略,仅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式的国家。笔者通过对新加坡的实地调研,尤其对城市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认为新加坡有6个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坚定不移的“花园城市”治国理念;二是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严谨、高效而廉洁:三是高起点、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总纲与定期的规划修订,保证了规划稳定、连续而与时俱进;四是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尤其重视雨、污水的管理与利用;五是公共交通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严格控制私车,由发展地面道路交通向发展地下交通转变;六是“居者有其屋”的组屋政策,安邦定国。

本文主要从“花园城市”的构建这一角度来探讨新加坡城市设计的一些思路,通过分析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一些超前或创新思路,以期为从事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并希望这些启示能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过程简述

“花园城市”(也称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提出。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题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书中阐述了“花园城市”的理论,提出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绿化。

新加坡在建国初始就明确了花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并为提高花园城市的建设水平,持续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的方略,在道路空地上种植高大的乔木,短时间内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计划,加强了环境中色叶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的绿化。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并引入了更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90年代则制定了绿色和蓝色规划,发展各式各样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21世纪新加坡提出建设城市中的花园,并计划在滨海湾建设3座精品花园,其中的南滨海湾花园已于2012年建成开放。

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并持续、逐步地推进建设计划,同时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新加坡收获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控制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呢?本文从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及高绿化率技术与和谐、鲜明、精致的城市单体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科学高效、生态多样、和谐开放的城市绿地系统

2.1见缝插绿,立体绿化

新加坡国土面积近700km2,人口约500万。中国上海面积6340.5km2,常住人口2433万。新加坡地少人多,人口密度约为上海的1.86倍。如此寸土寸金、用地高度集约的城市,却处处是红花绿草的宜人景象,如图1所示。据新加坡本地人介绍,新加坡处处绿地覆盖,没有一寸露土,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及条例要求业主们对自家及周边的环境进行绿化,100%的土壤绿化覆盖率减小了城市扬尘的可能性,造就了干净整洁的城市市容。

在城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如何既能高效地利用土地,又能让市民们住在花园中?新加坡为此探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方法――立体绿化。新加坡人民崇尚生态自然美,平面上的土地不够使用,就把绿化种到“墙上”“天上”“房子里”,因此随处可见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围栏绿化、桥体柱绿化等林林总总的立体绿化形式。更具亲和力的植物材料的大量运用,赋予了城市生机勃勃、热情友善的面貌,有效避免了“白水泥城市”常有的生硬、冷漠的观感。同时,人行天桥绿化技术使新加坡的空中也处处是绿荫。在人行天桥桥面两侧及中间特意留了绿化栽植的设备及管道,而且在桥体施工中就已经将这些管道事先预埋好,绿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设计施工。

2.2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外来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加坡当地物种较少,植物景观单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政局跑遍全球寻找合适的植物品种来美化城市。如现在的行道树――雨树,就是巴西的原生物种,市政局经大量的调研和实验后才大面积种植。

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断调整提升城市绿化的要求。从引入绿色到引入色彩再到引入香味,从引入城市骨干树种到引入观果树种,从进口植物到进口鸟类,实现城市的绿化――美化――景观多样化――景观艺术化――生态优化,一步一步推进深入,才有了如今充满热带风情、植物品种和景观丰富、鸟语花香的新加坡,如图2所示。

2.3绿色网络规划与绿色廊道

绿色网络规划是花园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概念规划,将城市“蓝色”与“绿色”结合,系统地打造城市开放空间与水道系统。一方面绿地使集水地远离污染源,保护了水质,另一方面将绿地与水系连成一体建成公园,铺设步行道及自行车道,增加休闲活动场地,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丰富了城市的生活。

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建设了公园串联廊道,连接了新加坡各大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提高公园及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及利用率,同时廊道也兼顾通往地铁及巴士站的便捷性,如图3所示。据新加坡政府部门公示,在“公园联道系统”中将建设一个总长为150km的环岛绿道,把绿道附近大约350万居民联系起来,让旅游者连续不间断地游览全岛,无须花时间计划路线,更不用担心迷路。

3和谐、鲜明、精致的城市单体设计

3.1精品工程云集,打造了和谐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建筑是城市的构成主体,所以要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不仅需要做好城市绿化,还需要使建筑形象和建筑群“美丽”起来。

