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0:20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1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歌;魅力

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

谈到徐志摩,不得不谈他的爱情诗。有人说他的爱情诗正是他的诗歌里最有特色的部分;事实上,徐志摩的爱情诗也正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一)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和张幼仪的爱情终结,对于徐志摩而言“共解烦恼结”,督促张幼仪“快努力”,解散后“容颜喜小,握手相劳”“一片声欢”,由此可见封建包办婚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诗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解除婚约。徐志摩借此诗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二)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徐志摩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可见一斑。比如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情死》:

玫瑰,压倒群芳的红玫瑰,昨夜的雷雨,原来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是我视觉的纯醪;我想走近你,但我又不敢。

青年,几滴白露在你额上,在晨光中吐艳。

你颊上的笑容,定是天上带来的;可惜世界太庸俗,不能供给他们常住的机会。

你的美是你的命运!

我走进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你在那里微笑!我在这里发抖,

你已经登上了生命的峰极。你向你足下望――一个无底的深潭!

你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在这里微笑!你在那里发抖。

丽质是命运的命运。

我已经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

色,香,肉体灵魂,美,迷力――尽在我掌握之中。

我在这里发抖,你――笑。

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销,我爱你!

花瓣,花萼,花蕊,花刺你,我――多么痛快啊!――

尽胶结在一起,一片狼藉的猩红,两手模糊的鲜血。

玫瑰,我爱你!

此诗作于1922年,时诗人年二十五六。1922年6月在英时作《情死》,是年8月离英回国。据邵华强徐氏年谱:“(1922)三月,在柏林提出与张幼仪离婚,遭家人和老师梁启超的反对。”因此,《情死》与《再别康桥》,决不是凌虚之笔,都是寄爱之诗。诗人年少血气方刚,对爱的遐想和热烈追求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尽管徐林二人相知很深,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从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

诗中“云”是林徽因,“水”是徐志摩。云自在轻盈在空际上随风飘移,偶尔与地面上的一流涧水相遇,于是便产生了投影关系。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2

关键词:徐志摩;爱情诗;意象;情感

徐志摩诗歌中对爱情的追求让人感动中敬佩,他的爱情诗歌玲琅满目、优点很多,尤其在选择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可圈可点,这种独特的意象选择让其爱情诗歌更朦胧,更有意义,更高妙地表达自己的隐秘的心绪。

一、用墙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经用墙这个意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起造一座墙》是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誓言,所追求的是陆小曼,诗歌中徐志摩用墙这个意象来代表两个人的感情,这堵墙如钢似铁,能抵挡外来的干扰。用蕉衣这个意象代表爱情,来包裹着心,不仅与平常人一样爱的真,还比一般人爱的更加炽烈。芭蕉树是有心的,没有了心的芭蕉就会枯萎,对于诗人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调剂品。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起造一座墙》节选

在半封建社会,追求一个有夫之妇,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但徐志摩坚信真爱无罪。他遭受了诸多的磨难,仍旧高擎着真爱的大旗。诗人在这首诗里展现了他的大无畏的爱情精神,为了爱披荆斩棘,为了爱冲出牢笼,诗人在现实中的爱情也确实经历了许多的牵绊,受到了许多折磨,在没有爱情土壤的情况下,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礼赞

徐志摩用雪花来对爱情进行崇高的礼赞。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随着接触的日益着增多,感情也逐渐加深,最后陷入了爱恋的漩涡,浪漫的徐志摩为陆小曼写下诗歌。在这甜蜜的爱情滋润下,徐志摩往日诗歌里的忧愁和伤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乐》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节选

在这首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飞舞,在空中不停地飞着,就像恋爱一样眩晕和热烈,诗人在诗歌中再三强调自己飞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随风而舞,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它避开了幽谷,避开了山麓,也避开了荒街。这首诗里充满了爱和自由、快乐。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让人心驰神往,不能自已,恋人相会,如同神仙眷侣,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难以言说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爱情与意象都有了高洁的品质,雪花代表着纯洁,爱情代表着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达出爱情实现的欢乐。这是心灵的花火,是明丽的灵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忧伤

1923年,林徽音不辞而别回国,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灭,写下《希望的埋葬》来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忧伤。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残的衣裳,

凄怀你生前的经过――

一遭不幸的爱母

回想一场抚养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将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与光明!

像那个情疯了的公主,

紧搂住她爱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节选

徐志摩万分难过,用新墓、冷尸等意象发出哀哀切切的断肠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结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绝情,他们的爱情变成了尸体,只能被埋葬。

四、用风等意象折射对爱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风的意象来折射自己对爱情的迷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写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对自己历经艰辛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头来带给自己却是无尽的伤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节选

这首诗歌里,徐志摩用风、梦等意象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呜咽,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完全是个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堕落,流言蜚语漫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苦痛浓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点。

徐志摩的爱情诗主要是写给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给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恋为主,给陆小曼的有追求有热恋也有伤心。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爱情诗歌情感像天上星,时而明亮眨眼,时而隐秘无踪,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特点,用意象来切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针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可以得见徐志摩在爱情诗歌方面投入的思绪和情感特点。

参考文献: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3

有两句话我们不应忽视,其对于我们把握《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1931年3月19日徐志摩在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前三年……我决意去外国时是我最难受的表示。”

一是1928年9月徐志摩致恩厚之夫妇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去外国”是指1928年6月-11月徐志摩与王文伯经日本前往美欧的那次旅行。“故地重游”是指1928年秋天徐志摩曾专门回到康桥。是什么原因使诗人难受到要去外国才能解脱?解脱为何非要到故地――康桥“再寻旧欢”?

志摩的婚恋生活

徐志摩自己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因此,了解徐志摩的婚恋生活,对理解《再别康桥》的感情指向至关重要。

在徐志摩短暂的34个春秋中,共有过两次婚姻:1915年10月与张幼仪的婚姻(1922年3月离婚)和后来与陆小曼的再婚。但是,令他一生苦苦思恋和追求的却不是以上两位女性,而是被称为“一代才女”、“美艳如花”的林徽因。

与陆小曼的婚姻生活。徐志摩置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于不顾,以极大的气魄和勇气与陆小曼于1926年10月结婚,但不久就陷入了苦恼。因陆小曼仍积习难改,又与翁瑞午关系暧昧,而且染上了吸鸦片的嗜好,阴阳颠倒,百事不理。

1927年8月27日,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受朋友怜惜与照顾也得有个限度,否则便有界限不分明的危险……”这里暗指陆小曼与翁瑞午的交往,此时社会上已经对陆、翁的关系风言风语。

1928年春节前后,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受的出发点不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厌恶的出发点,也不定是身体,但厌恶到了身体也就厌恶到了顶点。最容易化最难化的是一样东西――女人的心。”1929年3月5日徐志摩致恩厚之的信中说:“上海生活味同嚼蜡,有时更是可恨可厌,但要拂袖他往,却是难于登天。”其中已流露出对陆小曼的厌烦,对爱情的失望、无奈。

1931年3月19日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前三年,你初沾上习的时候,我心里不知有几百个早晚,像有蟹在横爬,不提多么难受。”……

从以上徐志摩的话中可以看出,1928年出国之前,徐志摩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婚姻已出现了严重危机。朋友们都劝他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以摆脱恶劣的心境。“这次出国并无必要,可说纯粹是为了躲避家庭的烦恼。”胡适曾在《追悼志摩》里说:“志摩最近几年的生活,他承认失败,他有一首《生活》的诗,诗的情调,暗惨得可怕。”

康桥之恋。1920年秋,为追求罗素足迹的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来到康桥。这期间他认识了林徽因。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林长民曾为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也是位十足的书生逸士,曾写出了“万种风情无地着”的名句。林徽因自幼耳濡目染,并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韵致,又有西方女性的热情奔放。她的绝艳美貌和高雅气质令徐志摩一见倾心,林徽因对徐志摩也非常“喜欢和敬佩”。两人经常同游康河,欣赏两岸的美景,同听康桥的晚钟。“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林徽因也在《无题》中隐约透露了当年他们的交往情景:“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徐志摩越陷越深,日夜思念林徽因。他在给林徽因的情书中写道:“我爱你。自从我第一次到你家,你那样优雅、大方、亲切地接待我时,我的命运之神就在我耳畔大声叫着:就是她,你那另半个灵魂。”

但是,林长民并不愿意徐志摩成为自己的女婿,他更欣赏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林徽因也因“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梦魇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她深知母亲被冷淡的痛苦和‘家庭战争’的可怕。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离婚会让张幼仪陷入痛苦的深渊”。为了避开徐志摩,林长民于1921年10月突然携林徽因由英赴法,并旋即回国。这时的徐志摩已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要求,并刚刚把她送往德国,尽管遭到了父亲徐申如的坚决反对,也遭到了恩师梁启超的训斥,但他毫不退缩,据理力争:“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当他满怀欢喜之情来找林徽因时,她却突然离去,使徐志摩万分失望和痛苦,他也很快回国。

在康桥与林徽因从相识到相恋的日子,成为诗人一生最幸福最留恋的时光,这段刻骨铭心的爱,一直伴随着他,终生难忘。徐志摩一方面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一方面又说:“我友!知否你妙目――漆黑的/圆睛――放射的神辉,照彻了/我灵府的奥隐,忧如昏夜/行旅,骤得了明灯,刹那间/周遭转换,涌现了无量数理想的楼台……”(林徽因“眼睛乌黑明亮,顾盼生辉”)由此可见,徐志摩的眼与其说是康桥教睁开的,不如说与林徽因的康桥初恋使他开始了人生的觉醒,产生了追求和理想。从此,康桥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抒发对那段恋情的留恋和伤感成为他诗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先后写了许多诗文,表达对林徽因的爱:1924年4月,发表《鬼话》,向世人公开表露他对林徽因的呼唤;1926年5月,发表著名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到你的波心”;1931年他又为林徽因写了《你去》,“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就是诗人的去世,也与林徽因有关(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徐志摩乘“济南号”飞往北平,10时10分,飞机到徐州机场卸装邮件时,他忽然感到头痛得要命,不想去北平,但一想到晚上要参加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会,便忍痛继续飞行,下午2时左右,飞机在济南附近上空失事,诗人意外身亡)。

由此可见,康桥恋情在徐志摩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徐志摩康桥诗文对比。在诗人短暂的34岁生命中,先后三次到过康桥:1920年9月―1922年9月,第一次来到康桥,归国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景》、《康河晚照即景》;1925年3月―7月,第二次来到康桥,归国后写了著名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6月―11月,第三次来到康桥,归国途中写下了《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大多描绘了康桥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这些诗文,就会发现它们的明显差异。诗人第一次到康桥,是怀着找寻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而来,充满自信,积极主动,因此诗歌主要赞美了康桥的自然风光和对自己的启迪之惠,充满感激与留恋之情,基调是深情的;第二次到康桥,是为了躲避与陆小曼恋爱而引起的风言风语和尴尬,因为“是临时逼出来的”,因此文章多是对康桥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笔调是亲切的、轻快的;《再别康桥》是在诗人感情出现严重的危机,怀着寻找旧欢痴想的背景下第三次来到康桥而写的,此时此刻,物是人非:自己身心疲惫,而林徽因和梁思成已于1928年3月结婚,诗人昔日心中的女神如今已成为别人的新娘,徐志摩的心境可想而知。《再别康桥》与其他康桥诗文比较,更委婉缠绵,在深情的赞美中,流露出浓郁的哀伤和落寞。如果没有诗人婚姻的危机和康桥之恋的痛苦,仅仅与康桥“再别”,是不会如此哀伤的。

《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

1928年秋,惆怅的徐志摩只身来到康桥,故地重游,往日的欢乐又浮现在眼前,对那段美好的时光,既无限思恋,又无限伤感和无奈。《再别康桥》终于在康河梦一般的氛围中诞生。

《再别康桥》,层次分明地勾画了妩媚动人的康河:夕阳照耀下艳丽的河畔垂柳、绿油油的多情的水草、清澈幽美的拜伦潭和星光斑斓的康河夜景。但是,诗人“并不是单纯地歌咏康桥妩媚的自然风光”(徐荣街语),而是通过对康桥的赞美和依恋,充分表达了他对林徽因那段恋情的深深怀念和珍惜,这在诗中已充分反映出来。如“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字面上看,“垂柳”很难与“新娘”联系到一起,但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它只是一个表意之象,诗人看到河畔那霞彩纷披的垂柳,轻轻拂动着柔软的枝条,是那样的柔美多情,它多么像当年康河边上的林徽因――自己心中的新娘。因此,艳丽的金柳,就是林徽因的象征。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把握“波光里的艳影”,为什么不只在康河碧波中荡漾,还“在我的心头荡漾”。也正因为“柔波”里有“艳影”,诗人才愿做康河水草。再如“那榆荫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不仅描述了拜伦潭潭水的五彩斑斓和如梦般的幽美,而且还暗示了诗人当年曾在潭边凝思,充满对未来、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里沉淀着天上的彩虹,也沉淀过他对爱情美丽多情的梦。因此,诗人要泛舟康河“寻梦”――寻找他往日的欢乐。康河妩媚依旧的景物触及了诗人的伤感情绪:惆怅、无奈、怀旧的种种感觉洋溢在他的心头。带着排解痛苦、寻找旧欢的痴想“轻轻地来”,得到的是更强烈的痛,诗人只好“悄悄地”离去。

我们在把握《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时,除了联系诗人的婚恋生活外,还要考虑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即当时徐志摩、林徽因都已分别结婚,都是有一定身份和影响的人物,徐志摩即使要“寻找旧欢”,也不便直接表白;即使他自己无所谓,也不忍心伤害林徽因。他只能借景抒情――借眼前之景,抒心中恋情。

因此,《再别康桥》是诗人与自己隐秘的感情世界的惜别,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寻梦时的落寞和惆怅,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苦闷。(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为:07CSHJ04)

参考文献:

1.濮思明:《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安徽教育》,1997(7)。

2.汤登仲:《〈再别康桥〉备课三题》,《中国语言教学》,2003(8)。

3.吴福辉:《徐志摩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乐齐:《徐志摩经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版。