新加坡虽小,但世界设计大师作品荟萃。政府邀请了全球的著名设计师来设计新加坡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汇集了贝聿铭、伊东丰雄、丹下健三、罗道夫(paulRudolph)、萨夫迪(Safdiemoshe)等东、西方及本土的建筑大师的大手笔。滨海艺术中心(theesplanade)、金沙(marinaBaySands)、ion乌节购物中心、滨海大坝、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一大批优秀的地标建筑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水平,不同的文化风格以和谐的姿态在这个开放的国度荟萃,形成了丰富多变、生动美丽的城市天际线,如图4所示。

3.2缤纷的城市色彩

到新加坡旅游过的人一定对新加坡街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印象深刻,公交巴士、城市标识、建筑立面、无不色彩绚烂,如图5所示。

我们注意到,在配色上,商业建筑外立面常以俏皮活泼的撞色搭配作为主要装饰;其他性质的建筑皆以柔和、中性色搭配为主。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建筑外墙至少五年涂刷一次;祖屋的翻新费用由政府部分提供等来保障城市色彩的常鲜常盛。并且政府开辟专项研发资金用于研发适合本地气候的涂料,这些涂料能确保建筑七年内不需要重新粉刷。正是因为有了对美丽城市的不懈追求与政府政策的保驾护航以及高科技的支持,才有了新加坡生动活泼的城市街景。

3.3高品质的城市家具与形态各异的水景设计

乘飞机去新加坡的游客一定会有此感觉,下飞机进入樟宜国际机场时,就会立马被里面丰富的公共艺术品深深吸引。此外,在新加坡的城市公共区域随处可见高品质的城市家具。

在克拉码头有带慢速冷风扇的伞状结构,在滨海湾沿岸有太阳能伞与艺术造型的弯管雾喷,因为新加坡气候炎热,设置这些城市家具一方面可以改善微气候,使室外活动更加舒适,街头更积聚人气,另一方面在设计和科技研发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使得这些艺术小品新颖别致兼具环保功能,如图6所示。为了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在这些设施旁边往往会有设施的结构说明和图示。

水景营造是新加坡城市景观节点的常用设计手法,其水景设计以镜面水景和各式喷泉居多,水“态”各异。在滨海湾的北岸哥烈码头沿岸的商务广场前,区区上千平方米的地方,笔者至少见到了6种不同形式的水景,让人不禁感叹新加坡城市建设者对水景的喜爱及对设计的用心。

4结语

新加坡原本基础薄弱,如今建设得如此美丽,有赖于政府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全体国民的通力协作,在其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的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绿化设计始终存在且贯穿于所有建设项目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室内设计、小品设计,无不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核心发展思路,才有今天成功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概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一个城市景观工作者,笔者理解的美丽中国就是:青山秀水,空气清新,出行安全便捷。离家百米有花园,红花绿草、欢歌笑语。笔者在新加坡看到了心中美丽中国的微缩模型,所以对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其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单体设计两方面取得的成就,勾勒出城市美丽的框架。我们应该借鉴其城市建设的超前或创新的系统思维,避免在城市建设中走弯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家心中的“美丽中国”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建顺,宋希强.新加坡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16-220.

[2]程序著.生态新加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

[3]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走进新加坡走进香港[m].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5.

[4]王永波,韩玮,肖艾华.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9,8(6)1-4.

[5]杨沛儒.城市核心区设计:新加坡的亚洲经验[J].2005,29(3):55-61.

[6]王才强,刘文良.多层次构成的新加坡公共空间[J].新建筑,2012(5):4-9.

作者简介:

郑晓霞(1981-),女,湖北黄石人

花的启示篇8

老技师在退休时反复告诫自己的小徒弟:不管在何时,你都要少说话、多做事,凡是靠劳动吃饭的人,都得有一手过硬的本领。小徒弟听了连连点头。

10年后,小徒弟早已不再是徒弟了,他也成了技师。但他一直没有升职加薪。他很苦恼地去找师傅。

师傅说:“你确信你在工厂的位置已经无人替代了吗?”他点了点头:“是的。”师傅说:“你是该到请一天假的时候了。”他不懂地问:“请一天假?”师傅说:“是的,不管你以什么理由都行,你一定得请一天假。因为一盏灯如果一直亮着,那么就没人会注意到它,只有熄上一次,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明白了师傅的意思,请了一天假。没想到,第二天上班时,厂长找到他,说要让他当全厂的总技师,还要给他加薪。原来,在他请假的那一天,厂长才发现,工厂是离不开他的,因为平时很多故障都是他去处理的,别人根本不会处理。