6.田时雨:《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4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美学价值。(注: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08页。)

一、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理论的核心和最高的美学原则。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提出过“神与物游”的艺术要求。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诗人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即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是诗的生命,“境”是附在“意”上的外壳,是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工具。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借助具体形象的描绘才能得到生动的抒发,而具体的形象又因诗人思想感情的熔铸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力量。诗的意境创造就是要求“意”与“境”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强调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融合。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这些艺术经验道出了“意境”的美学真谛。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境深远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一个好的诗人往往是心包万千,神游八方,情感丰富,物我共融,不受时空限制的。徐志摩就是这样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诗歌,可以将读者一下带入他的诗歌意境中。诗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统统展现在你的面前。在这人与人,物与物,情与情构建交织而成的意境里,我们将会被深深地打动,仿佛一瞬间就被诗人带入到或是凄婉哀转,或是情思澎湃的精神世界里。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境的诗人,他的许多诗歌都具有梦幻般的意境之美。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他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非常透彻。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景中藏情式

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然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月下雷峰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彩云,纤纤的波粼――假如你我荡一只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造一个完全的梦境!”仅短短八句,其浓郁的诗意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构思手法。由于诗人自我的切入,写景不再成为复制或呈现,写景即写诗人之景――“完全的梦境。”在切入之时,现实的我抽身离去,自我的情感看不见了,个人的经历、思想看不见了,闪耀于读者眼前的是自然之美的形体和光辉。整首诗的韵律就是情感和思想的旋律。这首诗在写景但更是在写情。

(二)情中见景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为要寻找一颗明星》是比较纯粹的抒情诗之一,这首诗歌不是现实世界的誊写,而是感觉领域的探索。在这首诗里,拐腿的瞎马、骑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这些具体的意象全不指向实在的生活内容。凡是这些景物总会在被理解后消失,然后被诗人的某种情感替代,这使得诗歌情中见景,景中有情,使诗歌达到了通常文字难以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的独到之处。

(三)情景并茂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再别康桥》可谓是这一意境类型的力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把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二、徐志摩诗歌的意象之美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的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着丰富而鲜明的美学特征。(注:徐志摩:《猛虎集序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518-520页。)

(一)复叠美

这里所说的复叠是指同一个意象反复出现而形成的美。“晚霞在林间里,晚霞在原上的溪底,晚霞在风头风尾,晚霞在村姑的眉际,晚霞在艳喉鸦背,晚霞在鸡啼犬吠。”这是《康桥西野色》中的第四节,诗中“晚霞”这个意象六次反复出现。这六次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来衬托晚霞,突出晚霞的美丽,给读者以强烈而立体的视觉效果。《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是徐志摩的另一标签之作,全诗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展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复叠,这种旋律的组合,为我们这些吟唱者营造和渲染了一种梦的氛围,更增添几分梦态,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一股力量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我要寻找一颗明星》也是如此,徐志摩是通过对明星的复叠来传递他的感情,用这种方法表达他情感本身的价值和美,以及他的姿态、色调、律动。诗人巧妙地用了这种复沓变奏的曲谱式抒情手段,每段的演奏方式大致相同,从一个意象出发展开,又逆向回归到这个起点,但每一次的回归和复沓同时又是一种加强和新的展开。徐志摩对诗歌的精心构思,让我们在感受到这意象的复叠美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诗人传达出来的情感。

(二)动态美

动态美是一种流动的美。两只蝴蝶,一只停在花上,一只飞在花间,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只飞舞的蝴蝶,满天星斗;最有魅力的是闪动的星星及划破星空的流星。意象也是如此,最有魅力的是那些流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意象,充满动态感的意象当然便具有动态美了。可以说,徐志摩的诗歌,是由一个个跳跃着的意象组成的一条流动的清澈的小溪,极具动态美。“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呻吟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树梢上跳跃,可以听到它清脆的歌声,清风从我们身上划过,心在心池中鱼儿般的畅游。诗人描摹的画面绝不是静止的,而是一幅充满动态感的有声有色的优美图景,让欣赏者仿佛觉得画中的小鸟会飞出来,和煦的清风似乎吹过自己的头发。徐志摩诗歌的这种动态美可以时不时地拨动人的心弦,让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三)轻柔美

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夕阳、清风、柳絮、云雾、春花、飞红、落叶、白云、小溪、雪花、水莲花等柔美和轻盈的意象,具有轻柔美。《雪花的快乐》就是一首轻柔而优美的诗。“雪花”在半空里翩翩起舞,任情地“飞扬”,他不去“冷寞的山谷”,不去“凄清的山麓”,不上“荒街去惆怅”,他向“女郎”寻求寄托。徐志摩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所选择的意象都不具有很强的厚重感,与此相反,他的诗歌意象沾住她的衣襟,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雪花”的活泼,欢快,轻盈,及生命情调;“女郎”的美丽、柔情都赋予了“生动的画面”、“活的姿态”和“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诗人高洁的人格意识,旺盛的生命意识,在这里得到生动的艺术反映。当轻柔的意象像这首诗一样溶入了诗人的灵魂,那柔美的意境便油然而生了,从而营造出一种非常柔和恬美的效果。

(四)朦胧美

徐志摩的诗歌很有吸引力和迷惑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诗中的意象具有朦胧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

这首《沙扬娜拉》在一开始便以一个构思巧妙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娇羞,两个并列意象贴切的重叠在一起,人是花,花亦是人,我们已经很难分辨清楚,但欣赏者却可以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心肺,像吸进花的香气一样。“沙扬娜拉”也因此成为日语“再会”一词最美丽和富有诗意的解释。这首诗简单,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在这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同时又输入了心灵暖处的情感才变得充满轻柔、动态、朦胧之美。正如前面所描述的:他的诗歌是意境深远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三、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美

“性灵”的本意是人的心灵,性灵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宏道等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说:“诗者,人之性情也。”

徐志摩就是一个主张抒写性灵的诗人,因而他追求诗歌的性灵美。徐志摩曾在《落叶》中自述:“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徐志摩的爱是泛爱!从日常生活到实践工作,他重视凭着自己满腔热烈而积极的感情,希望在许多方面有所作为。他的那份因为爱而生出的执着,从来不曾旁落,却是那些爱的回馈让他一再挫败受伤。胡适先生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注:“单纯信仰”一词见于胡适的《追悼志摩》,历来为许多评论者引用,1931年出版的第三篇诗集《猛虎集》序中也有记载。)这里面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一生所痴的信仰以及为之所做的努力就在于此!”

“爱、自由、美”所包含的内容太多,内涵太丰富,意义太复杂,所以也可以说是太隐晦,太含糊,令人捉摸不定。志摩的信仰据我看,不是‘爱、美、自由’三个理想,而是‘爱、美、自由’三个条件混合在一起的一个理想,而这个理想实际上等于他与他所爱的自由结合。他梦想这三个理想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的人生里。对此,梁启超做了更具体的解释:“所谓爱,那是无边广大……;至于自由,最崇高的莫过于内心选择自由,最普遍的是免于束缚的生活上的自由;讲到美,一只匀称的希腊古瓶是美,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美。在徐志摩追求诗歌性灵的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这首诗寄托着诗人满腔热情和幻想。诗人徐志摩为了表达对爱,对自由,对美的追求,他在诗中毫无顾忌,尽情地抒发他个人的喜怒哀乐。他羡慕雪花在半空里的潇洒和自由,将自己比做雪花。他那感情和灵性都依附在这雪花上。他要歌就高歌,他要哭就长哭,他放任不羁。他自己曾说:“我的思想永远是不成系统的。”的确,他的思想很杂,很散,如一匹没有笼头的野马,不随理智驾驭。正如胡适所说的:“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深信自己的信仰爱,自由,美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个人的性灵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理想是能够实现的。追求爱,自由,美绝对是他追求诗歌性灵的核心思想。徐志摩把追求性灵作为他文学艺术的至高要求,于是他的诗歌常常以抒写性灵为最大的特色。这充满性灵的诗歌中,真率地袒露他的内心世界,热情地表现他那充满狂暴激情的个性,他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理想,追求大自然的美景。由于徐志摩对性灵的强烈追求与抒发,所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斥着诗人灵魂的精神世界。

四、徐志摩诗歌的韵律美

徐志摩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注重对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诗歌的格律,徐志摩的诗歌是很讲究节奏之美的。徐志摩曾说过:“一首诗是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想关联,一首诗的关键就是它内含的音节的匀称流动,明白了诗的的生命在于它内在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悟到诗歌的韵律的波动性。”谈到徐志摩诗歌的韵律美,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体味。

(一)诗歌的外在韵律

徐志摩诗歌的外在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十分匀称,错落有致。《雪花的快乐》最为典型。从全诗看,诗节与诗节十分均齐;从每个诗节看,都有五个诗行,排列方式也相同;从每个诗行看,基本都是三顿。在诗节、诗行的均齐排列中又有灵活的变化。每个诗节的三、四行都退后一格,从视觉上赋诗节以错落有致的动感,灵活自然的韵脚;从听觉上赋诗篇以往复回环的美感。均齐中含变化,变化中含均齐,造成了雪花飘飞回旋和谐的旋律。此外,《半夜深巷琵琶》的节奏、旋律与内容结合得极佳,体现了徐志摩的诗歌理念和韵律化的追求。这首诗共16行:“又被它从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仅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徽,和着这深夜,荒街,柳梢头有明月挂,啊,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戴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全诗长短诗行有规律地间隔着,长句每行六个节拍,短句每三个或四个节拍,整齐而富于变化。短句诗行押韵,并多次换韵。各诗行根据情感的变化精心调配音韵节奏,全诗的韵律和谐悦耳,宛若一只琵琶曲,悲切而并不沉寂。

(二)诗歌的内在韵律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5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两首著名的诗篇,一个以其浪漫,清新,飘逸刻在读者的心版上,一个以丝丝淡愁与哀伤,流泻到世人的心田。这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这两优美的抒情诗,字句组合奇特,意象鲜明,诗境凄美。流传至今,而现实生活中两位诗人的情爱故事更是让世人津津乐道,唏嘘不已。

1931年11月19日,一架由南京飞往北平的客机,在初冬的寒风里,在济南的上空失事,年仅三十六岁的一代诗哲徐志摩,就这样地化做了一片云飞向了天国。徐志摩的死震惊了当时的文坛,悼念文章一时间雪片般普天而来。尤其是程靖宇的《诗人最多未亡人》中的描写更是让人感慨。

“在行礼之时,有一个全身穿孝,左右须用两名健妇才搀得住的希腊雕刻型的美妇人,哭得成了个泪人儿,直往地下倒去,乱碰乱撞,恨不得立即死去就好的。看官,你们猜她是小曼吗?错啦!她就是梁大少奶奶,林徽音女士。”

徐志摩一生最爱的女性有三个人,一个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外两个就是林徽音和陆小曼。与林徽音的恋爱更是峰回路转,如泣如诉,就如林徽音的诗《笑》的“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意韵无穷,回味不尽,也如林徽音对徐志摩的哭,令人千肠百结,黯然神伤。

徐志摩为林徽音离了婚,可是林徽音却嫁给了梁启超的长子,大建筑家梁思成。失去了被徐志摩称为“唯一灵魂之伴侣”林徽音不久,徐志摩倾间又转舵追求风华绝代的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志摩的不顾一切闹成了轰动当时整个社会的桃色大新闻,最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婚后,二人生活并不美满,生活奢侈的陆小曼,让徐志摩的生活陷入了窘迫,疲惫中,此时,徐志摩又成了林徽音家的长客,向这“唯一灵魂之伴侣”倾述苦恼。林徽音给了他无尽的精神的抚慰。徐志摩离开后,梁思成从济南带回一块飞机残骸给林徽音,挂在卧室的墙上作为纪念。可见彼此之情之深。

作为二十世纪20年代的象征派诗人的代表戴望舒,他的代表作《雨巷》似乎是坎坷人生路的写照,雨中独行徘徊在狭长曲折的巷弄,是崎岖人生的写照,踯躅独行,彷徨徘徊,是理想与自我现实的追求。寻寻觅觅,期期盼盼,希望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多么地哀愁与凄婉?

丁香在仲春开花,分紫,白两种颜色,芳香而不轻佻,娟好可易凋谢,象征着美丽,高洁,柔弱,愁怨,凄美。从古至今很多的诗人都对丁香寄于了伤春心结,最著名的要属李商隐的《代赠二首》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而戴望舒用丁香的颜色、芬芳,忧愁来描述他心目中的姑娘,又加上了雨,更多了一层朦胧迷离的彩雾,让人回味无尽。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迷,又惆怅

她静静地走近

走进,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诗人心目中的理想是多么地惆怅迷茫,多么难以琢磨,而又疏忽即逝!

写着这么美好诗的戴望舒,他的情爱人生却是悲剧的。戴望舒不像徐志摩这片可爱的云彩,“身躯是颀长的,脸儿也是长长的,额角则高而广,皮肤白皙,鼻子颇大,嘴亦稍阔,但搭配在一起,却异常的和谐。”(苏雪林《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他体形也高大,但一脸的麻子,长相毫无诗人的气质,二十几岁就成名,一度爱上了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末获青睐,又改追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苦苦追求,甚至以自杀要侠,终于结婚,但穆丽娟并不爱他,抗战后期,穆丽娟心有别属。戴望舒再三挽留,也没挽回春心,甚至以服毒方式倾诉衷肠与坚贞,但穆丽娟丝毫不被打动,坚决与其离婚,从此后,戴望舒只好独自撑着油纸伞,在人生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终于于1950年2月8日病死在协和医院。

我是天空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

徐志摩的《偶然》更让我们会把他想成是天空一道绚烂的长虹,浪漫热情,他崇尚爱与自由,如他的《想飞》的散文的描述,他一直在飞,在情感的世界也是如斯,甚至于滥情泛爱。他是最有魅力的朋友,最佳的情人,但不是理想的丈夫。这大概是林徽音没有和他结合的原因。

而今人们谈到了徐志摩和林徽音总为他们没有最终结合而惋惜,其实想想依着徐志摩的长着翅膀地追求自己爱,即使折断了也在所不惜的性情,他们的结合怎么就能是美丽而异彩飞扬的呢?