他很高兴,也暗暗在心里佩服师傅的高明。薪水提高了,他的日子也好过了,买车买房,娶妻生子。每当他的经济发生了危机,他便要请上一天假。每次请假后,厂长都会给他加薪。

究竟请了多少次假,他不记得了。就在他最后一次请假后准备去上班时,他被门卫拦在了门外。他去找厂长,厂长说:“你不用来上班了!”他苦恼地去找师傅:“师傅,我都是按您说的去做的啊。”

师傅说:“那天,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迫不及待地去请了假。要知道,一盏灯如果一直亮着,确实没人会注意到它,只有熄灭一次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如果它总是熄灭,那么就会有被取代的危险。谁会需要一盏时亮时熄的灯呢?”(据《讽刺与幽默》)

心中有株油菜花

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中曾遭遇重创,生命中所有的珍爱都失去了,只剩下病弱之躯。有人说,从小到大锦衣玉食的王世襄活不了了。然而他不但活下来了,还在艰苦的乡村养好了肺病。

他靠的是一种精神。有一次,他见田边地头上长着一株油菜,根都露出来,眼看要倒了,但还水灵灵的,开着金黄的花。深受感动的他当即做诗一首:“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落实政策后,他回到了祖屋,抄走的东西被退了回来,凝聚着他大半生心血的三卷本著作《锦灰堆》出版了,他在耄耋之年迎来了生命的黄金期,作为文物大家被人称为国宝,精神矍铄地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

点评: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地走到头。遭遇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再也无路可走了,然而却发现这死路正是通往另一条光明大路的起点。在绝望的死路,就让我们做一株盛开的油菜花吧!(据《八小时以外》)

此路不通

不要硬逼着自己去选择,有时成功不了,放弃反而是另一种收获。

花的启示篇9

有的花在阳光灿烂时开放,有的花在下雨时才开放,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花,都能在下雨时开放,它,是否比我们人类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呢?记得在二年级时,下着倾盆大雨,我自己一个人穿着雨衣回家,到家楼下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五彩缤纷,色彩明丽的——花。顿时,我心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花会在雨天时才开放?我的心中一只有这这个谜。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这就是花的勇气!花想让我们人类知道,植物也可能会比人类更加坚强和勇敢!

现在,人类落后了,人类不再坚强和勇敢了,花都在嘲笑着我们人类,仿佛在说:“我们植物终于赶上你们人类了,哈哈!”我看着它那得意的笑,心中愤愤不平,现在,人类的脸丢光了,我们真是连花都不如啊!

我们人类是有思维的,时聪明的,绝不是落后的,我们不能输给挫折,让挫折挡住自己美好的前途。人生中一定会出现许多挫折的,难道我们就这样选择放弃吗?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在下着倾盆大雨的下午,花,告诉了我这样的道理。

花的启示篇10

那是一个暖暖的春天,我偶然获得了一些花种,样子小小的,颜色黑漆漆的,有点像地雷的花。妈妈告诉我,那叫地雷花。

我手里捧小巧玲珑的花种子,在妈妈的指导下轻轻地将那一粒粒种子洒在早就挖好的坑里。放在坑里的,也有我的期待。

一日一日的过去了,我盼望着的小芽冲破土地的声音,看看到嫩绿的小芽舒缓的伸展身姿的身影始终没有,我不禁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灰心。

慢慢的我绝望了,夏天已经火火热热的赶过来了,然而那光秃秃的地上除了有些坑坑洼洼,完全没有一点绿色——充满生命力的。

我每天都会特意的去看看,总是期待着奇迹的出现,可是每一次现实都毫不留情的打破了我的妄想,我不禁有些破罐子破摔了。

然而,妈妈她总是说:“孩子,孩子,耐心的等一等吧!等一等吧!”相对于我的急切,妈妈她每次都是耐心的等,耐心的说。

慢慢的,我也释然了,既然不长芽,明年就再种,就在等,也许到哪天,花儿就开了。

果然,第二年,肥沃的土壤便长出了一些富有蓬勃生命力的小芽,开出了一朵朵粉色的亮丽的小花。而在其间,我也觉得自己身上多了某些东西,就像妈妈一样,沉着冷静的面对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