所以还是"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一挥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6

一、白话音译个性足,音形结合作品多

徐志摩生活在时期,并亲身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当时白话文已经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形式。作为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大师,徐志摩极力主张用白话文而不是文言文翻译西方文学。徐志摩用白话文翻译,将他的西方文学译作正式带入全新的境地。例如,他翻译的布莱尔的《猛虎》,就采用白话的形式,将作品中的老虎描绘成一种虚弱、颓废的老虎,真正展现出原作的情感及力量。译作中,徐志摩用火焰似的眼光、骇人的雄厚、飞腾等现代词汇再现了老虎威猛的原型,这些词汇对当时有着传统国学经历的文人来说算是新奇。徐志摩还节译、转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并从文化的视角将其翻译成一种文化现象,真正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例如,徐志摩曾转译英国作家高斯的英译本,翻译法国作家福凯的《涡堤孩》实际上已经是编译了。徐志摩深知汉字属于“形音字”,而英语则属于纯拼音文字,所以中国人很容易见到字形联想到它的意思。例如,当时的康桥现在就翻译为剑桥,康桥给人以健康、优雅的气质,而剑桥一般会让人想到桥的雄伟、气魄等。“翡冷翠”便会让人想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赛有那拉”是目前对日文“再见”的最美丽的翻译。可见,徐志摩正是通过自己音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早在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便开始翻译诗歌。此后,他直译了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个题材。特别是在其短短三十六岁的生命时间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涵盖绝大多数文体的作品,作者包括三十多位文学大师,如莎士比亚、拜伦、哈代、惠特曼等人。在诗歌方面,《徐志摩诗集》诗集中就收藏有十多个国家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另外,徐志摩还翻译了德国著名作家福凯的《涡堤孩》,意大利作家邓南哲的《死城》,英国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集等等,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徐志摩翻译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范围之广,涉及的题材众多是绝无仅有的。此外,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志摩对翻译名称的处理之成功,最终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例如,《翡冷翠》便是徐志摩西方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专利,他将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翻译为翡冷翠,巧妙融合了中西文学中的意蕴表达,其通过音译的方式,并采用一些形象感很强的文字,实现“音”与“形”相贴近的艺术效果。此外,徐志摩还充分利用自己编辑西方文学作品的机会提倡西方文学的翻译,如他主张用文言文翻译西方诗歌文学。总之,徐志摩的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他还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风格的影响。

二、空灵飘逸译如诗,多元转译添色彩

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坛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善于创作空灵飘逸的浪漫主义诗歌。然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大部分却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从其翻译作品的文体中可以看出其审美价值取向。同时,虽然他翻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现实主义题材,而其中大多数为抒情方面的诗歌,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迹,属于最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徐志摩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十个短篇小说,斯蒂芬斯的两部长篇小说,赫胥黎的《半天玩儿》等,徐志摩都将它们称为散文写成的诗歌。其实,徐志摩翻译的现实主义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平凡人物的同情,二是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其中,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便属于前一类,她的作品以美著称,有着“狂风骤雨向读者灵魂奔波”,徐志摩也为此深深震撼。自此,曼斯菲尔德便成为徐志摩精神上的感召者,并翻译了她的大量文学作品,并取名为《英国曼斯菲尔德小说集》。林徽因在其《悼志摩》中提到“:志摩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古怪年轻人,他的人格中最精华的是对平凡人的同情,没有一种情感,他不能同情。他对一切弱小的怜爱,他一生都在同情别人而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同样,赫胥黎的《半天玩儿》也是这种风格的作品,其主人公彼得在阳光中独自品味自己的寂寞,这时远处走来了两位华丽的小姐,而她们却不幸地遭到恶狗的侵扰,好心的彼得救了这两位小姐,但他的行为却受到了这两人的鄙视,徐志摩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彼得的心灵,充满着无限的怜悯之情。徐志摩对文艺复兴以来各派的浪漫主义作品均有翻译,他翻译的首部德国浪漫派作家福勾的《温蒂娜》,便是以中古为背景的骑士小说,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妖怪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他当时看到这部小说时非常感动,并非常欣赏其文笔结构。20世纪30年代,中华教育基金会推选徐志摩、梁启超、闻一多等人翻译了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这是其参与的第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徐志摩翻译笔法的流畅完美,再现了原作动人的情节,如在翻译《曼斯菲尔德》文章时,他就曾引用奥帕尔的一首非常悲观的诗歌,其回忆了家人生前的美好生活变成了虚幻,悲观的诗人无法回避这种幻灭所带来的深刻反响。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担任翻译,这次合作使得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都是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诗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东方文化修养并羡慕西方文明。徐志摩翻译了泰戈尔在中国的全部演讲,并陪同他一起远赴日本。后来徐志摩还专门赴印度拜访泰戈尔,他翻译的《谢恩》、《园丁集》便是泰戈尔六十多首诗歌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可见,浪漫主义诗歌的翻译是徐志摩翻译中最得心应手的,同时他的美学色彩的译作更增添了原作的浪漫主义色彩。徐志摩自谦自己的翻译是一朵没有灵魂的假花。徐志摩不懂得意大利语,如果要翻译意大利语方面的文学作品就需要转译原著的作品。例如,邓南哲是意大利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戏剧摒弃了日常生活的繁杂,在语言上更加追求抒情、优美的风格,能巧妙地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来渲染作者所要表达的唯美主义色彩及风格。邓南哲的作品通过英国著名文学家西蒙斯的翻译,扩大了该作品在英国及世界文坛的影响。徐志摩便是通过西蒙斯的译文指导邓南哲的,其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苦于找不到邓南哲的英译本,他曾下决心转移了邓南哲先生最有名的戏剧《死城》的部分内容。四年过后,徐志摩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整理旧有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部译作,再次激发了其对这位著名作家的热爱,他曾撰写了《丹农雪乌》这部专门介绍他生平及创作思想的文章,并从唯美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其所受到的影响。后来,徐志摩又创作了《丹农雪乌的戏剧》对《死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诠释,该部作品描写了具有美学色彩的兄妹畸形恋爱,是邓南哲先生的处女作,该作品一直笼罩着某种神秘的忧伤与不安。

作者:赵丹单位:西京学院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7

关键词:新月社;“五四”时期;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92-5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52

1.新月社成员的诗歌翻译实践活动

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上,新月社差不多是成员最为庞杂而且不断发生变动聚散的一个文人团体②,它大致由这样三拨人构成:政客、学者和艺术家,其三度聚合间汇集了梁启超、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余上沉等政界、学界、实业界、军界、社交界人士。它以自由和独立为标志、以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团体的身份跻身于当时文坛,其主将及骨干成员几乎都亲身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洗涤,大部分成员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型文人③,并且大多是创作与翻译兼顾,身兼二任。

“五四”时期,正值中国新诗的实验期,新月社诗人既不满意散漫的草创的白话自由诗,也不满足学习借鉴而来的西方式的诗作,而希望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形式。为了促进诗歌向现代化转型,他们自觉反抗僵化的文学传统,借鉴外来文学的积极因素,大胆探索和尝试全新的诗歌表现形式,因而成为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他们对诗歌翻译情有独钟,并且在诗歌翻译中他们完全背离了当时诗歌翻译流行的句式、诗体和语言规范,引入异族文化模式,引发了审美心理结构、想象定势和美学原则的革命。

由于处在新诗的形成和发展时代,新月社诗人积极寻求诗歌的新格律形式,通过译诗的奥秘不仅将源语文本的韵律翻译到目的语文本,而且还将自由诗、散文诗、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格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新奇的诗歌形式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感知过程,使他们感受到文本的异域性。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国古体诗和新格律诗的诗歌格律形式与原诗中的英语诗歌形式相杂合,制造新奇的诗歌效果。受西方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他们努力将西方文化观念与本民族文化观念相融合,并在这种融合中加以选择,提出“纳西方诗于艺术之轨”④。受当时主流诗学的影响,被译的外国诗歌,都具有整饬的形式和良好的音乐性。当无法用文言结构来表达原诗中的思想内容时,他们中的部分诗人就改用白话来翻译这类诗,并告诫大家不要用文言文来写诗。如闻一多曾试译安诺得(arnold)⑤的诗《渡飞矶》(DoverBeach),起初他用五言诗将原诗锁在很整齐严格的形式内,但到了第三段,原文由两句是对自己心爱的人发出的心声:ah,Love,letusbetrue/tooneanother!(啊,爱人啊!让我们保留彼此一心的坚贞……)⑥这两句闻一多无法用古文来翻译,只好另觅他法。因此当时大多数新月社诗人用以翻译的语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即中国白话词汇和欧化句法的结合体。

2.诗歌翻译对其创作的总体影响

在中西诗学的撞击与融合中,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存在和发展。五四时期的新诗发展正是如此。一批又一批诗人在探索、借鉴、吸收和调整中将新诗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从中探索着新诗现代化的艺术途径。他们在诗歌翻译中都反对因袭,主张大胆探索和创新,翻译与创作始终交织在一起,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新月社诗人们的翻译为其创作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资源。诗歌创作没有纯粹的无源之作,介绍和翻译外国诗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月社诗人自己文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翻译工作中,他们从来不是单纯的译者,而是不懈地从翻译过程中获得经验、从翻译作品中借鉴创作灵感的作家,他们的译介工作对于自身创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丰富了诗歌创作,而且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体系。他们把名著当作模本、范例,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运用于个体的创作实践。他们大量地译介外国特别是英美诗歌,不断受到“大家”思想的熏陶和艺术的陶冶,因此他们创作的不少诗歌的情绪里都带有外国诗人的特征。其中有情绪的感染,也有艺术的仿效与模仿。

由于新月社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上借鉴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经验,而大量模仿和译介英美诗歌,于是出现了英美诗歌的翻译潮。研究英美诗歌并翻译给中国读者的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品位。对他们自己而言,译介翻译外来诗歌,给自己的创作实践也带来不少益处。

2.1在翻译中体悟诗理

翻译外来诗歌,给了他们仔细推敲诗理的实践机遇。译介外国诗歌促进了他们对诗理的关注和诗歌的创作。以徐志摩为例:“谁不曾见过野外的草花,但何以华滋华斯的《野水仙》独传不朽?谁不曾听过空中的鸟鸣,但何以雪莱的《云雀歌》独享盛名?”⑦徐志摩从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分析里,窥探着诗的秘密。他探讨了诗美的根源,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等诗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关系问题,也探讨了诗的构思、创作灵感等创作过程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就徐志摩而言,他对这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探讨,是和他诗歌创作及翻译实践同步进行的。

2.2在翻译中警悟到诗歌语言美的重要性

在译诗过程中,他们警悟到了语言之于诗的重要性。如徐志摩曾坦言:“爱文艺之诸君,曾经相识与否,破费一点功夫做一点更认真的译诗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为什么,譬如苏曼殊的拜伦译不如郭沫若的神韵节奏?”⑧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高度凝练集中,徐志摩从这个特征出发,努力发掘汉文字的表现力,尤其是白话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他诗歌里清丽、优雅、柔美、准确的文字,得益于他的译诗追求,也是他长期追求诗歌语言美的结果。另外他所译的哈代(thomasHardy)《分离》(theDivision)一诗⑨:

Rainonthewindows,creakingdoors,

急雨打着窗,震响的门枢,

withblaststhatbesomthegreen,

大风呼呼的,狂扫过青草地。

andiamhere,andyouarethere,

在这里的我,在那里的你,

andahundredmilesbetween!

中间隔离着途程百里!

owereitbuttheweather,Dear,

假使我们的离异,我爱,

owereitbutthemiles

只是这深夜的风与雨。

thatsummedupallourseverance,

只是这间隔着的百余里,

theremightberoomforsmiles.

我心中许还有微笑的生机。

Butthatthwartthingbetweenustwain,

但在你我间的那个离异,我爱,

whichnothingcleavesorclears,

不比那可以短缩的距离,

ismorethandistance,Dear,orrain,

不比那可以消歇的风雨,

andlongerthantheyears.

更比那不尽的光阴:窈远无期!

第一节作者用了摹声词“呼呼”,又分别在第二和第三节里重复使用程度副词“只是”和“不比”,把原诗译得准确贴切。对比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译者还用了“微笑的生机”等拟人比喻,明显是在发掘白话汉字特有的表现力,译文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段,几乎成了译者基本的诗美追求。

2.3在创作中借鉴外国诗歌

在翻译中,新月社诗人学到了外国诗歌精湛的技艺并丰富了自己的诗歌表现技巧。他们翻译的外国诗,诗体多样,有长诗,有短句,不少是知名诗人的杰作,表现方法丰富多彩。然而,所有诗歌技巧,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经过自身的反复玩味、领会理解,并进而融会贯通,否则,诗人难以确切地译出它们的诗意。同时,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会程度不同地看到,他们借鉴运用了外国诗歌的丰富的表现技巧与手段。以徐志摩翻译哈代诗歌运用各种格律和诗体形式进行试验为例:徐的诗(包括十四行诗、歌谣和无韵四行体诗)运用抑扬格、抑抑扬格、民歌节奏,采用独特格式的纤细新颖的韵律,创立了格调鲜明的新式对偶句,以重读单音字奏效,并且引进了招眼惹目的英国风格。以下试比较徐创作的诗歌《灰色的人生》和他所译的哈代的《致人生》(toLife)。

灰色的人生

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怯懦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

致人生

olifewiththesadsearedface,

人生你满脸的忧愁与干枯,

iwearyofseeingthee,

我不耐烦看着你,

andthydraggledcloak,andthyhobbingpace,还有你的泥污的衣,你的踉跄的步

andthytoo-forcedpleasantry!

你的过于装作的滑稽!

…⑩

可见徐志摩在《灰》里的思想是受了哈代《致人生》的启迪。受哈代的《致人生》描绘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影响,徐的《灰色的人生》也描绘了文学对人生的作用。另外哈代在《对月》(tothemoon)一诗中,曾把人生比作“叫人烦死”、早该“闭幕”的“一出戏”,亲手翻译这首诗的徐志摩由此发明了“人生趣剧”的概念。哈代对徐志摩人生观的单纯信仰“爱、自由、美”有深刻影响,对译文内容和创作主题的选择上也起了很大作用。

2.4翻译强化了诗歌的音乐美

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特点强调音乐美,这与西方诗歌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英诗的音乐性通过节奏和韵律表现。英语诗格的音韵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是构成诗歌的音乐美和艺术情趣的重要元素。例如,C.罗塞蒂(ChristinaGeorginaRossetti)的《歌》(Song)译文结构严谨、形式美观,既有缠绵的节奏,又有清亮优美的音韵,是一首很好的译诗。徐志摩创作的《落叶小唱》,其节奏是英语诗式的,不能不说是受到《歌》的影响。又如对音乐美的追求,在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诗中的“夕阳”与“新娘”,是“行中韵”(头韵和腹韵);“新娘”与“波光”是“蝉联韵”;“新娘”与“荡漾”是“尾韵”。“夕阳”―“新娘”―“波光”―“荡漾”,四个词语在音韵上遥遥相应,突出地表现了音节的“波动性”。

2.5翻译带来的欧化句式成就了一些经典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所以成为诗中的经典,除音乐美外,还有欧化句式的使用。徐志摩的名篇却得益于正确运用欧化句式。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是英文“Quietlyiwentaway.”。按现代汉语当是“我轻轻地走了”。又如“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借用的是英文的倒装句法,是把表语提前的结构,其英文结构为“Silentistonight’sCambridge.”。

3.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与创作

说到新月社,不能不提徐志摩。徐志摩,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更有人称之为“现代诗仙”,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另有新月社文人陈西滢晚年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新月社代表徐志摩,也可以说新月社就是徐志摩。”

徐一生译诗约80首,他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扎实的外语功底,娴熟的汉语驾驭能力,凭借自身诗学观念,成功地译出了这些诗,译出了这些诗的个性神韵。为了实验中国新诗在格律上的发展,引鉴外国诗歌的创作形式,徐翻译了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浪漫派诗人罗氏兄妹的几首较为自由的诗,如C.罗塞蒂的《歌》和《新坟与旧鬼》(theHourandtheGhost)与D.罗塞蒂(DanteGabrielRossetti)的《图下的老江》(JohnoftoursoldFrench)。稍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徐的译作无论是精神和风格,还是内容和技巧,都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例如,徐志摩的抒情小诗《偶然》明显有借鉴《歌》的痕迹。首先,《偶然》的情思非常接近《歌》,它们都是表现离别前“我”对“你”的恳求。“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人生比如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这是《歌》的结尾:“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也许我忘记”。再看《偶然》的结尾:“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运用了《歌》的创造手法,抒情诗人通过与相爱的“她”的离别抒发绵绵的情意。两首诗的思想内容相似,艺术形式上也非常接近。

在徐志摩的文学生涯晚期,他还翻译了前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布莱克(w.Blake)的一首名诗《猛虎》(tiger),这也是徐志摩最得意的一首译诗。徐志摩不仅翻译了布莱克的诗,还将自己的后期代表诗集以《猛虎集》命名。可见,徐志摩的许多创作和其译作都有直接联系的地方,如果从徐志摩广泛阅读的外国作家的作品与创作的联系着手,我们就会发现有大量创作作品可以找到其译作的影子。翻译诗歌,徐志摩有他自己真诚而独到的见解。从他见解的阐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翻译给徐诗创作带来的益处,也明显地感受到了翻译给徐志摩诗歌创作提供的某些重要艺术契机。他的独特的诗人气质,通过翻译诗歌对“诗味”的品味,不同的诗体写作实践及对各种诗体审美功能的把握,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4.结语

新月社同人生活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白话新诗的滥觞时期,他们通过翻译借鉴了不少西方的诗歌创作形式,因此他们的诗歌翻译就自觉地参与了本体“文化身份的塑造”和新文学的建设。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社诗人的诗歌翻译经历了语言和诗体的探索,成功地实现了语言和新诗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同时促进中国新诗体的诞生,实现了中国诗体的现代化,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翻译的文化交流的本质。总的说来,他们以翻译为媒介,通过借鉴和引用外国诗歌的形式,为探索完美的中国新诗的体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他们的译诗不仅为自身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范,而且这些译诗本身也成为中国模仿、翻译和创作的代表。

参考文献

Hardy,t.theCompletepoemsofthomasHardy[m].Gibson,Jamesed.London:macmillan,1976.

戴拥军、张德让.“五四”文化语境与徐志摩的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刘介民、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刘群.新月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

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99(6).

矛盾.徐志摩论[J].现代,1932年2月.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散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徐志摩.徐志摩文集・征译诗启[J].小说月报,1924(3).

印晓红.文学社团之翻译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8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

  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我是一个大人,身上穿着长袍,心里存着体面,怕招人笑,天生的灵活换来矜持的存心……"

  "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徐志摩的散文《海滩上种花》里读到的,在这些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美丽的文字中,徐志摩的多情和性灵无不让人动容。在文学的造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丝毫不逊色于,他将哲理诗化,将情感音乐化,那种独特的韵味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

  这两天趁着绵绵的秋雨,我好有空暇,先后品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海滩上种花》《印度洋上的秋思》《雨后虹》等作品,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像品了一杯浓郁的香茶,暖和心灵,感受到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大概是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文友给我说——不能天天读这些(老旧)了,应该多读读现代人写的诗歌。这样的教导也好,劝说也罢,说实话,我是很不赞同的。

  这几天读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和想法,我想现在的人或许也不能学出他那样有情感的文字。

  比如当我读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的时候,我就想——没有话说而勉强说话便是谎,那么现在好多人没有情感的冲击和"逼迫"而勉强为诗为文,那他的诗文又算啥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志摩先生在《雨后虹》中写道的那样:“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烂,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应建仁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多感悟、多思考、多做大自然的学生,来丰富我们的感情,来饱满我们的情思,而不单单是做到电脑前面"憋"文字,那样会很苍白,无论诗歌,还是散文。

  说实话,除了我们从前就很熟悉的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之外,我倒觉得他的散文更加的吸引我,这大概跟自己的文学素养有关,毕竟诗才是作者最高境界的情感表达。

  诗歌的文字仿佛就是一群跳跃在纸上的灵魂,它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诗人心中不灭的灯。诗人正是用这些灵动的方块拼出了自己在岁月的笛声中飘扬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诗歌是记忆深处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涟漪,是梦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记着一瞬间的感受,承载了千古岁月的绝唱。

  话又说回来,放眼望去,我们身边写诗的人很多,但诗人却很少;写散文的很多,但写出感情的很少。写诗的人和诗人的区别在于写诗的人用诗歌诉说了自己的感受,而诗人却是用诗歌描绘着自己生命。(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只是我觉得人家说的很对,借以表达我的想法)

  而徐志摩正是这样一位用诗句倾诉着生命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他的诗,看他的散文,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用他的一生所追求着的"美,与爱,与自由"。

  我一面将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现象,一面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她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

  这是志摩先生在《印度洋上的秋思》里边的一段话,很美,在这秋的夜里。

  最新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1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9

他是风流才子,为爱痴狂,却也因情所困;他才华横溢,年少成名,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他写下《再别康桥》,成为世人传诵的浪漫经典;他写下《偶然》,见证了一代才子与绝世佳人不告而别的纯情。

这一期,请走进民国才子徐志摩的诗意世界。

鲜衣怒马少年时

徐志摩,这个几乎可以与浪漫划等号的名字,从那个人才辈出的民国时代一直响彻到现在,然而,徐志摩却并不是他的本名,它的由来则要从他父亲说起。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明初乐善好施的实业家,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可谓远近闻名,不仅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同时还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开设人和绸布号等,人称“硖石巨子”。

这样一个富庶的商贾之家,本已是繁花似锦,而在1897年1月15日这天,徐申如的第二任妻子钱慕英,又为徐家喜添一位眉目清秀的公子,并按族谱取名为章,这可真是锦上又添花。

作为徐家的长孙独子,徐章从出生便过着锦衣玉食的公子哥生活,然而望子成龙的徐父除却物质的给予,在教育上更是花尽心思、倾其所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徐章刚满3岁时,徐申如便聘请塾师进行启蒙教育。在其21岁时,他又欣然同意让其拜梁启超为师。

颖悟绝伦的徐章也并未辜负父亲的苦心,他毕业于杭州一中,又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就读。

1918年,一股自费留洋的热潮袭来,徐申如自然不肯错失为儿子申请出国深造的机会,并在徐章去美国前赐予了“志摩”二字,说是在他小时一位叫志恢的和尚为其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从此以后,徐章便更名为今后名噪一时的徐志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出国之后的徐志摩,先在美国进修了两年,而后他结识了清末民初政治家林长民。林长民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徐志摩的命运,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感情上。

在学业上,经由林长民的介绍,徐志摩有幸结识英国作家狄更生。诚挚热情的狄更生与聪敏好学的徐志摩一见如故,两人经常喝茶聊天、切磋文学,成就一段忘年交的佳话。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正是由于狄更生的推荐,徐志摩得以成为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随心所欲选课”的“特别生”,也正是在美丽如斯的剑桥,徐志摩的诗情日渐展露锋芒,并写出《再别康桥》等众多华丽诗篇,为后来“新月诗派”的独领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在感情上,则不得不提林长民的爱女――林徽因。

林徽因可以说是汇集世上所有女性美好的一位奇女子。她面若姣梨,清雅脱俗,不仅深谙绘画、建筑,精通英语,还写得一手委婉柔丽的好诗。绝世佳人与一代才子不经意间的邂逅,必然擦出爱慕的浪漫火花。

只是遗憾的是,此时的徐志摩早已是有妇之夫,而他的妻子则是包办婚姻下的牺牲品――张幼仪。

张幼仪是名门望族之女,“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是那个被压抑的封建时代中,品性贤良、三从四德的典范。可恰恰是这一点,使深受西方教育和现代浪潮影响下的徐志摩,打从心底里厌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徐志摩,一心向往自由恋爱和婚姻,便不顾自己身份以及妻子的感受,对林徽因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甚至不惜任何代价,与张幼仪协议离婚。

在那个年代,离婚可是惊世骇俗的大事,尽管全家上下都曾对此做过劝解,可是心意已决的徐志摩早伤透了张幼仪的心,不得已,已有两月身孕的她还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而这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相比徐志摩的疯狂,林徽因则爱得克制并智慧,她知道他们的结合会伤害张幼仪,是一场注定不会被祝福的错爱,因此尽管两人在英国度过了一段惺惺相惜的美好时光,可她还是让理智战胜了情感,陪同父亲提前回国,与徐志摩不辞而别。

在徐志摩的那首《偶然》中,这份情愫就像是投影在心中一片飘浮不定的云朵,尽管转瞬消失踪影,可彼此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却足以铭记一生。这种一见倾心却因理智最终擦肩而过的,是世人所难以体会的纯情。

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林徽因的离开,成为徐志摩内心一首未完成的咏叹调,而另一位京城名媛陆小曼的出现,则为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喜交织的交响乐。

陆小曼本是徐志摩的好友王赓的妻子,她既有沉鱼落雁之美,又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才,天真烂漫,温婉多情。每次小曼要王赓陪她,一心忙于工作的王赓总是将这份美差推给好友志摩,陆小曼与徐志摩这对文艺男女日久生情,渐生爱意,并最终不顾亲友劝阻和道德舆论的哗然,结合到一起。

在最初,两人的确度过一段世外桃源般神仙眷侣的生活,可从小被众星捧月的陆小曼,难改身上娇贵的小姐脾气,在吃穿用度上极尽奢侈。因这段挑战世俗的姻缘而众叛亲离的徐志摩,没有了家里的接济,单靠自己尚算可观的工资也难以供养这位名媛千金,迫不得已的他辗转各地,同时在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要为赚稿费赶写诗文。

此时,林徽因早已默默退出了徐志摩的人生舞台,眼前只有志摩和小曼喜忧参半的俗世生活,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徽因在1931年11月19日晚,于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竟成为他们最后一次充满叹息、且同样擦肩而过的交集。

徐志摩的爱情诗篇10

说到徐志摩,最早给我的印象大概是上小学的时候吧。我那时特别爱背诗,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只要喜欢,就一定能背诵下来。他的一首《再别康桥》竟然那时的我如痴如醉,到现在还能诵出两句呢。这首诗从何而来,具体记不清了,只印象是我二姐推荐给我的。(二姐当时已经在读初中了,知道我喜欢背诗,见到好诗自然是给我带来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不得不赞叹,他确实是一位才子。那时候只是单纯地喜欢他这首诗,康桥是什么桥,我也不知道,只觉得作者怎么的也应该是玉树凌风、风流倜傥之类的吧。其实,我总觉得能从一个人的文笔上看到他的缩影,或温厚,或善良,或激进,或娇秀……譬如,读张爱玲的作品,透露出的就是那种娇小玲珑的弱女子的气质,贾平凹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古朴和土气的韵味。读徐志摩的诗,总能体会到字里行间充满着朦胧的爱和美。

第二次接触志摩,便是在这大学了。大二的时候,有一次参观校史馆,才知道这家伙原来是我校的校友。只能勉强算是吧,他在沪江大学读书不到一年就转到北洋大学了。穿着西服,戴着金丝边眼镜,看着照片,徐志摩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帅哥了吧。看了他的生平,我又开始对他重新认识一下了。我确实欣赏他的才华,但他对待爱情的方式我却不是她赞同。一直以来,关于志摩,都是众说风云,有人欣赏他,也有人批判他。也许这仅仅是我的一面之词罢了。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仅一份《离婚通告》就撇下了怀有身孕的张幼仪,去追求所谓的灵魂伴侣,虽说是包办婚姻,但这难道不是一个男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吗?有人说,徐志摩真正爱的是林徽因,那陆小曼呢?唉,说不清,或许他本人也没弄清楚,自己到底爱的是哪一个吧。

胡适先生说他整个的是一团同情心,是一团爱。不错,他的一生就是爱的象征,这也许就是他“单纯信仰”: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山,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飘渺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